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地質學家范文

2023-10-31

地質學家范文第1篇

一、巖芯鑒定

巖芯的巖性、回次進尺井深、換層井深、巖石名稱,結構構造、礦物成分、顏色等應與地質編錄一致。

二、巖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內容及方法

1、詳細觀測記錄描述裂隙與巖芯的軸夾角、裂隙寬度、充填程度,充填物成分、地下水活動形跡,裂隙面的粗糙程度、有無擦痕等。

2、對巖芯上孔洞與裂隙的描述:孔洞的大小、形狀,孔洞之間的連通情況,洞壁上有何種沉淀物,孔洞的成因、裂隙的寬度、裂隙的充填物、充填程度;是否見褐鐵礦薄膜。統計線裂隙率,測量裂隙與巖芯的軸夾角。尤其對礦層頂底板的裂隙發育情況要注意觀察。

裂隙統計可采用線裂隙率法,即

線裂隙頻率(條/m)=該段巖芯長(m) 該段巖芯裂隙條數(條)

注意避免破裂巖芯的重復統計,并重點描述寬大裂隙。

3、泥化層的描述:泥化層的層位、物質成份、厚度、軸夾角等。

4、詳細觀測記錄描述巖芯上出現的溶孔、溶洞的大小、溶蝕深度、個數。

5、風化情況

強風化帶:巖芯全部退色、易碎,大部分母巖結構被破壞,多數礦物粘土化,裂隙面上地下水活動行跡明顯,如沉淀物、水垢等,巖芯多呈碎屑狀、角礫狀、滲土狀、砂狀、粉狀。強風化帶工程地質條件不穩定,易發生崩塌。

弱風化帶:巖石部分退色,或顏色變淺,母巖結構基本清晰可見,巖芯易機械破碎,多呈塊狀,少量碎塊狀、柱狀。相對強風化帶來說工程地質條件比較穩定,同時也是潛水含水層的底板。

6、巖芯塊度、形狀劃分

長柱狀(指長度>20cm的巖芯);短柱狀10~20cm;大塊狀10~5cm;碎塊狀5~2cm;碎屑狀<2cm。

7、檢查機臺上的簡易水文地質觀測記錄本,記錄的次數是否符合要求、內容是否齊全。如果發現水位的升降情況較大,要立刻對照相應部位的巖芯情況,確定含水層的位置及其厚度。如發現有鉆具自動陷落的記錄,則可能有溶洞。

8、檢查機臺上觀測水位的測繩,標記是否清楚、懸掛測鐘的地方,標記是否為零。

9、終孔后24小時編錄人員要親自觀測靜止水位,并作好記錄。

地質學家范文第2篇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城市建筑行業愈發火熱。在進行建筑之前,設計師們需要對建筑地點進行勘測和調查,通過對水文資料的仔細閱讀,可以得知在具體地點及范圍內有無地下水的開發。地下水是現代社會重要的資源種類,也是當今社會下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水資源。但如果地下水經過了開發和利用,那么在地下水礦脈行方進行工程建筑就會有風險。因此在工程建筑的設計之初,進行工程地質勘測十分有必要,究其原因就是為了分析當地的土質是否符合工程開發的條件。水文地質勘探對于工程地質勘探來說起到一個基礎的作用,對工程進展和安全程度又有相對應的參考效果,因此在工程勘探的時候應當尤其注意水文資料中的地下水開發。本文將從地下水的危害開始,對工程勘探中水文地質的作用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地下水;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質勘探;評價分析

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正值我國改革開發浪潮的頂端,一大批地質學者投身到地質勘探的工作中,我國的建筑行業以及工業發展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同時為了保證建筑行業的良好競爭和發展,國家對于建筑的質量要求也在進一步提高。因此在進行工業設計和勘探的時候,對原本的土地性質勘測就顯得格外重要。因地下水的特殊性質,導致上方有工程建筑的時候既有可能帶來風險,所以在工程地質勘測的過程中對地下水的了解異常重要。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建筑已經不僅是人們居住的房子,辦公的地點,更是居民生活的保障和基礎,也正是因為這樣,對基礎建設的重視才能促進我國工業建筑更快發展和前進。

一、基本定義

1.地下水

地下水(ground water),是指賦存于地面以下巖石空隙中的水,狹義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飽和含水層中的水。在國家標準《水文地質術語》(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種形式的重力水。

國外學者認為地下水的定義有三種:一是指與地表水有顯著區別的所有埋藏在地下水的水,特指含水層中飽水帶的那部分水;二是向下流動或滲透,使土壤和巖石飽和,并補給泉和井的水;三是在地下的巖石空洞里、在組成地殼物質的空隙中儲存的水[1]。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水量穩定,水質好,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條件下,地下水的變化也會引起沼澤化、鹽漬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現象。

2.水文地質

水文地質是地質學分支學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象,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采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生產建設的需要,水文地質學又分為區域水文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球化學、供水水文地質學、礦床水文地質學、土壤改良水文地質學等分支學科。近年來,水文地質學與地熱、地震、環境地質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滲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領域[2]。

3.工程地質

工程地質學是地質學的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把地質學理論與方法應用于工程活動實踐,通過工程地質調查及理論的綜合研究,對工程所轄地區即工程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評價,解決與工程活動有關的工程地質問題,預測并論證工程活動區域內各種工程地質問題的發生與發展規律,并提出其改善和防治的技術措施,為工程活動的規劃、設計、施工、使用及維護提供所必需的地質技術資料。

二、地下水對工程建設所帶來的危害

眾所周知,水文資料對工程地質勘測開說非常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勘測該地區是否存在地下水開發的情況,也正因此,地下水的存在給施工單位帶來了很大的壓力[3]。

1.水位上升帶來的危害

當前環境背景下,我國的大多數地區處于季風型氣候,都會有梅雨季節的存在。而雨水恰恰是地下水的來源之一,通過大量的雨水降臨后,地下的水位開始暴增,而因為水位暴增的原因,導致原有的巖石層受到擠壓而開裂,開裂后大量的積水就會涌入沙土層,也就是我們建筑時見到的地基層面,地基層被雨水浸泡,很容易導致地基的開裂和硬度降低,也就會導致建筑物產生危險。

同時,在長時間的浸泡下,建筑物底層的地基有腐爛潰敗的風險,會滲出大量的水分將防水層破壞,建筑物的底層也會被水浸泡,從而造成底層居民或是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變差,并且在長時間陰暗的環境下,極其容易造成細菌的滋生,屆時還有可能會有傳染病的風險發生[4]。

2.水位下降帶來的危害

通過對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很多地區的地下水都直接連接了城市供水的管道,通過對水流的改向,引導水流往水廠方向運輸,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和過濾后,成為了人們日常的居民用水。但過度的地下水開發會導致平流層的水位降低,眾所周知,地下水資源的成長環境是處于地下的溶洞或河流,其內部構造是中空的。而地下水位下降帶來的是巖石層中更多的空隙,這也會導致地面下凹,如果地面還存在著高大的建筑,那么地面下陷的速度將會更快。同時也會對建筑中的人和財產產生威脅。

另一方面,如果因為長時間的干旱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那么在干旱的過程中,表層土地的水分被蒸發,變成了干燥且硬質的土地,這也會進一步地拉低表層土壤的彈性,導致土壤會在極快的速度中斷裂和下沉,同樣也會對地表建筑造成極大的威脅。

3.水位變化對土地的破壞

我們腳下的土地是由不同層面的地質組合成的,而地下水一般處于巖石層的夾縫中,水文地質的工作人員們通過對土壤水分和巖石層的侵染情況推斷出地下存在地下水,在地下水的產生過程中,雨水和一些河流是主要條件,通過地表滲透的水分一步步形成地下河流或是地下存水。而隨著地下水的水位增長和下降,巖石層內部的容積也在不斷地被擠壓,而巖石層具有彈性變形、脆性破裂、摩擦滑動及蠕變等變動特點,隨著一步步的擠壓和下落,巖石層會發生下降甚至是斷裂。巖石層作為地表最主要的支撐結構,斷裂的后果非常嚴重,可以波及極大范圍內的地表建筑[5]。

通常,地下水的活動性并不高,自身的流動一般是很緩慢的。造成地下水水位反復無常的情況則大部分原因是對于地下水的開發過于嚴重,改變了地下水的流向和速度,導致地下水存在地在短時間內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導致巖石層和沙土層難以支撐地表壓力,發生了坍塌和斷裂。

三、工程地質勘測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完善勘測制度

現階段,很多的工程勘測隊伍并不專業,甚至一度沒有專業的人員帶隊,這就導致了很多情況下無法對地址進行客觀精準地分析和判斷,也就造成了很多工程地面的質量不佳。在很多情況下,一個完善的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進度中的風險,同時對勘測隊伍的管理也要做到時刻監督工作完成情況,在勘測過程中,必須要走完相對應的流程,包括采樣在內的資料閱讀、樣品采集、樣品化驗等方面,都要具有極高的專業性和基礎性,只有這樣才能完成一個良好的工程地質勘測[6]。

2.詳細了解水文資料

水文資料通常由當地的水文局進行統一妥善地保管,在數年前甚至是十數年前,我國對于水文資料的重視程度并不如其他地質勘測那樣高,導致很多的水文工作沒有進展到位,因此在工程地質勘測對水文資料的查閱上就遇到很多的困難,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不管有沒有詳盡的水文資料和地下水開發檔案,工程勘測都必須保持一顆敬業的心理,不能因為資料的缺失就高興,不能因為工作量的減少就不作為。在資料缺失的情況下,工程地質勘測隊應當對缺少的水文資料進行調查,通過實地勘測對土地及底下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再通過和當地的水文局進行聯動的方式合力對當地地區進行地質勘測活動。在節省時間的同時還可以幫助當地水文局獲取一手的水文資料,同時由于自身的參與,可以讓工程地質勘測人員對地下水的情況有一個更豐富的認知,從而更加了解當地的基本情況,對工程建設設計做出更加精準的判斷。

3.專業化程度要提升

在以前的工程勘測的隊伍中,大致存在著專業人員帶著幾個打下手的工作人員進行勘測工作,這樣的方式很難將效率提升,并且一個人或是兩三個專業人員之中很容易出現錯誤的判斷,又因為專業人員的缺失,導致不能進行討論和研究,同樣也會促使勘測結果的不準確和對數據的認識不完全。

大多數情況下,施工單位會培養專業化的勘測隊伍,陪伴施工隊前往全國各地進行工程開展,但對于專業人員的培養仍不夠精準,一些施工隊里面的勘測隊伍十分懶散,甚至對于基本的水文資料也是充耳不聞,只顧著埋頭混日子。這樣的情況會給具體施工造成巨大的麻煩,也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損失。對于地下水的開發和發現,必須存在一個清醒的認知,在絕對精準的程度上分析工程建筑的可能性和安全性。只有個方面達到標準化和專業化,才能對施工產生重要的影響與判斷[7]。

四、地下水危害及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評價與分析

通過分析地下水在水文地質對工程地質勘測的危害分析,從而得出評價

1.地表和地下水情況

在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的勘測中,對地表和地下水情況的了解都是極其必要的,同時作為地址評估報告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對地表基本情況的判斷和檢驗也可以推測出地下水的含有量情況,對公路、稻田、土地、河流、建筑物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測,通過對相關地區土壤含水量進行記錄,并根據所排查的地區畫出三維立體的效果圖,在效果圖上標注數個勘測的地點,將勘測點進行結合和鏈接,由此的出一套區域內的地址地表地形圖。

同時由于地下水會對所處的巖石層造成影響,所以在發現或是疑似有地下水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向上級領導進行匯報和報備,并在相關資料上標注清楚,由此來避免因標注不及時導致的地下河上方開始施工。

對于地下水來說,大量的降雨會導致水位上升,因此在勘測過程中,同樣需要對全年內的降水量進行分析,通過尋找降水量最高的時間段,觀察地表滲水的情況,判斷地下水的位置和地下水水位的情況。

2.地下水承壓層的問題

地下水一般存在于地下巖石層的夾縫中,因此在夾縫上方的巖石層就具有一個類似承重墻的作用,而承重墻受到了反復的擠壓則會發生變形,這也就會導致承重墻向上凸起,致使地面也會產生突起。如果在這樣的地貌環境之上建造建筑,則會產生非常大的危險。

另一方面,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地下水噴涌的情況沒很有可能造成整個工程進度的暫停,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需要進行向地底灌輸水泥漿以封住地下水溶洞的情況發生。因此在工程設計之初,必須要對象對應的基本情況做完善的了解,避免后期事故的發生,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地下水管涌或噴發的情況不僅會導致經濟損失,更是對整個工程進度的暫停,嚴重時甚至還會造成工人的生命安全危險。因此,工程勘測不僅需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任,還要想著自己的數據是否精準直接的影響到了施工人員的安全。

3.其他細節地質情況的標注

其他地質細節指的是在工程地質勘測中發現的一些特殊現象,例如發現建筑體地上預審滲透情況并不良好,這可能是地下巖土層過厚而泥土層過于薄弱的原因,這樣的情況會導致雨后的排水效果差,因此應當將這類情況上報給上級部門進行報備,在對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加強防水設施的組建,地基使用的水泥和鋼筋也要換成耐腐蝕的高強度材料。同時,如果發現地表泥土非常柔軟,這可能是泥土層存在沙土化的結果,也需要向上級進行報備。通過之后需要對地基進行加深處理,目的是為了防止泥土過于柔軟導致的地基不穩定,后期可能會有建筑傾斜甚至是塌陷的危險[8]。

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開展之前,進行詳細的地質調查是必須的也是必須要的,通過對當地水文資料的了解和閱讀,對施工地點附近的地下水資源開發情況有一個完善的了解,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為不了解地質情況而盲目的施工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在工程建筑完成后,詳細的地質勘測可以保證建筑在使用年限之內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使用體驗。

在其他的方面施工方應當完善自己的地址勘測隊伍,對隊伍的專業程度進行分析和提高,引進專業性人才進行專業化的工作開展,在保證工作進程的科學性之后也能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弓足總人員需要對周邊的地理、土壤甚至是天氣情況都要有一個完善的了解,對工程設計進一步的提出自己的意見,為可能發生的事情打下預防針,盡最大可能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和使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成文.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內容和方法[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工程技術:00246-00246.

[2] 李修民[1]. 基礎工程建設的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參數測定及其評價[J]. 建筑技術研究, 2018, 001(005):P.52-53.

[3] 修民 李. 基礎工程建設的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參數測定及其評價[J]. 建筑技術研究, 2018, 1(5).

[4] 王延芳. 山東省聊城市地質環境監測與評價報告:1996-2000年[R].山東省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2001).

[5] 李修民. 基礎工程建設的巖土工程水文地質參數測定及其評價[J]. 建筑技術研究, 2018, 1(5):2.

[6] 王寧. 關于工程地質勘察中存在的危害探討--水文地質問題[J]. 地球, 2015, 000(007):183-183.

[7] 張傲妲, 高福中. 試論地下水對地質工程和地質勘察的作用及其影響[J]. 中國科技博覽, 2012(34):1.

[8] 唐宗鑫. 水文地質勘察在工程地質中的地位及意義研究[J]. 建材與裝飾, 2016(36):2.

地質學家范文第3篇

學院:``````````````````````

專業班級:``````````````````

姓名:```````````

學號:````````````

指導老師:`````````````

時間:`````````````````

地點:饅頭山

(一)、實習基本介紹

今天,09級土木工程專業的全體同學,乘坐包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濟南長清區進行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日常的學習中學到的都是基本理論知識,通過實習,我們會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夠充分利用課本上所學的,提高自身應用能力、動手能力。

我們的實習分為兩天,4月13號實習地點是濟南長清張夏鎮饅頭山和靈巖寺, 實習內容是了解饅頭山的巖層構成、靈巖寺景區斷層及滑坡現象。4月14號的實習地點是長清區蘇莊,實習項目是蘇莊斷層、蘇莊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使用。

(二)、實習目的

一、了解饅頭山各個層次巖石的類別、顏色與厚度,并學會自己判別。 判定斷層及其要素—斷層帶、上下盤,估測斷層的斷距與落差。

二、能夠判別巖層的走向和傾向,還有巖層的褶皺類型(向斜、背斜),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的產狀——走向、傾向與傾斜角。

三、了解野外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地質儀器工具的使用等野外地質工作的一般方法。

四、通過實習,近距離接觸巖層,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了解野外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地質儀器工具的使用等野外地質工作的一般方法。

(三)、實習內容

一、饅頭山斷層

饅頭山是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排名第三的地質名山,并且被列入山東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它位于濟南市以南、泰山以北,距離濟南市區僅二十多公里,海拔408米,因形似饅頭而得名。當地人還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這里還有眾多的三葉蟲化石(三葉蟲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可見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大海深處,三葉蟲是生活在6億年到2億多年前的古老節肢動物,海洋中到處都是他們的蹤跡,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絕滅。饅頭山地質年代屬古生代寒武紀淺海相沉積地層,饅頭山分為饅頭組、毛莊組、徐莊組、張夏組,由于徐莊組地勢陡峭,所以我們只能從遠處稍微觀察,并聽老師進行講解。主要近距離觀察了饅頭組和徐莊組的巖層組成。饅頭組包含十層,徐莊組包含六層,在老師的帶領及講解下,我們對每一層的巖石類型及顏色進行了近距離的識別并拍了照片。

饅頭組(灰色頁巖和石灰巖,泥灰巖,上部有鮮紅色易碎頁巖和毛莊組分界) 第一層:葉巖,厚約兩米,大部灰黃色,局部呈現灰色。

第二層;石灰巖,厚約四米,巖石呈灰色。

第三層:葉巖,厚約十三米,灰綠色。

第四層:葉巖,厚約八米,顏色顯黃綠色。

第五層:石灰巖,厚度約五米,顏色呈現土黃色。

第六層:葉巖,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紫色。

第七層:石灰巖,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淡黃色。

第八層:葉巖,厚度約八米,顏色為灰綠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石灰巖,厚度約四米,顏色為灰黃色。

第十層:葉巖,厚度約十三米,顏色呈鮮紅色。由于該層位于山頂,所以此處巖石風化嚴重。

上圖為饅頭山斷層

二、毛莊組

第一層:由紫色云母葉巖組成,厚約十九米。

第二層:由灰色云母葉巖組成,厚度約四。

第三層:葉巖,厚度約為六米,顏色為紫色,由于該處地勢高處于風口處,受到各種外力因素的影響,該處水流失嚴重,不適合植物生長,該處基本上無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三米。

第四五六層集中于一塊巖石上,全部由石灰巖組成,但是石灰巖的類別不同。用肉眼可以清澈的看到,第四層和第六層上有明顯的鮞狀顆粒。

(四)、實習總結

兩天的實習不知不覺中便結束了,雖然稍微有點累,但是我們受益匪淺,實習過后,對于課本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也有了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質年代的巖層。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工程地質學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工程地質學的意義,鞏固了課本上的知識,還動了了實地勘察的艱苦。

這次的實習,進一步加固和加深在課堂上學過的理論知識,培養出用工程地質觀點分析實際問題和觀察能力,在實習中,觀察分析褶皺、斷裂特征,從而進一步明確了工程地質的地位以及與工程建設緊密結合的治學思想。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的方法要領和細節,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 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

在實習過程中我們總是寸步不離老師,同學們有拿手機記錄,也有拿本子專心聽講,大家都為了難得的實習認真地學習著。

第二篇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使我們獲得地質實體的感性認識,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通過基本技能的訓練,使我們了解野外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

4.了解地質構造對工程影響,把地質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二、實習地點

1. 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的饅頭山

三、實習時間

/////////////////////////

五、實習內容

第一天 //////////////////

第一天我們實習的目的地是濟南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的饅頭山和靈巖寺,主要內容是觀察饅頭山的地質構造和饅頭組、毛莊組等巖層,以及靈巖寺附近的滑坡和斷層。

(一)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饅頭山

1.饅頭山簡介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這說明這山的外形特別像饅頭。饅頭山距濟南市區僅20來公里。張夏境內群山連綿,饅頭山就在這群山之間,和周圍的山相比沒有太大的區別。山上滿是雜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樹。整個山體為石質山,半山腰上散落著一小塊一小塊的農田。名字看起來有些俗氣,個頭也不算太高。 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因為,它那豐富的皺紋和陳年脈絡,忠實地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真可謂“濃縮的就是精華”。抬手之間,跨越五億年順著不太陡的山勢拾徑而上,在山腰處便可見一處巖層,這塊巖層乍看起來很普通,但它卻是無價之寶。因為,這一塊巖層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該處巖層近兩米高,層次非常明顯。于峰介紹,最底部淡粉紅色的一層是花崗巖石,與這一層對比非常明顯的是,上面緊挨著的青灰色古代花崗巖,兩者之間的時間相隔2.5億年,而古代花崗巖距今約2.8億年。也就是說,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間的距離就輕松跨越了整整5.3億年的歷史。讓人不得不感慨滄海桑田變幻之快啊!再往上走,就會發現一個小土丘,土丘上布滿了碎石片??蓜e認為它只是個普通的小山丘,這里可是有名的三葉蟲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葉蟲見證了這里曾是海洋深處的歷史。三葉蟲是生活在6億年到2億多年前的古老節肢動物,在當時它幾乎占據了整個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絕滅。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三葉蟲化石約四千多種,我國是發現三葉蟲化石最多的國家之一,有1千多種。三葉蟲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它歷史悠久,據記載,宋、明、清時代已有人把玩,稱之為“多福石”、“鴻福石”。在普通人的眼里,三葉蟲化石是“玩物”,但它在地質科研人員的眼里卻是貨真價實的“寶貝”。從上個世紀初,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地質科研人員不斷探索研究,在饅頭山地區發現了17個三葉蟲生物帶,并確定饅頭山為一處最完整的寒武紀地層層型剖面,從而成為中國寒武紀地質結構劃分的標準山。因此,饅頭山也就成為地質界公認的世界地質名山。每年,都有無數地質專業的大學生和相關專家造訪饅頭山,一睹它滄海桑田的容顏。實在的名字背后是豐厚的物產 饅頭山不是一個孤立的小山頭,它的余脈蜿蜒相連。其中東邊的一支余脈遠觀像一個大佛頭,鼻子、眼睛、嘴巴惟妙惟肖,煞是生動。這么美麗的山當然也有美麗的傳說。

饅頭山不僅地質豐富,據說還藏有金礦。相傳很久以前在山的東側有一處泉眼,泉水常年汩汩噴涌,泉水清澈見底。有一年,一個從南方過來專做修補鐵鍋鐵盆的手藝人,走到這個泉眼處坐下休息。休息完了起身要走的時候,他竟然發現泉水里有一層亮亮的金粒兒。他大喜過望,趕緊把包袱解開,把金粒兒撈上來放進包袱里。撿了個大財的生意人在心里打起了算盤:“可不能讓別人知道這里有金子,得想個辦法把泉眼藏起來。”于是,他在泉眼邊順手拔了一棵草,用草堵住了泉眼。過了幾天,這個生意人得意洋洋地趕了一輛大馬車又來到泉眼處,想撈到更多的金子??墒堑人搅烁?,傻了眼,泉眼處竟然不流泉水了。據老人們講,他拔的那棵草正好是萬年草,用它堵死了泉眼,泉水要到一萬年以后才能重新流淌。饅頭山到底有沒有金礦,還需要地質部門的勘查,但饅頭山周邊盛產木魚石可是個不爭的事實。 1991年,張夏鎮饅頭山附近的村民們驚訝地發現,他們平時用來壘豬圈的石頭竟然是世上

少有的寶貝——木魚石。這是木魚石首次在張夏鎮中部饅頭山被發現。據考證,形成于距今約5.5——5.8億年之間的木魚石,是一種珍貴的玉石石材,含26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用木魚石制作的器皿通透防腐,此外,它還能制成各類收藏藝術精品。饅頭山是塊寶地,珍貴的木魚石給饅頭山周邊的居民們帶來了財富和商機,也是饅頭山除了是地質名山外的又一驕傲。饅頭山將建大型地質公園自饅頭山被命名為世界地質第三名山,尤其是在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以后。當地有關部門經多方論證、研究,決定根據饅頭山獨特的地質風貌和考察價值,以饅頭山為核心,在其周圍興建集科普、教育、研究、旅游于一體的地質公園,這也將是山東省最大的地質公園。據介紹,規劃中的饅頭山地質公園將劃分為五大片區,中部將建成地質文化廣場,設計面積200畝,主要工程是建設三葉蟲概念性廣場標志雕塑和區內各景點雕塑;西部是展館片區,規劃面積100畝,主要是地質博物展廳,為地質專家、學者及游客提供地質教學設施和科普知識展覽;北部是大沙河片區,對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突出靈山秀水的地方特色;南部是饅頭山地質剖面片區,將整理修建參觀場地、修建硬化參觀道路及碑亭、山頂標志性建筑等。

2.實習任務:饅頭山巖層

(1)饅頭組

第一層頁巖,黃灰色,2m。

第二層薄層石灰巖,藍灰色,厚4m,含燧石結核。

第三層鈣質頁巖,灰黃色及灰色,厚13m。

第四層頁巖,紫色,厚8m。

第五層石灰巖,土黃色,厚6m。與另一個山體對比可發現此處為斷層,為平推斷層。 第六層頁巖,灰綠色,厚4m。

第七層石灰巖,灰綠色,厚2m。巖體上孔洞發育成熟,巖體易形成溶洞,不利于工程建設,強度低于第五層的石灰巖。

第八層頁巖,紫紅色,厚7m。

第九層石灰巖,灰白色,厚2m,縱向裂隙打,孔洞發育少。

第十層頁巖,鮮紅色,厚5m,風化嚴重。

(2)毛莊組

第一層云母頁巖,紫紅色,厚4m。

第二層頁巖,紫色,厚13m。

第三層頁巖,紫紅色,厚4m。

(

二、三層中間有明顯分隔帶)

第四層鮞狀石灰巖,厚0.8m。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0.2m。

第六層鮞狀石灰巖,厚0.3m。

據老師介紹說,第

四、

五、六層原來為海底,由于后來的地殼運動成為現在的毛莊組巖層。

六、 實習總結

為期兩天的實習匆匆結束了,在這兩天里面,雖然天氣不太好,但我們在劉老師的指導帶領下,實地認識了斷層、滑坡、褶皺、巖石構造以及向斜背斜的地質構造。這次實習的親身經歷,使我們對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鞏固了我們所學到的知識。 第三篇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有了深刻的認識與了解,掌握了關于工程

地質與土力學中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為了更好點的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了解,我們08級土木工程專業在六月三號在劉傳孝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的地質實習。

一、地質實習的目的

1、學會對巖石的肉眼判別

2、了解饅頭山沉積巖的每一層的巖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4、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巖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5、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巖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二、地質實習的過程

我們的實習分為兩天(六月

三、四號),六月三號實習地點是長清張夏鎮滿壽山和靈巖寺, 實習項目是滿壽山的巖層構成和滑坡、斷層現象,六月四號的實習地點是蘇莊,實習項目是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實習,六月四號下午我們結束地質實習,返回學校。

三、實習的內容

1、認識滿壽山的巖層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饅頭組主要由紫紅色、黃綠色等雜色頁巖及泥質、白云質灰巖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雜巖的肉紅色片麻狀花崗巖之上。下部灰巖中含磁石結核和條帶,上部頁巖中具微細水平層理,中部頁巖含有三葉蟲化石~中華萊德利基蟲。厚度119米。

在開始實習前,劉老師將此次實習分為三組-饅頭組(十層)、毛莊組(六層)、徐莊組(五層)。

一、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兩米,巖層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盡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巖組成,該層巖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巖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巖,厚約八米,巖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十三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土黃色,裂隙發育輕微,有利于工程實施,第六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黃綠色。

第七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綠色,空隙發育,石灰巖表面覆蓋物為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為頁巖,厚度約七米,顏色為紫紅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為石灰巖,厚度約兩米,顏色為灰白色,縱向裂隙發育比較大,但是橫向裂隙發育小,前度較高。

第十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于該層位于山頂,所以此處巖石風化嚴重。

二、毛莊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為紫紅色,頁巖中含有云母

第二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十三米,顏色呈現紫紅色

第三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四米,顏色為紫紅色,由于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巖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三米。

二、徐莊組

由于徐莊組地勢陡峭,我們不能繼續前行,所以未能近距離觀察徐莊組的巖層組成。 背斜是褶皺的一種,為巖層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底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老地層在中間,新地層在兩側,另外褶皺也包括向斜,其為巖層向下彎曲的槽型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地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新地層在中間,老地層在兩側。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連接、相間排列,常是多個連續出現。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

四、實習的結論

1、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縮小了書本與實際的差距

2、學會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測得巖層產狀,

3、掌握了背斜與向斜的基本判定

4,、對斷層與滑坡等地質現象有了進一步認識,理論聯系實際。

地質學家范文第4篇

學院:``````````````````````

專業班級:``````````````````

姓名:```````````

學號:````````````

指導老師:`````````````

時間:`````````````````

地點:饅頭山

(一)、實習基本介紹

今天,09級土木工程專業的全體同學,乘坐包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濟南長清區進行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日常的學習中學到的都是基本理論知識,通過實習,我們會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夠充分利用課本上所學的,提高自身應用能力、動手能力。

我們的實習分為兩天,4月13號實習地點是濟南長清張夏鎮饅頭山和靈巖寺, 實習內容是了解饅頭山的巖層構成、靈巖寺景區斷層及滑坡現象。4月14號的實習地點是長清區蘇莊,實習項目是蘇莊斷層、蘇莊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使用。

(二)、實習目的

一、了解饅頭山各個層次巖石的類別、顏色與厚度,并學會自己判別。 判定斷層及其要素—斷層帶、上下盤,估測斷層的斷距與落差。

二、能夠判別巖層的走向和傾向,還有巖層的褶皺類型(向斜、背斜),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的產狀——走向、傾向與傾斜角。

三、了解野外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地質儀器工具的使用等野外地質工作的一般方法。

四、通過實習,近距離接觸巖層,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了解野外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地質儀器工具的使用等野外地質工作的一般方法。

(三)、實習內容

一、饅頭山斷層

饅頭山是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排名第三的地質名山,并且被列入山東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它位于濟南市以南、泰山以北,距離濟南市區僅二十多公里,海拔408米,因形似饅頭而得名。當地人還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這里還有眾多的三葉蟲化石(三葉蟲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可見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大海深處,三葉蟲是生活在6億年到2億多年前的古老節肢動物,海洋中到處都是他們的蹤跡,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絕滅。饅頭山地質年代屬古生代寒武紀淺海相沉積地層,饅頭山分為饅頭組、毛莊組、徐莊組、張夏組,由于徐莊組地勢陡峭,所以我們只能從遠處稍微觀察,并聽老師進行講解。主要近距離觀察了饅頭組和徐莊組的巖層組成。饅頭組包含十層,徐莊組包含六層,在老師的帶領及講解下,我們對每一層的巖石類型及顏色進行了近距離的識別并拍了照片。

饅頭組(灰色頁巖和石灰巖,泥灰巖,上部有鮮紅色易碎頁巖和毛莊組分界) 第一層:葉巖,厚約兩米,大部灰黃色,局部呈現灰色。

第二層;石灰巖,厚約四米,巖石呈灰色。

第三層:葉巖,厚約十三米,灰綠色。

第四層:葉巖,厚約八米,顏色顯黃綠色。

第五層:石灰巖,厚度約五米,顏色呈現土黃色。

第六層:葉巖,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紫色。

第七層:石灰巖,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淡黃色。

第八層:葉巖,厚度約八米,顏色為灰綠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石灰巖,厚度約四米,顏色為灰黃色。

第十層:葉巖,厚度約十三米,顏色呈鮮紅色。由于該層位于山頂,所以此處巖石風化嚴重。

上圖為饅頭山斷層

二、毛莊組

第一層:由紫色云母葉巖組成,厚約十九米。

第二層:由灰色云母葉巖組成,厚度約四。

第三層:葉巖,厚度約為六米,顏色為紫色,由于該處地勢高處于風口處,受到各種外力因素的影響,該處水流失嚴重,不適合植物生長,該處基本上無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三米。

第四五六層集中于一塊巖石上,全部由石灰巖組成,但是石灰巖的類別不同。用肉眼可以清澈的看到,第四層和第六層上有明顯的鮞狀顆粒。

(四)、實習總結

兩天的實習不知不覺中便結束了,雖然稍微有點累,但是我們受益匪淺,實習過后,對于課本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也有了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質年代的巖層。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工程地質學的了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工程地質學的意義,鞏固了課本上的知識,還動了了實地勘察的艱苦。

這次的實習,進一步加固和加深在課堂上學過的理論知識,培養出用工程地質觀點分析實際問題和觀察能力,在實習中,觀察分析褶皺、斷裂特征,從而進一步明確了工程地質的地位以及與工程建設緊密結合的治學思想。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的方法要領和細節,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 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

在實習過程中我們總是寸步不離老師,同學們有拿手機記錄,也有拿本子專心聽講,大家都為了難得的實習認真地學習著。

第二篇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使我們獲得地質實體的感性認識,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通過基本技能的訓練,使我們了解野外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

4.了解地質構造對工程影響,把地質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二、實習地點

1. 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的饅頭山

三、實習時間

/////////////////////////

五、實習內容

第一天 //////////////////

第一天我們實習的目的地是濟南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的饅頭山和靈巖寺,主要內容是觀察饅頭山的地質構造和饅頭組、毛莊組等巖層,以及靈巖寺附近的滑坡和斷層。

(一)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饅頭山

1.饅頭山簡介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這說明這山的外形特別像饅頭。饅頭山距濟南市區僅20來公里。張夏境內群山連綿,饅頭山就在這群山之間,和周圍的山相比沒有太大的區別。山上滿是雜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樹。整個山體為石質山,半山腰上散落著一小塊一小塊的農田。名字看起來有些俗氣,個頭也不算太高。 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因為,它那豐富的皺紋和陳年脈絡,忠實地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真可謂“濃縮的就是精華”。抬手之間,跨越五億年順著不太陡的山勢拾徑而上,在山腰處便可見一處巖層,這塊巖層乍看起來很普通,但它卻是無價之寶。因為,這一塊巖層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該處巖層近兩米高,層次非常明顯。于峰介紹,最底部淡粉紅色的一層是花崗巖石,與這一層對比非常明顯的是,上面緊挨著的青灰色古代花崗巖,兩者之間的時間相隔2.5億年,而古代花崗巖距今約2.8億年。也就是說,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間的距離就輕松跨越了整整5.3億年的歷史。讓人不得不感慨滄海桑田變幻之快啊!再往上走,就會發現一個小土丘,土丘上布滿了碎石片??蓜e認為它只是個普通的小山丘,這里可是有名的三葉蟲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葉蟲見證了這里曾是海洋深處的歷史。三葉蟲是生活在6億年到2億多年前的古老節肢動物,在當時它幾乎占據了整個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絕滅。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三葉蟲化石約四千多種,我國是發現三葉蟲化石最多的國家之一,有1千多種。三葉蟲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它歷史悠久,據記載,宋、明、清時代已有人把玩,稱之為“多福石”、“鴻福石”。在普通人的眼里,三葉蟲化石是“玩物”,但它在地質科研人員的眼里卻是貨真價實的“寶貝”。從上個世紀初,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地質科研人員不斷探索研究,在饅頭山地區發現了17個三葉蟲生物帶,并確定饅頭山為一處最完整的寒武紀地層層型剖面,從而成為中國寒武紀地質結構劃分的標準山。因此,饅頭山也就成為地質界公認的世界地質名山。每年,都有無數地質專業的大學生和相關專家造訪饅頭山,一睹它滄海桑田的容顏。實在的名字背后是豐厚的物產 饅頭山不是一個孤立的小山頭,它的余脈蜿蜒相連。其中東邊的一支余脈遠觀像一個大佛頭,鼻子、眼睛、嘴巴惟妙惟肖,煞是生動。這么美麗的山當然也有美麗的傳說。

饅頭山不僅地質豐富,據說還藏有金礦。相傳很久以前在山的東側有一處泉眼,泉水常年汩汩噴涌,泉水清澈見底。有一年,一個從南方過來專做修補鐵鍋鐵盆的手藝人,走到這個泉眼處坐下休息。休息完了起身要走的時候,他竟然發現泉水里有一層亮亮的金粒兒。他大喜過望,趕緊把包袱解開,把金粒兒撈上來放進包袱里。撿了個大財的生意人在心里打起了算盤:“可不能讓別人知道這里有金子,得想個辦法把泉眼藏起來。”于是,他在泉眼邊順手拔了一棵草,用草堵住了泉眼。過了幾天,這個生意人得意洋洋地趕了一輛大馬車又來到泉眼處,想撈到更多的金子??墒堑人搅烁?,傻了眼,泉眼處竟然不流泉水了。據老人們講,他拔的那棵草正好是萬年草,用它堵死了泉眼,泉水要到一萬年以后才能重新流淌。饅頭山到底有沒有金礦,還需要地質部門的勘查,但饅頭山周邊盛產木魚石可是個不爭的事實。 1991年,張夏鎮饅頭山附近的村民們驚訝地發現,他們平時用來壘豬圈的石頭竟然是世上

少有的寶貝——木魚石。這是木魚石首次在張夏鎮中部饅頭山被發現。據考證,形成于距今約5.5——5.8億年之間的木魚石,是一種珍貴的玉石石材,含26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用木魚石制作的器皿通透防腐,此外,它還能制成各類收藏藝術精品。饅頭山是塊寶地,珍貴的木魚石給饅頭山周邊的居民們帶來了財富和商機,也是饅頭山除了是地質名山外的又一驕傲。饅頭山將建大型地質公園自饅頭山被命名為世界地質第三名山,尤其是在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以后。當地有關部門經多方論證、研究,決定根據饅頭山獨特的地質風貌和考察價值,以饅頭山為核心,在其周圍興建集科普、教育、研究、旅游于一體的地質公園,這也將是山東省最大的地質公園。據介紹,規劃中的饅頭山地質公園將劃分為五大片區,中部將建成地質文化廣場,設計面積200畝,主要工程是建設三葉蟲概念性廣場標志雕塑和區內各景點雕塑;西部是展館片區,規劃面積100畝,主要是地質博物展廳,為地質專家、學者及游客提供地質教學設施和科普知識展覽;北部是大沙河片區,對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突出靈山秀水的地方特色;南部是饅頭山地質剖面片區,將整理修建參觀場地、修建硬化參觀道路及碑亭、山頂標志性建筑等。

2.實習任務:饅頭山巖層

(1)饅頭組

第一層頁巖,黃灰色,2m。

第二層薄層石灰巖,藍灰色,厚4m,含燧石結核。

第三層鈣質頁巖,灰黃色及灰色,厚13m。

第四層頁巖,紫色,厚8m。

第五層石灰巖,土黃色,厚6m。與另一個山體對比可發現此處為斷層,為平推斷層。 第六層頁巖,灰綠色,厚4m。

第七層石灰巖,灰綠色,厚2m。巖體上孔洞發育成熟,巖體易形成溶洞,不利于工程建設,強度低于第五層的石灰巖。

第八層頁巖,紫紅色,厚7m。

第九層石灰巖,灰白色,厚2m,縱向裂隙打,孔洞發育少。

第十層頁巖,鮮紅色,厚5m,風化嚴重。

(2)毛莊組

第一層云母頁巖,紫紅色,厚4m。

第二層頁巖,紫色,厚13m。

第三層頁巖,紫紅色,厚4m。

(

二、三層中間有明顯分隔帶)

第四層鮞狀石灰巖,厚0.8m。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0.2m。

第六層鮞狀石灰巖,厚0.3m。

據老師介紹說,第

四、

五、六層原來為海底,由于后來的地殼運動成為現在的毛莊組巖層。

六、 實習總結

為期兩天的實習匆匆結束了,在這兩天里面,雖然天氣不太好,但我們在劉老師的指導帶領下,實地認識了斷層、滑坡、褶皺、巖石構造以及向斜背斜的地質構造。這次實習的親身經歷,使我們對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鞏固了我們所學到的知識。 第三篇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有了深刻的認識與了解,掌握了關于工程

地質與土力學中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為了更好點的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了解,我們08級土木工程專業在六月三號在劉傳孝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的地質實習。

一、地質實習的目的

1、學會對巖石的肉眼判別

2、了解饅頭山沉積巖的每一層的巖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4、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巖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5、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巖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二、地質實習的過程

我們的實習分為兩天(六月

三、四號),六月三號實習地點是長清張夏鎮滿壽山和靈巖寺, 實習項目是滿壽山的巖層構成和滑坡、斷層現象,六月四號的實習地點是蘇莊,實習項目是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實習,六月四號下午我們結束地質實習,返回學校。

三、實習的內容

1、認識滿壽山的巖層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饅頭組主要由紫紅色、黃綠色等雜色頁巖及泥質、白云質灰巖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雜巖的肉紅色片麻狀花崗巖之上。下部灰巖中含磁石結核和條帶,上部頁巖中具微細水平層理,中部頁巖含有三葉蟲化石~中華萊德利基蟲。厚度119米。

在開始實習前,劉老師將此次實習分為三組-饅頭組(十層)、毛莊組(六層)、徐莊組(五層)。

一、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兩米,巖層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盡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巖組成,該層巖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巖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巖,厚約八米,巖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十三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土黃色,裂隙發育輕微,有利于工程實施,第六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黃綠色。

第七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綠色,空隙發育,石灰巖表面覆蓋物為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為頁巖,厚度約七米,顏色為紫紅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為石灰巖,厚度約兩米,顏色為灰白色,縱向裂隙發育比較大,但是橫向裂隙發育小,前度較高。

第十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于該層位于山頂,所以此處巖石風化嚴重。

二、毛莊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為紫紅色,頁巖中含有云母

第二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十三米,顏色呈現紫紅色

第三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四米,顏色為紫紅色,由于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巖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三米。

二、徐莊組

由于徐莊組地勢陡峭,我們不能繼續前行,所以未能近距離觀察徐莊組的巖層組成。 背斜是褶皺的一種,為巖層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底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老地層在中間,新地層在兩側,另外褶皺也包括向斜,其為巖層向下彎曲的槽型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地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新地層在中間,老地層在兩側。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連接、相間排列,常是多個連續出現。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

四、實習的結論

1、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縮小了書本與實際的差距

2、學會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測得巖層產狀,

3、掌握了背斜與向斜的基本判定

4,、對斷層與滑坡等地質現象有了進一步認識,理論聯系實際。

地質學家范文第5篇

礦物:礦物指由地質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單質或化合物; 類質同象:在一種晶體的內部結構中,某些質點被性質類似的他種離子或原子以各種比例相互置換或替代,而晶體結構類型和化學鍵性基本不變的現象。

同質多象:一種物質能以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晶體結構存在的現象,如金剛石和石墨。 條痕:條痕是礦物粉末的顏色。

斷口:礦物受力后不是按一定的方向破裂,破裂面呈各種凹凸不平的形狀的稱斷口。巖石:是由各種地質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地質和物理化學條件下穩定存在的礦物或玻璃集合體。 巖石的結構:是指巖石中礦物的形態、大小、空間分布和相互關系;

顯晶質結構:又稱全晶質結構。是指火成巖中的礦物晶體顆粒肉眼或20倍放大鏡能分辨的結構;

隱晶質結構:礦物顆粒很細,肉眼無法分辨出礦物顆粒者。是指全部或大部由隱晶物質和玻璃組成的全巖結構。巖石中礦物晶粒極為細小(小于0.1毫米)。 自形晶:礦物晶體發育成自己應有的形狀,稱自形晶;

巖石的構造:是指巖石中礦物集合體的形態、大小、空間分布和相互關系;

層理:在巖石形成過程中產生的,由物質成分、顆粒大小、顏色、結構構造等的差異而表現出的巖石成層構造。

水平層理:水平層理的特點是細層界面平直且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層面。

泥裂:又稱干裂、龜裂紋,是指泥質沉積物或灰泥沉積物,暴露干涸、收縮而產生的裂隙,在層面上呈多角形或網狀龜裂紋,裂隙成“V”形斷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頂底面。裂隙被上覆層的砂質、粉砂質充填。

波痕:非粘性的物質(陸源砂、碳酸鹽砂)在波浪、水流或風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狀起伏的痕跡,如沙漠中的沙丘、海灘的沙坡等。

膠結物:膠結物指成巖期在巖石顆粒之間起粘結作用的化學沉淀物。

變質巖:地殼中原有的巖石受構造運動、巖漿活動或地殼內熱流變化等內營力影響,使其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而形成的巖石。

變余結構:又稱殘留結構,是指變質巖中由于重結晶作用不完全,仍然保留的原巖結構。 變晶結構:是一種因變質作用使礦物重結晶所形成的結構。

巖漿:地殼深處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揮發組分的高溫黏稠的硅酸鹽熔漿流體。 結晶分異:指巖漿在冷卻過程中不斷結晶出礦物和礦物與殘馀熔體分離的過程。它是巖漿冷凝過程中由于不同礦物先后結晶和礦物比重的差異導致巖漿中不同組分相互分離的作用。又稱分離結晶作用。

地殼:從地表到莫霍面,由各種巖石構成的圈層。

巖石圈: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巖石組成的地球外殼固體圈層。 變質作用:是指地殼中的巖石,在溫壓,流體等條件變化時,使原巖在固態條件下發生成分、結構、構造、礦物組合等變化的地質作用過程。

化石: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層中保存下來的地史時期生物的遺體、遺跡,以及生物體分解后的有機物殘余等統稱為化石。

地震:地殼在內、外營力作用下,集聚的構造應力突然釋放,產生震動彈性波,從震源向四周傳播引起的地面顫動。

構造運動:由地球內動力引起巖石圈地質體變形、變位的機械運動。

整合:整合接觸,表現為上下兩套地層層面平行,地層內化石演化連續,地層時代連續,巖性變化反映出沉積環境的連續變化。 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上、下兩套地層的產狀基本保持平行,但兩套地層的時代不連續,其間有反映長期沉積間斷和風化剝蝕的剝蝕面存在。

角度不整合:上、下兩套地層的產狀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兩套地層的時代不連續,兩者之間有代表長期風化剝蝕與沉積間斷的剝蝕面存在。

背斜

向斜

節理

斷裂:斷裂是指巖層被斷錯或發生裂開。

平移斷層:兩盤順斷層面走向相對位移,而無上下垂直移動的斷層。 風化作用: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巖石在大氣圈和生物圈各種營力作用下所產生的物理和化學變化。

二、填空題

1.組成地殼的物質可分成(元素)(礦物)和(巖石)三個不同的級別。 2.地殼物質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種元素是(Si)、(O)和(Al);含量最多的兩種礦物是(長石)和(石英);根據化學組成,含量最多的是(硅酸)鹽類礦物。 3.肉眼鑒定礦物時,主要根據礦物的(形態特征)和(光學)、(力學)等物理性質。 4.下列礦物常見單體形態特征分別是:石榴子石為(粒狀);角閃石為(柱狀(或針狀));輝石為(短柱狀);橄欖石為(粒狀);長石為(板狀);石英為(柱狀)。 5.寫出下列礦物的常見解理特征:方解石為(三組完全解理);黑云母為(一組極完全解理);輝石為(兩組中等解理);長石為(兩組完全解理);石英為(無解理);橄欖石為(一組不完全解理)。

6.寫出下列礦物相對硬度:石英為(7);剛玉為(9);磷灰石為(5);白云母為(2)。

7.寫出下列礦物所屬化學類別:自然硫為(自然元素類);磁鐵礦為(氧化物類、);方鉛礦為(硫化物類);螢石為(鹵化物類);重晶石為(硫酸鹽類);和藍閃石為(硅酸鹽類)。

8.除一般的光學性質與力學性質外,下列礦物可作為鑒別時的特殊性質分別有:磁鐵礦的(磁性);滑石的(滑感);石墨的(滑感)和(染手);云母的(彈性)。 9.各類火成巖的SiO2含量分別是:超基性巖為(<45%);基性巖為(45-53%、);中性巖為(52-65%)和酸性巖為(>65%)。

10.組成沉積巖的物質主要來自(母巖風化后的產物)、(宇宙物質)、(火山物質)及(生物作用的產物及生物遺體)等方面。 11.沉積巖常見的層面構造有(波痕)、(泥裂)、(印痕)等。 12.區別石灰巖與石英巖的最簡便方法是在巖石上加(稀鹽酸),如有(起泡)反應的則為石灰巖。

13.區別石灰巖與白云巖的最簡便方法是在巖石上加(稀鹽酸),有(強烈起泡)反應者為石灰巖,僅有(微弱起泡)反應的為白云巖。 14.引起巖石發生變質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壓力)、和(具化學活動性的流體)。 15.寫出下列不同變質作用類型所形成的代表性巖石:熱接觸變質的(大理巖);接觸交代變質的(矽卡巖);區域變質的(板巖)和(千枚巖)等;動力變質的(斷層角礫巖)。

16.矽卡巖是(中酸性)或(基性)巖漿侵入于(碳酸鹽)圍巖中經(接觸交代)變質作用而形成的一類變質巖。

17.火成巖和沉積巖經(變質)作用可轉變成變質巖;火成巖與變質巖經(外力地

質)作用可轉變成沉積巖;沉積巖和變質巖經(巖漿)作用可轉變成火成巖。 18.根據巖漿冷凝固結時的環境不同,可把火成巖分成(深成巖)、(淺成巖)和(噴出巖)三類。

19.決定巖漿性質最重要的化學成分是(SiO2),根據它的百分含量可把巖漿分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四類。

20.熔巖的粘性主要取決于熔巖的化學成分和(揮發份)、(溫度)等。 21.外力地質作用包括(風化)、(剝蝕)、(搬運)、(沉積)和(成巖)等作用。 22.內力地質作用包括(殼運動)、(巖漿作用)、(變質作用)和(地震活動)等作用。 23.在變質作用過程中,原巖轉化成變質巖的過程基本是在(固體 )狀態下進行的。

24.當巖漿侵入圍巖時,接觸帶往往發生(接觸變質)作用,如果見有角巖、石英巖或大理巖則是(接觸熱)變質,見有矽卡巖則是(接觸交代)變質的結果。 25.板巖、(片巖)、(千枚巖)和片麻巖是最常見的區域變質巖。 26.變質反應常包括(水)和二氧化碳的釋放。

27.頁巖接觸熱變質后變成一種致密而無面理構造的巖石叫做(角巖);

28.火成巖、沉積巖經變質后形成變質巖,前者形成的變質巖稱為(正變質巖);后者形成的變質巖稱為(負變質巖)。

29.寒武紀地層中含量最多的化石是(三葉蟲)。

三、選擇題

1.下列全由礦物組成的一組是(d)

a.石英、瑪瑙、煤、云母; b.輝石、瀝青、石油、金剛石; c.人造水晶、礦泉水、長石、方解石; d.雪花、高嶺石、石英晶簇、花崗斑巖中的長石斑晶。

2.下列可共生在同一類火成巖中的礦物是( )。

a.石英、橄欖石、輝石、白云母; b.鉀長石、鈉長石、石英、黑云母;c.鉀長石、石英、白榴石、鈣長石;d.橄欖石、鈣長石、輝石、角閃石。

3.基性巖與酸性巖的不同主要表現在( )。

a.形成深度; b.礦物成分; c.顏色; d.結構構造。

4.沉積巖形成過程中各種作用的先后順序是( )。

a.風化——搬運——剝蝕——沉積——成巖; b.風化——剝蝕——搬運——沉積——成巖; c.剝蝕——風化——搬運——沉積——成巖; d.剝蝕——搬運——沉積——成巖。

5.下列純屬硅酸鹽類的礦物組是( )。

a.鉀長石、高嶺石、紅柱石、滑石; b.石英、橄欖石、天然泵、鉀長石; c.螢石、石榴子石、白云母、角閃石; d.輝石、方解石、石膏、黃鐵礦。

6.下列具有極完全解理的礦物是( )。

a.方解石; b.白云母; c.輝石; d.橄欖石。

7.下列均具中等解理的礦物組是( )。

a.輝石、角閃石、長石、方解石; b.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絹云母; c.長石、輝石、角閃石、紅柱石 ; d.石墨、黃銅礦、磷灰石、螢石、石鹽。

8.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動的礦物組是( )。

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 b.螢石、長石、云母、金剛石; c.橄欖石、角閃石、輝石、剛玉; d.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石榴子石 。

9.石灰巖變成大理巖所發生的主要變化是( )。

a.礦物成分; b.巖石結構; c.巖石構造 ; d.巖石顏色。

10.下列哪種礦物不能在花崗巖中出現?( ) a.黑云母 ; b.石英 ; c.鉀長石 ; d.鈣長石 。

11.下列哪種礦物是玄武巖的典型礦物成分?( )。 a.石英 ; b.白云母 ; c.輝石; d.鈉長石 。

12.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 )。

a.擴張板塊邊界 ; b.地幔熱柱的巖漿源的上面 ; c.活動的俯沖帶 ; d.古老造山帶 。

13.枕狀熔巖形成于( )。

a.水下的熔巖噴發 ; b.陸地的熔巖噴發 ; c.熔巖臺地; d.熾熱的火山云 。

14.火山氣體噴發物最主要成分是下列哪一種?( ) a.水蒸氣 ; b.氨氣 ; c.二氧化碳 ; d.二氧化硫 。

15.巖漿在冷凝過程中、不同礦物按不同溫度進行結晶的作用叫做( )。 a.同化作用 ;b.熔離分異 ;c.結晶分異作用 ;d.混染作用 。

16.大氣圈中與地質作用關系最密切的次級圈層是( )。 a.平流層; b.對流層; c.中間層; d.熱成層。

17.碎裂巖是動力變質的產物,它主要是由于( )和( )。 a.沿斷裂帶機械變形的結果 ;b.作為巖石接近熔點的塑性變形 ;c.與花崗巖侵入有關 ;d.與斷裂附近密集的節理有關 。

18.下列哪一個不是變質作用的產物。( )。 a.變斑晶 ;b.眼球花崗巖 ;c.斑晶 ;d.麻粒巖 。

19.花崗片麻巖與花崗巖重要不同點在下列各點中是哪一點?( ) a.化學成分不同 ;b.礦物成分不同 ;c.巖石結構、構造不同 ;d.色率和比重不同 。

20.假設石炭紀中期是一個重要的成煤時期,下列表達方式中正確的是( )。

a.中石炭統是重要的成煤時期; b.中石炭系是重要的成煤時期; c.中石炭紀是重要的成煤時期; d.中石炭世是重要的成煤時期 .

四、是非題

1.為紀念克拉克的功績,通常把各種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稱克拉克值。(×)

2.由元素組成的單質和化合物都是礦物。 (×)

3.礦物都具有解理。 (×)

4.自形程度愈好的礦物其解理也愈發育。 (×)

5.礦物被碎成極細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質物質。 (×)

6.礦物的顏色與其成分有關。 (√)

7.金屬光澤是指金屬礦物所具有的光澤。 (×)

8.石英是一種晶面具油脂光澤,斷口具玻璃光澤的礦物。 (×)

9.黃鐵礦也是一種重要的煉鐵原料。 (×)

10.橄欖石常出現在基性、超基性巖中。 (√)

11.石英、瑪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因此它們是同質多象礦物。(×)

12.藍晶石、矽線石、紅柱石屬于同質多象礦物。 (√)

13.某火成巖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

14.橄欖石具白色的條痕。 (√)

15.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礦。 (×)

16.巖石無例外地都是礦物的集合體。 (×)

17.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巖都是噴出巖。 (×)

18.地下深處正在結晶的巖漿其溫度比同源噴出地表的熔漿低。 (×)

19.火成巖根據SiO2含量多少,可進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與酸性四類。(√)

20.組成花崗巖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征,故它們都是非晶質體。 (×)

21.因花崗巖是由石英、長石、云母等礦物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種礦物組成的巖石必為花崗巖。 (×)

22.粗碎屑巖中的粗碎屑一般具有較強的抗風化能力。 (√)

23.沉積巖廣泛分布于地表,是地殼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類巖石。 (×)

24.巖石的顏色只與組成巖石的礦物成分有關。 (×)

25.只有沉積巖才具有成層構造特征。 (×)

27.變質巖只形成于地殼的較深部位。 (×)

28.重結晶作用只發生在變質作用過程中。 (×)

29.鮞狀是巖石的一種構造特征。 (×)

30.沉積巖中不可能含有火成巖和變質巖的成分。 (×)

31.酸性巖漿侵入并同化基性圍巖后,可進一步提高巖漿的酸性。 (×)

32.巖漿作用與變質作用是相互有著密切聯系的兩個作用。 (√)

33.溶解到巖漿中的揮發作用性物質實際上也是巖漿的物質組成部分。 (√)

34.溶解到巖漿中的氣體對巖漿的性質有重要的影響。 (√)

35.熔巖的流動性主要取決于粘性。而粘性于主要取決于熔巖的成分,基性熔巖含鐵鎂成分多,比重大故粘性大不易流動。 (×)

36.熔巖的流動性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其粘性降低、因此,更易流動。(√)

37.巖漿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的多少對巖漿的粘性沒有影響。 (×)

38.玄武巖質成分的巖漿通常流動緩慢,故多形成塊狀熔巖。 (×)

39.流紋質熔巖粘性很大所以流動緩慢。 (√)

40.安山質熔巖與流紋質熔巖由于巖漿粘性大,尤以酸性巖漿為甚,它們噴發時常很猛烈。 (√)

41.火山有活火山和死火山,一旦火山停止噴發,它就變成了死火山,永遠不會

再噴發了。 (×)

42.火山活動對于人類來講是百害而無一利。 (×)

43.現在所有的熱泉都與火山作用有密切關系。 (×)

44.一旦晶體從巖漿中形成,它就不再與殘留的熔漿發生反應。 (×)

45.因為地心處重力值為零,所以地心處壓力值也為零。 (×)

46.某地磁偏角為東偏4°,在進行磁偏角校正時,應在所測方位角值上加這個偏值。 (×)

47.重結晶作用不能改變巖石原來的礦物成分。 (√)

48.不同時代的地層中含有不同門類的化石及化石組合。 (√)

49.第四紀是人類出現和發展的時代。 (√)

50.只有在沉積巖中才能找到化石。 (×)

五、問答題

1.內外動力地質作用的關系?

內動力促使巖石圈板塊在軟流圈上滑移、升降、分裂和碰撞聚合,導致地震,巖漿上涌和噴發,形成巖漿巖和變質巖,使巖層發生褶皺和斷裂,造成海洋盆地和大陸高地以及區域性地面起伏等。而外動力則對地面的起伏加以改造,總趨勢是削高填低,使地面準平原化,同時造就表生的礦物和沉積巖。在一些長期連續下陷(內動力作用為主)的低洼地帶,可以堆積起上萬米厚的沉積巖,其下部巖層在地下深處環境中會發生區域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甚至被熔融而形成巖漿,顯然,這已屬于內動力地質作用的過程了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而不停地作用,推動著巖石圈的演化和發展,使地表形態、礦物、巖石和礦床以及地質體的構造變形不斷地變化和改造。

4.礦物的顏色與條痕色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時用條痕色作為鑒別某些礦物的依據?在利用條痕色鑒定礦物時要主要哪些問題?

礦物的顏色是礦物對不同波長的自然光吸收后所呈現顏色。

條痕:礦物的條痕是指礦物粉末的顏色,一般是礦物在未上釉的瓷棒上擦劃后所留下的粉末顏色。

因為礦物顏色可分為自色、他色和假色,它色和假色不是礦物本身顏色,會妨礙正確判斷礦物的類型,而同一種礦物只有一種條痕色,利用條痕色可以避免假色、它色的干擾。

觀察條痕時要注意:①要在干凈、白色無上釉的瓷棒上進行,試條痕時不要用力過猛,只要留下條痕即可;②硬度大于瓷棒的礦物一般不留下條痕,需碾成細粉末觀察;③淺色礦物的條痕多為淺色、白色,對鑒定礦物意義不大。

6.巖漿和熔巖有何區別?巖漿活動有哪幾種方式?

從火山口或火山裂隙噴出到地表喪失了部分氣體的流動巖漿。

地殼深處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揮發組分的高溫黏稠的硅酸鹽熔漿流體。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巖漿中揮發份要多于熔巖。 侵入和噴發。

7.你怎么鑒別一塊巖石是變質巖或不是變質巖?

首先觀察其結構、構造。一般變質巖具有特征的結構和構造,如片麻狀、片狀、千枚狀、糜棱狀構造,變余結構。其中的片狀、針柱狀礦物有無定向性排列的特征,一般變質巖中這些礦物會發生定向排列。

其次觀察有無特征的變質礦物,如藍晶石、矽線石、藍閃石等。

8. 地層的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及其成因。

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兩套地層的產狀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其間存在著代表長期風化剝蝕與沉積間斷的剝蝕面。角度不整合的形成過程是:地層形成后,發生地殼運動,原有的地層褶皺上升,巖石受到風化、剝蝕,造成地層缺失;然后,地殼下降,接受沉積,形成新地層。上下地層間以一定的角度斜交,同樣存在沉積間斷。

9、簡述地殼中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換。

巖漿巖、變質巖經風化、剝蝕、搬運沉積,形成沉積物,再經成巖作用形成沉積巖。先成的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在地下深部一定的溫度、壓力和流體的作用下,發生結構、構造、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的改變形成變質巖。先形成的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在地下發生熔融,形成巖漿,巖漿沿著地球內部的薄弱帶向上運移,在地表或地下凝結形成巖漿巖。

10、仔細閱讀下列地質圖,并回答以下問題:

1) 指出斷層、褶皺、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及花崗巖體等各地質體或構造現象形成的先后順序;

從早到晚為褶皺--角度不整合--花崗巖體--斷層—平行不整合

2) 花崗巖體、角度不整合的形成時代;

花崗巖體:J 后,K2 前 角度不整合:P 后,J 前

3)褶皺、斷層的形成時代。

褶皺:P 后,J 前

斷層:巖體形成后(J 后),K2 前

11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有何異同

上、下兩套地層相互平行,其間存在一個假整合面。這種接觸關系稱為假整合或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兩套地層的產狀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 同:都代表了一次沉積間斷。 異:平行不整合表明先后兩次沉積期間地殼運動主要以升降為主,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褶皺和變形,一般沉積間斷時間較短;角度不整合表明沉積間斷期間地殼發生抬升并發生變形。

12花崗巖的一般特征

崗巖是巖漿在地下深處經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巖,部分花崗巖為巖漿和沉積巖經變質而形成的片麻巖類或混合巖化的巖石?;◢弾r主要組成礦物為長石、石英、黑白云母等石英含量是10%~50%。長石含量約總量之2/3,分為正長石、斜長石(酸性斜長石)及微斜長石(鉀堿)。不同品種的礦物成份不盡相同,還可能有含輝石和角閃石。塊狀構造,中粗粒結構,有些具有斑狀、斑狀結構。

13簡述變質巖的類型,并列舉其代表性巖石

根據原巖類型一般變質巖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變質作用作用于巖漿巖(即:火成巖),形成的變質巖成為正變質巖;另一類是作用于沉積巖,生成的變質巖為副變質巖。 按變質作用類型和成因,把變質巖分為下列巖類。①區域變質巖類,由區域變質作用所形成。(片巖、板巖、片麻巖)②熱接觸變質巖類,由熱接觸變質作用所形成,如斑點板巖等。③接觸交代變質巖類,由接觸交代變質作用所形成(矽卡巖)。④動力變質巖類,由動力變質作用所形成,如壓碎角礫巖、碎裂巖、碎斑巖等。⑤混合巖由混合巖化作用形成,如混合花崗巖、混合片麻巖。

14物理風化作用和化學風化作用的產物有何特點?

物理風化,又稱機械風化,是最簡單的風化作用,常見的物理風化的方式有溫差風化、冰劈風化、鹽類結晶與潮解作用和層裂作用。物理風化作用是指使巖石發生機械破碎,而沒有顯著的化學成分變化的作用。

上一篇:經濟法概論下一篇:廣告學概論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