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職業決策分析swot范文

2023-09-23

職業決策分析swot范文第1篇

大金公司擅長技術研發并且產品質量精良,目前是日本第一大和全球第二大空調企業,并在變頻空調方面是全球第一大廠。

大金在2008年下半年開始從格力進口50萬臺家用空調,經過考察、談判后決定合作建廠,充分體現出其對格力品質的肯定和合作互補的預期。作為全球高端空調的頂尖企業,為何積極推進合作,甚至在合資廠中愿意放棄控股權。我們認為,大金背后的主要推動力為:

第一,盈利壓力驟增。全球金融危機的發導致大金2008年第四季度銷售額同比減少7%,營業利潤同比減少81%,明顯低于2008年11月份公告的預測。盈利的快速下滑使得大金近期明確將壓縮成本作為主要的運營方向。

通過深入合作,大金期望借助格力在采購、生產的優勢生產出經濟型變頻空調,從而能有效擴張市場份額,甚至得以進入變頻空調的低滲透率地區。

第二,預計原先中國生產基地效益未達預期。大金空調已在上海、江蘇蘇州、陜西西安、廣東惠州設立6家空調(及其部品)的生產基地,此次積極與格力合作從側面反映出先前建廠尚未達到降低成本的目標。我們認為,這可能是產能不大而難以形成規模采購和生產效應,或者未能改變工藝和流程以充分利用低成本勞動力,或者難以有效選擇和監控國內供應商。

第三,影響國內技術路線。格力占據中國家用空調市場40%的份額,并在商用空調上達到約30億元的規模。我們認為不排除大金通過與格力合作,吸引格力在家用、商用空調領域上趨向直流變頻技術(空調,特別是商用空調,具有不同技術路線。大金在直流變頻技術上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從而影響我國空調技術的發展路線,實現大金的長期戰略利益。

第四,日元升值而加大海外進口比例。近期日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大幅升值,使得大金明確提出加大海外采購(見圖1)。大金將繼續在日本生產高端機,而在低端機市場進一步借力中國企業優勢。

格力:變化中求生存

2008年第四季度格力凈利潤約5億元,與2007年同期持平。金融風暴下,松下、大金、飛利浦、惠而浦、伊萊克斯等眾多國外著名電器企業利潤明顯下滑,格力的業績因而顯得相當突出。歸其原因,主要原因是格力向經銷商出貨和空調零售的數量、價格具有較佳的可控性,這根源于格力在渠道的主導地位、有效的返利策、合理的渠道結構等。

但是,格力此前并未跟任何企業合資建廠,多年來持續增長并一向強調獨立自主的研發路線。實際上,此次格力經營行為的改變可以反映出在產業技術、格局的重要變遷時刻,格力希望借力提升技術、管理和增強協同力量,從而繼續保持市場優勢。

第一,國內環保、節能的消費趨勢。隨著國家倡導節能和國內眾對節能環保理念的接受,空調消費結構處于重要的轉折點。2008年全年中國變頻空調零售量增速比定頻大出20個百分點,而12月份差距更是達到30個百分點。

第二,格力在變頻空調市場上并不占優勢。以在中國經營的企業看,2007年格力變頻空調內外銷量遠低于松下、海信、美的、大金等。

第三,產業競爭方式演變。美的、海信、海爾均分別與日系企業東芝、日立、三菱重工合作生產變頻空調,產業競爭形態逐漸從一對多演變為全球范圍內以結盟團隊進行競爭——即多對多。格力需要尋找對象戰略合作,應對全球化下產業競爭方式的變化。

因而,此項投資不但有助于格力在經濟低潮時低成本擴張,而且有利于該公司提升技術水平滿足消費趨勢和構建競合的盟友關系。

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根據公告,此次格力與大金的合作包括雙方共同成立兩家合資公司——珠海格力大金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和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達產后年產值可達2.24億元人幣,凈利潤1430萬元;珠海格力大金機電設備有限公司達產后壓縮機、電控器產能規模分別為150萬臺、150萬件,年產值可達11.2億元人幣,凈利潤3360萬元。

由于格力持有51%股權,兩家合資廠盈利貢獻為2442.9萬元,相當于格力2008年凈利潤的1.3%。相比9.1億元的聯合投資,4790萬元利潤意味著收益率為5.3%(格力、大金2004~2007年凈資產收益率平均為23.1%、14.1%)。

我們認為,珠海格力大金精密模具廠涉及品種較多,盈利能力高低難以比較分析。從直流變頻壓縮機公司看,目前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松下、美芝、華潤三洋,但三家與格力大金合資廠產品線不盡相同且難以獲得詳細的財務資料。

然而,珠海格力大金機電廠產品的競爭壁壘較高(2007年中國直流變頻壓縮機前三名集中度超過80%),需求前景較佳,而且格力高效的供應鏈管理能力結合大金頂尖的技術品質水平,理論上銷售凈利率或投資收益率應該可觀。

通過觀察表2可以發現,目前對格力大金合資企業的盈利預測偏低,我們估計主要影響因素為:經濟危機使得行業陷入不景氣,而且格力向來風格穩健,因而盈利預測保守;合資公司向大金、格力供貨,后兩者均致力于減少采購成本。

大金、格力合資廠的建設可能加劇國內變頻壓縮機企業的競爭程度,并可能引致更多的日系企業跟隨進入中國建廠。但是,格力、大金雙方在空調銷售上擁有良好的渠道和品牌,一旦推出經濟型變頻空調則頗具競爭力,從而為壓縮機合資廠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

不過我們也要看清,未來1~2年,空調需求如果繼續大幅下滑,將可能使格力部分經銷商難以承受定期打款和店面租金壓力而退出,從而影響格力渠道網點覆蓋率和出貨量。中長期看,大金如能吸取格力高效生產的技能或選擇、監控供應商網絡的方法,從而形成結合技術、管理、品質和成本優勢的系統競爭力,將成為格力的勁敵。另外,在能推出經濟型變頻空調的背景下,不排除大金通過與蘇寧、國美等渠道合作積極鋪貨,搶奪國內中高端家用空調市場的更多份額,打擊格力的重要獲利基礎。

2011-06-01]格力電器(000651):攜手中國移動,發力物聯網空調

■中國證券報, 格力電器(000651)日前與中國移動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物聯網空調

的產品研發,技術創新,應用推廣等領域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物聯網空調.同時,格力電 器第一代物聯網空調也已推出,產品功率基本可覆蓋家庭用戶的需求. 公司介紹,格力物聯網空調依托第三代無線通信技術,通過無線傳輸與安防終端, 業務平臺,用戶手機之間形成智能網絡,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交互. 格力電器表 示, 中國移動在物聯網產品研發,系統解決方案提供,運營服務,平臺運營管理等方面 具有豐富經驗及優勢, 可與格力電器在空調領域的優勢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雙方合 作可輕松打造物聯網智能家居的控制平臺. 目前物聯網已被正式列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之一. 工信部和財政部今年5月聯合 下發了《關于做好2011年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今年物 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的重點支持項目內容, 專家表示,這標志著我國物聯網產業進入了 實質性的投資發展階段. 格力電器表示,公司發展物聯網空調,旨在抓住物聯網行業大發展的機遇,拓展公 司空調產品的功能.公司還表示,物聯網功能未來將成為格力空調的標準配置. [2011-05-24](000651)格力電器:2010權益分派實施公告

格力電器2010權益分派方案為:每10股派3元人民幣現金(含稅); 本次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為:2011年5月30日,除權除息日為:2011年5月31日. [2011-05-24](000651)格力電器:2010權益分派實施公告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2010權益分派方案已獲20 11年5月6日召開的2010年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現將權益分派事宜公告如下: 一,權益分派方案

本公司2010權益分派方案為:以公司現有總股本2,817,888,750股為基數,向 全體股東每10股派3元人民幣現金(含稅, 扣稅后,個人,證券投資基金,合格境外機構 投資者實際每10股派2.70元);對于其他非居民企業, 我公司未代扣代繳所得稅,由納 稅人在所得發生地繳納. 二,股權登記日與除權除息日

本次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為:2011年5月30日,除權除息日為:2011年5月31日. 三,權益分派對象

本次分派對象為:2011年5月30日下午深圳證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國證券登記結 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 以下簡稱"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登記在冊的本公司全 體股東. ? 以戴爾為鑒,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目前同樣面臨著產業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嚴峻挑戰的格力了。

隨著空調的逐步平民化,從原來的奢侈品變為了生活必需品,以及消費者消費的逐漸理性化,淡旺季正在趨于模糊,特別是在格力最具優勢地位的三四級市場,這種變化正在加速,而且不可逆轉。

現在的問題是,格力應當如何看待和處理這一變化呢?這里筆者想起1994年,英特爾公司在處理浮點危機時問自己的那個問題:這一導致5億美元損失的奔騰處理器浮點問題是一個孤立的事件,還是公司發展道路上遭遇戰略轉折點的信號呢?幸運的是格魯夫選擇了后者,并從對這一危機的處理中,得出了著名的十倍速驅動因素規則:絕大多數的戰略轉折點都意味著這個產業出現了十倍速驅動因素,一旦這一因素出現,這個行業的正常競爭會因為這種因素而轉變為超級競爭,導致行業重新洗牌,大多數的優秀公司都是在這種情況下衰落的。

同樣,格力也應當問自己這些問題,淡旺季的趨緩對你來說僅僅是一個孤立的變化,還是公司發展道路上遭遇戰略轉折點的信號呢?它會以十倍速的方式驅動你所在的產業進入超級競爭狀態,并導致行業重新洗牌嗎?應當如何應對這一變化所可能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和可能帶來的一系列挑戰呢?對這些問題的理解與回答才是對一個公司真正的考驗。

毫無疑問,這一變化必然是格力發展道路上遭遇戰略轉折點的信號,它會驅動格力進入可能導致行業重新洗牌的超級競爭的產業狀態。格力必需對這一變化做出反應,因為這一變化從根本上對其不利,它正在腐蝕格力賴以建立競爭優勢的產業環境基礎,迫使格力不得不在自己最具優勢的市場上,面對與競爭對手的正面沖突和直接較量,這必然給了格力的競爭對手們更多的機會與希望。

而事實上,格力的競爭對手們已經對這一變化做出了反應,比如美的、志高等企業在今年將傳統上的冷凍調整為自然,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淡旺季落差明顯減小,傳統上冷凍的概念已不具備太大的現實性的指導意義了。

具體來看,新舊產業環境所導致的最大不同點在于,原有的產業環境考驗的是一個公司整合經銷商的能力,而變化了的產業環境考驗的是一個公司理解消費者的能力,這是兩種從根本上不同的企業能力。

為了把握這種變化,格力首先需要公司戰略層面的轉變。從對經銷商的整合,上升為對顧客價值的追求(事實上,從格力多次對空調同質化的駁斥,以及6年免費維修服務等舉措的推行,我們已經看到了格力在這方面的努力)。企業的強大并不在于表面上的規?;蛘唢h紅的財務報表,而在其內在的調適能力。沒有后者的支撐,任何嚇人的規?;蛘吆每吹呢攧請蟊矶紩跁r間的流逝中變的脆弱,甚至不堪一擊。還記得倪潤峰96年時說的那句大話嗎:任何時候買進長虹的股票都是正確的,任何時候賣出長虹的股票都是錯誤的。然而,僅僅兩三年之后,他的大話就變成了笑話。即便是優秀如IBM這樣的公司,也因未能把握PC小型化的潮流,而被蘋果、康柏等公司全面超越,最后落得個賣給聯想的結局。德魯克對這一問題有過非常深刻的認識,他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寫到:“對企業組織而言,健康的意思就是能夠輕松自在地接受改變,企業成功成長的先決條件是管理層能夠大幅改變其基本行為和態度。”韋爾奇在其自傳里,也有過類似的表述,他說,當一個機構內部的改進低于外部變化的速率時,離公司關門的時候就不遠了。

然而,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組織,對自身的否定與超越都是困難的,特別是當他的過去非常成功時。就像英特爾公司在處理浮點危機時所認識到的那樣,當一個公司面臨戰略轉折點時,往往首先引起的是管理層情感上的反應,一般情況是首先否認,而后用對過去的成功的強調來證明自己的正確,遇到挫折后才會反省,最后是在更大的失敗下才會承認現實,開始變革,但為時已晚,新的對手已在你猶豫的時候強大了起來。

其次,公司戰略層面的調整必然同時要求員工層面的轉變。即使公司能夠完成戰略層面的調整,員工能否跟上仍然是一個大問題。畢竟在不同的產業環境和公司戰略體系中,對員工行為和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而路徑依賴的存在和作用,會讓任何的調整困難重重。楊元慶在一次接受采訪時曾說過,聯想主要是做分銷的,所有的人幾乎都是以此為基礎去培訓和要求的,當聯想發現戴爾進來,競爭壓力加大,面臨轉型時,卻發現現有的人和文化對新業務形成了排斥。巧合的是邁克爾•戴爾也表達過與楊元慶幾乎完全相同的意思。曾有媒體問他,哪一個競爭對手是戴爾公司最大的威脅,邁克爾•戴爾回答說,我們最大的威脅并不來自任何競爭對手,而是來自我們的員工。只有當我們的員工擁有足以超越目前定位的潛力,公司才可以為組織建立足夠的深度和額外的能力。這在公司面臨下一波成長,或下一次競爭挑戰時會格外重要。

像這種因為員工行為層面調整的滯后而錯失戰略機遇甚至威脅到企業生命的案例在企業史上實在太多太多,不勝枚舉,以至于上個世紀90年代末摩托羅拉被諾基亞超越,面臨大裁員的時候,它的一位管理者發出了這樣的嘆息:“偉大的旗幟下通常是一些平庸的雇員,只有在繁榮中也能感受到危機的員工才是真正優秀的員工,只有困境中的摩托羅拉所需要的員工才是真正有能力的員工。”德魯克更是將“愿意接受改變”列為企業對員工的僅有的兩個要求之一而大加強調。

以格力為例,在之前的產業環境中,對員工的要求,比如在業務層面,可能更多集中在沖鋒陷陣執行公司政策,擺平經銷商的能力,但當市場的關鍵成功要素從對經銷商的整合能力轉變為理解消費者的能力的時候,對員工的要求可能已轉變為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精耕細作輔助經銷商的能力。這將是一種深刻的轉變?,F在是問題是,做為公司,你能確信你的員工準備好了嗎?你能提升他們的愿景到更高的境界嗎?你能提高他們的績效到更高的標準嗎?你能鍛煉他們的性格讓他們超越原來的限制嗎?

再次,對員工要求的改變必然帶來公司管理體系的改變。為轉變員工的行為,重塑員工的能力,從而適應和支持于公司的戰略,那么,毫無疑問,你的目標設定、你的組織方式、你的溝通與激勵、你的績效評估、你的人才培訓等等這些管理要素都必需做出重大調整。

邁克爾•波特曾強調,對于一種變化是否具有戰略意義,要看這一變化是否會影響或潛在的影響現行的產業結構。在這一層面上,淡旺季的趨緩,特別是在格力居主導地位的三四級市場淡旺季的趨緩,必然構成對格力的重大威脅,競爭對手們正利用這一對其有利的產業變化,在格力最具優勢的市場發起試圖顛覆其市場地位的挑戰?,F在的問題是,格力,你準備好了嗎?你會重蹈戴爾的覆轍嗎?你能完成從管理層的思維范式、公司的戰略、員工的行為方式以及公司的管理體系等方面全面的調整,從而在新的產業環境中重樹競爭優勢嗎?你還能夠持續這幾年來一路高歌猛進的勢頭嗎?

事實上,邁克爾•戴爾的那句至理名言同樣可以做為格力的借鑒的。變化是市場的常態,只有完成自身的調整與提升,把握市場的變化,才可能真正做到“行棋無悔”,也只有這種真正的“行棋無悔”,才可能真正完成將“格力”打造成一個世界性知名品牌的“棋行天下”。

? 格力取得成功的產業環境背景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淡旺季極為明顯,每年的

5、

6、7為銷售高峰,別的月份則極為慘淡;二是空調是一種資金密集型產業,且體積較大,無論從資金還是庫容角度,廠家都不可能在淡季時大規模生產以備旺季所需。但當旺季到來,市場井噴時你再去生產,卻早已來不及了。所以,唯一的解決方法只能是讓經銷商在淡季時就把空調提回家去。

為此,格力制定了極為契合這一產業環境背景的經銷商淡季庫存最大化戰略,或者說格力戰略的實質,就是要促使經銷商淡季庫存的最大化。并且,以這一戰略為根據,格力創造性地形成了以淡季讓利為核心的獨特的運營模式。 首先,格力將每年的8月1日至第二年的7月31日定義為一個冷凍,其中8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為淡季,4月1日至7月31日為旺季。而后,為解決經銷商淡季投款的顧慮,格力首創了淡季貼息政策,比如8月份淡季貼息為5個點,也就是說,經銷商在8月份投100元進來,可以當105元使用。但光投款沒用,否則我生產出來的空調沒地方放,于是再通過提貨政策讓經銷商把貨提回家去。淡季貼息與提貨政策在8月份最高,之后逐月遞減,到第二年3月份結束。3月份結束后,也就是淡季結束后,格力會通過通補政策對經銷商整個的淡季提貨進行獎勵,但會對經銷商有一個量的要求,一般是必須完成全年任務的60%。最后是在結束時通過返利政策對經銷商全年的提貨進行獎勵。同時,以幾乎全年不間斷的促銷,盡最大可能幫助經銷商消化庫存。 在這一模式下,我們可以看出,經銷商提貨越早,利潤越高。淡季提貨的利潤包括貼息政策、提貨政策、淡季通補政策及年終返利政策,而且,提貨月份越早,前兩項政策越高。而到了旺季時再去提貨,就只剩下一個年終返利了。用格力業務人員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早打款,早提貨,多受益。 時至今日,這種運營模式幾乎已經成了整個空調行業的“標準動作”,但真正能把這套“標準動作”做標準的,可能也只有格力了。通過對這一模式的把握,格力逐漸形成了一種戰略能力,也就是以這一運營模式對經銷商進行整合,將他們納入格力的運營體系,跟隨格力設定的步調共同前進。這樣,格力就能夠以一個整合了的產業鏈的力量去和別的品牌單一的一個企業進行競爭,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與戴爾一樣,格力的勝出同樣不足為奇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有理由相信,格力的勝出并不是與競爭對手在品牌、技術、質量、服務等方面硬碰硬直接較量后的勝出,恰恰相反,它更多的是一種規避了與競爭對手正面沖突后的智慧之勝,是借助產業鏈的力量,超越了淡季賣不掉,旺季又沒貨賣的產業矛盾,進入了某種程度的無競爭領域后的勝出,是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式的勝出。 可以說,在原有的產業環境背景及戴爾、格力獨特的運營模式所形成的戰略能力的控制之下,他們的競爭對手很難有抬頭的機會,除非他們能夠復制這一戰略能力,否則他們只能陷入各自的產業矛盾中無法自拔。然而,產業環境的變化無可避免地會考驗著每一個領先者——你究竟是卓越的?還是僅僅是優秀的。3月24日,格力電器公布的2010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08.07億元,同比增長42.62%;實現凈利潤42.76億元,同比增長46.76%;上繳稅收33.15億元。其中空調業務營業收入551.09億元。 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2010年,在國家系列家電行業扶持政策的刺激下,和新興國家市場需求以及部分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的帶動下,空調行業迎來了歷史性的“大年”。

格力電器繼續堅持自主創新的經營理念,通過技術、管理、營銷、服務等全方位的創新,公司全年共計取得3000多項創新成果。尤其是通過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自主研發掌握了一

系列空調核心技術,其中1赫茲低頻控制技術、高效離心式冷水機組和新型超高效定速壓縮機三項空調核心技術一舉超越歐、美、日等國際競爭對手,被國家權威部門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特別是1赫茲低頻控制技術,它運用多項先進技術,在控制理論和性能指標上超越了國際現有技術。去年5月國家科技部公布的2010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中,格力1赫茲低頻控制技術被納入“國家火炬計劃”。截至目前,格力電器累計有10項創新成果被納入國家科技計劃,是近十年來單一品類產品被納入國家科技計劃最多的家電企業。

此外,格力電器自主研發的R290天然環保制冷劑空調,獲得了德國國家電氣安全認證標志VDE證書。這標志著,公司生產的R290天然冷媒空調,可以在歐盟國家大規模上市銷售。 分析人士指出,在過去一年,以格力電器為代表的一批自主創新企業的快速崛起,使得中國的制冷產業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成為與美國、日本、歐盟并駕齊驅的產業大國。

正是依托核心技術上的絕對優勢,2010年格力空調產銷量再次實現歷史跨越。在報告期內,空調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51.09億元,同比增43.78%。 出口收入同比增長67.12% 自主品牌不僅僅是產品的符號表現,也是一個國家民族工業的脊梁,更是一個民族人文底蘊的載體和再現。

格力電器在國際化征途中一直堅持自主品牌出口為主的發展戰略。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爆發后,格力電器抓住全球市場低迷的歷史機遇,毅然主動放棄部分OEM訂單,集中優勢資源加大自主品牌的出口。2009年,在出口總額下滑的情況,格力電器依然完成了出口凈利潤同比增長30%的目標。

2010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海外空調市場逐步回暖。格力電器采取正確、有效的銷售策略,海外市場再次取得優異業績。報告期內,格力空調實現出口銷售收入97.51億元,同比增長67.12%。 2011年市場前景喜人

據格力電器預測,2011年國家將完成1000萬套的開工建設任務,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將增加家電產品的需求量。此外在海外市場方面,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逐漸回暖和新興市場的發力,海外空調市場在經歷恢復性增長后將迎來經濟復蘇后的快速增長,需求也將會逐步調整至高能效和新型環保制冷劑產品上。

為此,2011年公司將繼續通過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加強國內外市場開拓,加快產品產能擴張,依靠“堅持自主創新,掌握核心科技,以卓越品質取勝”的發展思路,加大核心科技研發的力度,以空調制冷業為核心,繼續推動向前一體化戰略實施,加大關鍵零部件、配件的研發力度,加強和完善空調壓縮機、電機等核心部件的配套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產品科技含量,進一步完善產品線和優化產品結構,推出新型綠色能源、環境友好型產品,實現產業升級;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加大自有品牌出口力度,進一步完善全球市場戰略布局,著力打造成擁有創新技術的國際化、專業化環境設備供應商。

職業決策分析swot范文第2篇

(1)資源優勢

我國有悠久的建筑應用石材的歷史,也有豐富的石材資源。我國是世界石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

一。從整個石材來看,花崗石資源占主導地位。截至 2005年底,我國已發現花崗石 835種,大理石 672種。我國石材花色齊全,有紅、黑、白、綠、藍、多種彩色花紋等系列品種。當前,我國的花崗石礦產資源總量約230—240億立方米,目前探明儲量僅占資源總量的4%,我國的花崗石礦產僅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和沿海地區投入較多的地質勘探工作,伴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勘探工作也正在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因此,儲量還將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目前,開采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山東三省,其地質儲量為 27.8億立方米,占全國的 7.72%。我國大理石資源地質儲量 39.79億立方米,全國大理石資源總量可達200億立方米,目前探明儲量僅占資源總量的5%,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廣西、江蘇、北京等省市。

(2)行業規模優勢

經過近20年的努力,我國已初步建成現代的工業體系,形成一些大的石材基地,現在我國是亞洲最大的石材加工貿易基地。石材基地包括:廣東云浮、四川雅安、山東萊州、福建廈門、深圳、廣西岑溪、河南南陽、河北易縣和曲陽、上海、新疆、北京、陜西紫陽、江蘇宜興。以廣東云浮石材基地為例,云浮的石材資源豐富,各種石材蘊藏豐富,其中,“云石”早就名聲在外。經過多年的發展,云浮已經成為國內大型的石材加工、銷售和創新基地之一。目前云浮市共有石材企業4000多家,其中投資500萬以上的有100多家。石材品種花色已發展成十三系列二十三大門類一千多個,年生產種類板材六千萬平方米,異形工藝品六百多萬件(套)以上。各種國產石材、進口石材、石材裝飾產品、石材工藝品以及石材配套產品應有盡有,產品暢銷國內外[2]。除此之外,福建與日本和韓國有長期的合作,在進出口方面發展迅速;四川、新疆等西部省份也正步入石材開發和加工的快車道;云南的砂巖、河北的板巖和山東的花崗石最近幾年也名聲響亮。

(3)石材應用領域和發展趨勢變化帶來新的增長點

國際石材消費趨勢表明,世界石材產品已越來越向薄型化方向發展。20世紀80年代,石材的厚度為10毫米到15毫米;90年代,石材的厚度縮減至8毫米以下,在意大利生產出6.5毫米的石材面磚,目前已有厚度僅為3毫米的大理石面市。超薄板的最大優點是重量輕,用普通黏合劑就可將其固定在墻壁上同時制成超薄板可以大量節省和有效利用石材資源。

據美國《世界石材》雜志所做的一次調查表明,84.4%的被訪石材商認為,世界石材市場在未來5年--10年內仍將保持發展勢頭;84.3%的被調查都預測,世界石材企業的年均增長率將達到6%[3]。另據意大利業界預計,2005年,世界石材消費量將達到8.78億平方米,荒料需求量將達8000多萬噸;2010年,石材消費量將達11.86億平方米,荒料需求量將達億噸;2015年,石材消費將達16億平方米,荒料需求將達1.467億噸;2025年,石材消費量將達40億平方米。其中,大理石約占50%,花崗石約占45%,其余的5%左右是砂巖、板巖、玄武巖、石灰石、瑪瑙等。

現在,石材裝飾已成為家庭裝飾熱點,據悉,我國城市民宅的裝修有一半以上選用天然石材裝飾。另外石材市場需求將會出現分化,高檔次優質石材將會走俏,成為石材市場的寵兒。雖然塑料、陶瓷等建材已得到廣泛應用,并搶走了石材的部分市場,但石材因其獨特的天然優勢,仍是建筑裝飾工程的重要材料。紅色、黃色、綠色、黑色、藍色、白色石材仍然是名貴品種,一些變通品種也將受歡迎,但消費者對

其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隨著防火要求的提高、安裝技術的進步,以及玻璃幕墻光污染問題日益引起重視用石材做家裝是大勢所趨。

2.劣勢分析(W)

(1)技術相對落后

我國石材的產量雖然近年來增加明顯,但石材成品質量不高。導致我國石材企業的出口產品以資源型產品、中低檔產品為主,致使國內石材與國外同類石材價格相差懸殊。我國石材產品在精度和光澤度上和國際上還有一定的差距,石材的質感、手感和視覺效果還不是很理想,因此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強。

我國石材貿易雖然已經占到世界石材貿易總重量的60%,但金額卻維持在世界石材貿易總額13%,說明我國石材產品只是世界石材產品平均價格的1/4至1/5。還應清楚地看到,我國是以3倍于意大利的出口數量才創造了這樣的出口金額。我國石材2005年出口1225萬噸、22.33億美元,而意大利2005年出口石材約400萬噸,(前幾年出口單價更高)[4]。究其原因就是我國石材企業技術落后,質量難以保證的結果。

我國石材的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除了管理水平低下、人員素質較低、深加工和養護水平低外,石材技術和加工工藝水平發展緩慢是重要的原因,由于近幾年石材市場的需求的迅速增加,技術的更新沒有跟上需求的增加導致現在石材技術方面的短板。

(2)缺乏規?;a

雖然我國石材行業形成了13個基地,成為亞洲最大的石材加工貿易中心。但我國石材企來規模存在著極不經濟的問題,規模小,數量多,分布面廣,達不到規模經濟,缺乏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和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從國家統計局資料發現,2004年在全國3萬多家石材企業中,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只有1569家,而這1569家規模以上石材企業的資產總額也只有259.98億元。其中資產總額超過億元的只有31家,資產總額在5000萬元—1億元的有80家,產品銷售收入在1000萬元-5000萬元的有445家;按企業利潤統計,企業利潤超過千萬元的只有33家[5]??梢娫谖覈钠笾?,中小企業占了95%以上。這正是造成我國石材資源利用率低、企業成本高、經濟效益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3)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匱乏

目前我國石材行業的從業人員達500多萬,但從業人員普遍素質低下,絕大多數未受過系統教育,石材行業也沒有建立有效的行業教育體系。因此在目前的石材企業中,擁有高學歷的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鳳毛麟角。從事石材行業的高級管理人才多為從一線工人和銷售人員中成長起來的,雖然這些人實踐經驗豐富,卻缺乏科學理論的引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石材企業做大做強。特別是石材行業的職業經理人更是高薪難求,在石材行業國際化的今天,培養和吸收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有現代理念的技術工人已經迫在眉睫。

(4)缺乏可持續發展戰略

由于石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我國石材企業多為個體、私人的小企業,家庭作坊式經營較為普遍。這些企業技術裝備落后,對礦山的開采多采用傳統的爆破方式,以至于成材率不高,資源的浪費嚴重, 因此,政府應及時出臺相關政策,規范石材開采和加工,轉變石材加工的粗放型經營方式。淘汰落后的生產方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集約化經營,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破壞生態,污染嚴重的企業應限期整改;對設備落后、質量低下、污染嚴重的企業應堅決予以關停。應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興工藝石材,優化布局,禁止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石材工業邁進。

(5)石材品牌匱乏

沒有品牌,就不會有市場,沒有品牌就會形成靠低價格競爭,而低價格競爭是以犧牲同行之間利益為代價的。我國的石材企業近3萬家,然而卻沒有一個我們民族的石材品牌,如:我國生產加工的壁爐,在國內市場一般是3000-5000元人民幣的價位,但出口到歐洲,歐洲商人用其品牌貼上,便以3000-5000美元的價錢在市場上暢銷,價錢相差十幾倍之多。原因在于品牌效應。我國目前一些企業在技術上已經完全具備了創造自己品牌的實力,只是在管理上還存在不足,方法上還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案。在企業經營理念上也沒有樹立品牌意識,品牌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提升品牌,打造品牌,品牌營銷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整個行業綜合“石”力的提升。我國石材企業品牌的缺失,從根本上說,是企業戰略的缺失。

3.機會分析(O)

(1)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石材作為一種主要的建筑材料,目前我國人均石材消費量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10—1/100。石材作為建筑裝飾的龍頭產品,石材在未來20年將會有更大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房地產業和建筑裝飾業都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的召開,為我國石材工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宣傳平臺,也為石材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2003年以來世界經濟的逐步復蘇國際石材市場的需求轉強,目前我國石材的出口勢頭良好,1998年以來,我國石材出口開始步入“快車道”,年均增長率達22%以上。據海關統計,2003年我國石材出口974萬噸,金額13.65億美元,分別增長 20.6%、19.5%。石材因此連續多年成為全國建材出口量最多的單一產品,到2006年,我國石材出口突破20億美元[6]。如圖1反映了2000年至 2003年石材出口數量及金額的增長情況:

圖1來源:我國海關網

(2)建筑用石材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

以前,石材主要應用于建筑中的廣場和地面,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石材異型技術的發展,石材的應用領域正不斷的擴展,如:由于石材本身的重量很大,不能用于整棟大樓的整體外墻裝飾,現在石材薄板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除此之外,石材還可以做室內裝飾的天花板等。隨著石材技術上的突破,石材將會在建筑材料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裝飾材料的選擇也越來越講究,石材作為建筑裝飾材料中的奢侈品,也必將為更多的人所接受,這也為石材企業的成長奠定了很好的市場基礎。

4.威脅分析(T)

(1)替代產品不斷涌現

雖然石材市場的上升空間還很大,但是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相關建材產品的出現都對石材市場構成新的威脅,人造石、新型塑料制品、瓷磚以及相關的水泥制品等都是石材的強大競爭者,雖然有些產品還不足以對石材產品造成直接的沖擊,但是也要引起石材企業的足夠重視。以人造石為例:

隨著現代建筑事業的發展,對裝飾材料提出了輕質、高強、美觀、多品種的要求。人造飾面石材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它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耐污染、施工方便、花紋圖案可人為控制,是現代建筑理想的裝飾材料。除保留了天然紋理外,還可以經過事先的挑選統一花色、加入喜愛的色彩,或嵌入玻璃、亞克力等,豐富其色澤的多樣性。常見用于室內的裝飾地材有崗石、珍珠砂貝及文化石等,其硬度不象天然石材一樣堅硬,并且有著明顯質感差別。但因其價格大大低于天然石材,從而運用日益普遍,尤

其含90%的天然原石的合成崗石,克服了天然石材易斷裂、紋理不易控制的缺失,保留了天然石材的原味,在全球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有替代大理石、花崗石的使用趨勢。希望石材企業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準確的定位,針對威脅未雨綢繆,早作打算。

(2)國際石材大企業的沖擊

我國入世以來,隨著融入世界經濟腳步的加快,我國越來越多的受到世界的關注,很多國際知名企業都紛紛搶灘我國,掀起了新一輪的競爭狂潮,石材行業也是如此,我國豐富的石材資源,巨大的石材消費市場,廉價的勞動力以及良好的投資環境都使得他們磨刀霍霍。

國外石材企業先進的技術、一流的管理、過硬的產品以及強大的品牌優勢都使得國內石材企業如臨大敵,很多技術落后、工藝以及產品質量低下的石材企業將瀕臨倒閉,隨著石材行業的不斷成熟,生產成本將會增加,而國際石材的生產成本會降低,這將削弱我國石材的國際競爭力??v觀當今的國際石材市場,以壟斷為特征的跨國集團公司貿易控制的市場格局已初露端倪,進入2006年以來,石材跨國公司加大了對世界石材市場的整合和投資力度,區域性合作加快,石材企業在石材產品中所占的比重將會有所提高,使石材市場受大集團貿易和區域性貿易的控制的程度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印度、巴西等一些礦產資源豐富的發展我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石材軍團,以低價位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力量不容小視。我國的石材企業面臨來自國際石材大集團和新興石材軍團的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如何有效的應對,已經成為國內石材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職業決策分析swot范文第3篇

(一) 個性特點:我是一個相對外向性格的人,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

能力,有責任心,組織協調能力較強??诓藕?,雖然寫作能力一般,但是能夠清楚明白的陳述一件事情。思維敏銳,頭腦靈活,理解能力強。但做事急于求成,耐性較差。

(二) 職業興趣:由于自我的長期了解,所以比較清楚自身對于技術

方面不太感興趣,但對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事務很有興趣。喜歡與人打交道,喜歡影響和感染他人。待人熱情,處事周密、得體。

(三) 職業能力:

1. 人際關系方面:對人熱情、健談,喜歡幫助、指導他人,在社交

場合中游刃有余,容易與人交往。

2. 決策能力方面:思維敏銳,反映迅速,學習能力強,但是對于學

校教課的方式不太“感冒”。平常自己私底下看經濟學之類的書,雖然記不準確原話,但是能夠很好的理解其意思。思維靈活,不拘泥于常規,做事有很強的開放性。關注事物細節,思路獨特,能冷靜的運用各種方式思考問題。

3. 做事風格方面:不太喜歡對所有事情事先計劃和組織,但是每碰

到一個問題,均可想到方法將其解決。更傾向于合作完成工作。喜歡接受新事物與新觀念,不愿意僵硬遵從強制標準和規則。

4. 心理健康方面:情緒穩定,可以冷靜對待事物,能維持團隊積極

的心理態度和精神。信任他人,對他人很少感到不滿或厭煩。心

態較好,能夠正確定位自己。

(四) 個人特質:

1. 適合工作類型:管理性活動,需要較強的管理、交流、創新思維

能力的工作。

2. 優勢與不足:有較強的個人影響力,口才好,能說服別人跟隨我

的思路發展。思維活躍、靈活。人際關系較好。不太擅長信息的收集與處理。寫作功底一般。

3. 今后發展方向:加強自我的學習能力,了解有關于財務方面的知

識。增加對學習工作的熱情,維持自己對學習、管理、寫作方面的興趣。掌握信息的收集途徑,學習信息的處理。

自我小結

1. 善于宏觀的分析和解決問題。

2. 思維敏銳,反映迅速,善于快速合理的分析和解決突發問題。

3. 對理論知識能快速理解與運用。

4. 愿意接受挑戰,從而達到既定的目標。

5. 對技術和復雜數字方面的知識興趣不大。

二、 內部環境分析

(一) 優勢(Strengths)

1. 有較強的影響力,口才好,寫作能力強。思維敏銳,頭腦靈活,

理解能力強。

2. 對人熱情、健談,喜歡幫助、指導他人,在社交場合中游刃有

余,容易與人交往。

3. 思維敏銳,反映迅速,愿意學習能觸摸得到的知識。善于快速

合理的分析和解決突發問題。

4. 善于宏觀的分析問題并且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5. 對理論知識能快速理解與運用。

6. 有較強的競爭意識,能充分利用各方面資源。

(二) 劣勢(Weakness)

1. 做事耐性較差。處理問題可能不夠細致。

2. 不太擅長信息的收集與處理。

3. 不愿意僵硬遵從強制標準和規則。但是卻很懂得遵循大局。

4. 缺乏實際管理經驗。

三、 外部環境分析

(一) 機會(Opportunities)

1. 近年來國內企業經營逐步與國際接軌,因此對高級管理人才需

求量增加。

2. 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需要管理人才,因此工商管理類就業

市場廣闊。

(二) 威脅(Threat)

1. 自身對于就業的準備不足。

2. 相比其他重點大學的學生來說自己實力不夠突出。

3. 企業單位對個人素質要求不斷提高。

4. 用人單位對于社會和工作經驗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5. 當今優秀人才增多,對于各方面能力的比拼要求更高。

四、 戰略選擇

(一) S+O戰略選擇

1. 學習更加專業的管理、經濟等方面的知識。

2. 畢業后進入大小企業均可,大企業能夠更快的了解其經營模式

和管理方式,中小企業能夠更全面的學習各種方面的知識。

3. 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人脈資源后,可以選擇某一個方面創

業。

(二) W+O戰略選擇

1. 在今后的學習中培養自己的耐性,做好每一件事。

2. 注意在學習中和生活中做到認真細致。

3. 繼續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網并且增強自己的洞察力。

4. 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習中積累一定的經驗。

5. 工作中多與人合作,培養團隊意識和宏觀意識。

(三) S+T戰略選擇

1. 發揮自身優勢,為就業提高自身素質,做好理論知識的準備。

2. 努力學習,在工作幾年后考取MBA,繼續向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發展。

3. 多與其他同學老師交流,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對事物的了解

(四) W+T戰略選擇

1. 培養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耐性,繼續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

職業決策分析swot范文第4篇

在已經過去的一年里,中國電信的新聞熱點、焦點不斷。電信資費的調整、中國電信南北大分拆以及中國電信將面臨入世挑戰等讓人們矚目。在新的一年里,中國電信又將上演一場“與狼共舞”的驚險劇目。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中國電信進行SWOT分析,也許能讓大家對中國電信未來的發展有一個清醒的、客觀的認識。

中國電信的優勢(strength)和劣勢(weakness)分析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中國電信經歷了近20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形成了規模效益。盡管此間經歷了郵電分營、政企分開、移動尋呼剝離、分拆重組等一系列的改革,但在中國的電信業市場上,中國電信仍具有較強的競爭和發展優勢。主要表現在客戶資源、網絡基礎設施、人才儲備、服務質量等方面:

1、中國電信市場引入競爭機制后,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等運營商展開激烈競爭。中國電信南北分拆后,在保留原有大部分固定電話網和數據通信業務的同時,繼承了絕大部分的客戶資源、保持良好的客戶關系,在市場上占領了絕對的優勢。1.79億的固定電話用戶,1500多萬的數據通信用戶,為中國電信發展業務,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中國電信基礎網絡設施比較完善。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電信己建成了覆蓋全國,以光纜為主、衛星和微波為輔的高速率、大容量、具有一定規模、技術先進的基礎傳輸網、接入網、交換網、數據通信網和智能網等。同時DWDM傳輸網,寬帶接入網相繼建設數據通信網絡和智能網不斷擴容。中國電信的網絡優勢已經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核心能力,同時具備了向相關專業延伸的基礎和實力。

3、中國電信在發展過程培養和儲備了一大批了解本地市場、熟悉通信設備的電信管理和技術的能力較高、結構合理的管理和專業人才。同時中國電信還積累了大量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擁有長期積累的網絡管理經驗、良好的運營技能和較為完善的服務系統。

4、中國電信日趨完善的服務質量。中國電信成立了集團客戶服務中心,為跨省市的集團客戶解決進網需求;中國電信還建立了一點受理、一站購齊的服務體系,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戶;緊接著中國電信推出了首問負責制,解決了企業在向用戶提供服務過程中的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的問題;另外,中國電信還設立了服務熱線(10000)、投訴熱線(180)等,建立了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服務,提供互動式服務。

雖然中國電信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但我們應該辨正地看待這些優勢。辯證法告訴我們,優勢和劣勢都是相對的,即在一定的條件下,優勢很可能就轉變成劣勢。中國電信雖然擁有豐富的客戶資源、完善的網絡設施以及大量的儲備人才,但缺乏現代企業發展所必需的戰略觀念、創新觀念、人力資源開發管理、人文環境建設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市場制度環境。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信擁有資源優勢,但卻缺乏資源運作優勢。一旦不慎,優勢很可能就轉變成劣勢。

目前,中國電信的劣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企業戰略管理與發展的矛盾。一方面是企業決策層只重視當前戰術和策略,忽視長遠戰略,湮沒在日常經營性事物中,不能統觀大局;另一方面企業缺乏應對復雜多變環境的企業運作戰略策劃人才。這個問題是當前實現企業持續發展、保持長久競爭優勢的核心問題。

2、企業內部創新與發展的矛盾。面向計劃經濟的職能化業務流程、管理模式、組織模式已經呈現出與快速發展的不適應,并逐步成為制約電信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的主要因素。ERP、管理和組織模式的改革創新以及企業特色人文環境的建設是實施企業發展戰略應考慮的焦點問題。

3、中國電信現有的基礎設施不能為用戶提供特色服務。中國電信雖然擁有比較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但這大都不是根據市場的實際需要建設的,而是為了滿足普遍服務的需要。

4、拆分讓中國電信由主體電信企業降級到一個區域性的電信企業。新中國電信的主要陣地將固守在南方市場,而北方市場將由新中國網通占領。即使受到拆分影響,但中國電信的實力仍然最強,只是苦于無全國網絡,無法開展全國性的業務。

中國電信的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分析

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加入WTO,將為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和通信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中國電信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主要表現為:

1、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潛力巨大的市場需求,為中國電信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據有關研究報告測算:中國到完成加入WTO的各項承諾之后的2005年,其GDP和社會福利收入將分別提高1955億元和1595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1.5%和1.2%。本地經濟比較優勢的重新配置資源所帶來的巨大收益將進一步增強當地經濟實力。而且入世將推動外資的引進和內需的拉動。入世后各地將極大改善投資環境,法律透明度提高和國民待遇的實現將吸引大量外來資本,本地企業實力將得到提高和增強。企業電信消費水平隨之提高。勞動力市場結構的調整和轉移必然帶來社會人員的大量流動,同時拉動巨大的通信需求,話務市場將進一步激活。

2、電信業法律法規不斷健全完善,電信業將進入依法管理的新階段,為中國電信的發展創造了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隨著電信業法制的健全,政府的經濟職能將發生根本的轉變,政府會把企業的投資決策權和生產經營權交給企業,讓企業經受市場經濟的考驗。這意味著政府將給中國電信進一步松綁,給予應有的自主權,有利于中國電信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

3、中國政府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戰略決策,為中國電信的發展創造了歷史性的機會。“三大上網工程”(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家庭上網)造就了我國消費能力強勁的信息產業市場,為我國信息產業市場創造良好環境的同時,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信息產業市場之一。

4、中國加入WTO后電信市場逐步對外開放,將加快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有

利于企業的經營管理、運作機制、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同時可促進中國電信借鑒國外公司的管理經驗,積極地推進思維、技術、體制創新,提高產品檔次,降低成本,完善服務質量,改進營銷策略,增強核心競爭力。

5、電信市場潛力巨大。首先,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之間、消費層次之間的差異決定了電信需求的多層次和多樣化,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電信企業的網絡升級換代和業務的推陳出新,在固定電話網與計算機通信的融合點上開發新業務潛力巨大,激發出新的消費需求。因而,從總體上看,我國電信市場孕育著巨大的需求潛力。其次,從固定電話看,中國電信平均主線普及率只有13.8%,遠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主線收入、盈利水平和市場規模也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差甚遠,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仍舊巨大。最后,從中國電信的其他業務看,互聯網和固網智能網業務的市場規模和盈利能力將隨著企業外部環境層次的提高而不斷擴大。

6、移動牌照的發放。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曾經在公眾場合說過,中國將擁有四個綜合電信運營商,他們能夠經營固定、移動、數據和其他各種基礎電信業務,這意味著將再發兩張移動牌照。目前,移動通信領域是潛力最大,也是競爭最激烈的通信領域,將成為各電信企業的必爭之地。一旦中國電信拿到了移動牌照,那么移動領域將是中國電信的又一主營業務。

正所謂機會與威脅同在。任何事件的影響都是相對的,中國電信在迎接巨大機會的同時也將面臨巨大的威脅,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電信市場競爭格局由局部轉向全面、簡單轉向多元。首先,在競爭趨勢方面,國內市場競爭將由價格競爭向核心能力創新競爭過渡。在過渡期間,市場份額的搶奪將成為市場跟隨者的發展重點。其次,入世后的國際資本競爭壓力也將逐步增大。國外電信運營商將通過兼并,聯合和收購等方式實現全球服務化的速度不斷加快。中國電信市場的ICP、EMAIL、數據庫、傳真、視頻會議等增值業務首當其沖地受到較大沖擊,對電信企業的穩定增長產生影響。

2、中國電信人才流失較為嚴重。國內外許多公司采用高薪、高福利等政策吸引中國電信人才,造成中國電信人才嚴重流失。這一現象至今仍未得到解決。人才的流動是競爭的必然結果,是關系到中國電信生存發展的關鍵問題。因此,如何體現人才價值、發揮人才潛能,是中國電信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

3、非對稱管制對中國電信的影響。中國電信在經營許可、互聯互通、電信資費、電信普遍服務等方面受到相對嚴格的行業管制。在目前的中國電信市場上,管制的不平等已經制約了中國電信的發展,在日趨激烈的電信市場競爭形勢下,不盡快進行改革,中國電信只有一死。新中國電信公司不久后也將通過上市進行機制轉換,實現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相同的機制平臺,從而開展有效的公平競爭。

綜上分析,中國電信具有較強的競爭和發展優勢,主要表現在客戶資源、網絡基礎設施、人才儲備、服務質量等方面,但明顯缺乏資源運作優勢。中國電信目前的威脅主要表現在競爭格局的轉變、人才的流失和非對稱管制等方面。但巨

職業決策分析swot范文第5篇

(一) 個性特點:我是一個相對外向性格的人,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

能力,有責任心,組織協調能力較強??诓藕?,雖然寫作能力一般,但是能夠清楚明白的陳述一件事情。思維敏銳,頭腦靈活,理解能力強。但做事急于求成,耐性較差。

(二) 職業興趣:由于自我的長期了解,所以比較清楚自身對于技術

方面不太感興趣,但對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事務很有興趣。喜歡與人打交道,喜歡影響和感染他人。待人熱情,處事周密、得體。

(三) 職業能力:

1. 人際關系方面:對人熱情、健談,喜歡幫助、指導他人,在社交

場合中游刃有余,容易與人交往。

2. 決策能力方面:思維敏銳,反映迅速,學習能力強,但是對于學

校教課的方式不太“感冒”。平常自己私底下看經濟學之類的書,雖然記不準確原話,但是能夠很好的理解其意思。思維靈活,不拘泥于常規,做事有很強的開放性。關注事物細節,思路獨特,能冷靜的運用各種方式思考問題。

3. 做事風格方面:不太喜歡對所有事情事先計劃和組織,但是每碰

到一個問題,均可想到方法將其解決。更傾向于合作完成工作。喜歡接受新事物與新觀念,不愿意僵硬遵從強制標準和規則。

4. 心理健康方面:情緒穩定,可以冷靜對待事物,能維持團隊積極

的心理態度和精神。信任他人,對他人很少感到不滿或厭煩。心

態較好,能夠正確定位自己。

(四) 個人特質:

1. 適合工作類型:管理性活動,需要較強的管理、交流、創新思維

能力的工作。

2. 優勢與不足:有較強的個人影響力,口才好,能說服別人跟隨我

的思路發展。思維活躍、靈活。人際關系較好。不太擅長信息的收集與處理。寫作功底一般。

3. 今后發展方向:加強自我的學習能力,了解有關于財務方面的知

識。增加對學習工作的熱情,維持自己對學習、管理、寫作方面的興趣。掌握信息的收集途徑,學習信息的處理。

自我小結

1. 善于宏觀的分析和解決問題。

2. 思維敏銳,反映迅速,善于快速合理的分析和解決突發問題。

3. 對理論知識能快速理解與運用。

4. 愿意接受挑戰,從而達到既定的目標。

5. 對技術和復雜數字方面的知識興趣不大。

二、 內部環境分析

(一) 優勢(Strengths)

1. 有較強的影響力,口才好,寫作能力強。思維敏銳,頭腦靈活,

理解能力強。

2. 對人熱情、健談,喜歡幫助、指導他人,在社交場合中游刃有

余,容易與人交往。

3. 思維敏銳,反映迅速,愿意學習能觸摸得到的知識。善于快速

合理的分析和解決突發問題。

4. 善于宏觀的分析問題并且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5. 對理論知識能快速理解與運用。

6. 有較強的競爭意識,能充分利用各方面資源。

(二) 劣勢(Weakness)

1. 做事耐性較差。處理問題可能不夠細致。

2. 不太擅長信息的收集與處理。

3. 不愿意僵硬遵從強制標準和規則。但是卻很懂得遵循大局。

4. 缺乏實際管理經驗。

三、 外部環境分析

(一) 機會(Opportunities)

1. 近年來國內企業經營逐步與國際接軌,因此對高級管理人才需

求量增加。

2. 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需要管理人才,因此工商管理類就業

市場廣闊。

(二) 威脅(Threat)

1. 自身對于就業的準備不足。

2. 相比其他重點大學的學生來說自己實力不夠突出。

3. 企業單位對個人素質要求不斷提高。

4. 用人單位對于社會和工作經驗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5. 當今優秀人才增多,對于各方面能力的比拼要求更高。

四、 戰略選擇

(一) S+O戰略選擇

1. 學習更加專業的管理、經濟等方面的知識。

2. 畢業后進入大小企業均可,大企業能夠更快的了解其經營模式

和管理方式,中小企業能夠更全面的學習各種方面的知識。

3. 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人脈資源后,可以選擇某一個方面創

業。

(二) W+O戰略選擇

1. 在今后的學習中培養自己的耐性,做好每一件事。

2. 注意在學習中和生活中做到認真細致。

3. 繼續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網并且增強自己的洞察力。

4. 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習中積累一定的經驗。

5. 工作中多與人合作,培養團隊意識和宏觀意識。

(三) S+T戰略選擇

1. 發揮自身優勢,為就業提高自身素質,做好理論知識的準備。

2. 努力學習,在工作幾年后考取MBA,繼續向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發展。

3. 多與其他同學老師交流,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對事物的了解

(四) W+T戰略選擇

1. 培養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耐性,繼續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

職業決策分析swot范文第6篇

SWOT分析是一種對企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分析。在分析時,應把所有的內部因素(包括公司的優勢和劣勢)都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來對這些因素進行評估。這些外部力量包括機會和威脅,它們是由于競爭力量或企業環境中的趨勢所造成的。這些因素的平衡決定了公司應做什么以及什么時候去做??砂匆韵虏襟E完成SWOT分析:

(1) 把識別出的所有優勢分成兩組,分類的原則是,看看它們是與行業中潛在的機會有關,還是與潛在的威脅有關;

(2) 同樣的方法把所有劣勢分成兩組。一組與機會有關,另一組與威脅有關;

(3) 建構一個表格,每個占1/4;

(4) 把公司的優勢和劣勢與機會或威脅配對,分別放在每個格子中。SWOT表格表明公司內部的優勢和劣勢與外部機會和威脅的平衡。

在企業的計劃中,一定要把以下步驟都寫出來:

① 在某些領域內,可能面臨來自競爭者的威脅;或者在變化的環境中,有一種不利的趨勢,在這些領域或趨勢中,公司會有些劣勢,那么要把這些劣勢消除掉。

② 利用那些機會,這是公司真正的優勢。

③ 某些領域中可能有潛在的機會,把這些領域中的劣勢加以改進。

④ 對目前有優勢的領域進行監控,以便在潛在的威脅可能出現的時候不至于措手不及。

二、公司的優勢和劣勢

上一篇:電氣工作總結范文下一篇:vocs華南理工大學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