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風險投資風險控制范文

2023-09-19

風險投資風險控制范文第1篇

關鍵詞:農村金融機構;風險;風險控制

全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自2010年起開始全面推進風險管理機制建設工作,到目前為止已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從當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改革發展、案件防控及經營管理等方面來看,風險管理仍顯滯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在相當長時間內面臨的主要矛盾是快速的業務發展與不健全的風險管理機制之間的矛盾。風險管理機制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影響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

一、新形勢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法人治理不完善

一是所有者“虛位”。大部分農村信用社股權分散和結構不合理,“內部人控制”現象難以避免。二是“三會一層”制衡失效。社員代表大會作用未有效發揮,縣級農村信用聯社理事長介入具體經營管理,理事會和高管層職責定位不清。監事會職能虛置,大多受制于理事會,獨立性不夠,履行監督的能力不足。三是外部人越位。在現行行業管理體制下,村鎮銀行的發起行從權益、利益考慮,把村鎮銀行當成分支機構進行管理,村鎮銀行的各個方面的經營自主權未得到保障和有效行使。

(二)組織架構不合理

一是風險管理部門職責不完善。雖設置了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但目前的職責僅停留在信用風險控制上,工作重心主要集中于資產風險分類、資產保全處置等方面,不涉及操作風險、利率風險、市場風險等全面風險管理,對于分散在各個部門的風險管理職責也起不到督導和統籌作用。二是業務部門職責劃分不清。一些機構業務部門既負責業務管理及風險控制,又直接參與業務經營,往往導致重經營、輕管理?;鶎訝I業機構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業務人員互相兼職的情況仍較普遍。三是在操作中風險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相互協調、配合及制衡不夠,責任分工、權限及報告路徑不清晰,未形成完整的風險管理體系。

(三)內控機制不健全

一是流程控制存在缺陷。對核心業務流程、產品開發流程、信息管理流程缺乏梳理和分析,無論是業務經營還是風險管理總體呈粗放狀態。二是制度體系不完善。近年來,圍繞信貸、財務、審計、風險等方面,制定了大量的規章制度,但制度建設總體滯后于業務發展,制度的時效性和操作性不夠,健全有效的內控制度體系尚未形成。三是內部監督不到位。風控人員配備不足、素質不高,風控部門的獨立性、權威性不夠,內部檢查流于形式。從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近年的案發情況看,通過內部檢查發現問題的很少。

二、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的對策措施

(一)宏觀防控農村金融機構風險

1、政府應明確職能,加強財政補貼。政府一方面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成本、風險高地區的金融機構加強財政補貼,推行優惠政策。鼓勵農村金融機構進行創新,提升服務水平,加強運行效率;另一方面還應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升借貸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安全意識。另外,地方政府應與金融機構劃清職能,減少對金融機構的干預,激勵其自身發展,減少不良貸款的發生。

2、建立農村金融信用機制。首先應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加快建立農村金融基礎設施,推行建設農村金融機構信用機制。對農村地區宣傳信用知識,做好對借貸者的信息以及信用級別的記錄,完善借貸者的數據檔案,對信用度較高的企業或個人實施優惠政策。另外,政府應減少在改革中對農村金融機構的干預,做好監管工作,保證農村金融機構工作的高效性,發放貸款的合法性,控制好農村金融機構的風險。

3、加強風險監管。具體的措施有以下幾點:第一,放寬準入限制,支持能夠促進農村發展的金融機構的建立,通過改革或擴股等方式引導名營企業進入農村金融體系;第二,深化農村金融機構改革,提高資產質量,加強盈利能力,并通過不斷完善體系鞏固農村金融機構在縣域經濟中的地位;第三,弱化農村金融機構的行政職能,使其向服務部門進行轉變,加強對農村金融的監管、協調和服務能力;第四,建立起規范的約束機制,明確經營業務,主要發展政策性業務,對自營性業務應慎重經營,兩種業務應分賬管理。

(二)微觀防控農村金融機構風險

1、建立風險保證金制度。為了預防信貸風險,需建立擔保措施,為信貸人員提供風險金,提高借貸者的擔保率,擔保方式可以采取聯?;ケ?,一旦有一戶貸款出現違約,可以通過風險保證金制度使其他信貸者進行補償,減少資金損失,提高其?L險抵抗能力。

2、提高農村金融機構對經濟變化的敏感度。經濟是呈周期性變化的,但無論經濟周期如何變化,農村金融機構都應提前做好預測,對風險進行評估,調整好信貸措施,保證業務的穩定發展。

3、發展多元化金融產品。發展多元化的金融產品不僅能拓寬弄金融機構的收入渠道,也能提升其業務和產品的創新能力,使金融機構不再依賴于貸款利差。例如手機銀行、理財、擔保等業務,減少信用風險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沖擊,提高核心競爭力。

三、結語

農村金融機構的種類非常豐富,一些公司發展時間短,相關數據獲得比較困難。因此本文并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研究,僅選取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機構。一些觀點在實用性上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儲文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控制體系建設的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5.

風險投資風險控制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以重慶建工集團七建公司為例,對企業項目風險控制的管理模 式進行了闡述,指出要在經營環節、項目管理合同、財務管理、工程管理、監審審計等五個 環節,加強對項目風險的控制。

關鍵詞:企業 項目風險控制 重慶七建

在企業經濟工作實踐中,尤其在開放無序的建筑安裝市場環境條件下,自營和聯營雙軌 并行 ,因此項目風險控制工作在企業經濟工作中至關重要。重慶建工集團七建公司從成立之初就 面臨生存危機 ,在成立9年的殘酷市場競爭中,逐漸形成了以項目風險全額承包為核心的項目 管理模式,培育合作雙贏的經營工作理念,推行規范化、制度化的企業管理思路。著力加強 基礎管理、經營、資金、人力資源、社會資源等五個平臺建設,構建好企業成型規范的發展 平臺。為此,公司對項目風險控制進行了一些初步探索,采取了自營聯營一體化管理,即不 管是自營還是聯營項目均按公司管理制度統一規范管理,規避了部分風險,但尚有待進一步 完善。

近年來,我們主要從影響企業生存的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兩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包 括經營環節、項目管理合同、財務管理、工程管理、監察審計五個環節,形成一個相對完善 的風險控制體系。筆者擬在本文中對項目風險控制問題進行初步探討,從而達到拋磚引玉的 目的。

一、建立嚴格的評審機制,把好風險防范的第一關

1.建立了三級項目評審制度,建立了項目經理部、公司經營部、公司經營班子三級評 審制度,總經理具有一票否決權,目的在于從源頭上把好項目準入關。

2.建立了五級合同審批制度,由項目經理、經營部、監察審計部(法律評審)、財務 總監、總經理五個環節對合同進行審核,評審方式分為傳遞評審和會議評審。

3.要求項目實際負責人在評審報告上簽字確認,以明確其應承擔的責任。

三級項目評審、五級合同審批制度,從制度建設上拒絕承攬信譽不好、實力不夠、合同 條件差的工程項目,同時也將缺乏誠信、資金實力弱的項目經理拒之門外。

二、簽訂嚴密的內部項目管理合同,明確公司與項目部的責任與權利

公司將涉及項目施工的工程管理、技術質量管理、財務管理、安全管理等與項目管理有 關的事項,約定在項目管理合同書上,明確公司與項目部之間的權利、義務。

1.對合作單位則采取由對方法人單位向我公司出具不可撤銷擔保函,擔保與項目有關的 一切經濟及法律責任,目前我公司對南充職業技術學院項目、四川航空公司的機場配餐項目 采取了這一措施,效果較好。

2.對認為有一定風險或不太了解的項目經理則要求交納一定的保證金,如集團公司分 配的九龍園區西城新苑BT項目、位于機場邊的金港國際項目都要求項目部交納了100萬元保 證金,以保證項目的正常運行。

3.對大部分項目按收款金額的1%或0.5%收取項目管理保證金,以約束項目部 認真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與責任。

對于應由公司承擔的各項工作及服務,公司要求各部門貫徹服務、指導、管理、監督職 能目標,全力支持項目部抓好項目管理工作。

三、以資金管理為核心,強化財務管理

1.建立資金集中管理制度。

(1)嚴格控制項目部開立銀行賬戶,項目部開立銀行賬戶由公司財務總監和總經理聯合 審批。項目部開立的絕大部分銀行賬戶均處于公司的掌控之中,原則上不允許開立遠期支票 和加蓋空白支票,防止項目部透支公司信用和轉移資金。

(2)要求在主城區的所有項目部的工程款必須進入公司指定的銀行賬戶。首先,加大了公 司在銀行的現金流,提高了公司在銀行的信用等級;其次,保證了公司的利潤及各項費用的 收 取,也為公司將款項直接支付給勞務隊伍和供應商、防止不良項目經理挪用資金打下了堅實 的基礎。

2.建立應付賬管理制度,控制供應商風險。

(1)要求項目部每月提供預算支付審批表,報公司審核,資金到賬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 適當調整。

(2)公司財務部專設應付賬管理,應付賬管理人員對采購合同、送貨單、發票等相關付 款依據與項目部一道進行真實性審核后直接支付到供應商銀行賬戶。

(3)為提高項目部工作效率,所收取工程款的15%部分由項目部自主支配,主要采取開具 限制到萬位的轉賬支票,以解決項目部的零星采購之需。

(4)對于遠郊縣項目部,資金到賬后由項目部提供支付審批表,提供相關依據審核后按 收款單位名稱、金額開立支票在當地支付。

(5)對于市外項目部則采取委派財務負責人或者由法人單位向我公司提供不可撤銷擔保 函形式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目前我公司在成都的項目部采取的是委派財務負責人,在南充 職業技術學院項目采取的則是由合作單位提供對項目擔保的形式來解決。

應付賬管理之目的就是控制至少80%的資金必須首先用于項目,盡力規避公司的財務風 險,確保企業經濟工作良性運行,確保社會穩定。

3.建立核算集中制度,盡力規避稅務風險。從2007年開始公司已將大部分項目的會計核算工作納入公司財務部集中核算,一方面加 強 了成本核算資料的收集、債權債務的管理,另一方面強化了項目稅務清算工作的力度,將稅 金的交納及稅務清算作為項目部資金支付的優先考慮項目,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稅務風險,同 時提高了會計報表的編制效率和準確性。

四、質量安全巡查經?;?,確保項目安全生產

1.公司對大部分項目派出具有任職資格的正式員工擔任項目部的項目經理(副經理) 、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等,以確保項目質量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 掌握項目的進展情況,及時發現情況,及時調控,促進項目按期保質完工。

2.要求公司工程管理人員開展走動式管理,在現場為項目部服務,督促項目部按規范 要求開展工作。

3.公司對所有項目不分自營、聯營均按安全、質量要求進行監督檢查,幫助支持項目 部做好安全質量工作。檢查分為常檢與季檢相結合,主要以常檢為主,同時公司按季度組織 一次綜合大檢查,并將檢查情況通報全司。

4.派出精干管理人員對重點、難點項目進行重點盯防,如我公司的青河灣項目、豐都— 毛條項目。

五、強化監察審計工作,促使項目部履行各項責任與義務

1.公司專設監察審計部門,負責處理公司及各項目部的法律及債務糾紛,積極應對 各供應商投訴,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2.對工程款已支付到80%且有一定風險的項目、或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較多的項目 ,公司均派監察審計部門對項目進行中間審計,根據審計情況加強對項目資金的管理,控制 資金的支付,同時幫助項目部厘清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

3.對收取尾款項目,分析項目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情況,對有可能發生風險的則在 相關報紙上登報公示,請相關債權人到公司辦理結算工作,以避免工程款項全部支付完畢還 有債務糾紛發生,給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目前已有金都香榭、盾安九龍都項目進行了公 示。

4.今后我公司擬在工程項目所在地,公布公司應付賬管理電話。供應商、分包單位、勞 務隊伍與公司一道監督項目部資金的使用,并定期與供應商核對款項支付情況,形成項目資 金使用內有公司財務、審計把關,外有供應商嚴格監督的過程控制制度,確保項目資金用于 工程建設,盡量規避公司的財務風險。

規范管理、控制風險是企業管理永恒的主題,上述幾個方面也是在對我們公司這幾年來 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后進行的一些初步探索嘗試。國內有許多兄弟單位比我們運行 得更好的風 險防范機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重慶建工集團七建公司也需要通過進一步發展來完善和改進 自己的防范機制。

(作者單位:重慶建工集團七建公司 重慶 400020)

(責編:若佳)

風險投資風險控制范文第3篇

[關鍵詞]風險;投資;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8143

風險投資是一類新的投資,其主要是為一些上市公司提供資本上的援助,也就是股權資本。與傳統的一些投資有很大的不同,風險投資投資的不僅僅是資金,同時還有管理方面的支持。風險投資需要為自身的投資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旦等到所投資的企業發展成熟以后,就能夠將資本抽取,最終收獲巨大的利潤。這種伴隨著巨大風險同時能夠收獲巨大利潤的投資行為稱之為風險投資。

1風險控制的原則

由于投資方和被投資方在掌握的信息上處于高度的不對等地位,再加上環境的差異,風險投資所面臨的風險更大。風險投資的風險總是處于不斷的變化中的,更加難以控制。因此,在風險投資的風險控制上應該結合其自身特點進行控制。

11合同約束為主,律法為輔

這些年來,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增強,風險投資在世界各國開始蔓延開來,但是由于各國發展的時間各不相同,其風險投資領域并不相同。每一項投資需要相應的支撐體系,重要的一環就是法律政策。一些風險企業和投資公司不成熟,不能用法律手段去解決問題。合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彌補一般法律政策的不足,保證投資過程的順利進行。在風險投資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兩者的優點,進行風險的控制。

12制度優于量化

風險投資面對的是新的創新技術,前面并沒有可借鑒參考的東西,且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比傳統的企業要高出很多,因此對于風險投資企業來說“前途未卜”。同時,風險投資的企業一般都是新興企業,許多方面都還不是很成熟,包括財務、經營數據等,在對未來的發展進行預測時缺少相應的數據支撐,所以數量上控制風險可能非常的小。相對應地采用另外一種方式:制度控制則具有很大的優勢,制度是一種強制性的約束,對員工起著激勵和約束的作用,通過制度這種模式,能夠使員工自動產生積極性和專業特長,這種方式更為有效。

13分散風險為主,規避為輔

風險投資在投資過程中存在著眾多的風險,人們普遍采取一些措施來減少風險,其中規避和轉嫁是比較常用的兩種方法。風險投資是一種新的投資模式,承擔比較高的風險從而獲得比較高的利益,風險的規避和轉嫁這與風險投資的初衷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在風險投資過程中意義并不是很大。風險投資公司一般是通過購買金融衍生物來進行,但是在風險投資中幾乎沒有金融工具,因而很難實現風險的轉嫁。與此截然不同的是分散投資,這種模式使用價值更大,投資公司可以通過投資將資金分散投資到不同的領域,這種情況下同樣可以獲得相同的利益,但好處是比原先的模式大大地降低了系統風險。

14結合投資前選項控制與投資后管理控制

風險投資公司對風險的控制一般分為兩個部分,投資前的控制和投資后的管理的控制,這與風險投資的特點以及投資成本和管理有很大的關系。為了減少投資風險,風險投資公司除了在投資前對風險企業的技術、市場、管理、創業團隊素質等各個方面進行詳細考察以外,也會發揮自身在管理方面的巨大優勢對風險企業進行管理。這種方式可以從很大程度上降低管理和代理風險,既有利于風險企業管理績效的提高,也符合風險投資公司自身的利益。

2風險控制的措施

21組建團隊控制風險

風險投資的核心項目是技術的創新,技術創新的最大特點是項目的不確定性,由于創新使其項目的增速常常是驚人的,因此需要對企業的組織進行強化管理,如果不能做到組織管理的強化,就會造成項目規模的膨脹和組織結構的不均衡。

風險投資是技術創新與金融創新相融合的一項新型的事物,是在知識經濟社會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的特點,能否成功的實現風險投資,組織的管理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傳統的投資項目對于組織內部的人員有相當高的要求,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項是管理經驗,并且應該有非常高的風險意識。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必須具備應用這些知識和機能的能力。對于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協調運用只有高性能的項目團隊能夠完成。這些都表明團隊合作的重要作用。

風險控制團隊與過去的團隊有所不同,對傳統的組織模式實施了改進。組織過程不是職能部門,而是組成部分。這個過程中,項目經理的作用舉足輕重,成為了過程的重要構成和主導。在風險投資過程中,團隊的建設十分關鍵,應該從獲得過程的核心部分進行,這樣才能使參與的人員為企業創造出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工作的要求必須得與項目從事人員相協調,倘若不協調則會導致團隊不能充分發揮活躍的性能,最終使得項目不能夠按期執行,造成經濟或者其他方面的損失。因此如充分發揮每一個參與者的積極性和才干,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實現項目成員忠誠度的提升,最終使團隊的工作效能大大提升。為建立一個高效率的項目團隊,我們需要了解其主要推動力和障礙。推動力和阻礙對風險投資有著不同的作用,推動力能夠增強團隊的性能,發揮其助力作用;阻礙則相反。團隊的作用對于風險投資的風險控制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是項目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2對項目進行評價

對于一個項目的投資,最初的選擇,也就是決策是非常關鍵的。我國的風險投資出現嚴重虧損的有很多,對其原因進行深入剖析不難發現是選擇上的錯誤,也就是投資項目所采用的決策出現了錯誤。風險投資都是一些成本比較高、科技創新含量高和產品更新的速度快這些特點,因此選擇合適的項目具有重要的意義,項目選擇將決定項目的成敗,也就是控制風險的關鍵。

不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風險投資公司,在投資之前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價值評估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很多時候對風險投資項目的價值評估往往只是根據風險投資家的市場經驗和直覺,這種情況下決策并不能反映真實的情況,存在片面性,往往會使風險增加。風險投資具有不確定性,承擔的風險大于傳統的投資項目,因此對于風險的預測需要一種非常真實的環境,如何構建比較真實的風險環境,然后對風險進行評估是項目進行風險評估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價值的評估很多時候需要不僅僅是單一方面的評估,更為重要的全面的評估。但是,全面的評估是非常復雜的,要考慮眾多的因素,包括對企業以及企業所在行業的經濟形勢,還有公司的管理等方面要非常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全面價值評估的第一步。接下來需要選擇比較好的價值評估的方法。正確的評估方法對財務系統的了解程度,利用數學分析的方法,充分分析財務和統計相關的數據,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且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預測,最終實現比較準確的風險預測。

風險投資是一項新的投資模式,前人的經驗數據非常的少,這給項目風險評估者帶來了困難。所以只有采用類似的數據進行類比分析,通過這種方式選取合適的財務數據。數據的分析的最終目的依然是要考量收益利潤。在此過程中需要分析現金的流動過程,以此推斷預測利潤的多少。

23借助信息技術控制風險

風險投資的很多情況是結合市場的需求量來確定其投資的項目成本的,但是市場總是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對于市場的投資往往存在巨大的不確定的風險。為了減少這一風險的產生,需要制定相關的策略,時刻把握市場動向并不斷調整相關的項目參數,且對資源進行再次分配。企業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立是一項新的非常有效減少這一風險的措施。企業管理的信息系統是將整個企業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以及決策等相關信息。通過將這些信息進行系統化,進而在市場的資源分配上更為高效的運用。通過全面信息收集避免了信息不完全所帶來的風險,這種措施大大減少了風險投資的風險。

3結論

本文通過對風險投資運作中的風險控制的基本原則進行討論,然后從三個方面討論分析了風險的控制,組建團隊控制風險,對項目進行評價,借助信息技術控制風險,通過對風險投資的風險控制模式的研究,希望能夠對以后的風險投資的風險控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乃定企業風險管理發展的新趨勢[J].中國軟科學,2002(6)

[2]王景濤新編風險投資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3]楊雄勝高級財務管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4]斯蒂芬·A·羅斯,倫道夫·W·韋斯特菲爾德,布拉德福德·D·喬丹公司理財基礎[M].5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5]谷祺,劉淑蓮財務管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風險投資風險控制范文第4篇

【關鍵詞】金融風險;內部控制;防范措施

一、前言

近些年,隨著我國金融行業的崛起,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目前在我國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弊端與問題,其中尤為突出的是我國金融機構內部控制不足,這導致了我國很多金融機構在運行過程中被詐騙分子利用其問題漏洞詐騙,使銀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因此,有必要加強金融機構內部結構控制,讓犯罪分子無機可乘。

二、我國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對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理解不夠充分

金融機構內部控制作為一種管控機制,是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制定的一種涵蓋各種業務活動并與銀行各部門及其相關的工作人員的控制方法、程序與措施的動態機制。然而很多銀行把其看的過于簡單,認為只是銀行規章制度的總結,有了相關規章制度的約束,就有了銀行內部控制。因此,這導致銀行在發展業務與對銀行本身風險防范時,工作重點向效益、規模發展,為了獲得最大的效益與發展,甚至無視銀行內部的規章制度,從而導致銀行出現重大的金融危機,經濟案件也時有發生,對銀行的形象與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有的金融機構發生問題時,不積極從自身內部找原因,而是把問題責任歸在客觀原因上。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雖然銀行具有相關的規章制度支持銀行發展,但有的制度早已過時,與當今的經濟發展形勢和管理要求不相符;有的銀行順應發展形勢開展了新的業務,但與之相對應的規章制度卻并不完善;有的制度過于籠統,對相關業務細節沒有落實,操作性不強;有的制度過分強調紀律性,缺乏相關的程序控制;有的缺乏相應的懲罰措施,即使有懲罰,也沒有嚴格落實到位,導致懲罰制度形同虛設。這些制度的不規范、不完善,極大地影響了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準確性,使金融機構內部存在很大的經營風險。

3.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

在銀行內部管理機制上,在部分業務審批上管控的并不嚴格,甚至有的領導無視規章制度的約束,出現“濫用職權”現象。關于企業與個人貸款方面,少數沒有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審批執行,貸款正常流程是應先提出貸款申請,信貸員會審核貸款者的信用積分,然后交由各級領導一一進行審核批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很多貸款者直接去找主管領導,憑借關系來獲得貸款,這樣就變成了相關主管領導一級一級向下指派完成貸款任務,整個貸款流程變成了“反向執行”過程,使得辦事人員失去了他應有的職責與權力,整個貸款規章制度成了一個擺設,完全由領導個人意志所掌控;另一方面,也會滋生“腐敗”現象發生。

三、加強金融機構內部結構控制的措施

1.明確經營理念與方針

對金融經營理念與方針進行全面系統地明確是金融機構運營基礎,同時也為金融機構下一步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銀行應該以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理念為核心,制定有效、合理的經營方針,為金融機構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銀行制定的政策要符合國家金融方針政策的要求,要在合法的范圍內進行運營生產,要制定自主經營、獨立承擔風險,獨自負責盈虧、嚴格自我約束的經營理念,保證資金在運營過程中的安全性、效益性、流動性。

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完善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是銀行運營的基礎和保障,銀行有了明確細致的內部控制制度,在運營過程中才會更加順利,因此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過程中,銀行要實施內部工作目標管理,制定科學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度,明確每位員工的職責,制定嚴格的操作規則,這樣出了差錯能夠直接找到負責人,從而不斷強化個人的責任意識和崗位意識。在工作方面除了要求各部門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外,還要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對重要崗位要實施輪換制度,保證其崗位不會出現嚴重的差錯與紕漏,共同保證銀行在內部運行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此外,銀行要嚴格實施懲罰制度,保證其懲罰措施能夠做到落實到相關責任人身上,這樣才能夠建立有效的震懾力,保證員工在工作?^程中嚴格準守相關制度的執行不會做“明知故犯”。

3.部門崗位職責恰當分離

要保證內部控制的獨立性,就要對部門職責實行恰當的分離制度,同時也是內部控制的獨立體現,銀行要做到職能的合理分配,同一種工作不能交由一個部門全權負責,一項完整的工作流程也不能交由同一個人進行操作,因為沒有合理的監督與制度約束,容易造成“濫用權力現象”發生,還容易滋生腐敗問題,因此,部門職責要分離,使各個部門員工各司其職的同時,又能夠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從而確保整個工作流程的安全性與完整性。與此同時,銀行要制定嚴格的決策制度與辦事制度,所有的決策與執行都要嚴格要求相關制度流程,并保留相關工作記錄,一旦出現問題要及時追責,同時要建立舉報制度,對相關違法亂紀與專斷獨行行為進行匿名或實名舉報,防止個人專權、徇私舞弊的行為發生,避免給銀行帶來金融風險。

四、總結

金融機構在國家金融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切實做好防范金融風險強化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工作,面對金融機構出現的不足之處,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具有科學性、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整改與完善,使金融機構能夠更好的為國家經濟騰飛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紅.防范金融風險強化金融機構內部控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06(23):26-28.

風險投資風險控制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對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的風險類別、其影響和變化特征進行了識別,構建了風險指標體系。提出了風險測度維度概念和理論依據,介紹了國際化成長風險測度的層次分析法。

關鍵詞:中小企業 國際化成長 風險控制

一、引言

國際化成長風險對國際化經營的影響相關理論研究,起源于歐洲學者在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展的國際化漸進階段理論。典型的是Miller系統性環境感知不確定性模型(Perceiv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在系統研究基礎上,Keith D. Brouthers對環境感知不確定性模型進行了完善。Brouthers對環境感知的不確定性風險進行了分類。國內外學者在相關細分領域中從不同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深入研究,對國際化成長風險所涵蓋的各個方面予以完善擴充。本文將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所面臨的風險分為政治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四類。四類風險對中小企業的國際化成長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面臨的風險是積極正面的,并對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起到良好作用時,則將有力推動企業國際化成長進程。否則將成為重要的制約因素。

二、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的風險識別

( 一 )國際化成長風險的分類 (1)政治風險。一般而言,政治風險主要來源于東道國和母國兩個方面。由于母國或者東道國政治局勢動蕩、國家格局發生變動或者政策性的產業及經濟政策,導致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存在受到阻礙的風險。這種政治風險主要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政治局勢的風險;二是政府政策的風險。東道國或母國政治局勢的不確定和不穩定性,是導致政治風險的主要原因。對國際化成長的影響十分顯著,是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過程中須首要考慮的因素。政策風險主要指的是母國或東道國經濟政策的不穩定性對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影響。最為突出的是東道國政府為保護本國或本地區的產業、資源或維持經濟穩定,而針對跨國企業制定的政策。這些政策通常會對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產生消極影響。同時,東道國政府為吸引優質跨國企業進入,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如東道國政府對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可能造成影響的有價格控制、國有化威脅、貿易限制和免稅政策等。(2)市場風險。由于國際市場或母國的行業競爭,或者東道國的市場需求變化,對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產生阻礙的風險。我們認為,市場風險主要在于競爭風險與產品市場風險兩方面的內容。母國和東道國對產品進出口政策的調整也難以預見。東道國消費者對產品需求的變化是難以準確預判的,需求變化可能因消費者偏好的改變,以及替代品可獲取性的改變而引致,互補品的短缺也可能對需求產生消極影響。在東道國的市場需求趨于穩定時,同一市場的競爭者則成為風險的主要來源。Keith D. Brouthers,Steve Wemer研究指出,在競爭者的產品、定價、策略與本企業趨同的情況下,競爭風險引致的市場風險十分顯著。(3)技術風險。隨著企業所在行業的技術水平不斷升級,生產方式不斷改進,產品推陳出新速度不斷加快,將對企業國際化成長產生巨大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于東道國的技術發展水平。我們可以將技術風險分為信息不對稱的道德風險、進步和技術升級帶來的競爭風險、以及研發投入與產出不相對應的風險。技術風險還受到當地人力資源狀況的影響,對市場環境的健全程度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敏感度較高。行業技術的更新升級可能導致該行業主導企業變化甚至被淘汰。因此,行業發展總是伴隨著行業技術風險。當前跨國企業的技術研發力量向智力資源密集的地區轉移的趨勢十分明顯,通過國際分工,充分利用智力資源密集地區的智力資源價格較低的洼地效應,降低技術研發成本,提高技術研發效率。(4)管理風險。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制定發展策略,作出經營決策,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可預見的風險。企業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各方面的資源,使投入產出比最大化。而在企業國際化成長過程中,企業內部管理存在的風險,在于能否合理配置內部的各種生產經營要素,將發展戰略和現有技術充分運用到東道國的生產經營中。母國物質資源可利用程度與東道國之間可能存在差異。教育程度、人力資源素質、人才配置使用將對勞動力結構產生影響。土地資源的稀缺度,基礎設施的完備配套程度,甚至是管理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異,都可能成為難以預見的風險。各種資源的成本、結構、質量和企業國際化經營管理經驗,都可能影響企業國際化成長。一般而言,天生國際化企業和以標準化產品為主的生產型和科技型企業,在擁有一定的國際化發展經驗后,具有較好的風險適應能力。管理決策的正確與否將極大影響著企業國際化走向,也是企業國際化成敗與否的重要內因。

( 二 )國際化成長風險變化特征識別 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識別。

(1)企業國際化階段的主要特征。對企業參與國際化所經歷的幾個階段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受政府引導政策的影響程度。東道國和母國對企業國際化成長引導政策和支持政策,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企業國際化進程。從影響程度看,采取出口模式的企業,國際化成長對政府引導政策非常敏感,需要靠政府的支持突破貿易壁壘,甚至靠稅收優惠政策獲得利潤。而采取特許經營模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輕對政府引導扶持政策的需求,但是對東道國市場和經濟環境的把握程度有更高要求。從對外投資模式看,與東道國政府的優惠政策,良好關系,以及市場的開發程度,人力資源的素質,具有更加緊密的聯系。二是對國內外相關資源的配置能力。企業對資源的國際化配置能力,實際上體現的是企業的控制力,也就是該企業采取一定的管理模式開拓海外市場的方式方法。企業對資源的國際化配置能力體現出企業在管理水平和投資績效。企業強化控制力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投資回報率,更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從企業參與國際化的程度看,采取出口主導模式的企業,對生產資源的國際化配置能力要求較低,主要依靠國際化的營銷分銷渠道。而企業國際化采取特許經營模式,受到特許經營權的限制,對國際化資源的控制能力較弱。而國際化企業采取對外投資模式,要求能夠完全掌控資金、管理、勞動力、研發、銷售渠道等各個環節,必須有很強的資源配置整合能力,有著較高的控制能力。三是企業國際化成長效益。東道國及母國的宏觀經濟環境,市場開發的程度,進入的時機和合作伙伴都是影響企業國際化成長效益的重要因素。從企業參與國際化的程度看,許多研究表明,國際化參與程度越強的企業,由于擁有更高主導權和更多控制權,往往能夠取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和更大的經濟效益,并且能夠持續長期發展。而國際化參與程度較低的企業,由于大部分生產經營過程都在母國,對東道國和母國的進出口政策非常敏感,往往受制于市場變化和非市場因素,盈利水平的波動較為明顯。但國際化參與程度較低的企業受東道國經濟政治波動的不利影響也比較小。

(2)企業國際化階段的風險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不同國際化階段的政治風險特征。政治政策風險是國際化進程中,影響效果最為明顯,也最難以掌控的風險。企業國際化發展受政治或政策的引導性越強,那么面臨的政治風險就越大。在出口導向型企業中,政府能夠從國家層面出面化解各種難題幫助企業避免或克服各種貿易壁壘,并提供政策性的支持,甚至進行進出口配額的調控。為出口型企業國際化成長提供了重要支撐的同時,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成為企業國際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潛在風險。而從特許經營模式看,由于合作伙伴在東道國已經具有一定的生產經營能力,已經適應了東道國的政治環境,因此受政治和政策風險的影響程度較低。而當企業采取對外投資的方式進行國際化發展時,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東道國及母國在持股比例、對市場的控制、本土行業的影響等方面的約束,受到政治風險的影響較大。同時,一旦東道國及東道國政治局勢發生動蕩,對外投資所遭受的損失可能是難以挽回的。因此,隨著國際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企業受政治風險的影響,呈U型曲線。二是不同國際化階段的市場風險特征。企業國際化進程中,采取出口主導模式,由于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主要在母國完成,國際化發展受到東道國銷售渠道的限制,受到國際市場風險的影響較大。如我國傳統的勞動密集行業,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受國際市場萎縮的影響較大。隨著國際化進入方式的推進,采取特許經營以及對外投資模式的國際化成長路徑,由于自身實力的不斷增長,企業在進入國際化市場之前,已經對市場風險進行了提前預判,國際化發展基于準確的判斷進行,受市場的風險影響較小,對風險的抵御能力較強。因此,從宏觀角度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面臨的市場風險,隨著企業對市場的熟悉程度不斷加深以及企業自身實力的增長,市場風險會不斷降低。三是不同國際化階段的技術風險特征。對于出口主導型企業,技術水平主要體現為東道國行業整體技術水平,而受東道國的技術發展和技術革新速度影響較小,其技術水平提升主要受到國際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因此國際化的技術風險較小。對特許經營模式企業,國際化的過程中,由于受到特許經營相關約定的限制,對技術創新成果和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很高,因此面臨的技術風險比較高。對采取對外投資方式參與國際化的企業,無論投資額及所占股份的多少,對自身技術的控制能力足以使其防范和避免可能存在的技術風險。因此,對外投資的技術風險較小。四是不同國際化階段的管理風險特征。當企業采取出口導向的國際化路徑,由于大部分企業生產運營銷售等環節管理集中在母國,僅有對外銷售渠道和部分服務在東道國進行,當遇到管理風險時,可以采取減少出口、選擇新的銷售商或改變策略來降低管理風險,因此出口導向的管理風險很低。當企業采取特許經營模式的國際化路徑,由于企業的主要任務其中在履行合同約定,同時,在東道國的經營管理由特許經營的授權方提供管理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面臨的管理風險比較低。而企業采取對外投資方式進行國際化,作為獨立性較強的經濟實體,則需要全方位考慮對東道國的生產經營環境、人力資源狀況及多種生產要素的管理,所面臨的管理風險也比較大??偟膩砜?,企業國際化外向度與的管理風險呈正相關性。綜合考慮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政治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隨著企業國際化外向程度的提高,對技術和管理的控制能力越強,所獲得的投資回報率也相應提高,由于投資回報率與與經營風險正相關,因此面臨的風險和投資的效益將同步提高。

三、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風險測度指標體系

( 一 )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的風險指標體系 從對國際化成長風險的相關理論梳理中能夠發現,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面臨的風險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趨勢,而且,這種風險可能相互交織共同作用,造成一系列不確定風險。因此,對風險的感知要從企業整體角度進行而不應簡單作出分類并進行若干個獨立的風險管理。1988年,Fatehi經過深入研究,提出企業國際化成長風險之間是相互聯系、共同作用的,將系統風險割裂開,僅對某一個領域的風險問題,具有很強的局限性。如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動蕩甚至嚴重自然災害的將會影響國外直接投資經營的現金流。但是,與當時許多研究企業國際化經營風險的學者一樣,他們并沒有就國際化成長風險對企業經營決策的影響給出一個全面的測度上的說明。直到1992年Miller提出了一體化的風險管理模型,而后在1995年,Keith D.Blouthers在其研究中對Miller的一體化風險模型進行完善和補充,也進一步明確了一體化風險的研究思路。因此,我們認為,企業一體化風險就是從企業整體角度出發,綜合分析、識別和評價企業所面對的各類風險。而一體化風險管理的思想也逐漸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學者們的研究發現,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在實踐中經常是交織在一起的,相互關聯、相互影響,有時也相互抵消,而且在管理上有許多共性。只有全盤考慮企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才不會顧此失彼;只有充分考慮各種風險對企業的整體效應,深入研究風險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降低風險管理控制成本,增加風險管理的效益,這便產生了近年來風險管理領域前沿的體化風險管理(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IRM)?;谖覀儗︼L險感知與一體化風險的認識與探討,本文將Miller(1996)國際化成長風險感知模型加以擴展,并借鑒Root(1994)對國際市場進入戰略模式決策的相關研究,提出并構建一體化國際化成長風險感知模型,如圖(1)所示。

為達到對主要類型國際化成長風險的一體化感知,除了需要對國際化成長風險有定性的認識外,我們還需要對各種國際化成長風險進行定量的研究。我們以宏觀環境風險、行業環境風險和企業內部風險這三類風險共同構成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進程中所面臨的整體性國際化成長風險,或者說是一體化國際化成長風險,并利用本文建立的風險測度指標體系對不同風險進行測量,通過對測度的結果分析達到對一體化國際化成長風險的感知,進而探討風險感知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時進入模式選擇的影響。

( 二 )風險測度維度概念的提出及理論依據 本文通過對以往關于國際化成長風險的研究進行整理綜述后發現,對過去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面臨風險的研究主要基于三個維度:一是風險對企業國際化的影響程度產生影響的機制。二是風險對企業國際化成長的不確定性及產生原因。三是國際化風險的控制程度及控制機制。這三個變量又分屬于兩個層面,即主觀層面和客觀層面。作為國際化成長風險測評的第三個維度,風險的可控性屬于主觀層面,它更多地體現出人們主觀感知的能動性??陀^層面主要來自于風險對企業國際化的影響程度以及風險的不確定性,這是因素具有客觀性,不會隨著人的意志變化。其中,風險對企業國際化的影響程度可以采取技術方法進行量化評價,而風險的不確定性可以采取計算概率的方式進行評價和研究。本文將從上述兩個層面的三個變量進行風險測評,對國際化成長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1)風險的影響程度。一些戰略管理和組織管理領域的學者最早對國際化成長風險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普遍認為,國際化成長風險在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后對企業的營業額,投資績效,市場占有率等都有極大影響。Hill(1998)提出東道國和母國的不可預見性風險都將對企業國際化成長造成潛在的巨大影響,而許多影響是負面的。Werner&Brouthers在一篇研究“國際風險和可感知環境不確定性”的文章中也論述過國際化成長風險對公司造成的影響。認為國際業務機會比國內業務機會存在更多的風險。在國際化進程中,公司會面臨很多新型的風險,因此會引致很多以前在國內環境可以避免的成本。另外,國際化成長風險還可能通過政府行為來影響公司績效,這給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隨后,Keith D.Brothers在研究國際化成長風險影響軟件業進入模式戰略的論文中再次提到了國際化成長風險的影響。他用“陌生的新大陸”一詞來描述企業在進行國際擴張時所遇到的眾多多變的風險,而所有這些風險都是之前企業在國內經營所未曾遇到過的。(2)風險的不確定程度。很多學者在研究風險的不確定程度時得到了趨于一致的結論,也就是國際化成長風險具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極有可能對企業國際化成長造成難于估量的負面作用,嚴重情況下這種不確定性會導致企業國際化進程夭折。Daft在研究企業面臨的環境時指出,國際化成長風險的不確定性,為企業制定避免國際化成長風險的應對策略增添了難度,同時這種不確定性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企業應對風險策略的失效,同時,國際化成長風險的復雜性增加了調整應對策略的難度和成本。Miller通過問卷的形式對企業經營者進行調查,結論是經營管理者普遍認為國際化風險意味著對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不利影響。而Miller卻指出,風險不僅僅是生產經營管理中難以評價和測量并且難以準確把握的不確定因素,而且還包括企業對經營環境的變化和企業自身調整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難于預測和防控。在企業國際化成長中這些不確定性,可能來自于經營環境的改變、不可預測的行為選擇或二者的結合。Keith D.Brouthers在分析提出系統性的國際化成長風險模型時,研究發現由于國際化成長風險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又具有相互關聯性,在制定應對某些風險的管理措施時,往往可能影響對其他風險的管理策略,也就是在關聯性的作用下,風險防控措施也具有不確定性。根據Shapiro & Ritman提出的風險決策關聯性理論,不僅企業國際化過程中會對風險作出預判并采取防范措施,而且國際化成長風險會影響企業決策。如需要購買保險應對自然災害和不可抗力風險帶來的損失,儲備一定量的流動資金應對貨幣匯率變動的風險,通過改善股權的強化企業的控制力。但這些根據風險制定的決策將對國際化風險造成不完全確定的影響。因此,需要對國際化風險作出綜合評價,以優化國際化策略。Subodh P.& Kulkarni從對公司交易模式決策的影響程度出發,將國際化成長風險分為三個類型,并且提出任何一個類型的風險都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都是很難預測的。(3)風險的可控程度。有學者將風險控制作為企業國際化成長的主要戰略目標之一。組織理論認為風險是組織中相關變量的不可預見因素,將對組織績效產生很大影響。戰略管理研究認為風險是企業環境的未知因素,是管理過程和決策制定中難以控制和預判的。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加劇了風險的不確定性,使管理和控制風險變得十分困難。Miller的研究指出,因為不同類型和不同領域的企業在國際化成長中將會采取不同的發展戰略和財務決策,因此,雖然國際化成長風險必然會對企業造成影響,但風險對不同企業的影響是不相同的。根據分析,不同企業采取不同的國際化方式,在某些風險上所受的威脅較小,而在某些方面的風險則較大。如出口導向型企業面臨著較大的政治風險和市場風險,同時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則較弱。其他國際化方式也普遍具有這一特征。Miller的研究還指出,管理者更加期望主動通過發現和改變風險的不確定性,不希望國際化風險的不確定性對企業發展進程產生負面影響。Keith D.Brouthers在Miller一體化模型的基礎上,闡述了企業國際化風險的可控性問題,強調了國際化成長風險的潛在性,不能簡單地將存在或不存在風險的判斷作為風險控制的前提,而應該根據風險評估情況采取適當策略控制或避免風險。

四、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風險測度評價方法與應用

( 一 )國際化成長風險測度的層次分析法 當前關于企業國際化經營中所遇到的國際化成長風險評價研究,絕大多數都是對東道國政策、跨文化管理、海外市場競爭等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和建議,即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國際化成長風險的定性分析上。而更具說服力的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所提供的結論更具現實性、實踐性和直觀性,但在國際化成長風險評價中較少采用。由于企業國際化成長風險的定量評價研究起步較晚,所以涉及這方面的理論探討及評價方法相對比較少,主要有價值分析法、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數據包絡分析法、神經網絡評價法等,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參評因素的選擇、權重的確定、數學方法的使用不同。對于多指標評價,本文認為目前廣泛使用的層次分析法是國際化成長風險測度評價的較好選擇。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運籌學家薩迪(T.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方法。該方法應用網絡系統理論和多目標綜合評價方法提出的一種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屬于多目標決策方法的一種。AHP方法在理論上科學合理而且在應用上簡便易行,又能對定性問題及定量問題進行綜合分析。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在對復雜的決策問題的實質、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利用一定數量的定量信息使決策的形成過程數學化,從而為多目標、多準則或無結構特性的復雜決策問題提供簡單易行的決策方法。是對難于完全定量的復雜系統作出決策的模型和方法。

( 二 )國際化成長風險測度的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驟 (1)建立遞階層次結構。在AHP方法中,首先要建立決策問題的遞階層次結構的模型。評價系統是以國際化風險的各方面評價指標為基礎組成的,是衡量各種國際化成長風險的基礎性指標。對評價指標的選擇,是構建評價系統的重要環節,必須具有全面性、科學性和客觀性。如果未能選擇恰當的評價指標,必然影響到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對避免和防范國際化風險的決策將產生影響。綜上所述,必須科學地制定評價指標、選擇策略,主要應考慮以下方面:一是科學性。建立層次分析結構模型是關鍵一步,要有主要決策層參與。對評價指標的選取,構造成對比較陣是數量依據,應由經驗豐富、判斷力強的專家學者給出。二是可得性。所選取的指標必須能夠經由一定的技術和方法取得,所取得的指標應當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能夠作為計算和比較的根據。三是系統性。所設置的評價指標必須能夠全面地反映所研究的問題,得到的結論必須具有明確性和實用性,能夠從各個方面提供綜合性的評價。在進行問卷調查,和匯總統計的基礎上,著重理清所分析問題主要包含的影響因素,因素組合的系統性,各個影響因素內部的關聯性。根據層次分析法規則構建包含各個因素并逐一歸類的遞階層次結構。根據問題的性質和要達到的總目標,將問題分解為不同的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間的相互關聯影響以及隸屬關系將因素按不同層次聚集組合,形成一個多層次的分析結構模型。將決策的目標、考慮的因素(決策準則)和決策對象按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分為最高層、中間層和最低層,繪出層次結構圖。其中,最高層包含決策的目的、要解決的問題。最低層包含決策時的備選方案。中間層包含考慮的因素、決策的準則。最終使問題歸結為最低層(供決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對于最高層(總目標)的相對重要權值的確定或相對優劣次序的排定。(2)指標權數的確定。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的基本思路首先是需借助專家的意見,通過兩兩比較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給出相應的比例標度,構造上層某因素對下層相關因素的評判矩陣,以及得出下層相關因素對上層某因素的相對重要序列。解評判矩陣,得出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并檢驗評判矩陣是否滿足一致性要求。因此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其關鍵問題為列出評判矩陣,并計算得出特征向量。所分析問題的各個因素的關聯性由遞階層次結構決定。在遞階層次結構研究確定后,決策選擇就取決于各層各個因素的次序選擇與統計計算??砂凑毡嚷蕵硕葘ε袛噙M行定量分析,將次序選擇作為影響因素之間兩兩對照分析,形成Lt判斷矩陣。該判斷矩陣表示A因素與下一層次因素B1、B2、…、Bn之間有聯系,要對B1、B2、…、Bn之間進行相對重要性的比較,以確定判斷矩陣B=(bij)nxn(T. L. Saaty,2008)。AHP法提出了相對重要性的比例標度,見表(1)所示。

利用上面的相對重要比例標度方法,對于因素Bi和Bj作相互比較判斷,便可獲得一個表示相對重要度的數字bij,可構成判斷矩陣。如果Bi比Bj稍微重要,那么,bij=3;Bi比Bj的重要性在同樣重要和稍微重要之間,則bij=2等。

( 三 )層次分析法在國際化成長風險測度中應用 可以從多方面考慮國際化成長風險的測度,可以考慮國際化成長風險對企業收回海外投資產生的影響,也可以從國際化成長風險發生的頻率來評價各類國際化成長風險,但是這些指標往往只是從某個方面去評價某一類國際化成長風險,而本文需要建立指標體系,用來評價所有類型的國際化成長風險,最終達到對一體化國際化成長風險的評價和測度。因此,本文的國際化成長風險測度指標必須全面、細致、準確,而且指標之間必須主次分明。因此,借鑒層次分析法的思路來構建本文中的國際化成長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在本文遞階層次結構的建立中,目標層即是對一體化國際化成長風險的測度,準則層即是通過分析風險及國際化成長風險測度的特點,確定從哪些方面來評價國際化成長風險,方案層則指的是為了描述國際化成長風險某一方面的特點而設定的一些具體的評價指標。其對應關系為:目標層——一體化國際化成長風險感知;準則層——從不同方面評價國際化成長風險;方案層——明確各方面具體的評價指標。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際分工視角下湖北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的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4G199)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楊鴻海:《企業營銷風險預警管理研究》,《天津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全集》(2006年)。

[2]杜棟、龐慶華、吳炎:《現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Thomas L.Saaty.Decision Making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Services Sciences,2008.

( 編輯 聶慧麗 )

風險投資風險控制范文第6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環保企業不僅在環境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支撐和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貸款難、融資難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環保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也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長期以來由于政府、金融和信用等外部環境對環保企業支持不足以及環保企業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環保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一直存在。如何解決環保企業的融資問題成為發展我國環保產業、保護環境資源的首要問題。本文系統的對當前我國環保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現狀進行分析。最后從理論以及實踐兩方面探究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期為拓寬我國環保企業融資渠道提供理論依據和可供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環保企業 融資 對策建議

一、引言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發展的迫切性使得環境保護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人類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

環境保護需要來自社會各界諸多方面的支持,更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和運作。近年來為了保護環境,我國不斷加大環保投資,各類環保企業逐漸誕生,并在提高創新能力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居重要地位。據統計2011年,我國環保產業從業單位共有3萬多家,從業人員近300萬人,甚至有人預測到2020年環保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然而綜合來看,我國環保企業90%以上都是中小企業,技術裝備落后,專業化水平低,對比世界各環保產業強國,我國環保產業在技術和人才上都處于劣勢,大力扶持各類環保企業發展已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

環保產業從起步、發展到環保市場的建立和培育等一系列過程,都需要投入高額的資金以及國家和各級政府不斷地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投入,從財政撥款和商業貸款方面都給予環保企業以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受現有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缺乏足夠的資金往往導致環保企業的發展舉步維艱?;诖?,本文以環保企業融資理論為理論基礎,以環保企業融資問題為研究對象,旨在為環保產業跨越式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二、我國環保企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全球環保發展現狀來看,環保產業是未來經濟新增長極之一。環保企業充當了環境保護的主力軍。同時,當前,環保企業面臨著諸多經營困境,特別是融資難問題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傮w而言,當前國內環保工作主要由政府統籌和主導、以社會投資和外資資金為主。許多大型環保項目投資都由政府財政負擔,政府對其后期運行給予補貼支持。這種環保模式導致環保行業融資來源過于單一,資金嚴重不足;另一方面也導致環保企業存在嚴重的政企不分,企業經營缺乏市場機制激勵,投入-產出較低。同其他行業相比,國家對外資和民間資本進入環保行業門檻要求較低。行業融資渠道過于單一導致環保產業嚴重缺乏資金支持。此外,在傳統計劃經濟思想影響下,商業銀行思想觀念守舊,對中小環保企業缺乏充分的了解,為了規避信貸風險紛紛傾向于采取信貸行為。最近幾年來,環保企業發展迅速,為推進國家環保戰略和政策作出了積極有益的貢獻,但是不少環保企業依然面臨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特別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環保企業的融資渠道更加狹窄,資金周轉十分困難,嚴重制約了環保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壯大。

三、我國環保企業融資概述

從廣義上看,融資是指貨幣資金的有目的性運動,狹義的融資則是指獲取貨幣資金,主要有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之分[1]。本文是指狹義上的融資方式,也就是環保企業獲取資金的方式。企業從各種渠道獲取資金,也就是資金資源配置的過程。一直以來,國內企業主要通過間接融資方式來獲取資金。自1987年以后,國內資本市場開始成立并不斷發展壯大,我國企業直接融資資金總額保持逐年上升趨勢。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公司制的環保企業才正式出現,其通過直接融資獲得的資金占比遠遠高于其他行業企業直接融資占比。

四、我國環保企業融資難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我國環保企業缺少擔保的資金

“根據國內《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以下簡稱《擔保法》)的有關規定,商業銀行可以要求企業提供實物資產作為貸款質押物,同時,《擔保法》對抵押物的使用規范也給出了明確的要求和規定?!睂嶋H工作中,商業銀行對抵押資產類型給出了嚴格的限制,只接受土地使用權、房產等固定資產作為貸款質押物。我國環保企業大多為中小型規模,企業資產總額不大,企業實力不雄厚,很少有企業能夠提供土地或者房產質押物。無形資產價值難以準確衡量,機械設備的流通變現能力較弱,商業銀行都不愿意接受抵押。如此一來,國內中小型企業能夠申請到商業銀行抵押貸款的機會少之又少,要想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難度十分大。環保企業由于自有資產較少,抵押價值偏低,很難滿足銀行苛刻的信貸規定,即使有抵押資產,往往也會因為抵押辦理時限過長,手續繁冗、信貸成本過高等問題,無法為企業提供完善的信貸服務。同時,商業銀行對擔保企業的資質審查也十分嚴格,環保企業容易因為各種問題或原因被拒絕發放信貸資金。

(二)可運用的融資渠道和手段少

發達國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資本市場,環保企業具有多樣化的融資渠道和來源,例如商業銀行貸款、上市融資、增發股市、募集基金等方式,還可以爭取政府專項資金支持。良好的融資環境提高了國外環保企業融資效率,可以有效提高資源優化配置效率,加快行業的整合和發展。而我國國內資本市場尚未成熟和完善,上市環保企業數量少之又少,民營企業更是鳳毛麟角。資本市場的發展并沒有給廣大中小型環保企業創造融資機會。同時民間融資渠道又多體現為投機性投資,投資周期較短,單個項目竣工后即撤資,給環保企業資金配置造成了巨大的困難。另外,國內在環保行業方面制度建設十分落后,不能為環保企業提供充足的制度支持,嚴重制約了其的發展。

(三)銀行的借貸問題

當前,國內金融行業主要為國有銀行為主、中小型股份銀行為輔的格局。當前,國內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不徹底,與現代金融企業治理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降低了其對市場機制的敏感性,在對中小型環保企業的融資需求面前缺乏快速的市場反應。

同時,隨著金融行業風險防范意識的不斷增強,為了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規模,大多數銀行提高了信貸審核門檻和要求,開始從多方面來考察信貸企業經營實力和還貸能力,并要求企業提供資產抵押擔保。當前,大多商業銀行對中小型環保企業都采取了“惜貸”策略,不愿意冒著高信貸風險對其發放信貸資金。這直接增大了環保企業的融資難度。因此,要盡快扭轉商業銀行對環保企業的“信貸”不利局面,不斷創新信貸管理制度,為中小環保企業創造更多的融資機會。

(四)尚未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環保融資體系

國內環保融資體制建設相對落后發達國家,這是制約環保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很多行業和領域發揮了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而環保產品具有明顯的公共產品屬性,我國經濟增長方式還停留在粗放型層面、市場體制不健全、區域經濟不均衡發展,這些都落后于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在上述問題的影響下,我國很難運用市場機制來優化配置環保行業資源,使得行業發展低效落后。當前,我國要盡快建立環保行業市場融資體制,當前國內融資體制帶有深深的計劃經濟烙印,受到“環境保護靠政府”傳統思維的嚴重影響,國內現行環保融資體制沒有充分發揮融資支持作用,沒有充分體現“誰污染誰付費原則”和“污染者為環境污染埋單原則”;沒有明確政府與企業的環保責任,也沒有明確劃分二者在環保工作中的責任地位;一般傾向于將環保責任全部歸到政府頭上,導致環保企業融資主體的地位被市場和金融行業嚴重忽視。

五、我國環保企業融資對策探討

(一)探索適應環保企業的多形式貸款抵押方式

國家要通過政策引導商業銀行針對環保企業融資制定靈活有效的融資制度,鼓勵其創新融資業務:要完善環保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貸款業務范圍和抵押物種類,允許劃撥土地及地上的建筑物、地面基礎設施和管道、生產設備抵押融資,并調整現有的資產抵押率。

另外,要針對環保企業行業特許經營權提供抵押貸款業務。在國內一些省份,已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特許經營權抵押經驗,例如江西省就明確規定縣(市)污水處理廠可以將特許經營權抵押給省國有資產主管部門,以此申請商業銀行貸款,并集中建設和出讓,統一償還貸款,通過這種制度設計,有效激發了商業銀行對環保企業的信貸積極性;福建省也針對環保企業的特許經營權抵押貸款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污水、垃圾處理企業可以用特許經營權向商業銀行申請抵押貸款。這些先進經驗和做法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二)拓寬環保企業融資渠道

當前,國內環保企業大多為中小型規模,技術水平相對偏低,抵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無法達到商業銀行信貸審查要求。因此,要拓寬環保企業的基金、證券融資渠道,促使環保企業建立完善的風險資本融資制度和創業風險規避制度,建立合伙出資等融資模式,鼓勵行業重組和并購,上市融資等方式。

(三)支持商業銀行對環保企業貸款

國家要鼓勵各大商業銀行創新信貸模式,探索新的貸款抵押模式。要在保證環保企業透明財務制度的基礎上,不斷拓展貸款抵押資產范圍,允許更多的企業固定資產例如建筑物、地下設備和生產機械作為融資抵押物,并適當提高資產抵押率。環保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很強的公共產品性質,因此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財政政策來鼓勵商業銀行對環保企業發放信貸,例如政府擔保、財政利息補貼等。最近,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當前金融行業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地方政府通過財政支持、風險共擔等多種方式來扶持信用擔保公司的發展和壯大,要求各級地方政府鼓勵多層次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機構的建立和發展,對具備中小企業信貸抵押擔保資質的企業給予一定的利稅優惠?!闭诠膭瞽h保企業發展的同時,還要引導各級擔保企業和組織優先支持環保企業,為其提供更全面的信貸擔保服務。例如,凡是對環保節能類企業提供擔保金額超過一定數額的,可以享受到免征增值稅的政策優惠。要簡化擔保手續和流程,不斷壓縮業務辦理時間。為環保企業在信貸擔保、信貸審批、信用額度等方面提供政策優惠,并明確擔保中介對環保企業的擔保收費標準。

(四)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環保企業融資體系

要從以下幾方面來推動我國環保企業金融融資體制的改革和創新:

1.加快商業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等企業的創新。金融行業制度創新,例如民營商業銀行的發展;金融交易制度創新,例如商業銀行信貸審批制度、融資風險控制、融資業務創新等。

2.建立金字塔式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要對資本市場進行深入細分,將其分為多個結構層次。投資者、股東、融資者、中介組織處于各自的市場層次中,相互獨立;不同資本市場風險大小不一,不同行業企業上市所遇到的門檻和要求也不一樣;從整體上來看,市場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有機整體,如果企業發展迅速,可以帶動本行業的升級。要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就要在金字塔式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給環保企業留下合適的位置和空間,例如針對中小企業上市,建立中小企業創業板融資模式和上市審批流程,為其創造良好的上市條件。

3.創新信用管理體系。這里的信用管理體系包括以政府為導向的企業信用評分體系、環保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等。

4.融資輔助體系。主要包括提供融資咨詢服務的市場主體、融資風險分析機構、財務會計審計主體以及金融互助體系等。

5.融資法律體系。當前,國內尚沒有建立完善的環保企業融資法律制度。環保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容易遇到各種經營風險,直接影響其正常生產活動。此外,環保企業項目投資周期長、投資收益率較低、項目風險性較大,這就增大了投資者對環保企業的融資顧慮。因此,要從法律建設方面著手,為抑制環保產業投資風險提供堅實的法律基礎。

六、結束語

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環保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金融體制變遷過程中,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運行基礎不完善所帶來的制度摩擦使環保企業融資難問題尤其嚴重。融資難已經成為困擾不少中小環保企業多年的問題,不但成為企業自身發展的阻力,也為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不利因素,包括政府、銀行等在內的多方面也做出過各種努力,以期解決該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還是要從環保企業自身發展的特點出發,深入研究其融資的特征,從制度建設上滿足環保企業融資的需求。環保企業不以贏利為目的,具有很強的公益性,環保企業自身的特點決定了環保企業的融資不同于其他項目的融資。環保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金融機構方面的原因和其他復雜的因素。因此環保企業融資問題需要政府、企業、銀行和社會機構的集體努力,共同探索環保企業融資方式新途徑,支持環保企業大跨步的發展。

注釋

①Jose Lopez-Gracia, Cristina Aybar-Arias,“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Financial Behavior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vol.14 2000, pp.55-63。

參考文獻

[1]余仁田,李玲.我國中小企業的特征及其發展策略.2009,(09).

[2]張育軍主編.小企業監管與創新.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

[3][美]米什金.貨幣金融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4]Kadri Cemil Akyuzjlker Akyuz,Hasan Serin?Hicabi Cindik,The financing preferences and capital structure of micro,small and medium sized firm owners in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in Turkey [J]. Forest Poliey and Economics 2006 (3):301:311.

[5]大衛·N·海曼.財政學理論在政策中的當代應用.第8版.張進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6]陳柳欽,曾慶久.拓寬我國環保融資渠道[J].中國信息報,2004(4).

[7]全國工商聯.關于建立環保企業貸款抵押擔保機制的提案(R).北京:全國工商聯,2009.

[8]王文軍.中國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9]陳軍平.環保企業發展瓶頸因素分析[J].中國環保產業,2006(02).

[10]邱鄺都,夏維.波蘭環保銀行近況與前景[J].全球科技經濟,2002(06).

[11]喻大學.淺論環境保護的投融資問題[J].財經問題研究,2009(06).

[12]Myers5S.C and Majluf N.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 do not hav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13):187-221.

[13]Modigliani Rand Miller MH.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an Finance and the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 1958.

作者簡介:杜娟,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方向在校研究生。

上一篇:旅游管理規劃范文下一篇:圍棋活動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