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童年教案范文

2023-06-30

童年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9個認識的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

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了解作者童年時對駱駝的喜愛,想象課文描寫的童年

生活畫面,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3.背誦喜歡的段落,抄寫喜歡的句子。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小說

《城南舊事》。

教學重點: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童趣,感受作者的懷念之情。領悟這種感情

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兩段。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走入課題

板書課題,請生念課題。由這個題目,你能想到什么呢?

這個題目與我們平時學過的課文題目有何不同?一個題目,三個關鍵詞,這其中到底包含著什么呢?我相信學了課文之后,我們一定能更明白。

這篇課文的作者是林海音。課后“資料袋”中有關于她和這篇課文的介紹,大家讀讀,看看,我們能從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①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②思考:課文以什么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幾個片斷,分別在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全班匯報、交流(教師及時板書)

①注意指導學生區分文中兩個“嚼”字的不同讀音。

②課文以季節的推移為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這幾個片斷:先講冬天“我”看駱駝咀嚼(4自然段);再講了“我”關于駱駝系鈴鐺的想象(5—9自然段);然后講冬春之交駱駝脫毛的情景(10自然段);最后講夏天不見駱駝的影子(11—14自然段)。

三、深入感悟課文內容, 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學習“學駱駝咀嚼”的片斷

①反復讀第4自然段,細細地品味,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詞句,簡單地寫出

自己的體會感悟,然后帶著自己的理解試著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本段。②全班交流。(從駱駝咀嚼的樣子中體會作者觀察仔細、描述生動;抓住最

后一句從作者學駱駝咀嚼,體會童真童趣、體會“我”的傻樣)

③總結學法:反復讀、品味→畫詞句寫感受→有感情朗讀。

2.分小組合作學習后三個片斷

①從后三個片斷中選擇最感興趣的一個片斷,用上述方法分小組合作學習。②同興趣的同學自愿結合小組,互相交流、探討。

③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從駱駝咀嚼的樣子中體會作者觀察仔細、描述生動。從“想象鈴鐺用處”片斷中體會“我”大膽豐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和爸爸的認同。從“想替駱駝剪毛”片斷中體會作者敘述的真實,描寫的逼

真。從“追問駱駝去處”片斷體會作者好奇心和對駱駝的喜愛。之中穿插對一些語句的感情朗讀)

④分角色朗讀

⑤思考:課文中“我”問媽媽駱駝夏天到哪里去,媽媽也回答不出來。想想看,駱駝夏天可能到哪里去了?

四、學習最后兩段,體會懷念之情

1.齊讀課文最后兩段,你讀懂了什么?從什么地方體會到的?

2.引導學生理解“童年一去不還”和“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童年“一去不還”是因為“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來了”,說明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我”已長大,不再是童年了;“童年重臨我的心頭”,這個“童年”是指童年時那段有趣、難忘的生活,是因為當“我”又看到冬陽下的駱駝隊時,觸景生情,不禁想起兒時的那段難忘的生活)

五、拓展延伸

童年是美好的,光陰是寶貴的,這正是這篇課文要向我們訴說的。而你此時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許多有趣的經歷呢?(鼓勵學生說自己的童年趣事)

六、總結全文

1.歌曲《童年》響起)教師總結:“釣龍蝦”、“捉知了”、“學游泳”„„甚至咱們還煮過西瓜?;叵肫鹜甓嗖识嘧说墓适?,每個人臉上都會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因為童真,因為幼稚,更因為它匆匆易逝。孩子們把握好自己的美好時光,讓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斕,也讓它成為明天最美的記憶。

2.最后,在這歡快的旋律中老師給你們推薦兩本書,一本是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另一本則是高爾基的《童年》,這兩本書都非常的棒,大家可別錯過了這寫好書。

七、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抄寫喜歡的句子。

2.寫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板書設計:

冬陽·童年·駱駝隊

學駱駝

談駝鈴

剪駝毛

童年教案范文第2篇

(琿春一實驗校園讀書文化建設活動)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像長者,諄諄教誨;似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心心相印。”讀書能激發熱情,增長知識,拓展知識面,還能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開展全民讀書教育活動的精神,琿春市一實驗自2007年8月開展“書香伴我成長”為主題的讀書教育活動,我校積極投身于這次讀書節活動中,讓學生走進書本,親近書本,喜愛讀書,學會讀書,學校營造了濃郁的書香氛圍,現將此活動作簡單的回顧如下:

一、領導重視,率先垂范

學校依據上級指示精神,以校長為組長,德育處和教導處為副組長,全體班主任及教研組為組員為領導小組,學校根據市教育局讀書活動方案,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實施方案,并通過各種途徑廣泛宣傳,營造學校主導、家庭參與、社會支持的濃厚的書香氛圍。

(1)活動小組組織全校師生認真學習貫徹此次讀書活動的精神,金玉校長和校領導班子率先垂范,在每周一次的領導會上校長和和班子成員輪流發表自己在讀書或具有教育價值的文章,交流自身的學習體會,對好書互相推薦。

(2)學校為廣大教師提供讀書空間,每個老師每周上

交一篇讀書筆記,在活動期間,共有119名教師參與寫作競賽活動,讀書交流活動,通過活動使教師的科學、人文素養有了很大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水平也得到再提升,這對于校園書香文化的營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人人參與,創設氛圍。

1、作為琿春市唯一所朝鮮族實驗小學,我校自2002年就已經開始開展以“多讀書、讀好書”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此次結合市教育局讀書活動相關要求,我校把“做快樂的讀書人”為宣傳口號,全校積極參與,將活動方案向12個教研組,33個班級分別下發。學校大隊部還向各學年,教研組推薦了讀書目錄,通過廣泛倡議各班級結合教研組活動計劃,制定自己活動方案,并且結合實際發布了參與讀書活動的倡議書。

2、開展好書征訂工作。我校開展了一次“校園和家庭共有書香”的全校性家長會,這次的家長會共有1196家長參與,參與率達98.35%,各班級向家長介紹了讀書內容和形式,取得家長的廣泛支持,學校向每個學生及家長推薦了琿春市教育局、延邊出版社推薦的28本好書,并以親子閱讀等形式使整個征訂活動圓滿結束,并且征訂率達100%。

3、學校將“書香伴我成長”活動即將表彰的項目進行公示,通過書香家庭、書香班級等多種榮譽激勵更多學生參與,由于措施得力,效果顯著,從1至6年級共有1216名

學生和136名老師成為讀書活動的主人。

三、強化常規教育,養成良好讀書習慣。

(1)學校采取多種形式保障學生讀書時間

學校利用早晨、晨會、中午、午飯,乘坐通勤車(學校用7臺通勤車接送學生)之前,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開展讀書活動,我校開展的結合學校課堂開放教學,學生在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之后,學校給學生自由讀書時間。自活動開展至今,一至二年級每個學生平均讀書20冊,三至四年級平均45冊,五至六年級平均100冊,有些表現特別優秀的學生閱讀量高達400余冊。

(2)、抓學生讀書筆記。為使學生從讀書中獲得更多知識,開闊視野,為了規范孩子的讀書習慣,我校將2002年開始學校使用的讀書筆記進行了重新設計改版,實踐證明,這種讀書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在開展閱讀時,認真填寫摘錄筆記,并可以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互相學習,讀書筆記具體內容有:

★讀書日期___________

★題目______________

★頁數______________

★好句好段___________

★主要內容___________

★讀后感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作者……等等,經過對學生讀書筆記的閱讀整理,我們可以這些數字從側面反映出我校學生的閱讀情況:活動期間學生寫的讀書筆記達45610次,讀后感總量達10498篇,其中用漢語寫的有2340篇,用朝文寫的有8524篇,英語寫的134篇,各位班主任、朝文、漢語、英語等老師以高度負責的態度,一個不少地對所有讀書筆記進行評價、批示,最后,同學們通過寫讀后感抒發了讀書感受或收獲,提高了讀書的興趣,激勵了學生的讀書意志,學校以低年級和高年級為單位進行讀書活動評比,共評選出33名讀書王、66名讀書優秀學生。

四、開展“手拉手”閱讀活動。

為迎接讀書節,形展城鄉交流手拉手閱讀活動,學校組織了動員大會,全體師生參加了“做快樂的讀書人”簽名儀式,開展班級圖書角活動,并且班級與班級把好書進行互相推薦、互相交換。這也讓學生們有更多好書讀,不僅節約了更多的錢,而且實現了好書共欣賞,現在各班的藏書可謂,琳瑯滿目,涉獵廣泛,同學們自發地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書籍拿到學校,開展了向敬信小學捐書活動,自活動以來累計向敬信小學捐書5000余冊,這也讓兄弟學校的學生也有好書看,通過這個活動也使學生從思想深處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意義,也使同學之間、城鄉小伙伴之間洋溢著濃濃的讀書氣氛,情誼變得更加深厚了。

五、召開主題班會,不斷把讀書活動推向深入。

愛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因此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主題活動,把“讀書”和“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活動的趣味性越強,讀書就更富有吸引力。學校33個班級開展了以“讀書”為主題的板報設計,33個班級開展了“做快樂的讀書人”主題班隊會,全校性普及演唱《書是我們的好朋友》主題歌曲。學校還開展了演講比賽、詩朗誦,并以朝語、漢語、英語的“雙語、三語”講故事比賽,學校開展了作文競賽、小博士知識競賽等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自覺讀書用書。通過活動,既學到了讀書的好方法,加深了愛書、用書的思想認識,同時又促進了同學間讀書競賽活動的自覺形成。

六、成績也是檢驗閱讀成果

自活動以來,學校讀書活動碩果累累:共有665名學生獲得“讀書之星”榮譽稱號,42個班級獲得“書香班級”集體榮譽,有122個家庭在“書香家庭”中受到表彰,韓國讀書指導社在延邊州組織的讀書文化活動中我校有4名學生參與其中,他們學習了讀書方法,拓寬了視野,許晶、金慧玲等學生在全國讀書活動中獲二等獎,學生金香梅,李亞瓊先后在全國少年兒童現場作文比賽中奪得大獎,許晶、金慧玲同學還獲得兒童文學大獎,樸貞義、樸香美同學先后在東三省作文競賽中獲大獎,魏林、樸麗娜在全國朝鮮族中小學現

童年教案范文第3篇

童年如霜,即化,時間飛快流逝,如雪般消融。我的童年在深圳度過,家就在一座休閑茶亭對面,環境優美,且娛樂設施齊全。周圍有著泉眼、假山等景物。每當我放學時,我便拿著“尚方寶劍”去和小伙伴們嬉鬧打斗,時不時來個裝死,有趣極了。

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這件事了,那年雪很大,走出家門便是齊胸深得雪(那時我的身高自行想象),幼兒園就順理成章的放了一天假,這下我們幾個小伙伴可高興了。我們回家穿上厚厚的衣服,戴上手套,準備一起堆一個大雪人。我們的材料滿地都是,拿著玩具小鏟,你一鏟,我一鏟,不一會兒可就挖了一大堆,我們把它拍起來,在雪地里滾來滾去,一會兒變得就快有我們這樣高了。這可怎么辦呢?我便回家拿了一個高凳子,站在上面,哈哈!我長高了!我讓下面的小伙伴把雪拿給我,我自己在上面做了一個比下面的雪球略小的雪球。哎呀,雪人沒有眼睛鼻子嘴巴,這可怎么辦呢?我便想了一個辦法,我吩咐A去拿根直木棍,B去拿一個圓圈,C去拿2團泥巴,我嘛„„就去拿個水桶。片刻后,我把材料全拿到手上,把木棍往小雪球中間一插,然后用圓圈在小雪球下面按了一個圓圈,又用2團泥巴揉成2個球,按到小雪球略上面,最后把水桶往最上面一蓋,好了!完美的雪人造好了!我們圍著小雪人跑呀跑,可開心了,這可是我們共同勞動的成果啊!

童年令人匪夷所思,童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望現在的小朋友珍惜童年,保持一顆永遠快樂的童心!

童年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通過對童年往事的回顧,引導學生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歌曲中休止符、頓音的使用,更加增添了歌曲的活潑感。歌曲采用了一問一答的方式,并且一問一答的節奏完全相同。后半部分也出現了較多的節奏重復。整首歌曲只要稍加注意頓音和休止符,還有后半部分的切分節奏,還是比較容易學的。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學生能夠感受到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2、學生能用有彈性、跳躍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3、通過欣賞部分同學童年的照片,分享幸福時刻,激發學生對童年生活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去感受、體會幸福,并且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歌曲中切分節奏的把握;歌曲中大跳處的音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的音樂課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詩,詩名就叫作童年。“童年是一首歌,充滿夢幻,充滿歡樂;童年是一首詩,無憂無慮,樂淘淘;童年是一副畫,五光十色,炫彩奪目。”(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此詩,并配上背景音樂《童年的回憶》) 【從一開始就用詩和動聽的音樂幫把學生引入到幸福的氛圍之中】

師:這是詩人筆下的童年,那我們同學們的童年是怎么樣的呢?大家都來看看這些照片當中都有誰呢?(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部分同學的照片,讓他們來說說他們童年的生活,談談自己對童年的感受)

師:如果現在老師給你們每人一盒彩色的蠟筆,那你們都想用什么顏色來表現你們的童年生活呢? 生討論并回答

師:老師知道每個人的心目當中都有自己心目當中喜歡的顏色來形容自己的童年,老師覺得童年是金色的,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多媒體課件出示課題) 師:那我們今天要學唱歌曲就是《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二、新歌教學

1、初聽歌曲

師:現在請同學們聽聽看這首歌,聽完以后,請你們告訴我你覺得這首歌曲所體現出的情緒是怎么樣的? 生聆聽全曲

2、師生交流感受

師:整首歌曲給你的感覺是怎么樣的? 生討論并回答

【整首歌曲欣賞,對歌曲留下整體的印象,為學唱歌曲作好最基礎的鋪墊】

3、復聽歌曲

師:剛剛我們通過討論得出此首歌曲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的,所以等下我們在學唱的時候就要注意了,同學們要把快樂的情緒帶進去。接下去我們再來聽一下這首歌,這次要讓你們找出歌曲中的重復部分

4、難點解決

師:同學們剛剛把這首歌曲的重復部分找出來了,真不錯!這首歌曲中的重復部分也就是作者回憶童年所做過的4件事:“搖籃里唱甜蜜,木馬上唱歡樂,隊旗下唱理想,課堂上唱收獲。”現在我們看黑板上,看這四句所對應的節奏,我們一起來打一打節奏,并且有節奏地念一念歌詞。 a.師念節奏,并把節奏用拍手的方式打出來

b.找同學根據師第一遍所念的節奏將歌詞試著有節奏的來念一念 c.師生一起用拍手的方式邊打節奏,邊念歌詞 d.讓學生找出最強的那一拍 e.簡單介紹切分節奏

f.學唱四句回憶童年生活的歌詞

【引導探究式學習和主動吸收式學習相結合】

5、找出歌曲中一問一答的演唱句子

師:這首歌曲中還出現了一問一答的演唱句子,你們能找出來嗎? 生回答

師:我們現在就把這四句來唱一下,在唱之前,老師要考驗一下你們,看這四句的歌譜上出現了什么音樂符號呢? 生回答

師:對了,歌譜上出現了休止符和頓音符號,我們在唱的時候就要注意了。 師用兩種聲音效果范唱一問一答的四句,讓學生判斷哪種效果是正確的,進一步理解頓音和休止符的作用。

6、歌曲最后一部分的學習

師:剛剛我們把這首歌曲的前兩部分學了下,現在我們要來挑戰高難度了,看你們能不能攻克,因為最后一部分的音有點高,所以同學們在唱的時候注意唱歌方法。(引導學生輕聲演唱,避免用力扯著嗓子喊唱)

【用高難度來形容歌曲的最后一部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7、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a.女問----男答----齊 b.男問----女答----齊 c.師問----生答----齊

【用多種方式演唱歌曲,激起學生演唱歌曲的激情】

三、拓展欣賞

1、師:好,剛剛我們用歌唱的形式來贊美了我們美麗的童年,那么也有作曲家用器樂的形式來表達他們對童年的無限贊美之情,有一首鋼琴曲叫《童年的回憶》你們聽過嗎?(提示:在課的剛開始,我們就已經接觸過這段鋼琴曲)現在請同學們再來欣賞一下,結合幻燈片上的三個圖形,你能不能找出每個主題相對應的圖形是哪一個?可以自己用手跟著比劃一下(播放鋼琴曲《童年的回憶》)

2、生討論并回答

3、師揭示正確答案

4、師:現在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用手動一動,把你們的手當作是彈出美妙鋼琴曲的工具,感受一下第一主題的氛圍怎么樣,第二主題又是怎么樣,同樣,第三主題又是怎么樣的?

5、生討論并回答

6、師揭示正確答案:第一主題是安靜的,作者開始回憶童年了;第二主題是歡快的,作者想到了童年時候的開心往事;第三主題又回到了安靜的氛圍中,慢慢地,作者從回憶又回到了現實。

【讓音樂跟圖像相結合,使音樂作品的旋律更加形象化,更加具體化】

四、總結

童年教案范文第5篇

【全文】

目前,隨著社會的變遷,中國的家庭暴力現象不斷顯現出來。根據 1994 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婦女狀況》白皮書,我國每年約有 40 萬個家庭解體,其中 25% 是由于家庭暴力引起的。家庭暴力成為引起婚姻關系破裂的主要原因。據司法部門資料表明,家庭暴力案件約占婚姻案件的30%,個別地區達50%。據全國婦聯調查,在我國2.7億個家庭暴力不僅對受害人造成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看,它還表現為對家庭中弱勢群體人權的嚴重侵犯。

據不完全統計,與上個世紀8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國家庭暴力上升了25.4%。以青島市婦聯為例,1991該組織接待來訪的家庭暴力事件358件,占該類來訪的15.21%,到1996年已增加到25.7%。據全國婦聯調查,在我國2.7億個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每年約有10萬個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體。約有3 %的婦女在最近一年內曾遭婚姻暴力;每72小時內即有一人死于家庭暴力①。

為了給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體、更適當的協助,以取得更好的社會效果,必須建立法律、社會、心理各層面的社會支持體系。我國目前實行的新婚姻法對家庭暴力制定了一些具體的制裁條款,如將家庭暴力作為受害方提出離婚的一個條件,受害方離婚時可請求損害賠償等,還明確規定受害方可以請求公安機關援助和居委會進行勸阻,因此,家庭暴力絕不是“家務事”,而是一種法律予以制裁的行為。

所謂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范圍內的暴力行為。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常見的一種帶有普遍性的丑惡現象,是一種全球性的問題。例如:約有42%的肯尼亞婦女表示經常性地受到伴侶虐待。②1996年美國所有遭他殺的女性中有30%的兇手是男性親密伴侶。③家庭中的弱者,如婦女,老人,兒童都有可能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的根源是男尊女卑,父權制等封建傳統陋俗,它嚴重危害了婦女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婦女的合法權益。

虐待是指對家庭成員的歧視、折磨、摧殘,使其在精神上、身體上遭受損害的違法行為,在表現形式上,有作為的行為如打罵、恐嚇等;也有不作為的行為如不予衣食,令其凍餓、有病不予治療等。

(一)家庭暴力的特點

1、家庭暴力的行為主體具有特定的親屬關系。其施暴者與受害者相互關系密切,多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其中,丈夫對妻子的暴力是家庭暴力最常見的類型。而發生的在一定范圍親屬以外的暴力行為,如被家人是家政服務員、家庭經營活動的雇員等,不能視為家庭暴力。2.家庭暴力行為具有隱蔽性。主要表現在(1)家庭暴力發生在家庭內部而非公共場所,地點隱蔽;(2)有些受害者基于自身的臉面和家庭的榮譽而往往對加之于己的家庭暴力粉飾隱瞞;(3)公眾的漠視和習以為常使人們對家庭暴力現象往往視而不見。3.家庭暴力的行為手段具有多樣性、損害后果具有不確定性。手段多樣,包括毆打、捆綁、禁閉、侮辱、威脅、精神折磨、甚至還有更為殘酷的手段。手段的多樣性,加之施暴者對后果的放任態度,使得對受害人的損害后果具有不確定性,有時可能較輕,更多時候卻達到慘不忍睹的地步。4.家庭暴力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具有一定普遍性。主要表現在:(1)在世界范圍內,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家庭暴力;(2)家庭暴力廣泛存在于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傳統、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文化水平的人群中;(3)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家庭暴力從未間斷過。5.時間的連續性和長期性。一般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中,暴力不會只終止于一次、兩次,往往是存在一定時間連續性6.家庭暴力發生的原因的復雜性。發生家庭暴力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心理的、生活的、婚姻的等等各方面的原因。

(二)家庭暴力與虐待的關系

家庭暴力與虐待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是家庭成員間的施暴行為,表現形式也有重合的地方,如殘害、捆綁、毆打強行等。其二者的本質是相同的,就是對其他家庭成員造成身體或心理傷害的行為。二者的區別在于,家庭暴力既可能是偶發的,也可能是經常性的,只要實施了打罵、殘害等行為就可以構成家庭暴力。而虐待往往是較長時間的,需要一定的連續性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即構成虐待。此外,對于同樣造成重傷或死亡的,傷害罪的刑罰遠比虐待罪為重。

(三)家庭暴力的類型

1.以施暴者與受害者的相互關系為依據,家庭暴力可分為夫妻之間的家庭暴力、父母子女之間的家庭暴力以及其他親戚間的家庭暴力。

2.以被侵犯的權益為依據,家庭暴力分為(1)侵害生命健康權的家庭暴力。對家庭成員的溺、棄、殘害。所謂溺、棄,是指采用溺死、悶死、掐死、餓死等手段殺害家庭成員的行為;所謂殘害是指從肉體上進行摧殘的行為,如凍餓、毒打、故意傷害肢體、器官等行為。另外,對施暴對象公然以施暴行為相威脅,表現為用語言對施暴對象威脅、恐嚇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使對方產生恐懼的心理,造成受害者嚴重的精神損害。(2)侵害人身自由權的家庭暴力。表現為對弱者采取捆綁、非法拘禁、暴力威脅等手段限制家庭成員的人身自由。

(3)侵害人格權的家庭暴力。表現為對家庭成員采取罰跪、侮辱人格、強制超體力勞動等,更多地體現為精神上的損害或虐待。

(4)侵害婚姻自主權的家庭暴力。對具有婚姻行為能力者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的方式對待家庭成員的結婚或離婚問題。諸如,父母或其他長輩以暴力強行包辦、干涉子女的婚事;子女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干涉父母的婚事。

(5)侵害妻子或其他女性家庭成員性權利的家庭暴力。妻子以及其他女性家庭成員的性權利具有不可侵犯性。違背妻子或其他女性家庭成員的意志,強行對妻子或其他女性家庭成員發生性行為或有性虐待行為,都是對女性性權利的暴力。

(6)侵害生育權和生育自由權的家庭暴力。暴力對象是已婚女性,施暴者一般為丈夫或夫家的其他家庭成員,如公婆、伯叔等。表現為有些人對不生育的或生育女孩的婦女百般 難,施以暴力等。

3.依據家庭暴力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身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身體暴力包括所有對身體的攻擊及限制行為,如:毆打、推搡、禁閉、使用工具攻擊等,后果通常會在受害者身上形成外傷,易于發現。精神暴力是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經常性的侵犯他人人格尊嚴的不法行為,對家庭成員之間的精神折磨為精神暴力的常見形式。性暴力是故意攻擊性器官,強迫發生性行為、性接觸等,丈夫違背妻子意愿,強迫發生性關系是最常見的性暴力。目前,多數國家對家庭暴力的類型采用此種分法。

在我國家庭暴力的表現形式和現狀

(一) 家庭暴力的表現形式:

在家庭暴力中,遭受侵害的90%為女性,在調查中,發現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丈夫有外遇,用暴力逼迫妻子離婚;

2、因生育女孩,心懷不滿而實施家庭暴力;

3、夫妻下崗,經濟壓力大,毆妻發泄苦悶;

4、丈夫賭博、酗酒引起家庭暴力;

5、丈夫自私、多疑。

(二)家庭暴力現狀

1、家庭暴力呈上升趨勢從接待的2003—2007年信訪分類統計表明,反映家庭暴力問題的案件逐年上升。另外,由于家庭暴力具有一定程度的隱蔽性,遭受暴力的女性因種種原因,不愿為外人所知,因此,在實際上,家庭暴力發生率遠遠要高于這個比例。

2、家庭暴力情節日趨嚴重根據對暴力典型案(事)例進行的調查看,受害者均為婦女,施暴形式多樣,手段殘忍,輕者語言傷害,拳打腳踢,重者則用棍棒、匕首、鐵器、剪刀等殘害婦女,使受害者在肉體和精神上造成了難以撫平的創傷,人身權利遭到嚴重侵害。

3、施暴者的年齡、文化、職業構成(重點剖析20個家庭暴力典型案(事)件)從年齡構成看,施暴者大多數文化素質較低,但也有大學本科畢業的干部、科技人員和教師。從職業構成看施暴者中農民居多,其次是工人和個體經營者,但是也有國家領導干部等。

家庭暴力產生的原因:

(一)歷史原因由于我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封建傳統思想尤其是封建的婚姻道德觀流弊甚遠。

1、夫權思想。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夫為妻綱”的古訓在一些人的觀念中根深蒂固。雖然新中國的法律規定了男女平等的原則,但“夫權”觀念卻不是短期內就能改變的。

2、大男子主義。“男主外,女主內”的千古遺訓一直控制著某些人的思想,在這種觀念下,女性的全面發展受到抑制,自然要依附男性;男性自身也認為自己是家庭的主宰,要擔起養家的重擔,這種思想注定了男性在家庭中說一不二的局面。

3、重男輕女的思想。在遭到丈夫的虐待案例中,由于妻子沒有生育男嬰或女方喪失生育能力的占相當比例。

(二)社會原因受“清官難斷家務事” 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往往對家庭暴力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簡單地把它歸為家庭糾紛,客觀上助長了家庭暴力的肆虐。

1、有關部門對家庭暴力問題重視不夠。在接訪 ,我們發現有80%的婦女在遭遇家庭暴力時,直接報110或直接到當地派出所報案,還有的婦女到司法部門尋求幫助,可是卻被認為是一般家務事,不予過問和調解。即使處理也只是批評教育了事,使施暴者更加肆無忌憚的實施暴力行為,而使眾多受害人投訴無門。

2、社會輿論在法制宣傳和教育方面開展得不夠廣泛和深入。社會上有相當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打老婆應該,誰也管不著,打也沒有管,因此,把老婆作為發泄工具。而婦女這個弱執群體,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又有許多后顧之憂,怕被人笑話、瞧不起等。使她們只能忍氣吞聲,不能理直氣壯地尋求法律幫助。

3、我國現行法律不夠完善,尚無配套措施預防、制止家庭暴力。

(1)在立法上,由于保護家庭成員人身權利,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散于各個法律之中,有的規定比較原則,可操作性差。

(2)根據我國《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家庭成員之間的輕微與輕傷傷害案件及虐待案均有“告訴”才處理的規定,因很多人都不去投訴,這就出現了施暴者即使在警察眼皮下也敢為所欲為,而司法人員卻不去制裁狀況。

(3)家庭暴力蝗隱蔽性增加了辦案難度,沒有確鑿證據,致使執法部門難以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責任。家庭暴力一般發生在家庭當中,當事人只有夫妻二人,沒有第三者在場,加上有的婦女不及時到司法部門鑒定傷情,這就給取證造成了困難,而沒有確鑿的證據,執法部門無力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責任。

目前我國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由于家庭暴力問題的特殊性,需要有一套不同于其他侵權或犯罪的解決辦法,這就要求有有效的救助措施和完善的法律責任。上述三種法律責任既可以單獨適用,又可以同時適用,應視具體情況而定。我國防治家庭暴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1.有關家庭暴力法律規定的不完善。我國引入家庭暴力的概念較晚,禁止家庭暴力是婚姻法在修改后新增的內容。盡管現行婚姻法在態度和做法上有重大變化與改革,起到了改變公眾意識,推動反家暴工作,保護受害人的作用。但是,將防治家庭暴力納入婚姻法調整,實屬權宜之計。一方面,婚姻法性質上是民事法律,它主要從權利義務的角度對夫妻和其他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予以調整;另一方面,對家庭暴力的防治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社會干預、行政干預與司法干預等多方面,不僅僅是民事法律問題,還涉及到行政法、刑法等實體和程序法的諸多方面。另外,在我國家庭暴力有關的現行法規中,存在不少的漏洞與缺失,并未提供根本防治及解決家庭暴力問題的途徑,極不利于司法操作及社會實踐。

2、認識不足。首先,公眾對家庭暴力的本質缺乏清醒認識,尤其對精神暴力、性暴力,公眾的認識更為模糊,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其次,司法人員在處理家庭暴力的問題上,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認知程度很高,但對男女平等原則的認識存在膚淺性、表面化的問題。

(一)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

目前,我國對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包括:

1.各級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救助措施。此類救助措施的實施主體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我國《婚姻法》第43條第1款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另外,婦聯組織作為群眾組織,也有義務在日常工作中救助婦女。

2.所在單位的救助措施。此類救助措施的實施主體是所在單位。對于所在單位應理解為施暴者和受害者所在的單位。根據我國《婚姻法》第43條、第44條的規定,所在單位的救助措施與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救助措施的實施條件相同,必須在受害者提出請求的情況下才能實施,否則有關組織不宜自行介入。

3.國家機關的救助措施。此類救助措施的實施主體是國家機關。狹義的國家機關的救助措施為公安機關的救助?!痘橐龇ā返?3條第

2、3款規定,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發生了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給予行政處罰。公安機關對于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應當及時依法采取相應措施,以使暴力無法繼續,受害者的人身安全和利益得到保護。公安機關為制止家庭暴力行為,可以對施暴者采取批評教育、嚴厲訓斥、間隔距離、將受害者或施暴者帶離現場等救助措施。“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讓施暴者得到應有的教訓。廣義的國家機關的救助措施包括各種法律責任。

4.家庭成員的自我救助。家庭成員在受到家庭暴力行為傷害時,依法可以實施自我救助,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自助行為等,家庭其他成員也應該及時提供幫助,共同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繼續,避免發生嚴重后果。應該及時幫助受害者尋求外界幫助,如向有關基層社會組織提出幫助請求、報告當地派出所等警察機關、及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

(二)法律責任

為了更好地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我國目前的法律對施暴者規定了三種形式的法律責任,具體而言:

1.行政責任

對實施家庭暴力嚴重侵害家庭成員合法權益的行為,根據《婚姻法》第43條第3款規定,行政機關追究行政責任應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承擔的行政責任包括警告、200元以下罰款和15日以下拘留。

2.民事責任

我國《婚姻法》第46條規定因“實施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離婚過錯賠償責任屬于民事損害賠償的一種,是一種對權利的救濟,它通過對夫妻雙方中無過錯一方被侵害的婚姻權利的救濟,維護夫妻關系的平等、家庭關系的健康和穩定,并且對過錯方進行一定的懲戒。另外,施暴者承擔的民事責任還包括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等。

3.刑事責任

我國《婚姻法》第45條規定:“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實施家庭暴力本身是一類非法行為,并不是一種罪名,但這種非法行為可以導致《刑法》規定的如下犯罪:

第一種,實施家庭暴力,故意剝奪家庭成員生命的,構成故意殺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條規定,犯故意殺人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種,實施家庭暴力,故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按《刑法》第234條規定,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造成殘疾或致人死亡的,可以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三種,實施家庭暴力,干涉家庭成員婚姻自由的,構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應依照《刑法》第257條的規定,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實施家庭暴力行為承擔的刑事責任,根據具體情況確定,還包括過失殺人罪、過失傷害罪、侮辱罪、誹謗罪等。

(三)對策

從可操作性和實效性考慮,目前防范和處置家庭暴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反家庭暴力行為的立法,依法預防家庭暴力。

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我國應當從整體上規劃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其中可以從兩方面進行:(1)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增加反家庭暴力的內容和力度,將性別意識納入到相關的法律法規中;(2)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反家庭暴力法》。該法從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出發,應當對實施家庭暴力的行為進行科學的界定和必要的法律干預,加大對家庭暴力行為的打擊力度,通過完善法律來預防家庭暴力危害的擴大,保護所有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

2.強化家庭暴力行為的處置機制,尤其是要發揮警察在家庭暴力處置中特殊的作用。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國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家庭暴力預防和處置機制,這些組織和機構的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他們在處理家庭暴力中還存在一個協調配合的問題,尤其是從目前的情況看,為了強化家庭暴力行為的處置機制,還有必要強化警察在處理家庭暴力中的作用。在我國現實生活中,公安司法機關對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法犯罪的行為,應當依法打擊;對那些已有殺人、重傷等犯罪威脅言行,但尚無殺人預備行為者,可先行治安拘留,再會同有關部門,邊拘留邊教育,直到被拘留人真心悔過,不至于鋌而走險為止。

3.為受害的家庭成員,特別是婦女和兒童提供人身保護和法律幫助。

提高婦女合法權益的保護意識,對家庭暴力的防范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使婦女知道“家丑”不外揚不利于自我保護,如果對家庭暴力一味忍氣吞聲,逆來順受,這樣造成的結果必然是助長了家庭暴力,使自己成為反復受害者。同時,社會也應當為受害成員提供多方面、便捷地反映情況,提供保護和幫助的渠道和途徑。在目前的情況下,家庭成員在遇到侵害時,可以通過“110報警電話”獲得保護和幫助。

4.建立受害婦女庇護場所或救助中心,讓受害的婦女有安身之處。

為了避免女性受害和實施犯罪,20世紀70年代英國首創了“婦女避難所”,之后,許多國家相繼出現了類似的組織,讓受害者有安身之處。我國許多婦女在遭受了家庭暴力后,無處可去,至多往娘家避難,或者求助于婦聯,娘家往往愛莫能助,而婦聯不可能對每一個受害婦女都給予幫助,也不是所有的受害婦女知道受害后主動找婦聯求助的。所以,有必要由政府出面,借助民間的力量,設置“家庭暴力救助中心”等機構,讓受害的婦女有一個臨時的庇護場所,同時經予受害婦女必要的心理支持、情感慰藉和法律援助。

5.將人民調解與依法處理有機結合起來,防止家庭矛盾的激化,打擊家庭暴力行為。

要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和司法調解在消除家庭暴力中的特殊作用。各級居(村)委會要加強早期發現家庭矛盾糾紛,注意采用調解的方法,及時化解家庭矛盾糾紛;司法助理員和人民調解員應當主動出擊,經常組織家庭矛盾的排查,特別是對那些可能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要重點予以排查,從中摸清底數,發現先兆,對于能夠解決的則馬上落實措施,盡快疏導,并調解處理;人民法院對于起訴到法院的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也要加強司法調解,盡量挽救家庭,防止家庭解體;對那些家庭矛盾非常突出,夫妻感情已經破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解除他們的婚姻關系,以防范家庭暴力事件的發生。

6.加強教育,特別是要注意向家庭成員宣傳和灌輸處理家庭矛盾糾紛和自我防范的科學途徑和方法。

為了消除家庭暴力形成的原因和條件,一方面,社會要提高公民的道德和法律意識,使家庭成員能夠樹立起互相尊重對方人身權的法律意識,并且了解和知曉采取家庭暴力的道德和法律后果;另一方面,要將防治家庭暴力的宣傳教育通過各種途徑輻射到全社會、輻射到社會所有成員。無論是各級各類學校,還是政府機關和司法人員,在普法教育中,既要接受反家庭暴力的教育,也要承擔起教育別人的重任。在反家庭暴力的教育中,尤其是要灌輸給家庭成員正確化解婚姻家庭矛盾和面對家庭暴力的如何處置的方法技巧。

【注釋】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

上一篇:道法教案下一篇:機械教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