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范文

2023-09-15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范文第1篇

1、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達到內裝 3/4 滿,扎緊送入暫時存放桶,然后出科登記。

2、可回收塑料類廢物由產生科室分類收集,放入棕色塑料袋內 裝 3/4 滿→由物業內勤人員送至病室暫時存放桶內→由物業專職人員送至醫院暫時存放房內→由回收公司送走處理。

3、玻璃類廢物由產生科室分類收集放入白色塑料袋桶內裝 3/4 滿→由物業內勤人員送至病室暫時存放桶內→由物業專職人員送至 醫院暫時存放房內→交回收公司處理。

4、 感染性垃圾 :

(1) 由生產科室分類收集放入防滲漏雙層黃色塑料袋內 3/4 滿→ 由物業內勤人員送至病房暫時存放防滲漏桶內→由物業專職人員送至醫院,暫時存放房內→焚燒處理。

(2)檢驗科病源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廢物分類收集→在科室內進行壓力蒸汽滅菌后→按其它感染垃圾處 理。

(3)結核病人的痰液和檢驗科檢查后痰液標本、污染廢物,以及 各科室病人的引流液、胸、腹水等由產生科室分類收集,用防滲漏的 專用桶盛裝→由物業人員送至化痰室→經高溫煮沸 30 分鐘或 2000mg /L含氯消毒劑混合作用 30 分鐘后,污水排入污水處理系統,殘渣按生活垃圾處理。

5、 放射性廢物:

(1)固體廢物:由產生科室分類收集,放入雙層防滲漏、防擴散 的紅色塑料袋中,用膠帶密封后存放儲存室經10個半衰期后,按感染性垃圾處理。

(2)液體廢物:產生后由專用管道排入分隔的污水池,經過降解 后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

6、銳器(包括注射器、輸液器針頭、手術刀、剪、鉗、體溫表 等)由產生科室分類收集→裝入防滲漏、防刺的專用收集桶內→由物 業專職人員送至暫時存放房內→由回收公司運走處理。

7、化學性廢物:放射科顯影液產生后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定影液產生后用防滲漏的專用桶裝,交回收公司處理。檢驗科、病理科的化學試劑、液體廢物排入污水系統處理。

8、病理性廢棄物:產生科室分類收集→交外勤物業人員→交太平間管理人員→進行登記簽名→浸泡消毒后→總務科定期派人送殯儀館火化處理。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范文第2篇

2007年,12月,由北京四通工控技術有限公司負責調試的河南臨穎縣5萬噸/日水處理自動化工程,現場已調試完畢,目前已順利通過用戶驗收。

該項目由北京金州工程技術有限公司BOT建設工程,并委托我公司負責自動化系統,這是我公司承接的又一個水處理項目。我公司負責整個系統的儀表、自動化的設備成套安裝、采購、現場調試等工作。

目前污水處理廠大多數采用生化處理工藝,運行經濟可靠,處理能力強,效果好,但由于運行工藝過程復雜,機電設備品種數量也比較大,因此,對整個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比較高,本系統就是針對生化處理工藝具體要求,用目前先進的SIEMENS的S7-300系列可編程控制器來實現城市污水處理生產過程的監控和數據采集。

二、處理工藝:

整個污水廠由以下設備工藝構成:

格柵---攔截較大雜物

進水泵房---將污水提升至較高的水位,以便污水憑借重力通過其他工藝流程

沉砂池---從污水中分離比較重的無機顆粒。分為平流式、豎流式、輻流式(曝氣式)

初次沉淀池---主要是對污水懸浮物進行沉淀。通過重力沉降作用自懸浮液中去除固體顆粒的作用每個沉淀池包括五個區:進水區、沉淀區、緩沖區、污泥區、出水區。

生物池---使用生物處理法去除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主要方法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 鼓風機房---使用活性污泥法時,向曝氣池提供生化反應所需的氧氣。

二次沉淀池---同初次沉淀池

反應池---為了合理安排投加絮凝劑后液體的攪拌以形成速度梯度,從而達到混凝作用而設計的一道工序。

過濾池---使水經過一種多孔物料而將懸浮物質分離出來的一種工序,用以去除原水在混凝沉淀后的殘留絮體和雜質。

加藥間---加藥間系為向源水中投加化學藥劑所設。

加氯間---為了滿足使用需要,水中應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抑制水中病菌的生長。

排水泵房---通過動力排放污水

污泥回流泵房---將二沉池排放的部分污泥送回生物池,提高生物利用率

污泥泵房、污泥溶縮池、污泥脫水間---污泥在最終處置前須進行處理,降低有機物含量并減少其水分,減小危害程度,便于運輸和處理.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范文第3篇

氧化溝工藝:

中水回用處理典型工藝流程:

垃圾滲濾液典型工藝流程:

城市污水回用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范文第4篇

圖2-2鏈條式機械格柵

圖2-3移動式伸縮臂機械格柵

圖2-4 鋼絲繩牽引三索式差動卷筒機械格柵

圖2-5 多斗式平流式沉砂池構造圖

圖2-6 曝氣沉砂池剖面圖

圖2-7多爾沉沙池(見李亞峰,P21,圖2-12)

圖2-8圓形渦流式沉砂池水砂分離流線圖(見李亞峰,P20,圖2-9下部),

圖2-9鐘式沉砂池(見李亞峰,P20,圖2-10)

圖2-10佩斯塔沉砂池

圖2-11 平流式水力旋流沉砂池構造圖

圖2-12為帶行車式刮泥機的平流式沉淀池

圖2-13進出水裝置及鋸齒溢流堰圖

圖2-14多斗排泥平流式沉淀池

圖2-15帶鏈條式刮泥機的平流式沉淀池圖

2-16靜水壓力法排泥

2-17豎流式沉淀池構造圖 圖

圖2-18中心進水周邊出水輻流式沉淀池(見李亞峰P24,圖2-16)

圖2-19周邊進水中心出水輻流式沉淀池(見李亞峰P24,圖2-17)

圖2-20周邊進水周邊出水輻流式沉淀池(見李亞峰P25,圖2-18)

圖2-21平移推流式

圖2-22旋轉推流式

圖2-23曝氣池廊道

圖2-24采用回轉式布水器的普通生物濾池

圖2-25 高負荷生物濾池構造圖

圖2-26 塔式生物濾池構造圖

圖2-27生物轉盤構造

圖2-28 接觸氧化池構造圖

圖2-29為間歇式重力濃縮池構造圖。(見李亞峰P62,圖3-1)

圖2-30輻射式連續重力濃縮池(見李亞峰P63,圖3-2)

圖2-31 豎流式污泥濃縮池

圖2-32 矩形氣浮濃縮池(見李亞峰P64,圖3-5(b))

圖2-33 圓形氣浮濃縮池(見李亞峰P64,圖3-5(a))

圖2-34 圓形消化池

圖2-35 蛋形消化池

圖2-36 消化池的進泥與排泥方式

圖2-37 污泥干化床

圖2-38 帶式壓濾機脫水工藝流程

圖2-39壓榨輥軸P型帶式壓濾機

圖2-40壓榨輥軸S型帶式壓濾機

圖2-41 臥式螺旋卸料離心脫水機

圖2-42 板框壓濾機濾板、濾框和濾布組合圖

圖2-43 AB法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圖2-44 A1/O法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圖2-45 A2/O法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圖2-46 A2/O法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圖2-47 典型SBR反應器運行模式

圖2-48 ICEAS反應池操作過程(見周金全P56圖1-37)

圖2-49 CAST反應池的運行工序(見見周金全P56圖1-38)

圖2-50 CASS反應池的運行工序(見李亞峰P41圖2-37

圖2-51 DAT-IAT工藝流程(見李亞峰P42圖2-38)

圖2-52 MSBR常規工藝流程圖

圖2-53 韓國incheon國際機場的MSBR工藝的平面布置及運行過程

圖2-54 UNITANK工藝的運行過程(見李亞峰P42圖2-39)

圖2-55是氧化溝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周金全P46圖1-22)

圖2-56 普通Carrousel氧化溝系統

圖2-57 卡羅塞爾2000氧化溝工藝

圖2-58 卡羅塞爾3000氧化溝系統

圖2-59 Orbal氧化溝系統

圖2-60 D型氧化溝

圖2-61 T型氧化溝

圖2-62 DE型氧化溝的工藝流程(見李亞峰P45圖2-46)

圖2-63 VR型氧化溝系統

圖2-64 側渠式氧化溝

圖2-65 BMTS型氧化溝

圖2-66 船型氧化溝

圖2-67 轉刷曝氣型氧化溝(見周金全P48圖1-25)

法A段曝氣池構造示意圖

圖2-69 AB法B段曝氣池構造示意圖

2-70 A1/O法構筑物示意圖

圖2-71 A2/O法構筑物示意圖

圖2-72 A2/O法構筑物示意圖

圖2-73 ICEAS反應器構造圖

圖2-74 CASS反應器構造圖

圖2-75 BZQ-W型球冠形膜微孔曝氣器(見周金全P169圖2-72)

圖2-76 盤式橡膠膜微孔曝氣器(見周金全P169圖2-73)

圖2-77 STEDCO200型橡膠膜微孔曝氣器(見周金全P170圖2-75)

圖2-78 STEDCO300型橡膠膜微孔曝氣器(見周金全P170圖2-74)

圖2-79 高密度聚乙烯復盤型(φ178×8)微孔曝氣器(見周金全P171圖2-76)

圖2-80 高密度聚乙烯復盤型(φ180×8)微孔曝氣器(見周金全P171圖2-77)

圖2-81 GY.ZZ型鐘罩形剛玉微孔曝氣器(見周金全P171圖2-78)

圖2-82 BG-I型圓拱形剛玉微孔曝氣器(見周金全P171圖2-79)

圖2-83 GY.Q型球形剛玉微孔曝氣器(見周金全P171圖2-80)

圖2-84 射流曝氣系統

圖2-85 固定管式潷水器(見周金全P184圖2-101)

圖2-86注氣式柔性管潷水器(見周金全P185圖2-102)

圖2-87鋼索式柔性管潷水器(見周金全P185圖2-103)

圖2-88 手動式潷水器(見周金全P186圖2-104)

圖2-89 雙吊點螺旋桿傳動套管式潷水器(見周金全P186圖2-105)

圖2-90 旋轉式潷水器(見周金全P187圖2-106)

圖2-91肘節式潷水器(見周金全P187圖2-107)

圖2-92 泵吸式潷水器(見周金全P188圖2-108)

圖2-93 堰門式潷水器(見周金全P188圖2-109)

圖2-94 門控式柔性管潷水器(見周金全P188圖2-110)

圖2-95 螺桿傳動旋轉式潷水器(見周金全P189圖2-111)

圖2-96 SM型潛水攪拌機外形和結構示意圖(見周金全P146圖2-50)

圖2-97 幾種轉刷曝氣機

圖2-98 曝氣轉盤

圖2-99 PE17

2、PE193型泵型曝氣機外形(見周金全P173圖2-84)

圖2-100 BE型泵型葉輪表面曝氣機外形(見周金全P174圖2-88)

圖2-101 DY型倒傘形葉輪表面曝氣機外形(見周金全P175圖2-89)

圖2-102 FT型浮筒式也葉輪表面曝氣機外形(見周金全P175圖2-90)

圖2-103 自吸螺旋曝氣機

圖2-104射流曝氣機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范文第5篇

1.檢驗污水處理廠系統設計是否合理,施工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2.確定最佳的運行條件,主要是各工藝參數的確定,如:水泵最佳運行水位,旋流沉砂池的旋流速度,反應池最佳污泥負荷、污泥齡、污泥回流比、污水回流比、剩余污泥排放量、最佳曝氣量等;

3.發現存在問題并逐一分析解決,為今后的正式運行積累經驗數據。

二、前提條件

1.充足的水源補給,外圍泵站和管網應具備向污水處理廠連續輸送污水的能力并同樣完成了清水聯動試車;

2.各種設備的聯動試車完畢且功能完備,性能良好,滿足工藝要求,聯動試車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得到妥善處理;

3.全流程已進行了清水聯動試車,并確認無直接影響培菌試運行的存在問題;

4.培菌過程所需的人員、材料和工具均已準備齊全;

5.各崗位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和實習,達到熟悉本崗位職責,勝任本崗位工作的要求;

6.現場24小時均需有工作人員有場,工作人員實行三班四運行轉工作制,日班現場人數需15人(連工程師),中夜班人數各需6人;

7.污泥處理系統已配套完成并明確脫水后污泥的處置。

三、培菌方案摘要

考慮到培菌費用的節省和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計劃整個培菌過程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對1#反應池北池(5.5萬噸/日)和2#反應池南池(5.5萬噸/日)進行活性污泥培養;第二階段:1#反應池北池和2#反應池南池活性污泥培養成熟后,進行1#反應池南池和2#反應池北池的培菌工作;第三階段:穩定運行和除磷脫氮調試;最后進入連續生產運行。

四、培菌方法

采用間歇換水,連續換水結合法。

五、菌種來源及數量

菌種來自大坦沙污水處理廠

一、二期工程的污泥濃縮池,通過一臺DN100的移動潛水泵把濃縮池污泥抽至4000L的泥漿運輸車(共兩臺)內,再用泥漿運輸車將濃縮后污泥分別運至1#反應池北池和2#反應池南池的側邊,再用DN100的移動潛水泵(每池一臺,共二臺)直接將泥泵至池內,經過對反應池體積的計算及工藝要求約需含水率97%的菌種5600M3(未包括調試過程中遇到的菌種死亡等特殊情況)。

六、培菌工期

培菌工作共需120天,其中第一階段需45天,第二階段需30天,第三階段需要45天。

七、人員配置

根據培菌工作需要設定以下工作小組:

1.指揮小組:由公司領導組成;

2.培菌技術小組:需工藝工程師3名、機械工程師2名、儀表工程師1名、電氣工程師2名;

3.操作小組:需工藝技術員5名、機械技術員4名,電氣技術員3名,機械維修工4名、電氣維修工3名,工藝技工6名;

八、工作分配

1.技術管理工作:制定培菌過程中各項技術方案,指導調整各項技術參數,根據實際工作進展調整培菌計劃,監督落實培菌計劃的完成,該工作由培菌技術小組負責;

2.運行管理工作:根據培菌計劃現場執行各種相應操作,包括負責安裝便攜潛水泵輸送菌種,控制各進、出水閥門,調節池中曝氣量等。該工作由操作小組負責,日、中、夜三班連續運轉;

九、培菌所需的材料和設備

1.通訊設備:對講機8臺;

2.菌種輸送泵:3臺(DN100);

3.泥漿運輸車:兩臺(每臺4000L);

4.菌種輸送臨時電源:四套;

5.機械維修工具一套及電工檢修儀表一套;

6.便攜式溶氧計一臺。

十、培菌具體操作

反應池及二沉池編號示意圖

1、第一階段:1#反應池北池和2#反應池南池活性污泥培養

通過污泥泵(一臺)把將

一、二期廠區活性污泥菌種抽至泥漿運輸車內(兩臺)分別運至1#反應池南池和2#反應池北旁邊,再用泵(每池一臺污泥泵,共二臺泵)抽入池內。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啟高位進水井總進水閥和東、西配水總閥。

(2)開啟格柵渠道1#~4#進水閥、關閉兩個超越閥,并把四個出水可調堰門調至最低位。

(3)開啟1#反應池北池和2#反應池南池所有進水閥,關閉和1#反應池北池和2#反應池南池的超越閥門,關閉1#反應池南池和2#反應池北池所有進水閥門及超越閥門。

(4)將1#反應池北池和2#反應池南池的出水可調堰門調至最低位。

(5)開啟配水井2#、4#二沉池進水閥和出泥閥,關閉1#、3#、5#、6#二沉池進水閥和出泥閥。

(6)開啟廠外泵站水泵向廠區送水,此時開啟轉鼓格柵和沉砂系統設備,污水經格柵和沉砂池后進入1#反應池北池和2#反應池南池。

(7)當污水淹沒曝氣管后,開啟一臺鼓風機并逐漸打開1#反應池北池和2#反應池南池的各段氣閥,然后開始將菌種泵入池內,調節曝氣量使污泥能充分攪拌處于懸浮狀態即可。

(8)檢查攪拌器安裝尺寸,并逐臺開啟攪拌器,進行空載試驗,檢查攪拌器空載運行情況;

(9)水淹沒攪拌器后,開啟所有攪拌器進行攪拌。

(10)當污水水位上升將至出水堰高度時,關閉廠外泵站污水泵停止向廠區供水并繼續投加菌種,調節曝氣量,進入靜態悶曝直到菌種投加完畢。

(11)菌種投加完畢后,靜態悶曝12小時,然后再次啟動廠外泵站污水泵向廠區供水,進入間歇換水階段。間歇換水量每次為反應池水量的一半約2萬m3,保持每小時流量4000m3,,每隔5小時開啟(關閉)水泵。

(12)污水流進2#二沉池后,開動刮泥機通過排泥閥將污泥回流至污泥回流泵房,并視泥面液位開啟污泥回流泵,將沉淀后的污泥輸送回反應池內。

(13)檢查混合液回流泵和污泥回流泵安裝尺寸、支撐情況、軸承潤滑情況;

(14)檢查管路閥門設置是否合適,供配電系統是否完好;

(15)間歇換水方式持續約20天,通過測試污泥沉降比如SV>15,則可進入連續換水階段。廠外泵站污水泵連續向廠區供水,流量控制為5萬噸/天。曝氣量控制為DO=1~2mg/l,直到1#反應池南池活性污泥成熟,MLSS達到3500mg/l后進入下一階段。

2、第二階段:1#反應池南池和2#反應池北池的活性污泥培養

因1#、2#反應池南、北池污泥回流泵房因污泥回流渠而連通,故1#反應池南池培菌時可直接用南池的污泥回流泵將北池的成熟活性污泥菌種投加進南池內,2#反應池北池培菌時可直接用北池的污泥回流泵將南池的成熟活性污泥菌種投加進北池內。

3、具體操作步驟:

(1)開啟1#反應池南池和2#反應池北池的所有進水閥,將1#反應池南池和2#反應池北池的出水可調堰門調至最低位。

(2)廠外泵站加開一臺污水泵向廠內供水。

(3)當污水淹沒曝氣管后,啟動污泥回流泵,將活性污泥菌種用回流泵投加進需培菌的反應池內。

(4)加開一臺鼓風機并逐漸打開各段氣閥,調節曝氣量使污泥能充分攪拌處于懸浮狀態即可。

(5)當污水淹沒攪拌器槳葉后,開啟所有攪拌器進行攪拌。

(6)當污水水位上升至出水堰高度時,開啟配水井1#、3#、5#、6#二沉池進水閥和出泥閥。

(7)當污水流進1#、3#、5#、6#二沉池并淹沒刮泥機轉動臂后,啟動1#、3#、5#、6#刮泥機。

(8)當1#、3#二沉池水位上升至出水堰高度時,視1#反應池南池污泥液面情況加開一臺污泥回流泵加速將菌種回流進南池。當5#、6#二沉池水位上升至出水堰高度時,視2#反應池北池污泥液面情況加開一臺污泥回流泵加速將菌種回流進北池。

(9)通過調節1#反應池南、北池及三個二沉池的進配水閥門、污泥回流泵數量和各段曝氣量,保持穩定運行直至南、北池污泥均成熟,測試沉降比SV>15,MLSS >3500mg/l后進入下一階段。

4、第三階段: 穩定運行階段

本階段主要工作如下:

(1)因上一階段已完成培菌工作,本階段各池根據工藝實際情況排放剩余污泥。 (2)調節各池進水閥、配水閥、氣閥和污泥回流泵,保持各池均衡、穩定運轉。

(3)開啟1#、2#反應池污水回流閥并啟動污水回流泵。

(4)在化驗分析數據指導下,開始對除磷脫氮效果進行測試,逐步保證出水五大指標合格。

十一、試運行保障措施

1.成立指揮小組和下屬二個工作小組

(1)指揮小組

(2)培菌技術小組,共8人

(3)操作小組,其中技術員12人,技術工人13人(24小時工作制,實行四班三運行轉,日班保證有7人,中夜班各保證有6人。

2.建立例會制度

(1)指揮小組每三天召開例會,研究、討論、協調解決試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根據運行實際高速試運行計劃或步驟并向下屬二個工作小組下達相應指令;

(2)二個工作小組根據指揮小組指令和試運行計劃執行操作,對發現的問題每天召開小組會進行匯總和書面記錄并由組長向指揮小組匯報;

3.建立問題匯報和反饋系統

十二、可能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

1. 活性污泥量不足:根據化驗數據計算不足污泥量,盡快補充菌種;

2. 活性污泥死亡:分析具體原因,對氣量、進水量、回流污泥量進行相應的調整;

3. 池面白泡過多:減少鼓風機臺數或調小出氣閥并加大污泥回流量;

4. 污泥沉淀性差:減少進水量及曝氣量,增大污水停留時間;

5. 污泥反硝化上?。簻p少曝氣池末段曝氣量,加大污泥回流量;

6. 出水SS偏高:降低進水負荷或減少曝氣量,增大排泥量;

上一篇:生物技術產業下一篇:食品工業科技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