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學課題研究計劃范文

2023-09-29

中學課題研究計劃范文第1篇

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德育為核心,智育發展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構建現代現化課堂教育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為突破口,逐步推動課題研究工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更新,全面推進學校的整體水平,真正達到減雙負增雙效(減輕老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和教師教學的效果),為實現我校成為窗口學校的目標作不懈的努力。

二、工作目標:

1、把學校的辦學理念轉變成全體師生的自覺行動,“一切為了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一切為了教師專業的持續發展,一切為了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最終實現我鄉窗口學校的目標。

2、更新教育觀念,提倡靈活、創新,體現“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使每一位教師課堂教學富于時代特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主動的發展。

3、改革課堂教學,構建合作互動的教學新模式。

①、教師角色行為的變化。教師將不再只是課本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逐步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經驗中漸漸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教學不只是忠實地實施課程計劃,而更是課程的創生與開發”。 ②、教師教學方式的變化。教師要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往、對話,是對教學過程的正本清源。達到“給一個空間,讓學生學會發展;給一個權利,讓學生學會選擇;給一個機會,讓學生學會抓住;給一個問題,讓學生學會思考;給一個條件,讓學生學會創造”的教學境界。

③、教師教學情境的變化。新課程的教學內容綜合性強,教材答案不確定性,使教師創新空間增大;教學方法和過程的不確定性,使教師可支配的因素增多。嶄新的教學情境將促進教師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 ④、教師教學手段的變化。廣大教師在教學中不再單一用粉筆、黑

板的手段來進行,而是采用網絡資源、多媒體、實物投影、音像資料等多種現代技術手段,使教學過程變不可視為可視,變靜態為動態。

⑤、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走進課堂,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發言踴躍,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師善于創設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實踐體驗、操作領悟、合作交流等方式進行學習的機會和條件,使學生不是用單一接受的方式來進行學習,而是關注學生體驗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總課題領導小組,提高工作實效。

組長:張永

副組長:李鈞涂友琴

組員:趙國平、徐道雄、陳忠銳、李惠及各教研組長

學校領導小組在充分學習和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的整體規劃和開展校級課題立項評審,過程管理落實,階段性的計劃組織實施,研究成果認定。

(二)深入學習交流,提升教育理念。

充分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創設學習、交流平臺,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培訓方式對全體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正確把握新課程理念,看清教學發展的前景,樹立課題研究工作的信心,積極探索新課程、研究新課程、實踐新課程。學習研討要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各塊負責的領導必須身體力行,為全員作出表率;發動黨員教師、骨干教師起到核心作用,在交流匯報的基礎上,人人撰寫學習心得體會。堅持“理念先行,全員培訓”和“邊實驗、邊研究、邊培訓”的原則,使廣大教師提高對現代課程觀、教材觀、學生觀、教師觀、質量觀的充分認識。

(三)加強研究實踐,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1、為了更好地突出實驗重點,突出管理的服務意識,我們將讓全體教師參與課改,在此基礎上,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然后提出研究課題,并進行解決問題。

2、抓好課堂教學改革,扎實做好課題研究工作

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關系,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是對話。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四)改革評價制度,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評價理念,重視體驗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建立一種多元的學習方法觀和學習體系。為更好理論聯系實際,對教師在課題研究中的效果作出較科學的評估。

通過改革,努力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目標的整合,體現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與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努力構建一個符合課改目標要求的多元化評價體系,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五)、做好課題研究的經費保障

為能確保學校課題研究的有效開展,學校將投入適當的經費,作為課題研究的使用,同時要加強對課題研究的考核力度。

普翁中學

2010年4月

普翁中學課題研究

中學課題研究計劃范文第2篇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肥城市湖屯鎮初級中學英語課題研究組

2011年5月

《初中英語學科網絡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一、課題名稱:《初中英語學科網絡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

二、課題提出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21世紀是人類對教育充滿期望的世紀:期望有新型的學校,期望有新的高質量的教育,期望培養出適應和推進社會發展的新人。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廣,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引起一線教師的極大關注。教育部新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以及有利于發展學生總會語言運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特別是廣播影視節目、錄音、錄像資料„„各種形式的網絡資源、報刊雜志等等。”由此,初中英語課程資源對于改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方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校開展《英語學科網絡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課題研究,充分發揮我校在教育現代化工程中創建的硬件、軟件優勢;讓我校全體英語教師能掌握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并利用“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施,實現教育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的最優化;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更為廣闊,豐富的學習資源;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優化課堂教學,并進一步促進我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實現教學效益的最佳化。

(二)實踐意義

作為農村中學,教育技術裝備條件相對落后,應該基于現有條件合理配備,掌握實用、夠用的原則,引導教師積極主動參與相關學習,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發研究現代英語教育課程資源,幷學會在學科教學中善于運用,,實現教育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的最優化。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更為廣闊,豐富的學習資源,引導教師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優化課堂教學,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一步促進我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實現教學效益的最佳化。我們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一是積極探索開發現代英語課程資源,建立合理有效的網絡資源庫;二是在教育教學中能夠掌握并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資源進行整合并付之于教育教學,這樣也必定會在教學過程中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三是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改革,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理論價值:

1、理論價值:我們研究網絡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教師教學提高的關系,必然對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可行性的理論價值,豐富教育技術理論及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支撐一個較為完善、清晰的教育技術理論。

2、實踐價值:我們在學校內開展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教育技術能力現狀調查,并歸因分析;在此基礎上開展專家講座和培訓,組織主研人員、實驗教師骨干學習有關理論,并交流研討心得;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研究活動和學習活動,并從管理層面創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并歸納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和理論認識,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教研機制和活動策略體系,并形成最終研究成果。

(三)組織機構與人員素質

1、組織機構。在課題領導小組統一部署下,設課題指導組、實驗操作協作組及供給保障組,以保證課題研究保質保量地展開。

2、人員素質。課題組成員均參加過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大學本科學歷,于海洋老師、王正明還曾經承擔、主持過省“十五”教科規劃課題并圓滿結題。五位成員均在市級以上教育教學類雜志報刊上發表過相當數量且有一定研究價值和意義的論文、隨筆等,教科研功底扎實。同時,選擇同類條件下知識面廣、科研組織能力強、理論素養高的教師為科研組長,帶動全體有研究經驗、素質良好的、對現代教育技術掌握較好的教師參與研究,以保證課題研究的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

3、經費保證。除硬件設備投入外,每年校行政將努力撥出足夠的研究經費,作為課題研究學習活動經費,保證課題研究的正常開展。

三、指導思想

教育部新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以及有利于發展學生總會語言運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特別是廣播影視節目、錄音、錄像資料„„各種形式的網絡資源、報刊雜志等等。”由此,初中英語課程資源對于改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方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校開展《英語學科網絡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課題研究,充分發揮我校在教育現代化工程中創建的硬件、軟件優勢;讓我校全體英語教師能掌握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并利用“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施,實現教育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的最優化;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更為廣闊,豐富的學習資源;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優化課堂教學,并進一步促進我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實現教學效益的最佳化。

四、 實驗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1、通過開展多形式的英語網絡資源庫的開發與利用培訓,探究科學的途徑和方法。

2、以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為目標,以整合學科課堂教學資源的優化為切入點。

3、探索教育技術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關系,并構建教師發展的創新模式。

五、研究對象:

本課題研究對象是能輔助于教學的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對他們開發與利用最終能輔助于學生

六、研究內容:

加強教師對網絡資源的認識,主要貫穿在整個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實踐層面科學組織、實施,分三方面(子課題)進行研究: (1)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之研究。 (2)開發與利用英語課程資源的原則之研究。

(3)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網絡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之研究。

七、研究方法:

在前期制定課程方案,編制課程目標體系、評估體系、內容體系時,采用文獻資料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學習研討法等,后期課程實施時,以行動研究法與案例研究法為主進行研究。

1、行動研究法

本課題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進行研究。行動研究法把“行動”與“研究”結合起來,從而保證了研究具有實際意義。重在改進和提高,要求研究人員對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進行理論思考,做出行動方案,進行實施和評價。通過邊培訓,邊研究,使研究方案更完善。

2、文獻研究法、調查法

在課題的起始階段,通過文獻研究法,對有關資料進行研究,找出共同點和差異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研究的方法和計劃。通過調查問卷和座談,了解目前教師專業發展的情況,了解教師對教育技術培訓的要求和建議,了解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狀況;在課題實施階段,通過座談、網絡交流、檢測,了解課題實施的有效性、改進意見等;在課題的結題階段,驗證課題的成果。

3、在課題方案的修訂訂和實施過程中,主要采取形式性評價,通過日常觀察、月評估、學期測試評估等多層次的評價,不斷修正研究方案,在研究、實施過程中通過多方評價,進一步完善。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加深對教育技術內涵的理解,從而帶動教學方式上的改革、創新。

4、案例研究法

①用案例研究方法,對每一個教師建立個體檔案,進行跟蹤研究,不斷調整,改進行動方案。

②每一個培訓階段結束,課題組人員及時總結、反思,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實施的步驟,使研究工作順利開展。

八、課題研究實施步驟:

本課題在“設計、分段、推進、發展、完善”的方針指導下,分四個階段組織實施。實驗時間為2011年6月~2014年7月。

1.完成課題設計。

2.目標分解到位,展開分段研究。 3.總結階段成果,完善研究方案。 4.完成研究報告,通過課題鑒定。

本課題以行動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采用邊調整、邊實施、邊研究、邊總結等實施方法。

(一)準備階段(2011.8——2011.10)

1、確定課題,召開課題啟動座談會,形成課題方案,上報肥城市教科所十二五課題。

2、組建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專門小組等?;I備課題研究經費。

3、廣泛收集師生意見,分析調查教育技術與教師專業發展狀況。

4、填寫課題申報表格及課題研究方案,上報教育局有關職能部門尋求支持。

(二)課題分解、實施階段(2011.10——2012.4) (1)實驗研究階段:2011年10月—2012年2月

①課題工作的實施研究:教育技術能力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 ②全校教師參培工作的研究。 ③對教師進行教育技術的校本培訓。 ④教師參培情況的考核與評價的研究。 ⑤制度的建立,資料的收集,階段性工作總結。 ⑥學期末階段性工作交流、討論與總結。 (2)實驗操作與完善:2012.3—2014.3 ①各子課按研究計劃實施實驗研究。

②研究人員從課題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反饋信息,及時總結,并修改、完善實施計劃及方案。

③對實施過程中教師的參與情況及效果每學期一次進行評價考核。 ④學期末召開子課題負責人交流會,及時收集,整理研究資料。

(三)實驗總結階段

(1)2014年

3、4月,對課題實施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撰寫實驗報告。 (2)2014年5月,擬定課題結題成果報告。 (3)2014年6月,完成課題結題工作。

(四)、總結階段(2014.7)

1、對課題進行全面的總結,撰寫報告,并對整體階段進行評價,上報教科所,申請結題。

2、將實驗成果在全縣、全市推廣。

九、預期研究成果 :

2011年5月 《初中英語網絡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課題報告

報告文本 王正明

2011年7月 調查問卷報告集 調查問卷報告集 盧家芳 2011年11月 “英語網絡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 理論學習成果集

學習論文集

陰法新

2012年6月 “英語網絡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階段性報告

資源發布在網校上 宋華麗

2012年7月 “專家評價網校資源” 網校資源匯編 趙海榮、楊霞 2012年8月 網絡課程資源應用優質課堂設計與教學 設計匯編

錄像光盤 王東光

2012年10月 “加工完善后的網校資源”

網校資源建設與匯編 李建林

2013年6月 研究過程的錄像、照片、音、影像資料、光盤、課件等

實物 趙芳

2013年6月 應用成果匯展、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研究論文、結題報告 王正明、李建林

十、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本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分三個方面:

一、課題指導小組、張國祥 趙守武 于海洋 王正明

二、課題領導小組、于海洋 王正明 陰法新 李建林

三、課題研究小組。組長 李建林 副組長 盧家芳 十

一、保障措施:

(1)、組織機構。在課題領導小組統一部署下,設課題指導組、實驗操作協作組及供給保障組,以保證課題研究保質保量地展開。

(2)、人員素質。課題組成員均參加過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大學本科學歷,教科研功底扎實。本課題組人員結構合理,以中青年教師為主,他們都是多年在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充沛的研究精力。

同時,選擇同類條件下知識面廣、科研組織能力強、理論素養高的教師為科研組長,帶動全體有研究經驗、素質良好的、對現代教育技術掌握較好的教師參與研究,以保證課題研究的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

(3)、本課題前期準備工作比較充分,自2010年12月學校 “十二五”教科規劃課題后,學校行政班子就自行著手進行了規劃論證工作后鄭重確定此項“十二五”課題,此后,發動課題組主要研究教師搜集了較多的課題研究相關文獻,為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提供了足夠的理論保障。

(4)、經費保證。除硬件設備投入外,每年校行政將努力撥出足夠的研究經費,作為課題研究學習活動經費,保證課題研究的正常開展。

(5)、由于我們課題組成員有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并已經開始前期的課題準備,并有上級教科研部門的專家指點,學校各部門通力合作,能夠保證課題的開展和正常的研究。

肥城市湖屯鎮初級中學英語課題研究組

中學課題研究計劃范文第3篇

小學英語(30項)

1.小學英語情趣教學的行動研究

2.農村小學英語“學困生”成因與對策的研究 3.小學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的問題與對策 4.小學英語活動課設計的實踐與研究

5.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口語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 6.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方法的實踐與研究 7.小學英語情境作業設計的實踐與研究 8.幫助小學生有效記憶英語單詞的行動研究 9.小學英語分層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10.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 11.小學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12.小學英語情趣教學研究 13.小學英語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探討 14.小學英語教學中任務設計的研究

15.小學高年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技巧的現狀與對策的研究 16.關于加強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17.小學英語閱讀能力低現象的對策研究 18.PEP四年級教材的整體性研讀的實踐與探究 19.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結構的心理效應及有效實施 20.民工子女學校流動生英語學習策略的探究

21.農村小學英語認讀糾錯的教學策略研究 22.小學英語學習習慣養成的實踐研究

23.小學低段英語教學中學生傾聽習慣培養的研究 24.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再生利用 25.小學英語課堂中音素教學的探究 26.小學高段英語課堂導入法的探究 27.通過兒歌教學促進低段學生英語口語學習 28.兒歌教學促進低段英語口語學習的研究 29.滲透語法教學的教學案例的研究

30.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與研究 小學科學(10項)

1.提高學生小組實驗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指導寄宿制學生做好科學課前材料準備的研究 3.小學高段科學實驗中的發現及提問

4.在發現中學習——小學高段科學發現學習法的培養策略

5.關于小學科學單元起始課教學的研究

6.基于“輕負高質”的小學科學課前材料準備的實踐研究 7.對比實驗中如何引領學生控制好變量的研究

8.基于“輕負高質”提高學生科學課課外延伸實踐能力的實踐與探究

9.農村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研究 10.如何培養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小學美術(10項)

1.農村小學“鄉土”拼貼畫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2.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發展地方傳統美術項目的研究 3.小學中年級段線描畫教學探究

4.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快樂作畫在兒童畫教學中的作用 5.小學生卡通畫教學實驗研究

6.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建構美術和諧課堂的實踐研究 7.如何正確運用范畫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研究 8.“檔案袋”在美術課中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的研究 9.提高學生美術作業質量的研究 10.小學美術體驗性小學的研究 小學體育(15項)

1.當前農村小學生體質狀況的調查研究 2.農村小學體育課堂紀律狀況的調查研究

3.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發地方傳統體育項目的行動研究 4.學校體育與促進小學生個體心理發展的研究 5.小學體育課堂中活動性游戲的研究 6.對低段體育教學課堂調控有效性的研究 7.小學高段籃球隊有效訓練的研究 8.低年級體育課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 9.小學體育課準備活動開展的實踐與研究 10.培養小學高段學生鍛煉習慣的研究與實踐

11.小學課余女子籃球訓練的研究與實踐 12.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策略研究 13.低段小學體育課外作業布置的研究 14.構建小學體育服務型課堂的實踐研究 15.農村小學高年級體育課實踐研究 小學音樂(15項)

1.關于小學音樂綜合活動實踐課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2.小學中年級班級歌唱教學的研究

3.多元評價促進小班學生音樂表現能力發展的研究 4.兒童游戲化音樂教學的研究 5.讓少兒舞蹈充分走進音樂課堂

6.把握音樂課堂的“度”,提高課堂有效性的研究 7.小學音樂教學中使用樂器輔助教學的探究 8.小學低段如何培養學生學會音樂鑒賞的探究 9.有效組建校際合唱團并服務音樂課堂的探究

10.在音樂課堂中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的研究 11.音樂課開展有效即興創編活動的研究 12.歌曲教學中音準問題的解決

13.在音樂活動中提升學生自我表現力的探究

14.小學音樂低段課堂教學中聲勢有效應用的實踐與研究 15.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研究 小學德育(20項)

1.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與對策研究 2.城郊小學生學習自覺性的調查研究 3.小學后進生轉化的個案研究

4.農村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與對策 5.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 6.農村小學教育中“懲罰”問題與對策的研究 7.如皋市特殊學校聾啞畢業生生活狀況的調查研究 8.小學生作業拖拉現象的個案研究 9.農村小學班級圖書角建設的實踐與研究 10.農村小學生視力狀況的調查研究 11.關注小學生心理壓力的研究 12.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 13.品德課程向生活化延伸的研究

14.在品德與生活課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研究 15.自主參與提高品德課教學實效的研究 16.寄宿生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的研究 17.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18.品德與生活教材插圖運用策略的研究與實踐 19.開發品德學習形式,有效提高德育實效的研究 20.構建和諧品德課堂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研究 小學管理(15項)

1.農村小學校本研究中培養教師積極性的實踐與研究

2.城鎮小學校本培訓的問題與對策 3.教育生態校園中教師生態成長的環境研究 4.學生學習困難的研究 5.家庭教育課程開發的研究 6.農村小學寄宿生管理模式

7.農村小學“綠色童謠”與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的實踐與探究 8.“后30%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

9.實施發展性評價

促進學生勞動技術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10.小學生意志力培養策略的研究 11.優化初三畢業班管理策略的思考 12.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的行動研究 13.家長期望與孩子行為反差的實踐與研究

14.讓他們的心靈曬曬陽光

與性格孤僻孩子交往的策略研究 15.“烹飪技法”生活化作業的設計與應用的探索與研究 初中語文(30項)

1.初中文言文趣味性教學的行動研究 2.初中語文課堂有效練習的實踐與研究 3.初中語文閱讀指導課課型設計的實踐與研究 4.初中語文綜合實踐課程教學形式的實踐與研究 5.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推進策略的研究 6.初中語文“讀悟寫”三結合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7.初中生作文“自改互評”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8.初中生考場習作低效的成因與對策 9.初中語文“情境再現”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 10.初中語文教研組集體備課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11.提高學生作文評價能力的實踐研究

12.初中學生語文有效預習能力的培養的實踐與研究 13.個性化作文教學研究

14.談教學內容的選擇對于語文教學的意義 15.語文教學中潛回答的挖掘和利用 16.“經典名篇”作文格的實踐與升格研究 17.挖掘校本資源,優化作文教學的策略研究 18.借助影像激發學生閱讀名著興趣的研究 19.語文課堂滲透古典文化的策略研究 20.提高農村初中學生作文積極性的設計研究 21.培養農村初中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研究 22.基于情感教育的中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 23.渠不清流緩緩來——淺談師生共讀 24.初中低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淺談 25.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研究 26.讓九年級學生學會梳理語文知識 27.讓初三學生學會如何閱讀說明文 28.讓初三學生學會古詩文復習的方法 29.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文言文的有效途徑

30.如何讓初三學生把中考作文寫得漂亮 初中數學(30項) 1.初三數學復習策略的研究 2.初中數學反思性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3.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設疑的研究 4.培養農村初中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實踐與研究 5.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開展小型辯論會的實踐與研究 6.初中生數學學習分化問題的研究 7.初中生數學知識鞏固方法的研究 8.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及對策的研究 9.初中數學后進生轉化的個案研究 10.初中數學講評課中常見的問題與對策 11.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實際與研究 12.初中數學學習筆記本的設計與研究 13.初中數學課堂小練習有效性設計的研究 14.初中數學作業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實踐和研究 15.初中數學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16.初中數學教學分區分線管理的嘗試和思考 17.初中數學習題課例有效性的研究 18.數學教學中的變式練習的研究 19.初中數學課中例題的變式教學研究

20.“五讓”教學理念下的數學課讓學生“說”起來的研究

21.“培養初中學生數學非智力因素,減負增效”的探究 22.初中數學教學中培優的策略研究——數學智慧攻略 23.心語日記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4.讓學困生愛學數學

25.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意識的培養 26.初中數學課外作業質量提升策略研究 27.提高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成績的策略研究

28.農村初中“數學學習潛能生”的不良學習心理分析與對策研究

29.數學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實踐研究 30.初中生數學學習厭煩心理研究 初中英語(30項)

1.農村初中英語語境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2.初中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的實踐與研究 3.初中英語反思性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4.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方法的實踐與研究 5.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6.初中生英語學習分化問題的研究

7.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小先生”教學的實踐與研究 8.初中英語教學中口語訓練方法的研究

9.初中英語“學困生”不良學習習慣的成因及對策 10.開展初中英語第二課堂的行動研究

11.英語課堂活動分層設計的實踐研究 12.英語課堂教學語境引入的設計與研究 13.初中英語預習導學案優化設計的實踐與研究 14.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的實踐與研究

15.如何通過“Morning Report”提高初一英語教學效果的研究 16.初中英語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 17.農村英語口語教學的探究

18.如何讓評價更好的促進英語課堂教學 19.如何進行有效備課的研究與探索 20.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與研究

21.在小班教學環境下,如何讓“五讓”理念更好的實施 22.農村英語詞匯學習方法的策略研究 23.農村初中英語作業的設計研究 24.農村初中生英語課前有效性預習的探索 25.提高中學英語寫作水平的策略研究 26.初中英語課外作業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27.初中英語“完成時態”有效教學的探究 28.讓初中學生樂學英語的策略研究

29.利用鄉土資源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研究 30.建立初中英語作業多元批改模式的研究探索 初中物理(10項)

1.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分組實驗問題的研究

2.初中生物理學習分化的成因與教學對策 3.初中物理探究實驗中教師指導策略的研究 4.初中物理習題教學方法的實踐與研究 5.提高物理實驗課時間利用率的行動研究 6.初中物理“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 7.城鎮學生與鄉村學生物理學習差異的研究 8.初中物理作業的分層設計

9.初中物理開放性作業的編排與興趣激發研究 10.初中物理課前預習作業的編排研究 初中化學(10項)

1.利用家庭小實驗提高農村初中生化學實驗能力的實踐研究 2.農村初中簡易微型化學實驗的實踐與研究 3.初三化學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 4.影響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的因素及解決策略 5.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調查研究 6.初中化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 7.初中生化學學習分化的成因與教學對策 8.探究有效批改初中化學作業的模式 9.初中物理學案導學的分層設計的實踐和研究 10.初中化學作業多元化設計與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 初中生物(10項)

1.如何正確處理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2.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利用教科書中的插圖培養學生的能力

3.在生物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4.如何培養學生的生物學語言表達能力 5.在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健康教育

6.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7.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8.如何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實驗能力

9.生物教學中,學法指導,學、練矯正的探索 10.怎樣上好生物試卷講評課 初中政治(德育)(10項)

1.農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生活案例應用效果的研究 2.農村中學生理財和消費狀況的調查研究 3.農村初中非常態家庭子女教育問題的研究 4.初中生自我教育成功案例的研究 5.優秀初中生道德自主學習狀況的個案研究 6.初中生不良行為習慣成因及對策的研究 7.初中生學習焦慮心理成因與對策的研究 8.農村初中留守學生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 9.初中三年級部分學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與對策 10.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與對策 初中歷史(10項)

1.初中歷史復習方法的研究

2.初中歷史教學中閱讀式學習方式的行動研究 3.改善初中生歷史記憶效率的實踐與研究 4.歷史與社會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5.多媒體教學在歷史課中的有效使用研究 6.關于新課標下初中歷史作業策略研究

7.巧妙設置導入提高學生歷史課堂學習興趣的研究 8.隨堂檢測的合理設計研究 9.初中歷史學案設計研究 10.初中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 初中地理(10項)

1.地理分布圖閱讀方法的研究 2.提高學生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3.讀圖分析題解題方法的研究 4.培養學生讀圖技能和用圖習慣的研究 5.如何提高學生讀圖能力

6.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有效問題設計的研究 7.讀圖分析題解題方法的研究 8.地理課堂學生合作學習的教學研究 9.關于提高教學中小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 10.地圖判讀及地理圖表分析能力的研究 初中音樂(5項)

1.新課程標準下的音樂課堂教學設計 2.初中學生音樂學習現狀調查

3.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興趣 4.關于流行音樂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應用的研究 5.中國戲劇的魅力在音樂課堂上如何展現 初中體育(5項)

1.初中生體質狀況的調查研究

2.在初中體育課中滲透“規則教育”的研究 3.初中體育課、活動課一體化實驗研究

4.初中體質健康測試與體育課有效結合的案例研究 5.游戲教學法對提高肥胖學生耐久跑興趣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美術(5項)

1.美術教學中的鼓勵教學方法研究 2.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美術新課程中欣賞課的教學設計 4.美術課堂上如何開展寫生教學 5.如何開展水墨畫教學

中學課題研究計劃范文第4篇

學時:3

實驗類別:選開

實驗性質:示范性設計性研究性

一教學要求:

1. 以實驗授課技能作為重點,培養師范生演示實驗教學技能

2. 培養師范生用化學實驗引導中學生形成化學基本概念的能力

3. 培養師范生用實驗方法引導元素化合物性質教學的能力

二教案選題:

1.基本技能教學內容:

① 啟普發生器檢漏方法及原理

② 排水法收集氣體的方法及原理

③ 制備氧氣檢漏方法及原理

④ 固體藥品的取用及加熱方法

⑤“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的安裝操作方法

⑥ 鈉的取用及保存方法

⑦ 滴瓶構造及使用方法

2.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性質教學內容:

① 置換反應,原子團

⑤ 氧化還原反應。(初中化學內容) 分解反應,化合反應 催化劑,催化作用 鈉的物理性質

⑥ 鈉與水的反應

⑦ 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1%﹑5%﹑15%)

三要求

1.兩人一組備課(以實驗組兩人組合為準)

2. 教案選題

在基本技能教學內容和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性質教學內容中各選一組選題設計成兩個獨立綜合式教案片段。

3.每個組派一人將兩個獨立教案片段用10分鐘通過演示實驗方法講述

4.組長負責每個組教學順序安排及每個組教學效果評價匯總

中學課題研究計劃范文第5篇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 社會越來越需要大量綜合能力強、具有時代創新精神的化學人才。要培養創造型和創新型人才的學生, 首先要有創造型和創新型的教師?;瘜W教材的更新滯后于時代的快速發展, 教材的許多實驗形成了經典的、傳統的定式, 缺乏時代氣息;加之對實驗安全的高要求, 一些稍有危險和污染的實驗都在不斷刪掉, 在實踐中發現, 很多教師受制于安全、環保、健康、工作量等因素, 對實驗的教學就是對教材實驗一成不變地機械復制, 缺乏有效地對教材實驗的開發和創新。通過本課題的研究, 除了促進了教師進一步學習理論知識, 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不斷更新觀念, 提高課題研究的創新意識, 并付諸教學實踐中, 以適應教學改革發展的需要以外;而且還能有效地促進我區化學教師們積極鉆研教材、鉆研實驗教學, 不斷探索實驗的創新方式和途徑, 從實踐上落實教師們的躬手創新能力, 內化實驗方法, 提高教師們的實驗操作技能技巧, 驅動老師們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

本課題研究中的“微創新”即是指微小的、局部的創新, 不是大創新和整體創新, 而是針對初、高中化學教材中演示實驗、學生實驗 (含探究實驗) 、增補實驗 (隱性實驗) 等在儀器、藥品、操作方面微小的、局部的創新。使教材實驗中的大容量實驗向微量和微型方向創新、密閉效果差的實驗向全密閉綠色環保實驗方向創新、復雜儀器裝置向簡易實驗裝置方向創新、現象單一的實驗向現象多元化效果的實驗方向創新、易失敗實驗向成功率增大的方向創新、實驗儀器改進的點滴創新、實驗安全細節的微創新、實驗趣味性微創新等。即:實驗由大向小、由繁向簡、由難向易等優越性方面改進的微小的創新。這些微創新實驗的共同點是實驗的原理和體系幾乎都保持不變。

本課題研究中的“微創新”技術方法主要有以下方式和途徑:

一、逆向式創新

對教材原實驗進行逆向思考, 設計出逆向結果的實驗創新方式。如濃硫酸的稀釋實驗, 教材強調實驗的安全性, 要求將濃硫酸沿燒杯壁緩慢注入水中, 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若將水注入濃硫酸中, 沸騰的酸液可能飛濺到人的身上造成嚴重后果。

為了提高學生對安全的警示作用, 利用一個如右圖所示的安全實驗將水加入濃硫酸中操作造成的后果展示給學生看, 增強學生對安全的直觀認識。又如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燃燒的實驗, 教材中沒有要求演示不純的氫氣在空氣中發生爆炸的實驗, 可以用一個類似粉筆盒或與之相當的小塑料瓶進行安全實驗, 既可保證實驗的安全性又可以讓學生對響亮的爆炸聲銘記一生, 從心靈的震撼上無異于上了一堂的安全教育課。

二、對比式創新

一些物質具有相似或相反的性質, 可以用對比實驗進行創新。如碳酸氫鈉與碳酸鈉的穩定性對比實驗, 用兩套裝置同時進行加熱實驗, 通過現象對比, 讓學生的感知碳酸氫鈉與碳酸鈉的穩定性強弱, 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力。又比如膠體、濁液、溶液的光束照射實驗, 銅分別與濃硝酸、稀硝酸的反應實驗, 溴乙烷分別與氫氧化鈉水溶液、氫氧化鈉的醇溶液反應的實驗, 都可以做對比實驗進行創新。

三、增補式創新

根據教學的需要, 對教材中不存在的一些實驗進行增添和補充, 使課堂更生動形象直觀。如高一教材中鐵與氯氣的反應沒有要求必須實驗, 我們課題組進行了增添和補充。下列圖1至圖6是鐵與氯氣反應的實驗過程。

圖1把氯氣收集在裝有少量蒸餾水的錐形瓶中, 然后用橡膠圈套住保鮮膜封住瓶口。

圖2把細鐵絲穿過與錐形瓶配套的橡皮塞, 用石蠟或橡皮泥密封鐵絲與橡皮塞間可能存在的小縫隙, 以免漏氣。

圖3將帶橡皮塞的鐵絲放在酒精燈上燒到灼熱后, 立刻將灼熱的鐵絲插入錐形瓶中。當保鮮膜被鐵絲插破的同時, 與鐵絲相連的橡皮塞隨即就緊緊地封住了錐形瓶口。

圖4鐵絲在氯氣中保持紅熱的燃燒現象。

圖5產生大量棕褐色的煙。

圖6輕輕振蕩錐形瓶, 觀察瓶底的水呈現紅棕色。

增補的實驗是對中學化學教材中實驗教學的拓展和延伸, 是學生無法從教材上直接獲得認識的開發式創新。

四、替代式創新

化學實驗替代品的開發及利用一直都是化學實驗創新研究的熱點, 化學實驗替代品的取材來自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如塑料袋、飲料瓶、保鮮膜、橡皮筋、吹風機、保溫瓶、木簽、針筒等。這些材料簡單易得, 用它們作為化學實驗替代品不僅可以做到廢物利用、一物多用, 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環境污染, 還可以解決一些學校缺乏實驗設備的問題, 彌補實驗經費的不足, 豐富化學實驗教學資源。

舉一個例子, 在化學實驗中常需要加熱操作, 常用的儀器是酒精燈 (或酒精噴燈) , 加熱時在課堂上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為使課堂更高效, 節省課堂時間, 可以用生活中的替代品加熱, 最常用的替代品是盛有熱水的保溫瓶、吹風機。比如實驗過程中需要進行水浴加熱, 可利用保溫瓶盛裝的熱水來直接實驗, 比用酒精燈加熱快多了, 銀鏡反應實驗中的水浴加熱即可采用這種方式。又如在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中濕潤的紙花需要烘干, 可用電吹風快速吹干, 比用酒精燈加熱均勻、便捷。

生活中的替代品很多, 除了一些可再利用的廢棄物, 生活中的一些日需品, 也可以作為替代品開發, 小到回形針, 大到微波爐, 只要善于思考、善于發現, 都可以進行利用。上述的鐵與氯氣反應實驗中所用的保鮮膜、塑料針筒、橡膠圈等都體現了替代品的開發和利用的創新。

五、縮微式創新

將實驗儀器進行縮小, 開展微型的實驗。常用的有:

固液制取裝置的對比 (常規式與縮微式)

縮微式儀器集安全性、節約性、可操作性及趣味性于一體, 是實驗便捷開展的有效手段。

六、美化式創新

在實驗的操作過程中, 利用材料或產品的外觀形態、色澤等增強實驗的趣味性, 體現化學美的創新方式。美化式創新的主旨是體現化學美, 如水果電池的色彩美, 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實驗除了用燈泡是否發光來顯示溶液是否導電以外, 還可以輔以悅耳動聽的音樂聲來顯示樂感美。再比如利用油脂的皂化反應制得形態各異肥皂產品體現外觀造型美, 我們課題組就利用色拉油 (或廢油脂) 制取了一些造型極富美感的肥皂。下列是我們課題組與學生在課外活動過程中利用色拉油制得的一些肥皂小產品。

造型美的肥皂小產品

化學實驗教學的“微創新”技術方法因人而異、因校而異, 可能有不同的方式、途徑和策略。在實踐中, 對教材的實驗“微創新”時, 往往不是使用單一的一種技術方法, 更多的時候是多種技術方法的交融并串的綜合開發應用?;瘜W實驗創新永無止境,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 各種新材料、新儀器、新設備也應運而生, 結合這些新產品, 危險的化學實驗可能會變得很安全了, 高消耗的實驗變得很簡省了, 繁雜的實驗變得很簡潔了, 儀器變得更輕便了, 實驗的現象可能更明顯了, 實驗的趣味性更增強了, 等等。只要勤于探索實踐, 一定有更多更好的實驗被開發創新出來。

摘要:化學教材的更新滯后于時代的快速發展, 教材的許多實驗形成了經典的、傳統的定式, 缺乏時代氣息;針對教學實踐中, 化學教師們的實驗教學就是對教材實驗一成不變地機械復制, 提出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的六個“微創新”方式和途徑。即運用逆向、對比、增補、替代、縮微和美化式進行對教材實驗創新的技術方法。

關鍵詞:實驗教學,“微創新”,技術方法

參考文獻

中學課題研究計劃范文第6篇

摘 要:在美術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設計的手段,利用美術語言,讓學生充分體會“化腐朽為神奇與天同創”,這是根藝教學的總體思路。

關鍵詞:根雕藝術;課堂教學;實踐

根據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的教學思想,筆者對《根雕藝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有效運用》這一課題進行了一些教學上的探索,把美術教學與根雕藝術有機地結合起來,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指導思想

我校地處偏遠林區,巧妙利用林區特有資源動手雕刻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們挖掘并分析了這些豐富的資源,結合我校實際,從創建我校特色出發,以探究型課程為突破口,根據林區學生的興趣和年齡特點,我們確定了這一課題,把設計和制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美術設計和動手做相結合的教學形式。

二、前提條件和準備

1.在初中的課程安排中美術每周一節,但對完成根雕這樣的作業顯然是不夠的。學生對根雕的方法可以說是從未接觸過,所以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分階段實驗。第一階段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和觀察能力,利用課堂或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參加各類畫展,根藝作品展,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創意、培養欣賞意識、激發學生興趣。第二階段培養學生的造型基礎,為今后自由創作奠定基礎。第三階段培養學生的根藝基礎。利用多媒體欣賞各類根藝作品,認識不同根藝作品的特點。第四階段培養學生自主創作的能力。(1)欣賞各類范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創作激情。(2)欣賞分析各類根藝作品創意,進行各類想象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3)給學生一片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利用山上撿的樹根或自己家種的植物根,進行自由創作,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創造,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2.在學習根雕時,學生已經學過一些簡單的設計,如平面設計等,同時還學過浮雕、版畫等,這些雖說有些聯系,但也存在很多差異。因為根雕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植物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風景、日常用品、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所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說在根雕創作中,大部分應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表現藝術形象,少部分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這就需要學生動腦筋、發揮豐富的想象創造力。

3.教學的時間應選在每年5月下旬至10月間,因為林區寒冷,這幾個月泥土解凍,是采集尋找樹根的最佳時間。

三、課堂教學的分析與改進

一堂課最能引起學生興趣和動手做的有兩個時段,一是看完錄像和教師示范、介紹了根雕方法后,學生很想一試身手,體會一下雕刻是怎樣的感覺。二是教師講授完畢,學生拿到樹根時,他們的興奮程度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抓住這兩個時段,正確地引導學生,相信這堂課會非常成功。一般來說,第一個時段教師都能掌握,利用學生在錄像中看到的一些感性的東西,通過分析、討論,讓學生把感性的東西轉化為理性的知識。第二個時段是否能被利用是這堂課的關鍵。首先,學生平時在家很少接觸到,就算家中有,也只是用來做燒柴,學生根本想不到小小的樹根會變成藝術品。其次,一節課下來,課上講到的雕刻方法總算可以在手中的樹根上一顯身手了,剛看完錄像時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上課的內容(雕刻前觀察的樹根象形、雕刻時進刀的位置、雕刻的深度、位置等)往往會被忽略,這時完成的作業50%是有問題的。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充分利用學生的興奮點,改進教學過程,補充完成美術設計的內容。學生在完成根雕的同時,觀察樹根的結構,猜想它像什么。如此邊雕邊想,把課堂教學的重點,雕刻的要點,都在腦中思考,復習了一遍。然后進行雕刻的時候就不會過分沖動,教學的效果就有了明顯提高。

四、教學成果

1.理論成果:改變傳統的重臨摹,重技能訓練的陳舊模式為重興趣、重感悟、重創造的新型教學方法,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形成了操作性較強的“觀察——想象——聯想——創作”四步教學法,對初中美術教學有借鑒作用。

2.探索總結出根雕教學中的雙向式學法指導。一方面是引導學生根據現有材料的肌理考慮創作(正向);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概括已有的創作構思或主題尋找合適的材料(反向)。

3.通過這一課題在我校的實施,逐步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發現新的方法,學習新的知識,學到新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的視野得以拓寬,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漸漸養成。學生的欣賞水平、造型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美術素養明顯提高。部分學生作品表現出較高的藝術價值,頗具個性特色。優秀根雕作品還在牙克石市各學校展覽,獲得好評,獲獎學生從中嘗到成功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姚世奕.根雕藝術制作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2,(10).

[2] 潘靜,李欣,黃金發.  談潘有臣的根雕藝術[J]. 設計,2012,(2).

上一篇:政協黨建交流材料范文下一篇:政協學習心得體會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