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學養成教育實施計劃范文

2023-10-03

中學養成教育實施計劃范文第1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在素質教育中,應該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諧發展?;谝陨险J識,我們認為在少年兒童良好品格習慣的培養上,應該集中在三個大的方面即:

一、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為指導思想,以少年兒童生理和心理階段的新的劃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規律為理論依據,以新課程標準和理念為準則,以目前我校學生的思想實際為實踐依據,以未來社會對少年兒童的要求為教育目標,以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為目的,積極的探索小學階段好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通過采取各種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凸現個性,培養一代新人。

二、小學生好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的內容

所謂小學生好習慣的養成教育,一般物指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教育。從廣義上說,小學生好習慣養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礎的心理素質、思想素質,包括思維方式、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生存能力,健康體魄的培養和教育。狹義的小學生好習慣養成教育單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規范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而且特別是指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具體劃分為以下幾點: (一)、生活好習慣

1、在家里不任性,自己的行動應事前告訴家長,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長打招呼。

2、經常使用"您好"、"謝謝"、"請"、"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在家也講普通話。

3、未經允許,不亂**翻別人的東西,進入他人房間先輕敲房門,別人同意后才可以進入。

4、待人有禮貌。見了客人主動打招呼,起立讓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時要送出門外,并說"再見"。

5、能認識到家庭、學校都是集體,懂得個人要服務于集體,少數服從多數,有事大家商量;懂得做事情要與別人合作,善于征求他人的意見,善于向他人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議。

6、注意安全,不玩火,不亂動家用電器,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7、注意關心國家大事,每天收聽、收看新聞。

8、節約用電、用水,節約糧食,勤儉節約,反對浪費。

9、自己洗手、洗臉、洗手絹等小衣物。自己削鉛筆,自己疊被子、疊衣服,自己收拾床鋪,整理書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0、幫家長收拾飯桌、掃地、抹桌凳、擇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里經常開窗透風。

11、飯前喝水潤喉,每日三餐按時進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售、不暴飲暴食,樸素節儉,不亂花錢。

12、早晚刷牙,飯后漱口,飯前便后及時洗手,睡前洗腳。勤剪指(趾)甲、勤洗頭勤洗澡。按時起居作息。

13、未經家長同意,不看電視、不看有害的書,按時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證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14、不早到校,上課前半小時離家;放學后不在校內外逗留,及時回家。

15、家長叫時,應馬上停下自己的事情,及時應答,不拖拉。

16、在家能按時、獨立完成作業,不用家長陪學,先做完作業后休息。

17、遇事愛問"為什么",勤于思考;相信科學,不迷信更不能參加迷信活動。 (二)、學習好習慣

18、讀書聲音哄亮,充滿感情,使用普通話。

19、讀書寫字做到"頭正、身直、足平、臂開",姿勢正確,書寫工整,卷面整潔,懂得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

20、上課前做好課前準備,準備好本節課需要的書、練習本和工具。

21、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提出問題。

22、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書寫工整、規范。

23、課外時間多讀書、讀好書,與圖書交朋友;讀書時,勤做筆記,注意積累材料,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4、愛惜學習用品,自己的學習用品分類擺放,整潔有序。

25、懂得字典是無言的老師,養成勤查字典的良好習慣。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勤于思考,不懂就問,善于積累材料。

26、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主動求學。

27、能早起晨鍛,為一天的學習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8、寫完作業至少再從頭到尾檢查一遍,確認沒有錯誤后才可收拾,嚴肅、虛心、認真負責。

(三)、學校好習慣

29、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曠課,有事或有病須向班主任請假。

30、入校時,不帶零食,并根據班級所在方向自動排成一隊靠邊走。

31、按時上兩操,做操態度認真,姿勢正確,不隨便說話,站隊快、齊、靜,散開集合不說話。

32、上課時不隨便下位、不隨便推桌椅發出聲響。

33、在走廊內要輕聲慢步,上下樓梯要靠右邊,不在樓道內大聲喧嘩、追來跑去。

34、課間做有益活動,不在教室敲桌凳、不罵人、不隨便外出、不隨便進花園、園地,不亂涂亂畫,不吃零食。

35、見到師長主動問好,不欺負、不侮辱小朋友,不給別人起綽號,也不叫別人的外號。

36、升國旗、奏國歌時,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有愛國意識,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37、有主人公意識,能對班級集體提出合理的意見或建議,自覺服從大家的意見。

38、放學時,站隊離校,站隊和行進都有要整齊有序,不說話不打鬧,出校后,根據回家方向列隊而行,騎自行車的同學出校門到指定地點方能上車。

39、坐班車的同學上下車要遵守紀律,不要擠,在車內不打鬧,不亂說話。 40、在學校里和老師同學交流要講普通話。

41、做事有恒心,有耐性。成功后不驕傲,失敗后不自卑。 (四)、社會好習慣

42、借東西要及時歸還,損壞東西要賠償;拾到東西要歸還失主或交公,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43、團結他人,心地善良,遇事多為別人著想,不損人利己,做到"心中有他人"。

44、不譏笑別人的生理缺陷,同情并幫助貧困者和殘疾人,

45、遇見外賓有禮貌,熱情大方,不卑不亢,不圍觀尾隨。

46、謙虛、誠實、待人誠懇,與人交往重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做到,說做一致,不說謊話、不騙人,有錯就改。

47、不隨地吐痰,不亂扔亂放垃圾,主動撿拾廢物,能自覺維持環境衛生,

48、遇到壞人壞事要主動、及時向家長或老師報告,敢于、善于同壞人壞事作斗爭。

49、愛護公共財物,不亂觸亂摸,不亂涂亂畫。

50、遵守公共秩序,不打鬧,不喧嘩,不罵人,不干擾影響別人。

51、關心、尊重他人,乘車、坐船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不私拿、私拆別人的信件,

52、遵守交通規則,來回靠右行走,不違章騎車;不在公路、鐵道、路口等有危險的地方玩耍。

53、遵守校規校紀和國家法律法規,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54、熱愛勞動,力所能及地參與社會生活,自覺服務公眾。

55、關心身邊環境的變化,搞一些有關環境、自然的小調查、小研究,并對環境保護提出合理的意見或建議。

56、自覺維持環境衛生。

57、自覺使用"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禮貌語言。

58、走路抬頭、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三、活動實施的方法:

(一)實施思路

突出課堂教學主陣地這個重點,抓課堂教學研究。課外注重研究對學生實踐活動的指導,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堅持正面正確引導學生,引導學生主體參與。創設形式多樣的導行氛圍,使學生在形象生動中受到教育,認識自我,規范自我,完善自我。"糾錯"要與"導行"相結合,及時糾正學生不良習慣。

(二)實施方法

1.教師培養學生好習慣的方法

(1)嚴格約束,規范訓練。

(2)個別接觸,個別談話。

(3)采用強化辦法。

(4)對于不良行為的學生要采用科學的矯正方法。 2.家長培養學生好習慣的方法:

(1)塑造好家長自己的形象。

(2)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臨下。

(3)家長要及時的鼓勵和表揚。

(4)家長對孩子要加強引導。

(5)讓孩子做有限的選擇。

(6)適當采用自然懲罰法。

(7)培養執行好習慣的技能。

(三)、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教育階段

1、成立由學校"好習慣養成"教育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

2、全校動員,人人參與,結合本校實際,尋找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確定教育重點,制造出適合本校實際的《好習慣養成細則》,做到統一要求,統一布置。

3、印發《好習慣養成細則》組織學生學習,利用板報、宣傳欄、廣播等廣為宣傳。

4、發揮德育網絡的作用。了解學生在家中的習慣表現,共商習慣教育的方法;與各教育點取得聯系,接受有關信息。

5、要求低年級學生會讀并知道《好習慣養成細則》中的內容要求。

第二階段:實施操作階段

(一)組建"偵察隊",制定實施計劃

1.以中隊為單位,組織發動少先隊員從公共衛生,個人衛生、飲食衛生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習。并以班級為單位召開主題隊會,選出急需克服的前3個陋習。

2.指導隊員們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等文件,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自己的"作戰計劃"(克服這些陋習的具體措施)

3、學校少先大隊結合各中隊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確定教育重點,制定出適合本校實際的《好習慣養成細則》。

(二)、引導隊員以實際行動向這些陋習發起挑戰

1、發出"作戰令"--印發《好習慣養成細則》組織學生學習,利用板報、宣傳欄、廣播等廣為宣傳。

2、各年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于樂。各班以點帶面開設好習慣養成示范課,各年級從中挑選一節優質課參加學?!断蛏盥曢_戰--好習慣養成教育》示范課,可以有演示、競賽、評比、演講、故事、兒歌、小品、啞劇、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隊員熟記自己當前最應當克服的陋習和最急于養成的10條好習慣。

3、設立解決問題信箱,請有經驗的老師和能干的隊員,為"陋習"會診,幫助他們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全校上下開展一次大規模的"殲滅戰",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克服排查出的"陋習"。

5、培訓學生骨干,自覺執行《細則》。對部分較差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6、典型引路,定點、定服務對象,為好習慣教育活動提供實踐的機會;二是以校歌、校訓、校規、校史、校服為教育系列,增強學生的榮譽感,提高執行好習慣的自覺性。

(三):檢查督導,進一步鞏固"戰果"

1、學校成立"告別陋習養成好習慣"小隊,在學校、社區、家庭中爭做小宣傳員,宣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監督同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以小隊為單位,進行"克服陋習好辦法對對碰"活動,比比誰的辦法好。

3、以"好習慣成就好人生"為主題,進行征文、歌謠創作比賽。

4、少先隊負責調查,低年級學生進行口頭、情境設置的抽查。

5、學校設立督導崗,級部設立執勤崗,及時糾正學生違反好習慣的行為。

6、少先隊"三個常規"(一日常規、紀律常規、衛生常規)一天一檢查,"四個規范"(語言、行為、儀表、環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師、科任老師)共同目標,"三條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第三階段:進行總結,評選表彰(評出"向生活陋習開戰--好習慣養成"小隊標兵)

1.各級部、班級評選"小隊標兵"。 2.學校召開好習慣教育活動情況匯報會和經驗交流會。評選"向生活陋習開戰--好習慣養成"優秀小隊和優秀輔導員。

3.表彰優秀集體和個人,推動好習慣教育活動向縱深發展。由養成生活好習慣推向養成學習好習慣和社會好習慣,把學生的好習慣進一步推廣到家庭、社會。

在小學生中間開展養成教育,對于加強小學生文明禮貌和日常行為訓練,實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不僅具有現實意義,而切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月龍小學

中學養成教育實施計劃范文第2篇

為整頓校風,嚴謹學風,加強學生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凈化學習環境,保證學生的正常生活秩序,促進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人格的發展與形成,根據教育部頒發的《關于高中建立學生檔案的暫行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有關文件規定,特制定建昌縣第三高級中學學生養成教育百分競賽實施條例。

二、養成教育百分競賽內容

(一)政治思想及道德規范

(二)文明禮貌、行為表現

(三)兩操及體育活動、大型活動

(四)日常生活及其它方面

三、實施對象:全體在校學

四、實施部門:學校各部門、全體教職工人員

五、操作方法

1.每個學期每生滿分100分

2.每個學期5個月競賽積分評定等級,95分以上為優秀(含95分),90-94分以上為良好(含90分),85-89分以上為及格(含85分),85分以下為不及格。年度操行評定按兩個學期累計計算。

3.{月考核}品德積分在一個月內被扣10分、15分、20分、25分者分別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記過、開除學籍處分。

4.{學期考核}凡是學期競賽積分扣分超過15分者給予警告處分;達到20分者(含20分)給予嚴重警告處分;達到25分者(含25分)給予記過處分;達到30分者給予留校察看處分;30分以上將勒令退學。

5.凡受到學校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等紀律處分的學生,如被撤銷,不記入檔案,否則記入學生檔案。

六、扣分細則

有下列違紀行為者每人每次扣2-10分,情節較重或特殊時期加倍扣分。

(一)政治思想及道德規范

1.不參加升國旗儀式或升旗時站姿不端正、講話者扣2分。

2.不參加集體活動或參加集體活動時不聽從指揮調動者,如說笑、打逗、打瞌睡、吃零食、扔紙削等扣2分。

3.勞動時表現不積極,值日遲到或態度不認真者扣2分。

4.在校園內行為不檢點,如罵人、說臟話等扣5分。

(二)文明禮貌、行為表現

1.見到學校領導、教師熟視無睹、不打招呼者扣2分。

2.周一至周五在校園內不穿校服(特殊天氣除外),在校內穿拖鞋、高跟鞋者扣2分。

3.染發(非黑色)、燙發、梳奇異發型(女生留披肩發、盤發,男生留長發),化妝、留長指甲、涂抹指甲或佩戴各種裝飾者扣2分。[本項每周檢查一次]

4.在教學區內(包括實驗室、教室、食堂、樓梯)內大聲喧嘩;在走廊、樓梯逗留,行走時不按右側通行、摟肩扯背、并行前行及在走廊或教室內坐桌子、窗臺者扣2分。

5.遲到早退者扣2分。

6.預備鈴響后未停止活動、未及時進入教室、未在規定時間內坐好座位;未聽到下課鈴聲或通知隨便走出教室者扣2分。

7.自習課上(包括實驗室、機房等)坐姿不端正、趴桌子,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如喝水、

吃零食、傳紙條、回頭、照鏡子、轉筆等)及其它一切有礙學習的行為扣2分。

8.體育課不穿運動服、運動鞋,上課鈴響不迅速站隊、提前離開課堂者扣2分。

9.進入實驗室、微機室不按編號入座,不服從分配者;進入微機室不按教師要求隨意觸

動顯示器、鍵盤、鼠標等,私自攜帶光盤、游戲軟件等扣2分。

10.在走廊、教師內拍、踢籃球、足球,課間操時在操場玩足、籃、排球者扣2分。

11.校內騎自行車、不按指定地點存放及不服從學校安排者扣2分。

12.在校園、教學樓內不保持室內衛生、亂扔雜物紙削、隨地吐痰者扣2分。

13.不服從值周教師批評者扣2分。

(三)兩操及體育活動、大型活動

1.間操站隊不及時到指定定點位置站隊、聊天說話、站姿不規范、不聽從指揮、不穿校

服(周

六、日除外)者扣2分。

2.做操不按節拍、不到位、不用力,做操結束后不聽從指揮隨意亂動者扣2分。

3.出操回歸時步調不一致,擺臂不到位者扣2分。

4.體活集合遲到,中途回教室,去廁所者扣2分。

5.違反塑膠場地管理規定者扣2分。

6.課間活動時未到指定活動場地(操場)活動者扣2分。

(四)日常生活及其它方面(有下列行為者加倍扣分)

1.在黑板、書桌亂寫亂畫、亂扔粉筆頭、罵人說臟話、給同學起綽號者扣5分。

2.同學之間搞生日聚會、互贈禮物(送花籃、蛋糕等);在校園內放煙花爆竹;平安夜

互送禮品、放孔明燈者扣5分。

3.破壞校園花草樹木;隨便推拉教室或走廊門窗,破壞墻壁開關等校園設施者扣5分。

(被抓學生不但扣分還要進行設施的維修、賠償)

4.故意浪費糧食亂扔食物;白天開燈(特殊天氣除外);打開水龍頭走后不關者扣2分。

5.不按指定位置擺放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者扣2分。

6.吃零食,在校園內吃瓜子、嚼口香糖者扣5分。

7.在校園內打撲克、下棋或使用文曲星、電子詞典等玩游戲、聽音樂者扣5分。

8.校內期間在走廊、操場等處使用手機者扣5分。

9.擅自離校者扣10分。

七、校級處分細則

(一)凡有下列行為者開除學籍或勸退離?;虿挥璁厴I

1.有偷盜行為或觸犯各種刑法,受到法律制裁者。

2.打架、勾結校外人員打架或來校滋事,擾亂學校秩序、威脅他人安全或攜帶管制刀具

者;學生打架被刑事拘留者。

3.在校期間談戀愛者,造成極壞影響者。

4.漏宿3次者(包括上網)(漏宿1次扣10分)。

5.累計逃課、曠課10天以上者(不包括100節課)。

(二)凡有下列行為者給予留校察看處分

1.故意損壞公物情節嚴重者(除給予相應紀律處分,還需加倍賠償)。

2.凡故意擾亂課堂教學秩序者,故意擾亂考場秩序者。

3.吸煙、喝酒、賭博者,造成影響不良者(一次扣5分)。

4.進游戲廳、網吧、錄像廳、歌舞廳、臺球廳者???0分

5.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打架造成不良影響者(打架一次扣10分)。

6.漏宿2次者(包括上網)。

7.累計逃課、曠課7天以上者(不包括70節課)。

8.考場作弊、違反考試規則,不聽監考人員勸阻并頂撞監考人員(給予留校察看處分同

時并扣10分)。

9.凡男女交往行為不雅或給他人介紹對象。

10.向同學傳播不健康、黃色、違禁的書畫、歌曲、錄像等(給予留校察看處分同時并

扣10分),情節嚴重者交公安機關處理。

(三)凡有下列行為者給予記過處分

1.跳躍學校圍墻、鉆欄桿外出或進入校園(跳鉆學校圍墻扣10分)。

2.累計逃課、曠課50節以上者(不含50節)。

3.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打架,未造成后果。

(四)凡有下列行為者給予嚴重警告處分并扣5分

1.凡是沒有經過學校批準,將社會閑雜人員帶入學校者。

2.破壞環境衛生、向墻上扔球、向窗外潑水、在墻壁玻璃上亂涂亂畫、用腳蹬教學樓內

墻壁。

3.不尊重師長,有頂撞師長及工作人員的行為。

4.累計逃課、曠課4天(不包含40節課)。

(五)凡有下列行為者視情節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處分

1.在校園內罵人。

2.累計逃課、曠課3天以上(不含30節)。

3.漏宿一次給予嚴重警告處分并扣10分。

4.在自習、上課、集會期間玩手機發短信行為給予警告處分并扣5分。

說明:未列入的校園教育實施條例視具體情況而定。

注:凡受到紀律處分的學生,必須由家長親自到校簽字。從處分決定公布之日起,畢

業前方可由本人提交撤銷處分的書面材料,然后由學校對其進行考核。經核實確有悔改表現,

有考核加分,且期間操行評定良好以上者,學校將撤銷對其的處分決定。

八、加分細則

1.對社會和學校、班級有突出貢獻的學生,學校將視具體情況酌情予以加1-5分。

2.在響應學校及班級號召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學校將視具體情況酌情予以加1-2分。

3.學生做好人好事,學校將視具體情況酌情予以加1-5分(含拾金不昧、積極參加校內外公益活動受到表樣等行為)。

4.在期中或期末考試中,根據學校表獎標準,獲得優秀成績獎者予以加1或2分(班級

前五名每人加2分;第6-10名每人加1分)。

5.在學期表獎中,根據學校評選標準,獲優秀學生干部予以加3分;獲得三好學生者予

以加2分;獲得優秀團員者予以加1分。

中學養成教育實施計劃范文第3篇

—— “養成教育”特色學校實施方案

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豐富辦學內涵,優化學校教師隊伍和學生日常行為養成教育,提升學校品味,加快特色學校建設步伐,依據上級文件精神,經過全校師生的精心論證,確定“學生養成教育”為我校的創建特色。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為了使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符合具體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加強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舉止,形成良好的校紀校風和班級班風,現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校素質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禮儀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習慣、節約習慣、安全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于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提出背景

1、寄宿制學校加強養成教育是學生成長規律的內在要求。

寄宿制學校學生在校時間多,學生生活在學校,學習在學校,活動在學校,學校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生活實踐的空間。但如果寄宿生的吃、住、行、生活、學習得不到一個妥善的合理的管理,那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就無從談起,所以從人的成長規律要求,寄宿制學校必須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

2、寄宿制學校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彌補了家庭教育的缺陷。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在他們的身上傾注了太多的愛,學生在家里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讓他們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更為可怕的是家長把孩子的一切勞動都包下來了,這樣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差,缺乏必要的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出的一系列問題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應該面對的一個嚴峻的問題,要切底改變這種狀

況 ,就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寄宿制學校進行養成教育有其潛在的優越性和重要性,彌補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中的缺陷。

3、寄宿制學校加強學生養成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強調養成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任務決定的,中小學的根本任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術和身體心理素質,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存,學會健體”。其次,養成教育也是全面貫徹方針的需要。我們的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養成教育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系,良好的行為習慣一旦養成,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良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公德,有理智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約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5、通過“安全習慣”教育,時刻牢記“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實增強安全意識。

四、實施細則

1、禮儀習慣

(1)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2)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寄宿生在校須外出時,要請假,并跟班主任說明去向)。

(3)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要主動向老師問好,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4)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

“報告”。

(5)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不欺負弱小同學,不叫同學綽號。

(6)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7)講話文明,不說臟話。

2、生活習慣

(1)按時起床,不睡懶覺。

(2)起床、穿衣、洗漱、整理房間、吃飯行動快速、做事利索。

(3)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在路上打鬧,不進網吧、游戲室、歌舞廳等不健康場所。

(4)講究個人衛生,經常剪指甲,不染發、不留長發,不穿奇形怪狀的衣服,穿戴整潔,不穿拖鞋進教室。

(5)積極主動打掃教室、寢室、不帶瓜子、糖果等進入校園,不亂扔拉圾,不亂涂亂畫。

(6)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

(7)寄宿生按時就寢,按時起床,尊重他人,不在寢室里講話,更不能大聲喧嘩。

(8)要準時整理寢室,確保寢室整潔、干凈。

3、學習習慣

(1)讀書聲音哄亮,充滿感情,使用普通話。

(2)讀書寫字做到“頭正、身直、足平、臂開”,姿勢正確,書寫工整,卷面整潔,懂得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

(3)上課前做好課前準備,準備好本節課需要的書、練習本和工具。

(4)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提出問題。

(5)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書寫工整、規范。

(6)課外時間多讀書、讀好書,與圖書交朋友;讀書時,勤做筆記,注意積累材料,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7)愛惜學習用品,自己的學習用品分類擺放,整潔有序。

(8)懂得字典是無言的老師,養成勤查字典的良好習慣;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勤于思考,不懂就問,善于積累材料。

(9)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主動求學。

(10)能早起晨鍛,為一天的學習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11)寫完作業至少再從頭到尾檢查一遍,確認沒有錯誤后才可收拾。

4、節儉習慣

(1)用水用電要及時關閉開關,節約用水用電。

(2)愛護桌椅、門窗,不亂攀折樹木花草。

(3)穿戴大方得體,不追求穿戴,不跟他人攀比。

(4)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節約每粒糧食。

(5)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寢室用具。

(6)不亂花錢,不購買零食。

(7)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5、安全習慣

(1)上、放學路上注意安全,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當心來往車輛,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有人行橫道的走人行橫道線。

(2)不進入施工工地和危險地段玩耍。

(3)沒有家長的帶領,不得擅自到有危險隱患的地方

(4)不玩火,不觸摸電器設備。

(5)不準爬樹、不攀爬圍墻、不準坐在樓梯走廊的欄桿和騎在樓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樓梯等處追逐打鬧。。

(6)進行體育活動和勞動時,要有明確要求,嚴密組織,具體指導,用體育器材要掌握要領,擦洗門窗時沒有老師在場不得進行。

(7)嚴格遵守作息時間,不得提前到校,也不要遲到

(8)不購買“三無”商品,學會辨別過期變質食物,特別注意不在校門口購買零食。

(9)不得聽從和跟隨不認識的人離開學?;蚣彝?。

(10)年齡未滿12周歲的學生不得騎自行車上學。

五、具體措施

1、每周一利用升旗時間對學生進行一次愛國主義、理想主義、遵紀守法、文明禮儀等方面的習慣養成教育。

2、每月召開一至二次有針對性的主題班會。

3、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習慣教育,并填好“學生德育檔

案”。

4、通過每周四課外活動組織全體學生進行衛生大掃除,對學生進行一次體驗勞動的苦與樂教育。以此樹立學生熱愛集體、關心他人、勞動光榮的意識,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今日的事今日完成的好習慣,提高他們動手實踐的能力。

5、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對班主任進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方面的教法指導。

6、利用組織學生進行體育大課間活動時機,引導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在上好體育課、做好“兩操”的前提下,結合體個人興趣愛好和身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做到簡單易行,活動方便??蛇m用的運動項目有健步走、跑步、跳繩、踢毽子、打羽毛球等。

7、各班每天利用早晨和下午預備時間唱“一首”健康向上的歌曲,放松心情,陶冶情操,養成樂觀向上的良好品質。

8、每學期組織一次“法制教育講座”或“交通安全講座”,對師生進行安全、法制教育,增強師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識。

9、定期組織班主任開展“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經驗交流會”,對典型的經驗進行及時的總結和推廣。

10、每學期開展一至二次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11、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12、利用“溫馨提示”、“每日寄語”教育專欄,對學生的行為 進行引導,對良好習慣的養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13、組織少先隊大隊部對學生遵守行為習慣情況進行監護,對違反常規情況進行及時處理,每周進行一次匯總,并記入個人“德育檔案”,為將來的評優選模提供原始資料。

六、活動基本要求

1、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各班級要利用晨會、班會等形式進行廣泛的發動宣傳。給學生講清進行“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讓全體學生明確活動的目標和任務。

2、切實加強對推進“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的指導。要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通過比賽、觀摩、表彰等形式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

3、實行“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活動主體的互動和有機銜接。要充分利用“三結合”教育網絡的優勢,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家長為配合,實行互動和有機銜接。利用“家長會”、“走進家庭”等形式向家長們征求對開展“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做好改進和反饋工作,為開展好 “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 活動搭建平臺。

4、在實踐中逐步構建我校的“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特色。各班級要在活動過程中不斷豐富活動內涵,充實活動內容,總結活動成果,形成活動特色,為長期開展“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積累寶貴經驗。

七、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中學養成教育實施計劃范文第4篇

一、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酒泉市學生養成教育大綱》內容為基本內容和要求,以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循序漸進、逐步升華為基本原則,以學校、家庭、社會各有側重、緊密配合、環環相扣、持之以恒的嚴格教育和熏陶為基本措施,努力使全體學生逐步養成遵守社會公德和文明習慣行為,成長為遵紀守法的公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1、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客觀規律的原則。

2、將學生教育與當代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3、從實際出發將學生養成教育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原則。

4、尊重學生主體意識,注重通過學生自我認可、自我內化的原則。

5、努力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積極借鑒吸收世界所以民族優秀道德文化的原則。

6、大出著眼、小處著手、循序漸進、逐步升華的原則。

三、基本途經和措施

1、切實落實德育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切實把養成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和質的指標,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貫穿、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落實到學校的每一名教師。

2、努力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在學生養成教育方面目標一致、各有側重、相互配合的局面。

充分發揮學校在學生養成教育中的核心、主導、引領作用, 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教育和指導學生家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家教傳統和美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養成教育工作。積極與村領導建立經常廣泛的聯系,最大限度的調動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努力形成全社會都關心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格局。

3、努力建設高尚的校園文化。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 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努力形成優秀的校園文化和積極向上的校園文明風尚,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處處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園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4、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以身做責的榜樣和示范作用。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教育和建設工作,努力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熱愛學生、忠臣黨的教育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教師隊伍。以人民教師的高尚言行,時時處處 影響感染學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四、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一、二年級

(一)遵規守紀方面

1、學校紀律方面:

(1)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請假。 (2)按學校規定佩戴紅領巾或隊徽,保持紅領巾整潔。 (3)遵守課堂紀律。 (4)不打假,不罵人。

(5)了解并遵守考試紀律和規則. (6)不在墻面、課桌等處亂涂、亂畫、亂刻。 (7)集合站隊做到快、靜、齊,聽從口令。

(8)參加各種集會準時到達,期間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 (9)不在教室和教室外及操場上追逐喧嘩。 (10)游戲時自覺遵守規則。 (11)愛惜糧食,節約水電。 (12按時離校,按時回家。

2、社會規則方面

(1)愛護信報亭、候車廳、電話亭、垃圾箱、公共健身器材等公共設施。 (2)保護有益動物。 (3)遵守公共秩序。

(4)不攀折花木,不踐踏莊稼。

(二)學習方面

1、與態度相關的習慣 (1)勤奮刻苦。

每天按時、認真完成作業。 (2)仔細認真。

上課專心聽講,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課后及時復習。 (3)積極主動

課堂主動思考、發言,積極參與討論。 (4)虛心求教。

A、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請教別人。

B、別人請教問題耐心解答。

2、與學習過程相關的習慣。 (1)制定目標。

在家長或老師的幫助下,制定一個略高于自己現狀的學習目標。 (2)課前預習。

二年級開始可在課前適當閱讀教材。 (3)課前準備。

A、課前準備好課本、作業本、筆等學習用品。

B、課前做好精神準備。課間不參與過于激烈或興奮的活動。 (4)課堂聽講。

上課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5)作業及復習。

A、按時完成作業。

B、作業完成后及時檢查、驗證、上交。

C、及時改正作業中的錯誤之處。 (6)考試。

A、測驗、考試時獨立完成試卷。

B、以平和心態參加考試,力爭發揮最佳水平。

3、與能力相關的習慣 (1)觀察。

觀察事物時注意從事物的形狀、聲音、顏色、味道、數量等方面特征入手。 (2)閱讀與背誦。

A、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B、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感受語言的優美,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C、背誦優秀古詩文50篇以上。 (3)質疑。

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對感興趣的事物能提出問題。 (4)說話。

A、能大膽地發言或與別人進行交流。

B、說話口齒清楚。

C、逐步達到有層次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5)動筆。

A、逐步對寫話產生興趣。

B、寫自己想說的話。

C、寫出或向他人表述出想象中的事物。

D、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或感想。

E、在說話、寫話中多用自己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F、自覺用線段或符號把特別感興趣的詞句標注出來。 (6)書寫。

A、打好硬筆寫字基礎,養成良好書寫習慣。

B、了解漢字基本知識,鉛筆字寫得規范、端正、整潔。

C、在書寫中初步感受漢字的優美。 (7)實踐創新。

A、勇于提出不同看法。

B、積極接觸、了解新鮮事物,勇于親自實踐。 (8)獨立思考。

A、樹立“我能行”的意識。

B、獨立完成作業。

C、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先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再請教別人。 (9)合作共處。

A、樂于與他人共同完成學習與實踐任務。

B、承擔并努力完成自己分擔的任務。

C、主動為集體活動獻言獻策。

D、樂于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與他人分享。 (10)時間安排。

A、合理安排時間,做到有張有馳,勞逸結合。

B、在家長或老師的指導下制定作息時間表并努力執行。

C、知道利用業余時間看書學習。

D、做事不拖拉,今日事今日畢。

4、與生理相關的習慣 (1)站姿。

頭正、肩平、挺胸、直背、腿并攏、手下垂。 (2)坐姿。

頭正、肩平、挺胸、背正、腿并攏、腳放平,身體自然坐直。 (3)寫字姿勢。

A、頭正、肩平、身不歪。

B、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書本一尺。 (4)握筆方法。

A、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側面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拇指支住中指。

B、筆尖握得不緊不松,筆桿上端稍稍右偏,緊貼虎口,與紙面呈45度角。 (5)讀書姿勢。

坐姿、站姿端正,雙臂微曲拿書,視線與書本平面垂直,保持一尺距離。 (6)用眼衛生。

A、不在強光下讀書。

B、不在燈光昏暗的地方讀書。

C、不在移動的車上讀書。

D、長時間看書或看電影后要遠眺或做眼保健操。

E、不躺著或臥著看書、看電視。

F、不長時間地看電視或看電腦。 (7)用腦衛生。

A、上課時雙手輕握拳,增強注意力。

B、早上起床至第一節課前,盡量不要與人爭吵,

C、學習20分鐘后適當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

D、不同學科交替進行學習,避免疲勞,提高學習效率。

(三)禮儀方面

1、學校禮儀 (1)升旗儀式

A、參加升國旗儀式,衣著整潔,少先隊員戴好紅領巾。

B、脫帽肅立,面向旗桿方向立正站好,不交談或做其他動作。

C、升國旗奏國歌時面向國旗行隊禮或注目禮直到國旗升至桿頂。

D、唱國歌時要立正站好,目視前方,神態莊重,歌詞正確、音調準確,聲音洪亮。

(2)課堂禮儀

A、上下課起立,雙手自然下垂,向老師行注目禮,問好或道再見。

B、發言前先舉手,老師允許后再發言。

C、發言時口齒清楚,聲音適度。

D、老師提問時起立回答。 (3)課間禮儀

A、出入教室不擁擠。

B、不在教室內追跑打鬧、大聲喧嘩。

C活動時講秩序,不防礙其它同學活動。

(4)同學禮儀

A、每天初次見到同學時,互相問候。 B、不給同學起外號,或叫同學外號。 C、同學有困難時,熱情幫助。

D、需要借同學東西時,先征得其同意,用后及時歸還。 (5)尊敬師長禮儀

A、進校見到老師要鞠躬問好。 B、進老師辦公室喊“報告”,聽到“請進”或看到示意后,再進入。 C、尊重老師的勞動,認真上課。 D、下課時讓老師先離開教室。

G、和老師談話時站姿或坐姿要正確,眼睛注視老師,不隨便打斷老師的話。

2、家庭禮儀

(1)孝親敬長禮儀

A、離家或歸家時向家長打招呼。

B、認真聽長輩說話,不隨便打斷長輩的話。 C、對長輩、親友初識者稱“您”,不直呼其名。

D、聽眾長輩的正確教導,與長輩有不同意見多勾通。 (2)待客禮儀

A、主動熱情與客人打招呼,問好。、

B、在客人離開前不隨便翻動他們帶來的禮品。 C、收禮品,要經大人容許,雙手接過,并道謝。 3社會禮儀 (1)交往禮儀

A、會使用禮貌用語。

B、接聽電話時使用文明語言。 (2)外出禮儀

A、外出需要購票時主動買票。 B、不亂扔廢棄物,不隨地吐痰。

C、公共場所,不攀折花木,不踐踏草坪。 D、尊重他人,遇到問路,認真指導。 <四>、勞動方面

1、自我服務 (1)生活中

A、睡前自己洗腳,起床自己穿衣疊被。 B、衣服臟了自己洗換。 (2)學習中

A按照課程表,自己準備好學習文具。 B 自己整理書包,自己整理收拾課桌。

2、家務方面 (1)簡單家務

A會做收拾房間,掃地,擦桌子,倒垃圾等簡單家務。 B會買簡單的生活用具。 3111 (2)簡單家電 自己會開關電視機 <五>自我保護方面 1交通安全

(1)過馬路要靠右走。

(2)不在馬路打鬧,玩游戲。 (3)放學排好路隊 2活動安全

(1)不做危險游戲。

(2)集體活動時尊重老師的要求。 <六>衛生方面

1、不用手揉眼睛.

2、不亂掏耳朵.,不往鼻子里塞東西。

3、不用牙咬指甲。

4、早晚梳頭,力度適中。 三四年級:

(一)遵規守紀方面

1、學校紀律方面:

(1)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請假。 (2)按學校規定佩戴紅領巾或隊徽,保持紅領巾整潔。 (3)遵守課堂紀律。 (4)不打假,不罵人。

(5)了解并遵守考試紀律和規則. (6)不在墻面、課桌等處亂涂、亂畫、亂刻。 (7)集合站隊做到快、靜、齊,聽從口令。

(8)參加各種集會準時到達,期間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 (9)不在教室和教室外及操場上追逐喧嘩。 (10)游戲時自覺遵守規則。 (11)愛惜糧食,節約水電。 (12按時離校,按時回家。

(二)學習方面

1、與態度相關的習慣 (1)勤奮刻苦。

每天按時、認真完成作業。 (2)仔細認真。

上課專心聽講,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課后及時復習。 (3)積極主動

課堂主動思考、發言,積極參與討論。 (4)虛心求教。

A、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請教別人。

B、別人請教問題耐心解答。

2、與學習過程相關的習慣。 (1)制定目標。

在家長或老師的幫助下,制定一個略高于自己現狀的學習目標。 (2)課前預習。

提前閱讀新教材 (3)課前準備。

A、課前準備好課本、作業本、筆等學習用品。

B、課前做好精神準備。課間不參與過于激烈或興奮的活動。 (4)課堂聽講。

上課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5)作業及復習。

A、按時完成作業。

B、作業完成后及時檢查、驗證、上交。

C、及時改正作業中的錯誤之處。 (6)考試。

A、測驗、考試時獨立完成試卷。

B、以平和心態參加考試,力爭發揮最佳水平。

3、與能力相關的習慣 (1)觀察。

觀察事物時注意從事物的形狀、聲音、顏色、味道、數量等方面特征入手。 (2)閱讀與背誦。

A、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B、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感受語言的優美,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C、背誦優秀古詩文50篇以上。 (3)質疑。

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對感興趣的事物能提出問題。 (4)說話。

A、能大膽地發言或與別人進行交流。

B、說話口齒清楚。

C、逐步達到有層次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5)動筆。

A、逐步對寫話產生興趣。

B、寫自己想說的話。

C、寫出或向他人表述出想象中的事物。

D、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或感想。

E、在說話、寫話中多用自己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F、自覺用線段或符號把特別感興趣的詞句標注出來。 (6)書寫。

A、打好硬筆寫字基礎,養成良好書寫習慣。

B、了解漢字基本知識,鉛筆字寫得規范、端正、整潔。

C、在書寫中初步感受漢字的優美。 (7)實踐創新。

A、勇于提出不同看法。

B、積極接觸、了解新鮮事物,勇于親自實踐。 (8)獨立思考。

A、樹立“我能行”的意識。

B、獨立完成作業。

C、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先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再請教別人。 (9)合作共處。

A、樂于與他人共同完成學習與實踐任務。

B、承擔并努力完成自己分擔的任務。

C、主動為集體活動獻言獻策。

D、樂于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與他人分享。 (10)時間安排。

A、合理安排時間,做到有張有馳,勞逸結合。

B、在家長或老師的指導下制定作息時間表并努力執行。

C、知道利用業余時間看書學習。

D、做事不拖拉,今日事今日畢。

4、與生理相關的習慣 (1)站姿。

頭正、肩平、挺胸、直背、腿并攏、手下垂。 (2)坐姿。

頭正、肩平、挺胸、背正、腿并攏、腳放平,身體自然坐直。 (3)寫字姿勢。

A、頭正、肩平、身不歪。

B、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書本一尺。 (4)握筆方法。

A、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側面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拇指支住中指。

B、筆尖握得不緊不松,筆桿上端稍稍右偏,緊貼虎口,與紙面呈45度角。 (5)讀書姿勢。

坐姿、站姿端正,雙臂微曲拿書,視線與書本平面垂直,保持一尺距離。 (6)用眼衛生。

A、不在強光下讀書。

B、不在燈光昏暗的地方讀書。

C、不在移動的車上讀書。

D、長時間看書或看電影后要遠眺或做眼保健操。

E、不躺著或臥著看書、看電視。

F、不長時間地看電視或看電腦。 (7)用腦衛生。

A、上課時雙手輕握拳,增強注意力。

B、早上起床至第一節課前,盡量不要與人爭吵,

C、學習20分鐘后適當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

D、不同學科交替進行學習,避免疲勞,提高學習效率

(三)禮儀方面

1、學校禮儀 (1)升旗儀式

A、參加升國旗儀式,衣著整潔,少先隊員戴好紅領巾。

B、脫帽肅立,面向旗桿方向立正站好,不交談或做其他動作。

C、升國旗奏國歌時面向國旗行隊禮或注目禮直到國旗升至桿頂。

D、唱國歌時要立正站好,目視前方,神態莊重,歌詞正確、音調準確,聲音洪亮。

(2)課堂禮儀

A、上下課起立,雙手自然下垂,向老師行注目禮,問好或道再見。

B、發言前先舉手,老師允許后再發言。

C、發言時口齒清楚,聲音適度。

D、老師提問時起立回答。 (3)課間禮儀

A、出入教室不擁擠。

B、不在教室內追跑打鬧、大聲喧嘩。

C活動時講秩序,不防礙其它同學活動。

(4)同學禮儀

A、每天初次見到同學時,互相問候。 B、不給同學起外號,或叫同學外號。 C、同學有困難時,熱情幫助。

D、需要借同學東西時,先征得其同意,用后及時歸還。 (5)尊敬師長禮儀

A、進校見到老師要鞠躬問好。 B、進老師辦公室喊“報告”,聽到“請進”或看到示意后,再進入。 C、尊重老師的勞動,認真上課。 D、下課時讓老師先離開教室。

G、和老師談話時站姿或坐姿要正確,眼睛注視老師,不隨便打斷老師的話。

2、家庭禮儀

(1)孝親敬長禮儀

A、離家或歸家時向家長打招呼。

B、認真聽長輩說話,不隨便打斷長輩的話。 C、對長輩、親友初識者稱“您”,不直呼其名。

D、聽眾長輩的正確教導,與長輩有不同意見多勾通。 (2)待客禮儀

A、主動熱情與客人打招呼,問好。、

B、在客人離開前不隨便翻動他們帶來的禮品。 C、收禮品,要經大人容許,雙手接過,并道謝。 3社會禮儀 (1)交往禮儀

A、會使用禮貌用語。

B、接聽電話時使用文明語言。 (2)外出禮儀

A、外出需要購票時主動買票。 B、不亂扔廢棄物,不隨地吐痰。

C、公共場所,不攀折花木,不踐踏草坪。 D、尊重他人,遇到問路,認真指導。

(四)、勞動方面

1、自我服務 (1)生活中

A、勤洗頭,勤換內衣。

B、自己洗背心、短褲等各種衣服。 C、把用過的物品放回原處。 (2)學習中 A自己包書皮。

B 把看過的書分類,放整齊。 C隨時整理書包、書桌。

2、家務方面 (1)簡單家務

A主動幫父母摘菜,洗菜。 B飯后主動搶收餐桌。 C自己合理安排零用錢。

D、購買所需的學習生活用品。 (2)簡單家電 自己會開關電視機

(五)自我保護方面 1交通安全

(1)過馬路要靠右走。

(2)不在馬路打鬧,玩游戲。 (3)放學排好路隊。

(4)掌握簡單的交通常識。 2活動安全

(1)不做危險游戲。

(2)集體活動量力而行,不逞能。 (3)集體活動中,自覺遵守活動要求。

(六)衛生方面

1、不用手揉眼睛.

2、不亂掏耳朵.,不往鼻子里塞東西。

3、每天睡覺前用溫水泡腳。

4、積極參加課外、校外體育煅練活動。 五年級 :

(一)遵規守紀方面

1、學校紀律方面:

(1)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請假。 (2)按學校規定佩戴紅領巾或隊徽,保持紅領巾整潔。 (3)遵守課堂紀律。 (4)不打假,不罵人。

(5)自覺遵守考試紀律和規則. (6)不在墻面、課桌等處亂涂、亂畫、亂刻。 (7)集合站隊做到快、靜、齊,聽從口令。

(8)參加各種集會準時到達,期間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 (9)不在教室和教室外及操場上追逐喧嘩。 (10)游戲時自覺遵守規則。 (11)愛惜糧食,節約水電。 (12按時離校,按時回家。

2、社會規則方面

(1)愛護信報亭、候車廳、電話亭、垃圾箱、公共健身器材等公共設施。 (2)保護有益動物。 (3)遵守公共秩序。

(4)不攀折花木,不踐踏莊稼。 (5)不私折偷看他人信件。 (6)遇到壞人壞事主動報告。

(二)學習方面

1、與態度相關的習慣 (1)勤奮刻苦。

每天按時、認真完成作業。 (2)仔細認真。

上課專心聽講,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課后及時復習。 (3)積極主動

課堂主動思考、發言,積極參與討論。 (4)虛心求教。

A、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請教別人。

B、別人請教問題耐心解答。

2、與學習過程相關的習慣。 (1)制定目標。

A、正確看待自己,了解自已的學習情況。

B、制定一個略高于自己現狀的學習目標。 (2)課前預習。

提前閱讀新教材,提出問題,寫好預習筆記。 (3)課前準備。

A、課前準備好課本、作業本、筆等學習用品。

B、課前做好精神準備。課間不參與過于激烈或興奮的活動。 (4)課堂聽講。

上課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5)作業及復習。

A、按時完成作業。

B、作業完成后及時檢查、驗證、上交。

C、及時改正作業中的錯誤之處。

D、用一定的方法將所知識歸納整理。 (6)考試。

A、測驗、考試時獨立完成試卷。

B、以平和心態參加考試,力爭發揮最佳水平。

3、與能力相關的習慣 (1)觀察。

有意識地進行思考,不斷豐富自己的見聞,正視自己的獨特感受。 (2)閱讀與背誦。

A、經常讀書,看報。

B、誦讀優秀詩文,展開想象,感受語言的優美,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C、掌握一定的背誦方法。

D、能將背誦的素材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3)質疑。

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對感興趣的事物能提出問題。 (4)說話。

A、能大膽地發言或與別人進行交流。

B、說話口齒清楚。

C、逐步達到有層次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5)動筆。

A、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B、摘抄感興趣的片斷。 (6)書寫。

A、在用鋼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書寫速度。

B、用毛筆臨摩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C、在書寫中初步感受漢字的優美。 (7)實踐創新。

A、勇于提出不同看法。

B、積極接觸、了解新鮮事物,勇于親自實踐。 (8)獨立思考。

A、樹立“我能行”的意識。

B、獨立完成作業。

C、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先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再請教別人。 (9)合作共處。

A、樂于與他人共同完成學習與實踐任務。

B、承擔并努力完成自己分擔的任務。

C、主動為集體活動獻言獻策。

D、樂于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與他人分享。 (10)時間安排。

A、合理安排時間,做到有張有馳,勞逸結合。

B、在家長或老師的指導下制定作息時間表并努力執行。

C、知道利用業余時間看書學習。

D、做事不拖拉,今日事今日畢。

4、與生理相關的習慣 (1)站姿。

頭正、肩平、挺胸、直背、腿并攏、手下垂。 (2)坐姿。

頭正、肩平、挺胸、背正、腿并攏、腳放平,身體自然坐直。 (3)寫字姿勢。

A、頭正、肩平、身不歪。

B、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書本一尺。 (4)握筆方法。

A、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側面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拇指支住中指。

B、筆尖握得不緊不松,筆桿上端稍稍右偏,緊貼虎口,與紙面呈45度角。 (5)讀書姿勢。

坐姿、站姿端正,雙臂微曲拿書,視線與書本平面垂直,保持一尺距離。 (6)用眼衛生。

A、不在強光下讀書。

B、不在燈光昏暗的地方讀書。

C、不在移動的車上讀書。

D、長時間看書或看電影后要遠眺或做眼保健操。

E、不躺著或臥著看書、看電視。

F、不長時間地看電視或看電腦。 (7)用腦衛生。

A、上課時雙手輕握拳,增強注意力。

B、早上起床至第一節課前,盡量不要與人爭吵,

C、學習20分鐘后適當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D、不同學科交替進行學習,避免疲勞,提高學習效率。

(三)禮儀方面

1、學校禮儀 (1)升旗儀式

A、參加升國旗儀式,衣著整潔,少先隊員戴好紅領巾。

B、脫帽肅立,面向旗桿方向立正站好,不交談或做其他動作。

C、升國旗奏國歌時面向國旗行隊禮或注目禮直到國旗升至桿頂。

D、唱國歌時要立正站好,目視前方,神態莊重,歌詞正確、音調準確,聲音洪亮。

(2)課堂禮儀

A、上下課起立,雙手自然下垂,向老師行注目禮,問好或道再見。

B、發言前先舉手,老師允許后再發言。

C、發言時口齒清楚,聲音適度。

D、老師提問時起立回答。 (3)課間禮儀

A、出入教室不擁擠。

B、不在教室內追跑打鬧、大聲喧嘩。

C活動時講秩序,不防礙其它同學活動。

(4)同學禮儀

A、每天初次見到同學時,互相問候。 B、不給同學起外號,或叫同學外號。 C、同學有困難時,熱情幫助。

D、需要借同學東西時,先征得其同意,用后及時歸還。 (5)尊敬師長禮儀 A、進校見到老師要鞠躬問好。 B、進老師辦公室喊“報告”,聽到“請進”或看到示意后,再進入。 C、尊重老師的勞動,認真上課。 D、下課時讓老師先離開教室。

G、和老師談話時站姿或坐姿要正確,眼睛注視老師,不隨便打斷老師的話。

2、家庭禮儀

(1)孝親敬長禮儀

A、離家或歸家時向家長打招呼。

B、認真聽長輩說話,不隨便打斷長輩的話。 C、對長輩、親友初識者稱“您”,不直呼其名。

D、聽眾長輩的正確教導,與長輩有不同意見多勾通。 (2)待客禮儀

A、主動熱情與客人打招呼,問好。、

B、在客人離開前不隨便翻動他們帶來的禮品。 C、收禮品,要經大人容許,雙手接過,并道謝。

3、社會禮儀 (1)交往禮儀

A、會使用禮貌用語。

B、接聽電話時使用文明語言。

C、答應別人的事,盡力做到,情況發生變化時,及時解釋,求得原諒。 (2)外出禮儀

A、外出需要購票時主動買票。 B、不亂扔廢棄物,不隨地吐痰。

C、公共場所,不攀折花木,不踐踏草坪。 D、尊重他人,遇到問路,認真指導。 <四>、勞動方面

1、自我服務 (1)生活中

A、勤洗頭,勤換內衣。

B、自己洗背心、短褲等各種衣服。 C、把用過的物品放回原處。 (2)學習中 A自己包書皮。

B 把看過的書分類,放整齊。 C隨時整理書包、書桌。

2、家務方面 (1)簡單家務

A主動幫父母摘菜,洗菜。 B飯后主動搶收餐桌。 C自己合理安排零用錢。 D每周收搭房間。

E、購買所需的學習生活用品。 (2)簡單家電

安全獨立使用常用家電 <五>自我保護 1交通安全

(1)過馬路要靠右走。

(2)不在馬路打鬧,玩游戲。 (3)放學排好路隊。

(4)掌握簡單的交通常識,認識常用交通標志。 2活動安全 (1)不做危險游戲。

(2)集體活動量力而行,不逞能。 (3)集體活動中,自覺遵守活動要求。 <六>衛生方面

1、不用手揉眼睛.

2、自己掏耳朵,注意力度和深度。

3、積極參加課外、校外體育煅練活動。

4、不用牙齒咬瓶蓋等硬物。

5、早晚刷牙。

中學養成教育實施計劃范文第5篇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句話對我的啟示很大。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經常會碰到這樣一些問題:學生上課沒預習啦,亂丟垃圾啦,見到老師不會打招呼啦……甚至很多老師還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以前自己關愛有加的那些“好學生”在街上遇到都不會和自己打招呼,令人心酸不已。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校門口值班時主動向不認識的學生打招呼:“同學們,早上好!”結果大多數學生表情詫異,有的匆忙慌亂回應,有的一走了之。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不禁會問,我們的教育缺少什么呢?缺少知識的傳授?不是;缺少道理的說教?也不是……而葉圣陶老先生這句話能給我們答案——我們的學生缺少的是良好的行為習慣。

那么,作為一所初級中學,我們應當幫助處在成長關鍵期的孩子們培養哪些行為習慣呢?為此,這些年,我組織全校的老師開展了《中學生養成教育實驗研究》課題實驗,從習慣內容、養成模式兩方面入手開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養成教育的內容

養成教育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教學生“學會做人,學生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圍繞這“四會”,我們在實驗之初確立了五個培養目標:培養學生講文明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講究的衛生、勤儉的節約和愛護公物的習慣。經過三年的實踐,我們根據學生成長的實際和需要,逐步完善,確立以下五個培養內容。

(一)培養學生文明禮儀和誠信習慣

以“說文明話、行文明舉、做文明人、展黃中風采”為活動宗旨,結合學校實際,通過開展多種形式教育活動,旨在進一步加強全校師生的尊師守紀意識和文明禮儀習慣,加強學生日常禮儀常規教育,創設校園良好的育人環境。使師生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校風。開展“做誠信學生、建誠信班級、創誠信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營造“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良好氛圍,提高青少年的誠信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青少年誠實待人、誠實做事、守時、守信和責任心等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培養學生感恩習慣

開展“懷感恩心,說感恩話,行感恩事,做感恩人”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感恩父母、感恩師生、感恩社會、感恩自然”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學會關愛他人,珍惜自然,情系社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提升學生高尚情操,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

(三)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認真預習的習慣,專心聽課的習慣,積極探究的習慣,及時復習的習慣,獨立作業的習慣,練后反思的習慣,積極應考的習慣,課外閱讀、記讀書筆記的習慣,記日記的習慣,為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奠定基礎。

(四)培養學生講究衛生和環保習慣

以創建衛生校園為主線,通過矯正學生不良的衛生習慣和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環保意識,落實美境行動,倡導學生綠色消費、低碳生活,為創建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美麗中國做貢獻。

(五)培養學生勤儉節約和愛護公物習慣

引導學生愛護學校桌椅、門窗、花草等公物,倡導學生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糧食,培養學生“以校為家”的主人翁意識和勤儉節約意識和愛護公物的意識。

這五個方面的內容,以現行的德育大綱為指南,涵蓋了學生行為的主要方面,能充分體現“學會做人,學生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事”的總體目標,實踐證明,從這五方面開展中學生養成教育,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較強的可行性。

二、養成教育的模式

這些年,我們課題組根據確立的養成教育內容,就落實教育的模式進行了多種嘗試,最后確立了“以主題教育月活動為主線,以部門負責制為基礎”的教育模式。具體如下。

(一)以主題教育月活動為主線

將每學期5個月分別確立為“文明禮儀和誠信習慣主題教育月”“感恩習慣主題教育月”“良好學習習慣主題教育月”“講究衛生和環保主題教育月”“勤儉節約和愛護公物主題教育月”,一個學期為一個階段,周而復始。每個主題活動月分為宣傳發動、具體落實和總結表彰三個階段。宣傳發動階段通過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黑板報、掛橫幅等形式營造活動氛圍;具體落實階段根據養成教育目標開展演講、征文比賽,召開學習經驗介紹會等活動,將養成教育活動推向高潮??偨Y表彰階段則總結活動成績,提出改進要求,評選出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如評選衛生環保之星、學習之星、禮儀之星等,利用榜樣的力量推動養成教育的開展。

(二)以部門負責制為基礎

按部分分管的工作,將五個主題活動月安排由相關的部門負責(示例見圖表1)。

實行部分負責制,各部門對相關工作比較熟悉,特別是經過了一兩輪活動后,各部門對如何開展養成教育輕車熟路,教育效果越來越好。

將養成教育的內容分為五個方面,實行“以主題教育月活動為主線,以部門負責制為基礎”的教育模式,每位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可以經過五項六輪完整的養成教育,養成教育貫穿三年的初中學習生活,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不斷強化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實踐證明,這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十分有幫助,學生整體素質穩步提升。2012年,我校被評為惠州市德育示范學校。

習慣決定命運!好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幫助他們成功;壞習慣使他們走向失敗。因此,重視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之成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質建設型人才,每一位教師都應義無反顧,竭盡全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無止境!

以上是我對中學養成教育內容和模式的一點實踐感悟。

中學養成教育實施計劃范文第6篇

摘 要:職業中學屬于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的范疇。職業中學的教育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本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做人,因而它在本質上是一種養成教育,是一種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而科學化的養成教育,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對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職校 學生養成 教育

一、養成教育的基本內涵

從目前一些學校對職中生養成教育的提法及實施的情況來看,存在著兩個明顯的誤區:一是把養成教育單純地理解為行為習慣(通常是理解為言行、生活等習慣)的教育這一表象層次,看不到養成教育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二是只注重“要”,卻往往忽視了“養”和“育”;只看到制度的剛性(即強制性),而看不到“自覺”的 韌性(即主動性),顯然這都是不科學的。我認為養成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一個人良好的社會生活習慣和現代社會文明生活方式的教育,是對職中生將來步入社會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的教育。要把握養成教育的內涵,我們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1.從養成教育所涉及的層面看,它包括道德品質的培養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兩個方面,是人的道德品質的內在本質和行為習慣的外在表象的統一,也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2.從養成教育兩個層面各自所包含的內容看,道德品質的培養包括心理品質的塑造、意志品格的確立、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行為習慣的養成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日常組織紀律方面即要求學生養成遵紀守法,自覺遵守《守則》《規范》《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習慣;二是學習方面要求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多思、多聞、耐心細致、精益求精的習慣和知難而進、銳意進取的習慣;三是為人處事方面要求學生做事有條理,能夠明辨是非輕重,養成嚴謹務實、誠實守信的作風,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3.從養成教育的手段看,就是要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通過闡明道理、正確引導、訓練行為、嚴格管理等多種教育手段,全面提高職中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和素質,最終養成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和行為規范等的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二、養成教育的特殊意義

養成教育的本質是在一定社會或階段的政治思想指導下,使受教育者養成和具備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基礎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以及基本的生活能力。它包含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內容,但不簡單等同于上述教育,它更側重于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因此,這就決定了職中生養成教育具有自身的鮮明特征:

1.養成教育的導向性。職校強調的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生審美”,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職中生養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職中生在學校哪些行為習慣是好的?哪些是不良的?衡量行為習慣優劣的標準是什么?不良的品質和行為習慣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這一系列的問題,在教育實踐中都要結合日常學習、生活、活動加以正確地引導,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認識。養成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規范性教育,但不能把養成教育簡單化,不能認為多制定一些規范(紀律、制度),嚴格執行這些規范,少給學生一些自由空間,就算是養成教育,如果這樣做就忽略了養成教育的導向性。因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必要前提。要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明辨是非,明確好習慣與壞習慣的標準,才能使養成教育深入人心。

2.養成教育的實踐性。品質和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教化”過程(即實踐的過程),它既是教師對學生的訓導過程,更是學生自我身體力行的過程。同時,習慣的培養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習”才有慣,好的習慣只有經過反復訓練才能形成。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訓練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有一個內化的過程,有反復性、要想畢其功于一役不行,要想放寬和放棄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要求也不行。我們對學生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的良好的品格和行為要及時地表揚,因勢利導,對不良的品格和習慣要認真疏導,及時糾正,從教和學兩個方面搭建養成教育的平臺,并使這一平臺成為一種長期潛行的課程,這樣會對學生的品格和習慣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3.養成教育的艱巨性?,F代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品行在童年開始萌芽,少年時期逐漸形成,青年時期基本定型。職中生年齡大多只有16-18歲,品行正處在由形成期向定型期轉變的過渡時期,因而對其進行養成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和艱巨。首先,職中時期的養成教育是初中、小學養成教育的繼續。初中、小學養成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職中階段的養成教育的成敗。因此,初中、小學的養成教育抓好了,職中時期的養成教育就順利得多,反之,難度則會加大。其次,職中生有別于中小學生,部分職中生離開父母,食宿均在學校,有限的家庭教育就顯得更加缺失。學校不僅要加強對學生日常學習的行為習慣教育,更多地還要加強對學生日常生活方面的養成教育,這樣,職中生養成教育的廣度要比中小學生大。再次,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針對獨生子女養成的唯我獨尊、唯我獨優、貪圖享受、驕傲任性等不良習氣,學校要加強養成教育,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克服這些不良習慣,花費的心思就更大。因此,職中生養成教育的任務更艱巨,必須全身心投入才行。

三、養成教育的根本途徑

1.加強紀律教育。紀律是指人們在集體生活中遵守秩序、執行命令、履行自己職責的一種行為準則。學校的紀律是學生生活、學習等正常秩序的根本保證,因此,搞好職中生養成教育首先必須加強對學生的紀律教育。學校要通過入學教育、學生大會、主題班(團)會等各種教育手段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2.抓好示范教育。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在學校,應該說教師接觸學生機會最多,而影響最大的是課堂,知識的力量也就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力量,教師力量的源泉則在于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師應該把知識和人格魅力相結合,認真傳授知識,嚴謹地為學生示范。一個品性良好的教師,他嚴謹治學的態度、科學藝術的教學方法能成為學生在校學習或畢業后工作的榜樣。其次,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師言談舉止要文雅、謙遜、純樸、溫和,這會使學生從中獲得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從而感受到一種高尚的文化教養之美,引起仿效的心理效應,教師的形象如果長期儲存在學生心靈之中,被吸收融會,將會成為學生良好個性的組成部分。此外,教師要注意自身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的組織紀律性、集體主義觀念、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工作熱情等,因為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持續性的影響。

3.強化對學生的自我教育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為外界的影響說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內化才能轉變為自覺的行為,也就是說良好的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主要依靠學生自覺的意識和自我努力,即自我認識。有了自我認識,才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否與學校的規章制度相符合,從而達到導向、控制、調節自己行為的目的。因此,養成教育必須和自我教育相結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養成教育中對學生的自我教育又必須從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應以學生的主動性為主,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應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圍繞學生,激發和引導學生。自我教育的關鍵是自我約束、自我要求。學校應創造一種有利于學生自我教育的環境開展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有計劃地組織主題班會、團會,開展各種檢查、示范、競賽、評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鑒別、自我評價、自我認識、自我提高,以達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目的,從而使養成教育不斷深入并落到實處。

4.加強教育引導

職中生正處在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成階段,可塑性大,而教師的教育引導則是學生思想成熟的關鍵環節。在當今復雜的社會大環境下,職中生的思想行為及生活方式表現出明顯的兩極性。因此,在抓好職中生養成教育的過程中,必須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標準加強教育引導。學校要按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所提出的在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遵紀守法、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除了正面灌輸正面影響外,還要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加以引導,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行為和思想傾向,并加以糾正。教師對學生暴露出的思想問題,要及時作深入細致的教育、引導工作,使學生的各種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以提高養成教育的效率。

當然,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對職中生的養成教育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要具備前瞻性,把養成教育從細抓、從實抓,抓反復、反復抓,逐步滲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來狠抓,以使職校生的養成教育走上常態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一、養成教育的基本內涵

從目前一些學校對職中生養成教育的提法及實施的情況來看,存在著兩個明顯的誤區:一是把養成教育單純地理解為行為習慣(通常是理解為言行、生活等習慣)的教育這一表象層次,看不到養成教育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二是只注重“要”,卻往往忽視了“養”和“育”;只看到制度的剛性(即強制性),而看不到“自覺”的 韌性(即主動性),顯然這都是不科學的。我認為養成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一個人良好的社會生活習慣和現代社會文明生活方式的教育,是對職中生將來步入社會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的教育。要把握養成教育的內涵,我們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1.從養成教育所涉及的層面看,它包括道德品質的培養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兩個方面,是人的道德品質的內在本質和行為習慣的外在表象的統一,也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2.從養成教育兩個層面各自所包含的內容看,道德品質的培養包括心理品質的塑造、意志品格的確立、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行為習慣的養成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日常組織紀律方面即要求學生養成遵紀守法,自覺遵守《守則》《規范》《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習慣;二是學習方面要求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多思、多聞、耐心細致、精益求精的習慣和知難而進、銳意進取的習慣;三是為人處事方面要求學生做事有條理,能夠明辨是非輕重,養成嚴謹務實、誠實守信的作風,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3.從養成教育的手段看,就是要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通過闡明道理、正確引導、訓練行為、嚴格管理等多種教育手段,全面提高職中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和素質,最終養成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和行為規范等的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二、養成教育的特殊意義

養成教育的本質是在一定社會或階段的政治思想指導下,使受教育者養成和具備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基礎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以及基本的生活能力。它包含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內容,但不簡單等同于上述教育,它更側重于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因此,這就決定了職中生養成教育具有自身的鮮明特征:

1.養成教育的導向性。職校強調的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生審美”,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職中生養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職中生在學校哪些行為習慣是好的?哪些是不良的?衡量行為習慣優劣的標準是什么?不良的品質和行為習慣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這一系列的問題,在教育實踐中都要結合日常學習、生活、活動加以正確地引導,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認識。養成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規范性教育,但不能把養成教育簡單化,不能認為多制定一些規范(紀律、制度),嚴格執行這些規范,少給學生一些自由空間,就算是養成教育,如果這樣做就忽略了養成教育的導向性。因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必要前提。要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明辨是非,明確好習慣與壞習慣的標準,才能使養成教育深入人心。

2.養成教育的實踐性。品質和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教化”過程(即實踐的過程),它既是教師對學生的訓導過程,更是學生自我身體力行的過程。同時,習慣的培養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習”才有慣,好的習慣只有經過反復訓練才能形成。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訓練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有一個內化的過程,有反復性、要想畢其功于一役不行,要想放寬和放棄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要求也不行。我們對學生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的良好的品格和行為要及時地表揚,因勢利導,對不良的品格和習慣要認真疏導,及時糾正,從教和學兩個方面搭建養成教育的平臺,并使這一平臺成為一種長期潛行的課程,這樣會對學生的品格和習慣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3.養成教育的艱巨性?,F代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品行在童年開始萌芽,少年時期逐漸形成,青年時期基本定型。職中生年齡大多只有16-18歲,品行正處在由形成期向定型期轉變的過渡時期,因而對其進行養成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和艱巨。首先,職中時期的養成教育是初中、小學養成教育的繼續。初中、小學養成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職中階段的養成教育的成敗。因此,初中、小學的養成教育抓好了,職中時期的養成教育就順利得多,反之,難度則會加大。其次,職中生有別于中小學生,部分職中生離開父母,食宿均在學校,有限的家庭教育就顯得更加缺失。學校不僅要加強對學生日常學習的行為習慣教育,更多地還要加強對學生日常生活方面的養成教育,這樣,職中生養成教育的廣度要比中小學生大。再次,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針對獨生子女養成的唯我獨尊、唯我獨優、貪圖享受、驕傲任性等不良習氣,學校要加強養成教育,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克服這些不良習慣,花費的心思就更大。因此,職中生養成教育的任務更艱巨,必須全身心投入才行。

三、養成教育的根本途徑

1.加強紀律教育。紀律是指人們在集體生活中遵守秩序、執行命令、履行自己職責的一種行為準則。學校的紀律是學生生活、學習等正常秩序的根本保證,因此,搞好職中生養成教育首先必須加強對學生的紀律教育。學校要通過入學教育、學生大會、主題班(團)會等各種教育手段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2.抓好示范教育。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在學校,應該說教師接觸學生機會最多,而影響最大的是課堂,知識的力量也就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力量,教師力量的源泉則在于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師應該把知識和人格魅力相結合,認真傳授知識,嚴謹地為學生示范。一個品性良好的教師,他嚴謹治學的態度、科學藝術的教學方法能成為學生在校學習或畢業后工作的榜樣。其次,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師言談舉止要文雅、謙遜、純樸、溫和,這會使學生從中獲得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從而感受到一種高尚的文化教養之美,引起仿效的心理效應,教師的形象如果長期儲存在學生心靈之中,被吸收融會,將會成為學生良好個性的組成部分。此外,教師要注意自身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的組織紀律性、集體主義觀念、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工作熱情等,因為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持續性的影響。

3.強化對學生的自我教育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為外界的影響說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內化才能轉變為自覺的行為,也就是說良好的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主要依靠學生自覺的意識和自我努力,即自我認識。有了自我認識,才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否與學校的規章制度相符合,從而達到導向、控制、調節自己行為的目的。因此,養成教育必須和自我教育相結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養成教育中對學生的自我教育又必須從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應以學生的主動性為主,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應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圍繞學生,激發和引導學生。自我教育的關鍵是自我約束、自我要求。學校應創造一種有利于學生自我教育的環境開展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有計劃地組織主題班會、團會,開展各種檢查、示范、競賽、評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鑒別、自我評價、自我認識、自我提高,以達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目的,從而使養成教育不斷深入并落到實處。

4.加強教育引導

職中生正處在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成階段,可塑性大,而教師的教育引導則是學生思想成熟的關鍵環節。在當今復雜的社會大環境下,職中生的思想行為及生活方式表現出明顯的兩極性。因此,在抓好職中生養成教育的過程中,必須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標準加強教育引導。學校要按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所提出的在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遵紀守法、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具體要求,除了正面灌輸正面影響外,還要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加以引導,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行為和思想傾向,并加以糾正。教師對學生暴露出的思想問題,要及時作深入細致的教育、引導工作,使學生的各種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以提高養成教育的效率。

當然,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對職中生的養成教育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要具備前瞻性,把養成教育從細抓、從實抓,抓反復、反復抓,逐步滲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來狠抓,以使職校生的養成教育走上常態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上一篇:政協委員如何履職盡責范文下一篇:中學遠程教育自查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