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長株潭一體化規劃范文

2023-09-16

長株潭一體化規劃范文第1篇

一、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長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兩兩相距不足40公里。區域內國土面積2.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2%。到2010年末,長株潭城市群區域內集中了全省3/4的研發人員、80%的科技成果。自2007年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該區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一)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區規模逐步擴大。最新數據顯示,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化水平已達到56.3%,比2005年提高11.3個百分點。隨著城市群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區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拓展,城市群呈現融城之勢。長沙形成了一主(河東主城區)、兩次(河西新城和河東星馬新城)、四組團(暮云、撈霞、高星、含浦)式發展布局,并積極向株洲、湘潭方向拓展。株洲在河西向湘潭方向拓展,天臺—粟西組團,規劃建設成13平方公里的新城區,并沿長株潭高速公路兩側發展,北上與長沙對接。湘潭則向北朝長沙方向拓展,沿江規劃建設20平方公里的新城區,東面則與株洲對接。融城格局使得三市聯系更為緊密,互補性日益增強。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示范帶動作用逐步顯現。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實現財政總收入715.8億元,比上年增長26.8%,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總量占到全省的38.4%;實現GDP 6715.91億元,增長15.5%,總量占全省的42.2%,增速分別比上年和當年全省平均水平快1個百分點。在三次產業結構中,長株潭城市群農業歷史悠久,工業門類齊全,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一些領域的優勢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在農業發展上,傳統的糧棉油和具有特色的蔬菜、水產品、林特產品等品種繁多,附加值高,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421.9億元,占全省的18.0%。在工業發展上,建筑、裝備制造、鋼鐵有色、卷煙制造等行業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占有重要地位,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3681.87億元,占全省的50.3%。在服務業發展上,以長沙為中心,商貿、運輸、郵電、金融、科教、旅游、房地產、文化娛

樂、信息服務和社區服務等發展優勢明顯,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612.14億元,占全省的41.8%。在第二產業保持對國民經濟有力支撐的同時,第三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日益增大,一產業占比逐年下降。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三次產業結構比為6.3:54.8:38.9,而全省為14.7:46.0:39.3。這說明長株潭

二、三產業相對全省而言比較發達。

(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資環境逐步改善。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11.88億元,比上年增長28.4%,高于全省0.8個百分點,占全省的45.9%。其中,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867.46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先后建成了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公路交通、通信、電力、飲水和水利防洪能力明顯提高,城市配套設施不斷完善。長沙市億元以上的在建項目(不包括房地產)達374個,計劃投資規模2632.87億元。隨著軌道交通工程、湘江過江通道工程、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等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長沙的基礎設施將更加完善。株洲市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7.3億元,增長46.1%。新開工5條高速公路,武廣高鐵株洲西站投入運營,干線公路改建提速,炎帝大道、時代大道等建成通車,湘江風光帶建設順利推進,城市品位明顯提升。湘潭市交通、通訊、電力、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80億元以上,城際軌道交通等一批重大項目加速啟動和推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長株潭市際市域兩個“1小時經濟圈”加速形成。隨著長株潭三市通訊升位并網、金融同城和城際輕軌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三市經濟融合,為長株潭城市群協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環境。

(四)收入渠道不斷拓寬,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渠道不斷拓寬。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為21201元和9296元,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635元和3674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6%、17.9%,增速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8個和3.4個百分點。其中,長株潭三市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分別為14069.74元、12965.65 元和 11951.08元,較上年分別增長11.7%、19.5%和10.9%。隨著長株潭新型工業化的加速推進,農村居民就業渠道拓寬,工資性收入大幅增長。2010年,長株潭三市的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分別為5354元、3793.64元和3600.4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5%、22.6%和25%。加上“新農合”廣泛覆蓋、“新農保”逐步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減免等政策的實施,推動農民進一步增收,為長株潭城鄉居民提高生活水平、拓展消費領域提供了內在動力和有力保障。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分別為14452元和6306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2%和9.3%。

二、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長株潭城市群總體實力還不強,產業結構不優。長株潭城市群總體人口超千萬,但總體實力與人口相當的北京、上海相差甚遠,與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的差距也較大。2010年,長株潭地區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48.7%和39.8%、63.3%和70.6%。由于總體實力不強,難以發揮城市群的帶動、輻射作用。從產業結構看,長株潭優勢產業鏈尚未形成,傳統產業比重偏大,區域內鋼鐵、機械、有色等傳統重化工業比重較高。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企業個數和重工業總產值占了全省70%以上,而優勢產業僅占全省優勢產業的43.9%。

(二)城鎮功能拓展不夠,公共服務相對滯后,制約城鎮擴容提質。近年來,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和發展有了較大進步,但仍存在資源整合差、功能不全、配套落后、產業薄弱等不足,城市群吸納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公共醫療、社會保障、基礎教育等制度和服務發展不夠完善,制約了城鎮擴容提質和城市化進程。最新數據顯示,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化率為56.3%,相比珠三角的70%還差13.7個百分點,離2015年實現城市化率70%以上的目標任務還比較艱巨。

(三)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缺乏強大帶動力的產業集群和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產業結構不合理,

一、

二、三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8.9:45.3:45.8調整到2010年的6.3:54.8:38.9。呈現“

二、

三、一”的產業結構,區域內一些支柱產業并不切合本地的資源或區位條件,對當地發展帶動不強?;?、冶金等支柱產業的發展空間有限,自主知識產權不多,對引領未來的戰略性產業開發不夠,已有的科技優勢還沒有形成產業優勢。

(四)資源節約壓力較大,湘江生態環境亟待改善。湘江流域云集了電力、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紡織、食品、造紙等工業,這類工業的成長發展過程就是不斷消耗自然資源,并使景觀生態不斷受到侵襲和損害的過程。湘江近年枯水頻發,沿江城市的供水、航運交通、工農業生產等均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與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

(五)城市群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從國外主要城市群的發展經驗看,各城市間密切的產業分工協作關系是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特征,政府的規劃協調是城市群發展

的重要保障。從當前來看,長株潭協同發展的規劃雖已頒布,但有效實施仍缺乏強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三市及各部門之間的行政壁壘也一定程度存在。另外,城市群之間的產業結構趨同,互補性不強,降低了區域經濟競爭力。

三、推進長株潭城市群加快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完善利益協調、補償機制。城市群的經濟發展要形成合力,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協作形成的共同進步的基礎之上。由于各城市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主體功能定位上的差異,必然導致地方收入的差距,特別是要使產業在區域內的轉移、能源資源的轉移以及環境的保護治理都會改變各市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補償機制,實現地方經濟利益的再分配,從而實現各方共贏。

(二)加強制度創新和科技投入,提升城市群的綜合實力。只有持續不斷的創新力,才會有強有力的綜合實力和強大的帶動力與發展力。目前,長株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總體實力較強,高層次科技人才優勢明顯,但是科技轉化能力不足,未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因此,要進一步加大財政對科技創新的投入,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動提供更多的平臺,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產出效率,推動各城市經濟科學、快速、可持續發展。

(三)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發達的交通網絡是城市群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加大對長株潭基礎設施的投入,進一步加快交通、公共醫療、社會保障、基礎教育等建設,提高公共服務質量。通過綜合制度創新,破除城鄉分割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加快城市群吸納資金、技術和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步伐,增強中心城區的集聚輻射能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四)依托重點企業,加快產業集群發展。工業化是城市群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力。長株潭城市群要以構建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為抓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從目前城市群的現狀來看,產業集中度不高、產業分工協作不緊密、產業鏈不夠長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因此,各城市要打破地區、行業界限,站在經濟一體化高度,發揮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構建產業集群和產業分工。要針對這一區域支柱產業、重點企業對經濟的輻射力和帶動力不強的弱點,進一步拉長支柱產業、特色產業的產業鏈,加強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形成產業整體優勢。要充分發揮各城市產業比較優勢,做大做強經濟總量。

長株潭一體化規劃范文第2篇

一、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長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兩兩相距不足40公里。區域內國土面積2.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2%。到2010年末,長株潭城市群區域內集中了全省3/4的研發人員、80%的科技成果。自2007年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該區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一)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區規模逐步擴大。最新數據顯示,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化水平已達到56.3%,比2005年提高11.3個百分點。隨著城市群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區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拓展,城市群呈現融城之勢。長沙形成了一主(河東主城區)、兩次(河西新城和河東星馬新城)、四組團(暮云、撈霞、高星、含浦)式發展布局,并積極向株洲、湘潭方向拓展。株洲在河西向湘潭方向拓展,天臺—粟西組團,規劃建設成13平方公里的新城區,并沿長株潭高速公路兩側發展,北上與長沙對接。湘潭則向北朝長沙方向拓展,沿江規劃建設20平方公里的新城區,東面則與株洲對接。融城格局使得三市聯系更為緊密,互補性日益增強。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示范帶動作用逐步顯現。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實現財政總收入715.8億元,比上年增長26.8%,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總量占到全省的38.4%;實現GDP 6715.91億元,增長15.5%,總量占全省的42.2%,增速分別比上年和當年全省平均水平快1個百分點。在三次產業結構中,長株潭城市群農業歷史悠久,工業門類齊全,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一些領域的優勢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在農業發展上,傳統的糧棉油和具有特色的蔬菜、水產品、林特產品等品種繁多,附加值高,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421.9億元,占全省的18.0%。在工業發展上,建筑、裝備制造、鋼鐵有色、卷煙制造等行業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占有重要地位,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3681.87億元,占全省的50.3%。在服務業發展上,以長沙為中心,商貿、運輸、郵電、金融、科教、旅游、房地產、文化娛

樂、信息服務和社區服務等發展優勢明顯,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612.14億元,占全省的41.8%。在第二產業保持對國民經濟有力支撐的同時,第三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日益增大,一產業占比逐年下降。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三次產業結構比為6.3:54.8:38.9,而全省為14.7:46.0:39.3。這說明長株潭

二、三產業相對全省而言比較發達。

(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資環境逐步改善。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11.88億元,比上年增長28.4%,高于全省0.8個百分點,占全省的45.9%。其中,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867.46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先后建成了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公路交通、通信、電力、飲水和水利防洪能力明顯提高,城市配套設施不斷完善。長沙市億元以上的在建項目(不包括房地產)達374個,計劃投資規模2632.87億元。隨著軌道交通工程、湘江過江通道工程、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等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長沙的基礎設施將更加完善。株洲市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7.3億元,增長46.1%。新開工5條高速公路,武廣高鐵株洲西站投入運營,干線公路改建提速,炎帝大道、時代大道等建成通車,湘江風光帶建設順利推進,城市品位明顯提升。湘潭市交通、通訊、電力、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80億元以上,城際軌道交通等一批重大項目加速啟動和推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長株潭市際市域兩個“1小時經濟圈”加速形成。隨著長株潭三市通訊升位并網、金融同城和城際輕軌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三市經濟融合,為長株潭城市群協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環境。

(四)收入渠道不斷拓寬,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渠道不斷拓寬。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為21201元和9296元,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635元和3674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6%、17.9%,增速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8個和3.4個百分點。其中,長株潭三市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分別為14069.74元、12965.65 元和 11951.08元,較上年分別增長11.7%、19.5%和10.9%。隨著長株潭新型工業化的加速推進,農村居民就業渠道拓寬,工資性收入大幅增長。2010年,長株潭三市的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分別為5354元、3793.64元和3600.4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5%、22.6%和25%。加上“新農合”廣泛覆蓋、“新農保”逐步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減免等政策的實施,推動農民進一步增收,為長株潭城鄉居民提高生活水平、拓展消費領域提供了內在動力和有力保障。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分別為14452元和6306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2%和9.3%。

二、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長株潭城市群總體實力還不強,產業結構不優。長株潭城市群總體人口超千萬,但總體實力與人口相當的北京、上海相差甚遠,與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的差距也較大。2010年,長株潭地區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48.7%和39.8%、63.3%和70.6%。由于總體實力不強,難以發揮城市群的帶動、輻射作用。從產業結構看,長株潭優勢產業鏈尚未形成,傳統產業比重偏大,區域內鋼鐵、機械、有色等傳統重化工業比重較高。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企業個數和重工業總產值占了全省70%以上,而優勢產業僅占全省優勢產業的43.9%。

(二)城鎮功能拓展不夠,公共服務相對滯后,制約城鎮擴容提質。近年來,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和發展有了較大進步,但仍存在資源整合差、功能不全、配套落后、產業薄弱等不足,城市群吸納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公共醫療、社會保障、基礎教育等制度和服務發展不夠完善,制約了城鎮擴容提質和城市化進程。最新數據顯示,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化率為56.3%,相比珠三角的70%還差13.7個百分點,離2015年實現城市化率70%以上的目標任務還比較艱巨。

(三)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缺乏強大帶動力的產業集群和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產業結構不合理,

一、

二、三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8.9:45.3:45.8調整到2010年的6.3:54.8:38.9。呈現“

二、

三、一”的產業結構,區域內一些支柱產業并不切合本地的資源或區位條件,對當地發展帶動不強?;?、冶金等支柱產業的發展空間有限,自主知識產權不多,對引領未來的戰略性產業開發不夠,已有的科技優勢還沒有形成產業優勢。

(四)資源節約壓力較大,湘江生態環境亟待改善。湘江流域云集了電力、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紡織、食品、造紙等工業,這類工業的成長發展過程就是不斷消耗自然資源,并使景觀生態不斷受到侵襲和損害的過程。湘江近年枯水頻發,沿江城市的供水、航運交通、工農業生產等均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與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

(五)城市群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從國外主要城市群的發展經驗看,各城市間密切的產業分工協作關系是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特征,政府的規劃協調是城市群發展

的重要保障。從當前來看,長株潭協同發展的規劃雖已頒布,但有效實施仍缺乏強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三市及各部門之間的行政壁壘也一定程度存在。另外,城市群之間的產業結構趨同,互補性不強,降低了區域經濟競爭力。

三、推進長株潭城市群加快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完善利益協調、補償機制。城市群的經濟發展要形成合力,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協作形成的共同進步的基礎之上。由于各城市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主體功能定位上的差異,必然導致地方收入的差距,特別是要使產業在區域內的轉移、能源資源的轉移以及環境的保護治理都會改變各市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補償機制,實現地方經濟利益的再分配,從而實現各方共贏。

(二)加強制度創新和科技投入,提升城市群的綜合實力。只有持續不斷的創新力,才會有強有力的綜合實力和強大的帶動力與發展力。目前,長株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總體實力較強,高層次科技人才優勢明顯,但是科技轉化能力不足,未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因此,要進一步加大財政對科技創新的投入,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動提供更多的平臺,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產出效率,推動各城市經濟科學、快速、可持續發展。

(三)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發達的交通網絡是城市群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加大對長株潭基礎設施的投入,進一步加快交通、公共醫療、社會保障、基礎教育等建設,提高公共服務質量。通過綜合制度創新,破除城鄉分割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加快城市群吸納資金、技術和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步伐,增強中心城區的集聚輻射能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四)依托重點企業,加快產業集群發展。工業化是城市群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力。長株潭城市群要以構建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為抓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從目前城市群的現狀來看,產業集中度不高、產業分工協作不緊密、產業鏈不夠長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因此,各城市要打破地區、行業界限,站在經濟一體化高度,發揮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構建產業集群和產業分工。要針對這一區域支柱產業、重點企業對經濟的輻射力和帶動力不強的弱點,進一步拉長支柱產業、特色產業的產業鏈,加強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形成產業整體優勢。要充分發揮各城市產業比較優勢,做大做強經濟總量。

長株潭一體化規劃范文第3篇

2010年,長株潭三市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占全省的42.2%、38.4%、43.2%和45.9%,日益成為湖南產業、城市最為密集的區域。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點推進環長株潭城市群等區域發展。這標志著加快長株潭城市群的發展已成為國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長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兩兩相距不足40公里。區域內國土面積2.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2%。到2010年末,長株潭城市群區域內集中了全省3/4的研發人員、80%的科技成果。自2007年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該區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一)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區規模逐步擴大。最新數據顯示,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化水平已達到56.3%,比2005年提高11.3個百分點。隨著城市群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區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拓展,城市群呈現融城之勢。長沙形成了一主(河東主城區)、兩次(河西新城和河東星馬新城)、四組團(暮云、撈霞、高星、含浦)式發展布局,并積極向株洲、湘潭方向拓展。株洲在河西向湘潭方向拓展,天臺—粟西組團,規劃建設成13平方公里的新城區,并沿長株潭高速公路兩側發展,北上與長沙對接。湘潭則向北朝長沙方向拓展,沿江規劃建設20平方公里的新城區,東面則與株洲對接。融城格局使得三市聯系更為緊密,互補性日益增強。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示范帶動作用逐步顯現。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實現財政總收入715.8億元,比上年增長26.8%,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總量占到全省的38.4%;實現GDP 6715.91億元,增長15.5%,總量占全省的42.2%,增速分別比上年和當年全省平均水平快1個百分點。在三次產業結構中,長株潭城市群農業歷史悠久,工業門類齊全,第三產業比較發達,一些領域的優勢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在農業發展上,傳統的糧棉油和具有特色的蔬菜、水產品、林特產品等品種繁多,附加值高,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421.9億元,占全省的18.0%。在工業發展上,建筑、裝備制造、鋼鐵有色、卷煙制造等行業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占有重要地位,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3681.87億元,占全省的50.3%。在服務業發展上,以長沙為中心,商貿、運輸、郵電、金融、科教、旅游、房

地產、文化娛樂、信息服務和社區服務等發展優勢明顯,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612.14億元,占全省的41.8%。在第二產業保持對國民經濟有力支撐的同時,第三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日益增大,一產業占比逐年下降。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三次產業結構比為6.3:54.8:38.9,而全省為14.7:46.0:39.3。這說明長株潭

二、三產業相對全省而言比較發達。

(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資環境逐步改善。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11.88億元,比上年增長28.4%,高于全省0.8個百分點,占全省的45.9%。其中,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867.46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先后建成了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公路交通、通信、電力、飲水和水利防洪能力明顯提高,城市配套設施不斷完善。長沙市億元以上的在建項目(不包括房地產)達374個,計劃投資規模2632.87億元。隨著軌道交通工程、湘江過江通道工程、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等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長沙的基礎設施將更加完善。株洲市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7.3億元,增長46.1%。新開工5條高速公路,武廣高鐵株洲西站投入運營,干線公路改建提速,炎帝大道、時代大道等建成通車,湘江風光帶建設順利推進,城市品位明顯提升。湘潭市交通、通訊、電力、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80億元以上,城際軌道交通等一批重大項目加速啟動和推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長株潭市際市域兩個“1小時經濟圈”加速形成。隨著長株潭三市通訊升位并網、金融同城和城際輕軌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三市經濟融合,為長株潭城市群協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環境。

(四)收入渠道不斷拓寬,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渠道不斷拓寬。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為21201元和9296元,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635元和3674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6%、17.9%,增速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8個和3.4個百分點。其中,長株潭三市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分別為14069.74元、12965.65 元和 11951.08元,較上年分別增長11.7%、19.5%和10.9%。隨著長株潭新型工業化的加速推進,農村居民就業渠道拓寬,工資性收入大幅增長。2010年,長株潭三市的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分別為5354元、3793.64元和3600.4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5%、22.6%和25%。加上“新農合”廣泛覆蓋、“新農保”逐步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減免等政策的實施,推動農民進一步增收,為長株潭城鄉居民提高生活水平、拓展消費領域提供了內在動力和有力保障。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分別為14452元和6306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2%和9.3%。

二、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長株潭城市群總體實力還不強,產業結構不優。長株潭城市群總體人口超千萬,但總體實力與人口相當的北京、上海相差甚遠,與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的差距也較大。2010年,長株潭地區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48.7%和39.8%、63.3%和70.6%。由于總體實力不強,難以發揮城市群的帶動、輻射作用。從產

業結構看,長株潭優勢產業鏈尚未形成,傳統產業比重偏大,區域內鋼鐵、機械、有色等傳統重化工業比重較高。2010年,長株潭城市群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企業個數和重工業總產值占了全省70%以上,而優勢產業僅占全省優勢產業的43.9%。

(二)城鎮功能拓展不夠,公共服務相對滯后,制約城鎮擴容提質。近年來,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和發展有了較大進步,但仍存在資源整合差、功能不全、配套落后、產業薄弱等不足,城市群吸納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公共醫療、社會保障、基礎教育等制度和服務發展不夠完善,制約了城鎮擴容提質和城市化進程。最新數據顯示,長株潭城市群城鎮化率為56.3%,相比珠三角的70%還差13.7個百分點,離2015年實現城市化率70%以上的目標任務還比較艱巨。

(三)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缺乏強大帶動力的產業集群和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產業結構不合理,

一、

二、三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8.9:45.3:45.8調整到2010年的6.3:54.8:38.9。呈現“

二、

三、一”的產業結構,區域內一些支柱產業并不切合本地的資源或區位條件,對當地發展帶動不強?;?、冶金等支柱產業的發展空間有限,自主知識產權不多,對引領未來的戰略性產業開發不夠,已有的科技優勢還沒有形成產業優勢。

(四)資源節約壓力較大,湘江生態環境亟待改善。湘江流域云集了電力、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紡織、食品、造紙等工業,這類工業的成長發展過程就是不斷消耗自然資源,并使景觀生態不斷受到侵襲和損害的過程。湘江近年枯水頻發,沿江城市的供水、航運交通、工農業生產等均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與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還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

(五)城市群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從國外主要城市群的發展經驗看,各城市間密切的產業分工協作關系是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特征,政府的規劃協調是城市群發展的重要保障。從當前來看,長株潭協同發展的規劃雖已頒布,但有效實施仍缺乏強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三市及各部門之間的行政壁壘也一定程度存在。另外,城市群之間的產業結構趨同,互補性不強,降低了區域經濟競爭力。

三、推進長株潭城市群加快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完善利益協調、補償機制。城市群的經濟發展要形成合力,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協作形成的共同進步的基礎之上。由于各城市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主體功能定位上的差異,必然導致地方收入的差距,特別是要使產業在區域內的轉移、能源資源的轉移以及環境的保護治理都會改變各市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

利益共享、補償機制,實現地方經濟利益的再分配,從而實現各方共贏。

(二)加強制度創新和科技投入,提升城市群的綜合實力。只有持續不斷的創新力,才會有強有力的綜合實力和強大的帶動力與發展力。目前,長株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總體實力較強,高層次科技人才優勢明顯,但是科技轉化能力不足,未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因此,要進一步加大財政對科技創新的投入,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動提供更多的平臺,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本產出效率,推動各城市經濟科學、快速、可持續發展。

(三)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發達的交通網絡是城市群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加大對長株潭基礎設施的投入,進一步加快交通、公共醫療、社會保障、基礎教育等建設,提高公共服務質量。通過綜合制度創新,破除城鄉分割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加快城市群吸納資金、技術和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步伐,增強中心城區的集聚輻射能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四)依托重點企業,加快產業集群發展。工業化是城市群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力。長株潭城市群要以構建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為抓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從目前城市群的現狀來看,產業集中度不高、產業分工協作不緊密、產業鏈不夠長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因此,各城市要打破地區、行業界限,站在經濟一體化高度,發揮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構建產業集群和產業分工。要針對這一區域支柱產業、重點企業對經濟的輻射力和帶動力不強的弱點,進一步拉長支柱產業、特色產業的產業鏈,加強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形成產業整體優勢。要充分發揮各城市產業比較優勢,做大做強經濟總量。

(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兩型”建設是長株潭城市群發展的核心內容。而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為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發展模式,屬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經濟形態。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提高全民意識,培養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新理念,發揮政府的政策導向作用和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加大科技、資金投入,淘汰落后技術和生產方法,開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新技術,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長株潭試驗區。

承辦:地方調查隊管理辦公室

執筆:雷芙蓉 趙海軍

核稿:張映欣

長株潭一體化規劃范文第4篇

“兩型社會”建設途徑的思考

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兩型社會”的總體思路應當是力爭用5~8年時間,通過改革試驗,形成兩大機制,走出兩條路子,實現三大效益。兩大機制:一是資源節約機制。建立建設用地集約開發、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節能降耗達標控制等機制,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的先進適用技術,統籌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約束和工業化進程中的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二是環境友好機制。完善環保決策約束機制、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倡導環保導向的生產消費方式,確保在城市群加快發展的同時,排污總量全面消減、污控水平全面提高、環境質量全面改善,使生態環境成為提升長株潭特色和品質的抓手。兩條路子:一是新型工業化道路。建立健全自主創新體系、企業改革重組、資本市場培育、區域分工合作等機制,形成以“兩型”產業為主體,優勢互補、集聚發展的產業新格局。二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推進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共建共管共享、戶籍制度一體化、社會保障、義務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多項改革,形成城市群科學規劃、有序建設、組團發展,農村勞動力順暢轉移、城鄉差距不斷縮小,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城鎮化新格局。三大效益: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改善,基本形成空間布局合理、承載功能健全、“兩型”產業優強、城鄉和諧的發展格局,力爭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力爭成為全國“兩型”產業的核心基地、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戰略的示范地區

一、“兩型社會”試驗區是一個集合范疇

國家發改經體〔2007〕3428號文件明確批準的是,將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列為“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而非這四個單獨的城市。城市圈、城市群是一個集合范疇。無論是武漢,還是長沙、株洲、湘潭,每個城市的改革試驗都必須服從于所在城市圈、城市群的整體利益,實現整體資源配置最優化,贏得整體的共同繁榮發展。凡是有損于整體利益的政策措施,哪怕對某個城市的發展具有短期的積極效應,都應該予以果斷調整。凡于有利于整體利益的構想設計,哪怕會暫時影響某個城市的經濟增長,都應該大膽試驗。沒有這種意識,試驗區內的城市就有可能各自為陣、自行其是,甚至產生惡性競爭,為了自身更快的發展不惜損害周邊城市的利益。即算個別城市從中獲得直接好處,但從整體上來看仍將是得不償失的。

二、“兩型社會”建設需要理性的返觀內視

長株潭獲批“兩型社會”試驗區固然是件大喜事,但并不要因此多么地榮耀。一方面長株潭只是國家現有的六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今后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試驗區。另一方面獲批試驗區本身是國家對于加快湖南發展、加快長株潭一體化的鞭策,更多地體現了中央的期望、湖南的責任。長株潭一體化的構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甚至解放初期“毛澤東城”的傳說,曾被稱為“中國區域經濟自覺進行的第一次嘗試”。但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直至2007年,在張春賢書記“長株潭一體化今年起一定要有實質行動”的強硬表態下,才有了三市人民期盼甚久的長株潭公交車。新世紀以來,中西部地區域經濟一體化方興未艾,均起步于2003年左右的陜西西咸一體化、河南鄭汴一體化來勢迅猛,西安、咸陽已經于2006年9月實現電話并網,統一了區號為029。鄭州、開封之間的快速通道——鄭開大道已經于2006年10月通車,不收取過路費用。起步于2004年的新疆烏昌一體化,其進展速度更為驚人,當年就在不涉及烏魯木齊市、昌吉自治州行政區劃調整的前提下成立了烏昌黨委,2005年成立了烏昌財政局,2006年通過了《烏昌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相比之下,我省的長株潭一體化確實需要從多方面來檢視和反思,深刻地作出自我剖析,果斷地加快自我完善。這次長株潭獲批“兩型社會”試驗區,授有“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大膽創新”的尚方寶劍,如果仍不能在三市一體化的力度、進度、深度、廣度上有明顯突破,將愧于面對以上這些尚不是試驗區的地方

三、“兩型社會”理論要內化到人們思想意識中去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大力推進理論創新”,“親和力”一詞也首次從百姓語匯成為一個嶄新的政治語匯。“兩型社會”建設是事關區域長遠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需要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廣泛參與,要結合本地實際加強“兩型社會”建設理論創新工作,盡量透著親切,讓老百姓一聽就懂。老百姓對于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最直接、最質樸的愿望,無外于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等等。要從這些實際出發,把“兩型社會”建設與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緊密結合起來。要告知老百姓,“兩型社會”建設將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哪些改變,人們關心的哪些問題到什么時候將得到有效解決,人們在“兩型社會”建設中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政府需要人們通過怎樣的行動來支持、協助、配合、參與等等。真正做到用生動的事實教育人、說服人,端正人們對“兩型社會”建設的認識,激發人們參與“兩型社會”建設的熱情。例如武漢已經啟動11湖連通、太陽能入戶、公交車油改氣、推廣節能燈具等工程,著力拓展“兩型社會”建設改善民生的渠道和載體。如果對于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兩型社會”一直只是遙不可及的生澀概念,“兩型社會”建設就很可能長期停滯于意識形態層面,成為“空中樓閣”。

四、“兩型社會”建設關鍵在于協調整合內部資源

按照世界都市經濟圈發展的一般規律,均要經歷“強核”、“外溢”、“布網”、“整合”、“耦合”等階段,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同樣不可避免。但長株潭城市群又有其特殊性,首先缺乏像上海、武漢、西安這樣的特大都市,不具備足夠的集聚和輻射功能,同時三市之間的行政壁壘仍將在一段時期內成為“兩型社會”建設的瓶頸。因此目前這階段必須創新思維模式和管理模式,在暫不改變現有行政區劃格局的基礎上,協調整合好三市各個方面的資源力量。集中打造“強核”。湖南要發展,首先要做大做強長株潭;長株潭要發展,首先要做大做強長沙。“核”不強,“圈”就不夠大,“磁”力就有限。在長株潭一體化提出的初期,受“平均主義”和“均衡發展”思想的影響,一部分人提出“長株潭是湖南最發達的區域,作為戰略發展重點對其他地方太不公平”,造成了長株潭一體化一度擱淺。如果沒有當年鄧小平同志“優勢地區優先發展”、“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果敢決策,沒有經濟特區和東部沿海的率先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就不可能取得現在的豐碩成績。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既要加快一體化進程,共同在省內率先崛起,又要防止內部的均衡主義,要重點加快長沙的發展。相當一段時期內,長株潭三市曾對各方面資源的競爭十分激烈,一些本來放在長沙可能見效更快、作用更大的項目,被株洲、湘潭以降低門檻、犧牲利益的方式挖走。反之,也有本是株洲、湘潭急需的項目被吸附于已經飽和的長沙。如果要在經濟上真正實現一體化,就不應該發生這種現象,要確保項目能夠放在最合適、最需要的地方。作為省會的長沙確實存在很多明顯的優勢,這些優勢都應該得到充分發揮和利用。長沙得到率先發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只要是符合經濟規律的理性選擇,就不應該人為干擾。按照城市圈域理論,在如此近的距離內,不可能有三座并峙的中心城市,三市不成互利關系,便成對手關系。長株潭之間更多應該地合作而非競爭,株洲、湘潭要適當調整功能定位,一方面要充實作為長沙的衛星城、姐妹城的角色,繼續發揮在各自區域中的“次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支撐并借勢于長沙的率先發展,而不是狹隘地在各項經濟指標上追趕攀比。

五、“兩型社會”建設要善于化外為內

“兩型社會”建設不但需要“內蓄勢”,還需要“外借力”。 外力甚至可以在關鍵時候發揮“四兩拔千斤”的作用。長株潭區位優勢明顯,又有國家政策上的強力支持,對外引資、對外引智的關鍵在于能否提供一個真誠、友好的合作環境。只有多栽“梧桐”才能引來“鳳凰”。要善于化外為內,充分從外部集聚、整合、調動各種有利因素。“內”具有親密友好、利益共享的含義,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就是要克服短期利益、小集團利益傾向,立足于雙方的和諧共贏、長遠利益,經常進行換位思考,尊重對方的立場,考慮對方的感受,保護對方的利益,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要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使長株潭成為既宜居又宜業的現代化大都會,不但能使本地人們安居樂業,還可以挽留外來人才落地生根。要用開放的環境來包容人,用和諧的環境來感召人,用優美的環境來吸引人,進一步提高長株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贏得更加廣泛和深層次的認同

淺析大學校園文化的三個表現 眾所周知每一所大學都有其固有的文化底蘊, 無論是哈佛、 劍橋這樣的世界一流名校, 清華、 北大這樣具有百年歷史的國內著名學府, 還是一所所名不見經傳的??圃盒?, 一所大學的文 化傳統不僅折射出大學的辦學理念, 更成為指引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風向標。 大學校園里濃厚 的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 教職工形成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的優良的傳統, 更有利于形成一種促進大學健康快速發展的 巨大推動力和凝聚力,形成一種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諧迅速發展的強大影響力,正是 基于這個原因,才使的大學校園文化成為大學這座象牙塔不可動搖的基石。 大學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大到一所大學整體的辦學理念, 小到每一個學生在 大學的影響下所形成的內心修為。我認為,大學文化最集中的的體現便是大學的校訓,沒有 特色的校訓,一般是不可能成為有精神的大學。校訓,是學校的精神所在,它不僅反映了一 所大學的文化傳統和辦學宗旨, 也深深砥礪著一代又一代學子的人格品行, 激勵著代代學子 發憤圖強,報效祖國。清華大學的校訓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它強調了做學問和做人 的內在聯系,要想學有所成,首先要立德,唯有“厚德”才能納天地萬物,達三江五湖,成 為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還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 有面對挫折不屈不撓的斗爭精 神,唯有如此才能不被命運中不可避免的大風大浪所擊敗,才能成功的到達勝利的彼岸。 北京大學的校訓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北大之所以成為全國著名的一流名校,不僅在于 她百年的風雨歷程, 更在于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學術涵養和博大胸襟。博學審問 慎思 明 “ 辨篤行” “讓真理與你為友” “劍橋——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這些世界一流學府的校訓無不 彰顯了一種強大的內在精神文化修為, 正是因為這些強大的內在精神文化的影響, 才鑄就了 足以影響世界的一流高等學府。 其次, 一所大學的主體是生活與其中的莘莘學子, 這就必然導致了千千萬萬的學生成為大學 校園文化的主體, 培養怎樣的學生必然成為大學校園文化的另一個核心所在, 辦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一批有修為, 有能力的建設者, 能為國家, 為社會貢獻畢生精力的實踐者, 真正有文化修為的大學會將其內在的文化涵養轉化為指導學生建設社會的指導思想, 會在每 個學生的內心里開疆拓土, 建設帶有自己大學本質屬性和根本烙印的文化國度, 如果在這個 國度里我們可以找到作為人所應擁有的最大化, 最豐富的美好品質, 那么毫無疑問這所大學 的文化建設就是成功的。 如果從這所大學的校門里走出的只是空有一手技能而毫無理想, 毫 無抱負,更無品質可言的學生,那么這所大學的文化建設就是失敗的。 第三,大學文化的第三個方面表現在大學的軟硬件和諧發展上。一所大學就如同一臺電腦, 硬件和軟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功能強大、效率極高的硬件作為支持,那么再好的軟 件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樣如果失去了軟件,在強大的硬件也只能成為擺設,大學的 硬件和軟件就如同人的兩條腿,失去了任何一方,人都不可能快速穩定的前進,而兩者的不 均衡發展也必然會導致整個系統的行動受阻, 試想一下, 一個跛腳的人能走得快嗎?一所大 學既要有“大樓”又要有“大師” ,而“大樓”與“大師”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大學校園文化 的基本輪廓,兩者之中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將導致大學校園文化的整體缺陷,但令人感到 惋惜的是,在當今的中國高等教育領域,人們過多的關注了硬件的發展,把主要的精力投入 到蓋“大樓”上而忽略了“大師”的培養,也許您會說這只是一個階段, “大樓”蓋好了我 們自然會將精力轉向培養“大師” ,但是殊不知教育最害怕的就是“斷血” ,一次教育的“斷

血”會使成千上萬的學生營養不良,而教育最難治愈的也恰恰是“斷血” ,當我們發現我們 的教育體系面色蒼白,氣若游絲的時候,我們會恐怖的發現整個世界也已然失去了血色,到 那時候,我們該到何處去為我們的教育,為我們的世界尋找新鮮的血液呢? 教育乃國之根本,而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簡單的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教給他們如何做人, 如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育的根本在于用我們培養的人才去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 大學 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上層建筑,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營造良好的大學校園文化氛圍作為大 學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千千萬 萬天之驕子的成長成才,更有利于整個社會血液的更新和體魄的強健。 大學作為文化的產物, 身上將永遠流淌著文化的血液, 骨子里將永遠埋藏著文化的魂魄—— 任時光荏苒,滄海桑田。

調查類型:研究性調查

調查對象及樣本分布:

本次調查對象涵蓋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學生以及研究生,其數量各六十,男女比例為1:1.。

地點:a 宿舍 隨機選擇一棟宿舍樓,晚上7點30到9點30.,敲門進入宿舍,一舍兩份,填完后馬上收回。 50%

(1)圖書館自習室 25% 可靠性85~95%

(2)圖書館閱覽室 25% 可靠性 85~95%

調查時間:2006年底

調查目的:了解在校大學生對校園文化、方針政策的認識,調查了解學生文化生活現狀,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參考。

(一)、文化與校園文化

據調查,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識較為全面,因為校園文化既是物質層面上的文化又是精神層面的文化。問卷顯示,68.5%的同學認為大學文化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體,而有21.5%的同學則認為大學文化抽象為一種精神,僅有10%的同學認為大學文化是校園氛圍的物化形式。

說到大學文化,不可缺少的是一個學校的歷史。在調查中,有15%的同學對我校歷史了解并且感興趣,8%的同學則對學校“非常不了解”,33%的同學表示“不太了解”,44%的同學則表示“了解一部分”。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原因,在另一項調查中可以看出:從了解學校情況的途徑方面,56%的同學選擇了“聽別人說”,而占第二位的是“報紙”,占30%。“聽別人說”這樣一種了解方式顯然是很空泛的,而道聽途說往往使人對一個學校的認識產生偏差,從而給學校的聲譽、校園文化的傳承產生不良影響。從“學生對學校情況了解途徑調查”的圖表中可以發現,“報紙 ”和“校園網”占整個調查的40%,這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選擇從校園媒體方面了解學校,這也說明在大學校園里,媒體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二)、校園學術環境探究

大學文化是校園環境、教學特色、學術環境、社團活動等一系列的物質和精神的集合體。而教與學依然是一個學校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能夠表現一個學校的文化特質的方面,因此,對校園學術的調查是首當其沖的。

通過問卷的調查結果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對學校學術氛圍評價平淡,渴望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認為學校學術氛圍濃厚的只占考察比例的18%,而46%則認為“還過得去”,剩下的36%則認為學校“沒有學術氛圍”或者是保持沉默。在選擇中出現了大量認為學校沒有什么學術氛圍的比例說明:我校的學術環境有待改進。從另一

個方面講,這又是與當今社會大氣候息息相關的。當下,高校學術氛圍普遍缺失。根據調查問卷結果,對這一現象簡要分析:

(1)社會“考證”熱,學生浮躁、不塌實

有些人為了取得更多的證書,甚至放棄在校的學習機會,花另一份錢去外面的補習班、輔導班學習。學校作為高校教育的載體,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其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是任何校外的補習班、輔導班所不取代的,為了考取某項證書而忽視了在校的學習,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學生應當利用校內資源學好本專業的課程再考慮學習其他的知識。

(2)加強圖書館、自習室等硬件設施的建設

調查發現,同學們所關注信息的范圍,平時所閱讀的書籍類型以社科,文學和武俠類居多。大多數人認為校內自創的刊物政治性、學術性較強,可讀性較弱。訂閱的刊物偏向學術方向的較多,雖然也有一些文藝性刊物,數量不少但是質量不高,也沒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28%的同學對學校圖書館的資料很滿意,46%的同學則認為一般。

硬件設施是學校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吸取知識所必備的。隨著高校擴招,學校擴大建設規模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校方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精打細算,將教學設施與生活設施建設合理安排,確保學生擁有高品質的生活、學習環境。

(三)校園文娛活動分析

在一個學校里,教學活動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而除了學業以外的課余活動也是校園文化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們對課余時間里同學們的行為進行了調查。

在當今社會,許多大學生對社會時事毫不關心,總是說“我并不關心什么經濟和政治,這些事情與我無關”。這些真與大學生毫無關系嗎?不是的。作為當代大學生,肯定是要關心這些時事政治的,只有了解了,才會有拼搏的方向,才能肩負未來的使命。一個不關心國家政治經濟的大學生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完整的大學生,大學校園文化不應該是愛情、足球、毫無意義的爭論調侃和不知所云的偽小資情調,每個學生都應當對政治有足夠的重視。

長株潭一體化規劃范文第5篇

“兩型社會”建設途徑的思考

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兩型社會”的總體思路應當是力爭用5~8年時間,通過改革試驗,形成兩大機制,走出兩條路子,實現三大效益。兩大機制:一是資源節約機制。建立建設用地集約開發、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節能降耗達標控制等機制,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的先進適用技術,統籌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約束和工業化進程中的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二是環境友好機制。完善環保決策約束機制、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倡導環保導向的生產消費方式,確保在城市群加快發展的同時,排污總量全面消減、污控水平全面提高、環境質量全面改善,使生態環境成為提升長株潭特色和品質的抓手。兩條路子:一是新型工業化道路。建立健全自主創新體系、企業改革重組、資本市場培育、區域分工合作等機制,形成以“兩型”產業為主體,優勢互補、集聚發展的產業新格局。二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推進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共建共管共享、戶籍制度一體化、社會保障、義務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多項改革,形成城市群科學規劃、有序建設、組團發展,農村勞動力順暢轉移、城鄉差距不斷縮小,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城鎮化新格局。三大效益: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改善,基本形成空間布局合理、承載功能健全、“兩型”產業優強、城鄉和諧的發展格局,力爭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力爭成為全國“兩型”產業的核心基地、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戰略的示范地區

一、“兩型社會”試驗區是一個集合范疇

國家發改經體〔2007〕3428號文件明確批準的是,將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列為“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而非這四個單獨的城市。城市圈、城市群是一個集合范疇。無論是武漢,還是長沙、株洲、湘潭,每個城市的改革試驗都必須服從于所在城市圈、城市群的整體利益,實現整體資源配置最優化,贏得整體的共同繁榮發展。凡是有損于整體利益的政策措施,哪怕對某個城市的發展具有短期的積極效應,都應該予以果斷調整。凡于有利于整體利益的構想設計,哪怕會暫時影響某個城市的經濟增長,都應該大膽試驗。沒有這種意識,試驗區內的城市就有可能各自為陣、自行其是,甚至產生惡性競爭,為了自身更快的發展不惜損害周邊城市的利益。即算個別城市從中獲得直接好處,但從整體上來看仍將是得不償失的。

二、“兩型社會”建設需要理性的返觀內視

長株潭獲批“兩型社會”試驗區固然是件大喜事,但并不要因此多么地榮耀。一方面長株潭只是國家現有的六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今后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試驗區。另一方面獲批試驗區本身是國家對于加快湖南發展、加快長株潭一體化的鞭策,更多地體現了中央的期望、湖南的責任。長株潭一體化的構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甚至解放初期“毛澤東城”的傳說,曾被稱為“中國區域經濟自覺進行的第一次嘗試”。但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直至2007年,在張春賢書記“長株潭一體化今年起一定要有實質行動”的強硬表態下,才有了三市人民期盼甚久的長株潭公交車。新世紀以來,中西部地區域經濟一體化方興未艾,均起步于2003年左右的陜西西咸一體化、河南鄭汴一體化來勢迅猛,西安、咸陽已經于2006年9月實現電話并網,統一了區號為029。鄭州、開封之間的快速通道——鄭開大道已經于2006年10月通車,不收取過路費用。起步于2004年的新疆烏昌一體化,其進展速度更為驚人,當年就在不涉及烏魯木齊市、昌吉自治州行政區劃調整的前提下成立了烏昌黨委,2005年成立了烏昌財政局,2006年通過了《烏昌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相比之下,我省的長株潭一體化確實需要從多方面來檢視和反思,深刻地作出自我剖析,果斷地加快自我完善。這次長株潭獲批“兩型社會”試驗區,授有“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大膽創新”的尚方寶劍,如果仍不能在三市一體化的力度、進度、深度、廣度上有明顯突破,將愧于面對以上這些尚不是試驗區的地方

三、“兩型社會”理論要內化到人們思想意識中去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大力推進理論創新”,“親和力”一詞也首次從百姓語匯成為一個嶄新的政治語匯。“兩型社會”建設是事關區域長遠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需要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廣泛參與,要結合本地實際加強“兩型社會”建設理論創新工作,盡量透著親切,讓老百姓一聽就懂。老百姓對于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最直接、最質樸的愿望,無外于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等等。要從這些實際出發,把“兩型社會”建設與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緊密結合起來。要告知老百姓,“兩型社會”建設將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哪些改變,人們關心的哪些問題到什么時候將得到有效解決,人們在“兩型社會”建設中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政府需要人們通過怎樣的行動來支持、協助、配合、參與等等。真正做到用生動的事實教育人、說服人,端正人們對“兩型社會”建設的認識,激發人們參與“兩型社會”建設的熱情。例如武漢已經啟動11湖連通、太陽能入戶、公交車油改氣、推廣節能燈具等工程,著力拓展“兩型社會”建設改善民生的渠道和載體。如果對于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兩型社會”一直只是遙不可及的生澀概念,“兩型社會”建設就很可能長期停滯于意識形態層面,成為“空中樓閣”。

四、“兩型社會”建設關鍵在于協調整合內部資源

按照世界都市經濟圈發展的一般規律,均要經歷“強核”、“外溢”、“布網”、“整合”、“耦合”等階段,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同樣不可避免。但長株潭城市群又有其特殊性,首先缺乏像上海、武漢、西安這樣的特大都市,不具備足夠的集聚和輻射功能,同時三市之間的行政壁壘仍將在一段時期內成為“兩型社會”建設的瓶頸。因此目前這階段必須創新思維模式和管理模式,在暫不改變現有行政區劃格局的基礎上,協調整合好三市各個方面的資源力量。集中打造“強核”。湖南要發展,首先要做大做強長株潭;長株潭要發展,首先要做大做強長沙。“核”不強,“圈”就不夠大,“磁”力就有限。在長株潭一體化提出的初期,受“平均主義”和“均衡發展”思想的影響,一部分人提出“長株潭是湖南最發達的區域,作為戰略發展重點對其他地方太不公平”,造成了長株潭一體化一度擱淺。如果沒有當年鄧小平同志“優勢地區優先發展”、“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果敢決策,沒有經濟特區和東部沿海的率先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就不可能取得現在的豐碩成績。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既要加快一體化進程,共同在省內率先崛起,又要防止內部的均衡主義,要重點加快長沙的發展。相當一段時期內,長株潭三市曾對各方面資源的競爭十分激烈,一些本來放在長沙可能見效更快、作用更大的項目,被株洲、湘潭以降低門檻、犧牲利益的方式挖走。反之,也有本是株洲、湘潭急需的項目被吸附于已經飽和的長沙。如果要在經濟上真正實現一體化,就不應該發生這種現象,要確保項目能夠放在最合適、最需要的地方。作為省會的長沙確實存在很多明顯的優勢,這些優勢都應該得到充分發揮和利用。長沙得到率先發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只要是符合經濟規律的理性選擇,就不應該人為干擾。按照城市圈域理論,在如此近的距離內,不可能有三座并峙的中心城市,三市不成互利關系,便成對手關系。長株潭之間更多應該地合作而非競爭,株洲、湘潭要適當調整功能定位,一方面要充實作為長沙的衛星城、姐妹城的角色,繼續發揮在各自區域中的“次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支撐并借勢于長沙的率先發展,而不是狹隘地在各項經濟指標上追趕攀比。

五、“兩型社會”建設要善于化外為內

“兩型社會”建設不但需要“內蓄勢”,還需要“外借力”。 外力甚至可以在關鍵時候發揮“四兩拔千斤”的作用。長株潭區位優勢明顯,又有國家政策上的強力支持,對外引資、對外引智的關鍵在于能否提供一個真誠、友好的合作環境。只有多栽“梧桐”才能引來“鳳凰”。要善于化外為內,充分從外部集聚、整合、調動各種有利因素。“內”具有親密友好、利益共享的含義,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就是要克服短期利益、小集團利益傾向,立足于雙方的和諧共贏、長遠利益,經常進行換位思考,尊重對方的立場,考慮對方的感受,保護對方的利益,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要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使長株潭成為既宜居又宜業的現代化大都會,不但能使本地人們安居樂業,還可以挽留外來人才落地生根。要用開放的環境來包容人,用和諧的環境來感召人,用優美的環境來吸引人,進一步提高長株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贏得更加廣泛和深層次的認同

淺析大學校園文化的三個表現 眾所周知每一所大學都有其固有的文化底蘊, 無論是哈佛、 劍橋這樣的世界一流名校, 清華、 北大這樣具有百年歷史的國內著名學府, 還是一所所名不見經傳的??圃盒?, 一所大學的文 化傳統不僅折射出大學的辦學理念, 更成為指引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風向標。 大學校園里濃厚 的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 教職工形成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的優良的傳統, 更有利于形成一種促進大學健康快速發展的 巨大推動力和凝聚力,形成一種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諧迅速發展的強大影響力,正是 基于這個原因,才使的大學校園文化成為大學這座象牙塔不可動搖的基石。 大學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大到一所大學整體的辦學理念, 小到每一個學生在 大學的影響下所形成的內心修為。我認為,大學文化最集中的的體現便是大學的校訓,沒有 特色的校訓,一般是不可能成為有精神的大學。校訓,是學校的精神所在,它不僅反映了一 所大學的文化傳統和辦學宗旨, 也深深砥礪著一代又一代學子的人格品行, 激勵著代代學子 發憤圖強,報效祖國。清華大學的校訓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它強調了做學問和做人 的內在聯系,要想學有所成,首先要立德,唯有“厚德”才能納天地萬物,達三江五湖,成 為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還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 有面對挫折不屈不撓的斗爭精 神,唯有如此才能不被命運中不可避免的大風大浪所擊敗,才能成功的到達勝利的彼岸。 北京大學的校訓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北大之所以成為全國著名的一流名校,不僅在于 她百年的風雨歷程, 更在于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學術涵養和博大胸襟。博學審問 慎思 明 “ 辨篤行” “讓真理與你為友” “劍橋——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這些世界一流學府的校訓無不 彰顯了一種強大的內在精神文化修為, 正是因為這些強大的內在精神文化的影響, 才鑄就了 足以影響世界的一流高等學府。 其次, 一所大學的主體是生活與其中的莘莘學子, 這就必然導致了千千萬萬的學生成為大學 校園文化的主體, 培養怎樣的學生必然成為大學校園文化的另一個核心所在, 辦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一批有修為, 有能力的建設者, 能為國家, 為社會貢獻畢生精力的實踐者, 真正有文化修為的大學會將其內在的文化涵養轉化為指導學生建設社會的指導思想, 會在每 個學生的內心里開疆拓土, 建設帶有自己大學本質屬性和根本烙印的文化國度, 如果在這個 國度里我們可以找到作為人所應擁有的最大化, 最豐富的美好品質, 那么毫無疑問這所大學 的文化建設就是成功的。 如果從這所大學的校門里走出的只是空有一手技能而毫無理想, 毫 無抱負,更無品質可言的學生,那么這所大學的文化建設就是失敗的。 第三,大學文化的第三個方面表現在大學的軟硬件和諧發展上。一所大學就如同一臺電腦, 硬件和軟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功能強大、效率極高的硬件作為支持,那么再好的軟 件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樣如果失去了軟件,在強大的硬件也只能成為擺設,大學的 硬件和軟件就如同人的兩條腿,失去了任何一方,人都不可能快速穩定的前進,而兩者的不 均衡發展也必然會導致整個系統的行動受阻, 試想一下, 一個跛腳的人能走得快嗎?一所大 學既要有“大樓”又要有“大師” ,而“大樓”與“大師”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大學校園文化 的基本輪廓,兩者之中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將導致大學校園文化的整體缺陷,但令人感到 惋惜的是,在當今的中國高等教育領域,人們過多的關注了硬件的發展,把主要的精力投入 到蓋“大樓”上而忽略了“大師”的培養,也許您會說這只是一個階段, “大樓”蓋好了我 們自然會將精力轉向培養“大師” ,但是殊不知教育最害怕的就是“斷血” ,一次教育的“斷

血”會使成千上萬的學生營養不良,而教育最難治愈的也恰恰是“斷血” ,當我們發現我們 的教育體系面色蒼白,氣若游絲的時候,我們會恐怖的發現整個世界也已然失去了血色,到 那時候,我們該到何處去為我們的教育,為我們的世界尋找新鮮的血液呢? 教育乃國之根本,而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簡單的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教給他們如何做人, 如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育的根本在于用我們培養的人才去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 大學 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上層建筑,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營造良好的大學校園文化氛圍作為大 學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千千萬 萬天之驕子的成長成才,更有利于整個社會血液的更新和體魄的強健。 大學作為文化的產物, 身上將永遠流淌著文化的血液, 骨子里將永遠埋藏著文化的魂魄—— 任時光荏苒,滄海桑田。

調查類型:研究性調查

調查對象及樣本分布:

本次調查對象涵蓋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學生以及研究生,其數量各六十,男女比例為1:1.。

地點:a 宿舍 隨機選擇一棟宿舍樓,晚上7點30到9點30.,敲門進入宿舍,一舍兩份,填完后馬上收回。 50%

(1)圖書館自習室 25% 可靠性85~95%

(2)圖書館閱覽室 25% 可靠性 85~95%

調查時間:2006年底

調查目的:了解在校大學生對校園文化、方針政策的認識,調查了解學生文化生活現狀,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參考。

(一)、文化與校園文化

據調查,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識較為全面,因為校園文化既是物質層面上的文化又是精神層面的文化。問卷顯示,68.5%的同學認為大學文化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體,而有21.5%的同學則認為大學文化抽象為一種精神,僅有10%的同學認為大學文化是校園氛圍的物化形式。

說到大學文化,不可缺少的是一個學校的歷史。在調查中,有15%的同學對我校歷史了解并且感興趣,8%的同學則對學校“非常不了解”,33%的同學表示“不太了解”,44%的同學則表示“了解一部分”。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原因,在另一項調查中可以看出:從了解學校情況的途徑方面,56%的同學選擇了“聽別人說”,而占第二位的是“報紙”,占30%。“聽別人說”這樣一種了解方式顯然是很空泛的,而道聽途說往往使人對一個學校的認識產生偏差,從而給學校的聲譽、校園文化的傳承產生不良影響。從“學生對學校情況了解途徑調查”的圖表中可以發現,“報紙 ”和“校園網”占整個調查的40%,這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選擇從校園媒體方面了解學校,這也說明在大學校園里,媒體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二)、校園學術環境探究

大學文化是校園環境、教學特色、學術環境、社團活動等一系列的物質和精神的集合體。而教與學依然是一個學校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能夠表現一個學校的文化特質的方面,因此,對校園學術的調查是首當其沖的。

通過問卷的調查結果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對學校學術氛圍評價平淡,渴望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認為學校學術氛圍濃厚的只占考察比例的18%,而46%則認為“還過得去”,剩下的36%則認為學校“沒有學術氛圍”或者是保持沉默。在選擇中出現了大量認為學校沒有什么學術氛圍的比例說明:我校的學術環境有待改進。從另一

個方面講,這又是與當今社會大氣候息息相關的。當下,高校學術氛圍普遍缺失。根據調查問卷結果,對這一現象簡要分析:

(1)社會“考證”熱,學生浮躁、不塌實

有些人為了取得更多的證書,甚至放棄在校的學習機會,花另一份錢去外面的補習班、輔導班學習。學校作為高校教育的載體,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其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是任何校外的補習班、輔導班所不取代的,為了考取某項證書而忽視了在校的學習,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學生應當利用校內資源學好本專業的課程再考慮學習其他的知識。

(2)加強圖書館、自習室等硬件設施的建設

調查發現,同學們所關注信息的范圍,平時所閱讀的書籍類型以社科,文學和武俠類居多。大多數人認為校內自創的刊物政治性、學術性較強,可讀性較弱。訂閱的刊物偏向學術方向的較多,雖然也有一些文藝性刊物,數量不少但是質量不高,也沒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28%的同學對學校圖書館的資料很滿意,46%的同學則認為一般。

硬件設施是學校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吸取知識所必備的。隨著高校擴招,學校擴大建設規模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校方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精打細算,將教學設施與生活設施建設合理安排,確保學生擁有高品質的生活、學習環境。

(三)校園文娛活動分析

在一個學校里,教學活動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而除了學業以外的課余活動也是校園文化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們對課余時間里同學們的行為進行了調查。

在當今社會,許多大學生對社會時事毫不關心,總是說“我并不關心什么經濟和政治,這些事情與我無關”。這些真與大學生毫無關系嗎?不是的。作為當代大學生,肯定是要關心這些時事政治的,只有了解了,才會有拼搏的方向,才能肩負未來的使命。一個不關心國家政治經濟的大學生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完整的大學生,大學校園文化不應該是愛情、足球、毫無意義的爭論調侃和不知所云的偽小資情調,每個學生都應當對政治有足夠的重視。

長株潭一體化規劃范文第6篇

“兩型社會”建設途徑的思考

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兩型社會”的總體思路應當是力爭用5~8年時間,通過改革試驗,形成兩大機制,走出兩條路子,實現三大效益。兩大機制:一是資源節約機制。建立建設用地集約開發、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節能降耗達標控制等機制,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的先進適用技術,統籌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約束和工業化進程中的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二是環境友好機制。完善環保決策約束機制、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倡導環保導向的生產消費方式,確保在城市群加快發展的同時,排污總量全面消減、污控水平全面提高、環境質量全面改善,使生態環境成為提升長株潭特色和品質的抓手。兩條路子:一是新型工業化道路。建立健全自主創新體系、企業改革重組、資本市場培育、區域分工合作等機制,形成以“兩型”產業為主體,優勢互補、集聚發展的產業新格局。二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推進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共建共管共享、戶籍制度一體化、社會保障、義務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多項改革,形成城市群科學規劃、有序建設、組團發展,農村勞動力順暢轉移、城鄉差距不斷縮小,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城鎮化新格局。三大效益: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改善,基本形成空間布局合理、承載功能健全、“兩型”產業優強、城鄉和諧的發展格局,力爭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力爭成為全國“兩型”產業的核心基地、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戰略的示范地區

一、“兩型社會”試驗區是一個集合范疇

國家發改經體〔2007〕3428號文件明確批準的是,將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列為“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而非這四個單獨的城市。城市圈、城市群是一個集合范疇。無論是武漢,還是長沙、株洲、湘潭,每個城市的改革試驗都必須服從于所在城市圈、城市群的整體利益,實現整體資源配置最優化,贏得整體的共同繁榮發展。凡是有損于整體利益的政策措施,哪怕對某個城市的發展具有短期的積極效應,都應該予以果斷調整。凡于有利于整體利益的構想設計,哪怕會暫時影響某個城市的經濟增長,都應該大膽試驗。沒有這種意識,試驗區內的城市就有可能各自為陣、自行其是,甚至產生惡性競爭,為了自身更快的發展不惜損害周邊城市的利益。即算個別城市從中獲得直接好處,但從整體上來看仍將是得不償失的。

二、“兩型社會”建設需要理性的返觀內視

長株潭獲批“兩型社會”試驗區固然是件大喜事,但并不要因此多么地榮耀。一方面長株潭只是國家現有的六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今后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試驗區。另一方面獲批試驗區本身是國家對于加快湖南發展、加快長株潭一體化的鞭策,更多地體現了中央的期望、湖南的責任。長株潭一體化的構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甚至解放初期“毛澤東城”的傳說,曾被稱為“中國區域經濟自覺進行的第一次嘗試”。但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直至2007年,在張春賢書記“長株潭一體化今年起一定要有實質行動”的強硬表態下,才有了三市人民期盼甚久的長株潭公交車。新世紀以來,中西部地區域經濟一體化方興未艾,均起步于2003年左右的陜西西咸一體化、河南鄭汴一體化來勢迅猛,西安、咸陽已經于2006年9月實現電話并網,統一了區號為029。鄭州、開封之間的快速通道——鄭開大道已經于2006年10月通車,不收取過路費用。起步于2004年的新疆烏昌一體化,其進展速度更為驚人,當年就在不涉及烏魯木齊市、昌吉自治州行政區劃調整的前提下成立了烏昌黨委,2005年成立了烏昌財政局,2006年通過了《烏昌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相比之下,我省的長株潭一體化確實需要從多方面來檢視和反思,深刻地作出自我剖析,果斷地加快自我完善。這次長株潭獲批“兩型社會”試驗區,授有“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大膽創新”的尚方寶劍,如果仍不能在三市一體化的力度、進度、深度、廣度上有明顯突破,將愧于面對以上這些尚不是試驗區的地方

三、“兩型社會”理論要內化到人們思想意識中去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大力推進理論創新”,“親和力”一詞也首次從百姓語匯成為一個嶄新的政治語匯。“兩型社會”建設是事關區域長遠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需要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廣泛參與,要結合本地實際加強“兩型社會”建設理論創新工作,盡量透著親切,讓老百姓一聽就懂。老百姓對于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最直接、最質樸的愿望,無外于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等等。要從這些實際出發,把“兩型社會”建設與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緊密結合起來。要告知老百姓,“兩型社會”建設將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哪些改變,人們關心的哪些問題到什么時候將得到有效解決,人們在“兩型社會”建設中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政府需要人們通過怎樣的行動來支持、協助、配合、參與等等。真正做到用生動的事實教育人、說服人,端正人們對“兩型社會”建設的認識,激發人們參與“兩型社會”建設的熱情。例如武漢已經啟動11湖連通、太陽能入戶、公交車油改氣、推廣節能燈具等工程,著力拓展“兩型社會”建設改善民生的渠道和載體。如果對于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兩型社會”一直只是遙不可及的生澀概念,“兩型社會”建設就很可能長期停滯于意識形態層面,成為“空中樓閣”。

四、“兩型社會”建設關鍵在于協調整合內部資源

按照世界都市經濟圈發展的一般規律,均要經歷“強核”、“外溢”、“布網”、“整合”、“耦合”等階段,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同樣不可避免。但長株潭城市群又有其特殊性,首先缺乏像上海、武漢、西安這樣的特大都市,不具備足夠的集聚和輻射功能,同時三市之間的行政壁壘仍將在一段時期內成為“兩型社會”建設的瓶頸。因此目前這階段必須創新思維模式和管理模式,在暫不改變現有行政區劃格局的基礎上,協調整合好三市各個方面的資源力量。集中打造“強核”。湖南要發展,首先要做大做強長株潭;長株潭要發展,首先要做大做強長沙。“核”不強,“圈”就不夠大,“磁”力就有限。在長株潭一體化提出的初期,受“平均主義”和“均衡發展”思想的影響,一部分人提出“長株潭是湖南最發達的區域,作為戰略發展重點對其他地方太不公平”,造成了長株潭一體化一度擱淺。如果沒有當年鄧小平同志“優勢地區優先發展”、“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果敢決策,沒有經濟特區和東部沿海的率先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就不可能取得現在的豐碩成績。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既要加快一體化進程,共同在省內率先崛起,又要防止內部的均衡主義,要重點加快長沙的發展。相當一段時期內,長株潭三市曾對各方面資源的競爭十分激烈,一些本來放在長沙可能見效更快、作用更大的項目,被株洲、湘潭以降低門檻、犧牲利益的方式挖走。反之,也有本是株洲、湘潭急需的項目被吸附于已經飽和的長沙。如果要在經濟上真正實現一體化,就不應該發生這種現象,要確保項目能夠放在最合適、最需要的地方。作為省會的長沙確實存在很多明顯的優勢,這些優勢都應該得到充分發揮和利用。長沙得到率先發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只要是符合經濟規律的理性選擇,就不應該人為干擾。按照城市圈域理論,在如此近的距離內,不可能有三座并峙的中心城市,三市不成互利關系,便成對手關系。長株潭之間更多應該地合作而非競爭,株洲、湘潭要適當調整功能定位,一方面要充實作為長沙的衛星城、姐妹城的角色,繼續發揮在各自區域中的“次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支撐并借勢于長沙的率先發展,而不是狹隘地在各項經濟指標上追趕攀比。

五、“兩型社會”建設要善于化外為內

“兩型社會”建設不但需要“內蓄勢”,還需要“外借力”。 外力甚至可以在關鍵時候發揮“四兩拔千斤”的作用。長株潭區位優勢明顯,又有國家政策上的強力支持,對外引資、對外引智的關鍵在于能否提供一個真誠、友好的合作環境。只有多栽“梧桐”才能引來“鳳凰”。要善于化外為內,充分從外部集聚、整合、調動各種有利因素。“內”具有親密友好、利益共享的含義,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就是要克服短期利益、小集團利益傾向,立足于雙方的和諧共贏、長遠利益,經常進行換位思考,尊重對方的立場,考慮對方的感受,保護對方的利益,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要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和人文社會環境,使長株潭成為既宜居又宜業的現代化大都會,不但能使本地人們安居樂業,還可以挽留外來人才落地生根。要用開放的環境來包容人,用和諧的環境來感召人,用優美的環境來吸引人,進一步提高長株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贏得更加廣泛和深層次的認同

淺析大學校園文化的三個表現 眾所周知每一所大學都有其固有的文化底蘊, 無論是哈佛、 劍橋這樣的世界一流名校, 清華、 北大這樣具有百年歷史的國內著名學府, 還是一所所名不見經傳的??圃盒?, 一所大學的文 化傳統不僅折射出大學的辦學理念, 更成為指引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風向標。 大學校園里濃厚 的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 教職工形成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的優良的傳統, 更有利于形成一種促進大學健康快速發展的 巨大推動力和凝聚力,形成一種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諧迅速發展的強大影響力,正是 基于這個原因,才使的大學校園文化成為大學這座象牙塔不可動搖的基石。 大學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大到一所大學整體的辦學理念, 小到每一個學生在 大學的影響下所形成的內心修為。我認為,大學文化最集中的的體現便是大學的校訓,沒有 特色的校訓,一般是不可能成為有精神的大學。校訓,是學校的精神所在,它不僅反映了一 所大學的文化傳統和辦學宗旨, 也深深砥礪著一代又一代學子的人格品行, 激勵著代代學子 發憤圖強,報效祖國。清華大學的校訓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它強調了做學問和做人 的內在聯系,要想學有所成,首先要立德,唯有“厚德”才能納天地萬物,達三江五湖,成 為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還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 有面對挫折不屈不撓的斗爭精 神,唯有如此才能不被命運中不可避免的大風大浪所擊敗,才能成功的到達勝利的彼岸。 北京大學的校訓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北大之所以成為全國著名的一流名校,不僅在于 她百年的風雨歷程, 更在于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學術涵養和博大胸襟。博學審問 慎思 明 “ 辨篤行” “讓真理與你為友” “劍橋——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這些世界一流學府的校訓無不 彰顯了一種強大的內在精神文化修為, 正是因為這些強大的內在精神文化的影響, 才鑄就了 足以影響世界的一流高等學府。 其次, 一所大學的主體是生活與其中的莘莘學子, 這就必然導致了千千萬萬的學生成為大學 校園文化的主體, 培養怎樣的學生必然成為大學校園文化的另一個核心所在, 辦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一批有修為, 有能力的建設者, 能為國家, 為社會貢獻畢生精力的實踐者, 真正有文化修為的大學會將其內在的文化涵養轉化為指導學生建設社會的指導思想, 會在每 個學生的內心里開疆拓土, 建設帶有自己大學本質屬性和根本烙印的文化國度, 如果在這個 國度里我們可以找到作為人所應擁有的最大化, 最豐富的美好品質, 那么毫無疑問這所大學 的文化建設就是成功的。 如果從這所大學的校門里走出的只是空有一手技能而毫無理想, 毫 無抱負,更無品質可言的學生,那么這所大學的文化建設就是失敗的。 第三,大學文化的第三個方面表現在大學的軟硬件和諧發展上。一所大學就如同一臺電腦, 硬件和軟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功能強大、效率極高的硬件作為支持,那么再好的軟 件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同樣如果失去了軟件,在強大的硬件也只能成為擺設,大學的 硬件和軟件就如同人的兩條腿,失去了任何一方,人都不可能快速穩定的前進,而兩者的不 均衡發展也必然會導致整個系統的行動受阻, 試想一下, 一個跛腳的人能走得快嗎?一所大 學既要有“大樓”又要有“大師” ,而“大樓”與“大師”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大學校園文化 的基本輪廓,兩者之中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將導致大學校園文化的整體缺陷,但令人感到 惋惜的是,在當今的中國高等教育領域,人們過多的關注了硬件的發展,把主要的精力投入 到蓋“大樓”上而忽略了“大師”的培養,也許您會說這只是一個階段, “大樓”蓋好了我 們自然會將精力轉向培養“大師” ,但是殊不知教育最害怕的就是“斷血” ,一次教育的“斷

血”會使成千上萬的學生營養不良,而教育最難治愈的也恰恰是“斷血” ,當我們發現我們 的教育體系面色蒼白,氣若游絲的時候,我們會恐怖的發現整個世界也已然失去了血色,到 那時候,我們該到何處去為我們的教育,為我們的世界尋找新鮮的血液呢? 教育乃國之根本,而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簡單的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教給他們如何做人, 如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育的根本在于用我們培養的人才去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 大學 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上層建筑,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營造良好的大學校園文化氛圍作為大 學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千千萬 萬天之驕子的成長成才,更有利于整個社會血液的更新和體魄的強健。 大學作為文化的產物, 身上將永遠流淌著文化的血液, 骨子里將永遠埋藏著文化的魂魄—— 任時光荏苒,滄海桑田。

調查類型:研究性調查

調查對象及樣本分布:

本次調查對象涵蓋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學生以及研究生,其數量各六十,男女比例為1:1.。

地點:a 宿舍 隨機選擇一棟宿舍樓,晚上7點30到9點30.,敲門進入宿舍,一舍兩份,填完后馬上收回。 50%

(1)圖書館自習室 25% 可靠性85~95%

(2)圖書館閱覽室 25% 可靠性 85~95%

調查時間:2006年底

調查目的:了解在校大學生對校園文化、方針政策的認識,調查了解學生文化生活現狀,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參考。

(一)、文化與校園文化

據調查,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識較為全面,因為校園文化既是物質層面上的文化又是精神層面的文化。問卷顯示,68.5%的同學認為大學文化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體,而有21.5%的同學則認為大學文化抽象為一種精神,僅有10%的同學認為大學文化是校園氛圍的物化形式。

說到大學文化,不可缺少的是一個學校的歷史。在調查中,有15%的同學對我校歷史了解并且感興趣,8%的同學則對學校“非常不了解”,33%的同學表示“不太了解”,44%的同學則表示“了解一部分”。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原因,在另一項調查中可以看出:從了解學校情況的途徑方面,56%的同學選擇了“聽別人說”,而占第二位的是“報紙”,占30%。“聽別人說”這樣一種了解方式顯然是很空泛的,而道聽途說往往使人對一個學校的認識產生偏差,從而給學校的聲譽、校園文化的傳承產生不良影響。從“學生對學校情況了解途徑調查”的圖表中可以發現,“報紙 ”和“校園網”占整個調查的40%,這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選擇從校園媒體方面了解學校,這也說明在大學校園里,媒體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二)、校園學術環境探究

大學文化是校園環境、教學特色、學術環境、社團活動等一系列的物質和精神的集合體。而教與學依然是一個學校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能夠表現一個學校的文化特質的方面,因此,對校園學術的調查是首當其沖的。

通過問卷的調查結果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對學校學術氛圍評價平淡,渴望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認為學校學術氛圍濃厚的只占考察比例的18%,而46%則認為“還過得去”,剩下的36%則認為學校“沒有學術氛圍”或者是保持沉默。在選擇中出現了大量認為學校沒有什么學術氛圍的比例說明:我校的學術環境有待改進。從另一

個方面講,這又是與當今社會大氣候息息相關的。當下,高校學術氛圍普遍缺失。根據調查問卷結果,對這一現象簡要分析:

(1)社會“考證”熱,學生浮躁、不塌實

有些人為了取得更多的證書,甚至放棄在校的學習機會,花另一份錢去外面的補習班、輔導班學習。學校作為高校教育的載體,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其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是任何校外的補習班、輔導班所不取代的,為了考取某項證書而忽視了在校的學習,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學生應當利用校內資源學好本專業的課程再考慮學習其他的知識。

(2)加強圖書館、自習室等硬件設施的建設

調查發現,同學們所關注信息的范圍,平時所閱讀的書籍類型以社科,文學和武俠類居多。大多數人認為校內自創的刊物政治性、學術性較強,可讀性較弱。訂閱的刊物偏向學術方向的較多,雖然也有一些文藝性刊物,數量不少但是質量不高,也沒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28%的同學對學校圖書館的資料很滿意,46%的同學則認為一般。

硬件設施是學校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吸取知識所必備的。隨著高校擴招,學校擴大建設規模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校方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精打細算,將教學設施與生活設施建設合理安排,確保學生擁有高品質的生活、學習環境。

(三)校園文娛活動分析

在一個學校里,教學活動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而除了學業以外的課余活動也是校園文化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們對課余時間里同學們的行為進行了調查。

在當今社會,許多大學生對社會時事毫不關心,總是說“我并不關心什么經濟和政治,這些事情與我無關”。這些真與大學生毫無關系嗎?不是的。作為當代大學生,肯定是要關心這些時事政治的,只有了解了,才會有拼搏的方向,才能肩負未來的使命。一個不關心國家政治經濟的大學生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完整的大學生,大學校園文化不應該是愛情、足球、毫無意義的爭論調侃和不知所云的偽小資情調,每個學生都應當對政治有足夠的重視。

上一篇:初中歷史知識總匯范文下一篇:動火安全技術措施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