<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描寫教育類論文范文

2023-03-03

描寫教育類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可視化分析;演進趨勢

2021年,《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創刊20周年了!作為我國第一本面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指導性雜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積極關注中小學師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堅持介紹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及時反映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熱點。作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的老讀者、老朋友,我帶領研究生、本科生通過這本專業雜志學習相關的心理理論和豐富的智慧經驗。同時,這本雜志也成為我們許多學生學術生涯起點的展示平臺。懷著對這本雜志的感激之情,在雜志誕生20周年之際,我和研究生魏銘辰同學運用CiteSpace軟件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自創刊以來的所有文章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以了解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研究熱點和演進趨勢,也借此研究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致敬!

一、研究工具及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了美國德雷塞爾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陳超美教授基于Java語言編寫的應用于科學文獻可視化分析的CiteSpace軟件。使用版本為5.8.R1版本,從作者(Author)、機構(Institution)、關鍵詞(key word)三個層面生成數據圖表和可視化網絡圖譜,直觀地展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年來所發論文的基本情況、研究熱點和演進趨勢。

(二)數據來源

通過中國知網(CNKI)獲取研究數據,使用高級檢索功能,將文獻來源限定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時間跨度設置為2001—2021年,在剔除征稿啟事、學校簡介、會議通知等無關文獻后,得到有效文獻11832篇,最終樣本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將目標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并轉碼,建立本文研究的樣本數據庫。數據下載日期為2021年11月6日。

二、基本情況

為了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文的基本情況,本文運用CiteSpace從作者、機構兩個層面對其進行分析。

(一)作者合作網絡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設置為作者(Author),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時間切片為1年,由于數據量較大,在鏈接剔除功能(Purning)中選擇Pathfinder以突出核心結構,其他設置項保留預定參數。最終得到節點數(N)916,連線數(E)163,密度(Density)為0.0004的作者合作網絡圖譜(圖1)。

由圖1可以看出,期刊作者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早期,形成了以陳虹等為主的合作網絡,各作者間聯系比較緊密;后期逐漸以獨立作者為主,作者之間聯系較為松散。

(二)機構發文量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選擇機構(Institution),時間跨度為2002—2021年,時間切片為1年,在鏈接剔除功能(Purning)中選擇Pathfinder,其他設置項保留預定參數。分析后將結果導出Excel,整理后可得機構發文量(表1)。

從表中我們看出,期刊發文機構包括高校、中學、研究院等,說明作者來源較廣,包含高校專家/教師、研究人員以及一線教育工作者,文章種類包含理論研究、實踐研究、教學反思等內容,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發展現狀。

三、研究熱點

(一)高頻關鍵詞分析

運行CiteSpace,節點類型選擇關鍵詞(

進一步將關鍵詞數據導出Excel,整理可得高頻關鍵詞表(表2),排名前五十的高頻關鍵詞共出現7883次,占關鍵詞總頻次的58.58%。

在排除研究對象(高中生、小學生、中學生、初中生、中小學等)為關鍵詞后,仍排名前十的高頻關鍵詞分別為:心理健康教育(900),家庭教育(335),心理輔導(283),心理健康(267),活動設計(255),班級管理(183),積極心理學(173),心理咨詢(171),親子關系(171),心理課(170)。

(二)關鍵詞聚類分析

可視化圖譜生成后,以LLR算法進行聚類分析,可以得到關鍵詞聚類圖譜(圖3),其中節點數(N)937,連線數(E)1030,密度值(Density)為0.0023,模塊值(Modularity)為0.8809>0.3,說明劃分出來的聚類結果有效。平均輪廓值(Mean Silhouette)為0.9669,說明聚類具有較高的信度[1]。

在關鍵詞聚類分析的基礎上,將數據導出Excel整理可得關鍵詞聚類表(表3)。

通過對數據的搜集和整理可以發現,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內容:(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關鍵詞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校溝通”“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等,以研究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為主,主要從發揮心理教師主導作用、強調班主任支撐作用、增強家校教育合力等方面展開;(2)學生心理健康:主要關鍵詞為“考試焦慮”“人際交往”“心理彈性”等,以理論研究為主,主要探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因素、心理品質等內容,能夠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指導;(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主要關鍵詞為“團體輔導”“校園心理劇”“心理健康教育課”等,積極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徑。

四、演進趨勢

CiteSpace可以在突變關鍵詞分析的基礎上為研究者提供學科研究的演化動態,預測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圖4直觀地顯示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自創刊以來的研究演進過程。我們大致可以將論文研究內容的演進過程分成三個階段:2002年至2003年,2005年至2010年,2012年至今。這三個階段并非是孤立的,時間上存在交叉重疊,內容上各階段承上啟下。

第一階段(2002年至2003年),這一時期主要關鍵詞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研究內容以對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和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進行描述、總結和思考為主[2-3]。

第二階段(2005年至2010年),主要關鍵詞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開始從教師、班級等具體角色和環境出發,探索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途徑和方式[4-6]。

第三階段(2012年至今),主要關鍵詞為“心理活動課”“輔導個案”“元認知干預技術”“心理劇”“生涯教育”等,這一階段開始探索心理學技術和手段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應用,聚焦于學生心理問題[7-9]。同時,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逐漸從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向培養、發展學生心理品質和能力轉變,如“生涯教育”等[10-12]。

五、討論與展望

通過使用CiteSpace軟件,本研究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年所發文章從作者、機構、關鍵詞等層面進行了可視化分析,以期從中探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熱點話題和演進趨勢。我們發現:第一,作者群體來源多樣,但缺乏合作;第二,實證文章較少,理論與實踐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第三,研究集中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關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較少。

在國家大力推進教育改革,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中小學生頻發心理健康問題的時代背景下,在未來的研究與發展中,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1)加強對公共政策、時代背景的學習和分析,落實國家教育要求,著眼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2)加強高校、研究院所與中小學的協作研究,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開展;(3)開展跨學科融合工作,將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補充;(4)重視學生積極發展與全面發展的需求,從解決問題向預防問題轉變,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5)積極與高校合作,開展針對心理教師的專業培訓,加強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6)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重視家庭、社會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增強家、校、社的教育合力。

總體而言,目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還處于不斷發展、壯大的階段,因此要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體系的科學構建,搭建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的溝通橋梁,充分發揮理論研究的科學指導作用。同時,要促進家、校、社的良好協同,學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環境,社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撐,三者共同努力,才能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桂琴,方奕,易明.近五年我國青少年研究的前沿演進與熱點領域——基于CiteSpace研究文獻的可視化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7(12):90-95.

[2]蔡靜文.發揮心理輔導中心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的功能[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12):16-17.

[3]任翠紅.遼寧省阜新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12):20-22.

[4]傅軍,崔建平.略論師生溝通對中學生心理安全的影響[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18):11-13.

[5]韋洪濤,邢延清,王倩.基于勝任力模型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24):7-10.

[6]肖觀仁.當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23):17-18.

[7]范慧玲.心理活動課堂評價的新嘗試——同桌督學機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22):15-16.

[8]柯永紅.獨處的酸與甜——高一年級團體心理輔導[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1):33-35.

[9]朱雯嫻.對一起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的有效干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60-63.

[10]韓桂蓮.敘事心理學視域下初中生涯教育的內容構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53-55.

[11]韋志中,衛麗.“雙減”政策下教育改革的邏輯、難點和策略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2-24.

[12] 朱賽飛.運用焦點問句賦能生命,提升心理課堂生命張力[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5,27+30.

描寫教育類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師范類專業認證是我國為提升中小學教師專門人才培養速率和質量而實施的一項教育改革新舉措,為高校學生拓展就業渠道的同時,也使各科教學面臨著學科專業論證教育理論與實踐成果欠缺的現實。該文基于體育術科教學時代需要,以佳木斯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為例,從教學實踐角度探索高校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師范生的培養質量策略,促進體育教育專業內涵發展辦法,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改革提供教學實踐探索經驗與借鑒。

關鍵詞: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   體育教育   專業術科教學   改革

Research on Technical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orma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YANG  Huan   DU Jie   LUO Jiayi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Provicne, 154007  China)

體育專業術科教學,是以身體練習為主,通過師生互與專門化指導,達到體育教育專業執教能力與教師職業素養成長的教育目的,是當前師范類院校學生實現教師職業能力培養和專項能力成長的重要途徑。師范類專業認證,是指教育部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提升教師隊伍培養質量,按照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工作要求而開展的針對普通高校師范類專業教育水平的認證工作,旨在證明當前和可預見的時間段內,該校專業教育是否達標,以保證師范畢業生的知識能力素質教育結果,從而推動師范類專業學科內涵建設水平和師范生能力培養結果,不斷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能力和培養質量。專業認證辦法的頒布,從宏觀層面為高校師范生培養規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師范類專業認證作為一個新教育策略,其指導思想與認證理念具體落實到教學實踐層面在全國各高校具體學科教學來說尚處于探索階段,如何把握改革實質,緊扣時代旋律則是各高校亟需探索的命題。該文通過問卷調查、專家訪談和對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發現,當前我國針對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改革研究多宏觀探討,少具體學科、課程教學實踐探索,特別是對專業認證與體育專業術科改革的研究尚未提及,因此,該科研小組擬從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現狀與認證要求存在的偏差教育現實,探索筆者學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教學實施策略,獲得個案學校改革經驗,為其他高校術科教學提供參照,提升高校師范類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

1  專業認證背景對該校育體教育專業術科教學提出的時代要求分析

1.1 提出教育過程監督要求,有利于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產出為導向”的培養教育理念

2017年由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1],為師范院校教學提出了新新發展要求,不難看出專業認證背景對師范院校教學帶來的三大方面的影響:(1)有助于完成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模式轉變,強調師范生成長、成才規律研究?!掇k法》要求以師范生學習效果和個人發展結果為導向進行教育資源配置和教學活動部署,并將用人單位滿意度作為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重要依據,足以看出從管理段對師范生教育提出了教育過程監督要求。(2)在教育理念上強調教育產出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聯和畢業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從人才端重在落實人才培養質量。(3)從教學端提出聚焦師范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建立持續改進質量保障機制和追求卓越質量文化,重在落實。

1.2 強調專業術科教學與就業及職業能力發展之間內在聯系,強化學生的學以致用

就該科研小組對《辦法》進行的徹底解讀結果來看,當前教育部對師范生教學的核心已從知識教育轉向師范生畢業后的崗位教學能力和切實關系成長的職業素養發展上,這樣的深刻角度能有助于我國體育教育專業的術科課程設置及教學實施育人方向與路線的確定,從而使體育專業教學從傳統地追求學生運動技術熟練程度轉向加強學生未來就業后的實際職業成長與崗位適應力的問題,特別是教學實施能力。這種強調專業術科教學與就業及職業能力發展之間內在聯系的教育認知的變化,可科學化體育教育術科課程體系、教學結構以及學生能力發展與人才培養策略,注重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的習得,使術科教學能夠成為學生“學以致用”的重要場地。

2  專業認證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的改革探索與發展路徑分析

2.1 在教學管理端構建術科與學科相結合的教學結構

根據該小組的文獻檢索、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我國多省的師范類體育專業教學存在術科教學與學科教學相分割、學生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能力成長錯節的現象,這對師范生的未來職業勝任力和職業成長都是極為不利的[2-3]。從教學內容結構上來看,術科和學科教學都是體育師范類專業學生獲得專業理論知識、習得教育實踐,獲得職業能力成長的重要學科,二者的教學比重、教學資源配置與教學之間的聯系是當前不斷追求綜合育人成效和職業勝任力的社會現實的需要和教育發展趨勢。因此,在專業認證背景下,基于當前的師范生教育培養要求和社會用人需要,探索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路徑首先要解決好體育教育術科教學結構和教學管理模式,以便在宏觀層面上提升體育教育師范生人才培養認知準度和教學策略的實踐成效。筆者認為首先應加強教學管理端,從源頭上提升體育術科教學的科學性與實踐價值,可從以下兩個層面進行發展路徑探索:一是以人才教育結果為導向加強構建術科與學科教學在教學理念、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和評價5個維度的一體式體育教育課程體系。通過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專業基礎,以現代教育觀念引領學生夯實良好的學科素養和職業道德,致力于“一專多能”綜合人才成長目標,從而在日后的學校體育與健康的教學、訓練、競賽乃至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甚至社會體育指導等諸多工作中均具有競爭優勢和發展潛能。二是提升術科教學內容的娛樂、休閑項目比重,使教學內容契合社會與教育需要,提升學習深度與社會需要契合度。

2.2 在教學實施端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產出為導向”的育人理念

術科課堂教學作為學生實踐能力和運動能力成長的重要途徑是實現師范體育生日后具備教學育人的重要能力與職業素養成長的關鍵環節,因此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其教育成效也是術科教學的核心[4-5]。因此,在教學實施端必須要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產出為導向”的育人理念,注重師范類體育生的教師基本職業能力與素養教育的結果落實。筆者認為可從以下3個途徑進行落實:(1)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理念牢固樹立促進學生能力提升與素養教育結果。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主要實施者,教師的教學認知和育人理念落實能力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具有直接決定作用。在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探索體育教育業術科教學的理論構建與教學實施,需要著重從教學端發力,特別是教法的育人成效研究,自覺地將范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法以及自學法等注重人的主動成長與素養落實到新教學的創新應用。(2)體育教師課堂教學實施要提升學生參與度,關注學生需要和教學反饋,注重個性差異和整體發展間的平衡與兼顧;(3)注重拓展術科教學課堂延伸途徑,拓寬學生專項認知發展路徑,提供通暢、廣闊的成長空間。

2.3 在學生端激勵主觀能動性成長

根據該小組對該省“體育術科教學現狀及發展問題”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個人努力程度、專業基礎、教學環境、先天素質和智力水平是排在影響學生專項認知發展的最重要6個因素,而學生專業認同度低、基礎差異大、價值觀教育結果出現偏頗則是當前高等普通院校體育教學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難題[6],因此從學生端的執行力和主觀認知結果發力,著重提升對學生的術科教育成效和育人結果的影響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在當前教育條件下,體育師范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和體育技能與文化基礎相長的有效途徑可從以下手段進行重點探索:首先,加強術科教育理論認知教學,讓學生能夠認清術科教學的開展本質,以使學生真正理解教學宗旨、社會發展對個人素質要求,提升教學參與感與學習積極性;其次,構建注重成長階段與系列能力拓展的學生成長教育教學活動,通過大量的以學生為組織和參與主體的教學實踐拓展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獲得知識應用實踐的機會,在活動中不斷檢驗與提升動手、動腦、交際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真正具有知識習得、社會適應力、交際能力、研究與實踐能力和創造創新力等諸多能力發展,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特色和教育產出結果,從而對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體育術科教育的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進行優化探索提供根據,真正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整體素質。

3  結語

學生能力發展是教學的終極目標。該科研小組就該校及該省體育教育術科教學現行教學進行深度研究,通過研究分析認為體育術科教學在學生教師職業成長能力發展過程中,對學生的相關能力的發展影響度較大,特別是對學生的體育專業基礎、身體素質和教學實踐能力的成長具有決定價值,因此必須在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進行自上而下的教育成效探索以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提升專門性人才培養質量。該文分別就專業認證背景對該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影響和教育專業術科教學的改革探索與發展路徑兩大方向進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基于該校當前教學基礎和學生能力發展潛能的實踐策略,分別從教學管理端、教學實施端和學生端三個主要教學主體進行了教育理念、教學結構、教學實施手段和教育監督管理方式的探索,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產出為導向”的師范類專業認證新教學模式的培養教育理念,強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成長,具有獨特視角和科研創新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17,28(4):62.

[2] 趙杰.高等體育院校教學學術及實現路徑[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3] 張躍敏.基于案例分析的理工為主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7.

[4] 張赫.體育教育專業教師教育類課程的優化研究[D].上海: 上海體育學院,2017.

[5] 汪洋.“卓越教師”視域下的高師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

[6] 趙富學.課程改革視域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8.

描寫教育類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培智類特殊教育;信息技術;微課

特殊教育學校相對于普通學校來說更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老師在授課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生的學習狀態。加強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已經成為教師授課的重點內容。教師在教授信息技術教學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意識,讓學生充分的了解到信息技術對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當今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使學生能夠獲得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這不僅對學生當前的學習乃至對學生今后的生活以及發展都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微課主要依靠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人員借助現代信息傳播的平臺,以短時間的視頻為表現形式,對課本以及生活中的知識進行講授的課程。微課的推行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首先它的時間比較短,不至于耗費學生太多的精神和精力。并且微課的教育領域以及教育人員是不受限的,也就是說學生可以接觸到任何他感興趣的老師以及感興趣的知識,這樣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學習層面,有利于讓學生接收到更加多元的文化。而且微課也包含著很多課外知識,因此教師在教授電子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可以充分的拓寬學生的認知層面,讓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補充,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能夠讓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更好的掌握。

二、微課在特殊學校信息技術授課中的運用

1.教師應該正確的選擇微課資源

信息技術是我國當前教師授課的重點科目。由于培智類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沒有教材,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生活需要,自主選擇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要培養學生使用信息技術提高生活質量,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讓學生掌握知識,并且將知識成功的運用于自己的實際生活之中。智力障礙學生相對于普通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是相對較弱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是比較多的。學生自身能力不夠,對學習的敏感度也比較低,而且他們的注意力也是更加分散的。因此教師在教授信息技術的課程中,教師一定要緊緊的抓住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關注點能夠集中在課堂之上。因此教師使用微課便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將學生固定在長達幾十分鐘的封閉式課堂中,那么這對于特殊學校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痛苦的折磨。這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而且對教師課程的安排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的時候,可以使用微課的方法,教師一定要選擇正確的微課資源,網平臺上的微課教學資源幾乎都是針對普通孩子,所以教師可以自制一些符合培智學生學習特點的微課。比如說教師在教授培智五年級學生關于“使用微信發紅包”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選取微課視頻來對學生進行講解。這個視頻的選擇必須要在3到5分鐘之內的,這樣可以更加便于學生集中注意力,這個視頻必須是非常有趣且生動的,不能只是乏躁枯味的解釋視頻,視頻中可以穿插著一些音效或者是一些夸張的動作,這樣便于學生進行記憶。使用這種方法都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的能夠掌握到信息技術。

2.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課本實踐

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使用微課,不僅僅表現在對課程內容的講授,更主要的也可以用于學生的課下復習,培智學生相對來說記憶力更弱,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知識鞏固,這樣也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常識。也可以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教師可以在課下的時候給學生發布一些微課資源,讓學生利用課下休息的時間可以進一步的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來鞏固自己的知識。并且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微課資源去開展實踐,例如學生在上節課中學到了關于“使用微信發紅包”,那么在課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練習給家長發紅包來鞏固學生的課程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這一時期的時候學生可以利用學校的微課資源,直接進行操作,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也能加強學生對微課的了解,也能夠讓學生真切的去學會如何用微信發紅包。

3.教師要充分運用微課各種形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但是在這一時期,特殊學校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更弱的,因此教師所起到的引導作用是更強的,因此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注重對微課的使用,這一時期教師要充分的了解微課的操作流程以及微課的制作方法,教師還可以制作自己的微課教材。也就是說教師在充分了解課本內容的知識,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網上所使用的微課的形式,教師可以制定自己的微課課件。比如說教師在教授培智五年級信息技術關于“如何新建通訊錄”這篇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地考察其他人的微課形式,并且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制作出自己的微課課件。教師的微課一定要形式多樣,且要有豐富的語言及色彩搭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特殊學校信息技術的教學,教師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這一時期,微課的使用為教師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思路,能夠讓教師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逢春偉.特殊教育學校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03).

[2]張起家.全納教育理念在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知音勵志,2016(6).

描寫教育類論文范文第4篇

我們在家還小時,媽媽評價爸爸是五好丈夫五好爹,父母感情很好,媽媽是沒文化的粗人,爸爸從來都是理解和包容媽媽的嘮叨和抱怨。直到現在鄰居也都夸贊家父,八年了,沒雇傭外人,爸爸把不能自理不會說話的媽媽照顧的無微不至,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丈夫,讓女兒們安心工作。

父親從小手把手教我姐們寫毛筆字,手里抱著還不會說話的我,腳上還放著書看,把我們當模特練速寫,老家具都是爸爸打的,父親是天,勤奮好學;母親簡樸本分,從小都覺得有爸爸在,什么事都難不倒。

我上小學在東洲二校,因為兩個姐姐在那所學校,更因為朱恕然校長與爸爸是“莫逆之交”。學校有個校辦印刷廠,活字印刷的字戳修復,書本的封面設計,以及卷子的插圖,都是我爸爸來繪制的。書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等宣傳語,還有櫥窗布置。爸爸既是學校的家長代表,也是有求必應的校外共建力量。那時候的操場一到春天就翻漿,表層干裂,下層是稀泥,踩在上面像現在的氣墊床。朱校長帶高年級的師生到三院的山上取土,鋪操場。我是鼓號隊的成員,少年時大隊輔導員也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個領導。她工作講原則鐵面無私,對她我總是敬而遠之。在小學我參加了書法小組,體育小組。繪畫小組也要我,但分身無術。受家庭影響,我愛好挺多,都是沒有壓力的玩中學,所以成績平平。

班主任蔚老師,正統師范畢業生,工作作風嚴謹,寫得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她不會以廠長夫人自居,對我們一群野孩子教導有方,不知傾注她多少心血,沒有更多精力教導自己的孩子。如今早已在病榻上不能自理,去看望她時,還說著我們兒時的某某,家長的理解配合。好人難做,良心幾何?

如今我當老師才知道:不相欠的了無牽掛,相欠的如何割舍?小時候比較靈活,但吃不了苦,班主任評價我華而不實。體育老師是退伍轉業兵姓楊,綽號“楊大包”,多淘氣的男學生都怕他,他帶我們在學校后面的苗圃訓練,跑兩三圈(一圈500米多),我怎么跑得下來?拐過彎楊老師看不見我就走,還帶一腳的泥巴,所以只訓練沒讓我參加比賽。世界真小,當我再回母校當班主任時,教楊老師的孫子和外孫。教音樂是陳老師,給我班帶過一學期班主任,工作態度也絕對是勞模級的,我上學前班時,陳老師家倆女兒大毛二毛有時會來,后來大毛也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媽說陳老師娘家在阿金溝住,年輕時唱歌好,是金嗓子。絕對懷舊版的老黃歷,親切還有幾分百味摻雜。

一路上在父輩的光環下走過,遇到的是好老師、好校長、好姐姐、好領導、好學生,順風順水上的是好中學,考上幼師,做一名教師,但還是不懂得珍惜和維系良好的上下級信任關系,所處的成長環境都是好的,憑什么好人都讓我遇上呢!有時會抱怨。沒覺悟到自己肩負的使命。

從事本專業美術教學工作中,我不怕麻煩開展國畫課,學生動手又動腦的手工課。利用僅有的一點休息時間開展扎實的書法二課堂活動。用真誠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這也是我教師職業的最大收獲和獎賞。多年后的今天,再看看學生們長大成人,他們何嘗不是以真誠心、責任心回饋社會呢!

無論在哪工作愿我能發揮主人翁精神。支教時,充分挖掘農村學校特色,發揮能寫善畫的特長,為所到學校出謀劃策,上滿課時,還用烙鐵烙了十個少年宮門牌,利用放假時間,根據各活動室設計并烙了十個工藝葫蘆。做展板、櫥窗、寫板報等這都是我的專業特長。與校領導協調配合,完成設計繪制4米×1米的少年宮匾額和簡介。

是黨的培養和關懷,領導的嚴格要求使我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希望不斷提高政治覺悟,放下個性,站在更高的視野上。有效溝通協調上級,團結社會或家長的力量,關心學生全面協調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做了母親后,我有幸接觸到傳統文化,把兩歲兒子扔家,在道德講堂封閉學習了一周,一周對孩子的成長相當于幾個月,而這一周對我的影響是接下來以后的生活,我回到家好像變了個人吧!我覺得很值得。改變的是什么呢?我還是我,應該是觀念和想法變了。那里的老師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做教材,以誠心傳授,本是陌生人,不知為什么我感覺到從未有過的真誠和親切。學習很有儀式感,也就是很鄭重嚴肅,后不知為什么就把這個純公益的學校取消了。我誠心學習受益良多,不過做的還很不夠。如果學校也有這樣的教育形式就好了。

如陽光,樂觀,向上。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育人無痕。與無數個默默無聞的一線教師一樣,為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提供良好的環境。育人,先是律己。上學時老師會帶我們去學校后的苗圃寫觀察日記,長大后我成為一名教師,也曾帶學生去觀察植物寫作文。苗圃用高壓水管三百六十五度噴淋樹苗時,會看到美麗的彩虹。多少年來城市變遷,許下愿望:不變的苗圃,祖國的苗苗壯大,花朵健康成長!

描寫教育類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經管類高校就業生 畢業生教育 工作模式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入新的階段,畢業生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就業壓力日漸增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和就業滿意度,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個人發展和高校育人目標,而且關系到對社會穩定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構建一個科學高效的系統化畢業生教育工作模式,對進一步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積極做好畢業生工作具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現實需求。

我們認為系統化的畢業生教育工作模式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關心畢業生、服務畢業生為宗旨,合理調動一切可利用資源,通過學院領導、輔導員、家長、專業老師、往屆校友的緊密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做好畢業生教育和就業指導工作,具有“整體協調、運作規范、組織嚴密、體系完善”的特征。“整體協調”指全院上下共同關心、全員參與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與服務工作,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各環節相互銜接;“運作規范”即形成一整套符合市場要求和學院自身特點的工作制度;“組織嚴密”是指工作機構設置合理,各部門相互協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體系完善”是指學院能夠根據相關政策和社會發展形勢變化不斷改進就業工作體系和模式,使其有效運轉并發揮作用。

一、高校畢業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目前的就業工作模式沒有成為一項全局性工作。

雖然各級領導對就業工作非常重視,投入大量資源積極參與就業工作,但畢業生就業工作依然存在資源整合不足、工作時段性波動等問題,各種就業資源依然未被完全開發與整合,沒有形成合力和長效機制。具體表現在:一是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開發的各種校友資源未能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二是由于畢業生工作非?,嵥榍揖哂忻黠@的時間波動性,在缺乏明確激勵機制的情況下,加之分工不明晰,使得從事畢業生教育工作的人員容易出現倦怠感。

(二)現行的高校畢業生教育工作模式不能適應就業工作多元化發展的新需要。

近年來,隨著高校就業渠道的逐步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畢業生既可以報考公務員,參加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考試,又可以到外資企業、民營企業自主就業,更可以申請自主創業。與此相應,高校畢業生教育指導工作存在與社會和畢業生實際需求脫節,教育指導工作偏向理論而流于形式,工作人員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

(三)現行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模式與人才培養目標不匹配。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的核心工作。畢業生就業質量是人才培養質量最基本的體現。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從根本上看是由于高校畢業生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因此高校應根據市場導向和社會需求,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對專業設置進行適時調整,對畢業生就業進行多維度、系統化和全方位的指導。

二、系統化畢業生教育工作模式探索

針對高校畢業生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精心設計出科學合理的畢業生教育方法,形成形式多樣、內容新穎且針對性強的系列模塊化的畢業生教育體系,探索經管類高校畢業生教育工作新模式。

(一)理想信念教育。

學院領導要高度重視畢業生工作,學院黨政領導班子要定期深入畢業生宿舍,主動關心畢業生就業情況和動向,幫助畢業生解決相關困難。學院定期召開畢業生工作會議,畢業生工作各相關人員積極參與,會議總結前期工作經驗,部署下階段畢業生工作重點,形成全員育人的畢業生工作氛圍。學院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畢業教育中。學院領導為全體畢業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勉勵在青春歲月實現大學夢的畢業生們要學會感恩祖國、社會和父母,并希望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畢業生們反響熱烈,認為老師們的諄諄教誨是大家即將揚帆遠航之際來自師長的囑托和期望,堅定了廣大畢業生追逐夢想、努力前行的信心。

(二)職業生涯和創新創業發展教育。

為進一步提高畢業生的求職技巧和就業能力,學院開展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應聘技能和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近年來,根據畢業生的實際需求,學院每年都舉辦多場細分發展方向、細分行業的針對性強的專題講座和沙龍,分別在出國留學、國內深造、公務員(含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應聘、外資企業求職、民營企業求職等方面邀請不同領域、不同行業和不同發展方向的優秀人才回校對畢業生進行指導和交流。在畢業生畢業前夕,為了讓廣大畢業生在進入職場伊始便展翅高飛,學院還專門邀請各路優秀企業家為全體畢業生進行創新創業及職業發展教育交流座談,為廣大職場新人指點迷津、保駕護航,為畢業生在職業發展和選擇方面提供建議和經驗。企業家們勉勵同學們要講誠信、勇擔當、創卓越、抓機遇,在各自的領域中揮灑青春的汗水,同時,還要學會感恩和回報社會。各專場交流的主講嘉賓們成功的職業經歷、睿智的人生見解,引起了畢業生的共鳴,為畢業生的職業發展教育指明了方向。

(三)優秀畢業生示范工程教育和安全教育。

學院還開展了一系列科學化、系統化的畢業教育工作,如“樹一面光輝旗幟”優秀畢業生示范工程主題宣傳活動,將我院各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優秀畢業生事跡以主題宣傳欄的形式向其他畢業生和低年級學生進行宣傳展示。專門組織多場優秀畢業生先進事跡報告會,以一個優秀畢業生聯系一個新生班的形式,以榜樣的力量帶動師弟師妹向優秀學習。分層次在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和全體學生中開展畢業生安全防范和文明離校主題教育活動,督促畢業生自覺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確保畢業生的人生和財產安全。

(四)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

畢業生受就業壓力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在畢業季容易產生焦慮、迷茫和畏難情緒等心理波動,畢業生的心理健康需要重點關注和引導。針對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學院開展了畢業生心理健康快車專題輔導活動,結合學院領導和輔導員定期的畢業生宿舍走訪關心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工作,幫助畢業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求職擇業與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具體問題。全院上下積極開展畢業生困難群體“幫扶助困”活動,學院領導和老師們大力爭取資源為困難畢業生群體提供就業指導、崗位推薦、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幫助,重點困難對象專門建立“一對一”幫扶體系,給予個性指導和重點關懷。

(五)畢業離?;顒雍透卸髂感=逃?。

為了給畢業生留下在母校畢業的美好回憶,學院精心組織歡送畢業生系列活動(包括畢業生晚會、畢業生聚餐和畢業典禮等),并拍攝畢業視頻、在活動現場放置專門畢業生留言板,征集畢業生感言,會后將以上素材以電子相片、視頻和新聞等形式放在學院網站供畢業生下載留念,在廣大畢業生中引起共鳴,產生積極的反響。

根據新時期大學畢業生的特點,我們還開展了符合同學們情感認知的感恩責任教育:畢業生以“愛心捐贈,舊物傳情”為主題的愛心超市活動,學院安排專門的志愿者上門為畢業生服務,畢業生將自己的舊物(教材、臺燈、文具等)定向捐贈給學院貧困生群體,倡導扶危濟困的良好風尚、薪火相傳的優良傳統和資源循環利用的環保理念,將愛心在學院傳遞下去;在本科畢業生中開展“我為學院建言獻策”為主題的優秀畢業生代表座談會,邀請畢業生為學院的教學、管理和發展等方面出謀劃策,從學生角度為學院提參考意見,整理收集多條合理化建議;舉辦本科畢業生“感恩杯”師生籃球賽,組織學院的老師和畢業生之間進行一場籃球友誼賽,在畢業的時光里通過同場競技的機會進一步增進師生情誼。

三、大學畢業生教育工作模式的思考及建議

(一)進一步優化設計畢業教育工作安排。

以往的畢業生教育工作存在開展時間相對集中、缺乏系統設計、效果欠佳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結合近年來在畢業生教育工作中的實踐經驗,我們認為畢業教育并不單單指在畢業生離校階段集中進行的文明離校講座,它應更系統化、多元化,在時間上可以貫穿第八學期甚至是第四學年,內容安排上更豐富多彩,貼近畢業生實際需求和情感認知,開展形式上更人性化,營造出更溫馨感恩的畢業氛圍。形成畢業生工作的長效工作機制,以期讓廣大畢業生生在畢業前獲得較系統和合理的指導、關懷和幫助,為其順利畢業、文明安全離校、盡早適應社會和職場生活創造有利條件。

(二)更重視感恩母校教育,增強畢業生對母校的認同感和榮譽感。

優秀的畢業生是母校社會聲譽的重要指標,增強畢業生對母校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有利于學校社會聲譽的提升。因此,在畢業生離校之際,要更重視畢業生的感恩母校教育,結合畢業生的特點,加深畢業生“今日我以母校為傲、明日母校以我為榮”的觀念,增強畢業生對母校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在畢業生教育中,要根據新時期畢業生的審美特點和情感共鳴,積極引導廣大畢業生采取有意義的形式開展畢業紀念活動,抒發感恩愛校情懷,留下集體和個人的溫暖美好的印象。

(三)逐級落實畢業生就業工作責任制。

要以“非常責任、非常決心”對待和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進一步形成全員關心就業、促進就業的工作局面。要在工作的“深、細、實”上下工夫,切實加強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領導和協調,特別是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業指導和幫扶工作。他們由于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往往不能承受過高的擇業成本,在擇業過程中也承受著巨大的思想壓力,是就業市場中的弱勢群體。因此,要加大對貧困畢業生的扶持力度,助推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順利就業。

(四)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市場的分級分類管理。

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推進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畢業生就業市場按其外在表現形式可分為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畢業生就業市場管理分為有形市場的管理和無形市場的管理,分別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和服務方式??蓪⑿葧r間相對固定的大型供需見面會和小型供需見面會相結合,把小型、行業性、區域性供需見面會固定時間進行。將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相結合,不斷拓展畢業生就業無形市場,引導畢業生進入就業無形市場,幫助畢業生收集和鑒別信息,切實維護畢業生的合法權益。建立用人單位數據庫,進行分析、整理,將用人單位劃分為大、中、小用戶三類,實現用人單位的分級管理。根據畢業生在校期間的綜合素質和表現,將畢業生分為不同類型,并根據這些類型采取不同的推薦措施,提高簽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羅葆青,王宇.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9(18):257-258.

[2]郝鑫.關于高校畢業生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01):166-167.

[3]趙昕.對高等學校畢業生教育工作的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07):238-239.

[4]王為正.談做好大學畢業生的擇業教育工作[J].教育探索,2005(02):84-85.

[5]覃吉春,戴志.高校畢業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210-211.

[6]楊晶晶.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05):327.

[7]鄭紅巖.高校畢業生全程化教育與管理并軌模式構建[J].北方經貿,2013(04):174-177.

[8]孔志宏.高校如何評估畢業生教育管理工作[J].新西部(下半月),2007(06):103-104.

[9]李浦豪.談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J].科技創業月刊,2007(07):136-137.

[10]曾碧元.改進高校畢業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討[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04):156-157.

[11]李玉勝.論新時期高校畢業生教育[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1(01):76-78.

[12]劉友洪.人文關懷視域下高校畢業生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3(11):140-141.

[13]郝秀娟,陳劍,王瑞玲.高校畢業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15+47.

上一篇:教育目研究論文下一篇:教育小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