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腎病檢驗研究論文范文

2023-09-19

腎病檢驗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 年10 月—2015 年10 月該院收治的120 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為觀察組, 同時選取同時期在該院體檢的正常健康人120 例為對照組, 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67 例, 女性53 例, 年齡在36~70 歲之間, 平均年齡 (52.51±5.89) 歲, 病程在0.6~3 年之間, 平均病程 (1.8±0.5) 年; 組, 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66 例, 女性54例, 年齡在37~71 歲之間, 平均年齡 (53.01±6.23) 歲, 病程在0.6~3.1 年之間, 平均病程 (1.9±0.6) 年;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 (年齡、性別、病程) 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所有被試人員的清晨空腹血, 取血3 m L, 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進行檢測。

1.3 檢測指標

主要指標有C-反應蛋白 (CRP) 、尿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 (Hb H1C)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 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差±標準差 (±s) 表示, t檢驗進行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率 (%) 表示, χ2檢驗進行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清生化指標的比較

由表1 可知, 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血清檢測的C-反應蛋白 (CRP) 、 尿白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 (Hb H1C) 、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等指標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2.2 兩組患者各生化指標陽性率比較

由表2 可知, 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各血清生化指標 (C-反應蛋白 (CRP) 、尿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 (Hb H1C) 、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較嚴重的并發癥, 一般發生在10 以上的患者中, 主要表現為四肢麻木, 手腳冰冷等, 病情較輕的患者主要是腎功能損害, 若發現不及時極易轉為尿毒癥, 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 故早期的發現非常重要。 有研究報道[2], 糖尿病腎病患者在早期診斷中發現有白蛋白尿, 該指標為診斷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 可能原因為患者腎功能降低, 腎小球濾過功能出現障礙, 導致白蛋白尿的出現[3], C-反應蛋白是機體的一種應對疾病發生時發生改變的非糖基化的聚合類蛋白[4], 機體出現炎癥時, 促使炎性因子刺激血管釋放內皮因子, 從而促進腎小球細胞的增生, 腎小球通透性增強, 進而加速該蛋白的合成;糖化血紅蛋白是檢測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最為重要的指標之一, 它不受體內血紅蛋白的影響[5];血清胱抑素C是一種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 該蛋白質直接反應著人體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在糖尿病腎病的檢測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7]。

研究主要指標有C-反應蛋白 (CRP) 、尿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 (Hb H1C)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 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血清檢測的各種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各血清生化指標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綜上所述, CRP81、尿蛋白、糖化血紅蛋白 (Hb H1C)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這些指標對預測腎病糖尿病有較大的價值, 聯合檢測可以提高診斷的陽性率。

摘要:目的 探討生化指標檢測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該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為觀察組, 同時選取同時期在該院體檢的正常健康人120例為對照組, 采集所有被試人員的清晨空腹血3 m L, 比較兩組患者C-反應蛋白 (CRP) 、尿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 (Hb H1C)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等指標的水平, 并分析兩組患者各指標陽性率的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血清檢測的各種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與對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各血清生化指標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結論 CRP81、尿蛋白、糖化血紅蛋白 (Hb H1C) 、血清胱抑素C (Cys C) 、B2MG這些指標對預測腎病糖尿病有較大的價值, 聯合檢測可以提高診斷的陽性率。

關鍵詞:生化指標檢測,糖尿病腎病,診斷價值

參考文獻

[1] 康燕明.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24) :92-93.

[2] 魏燕, 梁月蘭, 王霞.生化檢測指標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及臨床意義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 (22) :4-5.

[3] 趙大龍.生化檢驗對糖尿病腎病早期的臨床診斷[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 (15) :2262-2263.

[4] 楊棟梁.淺論生化檢測指標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及臨床意義[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 (3) :120-121.

[5] 王嫻默, 楊章元, 明亮, 等.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5 (17) :2464-2465, 2468.

[6] 涂良水.三項生化指標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 2011 (18) :229-230.

腎病檢驗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4 年10 月—2015 年10 月該院收治的90 例糖尿病患者設為觀察組, 所有患者均符合WTO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為2 型糖尿病;無其他疾病引起的腎臟疾病;其他重要器官無嚴重疾病;無嚴重的精神疾病, 能與人正常溝通;均自愿配合研究。 患者中男女比為51:39, 年齡36~75 歲, 平均年齡 (52.5±2.8) 歲。 患者病程2~11 年, 平均病程 (4.6±1.7) 歲. 將同時期醫院90 例健康體檢者設為對照組, 均自愿配合研究。 對照組男女比為50:40, 年齡37~75 歲, 平均年齡 (53.2±3.1) 歲。 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與對照組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以研究對象均空腹12 h, 均在晨起后收集尿液, 取中段尿液, 分裝于兩個試管, 各5 m L, 以4 000 r/min進行離心分離5 min, 取上清液進行檢驗。 使用HT-2000 尿液分析儀 (桂林華通醫用儀器公司) 及相關尿蛋白分析試紙檢測尿蛋白含量。 使用貝克曼庫爾特AU5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上海邦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尿微量白蛋白試劑盒檢測尿微量白蛋白含量, 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含量,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陽性狀況, 對比兩組患者中尿蛋白陽性與微量白蛋白陽性狀況之間的關系。

1.4 統計方法

上述觀察組和對照組人員所有數據結果均采入到SPSS18.0 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正態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 表示, 采用t檢驗。 正態計數資料采用率 (%) 表示, 采用 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尿蛋白含量陽性率、 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P<0.05。 詳見表1。

觀察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P<0.05。觀察組患者中尿蛋白陽性患者、尿蛋白陰性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陽性率與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且尿蛋白陽性患者明顯高于尿蛋白陰性患者, P<0.05。 詳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 易引起患者身體器官、組織發生損壞, 進而引起多種并發癥。 糖尿病腎病患者發病進程較緩, 早期臨床癥狀不顯著, 可持續多年微量蛋白尿, 當患者病癥加重, 出現明顯蛋白尿或水腫現象時才會引起患者注意。 患者常見臨床癥狀除大量蛋白尿及水腫外, 還易出現高血壓、貧血, 并伴隨不同程度的腎功能病變。 當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病變達到5 期時, 就被稱為終末期腎病[1]目前對終末期腎病的治療手段主要是通過腎臟移植或血液凈化, 但長期治療過程對患者的身心均會造成極大影響。 因此臨床需加強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 及早發現病癥, 并控制疾病, 保證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存在的蛋白, 正常人體內蛋白較少, 難以檢測, 當蛋白含量較高時, 則可檢出。 尿蛋白是臨床檢查腎臟疾病的重要檢測指標, 但人體出現全身性疾病時也可能引起尿蛋白陽性[2]白蛋白屬于血液中常見蛋白, 其在正常人尿液中含量較少, 難以檢出。當腎臟發生病變時, 腎臟會異常滲漏白蛋白, 進而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陽性。 但微量白蛋白與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相關心血管疾病之間均存在聯系, 因此當檢測到微量白蛋白含量升高時并不能直接確定患者腎臟發生病變[3]。 該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尿蛋白和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且尿蛋白陽性患者均表現為微量白蛋白陽性, 劉建華[4]的相關研究結果與之相符, 進一步說明尿蛋白和微量白蛋白聯合應用在糖尿病腎病中的檢測效果。

綜上所述,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具備應用意義。

摘要:目的 探討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從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該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設為觀察組, 將同時期醫院90例健康體檢者設為對照組, 所以研究對象均進行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對比兩組人員檢測結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尿蛋白陽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P<0.05。觀察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P<0.05。觀察組患者中尿蛋白陽性患者、尿蛋白陰性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陽性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 且尿蛋白陽性患者明顯高于尿蛋白陰性患者, P<0.05。結論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及微量白蛋白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具備應用意義。

關鍵詞: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腎病

參考文獻

[1] 何彥俐, 王振楠, 楊曉波, 等.糖尿病腎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檢驗結果分析[J].中外醫療, 2015, 9 (23) :70-71.

[2] 蘇勇.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醫學信息, 2015, 28 (31) :65-66.

[3] 劉克芳.吡格列酮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素氮肌酐的影響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 2011, 20 (z3) :361-361.

腎病檢驗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腎病綜合征(NS)是指一組臨床癥狀,包括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和水腫。臨床特點: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3.5g/日)、水腫、高脂血癥,血漿蛋白低(≤30g/L)。病情嚴重者會有漿膜腔積液、無尿等表現1,2。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主要是采用激素治療,其療程較長,不良反應較多。中西藥物聯合治療腎病綜合征不僅可提高治療效果,且可減少藥物不良反應3,4。對采用中西藥物聯合治療的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7~2010年收治腎病綜合征患者80例,按先后順序分為兩組,西藥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15~42歲;中西藥結合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17~44歲。兩組的嚴重程度、病程、體重、身高、體質指數、實驗室檢查結果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文獻5。

治療方法:⑴西藥組:①一般治療:重度水腫患者臥床休息,防止和控制感染,低鹽、低脂、低植物蛋白飲食。②利尿藥物:口服雙氫克尿噻25~50mg/次,3次/日,或應用速尿20mg,2次/日肌注。③降脂藥物:洛伐他汀20mg,1次/日口服。減少尿蛋白:洛丁新10mg,1次/日口服。④免疫調節治療:強的松首始劑量1mg/kg,每天上午9:00頓服,直到尿蛋白轉陰后,每7~10天遞減5mg,至15~20mg時每周減2.5mg,直至5mg/日為維持量,若8周無效則漸停;環磷胺(CTX),CTX的劑量2mg/(kg·日)或200mg,隔日靜注,累積量達6~8g后停藥。⑵中藥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益腎湯(自擬)6,7,據激素治療的不同時期,采用辨證施治,隨證加減的方法,3天1劑煎湯服。主要藥物:黃芪、白術、茶樹根、熟地、澤瀉、光山、棗皮、丹皮,茯苓、益母草。在激素治療初期:脾胃陽虛者加附片、牛膝、防己;肝腎陰虛者加知母、黃柏;氣陰兩虛者加黨參、牛膝、前仁;風熱犯肺者加麻黃、石膏、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陳皮;氣滯水停者加五皮飲及云香、砂仁等;濕熱壅滯者加白茅根、萆蘚、黃柏、石菖蒲等。激素治療中期:肝腎陰虛者去熟地加生地,加知母、女貞子,旱蓮草;陰虛內熱者生地加知母、女貞子、元參;濕熱癥者加蒼術、黃柏、白茅根;持續尿蛋白者加金櫻子、芡實、玉米須。激素治療后期,隨激素的撤減,腎陽虛者:加補骨脂、仙靈脾、仙茅、兔絲子;脾氣加服補中益氣丸;兼有余熱者用生地,加知母、白茅根。觀察12個月。

觀察指標:24小時尿蛋白總量或隨意尿蛋白/尿肌酐的比值;血漿白蛋白和球蛋白;血脂;血沉;活動性尿沉渣;電解質、血壓和腎功能。

療效判斷標準:①完全緩解:癥狀、證候與體征完全消失,尿蛋白及紅細胞轉陰,尿蛋白定量持續<0.2g/日,腎功能恢復(保持)正常,血清白蛋白恢復,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基本正常3個月以上;②部分緩解:癥狀、證候與體征基本消失,其半定量積分值減少≥75%,尿蛋白及紅細胞較治療前減少≥50%,尿蛋白定量持續<1.0g/日,腎功能恢復(保持)正常,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基本正常3個月以上;③有效:癥狀、證候與體征明顯好轉,其半定量積分值減少≥50%,尿蛋白及紅細胞較治療前減少≥25%,尿蛋白定量持續1.0~2.0g/24小時,腎功能、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與治療前比較有改善3個月以上;④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取P<0.05。

結果

西藥組完全緩解15例,部分緩解10例,有效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2.5%。聯合組完全緩解22例,部分緩解11例,有效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236,P<0.05)。

討論

腎病綜合征的治療效果與病理類型有重要聯系,不同的病理類型其治療效果和預后也不相同。微小病變型腎病對激素治療敏感,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緩解率較低;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和膜性腎小球病完全緩解者更低。本組未能進行病理學分類是研究的不足之處。

腎病綜合征水腫的中醫治療主要按風水、濕毒、水濕、濕熱、脾腎陽虛等證型辨證施治。其療效的評定以水腫消退與否為指征。然而,水腫消退并不意味著病情完全緩解,患者仍可有蛋白尿及其他病理改變。近20年來,中西醫腎病工作者經過不懈努力,對腎病綜合征的辨證施治規律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總結,將腎病綜合征分為肺腎氣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氣陰兩虛4個本證,外感、濕熱、血瘀、濕濁4個標證,辨證分型須標本結合,以本為主;并確定了相應的病證結合診斷標準,為腎病綜合征辨證診斷規范化及療效評定客觀化提供了依據。

本組中藥組方中方中以益腎為本,加以益母草活血化瘀,疏通血液循環,利尿消腫,黃芪、白術健脾益氣,茶樹根清熱涼血,軟化血管,增加腎血流量,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結合不同癥狀采取辯證施。

腎病檢驗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1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表現

早期糖尿病腎病以尿蛋白表現為主,通?;颊叩哪虻鞍诐舛纫殉^正常水平,以尿白蛋白的分泌率或24 h總白蛋白表達結果,其范圍為20~30 ug/min或30~300 ug/24 h,(健康人通常

2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防治

2.1控制高血糖

糖尿病早期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增高及腎臟增大,當血糖得到及時有效地控制時,這種改變可以恢復。高血糖癥是糖尿病腎病的使動環節,高血糖也是處罰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成因。既然糖尿病腎病是由于患者糖尿病所引起的,那么控制患者的高血糖自然是防治糖尿病腎病首要考慮的。美國DCCT通過實驗研究肯定地揭示了理想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地預防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颊咴诳刂聘哐欠矫?除了飲食禁忌外,還應當合理選擇降糖藥物。對于并發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一般應當盡早使用胰島素。胰島素在控制血糖方面的效果是其它藥物不可比擬的,且副作用極小,對于患者肝臟、腎臟幾乎沒有損傷。

2.2糾正貧血

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直接表現為尿蛋白癥,當患者自身蛋白代謝異常,會出現:EPO產生不足、GRF降低、鐵利用度下降、白蛋白排泄率和全身炎癥等?;颊叱霈F貧血癥狀后,會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可能,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癥狀重,貧血是其中一項較為危險的因素,會導致心血管出現問題,并增加患者死亡的概率,因此,臨床發現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并發貧血應當給予高度重視。早期糖尿病腎病出現貧血癥狀后,會加快腎病的發展,導致患者的腎臟病變加快。糖尿病腎病的最終發展結果對人體破壞性是極大的,而一旦患者并發貧血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糖尿病腎病的發展速度。在糖尿病腎病的臨床防治中,及早發現并糾正患者的貧血狀態,就能夠降低貧血因素對于病理的促進作用,從而減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同時,患者出現貧血癥狀后,還會引發一系列的身體代謝異常,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臨床應注重糾正患者貧血癥。

2.3控制高血壓

通?;颊弑粰z查患有早期糖尿病腎病時,很大程度上要參考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壓。而高血壓也是早期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能夠進一步影響患者腎臟的健康。對于患者高血壓進行預防和控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糖尿病腎病的發展速度,減少糖尿病腎病對腎臟的損傷,減低末期腎病的出現概率。對于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應進行血壓的控制,一般將患者血壓控制在<17.2/10.6 k Pa。在控制患者血壓方面,臨床科采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效果比較理想。實際上,在臨床的實踐中,一旦發現患者開始有蛋白尿發生,就可以臨床給藥ACEI,并不用十分關注患者是否有高血壓癥狀發生。臨床中采用ACEI除了能夠穩定患者血壓,還可以通過血壓依賴性腎小球血液動力學效應、非血壓依賴性腎小球血液動力學效應及非腎小球血液動力學效應,以實現控制患者蛋白尿的目的。越來越多的醫學循癥實踐都表明,ACEI藥物在預防和控制早期糖尿病腎病方面的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

2.4低蛋白質攝入

早期糖尿病腎病已經出現腎小球內血流動力學的變化,這些細微的變化在長期作用下會導致腎小球的損傷,造成損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尿蛋白的出現引起了腎臟內血流的動力學變化。臨床中以限制患者的蛋白質量和種類的攝入作為防治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措施之一。高蛋白飲食不僅會造成患者腎臟代謝壓力,加重腎小球內血流動力學的改變。

早期糖尿病出現后,患者體內的蛋白質代謝出現異常,蛋白質無法正常進行合成,同時在糖類的生成方面則變強,引起糖類在體內的過度形成,進而引發高血糖癥。而糖尿病腎病患者合并高血糖癥后,所排出的蛋白質會同時增加患者對于蛋白質的代謝損傷,如果此時患者蛋白質攝入量不夠,就會表現為體內氮元素的失衡,患者身形逐漸變瘦,出現貧血、免疫力下降等癥,嚴重者會經常性地感冒、身體感染,甚至傷及性命。而如果蛋白質的攝入量過多時,患者的腎小球會出現高灌注、高濾過,并隨著蛋白質攝入量的增加不斷加劇這種情況發生,導致糖尿病腎病病情加重,對患者腎臟的損傷也進一步加劇。所以在臨床中應嚴格控制患者的蛋白質攝入,在飲食中多食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動物蛋白質,如魚、禽、牛肉、瘦豬肉、牛奶等,尤其是牛奶及其奶制品都是在糖尿病腎病發病期間可以優先選用的食品。牛奶中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能夠快速地被人體所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后,全程都不會產生核蛋白,對腎臟沒有過多的消耗,在臨床中被大力推廣食用。相對來說,植物蛋白中存在著大量非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其他營養元素,應在患病期間盡量少的食用。

2.5調整異常的脂代謝

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伴有脂代謝異常的現象十分普遍,而血脂異常帶給糖尿病患者極大的損害,可能導致動脈硬化,甚至會造成腎臟的損傷。在糖尿病患者中,脂代謝異常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血液流動力學,引發動脈硬化、栓塞等癥,甚至會直接導致腎臟病變,進而影響腎功能損害。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具有化學趨化作用,被巨噬細胞攝取后可刺激其產生生長因子及細胞因子,可促進腎細胞間質纖維化改變。同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還能增加氧自由基的產生,促進腎小球內過氧化物陰離子的生成,加快DN的進展。大量的醫學實踐也表明他汀類藥物不僅能夠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還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恢復內皮細胞功能,及抵抗炎癥的發生等。

3結語

糖尿病腎病的危害極大,在糖尿病腎病發病早期給予有效的預防治療能夠降低糖尿病腎病的進一步發展,降低腎臟疾病損傷發生的概率。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是在長期高血糖作用下,同時受到其它多種因素共同影響而出現的一種腎臟損害性疾病,一旦發病不予重視,末期導致腎病難以逆轉恢復。隨著世界范圍內的糖尿病患者數量持續增加,越來越多的患者和醫師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預防與治療加以重視。在糖尿病腎病早期對患者的血糖、血脂加以控制,科學調節飲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逆轉尿蛋白現象,減少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幾率。早期針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是一個綜合的防治過程,應當予以重視。

摘要:糖尿病腎病的發病原因仍在研究階段,目前還沒有十分合理的醫學解釋。早期糖尿病腎病如不盡早預防,一旦發展為腎臟疾病,將會給患者帶來不可逆轉的病害,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臨床應盡早發現早期糖尿病腎病,并加以防治。臨床中對于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防治以控制高血糖、糾正貧血、控制高血壓、低蛋白飲食、調整脂代謝等方法為主。通過對糖尿病腎病防治方法的闡述,以為臨床防治糖尿病腎病提供參考。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高血糖,防治,干預

參考文獻

[1] 王俊琪,張珍,陳明.糖尿病腎病中醫病機的探討[J].湖南中醫雜志.2013(1):59.

[2] 單國浩.百令膠囊輔治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31).

[3] 余傳芳.8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資料分析[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5.

[4] 黎漢吉.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糖尿病天地(臨床).2013(10):17-19.

[5] 余翠,熊錢穎,王李卓,等.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醫學綜述.2015(21):65.

[6] 張舒媛,王東超,李博,等.糖尿病腎病研究進展[J].世界中醫藥,2015(10).

[7] 黃慶聰.糖尿病腎病尿毒癥透析方法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學,2016(3):97-98.

[8] 寧晶娜,吳艷玲,婁衛民.氨氯地平聯合氯沙坦用于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老年患者的研究[J].西北藥學雜志.2016(2):41.

[9] 鄒濤.硝苯地平聯合卡托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療效[J].中國處方藥,2016(3):35-36.

腎病檢驗研究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究優質護理模式對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醫院收治的糖尿病尿毒癥老年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患者年齡匹配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法實施后的疾病控制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施優質護理模式后,觀察組患者腎功能改善率、血糖控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糖尿病尿毒癥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采用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滿意度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模式;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效果觀察

引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醫院收治的糖尿病尿毒癥老年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患者年齡匹配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所有患者年齡最小的是62歲,最大的是88歲;平均71歲?;颊呔鶎ρ芯恐橥獠⒑炇鹗跈鄷?。

1.2方法

(1)同伴支持:組織相近時間段就診的患者組成糖尿病腎病同伴支持小組,選取1名為同伴支持組長(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自愿參與、病情控制好、自我管理能力強),對小組長進行糖尿病腎病知識的培訓。同伴小組每月至少舉行1活動,包括復診時會談、微信群聊、結伴運動等,相互分享經驗以及情緒體驗,同伴小組長進行相應的指導,并將存在的問題,反饋給醫護人員,以便于給予重點干預。(2)尊重需要。首先要強化健康教育,糾正患者的不良認知,幫助患者設計應對方法,讓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疾病、積極對待治療,了解胰島素治療、血液透析治療對其日后正常生活、工作的積極作用,從內心認可自己患者的身份。鼓勵患者多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交往活動,恢復與朋友、同事的往來,重拾往日友誼。(3)自我實現的需要:幫助患者回顧不良生活行為方式,講解其對患者治療、病情進展的不良影響。強調自我管理患者病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請同伴組長現身說法,讓患者參與到自身的飲食、運動方案的制定中,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其意識到自身在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其參與糖尿病病友活動、尿病講座等促進患者互相關愛實現自我價值。(4)飲食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飲食健康教育?;颊呷朐汉蠼⒔】禉n案,記錄患者病情、血糖指標以及飲食喜好。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了解患者飲食偏好,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合理飲食對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普及糖尿病腎病疾病知識、危險因素以及注意事項等,說明飲食禁忌?;蛲ㄟ^發放健康手冊、播放視頻等形式增強患者對飲食治療的正確認識,提高治療依從性。②家屬指導。鼓勵家屬配合護理工作,督促患者遵照醫囑合理飲食,向家屬強調合理飲食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給予患者情感支持,落實飲食治療計劃,督促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疾病控制效果比較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腎功能改善和血糖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患者的13.3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方法后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6.67%,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近年來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升高,導致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數量也大幅度增加,患者腎臟功能受損,逐漸發展為終末期糖尿病腎病,導致腎功能減退,使毒素不能有效排出,若不能及時控制會發展為腎衰竭,增加治療難度且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目前臨床主要采用透析治療來清除血液中毒素和多余水分,緩解疾病發展,主要有HD和PD兩種方式,研究顯示,兩種透析方式均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但從實際應用效果上看,兩者各具優勢和不足,而本研究證實兩種透析方式均可有效清除血液中雜質,但HD可獲得更充分的透析效果,PD在緩解炎癥水平改善營養狀態方面更具優勢。糖尿病腎病患者體內存在微炎癥狀態,而CRP、IL-6、TNF-α是常見炎癥指標,這些炎癥因子不僅可以介導炎癥反應,擴大炎癥反應,引起內皮功能障礙,加劇機體損傷,還可引發脂代謝異常,誘發胰島素抵抗,且長期的炎狀態還會影響機體蛋白質合成,增加蛋白質代謝,加上長期透析治療對蛋白的消耗,會使患者發生營養不良,導致ALB、TP、Hb水平下降。通過透析治療可清除毒素,緩解腎臟壓力,改善炎癥狀態,提高營養水平,有助于維系健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模式對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能夠增強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蔡萍萍.優質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2):90-91.

(贛州市人民醫院  江西贛州  341000)

腎病檢驗研究論文范文第6篇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發生院內感染病例, 其中男56例, 女44例;年齡18~68歲。查閱100例患者病歷, 按有關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對院內感染情況進行診斷, 并對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

1.2 診斷標準

1.2.1 腎病綜合癥的診斷標準

(1) 大量蛋白尿, 24h尿蛋白量>3.5g; (2) 低蛋白血癥, 血漿白蛋白低于30g/L; (3) 水腫; (4) 高脂血癥; (5) 根據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排除繼發性腎小球疾病。

1.2.2 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 的診斷

按美國風濕病協會1982年修訂的SLE診斷標準。狼瘡性腎炎的臨床診斷依據為尿檢異常[尿蛋白 (++) 以上和 (或) 尿沉渣中每高倍視野紅細胞>5個]和 (或) 腎功能異常, 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尿檢或腎功能異常。

1.2.3 腎功能不全患者

根據血肌酐水平178~707umol/L, 為慢性腎衰者。

1.2.4 尿毒癥

為維持性血液透析者, 血肌酐>707umol/L, 需規律血透維持生命。

2 結果

2.1 院內感染發生率

狼瘡性腎炎總數54例, 發生院內感染22例, 院內感染發生率40.7%;腎病綜合癥總數136例, 發生院內感染26例, 院內感染發生率19.1%;腎功能不全 (血肌酐<707µmol/L, 行保守治療) 總數272例, 發生院內感染30例, 院內感染發生率約11.0%;尿毒癥總數216例, 發生院內感染18例, 院內感染發生率約占8.3%, 詳見表1。

2.2 感染部位

本研究院內感染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上呼吸道感染占46%, 肺部感染占22%;其次為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皮膚、軟組織等, 詳見表2。

2.3 發生院內感染的時間

狼瘡性腎炎患者、尿毒癥、腎功能不全住院后發生院內感染最快的是腎病綜合癥患者, 其次為狼瘡性腎功能不全, 詳見表3。

3 討論

腎病綜合癥、腎功能不全、狼瘡性腎炎、尿毒癥4種疾病為腎內科常發病, 同時也是腎內科發生院內感染最多的疾病。

本研究中腎病綜合癥、狼瘡性腎炎院內感染發生率為19.1%、40.7%, 明顯高于尿毒癥和腎功能不全患者。文獻報道腎病綜合癥發生院內感染最多占43.3%~51.9%, 腎病綜合癥患者院內感染率高, 首先有疾病本身的因素, 即大量蛋白尿使蛋白大量丟失, 血清IgG水平下降,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紊亂, 主要系補體旁路B因子下降及白細胞功能受損;其次大劑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應用, 抑制了人體免疫細胞功能, 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很多國內外文獻報道, 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癥, 尤其是聯合應用易發生感染, 加重病情, 合并癥多, 預后差, 需高度重視。

SLE是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突出表現為多系統、多臟器受累。有嚴重的免疫功能紊亂, 由于免疫病理損傷患者的皮膚粘膜屏障, 使病原菌入侵有了較為便利的途徑;SLE患者吞噬細胞的作用減弱, 補體成分減少, NK細胞 (自然殺傷) 的數量減少、功能下降, IL-1、IL-2等細胞因子水平減低。

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癥患者院內感染發生率分別為11.0%、8.3%, 明顯低于腎病綜合癥、狼瘡性腎炎患者, 但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癥基數大, 幾乎與腎病綜合癥、狼瘡性腎炎相當。因此, 也應重視防止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癥患者院內感染的發生。造成慢性腎功能不全醫院感染的因素很多。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血漿中存在抑制白細胞活性的多肽抑制因子, 白細胞趨化性受損, 導致中性粒細胞功能受損;慢性腎功能不全常伴有淋巴細胞減少, 淋巴細胞功能障礙, 導致免疫功能受損;患者尿液生成減少, 對泌尿道沖洗作用減弱;同時慢性腎實質損害致腎內瘢痕形成, 引起腎單位尿流不暢, 致病菌易潴留繁殖, 而抗生索不易在局部達到有效藥物濃度。

慢性腎衰并血透患者院內感染可能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1) 免疫功能下降:維持性血透患者有細胞免疫功能的低下, 白細胞移動和吞噬功能減弱, 而尿毒癥患者食欲不振、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貧血、輸血等又進一步削弱患者的抵抗力。 (2) 營養不良:血透患者多有營養不良, 特別是蛋白質缺乏, 原因是透析中喪失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質的缺乏導致淋巴細胞減少和功能的降低。

本組資料提示腎病綜合癥、狼瘡性腎炎患者醫院感染率明顯高于同期住院的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患者, 并且住院后至發生院內感染的時間也短。兩者比較最大的差別就是腎病綜合癥、狼瘡性腎炎患者均用激素與免疫抑制劑。因此, 激素與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增加了院內感染發生的機遇、縮短了院內感染的時間。管理好此類患者可有效控制院內感染發生。

腎病綜合癥、狼瘡性腎炎、腎功能不全、尿毒癥4種疾病的共同特點是患者的免疫力低下, 而以腎病綜合癥、狼瘡性腎炎使用激素與免疫抑制劑后更為嚴重。要降低上述疾病的醫院內感染率, 調整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而要達到這一目的, 治療原發病是必須的。腎病綜合癥、狼瘡性腎炎正規有效的治療可使大部分患者蛋白尿減少, 浮腫消退, 血清白蛋白及IgG水平上升, 住院時間縮短, 免疫功能恢復, 從而減少感染的發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要掌握好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使用指征、用法、用量。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在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同時, 尤其在沖擊治療時應用對預防感染的發生可取得良好效果。對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患者能降低毒素、增強免疫力、改善內環境, 能有效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率。

摘要:目的 探討幾種腎病常見病感染的臨床特點及防治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院內感染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總結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 (LN) 、腎功能不全、尿毒癥這4種疾病的醫院感染發生率與發生院內感染的時間。結果 上述4種疾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分別為19.1%、40.7%、11.0%、8.3%。結論 這幾種疾病的共同特點是患者的免疫力低下, 要降低其醫院內感染率, 重視病室空氣質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院內感染,腎病綜合癥,腎功能不全

參考文獻

[1] 李弋南, 張燕林.原發性腎病綜合癥院內感染[J].分析及防治, 2007.

[2] 白燕, 任愛紅.腎病綜合癥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臨床研究[J].臨床薈萃, 2006 (21) .

[3] 王荔.狼瘡性腎炎并發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J].透析與人工器官, 2006.

[4] 林海英, 張麗敏.腎臟病院內感染的調查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06, 7.

上一篇:課例研究職教論文范文下一篇:外國制造業探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