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人口問題范文

2023-05-12

人口問題范文第1篇

一個月黑風高之夜,美國洛杉磯的好萊塢街道空無一人。突然有兩人拐過墻角,警惕地在昏暗的小巷里摸索尋找,連一小塊空地都不放過。兩人發現了塞滿破毯子、衣服和雨傘的雜物車,悄悄地走過去仔細查看??

這兩個人一個叫埃文斯,另一個是她的同事威廉,她們在進行一個普查項目:洛杉磯首次無家可歸人員普查。在這個夜晚,共有200名接受過培訓的調查員出現在洛杉磯市中心的貧民區,搜尋40個普查點。

流浪人口調查與常規普查不同,必須要在夜間被調查人睡覺時進行,這樣能盡量多地統計到流浪人口,同時把麻煩降到最低。在名為“洛杉磯地區無家可歸人員普查”的表格上沒有常規調查中的種族、宗教、教育程度等欄目,相反有一些特別的內容,如“流浪者睡覺占用的小汽車的數目”、“性別無法確認者的數目”等。

埃文斯和威廉的工作地點在好萊塢區,那里靠近一個斜坡,通向洛杉磯的主要公路101高速,那是流浪者經常過夜的地方?!拔以谶@里看見過幾百個流浪漢”,埃文斯經過洛杉磯社區學院旁邊一塊空地時對同伴說。她們發現了4輛沒有主人的手推車,但卻沒有一個人?!盁o家可歸的人是不會丟掉他們的手推車的,手推車是他們在世界上的全部財產?!彼齻儜岩纱饲熬煲呀浨謇磉^這個地區。

凌晨1點,埃文斯和威廉看見一個衣衫不整的男人,虛弱得幾乎推不動手里的車,車里裝滿了隨身生活用品?!八雌饋砗孟窬鸵懒恕?,埃文斯說。在3個小時里,她們總共發現了10個無家可歸者。

美國政府最近公布了兩年前的這次為期3個月的調查結果:每個晚上,美國有75.4萬人無家可歸。在這些人中,2/3以上是男性,兒童和少數族裔分別占21%和59%。41%的無家可歸者有自己的家庭。

加州是美國無家可歸者最多的地方,大約是17萬人,緊隨其后的是紐約州、佛羅里達州、得克薩斯州以及喬治亞州。而無家可歸人口占最高比例的則是內華達州,無家可歸人口占該州總人口的0.68%。

被視作“天堂”的美國也同樣被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困擾。為解決無家可歸者問題,美國政府要拿出近15億美元的資助。為爭奪到這筆可觀的資金,包括洛杉磯在內的數十個城市爭先恐后地清點街頭流浪者的數目,并且希望越多越好。

過去,大部分市政當局一般根據收容所、貧民救濟處或醫療救助站的人數來推斷無家可歸者的數目?,F在則不同,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簡稱“HUD”)要求各城市提供準確數字,然后再決定當地流浪者管理機構是否有資格獲得聯邦政府的撥款。統計流浪者是個挑戰性很強的工作,因為這些人的生活總是漂泊不定、難以捉摸,另外,搜尋他們的下落有一定的安全風險。為此,洛杉磯找來“局內人”來幫忙——那些本身就無家可歸的人。承擔調查任務并從政府機構收取31.1萬美元費用的ASR公司副總裁康納里解釋說:“流浪漢最了解那些空置的樓房和停著的小汽車,這些都是無家可歸者經常留宿的地方?!?

埃文斯和威廉之所以被選中做普查員,是因為她們過去也都是流浪者。埃文斯很高興當普查員,因為可以掙50美元。威廉為了這份工作,還專門穿上一套綠衣服,到舊貨店花3.29美元買了雙新運動鞋。

人口問題范文第2篇

摘要:我國是世界上擁有流動人口最多的國家,流動人口問題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它涉及了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解決流動人口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的必然需要,也是實現和保證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介紹了人口流動產生的原因及類型,分析了在當前經濟社會視角下我國龐大的流動人口規模以及存在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經濟社會;流動人口;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一、人口流動產生的原因及類型

著名經濟學家指出,人口流動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趨利性動機而引起的,經濟因素是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在經濟學中,把人口遷移行為作為個人的一種經濟投資過程來看待,應用經濟學中成本與收益的比較基本理論來解釋人們的遷移行為,當不同地區間在就業機會、經濟收入和社會福利保障等方面存在差距,且人口可以不被限制的自由流動時,由于人們的趨利性動機,人們就會從經濟收入低的地區向經濟收入高的地區遷移。流動人口因此可以劃分為經濟型流動人口和非經濟型流動人口兩種類型:經濟型流動人口就是指以經濟為目的,以從事生產活動,特別是從事非農業活動為目的的流動人口,包括建筑施工、臨時雇工、企事業合同工、集貿商販、“家庭服務”和修理服務人員等;非經濟型流動人口是指不以經濟活動為目的的短期外出人口,包括探親訪友、寄養寄住、治病療養、旅游觀光、公務出差、中轉和其他非經濟型流動。

二、我國流動人口的規模

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不斷好轉以及建筑業的發展迅猛,我國勞動力轉移速度不斷加快,從而帶動了人口流動的不斷加快。當前人口流動規模不斷加大,也成為當前一個突出的社會現象。據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已經達到2.92億人,流動人口為2.45億人,流動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重為17.72%;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相比,人戶分離人口增加了0.31億人,流動人口增加了0.24億人。從數據上看,中國的經濟活力在不斷增強,而人口流動趨勢也是由于其趨利性動機,在人口流動方向上,主要是從欠發達的西部地區,流向東部沿海較發達的地區,特別是農民工的轉移特別多,還有一個就是大學生畢業后更多的傾向于就業形勢較好的地區,這是當前人口流動的主要現象。

三、我國流動人口面臨的主要問題

持續增加的流動人口會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國流動人口中80%是農民工,由于一些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他們時常受到各種體制的束縛和政策的局限,未被城市認同接納,處在城鄉的邊緣,體制的邊緣、社會的邊緣,嚴重影響了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一)流動人口的社會地位低

中國流動人口經歷了一個“雙重從屬”的過程,意味著其勞動價值被剝削的程度更為嚴重,“流動人口”這一特殊的身份象征著一種時代的“創傷”,而這種“創傷”讓他們難以完成向工人身份的轉變,被肆無忌憚地榨取他們的剩余價值。由于階級等級和身份等級的差別對待,在城市中的流動人口常常被作為社會不安定因素的防治、規范對象,在治安的名義下損害其公民的基本權利。流動人口還經常被社會管理主體和正規組織中排除出去,致使合法權益得不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而這種長期的差別對待已經蔓延到流動人口的生活和就業等各個方面,即使是參加工作的流動人口,也很少能夠與企業簽訂正規的勞動合同,致使流動人口這一群體在城市中邊緣化、貧困化。

(二)社會制度的歧視

外來流動人口想立足于城市謀求發展,會受到眾多制度制約,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戶籍制度,城鄉二元戶籍制度最直觀地造成了城鄉居民身份不平等的制度歧視,雖然我國已經實行改革,但從效果上看一直沒得到根本上的改變。戶籍區域限制制度也直接影響和制約了流動人口自身的發展,一些地方對流動人口的就業采取了排斥性限制,很多情況下要求本地戶籍,而在就業的流動人口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與企業簽訂正規的勞動合同。與此同時,依附在戶口上的一系列二元不平等體制把流動人口排斥在一系列的社會保障等相關制度外。據調查,目前我國流動人口各種保險的參保率均低于城鎮職工,而且他們的社會保險接續情況較差,對于所在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知情程度不高,這種勞動管理制度性的歧視,也嚴重損害了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此外,流動人口在子女教育、公共醫療、住房保障等方面都被排斥在城市公共資源之外,從根本上享受不到在生存、發展、權益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導致他們無法有保障的在本地生活。根據城市化發展理論,在未來20~30年我國城市化仍將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還將有更多的農村人口遷居城市,要推進我國城市化的健康發展,必須對我國現行戶籍制度進行根本性改革,否則還將制約著流動人口向市民轉變的完全城市化過程。

(三)工會組織的薄弱

目前,我國的工會已經把進入城市打工的流動人口界定為“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流動人口,雖然在法律上肯定了他們擁有參加工會組織的權利,但我國的工會組織長期以來是運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國家已經承擔了勞動關系領域的責任,那么工會很難在實現勞動者權益方面發揮作用。工會無論是從組織體制、運行體制、工作方式上,都還有一些地方不能夠適應市場經濟對它的要求,嚴重制約著工會職能的發揮,根本無法擔負為流動人口維護的責任。同時,由于工會宣傳組織力度不夠,致使流動人口入會積極性不高,使得流動人口大多成為“散工”。

四、解決我國流動人口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個人素質及技能

要改變流動人口作為城市弱勢群體的地位,提高自身的維權意識,關鍵是提高流動人口的素質,這不僅關系到他們個人的生存和就業,還影響其身份地位的提升。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和強化用人單位對流動人口進行素質培訓,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對流動人口提供免費培訓,加大培訓補貼力度,擴大免費培訓范圍,充分發揮政府在基礎培訓方面的作用;繼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引入市場化培訓機制,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發展有利于促進就業的教育培訓;通過政策的支持,增強產業集聚能力和人口聚集效應,以提升城市化水平和經濟發展活力,增加本地區的就業崗位,為其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其經濟收入。與此同時,還要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支持各類職業技術院校擴大農村招生規模,鼓勵農村初高中畢業生接受正規職業技術教育,全面提高其個人整體素質,從而提升流動人口的社會地位。

(二)加強制度融合

要進一步落實戶籍等相關二元制度改革,促進制度融合。我國已經實行“一元制”的戶籍登記管理制度,并建立和完善居住證制度,但目前實施效果并不理想,政府需要進一步落實、監督相關制度的執行,這不僅有形式上的意義,還有利于破除二元結構壁壘,從根本上消除因二元結構導致的社會不平等,消除身份歧視,實現制度上的融合。同時,要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層面的改革,與流動人口生活息息相關的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以及醫療保險等一些社會保險的覆蓋面也需進一步擴大,不斷完善流動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流動人口社會保障的覆蓋率,從制度、財政、監管等方面加強對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實現流動人口社會保障制度均等化,為流動人口能夠在本地穩定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三)完善監管制度

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用人單位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的指導和監督,并按規定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用工登記和備案手續,各級政府還要以民營企業、有雇工的個體經濟組織及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建筑業、制造業、采礦業等招用流動人口較多的行業企業單位為重點,加強對勞動合同的監管制度,切實維護廣大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以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同時,還要建立多部門聯合機制,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改委、財政、國資委、國稅、地稅、工商、總工會、企業聯合會、工商聯等多個部門和單位為成員單位的部門聯動機制,加強監管制度,形成全社會關注流動人口勞動合同簽訂和各種社會保障落實方面工作的新局面。

(四)提高社區參與程度

社區是加快流動人口融合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載體,積極引導流動人口與本地居民一同參與工會、黨團組織和社會組織的各項活動,能夠加強流動人口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及服務社區、服務他人的意識,有利于加快實現流動人口與本地居民的融合。政府應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帶領流動人口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使其增進與本地居民相互了解和情感溝通,并通過民間組織或政府主導模式,搭建流動人口與社區管理之間的對話平臺,促進大家對社區活動的共同參與,幫助流動人口樹立起主人翁意識,增強其社會歸屬感和責任感。

(五)發揮社會作用促進身份認同

要客觀評價我國流動人口對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加大社會的宣傳力度,正確認識流動人口是城市人口及城市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引導和培養城市居民正確評價和認識流動人口城市身份的共識,通過增加社會資本和強化同群效應的正向作用,縮小城市流動人口與本地居民的社會距離。要充分發揮社會作用,不斷強化意識,鼓勵大家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反對差別對待,以促進城市流動人口與經濟社會的融合,既能加快我國城市化進程,又能促進我國流動人口在經濟社會中健康有序的發展。

(作者單位:遼寧省衛生健康服務中心)

人口問題范文第3篇

摘要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出現了農業人口雙棲化的現象?!半p棲化”現象是城市吸引力和農村推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人口“雙棲化”對于推動新農村建設、城鎮化進程、改善農村消費結構、提高農村消費能力等具有積極影響,同時導致農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人口老齡化等負面影響,并從整頓農村閑置土地、完善戶籍制度、吸引人才回流、改革土地產權制度等方面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 農業;人口;雙棲化;影響

農業人口雙棲化是一種人口遷移的過度狀態,是不完全城鎮化的表現,指農業人口保留期農地承包經營權,農閑時段流動到城市[1],在農村擁有宅基地,在城鎮擁有租住或購買的住所。按照進城目的劃分為增加收入的勞務型與受城市基礎設施、文化、教育條件所吸引而受戶籍制度、生活保障等因素限制,保留農業人口的身份的非勞務型[2]。

我國的人口流動不同于西方是個體意志行為,我國農業人口流動是個體意志結合時代的背景、政策、制度以及家庭等因素,才使得雙棲化逐漸成為人口轉移的主要形式之一,成為一種難以逆轉的趨勢,更是我國所特有的制度型、過渡性的遷移模式[3]。這一現象對于農村、城鎮以及整個社會可謂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筆者探尋農業人口雙棲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其產生的正、負面影響,就其引發問題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1 農業人口“雙棲”化形成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人口的移動數量與速度,農業人口生存不再局限于戶籍所在地,農業人口雙棲化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所特有的現象,原因歸納為以下幾點。

1.1 城市的吸引力

1.1.1 城鄉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是城鄉二元結構最顯著的差異現象之一,對勞務型雙棲農業人口流入城市的主要吸引力。城鄉人口生活消費支出比1987年為2.7∶1,2008年已發展為3.1∶1,雙棲化的農業人口視城鎮為謀生增收空間,但生活空間、精神寄托仍是鄉村故土[4]。

1.1.2 全面的社會保障。

城市與農業人口在社會保障方面差異明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居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而農村社會保障仍處于起步階段,財政與社會支持不足。農業人口對于城市社會、醫療、教育等保障制度向往逐步過渡成為雙棲化人口。

1.2 農村的推力

1.2.1 人地關系緊張,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開放以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以來,穩定農業人口與土地之間的權利管理。行政轄區內的土地資源是固定的,而我國人口不斷增加,人均土地面積逐年減少,家庭承包土地經營收益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單位面積土地需要勞動力數量逐漸減少,加劇土地供過于求的矛盾趨勢。推動了農業人口外出,雙棲化的流動模式在保障農作同時增加農業人口收益,推動農業人口向非農產業的流動的動因。

1.2.2 農業邊際報酬遞減趨勢與農業資源壓力加劇。

農業發展受制于自然環境,生產中存在自然與經營雙重風險,農業收益普遍低于工業產業,農業收入邊際報酬近年來逐漸降低,保持低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增加成為農業人口收入增加的新動力。從農業資源角度,耕地屬于非再生資源,經濟發展中耕地大量占用,人口數量的增加,有限的農業資源承載的生產壓力加劇,推動農業人口向城鎮流動。

1.3 人口徹底流動的限制因素

1.3.1 戶籍制度的限制。

戶籍制度是源于20世紀50年代末期,具有中國特色的身份認證體系。劃分中國公民為城市、農村居民兩類,造成社會保障、福利待遇、義務教育等方面在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間的差別與歧視[2]。二元戶籍制度限制農業人口融入城鎮,大部分處于循環流動與城鄉之間,表現季節周期、政策周期等形式的雙棲化,卻未能從法律上得到認可永久定居城鎮中。

1.3.2 城市規??刂?。

城市擴張初期,隨人口增加,規模擴張的平均成本不斷下降,然后當人口超過城市資源承載水平的時候,城市規模擴張平均成本不斷增加,城市交通壓力、基礎設施、社會服務支出不斷追加,最終導致社會經濟環境的惡化。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對大型城市人口規模擴張進行適度控制,防止農業人口盲目流動,預防人口洪流對于社會經濟秩序的沖擊,但同時也產生了農業人口雙棲化這一中國特色的社會現象。

1.3.3 農村現行土地制度。

農村現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以來,極大刺激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穩定的承包經營權增加農戶對于土地的依賴性,土地承包隸屬關系的束縛,農戶才具季節性流動,或者兼職等方式往返于城市與鄉村之間,成為雙棲人口。

2 農業人口“雙棲”化的影響

2.1 農業人口“雙棲”化的正面影響 正面影響包括3個方面。

2.1.1 影響農業人口消費理念。

農業人口往返于城市與農村之間,社會角色循環轉換,雖然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生活與文化,卻深刻影響了雙棲農村人口的消費觀念與消費結構,更為接近城市人口。勞務性農業雙棲人口改善了家庭經濟條件,提升了自身與家庭的消費能力。根據已有研究發現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消費結構傾向于發展型、享受型,農村人口用于醫療保健、文化娛樂支出比例增幅加快。消費的示范性,使得雙棲農業人口回到鄉村生活階段帶動周圍人的消費,架起城鄉間消費信息橋梁[1]。

2.1.2 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

農業人口雙棲化是城鎮化進程的體現,而新農村建設與城鄉頭籌發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促進。雙棲化帶來的人口流動滿足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的人力資源需求同時,改變自身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提升農業人口的綜合素質,隨著帶回的新觀念、新經驗、新思維不斷蔓延,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推動第二、三產業的生長,在新農村建設中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接納城市文明,對其民主意識、維權意識的提升,促進村民自治以及新農村建設中文化素質的建設。

2.1.3 開辟農村城鎮化的新道路,推動小城鎮發展。

農業雙棲人口返鄉時從城市帶回資金,彌補城府對小城鎮建設財政投足不足。傳統城鄉二元結構體制,我國城鎮化道路更為復雜漫長,形成了不同的城鎮化進程與模式。我國城鎮化包括城市、城鎮與農村集鎮(非建制鎮)的發展,農業人口雙棲化帶動人口流動逐步完成城市人口的積淀,但多數仍屬于農村人口。通過創業、勞務等手段向政策扶持好的縣城與集鎮集聚,最終融入其中是階段性、階梯型實現我國特色的城鎮化建設。

2.2 農業人口“雙棲”化的負面影響

2.2.1 土地閑置與利用效率低下。

雙棲化的農業人口,在農村擁有宅基地,甚至一戶多宅,當農業人口流動到城鎮,閑置大量宅基地,占而不用或占多用少成為雙棲家庭的普遍現象,嚴重違背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原則。

2.2.2 農村人口老齡化,缺少專業人才。

涌入城鎮的農業人口,文化素質相對較高,是農村現有的科學技術人才或具有經濟意識人群。雙棲化的農業人才利益中心傾向于城鎮,雖然增加農村市場經濟的消費量,提升消費能力,但并沒能改變農村人才結構與產業發展模式。長期留守農村人口評價年齡增大,使得農業雙棲人口承擔老年與少年的雙重生活壓力。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老人與少年均無法承擔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的重任,農村自身發展缺少專業人才支持。

2.2.3 加劇城鎮化負擔。

農業人口的雙棲化現象造成城鎮內部大量流動人口,為城市管理增加負擔,是對于城鎮的住房、交通、教育等社會服務保障體系的挑戰,如春運等階段性人口流動對于交通系統的壓力,雙棲人口造成城鎮與鄉村雙向房屋低效率利用。

3 農業人口“雙棲”化引發問題的解決建議

農業人口“雙棲”化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方案來改善相關問題,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3.1 整頓閑置土地,改善農村居住現狀

有法可依前提下,建立規范宅基地流轉市場,鼓勵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合理流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推動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在土地流轉中堅持土地用途管制原則,將宅基地與其地上建筑物優先轉讓給符合申請條件的附近村民。積極開展鄉村規劃,調整農村內部結構,積極改善農村公共設施狀況,改善目前居民點分散、基礎設施條件差的現狀。提高宅基地的使用率,避免雙棲人口擁有的多處宅基地空置、限制。

3.2 完善戶籍制度

城鄉隔離的戶籍制度嚴重制約了我國雙棲農業人口實現徹底城鎮化。嘗試改變戶籍制度,一定程度與范圍的允許農業人口融入城市,定居城市,緩解對于農業人口城鎮化的嚴格限制。已經實行暫住制度一定程度承認了雙棲農業人口在城鎮的地位[3],進一步完善與改革戶籍制度,拉近農業與非農戶口距離,使得農村戶籍與城鎮戶籍的人口享受同級別的社會保障。

3.3 吸引人才回流,推動新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與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人才支持,而城鄉二元經濟體制結構,以及改革開放制定的讓一部分地區的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策略,農業讓步與工業,造成農業人口流向城市,農村出現人才空心化、農業產業化人才匱乏的狀況。農業雙棲人口流向城市在經濟增收的同時提升自我,實現農業人口的技能化、職業化。在政府的引導下,以期實現人才回流,推動農村快速、穩定、持續的發展[5],發展非農產業,扶持鄉鎮企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全面發展。

3.4 改革土地產權制度

農村土地為集體所有,農戶享有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但并不屬于其私人財產[3]。土地承包經營權實現法律允許條件下自由流轉,在促使土地規模集約經營的同時,讓雙棲化農業人口徹底割舍承包的土地,或者選擇經營更多土地留在農村,徹底改變雙棲化狀態。

參考文獻

[1] 劉方媛,索志林. 農民工“候鳥式”流動就業對農村經濟的影響解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10(4):2066-2068.

[2] 劉方媛. 基于“推-拉”力理論的農民工“候鳥式”流動就業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2010(5):284-286.

[3] 魯銳,張玉忠. 我國應盡快解決“候鳥式”移動問題[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4(5):102-105.

[4] 云淑萍. 農民工城市化進程的不同路徑比較[J].經濟論壇,2012(11):88-91.

[5] 李秀美. 基于產業化發展的農業人才“回流”問題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6):89-95.

人口問題范文第4篇

摘要: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構成復雜,馬爾薩斯人口理論提供了解決人口增長問題的思路,為制定我國人口政策提供依據,使人口結構的改善與經濟發展協調統一起來。

關鍵詞:計劃生育政策 馬爾薩斯人口理論 人口政策 經濟發展

一、馬爾薩斯人口理論

(一)、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的內容

兩個公理:食物為人類生存所必須;兩性間的情欲是必然。

兩個假定:如果人口不受到抑制,將會以幾何級數率增加;生活資料卻只能以算術級數率增加。(1)

兩個抑制:現實抑制,對已經出生的人口施加限制,增加死亡率,抑制人口增長使物質資料與人口之間保持平衡;道德抑制是指通過晚婚、不結婚、不生育等措施來降低人口出生率,阻止人口增加。(2)

(二)、對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的評價

馬爾薩斯人口理論預示了人口發展的方向,但沒有考慮人口增長過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找不到一個人口增長不受到抑制的例子,因此兩個級數是否準確也無從考證,該理論仍具有很大的缺陷。

兩個抑制作為平衡人口增長與土地資源增長的因素是合理的。而且,馬爾薩斯所指出的人口增加與土地資源增加之間的矛盾在客觀上是存在的。積極抑制和消極抑制從主客觀兩方面指出了控制人口增長的方法。

二、我國人口的發展及對計劃生育制度的分析

(一)、計劃生育政策的提出背景及歷程

人口增長不僅受政策的影響,還受到人口發展自身規律的作用,更受到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3)

1954年11月中國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總人口為 601938035人,大大超過中國人口數量為四萬萬五千萬的固有觀點。(4)馬寅初在《新人口理論》中寫道:從累計資金和加速累計資金的角度,從保證工業原料的供應、促進科學研究、保障糧食供應等等角度提出了中國應該實行計劃生育, 控制人口增長。1971年國務院批準了《關于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報告》。1978年計劃生育政策在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被寫入了我國憲法,為控制人口提供了法律保證。1980年中央發出《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

(二)、計劃生育制度的作用

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我國人口的發展發生很大的變化。圖1、圖2對比顯示了計劃生育制度實施前后我國自然增長率的變化。計劃生育制度實施以前,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達到了30‰以上;計劃生育制度實施以后,人口自然增長率經歷一番波動后持續降低,并在1998年之后一直低于10‰。這些都說明計劃生育制度對于人口的控制的作用明顯,人口快速增長的趨勢得到緩和,國家對人口的調控作用明顯。

(三)、計劃生育帶來的問題

1、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2001年——2009年工業在我國GDP中的所占比重一直在40%左右浮動,第二產業仍是我國經濟結構的主要部分。而人口紅利對第二產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高達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這表明在計劃生育政策下,新生人口逐年減少,人口老齡化問題凸顯,與之對應的人口紅利也在減少。由此可見,計劃生育政策的繼續實施將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2、性別比例失調。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顯示大陸男女性別比為105.20:100,(以女性人口為100),人口比例的不協調也最終對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

三、結語

重新審視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對處理我國的人口問題很有借鑒意義,為我國人口政策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政策制定的依據,有利于切實解決好我國經濟與人口兩者的關系,促進我國的經濟、社會、資源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爾薩斯《人口原理》朱泱、胡企林、祝和中譯

(2)陳孟熙《經濟學說史教程》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鄔滄萍、謝楠《1980—2010 中國人口政策三十年回顧與展望》

(4)杜麗群《中國的人口現狀與對策分析基于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的新思考》

(5)《中國人口年鑒》1995、2010

人口問題范文第5篇

的分析及解決方法

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出現了大量的流動人口。流動人口是指離開戶籍所在地而在外地從事各種活動的人口,或者說是居住在流入地而沒有本地戶口的人口。隨著流動人口的大量涌入,流動人口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家庭化過程,即由原來的單身外出變為“舉家遷徙”,于是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由于種種原因,這些生活在“城市邊緣”的孩子,難以像城里孩子那樣享受公平的教育機會,有些孩子甚至被迫輟學„„

關鍵字:流動人口子女; 教育問題; 對策

流動人口子女主要是指隨父母到流入地的6到14周歲(或7到15周歲)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人口。中國婦女活動中心在2003年11月發布的《中國流動兒童狀況調查研究報告》稱:全國有流動兒童近2000萬,一直未上學的占6.85%,輟學者占 2.45%,合計9.3%8—14歲流動兒童失學者占15.4%12—14歲流動兒童中,超過60%已經工作。動人口子女理應獲得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他們雖然“同在藍天下”,卻因種種原因,在實際上無法享有同等的義務教育權利。

一、城市流動人口子女所面臨的問題

1.教育過程中的不平等

流動人口子女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受到同伴的歧視和排斥。由于流

動人口是從農村來到城市的,在以城市為主導的價值觀念下,他們的子女被看做是不同于當地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游離于城市孩子群體之外。城市居民子女認為自己身份地位高于流動人口子女。在同伴交往中,城市居民子女往往認為自己有優勢的“符號資本”,即認為他們的語言風格、行為方式、衣著、價值觀以及個人生活有緊密關系的各種有形的和無形的符號優于流動人口子女。流動人口子女因其社會背景、社會地位而被城市居民子女排斥。在這樣一個由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用的負面環境中,他們所受教育質量必然受到極大的影響,流動人口子女不能夠享有平等的就學質量。

2.學校條件有限,孩子就學難

面對著大量外來務工者涌入城市,學校就顯得有些不足了,每年在新學期開學的那一段時間許多學生因報不上名而耽誤入學,不僅如此但由于學校自身的局限性,有的學校存在資金缺乏、校舍不穩定、課程設置不到位、師資力量單薄等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教育。

3.地方政府支持不足

由于長期以來的戶籍不穩定,流動子女很難享受到和城市孩子相同的待遇。雖然有很多流入地政府制定了相關政策法規來解決流動子女就學問題,但其實施結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政府對于外來人口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仍然處于軟弱的處理能力之內。

二、造成這些教育問題的原因

1.政府沒能加大對地方教育的投資

就一般意義而言,義務教育投資主要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對義務教育進行投資的責任,對于城市居民來說,政府是承擔得比較好的。但是對于我國多數地區的農村,政府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遠遠沒有城市那么到位,因此,農民個人的義務教育投資負擔遠遠高于城市居民。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現象。然而,流動人口子女在城市的公立學校上學,不僅沒有享受到政府提供的義務教育投資,反而要負擔遠遠高于成本的教育投資(學雜費、贊助費和借讀費)。義務教育投資的主體明顯錯位,本來應當政府占主體地位的義務教育投資,卻變成了個人教育投資在義務教育中占主體地位。理順義務教育投資主體的關系,流入地政府應當擔負起對流動人口子女義務教育投資應負的責任。

2.教育體制改革與社會發展之間的不平衡

根據有關教育法規,我國適齡兒童都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打工者的子女,如果在戶口所在地失學,是當地政府的責任。但是,在父母打工地區失學,卻無人過問。并且,這些地區的公立中小學對于流動人口子女的收費高于本地戶口學生,應該說,這是明顯的歧視外來人口的政策,從法律意義來講,這個政策是沒有根據的,它反映了教育法律與教育政策的矛盾。實際上,這說明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沒有跟上變化了的形勢,沒有根據現有情況和法律改革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政策。由于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的是“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即基礎教育由縣、鄉財政管理的教育體制。義務教育階段的經費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負擔,流動人口子女因為沒有流入地的戶口,所以無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財政負擔的教育經費。

3.辦學成本與收益

雖然許多打工者子弟學校的校長都說辦學主要是為了不讓孩子失學,但是,辦學的利潤也是他們辦學的動力之一。那么貧民學校的收益來源在哪里呢?這里涉及的就是教育成本與價格的概念。多年來,我國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學者都不承認教育是可以有利潤的,承認教育有成本也只是近10年的事情。什么是教育成本呢?似乎所有的教育開支就是教育成本,降低教育開支就是降低成本,而且教育成本是沒有標準的,可以是無限大。在這樣的思路下,教育成本不斷增長,就是不可能下降。于是就加重了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的壓力。

三、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對策

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現在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而不僅僅是單純的教育問題。這涉及到受教育權的公平性,對整個社會的公平產生影響。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力量協調解決。200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解決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上學困難問題,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但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問題上,困難是多方面的,難以在短時期內徹底解

1.從體制上進行革新

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戶籍管理制度以及與此相關的城鄉不合理體制必須加以改革。這是改革的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由于戶籍制度的限制,流動人口的身份、就業、生活等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也是受此影響

的結果。只有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才能為流動人口子女的就學掃清制度障礙。

2.在政策上給予傾斜

各地政府要轉變觀念,提高對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認識。要認識到進城流動人口為城市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政府有責任承擔他們的子女的義務教育。流動人口應該享有憲法賦予的國家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正常權利。從整個社會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的角度,政府應該鼓勵和支持流動人口子女進城上學,并為他們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

3.公立學校為主,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辦學

在解決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流入地的公立學校必須切實做好接收工作,積極利用教育資源。禁止在入學手續和贊助方面對流動人口子女設置障礙。主管部門要在經費上予以支持??梢钥紤]“經費跟著學生走”的原則。同時,其他社會力量應該積極發揮作用,幫助那些經濟困難的流動人口子女完成學業。

4.重視流動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

流動人口子女從農村走向城市,這需要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這時需要老師、家長等積極地給予他們心理輔導,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要跟那些城市里的孩子們和睦相處、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5.提高人們對義務教育的維權意識

雖然國家制定了比較完備的法律制度,健全了法律體系,如果人們缺乏相應的法律觀念,它也只能作為一紙空文,不能充分發揮服務社會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加強教育法的宣傳力度,增強一切社會主體特別是流動人口的法律意識。一切社會主體都應按照法律規范所設定的要求辦學,行使法律所賦予的教育權利,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任何阻礙流動人口子女教育權的行為都是與我國法律制度相悖的,都應受到法律的制裁。流動人口應了解我國目前頒布的相關法律政策,維護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正當權益。

上一篇:中醫論文下一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