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文

2023-06-29

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文第1篇

第一單元 有困難,我不怕

主題一 這點困難算什么

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和學習中會有困難,只有勇敢地迎難而上,才能克服困難,戰勝自我。

2、懂得從挫折和失敗中吸取教訓,幫助自己不斷進步。

3、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白困難為什么不可怕。 教學準備:CAI 教學課時:2 教學過程:

活動一:困難是什么 活動目標:

1、知道困難是什么。

2、知道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有人說困難是彈簧,你弱它就強。困難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它。

二、指導看圖,小組討論。

1、圖一:困難是個大懶蟲。 圖二:困難是個嬌氣包。 圖三:困難是只攔路虎。

2、學習小組討論:為什么這樣說?

3、匯報討論的結果。

三、集體交流討論:在你的眼里困難還是什么呢?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和學習談對困難的認識。

四、講故事,明白道理。

1、教師講故事:困難和勇士

2、交流:從這個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3、記錄:完成P3的“我看困難”

4、小結: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微笑著面對,你就是勇士。 五|活動

找一件你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嘗試一下,然后記錄下你的感想。

活動二:我也失敗過

一、自讀“名人檔案”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 ★英國首相丘吉爾小學六年級曾留過級。

二、交流:

教師:讀了名人檔案,你想說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三、小結過度

他們都曾經經歷過挫折與失敗,為什么還能獲得成功呢?

四、自學“小雪”的故事

1、自己看圖讀文。

2、用自己的話與學習伙伴講講小雪的故事。

3、說說自己從小雪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4、故事接龍:小雪會成功嗎?

五、集體討論:

有人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所以失敗了無所謂,根本不要放在心上。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六、用名人名言共同鼓勵自己

1、講關于愛迪生的故事。

2、讀愛迪生的話,老師與大家共勉:

失敗也是很重要的,它和成功一樣對我有價值。

3、教師用一句歌詞結束新課:有一句歌詞唱得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主題二 成功一定有方法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自信,從而通過積極的努力,克服成長過程中的困難,勇敢地追求理想。

2、通過具體的活動,幫助學生鍛煉意志、培養毅力,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能做堅持不懈的努力。 教學過程:

活動一:為自己喝彩 活動目標:

1、知道自信是獲得成功的基礎。

2、了解改變自己的一些方法,進行自我調節,提高適應能力。

3、相信自己,面對困難不退縮,積極想辦法解決。 活動準備:

兩套活動表格、CAI、書法條幅、學生照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如果別人現在碰到了困難,最需要你的鼓勵,你對他說什么?

2、假如你碰到了同樣的情況,把這句話說給自己聽。

3、談談聽了自我鼓勵的話后的感受。

4、教師小結:經常鼓勵自己能使自己變得自信。

二、尋找自信的方法 方法一:

1、提問:我們還有什么方法使自己變得自信,不怕困難了?

2、CAI:男孩想辦法克服自己缺點的圖片,問:他是想什么方法改掉自己粗心的毛病的?

3、總結方法一:自信從點滴做起

4、CAI出示表格范例,請學生向表格中的男孩學習,定下自己改掉缺點的目標。

5、學生分學習小組討論,填寫表格。

6、學生匯報,教師組織評議。 方法二:

1、CAI演示情境故事:老和尚和小和尚搬山的故事,看看老和尚是怎么做的。

2、CAI出示爸爸和兒子的對話,想想孩子該怎么做?

3、學生討論回答,說方法。

4、CAI出示主題文字:如果事情本身難以改變,可以改變一下自己,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5、總結方法二:自信就是勇于改變自己。

6、活動:列出自己面對的問題,談談你曾經想過什么方法進行改變,效果怎么樣? 方法三:

1、教師講述情境故事,貼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橫幅,解釋意思。

2、CAI出示小珊的“計劃書”,提問:小珊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嗎?

3、活動:寫計劃書。讓我們也為自己的計劃和夢想去奮斗。

4、總結方法三:自信就是相信夢想,馬上行動,盡力做好每件事。

5、CAI出示結語:為自己喝彩吧!成功就在我們的身邊!

7、實踐拓展

繼續按照三個表格的內容完成對自己的反省、總結,把它們收集到自己的成長袋中。 活動二:我堅持,我成功 活動目標:

1、知道成功來自于面對困難時的堅持不懈。

2、培養自己做事堅持到底的恒心和毅力。

3、做一個做事有目標、做事堅持不懈的人。 活動準備:

搜集有關堅持不懈的成功的故事、資料,CAI,成長袋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CAI出示《王獻之練書法》的故事。

2、提問:王獻之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書法家?你知道王獻之父親的訣竅是什么嗎?

3、小結:堅持就是成功。

二、找榜樣

1、CAI出示曹雪芹、李時珍、徐霞客、司馬遷等著名人士堅持不懈取得成功的故事。

2、你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學生補充資料。

3、說說我們身邊堅持做事的榜樣。

4、教師現場采訪學生:你堅持做件事的時候,有沒有過因為太苦了,產生過放棄的念頭?

5、CAI出示記者采訪運動員、雜技演員的談話。畫外音: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堅持就是勝利。

6、總結:有時候,成功就是再堅持一下,你有這樣的體會嗎?學生談體會。

7、有時候朋友、老師、家長的鼓勵也很重要,對不對?說說在你堅持做事的時候得到過誰的鼓勵。

三、立刻行動起來

1、參加一個你喜歡的活動,鍛煉自己堅持不懈的毅力。

2、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做,互相幫助,互相監督。

3、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制定好計劃書。

4、匯報。

四、總結活動

1、給自己建立個“成功檔案”,CAI出示表格式樣。

2、要求學生每實現一個目標,就把它記下來,把我們的成功積累起來,這樣,我們可以克服做事“三分鐘熱”的毛病。

3、思考:如果我們盡力去做了一件事,仍然沒有成功,那該怎么辦? 主題三 每天都有好心情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沖突、問題和壓力,盡量避免產生不良情緒。

2、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學習一些簡單的調節方法,提高適應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一:對自己說“不要緊”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沖突、壓力和挫折。

2、學習用一些簡單的方法調節自己,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活動準備:

一面小鏡子、萬花筒、CAI、臉譜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出示京劇的臉譜圖(怒發沖冠的樣子):我們什么時候有這樣的心情?

2、學生說說令自己生氣的事。

3、教師:生活中確實有許多磕磕碰碰的事,我們常說:“牙齒碰舌頭,鍋碗碰著勺”,如果我們為此生氣,每天都不會有好心情,實在是太難受了。

二、學說“對不起”

1、我們可以嘗試面帶笑容地面對這些令人生氣的事,你能有什么辦法?

2、學生討論。

3、CAI:制造情境,學會處理不愉快的事。

4、小結:你們的秘密武器是——先讓我說“對不起”。

5、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會處理類似的事情。

三、把生氣丟在一邊

1、學生自學書上小美與爸爸的對話。

2、討論:如果你是小美會怎樣處理?

3、小結:生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如不生氣,心平氣和地想辦法。

四、聽故事,悟事理

1、教師講故事《釘子》。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五、當小醫生

1、生氣的時候怎么辦?請你當小醫生,給“生氣”病開個處方。

2、學生開處方。

3、按照處方做一做。 活動二:我的開心日歷 活動目標:

1、找到使自己開心、快樂的方法。

2、學會自我調節的方法,能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對待一些問題。

3、知道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一定對成功有幫助。 活動準備:

小筆記本、CAI、笑的臉譜圖、一枚紅色戒指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漫畫故事:一對夫婦倆有兩個女兒,一個賣雨傘,一個賣布鞋。他們下雨天為賣布鞋的小女兒犯愁,晴天又為賣雨傘的大女兒犯愁,沒有一天好心情,沒有過上一天安穩日子。

2、你有什么辦法讓夫婦倆快樂起來?

3、學生發言。

4、小結:換中想法,他們就高高興興了。

二、培育心中快樂的小花

1、教師:你能用快樂的心情看待并不值得高興的事嗎?試試看。

2、CAI出示三組活動圖:我們換換想法,下面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圖的內容同書上)

3、根據學生的回答,CAI出示三句總結的話 ★換個想法,就會高興起來。

★做了傻事,和大家笑一笑,就不會難為情了。

★只要努力了,我就很高興,很滿意自己的表現,對自己說:下次繼續努力!

三、給自己找個快樂的理由

1、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冠軍,如果你戰勝了冠軍,固然值得高興,如果你輸了,該怎么安慰自己?

2、每次考試和比賽前,我就覺得很緊張。

3、同學們都有新衣服穿,我卻沒有。 (學生暢所欲言)

四、給自己定做一枚情緒戒指

1、教師拿出一枚紅色戒指:老師這有一枚神奇的戒指,叫“情緒戒指”,它能夠隨著人的情緒改變顏色,心情高興,就是紅色,不高興,就是蘭色,你們想不想試試。

2、學生試戴戒指,都呈現紅色。

3、你發現其中的秘密嗎?

4、教師:讓我們把這枚快樂的餓戒指戴在自己心中!o1

五、交流

不開心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方法使自己高興起來?

六、活動

1、畫一張自己開心的笑臉。

2、寫下鼓勵自己的話。

3、記下自己高興的事。

4、把什么的內容制作成開心卡片。

5、開心作業

做一本“開心日歷”,把它掛起來,常??匆豢?。 第二單元 我們的快樂大本營

主題一 成長的故事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明白集體需要每個人去愛護。

2、通過交流,感受同學一起發現快樂,感受集體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關心、幫助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的情感。

3、通過組織“送微笑”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和同學分享苦與樂的幸福。 教學過程: 活動一:快樂一起分享

一、成長的故事

教師:請欣賞一下身邊熟悉的面孔,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優點,你發現了嗎? 學生討論、交流。

二、與同學分享成長的快樂

教師:在你成長的路上,一定有許多快樂,說出來,與同學一起分享你成長的快樂。 學生交流、暢所欲言。

師生一起配樂朗誦詩歌:《為成長鼓掌》

三、看圖P21,集體交流

你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嗎?回憶一次難忘的活動,把你的收獲與體會寫下來。 學生回憶活動 學生完成作品。 作品展示、評議。

四、課堂小結。

活動二:送你一個微笑

一、看圖講故事P22

1、教師請學生自己看圖講故事。

2、提問:你希望出現圖中的哪種場面?

3、學生發言。

4、教師請學生說說故事后自己的感受。

二、在雁群里,如果有一只大雁掉隊了,它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小組交流討論。 全班交流。

三、活動

分小隊開展“送你一個微笑”的活動,幫助那些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同學。

四、課堂小結

走在前面的,拉后面的一把,走在后面的,勇敢地追上去,讓我們肩并肩一起往前走。 主題二 “我”和“我們”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了解為集體可以做哪些事、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了解在意見發生分歧時,大家能積極發表個人意見并聽取別人的意見,共同商量,團結協作,小我服從大我,形成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通過組織討論活動,提高學生解決矛盾的能力。 教學重點:

明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辯明是非。 教學難點:

理解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要以集體利益為重,那樣才能形成一個團結的集體。 教學過程:

活動一:這是我能做的

一、看圖說故事

教師請學生自己看圖說故事:《張揚的“小”事》

二、夸夸我們班的“小張揚” 學生自由發言

引導學生完成P24的作品。

三、活動:我為“火爐”添“柴火”

教師:如果我們的班集體是火爐,你為它添了多少柴火?結合我們班的實際情況,想想你可以怎樣為班集體添“柴火”。

學生自由發言。

讓學生把所說的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去。

四、實踐的腳步

把自己為集體做的事記錄下來,一個月后,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樣。

五、我們的問題探討

1、一小隊同學出黑板報,怎樣才能出得又好又快呢?

2、如果同學們都爭著畫畫怎么辦呢?

3、如果排版時意見不一致怎么辦呢?

讓學生自己選一個感興趣的問題和同學們討論一下,討論后把自己的感想寫下來吧!

六、小結。

主題三 我們要做最棒的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的班級,給集體制定一個共同奮斗的目標。

2、通過給班級制作手冊,增強自豪感,激發學生對集體的熱愛之情。

3、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盡力為集體做些有益的事。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教學難點:

打破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正確認識自己與集體的關系。 教學準備: CAI、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活動一:大家出主意

一、問題探究

運動會上,外班的同學跟我們班借跳繩參加比賽,你認為該借還是不該借?

二、圍繞問題展開辯論。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三、說說自己心中最棒的班級。

1、小組交流。

2、歸納記錄。

四、行動實踐

怎樣才能生活在自己的餓理想集體里呢?

五、活動:

成立一個“點子工作室”,做一個信箱掛在教室里的一角,把大家的金點子集中起來。 活動二:我們的約定 活動準備:

采訪各科老師,別班的同學,食堂的師傅,寫下采訪記錄。

一、用不同顏色的筆給自己的采訪記錄條目涂色,不同的顏色的象征意義要注明。

二、交流采訪稿

1、請學生匯報各自的采訪記錄,聽聽在老師、同學和學校其他工作人員心目中,我們的集體是怎么樣的?

2、思考:

自己心中的班集體和別人心目中我們的班集體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不同?

三、查一查

1、我們的不足在哪里?

2、我們的優勢在哪里?

3、準備怎樣克服困難?

四、制定約定

把各種意見收集起來,制定出全班的共同約定。

五、宣讀約定

學生說說約定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共同探討克服困難的辦法。 活動三:制作班級手冊

一、設計封面

1、教師指導

選擇全班同學都喜歡的動植物或卡通人物設計一個班級吉祥物,讓他代表我們班的特點和大家美好的愿望。

讓這個吉祥物出現在“手冊”的封面上。

2、學生選擇并設計

二、搜集資料

1、議一議

手冊里應該有哪些資料呢?

2、指導:

同學們取得的各項榮譽,班里的好人好事,同學之間的祝福等,都可以添加到手冊里。

三、合作完成

1、小組合作

注意分工明確,不要耽誤時間。

2、集體共享手冊。

四、拓展

嘗試制作班級網頁,完善班級博客。 第三單元 做聰明的消費者

主題一 各種各樣的商店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各種類型的商店、商業場所及特點。

2、學習購物,知道各類商品購買的地方,懂得購物的簡單常識。 教學重點:

明白商店對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懂得怎樣去商店購物的基本常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 對商店的實地調查 教學用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 我當購物小導游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的社區環境中,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各種不同的購買商品的地方。

2、在調查、分析比較中獲得需求的滿足、成功的激勵和充實的內心體驗,從而學會了解社區,融入生活。

活動準備: 筆記本、筆、相機 活動過程:

一、調查準備。

1、通過調查、詢問、上網查找等途徑,了解可供選擇的購物場所種類。

2、了解家庭附近主要的購物場所,進行詳細的記錄。

3、按照學生家庭位置分布,將學生分成幾個調查小組,選好小組長。

4、各小組討論調查中注意的事項以及怎樣完成購物場所分布圖的繪制。 各調查小組一起將了解到的資料進行整理。 在調查過程中組員相互合作,注意安全。 在訪問的過程中要有禮貌,使用禮貌用語。 在記錄調查結果時要認真細致。 購物場所的分布圖可用圖例標出來。

二、各調查小組進行調查,共同完成分布圖的繪制。

三、在大規模的商業場所往往都設置了導購圖,怎樣使導購圖中的導購語言更吸引顧客的目光,更能使顧客清晰地了解所購商品的準確位置?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人性化的導購語言的設計。

四、教師模擬實地購物的方式對各學習小組進行檢驗。 教師講評學生的表現。

五、組織“新奇寶貝”珍藏展覽會。

讓學生將以前購買的有意思的物品帶到學校進行展覽,并說說是在什么商業場所買到的,購物的經歷是怎樣的?

活動二 上哪兒買東西

一、考考你

以下的商品可以上哪買到呢?

文具盒 牛奶 面條 燈泡 衣服……

二、談體會

你和家人常常去哪些地方買東西,你對那里的購物環境熟悉嗎?有什么體會? 欣賞37頁下方的日記。

三、開展活動

根據你的調查以及自己的購物體會,寫一份備忘錄,記錄周圍商店給大家帶來的方便,同時也會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一點合理的建議。

四、探究

如果有些東西在你家附近買不到,怎么辦? 看廣告 網上購物 問家人、朋友

……主題二 購物有學問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常識。

2、形成獨立的購買簡單生活和學習用品的能力。

3、具備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懂得購物的常識,學會購物。 教學難點:

具備初步的消費者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購物常識資料。 教學用時:2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價格的秘密

一、比一比,談發現

1、早上6:00 大白菜:0.5元/500g 下午6:00 大白菜:0.3元/500g

2、說說:商品的價格在什么情況下會變化?

3、做個調查表:價格變化原因調查表。

二、討論研究

看看大家的調查表,想想商品的價格為什么會發生變化。 分組討論研究,把大家的發現記錄下來。

三、小小辯論會

以下兩種觀點,你贊成哪種觀點,開展一次小小的辯論會。 觀點一: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觀點二:價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貨。 活動二 買東西看什么

一、談話導入

購物的學問有很多,我們買東西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才能買到又實用又便宜的商品。

二、實踐活動

1、參與一次家庭購物,說說你學到了哪些選購商品的知識。

2、指導填寫表格:書上P42 A、購買物品 B、需要考慮的問題 C、其他

三、辯一辯

媽媽說買東西,可不能全看廣告。你認為對嗎?發表一下看法吧。

四、活動

搜集一些商品的標簽和包裝袋,學會辨認生產日期和有效期,從商標上還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五、資料學習

1、什么是“三無”產品。

2、買東西為什么要索要發票。

六、交流平臺

買東西要注意什么?把你的經驗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吧!

七、拓展活動

巧花2元錢:從自己的零花錢中拿出2元,買自己最需要的東西,并把理由說給大家聽。 主題三 我是理財小能手

教學目標:

1、了解家庭的經濟來源,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開支情況。

2、學會合理消費,培養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學會合理消費 教學難點:

培養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理財表 教學用時: 3教學過程:

活動一 我們家的收支表

一、家庭經濟來源調查

你們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什么?你們家每個月需要哪些開支?

1、寫寫“我”家的收入來源。

2、填寫“每月開支表”(書上P47) 對比開支表和收入狀況,談談自己的想法。

3、學生交流、發表意見。

二、實踐活動

和爸爸媽媽一起當當家,負責記錄一周的家庭開支情況。

全家人一起討論,如何更合理的用錢,節約開支。把自己的好建議寫下來,給爸爸媽媽看。

三、交流

帶上自己的好建議與班上的同學交流,記住把別人的好建議轉達給爸爸媽媽。 活動二 小小理財俱樂部

一、揭示學習問題 你的零花錢是怎樣花的?

二、交流、探討

1、“實話實說”我的零花錢是怎么花的。

2、統計、填寫表格。(書上P48)

3、學習小資料,談談自己的體會。

4、怎樣花錢更合理? 歸納整理好的用錢方法。

三、制定用錢計劃 交流、共享 要求:

實現計劃,做有誠信的理財小能手。

活動三 我們的跳蚤市場

一、談話導入

你有舍不得丟棄的玩具閑置在角落里嗎?從前用過的書本,扔掉了多可惜呀!其實它們都能有更好的去處。

二、“校園賣場”活動

1、帶上自己用不了或者不會再用的物品。

2、找個好場地,在操場上準備做買賣。

3、進行買賣活動。

4、場地清場。

三、談收獲

談談自己有趣的“校園賣場”活動中的體會和收獲。

四、課堂總結

對學生活動情況有針對性的總結。

隨著課程改革健康、有序、全面地推進,新課程正一步步地走進了學校,走進了教室,德育新課程也有如一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镀返屡c社會》課已經跟大家相處了一年,相信大家能夠感受到它與傳統的品德課程、社會課程相比,被賦予了全新的教育內容,全新的呈現方式,濃郁的人文氣息。

一、教材簡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具有綜合性、經驗性和基礎性?!镀返屡c社會》課程設計的思路是:一條主線,點面結合,即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在兒童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這個面上選擇幾個主要因素來組織教學內容。本冊教材也不例外,共分為五個單元:有困難,我不怕、我們的快樂大本營、做聰明的消費者、公共生活講道德、大自然發怒的時候,在個人學習、集體生活、社區生活多個場景中,對學生進行了挫折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本冊教材的內容也變得更豐富,形式更多樣。教材內容充分體現了綜合性的特點,五個單元主題都不是單一的學科知識內容,而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個個話題。通過這些話題,引導他們學會解決各種現實問題,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指導行為,并使知識意義化、價值化。例:做聰明的消費者。教材形式則活潑多樣,版式新穎富于流動感,采用了各種圖畫、照片、學生作品,既富于變化又從多角度豐富學生的感知,對話式的兒童語言、主持人式的旁白人物使教材更富有親切感。例:我們的快樂大本營。

二、各單元教學目標

有了對教材的整體感知,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各個單元的具體教學。 第一單元:有困難,我不怕

人們常把現代兒童比做溫室里的花朵,在困難面前往往表現得嬌氣、脆弱甚至退縮,耐挫能力較差??擅總€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因此,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問題,積極地克服困難重重、戰勝自我,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是當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本單元對學生進行了“成功教育”、“勵志教育”,通過引導學生樹立自信,追求夢想,進行積極的自我完善,幫助他們鍛煉意志,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努力,使他們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和學習中會有困難,只有勇敢地迎難而上才能克服困難,占勝自我。

2.懂得從挫折和失敗中汲取教訓,幫助自己不斷進步。

3.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自信,鍛煉意志,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勇敢地追求理想。

4.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壓力,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并學習一些簡單的調節情緒的方法,提高適應能力。

(主題一)這點困難算什么。一前一后兩段文字,力圖使學生知道:困難總會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出現,但只要我們微笑面對,拿出智慧和勇氣,就能克服困難。這兩段主題文字與相關的情境對話、故事以及活動互相配合,引發學生思考,在思考與實踐中使學生受到樂觀情緒的感染。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導他們認識到:消極地放棄和積極地迎難而上兩種態度會導致兩種結果。第一組情境對話共包括四幅圖片,幫助學生對“困難象彈簧,你弱它就強”的理解和思考,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出自己“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然后討論怎樣克服困難,鼓勵學生記錄真實感想。“我也失敗過”這一部分介紹了愛因斯坦、邱吉爾、貝多芬、林肯等幾位成功名人,給了學生學習的榜樣,激勵他們正確面對生活、學習中遇到的挫折。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做一個自己的檔案袋,用開朗樂觀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經歷過的挫折和失敗,增強學生的承受能力。發掘了學生的內心感受后,第二段文字是如何從失敗走向成功的具體指導。交流活動討論“勝敗乃兵家常事”這句話,目的是讓學生明白:樂觀面對挫折的同時,還要善于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主題二)成功一定有方法,鼓勵學生努力做一個自信的、積極向上的人。第一部分“為自己喝彩”應該采用實踐性教學,避免流于形式、空洞說教。教材在這里設計的三個“活動表格”很有實效意義,課堂上留足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總結,在活動中有所感悟。另外教學中要注意課內外的結合,尤其是課后的延伸,可以把學生的記錄作為一種學習評價的載體。第二部分課文介紹了王獻之等名人,激勵學生做有恒心、有毅力的人,這也是獲得成功的有效方法。

(主題三)每天都有好心情。第一部分內容從三個層次引導學生學習自我調節情緒。首先是寬容、理解、謙讓的角度;第二層是引導學生站在他人的立場想問題;第三層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克制壞脾氣的方法。第二部分內容應該是對學生的生活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不生氣,還要經常都是開開心心的。這里的交流設計用的了非??赡艿目ㄍ▓D標,可以讓學生設計自己的開心日歷。長沙

第二單元:我們的快樂大本營

“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永不干涸,一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才最有力量”,第二單元讓學生從集體出發,在感受集體的溫暖與快樂的同時,也明白快樂的集體需要每一個成員擺脫自我中心,融入集體;只有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獻計獻策,才能共同去創造。通過一系列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集體主義意識的活動設計,充分體現了新課改自主、合作、創新的精神。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了解為集體可以做哪些事、該承擔哪些責任,明白集體需要每個人去愛護。

2.通過交流,和同學一起發現快樂,感受集體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關心、幫助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的情感。

3.了解在意見發生分岐時,大家應該共同商量,小我服從大我,形成集體的凝聚力。

4.給集體制定一個共同奮斗的目標,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盡力為集體做些有益的事。

(主題一)成長的故事,課文一開始就出示了一張集體照以及多幅個人漫畫,這個單元的活動正是都圍繞這個班級引出了。教學中可以把本班同學的集體照片拿出來讓學生觀察,讓他們從同學們的表情想想他們的心情,回憶在過去集體活動中大家的開心事,再指著本班同學的照片說說他們的優點,說說自己處同學之間有趣的經歷和體驗。老師也可以展示一些班集活動的照片、學生作品、集體獎狀等。

(主題二)“我”和“我們”。文中用“香香的芝麻”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為集體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的意義,“夸夸身邊關心集體的同學”活動讓孩子感受關心和愛護班集體,為集體做好事的快樂;25頁的圖文旨在讓學生懂得集體交給自己的任務要認真完成,集體中的事要主動做。學生可以討論,大家都認為該做的工作展示出來,讓每個學生給自己列出一個行動表格,各盡所能為班級服務,還可以評選“優秀小主人”,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材中還例舉了出黑板報的事,討論“大家意見不一致怎么辦?”想想“班級里還有哪些事需要與同學合作?”讓學生再說說合作時遇到過什么問題,有什么矛盾,是怎么解決的。引導學生學會遇到分岐能互相溝通,互相理解,根據各自的實踐想辦法解決問題,明白只有集合大家的智慧,才能獲得成功,增強集體凝聚力。

(主題三)我們要做最棒的。本課通過幾個活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體驗。首先引導學生對28頁的跳繩比賽這個小故事展開辯論:這種“關心集體”的行為好嗎?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設想自己向往的理想班級。“點子工作室”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最棒的集體需要大家獻策出力。“我們的約定”活動一定要做好課前準備,訪問老師和其他班同學,有助于讓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的班級,制定出更貼近本班實際的行動計劃。最后“制作班級手冊為本單元的學習進行了一次總結,學生在團結合作地氛圍中感受集體生活的快樂,表達對集體的熱愛。

第三單元 做聰明的消費者 消費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商業場所是重要的公共場所,本單元讓兒童走進社會,了解消費這種常見的社會現象,體驗社會生活,在各種活動中,通過感受——內化——升華的過程,明白合理消費的意義,養成勤儉節約的品質。教學目標:

1.了解本地的一些商業場所,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知識。

2.形成獨立的購買簡單生活和學習用品的能力。

3.具備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4.了解家庭經濟來源,及家庭生活必要的開支,學會合理消費,培養勤儉節約的品質。

(主題一)各種各樣的商品。教材以一段家庭日常生活瑣事引入主題,讓學生感受商店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說說自己了解哪些商業場所,啟發學生發現商業場所的種類多種多樣。“上哪兒買東西”這一部分內容十分豐富,主要通過對商店的“看”、“說”、“動”、“想”四個過程,了解商業場所中商品的種類、分類以及到哪兒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教師還可設計“小小導購員”活動,讓學生為老師當參謀,如何購買商品,可以從三個方面設置情景:一是家中要進行全家性的大采購,二是需要少量的日常用品,三是購買不是十分常見的東西。使學生在活動中真實地體會到商業場所、消費者等概念。

(主題二)購物有學問,這一主題包括兩個內容。“價格的秘密”是讓學生了解商品價格的知識:商品的價格在不同地區、不同的季節、不同時間會發生變化。41頁的辯論會活動可讓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不須下定論哪種觀點正確。“買東西看什么”是通過家庭購物活動讓學生學習購物的一些知識。從“媽媽”的話中說明商場中商品琳瑯滿目,選購商品也是有許多學問的。課前可以布置學生參加一次家庭購物,在課堂上與大家交流在家長的指導下學到了哪些小竅門,并進行及時總結。教材還分別提到“三無產品”和開發票,旨在教給學生作為一名消費者應具備的鑒別能力和擁有的權利??梢栽O置模擬商場,在商品中混入一些“三無產品”和次品,培養學生的購物能力。

(主題三)我是理財小能手。對于孩子們來講,家庭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可以先讓學生采訪爸爸媽媽的活動,了解自己家的經濟來源。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心里的感想,進而才能將如何合理消費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小小理財俱樂部”分為三個部分,其中第三招是留給學生思考的,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說不定會迸出許多閃亮的火花。“我們的跳蚤市場”由幾幅連環畫組成。首先介紹了“跳蚤市場”的含義,接著告訴大家“跳蚤市場”可交易的物品有哪些,連環圖3是故事的高潮,描繪了熱鬧的交易場景?;顒幼詈螽斎灰涣鞲惺?,老師也應進行適當的點評。

第四單元 公共生活講道德

現在生活中存在著不文明、不道德的現象,人們的公共意識、文明水平亟待提高,而小學四年級學生所具有的可塑性、模仿性等年齡特征,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契機。本單元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學生耳聞目睹的現象的對比、分析,幫助他們形成基本的善、惡、美、丑的是非觀,懂得在公共場所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環境是社會文明的具體道德,是做一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的必備素質。公共生活講道德不光是寫在紙上,更要體現在行動中,教材就截取了實實在在的生活片斷、場景,讓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對生活有所認識,有所感悟。

教學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用的公用設施,調查其現狀及使用、維護情況,體驗公用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維持正常社會生活的基本條件,在公共場所要自學遵守秩序,做一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

3.知道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保護公共安全設施和標志。

4.學會與鄰居友好相處,以禮待人,并為維護家庭的周邊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主題一)無聲的朋友。教材中首先用呈現了三幅配文圖引導學生了解公用設施用途,認識到它們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交流活動讓學生觀察生活,了解更多的公用設施,體會它們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注意引導學生聯系本地實際來說。“聽聽它們的訴說”主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公用設施,認識破壞公用設施的危害性,主題文也深刻揭示了“傷害了這些生活中無聲的好朋友,愛傷害的其實是我們健康的生活,是我們自己!”可以讓學生說說如果大家都不愛護公共設施,社會會變成什么樣?也可以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最后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參與維護公共設施的社會行動,自學養成愛護公共設施的良好習慣。

(主題二)大家生活在一起。遵守公共秩序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需要,也是社會公德與基本要求。教材一開始就用了兩組圖,從正反兩方面說明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總結出“影響了別人,自己也得不到方便。”57頁同樣是用圖表現了一些不遵守秩序的事例,可以讓學生交流自己看后的感想,也說說身邊的類似行為。“一根細繩”的故事暗示了從小事嚴格要求自己,自學遵守公共秩序。“細繩”也可以引申為各種規章制度和生活常規,有的是大家看得到的,有的是看不到而存在人們心中的首先規范。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繩”面前,我們將如何面對……最后針對各種秩序混亂的現象,做出自己的評價學生作品框中出現“真應該罰他們,讓他們吸取教訓”表明了自己的價值取向。

(主題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教材用簡報的形式真實表現一幕幕慘劇,再加上一小資料中的數據,讓學生在強烈的震撼中感受到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讓學生觀察圖畫,理解“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是什么意思。一連四個危險的標志引起學生注意,體會“怎樣注意公共安全”。教材中用一組圖從三個不同角度提出了要求:“我們不能傷害他人”、“我們要防止被傷害”、“我們提醒大家不被傷害”。最后讓大家認識一些安全標志,安排了“設計一些安全警示用語”的活動,也可以引導引導學生設想其它方法維護公共安全。

(主題四)我們是鄰居,城市與農村兩個場景都表現了要與鄰里和睦相處。教材中選取了三幅圖,第一幅表現了一個“敬”字,與鄰居交往要以禮相待,第

二、三幅圖則表現了一個“助”字?;顒右?ldquo;你想有怎樣的鄰居”為題,做個小調查,交流調查結果,可以讓學生想想:如果想有這樣的鄰居,自己首先該怎樣做?“讓墻三尺又何妨”讓學生明白鄰里相處還要注意互相體諒,避免磕磕碰碰??梢宰寣W生表演一下自己平時遇到的事,或老師創設情景學生表演。我們生活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愛護,鄰里之間的許多事情需要大家共同解決,開展活動制定“我們的鄰里公約”時,建議先讀教材上的范例,弄明白鄰里公約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寫好后可以先給家長看看,提出他們的建議,再綜合成一份鄰里公約。

(主題五)文明從我做起。這主要是圍繞本單元設置的一個綜合性活動。先對活動進行具體的設計和安排,可以不局限于書上的提示;然后分組活動,活動之前小組先討論好在公共場所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最后要匯報活動,可采用多種形式,如說、演、展示照片等,并評選“文明使者”。

第五單元 大自然發怒的時候

自然災害是很難抗拒的,它不時侵襲著地球,毀壞我們的家園,奪走人們的生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了解自然災害的危害性,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學習一些在自然災害發生時自護、互救的方法,培養避險求生的能力,對每個人來說,尤其是對生存能力相對較弱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家鄉常見的自然災害,了解曾經發生在我國的重大自然災害。

2.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懂得要遵循自然規律、愛護大自然的道理,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3.學習在洪水、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面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培養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4.通過了解人們在災害面前團結一致戰勝困難、重建家園的感人事跡和實例,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

(主題一)天有不測風云。教材中四張照片反映了四種自然災害的場景,突出了自然災害的可怕,如主題文所說“家園瞬間被毀壞,生命被無情地奪走”,非常形象直觀。布置學生分組收集有關自然災害的資料并將資料分類,在課堂上交流。第二部分內容是對課標內容的一個拓展,說明要勇于戰勝自然災害,要和大自然和諧相處。以教材中的圖文作范例,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的事去發現,防災、減災離我們并不遠,甚至有些是我們現在就力所能及的事。今年湖南境內發洪水,涌現出多少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我想學生應該有很多感想。

(主題二)自然災害中,團結互助、學會自護自救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主題二“在這危急時刻”就是教給學生在災難發生時如何自護自救的方法。教材中每個內容都是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來組織(連環畫故事、“大富翁”游戲、模擬現場等),寓教于樂。同時在安排上注意了以點帶面,從實踐活動到經驗總結,再到實踐應用的內在聯系。在進行“編輯生存手冊”之前一定要有所準備,通過各種方式悼念不同自然災害面前如何自護自救的方法,資料越豐富越好,途徑越多越好。編好的生存手冊,要在同學之間互相傳閱,資源共享。

(主題三)災害無情人有情。教材從三個方面詮釋了人有“情”的“情”字:災難中人們互相團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后人們用勤勞的雙手重建新家園。教材提供了一些資料,可以讓學生收集更多人們共同戰勝自然災害的感人事跡。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帶學生觀看《后天》、《龍卷風》等影片,及抗災救災的新聞。學生活動可以安排故事會、圖片展、給災區小朋友寫封信等,使學生入情、動情。

三、教學建議

1.教材因“生活”而豐富

回歸生活、關注兒童生活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品德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引導兒童學會生活,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能力。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是教材編寫的主線,包括范例的選取也源于兒童的真實生活,教材因“生活”而豐富,我們在拓展教學內容時同樣要把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聯系,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各種內容。

2.課堂因“生成”而精彩 課堂是師生生活的一部分,本應該是變化莫測、豐富多彩的。葉讕教授認為,一個真實的教育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動態轉化和生成的過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預定的軌道行進,總會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義或無意義的新鮮事、新情境、新思維和新方法。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及時捕捉并利用一切有價值的動態生成的資源,從而獲得意外的成功。

3.課程因“活動”而美好

教材中設計了大量豐富多彩的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主要形式有信息類活動、參觀訪問或實地考察類活動、動手操作或實踐類活動、交流表達類活動。有些是用“活動”圖標標明了,有些二級標題、三級標題本身就是活動主題,有的提示語、旁白對話也可以生成一個活動。只有讓學生親自參與、體驗,才能有所感受,得到許多的收獲。

魯潔教授說:“道德教育要成為最有魅力的教育。”《品德與社會》新課程建設和實踐的時間并不長,我們區到現在用了一年,但是就已有的教學實驗情況來看,它是受到老師和學生們歡迎的。我們可以有信心地認為,其應有的魅力會得到釋放,它們有可能成為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四、教學措施:

1.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來認識社會和了解社會。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對間接生活的認識和了解。 3.將引導學生獲取信息與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社會研究能力。

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文第2篇

第一單元 有困難,我不怕

主題一 這點困難算什么

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和學習中會有困難,只有勇敢地迎難而上,才能克服困難,戰勝自我。

2、懂得從挫折和失敗中吸取教訓,幫助自己不斷進步。

3、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白困難為什么不可怕。 教學準備:CAI 教學課時:2 教學過程:

活動一:困難是什么 活動目標:

1、知道困難是什么。

2、知道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有人說困難是彈簧,你弱它就強。困難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它。

二、指導看圖,小組討論。

1、圖一:困難是個大懶蟲。 圖二:困難是個嬌氣包。 圖三:困難是只攔路虎。

2、學習小組討論:為什么這樣說?

3、匯報討論的結果。

三、集體交流討論:在你的眼里困難還是什么呢?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和學習談對困難的認識。

四、講故事,明白道理。

1、教師講故事:困難和勇士

2、交流:從這個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3、記錄:完成P3的“我看困難”

4、小結: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微笑著面對,你就是勇士。 五|活動

找一件你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嘗試一下,然后記錄下你的感想。

活動二:我也失敗過

一、自讀“名人檔案”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 ★英國首相丘吉爾小學六年級曾留過級。

二、交流:

教師:讀了名人檔案,你想說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三、小結過度

他們都曾經經歷過挫折與失敗,為什么還能獲得成功呢?

四、自學“小雪”的故事

1、自己看圖讀文。

2、用自己的話與學習伙伴講講小雪的故事。

3、說說自己從小雪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4、故事接龍:小雪會成功嗎?

五、集體討論:

有人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所以失敗了無所謂,根本不要放在心上。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六、用名人名言共同鼓勵自己

1、講關于愛迪生的故事。

2、讀愛迪生的話,老師與大家共勉:

失敗也是很重要的,它和成功一樣對我有價值。

3、教師用一句歌詞結束新課:有一句歌詞唱得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主題二 成功一定有方法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自信,從而通過積極的努力,克服成長過程中的困難,勇敢地追求理想。

2、通過具體的活動,幫助學生鍛煉意志、培養毅力,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能做堅持不懈的努力。 教學過程:

活動一:為自己喝彩 活動目標:

1、知道自信是獲得成功的基礎。

2、了解改變自己的一些方法,進行自我調節,提高適應能力。

3、相信自己,面對困難不退縮,積極想辦法解決。 活動準備:

兩套活動表格、CAI、書法條幅、學生照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如果別人現在碰到了困難,最需要你的鼓勵,你對他說什么?

2、假如你碰到了同樣的情況,把這句話說給自己聽。

3、談談聽了自我鼓勵的話后的感受。

4、教師小結:經常鼓勵自己能使自己變得自信。

二、尋找自信的方法 方法一:

1、提問:我們還有什么方法使自己變得自信,不怕困難了?

2、CAI:男孩想辦法克服自己缺點的圖片,問:他是想什么方法改掉自己粗心的毛病的?

3、總結方法一:自信從點滴做起

4、CAI出示表格范例,請學生向表格中的男孩學習,定下自己改掉缺點的目標。

5、學生分學習小組討論,填寫表格。

6、學生匯報,教師組織評議。 方法二:

1、CAI演示情境故事:老和尚和小和尚搬山的故事,看看老和尚是怎么做的。

2、CAI出示爸爸和兒子的對話,想想孩子該怎么做?

3、學生討論回答,說方法。

4、CAI出示主題文字:如果事情本身難以改變,可以改變一下自己,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5、總結方法二:自信就是勇于改變自己。

6、活動:列出自己面對的問題,談談你曾經想過什么方法進行改變,效果怎么樣? 方法三:

1、教師講述情境故事,貼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橫幅,解釋意思。

2、CAI出示小珊的“計劃書”,提問:小珊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嗎?

3、活動:寫計劃書。讓我們也為自己的計劃和夢想去奮斗。

4、總結方法三:自信就是相信夢想,馬上行動,盡力做好每件事。

5、CAI出示結語:為自己喝彩吧!成功就在我們的身邊!

7、實踐拓展

繼續按照三個表格的內容完成對自己的反省、總結,把它們收集到自己的成長袋中。 活動二:我堅持,我成功 活動目標:

1、知道成功來自于面對困難時的堅持不懈。

2、培養自己做事堅持到底的恒心和毅力。

3、做一個做事有目標、做事堅持不懈的人。 活動準備:

搜集有關堅持不懈的成功的故事、資料,CAI,成長袋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CAI出示《王獻之練書法》的故事。

2、提問:王獻之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書法家?你知道王獻之父親的訣竅是什么嗎?

3、小結:堅持就是成功。

二、找榜樣

1、CAI出示曹雪芹、李時珍、徐霞客、司馬遷等著名人士堅持不懈取得成功的故事。

2、你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學生補充資料。

3、說說我們身邊堅持做事的榜樣。

4、教師現場采訪學生:你堅持做件事的時候,有沒有過因為太苦了,產生過放棄的念頭?

5、CAI出示記者采訪運動員、雜技演員的談話。畫外音: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堅持就是勝利。

6、總結:有時候,成功就是再堅持一下,你有這樣的體會嗎?學生談體會。

7、有時候朋友、老師、家長的鼓勵也很重要,對不對?說說在你堅持做事的時候得到過誰的鼓勵。

三、立刻行動起來

1、參加一個你喜歡的活動,鍛煉自己堅持不懈的毅力。

2、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做,互相幫助,互相監督。

3、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制定好計劃書。

4、匯報。

四、總結活動

1、給自己建立個“成功檔案”,CAI出示表格式樣。

2、要求學生每實現一個目標,就把它記下來,把我們的成功積累起來,這樣,我們可以克服做事“三分鐘熱”的毛病。

3、思考:如果我們盡力去做了一件事,仍然沒有成功,那該怎么辦? 主題三 每天都有好心情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沖突、問題和壓力,盡量避免產生不良情緒。

2、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學習一些簡單的調節方法,提高適應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一:對自己說“不要緊”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沖突、壓力和挫折。

2、學習用一些簡單的方法調節自己,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活動準備:

一面小鏡子、萬花筒、CAI、臉譜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出示京劇的臉譜圖(怒發沖冠的樣子):我們什么時候有這樣的心情?

2、學生說說令自己生氣的事。

3、教師:生活中確實有許多磕磕碰碰的事,我們常說:“牙齒碰舌頭,鍋碗碰著勺”,如果我們為此生氣,每天都不會有好心情,實在是太難受了。

二、學說“對不起”

1、我們可以嘗試面帶笑容地面對這些令人生氣的事,你能有什么辦法?

2、學生討論。

3、CAI:制造情境,學會處理不愉快的事。

4、小結:你們的秘密武器是——先讓我說“對不起”。

5、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會處理類似的事情。

三、把生氣丟在一邊

1、學生自學書上小美與爸爸的對話。

2、討論:如果你是小美會怎樣處理?

3、小結:生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如不生氣,心平氣和地想辦法。

四、聽故事,悟事理

1、教師講故事《釘子》。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五、當小醫生

1、生氣的時候怎么辦?請你當小醫生,給“生氣”病開個處方。

2、學生開處方。

3、按照處方做一做。 活動二:我的開心日歷 活動目標:

1、找到使自己開心、快樂的方法。

2、學會自我調節的方法,能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對待一些問題。

3、知道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一定對成功有幫助。 活動準備:

小筆記本、CAI、笑的臉譜圖、一枚紅色戒指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漫畫故事:一對夫婦倆有兩個女兒,一個賣雨傘,一個賣布鞋。他們下雨天為賣布鞋的小女兒犯愁,晴天又為賣雨傘的大女兒犯愁,沒有一天好心情,沒有過上一天安穩日子。

2、你有什么辦法讓夫婦倆快樂起來?

3、學生發言。

4、小結:換中想法,他們就高高興興了。

二、培育心中快樂的小花

1、教師:你能用快樂的心情看待并不值得高興的事嗎?試試看。

2、CAI出示三組活動圖:我們換換想法,下面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圖的內容同書上)

3、根據學生的回答,CAI出示三句總結的話 ★換個想法,就會高興起來。

★做了傻事,和大家笑一笑,就不會難為情了。

★只要努力了,我就很高興,很滿意自己的表現,對自己說:下次繼續努力!

三、給自己找個快樂的理由

1、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冠軍,如果你戰勝了冠軍,固然值得高興,如果你輸了,該怎么安慰自己?

2、每次考試和比賽前,我就覺得很緊張。

3、同學們都有新衣服穿,我卻沒有。 (學生暢所欲言)

四、給自己定做一枚情緒戒指

1、教師拿出一枚紅色戒指:老師這有一枚神奇的戒指,叫“情緒戒指”,它能夠隨著人的情緒改變顏色,心情高興,就是紅色,不高興,就是蘭色,你們想不想試試。

2、學生試戴戒指,都呈現紅色。

3、你發現其中的秘密嗎?

4、教師:讓我們把這枚快樂的餓戒指戴在自己心中!o1

五、交流

不開心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方法使自己高興起來?

六、活動

1、畫一張自己開心的笑臉。

2、寫下鼓勵自己的話。

3、記下自己高興的事。

4、把什么的內容制作成開心卡片。

5、開心作業

做一本“開心日歷”,把它掛起來,常??匆豢?。 第二單元 我們的快樂大本營

主題一 成長的故事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明白集體需要每個人去愛護。

2、通過交流,感受同學一起發現快樂,感受集體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關心、幫助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的情感。

3、通過組織“送微笑”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和同學分享苦與樂的幸福。 教學過程: 活動一:快樂一起分享

一、成長的故事

教師:請欣賞一下身邊熟悉的面孔,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優點,你發現了嗎? 學生討論、交流。

二、與同學分享成長的快樂

教師:在你成長的路上,一定有許多快樂,說出來,與同學一起分享你成長的快樂。 學生交流、暢所欲言。

師生一起配樂朗誦詩歌:《為成長鼓掌》

三、看圖P21,集體交流

你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嗎?回憶一次難忘的活動,把你的收獲與體會寫下來。 學生回憶活動 學生完成作品。 作品展示、評議。

四、課堂小結。

活動二:送你一個微笑

一、看圖講故事P22

1、教師請學生自己看圖講故事。

2、提問:你希望出現圖中的哪種場面?

3、學生發言。

4、教師請學生說說故事后自己的感受。

二、在雁群里,如果有一只大雁掉隊了,它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小組交流討論。 全班交流。

三、活動

分小隊開展“送你一個微笑”的活動,幫助那些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同學。

四、課堂小結

走在前面的,拉后面的一把,走在后面的,勇敢地追上去,讓我們肩并肩一起往前走。 主題二 “我”和“我們”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了解為集體可以做哪些事、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了解在意見發生分歧時,大家能積極發表個人意見并聽取別人的意見,共同商量,團結協作,小我服從大我,形成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通過組織討論活動,提高學生解決矛盾的能力。 教學重點:

明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辯明是非。 教學難點:

理解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要以集體利益為重,那樣才能形成一個團結的集體。 教學過程:

活動一:這是我能做的

一、看圖說故事

教師請學生自己看圖說故事:《張揚的“小”事》

二、夸夸我們班的“小張揚” 學生自由發言

引導學生完成P24的作品。

三、活動:我為“火爐”添“柴火”

教師:如果我們的班集體是火爐,你為它添了多少柴火?結合我們班的實際情況,想想你可以怎樣為班集體添“柴火”。

學生自由發言。

讓學生把所說的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去。

四、實踐的腳步

把自己為集體做的事記錄下來,一個月后,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樣。

五、我們的問題探討

1、一小隊同學出黑板報,怎樣才能出得又好又快呢?

2、如果同學們都爭著畫畫怎么辦呢?

3、如果排版時意見不一致怎么辦呢?

讓學生自己選一個感興趣的問題和同學們討論一下,討論后把自己的感想寫下來吧!

六、小結。

主題三 我們要做最棒的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的班級,給集體制定一個共同奮斗的目標。

2、通過給班級制作手冊,增強自豪感,激發學生對集體的熱愛之情。

3、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盡力為集體做些有益的事。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教學難點:

打破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正確認識自己與集體的關系。 教學準備: CAI、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活動一:大家出主意

一、問題探究

運動會上,外班的同學跟我們班借跳繩參加比賽,你認為該借還是不該借?

二、圍繞問題展開辯論。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三、說說自己心中最棒的班級。

1、小組交流。

2、歸納記錄。

四、行動實踐

怎樣才能生活在自己的餓理想集體里呢?

五、活動:

成立一個“點子工作室”,做一個信箱掛在教室里的一角,把大家的金點子集中起來。 活動二:我們的約定 活動準備:

采訪各科老師,別班的同學,食堂的師傅,寫下采訪記錄。

一、用不同顏色的筆給自己的采訪記錄條目涂色,不同的顏色的象征意義要注明。

二、交流采訪稿

1、請學生匯報各自的采訪記錄,聽聽在老師、同學和學校其他工作人員心目中,我們的集體是怎么樣的?

2、思考:

自己心中的班集體和別人心目中我們的班集體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不同?

三、查一查

1、我們的不足在哪里?

2、我們的優勢在哪里?

3、準備怎樣克服困難?

四、制定約定

把各種意見收集起來,制定出全班的共同約定。

五、宣讀約定

學生說說約定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共同探討克服困難的辦法。 活動三:制作班級手冊

一、設計封面

1、教師指導

選擇全班同學都喜歡的動植物或卡通人物設計一個班級吉祥物,讓他代表我們班的特點和大家美好的愿望。

讓這個吉祥物出現在“手冊”的封面上。

2、學生選擇并設計

二、搜集資料

1、議一議

手冊里應該有哪些資料呢?

2、指導:

同學們取得的各項榮譽,班里的好人好事,同學之間的祝福等,都可以添加到手冊里。

三、合作完成

1、小組合作

注意分工明確,不要耽誤時間。

2、集體共享手冊。

四、拓展

嘗試制作班級網頁,完善班級博客。 第三單元 做聰明的消費者

主題一 各種各樣的商店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各種類型的商店、商業場所及特點。

2、學習購物,知道各類商品購買的地方,懂得購物的簡單常識。 教學重點:

明白商店對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懂得怎樣去商店購物的基本常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 對商店的實地調查 教學用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 我當購物小導游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的社區環境中,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各種不同的購買商品的地方。

2、在調查、分析比較中獲得需求的滿足、成功的激勵和充實的內心體驗,從而學會了解社區,融入生活。

活動準備: 筆記本、筆、相機 活動過程:

一、調查準備。

1、通過調查、詢問、上網查找等途徑,了解可供選擇的購物場所種類。

2、了解家庭附近主要的購物場所,進行詳細的記錄。

3、按照學生家庭位置分布,將學生分成幾個調查小組,選好小組長。

4、各小組討論調查中注意的事項以及怎樣完成購物場所分布圖的繪制。 各調查小組一起將了解到的資料進行整理。 在調查過程中組員相互合作,注意安全。 在訪問的過程中要有禮貌,使用禮貌用語。 在記錄調查結果時要認真細致。 購物場所的分布圖可用圖例標出來。

二、各調查小組進行調查,共同完成分布圖的繪制。

三、在大規模的商業場所往往都設置了導購圖,怎樣使導購圖中的導購語言更吸引顧客的目光,更能使顧客清晰地了解所購商品的準確位置?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人性化的導購語言的設計。

四、教師模擬實地購物的方式對各學習小組進行檢驗。 教師講評學生的表現。

五、組織“新奇寶貝”珍藏展覽會。

讓學生將以前購買的有意思的物品帶到學校進行展覽,并說說是在什么商業場所買到的,購物的經歷是怎樣的?

活動二 上哪兒買東西

一、考考你

以下的商品可以上哪買到呢?

文具盒 牛奶 面條 燈泡 衣服……

二、談體會

你和家人常常去哪些地方買東西,你對那里的購物環境熟悉嗎?有什么體會? 欣賞37頁下方的日記。

三、開展活動

根據你的調查以及自己的購物體會,寫一份備忘錄,記錄周圍商店給大家帶來的方便,同時也會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一點合理的建議。

四、探究

如果有些東西在你家附近買不到,怎么辦? 看廣告 網上購物 問家人、朋友

……主題二 購物有學問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常識。

2、形成獨立的購買簡單生活和學習用品的能力。

3、具備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懂得購物的常識,學會購物。 教學難點:

具備初步的消費者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購物常識資料。 教學用時:2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價格的秘密

一、比一比,談發現

1、早上6:00 大白菜:0.5元/500g 下午6:00 大白菜:0.3元/500g

2、說說:商品的價格在什么情況下會變化?

3、做個調查表:價格變化原因調查表。

二、討論研究

看看大家的調查表,想想商品的價格為什么會發生變化。 分組討論研究,把大家的發現記錄下來。

三、小小辯論會

以下兩種觀點,你贊成哪種觀點,開展一次小小的辯論會。 觀點一: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觀點二:價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貨。 活動二 買東西看什么

一、談話導入

購物的學問有很多,我們買東西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才能買到又實用又便宜的商品。

二、實踐活動

1、參與一次家庭購物,說說你學到了哪些選購商品的知識。

2、指導填寫表格:書上P42 A、購買物品 B、需要考慮的問題 C、其他

三、辯一辯

媽媽說買東西,可不能全看廣告。你認為對嗎?發表一下看法吧。

四、活動

搜集一些商品的標簽和包裝袋,學會辨認生產日期和有效期,從商標上還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五、資料學習

1、什么是“三無”產品。

2、買東西為什么要索要發票。

六、交流平臺

買東西要注意什么?把你的經驗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吧!

七、拓展活動

巧花2元錢:從自己的零花錢中拿出2元,買自己最需要的東西,并把理由說給大家聽。 主題三 我是理財小能手

教學目標:

1、了解家庭的經濟來源,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開支情況。

2、學會合理消費,培養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學會合理消費 教學難點:

培養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理財表 教學用時: 3教學過程:

活動一 我們家的收支表

一、家庭經濟來源調查

你們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什么?你們家每個月需要哪些開支?

1、寫寫“我”家的收入來源。

2、填寫“每月開支表”(書上P47) 對比開支表和收入狀況,談談自己的想法。

3、學生交流、發表意見。

二、實踐活動

和爸爸媽媽一起當當家,負責記錄一周的家庭開支情況。

全家人一起討論,如何更合理的用錢,節約開支。把自己的好建議寫下來,給爸爸媽媽看。

三、交流

帶上自己的好建議與班上的同學交流,記住把別人的好建議轉達給爸爸媽媽。 活動二 小小理財俱樂部

一、揭示學習問題 你的零花錢是怎樣花的?

二、交流、探討

1、“實話實說”我的零花錢是怎么花的。

2、統計、填寫表格。(書上P48)

3、學習小資料,談談自己的體會。

4、怎樣花錢更合理? 歸納整理好的用錢方法。

三、制定用錢計劃 交流、共享 要求:

實現計劃,做有誠信的理財小能手。

活動三 我們的跳蚤市場

一、談話導入

你有舍不得丟棄的玩具閑置在角落里嗎?從前用過的書本,扔掉了多可惜呀!其實它們都能有更好的去處。

二、“校園賣場”活動

1、帶上自己用不了或者不會再用的物品。

2、找個好場地,在操場上準備做買賣。

3、進行買賣活動。

4、場地清場。

三、談收獲

談談自己有趣的“校園賣場”活動中的體會和收獲。

四、課堂總結

對學生活動情況有針對性的總結。

隨著課程改革健康、有序、全面地推進,新課程正一步步地走進了學校,走進了教室,德育新課程也有如一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镀返屡c社會》課已經跟大家相處了一年,相信大家能夠感受到它與傳統的品德課程、社會課程相比,被賦予了全新的教育內容,全新的呈現方式,濃郁的人文氣息。

一、教材簡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具有綜合性、經驗性和基礎性?!镀返屡c社會》課程設計的思路是:一條主線,點面結合,即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在兒童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這個面上選擇幾個主要因素來組織教學內容。本冊教材也不例外,共分為五個單元:有困難,我不怕、我們的快樂大本營、做聰明的消費者、公共生活講道德、大自然發怒的時候,在個人學習、集體生活、社區生活多個場景中,對學生進行了挫折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本冊教材的內容也變得更豐富,形式更多樣。教材內容充分體現了綜合性的特點,五個單元主題都不是單一的學科知識內容,而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個個話題。通過這些話題,引導他們學會解決各種現實問題,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指導行為,并使知識意義化、價值化。例:做聰明的消費者。教材形式則活潑多樣,版式新穎富于流動感,采用了各種圖畫、照片、學生作品,既富于變化又從多角度豐富學生的感知,對話式的兒童語言、主持人式的旁白人物使教材更富有親切感。例:我們的快樂大本營。

二、各單元教學目標

有了對教材的整體感知,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各個單元的具體教學。 第一單元:有困難,我不怕

人們常把現代兒童比做溫室里的花朵,在困難面前往往表現得嬌氣、脆弱甚至退縮,耐挫能力較差??擅總€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因此,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問題,積極地克服困難重重、戰勝自我,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是當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本單元對學生進行了“成功教育”、“勵志教育”,通過引導學生樹立自信,追求夢想,進行積極的自我完善,幫助他們鍛煉意志,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努力,使他們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和學習中會有困難,只有勇敢地迎難而上才能克服困難,占勝自我。

2.懂得從挫折和失敗中汲取教訓,幫助自己不斷進步。

3.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自信,鍛煉意志,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勇敢地追求理想。

4.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壓力,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并學習一些簡單的調節情緒的方法,提高適應能力。

(主題一)這點困難算什么。一前一后兩段文字,力圖使學生知道:困難總會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出現,但只要我們微笑面對,拿出智慧和勇氣,就能克服困難。這兩段主題文字與相關的情境對話、故事以及活動互相配合,引發學生思考,在思考與實踐中使學生受到樂觀情緒的感染。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導他們認識到:消極地放棄和積極地迎難而上兩種態度會導致兩種結果。第一組情境對話共包括四幅圖片,幫助學生對“困難象彈簧,你弱它就強”的理解和思考,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出自己“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然后討論怎樣克服困難,鼓勵學生記錄真實感想。“我也失敗過”這一部分介紹了愛因斯坦、邱吉爾、貝多芬、林肯等幾位成功名人,給了學生學習的榜樣,激勵他們正確面對生活、學習中遇到的挫折。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做一個自己的檔案袋,用開朗樂觀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經歷過的挫折和失敗,增強學生的承受能力。發掘了學生的內心感受后,第二段文字是如何從失敗走向成功的具體指導。交流活動討論“勝敗乃兵家常事”這句話,目的是讓學生明白:樂觀面對挫折的同時,還要善于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主題二)成功一定有方法,鼓勵學生努力做一個自信的、積極向上的人。第一部分“為自己喝彩”應該采用實踐性教學,避免流于形式、空洞說教。教材在這里設計的三個“活動表格”很有實效意義,課堂上留足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總結,在活動中有所感悟。另外教學中要注意課內外的結合,尤其是課后的延伸,可以把學生的記錄作為一種學習評價的載體。第二部分課文介紹了王獻之等名人,激勵學生做有恒心、有毅力的人,這也是獲得成功的有效方法。

(主題三)每天都有好心情。第一部分內容從三個層次引導學生學習自我調節情緒。首先是寬容、理解、謙讓的角度;第二層是引導學生站在他人的立場想問題;第三層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克制壞脾氣的方法。第二部分內容應該是對學生的生活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不生氣,還要經常都是開開心心的。這里的交流設計用的了非??赡艿目ㄍ▓D標,可以讓學生設計自己的開心日歷。長沙

第二單元:我們的快樂大本營

“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永不干涸,一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才最有力量”,第二單元讓學生從集體出發,在感受集體的溫暖與快樂的同時,也明白快樂的集體需要每一個成員擺脫自我中心,融入集體;只有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獻計獻策,才能共同去創造。通過一系列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集體主義意識的活動設計,充分體現了新課改自主、合作、創新的精神。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了解為集體可以做哪些事、該承擔哪些責任,明白集體需要每個人去愛護。

2.通過交流,和同學一起發現快樂,感受集體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關心、幫助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的情感。

3.了解在意見發生分岐時,大家應該共同商量,小我服從大我,形成集體的凝聚力。

4.給集體制定一個共同奮斗的目標,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盡力為集體做些有益的事。

(主題一)成長的故事,課文一開始就出示了一張集體照以及多幅個人漫畫,這個單元的活動正是都圍繞這個班級引出了。教學中可以把本班同學的集體照片拿出來讓學生觀察,讓他們從同學們的表情想想他們的心情,回憶在過去集體活動中大家的開心事,再指著本班同學的照片說說他們的優點,說說自己處同學之間有趣的經歷和體驗。老師也可以展示一些班集活動的照片、學生作品、集體獎狀等。

(主題二)“我”和“我們”。文中用“香香的芝麻”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為集體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的意義,“夸夸身邊關心集體的同學”活動讓孩子感受關心和愛護班集體,為集體做好事的快樂;25頁的圖文旨在讓學生懂得集體交給自己的任務要認真完成,集體中的事要主動做。學生可以討論,大家都認為該做的工作展示出來,讓每個學生給自己列出一個行動表格,各盡所能為班級服務,還可以評選“優秀小主人”,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材中還例舉了出黑板報的事,討論“大家意見不一致怎么辦?”想想“班級里還有哪些事需要與同學合作?”讓學生再說說合作時遇到過什么問題,有什么矛盾,是怎么解決的。引導學生學會遇到分岐能互相溝通,互相理解,根據各自的實踐想辦法解決問題,明白只有集合大家的智慧,才能獲得成功,增強集體凝聚力。

(主題三)我們要做最棒的。本課通過幾個活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體驗。首先引導學生對28頁的跳繩比賽這個小故事展開辯論:這種“關心集體”的行為好嗎?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設想自己向往的理想班級。“點子工作室”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最棒的集體需要大家獻策出力。“我們的約定”活動一定要做好課前準備,訪問老師和其他班同學,有助于讓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的班級,制定出更貼近本班實際的行動計劃。最后“制作班級手冊為本單元的學習進行了一次總結,學生在團結合作地氛圍中感受集體生活的快樂,表達對集體的熱愛。

第三單元 做聰明的消費者 消費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商業場所是重要的公共場所,本單元讓兒童走進社會,了解消費這種常見的社會現象,體驗社會生活,在各種活動中,通過感受——內化——升華的過程,明白合理消費的意義,養成勤儉節約的品質。教學目標:

1.了解本地的一些商業場所,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知識。

2.形成獨立的購買簡單生活和學習用品的能力。

3.具備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4.了解家庭經濟來源,及家庭生活必要的開支,學會合理消費,培養勤儉節約的品質。

(主題一)各種各樣的商品。教材以一段家庭日常生活瑣事引入主題,讓學生感受商店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說說自己了解哪些商業場所,啟發學生發現商業場所的種類多種多樣。“上哪兒買東西”這一部分內容十分豐富,主要通過對商店的“看”、“說”、“動”、“想”四個過程,了解商業場所中商品的種類、分類以及到哪兒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教師還可設計“小小導購員”活動,讓學生為老師當參謀,如何購買商品,可以從三個方面設置情景:一是家中要進行全家性的大采購,二是需要少量的日常用品,三是購買不是十分常見的東西。使學生在活動中真實地體會到商業場所、消費者等概念。

(主題二)購物有學問,這一主題包括兩個內容。“價格的秘密”是讓學生了解商品價格的知識:商品的價格在不同地區、不同的季節、不同時間會發生變化。41頁的辯論會活動可讓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不須下定論哪種觀點正確。“買東西看什么”是通過家庭購物活動讓學生學習購物的一些知識。從“媽媽”的話中說明商場中商品琳瑯滿目,選購商品也是有許多學問的。課前可以布置學生參加一次家庭購物,在課堂上與大家交流在家長的指導下學到了哪些小竅門,并進行及時總結。教材還分別提到“三無產品”和開發票,旨在教給學生作為一名消費者應具備的鑒別能力和擁有的權利??梢栽O置模擬商場,在商品中混入一些“三無產品”和次品,培養學生的購物能力。

(主題三)我是理財小能手。對于孩子們來講,家庭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可以先讓學生采訪爸爸媽媽的活動,了解自己家的經濟來源。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心里的感想,進而才能將如何合理消費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小小理財俱樂部”分為三個部分,其中第三招是留給學生思考的,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說不定會迸出許多閃亮的火花。“我們的跳蚤市場”由幾幅連環畫組成。首先介紹了“跳蚤市場”的含義,接著告訴大家“跳蚤市場”可交易的物品有哪些,連環圖3是故事的高潮,描繪了熱鬧的交易場景?;顒幼詈螽斎灰涣鞲惺?,老師也應進行適當的點評。

第四單元 公共生活講道德

現在生活中存在著不文明、不道德的現象,人們的公共意識、文明水平亟待提高,而小學四年級學生所具有的可塑性、模仿性等年齡特征,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契機。本單元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學生耳聞目睹的現象的對比、分析,幫助他們形成基本的善、惡、美、丑的是非觀,懂得在公共場所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環境是社會文明的具體道德,是做一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的必備素質。公共生活講道德不光是寫在紙上,更要體現在行動中,教材就截取了實實在在的生活片斷、場景,讓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對生活有所認識,有所感悟。

教學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用的公用設施,調查其現狀及使用、維護情況,體驗公用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維持正常社會生活的基本條件,在公共場所要自學遵守秩序,做一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

3.知道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保護公共安全設施和標志。

4.學會與鄰居友好相處,以禮待人,并為維護家庭的周邊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主題一)無聲的朋友。教材中首先用呈現了三幅配文圖引導學生了解公用設施用途,認識到它們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交流活動讓學生觀察生活,了解更多的公用設施,體會它們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注意引導學生聯系本地實際來說。“聽聽它們的訴說”主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公用設施,認識破壞公用設施的危害性,主題文也深刻揭示了“傷害了這些生活中無聲的好朋友,愛傷害的其實是我們健康的生活,是我們自己!”可以讓學生說說如果大家都不愛護公共設施,社會會變成什么樣?也可以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最后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參與維護公共設施的社會行動,自學養成愛護公共設施的良好習慣。

(主題二)大家生活在一起。遵守公共秩序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需要,也是社會公德與基本要求。教材一開始就用了兩組圖,從正反兩方面說明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總結出“影響了別人,自己也得不到方便。”57頁同樣是用圖表現了一些不遵守秩序的事例,可以讓學生交流自己看后的感想,也說說身邊的類似行為。“一根細繩”的故事暗示了從小事嚴格要求自己,自學遵守公共秩序。“細繩”也可以引申為各種規章制度和生活常規,有的是大家看得到的,有的是看不到而存在人們心中的首先規范。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繩”面前,我們將如何面對……最后針對各種秩序混亂的現象,做出自己的評價學生作品框中出現“真應該罰他們,讓他們吸取教訓”表明了自己的價值取向。

(主題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教材用簡報的形式真實表現一幕幕慘劇,再加上一小資料中的數據,讓學生在強烈的震撼中感受到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讓學生觀察圖畫,理解“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是什么意思。一連四個危險的標志引起學生注意,體會“怎樣注意公共安全”。教材中用一組圖從三個不同角度提出了要求:“我們不能傷害他人”、“我們要防止被傷害”、“我們提醒大家不被傷害”。最后讓大家認識一些安全標志,安排了“設計一些安全警示用語”的活動,也可以引導引導學生設想其它方法維護公共安全。

(主題四)我們是鄰居,城市與農村兩個場景都表現了要與鄰里和睦相處。教材中選取了三幅圖,第一幅表現了一個“敬”字,與鄰居交往要以禮相待,第

二、三幅圖則表現了一個“助”字?;顒右?ldquo;你想有怎樣的鄰居”為題,做個小調查,交流調查結果,可以讓學生想想:如果想有這樣的鄰居,自己首先該怎樣做?“讓墻三尺又何妨”讓學生明白鄰里相處還要注意互相體諒,避免磕磕碰碰??梢宰寣W生表演一下自己平時遇到的事,或老師創設情景學生表演。我們生活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愛護,鄰里之間的許多事情需要大家共同解決,開展活動制定“我們的鄰里公約”時,建議先讀教材上的范例,弄明白鄰里公約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寫好后可以先給家長看看,提出他們的建議,再綜合成一份鄰里公約。

(主題五)文明從我做起。這主要是圍繞本單元設置的一個綜合性活動。先對活動進行具體的設計和安排,可以不局限于書上的提示;然后分組活動,活動之前小組先討論好在公共場所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最后要匯報活動,可采用多種形式,如說、演、展示照片等,并評選“文明使者”。

第五單元 大自然發怒的時候

自然災害是很難抗拒的,它不時侵襲著地球,毀壞我們的家園,奪走人們的生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了解自然災害的危害性,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學習一些在自然災害發生時自護、互救的方法,培養避險求生的能力,對每個人來說,尤其是對生存能力相對較弱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家鄉常見的自然災害,了解曾經發生在我國的重大自然災害。

2.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懂得要遵循自然規律、愛護大自然的道理,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3.學習在洪水、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面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培養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4.通過了解人們在災害面前團結一致戰勝困難、重建家園的感人事跡和實例,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精神的可貴。

(主題一)天有不測風云。教材中四張照片反映了四種自然災害的場景,突出了自然災害的可怕,如主題文所說“家園瞬間被毀壞,生命被無情地奪走”,非常形象直觀。布置學生分組收集有關自然災害的資料并將資料分類,在課堂上交流。第二部分內容是對課標內容的一個拓展,說明要勇于戰勝自然災害,要和大自然和諧相處。以教材中的圖文作范例,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的事去發現,防災、減災離我們并不遠,甚至有些是我們現在就力所能及的事。今年湖南境內發洪水,涌現出多少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我想學生應該有很多感想。

(主題二)自然災害中,團結互助、學會自護自救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主題二“在這危急時刻”就是教給學生在災難發生時如何自護自救的方法。教材中每個內容都是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來組織(連環畫故事、“大富翁”游戲、模擬現場等),寓教于樂。同時在安排上注意了以點帶面,從實踐活動到經驗總結,再到實踐應用的內在聯系。在進行“編輯生存手冊”之前一定要有所準備,通過各種方式悼念不同自然災害面前如何自護自救的方法,資料越豐富越好,途徑越多越好。編好的生存手冊,要在同學之間互相傳閱,資源共享。

(主題三)災害無情人有情。教材從三個方面詮釋了人有“情”的“情”字:災難中人們互相團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后人們用勤勞的雙手重建新家園。教材提供了一些資料,可以讓學生收集更多人們共同戰勝自然災害的感人事跡。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帶學生觀看《后天》、《龍卷風》等影片,及抗災救災的新聞。學生活動可以安排故事會、圖片展、給災區小朋友寫封信等,使學生入情、動情。

三、教學建議

1.教材因“生活”而豐富

回歸生活、關注兒童生活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品德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引導兒童學會生活,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能力。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是教材編寫的主線,包括范例的選取也源于兒童的真實生活,教材因“生活”而豐富,我們在拓展教學內容時同樣要把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聯系,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各種內容。

2.課堂因“生成”而精彩 課堂是師生生活的一部分,本應該是變化莫測、豐富多彩的。葉讕教授認為,一個真實的教育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動態轉化和生成的過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預定的軌道行進,總會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義或無意義的新鮮事、新情境、新思維和新方法。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及時捕捉并利用一切有價值的動態生成的資源,從而獲得意外的成功。

3.課程因“活動”而美好

教材中設計了大量豐富多彩的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主要形式有信息類活動、參觀訪問或實地考察類活動、動手操作或實踐類活動、交流表達類活動。有些是用“活動”圖標標明了,有些二級標題、三級標題本身就是活動主題,有的提示語、旁白對話也可以生成一個活動。只有讓學生親自參與、體驗,才能有所感受,得到許多的收獲。

魯潔教授說:“道德教育要成為最有魅力的教育。”《品德與社會》新課程建設和實踐的時間并不長,我們區到現在用了一年,但是就已有的教學實驗情況來看,它是受到老師和學生們歡迎的。我們可以有信心地認為,其應有的魅力會得到釋放,它們有可能成為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四、教學措施:

1.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來認識社會和了解社會。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對間接生活的認識和了解。 3.將引導學生獲取信息與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社會研究能力。

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文第3篇

6 校園里有哪些動植物 7 觀察一棵樹 8 小動物的家 9 觀察螞蟻 10 更多的小動物 11.今天的氣溫是多少 12.追尋風的足跡 13 是誰制造了風 14 云的觀測 15 下雨啦 16 雨下得有多大 17 明天的天氣怎樣

18、運動前后

19、運動于呼吸 20、運動與心跳

21、運動與大腦

1.我們又長大了 教學目標:

1.了解青少年身體生長發育的外部特征。

2.學習運用科學預測方法,預測自己今后的生長發育情況。

3.能利用簡單測量工具,比較細致地觀察事物的變化,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4.從多方面長期觀測身體的變化,了解人體生長發育規律,并做好分項記錄。

5.能與同學合作測量,在總結交流自己身體變化情況的過程中,交流自己身體變化情況的過程中,交流各自的發現和想法,體驗合作的愉快,分享他人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能利用測量工具準確地測量出自己的身高等。

教學難點:運用科學預測方法,預測出自己今后的生長發育情況。 教學準備: 1.教具:皮尺。

2.學具:直尺,白紙,近期全身照。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導學生確定研究項目。

與三年級相比,我們的身體各部分有哪些明顯的變化?這說明什么?生答后師歸納并板書課題。

二.觀測研究,搜集整理數據信息。 1.介紹測量工具及其工作原理。

2.小組進行測量,后討論:身體的哪些變化證明我們長大了?用什么測量?怎樣測量來獲取關于我們身體現狀的數據?哪些測量需要小組合作,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哪些項目可以獨立完成?數據如何記錄錄?

3.小組匯報討論結果,集體評價哪些小組的方法最好。 4.按照集體討論確定的辦法開展觀測研究,并做好記錄。

5.自己測量后將數據填寫在書中的表格中,并自制一張身體生長記錄卡。 三.對照比較,歸納預測。 1. 對照數據讓學生思考:你發現你們的身體有哪些變化?課前的預測哪些是正確的? 2.小組之間相互傳閱個人資料,交流想法,讓學生知道身體的生長發育是一種普遍現象,但發育速度不相同。

3.鼓勵學生置疑,對自己的身體變化趨勢作科學的預測。 四.課后實踐活動。 1.測量其它的人或物。

2.預測他人今后的生長發育情況。

2.升旗臺在哪里 教學目標:

1.知道如何定性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能理解物體的位置需要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2.能利用太陽辨別方向,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正確判斷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不同的方位。

3.能用感官感知自然事物,正確使用方位詞句準確描述物體所在位置。 4.能讓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于與他人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正確分辨出東,西等八個方位。 教學難點:讓學生如何掌握好參照物。 教學準備:

1.教具:學校方位的掛圖。 2.學具:白紙。 教學過程:

一.提出研究問題。

師問:升旗臺在校園里的什么位置?生自由發言,要求學生平時你是怎么認識的就怎么說。 二.開展科學探究。

1.以自己為參照物,用“前后左右”描述升旗臺的位置。 1〉指導每一生都認識前,后,左,右。 2〉指派四位學生分別站在升旗臺一側附近不同的位置。每一位同學描述的一樣嗎?為什么?

3〉讓四位同學分別站在升旗臺的四周,面向同一方向站立,根據自已站的位置,說一說升旗臺的位置。

4〉告訴學生什么是參照物,描述升旗臺的位置時為什么要選另一個物體作為參照物?上面兩次活動中,各位同學描述升旗臺的位置時,分別是以什么作參照物的? 2.任意選定參照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升旗臺的位置。

1〉讓學生以學校大門為參照物,用“前,后,左,右”試著描述一下升旗臺在什么位置?想想這種描述準確嗎?還有沒有其它辦法?

2〉“東南西北”分別在我們的什么方向?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什么辦法辨認“東南西北”方向?指導學生正確指出早晨太陽升起的位置,從而判斷分辨方向。

3〉讓學生用學校大門為參照物,用“東南西北”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方位來描述升旗臺的位置。 3.表達與交流。

1〉由學生任意選定一個參照物,描述升旗臺的位置,再相互交流,整理成一種大家都比較滿意的說法,記錄在課本的P5。

2〉教師選擇一個參照物,這一個參照物的某個方向上有遠近不同的兩個建筑物,讓學生討論如何描述其中一個建筑物的位置,而不讓聽的人產生誤會。 3〉請一位同學在校園選擇一座建筑物加以描述。 4〉課外學習與實踐。 備注

①打聽長輩,日常生活中他們有哪些辨別方向的辦法。 ②自編符號,繪制一張校園建筑方位圖。

3.國旗是怎樣升起來的 教學目標:

1.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各類滑輪的結構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知道科學探究首先應提出問題,將自己研究的關于滑輪類別和作用的結果和科學結論作比較。

3.能根據簡單器材研究方案,有步驟地進行關于滑輪作用的研究實驗。 4.培養學生樂于與同學合作,交流。

5.關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滑輪產品及其作用,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重點:了解各類滑輪的結構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能動手制作滑輪組。 教學準備:

1.教具:裝有滑輪的升旗臺模擬裝置,圖片。

2.學具:每個學習小組準備鐵架臺1個,細線1根,滑輪2個,測力計1個,裝有滑輪的窗簾模擬裝置。 第1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想想升國旗的情形,當國旗冉冉升起的時候,你們有什么發現?能不能找到可以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旗桿上的滑輪裝置) 二.認識滑輪的結構。

圖片展示:旗桿頂上的滑輪裝置。

1.同學們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個裝置,用語言描述一下:這個裝置是什么樣的?安裝在這里起什么作用?

2.根據學生的描述,教師歸納滑輪裝置的構造:滑輪是由一個周緣有槽的輪子固定在一個支架上組成的機械。 三.滑輪的分類。

1.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滑輪的構造,可是滑輪是怎樣工作的呢?(演示升旗和提重物的過程)要求學生在演示過程中觀察滑輪的位置變化過程,區別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之處,然后進行分類。

2.出示一些滑輪讓學生區分誰是定滑輪,誰是動滑輪。 四.研究定滑輪的特點。

1.在旗桿上,定滑輪將向上的拉力改變成了向下的拉力,能不能將向上的拉力改成向左的拉力呢?改成向右的拉力行不行?一共有多少種改法?(學生動手操作)觀察P6砌墻圖。 2.思考:為什么這工人要在這里設置這個定滑輪?這個定滑輪究竟有什么作用? 3.怎樣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呢?(學生交流,討論實驗方案) 4.請一位學生口述自己的實驗方案,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后動手實驗。

5.從實驗中得出結論: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備注 使工作更加便利。 五.將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

既然定滑輪有這么個特點,那我們何不利用這個特點來幫助我們呢: 1.設計一個定滑輪裝置,用繩子一拉窗簾合上,又一拉將窗簾又拉開。

2.設計一個定滑輪裝置,用繩子一拉舞臺上的幕布就會同時往兩邊打開,再用繩子一拉,幕布又能合攏。 第2課時

一.導入。

回顧一下,我們上節課學了什么?定滑輪有什么特點? 二.探究動滑輪的特點。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這節課我們探究一下動滑輪,看它又具有哪些特點?它能不能改變方向?能不能省力?請同學們猜一猜。

2.怎樣設計實驗來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想呢? 3.學生口述實驗方案,討論交流,確定實驗方案。 4.學生動手實驗,老師巡回指導。

5.總結交流得出結論: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三.用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

小華想把30千克大米提到二樓,可他的力氣太小提不動,我們能不能根據自己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幫助他一下?(指名回答) 四.認識滑輪組。

1.大家的設計很好,小華終于將大米成功堤到3樓上。不過他說用動滑輪雖然很省力,可是站在樓上往上拽不太好使勁,你們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來幫助他嗎?

2.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多,像這樣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合使用的裝置,我們給它起一個名字:滑輪組。 五.探究滑輪組的特點。

1.我們知道滑輪組的裝置,可它們組合后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能不能綜合兩種滑輪的優點?

2.學生猜想,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3.總結交流得出結論,滑輪組綜合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優點,它既可省力,又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 六.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2.繼續觀察我們生活中的大吊車用了哪些滑輪。

4.旗桿的影子 教學目標:

1.認識一天中影長和方向的變化與太陽的運動有關。

2.能用科學探究活動中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作好簡單記錄。

3.能利用表格,圖形,統計的方法整理有關資料,通過比較,分析,歸納,了解事物變化規律。

4.研究影子的變化規律,明白自然事物和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系和影的。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一天中影長和方向的變化與太陽的運動有關。

教學難點:利用表格,圖形,統計的方法整理有關數據,通過對比,分析,歸納,了解事物變化規律。 教學準備:

長皮尺,掛圖,彩色粉筆,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提出研究問題。

1.提問:大家注意過學位的旗桿和它的影子嗎?旗桿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有影子? 2.出示圖片P9,讓生思考并回答:陽光下不同物體的影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日常生活經驗來說。

3.提出要研究的問題:旗桿的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樣變化的?用什么辦法進行觀察和研究。 二.制定研究計劃。

1.小組討論并制訂出研究計劃,制定時盡量完善,有效觀察,測量,記錄。 2.各小組匯報研究計劃。 三.觀察記錄。

1.各小組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進行第一次關于旗桿影長和方向的觀察,測量并做好記錄。 2.各小組在觀察記錄過程中可以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根據實際需 要再修改方案。

3.觀察記錄小組將觀察記錄數據通報給全班,所有學生可以定時參加。 四.總結交流。

1.在觀察記錄過程中分析并預測數據的變化趨勢,數據記錄完后,看看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

2.與同學交流,分析,并歸納影子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3.根據自己發現的影子變化規律的多少涂亮智慧星。

5.影子為什么會變化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太陽每天在天空中的運動模式;指導學生認識一天中溫度和影子的變化都與太陽的運動有關。

2.能利用簡單測量工具,對影長和氣溫變化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作簡單記錄和分析。

3.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事物和現象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認識,一天中溫度和影子的變化與太陽的關系。 教學難點:能用恰當的語言表述出對影子變化原因研究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準備:

直桿,米尺,直尺,手電筒,粉筆或鉛筆頭,掛圖,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提出研究問題。

1.各小組匯報上一節課觀察,研究的結果:旗桿的影長和方向有什么規律?把自己的發現結果真寫在P10。

2.教師利用錄像再現物體影長和方向的變化規律。

3.教師利用掛圖展示,“早,中,晚的直立物體和影子”,讓學生辨出早,中,晚來,并說明理由。

4.學生思考并回答:“影子的變化為什么會有一定規律呢?” 二.推測與驗證。

1.讓學生帶著思考題作出推測。

2.分小組討論:用什么辦法可以驗證自己的推測。學生若討論不出, 教師可做模擬實驗來指導學生思考,實驗,解釋。

3.學生將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運動的情況在P12圖中畫出。同學之間交流檢查,如有意見不同可開展討論,直到統一意見。

4.小組討論交流:旗桿影子的變化是怎么形成的? 5.小組匯報交流討論結果,師小結。 三.觀察記錄。

1.師問:“物體影長在變化過程中,氣溫有著怎樣的變化規律”?用什么辦法來驗證自己的判斷?

2.分小組討論觀察,研究“物體影長和氣溫變化關系”的觀測方案。 3.小組匯報制訂的研究計劃和方案,相互交流和完善。 4.實際觀測記錄,填P12空格。 四.總結交流。

1.學生交流學習體會和感受,提研究,分析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共同探討。 2.課后繼續進行觀察記錄。 五.課后實踐活動。

每天正午影子最短時量出直立物體的影長,連續觀測記錄一年。預測一下,可能會發現一些什么自然奧秘?

自由研究 教學目標:

1.了解升旗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合理改進后才能運行自如,工作更加方便。了解生產生活中的所有先進工具和設施都是在不斷改進中逐步完善的。

2.能從“為什么會這樣”,“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等角度對升旗設施提出問題,運用已有知識和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提出探究的大致思路,利用測量工具驗證自己的推斷。 3.培養學生愛提問,敢想象,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準備:

各類粗糙程度不同,長短不一樣的線繩;各種長短不同,光滑程度不一樣的鐵桿及鐵架臺底座;各種大小不同,輪軸兩邊縫隙大小不一樣,運轉靈活程度不一樣的滑輪;潤滑油,鉤碼,測力計等。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讓學生先回憶一下我們每周一升旗儀式的情景。

2.提問:你們在舉行升旗儀式時,發現我們學校的升旗臺和升旗設施有什么工作不方便,需要改進的地方嗎?生答,板書要點。 二.推斷與猜想。

1.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推斷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

比如:升旗手升旗時十分費勁,線繩有時被卡住無法升國旗,升旗時有聽到“吱呀吱呀”響聲,紅旗在上升過程旋轉卷疊起來等,分別是升旗設施的哪部分出了什么問題? 2.學生各抒已見。 三,制定研究方案。

1.學生分小組選擇其中一個大多數同學都感興趣的問題制定計劃,研究方法,研究步驟,如何分工,如何記錄等。

2.小組匯報研究方案。學生可以吸引別人方案的長處,修改完善自已的方案。 四.考察與研究。 1.各學習小組按研究方案開展研究活動。學生有的在室外旗臺上考察;有的室內自由選擇所需材料,設計模擬實驗進行類比驗證。 2.教師巡回參觀,但不發表評價意見。 五.交流與小結。

1.各小組匯報研究的過程以及得出的結論。相同的研究項目,研究結論不同的小組,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過程,表達自己的意見,讓其它小組幫助分析原因,最終確定合理的結論。

2.選評“研究計劃最周密,結論最令人信服的學習小組。” 六.經學校寫書面建議。

1.讓學生以個人的身份或以學習小組的身份針對升旗設施出現的問題,給學校寫書面建議。 2.課外實驗:你覺得升旗設施還有什么值得研究的,課外可繼續研究,發現的問題及問題處理辦法可以寫成書面文字交給教師或學校領導。

6 校園里有哪些動植物 教學目標

1、了解校園里的動植物,能說出常見動物或植物的名稱。能用不同的標準給動植物簡單分類。

2、知道分類必須有一個分類標準,不同的分類標準得出的分類結果也不同。

3、能提出自己或者小組的探究思路,小組合作做出尋訪動植物的書面計劃。

4、經理按照計劃尋訪動植物的活動過程,并能做好詳細的觀察記錄。

5、小組合作,畫一張“校園動植物分布圖”,從中體會到校園動植物的多樣性。

6、在尋訪的過程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建議

本課的活動內容較多,建議分兩課時進行。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導人新課。

談話:(播放校園環境的多媒體課件或者圖片)同學們,你們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們的校園,我們的校園生機勃勃。你知道嗎?還有好多動植物朋友和我們一起生活在校園里。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些動植物朋友吧。 2.交流關于校園里的動植物的已有經驗。

(1)把自己知道的校園里的動植物的名稱寫在書上,熟悉但不知道名稱的可以用畫圖的方式記錄。

(2)學生交流,分享已有知識。(這一階段要讓學生充分發言,學生如對自己熟悉的動植物說不出名稱,可以讓學生展示該植物或動物的簡圖,同學之間相互答疑,教師也可以作適當指導。) 3.小組討論,制定尋找、觀察校園動植物的計劃。 (1)小組討論,做尋訪計劃,然后全班交流。

(2)教師指導學生完善計劃。(在短時間里寫出書面的探究計劃對于四年級的學生還是有難度的,教師要適時點撥,指導學生逐步完善計劃。) ?

①明確任務、確定路線圖、確定觀察工具和小組成員的分工等。

②觀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遇到不認識的動植物怎么辦?要不要記錄?教師可以在課前做一些資料上的準備,也可以跟學校里的園工商議,給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遇到問題主動積極地尋求幫助。) (3)師生討論觀察中的注意事項。

①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哪些場所隱藏著危險。哪些活動可能出安全事故,哪些小動物可能造成對人的傷害。) ②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觀察者的問題。(包括關注和愛護動植物的問題,保護觀察地的環境的問題等,引導學生做一個負責任、有愛心的觀察者。) 4.小組按計劃尋找、觀察校園里的動植物。 (此項活動所需時間較長,提醒學生需要利用一些課外時間完成活動計劃。要求學生堅持做好觀察記錄) 第2課時 1.交流。

你們在校園里尋找到了哪些植物和動物?(可采取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交流小組成果的形式。) 2.給動植物分類。

(1)小組討論:怎樣給觀察記錄下來的植物和動物分類,填寫植物分類卡和動物分類卡。(分類的方法不必拘泥于生物學上的科學分類方式,要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給動植物分類。) (2)交流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3)統計全班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3.畫一張“校園動植物分布圖”。

(1)討論:怎樣來表現校園里的動植物分布?(怎樣將校園動植物分布用畫圖的方法來表現,對學生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我國森林資源分布圖,給學生一些啟發。) (2)學生觀察:從圖中看懂了什么?(學生可以直接畫出實物圖,也可以用平面圖來表現學校的各個區域,用某種圖標來表示動物或植物。) (3)設計小組的“校園動植物分布圖”。 (4)交流并展示幾個小組的作品。 4.分析校園里動植物分布狀況。

(1)觀察動植物分布圖,什么地方的動物最多?什么地方的植物生長得最好? (2)你還有什么發現?(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動物、植物和環境的關系。例如,有的動物需要躲藏在植物中,有的動物要以植物為食物;動物為植物傳粉,為植物提供肥料,為植物松土等等。明確動物、植物與人和睦相處的關系。) 5.活動小結。 各小組對自己尋找、觀察校園里的動植物的活動進行小結和評價,然后采用涂亮智慧星的方式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7 觀察一棵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能較準確、完整地知道一棵樹的主要特點。

2.能夠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對樹的某些部分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做簡單記錄。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述對樹的觀察結果。 4.用實際行動愛護樹木,呵護它的成長。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前對每個觀察小組的觀察對象做一個大致分工。

2、學生準備:科學記錄本、蠟筆或油畫棒、白紙。

3、小組活動材料:軟尺、小尺子、放大鏡等。 教學過程

1、導入。

(1)談話:我們已經觀察了校園里的動植物,讓我們來做個游戲: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最熟悉的一棵樹,試著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棵樹。然后,請幾個同學來說說,猜猜他說的是什么樹。

(2)學生思考,展開游戲。

(3)提出問題:怎樣進一步觀察這棵樹? 2.討論觀察計劃。

(1)討論:我們還可以觀察樹的那些內容?用什么方法觀察?需要什么觀察工具?怎樣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2)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去思考,提出的內容和方法不要局限于教材列舉的三個方面。適時評價,鼓勵學生中有創意的想法。) (3)實施完成觀察計劃,并按教材上的提示進行自我評價。

3、觀察一棵樹。(室外活動) (1)劃分觀察區域,領取觀察工具。 (2)提出觀察要求和注意事項: ①觀察時一定要做好記錄; ②要盡量與組員合作觀察; ③注意安全; ④不傷害樹木。

(3)小組活動。教師要關注各個小組的進展情況,發現學生在觀察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支持。

(4)活動情況交流。交流以小組代表發言的方式進行。 4.給樹做張“身份證”。

(1)小組研討:“身份證”上需要什么信息?如何制作“身份證”? (2)小組活動:設計個性化的“身份證”。 (3)展示、評價各組的作品。 5.認養一棵樹。

(1)談話:我們都是爸爸媽媽呵護的快樂寶貝,校園里的小樹,誰來呵護它們呢? „ (2)師生商討認養小樹的責任和義務。

8 小動物的家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生活與環境的關系,知道動物都生活在它適應的環境里,不同的環境生活著不同的動物。了解一些動物適應環境的事實。 2.能用多種方法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環境。

3.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動物生活的環境,能用簡單的器材做模擬動物生活環境的實驗,并堅持觀察動物和環境的關系。

4.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小動物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課前在校園里做一次調查活動,估計一下學生可能找到哪些小動物的“家”,設想他們可能遇到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劃分好各小組的觀察區域。 (3)準備一些防蚊蟲叮咬的藥物。 2.小組活動材料:

(1)工具:小棍子、放大鏡、昆蟲盒、小鏟子。

(2)給動物做“家”的材料:紙盒、深色的布、土壤、小水壺等。 3.學生準備:糖果、餅干、水果片等食物,手套,科學記錄本。 教學過程

1、導入。

展示在本單元第1課時畫的“校園動植物分布圖”,談話:在我們的校園里許多地方都發現了小動物,這些小動物的“家??在哪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探訪小動物的“家”。 2.討論探究活動計劃。

(1)在校園里我們能夠找到哪些動物的“家”呢?你知道它們 的“家”在哪里嗎?(調動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 (2)明確探究目的:觀察小動物把“家”安在什么地方,它們的“家”有什么特點。 (3)小組討論、交流:我們打算怎樣去觀察小動物的“家”。

(4)小組討論:為了觀察小動物的“家”,我們應該做那些準備?應注意哪些問題?(引導學生從工具準備,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注意事項三個方面思考。) (5)指導做觀察記錄的方法。 3.小組活動:觀察小動物的“家”。

(1)各小組領取觀察工具,到活動場地,開展探究活動。

(2)教師在各小組之間巡回觀察,了解小組活動進程,分享學生的快樂,提醒學生及時記錄并注意安全。

(3)每組選擇一種喜歡的小動物,用昆蟲盒帶回教室,然后整理觀察記錄表。 4.交流觀察結果,分析動物和環境的關系。

(1)小組匯報:我們觀察了……動物的“家”,它的“家”在……,它的“家”周圍是……,它的“家”的特點是……,我們還觀察了……。(給學生一個描述的句式,幫助學生把表格上的內容變成有條理的描述性語言。) (2)比較:這些小動物的“家”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小動物的“家”也就是它們的棲息地,是它們生活、躲藏、休息的地方,雖然不同的動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隱蔽性的特點。) (3)討論:為什么它們的“家”各不相同呢?能讓它們交換一下居住地嗎?說出自己的理由。 (4)小結: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不同生活習性的動物生活的環境也不同。 (5)小組討論:你知道動物有哪些適應環境的辦法?(列舉一些動物適應環境的事實,如:冬眠、保護色、擬態等。鼓勵學生課外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動物適應環境的事例。) 5.課外拓展:給動物做個“家”。

小組活動:根據小組選擇的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給小動物設計一個家。

(這個活動是學生自主探究的一個活動,選擇什么材料,如何設計,都交給學生自主去完成,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周的時間,然后選擇一個單位時間進行交流。) 9 觀察螞蟻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知道螞蟻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

2.經歷探究捉螞蟻、觀察螞蟻的過程,能自己想辦法解決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能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描述螞蟻的外形特征。

3.經歷觀察螞蟻生活習性的過程,感受到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樂趣。

4、用材料制作螞蟻模型,能準確地表現螞蟻的外形特點。

5、能將研究過程和結果與同學交流,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6、在活動中體會應該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說明螞蟻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的課件或掛圖。

2.學具準備:昆蟲盒或透明的瓶子、干凈的毛筆、放大鏡、羽毛、白紙、水槽、石頭、水果、餅干、白糖、蜂蜜。

3.制作材料:橡皮泥、牙簽或火柴棒。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導人。

螞蟻是我們的老朋友,它現在過的好嗎?同學們想不想去看望這位老朋友呢?看望老朋友可別忘了帶上它喜歡的禮物,螞蟻喜歡吃什么呢?(把螞蟻當做老朋友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朋友的身份去探望使學生對螞蟻有一種親近的感覺,攜帶禮物既是日常禮儀又為后面的觀察做準備。) 2.你還記得螞蟻的家嗎?還能找著螞蟻的家嗎?螞蟻的家是什么樣的呢?(引導學生回憶螞蟻的生活地點,尋訪螞蟻的棲息地,了解螞蟻的生活環境。) 3.螞蟻的鄰居住著哪些動植物?螞蟻與它們相處得好嗎?螞蟻的家門口又有哪些非生物,它們對螞蟻的生活有怎樣的影響?(了解生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4.看,小螞蟻正在家門口玩耍,它們的爸爸媽媽在家嗎?拿出我們的禮物,看看誰的禮物最受螞蟻歡迎?(讓學生觀察螞蟻的食性及偏好。) 5.我們的禮物太豐盛了,螞蟻怎樣享用這頓美食呢?吃不完的食物它們是怎樣帶回家的?(觀察螞蟻吃食物及搬運食物。) 6.我聽說螞蟻最愛學習,特別擅長書法,我們請螞蟻給我們題幾個宇,好不好?(將事前準備好的白紙拿出來,放在螞蟻窩邊,白紙上事前用蜂蜜寫上“點燃激情,傳遞夢想”。這一環節利用螞蟻的食性寫字,既加深學生的認識,同時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教育了學生。) 7.我們已經看望了操場上的螞蟻,老師想邀請操場上的螞蟻陪我們一起到花壇上的螞蟻家做客,好不好?怎樣不傷害螞蟻,并把它請到花壇上?(這一環節著重研究螞蟻的種群關系,如果操場上的螞蟻不受歡迎,別忘了將它們送回家。) 8.快下課了,同學們邀請小螞蟻到自己家里做客好不好?同學們想一想,請回去住在哪里?用什么去招待螞蟻?(下課前捉螞蟻,喂螞蟻,一方面進一步深入觀察螞蟻,另一方面為下一節課做準備。) 第2課時 1.導人。

小螞蟻在同學們的家里做了幾天客,它們住得習慣嗎?請同學們談一談喂養螞蟻的過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2.了解螞蟻的外形。

(1)上一節課螞蟻送給同學們一幅書法作品,這一節課螞蟻聽說同學們的畫畫得好,想請同學們給它畫一張全身像,看哪位同學畫得最像。(讓學生憑印象給螞蟻畫全身像。) (2)畫畫得像不像呢?我們與真實的螞蟻比較一下,怎樣才能看清楚螞蟻的真面目呢?這個愛動的小客人怎么才能安靜一會呢? (3)學生交流,老師指導。(可以在水槽中央放置一塊石頭,讓石頭在水面上只露一個小尖角,把螞蟻放置在石頭的尖角上,用放大鏡觀察。) 投影或實物展示:學生的繪畫作品。 •

(4)通過投影,讓學生對自己的繪畫作品進行點評,通過與實物的對比看看哪里畫得像,哪里畫得不像?在點評中讓學生認清螞蟻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有幾只眼睛?幾只觸角?幾條腿?它們分別長在螞蟻的什么位置?

(5)學生交流后,對螞蟻的形體結構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后請一位同學再畫一只螞蟻,其他同學補充和修正。

(6)小組合作,做一個螞蟻模型。(展示、評價作品,進一步認識螞蟻的形體結構。) 3.課堂小結。 、

通過對螞蟻的觀察,你有什么收獲?

10 更多的小動物 教學目標

1、知道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動物叫做昆蟲。

2、經歷比較、分類、找共同特征的過程,通過比較給事物分類。

3、經歷運用概念對事物進行判斷的過程。

4、形成觀察、研究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有各種小動物的掛圖或者多媒體資料。 2.學生準備:課前捕捉一些小動物供課堂上觀察。 教學過程 1.導人。

(1)談話:上節課我們觀察了螞蟻,誰能說一說螞蟻的外形有什么特點?(復習螞蟻外形的特點,為學習新課打基礎。) (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能介紹你喜歡的小動物嗎? 2.比較螞蟻和其他小動物。

(1)小組活動:觀察課前捉到的小動物,把它們和螞蟻進行比較,看看會發現什么。(這個觀察、比較的環節也可以用圖或者多媒體資料,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用實物觀察。) (2)交流。(在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時,教師要提醒學生簡單陳述理由。) (3)分類。把與螞蟻相似的動物分為一類。(在這個過程中,蚯蚓和蝸牛是很容易被排除的,可能出現的困難是學生認為蝴蝶、蜻蜓有翅膀,螞蟻沒有,它們不是一類,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更多的特點,例如,提示“除了翅膀,其他的特點呢?”) 3.找共同特征,形成昆蟲的概念。

(1)小組討論:把外形和螞蟻相似的動物和螞蟻放在一起,觀察它們的外形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2)學生交流,師生討論,達成共識。

(3)教師講述:像螞蟻這樣的動物,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具有這樣特征的動物叫昆蟲。 (4)學生將結果記錄在書上。 4.運用概念進行判斷。

(1)說一說,你們今天捕捉到的小動物,哪些是昆蟲,哪些不是?為什么?(學生做出判斷時,一定要提醒陳述理由,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又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教師出示掛圖或多媒體課件,展示各種小動物的圖片。學生觀察,找出其中哪些是昆蟲,哪些不是,說明理由。 5.拓展。

(1)除了昆蟲,你還知道哪些類別的動物?(常見的動物有哺乳動物、鳥、昆蟲、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前三類學生已經學過了。) (2)動物世界多種多樣。你認為,這些具有不同特點、不同習性的動物對我們人類和自然環境有什么影響?(引導學生認識到動物、人類和大自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動物。) (3)課外觀察:搜集更多的小動物圖片,仔細觀察并試著給它們分類;繼續關注校園里的小動物們,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 自由研究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校園里的各種動植物,觀察并探究它們的特點。

2、能針對一些動植物的特點,確定研究課題,并通過研究得出結論。

3、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流與分享。 教學過程

一、了解本單元自由研究活動的主題。 校園動植物探秘

二、學生自主選擇研究課題。

1、學生分組自由討論,確定研究課題及內容。

研究課題可以是關于動物的,也可以是關于植物的,還可以是關于動植物關系的。

2、師出示部分研究課題,學生將小組討論結果與教師提供的課題相結合,確定本組的研究課題及內容。

如:1)校園植物用途的調查 2)植物的特點與環境的關系 3)螞蟻會游泳嗎? 4)螞蟻有視力嗎? 5)植物和動物的關系

三、學生分組制訂研究計劃

1、研究準備。

2、研究的方法和步驟。

四、學生分組進行研究,完成研究報告。

學生圍繞研究課題,通過觀察、分類、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方法,對動植物進行研究,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研究報告。

五、各小組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師生共同評議

11.今天的氣溫是多少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氣溫. 2.知道氣象站是怎樣測量氣溫的. 3.會用溫度計測量氣溫. 4.能根據數據繪制氣溫變化曲線圖. 5.在測量氣溫時能體會到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溫度計,卷尺,氣溫統計表(用于統計學生室外測量的氣溫),繪制氣溫變化曲線圖用的表格. 三,課時數: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將故事:小明的學校原來決定星期三開運動會,沒想到星期三那天卻下起雨來了.小明對小紅說:“真掃興!今天的運動會被雨給攪了,明天的天氣不知道好不好?”小紅說:“我們要是會預測天氣就好了!” (2)教師提問:“關于預測天氣,你們想研究哪些問題?”(讓學生自由提問,教師引導,巡視)

(3)引入今天的課題,板書:今天的氣溫是多少 2.探討,釋疑

(1)提問:什么是氣溫呢?(學生回答,教師講解) 空氣的溫度就是我們常說的氣溫。氣溫常常用攝氏度℃表示。 測量氣溫是觀測天氣的重要內容。 (2)估計教師里的氣溫。

(3)出示溫度計,講解怎樣使用溫度計,教師演示。 (4)分發溫度計,學生分組測量。

(5)交流測量結果,說說哪些同學的估計與實際測量的結果相接近。 (6)教師提問:“室外的溫度與室內的溫度一樣嗎?” (7)教師講解到室外測量氣溫的要求。

(8)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發溫度計,卷尺,分別到操場上、走廊里、草坪上,樹蔭下,水泥地面等地方測量氣溫,教師巡視指導。 (9)學生表測量結果填入表格中 -----年-----月-----日-------時

地點 教室里 樹蔭下 走廊里 草坪上 操場上 水泥地面 溫度計離地 面的距離

溫度(℃)

(10)比較用哪個氣溫代表學校里的氣溫更合適,說說自己的理由。 (11)閱讀小資料。

(12)討論:如果沒有百葉箱,應該把溫度計放在什么位置冊氣溫? (13)學生選擇一個位置測量起問并做好記錄。 (14)交流測量結果。 3.學習繪制氣溫變化曲線圖。 (1)引導學生觀察表格中的數據。 (2)講解制作曲線圖的方法。 (3)學生繪制曲線圖。

(4)引導學生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和統計圖比較分析:這段時間里,氣溫是怎樣變化的?最高氣溫是多少?平均氣溫是多少? 4.總結與拓展

(1)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些什么收獲?(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2)提問:每天的同一時刻測量氣溫,做好記錄,會繪制氣溫曲線圖嗎? 5.作業:

做一周內每天同一時刻氣溫曲線圖。 五,教學后記 12.追尋風的足跡 一,教學目標

知道風吹來的方向叫風向以及八個風向的表示方法。 知道風的大小用風力來表示及風力有十三個等級。 能觀察記錄風向和風力。 會制作簡易風向標和風力計。 體會到觀測風向和風力的樂趣 二,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或掛圖,電風扇,制作好的簡易風向標和風力計。 學具準備:

制作風向標的工具和材料:剪刀,卡紙,膠水,縫衣針,小木棍,指南針等。 制作風力計的材料:小鐵釘,棉線,量角器,泡沫,大頭針等。 三,教學課時: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直接導入,板書課題 除了學習觀測天氣外,還要學會觀測風的方向和大小。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風的方向和大小呢?今天老師帶同學們一起去追尋風的足跡,觀測風的方向,探究風的奧秘。板書課題。 引導學生認清風的方向

教師提問:在生活中,我們怎樣感受到有風呢?(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出示八個方位圖,提問:如果旗幟向南飄,會是什么風呢?(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 教師解釋:

風吹來的方向叫風向。風從什么方向吹來就叫什么風。比如,從北方吹來就叫北風;從東北方吹來就叫東北風。 制作風向標 教師講述:

為了準確測量風向,氣象臺是用風向標測量風向的。 出示風向標的圖片------各式各樣的風向標。

我們能不能自己動手制作一個簡易的風向標呢?指導學生按照課本上的圖片制作風向標。(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動手制作)

教師:同學們的風向標做得很漂亮,到底好不好用呢?讓我們先測試以下。(教師將學生做的風向標在電扇風中測試)

提問:為什么有的風向標靈敏度高,有的不高呢?與風向標兵后面的開叉有什么關系呢?(引導學生探究)

風向標的箭頭指向了風來的方向,可是是什么風呢?怎樣才能準確的知道?(指導學生制作“米”字形的方位圖,并用指南針確定方位) 提問:怎樣才算一個完整的風向標呢? 測量校園里的風向

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到不同的地方測量風向,記錄下來。 匯報測量結果。 教師解釋,小結:

測量結果不一樣,是因為影響風向的因素很多(風遇到障礙物會改變方向),我們可以在開闊的地方或高處測量風向。 課后實踐活動

測量某一天的風向,看看有什么變化? 測量晴天和陰天的風向,看看有什么不同? 教學后記:

13 是誰制造了風 教學目標

1、知道自然界的風是太陽使空氣流動起來形成的。

2、會做風的形成的模擬實驗;能根據模擬實驗來推想自然界里風的成因。

3、體會到進行科學探究的樂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風的成因實驗器(觀煙箱)、火柴、蠟燭、蚊香。

2、演示用材料:扇子、紙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引人。

談話:你們用自己制作的風向標和風力計觀測了這幾天的風向和風力了嗎?你們在觀測時是否想到過這樣一個問題:風是怎樣形成的?是誰制造了風?(板書課題)

2、思考討論生活中人們是怎樣制造風的,產生風的原因是什么。

(1)演示用扇子扇風,提問:搖扇子,我們就能感覺到有風,這是什么原因? (2)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方法能產生風?是什么原因? (3)我們用身邊的物體能“制造”出風嗎?請大家試一試。

(4)學生分小組討論:風是怎樣形成的?將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教師巡視,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

(5)集體交流討論的結果。 第二課時

3、研究自然界的風是怎樣形成的。

(1)提問:自然界里也經常刮風。是誰有那么大的力量,使空氣流動起來呢? (2)做模擬實驗:風的成因。 ① 教師講解實驗方法、注意事項等。 ②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實驗現象。

(4)討論: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空氣為什么會流動起來呢?

(5)分組討論:在自然界中,什么物體和實驗中的蠟燭一樣,能使空氣流動起來?它是怎樣“造”出風的?把討論的結果記下來。 (6)集體交流討論結果,形成結論。

4、總結與拓展。

( l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 2 )提問:關于風,你們還知道些什么?請你們課外查找有關資料,然后與同學交流。

14 云的觀測 教學目標

1、知道可以用云狀和云量觀測云。

2、知道云狀的種類和云量的含義。

3、初步了解看云識天氣諺語的含義。

4、會觀測云狀和云量。

5、欣賞云的美麗與神奇,體會到觀測云的樂趣;意識到諺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云狀和云量的圖片或者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人。

( l )提問:不同的天氣,云有什么不同?

( 2 )講述:觀測云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天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云的觀測。(板書課題)

2、學習觀測云狀和云量的方法。

( l )談話:怎樣觀測云呢?云狀和云量是觀測云的重要內容。 ( 2 )學生閱讀教材上關于云狀的分類以及圖片。

( 3 )教師出示有關圖片或者視頻資料,讓學生學習觀測云狀的方法,講解云狀與天氣的關系。

( 4 )學生閱讀教材上云量的文字資料。

( 5 )教師出示有關圖片或者視頻資料,讓學生學習觀測云量的方法,講解云量與天氣的關系。 第二課時

3、到室外觀測云,記錄云狀和云量。

( l )講述:現在我們就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到室外去觀測云!

( 2 )講解觀測要求:① 認真觀測、做好記錄。② 分小組進行觀測。③ 遇到問題首先請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④ 輕言細語、不打不鬧。

( 3 )學生到室外觀測云,記錄云狀和云量。教師巡視指導。 ( 4 )交流觀測結果、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4、閱讀看云識天氣的諺語,了解其含義。 ( l )學生閱讀教材上看云識天氣的諺語。

( 2 )學生說一說每句諺語的含義,教師簡要講解。 ( 3 )教師補充講解一些看云識天氣的諺語。

5、總結與拓展。

( l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 2 )布置課外活動:搜集更多的與云相關的諺語,利用這些諺語幫助我們觀測天氣。 教學后記 15 下雨啦 教學目標

1、知道自然界的雨的成因。

2、會做雨的成因的模擬實驗。

3、能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推想自然界中雨的成因:

4、體會到與人合作探究的樂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三角架、酒精燈、石棉網、火柴、玻璃片、試管夾杯、水;雨的成因的相關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1、導人。

( l )談話:下雨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請大家想一想,下雨前、下雨中的情景是什么樣的?

( 2 )提問: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雨是怎樣形成的?(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

2、做雨的形成的模擬實驗。 ( l )教師演示:雨的成因模擬實驗。

( 2 )提出實驗要求:小組分工合作、仔細觀察、做好記錄。 ( 3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 4 )集體交流實驗現象。

( 5 )小組討論:實驗中的“雨”是怎樣形成的? ( 6 )集體交流討論結果。

3、推想自然界的雨是怎樣形成的。

( l )分小組討論:請你們聯系上面的實驗現象討論,自然界的雨是怎樣形成的,把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 2 )集體交流小組討論的結果。

( 3 )比較:我們的結論與實驗前的想法一致嗎? ( 4 )出示有關雨的形成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觀看。

4、總結與拓展。

( l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 2 )布置課外探究:關于風你們還知道些什么?如海風、陸風、山谷風等,請你們回家查找有關資料,然后與同學交流。 教學后記

16 雨下得有多大 教學目標

1、知道判斷雨的大小的方法。

2、知道什么是降雨量以及氣象站測量降雨量的方法二

3、會制作簡易的雨量器。

4、會用簡易的雨量器來測量降雨量,判斷雨的大小。

5、對判斷雨的大小和用簡易的雨量器來測量降雨量等活動充滿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雨量器、做好的簡易雨量器、有關降雨最的視頻資料。

2、學生準備:直口瓶子或塑料瓶去掉上面部分、紙條、膠帶或固體膠、小石子。 教學過程

1、導人。

( l )提問:自然界的雨是怎樣形成的?

( 2 )談話:下雨了,雨下得有多大?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2、學習判斷雨的大小的方法。

( l )提問:請你說一說平時你是怎樣判斷雨的大小的? ( 2 )閱讀教材上的有關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資料。 ( 3 )說一說:怎樣來分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 4 )出示一段視頻資料,讓學生觀看,提問:畫面上的雨下得有多大?

3、了解氣象站測量降雨量的方法,學習制作簡易雨量器。

( l )談話:雨的大小不同,降雨的多少也不同,氣象站是怎樣觀測降雨的多少的呢? ( 2 )閱讀教材上的有關文字資料和雨量器的圖片。 ( 3 )講解:降雨量及其計量單位。 ( 4 )出示雨量器,簡單介紹其工作原理。

( 5 )談話:想自己制作一個雨量器來測量降雨量嗎? ( 6 )出示制作好的簡易雨量器,講解制作方法。 ( 7 )學生制作簡易雨量器,教師巡視指導。 ( 8 )展示并評價學生制作的簡易雨量器。

4、總結與拓展。

( 1)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哪些收獲?

( 2 )布置課外觀測活動:用自制的雨量器去測量降雨量并做好記錄。如果你完成了兩次降雨量的觀測,就涂亮智慧星。 教學后記

17 明天的天氣怎樣 教學目標

1、知道天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密切的聯系。

2、知道人們預測天氣的方法和手段在不斷進步

3、能舉例說明天氣與生產生活的關系。

4、能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取天氣預報

5、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對明天的天氣進行預測。

6、意識到天氣既能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好處,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天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的關系的視頻資料或圖片;先進的觀測天氣的手段和設備的視頻資料或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人。

談話: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測量氣溫、觀測風向和風力、觀測云狀和云量、觀測降雨量,還知道了風和雨的成因。這節課,我們接著來學習幾個關于天氣的問題!

2、討論天氣與生產生活的關系。

( l )談話:我們首先來討論第一個問題:天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什么關系?你能舉例說明嗎?

( 2 )學生觀察教材上的六幅圖片,說一說:圖片上都畫了些什么?你還能說出哪些天氣與生產生活相關聯的事情?

( 3 )播放關于天氣和人們的生產生活關系的視頻資料或者圖片。 ( 4 )提問:你還能舉出一些天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關系的例子嗎? ( 5 )分小組討論:由此可見,天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什么樣的聯系? ( 6 )集體交流,小結。

3、了解一些預測天氣的設備。

( l )講述:要能準確地預測天氣,需要獲取大量的信息。除了氣象站的觀測儀器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氣象信息的手段越來越多,設備越來越先進,氣象預報的準確性越來越高!

( 2 )提問:你知道哪些先進的觀測氣象的設備?

( 3 )學生閱讀教材上的四種先進的設備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 4 )播放有關視頻資料或者圖片,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先進的設備及其作用。

4、討論:我們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知道天氣預報。

( l )講述:氣象站通過搜集、整理各種氣象信息,發出天氣預報! ( 2 )討論:我們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知道天氣預報呢? ( 3 )交流小結:除了可以通過看電視、聽收音機、看報紙、上網等途徑知道天氣預報以外,我們現在還可以通過定制手機短信的方法知道天氣預報。

第二課時

5、學習預測天氣的方法,綜合預測明天的天氣:

( l )談話: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看云識天氣的方法,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預測天氣的辦法嗎?

( 2 )講解:觀察動物的表現和一些自然現象也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天氣! ( 3 )學生閱讀教材的兩幅圖片及文字資料。

( 4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表現和自然現象能反映天氣變化呢? ( 5 )學生交流,教師補充講解一些例子。

( 6 )談話:還記得剛開始學習這個單元時,小明和小紅的對話嗎?那么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你能預測一下明天的天氣嗎? ( 7 )提問:你準備怎樣預測明天的天氣?

( 8 )講述:請你將自己獲取的有關信息和觀測記錄進行綜合分析,預測明天的天氣,并說說自己的理由。(課上如果有時間,就在此之前帶學生去獲取有關信息,沒有時間則由學生課外完成。)

6、總結與拓展。

( l )談話:誰把自己今天學習的收獲與大家分享一下?

( 2 )布置課外活動:預測明天的天氣,晚上注意收看天氣預報節目,明天進行實際觀察,比一比,看誰的預測準確:你的預測如果準確,就可以涂亮智慧星! 教學后記 自由研究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自由研究,教材提出了四個關于雪的形成和融化方面的問題供學生自由選擇。 關于雪是怎樣形成的問題:

雪和雨一樣都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受冷凝結形成的。只是當高空和低空的氣溫低于零攝氏度以下時,高空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小冰晶降落到地面,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雪。 關于下雪和化雪時的氣溫高低的問題:

一般來說,化雪時的氣溫會比下雪時的氣溫低。這是因為化雪時,雪會吸收地表空氣中大量的熱。

關于校園內什么地方的雪先融化完的問題:

一般來說,校園內能被陽光照射到的地方的雪比背光處的雪先融化完。 關于用什么辦法能使積雪盡快融化的問題:

實際生活中,人們為了使積雪盡快融化,常常采用在積雪上撒鹽的方法。這是因為鹽在融化時會釋放出熱量,而這些熱量有利于地上的雪吸收盡快融化。 教學過程

1、四年級的小學生開展自由研究仍然離不開老師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具體體現在與學生共同確定待研究的問題;必要的時候與學生一道回顧一些現象和事實,幫助學生形成假設;與學生共同制定驗證假設的研究方法… … 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于雪是怎樣形成的問題的研究,可以

先引導學生回顧下雪時的天氣情況,確認下雪總是在天氣很冷(氣溫在O ℃ 以下)的時候發生,然后再引導學生對雪的形成進行假設(空氣中的水蒸氣在0 ℃ 以下時直接凝結成小冰晶),最后再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驗證。實驗可以按下面的方法進行:找來一個用過的易拉罐,在罐內放進一些冰和鹽,然后用溫度計測一測罐內的溫度,再把罐放在潮濕的地方。過一會兒罐的外壁上會有許多的小冰晶。這個實驗現象可以比較好的說明雪的形成過程和 條件。

關于下雪和化雪時的氣溫高低問題的研究。教師可以先引導 學生根據經驗和感受提出自己的猜測,然后再引導學生提出證實

的辦法。(可以在實際下雪和化雪的天氣里用溫度計觀測同一個地方的氣溫的方法進行證實。)當實際出現了下雪和化雪的天氣后再組織學生實施觀測活動。

關于校園內什么地方的雪先融化完問題的研究。教師同樣可以先引導學生根據經驗提出自己的猜測,然后再引導學生提出證實的辦法。證實猜測可以采用實際觀察的方法,也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梢詫⑸厦嫣岬降脑谝桌尥獗谏闲纬闪吮Ш?,將易拉罐放到有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比較易拉罐受光面與背光面冰晶的融化情況就知道了。

關于用什么辦法能使積雪盡快融化問題的研究。教師還是可以先引導學生根據現象提出自己的猜測(人們在鋪滿雪的路上撒鹽),然后在下雪的時候實際撒一些鹽在雪地上觀察雪的融化情況。

2、自由研究的問題應由學生自己確定。具體研究時可以是一個人獨立進行,也可以是幾個人在一起合作進行。

3、本單元的自由研究任務可根據問題確定研究的最佳時間??梢园才旁谙卵┑臅r候進行。 教學后記

18、運動前后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多種方法觀察運動后身體變化的現象,并進行條理化的記錄。

2、能根據自己的發現整理出可進行研究的問題。

3、知道我們的身體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發生的變化。

4、關注運動、關注人體健康。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學生校園運動的圖片或錄像,并為每組學生準備簡易的聽診器。

2、學生準備:課前收集有關參加運動后身體變化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學校里,我們經常做各種各樣的運動,如做操、跑步、打球、做游戲… 我們的身體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有哪些不同的感覺呢?

二、新授

1、引導學生交流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的體驗。

(1)教師出示校園中常見的活動圖片或錄像,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校園里經常參加哪些活動。 (2)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概括活動的意義并引入主題:在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有哪些感覺?

(3)教師出示教材主題圖,指導學生交流運動后的多種感受。

(4)教師提出問題:“這些不同的感受說明了什么?”充分讓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 (5)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作出正確的歸納:運動前后的感覺不同,說明我們的身體發生了變化。

2、討論能用哪些方法觀察運動后身體發生的變化。 (1)學生分組討論 (2)小組交流討論得出觀察方法。 (3)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的方法做小結。

(4)教師強調指出:只運用我們的感官來觀察可能不準確,不全面,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或儀器來觀察才能更全面、更準確地獲得身體的變化情況。

3、組織學生體驗。

(1)組織學生在室內或室外進行一些活動量較大的活動,并強調有關安全。

(2)學生運用上一項活動中交流的方法,相互觀察運動后身體發生的變化作好記錄。

項 目 運動前 運動后

呼吸頻率 平緩、勻速 急促、加快 心跳(次/分) 75次左右 80次以上 脈搏(次/分) 75次左右 80次以上 (3)學生交流 (4)教師小結

4、交流記錄中的發現,整理可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1)學生交流 (2)教師整理歸類。

19、運動于呼吸 教學目標:

1、知道人是怎樣進行呼吸的認識呼吸對生命的意義

2、能制作測量肺活量的簡易裝置并進行測量。

3、知道一些在運動期間檢測自己運動效果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制作肺活量的簡易裝置的材料、記錄表等。 學生準備:計時工具,跳繩或其它簡易的運動器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上一次活動中我們了解到人在運動后呼吸會發生一些變化,那么,人究竟是怎樣進行呼吸的呢?在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學習新授

1、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認識人呼吸的特點

提出問題,學生思考:你們可以想到運用哪些方法來研究人是怎樣呼吸的呢?(教師提示學生參照教材上的方法)

2、學生交流自己想到的方法

3、教師將學生想到的方法歸類,分組體驗。

4、匯報交流體驗結果。誰能說說呼吸的過程是怎樣的?

5、學生閱讀課本小資料。

6、出示呼吸器官掛圖或模型,介紹各呼吸器官。

7、自制模型并用模型演示呼吸過程。

8、引導學生關注呼吸系統的保健問題。

9、指導學生認識運動后呼吸發生的變化。

怎樣用具體的事實來證明運動前后呼吸發生了變化? 布置測量一分鐘呼吸次數的任務 測量自己運動前1分鐘呼吸的次數 測量自己運動后1分鐘呼吸的次數 作好記錄 學生相互交流

猜一猜:“如果不停的運動,每分鐘呼吸的次數會一直增加嗎?” (充分讓學生大膽猜測) 組織學生體驗 教師小結

三、課外實踐活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大家都知道:運動后呼吸發生了變化,并且上節課同學們在測量運動后呼吸次數時,發現即使做了同樣的運動,我們一分鐘呼吸的次數的多少存在很大的差別。這是什么原因呢?與什么有關呢?今天我們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指導學生認識呼吸次數與肺活量的關系

教師直接指出:同樣的運動,一分鐘呼吸次數的多少,差別主要與各自的肺活量有關系。 介紹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個人吸足一口氣后,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肺活量是可以測量的。 指導學生制作測量肺活量的簡易裝置(按教材說明制作) 組織學生測量并記錄各自的肺活量。并作好記錄。 學生相互交流上面的記錄,并進行分析。 交流自己的發現 教師整理歸納

指導制定一個長期鍛煉計劃。

通過一個長期鍛煉計劃,加深體育運動對增加肺活量影響的認識。 組織交流各自計劃中鍛煉的項目。 教師指出有關實施鍛煉計劃的要求。 課后活動

實施自己的鍛煉計劃

20、運動與心跳 教學目標:

1、知道脈搏與心跳的關系

2、了解血液循環器官的構成及循環過程

3、能通過模擬實驗推測出脈搏與心跳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用來制作簡易聽診器的乳膠管和漏斗一套,模擬脈搏和心跳的氣球、注射器、乳膠管,人體血管分布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知道,我們運動時心跳和脈搏都會加快,究竟心跳與脈搏有怎樣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學習新授

1、指導學生搜集自己運動前后脈搏和心跳的數據 (1)學生自己測量運動前的心跳和脈搏的次數

(2)運動后由自己測量脈搏,同時請一位同學幫助測量心跳。

(3)指出:在使用制作好的聽診器時,乳膠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漏斗則壓在胸部的中央附近,也就是心臟的部位傾聽。

(4)把以上測得的結果填寫在書本中的表格里。

2、指導學生認識心跳與脈搏的關系

(1)比較上面測得的結果,你有什么發現? (2)組織交流各自的發現

(3)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的結果作出概括,心跳和脈搏是一致的。并提出研究的問題:這是什么原因呢?

(4)指導學生完成教材上的良個實驗

(5)組織學生討論:橡皮球、注射器活塞、乳膠管模擬的是人體的什么器官? (6)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脈搏和心跳有什么關系?

3、指導學生閱讀小資料

在指導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以下5個問題: (1)產生心跳的原因是什么? (2)血液循環的大致過程是怎樣的? (3)脈搏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4)人體比較容易模擬到脈搏的地方在哪些部位? (5)心臟跳動與脈搏跳動是怎樣的關系?

三、本課小結

1、心臟跳動與脈搏跳動是怎樣的關系?

2、心臟和血管有什么作用?

四、課外實踐活動

1、介紹心跳與體育鍛煉的關系

2、要求學生繼續堅持上課制定的鍛煉計劃,并要求測測自己在運動前后的心跳變化。

21、運動與大腦 教學目標:

1、了解運動與大腦保健的關系

2、能針對服務于大腦保健的各種校園運動和游戲,提出活動注意事項。

3、能主動參與討論和交流意見和建議。

4、關注自己肌體的健康,樂于參加健康、安全的課間活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演示勇的大腦分工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知道運動與呼吸、運動與心跳、運動與脈搏都有著一定的關系,那么,運動與大腦有沒有關系呢?它們又是怎樣的關系呢?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適量運動與大腦的關系

(1)在課間,同學們經常開展哪些運動與游戲?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課間不休息,繼續學習,再上課時有什么感覺? 課間適當活動,再上課時又有什么感覺? 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3)做好記錄。

2、引導學生閱讀小資料,進一步認識運動與大腦的關系

3、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是不是在課間活動量越大,對我們的學習與大腦保健越有好處?

4、指導學生課間開展運動和游戲時,注意文明、健康、安全。 (1)人的學習、運動等一切活動都離不開大腦,校園里的各種運動與游戲,既能鍛煉身體,培養興趣愛好,又是大腦保健的一種重要方法。但是,大家在課間活動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2)學生討論交流并匯報討論意見。 (3)教師歸納整理

運動或游戲項目要文明、健康。 運動量不宜過大。 要注意相關安全。

5、本課小結

(1)適量的運動或游戲與大腦有什么關系? (2)課間運動或游戲要注意哪些事項?

三、課外實踐

先做半個小時的劇烈運動,然后坐下讀書或寫字,看看有什么感覺? 自由研究 教學目標:

1、了解少年兒童一些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2、認識

一、兩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產生的過程及其原因。

3、知道怎樣預防一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

4、培養通過訪問調查進行問題研究的科學態度。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為每小組外出調查準備表冊,口罩一個。 學生準備:口罩一個,記錄工具一套 教學過程:

一、指導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少年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2、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歸納并板書:流感、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

二、提出研究主題和相關要求

1、研究主題:

一、兩種呼吸道疾病

2、研究方式:訪問病人、醫院的醫生或網上查閱資料。

3、訪問對象:青少年、兒童病人或醫院的呼吸科醫生

4、研究結果:形成材料

5、材料要求:在相應表冊里填寫:XX呼吸道疾病;產生原因及與哪些因素有關;現行用什么藥物治療;怎樣預防等。

6、注意事項:

(1)訪問病人要戴口罩

(2)網上查閱資料要在大人的指導下完成。 (3)小組同學要相互配合。

三、學生分組

1、學生分組

2、小組討論:確定項目,擬定計劃,小組人員并進行分工。

四、校外調查訪問 課余時間或雙休日完成

五、專題交流會(第2課時)

1、小組交流

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文第4篇

2016年9月

1

第1課 我們的國歌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一:在欣賞和學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目標二:能用莊重堅定和清晰準確的聲音演唱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表達一個中國人的信心和決心。

教學目標三:學會模擬鼓號隊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幾件打擊樂器編配節奏型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伴奏活動。

教材分析與教法

(一)學唱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這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歌曲,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田漢詞,聶耳曲,作于1935年。隨著影片的放映,這首歌在人民群眾中激起強烈反響,很快傳遍了全國。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曾多次演唱《義勇軍進行曲》并灌制唱片,使這首歌的影響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被定為代國歌,1982年12月被定為正式國歌。歌中那號角式的音調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進。層層推進的六個樂句一氣呵成。歌曲中的弱起節奏、四度跳進、同音反復以及三連音的運用很有特色,使樂曲產生了很大的推動力。歌曲結尾連續三個上行四度音程構成的“前進”,音區雖低,卻顯得那么頑強有力,有如中華兒女勇往直前、堅定有力的壯闊步伐。

教學方法:

1.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已經在感性上積累了欣賞和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初步經驗,因此,他們都認為自己會唱《國歌》了,其實學生只是憑聽覺上的經驗進行哼唱而已,往往學生在演唱《國歌》時,歌詞唱不清楚、節奏不準確、情緒懶散等等。這些演唱中的問題在學校每周的升國旗、唱國歌活動中尤其明顯。本課是學生首次正式地學唱《國歌》。因此老師可以開門見山地交待本課學習的主題——“我們的國歌”。

2.欣賞: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讓學生用語言相互交流心中對國歌的印象。播放《國歌》,老師請學生仔細欣賞,再談談聽后的感受。

3.議論:了解國歌歌詞及國歌的作者。請學生參考課本或根據自己平時了解到的信息講講《國歌》的由來及創作花絮,老師也聯系當今日本政黨篡改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中國的丑行來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國歌歌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比較:用比較法學唱歌曲,從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學生都認為自己已經會唱國歌了,老師便可以先錄下他們的聲音,再與原音比較,讓孩子們自己一句句找對錯,找差距。

5.提高:《國歌》的難點是要唱準歌曲中的三連音,附點節奏,弱起小節,重音記號,漸強記號。教學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學生在歌曲的節奏、情緒上下功夫,唱出堅定勇敢的氣勢,唱出中國人的精神。

2 6.鑒賞:最后再次錄音,并與開始的演唱錄音進行比較,還可以請個別學生上臺學做小指揮,指揮大家演唱。讓孩子們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帶來的自信與成功,把《國歌》唱得更好。

(二)欣賞軍樂等多種形式唱(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學習用打擊樂器參與樂曲的演奏;

教法:

1.聽:老師提前收集各種形式的國歌資料,如:軍樂(吹管樂)、管弦樂、童聲齊唱、成人齊唱、男聲獨唱等,能配上畫面更好,讓學生比較欣賞。

2.奏:選擇用大小軍鼓、鈸和合適的打擊樂器為軍樂《國歌》伴奏。節奏型可按課本要求,也可由學生自己設計。沒樂器的同學可演唱。

3.創:依照上面的譜例模擬一支鼓號隊。在我們的課堂上要做到人手一個軍鼓、鈸是不現實的,并且音響也不美。所以老師要充分利用學生自身的資源,先用嘴巴、身體發出聲響來代替樂器,這是一個十分可行的方法,也注重了人人參與的原則。聲響可讓學生來設計。比如:

i i 5| i 0 | i 3 | i 0 | 小軍號: 嘟 嘟嘟|嘟 0 |嘟 嘟 |嘟 0 |„„、 小軍鼓: 噠噠噠 噠噠|噠 噠噠噠噠|噠噠噠 噠噠|噠 噠噠噠噠| 鈸: 咣 咣咣|咣 0 |咣 咣咣|咣 0 |„„ 大軍鼓: 咚 咚 |咚 0 |咚 咚 |咚 0 |„„、

4.練:在節奏分聲部練熟后,可挑選幾位同學用以上幾件樂器進行合奏,全體同學用自創的音響進行配合,自信而驕傲地進行本班的“鼓號隊”表演。

5.演:模擬學校的升國旗儀式。鼓號隊奏樂→學生出旗→全體起立→唱國歌→結束本課。

第2課 秋天的聯想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一:本課匯集了關于“秋天”的六首作品,引導學生在欣賞與歌唱活動中盡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學目標二:與姊妹藝術相結合由秋天的色彩聯想到樂器和人聲的色彩,初步了解人聲分類的音樂常識,感受人聲的美妙音色,激發自己的歌唱興趣。

教學目標三:能用不同的情緒、不同的音色唱歌曲《紅葉》和《土風舞》,用歌聲表達自己對秋天漫山遍野紅葉的贊美之情,表現出捷克人民喜慶豐收的熱鬧景象。

教學目標四:在不同的音樂作品中體驗音色、情緒、速度、節奏、旋律等音樂要素的重要作用。能完整地填充并創作《秋天》這首兒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材分析與教法

3 本課的主題是“秋天的聯想”內容較多,建議整合成四部分來設計課堂教學。

(一) 學唱并創作歌曲《秋天》

秋天是色彩斑斕的,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她會帶給人們許多的喜悅和遐想?!肚锾臁愤@首兒歌旋律短小精干,雖有七段歌詞但都很簡潔,十分上口。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很容易。因此建議本節課可以把學生在戶外尋找到的代表秋天景色的素材帶到課上,結合演唱和創作《秋天》的教學內容,將音樂知識的學習和生活現象、大自然的景象、美術色彩充分融為一體。

教法:

1.看一看、說一說: 學生們共同分享在戶外尋找到的代表秋天景色的素材,如:樹葉、果實等,結合課本上的四幅色彩不同的圖片,讓學生把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用語言描述出來,比如說“金色的秋天稻麥飄香”即參與第八頁的活動。

2.找一找、唱一唱: 有條件的學??稍诶蠋熖崾鞠?,走出課堂到教室的戶外去找一找秋天。老師帶上自己的口琴或口風琴或豎笛或一只小鈴鼓及“我們迎接秋天到,秋天來到了”的歌詞卡片,帶領學生在校園里觀察秋景:秋高氣爽、樹葉變黃了、風一吹滿地落葉„„積累創作素材。然后師生圍坐在草地上開始學唱《秋天》,老師以小樂器伴奏或清唱,十分簡單的兩句“同頭異尾”的旋律,學生很容易上口。注意最后兩小節 “4 2 1 7 | 1 — |”的音準。

3.編一編、演一演: 采取室內與室外結合的辦法學習和編創歌曲。后面幾段歌詞由學生自己分組填詞演唱,再互相給予評價。唱會后還可以借鑒“丟手絹”的游戲方法來做“找秋天”的游戲,鞏固這首歌曲。把“手絹”丟在同學身后,改成把“秋天”帶到你的身邊„„

為拓展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可以變換主題如“冬天”“春天”“夏天”進行創作。這一練習可作為家庭作業來安排,請爸爸媽媽參與評價。

(二)學唱歌曲《紅葉》、《土風舞》

這是兩首異國風格完全不同的歌曲?!都t葉》是一首優美抒情的日本歌曲,降E大調4/4拍子。歌曲結構為a+a’+b+a’,第

二、四樂句為第一句的變化重復,而在對比句加上二部和聲更加襯托出漫山遍野的楓樹紅葉的多姿多彩。歌曲表達了人們對紅葉的欣賞、對秋日美景的贊美和留戀。歌曲演唱速度平穩,使人聯想到身穿和服、腳穿木屐、典雅含蓄的日本女性在緩慢行走觀賞美景的形象。

《土風舞》是一首熱烈歡快的捷克民歌,F大調2/4拍子。歌曲節奏規整、旋律流暢、音樂朗朗上口,表現了農民們載歌載舞慶豐收的熱鬧情景。它由六個樂句組成,第

一、

二、三樂句是嚴格地向下模進;第

四、六樂句是完全重復;第五樂句是歌曲的對比樂段。歌曲中使用“特啦„„”這一很有特點的襯詞,把歡樂的情緒推向高潮。

4 教法:

1.聽、想:復習歌曲《秋天》引出這兩首歌的教學。傾聽兩首歌曲的錄音或老師的范唱,劃分樂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內容。

2.議、填:說說這兩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再比較歌曲的不同之處,把兩首歌曲的情緒、速度、力度、節拍、節奏等填入下表。

歌 曲

情緒

速度

力度

節拍

演唱形式 《紅葉》

優美

弱 4/4 合唱 《土風舞》

熱烈

強 2/4 齊唱

3.唱、析:建議用兩到三課時來學唱這兩首歌曲。

歌曲《紅葉》:這首歌要重點把握一個“美”字,歌曲用簡單的旋律和節奏烘托出“秋風、夕陽、楓樹、紅葉、山坡、河流”這一美麗的畫卷,可讓學生在歌唱中找一找這些關鍵的詞,體會美的意境。生源差的學校也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降低演唱的要求,只唱單旋律不唱二聲部,要以“情”感染學生,以“美”引領學生走進音樂。

歌曲《土風舞》:這首歌曲和《紅葉》恰恰形成鮮明對比,整個音樂充滿了歡快火熱的氣氛,重點則是一個“舞”字。

(1)聽歌曲,用手臂畫出音的高低進行的線條,感受旋律進行的特點。

(2)找出行進規律完全相同的旋律唱一唱,即學生唱拍每一句的前兩小節,老師接后兩小節。老師的接唱要清楚準確,重點突出切分節奏,如“糧食呀”、“愉快呀”、“跳舞呀”、“到處呀”,這樣學生對歌曲的難點節奏X X X 就很容易掌握了,再師生交換位置演唱。

5 (3)模唱對比樂句“3 . 1 | 55 50 |”和重復樂句,整首歌就很好掌握了。 4.想、動:學會歌曲后,可讓孩子們商量著完成課本中15-16頁的活動練習。先“動腦”想一想,這兩首歌曲因選擇怎樣的速度、力度和情緒來更好地演唱;再“動手”拍拍歌曲中不同的節奏帶給自己不同的體驗,自編動作隨音樂跳起來唱起來。

第3課 放牧歌謠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唱:《牧童之歌》

2、聽:《牧童短笛》 《牧童》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牧童之歌》和欣賞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斯洛伐克民歌《牧童》,了解牧童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

2、能用不同的方式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并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活動。 教學難點

1、《牧童之歌》中的連續的附點的演唱。

2、聽《牧童短笛》第一段,在每個樂句的長音處用恰當的動作參與。 教學重點

1、了解同一題材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

2、能創造性地表現歌曲《牧童之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學生聽音樂《夢里水鄉》,走進教室。

師:音樂仿佛把我們帶進了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耳邊隱約響起了悠揚的笛聲,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音樂,去那里尋找江南小牧童的身影吧!

二、欣賞教學

1、初聽。師:樂曲是由哪種樂器演奏的?音樂可分為幾段?哪兩段的音樂是相似的?情緒是怎樣變化的?

2、欣賞第一段。出示A段譜例,在長音處暗示學生拍手。

師:剛才我們在每一句的長音處用拍手的方法表示,你們還能用哪些動作來表現呢?

3、復聽第一段。學生邊聽音樂邊創造性地做動作。

4、出示童謠:“小牧童,騎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啟發學生為樂曲起名字。

5、揭題并介紹賀綠汀和《牧童短笛》的影響。

6 師:作曲家賀綠汀給這首樂曲起的名字叫《牧童短笛》。它是一首鋼琴小品,在1934年俄國作曲家齊爾品舉辦的“征求中國風味的鋼琴曲”活動中獲第一名,是第一首由中國音樂家創作的具有中國風格的鋼琴獨奏曲。

三、歌曲教學

1、導入。

師: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表現了小牧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有一首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同樣表現了這一主題。你們想聽嗎?

2、欣賞歌曲范唱。

師:仔細聽,歌中唱了哪些內容?

3、在《牧童之歌》伴奏音樂聲中,教師簡單介紹天山,學生欣賞天山的風景圖片資料。 師:天山是新疆一座著名的雪山,山頂上的天池更是聞名于世。傳說中,王母娘娘曾在此沐浴,所以,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瑤池”。天山上的雪融化后成為甘甜的泉水流向山下的草原,滋潤了美麗的草原,哺育了勤勞的牧民。

4、學生跟琴哼唱旋律。

5、教師帶領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

6、填詞唱歌。

師:你們覺得什么地方比較難唱(連續附點的地方)?

采用對比法,解決難點:教師范唱第九至十二小節(沒加附點和加了附點兩種唱法),進行對比。

7、歌曲的處理和表現(1)啟發學生自主處理歌曲:怎樣才能體現牧童歡快的心情?(學生討論:情緒、強弱、速度、演唱形式的處理,打擊樂器的伴奏,歌伴舞等等)

(2)小組合作,上臺展示,學生共同評價。

四、拓展延伸

師:無憂無慮、歡樂自在的生活人人都很向往,斯洛伐克民歌《牧童》把小牧童在美麗牧場上快樂放牧的情景展現在人們眼前,你們想聽嗎?

播放歌曲《牧童》,學生欣賞。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老師帶大家走近江南牧童,聆聽了他們的心聲,又來到新疆和那里的小牧童同唱歡樂的《牧童之歌》,還和斯洛伐克的小牧童一起放飛快樂的心情,最后讓我們一起走上鄉間的小路,唱起快樂的歌兒吧!

學生在《鄉間小路》的歌曲聲中走出教室。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牧羊姑娘》

教 學 目 標,:通過欣賞器樂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學生:

1、感受樂曲的悲傷情緒

2、通過對比欣賞使學生感到生活的快樂,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使學生了解下行旋律對音樂情緒的表現作用 教學重點,感受《牧羊姑娘》的悲傷情緒 突出(突破)方法

1、利用多種感官(聽、唱、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對比欣賞,提高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教學難點,能體會稍慢的速度、疏松的節奏、旋律下行對表現悲傷情緒所起的作用 教學具準備,自制教學掛圖、曲譜若干、自制教學CD盤、白紙 準備部分新授部分,師生問好

一、導入:談話

師:歡迎同學們和康老師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40分,我們今天的音樂旅程是--欣賞。 請大家欣賞六段音樂,你們仔細聽,哪一段音樂表現了悲傷的情緒?把答案序號記在紙上,也可以記在心里。

一、聽六段錄音;

師:放六段音樂錄音生:靜聽

討論:哪段表現了悲傷的情緒?生:可以拿出準備好的白紙記下序號,生:聽辨哪段表現了悲傷的情緒,生:

根據 自己的理解答

答案: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

二、復聽:

師:那下面咱們再來聽聽這三段的音樂,你們仔細聽他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區別?

師生問好,生:完整地聽三段錄音, 注:學生聽不出來沒關系,可以再聽

導入用學生喜歡的語言,能激起學習欲望學生自己聽辨,對學生聽音樂的能力是一個鍛煉,同時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小結:區別就是表現音樂的形式不一樣,前兩首是器樂曲,后一首是女聲獨唱。

相同點就是三段音樂的旋律是一樣的,都表現了悲傷的情緒。

三、演唱主旋律:

師:既然同學們都說這三段音樂是悲傷的,那么咱們就來唱一唱主旋律,看看它是怎樣表現悲傷的情緒的。生:可以討論也可以獨立回答(不要求學生的語言多精確,貼近意思就可以了)

(教師出示主旋律)

師:用口琴示范演奏,生:可以邊聽邊輕聲唱

8 師:無伴奏和學生一起唱,生:無伴奏和老師一起唱 師:口琴伴奏,生:演唱

四、 分析主旋律的音樂表現手法:

師:現在咱們就來分析一下這段音樂怎樣表現悲傷情緒的?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板書演示分析結果: 速度:緩慢的 節奏:疏松的 旋律行進方向:下行

五、擴展:

1、歌曲欣賞: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這三首樂曲主旋律是一樣的,其實前兩首器樂曲是根據后面的歌曲改編的,那現在

咱們現在完整地聽聽這首歌曲表現了怎樣的音樂形象?生:完整地聽歌曲體會音樂所表現的音樂形象

(出示歌詞)

小結--悲傷的牧羊姑娘形象

2、給歌曲取名字:

師:咱們聽了器樂曲也唱了歌曲,你能給它取個名字嗎? 師:對了咱們今天欣賞的就是由的《牧羊姑娘》 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取名字 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 第四課 走進童話世界 教學目標:

一、通過演唱歌曲、欣賞音樂中的童話故事,引領學生走進童話世界,感受童話故事中各種人物形象,抒了美好情感,懂得善良美好終能戰勝邪惡的道理。

二、能用優美和諧的歌聲演唱歌曲《多年以前》,并能隨旋律配唱新詞;通過歌聲和動作大膽表現出活潑風趣的七個小矮人形象;能與他人合作表演音樂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并能自信地用語言簡單復述故事情節,鍛煉語言智能。

三、認識并了解拍號的含義;通過聲勢感知節奏節拍;利用小樂器——口風琴在玩中掌握擴指與縮指的演奏方法。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多年以前》、《七個小矮人之歌》

二、欣賞動畫片《白雪公主》

三、綜合訓練活動。

四、玩樂器——口風琴 教材分析:(略)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參與童話中的音樂意境和故事情節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感受。 課時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多年以前》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打開自己的小音庫找出學過的音符朋友,老師一一列舉在黑板上,比比誰記得多唱得準?

1、請學生隨老師的手號或手勢自由指點著唱一唱,比比誰反應快、唱得準。

2、老師有目的地按歌曲《多年以前》旋律音的走向點唱,第一遍不論時值長短自由點唱,第二遍有節奏地點唱,使學生對歌曲旋律有個初步印象。

三、學唱歌曲《多年以前》

1、唱一唱、評一評。

1)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進行進行自學練唱,只要求學唱旋律部分,讓學生獨立學會識譜。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匯報,引導學生互相傾聽,教師評價以鼓勵為主。

2、練一練,合一合。

1)鋪墊練習:將學生分兩組隨老師手號慢速做三度音程的各聲練習。如: 5 4 3 | 2— —| 4 3 2 | 1— —| 3 2 1 | 7— —| 2 1 7 | 1— —| 通過同上練習,初步建立音程的概念。

2)當學生會唱旋律后,再播放范唱錄音,請學生說說有何不同?(有和聲、好聽、很豐富„„)引導學生也來試試。

3)進入歌曲中的合唱練習,注意輕聲演唱、互相傾聽,盡可能讓兩個聲部和諧統一。

3、分一分、唱一唱。

1)從聽覺上劃分樂句,能聽出分幾句? 2)從視覺上分析,哪幾句相同?

3)再討論可以用幾種演唱形式來表現歌曲的結構?

4)如:甲組男生唱第一句+乙組男生唱第二句+女生唱第三句+乙組男生唱第四句;或: 5)甲組女生唱第一句+乙組女生唱第二句+男生唱第三句+乙組女生唱第四句。 6)請會彈這首歌曲的學生上臺為大家伴奏。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動畫片《白雪公主》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提示課題:

1、復習歌曲《多年以前》導入曲老師扮演“外婆”講述故事——《白雪公主》。

2、故事接龍:四年級的學生對《白雪公主》并不陌生,讓一些學生以故事接龍的形式將《白雪公主》的情節講給老師聽,吸引學生的興致。

方法:1)挑選積極主動要求講述的八名學生; 2)提醒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故事情節;

3)每講到一小段,老師可以叫停,下一位學生要接得準確而流暢。

3、片斷聯想:播放動畫片《白雪公主》里的幾段音樂:A白雪公主驚慌逃跑的音樂;B七個小矮人之歌;C公主和小矮人的歌舞;D白雪公主放聲高歌;讓學生來猜猜各段描寫的是什么情節?與書中哪部分故事內容相符?

4、視聽賞析:

1)完整欣賞動畫音樂《白雪公主》;

2)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自己聯想對了幾段?重點引導學生注意各部分音樂的變化。 3)出示相應的問題打亂后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用連線把編成的序號的音樂段落與下列問題對應連一連。

問題:序奏音樂?——公主逃跑的音樂?——在小動物們的關心下公主開心歌唱?——七個小矮人之歌?——公主與矮人的歡樂歌舞?——終曲?

5、合作表演。讓學生隨音樂來表演《白雪公主》??梢赃x擇利用身邊的一些物體當成“鏡子、毒蘋果、皇冠”等道具。

三、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七個小矮人之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在歌曲聲中踏步走進教室,感受進行曲的風格。

2、聽歌曲錄音,請學生說說歌曲中的內容以及歌曲的情緒、速度等。

3、按節奏朗讀歌詞:先放慢速度讀準確后再漸快,老師適時地配彈音樂,形成一種有強有弱的朗讀高潮。

4、有情緒地唱:

1)先慢后快的方法學習歌唱。

2) B段“要繼續鏟要繼續挖,你會很快脫貧致富”這一句特別要慢速練習,并作為難點處理;

3)曲中第

四、五小節和第

八、九小節有相似之處,提醒學生注意區別;

4)“美麗鉆石閃閃亮”的亮字的延長音里可以設計一些感嘆詞,如:啊、喔、呀„„,來表達七個小矮人的驚喜、贊嘆和強烈的勞動熱情,使學生的情感與音樂中的人物產生共鳴;

5)四個“嗨”字要唱出力量、唱出精神,也可以請一組學生在大家的歌聲中加上輕聲對應“嗨嗨”的回聲式的喊聲,增加動感。

5、有激情地演:學會歌曲后讓學生自編動作邊唱邊玩。

方法:七名學生為一組扮演七個小矮人,其他學生拍手加油演唱;教師提示學生變化速度來演唱,以此考驗“七個小矮人”的智慧。“慢唱”你該怎么演?“快唱”你該怎么演?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反應能力、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最后評出一組表演得最形象逼真,獲得表演獎。

三、小結:

1、讓學生談談對本課的學后感受,老師再有意識地評說。

2、作業:我們中國也有很多的民間故事和傳說,請大家下去以小組為單位分頭查找資料,下節課回來與大家交流。

(如:木蘭從軍、哪咤鬧海、牛郎織女、吳剛筏樹等)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綜合訓練活動。

2、玩樂器

(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交流作業: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分享;

2、每組推薦代表上臺來講一講;

三、復習歌曲:

1、復習歌曲《多年同前》。

2、有韻律地吟誦《嫦娥吳剛》;

3、請學生嘗試著用《多年以前》的旋律填唱《嫦娥吳剛》;

四、玩節奏游戲:

1、看各種顏色球分布的圖示,隨老師手指的路線做聲勢,看誰反應快;

2、熟悉后加上音樂《閃爍的小星》,邊聽邊做聲勢練習。

3、音樂和路線不變,改變聲勢動作順序玩(如:原來紅球拍手現改為踏腳等 ),看誰配合得好。

五、拍號的意義:

1、了解拍號的定義、含義;

2、找一找我們學過的歌曲的左上方是不是都有這種記號?這就是拍號。

六、玩樂器:學習擴指和縮指: 按課本教材練習。 第5課 多彩的音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太陽出來喜洋洋》 教學目標:

能用清晰明亮的聲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2、體驗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體驗不同形式帶來的不同風格。3、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知道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并喜愛民歌。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 教學難點:

體驗并接納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風格 2、上波音及切分音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四川民歌特點、四川風土人情(背景音樂:《康定情歌》) 1、師生問好

2、師:剛才在課前老師給大家放了一首歌,有誰知道這首歌的名字? 師:誰知道《康定情歌》是哪里的民歌?

3、師:四川是個美麗的地方,有誰知道四川有什么好吃的? 生:四川有火鍋 四川有九寨溝┄┄

師:聽了大家的話,我真想馬上坐飛機去四川品嘗美味。我還聽說四川話特別有意思,誰能學說一兩句?

師:四川的方言真有意思。下面我們就學著用四川方言來唱一句話 哐扯郎郎一哐扯哐扯 (1)師范唱

師:“扯”字在四川方言里唱“che”,我們來學唱一下,好嗎? (2)生學唱

13 (3)師:這句旋律讓你想到了四川人們在干什么?大家的歌聲讓我想到了四川的樵夫挑著擔子在山上行走的情景,我們一邊唱,一邊來模仿他們挑擔的動作。

(4) 生邊唱邊做挑擔行走的動作

(二)感知、學唱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 1、聽范唱

師:大家表演得不錯,四川是一個多山的地方,農民們經常在山里勞動,大家剛才唱的這一段就像他們勞動時喊的號子。(師重復唱一次)另外休息的時候,他們還喜歡放開嗓子高唱一曲山歌,既消除疲勞、由愉悅了身心,老師這兒有一段四川農民清唱的民歌,大家想不想聽?

生聽原汁原味的《太陽出來喜洋洋》

師:好不好聽?音樂家們也覺得好聽,所以他們把農民唱的民歌進行了整理與改進,就變得更好聽了,大家一起來聽聽。

生聽童聲齊唱《太陽出來喜洋洋》 師:這一次大家的感受還和剛才一樣嗎? 生說自己的感受 2、學唱歌詞

(1)讀除襯詞以外的歌詞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28頁,我們一起把歌詞讀一下,括號里的襯詞先不讀。 (2)師范讀襯詞

師:下面大家讀第一段歌詞,老師把襯詞加進去。 (3)生學讀襯詞

(4)生連起來讀第一段的詞。 3、學唱歌曲 (1)隨琴輕唱第一段

(2)糾正切分節奏、上波音的演唱 (3)隨琴輕唱全曲 4、處理歌曲

(1)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各段

師:剛才大家唱的時候,五段的歌詞都用一種速度來唱,是不是有些單調?誰能動腦筋把哪里變化一下?

(2)欣賞男聲合唱團演唱的《太陽出來喜洋洋》

師:這樣唱的感覺好多了,但大家唱的都是同一種聲音,如果改成合唱就更豐富了。我們一起來聽聽。

(3)用合唱的方式演唱《太陽出來喜洋洋》

14 a練習引子 b練習喊叫聲

c練習歌曲中的二聲部

師:剛才他們唱的二聲部和我們剛開始上課時唱的旋律很相似,我們把它加進去。 5、課堂小結

師:大家的模仿能力、演唱水平都很高,老師很佩服。同一件音樂作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表現出不同的效果,剛才,我們就聽到了農民、合唱團的不同處理,人們還嘗試用民族樂器來表現它。就讓我們在中國民樂“嗩吶”演奏的音樂聲中來結束這一節課吧。(在民樂《太陽出來喜洋洋》的音樂聲中宣布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對鮮花》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北京民歌《對鮮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韻味。

2、通過欣賞黃梅戲《對花》,初步感知戲曲的風格特點,感受民族音樂與民俗風情的豐富多彩,增添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喜愛之情。

3、能認識并唱出附點四分音符,了解并會運用“對唱”這一演唱形式。 教學重點:能夠用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現歌曲活潑、詼諧的情趣。 教學難點:指導唱準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以及第

三、第四樂句的音高。 教具準備:花卉圖片、玫瑰花一支、裝飾教室的鮮花、卡片、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激起共鳴

引導學生觀察教室的變化,揭示“花”的主題。

1、導入

師:同學們一定發現了今天我們的教室里多了許多繽紛的鮮花,沒錯,今天我們要學的歌曲正是與“花”有關。

2、交流

師:春天到了,百花爭奇斗艷,你們知道哪些花兒呢?請說出花名。 (學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的還真多,每種花都有獨特的外形和生長特征,老師還想考考大家—— 花開在水里呢?(荷花、水仙) 什么花長得像木耳呢?(水仙) 什么花紅滿山?(山茶花、杜鵑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長滿了刺?(月季、薔薇、玫瑰)

3、聽賞歌曲《對鮮花》

15 師:下面我們來聽一首歌,聽聽歌中是怎么回答的。 A、播放錄音《對鮮花》

B、聽完老師用有節奏的語言提問,同時指導學生按歌詞中的句子有節奏地回答 師問:什 么 呢 │開 花兒│在 水│里─│ 生答:菱.角│開 花兒│在水│里─│ 師問:什 么 呢 │開 花兒│像 木│耳─│ 生答:鳳.仙│開 花兒│在水│里─│ 師問:什 么 呢 │開 花兒│紅 滿│山─│ 生答:山.茶│開 花兒│在水│里─│ 師問:什 么 呢 │開 花兒│滿 干│刺─│ 生答:薔.薇│開 花兒│在水│里─│ C、出示花卉圖片(鳳仙、山茶),通過視覺讓學生感受其外形特征。出示玫瑰花,介紹屬于薔薇科,讓學生親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學

1、揭題

師:剛才這首歌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北京民歌《對鮮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吧。

2、學唱歌曲

A、認識附點四分音符(借助卡片)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說出名稱,再介紹“附點”,認識附點四分音符。 B、老師唱譜,學生跟著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譜中的附點四分音符。 C、著重練習帶有附點音符的樂句。

D、分句教唱歌詞,注意反復練習難點句子,比如第三樂句。

3、介紹“對唱”的演唱形式

師:這首歌跟我們以往學的歌曲不一樣,它的歌詞中多了雙引號,同學們發現了沒有?有幾個呢?(兩個)它表示什么意思?(兩個人唱)

師:對了,歌曲中一人問一人答,這樣的演唱形式叫對唱,是一種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對歌。下面我們來用對唱的形式把歌詞的第

2、

3、4段練習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礎上,演唱歌詞的其他三段。教師指導學生用正確的唱歌姿勢和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

三、創編歌詞

師:我們還可以繼續編歌詞,比如(唱)“什么呢開花兒白有香?”(生唱著答出來:茉莉、梔子)

學生自由創編,并用對唱的形式唱出來。

四、欣賞黃梅戲《對花》

師:其實這種對花的形式不僅在北京有,其他地方也流行,不僅民歌里有,戲曲里也非常精彩。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段黃梅戲里的《對花》,聽聽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第6課 環球音樂探寶 歌曲《當我們在廣場相遇》

16 課 型 綜合演唱課 總課時 一課時 教學用具

鋼琴 課件 打擊樂器

教學掛譜等 教學目標

1.能用活潑的歌聲演唱歌曲《當我們在廣場相遇》;學會墨西哥舞的基本舞步并能隨音樂表現。

2.了解拉丁美洲音樂的風格特點,認識拉丁美洲音樂中集中常用的打擊樂樂器及典型的節奏型。

3.在教師的引導下,能隨音樂做即興的歌舞表演。 教材分析

墨西哥歌曲《當我們在廣場上相遇》3/4拍,全部由六個弱拍起的樂句組成,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完全重復,第

三、

四、五句采用了自由模進的寫作手法,最后一句落在強拍主音上,歌曲表現了好朋友們相聚時刻的快樂情景。其中,附點節奏運用得比較多

教學重點

了解拉丁美洲音樂的風格特點,認識拉丁美洲音樂中集中常用的打擊樂樂器及典型的節奏型。

教學難點

在教師的引導下,能隨音樂做即興的歌舞表演 教學步驟

一、

新課導入:

1、

介紹墨西哥藝術文化

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國,曾孕育了豐富的古印第安文化?,斃麃喥嬉魳泛退_巴特奧舞蹈融合了西班牙和印第安音樂舞蹈的特色,成為墨西哥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

2、

激情設問

播放《墨西哥草帽舞》讓同學們猜猜異國之旅要到的國家是哪里?

3、

看一看:

了解墨西哥的首都、國旗、國徽及風土人情、地理環境、音樂風格等等。

二、

新課進行

1、

播放歌曲《當我們在廣場相遇》引導學生進行身體律動。

2、

教師范唱表演所學歌曲,并強調歌曲的重難點的地方。

3、

解釋墨西哥音樂的風格特點及代表性。

4、

復聽歌曲,請學生分析歌曲,并說出自己的見解。

5、

唱唱、跳跳游戲環節:

(1)

學跳基本的墨西哥舞步,教師進行指導 (2)

學生自行進行動作的創編,并表演。 (3)

播放歌曲,請學生進行即興的發揮。 (4)

編排墨西哥風格的舞蹈

三、

總結、拓展

1、

請學生闡述本節課自己所學到和了解到的音樂知識。

2、

請學生分析墨西哥音樂的特點,并于我國的民族音樂作出比較。

3、

了解學生對于所學音樂知識和歌曲內容的掌握情況。

四、課堂小結。

第7課 學唱兩首黃自創作的歌曲

歌曲《西風的話》 課時:1 教學用具:電子琴、豎笛、口器、多媒體等。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音樂作品笛子獨奏曲《揚鞭催馬運糧忙》、鋼琴曲《秋日私語》和抒情散文《秋》,了解,感知音樂如何描繪秋景,體會其抒情性,在教學過程中享受音樂審美的愉悅。

2.學會有表情的演唱《西風的話》,讓學生了解并基本掌握歌曲當中基本的音樂知識。 重點、難點:有表情的演唱《西風的話》,感知不同情緒的音樂如何描繪秋景。 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 欣賞樂曲《揚鞭催馬運糧忙》和鋼琴曲《秋日私語》,讓學生從速度、情緒等方面感受樂曲,了解樂曲的主奏樂器。

2) 聽賞著名文學家池尹默的抒情散文《秋》,感受文學家筆下的秋天是什么樣的。(此時播放幻燈片,讓學生邊看詞邊欣賞秋天的景色,讓學生思考本篇抒情散文應配上什么情緒的音樂。師生討論后,選用抒情的鋼琴曲《秋日私語》。然后邊聽邊感受情緒。

3) 老師范讀散文,朗讀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語調和語速。讓學生根據老師朗讀時的節奏有感情的朗讀文章。中途糾正,插入歌唱發聲的基本知識,提醒學生在朗讀時注意呼吸通道的打開,強調集體朗讀時聲音的和諧,為接下來的歌唱做準備。

二 新授教學

1 請出一位同學讀一下《西風的話》詞曲作者。

18 2 通過觀察,從版面上看,同學們有沒有什么不懂的音樂知識呢?請同學們聽賞一下《西風的話》,帶著問題感染它的音樂情緒,提出你的問題。(調式、強弱關系、力度關系„)根據學生問題,老師對《西風的話》進行音樂知識的解答。

1)五線譜中G大調的學習。

2)拍號的學習。通過《西風的話》這首歌曲的學習,掌握4/4拍。并由老師帶領學生打4/4拍,爭做小小指揮家。

3)休止符的學習。

4)力度記號的學習。帶領同學們運用肢體語言打出強弱關系的對比,讓學生切身體會mp和p的不同。

3 給同學們兩分鐘時間鞏固知識,將本上的譜子和力度記號自己設計出來,老師作大體方向的提醒。

請一位同學說明怎樣設計的,設計的理由是什么?師生討論„師總結:力度記號的設計是樂曲的靈魂,通過強弱的對比能夠將音樂表現得淋漓盡致。

4 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1)識簡譜。跟老師將音樂唱一遍,強調聲音觀念,注意聲音的和諧,演唱時要柔和舒緩,讓同學們在唱歌的同時打拍子。

2)老師彈奏電子琴范唱。請同學們討論歌曲演唱時的情緒(慢,快。。),既然是《西風的話》那西風指誰呢?(中年人,小孩,老人。。)由語文知識激發學生想象。

3)師生合作。讓同學們跟琴聲有情緒的帶手勢演唱歌曲。師問:歌詞中的西風告訴我們什么?(長大了,長高了,秋天來了„)

4)進行課堂知識反饋。讓班上有特長的同學伴奏,找出幾個同學指揮,伴著老師的琴聲,全班同學一起將歌曲完整演唱。(唱歌錄音,課后回放)

5)知識回顧。詢問學生學到了什么? 歌曲《采蓮謠》

一、教學目標

1、體驗歌曲優美生動的意境

2、使用甜美自然的聲音演唱唱《采蓮謠》高聲部。

3、通過創編歌詞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二、教學準備

音像帶、錄音機、多媒體幻燈片、鋼琴

三、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甜美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歌詞創編。

四、教學過程

1、進入課堂,引出主題 配樂歌詞朗誦

2、情境創意“如果我是小歌星” 如果唱出來,我們想用什么聲音? 帶著什么面容和心情演唱它?

伴隨怎樣的姿體動作來表現歌詞內容呢? 你還能畫筆顏色表現歌詞描繪的意境嗎?

4、音樂人生——作曲家 黃自 黃自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主要作品有歌曲《抗敵歌》 《旗正飄飄》《踏雪尋梅》 《西風的話》及清唱劇《長恨歌》等

5、音樂律動(分組)

劃船律動, 晚風吹律動,采花舞律動

4、 鋼琴伴奏, 演唱歌曲: 默唱 , 哼唱 ,齊唱 小組唱 ,打節拍(互動、互評) 個別唱:(師生互動、自評、師評)

5、歌曲潤色指導

音樂表情和樂感:力度記號的運用 附點節奏

音樂表現力 :全曲最有特點的樂句 “船行快,歌聲高”

6、音樂想像力

聆聽音樂時我們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如果我們身處這樣的地方,聽著、看著、摸著、聞著、玩著,心情如何?想到了什么?

五、音樂創造力----歌詞創編 創編歌詞(聯系生活)

摘果謠 采花歌 撲蝶圖 劃船調 教師示范:

風吹過,花飄香, 蝶兒只停枝頭上 。 輕拾扇 氣兒閉 ,步步輕移漸漸去。 揮舞一場 ,空繁忙 ,花兒落地蝶已飛。 唉嗨呀,空歡喜。都怪蝴蝶真漂亮。

六、結束部分 發揚優勢,給予期望。

第8課 十二生肖篇

設計理念

本課選自西南師大版《語文》教材第三冊,把十二生肖用兒歌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介紹了十二生肖的名稱和排列順序。中國民俗文化豐厚,有趣的十二生肖是大家喜歡的對象,在學習中讓孩子們帶著濃濃的興趣與它們交朋友,聯系生活中的認知,感受生動俏皮、詼諧有趣的語句,在快樂游戲中了解它們的順序,在瑯瑯書聲中感受動物的可愛,力求呈現清新、自然、活潑、融洽的氛圍。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17個生字,會寫“猴、豬、狗”3個字。

2.通過快樂學習認識十二生肖,了解十二生肖排列順序。

3.能感受中國民俗文化豐富有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注意生活識字與集中識字結合。

2.難點:以“猴”引路寫字,了解十二生肖的順序。

教學準備

1.制作十二生肖的帶漢字圖片。

2.把兒歌編成歌曲,錄制好。

3.學生了解有關十二生肖的知識。

教學流程

一、創故事情境,揭示課題

1.以故事引入,激發孩子對十二生肖的興趣。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知道“肖”的字音。

教師板書課題,標明字音。

學生掌握生字“肖”的字音,在強調中識記。

教師引出“十二生肖是哪些小動物?”一問,自然帶入課文學習。

(設計意圖:開頭設計故事,意在把握二年級兒童心理特點。創設情境激趣為后面進一步興趣盎然地學習兒歌奠定基礎。)

二、創豐富情境,巧妙識字

(一)整體感知,氣氛融洽

1.自讀課文,了解兒歌

教師在小動物下標上小圓點,及時指導。

學生在讀中了解兒歌大意,學習邊讀書邊勾畫的方法。

2.十二生肖見面會

多媒體展示十二生肖,動畫出現,配上相應帶拼音的字。

21

學生與小動物見面,打招呼,喊出他們的名字。

(設計意圖: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并以十二生肖卡通圖片出現,可愛的水墨畫像,積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特質,再次吸引了孩子,圖片旁的漢字與孩子進行印象整合,體現有意與無意記憶的交替。)

(二)認識名字,輕松識字

1.與生活緊密聯系,輕松識字

教師提出識字任務。

學生聯系生活,當小老師識字,逐步讀準字音。

2.做游戲“猜一猜”,鞏固字形

教師提出游戲要求,黑板上有6個寫有動物名字的字卡,通過學動作或發出動物的叫聲,讓別人猜。

學生用心投入游戲,通過你說我們猜、我猜你們說多方式合作,完成輕松識字。

(設計意圖:讓孩子自主識字,運用生活中的積累在課堂中展現識字能力,體會成功感。在游戲中鞏固生字,讓孩子們調動多種器官,在合作中感知字義,聯系記憶表達理解。)

(三)從“猴”入手,專心寫字

1.觀察生字,尋找特點

教師引路,引導學生用眼睛去發現生字的特點。

學生認真觀察,發現猴、狗、豬都是反犬旁的字,并進一步拓展類似的字。

2.寫生字“猴”

學生仔細觀察“猴”字的結構,心中體會字形美。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猴”,展示漢字的美,并伴隨講解重點筆畫,起示范作用。

學生對教師所寫評價,討論出寫字時的習慣要求,為下面寫字作好自我指導。

學生互動,學生先自我評價,再評價同學,能就寫字要求、習慣進行評價。

3.寫生字“豬”“狗”

放古典音樂,為學生烘托寫字的氣氛。學生專心寫字,并進行同桌互評。

(設計意圖:拓展“反犬旁的字”,引導學生學會聯想識字。指導書寫,做到落實,引導孩子自己發現應該注意間架結構,筆順筆畫,注重寫字習慣培養,學會評價。)

三、創簡單環節,互動識字

教師是這個環節的點撥者,要善于傾聽。

學生可盡現自我識字能力,教難讀的字音,攻破難點,互動交流識字方法,擴展識字空間。

學生齊讀兒歌,檢查字音掌握效果。

(設計意圖:集中識字,將難點分散,充分給學生機會,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主體,相信通過合作學習定能完成互補識字。)

22

四、創融洽氣氛,讀中求趣

1.讀兒歌,談見解

學生自讀兒歌,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師相機點撥,指導朗讀。

學生共同合作朗讀,體現融洽和諧氣氛。

學生能通過聽示范、做動作等多形式體會兒歌中小動物的特點,讀出兒歌的生動可愛。

2.游戲:給十二生肖排排隊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圖片,為學生排順序做好鋪墊。

一個學生讀兒歌,選12個孩子來排隊。在有趣的氛圍中復習課文內容,攻破難點。學生再按順序讀名字,溫習順序。

(設計意圖:當生動兒歌再現時,我們更重要的是喚起孩子的領悟,注重語感培養,通過游戲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將順序在玩中融入,并再次進行部分生字的鞏固。)

五、創新的方式,唱出兒歌

教師播放準備好的歌曲,渲染快樂氣氛,展示新的學兒歌方法。

學生伴隨樂曲唱起《十二生肖歌》,感受語文學習樂趣。

(設計意圖:我們將兒歌大膽地與熟悉的音樂結合,唱出感覺,以唱代背,能將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渲染整個課堂的氣氛,更啟發孩子學會多角度學習。)

四年級上冊教案范文第5篇

件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集體備課教案

第八單元

課題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課型

新授課

主備教師

劉麗娟

備課時間

XX年9月24日

第2課時

學習目標

.會寫5個生字:噸盈敏捷嶄,理解:勿庸置疑敏捷輕盈等詞語。

2.弄清楚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興趣的部分。

4細心體會課文語言準確、生動的表達特點。

重點難點

、弄清楚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細心體會課文語言準確、生動的表達特點。

課前準備

基本環節

集體備課

資源共享

個人增減

導入新課

引入: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恐龍怎么會飛的疑問,同時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這個疑問的答案。下面,我們來認真閱讀第四自然段。

展示學習目標

.會寫5個生字:噸盈敏捷嶄,理解:勿庸置疑敏捷輕盈等詞語。

2.弄清楚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興趣的部分。

4細心體會課文語言準確、生動的表達特點。

出示自學要求

、自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

2、自查字、詞典,不懂的同學商討,教師巡視參與引導。

3、讀懂每句話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實施導學診斷

.理解下列詞,寫出近意詞。

敏捷(

)

輕盈(

)溫順(

)

龐大(

)

推測(

)

躲避(

)演化(

)

飛翔(

)

2.小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恐龍繁衍

恐龍特點

第一代恐龍

幾千萬年后,龐大的恐龍家族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龐大的恐龍家族中,獵食性恐龍

小組互查互教

學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以恐龍化石,科學家能推出恐龍成鳥類的演變過程。對此,你有什么感想?(討論、抽說)

科學技術發展。多學科學文化,去鉆研事物……。

師生引導釋疑

.默讀

三、四自然段,根據完成的表格,想一想恐龍飛向藍天的過程是怎樣的?

2.抓住關鍵詞,體會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的表達特點,如逐漸、推測、勿庸置疑等。

學生當堂檢測

.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生活(

)的化石(

)的羽毛

2.用自己的話有條理地說一說恐龍是怎樣飛向藍天的。

3.想一想加橫線的詞說明了什么?

例:(1)“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逐漸”一詞說明了演化時間的漫長。

(2)“他們推測一種生活在地面上的帶羽毛的恐龍,在奔跑過程中學會了飛翔”,“推測”一詞說明了

。

(3)“有一點勿庸置疑:原本不會飛的恐龍最終變成了天之驕子——鳥類”“勿庸置疑”一詞說明了

。

教師導練

.用詞準確是說明文最重要的特點,同學們在閱讀時,應該認真找出表達準確的詞,如“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中“一支、漫長”這兩個詞用得準確,“一支”指一部分恐龍,不是全部恐龍,“漫長”表示經歷時間很長很長,是幾千萬年。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集體備課教案

第八單元

課題

32*飛船上的特殊旅客

課型

新授課

主備教師

劉麗娟

備課時間

XX年9月24日

第2課時

學習目標

.認識7個生字:例篩輻汰肴尿堿,把課文讀通順。

2.了解太空蔬菜的變化和原因以及選育后果實的作用、藥用及他用。

3.學習用生動活潑的語言進行說明文的方法。

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了解在太空中旅行過的植物種子的神奇及其原因,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課前準備

基本環節

集體備課

資源共享

個人增減

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XX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國航天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還記得嗎?對,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神州五號”發射成功。在“神州五號”飛船上,除了我們偉大的飛行員——楊利偉叔叔,還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們到底是誰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展示學習目標

.認識7個生字:例篩輻汰肴尿堿,把課文讀通順。

2.了解太空蔬菜的變化和原因以及選育后果實的作用、藥用及他用。

3.學習用生動活潑的語言進行說明文的方法。

出示自學要求

、請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誰?

實施導學診斷

.給下面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上橫線。

篩(shī

shāi)肴(yáo

yǎo)

輻(fú

fù)

旅(lǐ

lǚ)

2.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是指

,我國于

日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

(2)經過飛船旅行的茄子,栽培后的果實有的

,有的

。

經過多年的努力,科學家們已經培育出

。

它們普遍具有

等特點。

小組互查互教

集體交流: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指的是誰?他們為什么要乘上飛船天空旅行呢?

2、從太空歸來的種子具有哪些優點?為什么具有這些優點?這些種子還有什么用途?

3、誰讓太空種子具有神奇的“魔力”的?

師生引導釋疑

.細讀課文,想想經過太空旅行的種子都變好嗎?

2.經過太空旅行的種子為什么會變化呢?

3.培育優良的太空品種,一般要經過幾代的培育?是誰創造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學生當堂檢測

.寫出下列詞的近意詞。

差異(

)培育(

)

特殊(

)變化(

)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在太空旅行的種子,由于

,由于

的特殊環境,使得種子內部的

產生微妙的變化。

(2)科學家們在培育優良的太空品種時,不斷第選育

淘汰

,經過

代以上的培育,使其性狀穩定。

(3)真正使經過太空旅行的種子發生美妙變化的是

。

教師導練

經過太空旅行的種子產生變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來自大自然的力量(宇宙射線的輻射,高真空、微重力的特殊環境),二是科學家的力量(科學選育)。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集體備課教案

第八單元

課題

語文園地八

課型

新授課

主備教師

劉麗娟

備課時間

XX年9月14日

第1-3課時

學習目標

、口語交際: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并注意聽聽同學發明創造,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2、習作練習:寫一篇想象作文,寫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內容有新鮮感。培養學生寫作的良好習慣。

3、我的發現:能主動發現同音字,并正確使用,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分。

4、日積月累:讀科學名言,從中體會名言的含義。

5、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了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感受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發展給生活帶來的新變化??梢宰寣W生到圖書館、網上等收集多的資料作成剪報。

重點難點

口語交際、習作練習。

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的科技新聞。

基本環節

集體備課

資源共享

個人增減

口語交際,我們的奇思妙想

、

激趣導入:

同學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不斷改變,在本組課文中,我們從《呼喚雨的世紀》、《電腦住宅》、《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等中,了解到科學的威力和奇跡。今天,我們就暢想一下,科學技術的發展還將使我們的生活發生哪些變化呢?

展開想象的翅膀,暢談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說說未來的生活、學習,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說。

2、

小組交流:

前后兩組同學組成小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發明創造的快樂。交流時可以互相問學,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3、

全班交流:

每組推薦介紹得好的,大家感興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

4、

小結延伸:

同學們的暢想真神奇、真美妙!我們要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勤于動手、善于動腦,就能有所發明,有所收獲。

如果要想使你們的幻想成為現實,必須現在好好學習,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能,讓幻想成為現實。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習作指導

寫一篇想象作文

一、談話引入:

上一節課,同學們大膽暢想了未來世界,有許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們就把這美好的幻想寫下來。

二、明確習作要求:

、

想象應從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學生討論。

2、

教師補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從現實生活中受到啟發自己設想、創造的。

3、

習作方法指導:

敘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順序。

記敘中要具體,特別是想象的事物特點要寫詳細。

表達的方式可以多樣化,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4、

學生自己交流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5、

學生交流習作:選出寫得好的習作,說說好在哪點?全班交流。

6、

教師選出有特色的習作講評。

7、

學生根據自己的習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見。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三、教學“我的發現”

、

學生自由讀詞語。

2、

教師指名讀詞語,注意正音。

3、

符合詞義,說說帶點的詞的意思。

4、

思考:你發現了什么?廣告亂改成語。

5、

小結:注意區分同音字。

四、教學“日積月累”

、

學生讀科學名言

2、

交流:你從科學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

小結:這些名言,告訴我們對待科學的態度應怎樣,同時,教育我們要向科學家學習。

五、教學“寬帶網”

、

朗讀寬帶網中的內容。

2、

你在生活中還收集了哪些信息?

3、

學生展開收集資料。

舉辦《科學在身邊》手抄報。

板書設計

上一篇:三年級上冊教案下一篇:四年級下冊教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