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房地產投資經濟環境論文范文

2023-09-26

房地產投資經濟環境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經濟社會中,房地產屬于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投資更是將土地資源和資金聯系起來,實現對于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目標,就房地產投資對于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影響來看,主要體現在生態環境可持續、經濟發展可持續以及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上,房地產投資對于地區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和作用,文章主要介紹了房地產投資對于區域可持續發展產生的影響,并探究房地產投資工作現狀,分析房地產投資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協調發展路徑。

[關鍵詞]房地產投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4.030

就房地產投資現象來看,這是促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核心,而往往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房地產事業的發展會帶動相關建材、五金等市場迎來發展的機遇,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眾多。開發房地產還能夠促進當地經濟消費,可以說,房地產和區域經濟之間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把握兩者之間的影響關系,對于進一步指導新時期的房地產投資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房地產投資對于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顧名思義,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實現某一事物能夠長久地延續下去,可持續發展的宗旨就是在滿足現代人生產和發展需要的前提下,也不會影響后代人使用相關資源。就房地產行業來看,可持續發展指的是當前的房地產行業產物能夠滿足當代人的居住需要,且對于后代子孫不會產生危害和不利影響,對于地區的經濟、生態以及社會穩定不會造成威脅。

1.1 對于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其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繁衍生存的前提條件,房地產行業發展需要用到的兩大資源要素就是土地和空間,這些都是稀缺的社會資源,土地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其用途廣泛,一旦使用后就沒有辦法再生,而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相關行業對于土地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基礎的農業生產的土地面積是不能減少的,所以在資源配置中需要做好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分析。

從房地產投資行為來看,目前城市房地產行業發展迅速,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房地產工程建設中對于水資源、電能等的浪費現象比較普遍,資源消耗大,針對土地資源的合理規劃和空間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一些住宅設計中,出現不必要的空間設計,這些一方面會導致房地產行業對于區域資源消耗增加,占據更多的寶貴空間;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地區的生態發展,建筑施工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和廢棄物的處理不到位,都會影響區域生態可持續發展。

1.2 對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在區域可持續發展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關鍵。在相應區域中,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要素,這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房地產投資中,政策影響十分關鍵,這是政府發揮宏觀調控職能的重要表現,政府的調控政策對于房地產投資的方向以及主要方式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反過來,房地產投資行為會進一步對于政府的宏觀調控產生反作用力,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及繁榮發展。在區域可持續發展中,房地產行業能否合理地進行投資開發是關鍵,相關的房地產開發上是否具備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素養對于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相關的融資渠道是否通暢,能否實現房地產投資和環境的融合發展是關鍵。此外,房地產投資過剩也會帶來負面效應,如果只看到房地產投資帶來的好處,而大量鼓勵地區開發房地產項目,就可能導致地區的住房供大于求,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商品房賣不出去,不能及時回收資金,相關環節的發展就很可能出現脫節的情況,對于地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是非常不利,因此,如何把握房地產開發的這個度,促進房地產開發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促進作用是關鍵。

對于具體的區域來說,其經濟發展水平、地區的經濟發展特點以及功能等對于房地產的投資力度和方向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在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上海,投資房地產一般都是建設高層建筑,也要有一些地區的特色建筑,但是,目前大多城市都是以高層為主,因此,地區的經濟發展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也決定了地區的建筑形式和特點,只有把握好房地產的投資結構,才能夠保證房地產投資和地區宏觀經濟發展相適應。

1.3 對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社會是一個大系統,而其中,社會中的人就是生產和消費的主體,也是社會系統的核心要素。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房地產投資對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的影響一般不易被察覺。在很多地區的城市建設中,忽視人文環境建設,導致很多具有歷史特色和特點的建筑被拆除,而用大量的現代化城市建筑取而代之,這里建設的城市住房和地區的實際文化環境顯得比較怪異,這種短期性的城市規劃實際上對于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房地產是人類社會環境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在進行投資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對于社會環境和文化的尊重和思考,也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2 房地產投資發展現狀

就目前的房地產投資發展現狀來看,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雖然繼續增長,但增幅僅與2017年同期持平。2014—2015年,開發投資跟隨新開工出現了一定的增速下滑,但基本還是保持了增長。2016年開始,開發投資增幅回升,2017年和2018年1—4月保持了16年的增勢。201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10.98萬億元,同比增長7%,與2016年增幅相仿;2018年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3.0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1%,僅略高于去年同期9.28%的增幅水平。從土地投資來看,近年來也是城鄉不斷增長的態勢,但是在2018年后增長的形勢開始放緩。整體來看,房地產投資行業的形勢都是一片大好的,房地產投資量不斷逐年增長,這和我國城市化建設發展是同步的,而投資增速放緩一定程度上是和經濟發展形勢以及政府政策相關的。

3 房地產投資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實現路徑

3.1 進一步提升房地產市場的環保規劃,促進區域生態可持續發展

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直接影響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在具體的區域房地產投資中,區域要針對房地產行業制定相應的環保要求,促進房地產向著低碳、綠色、環保的建筑方向發展,將環保作為房地產開發中的重要基礎和要求,嚴格制定相應的環保規范文件,強化環保監督和檢查,對于其中違背環保條例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不斷提升整個房地產投資的環保意識,讓房地產行業規劃環保建筑方案,促進區域建筑向著環保方向發展,為區域生態可持續發展奠定有效基礎。

2019年7月2日,太原市生態環境局發布公告,山西榮興偉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因建筑工地內渣土露天堆放,未達到苫蓋要求等問題被處罰,罰款金額兩萬元。據悉,太原市生態環境局于2019年4月6日對山西榮興偉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進行調查,發現該單位建筑工地施工過程中,工地內渣土露天堆放,長約50米,寬約30米,未達到苫蓋要求。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太原市生態環境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對山西榮興偉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處以兩萬元罰款。這就是針對房地產行業開展環保監督和行政處罰工作的具體表現,相關區域在房地產投資項目中,也需要參照執行,盡快完善相關的建筑環保規范文件,保證房地產建筑市場在具體的環保建筑方案執行中有法可依。

3.2 合理進行房地產市場調控,做好房地產市場監督

要確保區域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實現房地產市場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區域政府必須要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積極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快新區等重點地區庫存消化,確保房地產去化周期控制在合理區間。協同規劃、國土、稅收等部門,實施住宅用地分類供應管理,落實差別化稅收、信貸政策,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和購房行為。進一步完善“商品房+保障房+棚改房”的多元化供應格局,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此外,還要不斷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堅決遏制投機炒作,確保商品房價格不出現大起落,市場穩定。建立健全已有的動態監測與信用管理相結合的市場監管模式,推動企業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確保信息全面準確真實公開。全面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頓,強化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房地產開發企業捂盤惜售、投機炒作、無證銷售等違規行為。堅決對違規企業采取黑名單、暫停網簽、約談通報等措施,規范經營行為,凈化市場環境。通過營造一個健康的房地產市場環境,促進區域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

3.3 合理規劃住房結構,促進人地和諧發展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房地產市場穩定關系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2018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交易量下降,開發投資增速回落,區域性差異加劇。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還在不斷加速中,房地產行業要實現穩步發展,需要結合現階段的社會發展經濟水平,以及人民對于住房功能的需要,為人們提供區域住房保障,構建完善的住房體系,相關政府也要加快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保證房地產投資能夠區域理性化發展。此外,相關政府還可以發揮財政的宏觀調控職能,針對地區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投資現象進行控制,同時針對房地產低迷的現象進行宏觀調控,刺激消費,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目標實現。

4 總結

房地產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區域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要想促進房地產投資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共贏,需要相關政府、房地產企業以及個人等,對房地產投資對于區域經濟的影響作用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認識到區域可持續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努力構建生態宜居的城市區域生存環境,不斷促進房地產和地區經濟發展相適應,發揮房地產在區域可持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熊偉.局部區域金融風險管控研究初探——以景德鎮房地產行業及銀行信貸風險管控為例[J].景德鎮學院學報,2019,34(4):23-27.

[2]曹君怡.支付系統資金流量與區域經濟指標的關聯性研究——基于吉林省支付數據的實證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9(7):65-70.

[3]弋微微.利用大數據提高區域經濟預測和決策能力研究——以南充市房地產市場為例[J].商訊,2019(20):11-13.

[4]耿德林,周慧,江忠偉,等.金融風險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研究——基于三大經濟區域的空間面板分析[J].征信,2019,37(6):65-72.

[5]楊成鋼,李海賓.人口遷移、住宅供需變化與區域經濟發展——對當前國內城市“搶人大戰”的經濟學分析[J].理論探討,2019(3):93-98.

[6]王猛.房地產開發與區域經濟增長水平協調性研究——來自五大城市群數據測度[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1):114-120.

[作者簡介]李尤?。?995—),男,漢族,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

房地產投資經濟環境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前我國民族地區大開發工作正積極有序地穩步推進,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然而,在政策立法、政府職能、區域經濟合作、國企改革和民營經濟等方面,則推進比較緩慢,至今尚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黨的“十七大”規劃的新形勢下,國家民族地區大開發戰略要適當進行調整,加快政策立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增強民族地區內生能力。

關鍵詞:民族地區大開發;區域經濟合作;內生增長

1 民族地區大開發面臨的挑戰

1.1 政策方面的不足

1.1.1 原則性過多,缺乏應有的約束力

在已經出臺的民族地區大開發政策中,許多應該用數值指標做出的規定更多的是用文字表述,使之具有很大的操作彈性,缺乏政策應用的約束力。一些較為模糊的用語,作為總的政策框架,表明一種政策傾向是可以的,但負責實施政策的有關部門應該有一種量化的實施細則,做到心中有數。但實際上,在一些部門出臺的政策文件中,原則性的表述仍然過多。

1.1.2 優惠政策的效應降低

民族地區要形成對各種資本的吸引力,就需要構建“政策洼地”。誠然,在六年來國家已經陸續出臺了一些向民族地區傾斜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對于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國家當年給予東部地區的很多優惠政策還在繼續發揮作用,使得民族地區的“政策洼地”就很難形成。

1.2 市場經濟大環境的轉變

1.2.1 市場機制作用的逐步強化

首先是經濟體制的新變化。中國經濟體制經歷了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體制、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性改革。東南沿海是中國體制改革創新試點地區,經濟體制均超前于全國階段性改革的推進速度。因此體制性障礙約束均要小于其它地區。但到了民族地區大開發戰略實施時,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經進入了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階段。市場經濟體制最大的功效就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經濟市場化的特征是要向能夠產生更高報酬率的地區和部門流動,提高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律。

1.2.2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實踐證明,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單純走原有的高能源消耗、生態環境破壞的模式,是難以保持經濟高速穩定和持續發展的。粗放式的擴大再生產向集約化、高效化、節約化的循環經濟轉變是大勢所趨,這也是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區經濟增長也必須走集約化、技術型、高附加植的增長方式,不能僅靠掠奪式的開發資源,一哄而上的項目來獲得經濟的發展。因此,在民族地區經濟平均水平落后的情況下,將分散的民族地區各區域的資源、資產和技術進行有效的聯合和合理的區域分工,通過借助整體的力量才能適應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2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新構思

2.1 加快民族地區大開發相關政策立法

(1)國家應當通過法律法規規范和約束各個主體的行為。

以往我國區域經濟政策多變或失效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根本的一個原因,是政策立法工作落后。不論是黨中央的原則性政策,還是國務院及其職能部門的具體政策,多數是以文件、規定、條例、意見等形式發布實施的,只有極少數部分要通過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后才能實施。所以,這樣出臺的區域經濟政策的法律含義和強制的約束力就很低,作為地方政府和企業來說,既可執行,也可不執行,甚至變相執行??梢?,政策的立法問題不解決,對民族地區大開發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2)建立關于民族地區發展政策的根本法和特定法律。

可以考慮先從“《貧困地區經濟社會開發促進法》、《民族地區投資法》、《民族地區生態保護法》” 等民族地區開發的根本法和關于環境保護、土地使用的法律入手為當務之急。用這些基本的法律形式把國家實施民族地區大開發戰略的總體方法、實施手段、各有關的責任主體、義務和利益等重要問題給予明確的界定,使這些政策措施更加規范并具有法律保障,有效地提高政策措施的實效性和操作性。

2.2 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干預的有效性

2.2.1 改善西部經濟發展的硬環境

在政府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前提下,通過增加對民族地區硬環境的建設,改善民族地區的投資環境。如增加對民族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鐵路、公路、地鐵和其他城市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電網、氣網、水網、信息網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坡改梯地、生態綜合治理、長江、黃河防護林、主要江湖流水污染整治與大氣污染治理等生態保護和環境整治工程建設;運用高新技術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技術進步;水資源開發;培育旅游優勢產業;建立生態經濟示范區;國家中草藥地區基地建設;地區優勢資源開發利用和發展科教產業等項目。

2.2.2 注重軟環境體系建設

第一,構筑良好的政策環境。政策是政府干預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和為公眾提供服務的重要形式。政策的透明度和穩定的政策是政策效力的重要保證。因此,在民族地區政策環境的構建上政府應注意實現政策的公開性和透明化,以及政策在不同時間的連續性和不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協調性,充分發揮政策的極力約束效應。

第二,實現制度改革和創新。樹立市場經濟觀念,科學界定政府職能,使政府成為真正的市場經濟運行規則的制定者和仲裁者以及社會大眾的服務者。以制度創新規范社會各個角色的行為,保證市場競爭的效率與公平,為社會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及信息服務,同時創造和維護公開、公平的經濟環境。

2.3 構筑民族地區經濟圈,加強區域合作,實現協同發展

(1)區域經濟聯合即區域經濟圈是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選擇。以資源共享、利益共贏為特點的區域性協作發展是21世紀新潮流,如果說20世紀是以國家和區域的細小化、獨立化為主導追求獨立運行目標的話,那么,21世紀則是在此基礎上,通過區域協作追求更大規模效益目標的新階段。在世界范圍內,歐共體基礎上形成的歐盟,在順利的實現了歷史性的東擴后,又在統一憲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亞洲的東盟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亞歐會議以及各種國際性的論壇諸如博鰲論壇等,已成為影響當今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的重要力量和重要形式而被廣泛的推崇。因此,適應區域經濟圈全球化協作新潮流,構建民族地區經濟圈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適應全球發展的必然選擇。

(2)區域經濟圈已成為我國目前和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導模式。從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和未來十年的走向來看,以區域中心城市作為核心的都市經濟圈正在加速形成并高速向前推進,這是我國完成農業化向工業化轉變和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必然規律,事實上,我國區域發展戰略也是這樣向前推進的。20世紀80年代啟動沿海區域發展戰略、2000年啟動的西部大開發戰略、2003年啟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就是例證。展望未來,伴隨這一發展過程,將會產生和形成以城市化為中心的資源、資金、人才和市場集聚帶。

(3)構筑民族地區經濟圈, 帶動整個民族地區經濟的跨越發展。民族地區地區經濟發展和基礎條件較差,工業發展滯后,對外經濟聯系與合作較少,民族地區各省自身獨立的工業體系及經濟循環系統還相當脆弱,這一直是民族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若能通過民族地區地區內部的合作與聯合形成三大西部經濟圈,則可以將現有的資源進行新的優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并發揮整體優勢,這樣,才能提升整個民族地區產業在全國和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城鎮化戰略的實現。

2.4 增強西部地區內生發展的能力

(1)加快民族地區國企改革和發展。深化國企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取得的成果是顯著的,但伴隨著改革進程的逐步深化,涌現出來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所有者缺位、內部人收購(MBO)、獨立董事不獨立等都是國企改革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即便碰到了問題,中央和西部地區就更應該加快改革的步伐,學習借鑒國外如新加坡(淡馬錫公司)國企管理的成功模式,突破舊有屏障,實現民族地區國有企業產權與經營權、權利與權益、責任與義務相明確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政府與企業的積極性。

(2)推進民族地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民族地區大開發以來,國債資金在民族地區開發中發揮了主導作用,隨著財政政策由“積極”轉為“穩健”,長期建設國債將不可避免地逐漸淡出。因此,采取大力推進西部地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戰略策略,提高西部存量資源的利用律和經營效率,也是增強民族地區內生增長實力的必然之路。從東部經濟發展的歷史看,國有經濟占有的工業化資源越低,經濟發展越快。而民族地區城市現有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原值及凈值所占比重普遍在80%以上,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民族地區發展與改革面臨的重要問題是如何實現資源要素的優化重組,提高存量資產的利用效率,盤活存量。而民營資本具有在民族地區開發進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甚至是關鍵性的作用的潛力。

3 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涌現出來的問題也是急需政府的高度重視。在這樣一個長期的開發戰略當中,如何擺正政府的角色,如何增強民族地區內生增長能力,如何讓民族地區大開發的參與者得到利益的保障以及激勵他們繼續進行投資建設,如何讓民族地區人民從大開發得到真正的更多的實惠都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因此,進行民族地區大開發,更應回歸到法律立法、政府體制等根本方面進行改革,使民族地區大開發更能得到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提升民族地區大開發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武康平,費淳璐.現有政策評價民族地區經濟增長的方式與途徑[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李含琳,范鵬.論民族地區大開發中國家政策與地方政策的協調[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0.

[3]崔滿紅.中國欠發達地區政府職能轉型的基本思路[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房地產投資經濟環境論文范文第3篇

中國經濟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時,生態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等一系列問題使得中國未來發展的空間日益縮小。在此背景下綠色發展的思想應運而生,企業作為我國環境問題的主要源頭之一,企業環保投資將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在我國的環保投資中,政府仍然發揮主要作用,企業更加關注短期經濟利益而缺乏環保投資方面的認識,隨著我國環境規制政策的推進,探究其對企業環保投資決策的影響因素,將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重要議題。已有學術研究中,普遍從制度的形式出發探究環境規制對企業環保決策的影響因素,而本文將基于制度可信度理論,從管理者與環境會計兩方面出發,在制度功能的角度對其進行深入地探討。

二、理論基礎

我國環境會計的研究涵蓋了環境會計基礎理論、環境信息披露以及企業內部成本管理等領域。環境會計可以在具體實踐活動當中確定環保投資項目的成本,在是否實施環保決策的過程中為管理者提供科學的數據信息,進而幫助管理者進行有效的決策。而環境會計報告的目標則是企業在經營環境資源時保障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環境規制作為我國社會規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旨在通過企業相關政策的推行對公眾環保行為進行調節約束。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現象的加重,以排污權交易制度為主的市場環境規制政策先后出臺,旨在通過激勵企業以更加生態環保的方式進行生產發展。庇古稅理論認為,政府應該通過對企業的排污行為征收稅款的方式提高企業的經營成本,將環境問題內化到企業的經濟效益當中,進而激發企業的環保行為。而環境資源具有公共資源屬性,其產權的界定較為模糊。對于公共空間的管理問題,新自由主義和新古典主義均認為在沒有合法所有權時,人們更傾向于“搭便車”的方式利用公共資源,進而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Olson認為國家實施公共資源的監督會減少人們“搭便車”式資源的利用,Coase認為私有化是避免“公地悲劇”的有效手段,而“公共池塘資源”管理理論則認為傳統的小規模自我組織形成的自我管理形式對公共資源產生正向促進作用。上述理論都是從制度的形式出發對公共資源進行探討,而制度可信度理論認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就是在產權不明晰的情況下得以實現,對公共空間的管理可以從制度的功能出發,探究行為者對內生制度作為公共政策安排的集體感知。本文則將以制度可信度為理論基礎,深入分析環境規制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因素,以期為我國經濟綠色發展提供嶄新的視角。

三、環境規制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因素分析

目前對企業環保投資影響因素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部治理以及內部控制兩個方面。部分學者認為環境規制能夠促進企業環保投資,也有學者認為環境規制增大了企業成本導致企業環境治理積極性降低。首先在外部因素方面,楊海燕等認為外部壓力抵制型機構投資者希望能夠參與到公司治理活動當中,并且更愿意監督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祝敏等從機構投資者的一致性出發,認為環境規制會促進壓力抵制型投資者增加環保投資。趨于穩健型的機構投資者在制定企業決策時傾向于改善企業治理狀況,進而提升會計的穩健性,非國有企業對環境規制更為敏感,外界的監督能夠發揮環境規制的作用。在內部影響因素方面,包括環境的產權性質、管理層級的特性等在內的特征都會對企業環保投資決策帶來影響。通過將尚未清晰產權的環境問題內化到企業經濟效益當中,可以鼓勵企業環保創新。環境規制被政府以強制力推行,企業環保投資決策是大勢所趨,經營者需要權衡環境規制帶來的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加以及污染物過多排放導致處罰甚至企業關停的現實問題。經營者的權衡過程即是對政策功能的認知過程,因此政策會對執行人產生影響,但是影響程度大小則取決于對政策的認可度。制度可信度理論認為,制度存在或其在持續期內會承擔某種特殊的功能,那么此時的制度是可信的,否則制度會被棄用或者轉為其他類型。因此,我們認為探究環境規制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可以從環境規制政策的功能出發,政策執行人對制度功能的認可度高,政策的實施效果顯著,對政策功能的認可度低,那么政策可信度較低,政策實施效果較差。一個人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被認為可信的制度在另一個時間和地點很可能就是不可信的或者是“空制度”。

(一)股東及管理層的政策認知

我國企業股東與管理層兩權分離,部分企業股東與管理層對環保政策存在認知以及決策差異,股東認為環保投資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促進企業創新,形成差異化的發展優勢,對公司長遠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而管理層則更加注重企業短期的經濟效益,普遍會選擇滿足企業經營發展業績的基本需求,然后再去關注社會效益這種高層次需求,具體投資項目的選擇取決于項目能夠帶來的績效,他們普遍認為環保投資的社會效益大于經濟效益。倘若企業最終決策人員對環境規制政策功能認可度不高,更為注重短期的經濟利益,那么環境規制政策可信度較低對企業決策影響程度小,這種認知差異必然導致企業更傾向于獲取短期經濟利益而不采用環保投資決策。此外仍然存在股東與管理層“合謀”的現象旨在減少環保投資,這意味著環境規制并未有效地實施,此時政策表現為不可信的制度或者是空制度。

(二)會計人員對政策的認知

在環境會計角度現有研究主要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提出環境報告的具體內容,包括環境會計信息、環境問題相關的會計政策、環境政策披露等內容,普遍認為有效的環境信息披露將會促進企業進行環保投資決策,也有研究認為環境信息披露不僅沒有提升企業價值,反而加重企業披露成本負擔而引起公司股價下降。政府作為環境資源的經營者有責任經營好現有的資源以實現社會的綠色發展,企業作為資源的使用者,有義務使得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作為企業有效的環保性信息披露能夠幫助利益相關者進行正確的決策,而會計人員將在這一環節發揮重要的作用。在政府或相關機構規范的制度以及文件的指導下,環境會計可以用以解決污染企業負外部性帶來的環境問題。會計人員對環境規制政策功能的認可程度將也是企業綠色發展的重要一環,它不僅能夠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信息,也是對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內部監督者和信息的披露者。目前,部分對環境政策認可度低的企業普遍認為,環境信息披露會影響企業價值。而會計人員對政策的高度認可將會促使企業進行信息披露,企業更傾向于環保型投資決策,因此我們認為可信度越高環境規制對企業環保投資決策的影響程度越大,越能夠促進政策的有效實施。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制度可信度理論,認為環境規制會對企業環保投資政策產生影響,但是影響程度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政策執行者對政策的認可程度,政策執行者對政策功能認可程度越高,則更傾向于選擇更為環保的投資決策。針對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政策建議如下:

首先,政府應建立企業更加認同的政策制度以提高政策可信度,并鼓勵企業進行相關會計信息披露。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可以為管理人員提供環境決策的依據,企業環保投資的環境信息披露能夠形成政府以及公眾對企業進行環保監督的有效格局。其次,政府嚴格規范自身的約束能力,加大對各個企業的監督力度,可以根據各個地方情況的差異,制定符合當地發展政策的發展評價體系,以提升環境規制在企業中執行的效果。最后,企業人員應完善內部環保監督責任制度,調動他們環境信息披露的能動性,發揮會計、審計人員監督決策作用。企業會計部門可以通過設立環保投資專用基金的方式,明確地反映出資金的使用用途,做到??顚S枚沤^任何資金侵占濫用行為。

摘要:生態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 企業污染物的排放是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的首要來源。本文將基于制度可信度理論分別從行為主體角度出發探究環境規制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

關鍵詞:環境規制,投資決策

參考文獻

房地產投資經濟環境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政策建議

一、引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房地產市場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在這繁榮表象下,房地產市場存在著一些深層問題。在房地產價格持續走高帶來的強大盈利預期下,各類投資及投機性資金,甚至實體行業資金或直接涌入房地產開發市場,或參與到囤房、炒房的行列,推動房地產價格不斷非理性走高,積聚了越來越大的資產泡沫。在改革開放的良好發展態勢下,房價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民眾的購買能力,成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谶@種現狀,我國政府近年來不斷研究并嘗試了各種調控手段,以緩解房地產市場過熱的現狀。

隨著政府對房地產調控的不斷深入,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傳統融資渠道連連受阻,房地產開發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亟待尋求新的融資渠道。同時,受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預期影響,民間資本已不再滿足于股票、基金、債券等傳統投資渠道,甚至甘于違背政策方向,紛紛投身炒房牟利,推動房地產泡沫越滾越大。在這種現實下,開拓新的融資渠道,使普通老百姓的閑散資金以更合理的形式投身于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無疑是一個解決當前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概述

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起源于美國,是房地產證券化的典型模式之一。它通過募集大眾投資者的資金投資于房地產,由專家進行投資組合,從而獲取穩定的收益,由于具有投資門檻低、投資收益穩定、流動性高、抗通貨膨脹等優勢特點,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投資工具。

三、我國推行房地產投資基金的意義

(一)促進調控政策的落實,緩解房地產市場對銀行的過度依賴

隨著近年來房地產資金在金融總量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以銀行信貸為主的住房金融體系越來越顯現出風險增大的跡象。2010年以來,受銀行對房地產信貸緊縮政策的影響,我國房地產企業資金來源增速整體放緩。前4個月,獲得銀行授信的房企數量十分有限,且總金額合計不超過500億元。而在2009年全年,地產企業所獲得的銀行授信額度甚至超過3300億元??梢?,開發商的壓力不言而喻。而發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則可以使普通老百姓通過資本市場參與房地產投資,有助于國家平抑地產價格、保護普通老百姓利益、實現調控目標。

(二)成為機構投資者業務創新的新渠道

發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為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機構投資者拓寬核心業務、提高綜合競爭力提供了重要機遇。而專業的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將引導投資理念的更加成熟,投資方式更趨理性。房地產市場的交易數據不透明一直是政府調控和市場參與者面臨的一個困難,其加劇了價格炒作的可能性。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作為一個公眾的投資工具,必須接受公眾和管理部門的監管,會不斷主動和被動地要求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從而加大市場的透明度,減少人為的市場操作。同時,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所反映的價格也更權威,能夠成為房地產市場價格的一個明確參照。

(三)引導居民投資性需求合理進入房地產市場

由于民間投資渠道的缺乏,大量資金為分享房地產市場增長的利潤,只能以買賣住房的形式“炒房”。炒房者不是為了自身居住,而是為了將來高價變現謀利,這種投機性需求造成房子的供給不足,社會需求大增,進一步刺激了房價提升。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則向公眾提供了房地產市場投資的新型工具,能夠有效引導民間投資資金參與到工業、商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性的房地產開發,減少住宅假性需求,從而從整體上平衡房地產市場供需。

(四)豐富我國現有金融產品

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作為一種不同于債券、股票的新型金融工具,可以為保險、社保和企業年金等長期性資金提供新的投資選擇,也可以更好地滿足居民多樣化的理財需求。

四、我國發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的政策建議

(一)加大對我國房地產業的整頓規范

目前,我國房地產開發的全部流程,從買地、建造到銷售、管理全部都是由一家開發商獨立完成,是一種全程的開發模式?,F有房地產企業普遍大量利用銀行信貸開發投資,急速擴張。然而,其在年銷售額在迅速增加的同時,負債比率也在迅速增加。一旦受到國家宏觀調控,或市場供需變化的影響,極易造成資金鏈條斷裂,樓盤爛尾。因而,這種經營模式導致我國的房地產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差。如果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在這種背景下進入房地產企業,必然面臨著很大的風險。

所以,必須從政著手,改變我國房地產企業目前的開發模式,向精細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通過地產定制等方式來獲取盈利??刹捎玫霓k法包括:對于租金收入給予一定比例的稅收優惠,提高項目開發中房地產企業的資本金比例等。

(二)設計更為合理的稅收制度

我國現有的稅收體系,對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發展十分不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我國的所得稅稅率高,征收環節設計不盡合理。如果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采用通過持有地產公司股份的方式來間接擁有物業,在現行的稅制下,所要面對的必將稅賦十分繁重;如果REITs通過控制地產公司的方式來持有物業,來自物業出租的租金收入在地產公司層面將成為課稅對象,將面臨33%的企業所得稅,最終能夠分配給投資者的收益將十分有限。

第二,我國的房地產買賣雙方面臨者科目繁多、非常沉重的稅賦,特別是宏觀調控出臺后,這一弊端更顯突出。

第三,我國物業租賃環節也面臨著諸如營業稅和房地產稅等稅負。

對于目前現狀,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從政策層面給予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一定的稅收優惠。

(三)建立完備的監管體系

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的發展方向應是為房地產開發、收購、買賣、租賃、管理等各環節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系統性、跨部門的監管體系是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健康發展的必備前提。目前信托計劃由銀監會審批和監管,而將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作為信托產品上市,還將涉及大量的部門之間職責劃分和協調,這就會導致多頭監管的問題。因此,我國的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要在交易所上市,應該建立一個由銀監會、證監會、證券交易所等相關政府部門參加的監管小組。證監會主要負責批準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及監督相關規則的執行;證券交易所則負責上市事宜,包括監督上市程序及監察執行有關上市規則。

(四)加快培育大量的機構投資者

只有在一個機構投資者占主體的市場上,才能保證有一個穩定的市場需求方,從而保證和促進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的發展。大量機構投資者的參與,也有利于引導市場形成成熟的投資理念,遏制投機。此外,機構投資者在一定條件下的行為能穩定市場,減少波動,從而保證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收益的穩定性。所以,加快培育機構投資者勢在必行,應該積極引導企業資金、保險基金、社保資金、境外資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

(五)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從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運作的本質上講,其更偏重于理財,注重的是房地產資產的運作。它涉及房地產開發和房地產投資運作等事宜,既非單純理財,又非單純房地產專業開發。所以發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必須有一批具有戰略投資眼光、精通投行業務、熟悉財務及法律的理財專家,同時,這些人員又必須對房地產業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把握能力。這樣的人才對于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而在我國這樣的人才還比較少。加強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的人才培養,需要盡快建立起一支既了解房地產市場,又精通基金業務的專業人才隊伍。與此同時,還要積極促進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日常業務所必不可少的律師、會計師、審計師、資產評估師等服務型人才的隊伍建設。

五、結論

發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能夠為房地產行業開辟一條不同于銀行的融資渠道,為普通民眾參與房地產投資提供一條更合理的投資渠道,促進我國房地產企業經營管理機制的轉變和房地產市場的穩步健康發展,鞏固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然而,在我國發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還需要配合很多準備工作。既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對房地產企業實施整頓規范,在政策法規上予以扶持,又需要房地產企業、信托公司、投資者等相關參與主體的共同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各方的努力下,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將會為我國房地產業、金融業,甚至為整個國民經濟做出不同凡響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柳欽.美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發展與啟示[J].建筑經濟,2004(11).

2、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房地產商會,太平星集團,新加坡國立大學.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指南[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3、張健.房地產金融實務[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4、拉爾夫·布洛克.房地產信托投資[M].中信出版社,2007.

5、余凱.我國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發展模式探析[J].商業時代,2008(17).

6、王春華.解決我國房地產融資困境之我見[J].金融博覽,2010(3).

(作者單位: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管理科學系)

房地產投資經濟環境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使用較為前沿的分位數回歸技術,對2010-2012年中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規模和地區生產總值的截面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總規模與地區生產總值正相關。并且隨著地區生產總值的增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乘數效應呈上升趨勢。

關鍵詞:分位數回歸;地區生產總值;房地產投資

一、引言

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短期的需求效應,由凱恩斯理論,GDP由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進出口四部分構成,增加投資可以直接增加總需求,從而帶動總產出增加;二是長期的供給效應,投資可以形成新的后續生產能力,為長期的經濟增長提供物質和技術基礎。在對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的研究中,學術界已經證明,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增長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在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和波動的重要因素。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房地產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關系也進行了較多的討論。從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來看,主要可分為兩類:

一類利用格蘭杰因果檢驗,使用時間序列數據分析房地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由于研究時使用的樣本和解釋變量的定義的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Coulson和Kim(2000)認為房地產投資是引起經濟增長的原因。Liu(2000)發現經濟增長對房地產投資存在反饋作用。沈悅和劉洪玉(2004)研究發現,我國經濟增長對房地產投資具有單向因果關系,經濟波動會引起房地產投資的波動。

另一類利用要素貢獻分解法來分析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劉洪玉和張紅(2006)測算得出,1998-2001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14.3%。王維安(2004)研究發現,2003年,中國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9%。梁云芳(2006)的研究指出,2004年,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8.5%。

與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的不同之處有兩點:第一、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全國的數據或者單獨對某一省市進行研究,采用時間序列數據,而本文采用31個?。ㄊ校┑慕孛鏀祿?,分析區域層面的影響;第二、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使用較為前沿的分位數回歸技術,考查不同的分位點上,房地產投資對不同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目前為止,國內使用該方法來分析該問題的文獻非常少。

二、研究方法和數據說明

傳統的線性回歸模型描述了因變量Y的條件分布受到自變量X的影響過程。如果模型中的隨機誤差項滿足零均值同方差的假設,則此方法為最佳線性無偏估計(BLUE)。但是實際的經濟生活中,這種假設常常無法滿足,數據可能會出現尖峰厚尾、數據存在異方差等等,這時,普通最小二乘法將不再適用。

為了彌補普通最小二乘法在這方面的缺陷,Koenker和Bassett在1978年提出了分位數回歸的思想。它依據因變量的條件分位數對自變量X進行回歸,得到不同分位數下的回歸模型。分位數回歸可以更加精確地描述自變量X對于因變量Y的變化范圍以及條件分布形狀的影響。當自變量對于不同部分的因變量的分布產生不同的影響時,分位數回歸可以更加全面的刻畫分布特征,從而得到全面的分析。

本文采用的模型如下:

式中,gdp為31個省市的地區生產總值;estinv為各地區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總規模;ε為誤差項。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的5-29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總規模及完成情況(2010-2012年)和相應的2-14地區生產總值和指數(單位均為億元)。

模型中選取的代表性的分位點為0.2、0.4、0.5、0.6、0.8,使用的工具為Eviews7.1。

三、實證結果分析與討論

分別求地區生產總值的分位數值,可得下表:

首先對gdp和estinv進行普通最小二乘回歸,得到結果如下:

可知,平均來說,房地產投資增加一個單位,地區生產總值會相應地增加7.75個單位,即房地產開發投資與地區生產總值正相關。

使用Eviews7.1,對模型進行中位數回歸,結果如下:

進行分位數回歸,5個分位數回歸系數全部顯著,相應的結果如下:

并且由圖像可知,不同的分位點之間,gdp和estinv的回歸關系基本相同。

從估計結果可以看出,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對經濟的貢獻確實隨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而變化。具體來說,隨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房地產企業開發投資總規模對地區經濟的乘數效應越來越大。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同樣的增加比如1個億的投資,經濟最發達的20%的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相比經濟最不發達的20%的地區,會多增加4.22億。這意味著,在同等條件下,如果各個省市采取同樣的政策來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投資,那么省際間的經濟差距將會進一步擴大。僅僅從房地產投資這個視角看,要保證省際間的均衡增長,經濟欠發達地區相對于經濟發達地區,應該增加對房地產的投資,增加基數,從而在乘數較小的情況下,也可以保證一定量的增長。

由類似的過程,我們也可以得到2011年和2010年相應的分位數回歸,結果顯示:除了都滿足在同一年度,在經濟越發達的地區,房地產企業開發投資總規模對該地區經濟的乘數效應越來越大這一論點外,我們還可以發現,隨著經濟的發展,單位房地產企業開發投資對經濟的貢獻即乘數效應整體呈現一個下降趨勢。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的實證分析除了驗證了較多學者關于房地產投資和經濟增長的定性結論,即房地產投資在經濟增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夠有效的拉動經濟增長之外,還分析比較了在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區,發地產投資的乘數效應的區別。

本文得出的主要結論如下:(1)房地產投資對經濟的增長能夠起到促進作用;(2)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存在區域差異,經濟越發達的地區,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越大。(3)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房地產投資的乘數效應整體呈下降趨勢。

本文的政策建議為:(1)合理發揮房地產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保證房地產投資和經濟增長的良性互動;(2)實施區域性的房地產政策。由于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即乘數效應存在顯著區域差異,那么政府在制定房地產政策時就應該避免一刀切,多實施區域性的房地產政策。具體來說,如果為了保證省際間均衡發展,那么政府應該加大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中部和西部地區)房地產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多投資,在乘數較小的情況下,增加基數,保證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同步增長;但是,如果說政府想要使同樣的資金對經濟增長發揮出最大的貢獻,那么就應該鼓勵企業將資金投放到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就是房地產投資乘數最大的地區。具體政策該如何選擇,還要取決于政府制定政策時的目標。(3)不能將地區經濟發展過多的依賴于房地產投資。盡管不同地區,房地產投資乘數有大有小,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房地產投資乘數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即同樣的資金,在相同的地區,對該地區的乘數效應逐漸減小,那么在依靠房地產投資拉動經濟的同時,政府應當尋求一些其他的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這樣在房地產投資乘數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制定政策,將企業的投資引導向乘數效應更大的行業上去,保證長期內,經濟可以以比較高的速度穩定的增長。

參考文獻:

[1]雷輝.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6,(2).

[2]黃忠華,吳次芳,杜雪君.房地產投資與經濟增長[J].金融和貿易經濟學,2008,(8).

[3]劉金全,于惠春.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增長之間影響關系的實證分析[J].統計研究,2002(1).

[4]陳建寶,丁軍軍.分位數回歸技術綜述[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8(3).

[5]劉生龍.教育和經驗對中國居民收入的影響——基于分位數回歸和審查分位數回歸的實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4).

[6]梁云芳,高鐵梅,賀書平. 房地產市場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實證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6,(3).

[7]梁云芳,高鐵梅.中國房地產價格區域差異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7,(8).

[8]沈悅,劉洪玉.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與GDP的互動關系[J].清華大學學報,2004,(9).

作者簡介:李陽(1988- ),男,河北深州人,研究方向:西方經濟學

房地產投資經濟環境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房地產投資過程是風險與收益并存的,尤其是在當前的經濟狀況下,分析房地產投資的風險并進行有效規避更是勢在必行。在此試析了房地產投資的主要風險,并對現階段我國房地產投資提出了風險防范策略。

關鍵詞:房地產投資;風險分析;風險防范

我國房地產投資市場在經過2010年政府新一輪宏觀調控后,2011年隨即面臨多重考驗,后續市場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在CPI高漲、城市化進程加劇等客觀因素的推動下,房地產投資者必須清醒把握房地產投資的各種風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獲得預期的經濟收益。

一、房地產投資主要風險因素分析

房地產投資需要經歷投資機會分析、實施與管理、投資后的評價與分析三個主要過程,其中某個環節的變化或某個因素的形成都會給房地產投資帶來風險。概括起來,影響房地產投資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以下五種因素。

1.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是指由于國家或地方政府實施政策的變化給房地產投資帶來潛在的經濟損失,主要包含土地管理政策、住房結構政策、宏觀投資規??刂普?、稅收政策以及環境保護政策等方面的風險。由于政策的變化而帶來的風險將對房地產投資產生重大的影響。房地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在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有待完善的情況下,政策風險對房地產投資的影響尤為重要。

2.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于供求關系變化,引起房地產投資市場中投資主體進行的投資行為變化而帶來的投資潛在損失。房地產市場中購買能力下降、勞動力價格上漲或原材料價格上漲等都會對房地產投資帶來較大的風險。

3.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是指由于利率、融資規模等的變化對房地產投資者帶來的損失。房地產投資數額巨大,對利率、融資規模的依賴非常大。當可融資規模減少時,房地產投資者自有資金投入增大,會產生資金流動困難的情況,容易產生財務風險;當利率上升時,房地產投資者投資成本增大,在房地產市場購買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將可能產生投資實際收益率降低的風險。

4.技術風險

技術風險是指由于技術進步對房地產投資者帶來的可能性損失。技術風險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工藝和技術、建筑設計、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更新而帶來的風險。

5.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是指自然原因對房地產投資造成損害的風險,如地震、火災、洪水、風暴、雪災等等。這些風險出現的幾率相對較低,可一旦出現,造成的投資損失是相當巨大的。

二、房地產投資風險的防范策略

房地產投資風險的防范關鍵在于能否采取有力的措施規避和控制風險,從而減少投資者的收益損失。根據可能造成投資損失的主要風險因素分析,投資者應從以下四方面采取措施。

1.把握政策變動,關注市場動態

當前我國房地產投資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國家和地方政府宏觀政策調控頻繁,這就要求房地產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前,應加強對房地產相關法律、法規,國家稅收政策、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等政策的研究,把握國家政策的宏觀動態;同時對投資項目進行全面的市場調查和分析,掌握價格、競爭情況及未來市場的變化趨勢等。通過對各項政策的研究和市場調查分析,既有助于房地產投資者確定正確的投資方案,又利于其根據政策和市場變動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有效控制政策風險。

2.優化投資組合,防范市場風險

房地產投資是投資周期長、高風險的活動,同時各類房地產投資在風險程度、預期收益和資金總量方面各不相同。房地產投資者應當合理選擇不同投資可靠性的投資組合方案,維持穩妥投資與積極投資的比例關系,盡量在投資整體安全性保障的前提下使整體收益提高;注意房地產投資結構的優化,合理確定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的比例,盡可能縮短投資回收期,降低投資成本,以規避和防范市場風險。

3.合理融通資金,減少金融風險

房地產投資數額巨大,通常采取融資的方式滿足其投資需求。而金融風險的存在,要求房地產投資者在投資機會分析時要在考慮貸款規模減少和利率可能升高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安排投資資金,確保自有資本金充足,在出現金融風險的情況下,能夠迅速實現資金周轉,從而對金融風險進行防范。另外,房地產投資者可以合理利用固定利率的抵押貸款,將因利率引起的金融風險轉嫁給銀行。

4.加強保險意識,規避自然風險

房地產投資者可以通過對投資實物進行房地產保險,將地震、火災等不可抗拒力帶來的自然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降低自身損失,從而為房地產投資者規避自然風險。

總之,現階段房地產投資者應理性對待風險,充分考慮自有資金情況,及時注意使用多種投資方式,提高風險預判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分散風險,減少損失,達到投資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秋雁.房地產投資分析[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09.

[2]藤清安,李傳裕.房地產投資風險分析及管理.企業經濟,2004(4).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上一篇:網頁數據庫數據導入論文范文下一篇:班組文化管理創新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