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民族醫學論文范文

2023-03-15

民族醫學論文范文第1篇

作者簡介:鄭劍鋒,內蒙古師范大學經濟學院,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專業。

摘要:要想實現地區的全方位發展就必須有良好的民族關系作為基礎,以及各民族之間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差異。民族文化之間彼此良性的互動能夠有效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我們要從完善相關政策著手來形成民族文化互動的局勢,包括民族文化產業、地區的就業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只有建立在民族文化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才能高效實現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關鍵詞:民族地區;民族經濟發展;民族文化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經濟實力不斷提高,民族經濟的發展已成為我們廣泛關注的問題。它不僅關系著我國的經濟建設和改革的發展方向與整體步伐,還影響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睦、社會的和諧穩定。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就必須保證國家民族的團結,保證黨的領導和長期治理工作,保證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民族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但就目前來看,我國民族經濟的發展整體上還不能達到平衡、持續和協調的狀態。

1.民族經濟發展的狀況以及相關問題

一定歷史環境條件下某個民族的畜牧業、農業、工業、交通運輸以及電力資源等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總和,具有國際性、民族性、地區性的特點稱為民族經濟。民族經濟也因此具有復雜性和相對落后性。一直以來我們黨和國家政府就非常重視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民族社會穩定的問題,上至黨中央、國務院下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都是關注熱點。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而且民族經濟也受益匪淺地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成效,國家也出臺了很多支持民族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不斷促進民族地區保障民生的各種工程建設,加快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步伐,不斷強化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但是我國的民族經濟發展在實際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也成為阻礙和制約我國民族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接下來主要闡述一下我國民族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1.1地區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發展環境狀況不好

一些少數民族所在的地理位置都比較特殊,相對中心發展城市比較偏遠就導致了他們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不能及時更新來滿足生活需求。雖然我們現代社會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但是仍然有一些貧窮落后的農村地區連基本的電路通道都沒有建成,更不要說醫療保險以及人身安全等問題了。很顯然在這些地區想要促進經濟發展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A設施落后、地區偏遠以及交通不便利等這些都會嚴重影響阻礙該地區與外界的信息交流,不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進步與區域環境的改善。民族地區的經濟結構比較單一,整個經濟發展很大一部分都是農業經濟來支撐。在這種民族區域缺乏商品經濟基礎的情況下,引進外商投資就變得相當困難。因此許多民族地區主要靠當地的一些民族企業來推動經濟發展,表現出來就是發展馬力不夠強硬,與發達地區形成差距。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缺乏基層的成功經驗指導,使得民族經濟狀況整體不佳。

1.2傳統觀念制約發展,缺乏內在動力

很多研究人員認為我們傳統歷史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族經濟的發展。雖然少數民族的文化、政治以及宗教信仰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但是長期歷史形成的民族觀念還是存在并影響著民族經濟的發展。一些固有的民族觀念模式導致民族地區的人民心理思考和生產方式的局限性,進而直接制約民族經濟的生產發展。由于我國民族地區大部分都是處于相對偏遠的邊疆地區,而且民族具有聚居性,即使可以保證生產力集中,但是卻不能避免生產方式單一以及生產模式落后的局面,制約了整個民族經濟的發展。另外很多現代的經濟理念并沒有在少數民族地區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傊褡宓貐^的思想觀念落后和地理位置偏遠是造成民族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2.在民族文化基礎上的民族經濟發展

2.1改變民族地區人才科技的相關政策

我國的民族地區主要面臨兩個窘況,首先是對人才的浪費和流失;其次是沒有科學技術支持,不能全面協調人才發展。我們必須要強化科技與人才之間的關系來改變這種發展狀況。

在少數民族地區引進高科技人才是很有社會價值的,但是少數民族地區本身有自己的地域特點和風俗人情,所以引進的高科技人才必須是符合當地市場需求且社會需要的人才,我們要讓這些人才在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出他們的最大價值和潛力,要時刻關注人才政策改革完善的時效性和高效性。第一、我們要有目標的引進投資和工程建設,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嚴把投資關,以防出現重復低水準建設。第三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是首選,因為這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人才資源浪費流失的問題。當然也需要高科技人才來引導安排各層次人才的協調統籌發展。第二、我們要開設科技培訓班,通過各種科技培訓培養出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最好還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優勢,形成自己的產業鏈來促進經濟發展進步。第三、人力資源管理要與科技人才、項目政策等結合起來,創新改革方案措施,招攬更多的人才共同促進民族經濟發展,開創民族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2.2強化與民族整體的互動

現代社會的開放使得很多文化資源成為了大家共享的東西,而不再是誰家所獨有的。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資源不能是該地區獨有的,而是要與其他地區民族共享。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文化資源的搶奪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我們也可以接受所有對民族經濟發展有利的其他文化資源。第一、我們要將文化資源與民族區域經濟開發相結合,吸取各種文化精華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產業。第二、我們要促進民族區域文化資本的融合,改革并完善各種融資政策。有些經濟學家把文化資本稱作第四種資本,同時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目前我國民族區域文化產業投入有很大的資金短缺,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較寬的融資渠道,來優化整體資源配置。第三、強化執行力度,提高團隊整體的素質。要不斷強化相關的人力資源配置、管理和開發程度,建立健全相關的執行監督機構,對相關執行人員要進行素質技能培訓。第四、我們要不斷改進相關文化產業的扶持政策。從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價格、投資、稅收、技術、人才、組織和結構等方面著手改進和完善。

2.3民族地區的就業政策

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當地宣傳起正確的擇業觀,不是像過去一成不變的就業理念,而是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另外要加大對人才培養的投資力度,加強對當地人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培養出更多市場需要的人力資源。其次,就是國家要頒布適當的優惠政策和財政支持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F如今在一些發達國家中小企業更能發揮它們的優勢,大部分人都是在中小企業工作,中小企業就像是生產就業崗位的機械。而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企業本身發展就比較緩慢,再加上行業不集中,技術含量也不是很高,所以就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就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政府部門可以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并出面做一些項目推廣活動,建立一些發展基金,放寬其貸款政策等。最后我們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和勞動力市場網絡。我們可以將勞動需求信息及時通知相關的想要就業的人民,促進有效的人力資源流動。另外可以完善社會就業保障體系來吸引更多的人才積極參與到民族文化建設中。

總而言之,只有把民族文化與民族經濟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真正促進提高民族區域經濟效益。(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馬戎.西藏的人口與社會[M].北京:同心出版社, 2013. 125.

[2] 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 174.

[3] 林拓.世界文化產業發展前沿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 6.

民族醫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以普洱學院為例,從民族身份的認同、民族語言的掌握情況、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等三個方面對邊疆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

【關鍵詞】邊疆少數民族 大學生 民族文化認同 調查與分析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人口僅占全國人口的8%,云南省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而且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地處邊疆的普洱市是典型的民族地區,民族成分眾多,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較大,全市人口將近250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將近150萬,占全區人口的60%,包括漢族在內有25個世居民族。其中人口超過十萬的有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5個民族。超過一萬的有布朗族、回族、白族,其余人口在萬人以下,少數民族人口比例之大,在省內和國內都是罕見的。普洱學院位于云南西南部邊疆城市普洱市,地理位置決定了該學院的學生大多來自省內的民族地區,當他們帶著求知的欲望和理想來到學校時,也帶來了他們各自的文化習俗和傳統。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是該民族及其文化和發展的前提。為了讓學生在多元文化碰撞和沖突中不迷失自我,懂得呵護、珍惜自己的傳統,弘揚優秀文化,同時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他族他人的文化,尊重他族的民族傳統,形成多民族學生和諧共處、團結友愛的局面,本文試以普洱學院為例,從民族身份的認同、民族語言的掌握情況、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程度等三個方面對邊疆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

一、調查對象

我們借鑒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編制了《普洱學院少數民族同學民族認同情況調查問卷》,問卷分成不定選擇題和綜合題兩部分,選擇題主要考察學生的民族身份認同、民族歸屬感和民族態度,而綜合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態度,同時還運用觀察、訪談等方法搜集原始資料。

在普洱學院就讀的大學生來自云南各縣市及部分省外學生,少數民族學生涵蓋了23個以上的民族,2008年為1109人,占全??側藬档?5%,2010年為675人,2011年為656人,都占到全??側藬档?4%。2012年隨著學校辦學規模擴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少數民族學生人數也隨之增加。2012年為1109人,占全??側藬档谋壤哌_57%;2013年為1025人,占37%,2014年為1037人,占36%。因此,普洱學院可以說是個典型的邊疆民族高校,對學生的民族文化身份認同狀況的調研顯得十分重要。

本文將在校的所有少數民族學生都納入調查范圍,目的是為了全面客觀地了解大學生的民族認同狀況。我們共發放問卷890份,回收718份,回收率達到80%,回收有效率為100%。這里我們選取了來自不同地州較有代表性的彝族(255份)、哈尼族(105份)、佤族(21份)、拉祜族(38份)、傣族(47份)作為考察分析對象。

二、數據分析

在對原問卷進行整理后,抽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考察分析。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民族身份的認同

表1 你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意識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嗎?

備選

答案 彝

(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是 120 0.47 56 0.53 13 0.62 17 0.44 27 0.57

B.否 41 0.16 18 0.17 2 0.1 7 0.18 4 0.09

C.有時 92 0.36 31 0.30 6 0.29 14 0.37 16 0.34

表2 你為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

備選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驕傲 205 0.8 83 0.79 18 0.86 32 0.84 42 0.89

B.自卑 — — 1 0.01 — — — — — —

C.無所謂 49 0.19 21 0.2 3 0.14 6 0.16 5 0.11

表3 你在陌生人面前會隱藏你的民族身份嗎?

備選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會 12 0.04 8 0.08 — — 3 0.08 5 0.11

B.不會 243 0.95 97 0.92 21 1.0 35 0.92 42 0.89

表4 如果有人的言語和行為冒犯了你的民族,你會認為:

備選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可以

容忍 95 0.37 29 0.28 7 0.33 12 0.32 13 0.28

B.不可以

容忍 153 0.6 70 0.67 14 0.67 24 0.63 31 0.66

C.無所謂 7 0.02 5 0.05 — — — — 2 0.04

表5 在你所屬的民族和其他民族發生矛盾時,您的態度?

備選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族

(人) 比例

(%)

A. 57 0.22 25 0.24 7 0.33 8 0.21 11 0.23

B. 196 0.77 77 0.73 13 0.62 28 0.74 34 0.72

C. 1 — 3 0.03 1 0.05 2 0.05 2 0.04

注:A為挺身而出,為本民族兄弟幫忙;B為誰有理幫誰;C為與我無關,誰也不幫。

表6 有時你希望你是漢族嗎?

備選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是 17 0.07 17 0.16 1 0.05 4 0.11 7 0.15

B.不 238 0.93 88 0.84 20 0.95 34 0.89 39 0.83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學生經常意識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傣族回答“是”的占到總人數的53%,佤族高達62%,而“有時”意識到的選項也占到全部人數的三成以上,說明少數民族大學生能很快地標定自己的民族,在潛意識里記住自己的民族身份。而且80%以上的學生為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驕傲,90%以上的學生在陌生人面前不會隱藏自己的民族身份,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歸屬感。在此項問題中只有一個哈尼族學生對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自卑”,通過訪談,了解到這與該學生所生活的環境有關。他從小生活在本民族的聚居區,村寨中傳統文化保留較為完整,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語言是本民族語言,一直以來幾乎沒有和外界交流的機會。直到上學后才與其他民族學生接觸,開始學說漢語方言和普通話,由于其發音不準常被同學笑話,因此給他帶來很長時間的困擾,使他從心底覺得是自己的民族閉塞落后,處于邊緣位置,這實際上內心里升騰的是一種對民族文化的危機感與改變民族落后狀況的迫切感。

對民族身份感到無所謂的學生比例在20%以下,這部分同學的家庭住址基本上都在城鎮,父親和母親也大多是國家工作人員,他們處于遠離民族聚集區,所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浸染相對較少,因此如果不是刻意提醒或被詢問,幾乎意識不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對于“是”與“不是”沒有太多的感覺,因此也談不上民族歸屬感。超過60%的學生不能容忍他人的語言和行為冒犯自己的民族,民族自尊心較強,對民族的尊重感較重,有時甚至出現對抗語言或行為。

超過70%的學生,沒有表現出狹隘的民族心理,表現在當自己的民族與其他民族發生矛盾時,他們能比較理智地看待和處理,認為“誰有理幫準”。但也有同學出于民族義氣、弟兄情感,不管青紅皂白、不分是非對錯,只要自己的民族弟兄有難,一律出手相助。在一些民族中,民族情感、弟兄情誼是很深厚的,他們或許曾經相約過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即使沒有約定,也是從民族本身的利益出發而義氣地站在民族兄弟之列。

少數民族學生對漢民族及其文化的態度,80%以上的學生不希望自己是漢族,佤族學生的比例甚至高達95%,彝族也達到93%,民族自身文化認同感很強。在綜合題中,所有的學生都認為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個性有意義,但這與認同漢文化沒有矛盾,認為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文化一樣歷史久遠,各有長處,應共同發展。確實,每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中的一元,五十六個民族休戚與共,榮辱相依。在現今社會,他們認識到要不斷地努力適應主流文化——漢文化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會,尤其是從小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學生,他們受漢族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影響較小,在稍大進入學校時深感適應的困難,特別是語言方面,哈尼族和拉祜族學生在學習漢語拼音時稍覺吃力,以致在他們的小學階段,教師的課堂用語除普通話外,還須說漢語方言,甚至還須熟悉一些少數民族語言。

(二)民族語言的掌握情況

表7 你會使用本民族的語言嗎?

備選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會 91 0.36 44 0.42 10 0.48 7 0.18 29 0.62

B.不會 90 0.35 34 0.32 4 0.19 13 0.34 7 0.19

C.會一點 73 0.29 27 0.26 7 0.33 18 0.47 10 0.21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目前我校少數民族學生會使用本民族語言的人比例不均,最高的是傣族,達62%,依次是佤族48%,哈尼族42%,彝族36%,拉祜族最低18%,“不會使用”的人數也不少,彝族、哈尼族、拉祜族達到30%以上。一般來說,生活于民族聚居地的少數民族學生會講本民族語言,生活于雜居地或城鎮當中的少數民族學生不會講。但也有例外,并不是生活于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數民族學生就會講本民族的語言,這與我們的設想不相符。其個中原因或是由于該地區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在經濟、生活、語言等多方面都已同化于漢族,或是部分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講本民族語言,而是刻意地教他們說漢語方言,因為他們覺得,唯有如此自己的孩子與別人交流和在學校受教育時才沒有障礙,將來走向社會發展的空間也更大。但實際上,語言是一個民族外在的表征和文化的載體,許多民族文化就體現語言、詞匯上,同時語言在人們年幼時就通過心理機制、習俗規約、文化氛圍等傳遞存入大腦,如果不掌握本民族的語言,就不會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也很難說個體對本民族的文化能有多少了解。

(三)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表8 你對本民族的歷史了解嗎?

備選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了解 40 0.16 11 0.1 4 0.19 9 0.24 7 0.19

B.不了解 31 0.12 17 0.16 1 0.05 6 0.18 3 0.06

C.知道一些 183 0.72 77 0.73 16 0.76 23 0.61 36 0.77

表9 你從什么途徑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備選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 147 0.58 70 0.67 18 0.86 24 0.63 23 0.49

B. 6 0.02 2 0.02 — — 2 0.05 — —

C. 41 0.16 11 0.1 2 0.1 2 0.05 — —

D. — — 12 0.11 1 0.05 3 0.08 — —

AC. 9 0.04 — — — — 1 0.03 — —

AD. 10 0.04 — — — — 3 0.08 — —

注:A為家中長輩的教誨;B為學校教育;C為電視、廣播、報紙和雜志;D為通過書本知識的閱讀。

表10 你對本民族的習俗了解嗎?

備選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了解 99 0.39 23 0.23 9 0.43 14 0.37 27 0.57

B.不了解 7 0.03 12 0.11 — — 3 0.08 1 0.02

C.知道一些 149 0.58 70 0.67 12 0.57 21 0.55 19 0.4

表11 村里人經常會主動地把本民族的傳統知識告訴給您嗎?

備選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會 149 0.58 59 0.56 15 0.71 22 0.58 28 0.6

B.不會 106 0.42 46 0.44 6 0.29 16 0.42 19 0.4

表12 您對本民族歷史文化資源的總體評價是什么?

備選

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 75 0.29 20 0.19 12 0.57 9 0.24 15 0.32

B. 53 0.21 24 0.23 3 0.14 11 0.29 11 0.23

C. 124 0.49 60 0.57 6 0.29 18 0.47 21 0.45

注:A為非常豐富也非常有價值;B為比較豐富也比較有價值;C為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有一定價值;D為歷史文化資源不夠豐富,價值也不大。

表13 你對保存本民族文化遺產的態度?

備選答案 彝(人) 比例

(%) 哈尼

(人) 比例

(%) 佤(人) 比例

(%) 拉祜

(人) 比例

(%) 傣(人) 比例

(%)

A.很贊成 242 0.95 89 0.85 21 1.0 35 0.92 41 0.87

B.說不清 11 0.04 13 0.12 — — 2 0.05 3 0.06

C.不太贊成 1 — 3 0.03 — — — — 2 0.04

D.不贊成 — — — — — — — — 1 0.02

對歷史文化(習俗)的了解程度反映—個個體對本民族的關切程度和親近程度。在該項研究中,大約70%的學生對本民族的歷史“知道一些”,各民族學生“了解”與“不了解”的比例不均衡,拉祜族有24%的學生了解本民族的歷史,佤族和傣族也達到19%。哈尼族“不了解”的比例較大,達到16%,佤族最小,僅占5%。雖然有部分學生不了解,但“了解”和“知道一些”的總比例較高,總計都達到80%以上,說明少數民族大學生比較關心本民族的過去,重視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習俗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生活本身即是文化,所以少數民族學生對本民族的習俗比較了解,比例在40%-50%不等,加上“知道一些”的人數比例,達到90%以上,彝族和傣族甚至高達97%。他們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途徑一般是“家中長輩的教誨”,這個選項的比例哈尼族、佤族和拉祜族達到60%以上,佤族甚至高達86%,說明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的傳承上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數民族學生的長輩依然本著尊重民族文化與傳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自覺地承擔教育下一代的使命。遺憾的是,在今天民族傳統文化不斷流失,國家大力倡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學校教育獲得對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相當少,比例僅為2%,他們只能通過傳媒和書本來了解,這說明學校教育主要是以漢文化傳授為主,課程設置極度偏向于主流文化,作為學生有效了解民族文化的課程幾乎沒有,甚至過去已開設的課程現在已被取消。因此,在所回收的問卷中,大多數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少數民族文化課程,他們為自己處在多民族地區卻對其他民族甚至本民族的文化缺乏相應的了解而感到悲哀,希望通過開設相應的課程和活動,達到民族間的相互了解,從而能更好地相互理解與尊重,進而也能使民族文化更好地長久地傳承下去。目前全國高校中只有不多的院校開設有少數民族文化課程,而且多數是選修課,由于課程設置及選修人數限制等因素,也使學生很難選到自己理想的課程,因此,高校教育不應忽視少數民族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應該把學生也納入文化傳承人的行列中來,在高校中培養其科研興趣及科研精神。

少數民族學生對本民族的歷史文化資源的總體評價都較高,認為“非常豐富非常有價值”的比例,佤族最高達57%,最低的傣族也有19%,認為“有一定價值”的比例也不低,都在20%左右。因此94%以上的學生認為應該學習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而且對于本民族文化遺產的態度相當積極,85%以上的學生“很贊成”保存本民族文化遺產,佤族甚至是100%贊成,彝族比例也高達95%。在現代條件下,漢族主流文化日益滲入少數民族地區,其社會經濟生活發生很大變化,許多民族文化漸趨消失,處在這樣背景下的少數民族學生感到保存和傳承本民族文化的迫切性,渴望本民族的文化個性能與中華民族的整體文化長期共存。

三、結論與建議

民族認同是世界上每個國家尤其是多民族國家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它也是一種具有文化普適性的心理現象。在云南普洱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大雜居、小聚居的現象非常普遍,存在多個民族共居一縣一鄉的情況,各民族之間由于山水相連,相互之間常?;ネㄓ袩o,互幫互助,甚至打親聯姻,因此,民族認同往往具有多元性。在我們所回收的問卷中,就有好幾個同學對自己的身份同時填寫了兩個民族,究其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屬于不同的民族身份,而他們對兩種民族文化都有所了解和認同,因此對于文化的多元性他們并不排斥,而是持一種認同的態度。而佤族學生的文化認同比例最高,其原因與他們生活的自然環境是分不開的,因為比較而言,佤族主要聚集在云南普洱和臨滄的兩個邊境縣,我們通常稱他們居住的地方為阿佤山,由于地理原因,佤族與外界的交流較之其他民族相對少一些,自身的傳統文化也保留得比較完整。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是否考慮和認識少數民族學生的個性和習俗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有些學生不喜歡個別老師的原因就是因為老師說過不尊重他們的話,甚至由于老師在課堂上舉的例子不太恰當或表述不當而引起少數民族學生的反感。在同學的相處中,有時同學關系不夠融洽,也是因為某些同學的出口傷人,歧視民族學生、貶低民族文化,不尊重他人他族的文化傳統造成的。

從調查情況來看,少數民族大學生由于受教育的關系,一般能理性地認識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的意義與價值,他們渴望更多地了解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希望能在文化傳承上盡一分微薄之力,對自己民族傳統習俗中的一些消極方面也能客觀分析對待。由于地理環境的原因,他們中的多數人從小接受學校教育,甚至寄宿在學校,因此,他們對自我民族文化的認知程度與現實文化狀況存在著一定偏差,對很多深層的文化內涵了解不多。他們在認同自己民族身份和文化的同時,也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祖國作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母體,同樣為他們提供智慧源泉、情感慰藉和精神家園。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質量普遍較低,有很多學生是村里唯一的大學生,他們背負著家鄉父老的期望來到學校,渴望通過學習文化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命運,而在文化沖突和碰撞中也不乏困惑和迷惘,但對生養自己的土地和親人內在的情感依戀卻沒有減弱,面對很多少數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遭到沖擊而日益流失的現狀,他們認識到了在文化傳承、弘揚和保護中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丁捷.文化認同,和諧邊疆建設之魂[J].群眾,2007(9)

【作者簡介】潘雪玲(1980- ),女,廣西南寧人,普洱學院中文系講師,研究方向:民俗文化、民間文學;薛敬梅(1968- ),女,云南思茅人,普洱學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文學人類學。

(責編 何田田)

民族醫學論文范文第3篇

2、黎英海聲樂套曲《唐詩三首》的藝術特征探析

3、朝鮮族歌曲的民族風格

4、探究丁善德鋼琴作品的音樂創作風格

5、低音提琴獨奏曲《草原之歌》中蒙古風情的詮釋

6、蒙古族風格合唱創作研究述評

7、教材歌曲即興配彈之十

8、作曲碩士研究生民族風格創作意識的培養

9、論黎錦暉音樂創作的民族風格

10、中國鋼琴音樂藝術回眸

11、魯日融音樂創作思想論

12、中國影視作品中民族音樂的運用

13、淺談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電影音樂中的運用

14、民族音樂的一朵奇葩——民歌

15、審美視野下的當代中國手風琴音樂創作解讀

16、校園歌曲創作漫談(十)

17、廣西鋼琴獨奏組曲《西山畫頁》的演繹手法

18、《廣陵傳奇》的民族性特征解讀

19、音樂表演藝術的風格流派

20、中國鋼琴音樂民族化發展之探索

21、民族管弦樂隊低音拉弦樂器的改革與“拿來主義”

22、淺談中國民族風格在插畫中的應用

23、音樂中民族風格的體現概述

24、論小提琴民族化的發展和普及

25、王志信三首民族敘事性歌曲的藝術特征

26、解析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

27、淺談民族唱法的聲音訓練和演唱風格

28、淺析王建中的主要鋼琴改編曲及風格特點

29、施光南歌曲創作的民族風格與形式研究

30、藝術歌曲《黨的頌歌》的音樂創作特色

31、音樂在紀錄片中的作用

32、中國小提琴民族化發展途徑研究

33、從小提琴《思鄉曲》到民族精神

34、淺談中國鋼琴協奏曲創作中的民族化追求

35、淺述西班牙民族風格在《伊比利亞》中的體現

36、民族管弦樂作品的個性創新與運用

37、電影音樂民族化、民族風格探討

38、對中國鋼琴作品的民族性風格的認知和思考

39、鋼琴音樂元素與電影音樂契合的策略

40、論江文也早期鋼琴音樂的民族風格

41、羌族風格廣場舞的創編研究

42、中國鋼琴作品《春舞》的民族音樂風格

43、中國鋼琴作品中民族音樂元素的審美特征

44、古韻新聲:從《梁?!返健澳弦簟?/p>

45、從音樂文化的歷史角度探析歐洲音樂的民族性

46、淺談小提琴演奏中國作品的演奏特點

47、淺析中國鋼琴作品的民族風格

48、民族管弦樂隊低音樂器改革的新進展

49、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鋼琴音樂創作分析

民族醫學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民族醫學;醫學人類學;多元醫療體系;研究趨勢

何謂“民族醫學”?這個概念受分類原則界定而有所不同,在現實研究中也常會與“民族醫藥”“傳統醫學”“民間醫藥”等概念混淆。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有學者認為民族醫學指“我國少數民族在歷史上創造的和沿用的傳統醫藥的總稱,是各少數民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的防病治病的豐富醫藥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總結”[1],將其與中醫學、民間醫學一起統稱為傳統醫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發表的《世衛組織傳統醫學戰略2014 - 2023》一文,“傳統醫學是在維護健康以及預防、診斷、改善或治療身心疾病方面使用的種種以不同文化所特有的無論可否解釋的理論、信仰和經驗為基礎的知識、技能和實踐的總和”。1201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的總則第二條將中醫藥和少數民族醫藥統稱為中醫藥[2]。在筆者看來,民族醫學體系既包含了用藥經驗和習慣,也包含了醫療實踐方式。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后者在具體的實施中常常包含前者,因此本文亦使用“民族醫學”這一說法,側重指代我國55個少數民族的醫學體系。

作為人類學學科的分支,醫學人類學及至20世紀60年代左右才真正確立。通過研究人類的疾病與健康,關懷不同地區的公共衛生問題,同時也關注全人類的醫療資源與醫療制度,以爭取更公平有效的疾病治療方式。在醫學人類學的研究視閾里,對不同社會文化里的傳統醫學的關注既延續了人類學傳統的研究取向,也為傳統醫學在現代醫學背景下的發展挖掘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醫學人類學視角下的民族醫學研究脈絡與重點

人類學作為關注異文化的學科,早期的許多研究就已經涉及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醫療行為,醫學人類學受各時期理論的主導,呈現出不同的研究范式。

(一)醫學人類學研究范式概述

20世紀初期,受進化論思潮的影響,西方學界多將傳統醫學當成“原始”的治療方式。里弗斯(W.H.R. Rivers)在1924年出版的《醫學、巫術與宗教》(Medicine,Magic,and Religion)一書將傳統社會的醫療文化與宗教信仰、魔法、巫術等進行了系統聯系,將其作為社會習俗和文化整體的組成部分,從信仰的角度探索非西方的疾病認知與醫療行為,將魔法的與宗教的醫學知識稱為原始醫學(primitive medicine)[3]。1932年,克萊蒙茨(F.E. Clements)在發表的《疾病的原始概念》(Primitive Concepts of Disease)一文中將文化特征納入病因理論之內,分成了巫術、違反禁忌、疾病、實體入侵、鬼怪侵擾、精力損耗5個部分[4 - 5]42。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文化相對論的理論主張用公正平等的態度看待全人類文化,肯定異文化存在的價值,上述帶有進化論色彩的“原始醫學”概念受到了許多批評,并逐漸被民族醫學、民間醫學、傳統醫學等說法取代,用以指代除去西方生物醫學之外的其他地方文明的醫學[6]。結構功能主義學派則是將儀式治療、疾病認知作為認識原始部落社會結構的一個窗口,例如埃文斯 - 普里查德(Evans - Pritchard)將巫術、魔術、宗教并置討論,對巫醫、魔法師等神職人員的身份地位、治病方式作了生動的展現,還原阿贊德人的認知和社會結構[7];維克多·特納(Victor Turner)考察非洲恩丹布部落的多個儀式,并展現了與之相關的巫術信仰和儀式治療的內容,從象征的理論視角豐富了儀式過程,探索了原始部落對疾病的思考和醫治[8]。

國內醫學人類學的發展與研究路徑總體上與西方學界保持一致節奏。早期關于民族醫藥的記載多在一些游記或雜記中,從醫學人類學視角對民族醫學或者說傳統醫學進行討論的,林惠祥先生1948年出版的《民俗學》一書中可見雛形,該書以民俗文化的角度概要介紹了地方性的疾病認知與醫療實踐經驗[9],呈現了如薩滿、儀式等地方文化事項。隨著20世紀50年代開展的“民族識別”工作,少數民族的醫藥開始作為某一社會文化內容有了明確的呈現,如《鄂倫春族情況——鄂倫春族調查材料之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阿榮旗查巴奇鄉索倫族情況——索倫族調查材料之一》等一系列關于不同少數民族社會歷史的調查報告。從研究的內容和系統性而言,許烺光先生的《驅逐搗蛋者》一書應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醫學人類學著作。該書對比了1942年云南大理西城的一次對抗霍亂行動和1975年香港沙田治理鼠疫的行動,旨在說明科學與宗教并非是徹底的二元對立結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對抗方式,理性與非理性與否并沒有一個明顯的界限,二者常常會相互交織[10]。許烺光先生之后,醫學人類學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在國內逐漸受到關注。1986年中國人類學會編輯出版的《醫學人類學論文集》和《人類學研究》可以說是其興起的標志[11]。

發展至今,國內醫學人類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學者。從現有研究而言,基本遵循社會文化視角、政治經濟視角、生物文化視角、建構主義視角[12]關注人類的疾病與健康問題,內容涵蓋公共衛生、醫患關系、民族醫學等。其中,以民族醫學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類本土化實證研究頗具代表性,具有闡釋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二)國內民族醫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席煥久在《醫學人類學》中總結了民族醫學理論的幾大共同特征:一是身體有保持穩定和自己治愈的特性:二是人是由身體、心理和精神構成的整體,治療的時候需要整體論治;三是治病要找出病根病因;四是要辨證論治,針對不同的個體提出治療方案;五是其醫學理論認為宇宙與人體之間存在這一種超自然的聯系[13]58。筆者認為,民族醫學的實質是指一個地方的疾病與健康文化,一種如藏、蒙、傣醫一樣有完整理論體系和文本;另一種則尚未形成自己理論體系但有豐富的醫藥經驗[14]。

從現有的研究來說,從醫學人類學的角度對民族醫學作具體闡釋的可劃分為3個方向:一為地方性知識視角下的疾病認知;二為多元醫療體系的治療模式;三為民族醫學的傳承與發掘問題。需要說明的是,對具體某個少數民族醫學的研究,如藏醫學、蒙醫學、傣醫學、彝醫學等都有專門的書籍或文章出現,因下文所探討的內容里或有包含或交織,因此不做具體闡釋。

1.地方性知識視角下的疾病認知

“醫”的繁體寫法有“醫”和“毉”,其中,“酉”是以前用藥酒為外傷治病的方式,“巫”通“酉”,是指古時的醫者身兼巫師一職。格爾茨(C.Geertz)認為除去西方的知識體系之外,存在的一種與民族、民間性知識和認知模式相關的知識,是具有文化特質的地域性知識,是特定空間、事件、地域里相結合的產物,即地方性知識[15]。不少研究指出,在醫藥尚不發達的時期,地方的巫師或神職人員是當地的醫生、治療師,其治療方式帶有宗教儀式性,受當地信仰、風俗習慣、經濟條件、地方文化的驅使,人們會出現不同的就醫選擇和疾病解釋,所給的藥物常常有“神藥兩解”的效用,除了治療身體實質性的病痛,也有治愈受到驚擾、精神失常、巫術影響的心理疾病。對此,國內學者多從地方性知識的解釋視角對民族醫學的疾病分類與治療方式進行挖掘,并對由此產生的醫患關系做進一步闡釋。

程瑜化用費孝通先生的“鄉土”概念對有別于生物醫學的地方醫學作了描述,指出水族傳統醫學是一種源自日常生活實踐的經驗醫學,無系統的醫學理論作基礎,最大的特點是“巫醫結合,神藥兩解”[16]。李永祥教授根據彝族尼蘇人的傳統疾病觀念將疾病分成需要通過宗教治療的疾病和通過服藥治療的疾病,前者通常表現為恐慌、做噩夢等,后者則有具體的病變部位[17]。而海南美孚黎文化則將疾病歸因為靈魂、身體、鬼魂、“花”作祟引起的疾病,通過叫魂、洗屋等儀式治療,用“結構性排異”的治療邏輯矯正患者失序的文化世界[18]。此外,羌族巫醫與醫療技術、大理白族的儀式治療等多個質性研究,都體現了地方文化對病因認知、疾病分類以及治療方式的作用。

這樣的治療方式也引發了對醫患關系和社會關系的思索。汪丹教授以白馬藏族民俗醫療為例,認為病人及其家人、親屬、所在社群對治病儀式的療效有協助效應,幾者既可以對病患的疾痛“感同身受”,其關系也可以在儀式中得到疏通于調節[19]。段忠玉則從醫學信仰、社會記憶功能的角度來分析傣族口功摩雅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指出地方性知識雖然在本土其他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醫療這一方面卻有利于消解醫患二者的緊張關系[20]。孫薇薇則是從個人、家庭、社區、族群4個緯度探索了地方性知識在疾病和健康問題發生時的作用,指出在中國的本土研究中,族群或民族文化是一種文化邊界明確的地方性知識,在異質性強的族群或民族文化中體現更為明確,例如侗族的收驚醫療模式、彝族畢摩的儀式治療、傣族的口供治療等民族醫學[21],都存在本土化的疾病解釋邏輯,從而衍生不同的治療方式。

可以說,人們尋醫問藥的行為方式受其所處的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而在生物醫學普及的今天,隨著就醫選擇的增多,也形成了萊斯利(Charles Leslie)所說的多元醫療(medical pluralism)并存的狀態[22]。

2.多元醫療體系的治療模式

所謂的多元醫療體系,醫學人類學家的劃分標準各有異同。鄧恩和弗雷德里克等(Dunn,Frederick,etc.)依據文化生態環境劃分了地方醫療體系(local medical systems)、區域醫療體系(regional medical systems)和世界性醫療體系(cosmopolitan medical system)[23],凱博文(Arthur Kleinman)將一個社會文化內的醫療實踐方式分成了專業醫療(professional sector)、民俗醫療(folk sector)、大眾醫療(popular sector)3個層次,大眾醫療部分通常是由患者及其家庭、社會網絡、社區實踐的保健行為組成[24]。在此基礎上,國內一些學者也提出了本土化的分類方式,但基本沒有脫離這個框架。劉志揚教授依據行醫主體性的不同將西藏的醫療體系分成了3類,一是由國家經營的中醫和西醫醫院;二是藏醫院;三是沒有獲得國家行醫許可證的喇嘛醫生等[25]114。張實教授將少數民族村寨的醫療方式分為自然醫療體系、擬人醫療體系和現代醫療體系[26]。王思亓在考察了中尼邊境尼泊爾人的醫療行為后,將當地的醫療體系劃分成了現代西方醫療體系和民族醫療體系,后者主要是指以非專業的以家庭為主的草藥治療以及建立在宗教信仰上的民間治療儀式[27]。這些分類方法的背后是對不同地方的思考方式、社會文化、行為邏輯的一種總結,而最明顯的共性的是從疾病分類學和治療方式而言,民族醫學與生物醫學呈現出的對立并存狀態,在國內目前的研究中也涌現了許多代表性的個案。

劉小幸在結合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宗教信仰的背景下對楚雄“羅羅頗”和涼山“諾蘇”兩個彝族地區的醫療保健行為進行研究,在呈現兩個地區豐富醫療體系的同時,又展現了二者對健康的需求,以及求醫過程中出現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她的研究指出了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在民族地區共生并置的現狀,以及傳統社會對現代醫療的接受程度和態度[28];烏仁其其格通過對蒙古薩滿醫療的研究指出傳統醫學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處于衰落時期,但是在現代醫學無法完全解決人類健康問題之時,多元醫療的取向仍然是存在的[29],該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必然性[30],傳統社會借用宗教信仰儀式、民間巫術、大眾家庭療法、草醫等方式達到健康、驅逐疾病的方式,醫療系統和行為健康具有多樣性,能夠在多個層次上滿足當地人“看病”的需求,各醫療體系之間并非簡單替代和并存,而是各有所長[31 - 33]。在這種共存的背景下,余成普通過對侗族村寨的醫療個案研究進一步指出,各醫療體系處于互補共生的狀態,但是多元醫療同一體系內部也存在相互競爭,同時,他認為鄉土社會中的日常倫理可以作為相關研究的切入點,以此了解醫患關系結構[34]。

上述的研究可以發現,受當地現有醫療條件的制約、個人社會網絡、社會環境的影響,當地人也會根據自己的疾病狀況選擇不同的就醫方式,多元醫療體系在不同的疾病分類治療中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普適性,而對于推動民族醫學本體的傳承發展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和偏僻地區推行公共衛生及健康計劃時,必須考慮到當地人對疾病和衛生的基本態度和觀念以及推行者本身的想法和他與當地人的關系”[13]32。

3.民族醫學的傳承與發掘

根據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指出,目前我國中醫藥(含民族醫藥)的特色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的確,在我國目前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生物醫學占據主導話語,民族醫學成為補充醫療或替代醫療,后者生存空間容易受到擠壓。

如同國內多數傳統文化現狀一般,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人多數走向城市,農村逐漸“空心化”,根植于地方的傳統文化面臨缺乏傳承人的困境,民族醫學也遭遇了類似的問題,因此學者們多從文化產業和文化多樣性的視角出發談論民族醫學的傳承與保護問題。如楊昌文所著的《民族醫藥調查研究》梳理了彝族、納西族、藏族的醫藥文化,從病因理論、治療手段等知識1。諸國本的《中國民族醫藥散論》借用了費孝通先生的“多元一體格局”理論強調了傳統醫藥文化的“多元一體”是繼承發展民族醫學的基礎。多元是指其文化背景、學術體系和診療內容方面的原則不同,一體則是指它們之間的文化聯系、趨同傾向和主流共識[35],應當加強對少數民族醫學的發掘、整理和利用,并且能夠將民族醫藥納入現代社會醫藥衛生資源之中;梁峻應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醫學人類學、社會醫學等多角度研究民族醫學的哲理和文化類型,強調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模式轉變過程中,民族醫學具有客觀存在的潛能[36];秦阿娜的《醫學人類學視野下的少數民族醫藥傳承與保護》則以涼山彝族的醫藥為研究對象,從文化的結構對民族地區的醫療與健康行為進行闡釋,指出培養傳承人能促進民族醫藥治療有效性和社會認可度的提高[37]。近年來,北京大學的賴立里教授與芝加哥大學的馮珠娣(Judith Farquhar)教授主持的“搶救發掘整理少數民族傳統醫藥”項目發表了一系列文章[38- 40],拓展了民族醫學的研究內容,從身心、感官、靈性等多個進度解釋民族醫學的知識體系、與地方民俗的勾連、醫藥保護開發方式等,對醫學人類學視角下的民族醫學研究有一定的推進作用。

上述的諸多討論在探索了不同少數民族就醫行為邏輯的背后,也點明了現代醫療與傳統醫學如何共生的方式,與此同時,學者們也認為傳統醫學在現代醫學的進入后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如療效的不確定性、行醫主體的行醫資格受到質疑、衛生條件不達標等問題。面對人類學家對傳統醫學的重視和肯定,也有學者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例如拜倫·古德就認為“信仰”成了世俗或大眾醫學、文化與科學知識的邊界,將病患的表達分析作為一種衛生信仰,將文化看作一種適應方式,將理性的、追求價值最大化的個人放在分析的首要位置[5]57,很容易讓人習慣現有的醫療行為,而忽略了隱藏在后的醫療不平等行為。同時筆者認為,受生物醫學的“科學理性”影響,在民族醫學的治療方式中,往往是注重儀式治療或巫術治療在心理層面的疏導作用,二者本身所攜帶的技術效果和理性邏輯常常被忽視。

二、國內民族醫學研究的不足與趨勢

根據現有研究,國內人類學界對民族醫學的關注多集中在疾病認知、多元醫療體系等方面,對民族醫學的病患敘事模式、民族醫學與歷史人類學的關系這一方面的研究仍有欠缺。

(一)民族醫學與疾痛敘事模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衛生學方面的進步,從20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影響人類健康的病因從疫病、傳染病等轉向了慢性病一類的問題。自此,現代醫學越發難以應對病患的需求,與日常生活、個人經歷、社會問題、心理狀態等與疾病的聯系逐漸受到重視,醫生除了要解決病人身體上的問題,還要應對他們“生活中的問題”[41]。

在20世紀80年代初,凱博文借用闡釋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以慢性病患者的身體當成連接社會、疾病、文化、政治的媒介,去解釋這種牽連日久的疾病背后的社會成因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在這個研究范式里,患者的感受、心理狀態、敘事內容至關重要,也是現今醫學人類學研究的主流取向,“研究產生疾痛意義的過程,把我們帶入一些個體的日?,F實生活中,他們像我們一樣,必須應對疾痛、病殘、難堪的失卻和死亡威脅造成的緊急狀況。確實,慢性疾痛教會我們認識死亡,讓我們懂得,撫慰失卻是治愈過程的重心所在,也是生命漸漸老去的主要部分”[42]。

不過,結合疾痛敘事范式對民族醫學作針對性的研究目前尚少,多數是作為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進行呈現。如孟慧英在考察了薩滿文化醫療后指出薩滿文化中對于疾病的口述故事,可以借用患者、家屬等人的敘述和解釋,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對自己所造成的困擾,從而產生不同的醫患互動,“人類醫療應該重視一個人的知識文化形式對于患者和治療者雙方的引導和束縛”[43]。馬得汶在其博士論文中則指出受到生物醫學的影響,患者自身在醫療過程中的能動性、民族文化傳承、宗教民族與疾病治療的關系都很容易被遮蔽,因此強調了要突出患者在醫療過程中的能動性,強調文化傳統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參與價值[44]。范長風教授認為患者疾痛敘事所產生的醫患共情、儀式敘事所帶來的心靈撫慰是一種重要的人文關懷,有助于消解當下緊張的醫患關系[45- 46]。

目前,亦有學者用“敘事醫學”的概念對醫患關系、臨床經驗作出分析,但目前研究的主體仍然是以中醫或西醫為主,并且多從醫學的傳承脈絡入手,對病因理論和醫學實踐方法的醫學人文精神進行挖掘,以期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打破以醫生為主導的常規醫療模式[47],這類研究強調要重視患者的身心體驗,將敘事與臨床相結合,用于具體的實踐之中。民族醫學是根治于地方社會所發展起來的醫療實踐方式,受“鄉土社會”下人際關系和倫理影響,疾痛敘事模式有更實際的操作空間,也能進一步少數民族地區的疾痛認知和社會關系結構。

(二)民族醫學和中國醫學史的結合

20世紀中期之后,國內學者受到西方史學界和社會學界的影響,將社會文化歷史與疾病進行結合,對地方災疫時病、國家政治的研究漸漸興起,并成為主流,醫學史從疾病史向社會史、文化史、政治史各個方面進行了拓展,并強調疾病史研究中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48]。發展至今,醫學史已逐漸成為學術熱點,研究內容也呈現多元化。

陳邦賢先生認為醫學史的研究主要有醫家地位、醫學知識、疾病歷史3類,此后慢慢轉向研究人類認識疾病的歷史過程與規律。余新忠強調醫療史作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不應當自我封閉,應該消除內外史之間的區隔,展現其獨特的研究視角,關注醫生群體、疾病的隱喻、歷史上的疾病體驗等諸多問題,對中國醫學思想的演變展開新的認知[49]。從研究內容來說,既有對不同朝代里衛生防疫機制和醫療方式的剖析[50 - 51],對某一特殊疾病如“麻風”的解析、對醫學知識的建構傳播與發展成因的溯源[52],也有對不同政治空間下醫學制度形成的追蹤[53]。并且李貞德、費俠莉(Charlotte Furth)等學者將女性的身體和疾病置于歷史背景下,出版了《性別、身體與醫療》《女人的中國醫療史》《繁盛之陰》等著作,對女性在歷史上的社會地位和權力關系進行梳理。

不難發現,現有的醫療史研究多以中醫學為主,以55個少數民族醫學為主的醫療史研究幾乎未見。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一是除去如藏族、傣族、維吾爾族等留有醫學文字記載的少數民族,其余少數民族醫學留存的文字文本較少,不利于醫療史史料的爬梳;二是即使留有文字,也需要懂得相關文字的學者進行翻譯解讀;三是醫療史的研究離不開其民族史,而后者也存在資料不足或需專業學者協助。民族醫學涵蓋了不同少數民族對生命、天地、身體、人的思索和實踐,如何從歷史人類學的角度對其進行挖掘,從而解讀不同時期下的社會面貌,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三、疾病、醫學與文化:民族醫學研究的再思考

目前,國內對民族醫學本體的研究中,涉及藥物配伍、藥物化學、藥理學等方向,亦有專業的藥科類大學和藥廠從事相關的科研開發。從國家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層面來說,將民族醫學納入非物質文化保護,重視中西醫資源的平衡仍是主要工作。從醫學人類學研究的視角而言,連接民族醫學與地方社會文化仍是重要的篇章。

如何勾連疾病、醫學、文化的問題,美國人類學家羅伯特·漢(Robert Hahn)為此作出了具體闡釋,他將對社會文化影響疾病與治療的關聯稱為建構、調節、生產的3種方式。不論是作為民族醫學、吠陀醫學還是生物醫學的研究,筆者認為,這3種方式對了解不同地方的疾病與健康問題均有幫助。首先他認為在生理和物理的限制之外,社會文化建構了其社會成員思考和感受疾病與治療的方式。疾病的不同名稱、癥狀、發病過程、道德扮演的角色、疾病應對方式等都有獨特性。凱博文也認為在復雜社會中,不同社會階層會構建不同的醫學事實,例如專業的醫護人員和赤腳醫生的治療角度就不一定相同;其次,社會成員受其所處文化的概念、價值、觀點的影響,決定了他們在空間、時間上的分布,因此會改變個體和群體之間的接觸頻率和程度,這樣的活動會改變他們與病源的接觸性,某個疾病可能因此擴散或治愈,因此西方醫學在治療的時候也會采用活動調節的方式,用以改變他們與病原和醫療資源接觸的可能性。根據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病人角色”(sick role)[54]概念,病人不僅是患病的個體,也是一種社會角色,有一系列的制度和社會規范會強化社會對病人的社會期望。依據羅伯特·漢的這個調節理論,病人角色的不同也會起到信息交流的作用;最后,所謂的生產是指關系和觀念本身可能就是病原或者療法,這種更為直接的方式如同我們現在熟悉的安慰劑現象[55]92 - 94,文化期望會產生一種患者想要的療愈結果。

現階段,幾乎無法避免,在討論傳統醫學時總會與生物醫學相較而論。從上文論述的多元醫療體系研究而言,民族地區多種醫療方式相互交織使用的情況已是事實。中山大學劉志揚教授在研究了西藏農民的就醫行為后指出,當地農民對各種治病方法都是兼容并收的,治療手段取決于疾病的種類、治療成本、方便程度、宗教觀念。官方鼓勵藏族農民去正規醫療機構接受治療,對民間醫術、宗教療法等視為迷信手段不予鼓勵和支持,但也并沒有明確反對和宣傳,而現有的藏醫學評判標準基本是建立在以西醫為主導的現代醫學之上,忽視從藏族傳統文化脈絡中進行考察[25]111 - 123。事實上,這不僅僅是藏醫學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其他少數民族醫學都有類似情況發生。追其根源,除了有生物醫學的影響、醫療資源的傾斜、民族醫學的隱秘傳統療法沒有受到重視和傳承之外,也與民族醫學中的“信仰”文化相關。在這之外,我們還應當拓展研究的范圍,例如從民族醫學的文化脈絡、醫療體系里去探尋身體、性別在其中的意義。

醫學人類學是一門兼具人文關懷與應用性的學科,對民族醫學的研究也應是二者兼備,這不僅是追溯一個社會的醫療文化研究,更是要回到那個社會,去思考他們為什么如此選擇,為什么有這類醫療體系的出現,這樣的追問既能讓我們看到不同地方的就醫方式,更能夠讓我們了解其背后的社會問題。

參考文獻:

[1] 崔箭,唐麗.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學概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1

[2]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2.

[3] W.H. River. Medicine, Magic and Religion[M].Harcourt Brace, Roemer, Milton. 1924.

[4] Clements, Forrest E. Primitive Concepts of Disease[J].American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1932,32,(2):85 - 252.

[5] 拜倫·古德.醫學、理性與經驗一個人類學的視角[M]. 呂文江, 余曉燕, 余成普,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 張有春.醫學人類學的社會文化視角[J].民族研究,2009(2):57 - 66,109.

[7] 埃文斯 - 普里查德. 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M]. 覃俐俐,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8] 維克多·特納.儀式過程[M]. 黃劍波,柳博赟,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9] 林惠祥.民俗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48.

[10]許烺光.驅逐搗蛋者——魔法·科學與文化[M].王芃等譯,臺北:南天書局,1997.

[11]張翔.醫學人類學視角下民族醫藥研究趨勢綜述[J].新西部,2019(15):142 - 143,46.

[12]景軍.穿越成年禮的中國醫學人類學[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4(2):34 - 41.

[13]席煥久.醫學人類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

[14]甄艷,蔡景峰. 中國少數民族醫學[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5:4 - 7。

[15]克利福德·格爾茲.地方性知識[M]. 王海龍,張家宣,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

[16]程瑜.鄉土醫學的人類學分析:以水族民族醫學為例[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35 - 38.

[17]李永祥.彝族的疾病觀念與傳統療法——對云南赫查莫村及其周邊的個案研究[J].民族研究,2009(4):45 - 54,109.

[18]劉宏濤.儀式治療新解:海南美孚黎的疾病觀念和儀式治療的文化邏輯[J].民族研究,2013(1):58 - 66,124 - 125.

[19]汪丹.分擔與參與:白馬藏族民俗醫療實踐的文化邏輯[J].民族研究,2013(6):70 - 80,125.

[20]段忠玉,鄭進.傣族口功摩雅與醫患關系的醫學人類學分析[J].醫學與哲學(A),2016,37(8):63 - 66.

[21]孫薇薇,董凱悅.疾病的解釋與應對:基于地方性知識視角的解讀[J].思想戰線,2018,44(6):55 - 67.

[22]Leslie,C.. The professionalizing ideology of medical revivalism.[C]. //in M.B.Singer ed.,Entrepreneurship and Modernization of Occupational Cultures in South Asia.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73:216 - 242.

[23]Dunn,Frederick L.,Leslie,C.. Traditional Asian medicine and cosmopolitan medicine as adaptive systems[C]. //In C. Leslie (Ed.), Asian medical systems: A comparative stud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6:133 - 158.

[24]Kleinman,A.Concepts and a Model for the Comparison of Medical Systems as Cultural Systems[J].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1978,12,:85 - 93.

[25]劉志揚.西藏農民在就醫行為選擇上的文化觀念[J].開放時代,2006(4):111 - 123,110.

[26]張實.少數民族村寨疾病治療的人類學研究[J].思想戰線,2008(4):121 - 122.

[27]王思亓.理性選擇與文化邏輯:夏爾巴人跨境醫療行為的人類學解讀[J].廣西民族研究,2016(6):40 - 47.

[28]劉小幸. 彝族醫療保健 一個觀察巫術與科學的窗口[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9]烏仁其其格. 蒙古族薩滿醫療的醫學人類學闡釋[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30]段忠玉,李東紅.多元醫療模式共存的醫學人類學分析——以西雙版納傣族村寨為例[J].學術探索,2014(9):66 - 71.

[31]張實,鄭艷姬.治療的整體性:多元醫療的再思考——基于一個彝族村落的考察[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2(4):96 - 103.

[32]徐義強. 哈尼族疾病認知與治療實踐的醫學人類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33]張瀝元. 醫學人類學視角下藏族村落多元醫療體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8.

[34]余成普.多元醫療:一個侗族村寨的個案研究[J].民族研究,2019(4):68 - 79,141.

[35]諸國本. 中國民族醫藥散論[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

[36]梁峻. 論民族醫藥醫學類型和表達范式的比較研究[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1.

[37]秦阿娜. 醫學人類學視野下的少數民族醫藥傳承與保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

[38]賴立里,馮珠娣.規范知識與再造知識——以壯族醫藥的發掘整理為例[J].開放時代,2013(1):200 - 210.

[39]賴立里.多點、合作研究:西南少數民族醫藥調查的啟示[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6(6):12 - 16.

[40]賴立里,馮珠娣.知識與靈驗:民族醫藥發展中的現代理性與卡里斯馬探討[J].思想戰線,2014,40(2):18 - 22.

[41]威廉·考克漢姆. 醫學社會學[M]. 高永平、楊渤彥,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9.

[42]阿瑟·克萊曼. 疾痛的故事——苦難、治愈與人的境況[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3.

[43]孟慧英.人類學視閾下的醫療——基于薩滿文化醫療的思考[J].民族研究,2013(1):35 - 44,124.

[44]馬得汶. 西北民族地區醫療過程中的疾病與文化[D].蘭州:蘭州大學,2017.

[45]范長風.醫患之間的共情與病痛敘事——青海莫多寺曼巴扎倉的醫學民族志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9,40(5):69 - 73.

[46]范長風.安多藏區曼巴扎倉的醫學民族志[J].民俗研究,2019(1):136 - 143,159.

[47]王安璐,徐浩,陳可冀.醫學人文——談敘事醫學與中國傳統醫學[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39(1):119 - 120.

[48]王小軍.中國史學界疾病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史學月刊,2011(8):100 - 108.

[49]余新忠.當今中國醫療史研究的問題與前景[J].歷史研究,2015(2):22 - 27.

[50]余新忠. 清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以社會文化史為視角的探索[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9.

[51]余新忠. 清代衛生防疫機制及其近代演變[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6.

[52]梁其姿. 面對疾?。簜鹘y中國社會的醫療觀念與組織[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53]楊念群. 再造“病人”——中西醫沖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 - 1985)[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54]Parsons,T. Illness and the role of the physician: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51(21):452 - 460.

[55]羅伯特·漢. 疾病與治療——人類學怎么看[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2010:92 - 94.

[責任編輯:王 健]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Ethnomedicine Research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cal Anthropology

LI Wan?yan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Key words: ethnomedicine; medical anthropology; multiple medical systems

民族醫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民族體育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創新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因而應當更加重視對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積極探索更加圖片的高校體育教育方法。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首先簡要分析了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對促進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站在傳承民族體育文化的視域下,就如何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方法創新,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策略,旨在為促進高校體育教育步入更加科學化軌道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 民族體育文化 文化傳承 教育創新

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教育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民族體育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創新、發展方面具有十分價值,將民族體育文化融入到體育教育當中,應當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方向和趨勢。這就需要高校在開展體育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重視對民族體育文化的融合和創新,使高校體育教育步入更加科學化和創新化的發展方向。這既需要高校在開展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民族體育文化傳承重要價值的認識,而且也要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系統、全面的體育教育方法,努力使高校體育教學在傳承民族體育文化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1 高校體育教育傳承民族體育文化的重要價值

作為人類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體育從其本身的特點上體現出民族文化的橫向繼承關系,可以說是一種民族教育的手段。由于它本身具有較普遍的競技、娛樂和健身功能,比如武術、氣功以及其他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等等,都屬于民族體育文化。在現階段,將民族體育文化融入到高校體育教育當中,積極推動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對于推動高校體育教育科學、健康、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一方面,高校體育教育傳承民族體育文化,有利于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和創新。隨著“陽光體育運動”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全民健身運動”越來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對高校體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大背景下,通過大力弘揚和傳承民族體育文化,對于促進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和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通過傳承民族體育文化,能夠將體育教育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進而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步入更加良性發展的軌道,比如通過將民族體育項目納入到高校體育教育當中,大力開展拓展教育,可以極大的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朝著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能夠使高校體育教育在“立德樹人”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因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力推動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將民族體育文化融入到高校體育教育當中,能夠使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和創新取得更好的成效。

另一方面,高校體育教育傳承民族體育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由于民族體育文化屬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范疇,將民族體育文化融入到高校體育教育當中,除了可以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和創新之外,至關重要的就是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特別是由于民族體育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團結意識以及文化素養,對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當前有很多高校已經開始重視民族體育文化,通過卓有成效的融合與創新,極大的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比如某高校將武術作為重要的體育教育項目,在開展武術教學的過程中,不僅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了中華武術的文化體系,而且也使學生通過學習形相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不僅強化了學生的體育精神,而且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2 高校體育教育傳承民族體育文化的教育方法

高校在開展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特別是要從高校體育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教育方法,努力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要想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更好的傳承民族體育文化,除了要給予高度重視之外,還要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和探索,努力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是完善高校體育教育課程。高校在開展體育教育的過程中,要想更好的傳承民族體育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體育教育課程方面狠下功夫,使其更具有文化傳承性。這就需要高校除了要對現有的體育課程進行系統的整合之外,要對民族體育項目進行有效的融合,使其能夠在高校體育教育課程體系當中占有一定的份量。這就需要對民族體育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的調查和分析,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興趣,有針對性的開設民族體育項目。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從運動性、娛樂性、趣味性等多個方面進行研究,對于武術、太極、氣功等民族體育項目,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除了要對項目本身進行教育之外,還要對民族體育文化進行傳播,既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精神,而且也要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懷。

二是創新高校體育教育模式。作為人類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體育從其本身的特點上體現出民族文化的橫向繼承關系,可以說是一種民族教育的手段。高校在開展體育教育的過程中,要著發于更好的傳承民族體育文化,積極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模式創新,努力使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取得更好的成效。比如在開展高校體育教育的過程中,要著眼于提高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性,除了要開展專門化的民族體育項目教學,還應當將視頻教學、網絡教學、互動教學等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領略民族體育文化的風采,培養學生對民族體育文化的濃厚興趣;再比如高校在開展體育教育過程中,還應當對少數民族體育項目進行有效的開發,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并使其與生產、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強化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等等,都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效。高校還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到少數民族地區對民族體育文化進行調查研究,豐富學生的閱歷,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民族體育文化,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傳承民族體育文化。

三是壯大高校體育教育師資。在高校體育教育中傳承民族體育文化,必須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民族體育文化傳承,使高校體育教育融入更多的民族體育文化內容。要加大對體育教師的教育和培訓,使他們了解和掌握更多民族體育文化,在具體的體育教育過程中,能夠將民族體育文化有效的融入到體育教育當中,進而使其更具有實效性。高校廣大體育教師也要從傳承民族體育文化的戰略高度,著眼于落實“立德樹人”目標,切實加大對民族體育文化的學習和研究,并且積極推動教學方法創新,使民族體育文化能夠更好的融入到體育教育當中,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由于民族體育文化屬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前我國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應當在傳承民族體育文化方面狠下功夫,特別是著眼于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融合教育方法,特別是要在完善高校體育教育課程、創新高校體育教育模式、壯大高校體育教育師資等三個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民族體育文化成為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大限度提升高校體育教育科學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關樹標.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及高校體育教育方法探究[J].戲劇之家,2017(7):239.

[2] 買佳.民族傳統體育在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中的發展與經驗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16.

[3] 路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入大學課程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上一篇:醫學健康論文下一篇:醫科專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