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音樂與人生論文范文

2023-03-25

音樂與人生論文范文第1篇

[基本思路]

本單元的學習,既是學生學習音樂鑒賞的出發點,也是他們最終提高音樂審美能力的歸宿點,是音樂鑒賞教學活動的“綱”。這個時代的學生們,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組合,一開始就發自內心地喜歡聽教材內容的人不多。雖然第一節內容較多,但由于師生是第一次見面,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所以這些內容又上必要的。為此第一節我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

[課題]:

學會聆聽第一節音樂與人生第一課時

[教學年級]:

高中一年級

[教學內容]:

一、學習導言、格言、散文。

二、認識音樂基本要素、音樂形式要素。

三、鑒賞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學目標]:

一、通過《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的能力。高質量的人生,應該用音樂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鑒賞的興趣和信心。

二、初步認識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

三、聆聽《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學重點]:

一、認識音樂要素、音樂形式要素的基本內容。

二、通過鑒賞作品《草原牧歌》認識部分音樂形式要素是怎樣發揮作用的?[教學難點]:

認識音樂形式要素節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藝術作用。

愛心用心專心 1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

相互認識

1、教師告訴自己姓名

2、要求學生每次上課要帶書、帶筆。

3、進教室后不要高聲喧嘩。不能在課桌上寫畫。

4、鼓勵學生多參與。

培養上課習慣和欣賞音樂的習慣。

二、導入

談話導入

問:音樂與人生有什么關系?

引起注意和思考

三、認識音樂鑒賞的相關

知識

(一)學習導言、格言和散文

1、集體讀導言

2、語言科代表解釋孔子格言:“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教師補充。“興于詩”,人的修養從學詩歌開始;“立于禮”,自立從學禮儀開始;“成于樂”,完美人生從音樂開始。

4、音樂科代表朗誦散文。

師:追求高質量生活情趣的人,應該用音樂來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許我們不是作曲家、音樂家,但我們可以聽、可以看、可以鑒賞。

怎樣把自己培養成為一位能聽懂音樂的人呢?(對音樂的感悟以及表現和創造都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大家有那么多的知識積累,如果學習一些音樂鑒賞知識,學會聆聽,我們就會成為聽懂音樂的人,從而豐富我們的生活情趣,提高我

愛心用心專心

2們的生活質量)。

激發學習鑒賞音樂的興趣,找學習動力。刺激學習方向。

(二)初步學習音樂要素及音樂語言

1、學生閱讀教材第8頁第

一、第二自然段。

2、師生回憶所學知識:

音樂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長短、強弱。

音色:常用的“形式要素”有:節奏、旋律、和聲、音色、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

“音樂語言”是憑借音樂的形式來表現人類情感的藝術手段。

3、依據教材上所示例運用講授法著重講解節奏、力度和速度。

節奏:節奏是指音樂運動的長短和強弱,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所用示例見教材第八頁)

力度:音樂中音量的強弱程度。

速度:音樂進行中的快慢程度。

為今后學習鑒賞音樂奠定知識基礎

4、旋律的特點

旋律:也稱做曲調。高低起伏的樂音按一定的節奏有秩序地橫向組織起來就形成旋律。

依據書本講述旋律的走向

5、調式基本知識

調式:音樂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關系連接起來,這些音以一個音(主音)為中心構成一個體系。如大調是、小調式、五聲調式。

四、鑒賞《草原牧歌》

(三)第一次聆聽《草原牧歌》(完整聆聽)

提問:

1、有哪音樂要素在發生作用?(討論后小結出:節奏„„)

2、獨奏樂器是什么?(琵琶)講“琵琶協奏曲”

3、音樂情緒怎樣?聯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富有生機和朝氣、天真、活潑;聯想到美麗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愛心用心專心

34、節奏等形式要素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指導學生參與鑒賞實踐活動

(四)對比、聆聽《草原放牧》第一主題音樂和第二主題音樂

1、分別打出兩個主題的節奏。

師:給節奏配合上高低起伏的樂音,加上力度、速度的變化,按一定的關系連接起來就為我們塑造了生動的畫面,帶來了美感。

2、對比聽、唱兩個主題音樂。

3、介紹幾個蒙古舞蹈動作(或觀看蒙古族舞蹈)

(1)掌形和提、壓腕。

(2)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題音樂,在音樂的伴奏下做提、壓腕動作。 感受音樂形式要素節奏、力度、速度和旋律、調式等要素的藝術功效。 加深音樂記憶,培養和激發持久興趣。

五、拓展

(五)再次完整聆聽《草原放牧》思考“拓展與研究”第

1、

2、5題和第3題有關《草原放牧》的項目

完整播放音樂,學生思考后提問回答,教師做以鼓勵為主的補充和評價,并做好記錄,作為形成性評價的材料之一。

通過作題,學生也能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培養學習鑒賞音樂的信心

音樂與人生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通過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與德育的關系比較,在肯定審美對道德規范超越性的基礎上探尋藝術教育本身與人生境界培養的辯證關系。在人生境界培養的視角下可以從直覺體驗、實踐態度和創造性意義三個方面肯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價值,并且以人生境界培養為目標還可以揭示當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實踐所面臨的困惑。

關鍵詞:公共藝術教育;審美境界;人生境界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是高等院校針對非藝術專業學生提供的普及性藝術教育活動,被認為是人性改造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和媒介。隨著藝術職業化和專業化的發展,公共藝術教育的日趨衰落加劇了人們精神家園的喪失和自我異化,針對這一現象人們開始關注公共藝術教育在陶冶心靈和提升精神境界方面的意義。

作者認為當前高校對公共藝術教育的認識在停留在實用和功利的層次,沒有從藝術教育本身所蘊含的審美境界和人生境界的角度去引起重視。高校對公共藝術教育的定位和理解也存在著模糊的認識,藝術教育的價值定位一定程度上還在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中徘徊。如果高等院校的公共藝術教育能從提升人生境界的超越性視角出發,通過藝術培養人的審美境界,使人在主體性的實現過程中具有超越態度和創造性精神,為主體提供自我感悟的超越性體驗和升華,不僅可以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還有助于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自我定位和發展。

一、人生境界培養視角下的公共藝術教育對德育的超越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使主體在審美過程中能否產生道德教育的效果一直是教育者所關心的問題,這涉及到公共藝術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定位。任何教育都不是孤立的教育實踐,各學科之間可以建立廣泛的聯系,但各種聯系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前提,即在學科獨立性的基礎上尋求某種聯系,但絕不能為關系所束縛。

考察西方美學的歷史,可以找到培養藝術審美能力和道德教育的聯系。盧梭認為“有了審美能力,一個人的心靈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各種美的觀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觀念相聯系的道德觀念”。[1]席勒也認為:“道德的階段,只有通過審美的階段才能實現,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經之路。”[2]而康德更加指出:“美是道德的象征。”[3]從上述觀點來看,美的事物能激起人的喜愛之心,美的追求和道德的追求具有相通性,美不僅是一種情感,其本身也具有道德感召力。藝術作品的美是人賦予的,它包含著人類道德追求的理念和價值,通過與藝術作品的對話,人類道德內涵和人生意義隨作品呈現并而深深影響著主體的思維和品格。但對此也有不同的認識,一些觀點就認為藝術審美和道德并沒有直接的聯系。朱光潛在談到藝術與道德的問題時說:“他們不知道道德是實際人生的規范,而藝術是與實際人生有距離的。”[4]二者的距離就表現在藝術具有超越現實的內在沖動,這是藝術審美賦予主體的內在精神境界的必然要求,因為境界本身就是一種不斷超越的態度。

現代新儒學和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對人生境界的理解也超越了道德的視域,如近代中國哲學家馮友蘭在《新原人》一書中,依據“覺解”程度的高低將人生修養程度劃分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四種境界。天地境界是對道德境界的超越,只有天地境界中的人才對于人之為人之理具有徹底的覺悟。存在主義者克爾凱郭爾則提出了人生境界的三種存在,即審美境界、倫理境界和宗教境界,其中審美的境界是直接性的境界,倫理的境界是要求的境界,宗教的境界則是滿足的境界。東、西方哲學的人生境界觀沒有把道德境界當作最高的追求,其中還蘊含著超越道德視域的沖動。

如何考察人生境界視角下公共藝術教育在道德教育問題上的定位?就需要用超越的態度進行審視。首先,不能否認藝術教育對道德培養的重要性,但更要看到它的超越之處??档抡f:“詩藝強加內心則是通過它讓內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6]黑格爾則認為:“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7]自由和解放應當是藝術教育追求的境界,它更是人生境界最終實現的理想追求。所以,公共藝術教育不拒絕和道德教育產生聯系,但并不僅僅止步于此。其次,公共藝術教育要和人生境界培養的目標相近,并不是停留在對現實的理解和認同中,而應該賦予主體個性化的創造力,使之擁有超越現實之上的前瞻性和領悟能力。最后從功用上看,人生境界是主體的認識過程中穩定的直觀,使主體能夠以超越的態度去觀察和把握現實,并通過自我實現的方式創造人生的價值。而藝術教育可以給人們帶來比宗教和哲學等領域更為豐富多樣的精神需要,從而消解現代生活快節奏的內在緊張,二者的有效結合可以引導大學生在內心世界中培養形成的關于人生的認識和體悟,并以境界呈現的方式幫助他們保持持續穩定的精神生活。

二、公共藝術教育培養的審美境界與人生境界的內在聯系

從藝術教育和人生境界培養對道德教育的超越性來看,它們主要賦予了主體內在超越的特質。如何既生活在世界之中,又超越于現實之外,是人生境界的一種智慧。人生境界的內在特質和藝術審美有相通之處,通過公共藝術教育可以幫助主體探尋自我的內心世界。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從理論領域說來,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一方面作為自然科學的環境,一方面作為藝術的對象,都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8]藝術在人類意識中顯然不同于科學的理性,它使人類對客觀世界同一事物的認識產生出不同的效果??茖W態度主要是抽象的思考,個人情感與意志在對事物研究中需要暫時離開,科學則要追求一種普遍的規律。藝術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是科學的,但是藝術作品給主體的體驗效果卻根據不同主體呈現差異。不同主體審美境界之所以呈現出不同,是因為境界本身就是一種綜合的呈現,在當前的感悟和體驗之外總是包含著主體以往的積累與沉淀,所以無論藝術審美狀態還是人生境界都不完全是先天的直接,只是各種因素都已轉化為主體的內心存在,藝術教育和人生境界培養的效果應該指向內在的精神世界,并以此作為二者對話和互動的基礎。

首先,藝術審美的內在主體性以一種直覺的方式去洞察身邊的世界,這種直覺是對理性的揚棄。主體在進行審美的時候,他的思想和認識能力在其內心積淀已久,已經轉化為直接性的存在,并透以直覺進行把握和領悟。這種內在主體性的存在就表現為一種境界,它印證著內在的自我存有,與現實的交匯總是以“呈現”的方式來展現。人生境界培養首要培養的是主體的自我存在意識,使主體在與客觀世界產生認知和交往過程中保持積極的態度,在與世界的對話中做到不隨波逐流。教育不是知識的簡單傳遞,要使學生有獨到的見解,不滿足于流俗之見在當下快餐式的社會環境中才更加可貴。中國古代教育也強調形成“以我觀書”的主體性學習,明代教育家陳獻章曾說:“蓋以我而觀書隨處得益,以書博我,則釋卷而茫然。” [9]就是強調主體的重要性;主體性運用在人生問題上則展現為環境變化中的冷靜與深沉,即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成自己獨立的個性和處事的態度。藝術教育和人生境界培養旨在引導學生形成自身的獨特性和獨立性,能夠以自我世界與客觀世界構成獨立的對話,并以超越的態度去感受自我的存在。

不僅如此,藝術審美的內在超越性還以非功利的態度關注著現實,人生境界也持此態度去處理現實中的各種關系。所謂內在超越不是否定或回避客觀世界的存在,而是在保持自身主體性不受外在功利性的侵擾。審美的境界是主體把自身與審美的對象聯系在一起的境界,達到物我一體的渾然狀態,釋放出自我內心的真實情感。人生境界是一種自我融入世界或將世界融入自我的狀態,處理現實中的關系從主客關系變成了自我與自我的對話,自我在世界之中,世界亦在自我之中。在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中,對立無處不在,以現實的態度把握現實難免陷入利益糾葛,而以內在超越的精神去觀察和對待現實,很多矛盾都可以在人生境界中獲得對立的統一,從而消解主體的內在緊張感。在人生的問題上,始終保持現實的、分析的理性無助于自身境界的提升,內在的超越更需要有高遠的人生目標,有兼容并蓄、從善如流的雅量,只有不斤斤計較于毀譽得失才能擺脫功利對人的束縛,在內心世界獲得自由的快樂。

人生境界在內心世界中追求超越現實的自由和解放,藝術審美的內在創造性則以一種存在的意義彰顯了生命的美好。從“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來看,審美狀態中的人因為跳出了功利的世界,超越了客觀的現實,努力追尋的是自己向往的精神家園,是對人的生命的一種自然的表達形式,優秀的藝術作品彰顯了生命的存在意義,很多藝術品的創作靈感也源于生命的啟示。人生境界在人的內心世界中并不是寂靜的存在,它因為賦予主體鮮活的生命力而具備了創造性。人生境界是一種生命本身的創造和變化,《易經》所謂的“生生之謂易”正是肯定生命的創造,這種創造不是強迫發生的,而是內在精神遇到實際事物的呈現。創造性和個性有著緊密的聯系,人生境界的主體在創造過程中更具潛力,因為人生境界超功利和依靠直覺的特點是主體具有開創性思考的基礎,人生境界為主體進行思維活動提供了環境,實現了“靜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的狀態。具有人生境界的主體在思維和學習過程中,可以做到心地寬平而不狹窄,規模闊遠而不拘泥,既可以加深思維的深度又拓展了思維的廣度。從藝術教育帶來的審美體驗和人生境界的關系來看,藝術教育與人生境界培養在主體性、超功利性和創造性上具有一定的相通之處,二者對人的精神發展都具有積極的影響。

三、人生境界培養視角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當前面臨的困惑

從藝術教育與人生境界培養的相通性來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可以成為人生境界培養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路徑。首先,公共藝術教育可以使主體獲得審美情趣,使對美的追求成為人情感生活的重要內容;其次,通過審美情趣的培養獲得主體的自我體驗,使審美的效果帶有鮮明的個人印記,在審美過程中完成主體意向的自我構建;最后,從自我體驗層面提升到人生境界的層面,境界的呈現是對客觀世界的超越,當主體把自己呈現于對象之中時,客觀對象在主體世界中則發生了變化,主體所體驗的往往是價值和意義的世界,主體的人生境界自然會隨之而呈現。但在現實的教育和培養過程中,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通向人生境界培養的道路卻難免遇到矛盾和困惑。

第一,高校藝術教育難以逃脫知識教育和技能教育藩籬。藝術不是空洞的抽象物,每一項藝術的背后都有其形式的載體,音樂、美術和書法等都有其技巧和形式,離開技巧和形式空談藝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藝術教育僅僅停留在藝術技巧的層面進行學習和認知,沒有進入學生的精神世界,藝術教育的目標和人生境界培養也會因此成為空談。一個是公共藝術教育力圖實現的目標,一個是公共藝術教育在現實中依托的載體,二者在現實中難以調和構成了公共藝術教育通向人生境界培養的第一重障礙。

第二,即使藝術教育本身跳出了知識技能教育的束縛,在教育過程中也會遇到教育對象差異所帶來的困境。藝術教育與人生境界培養的相通性之一,就是主體的個性會在其中得到印證和培養,但承認主體個性的存在和差異就使教育不得不面對教育的普遍性和主體個性的矛盾。既然藝術審美不同于科學知識,同一對象給不同主體帶來的審美效果必然出現差異,甚至某一種藝術的表達形式根本無法帶來審美效果。不同主體的天資稟賦和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對藝術的理解力和鑒賞力將決定公共藝術教育的效果,依靠現有的課程資源和師資力量要解決個性化的問題還很困難。如果越想突破和跳過個性化的問題,在公共藝術教育中越發強調大眾化和普遍性,就會在這個問題上越陷越深形成悖論。如果公共藝術教育無法開啟主體內心的個人世界,把對美的追求轉變為主體的內在精神需要,那么人生境界的實現也會隨之遇到困境。

第三,現代社會生活中存在的藝術“異化”現象也值得我們警惕和深思。假設主體受到了藝術教育影響,能夠通過培養審美情趣去獲得內心深處快樂,但他所處的藝術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原先神圣的、崇高的存在領域卻開始失去自身的創造性和超越性,開始淪為非創造性的商業化和工業化的藝術。對此問題的研究和討論在法蘭克福學派那里最為集中,尤其是文化工業背景下藝術審美異化的批判理論,揭示了文化工業所營造的那種虛假的幸福與滿足。“在文化商品中,所謂的使用價值已經為交換價值所替代,在人們欣賞藝術作品的地方,到處充滿著走馬觀花和確鑿可靠的知識,消費變成了快樂工業的意識形態。”[10]按照法蘭克福學派的觀點,藝術的異化將使主體失去獨立的個體批判與反思意識,“人類已喪失構造出一個不同于他生存的那個世界的另一世界的能力”。人生境界就是一種不同于現實邏輯的精神家園,是主體自我構建的精神世界,如果生命活力和創造性的衰退,主體的精神家園將會有喪失其存在基礎的危險。

四、結束語

生活在經濟發展迅速的當下,我們從告別傳統走向現代的快速變革中意識到了精神世界的存在價值與困惑。人生境界的超越理想在現實中努力尋找通向精神家園的路徑,公共藝術課程在大學的普遍開設就是一種積極的嘗試和實踐,并具有與人生境界培養產生聯系的可能。

綜合來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定位要超越德育的范疇,雖然公共藝術教育對道德教育有著特殊的意義,但是藝術教育本身要避免德育化的傾向,不能成為大學道德教育的附屬品,變成校園生活的裝飾和點綴。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要有明確的育人目標,不僅讓學生能夠走進美的世界,還要努力讓他們去構建自己的審美世界。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要做到個性化的培養則需要更加多樣的藝術教育資源,除了課程的設置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藝術文化環境的創設,使主體能夠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形成自我的理解和認識,并體現出藝術對人的關切。藝術教育從來都不是孤立的教育單元,高校的各種校園生活和文化活動也要盡量與藝術教育的目標保持一致,在藝術教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人生的價值,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境界和人生境界。

參考文獻:

[1]盧梭.愛彌爾[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557.

[2]席勒.審美教育書簡[M].馮至,范大燦,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83.

[3]康德.判斷力批判[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210.

[4]朱光潛.朱光潛談美[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

[5]羅國杰.倫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68.

[6]康德.判斷力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2.

[7]黑格爾.美學(第1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47.

[8]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9]陳獻章.陳獻章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7:20.

[10]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辯證法[M].渠敬東,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3.

音樂與人生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明確新課程的特點、性質和使命,科學認識課程的任務、目標和追求,理清教學過程中的價值取向,不斷形成政治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社會性與個體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思想、道德與法律教育“一體化”的價值取向,以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實效來促進課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取向,對于充分發揮課程的政治功能、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真正實現課程的理論與現實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課程教學 價值取向

自2006年秋季全國高校普遍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以來,作為首先進入課堂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已經運行至第二輪。從2007年初教育部在各地召開的“教材使用征求意見座談會”的反饋來看,各高校均認為新方案的實施已取得了較好的總體效果。這不僅意味著“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課程地位已初步確立,同時也意味著“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聯姻”已開始從“初生之物”走向逐步成長的新階段。與此同時,如何進一步認識新課程的屬性和使命,不斷增強新課程的教學實效,成為當前及下一階段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認為,惟有明確課程教學中的價值取向,才能真正實現課程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探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問題的緣由

從課程的歷史沿革來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在“98方案”中“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兩門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從教材的邏輯結構和體系編排來看,新課程無論在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上都有其自身的新定位。新課程并不是舊課程的簡單合并,而是在體系和內容上將兩門舊課程融為一體的嶄新課程。新課程的這一特點,既需要我們在理論認識層面不斷達到新境界,又需要我們在實踐探索層面不斷作出新舉措。

但是,從現狀來看,在認真落實新方案的同時,我們在認識和實踐兩大領域與新方案的目標和要求之間尚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與不協調性。一方面,我們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深度融合的教材內容以及新課程的性質和要求在理論認識上把握還不夠深透,表現為僅僅把“榮辱觀”、“理想觀”、“愛國主義”、“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等內容作為組織課程的孤立片斷來實施教學,缺乏系統的貫穿與連接,我們“合并”了課程,但“融合”與“一體化”的工作還未到位;另一方面,我們在具體的操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分而治之”的傾向,一門課由過去分別承擔“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的兩位或多位教師來實施教學,以及同一教師根據自身的特長在教學過程中張揚或偏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某一方面內容等現象都在一定范圍內存在,這些都是不同步性與不協調性在實踐中的具體表現。

這些問題的存在,與我們尚未真正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課程的性質、特點和使命是密切相關的,也即與我們尚未真正厘清新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有的價值取向是密切相關的。這些問題的繼續存在,不僅會使新課程在內容體系上出現“貌合神離”的傾向,還會貶低新課程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并進而削弱新課程正在確立和建設中的地位。因此,進一步探討和解決這些問題,消除理論認識和教學實踐中的偏向,迫切需要我們不斷明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價值取向,這也將成為推進課程發展的重要環節。

一般來說,“價值”表達的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種相關性,是客體所具有的屬性及其對主體而言的意義,教育的價值是建立在教育的本質特性基礎之上的,是教育對于主體的存在和發展而言所具有的意義?!敖逃顒泳褪且环N以人的需要為動力,以掌握社會歷史經驗為媒介,以培養人為特征而構成的價值認識、價值選擇、價值實現的特殊活動?!弊非髢r值是教育教學活動重要的驅動力,而且教育教學還是一種創造價值的實踐活動,這不僅意味著教育教學的內容本身是具有價值的,還意味著我們對教育教學活動存在一種價值期待,希望能藉此實現我們在某一方面的需要、利益和追求。

在價值理想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明確價值取向,就是要在眾多的意義中作出符合某種需要的選擇,而且這一選擇與取舍的過程是一個比描述、分析、認識客觀價值本身更為重要的過程。事實上,人們關注價值的更重要之處在于我們對事物本身作出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不斷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也就是說,確定教育教學中價值取向的意義在于既能充分地實現課程本身的靜態價值,又能較好地體現和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主體的價值追求。因此,明確教育教學中的價值取向是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與教育體系中的其他課程一樣,它有自身客觀存在的價值,而課程的教學則承載了實現其客觀價值的特定使命。我們可以把其中屬于課程本身價值的部分稱之為靜態價值,而把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的價值部分稱之為動態價值,可以說,動態價值的實現是體現其靜態價值的重要途徑,動態價值和靜態價值一起構成了整門課程的價值系統。因此,如果沒有動態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實現,沒有存在于這一過程中的價值取向,整個價值系統就會成為沒有生命的東西,課程的真正價值也就無法實現。

二、形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依據

要形成新課程教學中正確的價值取向,就需要我們科學地認識新課程的性質、特點和使命,科學認識新課程的任務、目標和追求。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作為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領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新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擔了幫助大學生確立和堅定理想信念,認識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的任務。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看,新課程的產生都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性的高度重視。同時,新課程的實施方案和要求還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科學判斷,在國際層面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中,以及在國內層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引領大學生的未來發展,由此也體現出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征,這些認識和判斷是形成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根本依據。

新課程的根本任務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人才培養結合起來,通過科學的理論武裝來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青年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他們的理論認識、思想觀念和行為選擇并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有著十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根源。在青年人的思想、認識、觀念逐步成熟和成型的大學時期,科學的理論武裝可以成為

青年人的行動指南,可以確保青年人才的發展方向??茖W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讓學生能正確地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意識形態和社會生活領域的復雜現象,是新課程在理論教育和人才培養領域所面臨的重要任務。我國社會的發展不僅需要高校培養大批懂業務、有專長的人才,更需要這些人才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場。因此,培養怎樣的人才,培養這些人才具有怎樣的素質品質,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形成必須充分體現這一基本目標,并由此出發形成一條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的線索。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既體現了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兩門課程一定的繼承性,又在課程體系和內容上體現了許多新理念,形成了許多新安排。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保留一些共同性之外,更要認識和實踐差異性。新課程雖然在名稱上沿用了舊課程的關鍵詞,但是在內容上并不是兩門舊課程的簡單疊加。新課程把社會共同生活作為青年學生形成思想和理論認識的土壤,以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為主線,并通過它們之間的結合與統一,勾畫了我國社會所追求的基本社會秩序的方向、內涵和樣式,也反映了我國社會在秩序領域的基本構造和性格特點。新課程通過思想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結合、思想道德覺悟與法制觀念的結合、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的結合,體現的是培養全面、健康發展的“社會人”、“道德人”、“法律人”的要求。體現這些特點和要求,是形成新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基本原則。

新課程在展示其全新的結構體系和內容安排的同時,也對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認為,人的思想認識不是自發形成的,而必須是從外部灌輸進去的。由此,理論灌輸和課堂教學也向來是我們實施理論教育的重要途徑。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從人們的社會實踐中發展而來的,它既在內容上體現了實踐的豐富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邏輯性、思辨性。作為理論的教育者和傳播者,教師需要正確地認識和理解理論的深刻內涵,把教學實踐牢固地建立在深厚的理論根基之中;同時,還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以人為本,深入學生,全面掌握和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行為傾向,把教學視野拓寬到學生思想實際和生活實踐之中。教師既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理論優勢和特點特長,又要以理論為紐帶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深入淺出,情理結合,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既準確又生動,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學生喜愛的課程,以質量和效果保證新課程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實踐中不斷地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增強教學實效,是形成新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基本準則。

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基本內容

厘清了形成新課程教學中價值取向的意義和方向之后,我們的任務就是依據新課程的任務、目標和要求,形成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價值取向。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角度出發,“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需要發揮其作為政治理論課應有的政治功能;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出發,新課程需要體現其作為一門課程應有的教育功能;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新課程需要體現其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何種人才的社會功能;而從教育內容出發,新課程還需要實現思想、道德、法律諸領域在教育實施以及觀念形成中的一體化目標。

1 政治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以來的理論創新成果為指導思想、理論基礎和根本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這是新課程的基本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作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建立在黨中央對當前國際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國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以及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等形勢的基本判斷的基礎上提出的,是為了培養我國社會未來發展所需要的社會主義公民而提出的,是新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在全社會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環節。因此,政治性是新課程的根本方向和顯著特征,在教學中體現政治性既是落實新課程的要求,也是課程價值實現的重要途徑。

在教學中以體現政治性為價值取向,是指在新課程所有章節的教學中,都要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為重要指導思想,教學的至高宗旨是以此為方向引領學生的思想、觀念,并進而引導其行為。這一方向既要落實在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的教學中,也要體現在法律修養的教學中,要在教學中避免具體地、逐個地講解法律條文。對于法律修養部分的教學而言,更重要的是理清法律條文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內涵,要讓學生充分認識現代社會在其構成上的特點是追求自由自主的個體和強大的國家機器并存,認識主體、主體的行為與法律規范之間的關系,認識遵守法律規范與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之間的關系。要能使學生形成對于法律的總體認知——法律規范是為了維護人(不僅是單一的個體,而且是全體社會成員)的自由、平等、正義而出現的,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出現的。因此,它既實現人的需要,又約束人的行為;它通過國家的強大力量促使主體在滿足和實現自身各方面需要和利益的同時,又不去損害和妨礙他人、社會、國家的需要和利益的實現。法律所調整和規范的行為,都是主體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交互行為,法律規范主體行為的目的就在于確認、保護和發展一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個具體領域和一門具體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既有體現政治性的特殊需要,也有其他課程所具有的共同性——科學性??茖W性是指就課程內容體系的各大組成部分而言,“比較充分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和十六大以來的理論創新成果,比較充分地反映了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和基本經驗,比較充分地反映了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確切性和指導性,是對思想、道德和法律領域問題的規律性的認識和論述。這種科學性在教育實施的領域還表現在:其一,就社會規范而言,它是社會生活中較為獨特的一個領域;其二,它可以向學生展示社會生活和社會規范領域特定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標準,并由此鼓勵學生在思考這一領域的問題時變得更為敏感、穩健和理性;其三,它可以用適當的方法鼓勵學生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不斷地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是“初生之物”,在其全新的邏輯結構和課程體系之下,它既承載了人才培養的社會主義方向性使命,又要在這一過程中傳播知識和信息。因此,它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又要綜合運用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法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成果。特別是新的教材體系中出現

了一些過去兩門舊課程中不曾出現的新關鍵詞,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榮辱觀、國家利益、公共秩序、法治精神、法律思維方式等,這些新的核心概念既是承接全書內容的重要鏈條,也給我們的解讀和教學提供了新視角,也體現了課程內容體系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創新的科學性??梢哉f,政治性與科學性共同構成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課程生態”,政治性是其根本方向,科學性則是其生命之源,新課程在教學中必須形成政治性與科學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

2 社會性與個體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內容體系中,不僅包含了科學的理論和系統的知識,同時還在理論邏輯中凸顯了問題意識,把理論與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踐相聯系作為實施教學的落腳點。要求“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新課程的目標是通過教學使青年學生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法律觀,使他們真正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這是一個宏觀性的目標,也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體現的社會性要求,這一社會性要求對于我們實現社會的理想、追求和秩序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如果僅僅停留在這樣一個宏觀的社會性要求之上來實施教學的話,理論的說教就很可能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很可能高高在上而遠離學生的實際需求,就很可能變得空洞而沒有說服力,并最終導致學生在面對具體問題時言行不一、知行脫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社會在利益追求和價值表現層面都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在這一大背景下青年學生的思想和實踐是非常豐富的,他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自身的需要和追求,在實現這些需要和利益的過程中也有不同的行為方式選擇,這些需要、追求和選擇具有明顯的個體性特征,特別是在社會規范的領域內,事件的發生在更多時候帶有個體性的特點,平凡而豐富的日常生活則是他們作出所有判斷和選擇的現實基礎。因此,教育教學的實施只有把宏觀的目標與受教育者的具體生活結合起來,與受教育者的思想實際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形成教育教學中社會性與個體性相統一的價值取向,才能真正把教學效果落到實處。

要做到社會性與個體性的統一,必須把思想、道德、法律領域社會性的要求轉化為青年學生的內在需要,事實上,在這些領域的社會性要求中包含著許多對于人的主體地位、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社會性生存等方面內容的關注。國家的、社會的理想是對個體理想的概括和抽象;愛國使個體獲得歸屬感,維護國家利益使個體獲得更高層次的安全和利益的保障;個體價值的實現以社會為基本的參照體,而社會價值的實現又能更好地實現和發展個人;良好的社會秩序在個體對道德和法律規范的遵守中逐步形成,而良好的社會秩序又是個體發展的先決條件??梢哉f,教育教學的過程既是通過理論講授提高學生認識水平的過程,同時也是讓學生不斷地接受社會的規范性要求的過程,而“行為者的規范行為模式不僅具有一種‘認知情結’,而且還具有一種‘動機情結’,有了‘動機情結’,才有可能存在符合規范的行為”。因此,我們的理論教育一定要緊扣學生的現實生活,要了解學生的需要和追求,分析學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深入學生的生活實踐和思想實際才能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從而喚起并引導學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把規范領域社會性的要求放到社會實踐的情境中去體驗,才能形成學生在實踐中遵循規范的心理基礎,并成為個體行為的重要動力。

在教育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需要,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以積極的姿態去認識、理解、領會、接受社會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認真地分析、評判社會現象與自身的思想實際,立足高遠,明辨是非,分清真偽,從而成為規范領域社會性要求的主動服從者和實踐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切實考慮學生的個體性需求,把塑造個體的德性、增強個體的全面修養和參與社會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克服單純地強調社會性或個體性需求的一方而忽視另一方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形成社會性與個體性相結合的價值取向。以學生為本,關心學生,了解學生,引導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既體現了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符合時代的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追求。

3 思想、道德與法律教育“一體化”的價值取向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內容體系有三大組成部分,即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這三大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法與倫理的關聯是一個古老的問題,新教材從社會秩序結構的角度,把這個法哲學、社會哲學中的問題以全新的面目展示在我們面前,把思想、道德、法律放到社會規范的層面上讓我們重新認識:思想、道德與法律都以社會為其發生的基礎,它們在內容上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在實施中相互作用、相互支撐,在功能上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共同立足于社會、歷史經驗和現實的基礎之上,共同構成影響社會秩序的要素;它們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即通過綜合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質,來形成我國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特定的社會秩序。

人類歷史的發展表明,在沒有社會共同生活的地方,社會規范只有觀念上的可能性而不具有現實性;而只要有社會共同生活的領域,就需要規范和秩序的存在。在現代社會,自由、自主的個人行為若離開一定規范的制約就會導致混亂,就像市場的自主運行若離開了政府的有效干預和調控就會產生無序一樣,現代社會的秩序是由思想道德和法律規范共同支撐的。法律意味著和平的秩序,而和平又恰是道德的重要戒律之一,形成對現代社會生活的這一理解和認識,也是思想修養的重要體現。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并不是社會主義中國所特有的現象,西方國家的公民教育也把社會規范意識的形成作為基本目標,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展開維護各自價值追求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領域的教育。當然,一個國家和社會究竟需要哪些規范,以及它們之間怎樣結合與統一,這在不同的國家是不同的,這也反映了一個社會的基本構造和性格。

當我們站在社會規范的確立、傳播和踐行的角度來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時,我們發現,其內容體系的三大組成部分是內在地融為一體的。也就是說,整個教學過程可以由一個貫穿始終的基本精神統領,做到在教學過程中思想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結合,在教學培養目標上把思想道德覺悟與法制觀念的增強相結合、把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的提高相結合。對青年學生提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的要求,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及其相互關系的內在要求在行為評價標準上的反映。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道德等的要求是健全法律制度、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礎,也為社會主義法的

實施以及法的意義與功能的實現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法的各項制度在制定與形成過程中既融合了思想道德領域對公民的要求,也以國家意志的形式宣告和肯定了我們所提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正當性,法律是更為具體化、更具可操作性的社會規范。

從社會規范的層面上來看社會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的融合,體現的是在建設目標上追求人的內在思想與外在行為的統一,前者更關注人的思想動機,后者更關注人的行為結果,而內在的思想動機又是影響外在的行為結果的重要主觀因素。以我國《刑法》對犯罪構成的規定為例,對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的確定需要考量構成犯罪所必須的一切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犯罪的主體、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是犯罪構成的四大要件,有無主觀上的犯罪故意將直接影響定罪量刑的尺度。而且,許多違法行為都可以從思想道德上找到行為的重要根源,一個在思想道德領域的修養上有重大欠缺的人其違法犯罪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一個思想道德修養較好的人其違法犯罪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梢哉f,思想道德修養的提高有助于增強法律意識和守法的自覺性,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律執行的加強又有利于推行和弘揚道德。因此,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把以促進個體全方位修養的形成為內在尺度的價值取向與以促進規范的全方位落實和遵守為外在尺度的價值取向結合起來,有機地融合三大組成部分的內容,形成思想、道德與法律教育“一體化”的價值取向,是取得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

4 以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實效來促進課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取向

前三大價值取向是筆者從形成教學理念、把握教學內容的角度出發進行闡述的,在此基礎之上,把強大的理論體系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是高質量地實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方案的根本要求。因此,積極地探索、創新和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實效,使新課程受到學生的歡迎,是需要我們每個教師認真面對的重要課題。筆者以為,在教學實踐上嘗試以下方法,將有益于促進新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其一,案例導入法。在強大的理論邏輯下凸顯問題意識,是新課程內容體系三大組成部分均具有的特點,因此,我們可以從現實出發,把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轉化設計成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人入勝的案例,把案例分析作為實施教學內容的切入點,這一過程也是把抽象的理論還原到豐富的實踐中并從實踐中提煉和升華理論的過程,我們可以從學生的具體生活來觀察、分析他們的思想、行為的根源及其與規范、理論之間的關系。從學生的生活實踐中挖掘的問題和案例,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積極地融入到分析案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由于案例的設計是從學生的具體生活出發的,往往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因此案例分析的過程也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新平臺,既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縮短了理論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實現雙贏。

其二,專題研討法。新課程內容體系的各個環節之間既有一致的精神相貫穿,又具有相對獨立的內容,我們可以以這些相對獨立的內容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專題。以“愛國主義”的教學為例,“國家利益”是我們在這一領域的教學中首次引入的概念,我們可以在“做忠誠的愛國者”一節中設置“國家利益”專題,列出“國家利益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國家利益的判斷依據和分類”以及“國家利益的實現途徑”等專題,在研討中把教學要求落到實處。通過專題的設置,把現有的理論結論引向深入的探究,通過分析理論的來龍去脈,讓學生站在體系的高度去把握理論,這樣學生就會從內心深處認同理論結論的科學性,理論也才能真正產生物質的力量。當然,專題的設置需要有所選擇,我們可以把那些理論上的熱點、難點、前沿的問題列入研討的專題,通過分析研討,使學生體會理論本身的魅力,如果僅僅把教學作為理論結論傳播的環節,不去關注理論上的熱點、難點和前沿問題,理論就會失去其應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其三,對話教學法。僅僅從知識傳授和理論灌輸的角度去理解和落實新課程的教學是狹隘的,教學的過程不僅是一個傳授知識和信息的過程,還是一個與學生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并共享知識和信息的過程,因為“我們的目的主要是幫助人們獨立地思考和更理智地行動,我們要讓所有學生明白,我們不是要把他們強行塞進某一種模子里”。今天的青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許多事物傾注了自身大量的情感,其價值追求是多元的,這些多元的價值追求與我國社會所倡導的信仰和價值觀之間可能存在著一定的沖突,要通過傳統的灌輸式的課堂教育去改變這些情感、信仰和價值觀,是有較大難度的,如果直接以社會所倡導的規范去霸權式地壓制學生中存在的差異和分歧,還可能因為學生內心的抵觸情緒而使理論教育流于形式。事實上,在筆者看來,這些價值沖突的存在恰恰可以成為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豐富資源,教學可以以這些價值沖突為紐帶,來尋找使青年學生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以及各方面修養上走向成熟的突破口,關鍵是我們是否能看準問題、抓準問題的癥結所在,并通過適當的方法來教育引導。因此,在“以理服人”之前,教師和學生之間要有溝通,先要激發學生認識差異和沖突的興趣,并在相互傾聽、相互理解、共同體驗的基礎上把問題和探討引向深入,我們可以把這一過程理解為對話式的教學過程。對話式教學在德育領域并不是一種新方式,“對話——作為檢測主觀知識有限性的試金石——為人類提供了一條全新的康莊大道,用于重建我們自己與他們以及與我們所棲居的世界之間的種種交流、溝通、關系與聯系”。課堂、網絡以及校園生活的任何場合都可以成為師生之間展開對話的平臺,對話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回歸生活、還原實踐的過程。我們可以把事先設定的“案例”和“專題”作為對話的主要內容,通過充分展示價值公理、展示沖突和差異,使學生逐步形成共識,并由此在思想情感上、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和選擇能力上不斷走向理性與成熟。當然,對話的運用需要教師既有智慧又有藝術,深厚的理論功底和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是形成智慧和藝術的基礎,在講解各類社會規范的過程中,敏銳的洞察力、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強大的語言感染力,都是形成價值感召力的重要源泉。

音樂與人生論文范文第4篇

2、審美教育的內容本質和原則

3、論音樂審美教育在職業學校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4、地方文化與美育課程資源開發芻議

5、中學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

6、論崇高在審美教育中的地位

7、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8、儒家美育觀與當代大學生美育實踐

9、談當前幾個美學理論問題的論爭

10、談職業中學語文審美教育的實施

11、大學生性審美現狀與對策

12、素質教育過程當中大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提升的對策

13、新時代大專院校美學教育淺析

14、高校美術類專業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策略

15、大學語文課程建設中審美教育重要性研究

16、初中語文審美教學研究

17、中學地理審美教育實施策略研究

18、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

19、如何求真尋實是現世一思

20、論美容整形科護士的美學修養與審美教育

21、關于高校音樂審美教育的理性思考

22、理工科大學美育的途徑及意義

23、將審美教育納入思想品德教育范疇的可行性分析

24、消費時代的審美幻象及高校美育審思

25、“愛美之心”在篆刻教學中的作用

26、談語文教學與學生素質培養

27、淺議蔡儀的審美教育思想

28、新課標下高中語文審美教育施教策略研究

29、試論審美理想教育在當代大學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30、語文學科人文教育的思考

31、語文教學中美育的實施

32、試論當代音樂審美教育的新內涵及其社會意義

33、新媒體時代對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必要性

34、淺議生態美育與語文課程改革

35、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語文審美能力培養摭探

36、音樂欣賞中要滲透音樂要素

37、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38、中學語文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探析

39、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幾點思考

40、繪本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41、初中小說審美教學探討

42、以災難為題本才的美術教育的問題與思考

4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怎樣加強美育的教學

44、審美教育在職業學校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45、敘事學的文化研究與審美文化研究

46、音樂審美教育的新內涵及社會功能

47、淺談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48、審美教育與感性的解放和培養

49、新時期中職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研究

音樂與人生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我國歷史比較悠久,文化也比較豐富,少數民族中的音樂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浩瀚的音樂宇宙中,少數民族音樂呈現出獨特的魅力。但是,隨著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忽略了文化的傳播,忽略了社會多元化的傳播?,F代流行音樂的發展快速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所以一些少數民族的音樂的發展也越來越淡了,人們對流行音樂和西洋音樂的青睞更多,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中,傳統的少數民族民間音樂面臨瀕臨消失的危險,所以我們要更多的專注于如何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將我國傳統的少數民族民間音樂進行發揚光大。接下來文章就以佤族傳統音樂為例進行這一系列問題的分析,重點分析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本土化與現代性。

關鍵詞:佤族;傳統音樂文化;本土化;現代化

佤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除了在我國有分布之外,在緬甸也有部分分布,其民族語言就是佤語,但是他們并沒有通用的文字,主要用實物或者木刻進行消息記錄、傳遞和數字計算。他們的主要聚居地是我國的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些縣,其中滄源是最重要的聚居地。佤族在過去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稱呼,而且其他民族對佤族的稱呼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人們對才統一改成佤族的稱呼。佤族的音樂比較優秀,其主要特點是原始、優美、健康、樸素,而且音調也比較質樸,通常會有比較粗獷而且獨具一格的風格。在佤族音樂中,最重要的就是民歌,包括勞動歌、情歌、宗教歌、悼念歌、兒歌等等,主要使用的樂器是口篾、短笛、葫蘆笙、獨弦琴、木鼓、象腳鼓、銅铓、釵等。傳統音樂的本土化和現代化對其發展都非常重要,本土化指的就是基于佤族的特點和一些風俗民情進行音樂的創作,是佤族傳統音樂繼承的基礎,而現代化指的是借助一些現代化的元素并且將其運用在音樂創作中,是佤族傳統音樂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所以說本土化和現代化對于佤族音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佤族音樂

(一)佤族音樂的基本介紹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流傳在民間,這其中也有很多民族民間音樂,并且贏得了各族人民的喜愛。其中有一首關于佤族的歌曲叫做《阿佤人民唱新歌》,這首歌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唱遍了大江南北,從而讓大部分中國人了解到在我國遙遠的邊區還有一個少數民族叫做佤族。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位于我國的西南地區,佤族人民從古至今有著能歌善舞的稱號,比較擅長用歌聲來傳述歷史。佤族人天生擅長音樂,音樂靈感就來源于日常生活和一些生產勞動自己宗教活動中。佤族音樂主要分為三種,民間歌曲、民間樂器和民間舞蹈。因為佤族人民一般情況下都是隱居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下,生產和生活相對來說比較困難,所以佤族人民在相對惡劣環境的情況下創造出了很多優秀的民族文化。從勞動中出發的勞動號子節奏鏗鏘有力、韻律也比較強勁。通過動人的歌舞和嘹亮的歌喉,將佤族人民充沛的經濟充分的展示出來。在傳統的社會活動中,將佤族音樂和文化進行傳播?,F代文化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擴張都在逐漸改善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佤族中青少年有更多的的機會接觸到現代化的流行音樂,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佤族傳統民間音樂也面臨著新一輪的發展。

(二)佤族音樂的分類

佤族民間音樂的種類比較多,是我國民間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有山歌、習俗歌、宗教歌和勞動歌。這其中山歌最具有代表性,因為山歌的演唱形式比較隨便,充分的表達了詠唱的含義,而且能夠在山野中隨意的合唱。山歌的曲調也比較簡單,節奏相對自由,內容反應了勞動和愛情,從結構來看,通常是一個高亢引腔,歌詞長短變化不一,而且演唱是不需要使用樂器進行伴奏,深受佤族男女的深愛。習俗歌是有比較重的儀式感,比如說佤族人民在婚禮、葬禮、蓋新房、狩獵等等的活動中都要進行風俗歌的演唱,這些充分體現了佤族生活中的真實寫照?;槎Y中有《結婚調》,葬禮中有《哭調》,蓋新房的時候有《賀新房調》,狩獵的時候有《狩獵歌》,這些風俗歌的演唱形式一般都是通過專業的歌手進行領唱,群眾們進行合唱。勞動歌曲的風格則相對粗獷而且趨勢,想砍柴歌,薅秧歌等,這些勞動歌一般是在野外進行一些集體活動時候的調味品,通過對唱的形式將勞動的氣氛帶動起來,從而可以緩解勞動人民身體中的勞累,提高勞動效率。佤族宗教歌一般是在宗教活動和祭祀活動中進行演唱的,主要形式是朗誦的形式,而且在朗誦的過程中帶有咒語和一定的吆喝聲,一般的祭祀活動都要進行祭祀歌的吟唱。除了山歌、勞動歌和習俗歌,佤族地區音樂中玩調也比較流行,玩調有兩種分類,一種是唱調,就是只進行唱,單純的唱,還有一種是分跳調,也就是邊唱邊跳的形式,參加分跳調的人分為兩排,他手拉著手,肩靠著肩,氣氛比較熱烈而且相當有趣。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情歌、兒童歌曲等等。

在佤族中,民歌的整體風格都是比較粗獷的,但是粗獷中還有一些質樸,最重要的是這些歌曲都源于生活,緊貼生活,將生活顯示的淋漓盡致,到現在為止,在佤族的很多場合中依然能夠聽到佤族的音樂,佤族人民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將這些音樂傳遞了下去。

二、從音樂本土化方面分析如何促進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

從上文中,我們已經了解了佤族傳統的音樂,對其分類和具體的形式也已經基本掌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佤族傳統音樂文化正在受一些現代化的音樂影響,面臨消失的危險,所以首先必須對佤族文化進行傳承。那么如何對佤族文化進行傳承呢?首先應該深入了解佤族傳統音樂文化,喚醒人們對佤族傳統音樂的保護意識,進而找到適合其生存發展的藝術生長點。

(一)深入佤族充分了解佤族傳統音樂

深入了解佤族的傳統音樂是進行佤族傳統音樂傳承的基礎,所以為了能夠將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工作做好,首先應該進去佤族,從而充分了解佤族的傳統音樂。雖然從網絡中可以查閱到關于佤族音樂的一些信息,也可以聽到佤族的一些音樂,但是總會感覺和我們的生活離得比較遠,而且對陌生的佤族傳統音樂并不說可以完全接受,而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深入佤族,對佤族的傳統音樂進行充分的了解,了解佤族傳統音樂的那種氛圍和人們在其中寄托的情感,通過親身感受佤族傳統音樂的氛圍,解讀經典佤族傳統音樂背后的故事,了解整首歌曲制作、吟唱、傳播的過程,從而產生一定的民族音樂成就感,有了這種感情,才能夠更好對佤族傳統音樂進行繼承。

(二)尋找適合其生存發展的藝術生長點

民間音樂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所以可以說民間音樂源于民間。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傳承,所為了能夠得到更有效的保護方法,首先需要對傳承人進行保護和培養,這樣才能將佤族傳統音樂進行傳承和發展。首先應該重視佤族傳統音樂的挖掘,把現有的傳統音樂進行系統的整理,整體其發展的過程,從而找到適合這些音樂發展的生長點,進而就能夠對佤族傳統音樂的傳承載體進行搭建,從而保護和培養傳承人,將佤族傳統音樂進行最大程度的傳承。從古至今佤族傳統音樂主要的傳承方式就是口頭創作和口頭流傳,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這種傳承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現狀,所以需要找尋一個新的出路。

(三)喚醒人們對佤族傳統音樂的保護意識

現如今社會,傳統的民族音樂想要得到發展,就必須是能夠保持傳統音樂特色的基礎上從而進行新鮮血液得罪注入,將傳統的佤族音樂和現代的元素向結合,找到適合佤族傳統音樂發展的出發點和生長點,將佤族傳統音樂中的魅力充分的發揮出來,從而進行更好的創新和發展。還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研究佤族傳統音樂,最終的發展目標是佤族傳統音樂能夠適應現代人的審美。在佤族傳統音樂繼承的發展過程中必須遵守求真務實的態度,深入生活、復合大眾審美,深入佤族內部,充分了解更多的傳統音樂文化,將民間的一些采風制度進行完善,并且通過實地考察的形式吸取營養,汲取素材,進而通過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將人們對佤族傳統音樂的保護意識喚醒,從而促進其傳承和發展。

三、從音樂現代性方面分析如何促進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上文從三個方面講述了從音樂本土化方面分析如何促進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進下來這一部分將講述從音樂現代性方面分析如何促進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和發展,首先應該挖掘具有音樂天分的佤族少年對其進行培養,然后需要尋找可以融合進佤族音樂的現代化元素,最后可以與學校教育相結合,重視傳承人的保護與培養。

(一)挖掘具有音樂天分的青少年對其進行培養

要進行佤族傳統音樂的發展和創新,首先應該從佤族內部或者是比較了解佤族文化的漢族人民中挖掘出具有音樂天分的青少年。因為具備這些條件的青少年首先可以對佤族傳統音樂進行繼承。而且他們大多會受現代流行音樂的熏陶,對就行音樂也會相對比較了解,所以在進行佤族傳統音樂傳承的過程中,憑借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一些現代比較流行的音樂元素加入其中,這樣就可以在對佤族傳統音樂傳承的同時進行一定的創新,這樣佤族傳統音樂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尋找可以融合進佤族音樂的現代化元素

為了促進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還需要尋找可以融合進佤族音樂的現代化元素?,F代流行音樂是一種能夠被人們普遍接受的而且發展的很好的一種音樂形式,為了能夠促進佤族傳統音樂的發展,可以借鑒流行音樂中的一些新的文化元素,將其融入到佤族傳統音樂中,從而讓更多的人接受并且熱愛佤族傳統音樂,這樣佤族傳統音樂文化就可以得到發展。比如說鳳凰傳奇演唱的歌曲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歌曲類型,我們用這種類型的歌調進行佤族音樂的改變,從而冷讓很多的人了解到佤族音樂文化。而且也可以在佤族音樂中加入一些放下非常流行的rap,用膾炙人口的語調將佤族傳統音樂中想要表達的內容進行充分的表達,等等??傊M可能的將現代流行的一些音樂元素融入到佤族傳統音樂文化中,促進佤族音樂文化更快很好的發展。

(三)與學校教育相結合,重視傳承人的保護與培養

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的發展首先需要一定的傳播,所以首先需要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陣地,經過反復的比較和討論,學校教育應該成為首選。在學校教師得罪引導下,青少年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進而有利于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的繼承和發展。為了能夠將這一項目進行的更好,首先應該和相關部門溝通將這些內容寫入學生的教材中,在教材編寫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地域特色,給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好的發展環境,從青少年抓起,對佤族傳統音樂文化進行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傳承人的保護和培養對整個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一項目的進行中,相關部門應該制定相應的政策,并且能夠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給一些民間藝人提供更好的待遇,加強相關法律的保護政策,同時全力支持這些民間藝的一切合理的藝術活動,為其帶徒授業創造條件。

因為現代的年輕人對流行音樂大多偏愛,通常情況下對民間音樂缺乏興趣和熱情,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將佤族傳統民間音樂的傳承載體進行搭建,將培養工作做充分,讓我國青年一代可以接受佤族傳統音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化的大眾傳媒工具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且嚴重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通過這些大眾傳媒可以讓人民群眾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就能夠充分的體驗到佤族傳統音樂,在整個社會中營造出積極的佤族傳統音樂的發展分為從而增強人們對佤族傳統音樂的認同感。

四、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研究的重要意義

(一)繼承佤族傳統音樂

通過研究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本土化,從本土化方面研究了如何利用本土文化進行佤族音樂文化的繼承,從而促進了佤族傳統音樂文化更快更好的發展。繼承佤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需要沖動了解音樂的創造背景、傳播方式、顯示的意義等等,這樣對佤族傳統文化進行透徹的剖析,從而更快更好的促進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

(二)促進佤族音樂的發展

研究佤族音樂的現代性主要是分析從音樂現代性方面分析如何促進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和發展,主要從傳承人的培養、現代化元素的尋找以及與學校教育相結合這幾個方面研究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通過這樣的方式,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確實得到了更好的創新。

五、結束語

本文以佤族傳統音樂的簡單介紹和具體分類開題,通過對從音樂本土化方面分析如何促進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從音樂現代性方面分析如何促進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和發展這兩個方面分別討論了佤族傳統音樂的繼承和發展。通過這項活動的開展,讓各族人民對佤族文化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從而促進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快速發展,豐富了我國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文化認同視野下佤族音樂傳承機制研究;魏征;貴州民族研究;2018年03期 核心;

[2]佤族民間音樂文化傳承中的積極因素;張宗紅;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上一篇:音樂學院結業論文下一篇:學音樂畢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