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人工智能輔導教育范文

2023-09-23

人工智能輔導教育范文第1篇

輔導方案

愉悅情緒的團體輔導方案

一. 活動設計依據:

1.情緒管理理論

情緒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壓制情緒,而是在覺察情緒后,調整情緒的表達方式,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活動、主觀體驗、表情行為等方面發生一定的變化,從而使人學會以適當的方式在適當的情境表達適當的情緒。

2.情緒ABC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正是由于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得人們產生情緒困擾。因此,幫助個體形成良好的情緒體驗,應該從改變認知,形成對事件的合理認識入手。

1. 良好的情緒能夠有益人的身心健康,并且促進人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幸福指數的增長,好的心情無疑對人的發展有益。 2. 小學生的情緒認知從模糊到逐漸精準,并且存在很多的差異,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因而有一個愉悅的情緒心理對孩子健康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3. 五年級的學生情緒情感有以下特點。 1) 表情豐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 2) 情感的內容不斷擴大與加深。 3) 沖動性減少而穩定性增加。

所以學會正確的看待情緒,學會控制不良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一課。本活動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主線,培養學生正確看待生活中出現的各種不良情緒,學會正確調控情緒的方法。 二. 活動設計目的:

1. 幫助小學生正確理解情緒對個人社會生活和身心健康所具有的意義。

2. 幫助小學生檢查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主導情緒的特點。 3. 幫助小學生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和技巧,學會管理情緒,構建愉悅心情。

三. 活動設計準備:情緒卡片,白紙,以及大頭筆。 四. 適用的年級:小學五六年級 五. 活動過程:

(一):情緒ABC:感受情緒的多樣化。

1.教師準備六張“情緒卡片”,卡片上分別寫上“喜、怒、哀、懼、愛、惡(厭惡)。

2.讓自愿上臺的學生隨機抽出一張卡片,讓他自己用表情、動作等非語言信息表達卡片上所寫的情緒,不能用言語表達。讓臺下的同學猜測臺上的同學要表達什么情緒。

3.請出六位同學表演六張“情緒卡片”上所寫的內容。 4.情緒通常有喜、怒、哀、懼、愛、惡這六大種類。 5.組織學生討論:“情緒有好壞之分嗎?為什么?”說一說你的理由。

6. 這些情緒在你的身上發生過嗎?那你當時是怎樣處理這些情緒的呢?并說一說。 (其他孩子提出解決方法與意見)

7.學生交流并請代表發言。

師小結:情緒沒有好壞之分,關鍵要表現適當。一些消極情緒只要表現恰當也是有益的,例如我們的考試成績不如意時,產生了羞愧、內疚的情緒,有助于我們重視學習,急起直追,我們也要合理的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二)會傳染的情緒:

1.學生兩人一組,甲學生做出各種愉快的表情,乙學生作為鏡子模仿甲的各種表情。時間為2分鐘左右。

2.雙方互換角色。

3.學生圍繞剛才的活動討論分享。 (1)看到“鏡子”的表情,你有什么感受? (2)情緒可傳染嗎?

(3)在努力做各種愉快表情時,你的情緒有變化嗎? 總結:情緒會傳染,好的情緒會使周圍人開心,而不好的情緒不僅讓自己不愉快,更會影響他人,因此我們需要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

(三)尋找快樂:快樂在哪里?

1. 每個人回想自己開心的事情,把它寫下來。 2全班收集起來放在箱子里。

4. 隨機讓孩子上臺抽取一張,并大聲讀出來(分享快樂)。 5. 出示其他人的開心時刻。 小總結; 六.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設計,關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通過創設情境、互動、游戲等活動方式,讓學生體會并感受情緒,激發他們克服不良情緒,進一步培養學生調控情緒的能力。

情緒是學生每時每刻都能體會到的一種比較深刻的心理活動,它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無時無刻影響著學生的生活。良好的情緒對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培養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社會生活范圍逐漸擴大,學生獨立與人交往活動日益頻繁,自我肯定,渴望被他人認可的需求不斷增強,情緒教育是對他們進行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

人工智能輔導教育范文第2篇

美國AECT在1994年將教育技術定義為“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 對有關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1]。我們可以將教育技術理解為在教育這個動態系統中教育者使用各種技術手段, 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自然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并且能夠使教育系統得到最大的工作效率。

近年來, 人工智能技術與其它前沿技術結合并應用于教育技術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其研究成果在教育技術領域的應用也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重視, 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人工智能的教育技術應用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雖然不能改變教育過程的實質, 但卻可以改變教育過程的組織序列, 影響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路, 使教學效果產生飛躍乃至引發教育模式的重大創新。

1 人工智能課程開設的可行性分析

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 (Herbert A.Simon) 說過“如果我們了結人的心靈, 我們就開始明白教育技術做什么了”[2]。在支持人類學習環境的發展中, 教育技術和人工智能是很自然的合作伙伴。教育技術是使用技術設備以支持和擴展思考和學習的能力, 可以利用技術來幫助人們思考和學習。人工智能研究的目的是將抽象的概念表示成具體的形式。無論是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或E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從他們的文化, 社會和政治背景來看都不是孤立的。教育是自然智能的源泉, 人工智能是在計算機上模擬的教育, 也是自然智能在計算機上的實現[3]。教育技術是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應用, 我院籌備開設《人工智能》課程已經很長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是由于《人工智能》具有知識點多, 牽涉面廣, 內容抽象, 不易理解, 理論性強, 需要較好的數學基礎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等特點。教育技術本科學生先修課程包括數學, 數據結構算法, 計算機語言基礎, 教育技術理論等基礎課程。在教育技術應用領域, 如何把握人工智能課程的特點, 幫助學生找到好的學習方法, 使得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就成為我們教學研究過程中的主要目標。

2 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2.1 教材建設

俗話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的教學技藝, 再先進的教學沒備, 沒有優秀的教材, 沒有豐富的教學內容作為依托, 也難以完成教學任務。而對于人工智能課程的教學而言, 適合教育技術專業的教材正是教師的“炊”中之“米”。計算機專業教學中選用了王宏生編寫的《人工智能及其應用》;廉師友編寫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人工智能技術導論》及《人工智能導論》;蔡自興教授編寫的《人工智能基礎》《人工智能及其應用》;史植忠編寫的《人工智能——現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材系列》;這些教材適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 而不適用教育技術專業的教學。與教育及教育技術緊密結合是我們選擇教材的基本依據。有些高校教育技術專業的教材用書采用李鳴華編寫的《人工智能及其教育應用》;現階段出版了一本賈積有編寫的《教育技術與人工智能》, 它是唯一本與教育技術聯系的教材。合適的教材對于建立科學, 合理、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趨勢的課堂講授體系, 豐富教學內容、保證教學效果起著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因此對教材內容的更新和重新編排有助于授課教師建立新的、具有專業特點的、優化的人工智能課堂教學體系。時代在發展, 科學在進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 再新的教材也會變“舊”, 再“前沿”的知識也可能會落伍。大家可以看到, 適合本專業的教材可選擇性非常小, 因此應該支持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進行自主教材建設。應該向國內外的優秀教材看齊, 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對教材進行不斷的修訂, 使其始終能和國際上學科的發展同步合拍, 為教育技術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堅實的基礎。

2.2 教學大綱及實驗大綱

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許多專家、學者力從不同的角度對教育的各個方面開展研究。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改變教學中的某些環節, 創造現有教育中無法實現或事先不理想的教學方法、教學條件、教學環境等, 促進教育的發展。結合教育技術應用修訂人工智能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內容。

人工智能課程主要講述搜索與問題求解、知識表示與推理、機器學習與知識發現、專家系統、Agent系統、智能化網絡和智能程序設計等。教學大綱中我們以三個過程為主線, 首先提出問題, 然后分析問題, 最后通過程序設計語言來解決問題。而我們講到的問題, 是與教育及教育技術相關的應用問題。人工智能課程的實驗大綱有教學大綱是緊密聯系的, 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知識及其推理”在教育技術中應用于智能教學系統中, 國內的研究多集中在智能學習系統中的知識庫的建設和推理機制的研究。例如:SCHOLAR南美洲地理學習系統, MAIS適應型教學系統。C I R C S I M助教系統等等。教學內容是將知識或問題轉化成用產生式規則、框架、語義網絡等形式表示。“推理與專家系統”利用專家系統外殼 (例如InterModeller軟件等) 構建簡易的專家系統, 重點培養的是學生設計知識庫、操作計算機及應用P r o l o g語言直接開發簡易的專家系統等能力。正如美國著名的教育技術專家喬納森 (Jonassen) 所指出的:那些自行設計專家系統的學生將會在這種活動中受益匪淺, 因為這是一個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度加工的過程[4]。人工神經網絡部分的學習要通過其在教育的應用入手, 主要應用在高校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方面。機器學習方面主要是從計算機輔助教學, 遠程學習方面的應用。自然語言理解主要應用在語音識別及合成的智能答疑系統。專家系統及Agent技術是近幾年研究的熱點問題, 因此, 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要針對具體應用講解具體問題。例如以希賽可系統為例, 就是將agent技術成功地應用在教育上的典范。整個教學大綱都使圍繞具體實例應用展開教學, 而實驗部分針對各個教學大綱要點在matlab模擬實驗環境中進行仿真。

2.3 網絡資源建設

在內蒙古師范大學現有的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網絡資源建設, 實現人工智能課程網絡教學的開放、互動與交流, 提高《人工智能》課程的教學質量。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保證上網服務質量和水平, 進一步實現教學方法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網絡資源建設包括多媒體課間的開發和制作;教學大綱, 實驗大綱, 雙語教學的網絡視頻課堂實驗模擬動畫, 針對人工智能課程在教育技術應用方面的討論板塊等等。

3 結語

本文以樹立精品意識搞好人工智能課程建設為主要目標, 為了培養知識經濟時代所要求的創新人才, 基于應用實踐型教學觀對教育技術專業的人工智能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努力建成有教育技術專業特色的, 服務于教育技術專業的人工智能課程。

摘要:人工智能技術作為21世紀的三大尖端科學技術之一, 其對教育領域的影響十分深遠《, 人工智能》課程在教育技術專業的本科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立足于教育技術應用領域從教材選擇、教學大綱的制定、網絡資源建設等方面提出人工智能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設性方案。

關鍵詞:人工智能,教育技術,建設性方案

參考文獻

[1] 巴巴拉·西爾斯, 麗塔·里齊[著], 烏美娜, 劉雍潛, 等[譯].教學技術:領域的定義和范疇[M].北京: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1999.

[2] Hibert A.sim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an Experimental.Science[EB/OL].http://www.aaai.org/AITopics/pmwiki/pmwiki.php/AITopics/Education, 1993.

[3] 賈積有.教育技術與人工智能[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9.

人工智能輔導教育范文第3篇

學前教育專業(開放???

《學前游戲理論與指導》教學輔導三

(第

五、

六、

七、八章) 第五章 角色游戲

一、角色游戲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戲,至今學術界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概念。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將學前兒童自己創造的一種通過角色扮演,運用想象和模仿,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活動稱為,又稱主題角色游戲。

二、角色游戲的特點 1.獨立自主性

2.社會性(本質特征)。表現在:是由于兒童想參與成人社會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內容是對成人社會生活內容的部分概括與再現;是在集體共同參與下完成的,活動方式具有集體性;角色游戲的發展水平與學前兒童的社會化水平有密切關系。

3.象征性。表現在:情景轉換、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戲的產生與發展 角色扮演的發展:單純擺弄、操作實物的行動——在角色游戲的情境下,操作實物的行動——擔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動,往往隨時可因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游戲——按角色要求行動,遵守規則勝過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穩定——按角色要求行動,表演逼真——明確角色間的關系,規則復雜化。

游戲內容的發展:主題范圍由熟悉的幼兒園或家庭生活,逐漸擴大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動性及組織能力的發展:從無目的到預先想到玩什么,發展到長時間玩情節復雜的游戲;從不參加游戲到在別人帶領下玩游戲,發展到主動參與游戲;從聽從老師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戲主題、分配角色,發展到組織小朋友一起游戲,在遇到糾紛時能協調解決。

四、角色游戲的構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認識和理解成人的行動和活動;可將自己頭腦中的表象重新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動;能夠用游戲材料、動作、語言來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戲也能促進想象力和自我意識的發展。

2.以物代物——對物品的假想:游戲中兒童擺脫眼前對實物的知覺,以表象代替實物,作為思維的支柱。最初這種假想依賴于實物與假想物之間的相似性,但后來可以脫離實物進行假想。

3.情景轉換——對游戲動作和情境的假想:通過實用玩具的動作來表現假想的游戲情節,并且假想各種游戲情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體

共 10 頁,第 1 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開放???

驗。

五、角色游戲組織與指導的原則 1.自主性原則 2.接納性原則

六、角色游戲的指導方法

角色游戲雖是幼兒自己創造的活動,它的發展也必須在成人正確指導下才能實現。

(一)做好開展角色游戲的環境與條件的準備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拓寬角色游戲的內容來源(在豐富幼兒對周圍生活的印象時,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幼兒認識成人勞動的社會意義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加深對周圍生活的理解)

2.提供游戲場地、玩具材料,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創設物質條件(教師可提供一些形象逼真的主題形象玩具,還需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以發展幼兒想象力;教師創設物質條件,可發動幼兒參與)

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保證幼兒角色游戲的深入開展

(二)對角色游戲過程進行現場指導

1.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戲主題(主題反映了幼兒對周圍生活的認識,主題應由幼兒自己提出,不要由教師硬性規定) 2.教會幼兒扮演和分配游戲角色

3.在游戲中善于觀察幼兒表現,進行個別教育(觀察幼兒的表現以不干擾幼兒游戲為原則)

4.教師可扮演角色,參加游戲,促進游戲情節的發展 三種介入方式:平行介入;合作介入;指導性介入 5.使幼兒愉快地結束游戲,并保持繼續游戲的愿望 游戲結束時做好兩件事:收拾玩具和評議游戲。

(三)對角色游戲進行評議

常用方式:1.再現游戲內容與行為的評議;2.討論式評議;3.教師講評式評議。所有評議時間以5-10分鐘為宜。

七、各年領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請閱讀教材p60~p62。注意比較學前兒童游戲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情況。

第六章 表演游戲

一、表演游戲的概念

我國學前教育者對表演游戲的概括:表演游戲是按照童話、故事中的角色、情節和語言,進行創造性表演的游戲。簡而言之,表演游戲是幼兒以

共 10 頁,第 2 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開放???

故事為線索展開的游戲活動。

二、表演游戲的特點 1.表演性

2.游戲性:幼兒參加表演的動機是為了追求表演的快樂和滿足;其內容常常有幼兒認知、情感的特征,并不完全忠實于作品。 3.創造性

三、表演游戲的種類 1.幼兒表演 2.桌面表演 3.木偶表演 4.影子戲

四、表演游戲的環境創設

包括:1.舞臺、布景;2.道具、服飾(象征性的)與角色造型

五、表演游戲的表演技能

1.歌舞、戲劇表演技能:包括歌唱表演技能、形體動作表演技能(包括步態、手勢與表情、舞蹈動作等)、語言表現技能。 2.木偶操作技能

六、表演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一)表演游戲組織與指導的原則 1.游戲性先于表演性 2.游戲性與表演性的統一

(二)表演游戲的指導方法 1.教師示范表演

2.幫助幼兒選擇與熟悉表演內容 3.訓練幼兒的表演技能

4.通過參與幼兒的表演對游戲進行指導 5.以觀眾身份進行場外指導

(三)中大班幼兒表演游戲的指導

閱讀教材p76~p77。比較中班與大班的差別。

第七章 結構游戲

結構游戲是指兒童利用各種結構材料或玩具進行構造活動的游戲。

一、結構游戲的特點

結構游戲和角色游戲既可分別獨立地進行,又可在進行中聯結在一起。 1.多種多樣的結構材料是游戲的物質基礎 2.幼兒對材料的操作與造型是游戲的支柱

共 10 頁,第 3 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開放???

3.建構過程具有創造性 4.結構成品具有藝術性

二、結構游戲的基本技能

包括接插、鑲嵌,排列、堆積,黏合,穿、編和螺旋五種。

三、結構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一)任務

1.激發并維持幼兒對結構游戲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的參加結構游戲;

2.指導幼兒逐步學習結構技能,培養他們的結構造型能力;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初步培養幼兒認真、細致、耐心的結構態度和從事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

(二)組織與指導模式 1.模擬構造 2.命題構造 3.自由構造

(三)指導方法

1.豐富并加深幼兒對物體和構造物的印象; 2.提供結構游戲的材料和活動場地;

3.游戲過程中教師應基于觀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4.游戲后適時組織分享活動(包括:作品展示與講解、建構活動過程回顧、作品評價)

四、各年領班結構游戲的指導

閱讀教材p88~p90,并比較各年領班的差別。

五、積木游戲的指導

學前兒童積木游戲發展的七個階段:光拿著玩,不會搭——能用幾塊積木,堆疊成簡單物體——能進行排列,把積木平鋪或堆高——能架空搭出門——能使建筑物四周包圍,有一定空間——能搭較復雜的物體或建筑物,但形象不逼真——能按特定的建筑物或物體進行堆搭,形象逼真,能對稱或裝飾。

指導:豐富和加深幼兒對建筑物的印象;讓幼兒學會積木游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積極開展游戲,加強游戲的教育作用。

第八章 規則游戲

規則游戲是指為實現預定的教育、教學目的而專門編制的以規則為中心的游戲。

一、分類

共 10 頁,第 4 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開放???

我國的分類:以達到的教育、教學目的為依據,分為:智力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

國外的分類:以游戲動作為依據,分為:瞄準游戲、賽跑游戲、追逐游戲、躲藏游戲、猜測游戲、口令游戲、(紙盤游戲、盤面游戲)等。

二、規則游戲的特點 1.目的性和教育性 2.規則性 3.競爭性

4.由成人編制和指導

三、規則游戲的編制

1.規則游戲的構成因素:游戲的目的、游戲的玩法、游戲的規則(角色行為的規則、內容與玩法的規則、競賽性規則)、游戲的結果

2.規則游戲的編制要求:有明確的教育目的;游戲要有趣味性;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

3.規則游戲的編制舉例,請閱讀教材p99~p101。

四、規則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一)組織與指導原則

1.游戲性與教育性相統一的原則(處理好規則游戲的游戲性與教育性的關系;充分發揮幼兒游戲的積極性與教育性的關系)

2.靈活性原則(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變換游戲玩法、規則;逐步提高游戲的難度)

(二)指導方法

1.做好游戲的準備工作

選編適合幼兒的規則游戲;熟悉游戲的玩法及規則;準備游戲場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戲過程中的指導

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幫助幼兒了解游戲的玩法、規則;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活動;做好游戲的結束工作。

(三)各年領班規則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閱讀教材p105~p108,比較各年領班的差別。

共 10 頁,第 5 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開放???

前游戲理論與指導》期末綜合練習題

一、填空題

1.游戲具有( 主動性 ) 、虛構性、 愉悅性 )和具體性等特征。 (

2.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我國學者把游戲的本質概括為( 游戲是幼兒 的主體性活動 ) 。

3.我國根據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將游戲分為( 創造性游戲 ) 和( 規則性游戲 ) 。

3.帕頓根據幼兒游戲表現出來的社會參與水平,將對幼兒游戲行為分 為無所事事、 旁觀、 獨自游戲 ) 平行游戲 ) 聯合游戲 ) 協 ( 、 ( 、 ( 、 ( 作游戲 )六種類型。

4. 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補償與發泄說” )的游戲理論認為:游 ( 戲是宣泄受壓抑的欲望的最好途徑,因為游戲遠離了現實,是一個完全 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5.蘇聯的游戲理論強調( 社會性 ) ,它以( 兒童參與游戲的程度和 兒童之間的相互關系 )為依據將游戲分為三類。

6.維果斯基游戲理論的基本觀點包括: 活動在兒童心理發展中起主 ( 導作用 )( 強調游戲的社會性本質,反對本能論 )( 強調成人的教 ; ; 育影響,認為兒童與成人的交往在游戲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決定性作 用 ) 。

7.游戲的覺醒理論認為,兒童的游戲不是本能活動,是( 受外界刺激 的變化而產生的內部需要 ) 。

8.幼兒園活動室內常設的游戲活動區域有( 角色游戲區 )( 建構 、 游戲區 ) 、表演游戲區、益智活動區等。 補充:廣義的游戲環境指游戲活動得以實施的一切條件的總和,包 括(物理環境)和(精神環境) 。 良好游戲環境的特征:開放性;適宜性;參與性

9.當兒童發生太多奔跑、走動及粗野游戲,較少進行人際合作互動時, 則意味著( ) 。

-1-

10. 傳統游戲場地多引發兒童的 ( ) 有利于其 , ( ) 。

11.空間密度是指( ) 。

12.電視對兒童游戲的影響是積極還是消極,一方面取決于( 兒童每 天看電視時間長短、節目內容是否健康 )是否適宜,另一方面取決于 ( 是否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及發展水平 ) 。

13.生長在放任自流家庭中的兒童,游戲( 合作常常失敗 ) 。

14.每天可為幼兒安排一定的較為集中的自由游戲時間,一般不少于 ( 30 )分鐘。

15.兒童選擇何種主題游戲,主要由以下幾方面決定: ( )作為游戲 主題;在某個主題游戲中,有( )( ; )的主題游戲也會得到兒 童的青睞。 在游戲時間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應該多( 安排象征游戲 ) , 適當增加簡單的( 規則游戲 ) ,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結構游戲、規 則游戲的時間。

共 10 頁,第 6 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開放???

16.角色游戲的象征性體現在( 情景轉換) ( 以人代人)( 以物代 、 、 物 )三方面。 補充:角色游戲的特點:獨立自主性、社會性、象征性 影響兒童游戲的因素包括三方面,分別是物理環境因素、社會因素 和個體因素。

17.表演游戲的種類包括幼兒表演、 桌面表演 ) ( 、木偶表演、 影子 ( 戲 ) 。 表演游戲的特點:表演性、游戲性、創造性 表演游戲的( 表演性 )特點是表演游戲區別于其它類型游戲的根 本特征。

18.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三種形式分別是( 平行介入 )( 合作介入 ) 、 和( 指導性介入 ) 。

補充:表演游戲的環境創設包括:舞臺、布景;道具、服飾(象征 性的)與角色

19.結構游戲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 鑲嵌 ) ( ,排列、堆積,黏合,穿、 編, 螺旋 )的技能。 (

20..結構游戲的組織與指導模式包括( 模擬構造 ) 、命題構造、 自 ( 由構造 )三種。

21. ( )是 2~7 歲幼兒的典型游戲。

22.規則游戲是指( 為實現預定的教育、教學目的而專門編制的以規 則為中心 )的游戲。

23.規則游戲的特點有( 目的性和教育性 ) 、規則性、競爭性和( 由 成人編制和指導) 。

24.規則游戲的構成要素有游戲的( 游戲的目的 )( 游戲的玩法 ) 、 、 ( 游戲的規則 )( 游戲的結果 ) 、 。

25.規則游戲的編制要求有( 明確的教育目的 ) 、游戲要有( 趣味 性 ) 、考慮幼兒的( 年齡特點 ) 。

26.以集體共同的活動為目標為游戲中心,有達到目標的方法,活動有 嚴格的組織,小組里有分工,常有較明顯的組織者或領導者,這種游戲 是( ) 。

27.培養幼兒注意力的游戲常以學樣、你變我也變等方式構思,以促進 其( ) 、注意范圍擴大、 ( )及有意注意能力的發展。

28. 游戲觀察 )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實的游戲情境中對幼兒的 ( 行為表現進行感知、記錄、分析的過程。

29.游戲觀察的主要內容包括游戲主題、材料、行為習慣等方面。

30.分析游戲觀察結果可從( 游戲空間安排 )( 游戲時間 )( 游 、 、 戲材料 )( 游戲態度 )和游戲主題等角度來進行。 、

31.小班游戲觀察的重點在( 幼兒使用游戲材料方面的情況 ) 。 -2-

32.中班游戲觀察的重點在( 幼兒之間的沖突 ) 。

共 10 頁,第 7 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開放???

33.游戲觀察的掃描法也稱時段定人法,即觀察者( 對班級全體幼兒平 均分配時間,在相等的時間內對每個幼兒輪流進行掃描觀察 )。

34.游戲的定點法也稱定點不定人法,即觀察者( 在游戲過程中固定 在某一地點觀察、記錄所有進入該地點幼兒表現的一種方法 ) 。

35.游戲的追蹤法也稱定人不定點法,指( 觀察者事先確定一兩個幼 兒作為觀察對象,相對集中地觀察他們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 ) 。

36.大班游戲觀察的重點在于( 幼兒如何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創新游 戲 ) 。

37.游戲觀察計劃的制定涉及( 對象的選擇 )( 內容的確定 ) 、 、 ( 標準的選定 )和( 記錄方式的設計與選用 )等多方面的工作。

38. ( 游戲評價 )是幼教工作者依據一定的標準,運用科學的程序 和方法,對與幼兒游戲相關的條件、目標、過程和效果進行客觀描述并 作出價值判斷的過程。

39.成型玩具對( )歲的幼兒來說可以引起游戲的興趣,未成型 的玩具對( )歲以上幼兒更具吸引力。

40. 社會性玩具是指( )的玩具。

41、規則游戲的特點:目的性和教育性、規則性、競爭性、由成人編制 和指導

二、簡答題

1.游戲的特征有哪些? 1.游戲具有主動性,是一種自發行為。 2.游戲具有虛構性,是一種假裝行為。 3.游戲具有愉悅性,是一種娛樂行為。 4.游戲具有具體性,是一種具體行為。

2.良好的游戲環境有哪些特征? 良好游戲環境的特征:開放性(游戲的時間、空間、材料以及精神 環境的開放) ;動態性(環境隨著幼兒經驗的豐富,興趣、需要的變化 而變化) ;適宜性(環境適合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適合不同年齡段幼 兒的發展和教育要求的;適應幼兒游戲活動的實際需要并能取得好的游 戲效果的) ;參與性(游戲環境應是幼兒參與布置的,能為幼兒所支配 的,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擺弄材料,按自己的游戲意愿改變 游戲場地) 。

3.幼兒園玩具使用的常規有哪些?

法、規則;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活動;做好游戲的結束工作。

7.創設游戲環境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答:第一,從幼兒的需要出發創設游戲環境;第二,因地制宜,創設游 戲環境;第三,充分發揮游戲環境的整體效用;第四,重視游戲精神環 境的創設。

8.影響兒童游戲的社會環境因素有哪些? 1.家庭,包括親子關系、育兒態度、家庭結構,2.同伴,3.電視, 4.課程方案

9.怎樣指導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雖是幼兒自己創造的活動,它的發展也必須在成人正確指

共 10 頁,第 8 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開放???

4.創設戶外游戲場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質地貌多樣化;第二,設備、材料多樣,注重搭配; 第三,合理的區域分布;第四,保持環境的自然性。

5.教師投放游戲材料時應考慮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計劃地投入游戲材料;第二,投入游戲材料 時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第三,靈活投入游戲材料;第四,充分發揮 游戲材料的作用。

6.如何進行規則游戲的指導? 1)做好游戲的準備工作 選編適合幼兒的規則游戲;熟悉游戲的玩法及規則;準備游戲場地 和所需材料。 2)游戲過程中的指導 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幫助幼兒了解游戲的玩 -3- 導下才能實現。

1)做好開展角色游戲的環境與條件的準備;

2)對角色游戲過程進 行現場指導;

3)對角色游戲進行評議

10.配備玩具的時候應遵循哪些原則?

11、表演游戲的指導方法 1)教師示范表演 2)幫助幼兒選擇與熟悉表演內容 3)訓練幼兒的表演技能 4)通過參與幼兒的表演對游戲進行指導 5)以觀眾身份進行場外指導

12、結構游戲的特點 結構游戲和角色游戲既可分別獨立地進行,又可在進行中聯結在一 起。 1)多種多樣的結構材料是游戲的物質基礎 2)幼兒對材料的操作與造型是游戲的支柱 3)建構過程具有創造性 4)結構成品具有藝術性

17、積木游戲的指導:豐富和加深幼兒對建筑物的印象;讓幼兒學會積

13、結構游戲的指導方法 1)豐富并加深幼兒對物體和構造物的印象; 2)提供結構游戲的材料和活動場地; 3)游戲過程中教師應基于觀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4)游戲后適時組織分享活動(包括:作品展示與講解、建構活動 過程回顧、作品評價)

14、學前兒童積木游戲指導要點是什么:豐富和加深幼兒對建筑物的印 象;讓幼兒學會積木游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積極開展游戲,加強游戲 的教育作用。

15、玩具的作用 1)發展幼兒動作,增強幼兒體質 2)增進幼兒的知識,開發幼兒的智力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及互助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 5)玩具是幼兒生活的好伴侶,使幼兒生活得充實而快樂 6)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4-

共 10 頁,第 9 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開放???

16、規則游戲的組織與指導原則 1)游戲性與教育性相統一的原則(處理好規則游戲的游戲性與教 育性的關系;充分發揮幼兒游戲的積極性與教育性的關系) 2)靈活性原則(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變換游戲玩法、規則;逐 步提高游戲的難度) 木游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積極開展游戲,加強游戲的教育作用。

18、根據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義具體可以把玩具分為哪些類型? 答:社會性玩具,認知性玩具、活動性玩具、科學性玩具、語言表演玩 具、音樂玩具、娛樂玩具、結構游戲玩具。

三、論述題

1.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及指導要點有哪些? 答: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有:第一,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直依 賴主題形象玩具, 。他們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戲,離開玩具,游戲也 就停止。第二,他們的角色游戲以不斷擺弄玩具為主,他們喜歡反映熟 悉角色中的個別行為,但對角色和規則的理解較差。第三,小班角色游 戲的主題和角色均帶有不穩定的特點。常表現為盾到別人玩什么,自己 就模仿玩什么。第四,小班角色游戲以個人獨立游戲、并列游戲為主, 他們還不會彼此交往,因而常發生沖突,并表現為大喊大叫,不會解決 矛盾。

小班角色游戲的指導要點有:第一,創設主題游戲環境,提供主題 形象玩具, 激發幼兒玩角色游戲的興趣, 引起幼兒對玩具操作的積極性; 第二,教師以角色身份,作為幼兒游戲的伙伴和游戲的發起者與指導者 介入幼兒游戲。第三,應利用再現式評議和教師講評式評議。

2.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及指導要點有哪些? 答:中班角色游戲的特點有:第一,游戲主題較小班擴展,仍以日 常生活為主,能反映社會生活中的廣泛內容,但情節仍較簡單。第二, 幼兒對角色扮演積極性提高, 并能初步按所理解的角色職責行動。 第三, 出現游戲前商討計劃、分配角色、商定游戲情節的行為。第四,幼兒喜 歡對游戲進行評議平議中爭論較多。 中班角色游戲的指導要點:第一,教師應創設局部的主題游戲環境,提 供主題形象玩具與游戲材料,增強幼兒獨立性和創造性。第二,有計劃 地指導角色游戲的開始部分,使幼兒學習組織游戲的方法,培養他們先 構思后行動的能力。第三,教師可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戲,以提高幼兒 角色扮演

人工智能輔導教育范文第4篇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從現在起,我省中小學心理咨詢(輔導)室建設、師資配備等將有統一的標準。昨日,省教育廳出臺了《甘肅省中小學心理咨詢(輔導)室建設標準(試行)》。

省教育廳要求全省中小學必須建設心理咨詢(輔導)室。新的建設標準將全省中小學心理咨詢(輔導)室分設三個等級:A級、B級和C級,并統一稱謂規定:小學為“心理輔導室”,初中為“心理輔導(咨詢)室”、高中為“心理咨詢室”。同時,新標準還要求心理咨詢(輔導)室應有“辦公區”、 “測驗區”、“個體咨詢區”、“閱覽區”、“團體活動區”、“宣泄區”6個功能區。配備兩名專業心理咨詢教師,心理咨詢室每周開放接待時間不少于8小時。定期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監測(每學年不少于一次)并有針對心理健康不佳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的連續記錄。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中社會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學校教育的一種新的發展,它的內容已日益滲透到人們的生活態度、思想觀念、以及實際生活當中。因此,作為學校教育,關注學生的成長,就必須兼顧他們的身體、心理兩方面的健康?!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確保學生健康發展,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了,那么他們的整體心理狀態就會保持比較健康的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綜合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可促進人才的培養

一方面,文化知識的傳授離不開心理素質的培養。另一方面,學習活動是一種全方位的心理活動過程,不僅是認知發展的過程,也是情感、意志發展的過程,同時還是能力、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個人相對穩定的比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總和。這些心理特征包括個人的能力、氣質、興趣、愛好、傾向性等,它們是在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通過社會實踐逐漸形成和鞏固的。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能使中小學生在智力、情感、意志和個性等方面都能得到正常的發展,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促進德育的發展

德育過程是一種對學生施行心理影響的過程, 學生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發生變化的過程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影響下, 一般會朝著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加速改變, 這種變化必然也將反映于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中, 借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測評體系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德育目標達成的狀況和效果。 (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身心協調發展

歐文曾說過:“人類的幸福只有在身體健康和精神安寧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來。”這就是說,健康的體魄來源于生活和心理的共同健全,雙方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心理影響生理,生理也影響心理。心理健康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十分明顯。古人認為,七情太過均可致病,現代醫學也認為身心關系是相輔相成。據科學家近期研究表明如癌癥等絕大多數軀體疾病都與心理異常存在相關,有時二者互為因果,造成惡性循環。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減少心理疾病發生。

(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按照目前對人才素質結構通常的劃分方法,人才素質可分為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在人才素質整體結構中具有基礎與核心的作用。

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總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已成為現代學校發展的內在必然要求。那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力量應是全體教師。只有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中時,便成為每位教師必備的職業能力,此理念將滲透在現代教育質量觀和學生觀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心理專業人員的事情。就總體而言,每個教師都應是心理輔導員,他們都應擁有心理衛生保健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輔導技巧,熟悉青少年兒童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策略,把握青少年兒童學生的心理發展軌跡,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質去影響學生。只有這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實,并且取得實效。當然,由于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使全體教師成為具有合格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此學校行政部門應加強對全體教師的培訓工作。

2、論述

談一談如何在中小學的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課堂上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心情。教師積極的心境可以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進入興奮狀態,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們常發現,課堂上學生的活躍程度和教師的面部表情、聲音語調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和顏悅色、笑容可掬,學生看到老師就會產生一種幸福和友善的情感,教師輕松愉快的情緒、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親昵的動作還會使學生倍受鼓舞,產生愉悅的心理體驗,有助于培養健康的情感。這就是為什么學生在不同教師的課堂上表現差異巨大。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課堂教學,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課堂知識吸收率高,從而獲得教師和學生之間更多的尊重與接納。

(二)要有時代的敏感性和創新思維,要對學生充滿真情?,F在的中學生接受新事物快,他們的話題每天都在變,生活對他們來說每天都是新的。他們總是試圖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見解。他們希望老師能理解他們,和他們產生共鳴,成為他們可以傾訴心聲的伙伴。為此,教師要有開放的心態、廣泛的愛好、創造性的思維。要善于向學生坦露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對事物的真實看法。教師開朗、大度、誠摯、寬容,富于創造,學生的心理也會在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健康發展。老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與相當關注,跟學生交朋友,交談學生喜歡的話題,盡量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使教師與學生在心靈上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分擔挫折的煩惱。

(三)掌握必備的心理輔導技能

包括了解的心理問題,了解心理輔導的一般過程,與家長等其他教育資源的溝通合作技能等。依據現代的教學發展性目標,教育要促進人的各種心理品質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要了解所交學科知識,,而且要了解學生各種心理發展規律,學會觀察他們,評估他們的發展水平并及時加以輔導。對現代教師來講是更重要的必備能力。

(四)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

課堂心理環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認知的師生心理互動環境,它由教師教的心理環境和學生學的心理環境兩部分組成。課堂心理環境表現為融洽或冷漠、活躍或沉悶、和諧和緊張等形式,良好的心理環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將產生深遠的影響,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學科滲透的關鍵。那么,作為教師應如何構建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呢?

1.要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是一種巨大的潛在的精神力量,是影響學生情感體驗、制約課堂心理環境的重要因素。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知識,而且學做人;學生不信賴老師,就不會愛學這門課程,“親其人而信其道”。教師的人格魅力來自于高尚的道德修養,來自于深厚的知識積累,來自于優良的性格氣質。困難失敗打不倒,積極進取、笑口常開,會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產生不可抵御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必須勤于學習,加強道德修養,培養良好的性格,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

2、要營造融洽的師生情感氛圍。營造融洽師生情感氛圍的關鍵是教師對學生的“愛”?,F代教育中的師生關系是以人道、平等、民主作為基礎的,具有愛的品格。教育是愛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愛護兒童。”在課堂上教師的態度與語氣要和靄親切,對學生闡述的觀點、提出的問題要認真傾聽,不管問題多么簡單、幼稚,觀點是多么可笑、荒謬,言辭多么尖銳,教師都要耐心、適度地進行解答。在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時要用商量的口氣,如用這樣的詞評語:“這個問題我先談個人的看法,請同學們看看是否有道理?”提問學生時,要用“請回答”、“請坐下”等詞語,學生答對了要給“好”、“很好”“有獨到見解”等一些肯定激勵性的評價。通過這些尊敬的激勵性話語,拉近老師與學生情感上的距離,增加他們積極的心理體驗。此外,平時還要多接觸學生,要經常以平易近人的態度與學生進行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在平時建立來的融洽師生關系,有利于形成課堂上良好的師生情感。

3、要盡量使用幽默的語言。語言有傳遞信息的功能,幽默在保持心理健康上有著獨特的功效,它可以放松緊張的心理,解除被壓抑的情緒,緩解人際關系,擺脫尷尬難堪的困境,減輕焦慮、冰釋誤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恰當地運用幽默語言,就猶如心靈的催化劑,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求知,在不知不覺中培養樂觀豁達的健康心理。

4、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主體意識的重要表現,是指學生在認識活動中的主動懷疑、探究的心理狀態。在問題意識中,包含著人的勇于追求真理的懷疑精神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簡單的直問直答的低級認知提問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分析提問、綜合提問、辨疑提問等技巧,以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提問、辯論和討論等。學生的質疑,教師要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教師要掌握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將質疑升華為學生學習的動機和需要,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良好的個性心理特征。

5、培養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通過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使自己的個性變得更加自信,達到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如確保每個學生透過教學獲得成功感,沒有比取得成功更能使學生激動和受鼓舞的了。對學生來講,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種成功的感覺。如學生在校經常受老師是的批評、訓斥和同學的冷嘲熱諷,在家經常受家長的責備,想不到成功的樂趣,就會使學習如猛獸,提到學習就害怕,遇到考試就發慌,學習帶給他們的沉重的心理負擔。經常失敗,感到心灰意冷,產生自卑和失望。所以我們教師應發現每一個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給與正確的引導和培植。如果要求過低,缺乏挑戰意味,會失去目標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如果要求過高,學生應失敗而卻步。同時也要考慮考試趙城的不良后果,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3、請按照心理健康檔案模板庫建立一套適合你所在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

心理健康教育檔案目錄

一、領導重視

1、心理健康教師、咨詢員崗位責任制。

3、檢查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記錄。

4、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及時處理案例。

5、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二、師資素質

1、心理教育人員參加市、區心理教育研討會學習記錄。

2、心理健康教育記錄

2--01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記錄。 2--02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記錄。 2--03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記錄。

3、心理健康教育總結

3—01心理健康教育經驗、體會。 3—02各學科心理輔導課教案。

4、教師問卷。

5、“人生感悟”集錦

三、活動場地與設施

1、學生檔案。

2、相關資料

2—-01心理健康教育書籍。

2—02商洛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討會材料。 2—03心理健康教育資料。 2—04心理健康教育材料。 2—05心理健康教育咨詢材料。

3、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經費。

4、家訪實施細則

4—01家長學校實施方案。 4—02家訪記錄。 4--03家長問卷。 4—04家長會記錄。 4—05家長體會。 4—06致家長一封信。

4—07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講座。(家長會) 4—08家長報。

4—09家長學習內容及反饋

四、教育過程

1、商州區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五年規劃。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4、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案。

5、活動宣傳

5—01心理健康教育宣傳記錄。

5—02心理健康教育小報《芳草地》、校報《陽光報》。

6、調查問卷

6—01心理行為現狀調查問卷。 6—02學生的現狀況分析報告。 6—03學生心理素質測量。 6—04氣質量表分析報告。 6—05氣質量表。 6—06學生問卷。

6—07各班學生心理現狀調查材料。

7、心理輔導講座記錄。

8、心理咨詢

8—01心理咨詢信。 8—02心理咨詢體會。 8—03班級咨詢記錄。 8—04學校咨詢記錄。 8—05跟蹤咨詢記錄。 8—06心理咨詢回信選。

9、心理健康班會

9—01心理健康教育班會記錄。 9—02心理健康教育班會紀實。 9—03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記錄。 9—04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方案。 9—05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9—06班會紀錄。

9—07“今天我當家”活動。 9—08“競選班干部”活動。 9—09“社會實踐日”活動。 9—10“學法交流會”活動。

10、評價標準 10—01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

10—02考核評估標準,各學科心育滲透標準。 10—03主題班隊會評比標準。

11、心理健康教育各項制度。

五、教育質量

1、學校對學生心理素質評估內容及評估紀錄。

2、教師以良好心理素質面對、影響學生案例。

3、心理健康教育個案輔導。

4、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5、咨詢、教育案例。

6、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學生問卷。

人工智能輔導教育范文第5篇

1、輔導對象:陳某

2、性別:男

3、年齡:15歲

4、年級:八年級

5、個案表現:陳某在校成績較差,愛搗亂課堂紀律,行為不能自控。

二、問題行為表現:

1、學習成績較差。從四川轉入我校后,數學成績保持合格,語文不合格現象經常發生。

2、違反課堂紀律。課堂上有教師在時,陳某時有分心現象。教師不在時,違反課堂紀律。受批評后,屢教不改,帶頭影響全班自修。

3、作業完成欠佳。課堂作業馬馬虎虎,應付老師。家庭作業則不做或經常少做。

4、教育無效,反應劇烈。教師對其多次教育,雖能虛心接受,卻屢教不改,無心學習,我行我素。家長教育后,也是不以為然。

三、背景資料調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親性格粗暴,對孩子已經打罵成習慣了,母親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話不肯跟父母說的局面。

2、學校背景: (1)學校大環境

鎮中心小學,學習風氣濃。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普遍重視,要求較高,學生間能相互尊重、團結友愛。

(2)班主任、同伴看陳某

班主任認為陳某轉入本校后,常有作業不做現象,并屢教不改。同時,認為陳某喜愛表現自己。教師在教室上課時,表現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時,和同學爭吵,甚至打架。經批評后,淚流滿面。但卻屢教不改。

四、輔導的對策和干預措施:

1、整體策略

根據陳某的實際情況,采取綜合性輔導對策。從陳某本人來說,首先從穩定情緒入手,調整認知,指導行為。最主要是從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入手,其中爭取學校班級的支持作為輔導的關鍵。

主要過程:建立關系——調整認知——助其行為轉變——積極體驗

2、輔導實施干預的策略

(1)與該生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引導陳某傾訴自己的煩惱,從中了解到陳某大量情緒的認知困擾和心理矛盾。發現陳某對老師和同學過激的話語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

說話間,我發覺陳某常常話語間歇,并伴有焦慮不安的情緒,由于時間關系,約定幾天后再談。以后連續兩天運用機會找他談天,問他喜歡什么活動,喜歡看什么樣的電視等,與他建立友善的關系。

(2)了解該生的有關情況,助其調整認知。

與他建立友善的關系后,我和陳某進行了第二次面談,幫助陳某調整認知。 第一,父母工作忙與不愛他并不矛盾,應該體諒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換來了他舒適的生活。 第二,同學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煩惱。出現此狀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經常跟同學打架鬧意見造成的,也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師批評教育你說明老師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進步,同時,說明你確實存有不足,更加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3)抓住時機,助其轉變行為。

當陳某進來時,告訴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變。但跟同學鬧意見的壞習慣改不掉。主要表現在:老是跟同學爭吵,該怎么辦?我和他定了一個“契約”。要求他根據契約要求做,并且提出改變途徑。

第一,利用空閑時間,多找老師和爸爸媽媽溝通,傾述自己的內心,尋求他們的理解與幫助。

第二,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提高成績。少違反課堂紀律,改變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結果與分析:

經過近一學年的心理教育與輔導,陳某的表現概述如下:(1)他對自己以往的不良行為已有認識,并正努力改正壞習慣,上課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再搗亂,能聽老師講課了,與同學能和睦相處,不再打架鬧事了。(2)他愿意為班集體和同學做好事了,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期末還被評為了“勞動積極分子”。(3)學習方面也主動多了,上課時也能舉手發言,復習比過去自覺,成績有了很大進步。(4)父母也反映他開朗多了。

七、輔導小結和啟示:

本個案總的來說輔導干預的效果是明顯的。這主要還得感謝陳某的家人和其他老師的協助支持。本個案的研究結果也引起了我們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圍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親情的家庭,導致了孩子出現個性偏差的現象。對這些孩子,我們更應考慮孩子滿足需要的欠缺。應做好適當的“填補”作用,對孩子的愛要如“春風”,做到“潤物細無聲”。

人工智能輔導教育范文第6篇

1、輔導對象:陳某

2、性別:男

3、年齡:15歲

4、年級:八年級

5、個案表現:陳某在校成績較差,愛搗亂課堂紀律,行為不能自控。

二、問題行為表現:

1、學習成績較差。從四川轉入我校后,數學成績保持合格,語文不合格現象經常發生。

2、違反課堂紀律。課堂上有教師在時,陳某時有分心現象。教師不在時,違反課堂紀律。受批評后,屢教不改,帶頭影響全班自修。

3、作業完成欠佳。課堂作業馬馬虎虎,應付老師。家庭作業則不做或經常少做。

4、教育無效,反應劇烈。教師對其多次教育,雖能虛心接受,卻屢教不改,無心學習,我行我素。家長教育后,也是不以為然。

三、背景資料調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親性格粗暴,對孩子已經打罵成習慣了,母親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話不肯跟父母說的局面。

2、學校背景: (1)學校大環境

鎮中心小學,學習風氣濃。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普遍重視,要求較高,學生間能相互尊重、團結友愛。

(2)班主任、同伴看陳某

班主任認為陳某轉入本校后,常有作業不做現象,并屢教不改。同時,認為陳某喜愛表現自己。教師在教室上課時,表現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時,和同學爭吵,甚至打架。經批評后,淚流滿面。但卻屢教不改。

四、輔導的對策和干預措施:

1、整體策略

根據陳某的實際情況,采取綜合性輔導對策。從陳某本人來說,首先從穩定情緒入手,調整認知,指導行為。最主要是從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入手,其中爭取學校班級的支持作為輔導的關鍵。

主要過程:建立關系——調整認知——助其行為轉變——積極體驗

2、輔導實施干預的策略

(1)與該生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引導陳某傾訴自己的煩惱,從中了解到陳某大量情緒的認知困擾和心理矛盾。發現陳某對老師和同學過激的話語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

說話間,我發覺陳某常常話語間歇,并伴有焦慮不安的情緒,由于時間關系,約定幾天后再談。以后連續兩天運用機會找他談天,問他喜歡什么活動,喜歡看什么樣的電視等,與他建立友善的關系。

(2)了解該生的有關情況,助其調整認知。

與他建立友善的關系后,我和陳某進行了第二次面談,幫助陳某調整認知。 第一,父母工作忙與不愛他并不矛盾,應該體諒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換來了他舒適的生活。 第二,同學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煩惱。出現此狀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經常跟同學打架鬧意見造成的,也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師批評教育你說明老師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進步,同時,說明你確實存有不足,更加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3)抓住時機,助其轉變行為。

當陳某進來時,告訴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變。但跟同學鬧意見的壞習慣改不掉。主要表現在:老是跟同學爭吵,該怎么辦?我和他定了一個“契約”。要求他根據契約要求做,并且提出改變途徑。

第一,利用空閑時間,多找老師和爸爸媽媽溝通,傾述自己的內心,尋求他們的理解與幫助。

第二,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提高成績。少違反課堂紀律,改變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結果與分析:

經過近一學年的心理教育與輔導,陳某的表現概述如下:(1)他對自己以往的不良行為已有認識,并正努力改正壞習慣,上課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再搗亂,能聽老師講課了,與同學能和睦相處,不再打架鬧事了。(2)他愿意為班集體和同學做好事了,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期末還被評為了“勞動積極分子”。(3)學習方面也主動多了,上課時也能舉手發言,復習比過去自覺,成績有了很大進步。(4)父母也反映他開朗多了。

七、輔導小結和啟示:

本個案總的來說輔導干預的效果是明顯的。這主要還得感謝陳某的家人和其他老師的協助支持。本個案的研究結果也引起了我們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圍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親情的家庭,導致了孩子出現個性偏差的現象。對這些孩子,我們更應考慮孩子滿足需要的欠缺。應做好適當的“填補”作用,對孩子的愛要如“春風”,做到“潤物細無聲”。

上一篇:工程監理項目概況范文下一篇:大學班長述職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