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考詩歌鑒賞意象意境范文

2023-09-23

高考詩歌鑒賞意象意境范文第1篇

次石湖書扇韻 (姜夔)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5分)

二、

題李世南畫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甕知村近,隔塢聞鐘覺寺深。

問: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么樣的氣氛?(5分)

三、

莎衣①

楊樸②(宋)

軟綠柔藍著勝衣,倚船吟釣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煙臥,菡萏③香中帶雨披。 狂脫酒家春醉后,亂堆漁舍晚晴時。 直饒④紫綬金章⑤貴,未肯輕輕博換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楊樸:字契元,為人恬淡閑靜,一生布衣。③菡萏:荷花。④饒:任憑。⑤紫綬金章:紫色綬帶,黃金印章,指高級官員的服飾。 問:“蒹葭影里和煙臥,菡萏香中帶雨披”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情感?(5分)

四、

唐多令 鄧剡

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昂尬黠L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華,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 注:鄧剡,字中甫,號中齋,文天祥的同鄉和朋友。本詞為南宋滅亡之后,鄧剡被俘,過建康(今南京)所寫。

問:下片中“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一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6分)

詩歌鑒賞意境意象訓練題答案

一、

答:

1、全詩由小橋、流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構成。(1分)

2、整首詩勾畫出溪橋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現,浮萍漂碧,藕花飄香的閑適雅寂的石湖風光。(2分)

3、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清幽恬靜的風光圖。(1分)

4、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悠然閑適的心情(1分)

二、答:

1.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描繪了這樣的景物:一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溪邊)行走,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3分)(題目要求“描述”,答案應該是“句子”而非“短語”。)

2、這幅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2分)

三、答:

1、這兩句描繪的畫面充滿了詩情畫意:波光瀲滟,煙靄迷蒙,葦影參差,蓮葉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灑湖面,如蹦珠濺玉,此間一葉扁舟,舟上臥著披著蓑衣的漁人。(2分)

2、詩人描繪這幅漁人樂趣圖,(1分)

3、是對漁人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生活的贊頌,也是對桃花園式的理想天地的向往。(2分)

四、答:

1、只有從南邊飛來的幾只大雁棲息在明月下的蘆葦叢中(2分)

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蘆花這三個意象(1分),營造了一種色彩暗淡、凄涼冷清的意境(1分),

高考詩歌鑒賞意象意境范文第2篇

2、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意象與意境類題型的解題技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復習鑒賞意象與意境題型方法與技巧 教學過程:

一、考點分析

詩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

形象(意象) 人(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

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

(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于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 (3)事物形象。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詩、雜詩。 景物形象

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 詩中的景象是詩人為抒發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設計的。一般有:景物描寫(季節、時令、地域等)、場面描寫(農事、戰爭、狩獵、離別等)、色彩描寫。“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詩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現。所以我們在鑒賞景物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系鑒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 二.高考例題

題型一:形象特征

提問:分析詩歌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1、 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

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1)分析詩歌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人物曾經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 小結:[答題模式]

遷移訓練

(12安徽) 最愛東山晴后雪①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只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注]①本詩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中的一 首。

(1)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

1

答:

(12天津) 野菊 【宋】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①, 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 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①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頷聯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

答:

(12江蘇)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1)詞中

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答:

(12湖北)送鄒明府游靈武

唐 賈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1)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4分)

(12江西)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變做:縱使。

(1)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并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4分)

答:

題型二:意象類

提問方式:這首詩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有什么特點?

1、(09年寧夏.海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鷓鴣天 代人賦①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 ①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詞的上闕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 【答案】(5分)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

2

2、(09年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次石湖書扇韻① 姜 夔②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注]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

【答案】⑴描繪了一幅山環水繞,村閣隱然,浮萍泛綠,藕花飄香的恬靜優雅的隱居風光圖。分別寫了溪橋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約,浮萍漂碧,藕花飄香。從視覺與嗅覺等角度渲染出閑適雅寂的石湖風景。 小結:[答題模式] 遷移訓練

.

(12山東)吳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補之 (宋) 曉路雨蕭蕭,江鄉葉正飄。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 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

(1)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題型三: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09年重慶卷)閱讀下面的曲詞,回答問題。(6分)

【折桂令】問秦淮 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 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折桂令】一曲寫蘇昆生重訪秦淮。秦淮河橫貫南京市,河兩岸為景勝、繁華之地,但現在蘇昆生見到的是一片殘敗。

(1)“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通過“白鳥”“綠水”“嫩黃花”“新紅葉”等描繪了初秋景色。又通過“飄飄”“滔滔”“有些蝶飛”“無個人瞧”等表達了因昔盛今衰引發的冷寂落寞之情。 小結:[答題模式]

遷移訓練

題李世南畫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逢人抱甕知村近,隔塢聞鐘覺寺深。

[注] 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 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 甕:這里指水甕。 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這里指塢。

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么樣的氣氛?

3

三、總結

1、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意境)特點。

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明凈絢麗、幽靜深寂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常用術語:寥廓、雄奇、開闊、曠遠、悲壯、悲涼、凄清、陰冷、幽靜、蕭條、荒涼、冷落、衰敗、孤寂、恬靜、閑適、纏綿、清新、明麗、絢麗、壯麗、秀美、恬淡、朦朧、淡雅。

③分析作者表現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么而“哀傷”。根據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為:離愁別緒、羈旅情愁、思鄉懷遠、閑適恬淡、樂山好水、感時傷世、吊古傷今、憂國憂民、言志抒懷、嘆惋諷諫等。訓練

2、常見人物形象

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愛恨情長的形象;落寞惆悵、愁苦幽怨;積極樂觀、笑傲人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掌握意象描寫的方法及意象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高考例題

1、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2008年遼寧卷)

〔正宮〕塞鴻秋

潯陽即景 周德清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②。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周德清(1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06遼寧卷) 東坡①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確: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3分)

二、方法總結

1、意象的作用

①營造氛圍。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楓葉荻花秋瑟瑟”句,就營造出與朋友離別時

4

的蕭瑟、落寞的氛圍。

②借景抒情。一切景語皆情語。凡詩歌中有描寫的景物,一般都具有這一作用。

③塑造背景或環境。這一作用與“營造氛圍”有相似之處,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過多個意象組合——意象群,為人物的活動提供背景或環境,這種作用在山水詩、邊塞詩中運用較多,如王昌齡的《從軍行》之“青海長云暗雪山”即是。

④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繪自然景物中景物而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目的是讓讀者 “臨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等都是意境深遠的詩句。

⑤襯托人物節氣、品質或性格。這種作用在寫物詩中較為普遍,在表達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辭,如雪、竹、梅、松、鶴、荷、平仲、金風玉露等等,襯托人物品行高潔、性格堅毅、情感純潔等。

⑥奠定情感基調。如柳永《雨霖鈴》開頭三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為全詞奠定了凄涼、傷感的基調。

⑦以景襯境。這一作用在山水詩中運用最多,如以鬧景襯靜境——“竹喧歸浣女”,以動景襯靜境——“蓮動下漁舟”,以暖景襯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襯暗境——“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以滿景襯空境——“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以物語(或物態)襯心境——“廢池喬木,猶厭言兵”等等。

2、意象描寫方法

(1)各種修辭手法

(2)側面描寫———襯托對比

襯托是有主次之分兩者相比較一方為另一方服務從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為正襯與反襯。對比是相并的兩方內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點的手法。

(3)正面描寫———動靜結合

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還可以化動為靜與化靜為動。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

(4)正面描寫———虛實結合

在景物描寫中,虛是聯想想象之景,如回憶想象未來或幻想幻覺之景;實指當前視聽之景。

(5)正面描寫———光影、色彩的渲染

(6)正面描寫———觀察角度的變化與遠近高低的順序

三、課堂訓練

1、 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補之

曉路雨蕭蕭,江鄉葉正飄。 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 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

(1)請結合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

2、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余干旅舍 劉長卿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問:本首詩描寫了哪些景象,其作用是什么?

3、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鳥空啼。

本首詩描寫了哪些景象,其作用是什么?

5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枕上作 陸游

一室幽幽夢不成,高城傳漏過三更。 孤燈無焰穴鼠出,枯葉有聲鄰犬行。

壯日自期如孟博,殘年但欲慕初平【注】。 不然短楫棄家去,萬頃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東漢范滂,《后漢書》記載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黃初平,《神仙傳》說他“至五百歲而有童子之色”。

(1)頷聯在景物描寫上用了什么手法?簡析其作用?(5分)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嚴士元 劉長卿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注】劉長卿與好友嚴士元在蘇州相逢,短暫相聚后又送嚴去湖南。

本詩中間四句分別是從哪個角度寫景的?試簡要分析。

6、讀下面的詞,完成下面題。

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在景物描寫方面有哪些特點?

7、閱讀下面這首寧詩,然后回答問題。

祭常山回小獵① 蘇 軾

青蓋前頭點皂旗,黃茅岡下出長圍。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

回望白云生翠讞②,歸來紅葉滿征衣。圣朝若用西涼簿③,白羽猶能效一揮。

注釋:①詩作于密州知州任上。是年十月,詩人到郡城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回來路上和同官在常山東南的黃茅岡舉行了一次習射會獵。②翠讞:蒼翠的山峰,指常山。③西涼?。簳x將軍謝艾,本書生,善用兵,勝仗無數。④白羽,即白色的羽扇,儒將所持。

⑴此詩頸聯寫景有什么作用?

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暮春歸故山草堂 錢起

谷口眷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注】①谷口,指藍田縣輞川谷口,錢起筑別墅于此,名之曰“故山草堂”。②辛夷,木蘭樹的花

①前兩句寫出了谷口怎樣的景象?寫這樣的景象,在全篇中起到怎樣的作用?(4分)

9、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6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詞的上片寫景。你認為這首詞寫景的優勝之處主要表現在哪里?請就其中一個方面作簡要分析。

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宿洞霄宮 林逋

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云。

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注】洞霄宮:在浙江余杭縣南大滌洞,一向是游覽勝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觀,北宋改名為“洞霄宮”。

(1)此詩的頷聯是寫景的詩句,寫景很有特點,請結合詩句至少從兩個方面作具體的賞析。

11、閱讀下邊一首詞,完成(1)—(2)題。

鵲橋仙 夜聞杜鵑 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鳴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鄉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注]①驚殘:驚醒。②故鄉:即家鄉。

高考詩歌鑒賞意象意境范文第3篇

一、閱讀下面的宋詞,按照要求完成賞析。(7分)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賈傅 楊冠卿

蒼生喘未蘇,賈筆論孤憤。文采風流今尚存,毫發無遺恨。 凄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

【注】楊冠卿:南宋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知廣州,以事罷免。賈傅:賈誼 ,《過秦論》作者,曾被貶長沙,郁郁而終。

(1)詞的上闋是從哪些方面評價賈傅的?(4分)

(2)試賞析“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一句所蘊含的詞人的情感。(3分)

(1)①政治上,正視社會現實,奮筆直陳民生疾苦;②文學上,表現寫作才華,作品流傳千古。(4分,每點2分)

(2)①同情賈誼的懷才不遇。②抨擊統治者的不用賢才。③以此自況,抒發對被罷官的憤慨。(3分,每點1分)

五十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聽箏 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1)這首詩題目是“聽箏”,頷聯主要運用哪些藝術手法來描寫音樂?試結合詩句分析其表達效果。(5分)

(2)第三聯寫人世悲歡,真切感人。讀到此處,你眼前會出現一幅什么樣的景象?哪兩個字傳達了作者此時的情懷?哪兩個字又強化了這種情懷?(6分)

(1)這一聯主要運用了通感、比喻、擬人手法。(答出其中兩種得2分)通過對“柳態“和“啼鳥”的描摹,以視覺寫聽覺,化無形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寫出了分別的傷感。(3分)。

(2)答:示例:燈下慈母盼子、樓頭思婦望夫的哀怨的景象。(2分) “愁”、“思”兩字;(2分)“獨”、“空”兩字。(2分)

評分:共6分。共三問,第一問2分,第

二、三問各2分。 五十

三、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鵲橋仙 陸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半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萍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注]! [注]唐代詩人賀知章老去還鄉,玄宗曾下詔將與鏡湖相連通的一個小湖賜給他以示矜恤。 (1)詞的上闋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4分)

(2)請結合對全詞的理解,說一說“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一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1)詞的上闋主要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前三句將難忘的戎馬生涯與現在無人記起的寂寞凄涼形成對比(或答“第

一、二兩句追憶當年的豪舉與現在獨作江邊漁父的閑散形成對比”),表現自己理想成空的惆悵失落;后兩句中將終日酣飲耽于享樂的酒徒反倒受賞封侯與志存恢復的有志之士卻被閑置不用形成對比,表現了對世道不公的憤懣不平之情。(答對手法給1分,答出一處對比給2分,答出兩處對比給3分)

(2)這兩句意思是:這鏡湖風月本來就只屬于閑人,還用得著你官家賜與嗎?表達了詞人對官家的輕蔑不屑之意,和不得已賦閑而歸隱江湖的憤慨不平之情。(兩種情感各2分)

五十

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 ,然后回答問題。(8分) 五指山 丘浚

五峰如指翠相連,撐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銀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煙。 雨霽玉筍空中現,月出明珠掌上懸。豈是巨靈伸一臂,遙從海外數中原。 注解:巨靈:山神名。

(1)宋代詞人張先有“云破月來花弄影”的名句,其中的“弄”字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而這首詩第二聯中的“弄”字,同樣用得傳神,請賞析。( 4分)

(2)本詩是怎樣以“五指山”貫穿全篇的?結合全詩簡要賞析。(4分)

(1)答案:“弄”為“玩弄、把玩、撫摩”之意(1分),寫五指山這巨型手掌伸進空中,撫摩云(1分),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寫出五指山的高和云霧繚繞的情狀(1分)。

(2)答案:首聯“翠相連”寫出五指山的蒼翠,“撐”寫出了五指山的高峻挺拔(1分),頷聯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五指山的高和云霧繚繞的情狀(1分),頸聯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五指山的秀麗和美麗(1分),尾聯寫五指山是巨靈神伸出的手臂,數點中原大好河山,寫出了五指山的雄奇(1分)。

五十

五、閱讀李白 的《長相思》,完成后面題目。(7分) 長相思 李 白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簞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注】美人,借以寄寓個人政治理想。

(l)“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簞色寒”,從哪幾個角度寫出深秋怎樣的特點 ? (3分) (2) 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4分)

(1)從聽覺、視覺、心里感覺的角度寫出深秋凄冷的特點。(角度答出2個即給2分,深秋特點1分)

(2)詩人直抒胸臆,以“長相思,在長安”“思欲絕”表達了自己對美好政治理想的渴望和追求(1分);但天長水遠、關山難度,用比喻來表明要實現個人美好的政治理想是多么的艱難,(1分)所以 “空長嘆”“魂飛苦”“摧心肝”,因而又感到無奈、悲苦、憤懣(2分)。(可以從充分抒發感情的角度闡發,意思對即可??忌?ldquo;美人”視為李白所追求的理想人物,再做類似分析,更好。)

五十

六、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臨江仙 送錢穆 父①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②,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③。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錢穆父:蘇軾的友人,時被謫出知瀛州。②改火:指的更替。③筠:竹。 (1)“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贊揚了友人什么樣的品格?(4分) (2)“送行淡月微云”句營造了什么樣的氛圍?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2分)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認為豪放達觀,有人認為失意惆悵,你的看法呢?請簡要分析。(4分) (1)運用了比喻和對偶的手法,贊揚了友人淡泊(豁達)、堅貞(正直、有氣節、有風骨)的品格。(4分。“手法”2分,“品格”2分) (2)營造了在夜間為友人送行時凄清幽冷(凄冷、冷清、凄涼)的氛圍,表現了作者與友人分別時抑郁無歡(惆悵、失落、憂傷、惜別、依依不舍)的心情。(2分。“氛圍”1分,“心情”1分) (3) ①是豪放達觀,意在勸慰他人。詩人認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當隨遇而安。表現了詩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灑脫情懷。②是失意惆悵。意在感傷自身。詩人認為自己和友人一樣不幸。表達了詩人對仕宦浮沉的惆悵,對身世飄零的慨嘆。③如說既有豪放達觀,又有失意惆悵,心境復雜,言之成理亦可。(4分。表明看法,得1分;結合詩句解說,得1分;揭示詩句含義或表達作用,得2分。) 五十

七、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問題。(6分) [雙調]沉醉東風重九 [元]盧摯

題紅葉①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②?

【注】①相傳,唐代有一宮女在紅葉上題詩,經御溝流出宮外,為一讀書人所得。后來宮中遣放宮人,題詩的宮女就嫁給了那個讀書人。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陶潛九月九日無酒,于宅邊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 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

⑴請賞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處。(3分)

⑵請賞析“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所蘊涵的思想感情。(3分)

⑴示例: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秋天草木凋零,月落時分山影斜長顯得清瘦的姿態。(3分) ⑵示例:表達了作者在重陽佳節,面對衰柳寒蟬的滿目秋景,卻無人作陪的淡淡哀愁。(3分) 五十

八、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2)題。 【雙調】水仙子 詠江南 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①:愛殺江南。

【注釋】①飐:飄動

(1)請分別從寫景的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元曲作簡要賞析。(6分) (2)這首元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是如何表達的?(5分)

(1)①空間轉換,由遠及近。作者的眼睛和畫筆起始于瞭望大江遠山,然后寫兩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又放縱開去,極目天際之畫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簾。于是一片江南秀麗風光,便一覽無余了,極富條理性和層次感。(3分)②動靜結合,流水生煙,山嵐聳翠,此為一動一靜;畫檐芰荷,安靜恬淡,而沙鷗在舞,珠簾在卷,畫船由天邊馳來,酒旗在風中招展,又于寧靜之中,顯出一派生機。(3分)

(2)這首元曲表達了作者對江南水鄉景色的贊美和喜愛之情。(2分)作者主要運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通過描繪江南水鄉天然美景,表現了景色的明麗雋美,將贊美和喜愛之情蘊含在景物描寫中;(2分)最后一句“愛殺江南”則直抒胸臆,總結心得,由客觀觀察轉回主觀感受,明確表達出作者對景色的贊美和喜愛之情。(1分)

五十

九、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歲暮歸南山 ① 孟浩然 北闕②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③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注] ①該詩寫于四十歲的孟浩然來長安考進士落第之后。②北闕:指帝宮。③青陽:指春天。 ⑴這首詩是在詩人心緒極端復雜的情況下寫出來的,請分點概括詩人在詩歌中表達的情感。(4分) ⑵結合全詩,簡要賞析“松月夜窗虛”的妙處。(3分)

⑴①仕途失意(或壯志難酬)之悲②世態炎涼之苦③年華已老之哀④萬念俱灰的無奈(或絕望、失望)(1點1分,2點2分,3點4分)

⑵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虛(松間明月照著我的窗臺,一切是那么空寂!注:意思相近即可。)該句以清冷寂寥之景寫綿長不盡之愁,以景結情(或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語意雙關),韻味悠長。(劃線處各1分,答對3處即可)

譯文:我已停止在宮廷北門請求謁見,歸隱到南山中我那破舊的草廬。因為我缺少才干方被明主遺棄,由于我窮途多病故友往來漸疏。時光流逝頭上的白發催人衰老,歲月無情新春逼迫著舊歲消除。胸中??M懷愁緒徹夜不能入寐,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虛。

賞析:約在開元十六年(728),四十歲的孟浩然來長安應進士舉落第了,心情很苦悶,他曾“為文三十載,閉門江漢陰”,學得滿腹文章,又得到王維、張九齡為之延譽,已經頗有詩名。這次應試失利,使他大為懊喪,他想直接向皇帝上書,又很猶豫。這首詩是在這樣心緒極端復雜的情況下寫出來的。他有一肚子的牢騷而又不好發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發仕途失意的幽思。表面上是一連串的自責自怪,骨子里卻是層出不盡的怨天尤人;說的是自己一無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為世用之情。

字面上說“北闕休上書”,實際上表達的正是“魏闕心常在,金門 詔不忘”的情意。只不過這時他才發覺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為有了馬周 “直犯龍顏請恩澤”的先例,唐天子便會代代如此;現在才發現:現實是這樣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憤,從這“北闕休上書”的自艾之言中傾出。明乎此,“南山歸敝廬”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諸般矛盾心緒,一語道出,讀來自有余味。

三四句具體回述失意的緣由。“不才明主棄”,感情十分復雜,有反語的性質而又不盡是反語。詩人自幼抱負非凡,“執鞭慕夫子,捧檄懷毛公,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他也自贊“詞賦亦頗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何謂“不才”!因此,說“不才”既是謙詞,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識、良驥未遇伯樂的感慨。而這個不識“才”的不是別人,正是“明主”??梢?,“明”也是“不明”的微詞,帶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這一諛詞,也確實含有諛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滅絕,還希望皇上見用。這一句,寫得有怨悱,有自憐,有哀傷,也有懇請,感情相當復雜。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薦或引薦不力,而詩人卻說是因為自己“多病”而疏遠了故人,這是一層;古代,“窮”、“病”相通,借“多病”說“途窮”,自見對世態炎涼之怨,這又是一層;說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這又是一層。這三層含義,最后一層才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鬢發已白,功名未就,詩人怎能不憂慮焦急!五六句就是這種心境的寫照。白發、青陽(春日),本是無情物,綴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現詩人不愿以白衣終老此生而又無可奈何的復雜感情。

也正是由于詩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悶之中,才使他“永懷愁不寐”,寫出了思緒縈繞,焦慮難堪之情態。“松月夜窗虛”,更是匠心獨運,它把前面的意思放開,卻正襯出了怨憤的難解??此茖懢?,實是抒情:一則補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則情景渾一,余味無窮,那迷蒙空寂的夜景,與內心落寞惆悵的心緒是何等相似!“虛”字更是語涉雙關,把院落的空虛,靜夜的空虛,仕途的空虛,心緒的空虛,包容無余。

這首詩看似語言顯豁,實則含蘊豐富。層層輾轉表達,句句語涉數意,構成悠遠深厚的藝術風格。 相傳,孟浩然曾被王維邀至內署,恰遇玄宗到來,玄宗索詩,孟浩然就讀了這首《歲暮歸南山》,玄宗聽后生氣地說:“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唐摭言》卷十一)可見此詩盡管寫得含蘊婉曲,玄宗還是聽出了弦外之音,結果,孟浩然被放還了。封建社會抑制人才的現象,于此可見一斑。

十、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始聞秋風 劉禹錫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 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回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⑴這首詩中哪兩個情境形象地點明了秋風“去而復還”的時令特征的?(2分)

⑵結合全詩內容,請用一個恰當的詞語表現鏡中詩人的“顏狀”;并說明為何會有如此“顏狀”。(4分) ⑶詩中頸聯“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除對偶外,還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對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4分)

⑴看黃菊(1分);聽玄蟬(1分)。

⑵衰老(衰憊、衰弱、衰頹)(2分);生病(扶病)(2分)。

⑶比喻(2分)(如僅答“擬人”則不給分;如既答“擬人”,又答“比喻”則給1分)。

以馬、雕自比,具體形象。表現出作者渴望馳騁疆場、搏擊長空的自強不息的精神(2分)。 六十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張 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芳洲 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云去后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1)本詞上片敘寫了哪些場景?營造了怎樣的氛圍?(4分)

(2)“行云去后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兩句的寫景有何特點?(3分) (3)末句中“無影”二字歷來為人稱道,請賞析其佳妙之處。(3分) (1)賽龍舟,蕩秋千,踏青;營造了熱鬧、歡快的氣氛。(一點1分)

(2)寫作特點:視聽結合1分,第一句寫視覺,第二句寫聽覺1分(或:遠近結合;動靜結合;對比);情景交融(或:融情于景;寓情于景)。景的特點:清靜1分。

(3)答案一:末句寫出了月光下楊花飄落無影無蹤,以動襯靜,寫出了熱鬧歸于平靜,最終恬淡清明的意境。

答案二:寫出了月光下,楊花飄落,沒有影子,顯出月光的清明(或:清朗;如夢似幻),以動襯靜,表現了恬淡清明的意境。

六十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 ,然后回答問題。 山園小梅 北宋·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注:霜禽:冷天的鳥。

(1)首聯中最能突出梅花特點的分別是哪兩個字?請作簡析。(4分) (2)中間兩聯是怎樣寫梅花之美的?(4分)

(3)尾聯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起了什么作用?(2分)

(1) “獨"和“盡”。 百花凋謝,只有梅花獨自鮮艷美麗,在小園中占盡風情韻致。 “獨”、 “盡”二字,突出了梅獨特的生活環境,獨有的天姿國色、不同凡響的性格和孤傲的神韻。

(2)A.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結合:頷聯直接寫梅花稀疏、橫斜的姿態和清幽的芬芳,寫盡了梅花清雅高潔的氣質風韻;頸聯從側面描繪梅花孤潔之美:霜禽想要在梅枝上停息,必須先偷眼看看,表現了霜禽對梅花不敢隨隨便便,既愛且敬的心理;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要高興極了。這樣,梅花的美就從其他動物如何對待她的態度中表現出來了。

B.視覺、嗅覺相結合:頷聯上句側重從視覺角度繪其倒映在清澈水里的橫斜、疏淡的梅影,下句則從嗅覺角度寫黃昏月下暗中浮動的縷縷清香,傳其神韻。

C.虛實結合:頸聯上句霜禽欲下是實寫;下句,梅花開放時并沒有粉蝶,所以用“如”“合”這樣假設猜度的語言,是虛寫。

(3)尾聯以議論收尾,引出自己,托物言志,表達了其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高雅情趣,揭示了本詩主題。

六十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春歸唐庚 ①

東風定何物?所至輒蒼然。小市②花間合,孤城③柳外圓。 禽聲犯寒食,江色帶新年。無計驅愁得,還推到酒邊。

【注】①唐庚:北宋詩人。宋徽宗年間,被貶逐到惠州(今屬廣州)安置。②小市:指當地經營魚、鹽、酒、茶的集市。③孤城:指詩人被貶之地惠州城,當時商業繁盛之地。

(1)本詩頷聯中的“合”“圓”二字,與孟浩然 《過故人莊》中的名句“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簡要分析“合”“圓”二字的妙處。

(2)本詩“景”與“情”的關系有何特點?請作簡要賞析。

(1)本詩中的“合”和“圓”都有“環繞、圍攏”的意思,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集市上花團錦簇、城郭外綠柳環繞的景象,突出表現了南國春光之盛。(意思對即可)4分

(2)本詩用春歸麗景反襯無限愁情。前面寫東風駘蕩,遍地皆綠,花繁葉茂,春光爛漫;結尾才急轉直下,極寫愁情之重,難以排遣。強化了抒情的力量。(意思對即可)4分

六十

四、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虞美人①陳與義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長恨孥舟②晚,空見殘荷滿。今年何以報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注】①宋高宗紹興六年6月,給事中陳與義因與尚書左仆射趙鼎政見分歧,論事不合,借病辭職。本詞寫于辭官后前往青墩的途中。陳與義,南宋詞人。②孥(音nü)舟:牽舟,這里指乘船。

(1)結合全詞,說說上闋“病夫因病得來游”蘊含了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2)詞下闋的寫景文字,從整體看運用了什么手法?請具體分析。(3分) (1)(4分)

示例:詞人舟行平穩,面對滿塘秋荷,心胸舒暢。詞人自稱“病夫”,并不是真正有病,只是辭官的借口。(2分)所謂“病夫因病得來游”,表面上是暗自慶幸因病解職得以欣賞美景,實際上是聊以自嘲,內心藏有難言的痛苦。(2分)

或:所謂“病夫因病得來游”,語言質樸而委婉,刻畫了詞人外表曠達而內心痛苦的自我矛盾的心理。(2分)所謂“病夫因病得來游”,結合下闋“報君恩”,詞人表面上是感恩辭官得以覽勝,實質上含有一種諷喻,委婉表達了對皇帝的不滿。(2分)

(2)(3分)

示例一:對比。(1分)“空見殘荷滿”是寫去年秋末登舟,途中所見唯有敗葉 殘荷。 “一路繁花相送”寫今年舊地重游,眼前出現的另一番景色,到處是盛開的荷花。(1分)去年與今年對比鮮明,表達了作者對滿眼荷花盛開的喜悅之情。(1分)

示例二:反襯。(1分)詩人以去年秋末登舟,途中所見惟有敗葉殘荷的景色,反襯出今年舊地重游“一路繁花相送”的情景,(1分)表達了作者對滿眼荷花盛開的喜悅之情。(1分) 示例三:虛實結合。(1分)“空見殘荷滿”是虛寫,作者回憶去年路過此處的情景,因為秋末登舟,途中所見唯有敗葉殘荷。 “一路繁花相送”是實寫,今年舊地重游,發現另一番景色,到處是盛開的荷花。(1分)虛實結合,突出了作者對今年荷花盛開的喜悅之情。(1分)

示例四:情景交融。(1分)“空見殘荷滿”,一個“空”字,表達出對殘荷滿塘無限悵憾的心情。(1分)“一路繁花相送”,以擬人化手法寫出荷花的連綿不絕,表達出對美好景色的滿腔熱愛。(1分)

六十

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11分) 水村閑望 俞紫芝①

畫橈②兩兩枕汀沙,隔岸煙蕪一望賒③。翡翠④閑居眠藕葉,鷺鷥別業⑤在蘆花。 溪云淡淡迷漁屋,野旆翩翩露酒家??上б豢嚔拚嫠?,無人寫得寄京華。

注釋:①俞紫芝:篤信佛教,得其心法,終身不娶不仕。②橈:船槳,指代船。③賒:語助詞。④翡翠:翠鳥。⑤別業,指白鷺棲息的地方。⑥繃:布幅。

(1)有人說本詩是以“望”組織題材,請你結合全詩概括詩人“望”到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并分析詩人描繪畫面時運用的表達技巧。(6分)

(2)本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1)①“望”到了一幅深秋水村圖(1分):畫船靜泊沙灘,隔岸衰草迷蒙,翠鳥閑居荷葉之下,鷺鷥棲息于蘆花叢中,溪云淡淡,漁屋籠罩在煙霧之中,酒旗招展,顯出一派沉寂安寧幽靜朦朧的意境。(2分)

②本詩在描繪畫面時,運用動靜結合、擬人的手法(1分)。首聯的“枕”字擬人化的寫出畫船的靜泊之態;頷聯的翠鳥、白鷺的“眠”與棲息,動物不動,依然寫靜,一個“閑”字表達出閑適之情;頸聯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來寫景,溪云、魚屋,酒旗,一靜一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2分,不必面面俱到,分析合理即可)

(2)詩歌前三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現了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2分)尾聯抒懷,可惜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畫,沒有人畫了寄到京華去,表達了詩人鄙棄官場,寄情山水,喜愛無羈絆的自然生活,與世無爭的情懷。(3分)(意思對即可)

六十

六、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南歌子 賀鑄

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陰陰夏木囀黃鸝 。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 易醉扶頭酒,難逢敵手棋。日長偏與睡相宜。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

注:賀鑄,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但他秉性剛直,不阿權貴,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 (1)這首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結合詩句賞析。(4分)

(2)作者豐富的感情蘊涵在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合這首詞的下闋,對此作簡要分析。(4分) (1)這首詞的上闋描繪出一幅閑適恬談、生機勃勃的夏日風景圖(2分)。點點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漣漪,輕風拂面而來。樹木成陰,黃鸝婉轉啼鳴,白鷺落在池畔,遲遲不愿離去(2分)。

(2)這首詞的下闋表現了作者孤寂落寞、知音難求的情懷和百無聊賴、年華虛度的痛苦(2分)。飲酒而“易醉”,下棋而敵手“難逢”,蘊含著知音難求和百無聊賴的心緒(2分);夏日長長,無所事事,最適合于睡覺,作者自我解嘲;睡起題詩,則只能“自題”自賞,自取其樂(2分)。

六十

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 ,完成后面的問題。(7分) 月夕 陸游 開戶滿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風入叢竹,復作雪來聲。 俗塵不待掃,凜然肝肺清。村深無漏鼓,鶴唳報三更。 (1)詩的前兩聯在寫景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2)結合全詩,分析作者在頸聯 中體現出的精神境界。(3分) (1)(4分)由視覺到聽覺,由靜到動,以動襯靜,融情于景。(2分)首聯從視覺角度寫月光滿庭院,頷聯從聽覺角度寫風吹竹子似乎是下雪般的聲音,(1分)兩聯共同渲染庭滿落雪、月明風清的寧謐、安閑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1分)

(2)(3分)頸聯體現出的是月夜中物我兩忘、內心澄澈的精神境界。(1分)前兩聯中的明月、風入竹子等景象描寫出空靈環境,頸聯用“肝肺清”直抒胸臆,尾聯用“鶴唳”來寫環境的幽寂以襯托內心的明凈。(2分)(大概意思對即可) 六十

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長安夜雨 薛逢

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心關桂玉天難曉,運落風波夢亦驚。 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濕無聲。當年志氣俱消盡,白發新添四五莖。

【注】①薛逢,字陶臣,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屢忤權貴,仕途頗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貴的柴米。

(1)本詩以“憂”貫穿全詩,作者的憂愁具體包含了哪些內容?(3分) (2)作者在首聯中運用哪些方法來表現自己的百憂纏心?(4分) (3)頸聯從哪些角度對景物進行描寫?所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3分) (1)①生活的艱辛;(1分)②命途的不順;(1分)③生命的衰老。(1分)

(2)(4分)①通過描述滯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側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憂愁之久,內心無時無刻不被憂愁纏繞;(2分)②運用比喻手法,將“百憂”比喻為雨中生機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現出憂愁的煩亂紛雜。(2分)

(3)(3分)①視覺角度與聽覺角度。樹上集聚的早鴉,是作者所見之景;沉悶的鼓聲是作者所聞之景。(2分)②這些景物凄冷蕭條,傳達出作者愁悶落寞的心情。(1分)

六十

八、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問題。(7分) 好事近 漁父詞 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 更無時節?;钣嫝倬G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注]①活計:生計,謀生的手段。

(1)這首詞的上闋表現出一個怎樣的漁父形象?結合作品簡要分析。(3分) (2)結合作品簡析下闋“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現出的意境。(4分)

(1)“搖首出紅塵”,示其超脫;“醒醉更無時節”,示其疏放;“慣披霜沖雪”,示其勇毅:上闋表現出的是一個無拘無束、瀟灑率性的漁父形象。[(本題考查對古典詩歌內容的理解)評分標準:本題3分。結合作品簡析2分(任選兩處分析即可);結合1分。意思對即可。(2)“晚來風定的絲閑,上下是新月”二句,寫夜色降臨,微風不起,垂釣的絲線平靜悠閑,天上和水中是同一鉤新月(1分)。詞人表面寫“風定”與“絲閑”,內在里是寫“心定”與“人閑”(1分)。詞人寫“新月”及水面的清明,意在表現人內心的清新與通透(1分)。這幅月下獨釣圖所呈現出來的閑適、安詳的意境正是詞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1分)。這幅月下獨的釣圖所呈現出來的閑適、安詳的意境正是詞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1分)。[(本題考查對古典詩歌意境鑒賞)評分標準:本題4分。句意;結合作品簡析2分;結論1分。意思對即可。] 六十

九、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7分) 塞上昕吹笛 高適

霜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 聽曉角 李益

邊霜昨夜墮關榆,吹角當城漢月孤。 無限塞鴻飛不度,秋風卷入《小單于》。 【注釋】①梅花:《梅花落 》曲的簡稱。②《小單于》:樂曲名。 (1)下列對這兩首濤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兩首詩都是邊塞詩,都通過寫邊關“聽”樂含蓄地表達了戍邊戰士內心的情感。 B.《梅花落》為曲調名,高詩將“何處”二字嵌入其中,意謂“何處吹奏《梅花落》”。 C.高詩尾旬運用了夸張的手法,一個“滿”字表面是寫曲滿關山,實則表現情滿關山。 D.李詩三四兩句寫秋風中傳來了《小單于》的曲調,就連塞鴻也為之陶醉,盤旋不度。 (2)這兩首詩起筆一句有什么共同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4分) (3)“月”是中國古詩詞中的傳統意象,有著豐富的內涵。清結合這兩首詩中的一首,并聯系其它你熟悉的某一詩句,談談你對“月”這一意象的內涵的認識。(200字左右)(10分) (1)D 要點:這兩首詩起筆一句都寫了邊塞秋景(或都寫了邊關寒霜滿地的情景)(1分),都和第二句的邊關明月共同構成了聽樂的氛圍(或都渲染了聽樂的氣氛)(1分),為全詩奠定悲涼的感情基調(1分),含蓄地表達了征人身處邊關的孤寂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例:(1)、都用“霜”字點明了描寫的時節和環境,秋意寒霜,營造了悲涼之感,也都寫出了寫作的地點和背景,寫出了戍邊戰士的心情。用意象含蓄表達了愁緒,意味無窮。(3分)

(2)都以“霜”字開頭。這樣寫能夠介紹當時所處的時節,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情感。借著“霜天”的景象,更有助于作者抒發內心的感情,表現詩歌的主旨。(2分)

反饋題:這兩首詩的結尾兩句各具特色,請加以賞析。

提示:高詩

三、四句為虛寫:此時不知何處傳來了羌笛曲《梅花落》,樂曲悠揚,似乎在整個關山回蕩,由此,讓人感到,風吹送的仿佛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瓣,眼前出現的宛如和色和香落滿關山的梅花。聽曲《梅花落》--聯想到家鄉的梅花--思鄉之情。表達得巧妙而自然。

李詩運用他的夸張的詩筆,想象和描寫這群從塞北飛到南方去的候鳥,聽到秋風中傳來畫角吹奏的《小單于》曲,也深深為之動情,因而在關上低回留連,盤旋不度。這樣寫,以雁代人,從雁取影,深一步、曲一層地寫出了角聲的悲亢凄涼。雁猶如此,人何以堪,征人的感受就也不必再事描述了。

(3)、(10分)評分要點:①有觀點,2分;②闡發與分析,6分(能聯系兩首詩中的一首,2分;能聯系文本之外的詩句,2分;分析闡發具體深入,2分);③語言通順,2分。

月意象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其約定的涵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1.團圓和思念(愁思、悵恨)。古典詩詞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團圓的象征,寄寓著與親人團聚的心愿與期待。但詩人們卻很少描寫月下團聚的快樂,卻屢屢傾訴月下離散的痛苦。月引發了詩人的愁思和悵恨。

2.故園。明月暗示著親人團聚的希望與期待,因此,月意象自然又與家鄉聯系起來,成為故園的象征。 3.永恒。明月,跨越時空,閱盡滄桑興亡,見證歷史。月意象滲透著哲理的意味。 4.月是美的象征。

5. 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寧靜的境界,寄寓淡泊閑逸,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 學生答案示例(一類): “月”在邊塞詩中體現出蒼涼、孤寂的感情。高詩中的月光灑滿戍樓,撒下淡淡的哀傷與寂寥同,觸動了將士內心中的思念之情。月與將士的羌笛相伴,抒寫了令人觸目傷懷的凄涼之曲。此時的月,便是寂寞、思念與無限哀傷情愫的化身。李白《關山月》中的“明月出天山”,則盡展一輪皎潔的圓月從天山上掛起的豪邁氣勢。此時的月照亮了將士內心的豪情萬丈,點燃了堅定的信念。在雄壯宏大的天山上,月少了分哀怨,多了份鼓舞與壯麗。不同的詩人豐富了“月”的涵義,他們用“月”的蒼涼孤寂,皎潔明亮,照亮了人們在夜空下的心靈。

“月”字是古詩中傳統的意象,它包含了思念的寓意?!度下牬档选分?ldquo;月明羌笛戍樓間”中一個“月”字便讓人浮想聯翩,仿佛置身于那小樓間聽到笛聲,思念家鄉之感油然而生;《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中一個“月”字便讓人愁緒滿懷,仿佛徘徊在那床邊望著皓月,思念親人之感躍然紙上。“月”字不僅代表了夜晚,也蘊含了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意象。每當讀到“月”,總令人不禁想起家人團圓的景象,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的溫情在月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感人肺腑。“月”是團圓,“月”是思念,“月”更是一捧溫情。

十、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逢病軍人 盧綸

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未到鄉。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河潢舊卒 張喬

少年隨將討河潢,頭白時清返故鄉。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⑴兩首詩描寫的人物有何異同?試簡要概括。(4分) ⑵盧詩表達了詩人 什么樣的情感?(2分) ⑶請簡析張詩的主要表達特色。(4分)

(1)(1)同:都是返鄉士兵(2分)。異:一病一老(1分),一在途中一已歸鄉(1分)。 (2)對病軍人的同情。(2分)

(3)以少年出征與頭白返鄉對比,突出戍邊之長;以十萬將士與我對比,突出戰爭的殘酷。(4分,每點2分)

七十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8分)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⑴這首詩寫舟行江上的見聞感受,詩人情感變化富有層次,請結合具體詞語簡析。(2分) ⑵簡析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詩人描繪的畫面中,蘊含著人生哲理,請細加品味,說一說你的看法。(6分) (1)“夜如何”寫出詩人心中的擔憂。“試卷”刻劃詩人既抱希望而又疑慮不安的心態。“依舊”則透露出詩人無限欣喜之情。(2分。答案中含三個要點,錯一個點,扣1分。)

(2)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觸景生情”)(寫“借物抒懷”“托物言志”均不給分);對比(或“對照”、“呼應”);各自分析。(4分。每一點各2分)

②風雨總是暫時的,風浪總歸會平息,青山綠樹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終究不可遏制。(或“人生道路總不會一帆風順,只要逆流而上,搏擊風雨,就能達到青山綠樹的理想境界,享受勝利的樂趣”)(意思對即可)

七十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 ,完成后面問題。(8分) 月夕 陸游

開戶滿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風入叢竹 ,復作雪來聲。 俗塵不待掃,凜然肝肺清。村深無漏鼓,鶴戾報三更。 (1)詩的前兩聯在寫景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2)結合全詩,分析作者在頸聯中體現出的精神境界。(4分)

(1)答:由視覺到聽覺,由靜到動,以動襯靜。(2分)首聯從視角角度寫明月滿庭院,頷聯從聽覺角度寫風吹竹子似乎是下雪般的聲音,(1分)兩聯共同渲染庭滿落雪、月明風清的寧謐、安閑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1分)

(2)答:頸聯體現出是月夜中物我兩忘、內心澄澈的精神境界。(2分)前兩聯中的明月、風入竹子等景象刻畫了出空靈環境,(1分)頸聯用“肝肺清”直抒胸臆,尾聯用“鶴戾”寫環境的幽寂襯托內心的明凈。(1分)(大概意思對即可)

七十

三、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1)第二句詩中“深藏”一詞很形象,請作簡要的賞析。(4分) (2)詩的三四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給人怎樣的啟示?(4分)

(1)“深藏”既是客觀景物的描寫,寫出了濃密翠綠的葉子籠蓋下的幾點海棠蓓蕾微紅的情景;又是主觀意愿的體現,體現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輕易吐艷的意愿。

(2)運用了反襯(對比或襯托)的表現手法,用桃李的爭奇斗艷,反襯海棠的“惜芳輕吐”,啟示人們,太早的炫耀,過于急切的追求,雖然可以在眼前給我們一種陶醉的幻境,但這種美麗是短暫難以持久的。(以下理解亦可: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對海棠花的描繪評述中,表明了自己的人格追求,寄托著對“兒輩”的殷殷教導。這兩句啟示我們,不應追求表面的一時的繁華熱鬧,而要耐得住寂寞,加強內在積累,在適當的時候展露才華。)

七十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6分) 秋望 李夢陽

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雁幾行??妥舆^壕追野馬,將軍發箭射天狼。 黃塵古渡迷飛挽①,白月橫空冷戰場。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 ②。

【注】①飛挽:是“飛芻(草)挽粟(糧)”的省說,指迅速運送糧草。②郭汾陽:唐代著名的將軍郭子儀,曾經平定安史之亂,大破吐蕃,被封為汾陽王。

(1)第三聯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3分) (2)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①對比。(1分)將黃河渡口的繁忙和戰場上的沉寂進行對比,(1分)突出戰爭即將來臨前的肅殺景象。(1分)②雙關。(1分)一個“冷”字,既指戰場的清冷和寒冷,(1分)又指詩人心上的那份寒意。(1分)(任選一個作答即可)

(2)本詩通過描寫戰云密布下的塞上風光,(1分)抒發對安邊衛國的良將的向往,(1分)體現了詩人憂國傷時的忠貞情懷。(1分)

七十

五、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1)---(2)題。 憶秦娥詠桐 李清照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吹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注]本詞作于南渡之后。

(1)你認為這首詞直接寫作者“情懷”的是哪一句?請簡析該句在詞中的作用。(5分) (2)結合詩句談談作品最有特色的修辭手法。(6分)

(1)【參考答案】其一:“斷香殘酒情懷惡”,(1分)這一句直接寫詞人“情懷”,該句貫穿和籠罩全篇的感情。(1分)“亂山平野煙光薄”的景色,使詞人倍感“情懷惡”(1分),而“情懷惡”更增添了秋日黃昏“梧桐葉落”“心還寂寞”的蕭索冷落和不盡苦衷(2分)(或“道出了詞人國破家亡的無限悲痛”)。其二: “又還寂寞”(1分)是直接抒情,這一筆抒情統領全詩(1分)之景,從遠景亂山.歸鴉.暮色,到近處的落葉.秋風,寂寞之景,皆體現寂寞之心,含蓄而深沉(1分)。結句抒情,尤其是“又還”一詞是全詞境界的概括和升華(使全詞意境蘊涵深廣)(1分)。突出的表現了詞人失去親人和故鄉長期積郁的孤獨之感.亡國亡家之痛等復雜難言的心情(1分)。

(2)【參考答案】“梧桐落”,落葉片片,象無邊的愁緒一樣,飄落在她的心上;風聲陣陣,象鋒利的鋼針扎入她受傷后孱弱的心靈。(1分)情景交融,(1分)進一步強調出落葉在詞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響(2分)。詩人觸景傷懷,引出后句“又還秋色,又還寂寞”,國破家亡的傷痛,背井離鄉的哀愁,一下子都涌上了心頭。(2分)

七十

六、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食筍 曾幾①

花事闌珊竹事初,一番風味殿春蔬。龍蛇戢戢②風雷后, 虎豹斑斑霧雨余。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憂每食嘆無魚。丁寧 下番③須留取, 障日遮風卻要渠。

【注】①曾幾: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學識淵博,勤于政事。②戢戢(jíjí):牛羊角的樣子。③下番:下一輪。

(1)頷聯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作簡要賞析。(5分)

(2)最后兩聯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理和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6分)

(1)(5分)頷聯寫春夏之交,在風雷霧雨之后,新筍破土而出,如龍角戢戢而動,如虎豹初露斑文。(3分)詩人用比喻將雨后春筍寫得有聲有色,動態十足,表現了對它的熱愛,也給讀者留下聯想的空間。(2分)(意思對即可)

(2)(6分)最后兩聯表現了詩人曲折復雜的心理:第三聯寫只要竹林常發出新筍,就無慮頓頓吃素,每食無魚;第四聯則寫不要把竹筍全吃了,應該留下一些,讓它生長成竹,因為我們還要靠它障日遮風。(4分)表達了詩人對竹的熱愛和贊美之情。(2分)

(如果答為“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希望后繼有人濟世救民”也可。意思對即可)

七十

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10分) 采桑子 歐陽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風清 。憂患凋零,老去光陰速可驚。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舊曲重新,猶似當年醉里聲。

注:①金?。捍缶票?。

(1)詞的上闋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具體分析。(6分) (2)詞的下闋表達了詞人什么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4分) (1)(6分)①“月白風清”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處境的順利,心情的愉悅(從襯托角度,答成以樂景襯托愉悅心情也可)(2分)②上闋前后對比(1分)用十年前愉悅心情和在憂患凋零中老去的傷感構成對比(2分)

(2)①“鬢華雖改心無改”,而今年歲已老,但他那顆充滿活力的心,卻還似從前一樣,老當益壯,不愿服老;(2分)②詞人畢竟歷經滄桑,重聽舊曲,豪放話語之中抑郁之意,矛盾之情也是十分明顯的。(2分)

七十

八、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玉樓春① 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 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②。昔年多病厭芳尊③,今日芳尊惟恐淺。

【注釋】①作者一生仕宦顯達,晚年被貶外放,此詞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②鸞鏡:背后飾有鸞鳥的鏡子。 ③尊:又寫作“樽”。

(1)詞的上闋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2)最后兩句詞人寫對“芳尊”態度的前后變化,這樣寫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理?(4分)

(1)以樂景襯哀情。作者以明麗的景色反襯自己凄暗的心情,強烈地表達出對時光飛逝、生命無多的感傷。(3分)

(2)通過對照,作者寫出此刻自己只能借酒澆愁,真切地表現了他無可奈何的心境和作為一個政治失意者的絕望心情。(4分,意思對即可。)

七十

九、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示三子 (宋)陳師道

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

注:第一首詩是詩人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第二首詩寫于元祐二年(1087),當時詩人得任徐州教授,生計稍微好轉,即從岳家接回妻兒,一家得以團聚。這首《示三子》即作于妻兒們剛回來的時候。

(1)第一首詩的前兩句,哪兩個詞用得好?為什么?(3分)

(2)這兩首詩都以以反常之筆見深情(所謂反常之筆,就是看似有悖于常情其實卻符合情理的筆法),請結合兩首詩的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1)“斷”和“復”用得好。(1分)“斷”寫出詩人與家人音問不通,彼此生死未卜的處境;(1分)“復”字寫詩人謫放時間之長,表現了詩人度日如年、孤獨苦悶的心境。(1分)

(2)第一首“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即是以反常之筆寫深情,因為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于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情更怯”與“不敢問”,正表現了詩人這種矛盾的心理。(2分)后一首,①前兩句即是以反常之筆寫深情。“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即相忘”只是無奈而已,其實并不曾忘卻,不然何以家人團聚的日子近了卻又興奮難抑呢?“不可忍”正說明詩人對親人懷著一腔不可抑制的思念。②

三、四兩句寫兒女已回到眼前,詩人卻記不清他們的容貌,恍惚難以相認,似乎無情,但是,正是因為別時兒女正小,見面時兒女形貌已非,這正說明離別的時間已久,正可見分離時惦念之苦,相憶之深。③最后兩句寫與親人們團聚,自知不是夢,可心里卻恍惚不定,懷疑眼前的情景不是真的。“了知”,是明了、知道的意思。既然“了知”重逢“不是夢”,心里應踏實安定,卻又說“忽忽心未穩”,這一反常之筆,委婉含蓄地反映了詩人深怨別離之苦,反映了他對妻子和兒女們的真摯深切的愛。(2分,后一首詩只要答對一點就可以給兩分)

十、閱讀下面一首宋詞,按要求答題。(8分) 關河令 周邦彥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云深無雁影。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上闕是如何表現“凄冷”的?(4分)

(2)全詞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1)陰雨連綿,偶爾放晴,卻已薄霧昏暝,難得片刻的晴朗心情,這是凄冷之一;聞雁叫,卻難見被云霧遮擋的鴻雁,更浸染思念親朋情懷,景中寓情,這是凄冷之二。

(答題建模:詞語的賞析=整合句中相關意象翻譯+結合前后句分析+表現手法)

(2)全詩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上闕寓情于景,寫秋雨秋云無雁影,渲染凄寒的氛圍;下闕以照壁孤燈、夜永之景襯情,把旅居之人酒后的孤獨、冷清刻畫清晰。全詩表達了羈旅孤棲、難熬寒夜、思念親朋的思想感情。

(答題建模:分析表現手法=結合全詞分析手法+結合具體詩句分析+中心分析思想感情=陳述全詩內容+結合冷詞熱詞+突出情感主題)

八十

一、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10分) 重贈樂天① 元稹

休遣玲瓏②唱我詩,我詩多是別君 詞。明朝又向江頭別, 月落潮平是去時。 舟中讀元九書③ 白居易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注釋】①樂天,即白居易。②即商玲瓏,中唐有名歌唱家。③元九,即元稹。此詩寫于唐憲宗元 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書要求嚴緝兇手,因此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 。他被攆出長安,九月抵襄陽,然后浮漢水,入長江,東去九江。

(1)這兩首詩是元稹與好友白居易互酬之作,兩首詩都與離別懷人有關,元詩開頭說 “我詩多是別君詞”,“多”暗示,而“休遣玲瓏唱我詩”,是因為 (2分)

【解析】答:這兩首詩是元稹與好友白居易互酬之作,兩首詩都與離別懷人有關,元詩開頭說 “我詩多是別君詞”,“多”暗示兩人聚少離多,而“休遣玲瓏唱我詩”,是因為詩人難以承受這種離愁。(2分)

(2)兩首詩都以景語作結,但同中有異。元詩最后一句寫的是想象中的月亮落下,晨光熹微,大江上潮水平岸,煙波浩渺,自己別友而去的情景,空闊迷茫之景,流露出詩人告別友人的無限悵惘和留戀之情。而白詩(3分)

【解析】白詩最后一句寫自己黑夜里在船中獨坐,聽狂風卷著巨浪拍打船只的情景??耧L巨浪,既寫征途險惡;也暗示仕途險惡,壞人當道,朝政日非;同時,狂風巨浪,還烘托出詩人此時此刻洶涌澎湃的情感,表達詩人了悲憤難抑的心情。

八十

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①-②題(8分)

八聲甘州 ·壽陽樓八公山作①葉夢得 ②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戈戟云橫。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轉盼東流水,一顧功成。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漫云濤吞吐,無處問豪英。信勞生、空成今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③。

注釋:①八公山:淝水流經這里,在此曾發生淝水之戰。公元383年,前秦苻堅率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丞相謝安命其弟謝石、侄謝玄率兵應戰,以少勝多,大敗前秦。(②葉夢得:南宋詞人,主戰派。此詞寫于他被主和派排擠出朝期間。③桓箏:謝安(號東山)晚年被晉孝武帝疏遠,一次陪帝飲酒時,其舊部桓伊彈箏助興,唱《怨歌行》,謝安聞之流淚,武帝也面有愧色。

①下列對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片開頭三句寫詞人登高遠眺所見之景,暗含故都風景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慨。 B.“想烏衣年少”一句中的“想”字所領起的七句,追憶了當年淝水之戰的情景。 C.“沸浪駭奔鯨”一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現了謝家子弟所率東晉部隊的奪人氣勢。 D.“漫云濤吞吐,無處問豪英”兩句,情景交融,表達了詩人對英雄不再的慨嘆。 ②這首詞結尾處用了謝安晚年的典故,這樣寫有哪些作用?(5分) ①C(3分)

②(5分)要點:詩人以謝安晚年被疏遠自比(1分),表達了自己被冷落的寂寞與憤懣之情(1分),也寄予了自己為國效力的愿望(1分),集中體現了全詞的主旨(1分),表達含蓄深沉令人回味(1分)。(意思對即可)

八十

三、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 唐多令 鄧剡

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昂尬黠L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華,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

【注】鄧剡,字光薦,號中齋,文天祥的同鄉和朋友。本詞為南宋滅亡之后,鄧剡被俘,過建康(今南京)所寫。

(1)上片中“堪恨西風吹世換”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2)下片中“惟有南來無數雁,和明月,宿蘆花”一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6分)

(1)雙關(2分),明寫惱恨“西風”使季節更換(1分);暗寫痛恨元朝統治者使南宋滅亡,讓自己淪落天涯(2分)。

(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蘆花這三個意象(2分),營造了一種色彩暗淡、凄涼冷清的意境(2分),表達了自己的亡國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2分)。

八十

四、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1)---(2)題。(6分) 京口月夕書懷旅夜書懷② (南宋)林景熙①(唐)杜甫

山風吹酒醒,秋入夜燈涼。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萬事已華發,百年多異鄉。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遠城江氣白,高樹 月痕蒼。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忽憶憑樓處,淮天雁叫霜。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注]①作者老家在溫州平陽,此詩是他轉徙京口時的感懷之作,當作于宋亡之后。②這首詩是作者離開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慶)一帶飄泊時所寫。

(1)《京口月夕書懷》中的“涼”字堪稱關鍵,全詩以山風、秋夜來寫▲之涼,以華發、異鄉寫▲之涼。(2分) (2)請結合詩句分析《京口月夕書懷》和《旅夜書懷》兩詩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處。(4分) (1)天氣心情(心境)(2分)

(2)情感相似之處有:⑴都抒發了異鄉飄泊淪落的悲凄之情,林詩中感嘆自己“異鄉”飄泊,杜詩用“天地一沙鷗”自況,自傷飄零;⑵都抒發了自己年老孤獨的傷感之情,林詩中感懷自己“百年”之身獨對夜燈,杜詩中以“平野闊”“大江流”反襯自己一葉小舟的孤苦伶仃;⑶都抒發了時光流逝的悲哀之情,林詩中有“華發”“百年”的哀傷,杜詩中以江水的奔流令人感受到時光的迅速消逝;⑷都抒發國家殘破、自己一事無成的郁悶之情,林詩寫在宋亡后,“萬事已華發”流露了事事不如意的悲傷,這也是借酒澆愁的原因,杜詩結合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流露了未能施展政治抱負的不平。(1點2分,2點即可,須結合詩句解說)

八十

五、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臨江仙 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 常恨飄蓬?;仡^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1)把“回頭煙柳漸重重”中的“漸”字改為“卻”好不好?請簡要分析。(4分)

(2)這首詞的下闋與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有異曲同工之妙,從全詞來看,所表達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4分)

(1)不好。“卻”字只是表現出被重重煙柳擋住視線,“漸”字則生動的表現出詞人離別時不斷回顧的情態,然而越行越遠,柳色逐漸轉濃,突出詞人不忍離去的情懷,愈來愈深的離愁。

(2)不完全相同,柳詞主要表現對戀人的眷戀和離別之愁,而徐詞中不僅表達了深深的離愁別緒,而且“浮生常恨飄蓬”和對未來旅途的想象,“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等句,還表現了孤寂凄涼、飽經漂泊的羈旅之愁。

八十

六、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江神子 賦梅寄余叔良① 辛棄疾

暗香橫路雪垂垂。晚風吹。曉風吹?;ㄒ鉅幋?,先出歲寒枝。畢竟一年春事了,緣太早,卻成遲。 未應全是雪霜姿。欲開時。未開時。粉面朱唇,一半點胭脂。醉里謗花花莫恨,渾冷澹②,有誰知。

[注] ①是作者在江西帶湖賦閑時所作。余叔良,辛棄疾的友人。②冷澹:清冷淡泊。 (1)作者筆下的梅花有什么樣的特點?(3分)

(2)從“醉里謗花花莫恨,渾冷澹,有誰知”中,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處世態度?(4分) (1)梅花含苞欲放,春寒料峭,在雪中的美麗姿態。

(2)世人皆醉,我獨醒的一種心有不甘、無可奈何的心態,不和其他人同流河污的淡泊名利的處世態度。

八十

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 ,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題畫 (宋) 李唐

云里煙村雨里灘,看之容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燕脂畫牡丹。 【注】李唐初在杭州,靠賣畫糊口,生活艱難。這是作者自己在畫上所題的詩。 (1)請用自己的語言描摹李唐畫作的內容,試品評畫作的技法與效果。(4分) (2)結合全詩,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

(1)畫面上是云煙繚繞的村莊和雨水滂沱的河灘,山村隱約,灘水湍急。(2分)畫面虛實相映,動靜結合,營造了深遠的的意境,間接地表現出作者高雅的志趣。(2分)

(2)作者一方面表達了自己的藝術作品和個人才華無人賞識的感慨和憤然不平,(2分)另一方面也諷刺了當時人們醉心聲色犬馬,貪圖榮華富貴的社會風氣。(2分)

八十

八、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 雜詩三首(其三)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①,頻年不解兵??蓱z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②。

【注】①黃龍戍:即黃龍,在今遼寧開原縣西北,此指邊地。②龍城:在今蒙古境內,這里借指敵方要地。

⑴ 請分析頷聯中“月”這一意象在運用上的妙處。(4分)

⑵ 綜觀全詩,簡要概括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戰爭怎樣的態度。(3分)

⑴明月高掛中天,照著不眠的閨婦,也照著思念親人的征夫。以月寫人,以月寄情,一筆寫出兩人的離恨,抒發了飽受戰亂之苦的離人相思之苦。(每個要點2分,大意對即可)

⑵這首詩既有對戰爭長年不斷,給百姓帶來離亂之苦的不滿,(1分)也包含著希望有人能帶兵克敵,一舉奪勝的期盼。(2分,大意對即可)

八十

九、閱讀下面這首宋詩 ,然后回答問題。(8分) 現書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 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蒙沖:古代戰船名。

(1)這首詩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請選擇一個角度,對這首詩的藝術手法作簡要賞析。

(1)昨夜春水上漲,蒙沖巨艦在激流中如羽毛般輕快航行。往常費盡力氣不能推動的大船,此刻卻能在江流中航行自如。寓意是讀書須積累,當積累到融會貫通的地步,自然就能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

(2)答題要點:可從比喻、對比、夸張等修辭手法,或寓理于景、理趣交融等角度入手分析。 九

十、閱讀下面的唐詩,根據提示,完成題目。(7分) 小寒食①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②。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注]①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②鹖(hé)冠:傳為楚隱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一個“愁”字貫穿全詩,請結合詩句說說詩歌表現了哪些方面的“愁”。(7分)

①首句“強飲”不僅寫出自己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著漂泊中勉強過節的心情,表現出詩人年老體衰、窮愁潦倒的愁苦。②借用“鹖冠”一典,點出作者身不在官,壯志難酬的憂愁之情。③“老年花似霧中看”,既直接表明作者暗自傷老之情。④以蝶鷗往來自如的景色反襯詩人困居舟中的憂思。⑤“愁看直北是長安”表明詩人心系國運安危,擔憂時局多難的情懷。⑥以“舟中作”為題,既真實地反映了詩人晚年漂泊困苦的處境,又從自身想到了國家的動蕩不安。

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兩點得5分,答對三點以上得滿分。 九十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暮過山村 (唐)賈島

數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夕,邊烽 不過秦。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 (1)作者在首聯怎樣描繪了山村景象?(5分)

(2)結合全文看,作者內心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6分)

(1)、參考答案: 起句從聽覺(1分)形象寫起,詩人路過一個山村,遠遠便聞到山澗的潺潺流水聲;在“數里”的范圍內能清晰地聽到細微的水聲,可見山區的寂靜凄冷(1分)。次句為視覺描寫(1分),映在眼簾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鄰”,生動地渲染出山村的蕭索而冷落的氛圍(1分)。勾勒出一幅荒涼的山村遠景(1分)。

(2)、參考答案:詩的開局以“寒水”“少四鄰”寫起渲染荒涼景象(1分),給人以寂靜清冷之感(1分);三四句以“怪禽啼叫”、“落日恐人”描摹山區蕭瑟陰森的景象(1分),給人以恐懼不安之感(1分);五六句寫初月高懸,烽火不過秦地,描繪了山區的寂靜平安(1分),給人以平靜心安之感(1分);七八句隱隱約約地看到山村人家宅邊常種的桑柘樹和茅舍上升起的裊裊輕煙,先前的驚懼心情漸漸平靜下來(1分),轉而產生一種歡欣喜悅的感情(1分)。(第三點可不答)

九十

二、閱讀下面這詩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最高樓·詠梅 陳亮①

春乍透,香早暗偷傳。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蘇帶,黃金須勝辟寒鈿②。更朝朝,瓊樹好,笑當年?;ú幌虺料阃ど峡?樹不著唐昌宮里玩。衣帶水,隔風煙。鉛華不御③凌波處,蛾眉淡掃④至尊前。管如今,渾似了,更堪憐。

【注】①陳亮,南宋愛國詞人,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后曾兩次被誣入獄。光宗紹熙四年策進士,擢為第一,授建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未到任而卒。②鈿(diàn):古代一種嵌金花的首飾。③“鉛華不御”這里指以美麗聞名于世的宓(fú)妃,后被天帝封為洛神。④“蛾眉淡掃”這里指唐玄宗貴妃楊玉環的姐姐,此人有才貌,因楊玉環受寵,被唐玄宗封為虢國夫人 。

(1)詞的上闋用了哪些手法描寫了梅花的哪些特點?(4分) (2)下闋表達了詞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1)①手法:擬人、比喻、對偶。(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②梅花的特點:開花時間早,顏色形態美好,清高絕俗。(每點2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2)抒發了詞人懷才不遇的感傷之情(2分)。用宓妃和虢國夫人的典故,與自己的報國無門、懷才不遇進行對比;“管如今,渾似了,更堪憐”一句,“堪憐”的不是梅花,而是自己雖懷絕代之才,而終將老于鄉土的境遇(2分,分析出一處即可)。

九十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

[注釋] ①見說:聽說。蠶叢:傳說中古代蜀王之名,此處代指蜀地。 ②秦棧:從秦入蜀的棧道。③蜀城:成都 。 ④升沉:指功名得失。⑤君平:西漢人,隱居不仕,曾在成都以算命占卜為生。

(1)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從全詩看,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情感?請簡要分析。

(1)此聯中的“籠”字是評家所稱道的“詩眼”,寫山上蜀道景致,“繞”寫山下春江環繞成都而奔流的美景。遠景。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襯,風光旖旎,有如一幅瑰瑋的蜀道山水畫。詩人以濃彩描繪蜀道勝景,這對入蜀的友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撫慰與鼓舞。 (2)到蜀地去的路,險阻崎嶇很不好走。直立的山崖在人的面前聳立,白云靠近馬頭飄浮。芳樹籠罩著從秦入蜀的棧道,春江環繞著美麗的成都城。李白了解他的朋友是懷著追求功名富貴的目的入蜀,因而臨別贈言,便意味深長地告誡:個人的官爵地位,進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詢問善卜的君平呢!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轉地啟發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祿之中,可謂諄諄善誘,凝聚著深摯的情誼,而其中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

九十

四、閱讀下面兩首宋詩 ,然后回答問題。(8分) 澄邁驛通潮閣①二首 蘇 軾 一

倦客愁聞歸路遙,眼明飛閣俯長橋。貪看白鷺橫秋浦 ,不覺青林沒晚潮。 二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②。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發是中原。”

注:①這兩首七絕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詩人離儋州之前。澄邁,縣名,在今海南島;通潮閣,一名通明閣,在澄邁縣西。②帝遣巫陽招我魂:帝,指上帝;巫陽,古代女巫名。這里詩人化用《楚辭·招魂》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內遷。

(1)古典詩詞特別將就煉字,請簡要分析第一首詩,“貪看白鷺橫秋浦”中“橫”字的妙處。(4分) (2)從“景”與“情”的關系角度比較這兩首詩,看看有何不同,請簡析。(4分)

(1)首先,“橫”字帶出一股雄健之勢,有氣勢,有力度;其次,“橫”字表現詩人憑欄遠眺,“貪看”白鷺在秋浦上飛翔,視線久久追隨著白鷺移動,故而有“橫”的感覺;其三,白鷺“橫”于秋浦之上,化動為靜,暗示出秋浦水天一色,空寥清曠,同時也是詩人心境之“靜”的外化。

(2)不同之處:

1、第一首第一句“倦客愁聞歸路遙”,開門見山點明詩人心境和處境,直接抒發思鄉盼歸之情;第二首化用典故抒發濃烈的思鄉之情。

2、這兩首七絕,雖然都是書寫羈旅思鄉的愁懷,但前一首以景寫趣,詩人“貪看”白鷺橫飛、凝然不動的身影,顯得清雅悠閑;而第二首以景寫情,翹首北望,以遠渺之景抒寫對故鄉的懷念之情,情感熾熱綿長。

九十

五、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歸雁 錢起 ①

瀟湘②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二十五弦③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注]①錢起:唐朝吳興 (今屬浙江)人,入仕后,一直在長安和京畿作官。此詩作于任中。②瀟湘:此處指湘江。③二十五弦:指瑟,傳說湘江女神湘靈善鼓瑟?!冻o·遠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1)聯系詩句簡答:詩人看見歸雁產生了哪些想象和聯想?(3分) (2)請簡要分析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4分)

(1)(3分,不必細致區分“聯想”“想像”概念)詩人從歸雁聯想了它們歸來前的棲息地環境優美、水草豐盛的湘江(1分),從湘江聯想湘江女神并想像了她在月夜下鼓瑟(1分),由瑟聲聯想到凄涼哀怨的鄉思,想像到大雁不忍再聽下去,飛回北方(1分)。

(2)(4分)詩人借寫充滿客愁、羈思難耐(1分),而毅然離開優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飛回的旅雁(1分),寄托了宦游他鄉的羈旅之思(或思鄉之情)(2分)。

九十

六、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霜天曉 角梅 蕭泰來 千霜萬雪。受盡寒折磨。賴是生來硬瘦,渾不怕、角吹徹。 清絕。影也別。知心唯有月。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 [注] 賴是:好在,幸是,得虧是。

(1)結合全詞,分析這首詞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 (2)你從詞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1)本詞托物言志,借寫梅花的傲骨傲氣表達了自己的追求。另外本詞還賦比兼用,先是極寫降雪次數之多,范圍之廣,份量之重,來勢之猛;“賴是”之后極寫梅花不為惡勢力所屈的高尚品格;以梅喻人,梅的瘦硬清高,實象征人的骨氣貞剛,品質高潔,梅格與人格溶成一片。(另答“象征”“烘托”也給分)

(2)全詞寫梅的傲骨傲氣,實際上是寫人,寫出了一個不為惡勢力所屈,錚錚鐵骨,多歷憂患的硬漢形象。

九十

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 陸游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①行穿竹,卷罷《黃庭》②臥看山。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③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注]①玉瀣:美酒。②《黃庭》:道家經典。③元:同“原”。

(1)這首詞上闋描寫了哪些生活畫面?表現了詞人怎樣的生活態度?(4分)

(2)詞的最后兩句“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有何深意?它在詞中起什么作用?(4分) (1)描寫了詩人飲酒、竹林漫步、讀書、臥榻看山等生活畫面,表明詩人的一種不問世事、超然物外的隱逸的生活態度。(“生活場面”和“生活態度”各2分)

(2)深意:這兩句詩表面是說原來就已知道造物者心腸與常人不同(無情),他白白讓英雄衰老死去卻等閑視之,實則是對統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憤懣。作用:在語意上與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在感情上飽含譏諷和悲憤,動人心魄。(“深意”和“作用”各2分)

九十

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2)題。(8分)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1)“琵琶起舞換新聲”與下文的“邊愁”是否矛盾?為什么?(4分)

(2)從寫法上看,“高高秋月照長城”與前三句有何不同?這樣的寫法有什么好處?(4分) (1)①不矛盾。(1分)隨著舞蹈的變換,琵琶又改彈新曲,但內容總是“舊別情”。(1分)②運用對比寫法,更能表現出聽者深重的別情邊愁,任何新曲都無法排遣戍邊將士內心的思鄉之情。(2分)(如圍繞琵琶的異域情調、邊關的別離內涵來講,也可適當給分)

(2)①前三句敘事抒情,最后一句寫景。

②以景結情(借景抒情)。(1分)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以景作結,寓情于景,渲染了凄涼的意境,將將士們濃濃的愁緒與凄清的秋夜月光和荒涼的邊塞風光融為一體。(3分)

九十

九、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 留別王維(孟浩然 )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注:《舊唐書·文苑傳》載,孟浩然“年四十,來游京師,應進士不第,還襄陽”。此詩是離開長安贈別王維所作。

(1) 尾聯中有“寂寞”二字,從全詩來看,詩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2分) (2)“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4分)

(1) 門前冷落,故人離散的寂寥處境;知音難覓、凄涼傷感的寂寞心情。(兩點,各1分) (2) 內容上通過寫知音難覓表達對朋友的依戀之情,照應題目“留別”;既表明歸去的原因又表達了詩人怨憤之情。結構上這兩句承上啟下,照應前文思歸的內容又引出尾聯中歸隱的態度。(內容2分,結構2分)

一百、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海棠 (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1)蘇軾《海棠》詩的前二句描寫了海棠花 的哪些特點?后二句抒寫情感時使用了什么手法? (2)蘇軾的《海棠》與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樣寫夜里賞花,二者所抒發的感情有何不同? (1)前二句描寫了光彩正艷,香氣正濃的海棠花早春風中、月色下的朦朧美,后二句用了擬人手法,以花比人。

(2)蘇詩愛花之盛開,白詩愛花之將謝。

《海棠》,【注釋】這首絕句寫于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崇光,美艷的光彩。這里指海棠花光澤的高潔美麗。

【內容賞析】詩的前兩句寫環境,后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蒙”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回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后兩句中,作者由花及人,生發奇想,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

【運用技巧】

1、化用典故。“只恐夜深花睡去” 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

高考詩歌鑒賞意象意境范文第4篇

教學重點 掌握意象與意境類題型的解題技巧 主備人 課時安排 2-3課時授課時間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復習鑒賞意象與意境題型方法與技巧 教學過程:

一、考點分析(教師結合高考考點進行分析)

詩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

形象(意象) 人(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

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

(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于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

(3)事物形象。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詩、雜詩。 景物形象

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

詩中的景象是詩人為抒發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設計的。一般有:景物描寫(季節、時令、地域等)、場面描寫(農事、戰爭、狩獵、離別等)、色彩描寫。“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詩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現。所以我們在鑒賞景物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系鑒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 二.高考例題 題型一:意象類

提問方式:這首詩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有什么特點? (09年寧夏.海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鷓鴣天 代人賦①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 ①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詞的上闕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

【答案】(5分)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

2、(09年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次石湖書扇韻①

姜 夔②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注]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 答:

【鑒賞】

這二十八字??伤闶窍缃?,不僅描繪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圖卷,而且傳過出畫筆難于表現的情韻??梢韵胂蠼绠斈晔亲煸L石湖的。“橋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鄉特有的景色,同時也自遠漸近,顯現出范氏別墅的方位。湖上煙波浩渺,湖岸林蔭繁茂,憑什么來認得“水通村”呢?“岸閣浮萍綠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邊滯留著綠色的痕跡,便是村中平靜的池塘時飄流出的浮萍。這正像武陵漁人發現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尋到桃花源一樣。“別有天地非人間”這是個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這自然是說范成大別墅的遠絕煩囂,實亦是對范品格的稱頌。范成大以廊廟之才,歸隱江湖之上。他在朝時,希望能為恢復中原而竭智盡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挾私憾攻擊,于是他落職退隱江湖。他視富貴如浮云,惟恐緇塵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這“人”應該是指那些趨炎附勢,抗塵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見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隱中怡然自樂,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處別天門”,專開門戶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兩句,寫景實即寫人,寫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答案】⑴描繪了一幅山環水繞,村閣隱然,浮萍泛綠,藕花飄香的恬靜優雅的隱居風光圖。分別寫了溪橋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約,浮萍漂碧,藕花飄香。從視覺與嗅覺等角度渲染出閑適雅寂的石湖風景。 題型二: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09年重慶卷)閱讀下面的曲詞,回答問題。(6分)

【折桂令】問秦淮 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 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折桂令】一曲寫蘇昆生重訪秦淮。秦淮河橫貫南京市,河兩岸為景勝、繁華之地,但現在蘇昆生見到的是一片殘敗。

“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通過“白鳥”“綠水”“嫩黃花”“新紅葉”等描繪了初秋景色。又通過“飄飄”“滔滔”“有些蝶飛”“無個人瞧”等表達了因昔盛今衰引發的冷寂落寞之情。

【解題指導】《折桂令•問秦淮》出自孔尚任的《哀江南》,選入高中語文第四冊戲劇單元,教材所選的七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昆生游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而試題材料選自第四支曲子【折桂令】,寫寫蘇昆生重訪秦淮的所見所感,突出南京荒涼殘敗的景象,表達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三、方法總結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意境)特點。

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明凈絢麗、幽靜深寂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常用術語:寥廓、雄奇、開闊、曠遠、悲壯、悲涼、凄清、陰冷、幽靜、蕭條、荒涼、冷落、衰敗、孤寂、恬靜、閑適、纏綿、清新、明麗、絢麗、壯麗、秀美、恬淡、朦朧、淡雅。 ③分析作者表現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么而“哀傷”。根據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為:離愁別緒、羈旅情愁、思鄉懷遠、閑適恬淡、樂山好水、感時傷世、吊古傷今、憂國憂民、言志抒懷、嘆惋諷諫等。 教師強調:

如何畫中品詩:由形象畫面的色調,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

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么景象,呈現一種怎樣的色調,并由此推及其內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繪的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的;反之,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陰暗、凄冷和低沉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的。有時可能相反。要特別注意。

四、課堂訓練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11分)

題李世南畫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甕知村近,隔塢聞鐘覺寺深。

[注] ○1 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

○2 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

○3 甕:這里指水甕。

○4 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這里指塢。

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么樣的氣氛?

答案: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這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

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甕、寺廟等六種景物,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出什么樣的的氣氛的,給2分。

2、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西 樓 曾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問:此詩描寫了什么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案】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連天的海浪隨著陣陣雷聲洶涌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這種壯美景象的描寫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從而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情。

3、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問:請分析這首詩畫面美

這首詩寫了江山、花草、燕子、鴛鴦,四種景物構成一幅畫面,顯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種景物并列組合,構成上下對偶兩聯。上聯寫遠景,下聯寫近景;上聯景物較闊大,較概括,下聯景物較特出、較具體;上聯是靜景,下聯是靜景。遠與近相生,概括與具體結合,構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圖。濃艷的畫面色彩,諧調的畫面組合,相宜的動靜描繪,渲染出濃濃春意,觀之令人賞心悅目。 【4】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問:這首山水名篇歷來為人們稱道,請問詩中描繪了哪些景象?這些景象又創設出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答案】主要描繪了幽草、西澗、黃鸝、深樹、春潮、雨、野渡、舟自橫等景象, 詩人通過這些景象,創設出一種孤寂、閑適的意境,表達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和憂傷情懷。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掌握意象描寫的方法及意象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考點分析

二、高考例題

1、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2008年遼寧卷)

〔正宮〕塞鴻秋 潯陽即景 周德清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②。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1周德清(1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分別從寫景的順序和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從寫景的順序看:

一、二兩句寫長江萬里,遠山重重,寫的是大處、遠景;

三、四兩句寫江上輕帆,山泉飛流,寫的是個體、近景;

五、六兩句則是從前四句的白天轉到傍晚,又由地面轉到天空。

從動靜的角度看:

一、二兩句側重寫江、山的雄偉,是靜態的,三四兩句著重寫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飛流,是動態的。

答出遠近順序的,給2分;答出白天夜晚順序的,給1分;答出動靜角度的給2分。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06遼寧卷)

東坡①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確: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3分) 【答案】

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后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三、方法總結

1、意象的作用 明確意象的作用:

①營造氛圍。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楓葉荻花秋瑟瑟”句,就營造出與朋友離別時的蕭瑟、落寞的氛圍。

②借景抒情。一切景語皆情語。凡詩歌中有描寫的景物,一般都具有這一作用。 ③塑造背景或環境。這一作用與“營造氛圍”有相似之處,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過多個意象組合——意象群,為人物的活動提供背景或環境,這種作用在山水詩、邊塞詩中運用較多,如王昌齡的《從軍行》之“青海長云暗雪山”即是。 ④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繪自然景物中景物而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目的是讓讀者 “臨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等都是意境深遠的詩句。

⑤襯托人物節氣、品質或性格。這種作用在寫物詩中較為普遍,在表達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辭,如雪、竹、梅、松、鶴、荷、平仲、金風玉露等等,襯托人物品行高潔、性格堅毅、情感純潔等。

⑥奠定情感基調。如柳永《雨霖鈴》開頭三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為全詞奠定了凄涼、傷感的基調。 ⑦以景襯境。這一作用在山水詩中運用最多,如以鬧景襯靜境——“竹喧歸浣女”,以動景襯靜境——“蓮動下漁舟”,以暖景襯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襯暗境——“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以滿景襯空境——“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以物語(或物態)襯心境——“廢池喬木,猶厭言兵”等等。

2、意象描寫方法 (1)各種修辭手法

(2)側面描寫———襯托對比

襯托是有主次之分兩者相比較一方為另一方服務從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為正襯與反襯。對比是相并的兩方內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點的手法。 (3)正面描寫———動靜結合

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還可以化動為靜與化靜為動。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 (4)正面描寫———虛實結合

在景物描寫中,虛是聯想想象之景,如回憶想象未來或幻想幻覺之景;實指當前視聽之景。

(5)正面描寫———光影、色彩的渲染

高考詩歌鑒賞意象意境范文第5篇

詩詞鑒賞常見意象

青山——(1)具有深隱曠達、雄渾沉穩、亙古不改的特色,是詩人借以棲息身心的家園。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

(2)是故鄉的象征。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謝脁《游東田》)

(3)是歷史與永恒的象征。

“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許渾《金陵懷古》)。 水——(1)因水的剪切不斷,綿軟不絕,常用來喻綿綿的愁思。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2)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來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杜牧《秋夕》) 雨——(1)喜雨往往與滋潤萬物、喚起勃勃生機聯系在一起。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韋應物《幽居》)

(2)苦/寒/冷雨多表現失意與愁苦之情(往事如煙,人生苦短)。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3)表現雅致的意境,閑雅蕭散的人生態度。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4)表現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禪意。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灑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睛。”(蘇軾《定風波》)

云——(1)白云,寓思鄉情。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別》)

(2)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浮/烏云,喻奸佞小人。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冰雪——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月亮——月亮的別稱有:“蟾宮”、“桂宮”、“玉兔”、“蟾蜍”、“嫦娥”、“嬋娟”、“銀鉤”、“玉鉤”、“玉弓”、“玉盤”、“玉輪”、“玉環”、“玉鏡”、“天鏡”、“明鏡”。 (1)對月思親思鄉,引發離愁別緒。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天材教育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2)望月思故國,表現亡國之痛。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3)抒發盛衰無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 (4)表現時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5)人生的圓滿、缺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柳——(1)以折柳表惜別,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漢代有《折楊柳》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非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送別》)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在《雨霖鈴》)

(2)“柳”多種于檐前屋后,常作故鄉的象征。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許渾《咸陽城東樓》)

(3)“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橫塘路》)

(4)表現春天的美好。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

(5)觸發往事如煙的興亡之感。

芭蕉——表現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李清照《采桑子》)

芳草——喻離別的愁緒。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社會荒涼,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 梧桐——表現凄苦的心情。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堅挺 傲岸 堅強 生命力)

“孤標百尺雪中現,長嘯一聲風里聞。桃李謗她真是佞,藤蘿攀爾亦非群。”(李山浦)

梅花——象征高潔人格。(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紅豆——寓相思之情。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天材教育

豆蔻——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贈別》) 菊花——象征品行的高尚和純潔。(隱逸 高潔 脫俗)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蓮——“蓮”與“憐”音同,常借以表達愛情。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西洲曲》) 梅子——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結。

“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

蟬——(1)古人認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故以蟬喻品行高潔。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2)表達孤獨無助、孤苦無依之情。

“本已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李商隱《蟬》)

(3)秋后的蟬(“寒蟬”)命在旦夕,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多用來烘托離愁別緒。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 杜鵑——寓悲苦、鄉愁、鄉思之情。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難》)

蟋蟀——與促人紡織,準備冬衣以至懷念征人等聯系了起來,寓惆悵之情。

“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姜夔《齊天樂》)

猿啼——寓悲傷之情。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烏鴉——寓衰敗、荒涼、不祥之意。(小人俗客庸夫 哀傷)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 大雁——(1)鴻鵠,比喻志氣高遠的人。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哀鴻/孤雁,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孤獨)

“三更忽軫[悲痛]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龔自珍《己亥雜詩》)

(3)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 (4)鴻雁,指代音信、消息、書信。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

鷓鴣鳥——勾起人們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天材教育

燕子——(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

“鳥啼芳樹丫,燕銜黃柳花。”(張可久《憑欄人·暮春即事》)

(2)燕子因結伴飛行而成為愛情的象征,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3)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馮延巳《蝶戀花》)

(4)燕子有眷戀舊巢的習性,常用來表現時事變遷,抒發人事代謝、昔盛今衰、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5)表現羈旅情愁,狀寫漂泊流浪之苦。

“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征燕,行路艱難。”(張可久《殿前歡》)

船——(1)抒發漂泊之感。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2)“泛不系之舟”,抒發追求自由之情。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琴瑟——(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周南·關雎》)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常用在唐代邊塞詩中。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曲》) 長亭——寓送別之情(陸地)。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柳永《雨霖鈴》) 南浦——寓送別之情(水邊)。

“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江淹《別賦》) 關山——多與思鄉念人有關,多寫征戍離別之情。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高適《塞上吹笛》) 高山、奔流、雄關、滄海、大江、長風——一般與豪情壯志相關。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天材教育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沙漠、古道、落日、寒風、冷雨——多抒發凄涼悲傷的思緒和孤獨惆悵的感情。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春日、清風、明月、泉溪、花草——多借此抒發閑情雅致。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斜陽、煙靄、清霜——(1)寓沉郁、思古幽情。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2)寓惆悵、凄苦、悲涼情緒。

“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 【拾遺】

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海:遼闊 力量 深邃 氣勢 黃葉:凋零 成熟 美人遲暮 新陳代海浪:人生的起伏 謝 海浪的洶涌:人生的兇險 江湖的詭譎 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 江水:時光的流逝 歲月的短暫; 竹:氣節 積極向上 歷史的發展趨勢; 綿長的愁苦 草: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

荒涼 偏僻 離恨;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身份、地位的卑微 幻滅 花開:希望 青春 人生的燦爛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機 活力;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潛移默化式的教化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暴雨:殘酷; 熱情; 政治斗爭; 桃花:美人 掃蕩惡勢力的力量 蕩滌污穢蘭:高潔 的力量 牡丹:富貴 美好 春風:曠達 歡愉 希望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東風:春天 美好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西風:落寞 惆悵; 衰敗; 游子思歸

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 狂風:作亂; 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魚:自由 愜意 霜:人生易老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鷹:剛勁 自由 人生的搏擊 事業的社會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成功 雪:純潔 美好; 狗、雞:生活氣息 田園生活 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瘦)馬:奔騰 追求; 漂泊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沙鷗:飄零 傷感 天陰:壓抑 愁苦 寂寞 鳥:自由 天晴:歡愉 光明

天材教育

玉:高潔 脫俗 珍珠:美麗 無瑕

簪纓 (冠):官位 名望

搗衣砧:婦女對丈夫的思念; 征人懷鄉

西樓/小樓:閨怨之情

船:蘭舟(美好情感、歡愉相會);

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 檣擼(借代大船、戰船) 浮萍、飛蓬、孤雁:漂泊 白:純潔 無暇 喪事

紅:熱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綠:希望 活力 和平 藍:高雅 憂郁 黃:溫暖 平和 紫:高貴 神秘 黑:黑暗 絕望 莊重 神秘 命途多舛

對死者的懷念 英雄:追慕 自愧自嘆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撻 六朝舊事/南朝舊夢:往日富貴繁華的生活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衿:有才能的人 古跡:懷舊明志 昔盛今衰 國家衰敗/蕭條 鄉村:思歸 厭俗 田園風光 生活氣息

純樸美好 安逸寧靜

草原:遼闊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榮熱鬧 富貴奢華 仙境:飄逸 美妙潔凈 忘塵厭俗 憑欄:思念故國、故鄉、親人 南山:隱居的地方 桃源:理想的樂土 武陵人:隱居的人 破曉:初現希望 深夜:愁思懷舊 后庭花:亡國

天地:人類的渺小 人生的短暫

情感的孤獨; 心胸的廣闊 浮生:短暫虛幻的人生 朝陽:希望 朝氣 活力 夕陽: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熱烈 熱情奔放;

高考詩歌鑒賞意象意境范文第6篇

課程學習目標 :

1、了解詩歌鑒賞意境題的分類和作答方法。

2、聯系上下文力爭準確解答此種類型題目。

※課前練習

2002全國卷17題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今夜笛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問: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

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

剖析:柳與留同音,常表惜別之情。折柳贈別是唐代著名風俗,

《楊柳詞》是唐代贈別、鄉思名曲。"羌笛何須怨楊柳""客舍青青柳

色新"等唐詩名句中都涉及到這一風俗,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

詞。

答:①"折柳"這首曲子富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書寫了思鄉之

情。②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梢?quot;折柳

"是全詩的關鍵。

▓知識梳理與理解

1 基礎知識梳理

[考點解析]

這種題型一般考查對意象的識別,對其特征的把握。對象征義的感

悟,對其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會意義的分析、判斷。

▓技能應用與拓展

[知識鋪墊]

㈠意象,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詩人往往創造一個或

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情感。比如,月亮。在我國古

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見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

月亮是相思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寫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李白的思鄉之情,

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憶舍弟》寫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

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

弟思家,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唐人王建《十

五夜望月》寫道:"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句以委

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情緒。含蓄地表達了詩

1使用日期:

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還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欲問吳江別未意,青山明月夢中看"等詩句,大體上也是這樣的感情。 菊花。菊花一般是堅強,清高,隱逸的象征。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稱贊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梅花。梅花一般是堅強、純潔、高尚的象征。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歌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教學中把一些常見的意象的內蘊整理出來,讓學生從意象出發解讀詩歌是很有效的途徑。試分類如下:

一、意象

自然意象(分類意象內蘊)

自然景象類月思鄉念親離愁別恨寂寞思歸 流水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 斜陽凄涼失落蒼茫沉郁懷古幽情 西風 煙

霜哀怨惆悵,凄苦蒼涼

冰雪堅貞的心志高尚的品格浮云漂泊的游子植物類楊柳怨別懷遠

落紅青春易逝、人生無常的深沉喟嘆和哀愁松

菊高潔、堅強之志 ⑵變式拓展

竹高雅虛心自持氣節 蓮同"憐",愛情

梧桐光陰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悵與哀愁 丁香愁思情結 紅豆相思 動物類鴉 杜鵑 子規

猿衰亡凄楚哀怨 蟬凄涼高潔 鴻雁 青鳥 魚 鴛鴦

鷓鴣相思相愛離愁孤寂 社會意象

分類意象內蘊人造物象舟湖長亭橋鏡

燈離情別緒思鄉懷遠孤寂落魄愁苦傷感行為登高

憑欄相思報國壯志難酬吹笛吹簫

吹笙別離相思孤寂

飲酒豪情悲愁苦悶郁悶折柳惜別懷遠思鄉

搗衣征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

㈡意境:一首詩所有意象共同構成的藝術境界,就是意境。意境是作者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意境常見的表達程式有兩兩相對的四組概念:

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朦朧

⑶歸納總結

繁復--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 重點難點探究

※ 能力技能交流[提問方式]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或這首詩塑造了怎樣的形象?

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首詩寫出了XX景象的什么特點?[答題步驟]

⑴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要忠于原詩,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⑵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意境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概括。如孤寂冷清、蕭瑟凄涼、恬靜優美、華美壯麗、清新自然等。

⑶把握意象具體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解析:遲日:春日語出《詩經〃七月》"春日遲遲"。答:首先分析圖畫:

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

接著用雙音詞概括:這里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

最后根據意象回答思想感情: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常見錯誤]

①不會使用自己的語言,只是直接引用原詩句。②描摹景物時只是翻譯,未加想象聯想進行描繪。③回答思想感情時與詩的結合不緊,太空洞。 ※課堂練習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雨過山村

雨中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注]浴蠶,用鹽水選蠶種

②全詩描繪了山村景象的什么特點?

全詩有三句寫景,其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③解析:兩天里不時聽到一兩家雞鳴,一座木板搭成的小橋,隱沒在竹溪村路間,村里的婦女,嫂姑相喚,一起去選蠶種,大家忙忙碌碌的,只有院中白色的梔子花寂寞地立在雨中.這首詩富有詩情畫意,又充滿勞動生活氣息.④答:⑴描繪了山村景色清新優美,幽靜的特點.⑵全詩三句寫景,描繪了山村景物寂靜幽美的特點,同時又以景物的寂靜、幽美有

力地襯托了人的生產的忙碌,以至梔子花開院中無人觀賞。 ※課后練習:完成《核按鈕》相關習題。

上一篇:檔案行政執法各項制度范文下一篇:水滸傳每一回內容概括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