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美麗鄉村建設自評報告范文

2023-09-21

美麗鄉村建設自評報告范文第1篇

一、文化貫徹始終。不管是瀏陽的墻面宣傳,還是江西的祠堂文化、紅色文化,都有文化元素貫徹其中。各地充分挖掘當地名人、古建筑、有政治意義的地方,通過尋根、尋史、尋故事,使當地的美麗鄉村建設更加豐滿,更加有內涵,提高了村民的自我歸屬感,激發了群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情。

二、建設與環境和諧統一。在學習考察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整齊劃一的街道,而是大家集思廣益,根據當地的房屋、道路、田地、樹木,進行的一些“奇思妙想”。譬如中洲屋場的瘦身柵欄、路旁輪胎上栽種的花草,東龍村的生態渠、石子路,大土樓村的竹制柵欄都很符合村情,都很有當地特色,并沒有把美麗鄉村建設成水泥鋼筋鑄成的統一模式的城鎮。

三、衛生整治情況好。在參觀的點中,衛生情況都很好。一是村民高度自覺。在參觀的點中,衛生維護的方式不一,有的是清潔人員長期打掃,有的是村民進行“三包”,但是根據當地村委的介紹,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大家的環境意識普遍提高,主動自覺維護家園衛生。二是垃圾處理設施齊備。除了常見的垃圾桶,有的地方修建了漂亮的焚燒池,并專門修建了垃圾回收屋,對玻璃瓶、紙板、廢舊電器等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并通過獎勵生活用品鼓勵村民集中進行處理。三是修建了污水處理池。影響居民生活的不僅有垃圾,更有污水,特別是農村家庭養雞、養鴨比較多的村落很有必要學習推廣。

通過學習外地經驗,我覺得可以抓好三項工作推進我縣的美麗鄉村建設。

一、抓好農村建房管理。受老思想影響,農村建房貪多、貪大的問題比較普遍,修圍墻、多占面積擠占公共資源也是普遍問題,影響整個村(居)的外形外貌和出行方便。所以,我縣的美麗鄉村建設要首抓住房管理。一是制定建房規劃。每村應預留地塊進行房屋建設,同時預留公共地塊,在確保建房集中的前提下,不過分擁擠,有一定的公共資源空間。如公路兩旁修建房屋要距道路多遠,前排和后排房屋應距多遠。二是限制新建住房的申報。凡不符合宅基地申請的人員堅決禁止,同時,新申報的宅基地面積應該從嚴控制,按照人口數量限制宅基地面積。三是制定圍墻修建標準。對村居比較集中,道路狹窄的村落不推薦修建圍墻,如果修建圍墻應該制定相應的標準。如應距道路多遠,圍墻應限多高。四是對廢舊房屋進行集中拆除。對新申報另址修建房屋的應要求村民將老房屋拆除。同時,對長期閑置、年久失修的房屋應組織村民拆除,特別是對已經棄用、倒塌房屋的宅基地進行集中拆除。

二、抓好村民自治管理。每一個美麗鄉村的建設離不開村集體、離不開維護管護,所以要抓好村民自治管理。一是抓好支村委干部的管理。一個村好不好,與村干部息息相關。所以,要在即將到來的村委會換屆選舉中挑選精兵強將,要加強村干部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二是抓好村集體創收。村集體不富裕、人民生活不富裕,村民意識也很難上去,所以,村集體要積極開展創收,把整個盤子做活、做大。一方面,以產業為支撐,加強土地流轉,如發展水稻、花卉,成立合作社,招商引資等,擴大規模,產生集約效應。另一方面,可通過租賃等多種方式盤活公共資源,特別是合鄉并村后原鄉鎮、村(居)辦公地點、活動場所的利用問題。三是抓好協會、自治委員會管理。協會和自治委員會都有一定的帶領作用,要積極發揮他們的作用,在對全村重要和公益事業上發揮作用。

三、抓好文化建設。目前,精神文明建設并沒有與物質文明建設齊頭并進,要想凈民風、提民質,就要抓好文化建設。一是建好文化場地。每個村都至少應該有一個文化場地,供村民跳廣場舞、放電影、搭戲臺,為村名的文化生活提供條件。二是建好村村響工程。每村都要拉通廣播,可以由鄉鎮統一管理,定時播放歌曲、與農民息息相關的農業知識、時事要聞等。三是每村明確一個文化主題。沒有文化,就沒有靈魂,每個村都應著力打造該村有代表性的精神和口號進行宣傳,可以圍繞當地名山、名人、名事進行挖掘。四是積極開展各類評選活動。美好的精神,需要傳承,需要宣傳。對農村涌現出的敬老、愛幼、公益達人,應該予以評選表彰。

美麗鄉村建設自評報告范文第2篇

坐在書桌前, 透過落地窗望出去, 盡是高樓大廈。雖然那高樓大廈之間也有樹木、草坪, 但依然給人沉重的壓抑感。于是, 人們就懷念那梯田層層、綠樹炊煙的鄉村。人類是從鄉村走出來的, 對鄉村自然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發達國家的人, 只要有了錢, 就盡可能把家搬到鄉村去。中國還不發達, 鄉村的人想往城里跑, 因為城里可以賺錢, 但那些先富的人卻已經想方設法要在鄉村建別墅了。

當人類脫離了最早的游牧的原始狀態后, 開始定居, 就有了鄉村。我曾去過西安半坡遺址, 那是距今6 000多年的鄉村, 卻已經具有現代鄉村的各種功能。雖然那時的鄉村還稱不上“美麗”, 人們居住的還只是小小的茅草屋, 甚至還沒有床、沒有桌、沒有家具, 更不可能有商場、劇院之類, 人們的生活也相當原始、相當艱苦, 但還是表明人類已經進步到一個新的文明階段了。站在半坡遺址的山坡上, 想像當年半坡四周的景色, 浐河兩岸水草茂盛, 鮮花盛開, 也夠美麗的了。

作為居住地, 鄉村與城市可能是一個對立面。城市擁擠, 鄉村空闊;城市繁華, 鄉村樸實;城市污染, 鄉村自然。鄉村居民以農牧漁業為主, 而農牧漁業都需要廣闊的土地, 因而人口密度小, 對自然的依存度高。在城市呆久了, 從那鋼筋水泥的逼狹空間走出, 來到鄉村, 就會感到那真是一個廣闊天地, 于是就會情舒意爽, 就會生出詩情畫意, 就會站在那田間地頭放聲高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抒情。不過, 這只是城里人的感受, 有點像魯迅在小說《風波》中挪揄的一樣:“河里駛過文人的酒船, 文豪見了, 大發詩興, 說, ‘無思無慮, 這真是田家樂呵!’”

真正走進鄉村, 在那兒住上一段時間, 你才知道, 鄉村往往并不那么“美麗”。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 鄉村是中國社會的基礎。幾千年的封建制度, 讓中國的農業生產手段落后, 生產水平低下, 農民生活不能溫飽, 無法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和醫療保健, 身體病弱, 文化落后, 鄉村日益凋敞。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 梁漱溟、晏陽初等先賢就提出了鄉村建設的課題, 并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實驗, 一時寓為大觀??上? 在那個內外交困、經濟十分落后的年代, 幻想從枝節問題上入手來改造傳統的鄉村, 進行所謂的鄉村建設, 只能以失敗告終。解放后, 又幻想通過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來建設鄉村, 結果又是失敗。當年, 筆者作為知青, 在一個小山村呆了將近三年, 對鄉村的貧困落后有著切身體會。連飯都吃不飽, 何論“美麗”!改革開放, 首先從鄉村開始,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農業太落后、鄉村太破敗、農民太苦了!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發展, 農民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 一些鄉村也已經“美麗”起來了。但是, 中國至今仍然是農業大國, 農村戶籍人口超過人口總數的一半, “三農”問題依然困擾著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 絕大多數鄉村依然不那么“美麗”, 不少鄉村依然貧困、破敗。在GDP主導下, 一些鄉村還受到嚴重的工業污染, 甚至滿目瘡痍。

中國要現代化, 不可能只是城市的現代化。如果鄉村建設跟不上, 鄉村沒有“美麗”, 現代化就是片面的, 就像一個人瘸了一條腿。正因為如此, 美麗鄉村建設提上了黨和政府的議事日程。早在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 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 并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具體要求。2007年10月,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12年11月, 黨的十八大又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任務, 美麗鄉村就是其中重點。接著, 2013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努力建設美麗鄉村。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農業部等部門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 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 涌現出了一批美麗鄉村建設典型。

近年來, 我國的標準化建設有了新的進步, 標準化工作者不再把眼光局限于產品 (特別只是硬件產品) 上, 對社會的需要已經有了相當的敏感, 能夠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 為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事物提供標準化服務。

美麗鄉村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件大事。從質量管理的角度來看, 做任何事都要有目的 (方針) , 有目標, 有資源, 有職責, 有程序, 有監視, 有測量, 有改進。而這些都需要有相應的標準來規定。GB/T 32000-2015《美麗鄉村建設指南》的發布和實施, 對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具有推進作用, 肯定是一件大好事。在美麗鄉村建設中, 引入標準化管理的理念和手段, 對于指導和引領美麗鄉村建設, 提升美麗鄉村建設質量和水平, 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任何一個概念, 都應當有相應的定義, 包括其內涵和外延。美麗鄉村作為一個概念, 當然也應當有自己的定義, 有自己的內涵和外延?!睹利愢l村建設指南》為美麗鄉村確定了內涵, 也確定了外延。只有滿足了標準規定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 規劃科學、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宜居、宜業地可持續發展”, 達到了標準規定的諸如道路硬化率、林草覆蓋率、衛生公廁擁有率、九年義務教育目標人群覆蓋率、村民享有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等21項重要量化指征指標, 才能稱為美麗鄉村。

我們經常在新聞媒體上看到一些地方打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旗號, 弄虛作假, 欺騙上級, 騙取國家補貼的典型案例。有的地方僅僅只修了一個牌樓, 粉刷了一下門面, 就號稱已經建成“美麗鄉村”。有的打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旗號, 對農舍進行強行拆遷, 讓農民叫苦連天。更多的是脫離當地生產生活實際, 一味追求表面的統一, 房屋修得一模一樣, 完全失去鄉村的傳統風貌。有了《美麗鄉村建設指南》這樣的標準, 特別是有了一系列量化的指標, 給形式主義增設了障礙, 為識別弄虛作假提供了武器。

但是, GB/T 32000只是推薦性標準, 并不要求強制執行。而且, 《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只是“指南”, 只能起指導和引領作用。我國國土遼闊, 各地情況大不相同。以鄉村為例, 北方以村莊聚居為主, 南方以院落散居為主, 平原鄉村與山區鄉村的格局、建筑、道路、自然風光等大異其趣, 少數民族村寨與漢族鄉村的風貌往往完全不同, 牧場牧村、漁村與農業村更是大有差異?!睹利愢l村建設指南》僅僅是為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框架性、方向性的技術指導, 使美麗鄉村建設有標可依, 使鄉村資源配置和公共服務有章可循, 使美麗鄉村建設有據可考、可查、可核、可督、可改。同時, 標準對鄉村個性化發展預留了自由發揮空間, 沒有“一刀切”的規定, 也沒有“齊步走”的要求, 反而是鼓勵各地根據鄉村資源稟賦, 因地制宜、創新發展。借口貫徹執行標準, 簡單劃一搞美麗鄉村建設, 甚至強迫農民按統一的圖紙建房裝修, 那肯定是某些官員在單純追求政績, 甚至是在弄虛作假, 與標準完全無關。

我并不反對美麗鄉村建設。但是, 在中國, 一個好的設計, 一個好的方案, 從中央到地方, 一層層貫徹下來, 往往就要走樣。形式主義的東西不說, 某些人單純追求政績也不說, 只說有人將其作為貪腐的對象或機會, 就讓人為美麗鄉村建設擔憂。如果農民得不到實惠, 美麗鄉村建設又有何用!

按我的理解, 美麗鄉村建設中這個“美麗”, 并不僅僅只是好看, 只是漂亮, 不能僅僅停留在諸如形式、比例、布局、顏色之類可以給人的感官以愉悅的視覺享受上。美麗鄉村的“美麗”, 就是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只有滿足了這五條要求的鄉村, 才可以稱得上是“美麗”的?!睹利愢l村建設指南》雖然明確了美麗鄉村應體現生態美、生活美、生產美、行為美, 規定了村莊規劃、村莊建設、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公共服務、鄉風文明、基層組織、長效管理等8個方面的內容, 但其21項重要量化指征指標卻難以涵蓋美麗鄉村的全部內涵和外延。畢竟8個方面的某些內容是不可能用量化指征指標來反映的, 例如鄉風文明能用什么指征指標來反映呢?即使能用指征指標來反映, “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某些官員也可以明目張膽地弄虛作假, 糊弄上級, 也糊弄農民, 甚至嚴重侵害農民權益。因此, 我們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到一個標準上。

美麗鄉村建設不是哪個人頭腦發熱突然想出來的。改革開放30多年來, 我國的農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廣大農民對民主政治、生產發展、生活水平、居住空間、自然環境等生存條件都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美麗鄉村建設正是適應廣大農民的這種要求提出來的。因此, 美麗鄉村建設的根本動力來自于廣大農民?!睹利愢l村建設指南》的貫徹執行, 也只有依靠廣大農民。

為此, 相關部門應當采取各種措施, 把《美麗鄉村建設指南》這個標準送到鄉村, 送到農民手上, 大力宣傳, 讓廣大農民真正理解美麗鄉村的涵義, 支持美麗鄉村建設, 并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同時, 還要讓廣大農民掌握《美麗鄉村建設指南》的相關要求, 包括相關的指征指標, 讓他們能夠監督各級官員, 防止官員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弄虛作假, 借口貫徹執行標準損害自己的權益。這樣, 標準化工作者制定的這個標準, 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那一份熱忱和奉獻也才能真正得到回報。

重慶萬州有個分水鎮, 一條東西向的大街逶迤十多公里。那大街兩側的房屋原來都是包包坑坑的磚墻, 很是難看。幾年前, 由政府出資, 將其境內高速公路兩側的房屋全部進行了粉飾, 畫上立柱、橫梁之類, 儼然粉墻黑瓦的傳統民居。那分水鎮也就“美麗”起來。

但是, 行程幾百公里, 都是這樣的粉墻, 都是這樣的假傳統, 也不免讓人視覺疲憊。前不久, 筆者去歐洲旅行, 從法國到瑞士, 從奧地利到意大利, 那路側的村莊映入眼簾, 各有各的風貌, 讓人不斷有美的享受。我在想, 我們為什么總要追求“美”的統一、“美”的一致呢?

問題在于, 我國的美麗鄉村建設是自上而下推動的。各地之所以熱心于這樣的建設, 可能是因為有中央政府的補貼。網上一查, 果不其然, 2013年7月, 財政部就發布了《關于發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作用, 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的通知》 (財農改[2013]3號) , 決定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主攻方向, 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

美麗鄉村建設可以為城市人到鄉村旅游度假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多選擇, 但我們必須明白, 這只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副產品。美麗鄉村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振興農業, 給廣大農民創造一個更加富裕、更加民主、更加安全、更加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 促進農業現代化。誰不希望自己居住的環境更美麗?但對“美麗”的理解卻各有不同。對什么才是“美麗”, 怎樣才能“美麗”, 農民才有最終的決定權。因此, 在貫徹執行《美麗鄉村建設指南》的過程中, 還需要更多地征求廣大農民的意見, 要讓農民作主。作為城市人, 我們也不能戴著一副有色眼鏡去評價, 應當尊重農民的選擇。如果有機會, 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 我們也可以為美麗鄉村建設出點力或出點智什么的。如果有錢, 也可以做點投資捐款之類的好事。

美麗鄉村建設自評報告范文第3篇

一、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理論基礎

鄉村休閑旅游理論:

城市人都在做著“返鄉”的夢。

都市人,都很向往鄉村自然的慢生活,向往鄉野趣味,休閑式旅游市場是將來的關注重點。

以鄉村元素為主要特色的“生態、生活、生產”體驗,讓一大批周邊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連忘返。

現代城市人對休閑鄉村的渴望,包括田園綠色景觀、無污染的生態環境、重溫鄉村記憶、有機健康食品、樸實的民風、適當參與體力勞動等。

“十二五”時期,將是中國休閑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期,休閑資源70%集中在鄉村。

把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資源,發展美麗經濟,打造“全域旅游”,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以景點的要求來建設農村。美麗鄉村的公共配套服務程度和城市是一樣的。農民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沒差別,而農村卻變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居所。

二、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經驗

通過對浙江省桐廬縣縣城及4個村莊的考察,總結桐廬縣美麗鄉村建設在規劃上的成功經驗有以下幾點供遼寧學習參考。

(一)結合旅游的全域鄉村布局

我國已經從觀光旅游時代,進入到休閑旅游時代。而桐廬正是通過休閑鄉村游成功實現美麗鄉村夢。

結合全縣城鄉統籌發展,將縣域內183個美麗鄉村統籌規劃,特別是縣域鄉村休閑旅游路線組織上,將美麗村莊貫穿在旅游線路中,如慢行綠道線路等。成功吸引越來越多的都市人群來到農村,品味其美麗鄉村,感受慢調生活。

(二)整潔舒適的優美鄉村環境

1、基礎設施

通過基礎設施打造清潔村莊,污水處理是關鍵,而衛生廁所是農村污水收集的源頭。通過生態污水處理方式將村莊原有水體恢復潔凈,是村莊生態環境的基

安全飲用水。普及了自來水。

垃圾收集。實現了密集的定點收集和初步分類。

村莊道路及附屬設施。主要交通道路采用黑色路面,并施劃白色道路標線。所有道路上的架空線路均采用埋地敷設。有完整的步行系統,路面采用當地鄉土材料。

2、綠化景觀

將村莊重要節點和沿路閑置地塊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建設,使村莊的流動空間處處成為精致的景點。尤其注重村莊的綠化建設,對原有大樹進行保護,并以之為中心形成開敞綠地。景觀建設中注重使用本地材料。

3、房屋整治

對破舊房屋進行了修繕治理,并不是全部拆除。對有歷史回憶的老建筑進行了保留和重新利用。在修繕中對山墻、屋頂等有地方特色的符號進行強化。完整保留了村莊的肌理和形態,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原汁原味地保留老味道,與“土”零距離。

(三)隨處可尋的舊居故土鄉愁

保留和恢復了可以串起童年老家記憶的生活場景和故居。如遍布村莊的蓄水池,在恢復潔凈后可以洗菜洗衣,還有老樹,舊居等。所有能勾起故鄉情的元素都得以保留,突出農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和原生態。

(四)善良淳樸的鄉土人情風俗

美麗鄉村的更可貴之處,在于保留了文化傳統和鄉風民俗。鄉村休閑游格外吸引都市人的“秘密”,在于它能通過“對鄉村既有文化的深度開發”,把簡單的采摘、吃農家飯,升級為一種與時尚元素融合的個性休閑味道。大都市的工作壓力和快節奏生活讓人心靈疲憊,而以鄉村風土人情打造的慢城,讓都市人有一個一到這里,就能自然慢下來的去處。

(五)完善健全的長效管理體制

如何保持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的可持續發展?健全的長效管理機制是桐廬美麗鄉村建設的寶貴經驗。

老百姓的新生活習慣,基礎設施的維護,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要持續發展下去,除了把把美麗經濟變為富民強村的載體,轉化為生產力外,必要的管理體制非常重要。讓村民的主動參與,主動維護。以村為主體,制定村民公約,派駐規

建設過程中的經驗:

一是堅持普惠、特色、效益三原則

普惠就是全覆蓋,使美麗鄉村從盆景變成滿園春色。工作的切入點選擇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改水、改廁、改路、改房等。使農村具備基礎生活條件,基礎的通信設施,基礎的公共服務。

特色是根據每一個村不同的產業特色、山水特質、飲食習慣、農村風情等等來規劃,使得每個村每個地方都具魅力和吸引力。

效益,就是投入要有效益,建設要有效性。把美麗鄉村的建設跟它最后的經營結合起來,把美麗作為內在的支撐力和未來的后續力。

二是發揮村民或者村的主體作用

強調發揮村民或者村的主體作用,同時把村民素質的提高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同步進行。

三是村村都有規劃員

為進一步提升村莊規劃管理水平,以景點要求建設每個鎮村,針對城鄉規劃管理體系中存在縣級規劃監管人員不足、鄉鎮規劃執行監督不夠、村莊規劃監管缺位等現狀,組建 “村級規劃員”隊伍,并實現“三級管理有保障,規劃監督全覆蓋”。

三、遼寧“宜居城鎮、美麗鄉村”示范建設的思路

(一)、“宜居城鎮”建設的規劃體系及內容

1、“宜居城鎮”鎮(鄉)域規劃

選擇縣域內發展條件和現狀基礎較好的城鎮進行示范建設規劃,對示范城鎮的總體規劃進行核查,確保城鎮建設的科學性和合法性。對城鎮規劃已過時效或編制時期過久已不適應城鎮發展需要的要進行規劃的修編。

對鎮域內村莊發展潛力普遍較好的鄉鎮要加大鎮村體系規劃的深度,以全覆蓋的全域規劃替代鎮村體系規劃。

2、編制“宜居城鎮”鎮區綠地系統規劃

鎮區綠地系統的規劃從全鎮整體景觀格局出發,結合原有的自然景觀進行布局。在鎮區規劃范圍以內,建成區以外,主要以生態農田、濱水綠化、林地及花卉基地為主,營造外圍連續且不規則的綠色生態背景,使鎮區鑲嵌在綠色基質之中,有利于將外圍的自然田園風光和新鮮空氣引入鎮區。

在建成區范圍內,均衡布局塊狀綠地,包括公園綠地、居住小區游園綠地、

街頭綠地和專用綠地等,形成遍布鎮區的綠地斑塊系統。

沿主要道路和渠道兩側規劃5~10米寬的綠帶,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鎮區綠色廊道,這些線性廊道交織成網狀,把鎮區孤立的綠地斑塊與外圍的綠色基質相互聯系起來,形成串珠式的綠色空間體系。

重點打造一條貫穿鎮區景觀慢行綠道系統。

3、“宜居城鎮”重點街路城市設計

對重點街路的街景立面進行整治,對商業廣告牌匾,建筑色彩,路燈,室外家具,鋪裝,沿路綠化,交通設施等界面進行設計。

4、“宜居城鎮”重要景觀節點設計

選擇鄉鎮主要出入口、市民中心廣場、重要公建前廣場、歷史故居周邊等開敞空間進行精致地設計與建設,形成名片和亮點。

5、“宜居城鎮”鎮區內“美麗村莊”設計

按美麗村莊的標準,選擇鎮區內的村莊進行建設,形成“宜居城鎮”內城鄉完美和諧的布局形態。

(二)、“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體系及內容

以新農村建設的成果為基礎,繼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發揮農村獨特的自然風景資源優勢,建設生態環境優美、村容村貌整潔、產業特色鮮明、社區服務健全、鄉土文化繁榮、農民生活幸福的新農村。

1、縣域“美麗鄉村”村莊布局規劃

選擇縣域內可以形成一條鄉村旅游線路的村莊群進行示范建設,打造“美麗鄉村”生態長廊。將全縣的所有村莊進行相應的布局,根據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和宜旅則旅的原則,孵化工業經濟強村、農業特色強村和休閑旅游強村,在規劃上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在起點上就保證美麗鄉村建設的科學性、連續性和嚴肅性,保證領導班子能夠做到一任接著一任干、一任干給一任看。

完善建設連接廣大農村地區的公路系統,使得乘車行駛在公路上,猶如穿行在一條如詩如畫的長廊中,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

2、“美麗鄉村”村域自然風光規劃

村域內的農田大地景觀及村莊與田野互相輝應的美景是鄉村獨特的資源,這種自然風光給人進入村莊前第一印象,需要進行沿路風光的整治規劃,使美麗鄉村鑲嵌在周邊美好的自然環境之中。

3、“美麗鄉村”整潔村莊規劃

在村莊整治改水、改氣、改廁、改路的前期成果上,對村莊主要道路進行景觀化建設。尤其是對道路路面,邊溝,綠化,路燈等,進行精致的設計與建設。

徹底清除村莊公共空間的臟亂差現象。對所有的空地,閑置邊角空間,進行見縫插針的綠化,不留死角。并對村入口,主干路沿線,主要廣場,古樹,舊居,坑塘水系地段及綠化節點進行重點詳細設計,形成一條可游可賞的純步行綠化景觀廊道。

以樸實農莊風格對農房進行美化整治,拆除破舊危房及違建。

對農莊院落按關東風情進行整治,對宅前入戶門周邊,圍墻,庭院進行每戶逐一的設計,采用農家風格的材料和形式。

4、“美麗鄉村”山水鄉愁規劃

每一個村莊都有濃郁的色彩,充分展示美麗的自然風光,挖掘農村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打造特色美麗村莊。

美麗鄉村建設自評報告范文第4篇

自查報告

我局作為今年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的選派單位之一,與XXX、XXXX組建工作組,幫扶XXXX村。今年幫扶工作已基本結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現將我局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成立組織機構,落實領導責任

一是成立了由局黨組書記、局長任領導小組組長,三名副職任副組長,其他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機構;二是選派我局XXX作為駐村干部;三是明確了人員參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工作職責。四是加強督查,組建由兩位副局長組成工作督導組,定期不定期對竹林村駐村工作情況進行督查。

二、全力支持,作好“娘家”保障

我局選派駐XX村的干部XX,被縣委確定為駐村工作組組長,既是榮幸,也是壓力。選派單位是駐村干部堅強的后盾和保障,作為駐村干部的“娘家”,局黨組全力支持駐村工作,將XX的工作與單位完全脫溝,配備了行李、餐具、生活用品等,局領導親自送干部入村,實地了解和解決食宿問題。同時,局黨組加強駐村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局領導先后5次實地看望駐村干部,增強干部扎根基層的信心,幫助駐村干部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如,為美化竹林村環境,局黨組從緊張的辦公經費中擠出1.6萬元,資助修建籃球場和垃圾池5個。駐村以來,局黨組幫助解決問題5個,為駐村干部真蹲實駐、真幫實促、幫出成效作了強力保障。

三、發揮職能,解決突出問題

1

我局幫扶的XX村屬于一類貧困村,全村720戶2580人,是一個空殼村,2012年人均收入1600元,境內有XX、XX兩家煤礦。作為安監局,肩負著兩家煤礦的安全生產,駐村工作組從不懈怠,始終上緊安全監管的發條。按照“一建四改治八亂”“五有四化三提高”,落實“五制”的要求,局黨組先后3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駐村工作。發揮安監部門職能作用,著力解決道路、人畜飲水、礦寨和諧等問題。如,協調村內XX煤礦出資15萬余元,幫助解決5個村民組改建人畜飲水工程,讓村民吃上了安全的自來水;協調水泥100噸,砂石300多方,硬化籃球場及一組的進寨道路。“六一”兒童節期間,開展了“送安全進學校、進鄉村”活動。認真落實“一線接訪回訪制”,成功化解了焦萬秀、陳直弟、陳學祥等人反映搬遷補助不公平事宜,第10村民小組因飲水問題堵路之事。協調西秀區安發煤礦,盤龍樹煤礦、雙林煤礦就田變土賠償有關事宜達成了共識。

四、搞好配合,凝聚幫促合力

“農村要小康,全靠大家幫”。同步小康駐村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任務艱巨,僅靠一個單位的力量是不夠的,打捆部門資源非常重要。我局的駐村干部作為組長,積極發揮作用,帶領隊員深化村情認識,收集民意,制定幫扶規劃和計劃,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局黨組加強與市委宣傳部文產辦、XX、XX溝通,統一思想,每季度召開一次碰頭會,形成幫促合力,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市委宣傳部文產辦的干部協調了安順山歌選編《美麗安順—我們唱》700套和1000冊書籍,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爭取了5萬元的“農民文化家園”項目資金。我局協調了XX為XX 2

更換籃球板,為師生們送去衣服、學習、體育、辦公用品等物資,共計2.6萬元。

五、存在的問題

(一)村容村貌整治效果不明顯。在基礎設施不完善和村民意識淡薄的情況下,垃圾隨處亂倒、亂搭亂建現象普遍存在,雖然在駐村工作小組的引導和勸說下有一定的改觀,但是效果不明顯。

(二)會議制度不夠完善。工作例會、碰頭會等相關會議制度不完善,沒有形成固定的會議制度。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圍繞“種、養殖”做文章,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林業產業結構,抓好經濟林的項目開發,優化種植結構,增加產量,倡導科技興農,在促進農民增收工作中,把加快科技進步,加大新型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素質作為重點,通過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和應用,建設優質蔬菜生產基地。鼓勵群眾擴大養殖規模,引進新品種。

(二)推動新村農貿市場建設,拉動經濟發展。利用附近的“二官寨”蔬菜基地優勢和影響力以及十一組的種養殖合作社優勢,進一步完善道路、攤位等基礎設施,推進新村農貿市場建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自評報告范文第5篇

(2014年5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涂家垴鎮山川秀美,生態良好。自啟動“美麗鄉村”建設以來,我鎮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立足“上檔次、出質量、有風格”的定位,按照“抓點、連線、成片”的計劃,以村莊整治為切入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主攻方向,深入推進“環境美生態好、村莊美居住好、民風美生活好”的“美麗鄉村”建設。下面,就我鎮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向大家作簡要匯報:

一、強化領導,明確責任,三個“到位”統領全局 建設美麗鄉村既是全區一項重大戰略部署,也是一項重要民生工程,責任重大、意義深遠。我鎮始終將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抓緊抓實,按照“三到位三確保”的思路,促進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一是組織到位,確保有序推進。按照全區統一安排,我鎮迅速成立了“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干力量,組建辦公室,具體負責全鎮“美麗鄉村”建設的政策落實、資金監管、檢查督辦和調度協調,并每半個月召開1次工作例會,及時對全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進行總結和安排部署。全鎮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19個村灣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示范點,各村也相應成立了“美麗鄉村”工作小組和鄉風文明理事會,由一把手任組長,其他干部為成員,實行責

- 1

文明創評等方式,營造“村村動員、戶戶參與、人人出力”的工作氛圍,最大程度調動廣大群眾積極性。如三九村安爾橋柯灣全民參與,全灣動手,人均投勞2個義務工開展建設,并通過集體商議,將原集資擬建造祖屋的10萬元拿出,用于綠化美化家園。

二是強化典型示范。著力推廣省級生態村萬秀村的生態建設、全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張遠村遷村騰地、市級文明村官田村文明創建和南陽村的村莊整治等先進做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效應,使美麗鄉村建設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同時,積極組織各村進行經驗交流,營造相互學習借鑒、相互比拼趕超的濃厚氛圍,形成全鎮一盤棋,村村抓建設,人人有貢獻的建設熱潮。

三是強化多元投入。積極整合土地整治、小農水、農業綜合開發、“一事一議”等各項涉農資金,大力引進有實力的企業、本村能人積極投資、支持家鄉美麗鄉村建設,探索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農民自籌”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機制,保證資金使用統

一、合理、有序,真正做一個、成一個。如三九村安爾橋柯灣小組外出務工、經商村民自發捐資10萬余元支持家鄉建設;官塘村倪士雨灣愛心人士一次性贊助50萬元支持家鄉“美麗鄉村”建設。

三、緊抓重點,彰顯特色,三個“堅持”確保實效 始終秉持“因地制宜、分門別類、突出個性”的理念,根據區位、生態和村容村貌的不同,合理定位村莊主題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建設格局。

- 3

公約》、《垃圾處理流程》等十多項規章制度,遴選兩家保潔公司,承擔兩個集鎮的保潔和城鎮管理工作。兩集鎮固定環衛工人由原有的6人增至16人,城管隊員由原有的6人增至12人;全鎮選舉成立鄉風文明理事會147個,聘請保潔員333名,進一步明確了保潔員職責,細化量化了考評細則,初步構建了新型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體系。

在前一段建設工作中,我鎮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村莊特色不明顯。一些村對美麗鄉村建設缺乏深入思考和細致研究,仍然停留在村莊整治階段,存在照搬、模仿現象,特點不夠明顯;二是籌資壓力比較大。我們的村級項目建設仍然依賴于財政補助及部門幫扶,村級主體作用發揮有限,一些村集體經濟收入低,在資金籌集上顯得束手無策,“等、靠、要”思想較為嚴重;三是長效機制不完備。缺乏長遠打算,沒有前瞻性,對于發展定位、后期管護、長期發展欠缺考慮和辦法,存在一定盲目性。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工作,下一步,我鎮將繼續秉持“重在建設、貴在堅持、注重實效”的原則,始終以村莊建設和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為核心,以富民強村為目標,進一步深化地域特色鮮明、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建設,為500平方公里“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做出積極貢獻。

謝謝大家!

美麗鄉村建設自評報告范文第6篇

關鍵詞:美麗鄉村;河南;鄉土景觀;構成;符號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資助,課題名稱“建設美麗鄉村——河南鄉土景觀符號研究”,編號2017-ZDJH-208]

一、鄉土景觀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應用的優勢

自2013年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美麗鄉村的發展方向后,我國鄉村建設進入到了新的階段,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傳統鄉村聚落規劃水平落后、面貌差的局面得到了極大地改觀,同時一批將地域文化與美麗鄉村建設整合完善的典型鄉村成為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榜,例如浙江吉安、安徽宏村等在美麗鄉村規劃上凸顯了鄉村景觀與其符號的再生。但在國內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廣大農村,其在進行美麗鄉村規劃上只求“高大全”,大量應用新式建筑材料,向著城市化規劃方向靠攏,使傳統鄉村聚落失去了原有的風韻,使歷經時光洗禮的鄉土景觀遭到了嚴重破壞與忽視,各地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同質化現象嚴重,毫無地域特色與鄉土氣息,儼然是城市的微縮。

鄉土景觀確切來說是農業生產生活中經過自然與勞動人民共同選擇而形成的質樸的景觀。鄉土景觀沒有太多的人工雕刻,蘊含著生活性、自然性和功能性等特點。鄉土景觀是基于地域文化而產生的,生態系統穩定,帶給人們和諧、親和的心理感受,同時具有極強的心理歸屬感和認同感。在建設美麗鄉村時,應用鄉土景觀,不僅是保證美麗鄉村富有地域特點的基礎,更是尊重人的情感和習慣。鄉土景觀應用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優勢如下:

第一,是美麗鄉村設計規劃的源泉。美麗鄉村的設計規劃不可采用單一的設計元素,而形成全國、全省大統一。鄉土景觀是在鄉村聚落自身發展的文化基礎上衍生的,所以有針對性地對鄉村聚落進行美麗鄉村改造,其擁有的原始鄉土景觀是新規劃的基礎,也是美麗鄉村特色的保證。

第二,鄉土景觀是當地人生活習慣和文化認知的表達,重視鄉土景觀的重現,是人們歸屬感和向心力的保證。

第三,鄉土景觀的應用是美麗鄉村規劃成功與否的保證。脫離了鄉土景觀和當地人認同的空間形式的規劃設計是失敗的,所以依托鄉土景觀,能使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更有針對性,也使規劃思路更清晰。

第四,景觀的存在同時是符號的存在,景觀設計師在尋找景觀符號的同時也是在創作符號,鄉土景觀在其形式的表象下,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更接近參與者的內在靈魂。對于鄉土景觀符號的構成理解,是在創作新的城市環境下景觀符號的有效指導,這是鄉土景觀傳承的需求,也是現代景觀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二、河南鄉土景觀的構成

鄉土景觀發源于農村,由于河南各地水文、地質、人文等大相徑庭,所以筆者進行了廣泛地調研走訪,深入農村,將河南鄉土景觀的構成分為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聚落景觀三類。這些景觀相互影響、共同作用,構成了鄉土景觀。

(一)自然景觀

自然景觀是由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動植物資源和氣候水體等構成的景觀,是一個地區自然環境條件的總和。自然景觀的重要特征是天然性和真實性,在河南鄉土景觀中,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地形地貌

河南省整體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幾條山脈橫貫其中。西部和北部以山地為主、中東部為平原、南部地區為丘陵地勢。在多樣化的地形下,河南鄉村景觀在省內各處的視覺表現也不同。在以山地為主的地區,鄉村聚落的房屋建筑大多在坡地上,背風向陽,而較為平坦的則為耕地。在聚落發展中,高低錯落的房屋形成了一道美妙的鄉村景觀。在南部丘陵區,建筑大多在開闊地,房前屋后的水塘、耕地與房屋又構成了合乎地形地貌的鄉村景觀,所以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對地形地貌的利用,尊重自然選擇和當地風水理念,是規劃中的重點。依照地形規律對鄉村景觀進行合理改造,保持鄉村景觀的自然性。

2.氣候水體

河南地處亞熱帶的北部,四季分明,氣候差異明顯,差異性較大,所以為了適應不同的氣候,在鄉村景觀體現中也有明顯差異。例如在豫西北少雨地區,鄉村中取水渠、水窖常見,房屋墻壁厚,御寒性能好。而在南部降水量多,河流、水塘常見,房屋建筑顯得更加精致,房屋中隔濕層是必不可少的。

3.植被與作物

鄉土景觀中的植被與作物是在千年歷史選擇中形成的,能夠適應當地地理環境、氣候,生命力強、生態穩定性佳。鄉土景觀中植被與作物的文化性很強,不僅是鄉村景觀的重要構成元素,更是村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基礎。在豫北山區,耐旱喜寒的植物更多,例如松樹、柏樹。而在南部地區,闊葉樹木更多,喜水的竹子更多。在作物上,除了南部地區以種植茶葉和水稻為主,其他地區以小麥、玉米為主。這些作物對鄉村生產方式有很大的影響,相對應的鄉村景觀也不同。例如種植小麥的地區,石碾、石磨常見,但南部地區舂米的器具更常見。這些鄉村景觀植根于地域差異,具有很強的人文基礎,所以在鄉土景觀規劃建設中,合適的植被和作物選擇是凸顯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徑。

4.色彩

色彩是構成鄉土景觀的重要元素。鄉土景觀中的色彩大多是自然色彩表現,例如植被由于季節變化的色彩、房屋建造時使用的材質的原始色彩及地形地貌中體現的土地色彩等。這些色彩對鄉村景觀的整體基調起到了渲染作用,所以在規劃鄉村景觀時,對色彩元素的應用不可忽視。

(二)聚落景觀

聚落景觀是鄉村聚落形成過程中由于生產生活需要而產生的以房屋建筑為主的空間結構。包括了聚落形態、道路、建筑、材料等。

1.房屋建筑

河南鄉土房屋建筑主要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在各個地區的形式和結構都不同,以適應地域文化與自然條件。在房屋建筑材料上,以土、石材、磚、瓦和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肌理、質地和色彩大多是保持了原始的模樣。在設計手法上無定式,自由性大,受官式建筑的傳統形制影響小。例如在河南濟源、安陽地區以夯土、石材為主要的建筑材料,房屋構造簡單,以坡頂為主;而豫中地區則以夯土和磚木為主,以平頂居多;南部地區以蘆葦、黏土和青磚為主,雙面坡頂的房屋居多。

2.庭院景觀

著名建筑設計師梁思成說過,庭院是中國傳統民居的精華和靈魂。庭院景觀首先是功能性的保證,例如為村民提供晾曬糧食、衣物,以及養殖家禽家畜等空間,也是聚會聊天、吃飯乘涼的場所。河南庭院景觀的格局一般為四合院、三合院和窯房院為主。

3.街道景觀

鄉土景觀中的街道景觀是以道路為基礎而產生的景觀,起到連接聚落、連通空間的作用。其景觀主要包括街道路面鋪設的材質,有三合土、磚、石材等區分,同時還有街道節點的附屬物、建筑立面等景觀要素。

4.農業景觀

農業景觀是鄉土景觀的核心元素,包括了農田景觀和生產工具景觀。農田景觀不僅具有基本的農業生產性,還具備了對自然適度改造的藝術性,體現在農田的形狀、大小、空間性等。不論是山區農田高低錯落的落差美,還是坡地農田依山而立的順勢美,亦或是一望無垠的稻田震撼美,都是人在改造自然過程中的體現,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完美體現。

而生產工具景觀是由于傳統農業生產的手工性,以鋤、犁、套車架、石磨石碾等為主,在河南不同地區,其生產工具也不相同。這些生產工具鄉土氣息濃厚,尤其是在當下機械化大生產的背景下,其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體現的文化價值、情感價值更重。

(三)人文景觀

人文景觀是鄉村的社會性活動形成的,以文化性為主,體現了當地村民淳樸的文化認知。

1.農耕文化

河南自古以來是農業大省,農耕文化根基深厚,農業制度、農業耕種思想等根深蒂固,民間針對農耕的諺語不勝枚舉,而農業活動中產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動更是人文景觀中的活化石。例如河南淮陽地區每年農歷三月三的人祖廟會,參加祭伏羲祭祀活動,以祈禱來年的農業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仰韶文化傳留下的陶瓷用品、紋飾等,也形成了農耕文化的圖騰,在農民群體中有很強的認同感。

2.民俗與手工藝

民俗是鄉土景觀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包括飲食、戲曲、繪畫和服飾等。河南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傳統民俗文化在河南省內的保留很多,以節氣、婚喪嫁娶活動等為主。例如洛陽的水席文化、焦作的太極文化、安陽的開山文化、登封的武術文化等。手工藝是鄉土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鄉土景觀的組成,對鄉村文化的體現和傳承起著重要作用。例如開封的汴繡、洛陽唐三彩、宮燈、豫西剪紙、朱仙鎮年畫、淮陽泥泥狗等。

三、河南鄉土景觀符號

景觀設計實際上就是在處理符號。那么,在繼承景觀符號形式上,獲得符號原本所含有的意義,而擺脫既往的符號表面形式及其之間的結構,以全新的形式和結構再詮釋、發展需要傳承的意義即是景觀符號意義上的表達,才是傳統文化在景觀符號設計中表達的最高境界。同時,對于鄉土景觀符號設計的受體世界中或記憶里為其找到一個可類比、可聯想的“原型”,才有可能對其進行分析判斷,進而認知它、認同它并且欣賞它。而這種“原型”是現有場地所承載的鄉土風貌,實際上就是鄉土景觀的符號原形,而不是割斷文脈的外來景觀符號。一般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提?。?/p>

1.引借:從鄉土景觀原型中截取某一部件或是圖案紋樣重新組合,創造新秩序和新關系。2.易位:某一系統整體形象的各部件在被打散破壞后,可以根據時代的審美意識,移動、調度原有位置進行重新定位。3.重合:系統內部或系統之間原來各自獨立的部件相互疊合,構成“第三形態”。4.材質:從傳統鄉土景觀構成中抽取有代表性的片斷或者元素,用現代新型材料(如不銹鋼、鏡面玻璃、陶瓷壁磚、霓紅燈等)來建造,表現出歷史與現代的完美結合。5.減舍:讓舊景觀的精采片段融入新的景觀中,成為新景觀的一個部分,使歷史得到延續,新舊景觀得以相互協調。6. 虛幻:景觀設計中將古典鄉土裝飾符號通過反射、虛化而虛擬在景觀上,達到特殊的效果。

在河南建設美麗鄉村中,鄉村景觀符號的提取來自傳統鄉土景觀的構成。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必一刀切建設大面積統一的格局,要因地制宜地建設。例如房屋建筑規劃中依據地勢地貌設計合理布局,在房屋建設中應用民俗符號;例如焦作溫縣可將太極文化中陰陽學說應用在聚落建筑設計上,也可將傳統紋飾應用在外立面裝飾上。在材質選擇上,以鋼筋混凝土為主體,但外立面的肌理、色彩可以將鄉土景觀中夯土、石材的特點呈現出來。在庭院設計中,保留傳統四合院、三合院的格局,但又進行創新改造,使空間利用率更高。在安陽滑縣某美麗鄉村建設中,建筑的屋頂采用坡屋頂的結構,屋頂材料結合現代工藝技術采用當地的琉璃瓦,建筑的墻裙采用當地的石材,院落的鋪裝使用透水磚,用鵝卵石拼合吉祥圖案,休閑廣場的擋土墻以鄉土田園式的石塊壘砌。將傳統鄉土材料、構造和布局方式與現代材料技術結合,營造新的鄉土建筑。在社區的廣場和商業街設置生產工具、農具等雕塑、老物件,營造鄉土意境。在公共建筑上,將祠堂、牌坊、土地廟等元素融入其中。年畫、窗花等民俗符號也可移植到其他設計規劃中,使鄉土景觀符號不再局限于專有領域,使鄉村處處有景觀符號的體現。

四、河南美麗鄉村建設中鄉土景觀的營造

河南地理位置特殊,東西南北中各部分都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和鄉土景觀。例如西部與黃土高原連接,南部又受荊楚文化的影響,所以在鄉土景觀營造上即便是一省之內也不可一概而論。在河南鄉土景觀的營造中,要根據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的傳統鄉土景觀因地制宜地進行營造,具有濃厚鄉土景觀的新農村是對當地土地和鄉土文化的繼承和尊重,也是鄉村精神的反映。在營造方式上:一方面要基于傳統鄉土景觀的構成和地域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要對鄉土景觀符號進行創新。營造方式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移植式再現。移植式再現是指將傳統的鄉土景觀直接應用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例如河南鄉村中常見的牌坊、照壁、祠堂、土地廟等。這種移植式再現是指鄉土景觀的營造方式是“保護式”的,更是“原汁原味”的。據筆者的調研,河南許多地區美麗鄉村建設中都有這類鄉土景觀的營造。不僅有生活生產方式的移植,也有宗教信仰文化的移植,保留了鄉土景觀的原貌,對人們有極強的親和力;但是這類鄉土景觀的營造如果把握不好,不僅不能為美麗鄉村建設助力,反而會起到副作用,因為移植方式過于簡單、提煉不足,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模式容易陷入傳統落后的境地。對于此類營造方式,筆者持審慎的態度。

第二,再生式營造。再生式營造是指在對鄉土文化、鄉土景觀和地域性進行綜合考量后,對鄉土景觀符號的再應用。例如傳統鄉土景觀中水文符號、建筑格局符號、農作物種植符號等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嫁接式營造。在河南信陽地區,將茶文化、水稻文化中丘陵、茶山、稻田等符號應用在鄉村建設上,使美麗鄉村的整體格局更突出這些元素,同時人們的認可度和歸屬感更強。再生式營造講求將傳統鄉土景觀符號進行重新設計和規劃,充分發揮其內涵和內蘊的作用。又如在豫東地區,因為是黃土高原的過渡帶,傳統的取水方式是壓水井和窖井,在建設美麗鄉村時,此類落后的生活方式注定不會再現,但是壓水井和窖井的符號形式可以成為鄉土景觀呈現在村廣場的景觀展示序列中。再生式營造重點是鄉土景觀符號的提煉和創新式應用,題材廣泛,是當前河南建設美麗鄉村中最重要的鄉土景觀營造方式。

五、結語

筆者通過對河南鄉土景觀的調研,認為鄉土景觀是建設美麗鄉村必不可少的元素,更是保持鄉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但鄉土景觀不能單純復制,應提取其符號,符號代表了鄉土景觀的文化性和功能性,使美麗鄉村規劃和建設回歸初衷。在河南這樣一個具有千年農耕文明的省份,鄉村景觀所附著的鄉土特色和蘊涵的傳統民俗文化氛圍,是其他文化和符號都無法替代的。因此,挖掘鄉土景觀符號,將其更好地利用,是未來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議題。

參考文獻:

[1]李鵬波,雷大朋,張立杰,吳軍.鄉土景觀構成要素研究[J].生態經濟(中文版),2016,(07):224-227.

[2]周景崇.論鄉土聚落景觀文化思想在現代村鎮設計中的轉換[D].蘇州大學,2007.

[3]李樹華.從鄉村景觀建設的城市化,走向城市景觀建設的鄉村化[J].現代園林,2007,(12):1-3.

[4]陳如一,張晉石,余劉姍.國際與本土藝術融合的地域性景觀范例——羅伯特·布雷·馬克斯景觀中的地域特性再認識[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上冊)[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14.

[5]邢燕,張軻.基于低碳理念的新農村景觀規劃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09):225-228.

[6]黃琴詩,朱喜鋼,陳楚文.傳統聚落景觀基因編碼與派生模型研究——以楠溪江風景名勝區為例[J].中國園林,2016,(10):89-93.

[7]戴松青.“燕城古街”鄉村景觀營造——北京市雁棲鎮范各莊城郊鄉村景觀規劃設計[J].中國園林,2016,(01):28-31.

作者單位:

許昌學院

上一篇:個人護士年中總結范文下一篇:第一書記工作日志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