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小學體育教學論文范文

2023-03-17

中小學體育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體育游戲是集娛樂與健身于一體的一種綜合性運動,它包括促進身體發展的活動性游戲和與各項運動密切相關的專門性游戲。在體育教學中,根據課的內容和任務及其結構特點,恰當、合理地運用體育游戲教學,可以更好、更快地使學生掌握動作技術,完成課的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體育游戲 體育教學 有效結合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以身體練習為內容,以游戲活動為形式,以發展身心為目的的一種體育鍛煉方法。它具有鍛煉身體,發展智力,陶冶情操的作用。通過體育游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提高自我鍛煉的能力。通過游戲教學滲透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經常有人講現在的學生上體育課是“身順而心違”。其實,學生并不是從內心討厭體育活動或體育課,而是對一些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教的內容、方法感到枯燥厭倦甚至反感。那么如何使體育課吸引學生呢?而游戲就是最好的良藥。我們又該如何將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有效的結合呢?

一、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1、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游戲既容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更容易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得到鍛煉。在體育技術技能教學中,正確運用游戲法,可以改變單一枯燥的練習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變化的情況下強化動作技能,促進動力定型的形成。例如:籃球教學中“一人運兩球”、“活動籃筐”、“投籃晉級”等游戲將對籃球的基本技術游戲化,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這樣更有利于掌握動作技能。

2、游戲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體育游戲的教學除了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培養活動能力以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傳授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游戲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然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下,把知識和技能傳輸給學生,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接受和消化。例如在游戲“打龍尾”中,學生在開展游戲之前,必須先學會控制球和傳球、接球,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下,很容易就會學會怎樣控制球和傳球、接球,此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強,興趣也很濃烈,學起來當然得心應手。

3、體育游戲可以培養良好的道德作風和意志品質

學生的青少年時期,正是他們學習和與人交往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可塑性較強,但是如果教育引導不當,養成了不良習性,則很難改正,體育教師應在體育教學中應貫徹集體主義教育。課堂教學游戲中大多以集體性游戲為主,集體性游戲多屬于競賽性或對抗性活動。培養良好的道德作風和意志品質,主要是通過在游戲的過程中來培養的。例如在“穿城門”游戲中,教師的目的就是要培養游戲者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所以說,體育游戲是一種加速青少年社會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體育游戲在準備部分中的運用

體育游戲在準備活動中的正確運用,應緊緊圍繞其目的,有選擇地穿插運用。掌握游戲運用的時間,要適可而止,在運用游戲時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身體各器官系統興奮適當,又不能活動過度使身體機能下降產生疲勞,讓學生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進行基本部分的學習。

2、體育游戲在基本部分中的運用

基本部分的教學是學生鍛煉身體,學習知識技能,培養思想品德的過程。在基本部分運用體育游戲時,選擇合理的游戲形式,既能改變單調枯燥的練習形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又能起到輔助的作用,還可以加快動作技能的形成和掌握并提高教學的效果。動作技能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學習者良好的機能和心理狀況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條件,體育游戲在這一環節中的運用,可以改善教學氣氛,使單調、枯燥的練習變得生動,活潑,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運動技能的形成。

3、體育游戲在教學結束部分中的運用

結束部分的放松活動是體育課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盡快消除運動疲勞,使學生上課時高度興奮的情緒平靜下來,并將身體各組織器官由緊張運動狀態逐漸過度到相對靜止狀態。體育游戲對于心理、機體的放松具有獨特的功效。以健康有趣,協調放松,輕松愉快合為一體的游戲性放松活動,能轉移大腦皮層運動神經的興奮,使運動器官得到放松與恢復,使人恢復較好的身心狀態。

體育課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體育游戲的運用需要教師的理解和掌握。我堅信把體育游戲正確、巧妙地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去,是改變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的必然趨勢。只要我們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總結經驗,不斷探索,勇于創新,大膽突破;只要我們不斷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發揮游戲的作用,把游戲教學教好、教活,體育游戲在體育課的教學中一定能運用成功。

參考文獻:

[1]孫衛星 《談提高小學體育課的吸引力》[J],《新課程》期刊 2009,(5)

[2]魏錢兵 《小學體育課堂因游戲而精彩》[J],《新課程》期刊 2009,(5)

[3]《課堂教學中學生運動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廖春梅. [J].體育教學 2006(4)

中小學體育教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對我國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的內涵與外延進行了探討,對城鄉中小學體育發展現狀進行了比較,并對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的理論支撐體系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協調發展;城鄉;中小學體育;內涵;建議

Key words: coordinate development; P.E in urban and rural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onnotation; suggestion

城鄉中小學體育是我國學校體育發展的主力軍和代表層次,承擔著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為高校輸送健康大學生、為國家培養體育運動后備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任務。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小學體育工作。1996年,教育部《關于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實施,其中提出了“推進農村學校體育改革”的實施方案。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部署了大約70項具體工作,如配備充足的體育教師;完善體育活動場地和設施等,從而提高青少年的體質水平。但長期以來,由于地區間自然環境、文化傳統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以及公共政策價值偏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城鄉中小學體育的差距越拉越大,出現了嚴重失衡的局面,從而制約了我國學校體育的和諧發展,也阻礙了我國體育事業的整體推進。面對這種情況,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理應成為學校體育研究的關鍵詞。

1 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的內涵與外延

1.1 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的內涵

“協調”是描述事物間良性相互關系的一個概念,其本意是“和諧一致、配合得當”[1]。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協調是指系統之間或系統組成要素之間在發展演化過程中彼此的和諧一致[2]。城市中小學體育與農村中小學體育分屬兩個不同的系統。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就是針對城鄉對立提出的一種城鄉中小學體育發展的思想或理念。因此可以認為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是指在城市和農村中小學體育各自內部協調的情況下,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適應、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狀態和過程。在兩者的發展過程中,任何一方的發展和變化以不犧牲對方或給對方發展造成障礙為前提,任何一方的發展為對方的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為基礎,并且使過去的失調情況得以糾正或緩解。

1.2 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的外延

1.2.1 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是整體化的要求

以前城鄉二元結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城市、農村中小學體育的發展,兩者大多時間呈現出不同步、孤立、割裂、缺少聯系的發展局面,這種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城市中小學體育的快速發展,但也相應地抑制了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速度,一系列的矛盾逐漸呈現出來,阻礙了中國學校體育的整體發展。作為文化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小學體育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實行城鄉整體化發展,這需要把城鄉中小學體育作為一個統一系統來對待,以馬克思主義整體觀考慮城市與鄉村學校體育的發展問題,城、鄉學校體育兩個部分的關系問題,以及二者之間雙向互動、優化配置的問題,盡最大努力避免二者片面、孤立地發展。

1.2.2 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不是平均化發展,是有差異、多樣性的發展

平均化發展是一種呆板的、單一的、狹隘的發展模式,形式上的平均最終會導致實際上的不平均。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主要是為了縮小城鄉間、校際間太大的差距,而不是要平均化。毋庸置疑,現實中國環境下,城市和農村是兩種不同的社會群體組織形式,即便都是城市,大城市和中城市,中城市和小城市也是不一樣的,在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學校,體育狀況也是存在差異的。這就決定了不同地方的城鄉中小學體育是多樣性、差異性的。城鄉中小學體育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使體育有了最廣闊的不竭之源,有利于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能夠有效避免學校體育單一、守舊、呆板的發展模式,從而有力地推動城鄉中小學體育的發展。

1.2.3 是要保證城市和農村中小學生均等地享有體育教育的權利和機會

學校體育對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是學生安心學習的有力保障。我國《體育法》第十七條明文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將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人?!盵3]這對學生享有體育權利和機會奠定了法律基礎。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要求政府和學校保證農村中小學體育的權利和機會,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在資源配置、經費投入上給予一定的補償,在觀念上也應對學校校長、教師給予一定的引導說服。

1.2.4 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應關注體育經費、場館等硬件資源的協調發展

現實調查表明,城鄉中小學體育在硬件資源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城市因為經濟條件好、政府扶持力度大、社會贊助多等原因,學校體育硬件資源比較豐富。與城市相比,農村學校體育硬件資源有著巨大的漏洞,一些貧困山區的農村學校不僅是缺少體育硬件資源,而且是嚴重缺乏。當城市的學校生忙于參加跆拳道、乒乓球、網球等俱樂部,充分享受現代生活的時候,許多西部農村孩子,卻在泥土地上踢著低廉的足球,或者在水泥砌的、磚頭做球網的乒乓球案上練習。城鄉地區學校體育硬件資源的不協調,嚴重阻礙了整個學校體育的健康發展。

1.2.5 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應關注體育教師等軟件資源的協調發展

造成城鄉中小學體育差距的最大難題是“軟件資源的協調”。體育教師是中小學體育課的主導,也是各種體育活動、體育比賽重要的組織者,其數量和質量能夠間接反映學校體育的發展水平。然而,目前由于經濟、文化、地理位置、待遇等原因,農村學校的體育師資力量不甚樂觀。偏遠山區、西部地區的農村學校還曾一度出現“體育教師荒”的現象,這嚴重影響了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體育活動的開展以及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

2 我國城鄉中小學體育發展狀況比較

2.1 城市與農村中小學體育地位的比較

我國的體育課程是由國家行政部門統一管理,體育課程是學校教育中的法定必修課。城鄉中小學是否重視體育課程,是否按照教學大綱認真執行體育課程內容,決定了體育課程在中小學中的地位。由于我國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中小學體育教育的話語權、決策權大都集中在城市階層,同時這也潛在的使體育教育政策和體育主流話語更多的帶有“城市價值取向”。在這種背景下,城市中小學體育教育發展良好,中小學校大都會按照教學大綱認真執行教學計劃,體育“必修”課程的地位往往不會被“撼動”。有調查結果顯示,重慶市縣城完全中學、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完全開課率分別占70%、100%、97.3%,不完全開課率分別占30%、0、2.7%,所有中小學未開課率都為0(見表1)。與城市相比,農村中小學體育地位令人擔憂。2007年全國田野調研報告顯示,盡管我國農村小學及村教學點的體育開課率在77%左右,但是我國農村學校中完全實施體育教學大綱率為44. 3%,村小學和村教學點僅為29%左右,并且依據教案教學率村小學和教學點也僅為50%左右[4]。這其中有學校體育場地器材不足、體育教師短缺、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但是存在體育課常常被其他課程占有的狀況。以上表明,我國體育城鄉中小學校的地位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的存在,阻礙著城鄉中小學體育的協調發展。

2.3 城市與農村中小學體育內容的比較

我國建國以來共進行了6次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的編制工作,在每一次的體育教學大綱的修訂中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力度都不大,以田徑、球類和體操、武術等教學內容為主,簡單的生理衛生和保健知識為輔,形成了比較穩定的中國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框架體系。但從歷次出現的教學大綱中也出現了規定性教材逐漸減少,選擇性教材逐漸增多的趨勢。不同的省份、地區所使用的體育與健康教材不盡相同。很多情況下,體育與健康教材是由省里統一編制,統一發放,大城市里的專家、教師一般很少考慮農村中小學的特殊性,教學內容存在著較強的城市偏向。所以,在許多省份,對于城市與農村中小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來說,并沒有存在著實質性的差異(見表2)。但是,這種情況也極易造成一些問題的出現。以山東省為例,山東省中小學體育課程設置以球類、體操、游泳、舞蹈或健美操等為主,教材內容表現了一種強烈的城市生活的價值取向,跟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悖離,體育項目中有許多農村少兒不熟悉的內容。這種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單一、脫離農村實際的狀況與農村存在著明顯的不適應。

2.3 城市與農村中小學體育資源的比較

體育場地器材設施、體育經費是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物質保證,目前,城市中小學校在體育場地器材、體育經費方面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國體育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發展為基點的,國家一些關于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建設、體育經費投入的規定也往往以城市中小學為參照??疾彀l現,城市中小學校大都達到了國家的有關規定,這與城市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有關,同時城市中小學與相關的監督部門距離近,容易受到檢查、監督,形式需要學校按照規定建設體育場地。而以城市教育發展為基點的體育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會忽視農村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的建設。目前,農村學校經費普遍匱乏,一些學校連正常運轉所需的辦公經費也難以保證,更別說拿出經費購買相關的體育器材了(見表3)??疾彀l現,“一堂課,兩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的順口溜絕非是空穴來風。特別是在一些貧困地區的學校更是苦不堪言。

體育教師是中小學體育資源的第一要素,是實施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隊伍和具體成員。從某種意義上講,體育教師隊伍的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學校學生的體育教育和健康成長,關系到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情況和發展前景[8]。按規定,高中體育教師應具有體育專業本科畢業學歷、初中體育教師具有體育專業??飘厴I學歷、小學體育教師具有中師業程度的合格學歷的要求。我們考察南京市中小學發現,南京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學歷普遍較高。這與南京市中小學老師進校的門檻較高有關。自2006年以來,南京六城區錄用新教師的報名條件即為:“南京生源師范類本科畢業生,南京生源學前教育師范類大專生,非南京生源師范類本科畢業生(應是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徐州師范大學、江蘇教育學院、南京曉莊學院或國家‘211工程’院校學生)、擬取得教師資格的碩士畢業生?!钡?。如此條件,南京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學歷水平較高不足為怪。但在農村,體育教師情況不容樂觀。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在配備數量、學歷等方面都與城市有著巨大的差異(見表4)??疾炝私獾?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缺編與地方人事制度的制約相關,許多地方農村中小學人員歸縣級教育部門管理,教師的工資主要由各縣財政支出,為緊縮人頭費、減少開支,“寧缺”、“寧兼”而不進。此外,大多數體育專業畢業的碩士,大學本科、??粕?不愿意到農村中小學擔任體育教師,有的寧可改行也不到農村中小學任教,想盡一切方法留在市區或縣城中學任教。因此,農村中小學專職體育教師的配備數量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實際需要,特別是村級小學,專職體育教師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再加之體育課不被重視、體育教師流失和轉業現象嚴重等制約著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的質量提升。

3 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的理論支撐

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需要有理論的支撐,總的看來,其理論支撐主要有統籌城鄉發展理論、系統科學協同學理論、生態科學共生理論等。

3.1 統籌城鄉發展理論

城鄉統籌發展理論最早可以見諸于西方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腦子中,如圣西門的城鄉社會平等觀、傅立葉的“法郎吉”與“和諧社會”、歐文的“理性的社會制度”與“共產主義新村”都體現了對城鄉協調發展的思考[9]。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鄉融合”概念的人。他說:“通過消除舊的分工,進行生產教育、變換工種、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以及城鄉的融合,使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p>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全球化與科技的發展,使得城市規模得到空前擴張,處于城市邊緣的鄉村被逐步吞噬直至消失,城市與農村的聯系更加緊密,而且對于城鄉發展之間差異問題也引起更多人的關注。新世紀,在借鑒西方國家城鄉統籌發展理論的基礎上,立足基本國情,我國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理論,該理論的精髓就是更加注重農村的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決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統籌城鄉發展理論對于突破城鄉二元結構,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全面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文化大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該理論關于統籌城鄉管理制度提出,要建立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就業制度、戶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給農村居民平等的發展機會、完整的財產權利和自由的發展空間,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由此可見,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建立城鄉一體化的教育制度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內容。統籌籌城鄉發展理論要求我們應以全局性、長遠性和戰略性的眼光來認識城鄉中小學體育發展問題。站在構建城鄉一體化這一全局的宏觀高度,研究解決城鄉中小學體育差距,實現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和諧共進的中小學體育發展新局面。

3.2 協同學理論

協同學理論主要研究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在與外界有物質或能量交換的情況下,如何通過自己內部協同作用,自發地出現時間、空間和功能上的有序結構。協同學創始人哈肯認為,協同是系統中諸多子系統的相互協調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聯合作用,是系統整體性、相關性的內在表現[10]。系統從無序到有序的躍遷,正是由于系統內部各組成之間由無協同向高度協同的轉變所致。從協同學角度看,城鄉中小學體育的協調發展實質上是城市、農村中小學兩個子系統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過程。

現實表明城市和農村中小學體育這兩個子系統的發展呈現極不平衡的狀況,特別是在體育場館設施建設、體育經費投入、體育師資質量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種不同子系統非平衡態的發展格局是運用協同理論進行分析的前提條件。由于城鄉中小學體育系統的不斷差距性演化,嚴重損害了農村中小學體育的發展,其結果是學生體育教育機會喪失、體育教育權利缺失,最終帶來整個中小學體育的惡性發展。哈肯認為,競爭與協同的雙重作用將導致系統發展的主導模式——序參量的出現,在協同與競爭的相互作用下,系統運動中的某些模式得到加強[11]。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系統產生序參量,從而能夠主導各子系統發展的局面,扭轉不良發展態勢。從目前情況看,國家先后頒布了有利于農村中小學體育發展的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系統的序參量,從而促進城市與農村中小學體育的協同發展??梢哉f,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與協同理論具有一定的切合性,該理論能夠為我們制定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的策略帶來啟示。

3.3 生態科學共生理論

生態科學中的共生概念是由德國真菌學家德貝里于1897年提出,其定義為不同種屬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種狀態[12]。一般來講,共生是指共生單元之間在一定的共生環境中按照某種形式形成的關系。共生理論共包括四個要素:共生單元、共生模式、共生環境和共生界面。其中,共生單元是基礎,共生模式是內部條件,共生環境是外部條件,而共生界面則是以上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共生理論強調種群間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巴瑯拥默F象,在不同學科的分析視角中,將具有不同的意義。而不同的學科也正是借助于這些特定的分析視角,形成了它們自己的研究對象和問題?!?/p>

共生理論作為生態科學的重要理論,其豐富的原理不僅適用于生物界,而且適用于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所以我們可以把共生理論作為分析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的理論工具。

城鄉中小學體育是個有機整體,也是一個動態系統,這符合生態學的思維方式,因而可以說城鄉中小學體育是一個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里,城市和農村中小學體育作為兩個生態有機種群,是具有復雜相關關系的。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具有共生單元——城市中小學體育與農村中小學體育;具有共生模式——寄生模式、偏利模式以及互惠模式;具有共生環境——正向環境、中性環境以及反向環境;具有共生界面——政府、市場以及民間組織。共生理論能夠一個嶄新的視角為城鄉中小學體育的協調發展提供參考。

4 城鄉中小學體育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

4.1 完善法規,制定政策,保障城鄉中小學生體育教育權利

黨的十六大提出,和諧社會的特征之一是公平正義。一個缺乏公平的社會是難以穩定發展的,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們在社會偉大實踐中探尋到的真理。這一真理普遍存在于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中小學體育也不例外。城鄉中小學體育的協調發展,要求政府和學校公平對待城鄉中小學體育兩個子系統,想方設法保障農村中小學生體育的權利和機會。國家要進一步修訂現行教育法規、規章和政策性文件,刪除對農村教育帶有歧視性的條款。應該突破地域的限制,創造條件,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中小學生,使其能夠學習階段接受體育教育的熏陶,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術,從而增強體質,為日后發展奠定身體基礎。還應加大宣傳中小學生體育教育政策,使各級領導(特別是校長)、體育教育工作者重視體育,并采取相應措施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開展,堅決杜絕占用體育課現象。

4.2 加大投入,發揮優勢,保證城鄉中小學體育硬件資源的協同配置

資源均衡是城鄉中小學體育均衡發展的基礎?,F階段,城鄉中小學體育失衡發展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農村中小學體育硬件資源的嚴重缺乏,因而應加大對農村中小學體育投入。按照協同學理論的原理,國家和各級政府應該形成支配城鄉中小學子系統發展的序參量,從而引導兩者向有序化方向發展。通過循序漸進,分階段、有步驟,科學、長期、有計劃地額外補償處于弱勢地位的學校,使其能夠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標準配備體育器材,修建體育場地設施。發揮農村體育資源自身優勢,結合農村實際,改編、創編既有簡易運動項目、游戲和發展體能的教學內容,又有濃郁鄉土氣息、民族特色的教材,使教材與環境、硬件建設相適應,與教師專業整體水平相稱,與學校的整體文化基礎相匹配,構建具有農村學校特色的體育課程內容體系。

4.3 提高教師待遇,加大培訓力度,建立城鄉中小學體育教師資源共生機制

城鄉中小學體育軟件資源的協調發展必須克服農村經濟、文化、地理位置不利的因素,通過改善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工資待遇、生活條件,設立專項津貼,充分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獎勵制度,從而吸引優秀的大學體育教育類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對農村體育教師還應加大培訓力度,采取多種培訓模式開闊他們的教學視野,提高思想素質、體育教學技能等,從而為提高體育課質量奠定基礎。遵循生態科學共生理論的相關原理,建立城鄉中小學體育教師資源共生機制,城鄉中小學體育教師定期交流、學習,定期輪流交換上課等,形成一種互惠共生的發展模式。

4.4 轉變觀念,利用市場,擴大城鄉中小學體育教育資源來源

毋庸置疑,國家對處于弱勢地位的中小學體育的扶持力度是有限的,不能充分滿足當前城鄉中小學體育發展的多元需求,因而還需要城鄉中小學體育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有效擴大體育教育資源的來源,尤其是優質的體育資源來源。如農村學校通過自身努力積極與企業、公司互動,爭得其捐贈和贊助,從而獲得學校體育硬件資源(體育場地、體育器材);鼓勵農村地區的中小學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因地制宜、因陋就

簡、修舊利廢,自制各種簡易器材[13];學校還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工資待遇、職稱評定方面的優惠政策,主動地向市場找優秀的軟件資源,吸引更多優秀體育教師到農村就業,從而促進農村中小學體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辭海.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

[2] 孟慶松,韓文秀.復合系統整體協調度模型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23(2): 177-179.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http://www.sport.gov.cn/fagui/fg001.htm

[4] 張世威,魏銀彬.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下重慶縣域城鄉學校體育發展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8(4):92-97.

[5] 曾全紅,曾祥斌.我國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7):90-93.

[6] 姚蕾.中國城市學校體育教育現狀與思考[J].體育科學,2004(12):68-73.

[7] 王凌飛. 山東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不公平歸因及對策[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07(6):125-127.

[8] 王晏,郭瑞,魏濤. 河南省農村中小學體育師資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9):88-90.

[9] 柳思維.國外統籌城鄉發展理論研究述評[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6):35-38.

[10]張艷玲,張愛麗.從自組織理論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J].河北學刊,2006(5):90-93.

[11]劉紅建,成衛民.NBA自組織特性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J]. 2009(3):91-96.

[12]曲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論的城鄉統籌機理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4(9):371-373.

[13]吳昊,曲宗湖.我國西部農村學校體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3):53-55.

中小學體育教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越來越重視。小學階段下的體育教育是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和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下,學生對課堂學習缺乏興趣,由于疲勞而降低了課堂參與的熱情,而應試教育中對文化教學的過分重視使體育教育變得簡單化,沒有發揮真正的教育作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創新策略;模式探究

小學階段下,教師需要能夠靈活地改變教學模式的選擇,創新體育課程的方式,增加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學習興趣。指導小學生在各種體育活動中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并敢于嘗試各種體育活動。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到體育鍛煉帶來的變化,體驗體育鍛煉的快樂,提高基礎體育教育水平。

一、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提升體育教學效率

常常有一部分教師錯誤的認為,體育方面的鍛煉只需要學生能夠持之以恒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培養學生堅毅的心態就可以了。但是,在實際的體育課程中,由于來自學業方面的壓力和時間上的緊迫,小學階段下的學生就算有意識地進行鍛煉,但是體育活動引起的體力消耗導致體育鍛煉難以受到實際上的重視。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改變現有的教學思路,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以提高體育教學的績效。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從實際的角度出發,針對學生在現階段下的能力水平來對學生開展有效的教學規劃與設計,促進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與發展。

例如,當天氣惡劣且無法進行戶外運動課時,體育老師可以和學生們一起觀看有關體育方面的動畫片或電影,這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而且讓學生能夠了解相關的體育運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由于天氣原因體育課程在室內開展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學生的情緒也是非常低落的。因此,教師可以挑選了一個有關籃球主題《熱血籃球》的動畫片,并與學生們一起觀看。令人興奮的比賽過程非常有趣。學生在小學階段下的理解能力不足,所以教師可以時常停下來向學生解釋與漫畫有關的各種情況。專業的籃球知識使學生可以邊觀看動漫知識邊學習,并且使用多媒體信息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育效率。

二、創設體育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造教學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使學生在和諧舒適的教育氛圍中學習,可以建立師生之間的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有效地執行教育任務,讓學生能夠對于課程內容進行全面的學習。在發布正式的教育內容之前,體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體育熱身游戲,有效地調節體育課堂氣氛,激發出學生自身的興趣,并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小學生處于充滿活力和動力的年齡,課前游戲非常適合他們的現階段下的發展,使他們更愿意接受體育教育。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小學階段下的體育課程時,教師需要能夠針對學生自身在現階段下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考量,為學生構建出相應的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開展體育課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個趣味傳球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對于體育知識進行學習,并進行相關的鍛煉,讓學生能夠在課程中實現自身綜合能力水平的發展。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且模仿這個動物的叫聲,每當學生模仿的動物叫時,就把球傳給這個學生,這樣趣味化的內容,能夠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程內容的學習當中,實現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發展與進步。

三、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充分發掘學生潛力

學生是課程的主要受眾,是整體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必須認真觀察每個學生,并根據不同的性格、心理素質、身體狀況進行體育鍛煉,使學生對他們的學習過程感興趣。大多數小學生沒有接受專業運動訓練,所以在身體健康方面具有很多挖掘潛力。許多的學生在課程開展中依舊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在學習跑步時并沒有調整自己的姿勢,但是如果教師能夠進行有效的指導,不久之后學生跑步速度又快又穩定。因此,體育老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發揮他們的潛能,在遇到不熟悉的運動時耐心地指導學生,并鼓勵學生,以便他們對自己的運動建立信心。同時教師必須能夠深入到體育課程的本質當中,在體育課程的開展中,學生不僅學習了各種運動技能,還通過探索自己的技能并發現了他們最初并不了解的項目,對體育活動產生了熱情。

例如,學生每一個個體由于自身成長環境的不同,所以在身體素質以及接受能力愛好方面依舊存在著許多的差異。教師在課程的開展中,需要教師能夠尊重這些差異,以此對學生開展全面有效的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在課程中實現自身能力水平的發展與進步。這樣能夠讓每一個學生得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實現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下,教師需要能夠靈活地改變教學模式的選擇,創新體育課程的方式,增加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程中實現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劉成周.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J].新課程·小學,2016,(3):349.

[2]陳飛.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202.

中小學體育教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新課程的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學科內容,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也是非常有益的學科,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及理念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而進行因材施教,同時,教師也要通過加強自身的學習而提高教學水平,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體育技能的學習。本文通過論述小學體育教學意義、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闡述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特點;提升體育教學水平;策略

一、 小學教學體育意義

小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做好準備,因此小學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性格等方面的養成都會在這一階段一一體現出來,而小學體育教學則是輔助其他教學,因此,在小學階段,體育教學也同樣具備重要的學習意義,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從小培養良好的鍛煉習慣,而且還可以為提高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學校通過舉辦一些體育競技的運動會,從另外一方面延伸開闊學生的生活領域,使學生的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

小學體育教學主要的教學目的則是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完善小學體育教學方式,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可以使教師引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幫助學生從小建立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二、 小學體育教學特點

(一) 教學目標的雙重性

小學體育教學的顯著特點就是具有雙重性,首先,要正確認識體育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知道學習體育的重要性。其次,學生在通過體育課堂的學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每天鍛煉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對健康認知的水平,以及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 教學具有針對性

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展開教學,而且也要針對學生的心理方面的特點進行具體教學,以此來不斷地提高體育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

(三) 教學內容具有合理性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其教學內容的安排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依據,體育教學和文化課教學最大的不同點是,體育教學具有實踐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合理安排,科學設置學生的運動量程度,根據不同體質的學生因材施教,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適當地增加運動量,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 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的策略

(一) 轉變體育教學理念,提高教師體育教學素質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作為主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指導與傳授學生體育技能的學習,這些都需要體育教師有著很高的自身素質與教學水平。首先,小學體育老師要有強烈的學習進步意識,對于學校舉辦的各種培訓活動,要積極踴躍地參與,從而不斷的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其次,對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與理念,要不斷地探索與創新。在實際的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參與各式各類培訓交流活動,來共同商討體育教學如何突破新模式。最后,針對自身在體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為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做好基礎。

(二) 創新體育合作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體育興趣

目前,因為中國體育教學的理念仍然被傳統教學思維模式所禁錮,體育老師在教學中所展現的思維與方法依然比較傳統、老套,其產生的問題造成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始終無法得到全面提高。因此,老師應該在小學體育的教學上創新思路,創新方法,讓學生增強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首先,老師通過與學生的友好交流,深入了解學生實際的娛樂生活,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時緊緊圍繞學生的現實需要來展開。其次,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去閱讀國家體育的雜志、報刊、新聞,以及國家體育的發展狀況,不斷促進學生能更深層次了解小學體育教學的社會意義。

(三) 創新小學體育教材體系

目前,我國的小學體育教材仍然以書本文字教材為主流,而音像教材和網上視頻學習教材依然處于輔助地位。在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體育老師在課堂上基本只注重書本文字教材中一些理論知識的講解,這些文字內容太過基礎、太過陳舊,不利于現在學生進行學習。另外,音像教材存在內容不全面、質量不達標等方面的問題,而網上視頻學習教材則對網絡設備硬件要求較高,因此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網上的學習。諸如此類這些問題的存在,便給小學體育教學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使學生的學習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構建小學體育教材體系時要著重于創新,教材內容應該新穎有趣,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材內容也要體現出現代體育發展的新成果,結合現代體育發展實際的難點和重點,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采取拓展和建立網上體育教學資源等措施,進一步運用在教學實踐中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

四、 結束語

總體而言,根據目前社會實際情況,因為新課程對小學體育教學這一方面出臺了越來越高的任課要求,因此,體育教師則需要適應新要求,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評與技能,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與缺陷,要及時地改善,從而使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得以顯著提高。本文通過全面分析小學體育教學的意義與特點,以小學體育教學為突破口,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方案,希望能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具有價值意義的實踐策略,從而促進小學體育教學能夠取得質的飛躍,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既能快樂的學習又能收獲到體育相關的技能與知識。

參考文獻:

[1]許浩.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0):87-88.

[2]梁永森.創新角度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8(11):125.

[3]蘇媛媛.根據小學體育教學特點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J].中國高新區,2018(7):115.

[4]林錦秀.新課標視角下體育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體育科技,2014,33(2):60-61.

[5]王森楠.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教學探索[J].亞太教育,2015(16):24-77.

作者簡介:

李翔,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實驗小學。

中小學體育教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首先通過了解農村體育教學的現狀,特別是關于體育設施的現狀,然后逐步解決體育設施缺乏的問題,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現有的體育設施,達到和城鎮學生一樣的效果。

關鍵詞:中小學生; 體育設施; 體育場地;校本;行為

中小學生處于人的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骨骼的鈣化未完成,彈性大,硬度小等,人體各組織、器官、系統的發展不平衡。身體的可塑性大,易變形,運動也易疲勞。所以在體育運動中是非常需要很多體育設施的幫助進行體育鍛煉。借助體育器材更可以提高學生關節的靈活性、穩固性;培養學生坐、立、走、跑正確的身體姿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體質,全面發展身體。但是在我們中國現在的農村小學體育課中還是存在缺少體育器材的嚴重問題。

體育設施是學校進行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群體競賽的基本條件,而目前在新課標下的體育場設施現狀已成為制約學校體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從全國范圍來看,學校體育設施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還不能很好地滿足學校教學和學生參與現代體育運動的需要,與體育新課標的達成仍有一定的距離。這些問題和差距主要是:

一、體育設施擁有數量少、質量差

雖然學?,F有體育設施從絕對數量上來看已具備相當的規模,但是相對學校的學生數量和校園面積來講,生均體育設施還遠遠達不上標準,特別是一些坐落在農村或者山區的學校,由于學校經費緊張,累計投入的建設資金少,體育設施的數量和質量一直難以提高。

二、體育場地的結構不合理

由于缺乏長期建設規劃,農村學?,F有的體育場地中,幾乎很少有室內場地,即便是有那設計也只是不合理的,本人工作的這個學校,乃至本人曾經去過的幾個學校,即便是有了室內體育場地,也不盡人意。各類體育場地中,籃球、排球、足球場地占有比重遠遠大于其他的體育場地,這與體育項目的全面開展和學生對體育的多方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時長期以來,體育課程教學在場地器材的配置規格上,都是競技化、成人化,很少考慮學生的興趣、需求和可接受性,因而未受到學生的喜歡。

三、體育場地的發展不平衡

一些農村學校別說是塑膠跑道或者是煤渣跑道,只要有塊水泥地上體育課的已經是很不錯了。農村學校的資金投入一般不會在這方面投入,往往都是在其他方面投入比較大,再加上農村學校本身的學生數量也不是很龐大,所以上一級對學校的資金發放也是有限的。

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相比,器材不足,缺少場館等是無法避免的問題,那么怎樣使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能夠克服這些困難,縮小與城鎮之間的差距當然也是多年來農村體育教師一直所追求的。教育形勢在迅猛地發展,農村學校體育教學條件有了顯著改善的今天,我認為,農村學校體育教學不能盲目追求趕超城鎮學校,體育教師應更新觀念,聯系實際,在挖掘地理條件、自然資源的潛力,利用地方體育特色和傳統體育優勢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大膽樹立和發展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獨特個性,充分利用當地的人文條件與自然環境因素,有效地彌補教學條件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體育教學目標的確立要有自己的特點

切實、合理、有效的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目標應該具有鮮明的個性,例如下陳的跳繩,前所中學的籃球等。學校要針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還要關注學生不同的基礎和熱情等的情況,制定體育教學目標時,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切不可與當地實際脫軌。能否解放思想,大膽地樹立、發展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個性,是衡量農村體育教師教學水平高低,教學效果好或差的一個重要標志,但決不能以標新立異地,為目標、為個性而個性,應從培養人才的目標出發,從學習主體的根本利益出發,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地制定具有農村學校鮮明個性的教學目標,而不能盲目追求和城鎮學校等同。

2.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有個性化

在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欠缺的條件下體育課堂有個性化的內容的話就可以和城鎮學校體育教學一樣收到同樣的效果??梢允峭粌热莸?,但是形式不一樣,如在跳繩的體育項目上,不一定只有單調的單次跳繩,可以是雙搖,還可以集體跳繩等等。這樣的項目有較高的鍛煉價值,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和終身體育的意識增強。還有像學生喜愛的爬山,跳方格等帶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活動,按傳統觀念,似乎被看作體育教學內容的異類,不能登大雅之堂,被拒之于體育課堂之外。用之,有損于體育教學形象,其實不然,這樣的體育項目比起其他的體育項目更具有吸引學生的魅力。這樣的錯誤觀念和認識使體育教學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所以體育課的內容切忌教學內容枯燥單調還伴隨呆板、苛刻而又細膩的技術要求,莊重嚴肅的而又沉悶的課堂氣氛,困囿得學生體育課上盲目又機械。學生期盼上體育課的目光和心情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身順心違,出勤不出力的殘酷現實。農村學校由于場地、器材、升學壓力等客觀因素的制約,這方面的表現更為突出。農村體育教師成為無米的巧婦,進退兩難,翻來覆去的一些內容,使學生喪失了上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育教學內容要根據實際,合理地選擇一些學生喜歡,教學條件許可,教學效果好的內容。例如,適當增加傳統項目的課時比重,讓鄉土項目走進課堂。這樣的體育課才能在歡愉的氣氛中進行,而學生的練習也會變得爭先恐后.積極主動。師生關系也會變得和諧統一。

3.開發校本,注重特色

課程建設中,體育教師可開發那些貼近時代特點、社會發展與學生實際的課程內容,建立校本課程資源,補充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不足。如北京市羊坊店中心小學周晨光老師是一位對奧林匹克教育執著無比的人,是他首先模擬古代奧運游戲,開創了小學奧林匹克特色教育的先例。又是他,把奧教展板扛到了全國二屆學校體育科學大會上、扛到了海寧會議(全國中小學創新觀摩展示)上,之后,又在電訊博覽會上展出,受到中國奧委會主席何振梁先生的高度贊揚,中體報、中青網以及國外的眾多媒體都作了報道。他親自編寫奧教校本課程教材,又組織了校園奧林匹克國際教育的系列活動,如:“校園里的聯合國”等,開創了“奧林匹克與文化教育沙龍”,發明了歡樂紙球等十多種體育器材。近來,又成功策劃了“愛心彩球行動”,吸引了全世界近八千萬人的眼球??梢哉f,校本課程的開發給體育教師提供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空間,又促進了他們的專業成長。當然校本特色的開發也不能盲目,要根據實際。

當然能否作好以上幾點,還要看一個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的。也要培養好的學生干部,這樣的話你上起課來就會如魚得水了。

參考文獻

[1]胡小明.人文體育觀的漸入與生物體育觀的談出.中國學校體育 ,1999;2

[2]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賈齊.“運動規則”及“運動技術”(技能)概念的學科教學論考察.體育與科學,2001,9

[4]賈齊,李捷.作為“關系”的體育課程內容.體育與科學,2004,2

上一篇:體育運動與健康論文下一篇:小學生體育健康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