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煤炭產業煤炭經濟論文范文

2023-12-12

煤炭產業煤炭經濟論文范文第1篇

我縣煤炭資源豐富, 已探明煤炭儲量30億噸, 品種齊全, 目前, 年生產能力為450萬噸, 煤炭經濟是縣域經濟的財政支柱并長期占主導地位。自2005年全國開展地方煤礦安全生產秩序專項整治以來, 我縣煤礦數量出現了逐年遞減, 煤炭產量相對穩定, 事故總量明顯下降, 礦井安全基礎逐年提高, 抗災能力顯著增強的局面?,F在全縣共有煤礦89處, 比2005年減少了60%, 產量4萬噸以下的礦井均已淘汰。煤炭產量沒有因關閉礦井力度的加大而受影響;2005年318萬噸, 2006年363萬噸, 2007年400萬噸, 2008年350萬噸, 2009年220萬噸。我縣為發展和壯大煤炭產業先后對小煤礦進行改造, 取締立井, 實施雙斜開拓, 推進礦井質量標準化建設, 淘汰落后的生產設備, 推廣使用先進的生產工藝, 改進落后的采煤方式, 組建煤炭公司, 對煤礦企業實行集約化管理, 加大隱患排查專項治理, 創造良好可靠的安全生產環境, 狠抓“兩個主體”責任落實, 加強煤礦職工隊伍建設, 為縣域煤炭經濟發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2 制約煤炭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2.1 企業規模小, 生產能力較低。

目前, 我縣89處礦井中, 年生產能力9萬噸的礦井不足20處, 大多數年生產能力為6萬噸礦井, 還有部分4~5萬噸礦井, 礦井單產能力較低, 加之部分塊段地質條件相對復雜, 布局不合理, 開采方式落后, 制約了煤炭經濟的規模發展。

2.2 管理基礎差, 安全壓力大。

我縣的煤礦企業絕大多數建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 由于受當時地“有水快流”政策影響, 辦礦準入條件低, 煤炭產業人才匱乏, 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 管理水平較低, 加之地質條件復雜, 隨著幾年來的煤礦整頓關閉 (我縣原有小煤礦480余處, 目前有89處, 已關閉390余處) , 目前保留礦井周邊有許多報廢井, 這些礦井在關閉時沒有閉礦報告, 水文地質資料難以查清, 盡管政府、煤炭行管部門和監管部門出臺多種政策, 制定各種規定和管理辦法, 還是給現有礦井安全生產造成巨大壓力。

2.3 品種單一, 煤炭附加值低。

煤炭企業產品結構不盡合理, 原煤轉化率低, 煤炭產業鏈條尚未形成, 作為一個以煤炭產業為縣域支柱的資源大縣, 原煤就地加工轉化能力的不足直接影響到地方經濟的長遠發展, 我縣煤炭企業經過多年高強度的開發, 不僅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而且為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能源保障, 但煤炭產品、產業結構單一, 始終是制約我縣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多年來, 生產的原煤90%以上都以外銷為主, 從中可以看出縣域煤炭經濟深加的總體生產能力根本無法帶動全縣的煤炭產品結構升級換代, 煤炭企業粗加工產品, 深加工產品很少, 產品附加值低, 原煤開工轉化能力不足, 產業鏈條短或沒有形成鏈條, 直接導致了全縣煤炭企業創造利潤能力和抗擊市場風險能力的降低。

2.4 縣域經濟增長對煤炭行業的過分依賴, 嚴重制約著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長期以來, 我縣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傳統的煤炭產業, 近年來到, 煤炭行業在全縣工業總量中的比重一直占主導地位。以2007年為例, 全縣煤炭產量400萬噸, 煤炭及相關產業占工業增加值的65%, 實現稅收1.67億元, 占全部稅收的70%, 占全縣財政收入的60%。2008年、2009年全縣煤礦未能正常生產的情況下, 煤炭產量分別為350萬噸、220萬噸, 分別占煤炭及相關產業分別占縣財政收入的63.1%和45.43%。煤炭產業總產量的增長, 受資源儲量、宏觀調控、市場需求、安全管理、運輸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雖然煤炭企業的發展后勁很足, 煤炭企業產品熱銷、經濟效益回升, 主要是利益于市場對資源需求的拉動, 并不完全是企業結構調整, 產品結構升級帶來的效益。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一是辦礦起步早, 準入標準低, 設計不規范, 造成證內儲量少, 擴儲程序復雜, 難度大, 一但擴不了儲就面臨關閉。二是突出開拓方式的改造, 注重了原煤產銷, 忽視了煤炭深加工;另一方面資金匱乏產生了少投入快見效, 缺少長遠發展、聯合發展意識。

由于上述原因和問題, 使我縣煤炭經濟多年來始終停留在原煤產銷上, 煤炭資源優勢沒有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

3 促進煤炭經濟多元化發展的幾點思考

3.1 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正確理解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深刻內涵。

一是充分發揮傳統產業集聚資本的優勢, 切實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帶動新興產業發展, 努力培養造就一批科技含量高, 經濟效益好、資源能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優勢企業, 最終實現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煤炭產業的結構調整要以科學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為基礎, 要科學論證, 不要盲目跟風, 立足實際, 不照抄照搬。三是對煤炭項目的建設要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 嚴格市場準入制度, 杜絕無建設許可證、生產許可證、低水平重復建設、污染嚴重的項目, 確保煤炭經濟良好發展。

3.2 加快資源整合, 壯大煤礦企業規模, 提高單產能力。

我縣目前有31處資源整合礦井, 政府和行管部門首先加大工作服務力度, 加快煤炭資源整合和單井擴儲工作, 通過整頓關閉, 資源整合徹底改變原煤開采企業數量多, 規模小、工藝落后與產業政策、環保政策要求不符的狀況, 取締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 關閉淘汰技術落后資源整合和單井擴儲, 使我縣在“十二五”期間建成30萬噸的礦井2處, 15萬噸礦井32處, 9萬噸礦井20處, 按照政府推動, 企業自愿的原則, 采取多種形式對9萬噸以下煤礦進行收購、兼并、聯合改造, 組建新的原煤開采集團公司, 重點推進和建設一批高產高效, 經濟效益好的接續型礦井, 整體提高原煤生產企業的技術水平, 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 實現最佳經濟效益。

3.3 引進資金, 聯合經營, 盤活企業。

縣政府相關部門及相關機構, 加大扶持力度, 最大限度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對有發展潛力、無力經營的煤礦企業, 通過招商引進資金, 進而組建集團, 對具備條件的煤礦實施兼并, 聯合經營, 組建由政府搭橋、銀行牽頭、各金融機構參與的銀行聯合貸款集團, 實施高效率、低風險的銀聯貸款, 通過定期不定期組織銀企座談會、項目推介會、信貸營銷、金融服務等多種形式, 采取集體授信, 聯合貸款的方式, 支持煤炭企業發展, 對煤炭企業變更、證照延續、外商投資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困難, 盯關部門全力勾通協調, 幫助企業解決疑難問題, 給企業注入生機活力。

3.4 依托資源優勢, 發展產業鏈條, 優化發展。

我縣煤炭資源儲量豐富, 煤炭產業長期做為支柱產業, 原煤就地加工轉化能力不足直接影響地方經濟的長遠發展, 因此, 我縣依托資源優勢, 引進資金或深挖內潛, 推動煤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煤炭產業, 提高機械化水平, 提高回采率, 同時把調整結構、優化布局、提高經濟效益, 著力抓好煤炭的加工轉化和綜合利用, 實施煤炭深加工, 形成煤變油、煤變氣、煤電一體化, 發展和壯大產業鏈條, 提高煤炭的附加值, 可根據市需求, 建立型煤集團, 洗煤公司等以煤為主的相關產業, 通過煤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3.5 抓基礎, 上標準, 為經濟發展提供安全保證。

煤炭產業煤炭經濟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當前,隨著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各項能源均得到大量的開采以及利用,而人類也正面臨著嚴峻的能源危機。而且由于人們在能源開采利用的過程中,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造成全球氣候問題嚴重。所以,為了能夠有效改變現狀,就必須要發展循環經濟,在煤炭行業也不例外。在煤炭行業發展循環經濟對生態平衡的維護、環境資源的保護、煤炭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資源的消耗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用。本文主要探討了我國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僅供參考。

關鍵詞: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作為我國的一種基礎性能源,煤炭產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煤炭產量以及消費量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這樣有效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但與此同時我國也是一個人口基數較大的國家,人均能源占有率非常低。煤炭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假如我們不注意對煤炭資源的保護,那么就可能會使得我國面臨著煤炭資源枯竭的危險。除此以外,由于煤炭能源的大量消耗,也使得我國面臨著大量廢氣以及廢棄物的排放,這對我國的自然環境與生態平衡均帶來嚴重的威脅。因此,我國必須要改變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采用新型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以此來促進我國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

一、循環經濟概述

循環經濟即為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其主要指的是在人類、科技以及自然資源這一個大系統中,從資源投入、到企業的加工生產、到產品的消費,直到最后被遺棄這一整個過程中,將以往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型經濟,逐漸發展為依賴生態型資源進行循環發展的經濟。其包括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以資源的循環利用以及高效利用為根本目標;二是其主要遵循的原則是“減量化、資源化以及再利用”;三是其屬于能量流動方式運行以及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一種經濟模式;四是其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即為以能量梯次使用以及物質閉路循環為主。循環經濟可以實現能源以及物質的充分利用,實現資源環境的優化配置,并且使得社會經濟逐漸向生態化方向轉變。

二、煤炭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在上世紀90年代,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被正式引入中國,能源生產行業也都非常重視循環經濟,積極地開展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此思路下,煤炭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配置也得到了有效提高。然而,目前在我國的煤炭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也充分顯示出煤炭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1.煤炭行業資源浪費以及環境污染問題嚴峻

多年來,我國煤炭行業一直采用粗放開發以及經營的發展模式,但是許多的煤炭企業忽視了對煤炭資源的循環利用,這就造成煤炭行業一直采用粗放經濟發展模式。其對煤炭資源的大量生產消費以及大量廢棄物的排放,嚴重破壞了我國的自然環境,破壞了生態平衡。

2.煤炭資源的回采率較低

對于煤炭資源循環經濟而言,其主要發展目標即為努力實現煤炭資源的低開采、低排放,高效利用以及高收益。然而,當前在資源的開發以及利用過程中,而且存在大肆開采、大量排放以及收益率低、利用率低的現象,這也對我國乃至全球的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大大影響了行業的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大大浪費,而且也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了環境污染。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變這一現狀。而循環經濟的科學理念可以有效地解決在煤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可以有效緩解煤炭開采以及環保之間存在的沖突。煤炭行業發展的循環經濟可有效促進我國節約型社會的構建,有效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維護能源的安全。因此,煤炭行業非常有必要發展循環經濟。

三、我國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1.煤炭企業的生產循環經濟模式

為了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國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煤炭行業的行為主體的煤炭企業也要不斷地研究與探索,在其生產過程中積極地開展循環經濟模式。這就要求其在實際的循環經濟活動開展過程中,不但要在企業內部堅持開展清潔生產,而且還要在其所有部門中全面、系統地開展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其生產戰略目標、生產制度以及生產技術等方面全面地灌輸清潔生產理念,要積極地制定科學的開展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規劃,并且要給予充分貫徹落實。要在老礦區改造以及新礦區的開發過程中都要嚴格遵守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要不斷的地完善以及優化煤炭開采技術,采用更加科學、先進的采煤工藝等;二是在煤炭資源開發過程中,要盡量選用更新、更先進的開采工業以及技術裝備,從而能夠全面、綜合地實現對水、煤炭以及土地等各項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而且要充分利用各項技術,積極地開采以及統籌規劃與煤炭伴生出現的各項資源,例如礦產品以及礦井水等等。而且要合理地利用煤炭洗選加工轉換技術,從而使得煤炭產品的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能夠大大降低資源浪費以及環境污染現象的發生概率;三是煤炭企業在對煤炭資源的品質以及種類進行分類生產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粗加工、深加工以及精加工的生產工序,從而將煤炭資源的有效生產加工成為具有較高附加值的產品,而且要合理利用在煤炭加工中所產生的廢棄物,例如煤炭以及礦井水等等,從而使得這些廢棄物能夠得到充分利用,有效發揮其剩余價值,進而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有效促進企業以及周邊環境的發展。

除此以外,當地的政府也要積極地制定相關的政策與制度,以此來大力支持以及有效推動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政府部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政府要積極地鼓勵煤炭企業開展各項相關技術的研發與利用工作。例如,潔凈煤以及生態復墾等方面的技術;第二,政府部門要積極地創建以及改造選煤廠,努力形成煤炭一條龍的服務體系;第三,政府部門要根據煤炭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企業監督以及監控體系,從而幫助煤炭企業從源頭上發展循環經濟,從政策上有效地引導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2.煤炭能源化工基地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為了在我國煤炭行業良好地發展循環經濟,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循環經濟產業基礎園區,在煤炭能源化工基地有效的地發展循環經濟。具體而言,可以將有著許多煤炭產業活動的園區大量的聚集起來,從而實現煤炭產業生產群體的共同發展,這樣或許可以為煤炭企業以及煤炭產業的發展努力獲取一定的優惠政策。而且,在劃定的區域范圍內,從政策、規劃以及管理等方面充分利用各項優勢,逐漸建立比較適合煤炭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經濟,這樣可有效吸引外來的企業到此進行投資,進而使得更多的企業群體在地理空間上進行集中發展。

由于煤炭以及發電是我國能源領域中關聯最為密切的兩個行業。利用煤炭資源來進行發電能夠有效節約電力行業的生產成本,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夠有效避免廢料以及煤渣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因此,在我國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園的時候,主要應該加強對煤炭焦炭化工基地以及煤電基地園的建設,從而充分實現煤電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企業效益,促進行業發展,防范環境污染。除此以外,對于煤炭行業以及發電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工業廢料,也能夠進行反復循環使用,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工業廢料的排放,減少廢料污染,而且能夠有效提升資源的利用率。一直以來,焦炭都是工業領域中污染排放量最高的一個行業。而在煤焦化工基地成立以后,可以有效減少廢棄物在排放以及運輸中所產生的污染,實現資源的再度利用。而且多種中間產品還能夠在其他的行業獲得循環利用,這樣也能夠為化工產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真正實現循環經濟中所倡導的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的理念。

3.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從宏觀的角度進行分析,為了能夠使得煤炭行業更好地發展循環經濟,我國政府就應該在煤炭行業較為集中的區域,對能源結構給予合理地調整。首先,要積極地鼓勵以及引導煤炭企業充分利用二次能源,而且可以能夠對可再生的能源進行開采與利用,能夠構建科學的、節約型的能源消費結構,使得各項資源能夠充分發揮其價值,減少能源的消耗與浪費;其次,我國也要充分發揮各部門與各個群體的職能與作用??梢詣摻ū容^健全的區域廢棄物處理體系,使得煤炭企業能夠對合理、集中地收集各種廢棄的煤渣,并且能夠對其進行回收利用,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廢棄物的排放量,防止排放超標現象的發生;第三,而對于一些與煤炭行業發展具有非常緊密關聯的經脈產業,例如煤礦產業等等,衍生出的煤炭產業鏈,我國政府也要充分發揮煤炭資源的優勢,積極利用各種政策和制度等優勢,大力引進外資,努力發展煤建產業、煤電產業,以及煤-焦產業等,從而有效促進資源礦區發展接續產業以及替代產業,使得煤炭行業相關的靜脈產業能夠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以有效促進煤炭行業經濟利益的提高,進而使其在日益競爭的社會環境中、在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對煤炭資源的開采量與利用量也逐漸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這也使得我國面臨著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以及煤炭資源開采過量的問題。因此,我國的煤炭行業要積極地發展循環經濟,要從煤炭企業、煤炭能源化工基地以及區域發展等方面來發展循環經濟,以這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來實現煤炭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能源的浪費與消耗,促進煤炭行業又快又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全營,孫玉峰.中國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研究綜述[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3,12(06):44-45.

[2]溫黎.關于我國煤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問題的研究[J].中國市場,2014,05(14):57-58.

[3]武幸鳳,趙國浩.山西煤炭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12,03(10):36-39.

煤炭產業煤炭經濟論文范文第3篇

一、我國煤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 綜合利用技術落后

受到我國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 煤炭產業對資源的節約和對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的水平, 環保產業的發展以及環保技術的水平低下, 資金的投入不足導致資源的節約以及綜合利用的技術還不夠。由于我國的煤炭產業的主導是煤炭經濟, 科技含量比較少, 而且我國的煤炭產業的產業鏈, 以及相關產業的科技力度都還是較為低水平的程度。我國煤炭產業的環保工作, 一直做得不好, 對環保的重視度不夠。由于對環保技術的資金投入以及環保觀念不強, 導致我國煤炭產業的環保工作較為落后, 對環保的態度只是片面的觀點, 沒有用循環的觀點來看待。

(二) 煤炭產業污染總量非常大

雖然近幾年對煤炭產業的改革, 以及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我國的煤炭產業也在追求發展循環經濟, 加強對煤炭產業的產業鏈以及附加值的獲取。逐步建立了煤焦化、化工以及煤電產業基地, 這些方面的創新舉措, 在增加煤炭產業的附加值以及延伸煤炭產業的產業鏈條方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這些措施也會減輕我國的煤炭產業的環境污染和對資源能源的浪費。但是由于對煤炭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資金投入不夠, 缺乏技術創新, 導致我國的煤炭產業的污染總量依然居高不下。

(三) 循環經濟理念落后

我國煤炭產業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理念比較落后, 所提倡煤炭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只是建立在傳統的工業經濟的層面上, 煤炭經濟發展的模式, 發展技術和綜合應用沒有創新。有關煤炭產業的觀念的創新不夠, 并沒有從根本上轉變人們關于煤炭經濟的發展理念。導致對煤炭經濟實施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流于形式, 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煤炭經濟的循環發展模式, 缺乏與我國的生態農業以及有機農業上的聯系和研究應用。

二、煤炭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

由于煤炭產業自身的經濟發展特征, 具有資源能源耗費大和環境污染嚴重的特點。同時煤炭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 在我國經濟增長中占有重要的比重。煤炭產業的經濟發展模式較為落后, 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保護以及生活質量提升, 都有嚴重的影響。因此, 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煤炭產業的必由之路。

(一) 在企業層面上樹立循環經濟發展戰略

煤炭開采企業擁有制定煤炭產業的發展戰略和使用資金以及技術方面的權力。企業可以通過改進開采技術, 加強技術創新, 增加煤炭開采的技術投入, 減少煤炭開采過程中對煤炭資源的浪費以及環境污染源的排放。對伴生資源進行綜合性的開發。企業應該積極地支持政府頒發的針對我國煤炭企業整體的調整政策和法規。一些較小的煤礦, 安全措施不到位, 煤炭開采技術落后, 脫硫技術不達標, 會造成煤炭資源的嚴重浪費和環境污染。要依法對這些對環境資源破壞較大, 資源浪費嚴重的存在安全隱患的煤礦進行整頓, 或者是關閉。企業還要加大對原煤產品深加工和精加工技術的資金投入, 加快對選煤、民用型煤炭以及水煤漿等等的技術創新, 加大對煤層氣的開發利用, 提高煤炭的燃燒技術和燃燒效率。煤炭的轉化技術的發展也是不容忽視的, 如煤炭的液化技術, 氣化和熱解等等。

(二) 煤炭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持

我國煤炭產業發展循環經濟, 但是由于技術上的資金投入不足, 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一直不夠高, 這樣就會嚴重地制約我國煤炭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步伐。煤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對我國煤炭產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煤炭地下氣化之后剩余的煤渣, 可以直接留在地下, 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礦區地面塌陷的狀況, 也可以減少煤矸石以及廢氣和廢水對環境的破壞, 極大地提高了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率, 改變了傳統煤炭開采情況下的對廢棄煤以及邊角煤的浪費。同時地下氣化可以減少企業在氣化發生爐等大型設備上的資金投入, 減少企業的開采和氣化成本。對于坑口大機組火電的發展, 煤電聯營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長煤炭產業的鏈條。對于開采的煤炭直接用于發電, 可以減少對煤炭的運輸成本, 減輕我國交通運輸的壓力。同時也可以減少煤炭在運輸過程中對環境的粉塵污然, 極大地提高了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減少煤炭消費在我國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重, 減少煤炭的分散污染, 可以更加集中的加強對處理污染的設施的建立。最后就是加強對污染處理和防治的技術創新。有一些像礦井水、煤矸石、洗煤泥可以二次加工利用, 減少資源能源的浪費, 對煤炭資源進行深加工, 提高經濟效益。

(三) 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

對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就是指, 在對煤炭資源進行開采和加工的同時, 對煤炭的伴生品、礦產品、煤層氣和礦井水等等的開發利用, 變廢為寶。對煤炭資源進行深加工精加工也是提高煤炭資源的附加值的過程。對于煤炭開采以及粗加工中的廢棄物, 通過技術創新, 加強對這些廢棄物的再利用。對煤泥和礦井水進行高效利用, 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最大程度上增加煤炭產業的經濟效益。煤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可以在煤炭的開采、煤炭的利用、對廢棄物的排放過程中實現, 提高煤炭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煤炭產業的循環發展是可持續經濟的要求, 也是節約煤炭資源、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煤炭產業發展的弊端, 加強了對資源能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實現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協調, 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需要, 也是改變我國環境污染以及環境破壞嚴重狀況的必由之路。

我國煤炭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 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國煤炭產業的發展模式較為落后, 導致煤炭產業的經濟發展效益不高, 這就要求煤炭產業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對資源能源的浪費應該積極地控制, 使我國的煤炭產業能夠可持續發展, 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 社會的進步, 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會更多的去追求精神生活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會對居住的生活環境的質量有一個更高的要求。因此保護環境、發展循環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選擇。發展循環經濟可以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我國現階段煤炭產業的發展還是傳統的發展模式, 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嚴重, 這就要求, 我國的煤炭產業必須發展循環經濟, 不斷地探索和創新煤炭經濟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和措施。

關鍵詞:煤炭產業,循環經濟,途徑

參考文獻

[1]吳光玲.以科學發展觀引領生態城市建設[J].經濟與社會發展, 2010, (10) .

[2]毛學農.區域經濟報道的前瞻性[J].新聞世界, 2010, (8) .

[3]王沛, 徐繼開.以科學發展觀構建煤炭企業循環經濟模式[J].機械管理開發, 2010, (2) .

煤炭產業煤炭經濟論文范文第4篇

山西省“十二五”規劃確定山西省經濟總量五年翻番, 并且要充分利用好國家批準的資源型轉型試點政策, 在煤化工, 清潔能源, 高端裝備制造, 現代物流, 生態農業等方面加快發展。其中:現代物流既是一個產業發展的需要, 更是全省經濟發展的保障。作為物流產業的煤炭物流尤為重要。

一、認清全國煤炭產業的格局, 增加緊迫感

從2009年開始, 內蒙古的煤炭產量已取代了山西連續兩年成為全國產量第一。預計“十二五”期間, 全國增量60-70%均在陜西榆林地區。山西的位置也就是產煤三大省之一。

從集團公司看, 神華集團仍將是“龍頭”老大, 在全國動力市場占有領先地位, 陜煤集團重組整合后, 在陜西煤炭市場控制力也逐步增加, 而山西七大煤業集團單打獨斗、形不成合力。除焦煤集團對焦煤定價有話語權外, 動力煤市場主導權與其他大煤炭企業相比不具優勢。

結合山西省煤炭物流的幾個熱點、關注點分析, 山西省煤炭物流產業發展滯后的現狀是制約山西煤炭行業發展的短板。其在一定程度上, 會直接或間接地傳遞到山西省煤炭的產銷鏈上, 從而使山西省煤炭在全國市場的話語權逐步減弱。因此, 突破此“瓶頸”是山西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建立晉煤經濟共同體, 增加市場影響力

加強與用戶的戰略合作, 建立并完善煤炭物流配送的客戶網絡?,F在物流的核心是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把供應商與采購商有機連接在一起。具體到煤炭物流供應鏈, 始端是煤礦, 末端是用煤企業, 只有與煤礦、用戶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才能保證供應鏈的有效銜接。

全省各煤炭企業要充分利用資本優勢, 資源優勢, 技術優勢, 推進產銷聯合、儲運結合、路礦結合、煤電聯營、煤、焦、鋼、電、材相互參股, 形成經濟共同體。統盤考核鐵路運力、公路集運、合理調配運力資源, 增強在煤炭物流上的合力, 提高晉煤在全國市場的話語權。使山西的利益得到維護, 不能只講貢獻、不求回報, 市場競爭不同情弱者, 只有強大才是生存之道。

三、加快煤炭物流節點建設, 實施煤炭倉儲超市

郎咸平教授有句名言:“誰主宰了物流配送, 誰就有了定價權”??v觀當前世界經濟, 中國、印度、東南亞四小龍做的全是產業制造, 而歐美國家做的物流產業, 沃爾瑪、家樂福國際化的物流產業, 銷售名牌, 掙的是制造業的幾倍、十幾倍的利潤。山西省產能再加上陜、蒙過境煤, 全省公路運輸4億噸以上。山西煤銷集團近期做了多期調研, 準備與相關單位合作, 建立科學、高效的現代煤炭物流體系, 解決供應、儲運的矛盾, 避免有“物”慢“流”、有“物”濫“流”、有“物”難“流”, 根據山西省煤炭資源的區域分布和外省煤炭資源分布情況, 科學建設煤炭儲配中心, 減少物流環節, 降低物流成本。同時, 對煤炭資源進行加工配送, 配選增值, 提高產品科技含量, 提升煤炭產業附加值, 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還要結合周邊省市的煤源分布狀況, 在外省市煤炭外運的主要集散地建設大型煤炭超市, 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額、滿意的“商品”。初步擬定忻州、呂梁、朔州、臨汾、運城煤運公司要在沿陜蒙煤過境的交通樞紐地建設9個大型煤炭儲配中心, 實現陜蒙煤落地加工、配選增值;在重點產煤縣建設18個煤儲中心, 對當地用戶、合作戶集中供應、解決儲運矛盾。晉城、長治、陽泉、晉中、忻州、大同公司要在沿河南、河北一線煤炭外運主要集散地建設5—8個千萬噸級的大型煤炭超市, 形成5000-6000萬噸的規模, 為用戶提供標準化、多樣化的煤炭產品。

四、加快物流通道建設, 發展煤炭物流配送

全省要打破行政區域界限, 建設物流運輸通道, 實現公鐵兩路銜接, 合理協調運力資源。鐵路方面, 在煤炭集中產地及鐵路新增線路、新增運能地區, 重點建設一批大型戰略發媒站;加快港口中轉煤炭集散中心建設, 形成路港聯運的煤炭物流通道主干框架;公路方面, 重點建設以LNG、CNG新能源燃料為主要特征的綠色環保的千萬噸級公路物流通道, 形成公路煤炭物流通道主干框架, 節能減排, 綠化山西。充分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 建立完善煤炭物流配送信息網絡, 建立物流信息平臺和物流信息網站, 開展網上訂貨、網上信息報送等, 綜合運用客戶管理、倉儲管理、成本管理、運輸管理、配送網點監控等, 逐步實現公路煤炭物流配送各個環節的信息化管理, 使物流運輸通道更加科學、高效、清晰、便捷。

五、重組、聯合、統籌運力, 盡快形成2-3萬臺運輸車輛規模, 建立統一的配送管理模式, 開展三級配送

建立完善的煤炭物流配送運輸網絡, 不拘形式整合社會零散運力, 以資本為紐帶, 組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緊密型運輸服務中心;以業務為紐帶, 通過成立運輸協會等形式, 吸收社會零散車輛組建松散型運輸服務聯合體。一級配送直達客戶, 實現與大客戶的點對點連接;二級配送到煤炭超市, 實現與超市的點對點連接;三級配送由超市連接客戶。切實抓好煤炭物流統一調運管理, 推廣廂式運輸等先進環保的標準化運輸方式, 實行網絡化管理、調度, 智能化通關, 實現區域內運輸、省內運輸、出省運輸的專業化管理。

要充分利用國家對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扶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提出了八項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一是切實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二是加大對物流業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三是促進物流車輛便利通行;四是改進對物流企業的管理;五是鼓勵整合物流設施資源;六是推進物流技術創新和應用;七是加大對物流業的投入;八是促進農產品物流業發展。首先, 兩條減稅政策將降低物流業各種稅費成本, 從根本上改善行業生存狀況;而后, 物流行業資源整合、加大對物流業投資等政策將有效推進物流業做大做強。

煤炭產業煤炭經濟論文范文第5篇

1.1 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

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MS是指中國煤炭出口貿易額在世界煤炭出口貿易額中的比重。數值在0至1之間, 數值越高, 表明中國煤炭的國際競爭力越強。煤炭產品的MS計算公式為:MSij=Xij/Xwj, Xij指中國煤炭產品的出口貿易額, Xwj是世界煤炭產品的出口貿易總額。

1.2 貿易專業化指數

貿易專業化指數TSC是一個能說明相對競爭優勢的指標, 用中國煤炭進出口貿易差額與其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值。該指標衡量的是一個凈進口或凈出口的相對規模, 數值在-1至1之間, TSC越接近于1時, 中國煤炭趨于出口專業化, 當TSC=1時, 中國煤炭完全出口;TSC越接近于-1時, 中國煤炭趨于進口專業化, 當TSC=-1時, 中國煤炭完全進口, 即凈進口。TSC= (X-M) / (X+M) , X是中國煤炭的出口貿易額, M是中國煤炭的進口貿易額。

1.3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由兩個指標的比值構成, 第一個指標為中國煤炭出口額占中國貿易總出口額的比重, 第二個指標為世界煤炭出口額占世界貿易總出口額的比重, 該指數用來表示中國煤炭在世界煤炭市場中的比較優勢程度。計算公式表示為:RCAij= (Xij/Xit) / (Xwj/Xwt) , Xij表示中國煤炭的出口額, Xit表示中國貿易總出口額, Xwj表示世界煤炭的出口總額, Xwt表示世界貿易的出口總額。若RCAl, 則意味著中國煤炭產業處于比較優勢, RCA數值越大, 表明中國煤炭產業的比較優勢越大。

2 測算結果

根據上述指標進行測算, 如圖1所示, 指標MS、TSC和RCA總體均呈現下降趨勢, 表明我國煤炭產業在國際市場中占有率低, 目前處于相對劣勢。

通過MS指標發現我國從2001年開始煤炭產業市場占有率總體呈下降趨勢, 在2003年、2007年和2014年分別有稍許的上升。表明我國自2001年開始煤炭出口相對于煤炭進口而言不斷減少。

通過TSC指標發現, 其呈下降趨勢。其中2002-2003年、2007-2008年、2014-2015年的TSC有稍許上升, 2008年到2009年間TSC出現了直線下降, 說明我國在2009年煤炭出口大幅減少, 進口增加。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 由于經濟萎縮, 出口下降明顯。我們國家的煤炭趨于凈進口化, 國際競爭力弱。

數據來源:WTO報告和中國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

通過RCA指標發現, 其從1開始呈現下降趨勢降到-1。其中2001年到2007年下降趨勢明顯, 2008年有稍許上升, 2008年到2013年下降的速度相對減弱。說明中國煤炭產業顯示性比較優勢較弱, 中國煤炭產業處于比較劣勢。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我國煤炭資源總量較多, 但相對于美國人均765.5t, 俄羅斯人均1118.6t而言, 我國85.4t的煤炭人均擁有量較少。伴隨經濟增長, 國內煤炭消費量增加, 我國煤炭進口量也在不斷增長, 2008年之后增加尤為明顯。

3 中國煤炭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如增加我國煤炭的出口量, 則會提高我國煤炭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然而我國煤炭產業存在諸多問題:第一, 我國的煤炭資源雖然豐富, 但是人均擁有量較少, 導致我國國內煤炭供給不足, 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煤炭來滿足國內消費需求, 煤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下降;第二, 我國的煤炭產業發展較緩, 生產效率低, 管理模式落后, 導致煤炭的出口量減少, 國際競爭力下降;第三, 我國關于煤炭出口的相關政策, 如煤炭出口退稅政策、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和環境保護政策等, 這些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煤炭出口, 導致煤炭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下降。

為了適應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 我國煤炭產業想要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就必須解決企業自身問題, 跟隨國家供給側改革的步伐, 逐步實現產業升級, 在國際舞臺上占領一席之地。

摘要:煤炭作為中國基礎能源的主要提供者, 它的國際競爭力如何, 一直是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本文選擇三個評價指標, 對中國煤炭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測算, 認為中國煤炭產業目前在國際市場中處于劣勢, 應加快煤炭產業升級的步伐。

煤炭產業煤炭經濟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煤炭產業,投入產出模型,宏觀經濟效益

一、引言

在2014年APEC會議期間,我國政府發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 ( 2014 - 2020年) 》,并在中美碳減排協議中承諾將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從2015年的15% 提升到2030年的20% 左右。這意味著我國必須重新規劃調整煤炭產業結構和布局,開發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消耗以降低碳排放。由于煤炭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不僅制約著工業、制造業等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門,同時還與其他產業相互作用、緊密聯系。因此,對煤炭產業經濟效益的衡量不應該只局限于產業自身,還應包括與煤炭產業關聯程度較緊密的其他產業。

宏觀經濟效益分析就是從國民經濟整體出發,考察各部門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消耗與創造社會需要的社會成果之間的數量關系,綜合分析整體的經濟效益。很多學者對能源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姜巍等 ( 2011) 運用地理信息系統闡述了我國1952 - 2008年各省煤炭輸入、輸出數據供給的布局轉變,測度了煤炭的區域經濟效果; 王文亮 ( 2012) 從直接經濟收益、縮減瓦斯防治費用、降低經濟損失、帶動國民經濟四個方面對山西煤層氣產業進行了經濟效益研究。以上學者均利用產業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以不同角度為切入點分析了不同能源產業的經濟效益,為能源產業未來的整體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但單純的通過研究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并不能全面反映產業的經濟效益,忽略了其他產業對現有能源產業的直接及間接影響。

利用投入產出模型研究相關產業的經濟聯系,能更全面地反映產業經濟效益。王伯偉 ( 1984)最先提出了以投入產出分析為基礎來構建經濟效益指標體系; 陳宏等 ( 1993,1995) 明確并建立了國民經濟各部門直接、間接及完全經濟效益的數量關系以及計算方法,并用投入產出表給出具體方法; 羅利民等 ( 2006) 分別編制了水資源投入產出、投入消費關系表來研究節水效益; 謝和平等 ( 2012) 對中國“十一五”時期煤炭GDP貢獻率、噸煤經濟效益進行定量分析,結果表明煤炭的效益高于油氣開采行業; 趙愛國等 ( 2014) 采用投入產出法理論模型建立了煤炭產業對國民經濟影響的模型,研究表明其波及效應明顯,對國民經濟增長有重大影響。

通過對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顧和總結可知,基于投入產出模型進行產業的經濟效益分析已經從理論研究階段步入了應用研究階段。目前,雖然應用研究方面尚未形成一個規范統一的研究方法體系,但是基于投入產出模型對產業宏觀經濟效益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已成為經濟效益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能源資源稟賦中“富煤”的特征使煤炭產業居于我國宏觀經濟中的重要位置。目前,國內學術界和實體經濟部門對如何考核和評價我國煤炭產業宏觀經濟效益研究得還不夠,尚未形成一套統一的指標體系。為此,本文基于投入產出模型,結合國家統計局2007年和2010年編制的投入產出表,從成本效益、技術效益和資源轉換效益三個方面對我國煤炭產業1的宏觀經濟效益進行定量研究,以期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二、煤炭產業概況

( 一) 生產和消費逐年上漲,產品附加價值低

我國是世界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2000 - 2012年,我國煤炭產量和消費量呈逐年增加趨勢。2012年,全年產量36. 5億噸,與上年同比增長3. 8% ,為能源產出總量的76. 5% ; 全年消費35. 15億噸,占我國能源消費比例的66. 6% ,遠遠高于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清潔能源的消耗。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顯示,2014年前9個月我國煤炭產量、消費量分別為30. 3億噸、28. 5億噸,增幅比過去十年的平均值下降了11. 3% 。中國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前六個月我國煤炭進口約1. 6億噸,其中多是優質煤炭,這反映出我國煤炭市場的現狀———煤炭企業在大量生產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價值的煤炭產品的同時,其產品品質卻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另外,從統計資料還可觀察到,從2010年起,我國煤炭生產量超出煤炭消費量,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且這一趨勢在逐年增大。

數據來源: 2000 - 2013 年 《中國統計年鑒》

( 二) 產量與宏觀經濟、產業政策緊密相關

從圖1可以看出,煤炭產量變動與我國2002- 2012年十多年間整個宏觀經濟及產業政策的變化有著較強的相關性。2002年起,我國煤炭產量增長率平均值為8. 3% ,GDP也逐年增加。2003年發改委下發《關于開展煤炭生產情況調查工作的緊急通知》來規范煤炭產業統計資料工作,查處欺報、瞞報等違規行為,致使煤炭產量數據出現下降; 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GDP出現明顯下降,國家出臺的宏觀刺激政策和對煤炭產業的扶持政策使煤炭產量小幅回升; 2012年受煤炭市場供需影響,煤炭價格一路下跌,煤炭企業紛紛減產,導致全國煤炭產量大幅減少,同期GDP也明顯下降。

( 三) 資本回報率呈明顯下降態勢

由圖2可知,2007年之后,雖然固定資產投資一直在增加,但資本回報率卻呈現出明顯的下降態勢,說明固定資產投資增加與資本回報率的提高沒有必然聯系,只不過是較高的資本回報率在某種程度上促使了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因為這期間煤炭產業的平均資本回報率仍高達127. 83% ,明顯高出我國總資本回報率和工業資本回報率。

數據來源: 固定資產原價、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利潤總額、本年應交增值稅等數據均來自 2006 - 2013 年 《中國統計年鑒》

三、宏觀經濟效益分析

基于投入產出模型,本文對我國煤炭產業的宏觀經濟效益的測算具體表現為成本效益、技術效益和資源轉換效益三個方面。成本效益反映產業的實際價值,技術效益反映產業的技術價值,資源轉化效益反映產業的資源價值,三者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從而可以對煤炭產業的宏觀經濟效益進行較為全面的評價。

( 一) 成本效益分析

對2007年和2010年投入產出表的相關數據進行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首先,從相對指標看,通過計算煤炭產業各項產出率,2010年煤炭產業每萬元中間投入、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和成本投入所創造的產值較2007年明顯增加,說明煤炭產業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煤炭產業各項利稅率計算結果顯示,2010年煤炭產業單位投入、折舊、勞動者報酬以及成本投入所帶來的社會純收入較2007年顯著增加,說明煤炭產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貢獻得到了提升;2010年煤炭產業中間消耗凈增加值率、折舊凈增加值率、勞動者報酬凈增加值率及成本凈增加值率較2007年均大幅增加,說明單位各項成本創造的社會凈增加值均有提高。

其次,從絕對指標看,相比2007年,2010年煤炭產業的總投入、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分別增加了10 521. 10億元、265. 96億元、1 855. 02億元、1 485. 46億元、1228. 98億元,中間投入減少了9 332. 11億元,結合表1相對指標的計算結果可看出,與我國煤炭產業中間消耗和成本相關的產出率、利稅率以及增加值率的幾項指標值明顯高于與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者報酬相關的幾項指標值,說明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者報酬的增加拉低了煤炭產業的各項產出率、利稅率和增加值率。

總體而言,2010年煤炭產業的使用效率、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以及凈增加值三個方面的測算結果均明顯好于2007年,反映出我國煤炭產業的整體成本效益有了顯著提升。其中,在對煤炭產業的成本效益的計算中,煤炭產業總產出的增加起到關鍵作用,中間投入的減少以及折舊、勞動者報酬的優化起到了促進作用。

( 二) 技術效益分析

1. 直接消耗系數與完全消耗系數的比較分析

直接消耗包括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直接的生產消耗、直接用于管理的消耗、直接用于勞動保護的消耗和直接用于中小修理的消耗等。

直接消耗系數用aij表示,定義為生產每單位j產品要消耗i種產品的數量。其計算式為:

完全消耗系數是指生產單位最終產品j對產品i的完全消耗量,記為bij,用B表示完全消耗系數矩陣,計算式:

式中: I———單位矩陣; A———直接消耗系數矩陣。

計算系數的變化是把當期系數除以基期系數,再減去1,因而直接消耗系數的計算式為: ai( j1)/ a(ij0)- 1 ; 完全消耗系數的計算式為: b(ij1)/ bi( j0)- 1。式中: ai( j1)———當期直接消耗系數; a(ij0)———基期直接消耗系數; b(ij1)———當期完全消耗系數; bi( j0)———基期完全消耗系數。

根據以上說明,將2007年和2010年投入產出表中的42個部門進行適當合并簡化為18個部門后,對相關數據進行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中直接消耗系數的變化來看,2010年煤炭產業對機械設備制造業的直接技術經濟依賴性較2007年增長較多,其次是煤炭產業自身以及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另外,2010年每生產1萬元產品,需要直接消耗的機械設備制造業產業部門投入比2007年高出860倍左右,表明煤炭產業設備更新節奏加快,煤炭產業相關技術設備水平得到了提升,使煤炭產業的技術效益增加。

從表2中完全消耗系數變化可看出,2010年除電力、熱力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及其他服務業以外,其它產業部門對煤炭產業的直接和間接技術經濟依賴性都比2007年增加了,其中最主要的六個產業部門分別是機械設備制造業、煤炭產業自身、化學工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以及食品、飲料制造和煙草制品業。

總的來說,2010年煤炭產業在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方面的技術效益相較于2007年雖有所提高,但仍不盡人意。

2. 增加值系數

增加值系數計算公式為,表示j部門新創造價值占自身總產出Xi( i = j) 比重,可進一步細化為折舊系數、勞動者報酬系數、生產稅凈額系數和營業盈余系數。

折舊系數adj= Dj/ Xi,反映第j部門單位產值的折舊值;

勞動者報酬系數avj= Vj/ Xi,反映第j部門單位產值的勞動報酬;

生產稅凈額系數atj= Tj/ Xi,反映第j部門單位產值的生產稅凈額;

營業盈余系數asj= Sj/ Xi,反映第j部門單位產值的營業盈余。

對2007年和2010年表中的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可得上述增加值系數 ( 見表3) 。

產業總增加值系數越高,說明該產業向社會提供的最終產品和勞務越多,宏觀經濟效益就越高,反之亦然。從表3可以看出,2010年煤炭產業的總增加值系數較2007年的變化幅度非常小,說明經濟效益雖然提高了,但是提高幅度很小。究其原因,將總增加值系數進行分解可進一步發現,折舊系數和勞動者報酬系數都降低了,即煤炭產業單位產值中的折舊額和勞動者報酬均減少了,而生產稅凈額系數都增加了3個百分點左右,營業盈余幾乎不變,正是這樣的上升與下降的相互作用,使得煤炭產業的總增加值系數變化不大??梢哉f,2007 - 2010年煤炭產業在增加值系數方面的經濟效益并沒有得到顯著提升。

( 三) 資源轉換效益分析

利用投入產出表研究煤炭產業的資源轉換效益,需要計算出其中間需求,再將其結果進行比較。

首先求出當期中間需求W2*,其公式為:

式中: ( I - A)-1———當期列昂惕夫逆矩陣,Y2———比較年份的最終需求。

然后將當期的中間需求向量W2*與比較年份的原始中間需求向量W2進行比較,得到前后比較年份的中間需求變化情況,計算絕對差和相對差。其中,。

產業的中間需求體現的是該產業向其他產業或產業自身的轉換效益,若絕對差與相對差為正,說明當年產業結構的資源轉換效益要高于比較年份; 若絕對差與相對差為負,則說明當年產業結構的資源轉換效益要低于比較年份。

通過2007年和2010年的比較,煤炭產業資源轉換效益的絕對差和相對差均為正 ( 見表4) ,說明2010年的資源轉換效益高于2007年,即生產同樣的最終產品,2010年的中間產品使用量較2007年明顯下降,中間產品的使用效益顯著增加。

四、結論

上一篇:企業項目投資研究論文范文下一篇:風險管理銀行風險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