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學發展觀探究論文范文

2023-09-23

科學發展觀探究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今日許多學者不滿足于科學的統一,而試圖使人類文化大統一。這種嘗試是有其內在理由和依據的。因為自然或世界、人的文化活動體系或人性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有機整體。人類各種各樣的知識學科和文化門類,在創造時刻或達到成熟階段,其統一性就明顯地呈露出來。學者構想和設計的大統一途徑有詮釋學,弱化自然科學的定律、因果性等概念,發揮哲學的連通和綜合功能,審美等。

關鍵詞:文化;大統一;統一的依據和途徑

科學統一大都是就自然科學的統一而言的,當然也不時超出這個范圍。這是諸多學者一直討論的問題,也是邏輯經驗論者的奮斗目標?,F今,許多學者具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宏偉的理想,企圖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乃至全部人類知識或文化都統一起來,清除所有學科的藩籬,彌合所有文化的分裂,從而走向真正的人類文化大統一。

威爾遜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人類的行為由物理因果性事件組成,那么為什么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不能與自然科學相互契合呢?從這種契合中它們怎么不會受益呢?他從歷史的視角做了考察:人類歷史的進程與物質的歷史進程之間,無論在星體中還是在生命的多樣性方面,并沒有根本的區分。天文學、地質學和進化生物學是原先歷史上不同的學科與自然科學中其他學科結合的例子。在知識的綜合中,哲學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哲學使思想的力量和連續性經過幾個世紀之后仍然富有活力。伊利英和卡林金立足于以人為中心立場,認為在“接近”人的意義上,所有科學都是人文的,都是在人的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僅就它們或遲或早在人的實踐中被使用而言,它們的結果具有價值。在這種意義上,自然的、社會的、技術的和人文的科學都是關于人的科學(science of man)。西博格則徑直指出,在科學和技術界與藝術和文學界之間造成的障礙是人為的,在某種程度上,這只不過是通過我們的詞語和行動造成的障礙,我們能夠通過新的視野和態度來消除它們。這些障礙部分地是我們需要方便地分類和編目我們的觀念和活動的結果。雖然科學今日在我們的生活中具有無孔不入和蒸蒸日上的影響,但是在過得有價值的未來世界需要的交叉學科文明中,則不能夠存在任何截然分明的科學與非科學之間的劃分。他認為:

科學畢竟是人的努力,它不會獨立于人而存在。我們必須不要忘記,在整個歷史中,科學迄今與其說使人“減少人性”,還不如說使人“有人性”。

珀爾曼也贊同“人的科學”這一概念,他從不同文化傳統的起源、相互關聯以及與人的關系諸方面詳細地進行了論述??茖W傳統、文學傳統和社會傳統這三個文化傳統是人紡織的衣服的部件,這些部件反過來又裝飾他和塑造他。這些文化裝飾是相互作用的框架。也就是說,人創造了他的傳統,傳統反過來又影響他。文學的、科學的和社會的這三種文化傳統在人與他們的環境構成和相互作用中具有共同的起源。例如,科學堅決要求觀念的共同證據,并訴諸人們共同具有的感覺,而藝術本身則基于人的器官、印象和洞察方面的個體差異。但是,科學和藝術都是人的產物,科學的共同證據和藝術的個體差異都基于刻畫人的特點的神經系統、心智和感官。人從自然進化而來,科學、文學和政體從人進化而來。如果人是自然的有意識的部分且與自然的其余部分在日常生活、科學、藝術、音樂或社會理論中相互作用,那么人的這些文化產物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因為它們相互關聯,它們在自身的發展中,也在人的發展中相互影響和反映。人的科學確實在該詞的最充分的意義上被需要,也需要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中的人們相互接近地工作。通過共同的努力,人的科學是可能的。沒有專門化,我們是膚淺的;投有展望,我們是暫時的。但是,專門化和展望、分析和綜合,對于受過教育的人都是必需的。像自然的其余部分一樣,在我們之內沒有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心理學或社會學的人為隔離。我們幾乎把所有的科學結合在一起,包括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米澤斯(R.von Mises)考慮了科學和其他表面上是非科學的學問和文化分支之間的關系,這些分支是形而上學、詩歌和視覺藝術。他通過仔細地分析,表明這一切比所設想的有更多的共同之處。雖然他并不否認形而上學和科學之間有差異,但是卻認為它們的目的和問題往往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他說,形而上學的特點能夠被概括為“處于其開端的科學”,它是原始科學的一種類型,詩歌在其某些形式中是形而上學的一種類型。當它是神話學的時候,它是形而上學,它與形而上學具有的科學有關。就詩歌的另外的形式而言,這些形式也與能夠清楚陳述的科學有關。因此,敘事的詩,包括小說,都具有接近物理學中的思想實驗地位的“邏輯的地位”:所做出的假定與經驗不矛盾,在思想中構造的事件的鏈環也與經驗、與已承認的假定一致。雖然詩的其他形式在語言和另外的常規與敘事詩不同,但是任何一類詩歌的創造者都不變地報告了可觀察的現象之間的活生生的相互關系的經驗。因而,詩的題材與科學的題材并非無關,盡管它使用的語言是十分不同的。即便是抒情詩,乍看起來與科學完全隔絕,但是它的交流基于知識和源于經驗的情感。

這些學者的看法盡管并未成為現實,但絕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而是有其理由或依據的。堅持某種本體論的還原論的觀點的馬斯洛發現,道德與精神問題也屬于自然王國,是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一個與自然王國相對立的王國。珀爾曼的考察和分析更為具體和詳盡。他提出,科學大統一的基礎可以在下述三個命題中窺見。一是人的存在可以在亞原子的、化學的、物理的、生理的、生物的、心理的、社會的和文化的水平上適應世界中變化的能量機制。二是在各種水平上的活動是相互關聯的。在一個水平上的活動變化影響其他水平的活動。三是人的微觀宇宙的內部活動、相互作用和變化,能夠借助在各種組織水平,包括社會文化水平之內和之間的基本定律來理解,常常能夠預言。這三個命題可以通過如下概括而增強。第一,構成我們身體的物質與我們周圍的其他客體一樣,具有相同的電基礎,服從相同的亞原子的、電的定律。第二,身體在其運動、溫度調節和感覺器官中,為了適應變化的環境的動力的和物理的關系而被裝備起來,它服從普適的力學、熱力學、光學和聲學定律。第三,身體通過它自己的構成成分、細胞活動以消化、呼吸和腺系統,為它自己的需要完成化學轉化。第四,具有其特殊功能的細胞、組織、神經系統和大腦,為人的有機體的健康形成復雜的活動整體。第五,與上述各種活動有關的生物的、神經病學的、心理的、社會的和文化的機制,制約著人的存在和社會及其環境的追求目標的相互作用機制,這一切反過來又受到那些相互作用的影響。因此,正如薩頓所說:

把自然研究和同人的研究對立起來是最愚蠢

的事了,因為在這兩種情況中我們都必須同基本的:元論——人與自然——打交道。對人來說,還有什么事物能比人更有意義?然而,同其他人以及他們的共同背景自然界隔離開來的單個人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總是存在而且無所不在;把人從自然界孤立出來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盡管這種研究是客觀的,并且科學家試圖使它盡可能地客觀,但是它仍然是以人類的經驗和價值觀來觀察和解釋一切的。個人的癖好能夠而且必須被排除,但是人類的天性不可能被消除??茖W不過是自然界以人為鏡的反映。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始終是在研究人,因為我們只能通過人的大腦才能理解自然。然而,我們同樣也可以說我們一直是在研究自然,因為沒有自然我們無法理解人。無論我們是研究人的歷史還是研究自然的歷史,我們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人。我們無法擺脫人,即使我們想這樣做也不可能??茖W的和諧是由于自然的和諧,特殊地說是由于人類思想的和諧。要得到真實的圖像,不僅自然必須是真實的,而且作為鏡子的人也必須是真實的。

不僅自然或世界是一個整體,而且人的文化活動體系或人性也是一個不可割裂有機整體,人為地肢解它們只能導致無或無意義。德國哲學家卡西爾講得很有道理:如果有什么關于人的本性或“本質”的定義的話,那么這種定義只能被理解為一種功能性的定義,而不是一種實體性的定義。我們不能以任何構成人的形而上學本質的內在原則來給人下定義;我們也不能用可以靠經驗的觀察來確定的天生能力或本能來給人下定義。人的突出特征,人與眾不同的標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學本性,也不是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勞作(work)。正是這種勞作,正是這種人類活動體系,規定和制定了“人性”的圓周。語言、神話、宗教、藝術、科學、歷史,都是這個圓周的組成部分和各個扇面。因此,一種“人的哲學”一定是這樣一種哲學:它能使我們洞見這些人類活動各自的基本結構,同時又能使我們把這些活動理解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語言、藝術、神話、宗教絕不是互不相干的任意創造,它們是被一個共同的紐帶結合在一起的。也許正是出于類似的考慮,丹麥哲學家海因強調:

所有問題,一旦我們肢解了它們,砍掉我們想砍掉的部分使其適合我們任意定下的特定框框,那么它們就會失去意義。要使一個問題有意義,你必須把人類全部知識同一切活動都考慮進去。

例如,在近代的開端,近代意義上的科學精神第一次進入了爭辯的場所。對關于人的一般理論的探究,從此是以經驗的觀察和普遍的邏輯原理為根據了。這種新的科學精神第一先決條件就是,拆掉一切至今把人類世界與自然的其他部分分離開來的人為的柵欄。為了研究人類事務的秩序,我們就必須從研究宇宙的秩序開始。而且這種宇宙的秩序現在是以全新的面目出現,新的宇宙學——哥白尼著作中提出的日心說體系——是新人類學的惟一可靠的科學基礎。反過來,對自然的研究何嘗沒有受到對人的研究成果和其他文化的啟示呢?韋克斯勒在歷史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科學觀念(模型、假設)是在根植于科學家的歷史時代中的文化框架內發展起來的。在科學概念中存在著文化風格和傳統?!绷值虏褚矓嘌裕嚎茖W思想與其他知識體系——哲學、宗教、政治、文學等——關系密切;“科學理論也是文化的產物;而文化在形成科學方法和科學理論的內容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歷史研究揭示得格外清晰”。

許多學者洞察到,人類各種各樣的知識學科和文化門類,盡管在表面上有諸多差異,但是在處于創造時刻或達到成熟階段,其統一性就明顯地呈露出來。塔利斯注意到,在最高的水平上,藝術和科學會聚。自然的數學化是一種靈感和工具,畢竟西方數學開始是作為用音樂術語詮釋物質的方式和聆聽天球音樂的方式。而且,過去的藝術是偉大的刺激物,可能在實踐上有益于人類的成就的刺激物。在人的意識嘗試越過對他的生命的禁忌和把日常的白晝轉化為顯圣的神靈時,藝術和科學二者是人類意識的偉大冒險。在最高水平上,手段王國在那里被歸入,兩種文化合二而一。B·巴伯則大膽地預言:自然秩序觀念在19世紀的廣泛流行,迎來了自然科學發展的多產時期。類似的人類秩序若在20世紀出現,必將逐漸地顯示出,社會科學在預見與控制人類事務方面是比“常識”更強的手段,從而對社會科學的發展產生巨大而有益的影響。這樣一來,“社會科學由于其成就為自己贏得支持,并反過來由于這些成就而加強了對人類秩序觀念的信仰。我們也可能逐漸地認識到,人類世界并不比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更武斷,更變幻莫測或更莫名其妙。只有社會科學和它的姐妹自然科學都走向成年,科學才能真正達到完全成熟的水平”。

科學和藝術或者廣而言之科學和人文在創造的時刻——不管是創造者的原始創造還是鑒賞者的繼續再創造——都表現出驚人的相似性,即創造者靈感突發,想象張揚,自然和人合二為一。布羅諾烏斯基言之有理:

科學發現、藝術作品都是對潛藏的相似性的探索,寧可說是潛藏的相似性的爆炸。發現者或藝術家在它們之中呈現出自然的兩個方面,并把它們融合為一。這是創造行為,獨創性的思想就誕生在其中,它在獨創性的科學和獨創性的藝術中是同一行為。但是,它并非因之就是寫詩的人和做發現的人的壟斷。相反地,我相信,這種創造行為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惟有它才能把意義給予鑒賞行為。詩或發現存在于兩個想像時刻:像創造時刻那么多的鑒賞時刻。當明喻帶著我們回溯并同時說服我們時,當我們發現圖畫中的并置是奇特的和引起好奇心時,當理論同時是新穎的和令人信服時,我們不僅僅對某個他人的工作點頭稱許,我們重新演出創造性的行動,我們自己再次做發現。歸根結底,在我們也俘獲它,在我們也為我們自己做出它們之前,不存在統一的相似性。

卡西爾眼力好像更為深邃一些,他從赫拉克利特的“對立造成和諧”的箴言中受到啟發,針對人類文化的不同形式,提出對立面的斗爭導致統一的思想——這也許是辯證法中的對立統一規律的具體展現。

為了達到人類文化大統一的宏大目標,學者構想和設計了各種統一途徑。詮釋學不失為一種值得考慮的選擇,因為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在詮釋學上具有統一性。實際上,這主要通過自然科學借鑒人文學科常用的詮釋方法(這在自然科學中是比較薄弱的或受到忽視的),促進自然科學向人文學科靠攏,從而達到二者的溝通和融合。羅蒂指出,自然對象和事實與人類社會行為和實踐一樣是有意義的,自然科學的經驗材料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論負荷,自然科學的理論與人類的旨趣、目標和價值密切相關。因此,二者在詮釋學的基礎上可以統一起來。謝廷娜(K.cetina)認為,自然科學的對象和事實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對象和事實具有相似的地位:是建構的而不是描述的。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都具有社會條件、背景特征和符號的解釋的性質等基礎,二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別,同樣應該具有相應的詮釋學。赫西

(M.Hesse)通過傳統觀念向現代觀念的轉換,闡明了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在詮釋學意義上的統一性。這些發生在自然科學上的轉換是:從質料和理論可分,事實客觀獨立,轉向質料和理論不可分,事實根據詮釋組織;從理論是在假設一演繹基礎上產生意義的說明,轉向假設一演繹圖式是事實被看到的方式,不是與自然做外部比較的模式;從經驗法則的關系是外在的,轉向是內在的,因為所謂事實是由理論所闡釋的相互關系構成的;從語言精確,意義單一,轉向語言難免也是隱喻的和不精確的,形式化語言曲解了科學闡釋自然的方式;從意義與事實分開,理論的意義依賴于與外在事實的一致,轉向意義由理論決定,意義依靠理論上的融貫一致。這五個轉向使人文學科的一些要素和規范滲透到自然科學,從而明顯地拉近了二者之間的距離或減少了某些隔閡。這些學者以及其他科學哲學家對自然科學的最新分析表明,自然科學具有與人文學科相近的特征和詮釋學上的統一性。其一,自然科學的對象是主體構成的,而不是發現的,它們的存在取決于科學實踐、科學語言和科學共同體。因此,必須放棄對自然科學的絕對性理解,以及科學的進步是向實在的真實描述逐步逼近的實在論觀念。其二,各種自然科學都是在語義領域或傳統中構成的,它們與日常生活和科學實踐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自然科學也具有社會建構的特征,解釋的意義域不可能被背景化。其三,自然科學像所有認識活動一樣,是受特殊的人類旨趣引導的,這些旨趣盡管是社會地和歷史地建構的,但卻是普遍的。其四,自然科學也具有“籌劃的”特征。詮釋學的價值就是克服和消除所有知識形式之間的假的區別。當然,這并不否認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之間的差異,如方法、標準或規則、理論語言等方面的差異,也不否認在詮釋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這一切并不構成二者在詮釋學意義上有本質區別。

我基本贊同上述幾位作者的說法和總結,不過必須引起注意的是:在詮釋學基礎上的統一,只有在對自然科學的某些貌似“冷峻”、“嚴厲”的面孔淡化的情況下才是合情合理的。倘若走極端,拋棄自然科學嚴格的檢驗手段和評價標準,取消它的數量化和精密性的特色,把詮釋學方法和后現代主義的社會建構論的觀點不分青紅皂白地強加于自然科學,這不僅有害于自然科學,對其他學科或文化門類也沒有什么好處。行之有效的途徑也許是,在科學和非科學之間,在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創造條件讓它們經常接觸,在接觸的過程中促使它們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最終達到統一的目標。

與我們的主張合拍,也與詮釋學的統一途徑類似的是,可以通過弱化自然科學的定律、因果性等概念——這在自然科學中早已進行了,如幾率概念和不確定性原理的引入——以及提升社會科學的概括和預言能力,使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相互靠近并溝通起來。陶伯正是這樣考慮問題的:社會科學的實證論議事日程不再被普遍接受了,取而代之的是,被修正的社會科學如何基于它們自己的普遍規律發現的概念作為中心的理論關注持續下來。一個戰略是把這樣的探究由科學說明的連續統擔當,在那里來自在自然科學中所采納的比較松弛的定律觀可以滿足。這種論證路線往往導致贊同下述建議:需要一種新的類型的科學,于是這作為許多綱領的寬松的理論基礎起作用,而這些綱領甚至不去試圖給它們的努力披上科學合法性的外衣。正像有些學者提議的,社會科學家必須尋找新的描述標準,這些標準服從于把現象還原為簡化的定律。社會科學的問題是,把似乎是社會現象的自然呈現的東西變為可以更好地被分析的新的詞匯表。削弱因果律標準為預言社會行為提供了空間。人及其文化根本地和可歸并地是自然界的延伸:人沒有特殊的質,不值得特殊的地位。

發揮哲學的連通和綜合功能,也是一種值得效法的人類文化大統一途徑??ㄎ鳡栐馕渡铋L地說過,人類文化分為各種不同的活動,它們沿著不同的路線進展,追求不同的目的。如果我們使自己滿足于注視這些活動的結果——神話的創作、宗教的儀式與教義、藝術的作品、科學的理論——那么把它們歸結為一個公分母似乎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哲學的綜合則意味著完全不同的東西。在這里,我們尋求的不是結果的統一性而是活動的統一性;不是產品的統一性而是創造過程的統一性。如果“人性”這個詞意謂什么東西的話,那么它就意謂著,盡管在它的各種形式中存在著一切的差別和對立,然而這些形式都是在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他進而指出:

對于人類文化事實的這樣一種組織I作,已經在各種特殊科學——語言學、神話與宗教的比較研究、藝術史——中開始了。所有這些科學都在努力追求某些原則,追求確定的范疇,以圖借助這種原則和范疇把宗教現象、藝術現象、語言現象納入到一個系統的秩序中去。要是沒有這種由諸科學本身早已從事的綜合工作,哲學就會沒有出發點。然而另一方面,哲學不能就此止步。它必須努力獲得一種更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神話想象、宗教儀式、藝術作品的無限復雜化和多樣化的現象之中,哲學思維揭示出所有這些創造物據以聯結在一起的一種普遍功能的統一性。神話、宗教、藝術、語言,甚至科學,現在都被看成是同一主旋律的眾多變奏,而哲學的任務正是要使這種主旋律成為聽得見的和聽得懂的。

事實上,在人類理智勃發的幼年和童年時期,哲學曾經是囊括人類所有知識的母體或統帥人類全部文化的旗幟;在當今人類理智的青年和壯年時期,哲學完全應當,而且能夠發揮類似的連通和綜合作用,只不過是在一個更高的水平上,采取新的方式罷了。這就是,在承認各種學科或文化門類的相對獨立性的前提下,追求它們的活動和創造過程的統一性,追求它們的目標和普遍功能的統一性。

審美也可以作為人類文化大統一的途徑。歌德認為,詩人的眼睛在尋求自然的真實設計時可以服務于科學:“無論在哪里,也許任何人都會同意,能夠把科學和詩統一起來。他們忘記了科學源于詩,他們沒有看到,當事物變化時,二者能夠再次作為朋友在較高的水準上相遇?!痹谶@種意義上,審美可以重新整合經驗決定性的官能。簡言之,審美維度可以是橋梁,把作為科學的客觀的東西與作為人性的主觀的東西統一起來??茖W家正像詩人一樣,憑借相同的作為他的經驗的主要組分的審美源泉。布羅諾烏斯基在提到柯爾律治論美時說:

柯爾律治在試圖定義美時,總是返回到一個深刻的思想,即科學和詩都共同追求我們經驗的多樣性的統一。他說:詩是“多樣性中的統一”??茖W無非是追求發現自然界的雜亂的多樣性中的統一,或者更嚴格地講,我們經驗的多樣性中的統一。詩、繪畫、藝術是同樣的追求,用柯爾律治的話來講,追求多樣性中的統一。每一個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尋求人的經驗的多樣性下的相似性。

人類文化大統一的偉大藍圖有可能最終大致達成嗎?威爾遜對成功充滿信心。他看到,隨著20世紀的結束,自然科學關注的焦點已經從尋找新的基本法則轉向進行新的綜合,以便理解復雜系統;如果你愿意的話,也可以將這種綜合叫做“整體論”。其目標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研究宇宙的起源、氣候的歷史、細胞的功能、生態系統的形成以及思維的物質基礎等。在這些研究中想要取得最大的成就,策略就是構建一種可以覆蓋多個組織層次的、連貫的因果解釋。所以細胞生物學家關注分子的集合,認知心理學家關注神經細胞聚合在一起的作用模式。一旦有意外的情況發生,也便于理解。并沒有什么原因能夠說明,使用同樣的策略就不能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結合起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之間的差別體現在問題的數量上,而不在解決問題的原則上。研究人類狀況是自然科學最重要的前沿。反之,自然科學所揭示出的物質世界又是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最重要的前沿??梢詫⑵鹾险擖c概括如下:兩個前沿是相同的。他樂觀地表示,如果這個世界真是以有助于知識契合的途徑運行的,那么文化事業最終將變成科學,這里指的是自然科學、人文學科和創造性的藝術。在21世紀,這些領域將變成兩大知識分支。到時候科學將繼續分化出不同的學科,這一過程已經深入開展,有的部分已經結合,而且繼續結合到生物學中,還有一些已經與人文學科融合起來。社會科學的一些學科仍將存在,但是與原先的形式有根本的不同。在人文學科中,從哲學、歷史,到道德依據、比較宗教和對藝術的解釋,都將會與科學的關系更近,而且會和科學部分地融合起來。

(責任編輯 曾毅生)

科學發展觀探究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小學生的心智發展還尚未成熟,需要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而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優秀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學生能夠自主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所學到的科學知識有較為深入的理解和認知,充分挖掘自身潛能,做到學以致用。要想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教師要改變以往老式的科學教學模式與理念,把科學課堂教學的主導權交給學生,給予學生足夠自由發揮的空間和平臺,師生之間共同構建輕松、高效的科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問題;探究能力;方法

教師不能夠只把小學科學這門學科作為一項教學活動,而是要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優秀的學科素養,例如,探究能力、社會責任感,這些都是小學學科中所隱含的知識信息。教師要善于去創新科學課堂教學方式,采取探究式教學模式、生活化教學模式等,引導學生自主的動手、動腦,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對所學到的科學知識有較為透徹的認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為以后長久的學習之路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目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1.在課堂上學生缺少思考

因為科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教師就會組織大量的動手操作科學實踐活動,但是這些科學實踐活動存在形勢重于實質的問題,導致學生只是盲目的動手操作,從來也沒有真正去思考所學到的科學知識,缺乏實事求是、持之以恒的精神,而對于小學科學學科中所要表明的現象學生沒有真正地去理解,科學這門學科的真正教學意義沒有體現出來。

2.學生缺乏主體意識

由于很多教師還是習慣于采用傳統的科學教學模式與理念,而自己掌握著科學課堂的主導權,導致學生缺乏相應的主體意識,在課堂上只是教師講學生機械式的記憶課堂知識,學生成為了科學課堂教學的觀眾,最終導致學生缺乏參與科學課堂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在科學小組活動中學生都在旁觀,很少有人真正地參與進去,無法對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展開相應的探究。

二.新課程理念下,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1.引導學生去探究課本中存在的德育教育內容

小學科學是一門教育意義較強的學科,其中隱含著較多的德育教學內容,而這些內容都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優秀的科學素養,例如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熱愛家庭的精神,讓學生擁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用積極的態度去學習、生活,將來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例如,在學習“紙”的時候,教師要先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提高參與本堂課的積極性、自主性,從而對所學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的了解,隨后讓學生去思考紙的特點與用途有哪些?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與概括,隨后教師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利用優秀的課外科學素材來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紙張的發展過程和造紙術這項發明,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和重要性,從而能夠樹立強烈的民族意識,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希望自己也能夠為社會、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創設優秀的問題教學情景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優秀的探究能力,教師要善于創設優秀的問題教學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感悟和理解,這樣才能夠對所學到的科學知識有較為透徹的理解和認知,并且具備良好的探究能力,擁有正確的思考模式和學習方法。小學科學問題教學情境的設定要和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并且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如果問題教學情境內容過于復雜,學生就失去了參與課堂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而選取學生熟悉、比較感興趣的問題,例如在學習“磁鐵有磁性”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塑料尺、木頭、銅、剪刀、小刀大頭針等物品,把這些物品都混合在一起,然后提出問題:學生認為哪些是磁鐵能夠吸引的?這是為什么?然后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教學知識,然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明白了鐵類物質能夠被磁鐵吸住,然后教師在補充關于磁鐵和鐵的教學知識,讓學生充分掌握所學到的課堂內容,并且無形之中具備了探究未知問題意識。

2.3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

因為小學科學這門學科的知識量比較多,而教師一味地采用板書教學模式非常浪費課堂時間,學生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探究,所以教師要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用節省下來的時間引導學生去探究、思考,并且很多科學實驗現象較為抽象、復雜,無法通過板書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教師往往只能夠口頭表述,但是這種教學方式較為枯燥,學生根本無法理解,從而失去了探究科學知識的積極性,所以教師要把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把抽象的科學知識采用圖片、聲音、視頻的形式更為直觀地表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提高參與科學課堂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勇于去探索和思考。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的形式來播放昆蟲的一生、種子和植物的萌芽與生長,這些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都很難捕捉,學生往往對這類現象非常感興趣,那么教師利用視頻模式展現給學生,學生就能夠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神奇之處,從而有想更加深入了解的想法。

總結

總之,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培養學生優秀的探究能力,引導學生自主的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從而對所學到的科學知識有較為透徹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陳彤光.淺析美術教學在農村小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與現狀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2):105.

[2]劉同祥.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創新能力[J].華夏教師,2017(02):53.

科學發展觀探究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探究式教學既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目標,又是學生科學進行學習的有效方式。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式教學活動為主的學習是學生了解自然、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探究式科學課程的教學活動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了解科學發展的過程。

關鍵詞 探究式 小學科學 課堂教學 評價

一、探究式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特點、模式和目標

(一)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特點和教學要求

小學科學通俗的講是指導小學生有興趣的研究課程標準(或教材)中涉及的,與他們成長密切相關的科學問題。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訓練和形成科學探究能力,逐步確立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茖W教學的基本思想是以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導自己的教學,講真課,做真人??茖W知識要讓學生記,科學方法教師要扎扎實實的教,科學能力要反復的訓練;科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的日常生活學習與教學活動中進行持之以恒的滲透。先學會講課,在嘗試指導學生探究。教師的教學本身就是探究活動,教師要在探究中學習探究,在探究中教學生探究。而且小學教師要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要創新不能只是落實在口頭上,要落實在自己的教學行為中。

(二)小學科學學科“探究教學法”基本模式

探究式教學是滿足學生求知欲和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探究式教學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探究過程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活動要求學生綜合運用自己已有知識和經驗,融會貫通;因此探究式的教學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分享,反思;在探究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獲得不同的體驗感受,是他們理解科學本質、理解科學精是的意義與價值的基礎。

(三)探究式教學活動的課堂環節和目標

探究式課堂教學的環節是:1.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2.對結果做出猜想和假設;3.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的實驗計劃;4.進行觀察和實驗探究;5.搜集、查閱、整理資料和實驗結果;6.分析和解讀數據、思考及得到相應的結論;7.表達、交流和評議。

探究式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目標: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學生能通過自己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且發現和提出疑問;學生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做出對問題的設想答案;學生能根據設想的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并且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學生會查閱、整理從課本及其他途徑獲得的一定的資料;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現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并知道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進行驗證的;學生也能學會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并與學生和老師進行進行交流,并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

二、建構主義(情境)教學理論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要據此來考慮后面的教學安排。教師要考慮、設計一些情景,使學生暴露自己的觀點。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重建: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交流中明辨是非;教師可以告知科學家是如何考慮這個問題的(廣義:實驗、觀 察等)重建新的概念。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理清,去偽存真。強調學生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一)創設情景,暴露思想

如:讓學生回顧自己在觀念上的變化!同學們外星人從來沒有看到過水,你們能告訴他們什么是水嗎?

觀察一杯水:看、嗅、嘗、聽、摸。分組進行,組間交流;教師不斷在規范孩子的表達。水沒有固定的形狀、水是無色的(白色),水是無味的(清涼的)——重建新的概念。

比較水、可樂等飲料與水的不同。抽象出“液體”的概念。

現在你可以再告訴外星人,對水你們有了哪些新的發現,水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回顧自己在觀念上的變化。

(二)有效提問

在觀察蝸牛一節教學中,我們會看到教師這樣去問學生:1.這是什么動物?知道的同學請舉手。2.蝸牛屬于什么動物?3.適宜蝸牛的生長環境是怎樣的?4.蝸牛的特征有哪些?

問題可分為:事實性和思考性兩種。事實性問題:如“是什么?”“有哪些?”之類的問題。學生只要照書本,不假思索就可答出,應盡量少提事實性問題。如“鳥類的特征是什么?”不如問“鳥類為什么適于空中飛翔?”;問“兩棲綱和魚綱有哪些不同點?”不如問“如何證明兩棲綱是由魚綱進化而來的? 題目盡可能是開放性的,要有一定的難度;基于學生的認識基礎來設問。問題提出得越明確,認識任務表達得越清晰。減少那些無效提問:是什么?對不對?對于學生思維活動沒有任何幫助。

三、總結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要有個性、有創新,關注已有經驗,簡單明了,目的是引發學生的興趣,提出中心問題。猜想與假設——關注學生有的經驗,重視指導學生如何想問題。制定計劃——因課而異,方法靈活,體現個性與創新。搜集證據——觀察、試驗、看書、查閱資料、上網等都是搜集證據的途徑,科學教學中,觀察和實驗應作為首選的搜集證據的方法。重視合作。表達交流形成結論——重視學生交流的實效,重視用多種方法交流自己的成果,重視表達的準確性和邏輯性,重視合作,重視學生的結果。教師要對學生的結論進行恰當的評價,教師要重實事。拓展與延伸——知識的應用與鞏固,問題的遷移與深化等。研究什么問題,對此問題怎么想,用可行的方法研究研究是否這樣,到底怎樣,把研究的結果與大家分享。要正確處理小學科學教學探究活動中的問題,教學時多樣化學習方式及相互促進,科學探究要進行內容和方式的多樣化,科學探究學習應面向全體學生,并關照個別差異;科學探究的重點不要放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應著眼“基本科學素養”的提高。要加強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的拓展,讓學生主體科學對待學習,科學對待自然。

參考文獻:

[1]張偉峰.小學科學課堂合作探究教學實踐[J].上海教育科研,2011,(9).

[2]江美華,潘瑾.小學科學開展中長周期觀察活動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1,(9).

科學發展觀探究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并且在新課程實驗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本文通過案例從生物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方面進行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實驗探究能力;素質教育

實驗探究是人們獲取知識和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方法和過程,也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重要突破口。探究性實驗是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各種科學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研究自然界的方法而參與的各種活動。[1]基本實驗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是生物實驗探究課的重要目標,就學生而言,探究性實驗可以幫助學生驗證所學知識和培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同時還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有利于生物課的整體教學。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以驗證性實驗為主,教師講解的多,學生動手的少,甚至是教師在課上講實驗,學生在課下背實驗,這既不利于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因此,我們應該倡導開展探究性實驗,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提高。首先我們要明確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的特點和區別。

從上表來看驗證性實驗是實驗者對已知的實驗結果而進行的以驗證實驗結果、鞏固相關知識、培養實驗操作能力為目的的重復性實驗。而探究性實驗是實驗者在未知實驗結果的前提下,通過實驗、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結論從而形成科學概念的一種認知活動。很明顯探究性實驗的要求較高,更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也明確規定了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的具體要求:客觀地觀察和描述生物現象;通過觀察并提出現實生活中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分析問題,闡明與研究該問題相關的知識;確認變量;作出假設和預期;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方案;利用數學方法處理、解釋數據;根據數據作出合理判斷;用準確的術語、圖表介紹研究方法和結果,闡明觀點;聽取他人的意見,利用證據和邏輯對自己的結論進行辯護以及作出必要的反思和修改。[2]

現以“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教學過程為例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生物實驗探究能力。

一、教材分析

該課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模塊3《穩態與環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調節第2節“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中的“探究活動”內容,既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該探究活動是依據生長素作用的特點具有兩重性的原理,以生長素的發現、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其應用等知識作為背景,引導學生如何將科學理論應用于生產實踐,學生可體驗到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同時也是訓練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成可行的實驗方案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設計實驗方案的可行性、科學性和簡易性。本節內容能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中的“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由于前一節課學生已經學習過相關的理論知識,本節課需要在課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設計出實驗方案。

在課堂上教師可作出如下安排:①學生分別匯報各組的方案,自我暴露出實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②公選出部分具有典型優點和錯誤的實驗方案,通過自我評判、合作交流,作出評價;③教師從優點和不足兩方面作出簡要的點評,引導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升華;④各組根據預實驗報告,簡談收獲和經驗教訓;⑤通過上述的評價和報告過程,根據自己所選的生長素類似物和植物材料,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實驗方案,提出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二、學情分析

1.知識儲備:生長素的發現和生理作用,學生認識到了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2.能力儲備:學生經過初中和必修1-3的探究實驗,基本掌握了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已經具備了對一些生物學問題初步探究的能力。但對實驗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的應用理解上還不到位。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生長素類似物的作用特點,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2)評述生長素類似物在生產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1)體驗探究實驗的方法和步驟,進一步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

(2)嘗試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發展科學探究能力,主要是確認變量、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利用數學方法記錄和處理數據。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會科學理論在應用到生產實踐過程中,還有許多需要探索的問題;

(2)通過合作與交流,逐步養成質疑、創新、協作、求實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3)通過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認同預實驗的必要性和意義。

四、教學重難點

對實驗設計方案的評價和完善。

五、教學策略

杜威提倡“從做中學”,認為科學教育不僅是讓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因此,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活動的過程,是達成本節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自主建構”,因此通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的評價,以及各小組通過合作交流來完善實驗方案,是學生自主建構的重要方法。

六、課前準備

1.建立學習興趣小組:每個小組推選1人來參加,共12人(選擇理由:這樣對后面的分組實驗就可由該學生進行相關的指導),對學生進行合作實驗的技能培訓。

2.完成預實驗:教師帶領學習興趣小組同學,在上本課前的三周,根據提供的生長素類似物的藥品“速效生根粉(40%NAA)”、吲哚丁酸生根粉、強力生根劑的用法用量說明,選擇用何種枝條,用何種方法處理枝條,設置幾種濃度,并計算好需要配制每種濃度需要的生根粉的用量及溶液的總體積,避免藥品的浪費。

3.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本節課前兩天,老師布置本探究實驗的課題,全班各小組通過查找相關資料,自主設計好一份實驗方案交給老師。老師看后,選出幾個小組的實驗方案提供給全班交流評價。

七、教學過程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 展示:

校園景色照片(月季花園)

講述:

欣賞校園景色照片后,請大家說說你的第一感覺?

提問:如果請你用一株月季變成圖中的月季花園,快速而又簡單的方法是什么?

評價并繼續提問,最后得出結論:扦插

扦插成功關鍵是要生根。根據上節所學知識,有什么辦法可以促進插條生根呢?

簡述:市場上有很多種生長素類似物(示實物),它們因使用方法、植物種類、季節等導致其適用的濃度范圍不同。

因此在生產實踐上,就有必要進行預實驗來尋找最適濃度,從而避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這就是本節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

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觀察

思考與回答:

漂亮!

思考并回答

利用生長素類似物

準備進入探究活動狀態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分步實驗

探究 提問:

根據這一題目,可知是探究性實驗,請大家說出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有哪些呢? 學生回憶相關知識并回答 調用學生的知識儲備。

一、

提出問題 提出要求:

請學生根據所選的生長素類似物和植物枝條來回答。 積極思考并回答

調用必修1的知識儲備,根據概念來判斷該實驗的三種變量。

二、

作出假設 提問:

如何對此實驗作出假設? 積極思考并回答

三、

設計實驗 講述要點并與學生互動:一份好的實驗設計必須要明確以下三點:

1.實驗原理:

2.實驗原則:

請大家說出有哪些原則?

3.三種變量:

該實驗的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分別指的是什么?組織學生交流:

提供事先選出有代表性的3份實驗方案供學生交流,并對自己的實驗方案作出評價,指出其不足和改進辦法。

依序安排3個小組匯報:

第1小組、第2小組、第3小組 回憶、思考并回答

思考、小議并回答

應用實驗設計原則,對自己的實驗設計評價,并反思不足處

第1小組、第2小組、第3小組代表依次發言,其他學生積極參與發言 回憶必修1的相關概念并應用到此實驗,解決有關變量的問題

調用知識儲備,說出即可。

通過小組交流,反饋出學生對探究實驗設計中的問題和不足。通過生生評價、老師適當點評和學生的自我反思,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實驗設計能力。

小結、評價并抽問:

通過交流,大體上可歸納出本實驗的設計思路是……?

PPT展示實驗步驟:

請學生回答:

指出每步注意事項…… 思考回答

爭相搶答 師生共同總結,形成完整實驗設計思路。

四、

生物興趣小組匯報預實驗的結果 提問補充:

具體的實驗操作,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呢?

安排匯報:

請生物興趣小組的代表來匯報預實驗過程。 小組代表交流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尤其是設計實驗時未考慮過的需注意的問題),實驗感受,成功之處和失敗之處。 通過興趣小組的展示,讓其他同學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同時領悟到做科學研究需要恒心和毅力。

五、

完善實驗設計方案 點評和小結:

八、反思

由于本課是通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設計,暴露出問題后,再通過學生的相互評價,找出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這種合作交流式的學習,學生能及時發現實驗設計中常常容易發生的錯誤,以避免類似錯誤的再發生,同時也對實驗設計的相關原則在理解和應用上,理解的更透徹。

本課實施中重點在學生參與評價這一過程,怎樣組織好課堂教學?特別是如何更好地激勵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有效性至關重要。

因此,在對3個小組的實驗設計評價,我做了這樣的處理:第1小組由學生自由發言。第2小組采取小組討論綜合意見后再進行評價。由于有了前兩個小組的評價作鋪墊,對第3小組的評價就先由本組學生自評,再由其他同學補充發言。這樣不致使教學程序單一重復,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本節課的課堂上生物興趣小組代表匯報時,由于學生不一定想得周全,而且只是口述,其他同學印象未必深刻。教師有必要進行及時總結,注意提醒實驗中的細節問題,這才有利于下節課的分組實驗操作。如,濃度設置必須課前設計好表格;根據濃度和體積,計算出藥品的用量;濃度較低時,如何具體操作使稀釋到相應濃度等,都必須課前弄清楚,以免到實驗室茫然失措。另外標簽使用方面在分組實驗時除了要注明編號、濃度外,還必須注明班級、小組,以免混淆。同時,還要提醒學生選材的時候注意選取容易生根的植物實驗更易成功,這也可通過網上查詢了解。生物興趣小組的實驗說明梔子花和富貴竹是較好的材料。從實驗成本來看梔子花要便宜很多。但即使溫度適宜,生根時間至少需要2周,最好3周后實驗結果更明顯。因此要持續定時觀察實驗結果,特別是生根后可改為每天觀察,不能輕易下實驗失敗的結論。

此外,學生的自主探究實驗活動完成之后,從中能體驗到的喜悅和成就感是不可比擬的。由此,實際上也對學生進行了相應的情感教育。

關于要進一步探究的內容,學生可能會提出溫度、光照、營養液、插條老嫩程度、插條種類、浸泡時間、浸泡深度對生根的影響。其中的插條老嫩程度、插條種類可由一個組同時完成。光照、營養液、浸泡時間、浸泡深度這幾組實驗只能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進行。而溫度一項,由于本校還沒有添置恒溫箱,因此暫時無法實施。

這個實驗看上去很難,實際上操作起來難度并不大,通過組內合作可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如制作插條和配制溶液就可同步進行。此實驗成本不高,我提供的四種生長素類似物最貴的才4元一包,而一個組的實驗可能用不了一包,實驗材料由學生選擇自行帶來,也就降低了實驗成本,因此在每個學校都可順利進行。該實驗最難的地方,在于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恒心去做實驗記錄,這就需要教師適時的鼓勵和進行輔導,增加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

實施探究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新課程理念。但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至關重要,教師要了解學生設計實驗和實施實驗的困難所在,精心設計討論交流的焦點,引導思考方向,培養解決問題方法;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堂上要有序地組織好探究活動,包括明確探究任務、合理安排時間、協調好小組和整個班級的秩序、幫助和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的設計思路和注意事項、啟發學生靈活創造性思維、對學生的實驗設計做全程的引導和監督,在必要時給予適當的點拔和啟發等,這些都對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通過實驗探究課師生的綜合素質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更有利于中學生物整體教學和學生認識新事物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繼貞.張祥沛.曹道平編著.生物學實驗教學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

[2]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

科學發展觀探究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前言中,全面地論述了義務教育課程的總目標,且把科學探究置于課程的總目標中。本人認為,化學實驗因其獨特的魅力,可以有效培養和提升九年級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其中,化學實驗的引導、改進、設計、運用是培養和提升九年級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科學探究  九年級學生  化學實驗  實驗能力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要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認識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北疚慕Y合作者改進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中的實驗事例,在理論和實踐等方面作一些探討,目的是改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一、通過化學實驗的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實驗的能力

自主性是科學探究的一個基本特征。學生能熟練地進行科學探究,有著濃厚的探究興趣,可以顯著增強他們進行實驗的自主性。在化學學習中,魅力最大的就是化學實驗。但是多數學生只是對實驗過程中的豐富多彩的現象感興趣,而對科學探究過程則不一定感興趣,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讓學生親自參與其中。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中,我帶領學生將這個實驗分三個階段:點燃前—點燃時—點燃后。其中在探究蠟燭燃燒產物時,我們設計了如下表格:

通過討論與交流,學生們最終得出結論:蠟燭燃燒時生成了CO2和H2O。

做完這個實驗,我又拿出酒精燈并點燃,讓學生根據蠟燭燃燒的探究步驟,歸納出酒精燃燒的產物。學生們還針對以上探究過程,進行對比分析,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如,為什么蠟燭燃燒過程中可以看到黑煙,而酒精燃燒時則看不到黑煙呢?)接著他們又提出了假設,并尋找資料進行驗證。由此可見,學生們在實驗中表現了較強的自主性,并能較熟練地操作新的實驗探究。

二、設計改進驗證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化學知識就存在于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當學生認同這一觀點時,就會極大地激發并持久保持著化學探究的興趣,使得科學探究空間無限的延伸。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中,學完酸堿指示劑后,我布置了一個探究任務,探究生活中的哪些物質可以做指示劑,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紫卷心菜作為探究目標。下面是學生設計的實驗及實驗內容。

【提出問題】紫卷心菜汁液能做酸堿指示劑嗎?

【猜想與假設】紫卷心菜汁能做酸堿指示劑

【查閱資料】紫卷心菜汁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顯示的顏色。

【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得出結論】紫卷心菜汁在不同的酸堿性溶液中可以顯示不同的顏色,但不適合做酸堿指示劑。

【反思與評價】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很快提出了用濃度10%、20%、30%的Na2CO3溶液進行實驗,且將兩種變為紅色和變為綠色的溶液倒在一起,有的變為紫色,有的變為藍色,學生的思路不斷得到拓展,學生的創新熱情越來越高。

【表達與交流】生活中其他有色物質,如:胡蘿卜汁、紫薯汁、莧菜汁等能否用作指示劑呢?

將九年級化學教科書上的一些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既體現了教師教學行為的多樣性,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

三、進行驗證性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

多向思維是一種立體思維,它告訴我們思考問題可以從多方向、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在思考問題時,善于利用多向思維,可以突破“點—線—面”的限制,從而使思路更加暢通;促進學生善于隨機應變,打破常規和定式。

例如,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中,用實驗驗證酸和堿之間的中和反應,學生設計了許多的實驗方案,如下:

方案一 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石蕊溶液,再加入稀鹽酸

方案二 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酚酞溶液,再加入稀鹽酸

方案三 取NaOH溶液于燒杯中,測其溫度為T1,再加入稀鹽酸,測其溫度為T2

方案四 向稀鹽酸中先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鐵釘

方案五 向稀鹽酸中先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Na2CO3固體

方案六 向NaOH溶液中先加少量Na2CO3固體,再滴加稀鹽酸

方案七 向NaOH溶液中先入足量的稀鹽酸,再滴入酚酞溶液

學生們設計的實驗方案數量超過了我的課前設計數量。特別是方案六,我帶領學生們做實驗,發現此實驗方案很難出現預期的現象,若改成定量實驗則能達到目的,但又會因此加大難度。我引導同學們對上述幾個實驗方案進行討論,結合科學探究實驗設計的基本要求,通過對七種實驗方案的綜合比較、判斷,確定了最佳實驗驗證方案(從操作的簡易程度,現象是否明顯等諸多方面考慮,方案二為最佳)。

四、實施科學探究實驗教學的反思

(一)注意科學探究實驗的條件

探究性實驗要考慮四個條件:(1)學生對科學探究實驗有一定的知識、方法儲備;(2)科學探究實驗內容不應超過化學課程標準,可以“起點高,落點低”;(3)教師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準備、進行實驗。(4)科學探究實驗結束后要及時總結反思,并要求學生將實驗過程轉化為小論文等形式的文字稿。

(二)增加學生動手實驗的次數

隨著動手實驗次數的增加,學生們能很快熟悉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式。這樣,在探究實驗過程中,學生們就能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更高效地達到實驗目的。

(三)鼓勵學生尋找實驗代用品

我們身邊的衣食住行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教師可增加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和次數,發動學生多利用身邊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來進行課本上的科學探究實驗和一些家庭小實驗。

總之,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須通過教師長期的課堂教學的滲透和學生親手實驗的全面鍛煉,理論結合實踐,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陳進前.改進化學實驗教學,培養科學探究能力[J].教學研究,2004(10):1314.

[2]趙堅志.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教學研究,2012(6):4344.

科學發展觀探究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素養是品質和能力的綜合體現,一方面指個人的學識、文化、道德品行;另一方面,指的是人的綜合能力,如語言能力、運動能力、思考能力等。因此,由此而引申出的科學學科素養,指的就是學生在科學領域掌握的基礎自然、科學知識,養成了科學探究精神以及科學綜合實踐能力。就著重從這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希望可以切實培養和提升兒童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科學學科;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旨在讓學生認識自然、發現自然、探究自然,在掌握充足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對現有的科學手段、技術等進行再創新,為人類謀福祉,為國家謀發展。因此,這一學科領域學科素養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具體的實施方法進行闡述,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一、明確小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重要地位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我們共同的夢想,而想要實現這一愿望就離不開教育的投入。近些年來,我國相繼實施了“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偉大戰略,就是希望可以通過提升國民整體素質,深化文化內涵的途徑來達到理想中的目標。并且在小學科學新課改革中也提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奔又?,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也認為科學教育思想應當滲透到生活教育中。當然,能夠支持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理論依據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在告訴小學科學教師一件事,那就是培養兒童良好的科學素養其意義十分重要。

二、強化對小學生科學知識的教育

科學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對科學知識的掌握,從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將科學知識作為培養兒童科學素養的基礎,但是,在實踐中筆者發現,不少兒童很難集中全部的精神在課堂上學習,并且就算是勉強集中精神,也沒有很好的維持方法,最終注意力也會渙散。因此,在對兒童實施科學知識啟蒙教育時,教師一定要充分尊重兒童學習中的客觀規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比如,在教學“聲音的產生”相關內容時,首先,我們可以結合生活對兒童進行啟發:“同學們,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可以聽到聲音呢?”有的學生說:“人在說話的時候?!庇械恼f:“水從高處流向低處的時候?!边€有的說:“汽車剎車的時候?!薄缓?,再次追問:“那么,大家再想一想,這些生活中聲音的產生是因為什么呢?或者說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呢?”借此,讓學生到教材中尋找答案,他們就會對這一部分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和深刻。

三、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培養兒童的科學實驗探索精神,也是對兒童科學素養進行啟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來說,科學實驗精神主要包括細致觀察、實事求是以及團隊協作精神等。對此,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在教學科學教材中的內容時,結合一些趣味性的實驗演示讓孩子們細心觀察,感悟科學奧秘。比如,太陽能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并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家庭生活中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就是最好的例證。對此,我們可以利用課下的時間搜集相關制作材料,如礦泉水瓶、黑墨水、橡膠管等,然后在課堂上當著學生的面制作一個小太陽能熱水器,并且布置給兒童家庭作業,那就是回到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制作。如此,兒童想要制作成功,就一定要細心觀察教師課堂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操作環節,而回到家與父母一同制作,更可以培養兒童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提升科學素養。

四、提升兒童科學實踐能力

實踐是手腦相互協調和統一的結果,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說過:“不該說,讀書努力就是好學生。應該說,有很強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才是好學生?!笨茖W學科的總體特點,為培養人的動手操作、發明創造能力提供了充分、良好的便利條件,而在實踐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利用這些便利,調動兒童多種感覺器官,引導學生動手、動眼、動嘴、動腦,依據一定的科學實驗要求對所探究的個體,如實際物體、標本、問題等進行科學實驗,讓學生獲得最為直接、清晰的學習印象,為他今后在科學領域以及其他領域進行創造、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兒童科學學科的整體素養得到培養。

綜上所述,科學素養是科學品質、科學文化知識、科學綜合能力的結合體。在小學教育教學階段,我們應當關注兒童科學素養的養成和發展,因為這是奠定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所有的小學科學教師都應當引起高度重視??茖W探究、科學發現、科學創作推動了人類的進步,讓我們走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快捷、便利之路上。未來我們還有偉大的“中國夢”需要實現,對此小學科學教師應當互相勉勵,互相交流,共同進步,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李玉嬌.芻議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5).

[2]羅小平.促進小學生語文科學精神素養發展的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4).

[3]黎雪嬌.小學科學課堂評價探討[A].2018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8.

編輯 馮志強

上一篇:經濟型飯店發展論文范文下一篇:工程實踐能力培養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