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投資項目論文范文

2023-03-06

投資項目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在國外已經有三十多的歷史,對于我國已經有許多可以借鑒的經驗。在借鑒這些經驗的同時,應該考慮我國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基于我國特定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政府管理水平而開展的。因此應該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模式,以促進我國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的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公共投資項目;財政效益審計;中國特色

公共投資項目審計,是指政府審計機關及審計人員,對政府部門投資管理活動進行檢查,評價其是否合乎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否符合公共管理責任的要求,以促進其改善公共管理,提高管理效果的審計活動。對公共投資項目的效益審計是效益審計的重要部分,是保證國家資金有效、正常、合規使用的最有效的檢查方式。眾所周知,與傳統的財政財務審計不同,效益審計作為一種對受托責任更深層次的考核方式,其內容與發揮作用的機理都有了巨大的轉變。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模式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是財政效益審計的重點

財政效益審計是審計機關通過一定方式對政府組織經濟活動中資源配置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的監督活動。財政職能實現的主要形式就是通過財政支出安排來提供社會需要的公共商品。在公共財政框架下,財政管理的重點必然由收入轉向支出。與此相應,財政審計也必須針對公共支出的內容和特點有重點地開展財政效益審計。具體應把審計重點放在財政管理及耗用資源最多,效益容易衡定的支出項目上。具體地講就是圍繞預算管理及預算支出特點開展效益審計,確保財政支出有績效。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審計是財政效益審計的重點。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是公共財政的基本職能,同時也是財政支出社會效益的根本體現。而這種體現一部分又是通過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去實現的。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具有資金數量大,領導關心、社會關注的特點,必須加強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效益審計。

二、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評價方法

根據我國審計機關目前的現狀以及近期效益審計目標,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現階段要抓住投資決策、投資管理、資金使用、投資效果四個環節,促進投資決策科學規范化,減少投資決策失誤導致損失浪費,節省工程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對投資決策的效益審計評價是公共投資項目決策部門綜合分析各個備選實施方案的優劣利弊,選擇一個方案計劃實施的過程。公共投資決策審計要按照國家投資、基建管理政策的有關規定,審查項目決策立項程序,防止違反決策程序擅自立項行為的發生。要檢查以下方面:項目是否客觀公正、可靠、實事求是;項目是否符合國家宏觀產業政策和待業、地區規劃;項目建成后的財務效益、國民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是否能滿足各方面需要;項目各項風險是否識別并采取了防范措施;項目建設方案是否進行了多方案比較,并選擇了最優化方案;項目決策是否遵循科學化、民主化的原則。

投資管理效益審計評價是指對公共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管理。投資管理環節的審計首先應按照國家規定的建設項目的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的要求對建設項目進行符合性測試,通過查閱規章制度、調查言談和現場觀察等方式,對大量原始資料進行分析、統計和歸納,對項目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根據其重要程度,確定實質性測試的范圍和重點,將實質性測試與符合性測試有機結合起來。

資金使用是指按照公共投資項目既定的建設內容進行投資建設,是耗費人力、物力、時間等社會資源的貨幣反映。資金使用環節的審計應注意分析項目實際投資額與預算投資額的差異,發現項目建設成本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異,找到項目建設和管理的成功或失誤之處。

對投資效果環節的效益審計評價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按照公共投資項目的立項效益對實際效益進行核實和評估。即以項目預期目標和前期建成的同類項目的平均先進指標為依據,將動態與靜態、定量與定性、價值量與實物量等分析結合起來,通過綜合分析對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做出正確評價。

三、我國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的現狀

(一)公共財政不健全

我國的公共財政體系尚不完善,政府越位、錯位和缺位現象仍然存在,人們對公共財政的認識不足,導致在實踐中存在偏差。隨著公共受托責任觀念的不斷增強,公眾對政府審計的要求不再只停留于對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審計上面,他們更關心的是財政支出的效果。但在公共財政體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將使得政府審計對財政收支的效果性審計力度不夠,重點仍集中在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審計上面,這也就從根本上制約了我國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的發展。

(二)公共投資效益審計開展困囿于現行審計體制

效益審計要求審計機關能夠獨立地開展工作。但我國目前審計機關是政府的一個組成部分,實行的行政型審計體制具有較濃厚的內部監督色彩,監督力度自然會受到一定影響,公共投資效益審計監督力度大打折扣。

(三)公共投資效益審計標準難確定

效益審計對象千差萬別,衡量審計對象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標準難以統一,使得審計標準主觀性較強,給審計人員客觀公正地提出評價意見造成了一定困難。同時,某些公共投資項目審計專業性較強,審計人員不可能同時掌握各類專業知識,在評價公共投資項目時不能做出深刻中肯的判斷。

(四)公共投資效益審計任務過重制約著公共投資效益審計的深入開展

在我國目前審計人員編制受限的情況下,審計任務繁重與審計力量薄弱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公共投資項目逐年增加,審計人員很難對各個公共投資項目進行深入的研究探討。

四、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模式的關鍵要素與中國特征

研究中國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模式,要對構成這一模式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并作出相應的選擇與決策。

(一)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的目標

審計目標是一個審計項目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它直接影響著審計的范圍、內容、所需證據類型、審計方法與技術手段,以及審計結論的表達方式和最終的處理結果。一般來說,審計的目標是圍繞經濟、效率、效果來確定的。而從中國目前的實際來看,合法性是否應作為一個審計目標是引起爭議的一個問題。這一問題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對審計作用的預期差異,二是公共資金管理與使用的現狀。

首先,從對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作用預期來看,不同的社會主體對政府審計機關開展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的作用有不同的預期:立法機關的預期是就政府工作的有效性為其提供信息保證;政府的預期是通過審計監督自己的政策與工作目標是否得到落實;公眾的預期是通過審計揭露腐敗問題,有效使用納稅人資金;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的預期是幫助其尋找提高績效的途徑。這些差異的存在,使得對合法性的關注有一定的需求基礎。

其次,從公共資金管理現狀來看,我國在公共資金管理和使用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違規使用問題。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相關項目未作過財務審計,在開展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時關注合法性也就變得重要了。

(二)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項目的選擇

選擇審計項目通??紤]的因素有:項目性質的重要性,立法機關或政府的關注程度,項目使用資金的多少,管理風險,預期價值,社會關注程度,可審性等。而在我國選擇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項目還應有一些不同的考慮,包括:一是是否進行過財務審計。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如果已經進行了財務審計,那么我們的許多工作內容可能會與財務審計重復,也浪費審計資源。如果沒有做過財務審計,那么有許多基礎數據的可靠性與經濟活動的合規性還需要進行驗證,這樣的審計就成了一項綜合性的審計了。二是項目與財政資金的關系。根據效益審計與財政資金的關系不同,效益審計項目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緊緊圍繞財政資金的使用來開展效益審計,選擇政府支出項目來檢查評價資金使用的經濟、效率、效果。另一種是圍繞公共部門職責履行情況來開展績效評價,評價某項活動的開展是否有效,不一定結合資金的使用來開展。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圍繞資金的使用開展效益審計是比較可行的。因此,我們應該圍繞資金來進行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

(三)與已有審計的結合

我國審計機關目前對專項資金和國家建設項目都開展了審計,從審計的內容來看已經有了一定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的內容,如關注項目管理的有效性,關注資金使用的效果,關注項目是否能夠按期完成等。而對一些政府部門或其他公共單位也開展了預算執行審計,這些審計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效益審計的內容。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開展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應考慮與已有的審計進行結合,而不應重復實施兩次審計。如國家建設項目如果已經做了預算執行審計與決算審計,就不應再安排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對未進行上述審計的可以開展效益審計。對公共部門或單位,應以那些跨部門的專項資金使用作為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的項目。

(四)評價標準的使用

評價標準有兩大類:一類是規范性標準,如有關的法規、制度、相關程序要求等強制性的標準;另一類是用來衡量績效的計量標準和其他良好實務與規范化控制模式等非強制性標準。從我國的審計傳統來看,使用強制性標準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都容易接受,而要使用非強制性標準就會有一定的困難。這一方面是由于非強制性標準的不統一、約束力與說服力弱等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公共部門的管理水平還比較低,對規范化的控制模式和良好實務的認同程度不夠有關。在這種條件下,對非強制性標準的使用就還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五)審計成果的體現與發揮作用的途徑

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成果的主要體現形式是審計報告,而這樣的成果如何發揮作用?能否只提交一個審計報告就發揮效益審計的作用,這需要對審計報告內容、對象和報告后的進一步措施進行制度安排。首先從報告內容來看,要明確地提出被審計單位存在的績效低下問題,并分析出原因,提出措施。其次從報告對象上看,審計報告除了向社會公布外,還應向政府和立法機關分別報告。向政府報告是為了便于政府了解所審項目的情況,并督促相關單位落實審計建議。向立法機關報告是為了讓立法機關了解政府工作,并開展相應的監督。向立法機關的報告,應區別情況,對重要項目可提交單項審計報告,對數量眾多的一般項目可合并提出專題報告。對于審計中發現的違規行為,應按財務審計中的有關處理措施實施處理處罰。

五、構建中國特色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思路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中國開展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有其獨特的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而要構建中國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的模式,并將其廣泛地開展,要將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與中國的現實特點充分結合,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路線。

(一)與真實性、合法性與效益審計充分結合

由上分析可知,合法性分析是我國的公共投資項目審計的審計目標之一。所以我們必須將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建立在真實性、合法性的基礎之上,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效用。如果沒有真實性、合法性的審計作為效益審計的基礎,審計人員對項目效益的評審就會產生偏差。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若能充分結合,在我國目前的審計環境下,能夠充分體現審計工作的防護性、建設性的基本作用。

(二)要符合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可待續發展的要求

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要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應該是一種綜合性的效益審計。一個公共工程項目的效益不僅僅是項目本身的投入產出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考慮項目建成后對社會的總體影響程度,比如是否滿足社會需求,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規劃布局是否得當,是否滿足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要求,是否既兼顧了公平原則又兼顧和發展原則,是否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害,是否對自然資源進行了合理的利用,等等。

(三)與已有的審計統籌兼顧

如前所述,我國開展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應考慮與已有的審計進行結合,而不應重復實施兩次審計。同時,要注意將個別項目的效益情況與一批項目的效益情況統籌兼顧。不以一個項目的效益好壞來做出判斷,而是將其一批資金、一批項目之中進行判斷分析,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達到節約審計資源的目的。

(四)對審計方法、審計指標進行創新,走有自己特色的審計道路

審計工作的完善是一個不斷吸取經驗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要敢于大膽地嘗試。比如對投資項目評估,在評價其經濟效益時,我們只評不審,在評價其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時,往往多采用定性的方法,而未嘗試過定量。我們在開展公共投資項目的效益審計時,要借鑒國外效益審計的技術方法,比如對某一項目資金節約度的計算,這樣能夠使我們的效益審計更加具有創造性和時代的氣息。

中國特色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是一種全面性的審計,是一種綜合性的審計,是一種系統性的審計,也是創新性的審計。在吸收國外效益審計經驗的同時,應該結合我國的特點,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模式,以促進我國政府效益審計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汪梅芳.建設項目投資效益審計評價方法[J].審計月刊,2004(12).

[2] 劉毅,邢英.對公共工程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的探討[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5(5).

[3] 余美.公共投資項目的效益審計及運作[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

[4] 商滿邦.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可作為基層效益審計的突破口[J].審計月刊,2004(9).

[5] 王希亮,孫煥軍.中國特色效益審計探析[J].

[6] 曹媛,仇白羽.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效益審計[J].審計月刊,2006(6).

(責任編輯:席曉虹)

投資項目論文范文第2篇

編者按:

加法的資產經營和乘法的資本運作是企業迅適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而企業只有構建和完善了投資融資體系,才能在扎實的資產經營基礎上,成功地進行資衣運作。

這里,我們將與讀者分手丁繼剛先生的關于資產經營與資本運營有趣的“車轂、陶壺、房子”理論,同時,分兩期向讀者詳細介紹如何構建和完善企業的投融資體系,最終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完美目標。

“車轂、陶壺、房子”理論

在我的朋友圈中,有很多是從事資產經營,也就是做實業的老總,也有一些是國內資本運作的頂尖高手,我發現常常有這么一種現象:做實業的朋友往往有點看不起搞資本運作的朋友,他們認為資本運作比較虛,既不生產產品,又不能給社會帶來真正的貢獻,純粹是投機取巧。而搞資本運作的又瞧不起做實業的,認為做實業的人思想僵化,眼光狹隘。做資本運作的還舉了一個看似很有說服力的例證,你看看香港李嘉誠忙了半輩子還不如他兒子李澤楷在資本市場忙半年。

那么資產經營與資本運作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呢7讓我們來看一看道教鼻祖——老子在《道德經》這本書里是怎么說的吧。

據傳老子騎著青牛出關時,被周朝的邊境守關官員尹喜攔住,尹喜認定老子是他要等的圣人,便對他說:”您就要隱歸了,請為我寫一部書吧?!庇谑鞘郎暇土粝铝诉@部一句就有“三玄三經三妙義”的《道德經》。書上有這么幾行簡短的文字,用來說明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的關系實在是恰當不過了,文字是這樣的:卅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段文字翻譯成白話的意思是:三十根輻條集匯于一個車轱轆中,轱轆中的隙,使車子得以運轉,才成就了車子的作用。粘土燒成的陶壺,正因為壺中有虛的部分,才形成了壺的效能。建造房屋安門開窗,只因為房子是空的,所以才發揮了房子的作用。

如果把車轂、陶壺、房子看成“資產經營”,把他們空的部分看作“資本運作”,則沒有“資產經營”就好比車子無車轱轆、陶壺無外殼、房子無屋頂無四壁,“資本運作”就是空的、無法實現的。而如果只有”資產經營”而無“資本運作”,則車轂是死的車子開不動,茶壺和房子是實心的,沒法喝水,不能住人。因此“資產經營”和“資本運作”是相互區別又相互依存的,“資產經營”是基礎,是必要條件;“資本運作”則是對“資產經營”的提升,能發揮出資產經營的最佳效果,是資產經營的高級形態。

加法的資產經傳與乘法的資本運作

曾被《華爾街日報》頭版贊為中國民營經濟20年發展代表人物的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宏偉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企業傳統的投資和運作,對企業禁錮比較多,把資本投入資產,通過資產經營,考慮產值、利潤,是傳統的企業價值評估。這一塊,是必須有的。但是這還不夠,因為不管什么產業,就算技術附加值再高,還是”做加法”。一個企業要想迅速發展,長久地成為行業領袖,就必須有企業價值經營理念,即企業的價值最大化。有些企業雖然暫時經營虧損,但一樣受到資本市場認同,因為投資者看的是你未來的發展前景,不是你的現在和過去。為了企業價值最大化,必須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推動產業資本的增值,而這種增值往往是成倍數的,這就是資本運作的“乘法”。

張宏偉本人就是這樣一個資本運作的威功典范。2003年,東方集團作為大股東之一的新華人壽保險公司向瑞士蘇黎世保險公司、國際金融公司、日本明治生命保險公司、荷蘭投資銀行四家外資機構私募了24,9%股份。私募成功后東方集團最初在新華人壽的原始投資增值5,25倍。這還只是賬面上的收益,而上述國外戰略投資者所帶來的經營管理理念和與國際化市場對接的管理運作,這些方面的附加值更是無法用數字和金錢來衡量的。資本運營可以說是一個優秀企業迅速做強做大的必由之路。

“做正確的事”之后才能“正確地做事”

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被潛在的投資人或貸款銀行問到的最多的話是:你們公司的發展戰略究竟是什么,你們能不能詳細說明?這個戰略是不是企業所有管理層的統一認識?你們融來的錢能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和利潤增長發揮什么樣的作用?這常常會令我們企業陷入深深的思考。因為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向未來的投資者或者銀行來表述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

應該說我們多數企業的決策層在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和戰略規劃以及發展目標方面有著很好的思路和美好的設想,但企業的發展戰略不能只存在于企業家自己的頭腦中,或者只流于口頭形式,而應該是經過管理層反復討論的,是經過專家科學論證的,詳盡的書面描述,并且是可以進行切實有效的目標分解和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的。我們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方向不僅要細化、量化,而且要可行,適時,同時還要讓每一個管理者和每一個員工都知道,心中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有一個共同的戰略目標。實施戰略的關鍵是讓人們理解戰略,理解戰略的前提則是描述戰略。我認為,很多企業目前在這一點上是存在不足的,欠缺的恰恰是戰略規劃的明確闡述。

只有很好地解決了企業發展戰略問題,制定了科學可行的發展戰略規劃(即“做正確的事”)之后,才能圍繞總體戰略規劃,確定企業的投資戰略,并采取資產經營和資本運作兩種手段來加以實施,才能“正確地做事”——執行。

企業的投資戰略是企業總體戰略在投資管理方面的分戰略。它決定企業資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并具體規定企業資金投入的方向,重點以及投入資金的多少。顯然,企業的投資戰略作為分戰略,應該在發展方向、目標水平及主要對策等方面與總體戰略相互協調一致,并保證總體戰略的實現。同時,企業的投資戰略還受到企業產品戰略、競爭戰略、技術發展戰略等方面具體戰略的制約和影響。

決策也必須講成本控制

投資決策是企業投資戰略的具體實施。哈佛商學院研究表明,企業經營的成敗主要取決于決策和管理兩大因素,其中決策因素占80%、管理因素占20%。決策是管理方法三大內容中最重要的方面。管理方法的三大內容分別是計劃、控制和決策,計劃可以在執行中進行滾動修改,包括我們的預算也是可以在執行中進行修正與調整的,控制是一個過程,只有決策是在實施以后就難于更改甚至是不能更改的,因此決策管理必須慎之又慎,如果企業因決策失誤遭受了巨大經濟損失,即使可以追究到相關人員的責任,但是損失已無法挽回。決策是有成本的,這一點容易被人忽視。我們常講控制成本壓縮費用,但是一個錯誤決策的成本更是巨大。例如一個正確的決策為企業盈利100萬元,如果失去了機遇,沒有做出及時的決策,這個決策成本就是100萬元:再進一步分析,如果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策,不僅沒有賺到100萬元,反而虧損了100萬元,那么,這個錯誤的決策成本就是200萬元。因此,決策也必須講成本控制。

從決策內容來看,主要是投資決策和經營決策,相對來說,投資決策的風險更大,更應重視。因此我們常說:投資決策失誤是企業最大的失誤,一個重要的投資決策失誤往往會使一個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這一點也不是危言聳聽,這方面有一個鮮活的案例: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實達集團(代碼600734)主營業務收入有30億元,主營利潤也有1.1億元左右。其中三大主營業務計算機外設、PC產品和網絡產品就貢獻了9000多萬的利潤。但公司總的凈利潤卻是巨虧2,52億元,而被帶上sT的帽子。究其虧損的主要原因,除去下屬子公司不規范經營和機構調整的因素,投資VCD項目失敗造成的近9000萬元的損失,是其巨額虧損的重要根源。

從這層意義上講,科學的投資決策可以說是決定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須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如何規范投資決策和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建設——母公司級:在董事會成立投資決策委員會,負責對全公司投資項目的總體管理,該機構應為常設。投資決策委員會主要負責制定公司投資戰略、規劃,計劃并負責審手比。

總裁領導下的投資項目決策會議,定期或不定期對權限范圍內的投資項目進行審批。該會議機構是非常設的。成立投資部負責整個企業的投資項目考察,開發、遴選、可行性論證、組織評估、報批等日常管理活動。

——子公司級:視情況可以設立投資部。但應限制子公司及孫公司的投資權限,以免投資失控、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分散投資,從而不能實現總體戰略意圖或打亂計劃。投資管理流程構建投資項目開發,論證評估投資決策,監督實施,運作管理的五位一體的投資管理流程。

——投資項目開發:由母公司或子公司投資部對收集各類投資項目信息遴選之后,成立專門項目小組負責項目開發。收集的項目越多,項目源越豐富,可供投資決策選擇的余地越大,投資成功的概率越大。項目開發工作包括:項目初選、項目立項、審慎調查,財務測算、預可行性研究等。

——論證評估:投資部門項目小組進行項目可行性論證,設計優化項目方案:邀請企業內外部專家對投資項目進行評估。

——投資決策:由投資決策會議對備選項目進行決策,決定對投資項目的審查批準意見。

——監督實施:成立項目實施籌備小組,實際操作投資項目:財務、審計等部門監督投資項目建設過程,提高投資質量,控制投資總額。

——運作管理:一般投資項目以項目責任制形態運營;項目建成后,劃轉其他部門進行正常運作狀態下的管理。

投資項目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總結了日常工作中財政投資項目材料采購存在的幾種風險,針對存在風險論述了相應的防范措施,并對通過采取措施所取得的積極作用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財政性投資項目;材料采購風險;內部控制措施

文章所述財政性投資項目材料采購僅指“經政府職能部門批準立項,由各類財政性基本建設資金投資或部分投資項目的材料采購;文章涉及到工程項目的政府采購僅對單位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行為。

通過對政府采購業務方面的學習,結合工作中具體實踐發現單位工程項目(僅指財政性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材料采購主要存在以下幾種風險:

1.超預算、超計劃采購風險。目前財政性投資項目在項目立項后,項目單位會由專業人才并委托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或編制工程項目初步預算,并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由相關職能部門審核批復后,再編制工程預算。隨著招投標制度的逐步建立與完善,建設工程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了工程建設項目應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標。但在編制工程量清單時,由于對工程項目深入不夠,清單編制時存在漏算,少算的情況;或對工程項目特征、內容了解不透,導致采購數量、技術要求、交貨期、質量等與采購預期目標發生較大偏離。

2.供應商選擇不當,采購方式不合理,招投標定價機制不科學。

具體表現在對達到政府采購目錄限額標準規定的材料未實行公開招標而采用邀請招標的采購方式;對發生了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需要繼續從原供應商處添購的材料購置資金超過原合同采購金額10%以上的部分,為節約采購時間,減化采購流程而采用單一來源的采購方式。

3.采購執行過程中由于前期市場調研及論證準備不足導致采購過程把關不嚴。目前財政性投資項目中存在部分工程項目在開工前可行性論證不足,為追趕工程進度,倉促開工,即工程項目實行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即典型的“三邊工程”,或部分工程項目為減化前期審批立項流程,采取少報投資額,爭取到項目立項開工后,根據既定事實,逐步增加項目投資,增加材料采購數量,這時為避免延誤工期,往往會減化材料采購流程,如果對材料采購質量把關不嚴,則容易出現以次充好,或偷工減料的風險。

4.內控風險。主要指請購、采購、驗收、付款、審核、結算、監督等環節等沒有設立相應的權限,典型的幾種不相容崗位中采購與審批、請購與審批、采購與驗收、付款審批與付款執行、工程驗收與工程結算等不相容崗位未適當分離;相關部門之間人員的回避制度不明。

如何應對財政性投資項目材料采購風險,科學、合理規避和降低采購風險,實現采購預期目標,促進工程項目的順利完成,我認為應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基礎工作:

1.明確采購范圍,對符合條件的供應商建立相應的信息庫,時刻保持供應商信息資料庫的更新。除需要采購的貨物、工程或服務在中國境內無法獲取或者無法以合理的商業條件獲取外,所有材料采購應當在國內采購,采購信息應在政府指定的相關媒體上予以公布,公司在實施采購前應對市場風險進行充分的調查,風險評估,對材料采購的市場風險進行合理估計并根據采購材料的屬性及價格浮動等因素作出合理的采購預期。在編制采購文件時要與監理公司、設計院、使用單位等有關單位共同商定相關條款;由技術主管部門對采購文件認真審核,對于特殊復雜的材料,可以組織必要技術交流會、產品推介會、專家論證會等活動。

2.選擇好采購方式,做到事半功倍。采購方式的選擇應該嚴格按照政府采購的要求,根據采購金額及采購材料的性質,選準采購方式,達到采購限額的應優先考慮公開招標采購方式。對于工期比較緊張、價格難以確定及稀缺性材料政府采購方式的選擇更應該遵循實事求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原則,編制的采購文件存在需要進一步明確而又暫時無法明確等情況,比較適合采用競爭性談判的方式進行采購,這種采購方式比較靈活,在談判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明確并完善我們的具體要求。采用競爭性談判的采購方式可以彌補招標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可以解決因材料品目的繁雜性、技術的復雜性、設計的不充分性、價格的多樣性、時間的不確定性等原因造成的緊急采購需求,滿足采購人不同的采購要求,提高采購工作效率,規避采購風險,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內部監控職能。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購內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一方面請購計劃、采購、驗收、付款等環節應有交易授權及審核權限的限制;另一方面請購計劃與審批、詢價與確定供應商、采購與驗收、采購付款審批與付款執行應適當分離,以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必須回避,制約和監督完善政府采購。邀請有關單位和部門共同參與和監督采購過程,提高整體工程項目的滿意度。在整個采購過程中,邀請設計、施工、監理、使用、紀檢監察、供應商、財政、發改委等有關單位和部門共同參與和監督,得到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從而使采購工作少留遺憾,使工作人員不犯錯誤,完善工程的使用功能,提高工程項目的總體質量,最大限度的提高各參與單位和部門的滿意度。

4.嚴格控制合同變更。材料合同履約中的變更控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變更控制涉及項目建設管理部門、監理公司、設計部門和供應商各方的利益。工程類項目材料采購合同執行中,若遇到必須調整的項目,項目現場管理部門必須及時上報,由施工單位提出變更方案,現場監理單位審核簽證,并由工程現場項目經理及監察審計進行現場審核計量后,交由公司主管領導審核批準后、變更金額超出原合同金額20%的需交由相應的職能部門進行預算變更審計并出具審核意見后,變更預算金額在原合同采購金額10%以內的,可以與與原供應商簽訂合同(補充合同),若預算變理金額超出原合同采購金額10%及以上的,則需重新進行招投標,確定供應商及簽訂新的采購合同。

5.充分發揮監察審計部門的職能。對材料采購做到事前跟蹤提出合理意見,事中進行監督,事后審計,全程參與材料的采購過程,并對采購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向主管領導進行及時批露,涉及到重大風險問題,公司應及時召集相關領導及采購方,供應商,專業技術人員,相關專家,現場代表,監理單位,施工方主要負責人等進行專題計論分析風險應對策略,對由于材料采購原因造成工程項目損失或工程成本超支的,應責成相應方承擔損失和責任。

做好財政性投資項目材料采購風險應對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控制工程項目預算,減少工程項目超概現象,保證工程項目的經濟,有序開展。

1.1 目前工程項目的結算依據的原則是通過采取依據工程概算編制預算,預算控制結算的原則。如果能夠有效的控制財政性投資項目材料采購,提高政府采購的經濟性,用最少的錢實現政府項目的采購,達到節約財政性資金,提高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率的目的,從而能最大限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保證工程類項目材料政府采購的經濟。

1.2 有利于促進工程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項目管理就是以項目為對象,由項目組織對項目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協調,以實現項目目標的過程。工程類項目材料的采購管理與風險管理的有機結合,有效的確定項目管理與實施的關鍵,最終使工程項目管理的總目標高效、可靠、最佳的實現。

2.有利于合理規避項目采購風險,營造安全的工程類項目管理環境。

通過對不相容崗位的相互分離,有利于合理規避材料采購中存在的圍標、串標等不公正現象的發生,安全的項目管理環境對于工程項目的最終成功是必要和充分的。強化工程類項目材料政府采購風險管理,在進行采購管理的同時,樹立風險意識,強化風險管理,可以規避風險或將風險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從而消除項目管理的后顧之憂,營造工程項目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環境。

3.有利于推進政府投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完善。

材料采購工作是整個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整個建設管理工作中非常敏感的一項內容,工程項目采購質量的好壞及采購過程控制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到整過工程項目的質量。各環節工作管理的好與壞,都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采購管理工作的全過程。這就需要不斷的深化和完善采購工程類項目中材料采購風險管理工作,才能不斷提高整個工程項目的建設管理水平,推進政府投資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長政發[2009]42號 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長沙市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2]長政發[2009]44號 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長沙市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監督辦法》的通知.

[3]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

[4]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5]湖南省省級預算單位財政性資金國庫集中支付管理辦法 湘財庫〔2012〕29號.

投資項目論文范文第4篇

根據中國礦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企業的海外礦業投資項目為284項,比2010年175項有較大增長。而2012年前6個月,中國企業海外礦業投資項目僅為53個,投資額36億元,兩項指標均同比大幅度下滑。種種跡象表明,過去兩年,中國礦產企業大張旗鼓“走出去”的步伐正在明顯放緩。我國礦產企業海外投資面臨哪些挑戰,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又分別具有何種優勢?帶著這些問題,《經濟》記者近期采訪了致力于加中雙向投資研究,并十分關注礦業領域的加拿大布雷克律師事務所首席代表郭陽明。

多重因素導致投資步伐放緩

《經濟》: 2012年前6個月與2011年同期相比,中國海外礦業投資大幅下滑,您認為導致我國礦產企業“走出去”步伐放緩的原因有哪些?

郭陽明:在過去的兩年中,中國的礦業企業在全球的投資放緩了步伐,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全球經濟放緩,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市場對礦產品消費快速增長預期減弱;第二,企業從投資到生產的周期延長,使得產品面向市場時已經偏離了消費者的需求;第三,礦產品供過于求,遠遠超出消費者預期;第四,低廉的價格迫使中國企業用更多時間等待最好的交易時機,現金流受阻;第五,礦藏國的收儲意識增強,對礦產品進行出口限制,力圖實現國內深加工,直接拉高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礦業的成本;第六,地緣政治的風險始終存在。

機遇與挑戰并存“走出去”需“拉起手”

《經濟》:在紛繁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下,面臨眾多挑戰,中國礦業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應采取何種措施加以應對?

郭陽明:世界上已發現的優質資源絕大部分被世界礦業巨頭所瓜分,國際礦產資源價格話語權往往掌握在他們的手中,新興經濟體再想進入,無異于虎口奪食。加之西方發達國家無端散布“中國威脅論”,把正常的經濟活動人為地貼上政治標簽,中國企業的資源投資、跨國重組、并購就格外受到關注,這無疑增大了中國企業海外資源開發的難度。但是,我并不認為這些礦業巨頭在國際上的主導地位會一直延續下去。

在當前形勢下,中國礦產企業“走出去”,必須要“拉起手”,共同抵御和化解風險。企業應加強與政府、銀行、國有地勘單位的合作與溝通,熟悉所在國投資環境和礦業勘查開發政策,有效解決境外投資融資渠道,了解資源情況與開發條件,避免盲目投資。國有地勘單位要主動為政府和企業服務,配備優勢人才資源和技術設備,通過承擔政府和企業出資項目,對礦產資源進行科學評估,發現有價值的成礦區帶和可供企業進行礦權登記的礦產地,為礦業開發提供可靠的資源保障。與此同時,尋求專業顧問團隊的幫助并采納相關意見,也能有成效地規避部分潛在風險,并在問題來臨時選擇專業的解決方案。

發揮各自優勢 推行海外投資

《經濟》:國有企業在進行海外礦業投資時的核心優勢有哪些?投資放緩是否也緣于面臨的挑戰更加艱巨?

郭陽明:國有企業投資海外的投資優勢十分鮮明。第一,政府驅動性強,掌握全面的資金、技術及政策信息。在加拿大實現礦業投資的國有企業,如中石化、武鋼、五礦均發展良好。第二,國有企業海外投資經驗豐富,戰略目標長遠,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突出。第三,擁有一流的顧問團隊及智庫支持。

國有企業作為海外擴張的中堅力量,面臨的挑戰更加艱巨。在國際礦業項目招投標的過程中,中國的企業大都處于劣勢地位。緣于需要采納政府意見,國有企業投標的推進速度相對緩慢。此外,中國政府“關門風險”的增加,進一步降低了其投標的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負面輿論的壓力也成了國有礦產企業“走出去”的絆腳石,企業以更高的價格成功招標后卻經常被指責為花冤枉錢。

事實上,“交易以失敗告終”意味著沒有通過或完成的交易,并非意味著交易本身的失敗。

《經濟》:民營企業的海外礦產投資進行得如火如荼,成果豐碩。您認為,民營企業的投資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郭陽明:全國工商聯在去年公布的《2010~2011年度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形勢分析報告》顯示,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前所未有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國民營企業充分利用國家一系列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優惠政策,積極挺進國際市場,通過收購海外能源礦產資源來滿足國內對能源資源持續增長的需求。

民營企業的投資優勢體現于多個方面。首先,民營企業具有比較成本優勢,民營企業結構簡單、經營靈活、適應性快,有較低的管理成本;其次,民營企業有經營機制優勢,聚集了一大批敢于挑戰、勇于創新、開拓力強的企業家,他們在企業戰略、投資決策、經營運作和用人制度上擁有自主決策權,能夠快速傳遞和處理市場信息;再次,民營企業具有民間色彩優勢,盡管其總體規模不夠大,實力不夠強,但是其民間色彩反而使這些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更容易被東道國接受,較容易取得企業出售方和東道國政府審批部門的信賴,海外投資項目遭受的政治壁壘束縛較少。

與國企在加拿大、澳大利亞頻頻出手不同,多數民營企業在海外的礦產投資首選非洲和南美洲。根據中國礦業聯合會的數據,非洲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海外礦業投資主要目的地之一,2011年中國對非洲礦業投資總額為151億美元,同比增長10倍左右。

事實上,全球經濟市場和資本市場的低迷態勢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各國在國際資本市場資金短缺以及投資指數驟降的形勢下,要比以往更加期待新的投資。

投資項目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 風險管理貫穿于政府公共投資建設項目的全過程,越早發現風險、采取措施,風險管理的成本就越低,帶來的效益也就越大。只有建立起政府公共投資建設項目風險評價的組織機制、風險分析機制、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模型,才能提出有效的風險處理措施。

關鍵詞 政府公共投資 建設項目 風險評價

政府投資是我國促進經濟增長和推動結構調整的主要力量,2008年在面臨世界金融危機日趨嚴峻的情況下,為抵御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國務院出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10項措施,預計到2010年底約投資4萬億元。事實上,國家每年都有巨大的投資,政府投資效果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由于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斷變化,可能發生各種風險,由此產生的風險常常影響項目的順利實施。風險是工程項目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為避免或減少業主和施工單位的損失,有必要對政府公共投資建設項目進行風險評價機制,以規避風險。

構建風險評價組織機制

沒有一個健全、合理、穩定的組織,項目風險評價活動就不能有效地進行。風險評價要求團隊的智慧以及經營與建設專家的經驗,不能由一個人來獨立決策。要集合一個合適的團隊來管理風險,需要在經過充分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慎重的行動。政府公共投資建設項目風險評價組織如何設立、采取何種方式、需要多大規模,取決于多種因素,其中決定性的因素是項目風險的特點。項目風險存在于所有階段和方面,因此項目風險管理職能必然分散于項目管理的各個層面。

理想的風險管理團隊應由項目負責人和不同層次管理、技術、經濟人員組成,同時要聘請一定數量的外部專家。組織內應設項目風險分析人員,由具備技術經濟專業知識、信息技術處理技能和項目管理經驗的人士來擔任。這樣既可保證風險分析具有針對性和合理性又能夠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對風險做到心中有數。風險評價組織機構相對獨立于企業組織的整體控制。通常,一個風險評價組織結構應包括具有權威性的風險預報領導常設機構、風險信息收集處理部門、風險識別評價部門、風險處理控制部門、協調和外聯部門所構成。

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第一,政府公共投資建設項目風險因素分析。為了對政府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出現的風險進行有效評價,必須找出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針對工程項目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并在工程項目管理的各個階段和領域,對這些風險因素進行控制,使工程項目順利進行。公路工程項目風險因素通常來自項目的規模大型化、投資與管理多元化和國際化、實施環境多變性、合同條件嚴格性等諸多方面,依據政府公共投資建設項目風險特征將風險因素指標主要劃分以下五大類:社會風險是指不斷變化的道德信仰、價值觀,人們的行為方式、社會結構變化等因素帶來的風險,具體包括政局變動,社會治安狀況、戰爭、權利部門、政策法律環境及文化素質等方面造成的風險;經濟風險是指市場預測失誤、貿易條件變化、價格波動、供求關系轉變、通貨膨脹、匯率、利率變動等原因導致的經濟風險;技術風險是指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來的風險,技術包括物化技術和組織管理技術,以及準確和可靠地對創新對象、水平、結構、發展過程的預測和確定能力;自然風險是指由于大自然的影響而造成的風險,主要包括惡劣的天氣情況、未曾預料的工程水文地質條件和不利地理條件等;管理風險具體是指項目人員管理能力不強、經驗不足及管理機構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造成的風險等。

第二,建立政府公共投資建設項目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為了監測項目的運行狀態,必須依靠一定的風險評價指標才能進行,否則,風險評價系統的工作將處于經驗性、隨機性、不統一的狀態。因此,政府公共投資建設項目風險評價系統要建立對工程項目運行過程與狀態進行監測與評價的指標體系。本評價指標結構共設計為三個層次:目標、準則、指標。第一個層次為目標層:評價的目標是工程項目風險等級。第二個層次為一級指標:對工程項目風險要素類型進行識別與分析。第三個層次為二級指標:分別采用若干個指標對準則層評價要素進行描述,指標主要依據項目風險管理要素的具體內容而確定。

上一篇:投資管理論文下一篇:投資控制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