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護士職業道德論文范文

2023-05-20

護士職業道德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的:探討學校與醫院協同提升高職護生職業道德培養效果。方法:選取本校2016級護理學生95名與2017級護理學生88名為研究對象,2017級護理學生為實驗組和2016級護理學生為對照組。課題組采取實證研究方法進行了對比研究,將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基礎護理課程,實驗組實施校院協同的教學改革,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式。課程結束后,通過對比兩組護生職業道德水平、對課程教學的反饋評價教學改革的效果。結果:實驗組職業道德水平得分及對課程教學的反饋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校院協同的教學改革有效提高了護理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與綜合能力。

[關    鍵   詞]  職業道德;校院協同;基礎護理;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尤其對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甚至高于對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職業道德在護理工作者的各種素質中起著靈魂和引領的作用[1]。為改變高職護理專業職業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簡單、空泛化的弊端,課題組依據情境認知理論改革課程設計,并與醫院協同進行了提升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的探索,獲得了重要啟示。

一、目的:情境認知理論對職業道德教育的啟示

情境認知理論(Situated cognition)是當代學習理論領域研究的熱點,并被當代學習領域專家廣泛接受。情境認知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學習的設計要以學習者為主體,內容與活動的安排要與人類社會的具體實踐相聯通,最好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類似人類真實實踐的方式來組織教學,同時把知識的獲得與學習者的發展、身份建構等統合在一起[2-3]。職業道德的培養不同于一般知識技能的培養,關鍵在于品質的內化,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采用特殊的教學策略引導受教育者發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轉換,最終達到知行合一[4]。因此,情境是職業道德品質內化的重要條件。為改變增強學生對價值觀、同情心、責任感等職業思想道德素質范疇的情感體驗和理解,課題組以情景認知理論為依據,從教學設計視閾入手,以增強學生的職場情感體驗為切入點,設計工作情境,并采用學校和醫院協同育人模式培養護生的職業道德。

二、方法

(一)對象與方法

選取本校2016級護生95人與2017級護生88人為研究對象,2017級護生為實驗組,2016級護生為對照組。實驗組實施校院協同的教學改革,遵循情境學習使教學情境化,基于工作過程將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基礎護理課程,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所有護生都經當年浙江省高考統一招生錄取,年齡在19~21歲。兩組護生在年齡、性別、高考成績排名、前期各科平均成績比較均無統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

(二)教學方法

實驗組與對照組護生的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課時一致,均采用相同教材進行理論授課。

1.實驗組采用校院協同教學方法

具體實施方法:(1)在校院合作辦學的恩澤護理學院專業管理委員會指導下,成立課程教學改革專家組,成員由專業帶頭人、專業教研室主任、教學醫院負責教學工作的護理部主任、具備主任護師資格的臨床總帶教代表組成,召開會議共同研討改革方案,制訂實施計劃及評價標準;每個班級配備1位教學醫院的護理骨干擔任班主任,負責臨床護理實踐相關事宜及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共同培養;具備“雙師”資格的骨干教師擔任基礎護理課程指導老師;教學醫院選拔派遣德藝雙馨的護理骨干作為同課教師指導護理實訓。(2)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就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構建一定的教學情境,圍繞工作任務的實施來展開學習,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按工作過程導向基礎護理教學內容劃分為:入院出院護理、醫院感染防控、給藥護理、生活護理、專項護理技術、危重病人的搶救與護理6個模塊。(3)以學習模塊為單元設計臨床護理綜合情境,提前1周發放學習情境任務清單,校內、校外指導老師、實驗員及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與任務,各自做好自身的準備、環境布置及實驗室物品、儀器等準備。校外情境通過課間見習采用實時動態呈現的形式,由醫院病區總帶教根據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有針對性的護理學習觀摩,鼓勵學生與患者交流,提供學生部分非侵入性的基礎護理技能操作機會,讓學生參與、體驗、思考、提問、討論;校內情境創設選用臨床真實案例,先由指導老師寫好案例腳本基本模板,經集體備課討論通過后發放,每位學生都要參與角色扮演,排練過程在學習平臺上直播,課堂隨機抽出2個小組出列展示,其他學生觀摩、思考、提問、交流、討論,并做好學生自評、互評及校內外指導老師的評價。(4)做好職業道德元素的融合。找準職業道德元素與學習任務、學習內容的切入點,將職業道德元素融入各個工作任務中,根據醫院病例庫創設臨床護理情境,并把護理評估、護患溝通、批判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等工作要素與工作要求整合到課程實施過程中。(5)注重學生的參與式學習與自我反思。將學生標準化病人應用到臨床護理情境,采用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多種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體驗,并通過課后臨床護理實地調研、個人學習反思報告等多種形式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與知識建構。

2.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

按照基礎護理學教材順序開展教學,護理理論知識的教學采用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護理操作教學由本校具備“雙師”資格的骨干教師指導,以“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練習—教師指導—考核”的模式進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離。

(三)評價方法

比較2組護生職業道德水平測評得分與對基礎護理課程教學反饋的問卷調查。

1.職業道德水平測評

根據護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參考相關問卷[5-6],改編制作了相關試題考量護生的護理職業道德覺悟認知水平,內容包括7個方面:(1)對護理專業認可度。(2)對病患的尊重關愛。(3)工作責任心與態度。(4)團隊協作意識。(5)廉潔奉公意識。(6)專研業務精神。(7)對護理職業道德的認知。共設20道題目,題型分單選題與多選題2種,每題設4~8個備選答案,單選題最佳答案者得5分,干擾項根據權重分配分值,分別得0~4分不等,多選題選對1項得1分,100分為滿分。課程結束后,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進行職業道德問卷評價,得分越高說明職業道德水平越高。

2.教學反饋問卷調查

參考相關問卷[7-8],自設《基礎護理課程教學反饋問卷調查表》,涵蓋對教學方式的認可、培養護理職業態度、培養護理職業精神、培養人文關愛精神、促進團隊合作、提高護患溝通能力、增強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臨床決策能力10個方面。課程教學結束后,兩組護生分別由教師組織無記名形式填寫問卷。共發放問卷183份,回收有效問卷18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問卷后匯總進行結果分析,為改進教學效果提供依據。

(四)數據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結果

(一)兩組護生職業道德水平測評得分比較

實驗組護生職業道德總得分及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二)兩組護生對基礎護理課程教學反饋的問卷調查比較

實驗組護生對教學效果的總體評分及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四、討論

(一)校院合作協同育人拓展了護生職業道德的培養渠道

護生的道德學習是基于特定情境中的,需要與護理的實際工作緊密結合。校院合作協同育人有利于建立長期而穩定、崗位對口、定位準確的實踐基地,院方可將人才需求的變化和行業發展的動向及時反饋到學校,學校以市場需求為驅動,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德育實踐場所。本研究中基礎護理學課程實施校院協同育人模式摒棄了過去高職職業道德教育單一、僵化、游離的狀況,擴展了高職職業道德的實踐渠道。一方面,把學生送到醫院學習與實踐,形成“院中?!?,醫院選拔德藝雙馨的護理技術骨干作為實踐指導教師,對所帶學生言傳身教,培養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從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另一方面,把醫院護理骨干請進學校,在校內實訓基地指導學生實訓,形成“校中院”,在校內高仿真標準化病房引入標準化病人,結合實際臨床案例與情境,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工作環境體驗。在校院共同營造的“德育實習場”下,實現師資、條件、文化等多方面、多維度的“融合”,最終實現護理技能與職業精神的高度融合,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全面育人作用。

(二)基于工作情境的課程設計對提升護生職業道德,具有實效性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其課程活動內容是以臨床護理工作中典型的工作任務為中心進行設定和組織的,這種典型的工作任務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有目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本研究中課程內容的學習安排在一定的臨床護理情境中完成,而這些情境是構成工作任務內容的必要和重要組成部分,在創設情境上除了顧及基礎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還按照臨床護理工作程序,融合護理工作中的臨床護理評估、臨床決策、應急處理、溝通交流、人文關懷、健康宣教等職業能力的培養元素,實現職業能力與職業情感培養相融合、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營造“德育實習場”,促進“德育隱性知識”傳遞,有利于護生良好職業道德的養成與職業能力的培養。

高職護理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獲得護理職業領域的勝任力,而高尚的護理職業道德是護理職業能力的精髓。實驗組這種參與式、啟發式、討論式理實一體化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做中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職業道德水平測評得分、對課程教學的評價均高于對照組(P<0.05)。

(三)導師制度是校院協同育人的重要保障

對高職護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是一項帶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的復雜工程,職業道德教育對學生的職業價值會產生積極的持久影響。教師的思想道德、行為模式等修養會對學生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愛傷觀念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團隊的管理及綜合素質高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在目前還停留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雙班主任負責制”層面,即一個行政護理班配備1名本校教師,另外再配備1位冠名合作醫院臨床護理骨干擔任該班的班主任,實施過程雖然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諸多問題,有待在今后的教學管理實踐中總結反思,不斷學習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印偉.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內涵建設途徑:基于面向工作過程的教材建設視角[J].職教論壇,2019(3):115-121.

[2]Noone PH,Raj Sharma S,Khan F,et al.Use of role play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etics-An experience[J].J Forensic  Leg  Med,2013,20(3):136-138.

[3]Brown JS,Collin A.Duguid 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1989,18(1):32—34.

[4]周俊萍.論護士職業道德內化教育問題[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0):77.

[5]Jafari Haleh,Khatony Alireza,Abdi Alireza.Nursing and midwifery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s principles of medical ethics in Kermanshah,Iran[J].BMC medical ethics,2019,20(1):26.

護士職業道德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護校是為社會培育后備護理人才的搖籃,在新時代的護理人才培育中,除了要加強對其職業技能的培訓,還應加強對其思想道德建設的關注。加強護士的德育教育,對于全社會醫護人員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從提高重視程度、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以及聯系生活實際這四個方面論述了在護士職業素質培養中滲透德育的策略,希望為護士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可行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護士職業素養;德育;護校;教學

前言:護理工作在醫療工作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社會的發展也帶來了醫療水平的進步和護理水平的提高,這對護士職業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的護理工作質量是醫院醫療水平高低的重要評測方面,面對當今社會現代化醫療體系的要求,護校的學生需要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既要鍛煉出精湛的護理技術,又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德育在護士職業素質培養中的作用

1有利于樹立護士的職業意識

護校的學生尚未走出社會,還處于學生身份的階段,這一階段的護校學生,尚未真正的投身到護理專業的具體工作中,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護校學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其更好地樹立護士的職業意識,增強對職業使命的深刻認同。護士是社會中的白衣天使,一個合格的白衣天使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工作能力,還應具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和深厚的職業責任感,加強對護校學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護士的職業習慣和優秀品質。

2有利于培養護士的協作精神

護士的日常工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息息相關,急診科的護士更是常常為了和死神搶人而同時間賽跑,在護士的日常工作中,獨木難成林,護士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和其他醫護工作者的密切協作與默契配合[1]。醫護人員的肩膀上,承擔著生命的重量,他們不僅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更是并肩作戰的戰友。因此,加強在護士職業素質培養中的德育教育力度,能夠更好地培養護士的協作精神,在日后具體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和他人友好高效地合作,從而為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偉大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有利于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的建設是護校學校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在護士職業素質培養中增加德育的內容,有利于為護校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校訓,如“仁愛”、“求索”以及“厚德載物”等,這些銘刻在學校文化石上的校訓為每個護校營造著其外在的校園文化,護校中內在的校園文化要靠每個護校學生來共同營造,護校的校園文化就體現在每個護校學生的一言一行中。加強在護士職業素質培養中的德育教育,可以在無形中增強護校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為護校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

二、護士職業素質培養中滲透德育的策略

1提高重視程度

在對護士職業素質培養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時,必須要提升學校和教師對于護士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人無德不立,社會以及護校要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在護士自身職業修養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增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首先,護??梢蚤_展專門的德育教育工作宣講會,讓廣大師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其次,學??梢詫⑺颊逃谌氲綄I課程當中,以實際的護理案例結合的德育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德育教育的專業性。最后,學校還可以定期召開護士德育教育工作的匯報會,積極關注護校學生的德育教育開展情況。

2明確教學目標

在對護校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課堂實踐中,教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教學目標是德育課堂所要達到的目的和所要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師要對護士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了然于心。首先,在課前階段,教師要對德育課堂所要講授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教學設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案。其次,教師在對護校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充分考慮護士職業的實際需要,根據護士職業的德育需要展開德育教學工作。最后,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課堂反饋,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對教學目標進行相適應的調整。

3優化教學內容

在護士的德育教育中,一成不變的教育內容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根據時代的要求和護士職業的需要來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新時期護士所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包括良好的個人儀態、高尚的思想道德、過硬的心理素質以及較強的溝通能力等[2]。教師在對護士的德育教學內容進行選擇之際,應該選擇適應學生就業需求的內容。比如,在具體的德育課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組織護校學生進行模擬面試,對于學生的言行舉止和處世之道進行提前的訓練和規正,這樣學生在真正的求職面試中就有了良好的經驗和準備,能讓面試官有一個良好的感官印象。

4聯系生活實際

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在對護校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之時,要注重聯系生活實際。護士職業是最需要實際經驗的職業之一,因此對護校學生的德育教育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場景,如“在碰到說臟話的病人時你會怎么處理”或“你怎么應對病人的反復詢問”等[3]。這些生活化的問題,都是一些護校學生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會遇到的常見問題,在課堂中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預設和思考,可以讓學生在日后的實際工作中更有條不紊地面對這些問題。

結語

對護士開展德育教育無論是對護士的個人發展還是對社會的整體醫護人員素養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德育在護士職業素質培養中有利于樹立護士的職業意識、培養護士的協作精神以及營造健康的護校文化。如何將對護士的德育工作有效落實開展,是廣大護校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思考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王洋,胡佳慧,遲曉華,解東,王艷華.以“護士職業精神”為契入點的《護理學基礎》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9(26):175-177.

[2]張慧敏.將德育融入中職護理學基礎課程教學[J].衛生職業教育,2020,(19):50-51.

[3]丘靈芝.中職學校生理學教學德育滲透方法探析[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04):135-140.

護士職業道德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臨床護士; 職業傷害; 職業防護; 調查分析

護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面臨著多種職業危害(如生物性危害、化學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心理社會性危害等),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職業危害的主要種類。在我國,護士的職業危害、防護問題仍力度不夠。下面是對烏魯木齊市5所醫院2009~2010年臨床護士職業危害及職業防護的調查與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為5所醫院的300名臨床護士,其中三甲醫院2所,護士100人;二甲醫院3所,護士200人。均為女性,年齡21~50歲,平均31歲。工齡3~30年,平均15年。中專學歷98人,占32.7%;大專學歷142人,占47.3% 本科學歷60人,占20%

1.2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由參與問卷設計的5名不同醫院的護士完成,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300名臨床護士的職業暴露情況、防護知識和行為進行自愿接受答卷的調查方法。發放問卷300份,有效回收300份,有效回收率100%。調查內容包括學歷層次、工作中的各種防護措施、針刺傷情況以及經血液、體液傳播疾病等知識的掌握情況。

1.3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錄入計算機,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各種防護措施的實施 對不同學歷層次的護士戴手套、戴口罩、洗手等防護措施及乙肝疫苗接種情況進行了分析,見表1。

表1 護士日常防護情況[n,n(%)]

作者單位:83009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業病醫院(李清華,韓杰);新疆醫科大學第三附屬腫瘤醫院(史愛玲);烏魯木齊市紅十字急救中心(李莉);烏魯木齊市婦幼保健醫院(王燕)

通訊作者:李清華

2.2 職業危害的常見主要類型 見表2。

2.3 護士掌握和應用護理防護知識技能的情況 見表3。

2.4 統計學分析

2.4.1 護士日常防護情況 手上有傷口時戴防護手套的情況按學歷層次比較,P<0.01;接觸化療藥物戴防護口罩、手套的情況按學歷層次比較,P<0.01;護理操作后每次都洗手的情況按學歷層次比較,P<0.01;更換床上用物時戴口罩的情況按學歷層次比較,P<0.05;接種乙肝疫苗情況的情況按

表2 護士常見主要的職業傷害類型(n,%)

表3 護士掌握和應用護理防護知識技能的情況(n300)

學歷層次比較,P<0.01;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在各種防護行為中,本科學歷的護士防護意識均低于中專和大專生;僅在對血液傳播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上優于其他學歷層次的護士。

2.4.2 針刺傷情況 300名臨床護士有237人被醫用針頭傷害、安瓿割傷及其他銳器損傷過,發生率為79.0%;有199人次是被污染針頭、刀片或其他銳器損傷,占刺傷人數的66.3%。每次都將針頭帽回套污染針頭108人,占36.0%,經?;靥渍?7人,占12.3%,偶爾回套者43人,占14.3%,不回套者112人,占37.4%。

2.4.3 經血液傳播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 對“您認為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哪些是經由血液傳播的疾病”的問題的回答中,全部答對者只有53人,占17.7%。其中中專11人,占11.2%;大專9人,占6.3%;本科20人,占33.3%,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科生對相關醫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大專生和中專生。

3 討論

3.1 職業防護知識缺乏,醫院管理層防護意識淡薄 臨床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普遍較弱,對普遍性預防的原則了解不夠。調查表明,國內護士學校普遍未設置職業安全防護教育課程,也沒有相應教材【sup】[1]【/sup】。陶新學等【sup】[2]【/sup】調查顯示,只有28.5%的臨床護理人員得到相關的培訓,有97.5%的臨床護理人員認為自己有必要參加相關的培訓。徐輝等【sup】[3]【/sup】調查26所護士學院校發現,98.6%護士上崗前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針刺傷的防護培訓教育。護理人員在被針刺傷的當時,約86%的人采取一般的消毒措施(碘酒加酒精),能較規范處理的僅占4%左右,有0.33%的護士未做任何處理【sup】[4]【/sup】;毛秀英等【sup】[5]【/sup】調查臨床護士針刺傷后向上級匯報的僅為10.2%;調查報道顯示【sup】[6]【/sup】,40.36%的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是因沒有使用防護用品所致。護士防護知識的缺乏是影響護士防護意識的一個重要因素。

3.2 從以上調查分析結果不難看出,護士只要平時養成嚴格按章操作的好習慣就會防患于未然。筆者認為養成好習慣,應做好以下幾點。

3.2.1 護士要知曉本職業潛在的危險因素,增強章法觀念和按規定操作的自覺性。其次,護士要熟知安全防護知識和規范操作要領,養成按章操作的習慣。第三,根據職業特點,護理部和科里要制訂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勤督促、勤檢查、勤總結,努力營造一切都按規范操作的良好氛圍。第四,對每年新補充的護士,科內要安排專人負責,認真做好傳幫帶教工作,從工作的一點一滴做起,培養他們良好的工作作風。第五,護理部要定期開展群眾性的職業防范知識競賽和規范操作比賽等活動,著力提高護理從業人員職業防護能力,建立健全防護管理制度。

3.2.2 醫院管理層的重視和科學規范管理是減輕職業危害的基礎。目前對醫務工作者進行教育被認為是減少職業暴露的主要措施。上崗前必須對護士進行醫院感染、職業防護、安全工作技術和方法等崗前培訓,強調“不怕臟,不怕累”理念在今天已過時;工作后護士應不間斷地接受繼續教育,強化安全防護意識。管理上要加強督察力度,積極改善護士工作條件,合理配置人力,減少非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各相關科室要建立健全有科室特色和針對性的防護制度,不能片面地為了節約科室成本,透支護士的健康。

參 考 文 獻

[1] 徐輝,毛秀英,蓋小榮,等.針刺傷防護教育的效果評價.護理研究,2003,17(9):1039-1040.

[2] 陶新學,章曉云.臨床護士HIV職業暴露防護知識調查.護理研究,2005,19(5):857-858.

[3] 徐輝,毛秀英,蓋小榮.畢業實習護生針頭刺傷的受傷環節探討:實習護士發生醫療銳器傷的調查.現代護理,2003,9(8):637-638.

[4] 任小英,鄧敏.護理人員工作中被針刺傷調查及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3):258-260.

[5] 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實習護士發生醫療銳器傷的調查.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2):110-112.

[6] 程雯,唐敏霞.醫務人員職業防護能力調查.現代實用醫學,2006,18(7):511-512.

(收稿日期:2011-02-25)

(本文編輯:王春蕓)

護士職業道德論文范文第4篇

1.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消毒供應中心,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3.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胸外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4.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產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 目的 調查和分析牡丹江市消毒供應中心護士職業認同情況調查及影響因素。 方法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和牡丹江婦產醫院等18所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113名護士為調查對象,采用護士職業認同量表進行調查,并收集護士的年齡、學歷和工作時間等基本信息,以分析影響因素。 結果 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年齡(OR=1.140,95%CI=1.059~1.312)、學歷(OR=1.516,95%CI=1.712~1.881)、工作時間(OR=1.414,95%CI=1.598~1.989)和職務(OR=1.625,95%CI=1.698~1.894)四個方面是影響護士職業認同的獨立危險因素。 結論 消毒供應中心護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較為復雜,建議醫院未來從加強對青年護士、新入職護士和低學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方面的培訓入手,提高護士的愛崗敬業精神,全面改善職業認同感欠佳的問題。

[關鍵詞] 消毒供應中心;護士;職業認同;影響因素

[Key words]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Nurse;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fluencing factors

職業認同是人們在其所處的社會勞動分工中,在心理和精神層面所獲得的勞動角色[1-3]。若職業認同合理,可以更好的履行本職工作,貢獻出應有的勞動價值;反之,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日常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工作質量和效率[4]。對于在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護士來說,與其他科室比較,既有護理工作的普遍性,也有護理工作的特殊性。普遍性表現在日常工作較為繁重,需要承擔較為頻繁的加班任務;特殊性表現不直接面向患者開展服務,取而代之的是藥品的核對等瑣碎工作。這種普遍而又特殊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職業認同情況自然與其他科室有所區別。因此以在牡丹江市內多所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護士為對象,調查其職業認同情況,并對影響因素加以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和牡丹江婦產醫院等18所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113名護士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取得護士職業資格證書;②在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時間>1年[5]。排除標準:①臨床實習護士;②進修護士;③在調查過程中配合程度低的護士[6]。所有護士均自愿參與本次調查。

1.2 調查工具

采用護士職業認同量表對各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護士進行調查。調查量表包括職業認知評價、職業社交技能、職業社會支持、職業挫折應對和職業自我反思5個維度,總計由30個調查項目組成。每項評分區間為1~5分,總分150分。評分越高,表示對職業的認同感越強,反之認同感越差[7-9]。同時收集護士的年齡、學歷和工作時間等基本信息,對影響因素加以分析。

1.3 調查方法

在各醫院中選擇善于溝通和責任心強的護士組成調查團隊,開展具體的調查工作。調查時,由護士匿名填寫調查問卷,以保證調查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調查完成后,統一回收調查問卷。在數據錄入階段,由2名護士負責數據的錄入工作,并交替進行檢查。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分析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消毒供應中心護士職業認同評分結果

在本次調查的113名護士中,職業認同總分為(65.72±9.68)分。其中職業認知評價得分為(18.12±3.38)分,職業社交技能得分(13.20±3.26)分,職業社會支持得分(13.62±3.47)分,職業挫折應對得分(13.31±2.91)分,職業自我反思得分(7.60±2.36)分。

2.2 消毒供應中心護士職業認同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

見表1。不同年齡、學歷、工作時間、經濟收入、醫院級別和職務的護士職業認同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消毒供應中心護士職業認同影響因素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以年齡、學歷、工作時間、經濟收入、醫院級別和職務定義為自變量,以職業認同總分作為因變量,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學歷、工作時間和職務是影響護士職業認同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3 討論

職業認同是人們在其所處的社會勞動分工中,在心理和精神層面所獲得的勞動角色??梢允欠e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不同的職業認同感,對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明顯的影響。

消毒供應中心是院內各個科室無菌物品的供應單位,也可以說是醫院工作的起點[10-12],尤其近年來,隨著醫院的建設和發展,科室設置日益精細化,致使供應的藥品和物品種類繁多,使用周轉快,若其中任意一個供應環節出現問題,均可能引起較為嚴重的后果[13-15],因此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職業認同情況顯得更為重要。

在此背景下,對就職于牡丹江市內多所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職業認同情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結果發現,職業認同感總分僅為(65.72±9.68)分,可見調查結果并不理想。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得出年齡、學歷、工作時間和職務四個因素影響了護士的職業認同感。

在年齡和工作時間方面,消毒供應中心是承擔全院各個科室物品和醫療器械的清洗、包裝、消毒和供應等工作,這種工作性質類似于流水線上的操作工人,周而復始的進行重復性勞動,嚴重增加了護士的工作和精神壓力。另外,消毒供應中心的護理工作并不直接接觸患者,而在常規的認知觀念中,護士是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兩者具有明顯不同。由此可見,消毒供應中心的護理工作具有較為明顯的特殊性。對于青年護士或初入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護士來說,由于缺乏對本職崗位工作的理解,如僅看到工作崗位不足或缺陷的一面,而未意識到工作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即認為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可有可無,不必所有的物品必須消毒或延時物品的供應時間等,以上不正確的認知或工作態度,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認同感。

在學歷方面,不同的教育層次決定了護士職業認同感的差異。如以中專層次與本科層次比較,前者主要圍繞著護理技能開展教學,而后者是護理學的高等教育階段,涉及的教學內容更為廣泛,如《護理學導論》、《護理學基礎》、《護理管理學》和《護理禮儀》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護理學基礎知識,相應的對各類護理工作也有更好的了解和理解,工作后能夠快速的適應本職工作。僅接受中專層次教育的護士,由于教學內容相對缺乏,必然會影響日后對護理工作的職業認同感[16-18]。

在職務方面,護士長對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職業認同感更佳,這并不是偶然性的結果。因為護理技能、工作態度和責任感是護士長選拔的主要標準,也可以說,護士長的護理技能等方面一般要優于普通護士[19,20]。護理技能的養成與護理工作的認同感密不可分,兩者相互促進。另外,護士長是科室護士的管理者,護士長在行為和舉止等方面必須以身作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這也潛移默化的提高了護士長的職業認同感。

為了有效加強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可采取以下方法實施:①篩查職業認同感不佳的人群。在消毒供應中心中,根據以上的分析結果,將青年護士、初入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護士和低學歷護士等,納入職業認同感不佳的高危人群;②有針對性的開展職業認同相關培訓。護士長聘請院內外醫德高尚的護士擔任教師,從愛崗敬業和勇于奉獻等角度,向護士開展集體培訓;③職業認同感測試。培訓完成后,采用護士職業認同量表對護士的職業認同情況進行測試。對于評分較低的護士,繼續加強職業認同感的教育和培訓。在此期間,可暫停其所從事的臨床護理工作,直至考核結果理想后,再恢復正常工作。

綜上所述,消毒供應中心護士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年齡、學歷、工作時間和職務四個方面,建議醫院未來從加強對青年護士、新入職護士和低學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方面的培訓入手,提高護士的愛崗敬業精神,全面改善職業認同感欠佳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萍,劉艷星,曹新妹. 精神科護士職業認同現狀與工作投入的相關性調查[J]. 上海護理 2019,19(2):57-59.

[2] 張斌,陳燕,王葉飛,等. 護士職業認同對人格特質與工作相關的抑郁、焦慮、憤怒關系的中介作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15,50(7):864-868.

[3] 劉聰聰,孔冬,金海君,等. 三級甲等醫院護士組織公平感和組織認同對工作投入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2014,49(9):1049-1053.

[4] 趙俊雅,劉丹丹,蘇玉敏. 院前急救護士職業壓力水平調查及與健康商數的相關性[J]. 中國醫學創新,2018, 15(28):81-84.

[5] 劉端海,戰則鳳,劉林修,等. 遭受工作場所暴力的院前急救醫護人員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J]. 重慶醫學,2015,44(4):518-520.

[6] 魏華,黃敬堂,董越娟,等. 院前急救護士職業應激、不確定性忍受力與職業倦怠的關系[J]. 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7,26(12):1132-1136.

[7] 陳燕,周素蓉,包芙蓉. 臨床護士疲勞與焦慮及職業倦怠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3):77-80.

[8] 劉玲. 護士職業認同水平及其與工作壓力、職業倦怠的相關研究[D].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09:3-12.

[9] 王一曉,史鐵英. 護理本科生社會支持與職業認同的現狀及其相關性[J]. 現代臨床護理,2016,15(5):51-54.

[10] 胡天蘭,肖艷玲,續曠平.  PDCA循環管理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優質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18,15(18):96-99.

[11] 侯運香,林?;?,楊晶晶,等. PDCA對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質量及科室滿意度的效果評價[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3):132-133.

[12] 李玉麗,李玉娟,聶玉香,等.優質護理在提升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 (22):5261-5263.

[13] 施玉華,吳艷華,陳小思. 標準操作程序在消毒供應中心專業技術操作培訓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2018,25(22):162-164.

[14] 甄蘭英,賈慧,尹翻平,等. 消毒供應中心操作技術考核評分表的研制與應用[J]. 臨床醫藥實踐,2016,25(11):859-861.

[15] 劉芳,宋瑾,戴桂紅,等. 標準操作規程對消毒供應中心動力工具處理的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6):1429-1430.

[16] 顧一君,張惠,楊瓊. 手術室男護士職業認同及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醫院管理論壇,2018,35(3):63-65.

[17] 喻清林,吳惠. 二甲綜合醫院手術室男護士職業認同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 現代醫藥衛生,2017,33(3):367-369.

[18] 楊振宙,石貞仙,杜巧. 三級綜合性醫院手術室護士專業技術職稱晉升考核體系的質性研究[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0):1452-1454.

[19] 任娟,謝藝,崔婉玲. 攀枝花市三級甲等醫院護士職業認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 職業與健康,2016,32(18):2537-2538.

[20] 卜敏,錢玉秀,黃芝蓮. 廣州市三甲醫院手術室護士職業認同水平及影響因素調查[J].廣東醫學,2016,37(12):1866-1867.

(收稿日期:2019-04-02)

護士職業道德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病??漆t院醫務人員發生血源性職業暴露現狀、特點、危險因素和防護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提出防護對策。方法 對本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發生職業暴露的28名醫務人員的職業、操作環節、暴露源分布等項目進行調查分析,采取回顧性監測,提出具體的防控措施。結果 職業暴露人員中護士占78.58%,醫生占14.28%,醫技占7.14%;職業暴露發生環節中拔針時、拔針后放置不當占25%,操作時占53.57%,處置醫療廢物時14.28占%,清洗器械時占 7.15%;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和防護中所存在的問題。結論 強化醫務人員防范意識;嚴格規范標準操作,完善職業防護配套設施,從而達到有效預防職業暴露的發生。

關鍵詞: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現狀;防范對策

血源性職業暴露是指醫務人員在從事診療、護理工作過程中意外被患者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破損的皮膚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病毒的血液、體液污染了的針頭及其銳器刺傷皮膚,有可能感染血源性傳染病的情況。目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感染概率有增高趨勢,因此,分析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并制訂有效的防范措施,對于減少或避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危險性具有重要意義【1】。本文根據精神病醫院??铺攸c,就四年來本院發生血源性職業暴露的28名醫務人員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并針對其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選取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發生職業暴露上報的醫務人員28名為研究對象,包括醫生、護士、醫技人員等。

1.2 調查方法 按照原衛生部發布的《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指導原則》的要求,自制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報告登記表,登記內容包括暴露者一般情況、暴露時間、工作類別、致傷污染物、暴露程度、暴露地點、暴露方式、暴露部位、暴露源血檢情況、預防接種史、緊急處理、患者傳染病感染情況、預防措施及隨訪結果等。凡在臨床診療、護理活動過程中發生職業暴露的醫務人員,均實行職業暴露報告制度,并在醫院感染管理科登記備案,對登記內容進行數據統計,并對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學分析。

2 調查結果

2.1 職業暴露基本情況 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上報醫務人員職業暴露35名,調查核實職業暴露28名,職業暴露率80%;職業暴露人員中護士占78.58%,醫生占14.28%,醫技占7.14%;暴露部位主要為手、皮膚黏膜,其中手占95.83%,皮膚黏膜占4.17%。

2.2 職業暴露源疾病分布

2.3 職業暴露發生環節 本次調查顯示,職業暴露發生最多的環節是在醫務人員對患者(暴露源)進行診療操作時,有15例次,占職業暴露的53.57%;其次是拔針時及拔針后,有7例次,占職業暴露的25.00%。

2.4 暴露時職業防護情況 損傷時未戴手套者20人,占71.42%,戴手套者8人,占28.58%。

2.5 職業暴露人員的年齡分布。

2.6 職業暴露人員隨訪結果 對發生職業暴露的28名醫務人員采取職業暴露防護措施,在第3、6個月復查相應的血清學指標,未出現血源性傳染性疾病及感染病例。

3 危險因素分析及防護措施

3.1 高發人群暴露危害及防護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職業暴露護士發生率最高(78.58%),和國內相關文獻報道較一致,護理工作性質及內容決定了護士在治療、護理和檢查患者等過程中,均可能接觸到患者的血液、體液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劃傷,所以護理人員是發生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有些醫務人員在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和處置醫療廢物時未采用任何防護措施[2]。因此,加強職業暴露的宣教,提高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防范意識,改變其使職業暴露危險性增加的行為。使醫務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樹立自我防護意識,自覺遵守職業防護要求,在救治患者和繁忙的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亂。

3.2 血源性感染疾病危害 最危險的職業暴露感染性疾病是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本次調查中,暴露源中HBV占比最大(57.14%)。HBV有很高的傳染性,能傳播HBV的機體物質有血液、血液制品和體液等。醫務人員被HBsAg陽性患者用過的針刺傷皮膚后,在缺乏暴露后預防措施的情況下,HBV感染的危險性為30%,發展成急性乙型肝炎的危險性為5%。HCV的平均感染率介于HIV和HBV之間,HCV主要經血液傳播,也可經性傳播。對丙型肝炎的暴露,尚未建立有效的預防措施。暴露后是否早期應用干擾素,目前尚無科學證據證實有益。預防就是最根本的辦法。HIV感染與醫務人員受沾染了AIDS患者帶血的針頭和設備刺傷皮膚有關。被利器刺傷后獲得HIV的風險通常<0.5%[3]。所以,醫院應該針對這些危險性較大的職業暴露感染性疾病常備預防性藥物,一旦發生職業暴露,保證醫務人員能及時地得到有效的預防用藥。

3.3 診療操作暴露的危害及防護 本調查顯示,有53.57%職業暴露發生在醫務人員進行診療操作時,其原因是醫護人員沒有進行系統的防護知識教育,加之醫院護士流動性較大、年齡偏輕,診療操作不夠熟練,工作量大,護士配備不足,尚未形成良好的防護意識和行為習慣,缺乏自我防護知識,因此,應采取舉辦專題講座、開展增強職業防護意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借助系統資源等多形式進行職業防護培訓,以促進受訓者行為方式的有效轉變[4];醫院應高度重視職業防護給予政策支持,護理人員合理配備,減輕工作負荷避免精神緊張、工作忙亂造成針刺傷,對暴露者及時提供咨詢、心理撫慰、風險評估和預防用藥,并跟蹤隨訪。

3.4 醫療廢物處置暴露危害及防護 有14.28%職業暴露發生在處置醫療廢物時,其原因是護士在處置間處理銳器時不小心,銳器盒過滿,另外,個別護理人員雙手回套針帽引發針刺傷也是造成職業暴露的因素之一。因此,完善醫療廢物處置流程,推行使用安全器械,改變錯誤的行為習慣,實施安全的防護措施,可以降低醫療廢物處置時暴露發生率。

3.5 眼部暴露危害及防護 本調查中2名醫技人員眼部黏膜發生職業暴露,操作時不慎將血液濺入眼睛內,暴露者僅用0.9%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眼睛,當時醫院未給配備護目鏡及洗眼專用的裝置。因此,工作中要積極采取標準預防措施,當進行可能遇到血液、體液飛濺到面部的操作時,應該戴具有防滲性能的口罩、護目鏡、穿隔離衣。有報道稱,采用標準預防后,醫務人員的血液暴露率可從35.8%下降至18.1%[5]。因此,進一步健全職業暴露防護制度,并加強重點科室防護設備的配置,可有效地降低職業暴露的危害。

3.6 其他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 本次調查發現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年齡分布有一定規律,工作年限少于2年的新聘醫護人員經驗不足,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診療操作不熟練,容易在繁忙的工作中出現操作失誤;因此,對于新聘醫務人員和實習生必須強化職業安全教育。

4 結論

綜上所述,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包括接觸暴露源頻率大的人群、診療操作過程中的失誤、處置醫療廢物、傳染病病原體的傳染性、醫務人員自我防護意識弱、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缺乏防護設施及裝置、必要時需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的依從性差、醫務人員的僥幸心理等。標準預防是減少發生血源性職業暴露的關鍵,醫院應健全職業防護機制,建立有效的報告制度,提高職業暴露報告率;強化職業暴露教育;重視標準預防;嚴格醫療操作程序;規范醫療廢物處置;進一步完善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防護措施,可預防血源性職業暴露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張敏.《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導則》及其解讀[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7):10-12.

[2] 楊永杰. 53名血源性職業暴露與風險[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7):1395-1397.

[3] 李六億.醫院感染管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315—317.

[4] 袁曉麗,江智霞等.多形式血源性職業防護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0):1435-1437.

[5] 宋平等,臨床護士針刺傷事件監測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4):3007-3009.

上一篇:中醫護士論文下一篇:??谱o士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