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八上生物知識點總結圖范文

2023-09-25

八上生物知識點總結圖范文第1篇

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學科。

2、物質的變化

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 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 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3、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色、味、態、密度、硬度、熔點、

沸點、揮發等。

化學性質:需要經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

穩定性等。

4、蠟燭及其燃燒現象的探究

蠟燭火焰分為三層:外焰(溫度最高、內焰、焰心(溫度最低 蠟燭的燃燒既是物理變化又是化學變化。 蠟燭燃燒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相同點:都有水、氧氣、二氧化碳 不同點:吸入氣體:氧氣多呼出氣體:二氧化碳、水多 結論:二氧化碳能夠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試管燒杯酒精燈漏斗滴管集氣瓶水槽鐵架臺

6、各種常見儀器: (1固體藥品的取用:①存放:廣口瓶。

②取用:粉狀藥品—藥匙或紙槽(一傾二送三直立 塊狀—鑷子(一橫二放三慢滑 (2液體藥品的取用:①存放:細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標簽朝手心;口對口緊挨著慢倒;試管略傾斜

(3量筒:①無‘0’刻度;②正確讀數:視線與凹液面下端平視(否則俯大仰小 (4酒精燈:①注意事項: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添加酒精;禁止“燈對燈”點燃酒精燈;必須

用燈帽熄滅酒精燈,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層:外焰(溫度最高、內焰、焰心(溫度最低 對物質加熱用外焰 (5給物質加熱的方法: 對液體加熱:試管外壁保持干燥,試管中液體不超過試管1/3,試管口向上與桌面成45°,先預

熱再加熱,加熱用外焰,試管口不可對人。

對固體加熱:試管外壁保持干燥,試管口略下傾,先預熱再加熱,加熱用外焰。 (6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準: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可間接加熱的儀器:燒杯、燒瓶 不能加熱的儀器:量筒、集氣瓶

(8取用藥品時做到:口不嘗、手不摸、鼻不聞(聞的方法:扇聞

未說明藥品用量時:液體一般取1~2毫升,固體只需蓋滿試管低部即可。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1、 空氣的組成: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

氣體及雜質(0.03%

2、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1藥品:紅磷

(2步驟:①檢查氣密性;②集氣瓶中加少量水;③點燃紅磷 后立即伸入集氣瓶中塞緊塞子。

(3實驗關鍵:紅磷必須過量;裝置必須密封;冷卻至室溫再 打開彈簧夾。 物質的分類

3、 氧氣

(1 物理性質:通常狀態下,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 (2 化學性質:①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制取氧氣:制取方法: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氣法:排水法: ③裝置:固固加熱型(高錳酸鉀制氧氣、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制氧氣固液不加熱型(過氧化氫制

氧氣

④驗滿:利用排水法:水面有大量氣泡說明已收集滿:利用向上排氣法:帶火星木條放在集氣瓶

口,木條復燃則滿。

⑤氣密性檢查:連接好儀器,手緊握試管,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導管中能形成水柱,則氣

密性好。

⑥高錳酸鉀或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制氧氣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

根據實驗回答以下問題: (a 、為什么試管口部略下傾?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b 、在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為什么要在試管口放棉花?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物質 純凈物 混合物 (按物質種類 單質 化合物 (按元素種類

(c、停止加熱時為什么先把導管移出水面? 防止由于降溫管內壓強減小,水被吸入試管造成試管炸裂;

4、化合反應:特點:“多變一”字母表示:A+B→AB 分解反應:特點:“一變多”字母表示:AB→A+B 氧化反應: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

4、催化劑:特點:“一變兩不變”

一變: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兩不變: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5、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的顆粒物和臭氧等。

6、氧氣是一種比較活潑的氣體,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 ①(黑色C和O2反應的現象是: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更旺,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②(黃色S和O2反應的現象是:在空氣中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藍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熱量。

③(紅色或白色P和O2反應的現象是:發出黃白色的火焰,放出熱量,冒白煙,生成白色固體。(用于發令槍

④(銀白色Mg和O2反應的現象是: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用于照明彈等

⑤(銀白色Fe和O2反應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注意點:預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層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現象是: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現象是:發出藍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現象是:發出明亮的藍色火焰。 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

1、水的組成: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1水電解實驗:化學反應: 產生位置負極正極 體積比 2 :1 質量比:1 :8 “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檢驗:O2---出氣口置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H2---出氣口置一根燃著的木條------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2、水的凈化

(1水的凈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靜置、過濾、吸附、蒸餾(均為物理方法,其中凈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凈水劑是活性炭。

(2過濾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盛濾液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濾紙三層一邊; 漏斗下端緊靠接濾液燒杯。

濾紙與漏斗內壁間有氣泡:影響過濾速度。

△ 過濾兩次不干凈原因:濾紙破損;濾液高于濾紙;接濾液燒杯不干凈。 玻璃棒作用:引流。

(3硬水與軟水 A.定義 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B .鑒別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產生或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泡沫較多的是軟水 C .硬水軟化的方法:蒸餾、煮沸

D .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浪費肥皂,洗不干凈衣服;鍋爐容易結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還易使

管道變形甚至引起鍋爐爆炸。

3、氫氣 H 2 (

1、物理性質:通常狀態下,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最小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難溶水(排

水法

(

2、化學性質: ①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氫氧焰焊接,切割金屬

點燃前,要驗純(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 現象: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有水珠產生

還原性(用途:冶煉金屬 現象:黑色粉末變紅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 (

3、氫氣的實驗室制法 原理: 裝置:固液不加熱型(與過氧化氫制取氧氣裝置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氣法:排水法: (

4、氫能源 三大優點無污染、放熱量高、來源廣 {了解}

4、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污染

A 、水污染物來源: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測。

5、分子與原子

分子 原子

定義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點

體積小、質量小;不斷運動;有間隙

聯系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區別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學反應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第四單元 構成物質的微粒 知識點

1、 原子的構成

(1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 原子核(+ 核外電子(- 質子(+ 中子(不帶電

①、定義: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②、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實質量。

3、沒有單位

2、元素

(

1、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

2、決定因素:核電荷數或質子數 (

3、特點: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

4、地殼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硅、鋁、鐵、鈣 生物體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氫。(最多的金屬元素:鈣 (

5、元素符號的意義:宏觀:表示一種元素; 有時表示一種物質:(金屬元素、固態非金屬、稀有氣體 微觀:表示一個原子

例如:H: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 He:表示氦元素;氦氣;一個氦原子 C:表示碳元素;碳;一個碳原子 Al:表示鋁元素;鋁;一個鋁原子

★當元素符號前出現數字時,只有微觀意義;符號前是幾就表示幾個原子例如:3H:3個氫原子 4C:4個碳原子

nFe: n個鐵原子 2Ar:2個氬原子 (3原子和元素的比較 原子元素

概念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特征表示具體的粒子,也表示種類。既講種類 也講個數。

表示種類,不是針對具體 的某個粒子而言。只具有 宏觀含義

(4我們的平時所說的“補鐵、補鈣”指的是補元素。

三、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對于元素周期表,一要認識它的結構,二要能從元素周期表獲取相應元素的信息,如元素名稱、元素符號、質子

3離子

一、核外電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可用原子結構示意圖簡單表示(如右圖。 右圖表示的是鋁原子的結構——核電荷數為13,核外第一電子層上有2個電子,第二電子層上有8個電子,第三電子層上有3個電子。

2、電子電子層的規律: (

1、第一層最多容納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容納8個電子,第三層最多容納18個電子。

(

2、最外層電子層不超過8個,(只有一層的不超過2個

3元素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別是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目有密切關系。最外層具有8個電子(只有一個電子層的具有2個電子的結構,屬于相對穩定結構。金屬元素

最外層電子一般少于 4個,在反應中易失去電子;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等于或多于 4個, 在反應中易得到電子。稀有氣體最外層電子都是 8個電子(氦為 2個,屬于相對穩定結構。

二、離子

1. 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離子符號的意義見右圖所示(數字“ 2”的意義。 2. 原子和離子的比較

4 化學式與化合價

一、化合價 掌握元素的化合價,請注意以下幾點: (1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掌握元素化合價的一些規律,如:①在化合物中,通常氫顯 +1價;氧顯 -2價;②單質里元素的化合價為零;③一些元素有變價,其化合價的確定,可以通過不 變價元素按化合價規則求得。

(2使用化合價的規則是: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3掌握常見原子團的化合價。原子團是在化學反應中相對穩定的原子集團,又叫做根。

負一硝酸氫氧根,負二硫酸碳酸根。負三只有磷酸根,正一價的是銨根。

二、化學式的意義和書寫 1. 化學式的意義

①表示一種物質;②表示該物質的組成元素;③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可以表示該物質 的一個分子及該分子的構成。

2. 化學式的書寫

①單質化學式書寫一般用元素符號表示,但像氫氣、氧氣、氮氣、氯氣等非金屬單質是雙原 子分子,要在其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加 2;②化合物化學式書寫時,正價元素寫在左邊,負價元素寫 在右邊; 正負價總數的代數和為 0; ③含有原子團的物質, 可將原子團看成是一個原子來書寫化學 式,如氫氧化鎂〔

〕。

三、關于化學式的計算

利用化學式可進行下列各種計算: ①相對分子質量; ②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 ③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公式為

四、根據化合價寫化學式

正價在左,負價在右

1、交叉法:在元素上方標上化合價,先化簡再交叉,如 P 為 +5價,氧為 -2價,交叉后為 P 2O 5

2、最小公倍數法,選求出幾種元素化合價的最小公倍數,再根據最小公倍數求各元素的原子 數。

五、根據化學式求元素化合價。

先將要求的化合價設為 X , 再根據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列出方程。 求得的 X 的值就是 化合價。如求 CO 2中 C 的化合價, X*1+(-2 *2=0 求得 X 的值為 4,則 C 的化合價為 +4 第五單元:質量守恒定律

一、質量守恒定律 : 1 說明:①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不適用于物理變化; ②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 ③要考慮空氣中的物質是否參加反應或物質(如氣體有無遺漏。

2、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保持不變(原子的“三不變”。

3、化學反應前后 (1一定不變 宏觀:反應物、生成物總質量不變;元素種類不變 微觀: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

(2一定改變 宏觀:物質的種類一定變 微觀:分子種類一定變

(3可能改變:分子總數可能變

二、化學方程式

1、遵循原則: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② 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2、書寫:(注意:一寫、二配、三標、四等

3、含義:以 2H2+O2為例

①宏觀意義: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

②微觀意義: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分子 個氫分子與 1個氧分子化合生成 2 (或原子個數比 個水分子

(對氣體而言,分子個數比等于體積之比

③各物質間質量比(系數×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每 4份質量的氫氣與 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化合 生成 36份質量的水

4、化學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質參加反應(反應物;②通過什么條件反應:③反應生成了哪些物質(生成物;④ 參加反應的各粒子的相對數量;⑤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幾種單質

1、金剛石(C 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 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良的導電性,潤滑性??捎糜谥沏U筆芯、干電池的電極、 電車的滑塊等。注意:鉛筆里面其實不含鉛,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H 代表 Hard ,堅

硬的; B 代表 Black ,黑的。 6B 最軟,顏色最深; 6H 最硬, HB 軟硬適中。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 . 主要有 :焦炭 , 木炭 , 活性炭 , 炭黑等 . 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強,如制糖工業利用其來脫色, 防毒面具里的濾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來吸附毒氣。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 的耐磨性。

4、 C 60是一種由 60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質很穩定。

5、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 和 CO 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二、 .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 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各異 , 而各種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卻完全相同 !

1、常溫下的化學性質穩定【為何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碳原子的最外層有 4個電子,既 不容易得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因此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檔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 水書寫、古代書畫歷經百年也安然無恙、木質電線桿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燒焦可防腐都是利用這個 原理?!?/p>

2、可燃性 : 完全燃燒 (氧氣充足 , 生成 CO 2 : C+O2 不完全燃燒 (氧氣不充足 , 生成 CO :2C+O2點燃 2CO

3、還原性:2↑ (置換反應 應用:冶金工業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紅色,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Fe 2O 3+3C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原理、裝置、檢驗 (1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決定: 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高錳酸鉀制 O 2的發生裝置。

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或液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 H 2的發生裝置。 (2收集方法: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決定: 難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氣法易中毒 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它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

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

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選用和過氧化氫制氧氣(制氫氣相同的發生裝置 3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4驗證方法:將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用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已集滿二氧化碳氣體。

3、二氧化碳的工業制法: 煅燒石灰石: CaCO 2↑

【生石灰和水反應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驟 一檢、二裝、三注入、四收集

將固體藥品放入錐形瓶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收集二氧化碳 從長頸漏斗處加入酸

6、正確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 錯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

7、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項 (1在實驗前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2先放石灰石,后加稀鹽酸 (3長頸漏斗應伸入液面以下 (4導氣管不能伸入太長 (5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6在集氣瓶口蓋玻璃片 (7集氣瓶中導管應伸到集氣瓶底 (8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

四、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 , 無味的氣體 , 密度比空氣大 , 能溶于水 , 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 ----干冰

2、化學性質 : 1 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 , 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 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 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 2CO 3 == H 2O+ CO2↑ 碳酸不穩定 , 易分解

3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 2+Ca(OH2==CaCO3↓ +H2O 本反應可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4與灼熱的碳反應: C+CO(吸熱反應, CO 2是氧化劑, C 是還原劑

3、用途:滅火(滅火器原理:Na 2CO 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劑利用其物理性質。 溫室肥料

4、危害及防治措施

溫室效應 —— 原因:過多的 CO

2、 O

3、 CH

4、氟氯代烷等

1、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2、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清潔能源。

3、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

五、一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

2、化學性質 : (H

2、 CO 、 C 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①可燃性 ②還原性 1可燃性:2CO+O2 (可燃性氣體點燃前一定要檢驗純度 【 H 2和 O 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CO 和 O 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藍色的火焰; CH 4和 O 2的燃燒火焰是:發出明亮的藍色火焰?!?/p>

2還原性:2 【非置換反應】 應用:冶金工業

現象: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記住要領:一氧化碳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 尾部酒精燈的作用是處理尾氣,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氣。

3有毒:吸進肺里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 第七單元 燃燒及其利用

一、燃燒和滅火

1、燃燒的條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 (3溫度達到著火點

2、滅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燒條件的任意一個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 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3、影響燃燒現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質、氧氣的濃度、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使燃料充分燃燒的兩個條件: (1)要有足夠多的空氣 (2)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速燃燒,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氣體、可燃性液體的蒸氣、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遇火 種均有可能發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混合物、均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業的糧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燒排放的污染物:SO

2、NO2(引起酸雨) 、CO、煙塵等 (2)石油:“工業的血液”(主要含碳、氫元素); 汽車尾氣中污染物:CO、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鉛化合物和煙塵 (3)天然氣是氣體礦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較清潔的能源。

2、兩種綠色能源:沼氣、乙醇 (1)沼氣的主要

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學式: CH4 (最簡單的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有機物)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 化學性質: 可燃性 CH4+2O2 點燃 CO2+2H2O (發出藍色火焰) (2)乙醇 (俗稱:酒精, 化學式:C2H5OH 化學性質: 可燃性 C2H5OH+ 3O2 點燃 2CO2+3H2O 工業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 CH3OH,故不能用工業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優點(1)節約石油資源 (2)減少汽車尾氣 (3)促進農業發展 (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1) 放熱反應:如所有的燃燒 (2) 吸熱反應:如一般條件為“高溫”的反應

4、新能源:氫能源、太陽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 氫氣是最理想的燃料: (1優點:資源豐富,放熱量多,無污染。 (2)需解決問題:①如何大量廉價的制取氫氣? ② 如何安全地運輸、貯存氫氣 11 化學方程式總結

一、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2MgO Fe3O4 2CuO 2Al2O3 2H2O 2P2O5 SO2 CO2 點燃 點燃 加熱 點燃 點燃 點燃 點燃 點燃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2CO 點燃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2CO2 CO2 + 2H2O 點燃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二.分解反應: 13.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2CO2 + 3H2O 通電 2H2↑+ O2 ↑ 14.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 :2KClO3 ==== 2KCl + 3O2 ↑ 15.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6. 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7.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 三.氧化還原反應: 19.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20.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加熱 高溫 CaO + CO2↑ Cu + H2O 2Cu + CO2↑ 4Fe + 3CO2↑ 高溫 高溫 21.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2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2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3Fe + 2CO2↑ Cu + CO2 2Fe + 3CO2 高溫 加熱 2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5.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

四、其他反應 3Fe + 4CO2 26 實驗室制 CO2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7. CO2 與水反應:H2O + CO2 === H2CO3 28 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Ca(OH2 + CO2 ==== CaCO3 ↓+ H2O 29. 鋅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 12

八上生物知識點總結圖范文第2篇

初中語文積累及運用知識點總結:積累及運用知識點是初中學習語文時期的主要知識點之一,主要包括識記字音、識記字形、標點符號、正確使用實詞、虛詞 、正確使用熟語、辨析修改病句、語句表述、壓縮語段、仿用、選用、變換句式、簡明、連貫、得體、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語法知識、等,以下是各具體知識點總結的理解和分析。

識記字音 同音字多音字形聲字易誤讀的字識記字形:音近(同)字形近字音相近字形相近字標點符號:重點是句號、分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引號、破折號、省略號等。題型有選擇題、改錯題、斷句題、添加題等。

正確使用實詞、虛詞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

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造句,表示種種語法關系。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五類。 正確使用熟語:成語慣用語諺語格言歇后語詞語運用詞語的語境義辨析修改病句:辨析病句:

1、 語感審讀法。調動語感,在審讀的過程中,從感性上察覺語句的毛病,即按習慣的說法看是否別扭;

2、緊縮法。去掉句子的枝葉部分(定、狀、補)緊縮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無問題,再檢查枝葉部分;

3、造句類比法。仿照原句的結構造日常用的句子,經過比較,有無問題便清楚了;

4、邏輯意義分析法。有的語病從語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從事理上進行分析,這就是邏輯意義分析法。即從概念使用、判斷、推理方法考慮是否得當,語句的前后順序、句間關系是否合適。

修改可以歸納為字訣:增(成分殘缺的)刪(多余的)換(用詞不當的)移(語序不當的)。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變句子的本意。尤其應注意,能調整語序就不增刪,能改一處的,決不改動兩處,改病句也應簡要、高效。 語句表述:情景式擴展續寫式擴展寫作廣告詞過渡語其它創新題寫作導游詞壓縮語段:消息類壓縮說明類壓縮描述類壓縮議論類壓縮圖文轉換語句語段賞析語句語段賞析概括語言運用

消息類壓縮知識點總結:消息是一種常見的新聞體裁,其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尾四部分。其常見的結構形式是“倒金字塔”式,即把最重要的內容放在開頭。其中,導語部分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地概述消息的核心內容或事實的主要部分,給讀者一個輪廓;主體部分則描述消息的主干和枝節部分,具體交代事件的始末(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為充實消息內容,深化主題,消息中的背景材料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交代人物、歷史地理、知識背景等材料,對此,在壓縮時常舍棄。

說明類壓縮知識點總結:對說明類的語段進行壓縮時,要注意:①抓住說明的中心及其特點;② 一般不使用修辭、舉例等語句;③ 注意表述的嚴密、清晰、連貫。

描述類壓縮知識點總結:要關注材料所描述的主體、描寫的方法和手段。要注意:①描述的要素和對象;②忽視景物描寫,景物描寫只是用來渲染氣氛或襯托人物,但許多不是文段的中心,所以要忍痛割愛。

議論類壓縮知識點總結:要注意:①抓中心句、過渡句;②內容要全面,特別要注意一些關聯詞,如“然而”“另一方面”“又”“其次”等。

圖文轉換知識點總結:圖文轉換題要求考生根據圖表中的有關內容,分析有關材料,辨別或挖掘某些隱含性的信息,或對材料進行綜合性評價。解答圖表題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整體閱讀;

2、重視數據變化;

3、注意圖表細節,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圖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題要求;

5、簡要歸納概括。

語句語段賞析知識點總結:學會賞析優美語句和語段的基本方法,并通過對文句的賞析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涵。

語句語段賞析概括知識點總結:學會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說出自己的分析。復習提示:

1、抓住語言風格進行賞析;

2、抓住修辭手法進行賞析;

3、抓住詞語的表達效果進行賞析;

4、抓住寫作手法進行賞析;

5、抓住人物形象進行賞析。

語文語言運用知識點總結:語言運用部分的題型是變化多樣的,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同學們掌握其中的方法和要領,只要同學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多觀察生活,多積累,多運用,多練習,加強語文和生活的聯系,就能提高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就能讓語文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贏得中考。 仿用、選用、變換句式:仿寫句子選用句式變換句式語序排列

變換句式知識點總結:根據既定的表達目的而變換句子的表述形式。句式變換只是變換句子的表現形式,決不要誤以為是變換句意。句式變換的主要類型有:肯定句與否定句,主動句與被動句,長句與短句,單句與復句等。

語序排列知識點總結:排列語序題主要考查語言的連貫,是很好的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的訓練方式?;疽笫沁B綴句子。將思想表達清楚,不亂不澀,考慮好前后的貫通和銜接的緊密??疾榈念}型主要有:①選擇題;②要求把在一定語言環境中打亂順序的一組句子重新排序;③給出一組打亂順序的句子,讓考生自主排序。 簡明、連貫、得體:簡明連貫得體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修辭運用寫作對聯

語文修辭運用知識點總結:修辭多在運用中考查,經常和閱讀、仿寫、句子的考查結合在一起。學習重點是在理解作用的基礎上理解其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的作用。一般需要我們掌握的修辭方法有8種,即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復、對偶、設問和反問。

語文寫作對聯知識點總結: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語法知識:單句復句詞類 句子成分短語

語文單句知識點總結:是由短語或單個的詞構成的句子。

復句知識點總結: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緊密聯系,結構相互獨立的單句即分句組成的句子稱為復句。

初中語文詞類 句子成分知識點總結: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構成。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謂語用來說明、陳述主語,經常由動詞、形容詞充當,一般表示主語“怎么樣”或“是什么”;賓語在謂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問題;定語是名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狀態、數量、所屬等;狀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后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量、性狀等。

語文短語知識點總結: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合起來構成的(也稱詞組)。根據短語包含詞語的多少可以把短語分為簡單短語和復雜短語。還可以從結構和功能這兩個角度對短語進行分類,因此就有短語的結構類型和功能類別。從結構上劃分短語指的是:根據短語內部兩個詞的語法結構關系劃分短語,可以分為16種結構類型。即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偏正短語、補充短語、后補短語、并列短語、聯合短語、連謂短語等。

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

初中語文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知識點總結: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知識點是初中學習語文時期的主要知識點之一,主要包括識記文學常識、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等,以下是各具體知識點總結的理解和分析。

識記文學常識: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時代和代表作文學體裁常識文學常識名著賞讀

初中語文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時代和代表作知識點總結:考點梳理:各個朝代、各個時期重要作家及作品;文體知識及文化常識;文學典型形象的主要特征。

2、預測分析:淡化對文體常識的考查,加大對課文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考查,加大對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文學常識的考查??疾閮热萦蓡我蛔優榫C合,由機械記憶到靈活運用。從題型來看,以選擇題為主,輔以填空等。 初中語文文學體裁常識知識點總結:文學體裁是指文學作品的類別。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

初中語文文學常識知識點總結:掌握一定的文學常識,不僅有利于閱讀,也有利于交際。中考語文文學常識試題常涉及這樣一些內容:①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和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②了解現行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尤其是在中外文學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③了解現行教材涉及的文學流派及中外著名作家的國別及代表作;④了解現行教材涉及的作品中著名的文學典型;⑤現行教材有關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識等。文學常識考查的主要是考生對教材涉及到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及掌握情況,考查內容主要來自于學生所學教材。

初中語文名著賞讀知識點總結:通??疾閷W生對名著的識記、理解、鑒賞能力。常見的考點有:名著的作者(國別或朝代)、故事情節、相關人物、學生的閱讀感受等?!墩Z文課程標準》推薦的10部書為: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西游記》、《水滸傳》、《駱駝祥子》、《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名人傳》、《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默寫名句名篇背誦積累

初中語文默寫名句名篇知識點總結:古詩文名句默寫是中考語文命題關注的一個重要內容。全國各地中考語文試題在古詩文名句默寫方面涉及到的考點有:①默寫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名句;②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默寫課標規定的古詩文;③背誦默寫教材中的經典課文或精彩段落;④記誦比較熟悉的課外古詩文名句??疾榈膬热菔钦n標規定的古詩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為課內篇目。

文言文閱讀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知識點總結:文言文閱讀知識點是初中學習語文時期的主要知識點之一,主要包括文言詞語、文言句式、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理解、翻譯文言語句、等,以下是各具體知識點總結的理解和分析。 文言詞語:文言文實詞文言文虛詞古今異義一詞多義

語文文言文實詞知識點總結: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章中的含義??疾榉秶忻~、形容詞、動詞、數詞和量詞??疾閮热莅ㄍ僮?、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

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知識點總結:理解常見文言虛詞(之、其、而、以、于、乃、雖、為、者、且、則、乎、然、與)在文章中的含義和用法。

初中語文古今異義知識點總結:現代漢語由古代漢語發展而來,有些詞義一直沿用下來,有些詞義已經發生了變化,形成古今異義的現象。古今異義詞主要有以下幾種: (1)詞義擴大。(2)詞義縮小。(3)詞義轉移。(4)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等。

初中語文一詞多義知識點總結:所謂“一詞多義”,就是指一個詞既有本義,又有引申義,甚至有幾個引申義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

初中語文特殊句式知識點總結:判斷句。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式,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上下文判斷。

二、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個詞或某個成分的現象,在文言文中較為常見。主要有:(1)省略主語;

(2)省略謂語或省略動詞;(3)省略賓語;(4)省略介詞;(5)省略量詞。另外:文言文中數詞后常省略量詞。

三、倒裝句。主

要有四種:(1)主謂倒裝;(2)賓語前置;(3)定語后置;(4)介賓結構后置。

四、被動句。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于”“為”“為„„所”“見”字表被動句。二是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要根據上下文語意去推斷。

五、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課文中固定結構有:“不亦„„乎” “得無„„乎”“如„„何”“奈„„何”“然則„„”等。 理解、翻譯文言語句:理解文言語句翻譯文言語句分析寓意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歸納概括分析

古詩詞閱讀初中語文古詩詞閱讀知識點總結:古詩詞閱讀知識點是初中學習語文時期的主要知識點之一,主要包括古詩閱讀、古詞閱讀、等,以下是各具體知識點總結的理解和分析。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知識點總結:現代文閱讀知識點是初中學習語文時期的主要知識點之一,主要包括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記敘文閱讀、等,以下是各具體知識點總結的理解和分析。 說明文閱讀:說明文閱讀應用文閱讀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知識點總結:說明文選材大多數是前沿科技、生態視野、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文明傳承等,注重內容的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時代性。說明文的對象幾乎是必考點,也是易得分點,在復習時注意準確把握和準確概括。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文語言也是必考點,主要考點在修飾限制成分上,如對時間、空間、程度、范圍、數量、頻率等方面的準確界定上。說明方法及其作用也是考試重點,習慣的考查方式是:運用了某種說明方法,將說明對象的某種特征說明的如何如何。 初中語文應用文閱讀知識點總結:應用文的相關內容也是中考語文的主要考點之一。應用文就是應用于社會公私事務的文字。應用文多是日常應用的,如電報、書信、合同、訴狀、計劃、總結、通知、啟事、章程、日記等。應用文的語言結構多有一定的程式,尤其是公文,不允許個人自己創造一套,這是因為辦事要迅速統一,必須共同遵守一種程式。應用文的內容要簡明扼要,真實準確。應用文的語言要簡潔明快,不必多加修飾。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報等應用文已逐漸淡出,中考中也幾乎不再出現,電子郵件、論壇帖子等新型應用文體受到命題者的關注。在應用文的考查形式上,常見的題型有應用文格式指錯、應用文修改、應用文寫作等。 議論文閱讀: 議論文閱讀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知識點總結:議論文復習備考應注意的是:(1)依據作者的感情傾向、見解主張,準確找到論點;(2)依據文章脈絡,弄清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間的關系;(3)體會品味語境語言,理解運用常見的論證方法;(4)把握開放尺度,聯系實際,辯證分析。在議論文的復習中,重要的考查點有:一是論點。議論文的論點是作者的主張,從句子形式上看,往往是一個判斷句。論點提出的位置不一。二是論證方法。需要我們掌握的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三是對文中重要詞語、句子的理解。詞語要結合原意理解文中的語境意;句子一般需要把抽象的、概括的語句形象化、具體化。四是文章思路。復習重點是文章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理清這些,也就理清了思路。五是開放性試題。解答這類試題,緊扣文章是基礎,把意思清楚、準確、流暢地表達出來是關鍵。

記敘文閱讀:記敘文閱讀現代詩歌閱讀

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知識點總結:記敘文的考查是中考的重要考點,考查的題型多,考點多,根據中考的命題趨勢,下面的幾大考點將成為今后中考的主菜單??键c一:敘事線索。了解敘事線索的幾種類型:①人物線索; ②物品線索;③感情線索;④事件線索;⑤時間線索??键c二:表達方式的考查。了解表達方式的幾種類型:記敘、議論、說明、抒情、描寫??键c三:表現手法。掌握幾種重要表現手法的作用。如:襯托(側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键c四:含義作用題型。包括:①了解人稱的作用,再根據具體內容答題;②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開頭中間結尾的作用;③對具體句子的品析;④記敘文中議論句段的作用;⑤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键c五:結構層次。包括:①劃分段落層次的方法;②概括層意的方法,具體為摘句法、概括法和疊加法??键c六:內容及中心的概括。掌握概括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键c七:語言賞析。了解用詞之美;使用成語,為文章增色;關鍵詞能為中心服務。掌握答題技巧:把握詞語的比喻意、引申

意、雙關義??键c八:結構和思路。要注意題目中有限制和提示作用的信息??键c九:標題考查。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键c十:知識拓展題。人物事件拓展;主旨拓展;聯系實際談談你的體會等。

初中語文現代詩歌閱讀知識點總結:1.鑒賞現當代詩歌知識儲備。(1)主題:是指詩人通過豐富的鄉下,用精粹的語言創造清新的意境,集中概括地反映社會生活,揭示社會生活深廣的蘊涵,以及表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2)意境:是指作品描寫某種事物所達到的境界,是詩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圖景和諧統一的結果,它是詩歌感染人的魅力所在。它可以啟迪人們聯想,使人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而獲得美的享受。(3)意象:簡單地說,就是詩人心中的物象。確切地說,詩歌是以意象來反映詩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詩人總是戴著感情的有色眼鏡看世界,那世界也便有了深淺不等的各種色彩。詩歌正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組成詩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4)詩歌的抒情方式和表現技巧:抒情方式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包括敘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現技巧有對比、夸張、襯托、反復、比喻、排比、象征、抑揚、虛實結合等。

2、詩歌閱讀方法。(1)掌握詩歌特點:高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和諧的音樂性;(2)了解時代背景、作者情況;(3)展開想象:詩歌的跳躍性要借助想象補充;(4)推敲詞句:用詞造句的凝練、準確、抒情關鍵詞語的表達作用;(5)品味音韻:韻律美節奏美;

(6)體會意象。

語文綜合性學習

初中語文語文綜合性學習知識點總結:語文綜合性學習知識點是初中學習語文時期的主要知識點之一,主要包括設計語文綜合性活動、提取及概括信息、等,以下是各具體知識點總結的理解和分析。 設計語文綜合性活動: 設計語文綜合性活動 初中語文設計語文綜合性活動知識點總結: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標準》積極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它注重考查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意識和綜合運用能力。綜合性學習題的主要特點是聯系學生實際,真實性強,且地方特點明顯,鄉土氣息濃郁,內容涉及學習交流、推廣普通話、采訪、寫公益廣告、設計欄目、提建議等,與語言的實際運用相比,內容更加豐富,覆蓋面更廣,綜合性更強。 考試命題上的特點是:①在內容上注重對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機地擴展考生自我表達的答題空間;②在試題的呈現方式上以獨立的綜合性學習考試板塊出現,題內所需的學科間知識的綜合交叉比較充分;③題干設置的文字量較大,富含信息,表述比較親切,注意拉近與考生的距離,具有一定的審題難度;④在評價上關注考生個性化的理解與表達,考生的語言表述、對跨學科知識的整合以及各種思維能力的綜合運用都是重要的采分點。試題的類型有單一式和綜合式兩種。要解答好綜合性學習試題,必須做到:

1、善于運用積累,有效調用知識。

2、仔細揣摩題意,提煉答題信息。

3、發散多種思維,合理展開想象。 提取及概括信息: 提取信息概括信息口語交際語言運用課外文化積累

初中語文提取信息知識點總結:信息提取題是中考出題的熱點。常見的考點:1.從體裁特點看,有常見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新聞信息等的提取;2.從材料特點看,有文字信息、圖片信息及數據資料信息等的提取,大多是教材之外的一些國內外關注或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話題;3.從提取內容看,有主要內容、中心意思、文段要旨、人物事物特點、故事情節及言外之意等方面的提取;4.從表述要求看,多是主觀表述題,具體有直接提取中心句、下定義、擬標題、一句話新聞、為新聞寫導語、寫總領句和總結句、用詞語概括、用對聯形式概括等。

初中語文概括信息知識點總結:語言概括題,主要是指從一則或數則篇幅簡短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題干要求的內容,運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把它們精要地表達出來的題型。從考查的內容看,其類別主要有:①壓縮新聞。②歸納事物的特征或成因。③提取有關信息。④提煉觀點、論據。⑤擬寫標題。

初中語文口語交際語言運用知識點總結:

1、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2、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

3、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

八上生物知識點總結圖范文第3篇

本次考試預定及格率達60%以上,優秀率才14%左右,實際成績比預定目標相差很大,不及格的學生人數較多,分數較低。

二、試題分析

本套試題主要分三大塊。

第一類題是單項選擇題,從改卷情況看,是考生答的最好的一道題,得分率較高,說明考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比較扎實,同時也具備了初步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二類題是填空題及判斷題,該類試題重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因為該類試題具有知識跨度大,涉及領域廣,綜合歸納性強等特點,便于考查基礎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學生的綜合歸納和判斷等能力。

第三類題分析題、讀圖題等,通過創設一些情境與氛圍,以文字或圖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問題的設計上可從多角度、多層次靈活切入??疾閷W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此類答題還算理想,但此道題也是差生丟分最嚴重的一題,原因是這些學生平時基礎知識不扎實,沒有形成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這方面題型的訓練。

從試卷內容分析,這是一份沒有難度的試題,但學生沒有考好。從考試成績來看,考生兩極分化嚴重,不及格的學生是平時已經放棄學習的學生,在我校的人數仍有一定比例。

三、學生存在問題

1、基礎不扎實,教材不熟練。

2、概念模糊不清。

3、圖形識別能力較差,不能理解圖形所表達相關的意思。

4、表達能力差。很多學生不會用學過的生物學原理或專業術語來解答問題。

5、實驗能力差。學生對教材的實驗不熟悉,掌握不牢固。對實驗設計的基本要求和步驟還比較陌生。

6、綜合分析能力差。

四、意見和建議

1、繼續抓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指導學生有針對性閱讀課本,重

視課本,注意基本概念和專業術語,熟練運用專業術語表達生物學有關的功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

2、加強訓練力度。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特別是加強學生對常見

的生命活動規律或生命現象的表達能力的訓練。

3、要重視實驗。

4、加強對常見圖形題的指導和訓練。

八上生物知識點總結圖范文第4篇

一、教學目標

1.說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

2.嘗試采用細菌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3知道細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條件和不同細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條件。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探究活動“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 2.教學難點

探究活動中各小組成員要做好分工,在規定的時間做好觀察記錄。

三、教學準備

變質的牛奶、米飯、長“毛”的饅頭、長有木耳的樹樁、蘑菇、足癬和背癬的圖片、培養菌。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展示變質的米飯、牛奶、長“毛”的饅頭,提出“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問題,從而導入新課。

教師詢問:對于細菌和真菌,你們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識?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并進行歸類,選擇幾個比較典型的問題作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內容。

教師展示木耳、蘑菇、長“毛”的饅頭,引導學生觀察真菌。質疑:變質的米飯、牛奶是由細菌引起的,而我們不能通過肉眼直接觀察到細菌,應怎樣才能讓其露出“廬山真面目”呢?導入細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

學生閱讀課本56頁“細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 教師邊講解邊演示“細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并指出注意事項:①要對所用材料用高溫滅菌。②培養皿要冷卻后再用,并且不要隨意打開培養皿。③接種時要用無菌棉棒,避免污染。④要進行恒溫培養。

質疑:有關細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同學們還有那些疑問?留給學生思考發言的時間。師生共同解決疑問。

教師分發課前培養的菌落實物給各小組,學生自學課本55頁最后一段到56頁第一段。教師建議學生先看書后觀察、討論,知道如何區分細菌和真菌菌落。 教師展示長霉的物體(面包、水果、衣物),長有木耳的樹樁,真菌寄生在人體皮膚表面使人得足癬、背癬的圖片,引導學生根據實物和圖片思考討論說出細菌和真菌分布在何處?學生觀察、討論并獲得新知。

質疑:在怎樣的環境條件下不可能有真菌和細菌?學生思考,得出結論,認同細菌和真菌分布廣泛。

教師質疑:細菌和真菌分布廣泛,那么在哪種環境中會更多,哪中環境中會更少呢?請同學通過探究活動,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得到答案。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教材57頁的提示,指導學生選定自己想要檢測的環境(建議學生選擇自己經?;顒拥沫h境或經常接觸的物體)設計探究方案。小組討論完后,教師要組織各小組交流方案,相互完善,利用下一節課上時間交流研究成果。 小結:通過本節課,同學們學到了什么?

第二節 細菌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描述細菌的主要特征

2.通過與動植物細胞的比較,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

3.通過了解細菌發現的過程和巴斯德實驗,認同科學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細菌的形態;細菌的結構特征及營養方式;細菌的生殖。 2.教學難點

三、教學準備

準備細菌的形態、結構等圖片資料,CAI課件,顯微鏡,細菌永久涂片。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從生活實例出發,提出一系列問題,如你的手上有細菌嗎?你的課桌上、書上、鋼筆上有細菌嗎?你的衣服上有細菌嗎?通過這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細菌并不陌生,其實自己時時刻刻在與細菌打交道,進而又提出問題:那么你了解細菌嗎?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新授 一)、細菌的發現

(1)過渡:為什么我們時時刻刻在與細菌打交道,卻又不了解細菌呢?(細菌微小,肉眼看不見)

(2)學生閱讀課本58頁~59頁,讓學生了解顯微鏡的發現加快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識進程,進而認識技術對科學發展的推動作用。

(3)指導學生了解巴斯德實驗。這是一個對照實驗,變量是有無細菌進入。

(4)小結: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科學的新發現是建立在縝密的思維和精細的實驗基礎上的。 二)、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1)過渡:細菌很小,所以我們雖然時時刻刻在接觸它們,卻看不到,那么,它們的形態、結構到底是怎樣的呢?

(2)學生用顯微觀察細菌永久涂片,并對細菌的形態進行討論、交流。

(3)屏幕展示細菌形態圖片,使學生對細菌的形態有一個理性的認識,然后介紹一些與學生身體健康有關的細菌,如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等。

(4)過渡:細菌的形態不同,但基本結構相同,細菌的結構怎樣呢?

(5)展示細菌結構圖片。學生就細菌結構進行討論,并與動植物細胞進行比較。 (6)根據細菌的結構,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是怎樣的?

(7)小結:細菌有桿狀、球狀、螺旋狀等不同形態,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的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有的還有莢膜、鞭毛、另外,戲劇沒有葉綠體,所以只能靠分解現成的有機物生活。 三)、細菌的生殖

(1)過渡:我們熟悉的生物大多是怎樣繁殖的?(有性生殖)那么細菌是怎樣繁殖的呢? (2)課件展示①細菌的生殖過程;②芽孢的形成過程;③芽孢遇到適宜條件萌發過程。學生觀看后討論:細菌是怎樣生殖的?然后引導學生完成技能訓練,并組織學生討論:細菌的哪些特點和它們的分布廣泛有關?

(3)小結:細菌靠分裂進行生殖。有些細菌在生長發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細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幾乎無處不在。

第三節 真菌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道真菌的細胞結構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說出霉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 4.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

5.學會用放大鏡觀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態結構,培養觀察能力

6、了解一些食用菌養殖的過程和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真菌的細胞結構以及生殖方式的特點(2)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以及它們生命活動的特點(3)觀察能力的訓練 2.教學難點 (1)《觀察與思考》的組織教學(2)真菌生殖方式的特點

三、教學準備

用橘皮、饅頭、面包片培養青霉和曲霉,新鮮的蘑菇,幾種食用或藥用真菌的形態掛圖,制作有關青霉、曲霉和蘑菇結構CAI課件(或投影片),指導學生制作孢子印,準備有關真菌的知識圖片或錄音,酵母菌結構掛圖。

四、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食用的蘑菇、腐乳、木耳等都是真菌;我們經??吹轿矬w發霉現象,這也是由真菌中的霉菌引起的。那么,你最想了解有關真菌的什么問題? 2.組織探究,指導觀察與思考

教師提供長有長霉的面包和長有長霉的水果、新鮮的蘑菇,并展示青霉、曲霉、酵母菌和蘑菇的結構圖,引導學生觀察討論以下問題(投影)

①青霉和曲霉在形態和顏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點? ②你們在什么季節、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這說明了什么? ③它們的營養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點?

④與細菌相比較,真菌在細胞結構有什么不同之處? ⑤酵母菌的結構是怎樣的?

⑥你能說出真菌的細胞結構及其生命活動的特點嗎? 3.探究真菌的繁殖方式,學以致用

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自己制作的孢子印,并閱讀課文,并提出問題: ①蘑菇孢子的位置,數量,形態及作用是怎樣的? ②真菌是通過什么來繁殖后代的?

③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才能發育成新個體? ④了解真菌的繁殖特點,對于我們有什么意義? 學生閱讀、觀察、討論、表達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練習第

一、二題。 4.小結。

教師指導學生回憶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以課本64頁練習題的第4題進行本章的小結。

最后,教師鼓勵學生學以致用,請學生結合課本的練習第3題,查閱資料,制定“養殖食用菌”的方案。

第四節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 教學目標

能概括出細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 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3.與動植物共生

六、教學過程:

導入:從前面幾節課的學習當中,我們通過了解細菌和真菌的結構特點:都無葉綠體,因此不能制造有機物。所以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是大都是:異養。只有少數細菌是自養 1.細菌和真菌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所有細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不僅能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一些簡單的物質,而這些簡單的物質如水和無機鹽就會進入土壤中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而二氧化碳又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進而能更好和制造出有機物來。因此,細菌和真菌的第一個作用是以分解者(腐生)參與了物質循環。 2.細菌、真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細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體內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類患不同疾?。?/p>

如:給動物帶來的疾病有鼠疫、霍亂桿菌引起的霍亂等

如:給人類帶來的疾病有鏈球菌(細菌)引起的扁桃體發炎、猩紅熱、丹毒等;還有真菌侵入表皮引起的灰指甲、臂癬、足癬。

有些真菌還能使植物患病如: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麥葉銹病、玉米瘤黑粉病等。 患病的植物會嚴重減產,對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影響。 雖然細菌、真菌會導致動植物和人患多種疾病,但是不是所有的細菌和真菌對人類都是有害的呢?(不是)如:青霉素、紅霉素、金霉素、鏈霉素等都是真菌當中提取的一些物質而制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就是從青霉菌中提取的??捎糜谟捎诩毦?、真菌引起的一些炎癥進行消炎。

總結出“以菌治蟲”的優點:可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減輕環境污染,有利于環境保護。 3. 與動植物共生

共生:有些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共生。

① 地衣:是一類由真菌和藻類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藻類通過光合作用為真菌提供有機物,而真菌為藻類提供水、無機鹽。② 豆科植物的根瘤:大豆、花生一類的根瘤中有與植物共生的根瘤菌,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氣,使這些氮氣能固定為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的氮肥,從而使土壤中的氮肥含量高,促進豆科植物的生長,也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時植物也為根瘤菌提供營養物質。③ 天麻:也是由一種真菌(密環菌)和植物的共生體,沒有密環菌就不能生成天麻。

與動物共生的現象也很普遍,例如:在牛、羊、馬的草食性動物的胃腸中,有些種類細菌可以幫助分解草料中的纖維素,而動物又為這些細菌提供有機物和生存場所,它們彼此依賴,共同生活。而我們人體的腸道內也有大量的細菌,其中有些細菌如大腸桿菌能合成我們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如果缺乏會導致惡性貧血或凝血困難等。 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細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很大作用,既有有害的一面,如使動植物患病;也有有利的一面,如與動植物共生等等,所以我們應該辯證性的看問題。

七、目標檢測

第五 節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學目標

(1) 舉例并嘗試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2) 說明食品腐敗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3) 通過學習和應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細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方面的作用。 難點:甜酒的制作原理,生活中不同食品保存方法的選擇。

三、教學準備 老師:,自制的實驗器具,準備的面包。學生:自制的演示發酵實驗裝置、自制的甜酒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通過回憶細菌和真菌的危害,提出問題: 是不是所有的細菌和真菌對人類是絕對的有害而無利呢?

2. 結合你們收集的資料和生活經驗,說一說他們對人類有哪些好處呢? 對學生回答做總結,導入新課。

二、新授:

(一)演示發酵實驗(板書)

1.詢問各組“發酵實驗”的完成情況。

2.選一組作代表到前邊展示實驗過程、現象及結論。 3.結合實驗,提出問題:(l)根據你們的推測,氣球內充的是哪種氣體? (2)這種氣體是怎么產生的?

4.肯定同學的回答,講述酵母菌體內有多種酶,能夠將糖類分解成葡萄糖,在無氧的條件下,會發生下面的反應,讓同學描述反應過程。 5.請同學打開氣球聞一聞,另一種物質是什么? 6.用課件展示發酵原理反應式:

7.提出問題:同學知道利用發酵原理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嗎?(面包)

(二)制作甜酒(板書)

課前,第二小組已經為我們精心制作了味美醇香的甜酒,下面請他們組給我們介紹一下。 1.讓一個同學品嘗,提出問題:甜酒真的是甜的嗎?為什么?

2.總結,我們制作甜酒用的是酒曲,酒曲的主要成分是真菌中的一種曲霉,它能將淀粉分解成糖,所以味道是甜的。

過渡句:我們平時吃的食品中有機物含量豐富,當溫度和濕度適宜時,大量細菌和真菌在其中生長繁殖使食物腐敗,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要想使食物不腐敗,我們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呢?第五小組同學通過收集資料總結出了多種保存食物的方法,請歡迎他們介紹一下。

1、提出問題:這些方法最終為了達到什么目的?

2、建議:加防腐劑的目的是將食物中的細菌和真菌殺死,但是近年來,科學家證實,一些防腐劑對人類健康有害,因此,我們盡量少食含防腐劑的東西,在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看包裝說明,盡可能選擇安全食品。

3.請同學討論P73的觀察與思考

4.探究各種食品(名稱及對應圖片)和保存方法

三、板書設計

第五 節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

八上生物知識點總結圖范文第5篇

2.

3.

4.

5.

6.

7. 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它們的體內沒有由脊椎骨

組成的脊柱,統稱為無脊椎動物。

8. 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和哺乳動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內都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

統稱為脊椎動物。

9. 魚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腮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

的協調作用游泳。

10. 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

11. 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硬的

卵殼。

12. 鳥的體溫不會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恒溫動物。魚、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體溫隨環

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變溫動物。

13. 魚的主要特征: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14.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

15. 運動系統主要是由骨、關節和肌肉組成的。

16. 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于是軀體的相應部位就會產生運動。

17. 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運動所

需的能量,有賴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18. 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

19. 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成為學習行為。

20. 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

形成等級。

21. 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22. 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型的細胞核。

23. 細菌是靠分裂進行生殖的。

24. 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細胞里都有細胞核。

25. 真菌可以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后代。

26. 防止食品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和繁殖。

27. 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

28. 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

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這是它的繁殖方式。

29. 生物分類從大到小的等級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30. “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

31. 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

32. 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八上生物知識點總結圖范文第6篇

1、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2、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知識鏈接】

作者介紹:梅濤,當代科普作家.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介紹關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移遷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的事理性說明文。

【導入課文】

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希望學習《生物入侵者》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一、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1)歸咎()(2)五色斑斕() ()(3)失衡()

(4)監控()(5)劫掠()(6)藩籬()

2.解釋詞語。

(1)無動于衷:(2)在劫難逃:

(3)束手無策:(4)五色斑斕:

(5)嘯聚山林:(6)歸咎:

3、選詞填空。

生態環境生態系統生態平衡

(1)專家們把這種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

(2)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

(3)凡此種種,都是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緩慢進行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會造成的嚴重失衡。

二、自主學習

1、用文中的話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又是什么呢?

3、本文主要運用了幾種說明方法?

4、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作的?

三、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2、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3、生物學家對“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十分重視,這給你什么啟示?

四、 拓展遷移

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五、課堂小結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范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鑒。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污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范意識,加強生態意識,了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六、達標測試課文精段賞讀

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咎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事實上許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過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鮮水果和蔬菜貿易為例,許多昆蟲和昆蟲的卵附著在這些貨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極大的害蟲,如地中海果蠅等。盡管各國海關動植物檢疫中心對這些害蟲嚴加防范,但由于進出口貨物數量極大,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近年來,由于引進五彩斑斕的觀賞魚而給某些地區帶來霍亂病原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一些產自他鄉的寵物,如蛇、蜥蜴、山貓等,往往會因為主人的疏忽或被遺棄而逃出藩籬,嘯聚山林,為害一方。

1、概括本文段的大意:

2、作者認為“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劃線句子用了———的說明方法,作用是。

4、本文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5、在文中找出一個起過渡作用的句子寫在下面

上一篇:班級安全工作日志范本范文下一篇:班組長崗位作業指導書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