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智慧養老范文

2023-10-06

智慧養老范文第1篇

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人都會老。自20世紀末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 呈現出老齡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并且高齡化趨勢明顯等特點。我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1.6億, 截至2013年底, 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4.9%, 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9.7%, 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和失能老人以年均100萬的速度增長。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 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將從2009年的8%上升到2030年的26%, 預計將達2.3億, 2050年突破3.3億, 約占總人口的31%, 屆時我國將成為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隨著年齡的增長, 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退, 各種慢性病, 如高血壓、糖尿病、老年癡呆、帕金森、中風、癌癥及抑郁、焦慮、孤老等身心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據老年問題調研, 大約80%的老齡人口中的老人, 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 這使得他們比健康人群更加脆弱, 需要長期持續治療和康復護理。中國老齡辦發布的《2010年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 到2015年, 我國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將達到4000萬人, 這部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有限, 必須依賴長期醫療康復照護和生活照料。

上海市是中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截至2013年12月, 上海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為27.1%, 已進入深度老齡化。預計2025年左右將達到老齡化的高峰, 60歲以上老人達到600萬, 進入養老壓力最大的時期。在如此巨大的老齡化壓力下, 上海市政府先后頒布了《上海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推進本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 提出十二五期間, 努力建設“9073”養老服務結構, 即90%的老人由家庭自我照顧, 7%的老人享受社區日托助養老服務, 3%的老人享受機構養老服務。

老齡化導致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需求日益凸顯。依據年齡和健康狀態, 老人可以分為健康老人、亞健康老人、慢病老人、突發疾病老人、大病老人、失能老人、帕金森老人、失智老人、走失老人和臨終老人等, 如圖1所示。

中國養老面臨許多的挑戰, 下面列舉六個方面:第一, 養老服務供需矛盾突出, 福利院、高干病房一床難求;第二, 醫養分離的養老模式無法滿足老年人健康監護的需求, 需要突破許多傳統醫或養的障礙 (例如部門或行業界限) ;第三, 養老服務信息碎片化、智能化程度更低;第四, 養老服務質量評估和管理不完善, 缺乏可操作性;第五, 康復及生活照料技術方案與產品缺乏, 質量良莠不齊, 并且應用受到限制;第六, 養老服務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 大量養護專業人員缺乏專業培訓和合格證??偟膩碚f, 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不是技術, 而是缺乏對老年服務的人員, 這就需要用物聯網來填補。

物聯網時代養老方式的變化

目前的技術發展已經進入到物聯網時代。首先講一個公式:個體意愿或期望 (Person’s Intention, PI) =個體能力 (Person’s Capability, PC) +生命或生活質量保證技術 (Quality of Life Technology, Qo LT) 。這個公式的含義是說, 每個人對生命生活質量的愿望都是相同的, 應越高越好, 但每個人的能力或者失能的情況各不相同, 有能力缺陷, 而這部分能力的缺失可以通過科技手段進行彌補, 例如物聯網技術, 即Qo LT技術。

下面介紹世界各大洲主要國家開展養老服務和養老科技研發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各國中率先開始老齡化相關技術研發的國家。預計到2030年, 美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過20%。一方面美國大力推行“老年保健計劃 (Medicare) ”, 把醫療保險納入老年人的醫療照護制度;另一方面, 美國積極推進老年人的健康物聯網技術的研發, 即Qo LT技術, 包括穿戴式技術、體域網、體感網技術、無創傷、無意識測量技術、服務機器人技術和各種智能技術、云計算技術等。針對美國人居住分散的特點, 從1999年開始, 美國各大城市陸續建立了老年人移動醫療服務車隊 (移動醫聯網) 。目前該醫療服務車隊已經覆蓋了美國50個州, 1 000多個城市, 包含12 500多個分支機構, 為老年人提供上門的養老照護和醫療保健服務。

歐洲各國也先后步入了老齡化社會, 面臨非常嚴重的老齡化和退休壓力。歐洲各國在努力推行“個人基金養老”制度和延長退休年齡養老制度。此外, 歐洲多數國家也正在推廣“網絡醫生”制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以法國為例, 法國有1/5的診所醫生已經能夠使用名為“e醫生”的遠程醫療系統為老人提供遠程健康監控和緊急救助服務。歐洲正在研發和推廣“智能生物醫學服裝技術”, 這是由紡織、生物醫學傳感器、移動通信等組成的綜合技術, 可實現對致命疾病, 如心臟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精神病等疾病的控制和預防。

日本是亞洲、也是世界各國中最早進入老齡化和超老齡化社會的國家。2013年, 日本的老年人已超過3 000萬, 占人口的比例超過25%, 是世界上養老壓力最大的國家。在制度上, 日本實行“國民養老金”制度, 也就是人人有養老金。同時, 日本著力打造“30分鐘養老護理服務社區”, 即在距離大概30分鐘車程為半徑的社區內, 建設配備小型養老護理服務設施的新型服務社區。從技術上, 日本充分利用其在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上的優勢, 推行小規模多功能型機器人輔助養老護理和社區為老人登門訪問看護;還用有線電視回傳信道, 開展社區遠程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日本早期家庭主要監測項目為血壓和心電, 現在已增加更多的體檢項。日本充分發揮其在機器人研發和制造領域的優勢, 開發了多種針對老年人照護的服務機器人, 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實現輔助功能, 提高老年人的居家生活質量。

新加坡也是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國家, 據其官方資料顯示, 截至2012年7月, 其老齡化人口已經超過了20%。新加坡建立了當前世界上最健全的養老體系, 包括由養老金制度、家庭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保障形式構成的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推出一項針對老年人的“康樂計劃”, 為老年人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信息咨詢、日常護理, 舉辦社區老年活動等;逐漸推廣“老年醫療遠程計劃”。目前, 新加坡和上海市正在進行國市之間的合作。

澳大利亞也面臨老齡化的問題, 據介紹, 到2012年, 其65歲以上老人有260多萬, 占人口總數的12%。澳洲聯邦政府主導推行了一項家庭和社區養老計劃, 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的必要護理, 使老年人能夠實現家庭和社區養老。黃金機會計劃, 即遠程醫療、電子病歷, 利用信息技術為老年人提供娛樂設施,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最近幾年, 針對我國高速發展的老年化問題, 從國家各個層面都頒布了有關養老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 (2011—2015年) 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1) 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2) 拓展養老服務領域, 實現養老服務從“基本生活照料向醫療健康、輔具配置、精神慰藉”等方面延伸。

《“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指導意見》明確要求:1) 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康復醫學能力建設;2) 為疾病恢復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復服務, 加強健康教育;3) 條件允許的, 可以提供居家康復護理服務。

《國家“十二五”醫療器械產業科技發展專項規劃》要求:將老年輔具作為醫療器械產業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 列入“十二五”期間重點支持發展的高技術學科。

《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指出:1) 把物聯網技術用于醫療領域的智能健康行業將成為未來給予重點支持的行業之一;2) 支持移動醫療和移動醫聯網, 把老年健康信息化服務作為重要產業。

在上述文件的指導下, 國家科技惠民計劃、支撐計劃、“863”計劃、物聯網專項等項目, 支持了各種物聯網與智慧養老的科技產品研發及應用示范, 并形成了目前比較熱門的養老模式:1) 公益養老, 由民政或公益組織開辦的養老院;2) 高端養老, 由民間商業投資機構開辦, 帶醫養康護和酒店式養老服務;3) 地產養老, 以房養老, 由地產商、銀行和政府共同投入開辦養老社區;4) 社區養老, 以社區日托中心及各種非營利性養老服務組織提供社區為老服務;5) 居家養老, 請護理人員住家24小時陪護和照料。

智慧養老概念和內涵

智慧養老, 即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 如物聯網、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 實現全方位、線上線下、綜合性、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智能化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平臺架構如圖2所示。

圖2中, 最下層是老年醫養服務實時數據采集設備, 即各種物聯網終端。由于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需求非常多, 針對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對于康復和生活照料的產品, 可以歸納為六大類:

1) 穿戴式。長期、連續生理指標監測和突發疾病預警, 主要通過可穿戴電子設備, 實時采集人體各項生理參數或特定的生理參數 (如血壓或心電) , 或位置信息、摔倒檢測信息, 通過穿戴式計算機或云計算, 進行智能分析和預警。

2) 便攜式。分為家庭便攜和社區醫生便攜兩種, 家庭便攜用于監控監護, 醫生便攜用于診斷。如便攜式心電圖儀、超聲儀、康復治療儀或多功能電生理監護等, 可定期或不定期對老人身體狀態進行醫學測量或體檢, 是監控管理、慢病大病等的主要監護手段。

3) 固定式。設備固定安裝在不可輕易拆卸或移走的地方, 如門上、床上、沙發上、衛浴上等, 根據家庭、社區服務中心或養老機構的規劃設計進行部署, 實現需要的監控管理、康復和生活照料服務。

4) 移動式。相對于固定式, 移動式主要是對人體進行生理監測的設備或儀器, 安裝在移動工具上, 如輪椅或汽車等。

5) 非接觸式。利用聲光電感應技術, 分析老人的異常行為, 可實現對老人的非接觸式監護, 也可以方便監護人 (子女) 或照護人 (社區服務中心或機構專業護理人員) 的遠程監護。

6) 無意識觸摸式。依據現代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可在家里布設用于老人日?;顒幽芰ΡO測系統, 該系統利用遍布在床、門把手、坐便器、淋浴房、冰箱、衣柜、藥盒等的無線傳感器, 分析和跟蹤老人在家里的活動性或軌跡, 達到對老人活動能力的評價量表。利用電生理測量技術, 還可以通過接觸或觸摸來監測老人的生理參數。

圖2中間部分是網絡服務層或云服務層, 它包含各種云服務的基礎設施、智能計算、智能服務和數據存儲與備份, 也叫智能化服務平臺。

圖2最上面部分是服務者和備服務者主體, 他 (她) 們通過使用物聯網技術以及各種智能終端, 提供老人醫養的線上線下服務, 其中也包括子女等監護人在內。

智慧養老范文第2篇

② 起居服務。協助穿脫衣服和入廁,衣物整理放置有序,定時為臥床老年人翻身,無褥瘡。

③ 衛生清理服務。協助刷牙、洗臉、洗腳,做到老人容貌

為了滿足老年人專業化、多樣化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整潔、衣著適度、指甲整潔、無異味;定期清洗、更換床規范養老居家服務與管理,特制訂本服務手冊。

我手冊所述居家養老服務指向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料理、家政維修、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運動等內容。

本手冊所述服務針對購買“金遠-寶興獅城”物業且簽署《合作經營協議》選擇居家養老服務的60周歲及以上的業主或其親屬。

二、工作原則

本著以人為本、公平、公正、專業化的原則,從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提供多樣化、多層次化的居家養老服務。

三、服務內容

1、生活照料服務

① 助餐服務。尊重老年人的飲食生活習慣,注意營養,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譜。

單和衣物,無臟污;打掃室內外衛生,做到清潔、干凈。 ④代辦服務。代換煤氣、代辦各種手續、代繳各種費用等,應按照老人的要求及時辦理。(此服務產生的交通費用,需用老人自理)。

⑤助浴服務。助浴前應進行安全提示,助浴過程應有家屬或助老員在場;應根據四季氣候情況和老年人居住條件,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溫和浴室內通風。

2、醫療保健服務

①預防保健服務。醫療保健咨詢、協助老年人正確使用康復、保健儀器、提供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及老年期營養、心理健康等知識教育。 ②醫療協助服務。

遵照醫囑及時提醒和監督老年人按時服藥,或陪同就醫;協助開展醫療輔助性工作,應能正確測量血壓、體溫等。 ③ 康體保健服務。

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提供免費康體按摩、松骨等服務。 ④醫療陪同服務

陪同老人提供掛號、就診、預約檢查、取藥等醫務輔助服務,同時在陪同服務對象就醫過程中,通過交流在一定程度排解老人的不良情緒。

3、日常家政服務

清洗換氣扇、油煙機、煤氣灶類水池、浴缸、座便器、蹲坑、地漏疏通等應做到清洗干凈、衛生,符合老年人要求。

4、精神慰藉服務

掌握老年人心理特點和基本溝通技巧,陪同老人聊天,為老人讀書、讀報等豐富老人日常生活。

5、旅游休閑服務

每月將組織老人進行一次康樂養生旅游。(以旅行社的實際

安排為準)

6、其他服務

定期組織老人進行各種學習,陶冶老年人的情操;定期組織老年人康樂活動,比如:老年秧歌大賽、老年紅歌會、老年書法交流會等。

四、服務人員行為準則

1、儀表儀容端莊、大方、整潔。

2、統一著裝、配備工號牌。

3、提倡使用普通話,語言文明、簡潔、清晰。

4、主動服務,符合相應崗位的服務禮儀規范。

5、尊老敬老,對老年人富有愛心。

智慧養老范文第3篇

根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4 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截至2013 年,中國60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達到2 億人,為總人口的14.9%,65 歲及以上占總人口的9.7%,顯然,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照此增長速度,我國老年人口在2020年將達到2.43 億,2050 年將突破4.3 億,屆時我國將成為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我國老年人人口基數大,而相應的養老配套設施缺乏,養老問題不僅是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也給每個家庭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如何將養老壓力轉化為發展老齡事業和銀發產業的動力,進而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是擺在每一個人眼前的現實問題。

與此同時,以信息通信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正在推動著人類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生著根本性變革。將養老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相結合,智慧養老(Smart care for the aged)應運而生。智慧養老產品的開發與應用解決了老年人安全監護、健康管理、生活服務、精神慰藉等各類需求,讓老年人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便捷、高品質的服務。2015年4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全國老齡辦綜合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養老服務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強調要對養老服務業進行創新發展,融入“互聯網+”行動,將信息技術、互聯網思維、人工智能與居家養老服務機制建設相結合,針對老年人需求,積極開發信息開放平臺、可穿戴設備等養老產品,提供人性化的、高效的智能養老服務。

本文擬對國內外智慧養老產品(平臺系統、智能家居、養老機器人) 進行梳理分析,為國內智慧養老產品發展提供理論基礎,以促進該領域更好的發展。

二、國外智慧養老產品開發研究進程

(一)智慧養老平臺及系統開發

在系統開發方面,美國的Honor公司專注于養老護理服務,開發了一個在線市場平臺。護工們在該平臺上注明他們的服務類型、資質、技能、服務時間,同時老人也注明他們的個人信息及服務需求,Honor會將護工信息和老人的需求進行匹配,進行服務對接。馬里蘭大學開發了一個名叫Time Bank Manager(時間管理銀行)的信息管理系統,志愿者免費為老人提供服務,并將服務時間存入時間銀行,當志愿者自己需要相關服務時,便可提取“時間”享受服務,這種互助式養老目前也被我國很多社區效仿。西班牙的Etchemendy研究組專門開發了一個改善老年人精神及心理需求的健康管理平臺,當老年人出現負面情緒時,系統會準確感受到老年人的心理變化,并及時對老年人進行心理狀態評估,提供給老年人一個最適宜的放松治療方式。瑞典Tass公司研制出了基于Android系統移動健康監護系統,也進行了手機配套健康監護軟件的設計,系統通過無線接口將手機與無線網絡相連接,將傳感器采集到的健康數據(血壓、血脂、心率等)傳輸到手機上并做好數據分析及健康建議。

(二)智能家居

為了讓老年人或病人保持獨立性,即使在不住院的情況下也能享受到24 小時的智能服務,國外在20 世紀90 年代便進行了智能家居和輔助設備的探索。Marie Chan認為智能家居是一種極有前途的、具有較高成本效益的家庭護理方式,能夠減少老年人和殘疾人的被干擾頻率。Rialle提出了健康“智能”家庭發展(HSH)的概念,他認為患者遇到的困難和風險主要出現在家中,因此,建立一個有效的、以病人為中心的系統非常重要。

跌倒是老年人獨立生活的主要障礙,是79 歲以上老年人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至少有30%的老年人會發生跌倒意外。因此,在老年人智能家居方面,國外學者對防跌倒檢測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為了促進社區老年人防跌倒的綜合管理,Williams早在1998 年對防跌倒的智能傳感器進行了研究,該傳感器可識別墜落的狀態進而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援助行動。此外,該器件還能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進行計算,以幫助社會工作者和職業治療師判斷一個人是否可以進行獨立生活。Tabar探究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當老人不慎跌倒時,便可進行語音報警,方便用戶和看護中心進行交流。Sarela針對獨立生活的老年人進行了新型智能化社會報警系統研究,該系統融合了無線傳感技術、通訊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可監控老年人的異?;虿粚こP袨?。

為維護老年人健康和安全,其他輔助設備也成了老年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視頻監控、遠程健康監測、電子傳感器和設備(門磁監控、床警報、壓力墊、煙霧報警器)。Ogawa和Suzuki對兩個在日本獨居的老年人進行了為期1 年的日常行為檢測,他們通過紅外傳感器檢測人體運動,用磁開關檢測門的開閉,功率表監測家用電器的使用情況,火焰檢測器檢測爐灶的使用,二氧化碳傳感器來檢測房間中存在的隱患,這些監控程序都是自動完成的,檢測得到的數字會通過互聯網傳送給監控中心。Demongeot、Leijdekkers和Raad在其研究成果中均提到了遠程健康檢測。Demongeot基于大量實測數據,建立了老年人正常行為的平均閾值以檢測突發異常事件及慢性病活動(如尿頻),此外可以通過檢測心律來觀察心肺狀態,通過異常癥狀(動脈壓、呼出的空氣中流動的血漿蛋白) 來診斷高血壓或肺水腫。Leijdekkers重點研究了遠程醫療檢測的硬件組成部分,包括智能手機,無線傳感器,Web服務器和IP攝像頭,以此方便老年人和慢性病人在家中進行康復護理。Raad在射頻識別技術(RFID)和移動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移動遠程醫療解決方案,通過低成本的基于射頻識別技術(RFID) 可穿戴設備對老人進行監測,當發生緊急狀況時,會進行救助。該技術可以收集老人的生命體征,有利于提高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不管在家中還是醫院都能幫助到老人。

(三)智慧養老機器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下降和老年癡呆癥成了老年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再加上各種身體機能的下降,老年人時刻需要被檢測、提醒和幫助。2004 年2 月25 日,日本福岡市召開了世界第一屆機器人大會,會議發表了《世界機器人宣言》。20 世紀80 年代中期,服務型機器人被大量運用到生活當中。筆者歸納總結了六類不同功能的養老機器人,分別為娛樂型機器人、行動輔助型機器人、日常照顧型機器人、情緒調節機器人、伴侶機器人、按摩型機器人。娛樂型機器人常常擁有動物的外表,如貓、狗、海豚。索尼的AIBO機器狗可以走路、追逐、玩耍,它擁有眾多傳感器,可以發出聲音、振動,可以檢測距離。AIBO可以表達快樂、憤怒、恐懼、悲傷、驚奇和厭惡六種情緒,會尋求撫摸和擁抱。Takahashi主要對行動輔助型機器人進行了研究,這類機器人可以協助老人行走、移動和上下樓梯。日常照顧機器人顧名思義可以幫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的任務,如日本的SECOM飼喂機器人,SANYO自動刷洗浴缸機器人,AR保姆型(洗衣服、拖地、送餐等)機器人。Wada希望能通過機器人識別老年人的情緒,通過人臉插圖、老年抑郁量表、尿常規檢查的資料評估老人的情緒,情緒調節機器人識別老人情緒后會進行相應的疏導。伴侶機器人可作為伴侶與老人共處,Primo Puel是一個娃娃機器人,會笑會要求擁抱,它最初被設計為陪伴在單身女性身邊的男性伴侶,但在日本卻意外受到了老年女性的追捧。日本科學家Tanya Minyong設計了一種擁有4 個手指,13 個自由度的靈巧手按摩型機器人,機器人靈巧手安裝了六維力傳感器,能夠將按摩力的信息準備傳達到上位機,通過上位機精確控制按摩力度。

三、國內智慧養老產品開發研究現狀

(一)智慧養老平臺及其系統開發

國內有眾多學者投身于智慧養老平臺及系統領域的開發研究,王欣剛依托電信運營企業的統一化開放平臺設計了智慧養老信息系統總體架構,分析了服務平臺的功能,完成了平臺功能的設計,以及平臺與政府網站群對接,最后對接口管理和定制終端功能進行了描述。朱曉鳳在移動互聯網和社區養老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基于Android技術的智慧養老平臺設計,她調研和分析了老人的需求并進行了歸類,然后通過Ruby on Rails技術和Android技術部署到web網絡平臺和Android pad移動終端,同時為社區老人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并將整個系統部署到老人社區。張鈞和石光分別對智能養老住宅的監控系統進行了設計,張鈞運用傳感器技術、數據庫技術、圖形用戶界面技術(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 完成了智能養老住宅遠程監控系統的設計,實現了老年人生命體征參數(心率、體溫、血壓等)以及室內環境質量參數(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的遠程監測,并進行了系統的跨平臺運行。石光引入了節能的概念,從建立多個子系統(健康檢測子系統、照明及溫控子系統、住宅設備遠程監控子系統和智能安防子系統)入手,構建了智能與節能養老住宅監控系統。

(二)老年智能家居

國內對智能家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智能家居系統設計范疇,對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究還比較匱乏,相對國外而言,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左云美對智能家居產品做了一些總結性的介紹,構建了一副智能家居圖:虹膜識別門可自動識別老人虹膜進行開門;氣象感知器可自動測定室外溫度、濕度、風速,提醒老人出門注意事項;智能恒溫器能記錄用戶室內溫度數據,進行用戶習慣識別;防跌倒地板可檢測到老人的異?;顒訝顟B;智能茶幾能提醒老人按時吃藥及吃藥用量;智能鞋柜可自動推送給老人合適的鞋子,無需老人自己彎腰穿戴。魏廣巨在家居安防的基礎上提出了可以檢測白血球、尿糖的馬桶,具有壓力感應的床墊、地板,以及可以檢測體溫的拖鞋。每一件產品都是一臺健康檢測儀器,可以記錄老人日常生活的軌跡。熊慧對智能淋浴房和智能浴缸進行了設計,智能淋浴房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衛浴情況,用聲控調節水溫,可進行洗浴時間的控制,還能進行針刺按摩、蒸汽治療、音樂療養等保健活動,一旦發生意外情況會馬上報警。

可穿戴設備是智能家居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可穿戴設備具有隨身攜帶、靈敏度高、交互性好的特點。國內對可穿戴設備的研究并不多,孔超對老年人可穿戴設備的設計進行了研究,他將可穿戴設備按照佩戴位置總結為頭部、上肢、手部、足部四類。頭部類包括智能眼鏡、智能頭箍;上肢類包括智能胸帶,智能臂環、智能胸針;手部類包括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等;足部類包括智能鞋、智能足環。石明星對穿戴式智能衣進行了研究,智慧衣可以獲取老年人心電信號并進行數據分析,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可向監護方和醫院發出求救信號。智慧衣要設計得舒適,在確保接觸良好的同時不能對皮膚造成傷害,要具有良好的彈性,易于身體活動。

(三)養老機器人

國內機器人研究由于起步較晚,同時受到本國機器人技術的局限,我國的機器人研究滯后于世界先進水平。2012 年,國家科技部發文《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表明要促進服務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將重點開發輔助高齡老人與殘障人服務機器人,將機器人發展納入老齡化的社會背景中。養老機器人是指輔助老年人進行日常生活照料、監護、交流的機器人。

陳殿生將老年人分為完全能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護老人三大類,將養老機器人分為生活服務、安全監護、醫療保健、學習交流四大類,并將不同老年人的需求進行不同功能的機器人匹配,同時對助老助殘機器人綜合應用平臺進行了展示。劉玉雪重點強調了養老服務機器人的監管功能,安全監護類機器人主要對老人進行安全健康檢測及救護,老人身上會配備定位、跌倒傳感器和生理參數檢測節點,傳感器和機器人是交互的,當老人發生意外情況時,傳感器進行識別并發出警報,方便家庭和工作人員進行遠程操作及救助。張立超將中醫按摩理論融入機器人,基于張釗汗醫師的“原始點法”按摩理論,建立了五種按摩手法的力學模型,構建了最優幾何結構模型,為老年人生活和健康帶來了幫助。侯鵬、韓良研制了具有4 個方向自由度的家用搓背按摩機器人,可以滿足人體搓背按摩的需求,對老年人、殘疾人、中風病人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

更深層次的保健類機器人還能對老人進行康復式訓練、用藥提醒,并能提供尋醫問藥、養生保健、健康飲食等方面的咨詢建議。郭麗娟以護理模式為切入點,確定了人性化、智能化、家庭化的護理模式,在此基礎之上對機器人護理需求進行了調研,并以人機工程學、心理學、美學為設計依據運用Rhino軟件進行了護理機器人的三維模型建立。生活服務類機器人也受到老年人的青睞,如集多功能護理床位、大小便處理裝置、智能電動輪椅一體化機器人,不僅可以給老人提供護理床位的抬背、曲腿功能,還能進行床椅自動互換、分離、對接,輕松解決臥床老人的如廁問題。安全性也是人機交互過程中應重點注意的事項,頓向明和劉玉雪認為,像機械和電氣性能機器人,一旦失控會直接危及人生安全,因此要加強機器人的識別、安全、可靠性,可靠不僅要求程序穩定,還應確保材料和設計上的可靠,此外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也極為重要,應避免隱私的泄露。

四、我國智慧養老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智慧養老行業標準

我國出臺的養老服務標準政策文件并不多,且大多數以描述性語言為主,缺乏實質性的指導作用,智慧養老行業的標準就更少了。同時,涉及到智慧養老的文件內容較為分散,缺乏統一性和系統性。所以在智慧養老建設方面缺少規范化,提供的養老服務水平也參差不齊,服務內容也不夠量化和細化。

(二)適老化設計不夠深入

智慧養老產品開發由于沒有一個統一化的標準,所以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還存在不穩定等缺點。產品設計缺少針對老年群體的人性化處理,老年人常常產生孤獨、抑郁、恐慌的情緒,雖開發了一些交友平臺,但更深入的人文關懷還是很缺乏。還有需求比較旺盛的體育類產品,但開發甚少。

(三)數據共享與分析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

數據是一種重要資產,是構成老年人核心價值的重要內容。政府、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建立了各類業務系統,但各個系統在獨立運行過程中也積累下一個個“數據孤島”,形成數據隔閡問題。智慧養老數據主要集中在民政局和衛生局,但目前相關數據還沒有進行共享。數據背后隱藏著許多重要的信息,急需加大對數據的挖掘、整合、分析工作。

(四)缺乏智慧養老服務復合型人才

以往具有醫療護理、心理疏導的專業優秀養老服務人員比較少見,在此基礎上又要懂得網絡信息管理、智能終端應用、數據處理的復合型人才則更少。目前從事養老服務的人員大多未通過專業性的培訓。社會上又有不少人將養老服務人員等同于家政人員,降低了從事養老服務人員的自我價值感。智慧養老服務人員的缺乏制約了智慧養老的發展。

五、建議及對策

(一)推進智慧養老行業制度、標準和管理平臺建設

政府應高度重視智慧養老行業的建設,積極推進智慧養老頂層規劃設計,統一智慧養老服務標準,建立相應的法律規范和產業監督、評估機制,以保障智慧養老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制定扶持政策,給予企業稅收和融資方面的優惠政策和特許經營權。鼓勵社會機構、團體組織等民間力量投入到智慧養老的建設中,活躍建設隊伍。在智慧養老合作模式方面,推行PPP模式,即公私合營模式,政府以特許經營權方式將部分責轉移至社會主體。建立智慧養老資源管理中心,對養老資源進行統籌、整合、管理,協調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資源分配,同時依此對養老服務行業進行監督,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二)加強產品的適老化設計和老年人信息技術教育

規范智慧養老產品設計標準。設計產品時首先要考慮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真實需求,在設計一些智能產品時要方便、簡單,可操作性強。還要特別考慮老年人心理慰藉需求,多提供心靈交流服務。有些老年人退休后寶貴的社會資源,應設計相應產品將他們的經驗、知識進行社會化分享。

除產品設計以外,還要加強老年人信息技術教育來解決銀色數字鴻溝問題。政府應積極開辦老年人信息技術培訓班,或鼓勵社會機構從事相關教育培訓。老年人通過培訓,能更充分地利用智慧養老產品,提升生活質量。

(三)實現智慧養老數據共享、加強數據挖掘分析

政府應進行體制改革,為不同信息來源的數據提供一致的、單一版本的正確數據,實現數據共享以打破“數據孤島”問題。將共享和收集到的海量、零碎信息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數據庫,進行數據收集、存儲、挖掘,發現數據的潛在價值,如建立數據分析與決策輔助平臺,以直觀、動態的多維報表、圖形形式展現給用戶,供用戶決策。數據的深度挖掘充分利用了政府、社會多方資源,提供給了服務正確的發展方向,大大推動了智慧養老行業的發展。

(四)培養智慧養老服務的復合型人才

建立健全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體系和考核機制,重視智慧養老服務領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結合高校資源,開辦信息化養老管理和服務專業;結合行業協會,進行智慧養老服務人才培訓;結合市場,鼓勵各方開辦相關培訓班,培養出一批專業化的隊伍。逐步提高智慧養老服務從業者的工薪水平和社會認同感,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智慧養老服務領域中。

六、結語

國外由于智慧養老發展起步早,對平臺系統、智能家居、養老機器人等智慧養老產品的研究更為多樣化、細致化。相比國內,智慧養老近幾年才開始興起,在產品研究開發方面跟西方具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智能化輔助設備和機器人類產品,且很多產品都是延于國外的開發理念和成果,缺乏創新性。我國智慧養老行業還存在缺乏行業標準,產品適老化設計不夠深入,數據孤島,智慧養老服務復合型人才缺少等問題,需加快建立行業制度,加強產品的適老化設計,實現數據共享,加快培養智慧養老服務的復合型人才,以此完善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

摘要:老齡化問題已成為我國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智慧養老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養老智慧平臺系統、智能家居、養老機器人等智慧產品的開發能有效解決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為老年人提供方便、高效、高質量的生活。文章對國內外養老智慧外平臺系統、智能家居、養老機器人智慧養老產品開發現狀進行了系統梳理,為國內智慧養老產品開發提供參考與借鑒,同時分析了智慧養老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對策,以促進國內智慧養老行業科學與快速地發展。

智慧養老范文第4篇

一、我國目前的養老情況

養老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家庭,其關系著家庭里的每一個人,而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增加給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都帶來了莫大的壓力。老年人對于養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在中國,一個家庭的構成不外乎是丈夫妻子、雙方父母、兒女這幾個家庭成員。其中,丈夫妻子往往是工作者,處于國家的中流砥柱的位置,由此可見,這些每一個工作者背負的家庭壓力都是巨大的。家庭中的子女在義務教育政策的實行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一個家庭壓力,同樣的,好的養老設施的建成也會促進家庭的和睦,提升家庭的幸福感,大大減輕這些工作者的負擔。為此,養老服務的改善創新是必然也是必需的。

二、我國目前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分類

在我國,老年人對于養老的選擇有很多,例如:養老院、老年公寓等等,當然,更多的老年人還是選擇在家庭中進行養老,而隨著老齡化現象的不斷深化,一種新的養老服務模式,即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出現了。居家養老主要是指把家庭作為中心,依靠社區提供的各種幫助,將各種養老的專業化服務貫徹其中的一種為選擇在家庭養老的老年人提供解決基本生活問題的具有社會性的服務。其中,服務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服務,在物質上,會提供一定的生活起居方面的照顧以及專業的醫療服務,而在精神上,也會進行固定的精神關愛服務,而其中主要是依靠專業的服務人員和專門的養老服務機構來實施進行,使得更多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

我國目前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主要有四大類型,第一種是由政府方面主辦,也是由政府方面進行主管,借由行政方面的力量進行推行實施,階梯形的向下傳遞,使得養老服務可以惠及到更多的人,這一模式主要在經濟發展地區較為盛行,在這一地區,行政力量的推動能得到很有效且明顯的效果,且其往往與社區的各項建設聯系密切,通常都能被廣大居民認可和理解,積極參與進來,將其作為養老服務的首選,但這種模式還存在有一定的問題,即收入與產出不對等,資源分配未達到最優化,以及這種模式下的服務項目往往是固定單一的,滿足不了居民個性化的要求;第二種是由政府方面主辦,但具體的運作實施是依靠企業的力量,遵從科學的經濟發展的原則。這一模式在經濟發達地區廣受歡迎,其實現了政企分離,對于政府方面,企業對該服務模式的承擔運營使得對其本該有的財政負擔能大大減小,減少了政府在行政方面所需付出的資源,而對于企業方面來說,該模式是由政府主辦,意味著企業能獲得政府方面一定程度的支持,其次,企業對于養老服務模式的運營更加依靠的是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此,企業會根據市場調查,對于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提供多遠化個性化的服務,能使得更多老年人的需求被滿足,但這一模式也存在有一定的問題,即對于政府來說,其對企業的管控是很重要的,如果政府不加監督,企業的發展會存在有一定的利益至上的問題,從而造成資源分配混亂的情況,居民的養老問題也不能得到實際解決。對于企業來說,其在最開始運營推廣時,會由于自身的性質面臨推廣難,很難取得居民信任的問題,為此,還需做一定的改善,盡量規避這些問題的產生;第三種是由政府方面進行資助,委派給專門的養老機構實施,該模式下,其優點主要體現在,實施者是專業的養老機構,擁有專業的知識儲備以及專業的服務條件,與第二種的企業類似,能提供給需求者們專業的服務,且這種由政府出資,機構操作的模式很明顯能達到一種雙贏的效果,但其存在的問題與第二種模式是類似的,在推廣自身吸引廣大老年人進行選擇時,會面臨較為艱巨的情況;第四種是政府方面直接向企業進行購買服務的選擇,其主要依托于市場正常的運營,政府會選擇合適的企業直接為五保老人、特困老人等等購買基本的服務,這一模式能很好的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市場中養老服務這一領域的發展,推動其中企業的競爭,從而提高該領域的發展水平,但與此同時,需要面對的問題時,競爭很容易演變為惡性競爭,使得企業因利益至上選擇一些不利于養老服務發展的服務模式,而政府的購買也使得政府方面對于企業提供的幫助是有限的,這使得企業在運營方面會出現一定的困難。以上四種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是我國目前最為常見的四種,從中可以看出,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發展主要面臨兩大問題,一個在于運營方式的選擇上,另一個則是養老服務內容的具體選擇,為此,還需探究更加適合大多數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的服務模式,在已有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善創新,從而促進建成更好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三、基于智慧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探索

智慧社區是依據智慧城市的原理提出的一種新型社區發展模式,其主要是將現有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等等融入社區的建設中,通過對大數據進行一定的處理,或者是云計算等等這些新型管理模式的運用,從而使得社區的發展能夠滿足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而在這其中,還需滿足的一個原則是以人為本,即一切發展都要從人的自身需求出發,努力滿足人們的各項要求,并能實時進行更新管理,有效改善,從而達到長足的可持續化的發展。智慧化的社區發展已成為現在大數據時代的產物,其已是社區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方面,將其與智慧社區進行有效的結合是刻不容緩的,二者的結合勢必會帶來更加優化的養老服務模式,人們的生活也會得到有效的改善,為此,基于智慧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探索是必要且重要的。

在智慧社區模式參與下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會產生一個最重要且最中心的平臺,即智慧社區信息服務平臺,而圍繞該平臺運作的三者,也是在智慧社區和養老服務結合后必要的參加元素,即政府方面、企業方面以及服務對象,也就是老年人這三者。而其中最基本的運作模式主要是圍繞信息平臺進行展開,政府方面提供一定的資助給信息平臺,企業可以提供針對性的服務給信息平臺,而政府和企業皆可從信息平臺中獲取有關養老服務發展的相關信息,從而展開一定的研究調查,為之后養老服務模式的發展制定更加翔實準確的計劃,而老年人是給該信息平臺提供相關信息的對象,相應的,他們也是獲取服務的對象,三者由這一個智慧社區信息服務平臺作為依托,建立了友好的往來交易關系,而這種關系也能得到長足的發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且在該模式下,由于信息的不斷更新具體化,企業和政府都能做出相應的調整,充分合理運用資源,而服務對象也由此可以得到更加智慧化、多元化的服務,從而實現真正的三贏的局面。該模式可以說集合了之前四種模式的優點,有很好的規避掉了原本四種模式存在的缺點,其既能實現政企分離,使得企業發展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又能將政府提供的力量轉化為企業真正需要的運營條件,且政府的參與會使得居民對其認可和支持,其次,信息的收集與處理也能使企業擺脫掉單一化固定化的服務模式的提供,真正做到“對癥下藥”,提供服務對象真正想要的服務,在該模式中,資源的分配利用也達到了最優化,并且該模式大大減少了養老服務模式中的管理成本,信息的對口,使得原有的一些前期的比較煩瑣的收集信息的工作能大大減少,信息的獲得也變得快速且有效,總而言之,基于智慧社區的居家養老模式是一個高效且可持續性發展的養老服務模式。

四、智慧社區背景下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注意事項

(一)建立完備的信息服務平臺

在整個智慧社區背景下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運營過程中,可以看出信息平臺在其中起著最為核心的作用,因此,信息平臺的建設尤為重要,它關系著整個模式的運轉是否能有效且有利,因此,在建設信息平臺時,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各項信息技術,考慮居民的生活實際問題以及信息的收集方式,從而使信息服務平臺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二)充分發揮智慧社區的作用

該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是建立在智慧社區的背景下的,是以智慧社區為依托的,因此,在整個模式的運轉過程中,都應該符合智慧社區的建設要求,要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等,要熟練的導入大數據,運用云計算等新型的科學便捷的信息處理方式,通過中心的信息處理平臺,高效完成信息的收集處理,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從而最大化的發揮出智慧社區的功用。

(三)以人為本

在改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過程中,切記要不忘初心,養老服務模式的產生目標即是解決老年人對于養老服務的種種需求,應對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因此,該模式在運行過程中,要以老年人的需求為根本,要切實關注到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思考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從而提供科學合理的幫助,為此,該模式運營的三個參加對象都應該積極配合,使得該模式能有效運轉。

(四)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

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使得政府對于社會各界,不管是企業還是人民的管理方式方面都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改善,政府需積極適應信息時代下各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從而使得管理服務更加高效便捷。因此,在這個智慧社區與居家養老相結合的服務模式中,政府方面也要做到加強宏觀調控的作用,做出積極的導向作用,使得該模式的發展更加規范化、具體化,善用各種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使得整個模式能循序漸進,有效長足的得到發展。

結束語:

基于智慧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無疑為現有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領域增添了鮮活的生命力,其是將智慧社區與居家養老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可以促進社會資源利用最大化,資源分配更趨合理化,同時也能使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得到滿足,越來越多的家庭的養老負擔也能大大減輕,家庭的幸福美滿會促進社區、城市、國家的和諧發展,而智慧社區在其中的各種支持也使得養老服務模式也更加智慧化,能夠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摘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得到了長足的改善提高,與此同時,也有更多的社會問題隨之暴露在人們眼前,其中,老齡化現象這個問題是國家重點關注且其關系著每個人的生活的,為此,目前也有很多政策或對策對此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本文將從我國居家養老模式以及智慧社區對于居家養老模式的影響展開分析探究。

關鍵詞: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 潘琳.基于智慧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探索[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135-139.

[2] 錢浩.我國社區居家養老的醫養智慧化探索[J].邢臺學院學報.2017,32(1):42-48.

[3] 唐萍.小區智慧養老服務調查與應用研究——以永州地區為例[J].遼寧經濟.2018,(9):28-29.

[4] 梁家維,張藝帆,李基,周琨杰,周靜.開封智慧社區運作新模式的探索——基于Agingin Place智慧社區養老模式[J].智庫時代.2018,(13):43-45.

[5] 唐萍.小區智慧養老服務調查與應用研究[J].遼寧經濟.2018,(9).

智慧養老范文第5篇

“智慧養老”是依托智慧養老服務平臺, 為符合條件老年人提供的一種集緊急救助、生活服務、居家服務等各種服務于一體的數字化養老服務模式, 是養老服務模式、技術模式和管理模式的一次創新[1]。

一、寧波推行智慧居家養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 必要性分析

一是寧波人口老齡化趨勢嚴峻。統計數據顯示, 截止2013年末, 寧波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18.7萬, 占總人口的20.5%, 較上年增加6.3萬人, 增幅5.7%。

二是機構養老床位增長緩慢, 供需問題非常突出。全市有養老機構233家, 床位數37934張, 每百名戶籍老人擁有床位3.2張。因此, 目前機構養老整體供應和服務完全滿足不了當前老年人的需求。

三是傳統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弱化。隨著“四二一”家庭的大量出現, 獨生子女家庭養老中的供養者——獨生子女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包括經濟壓力、心理壓力、體力壓力[2]。

四是現有居家養老服務存在不足。硬件設施亟需完善, 服務化水平有待提升, 觀念、人員需及時更新[3]。

2. 可行性分析

一是居家養老需求市場大。目前公益性老齡服務設施、服務網絡建設滯后, 老齡服務市場發育不全、供給不足, 居家養老無疑是眾多老年人的首選。

二是各級政府政策保障?!吨袊淆g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2011-2015) 》中都有提到使用信息化提升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服務質量?!墩憬∪嗣裾P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信息化, 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系統。

三是信息技術的支撐。近年來, 寧波市全面啟動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工作。信息產業發展迅速, 骨干龍頭企業實力不斷增強, 為智慧養老的技術創新和發展奠定了科技基礎。

二、寧波智慧居家養老現狀分析

寧波自2010年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決定, 經過幾年的全面建設, 目前已具備了推行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建設的有利條件, 并形成了較好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1. 發展現狀

(1) 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建立了智慧養老服務政策扶持體制?!蛾P于建設智慧城市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加快智慧家居建設, 為市民提供便利、舒適、放心的家庭服務、養老服務和社區服務”。其次, 各項經費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近三年, 市本級、縣 (市、區) 兩級財政共投入8000多萬元用于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2) 信息化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首先,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近幾年, 寧波大力實施“光網城市”、“無線城市”和“信息安全”三大工程, 著力構建寬帶、泛建、融合、安全的信息通信基礎網絡。其次, 縣 (市、區) 老年人81890應急求助服務信息平臺已經實現全覆蓋。全市共有4萬余戶老年人家庭免費安裝“一鍵通”電話機。三是積極建設老年人信息數據庫。寧波已全面建立個人電子健康檔案, 以街道為單位的老人基本信息錄入工作已完成, 并逐步建立了區、街道、社區三級共享的養老服務信息庫。

(3) 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建設不斷拓展

截止2013年末, 全市有各級各類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站) 2009個。同時寧波市還開展了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試點, 初步構建起了覆蓋城鄉、層次有別、功能完善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服務覆蓋逾60萬老年人。

(4) 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不斷探索和創新

江東區利用多種高科技信息化手段, 打造了一個為老服務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 把家打造成宜居養老院, 實現家院互融。江北區著力打造“政府主導、公益參與、市場運作”的居家養老服務平臺, 進一步拓寬居家養老服務的渠道與平臺, 破解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多元化難題。鄞州區以建設“機構-日托-居家”三位一體為老服務平臺為重點, 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為依托, 在平臺內積極開發居家養老服務管理系統等8個功能模塊, 實現對各類養老資源進行有效整合。

2. 存在的問題

(1) 缺乏統籌規劃, 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建設緩慢

缺乏智慧養老相應的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由于缺乏統一規劃, 導致各個地方各自為營, 養老基礎數據庫建設沒有實現信息共享, 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建設緩慢。

(2) 政策扶持力度較弱, 社會力量參與程度低, 資金來源不足

目前尚無專門政策, 沒有統一協調機構, 主要依靠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政策保障, 導致民間資本進入智慧養老產業動力不足, 資金來源不足。

(3) 智慧養老服務的標準規范管理落后

寧波還未制訂養老服務信息化標準, 缺乏系統、規范的智慧養老服務管理標準和監督管理機制, 服務質量尚無標準, 市場尚未成型。

三、發展智慧居家養老的對策建議

1. 健全保障機制

(1) 組織領導保障機制

智慧養老涉及面廣, 需要各方的協同合作, 推進和監督難度大, 因此要遵循“頂層設計, 統籌規劃”的原則, 成立智慧養老工作領導小組, 負責智慧養老服務建設的指導協調工作, 整合各種資源, 開展系統研究。

(2) 政策保障機制

大力扶持智慧養老企業的發展, 通過優先受讓土地、給予財政補貼, 稅收優惠, 積極引導民營資本和科技人員、大學生在智慧養老領域投資創業。發揮政府采購的政策導向功能, 對于符合條件的智慧養老企業的自主創新產品, 列入市政府采購產品計劃目錄。

(3) 資金投入保障機制

建立多級政府智慧化養老建設分級投入機制, 建立專項資金。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 鼓勵社會企業和個人參與智慧養老建設, 采取政府導向投入和市場運行方式籌措建設資金。

2. 注重規劃引領, 制訂標準體系

制定智慧居家養老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 明確“十二五”時期智慧養老服務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開展高標準, 高定位的智慧養老產業標準體系研究, 建立養老服務信息化數據標準、應用標準、安全標準、管理平臺建設標準等方面的信息標準體系。

3. 打通“信息孤島”, 搭建信息平臺

完整的信息是建設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的前提, 打通“信息孤島”, 建立政府“養老云”數據庫, 融合各方數據, 實現信息共享, 是全面建設智慧居家養老的基礎。搭建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 構建“市、區、街、居”四級居家養老服務管理體系”和“24小時呼叫救助服務體系”。

4. 加強市場培育, 加快產業發展

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 涉及到多個產業。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大力發展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產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務等領域的促進老年人健康、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各類信息化應用及智能終端, 培育一批具有創新活力的智慧養老服務知名品牌。

5. 推進養老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

首先要積極引進、留住養老信息化建設高級專門人才。市、區政府部門要完善人才政策, 嚴格落實經費保障, 創建一個有利于信息技術人才發展和創業的良好環境。其次, 加大教育培訓力度。鼓勵高等院校、企業等合作辦學或建立職業培訓機構, 培養大批信息技術應用人才, 同時加強對現有信息化建設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

6. 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 完善養老模式

進一步提高政府對于養老服務市場多元結構的再認識, 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和發展養老服務, 逐步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養老服務發展模式、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智慧養老示范點。推廣和完善“需求主導、家院互融、虛實互促、社會互動”的養老服務新模式, 依托信息技術, 發揮市場服務作用, 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 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 形成創新智慧養老模式。

參考文獻

[1]吳諾.都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中的信息化系統構建[J].價值工程, 2012, 13:179-181.

[2]李川瑜.我國城市居家養老社區服務研究[D].浙江:浙江大學, 2007年.

上一篇:智慧社區下一篇:智慧能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