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南通產業發展規劃范文

2023-09-23

南通產業發展規劃范文第1篇

截至2018年6月, 南通共有60家企業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 其中制劑生產企業22家, 原料藥生產企業23家, 中藥飲片生產企業5家, 醫用氧生產企業6家, 藥用輔料生產企業4家。2017年, 全市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實現產值超過400億元, 同比增長10.3%, 發展勢頭較好。

(一) 產業體系逐步完善

已經形成從上游中間體產業到原料藥產業再到下游制劑產業的產業鏈條, 主要由化學中間體、原料藥、化學藥制劑、現代中藥制劑為主, 中藥飲片、藥用輔料為補充。全市持有《藥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擁有藥品批準文號562個。近年來新建企業以上海、浙江及省內藥企轉移生產、本地企業改擴建及大型跨國藥企在國內增加投資為主, 這些“新生力量”對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加速發展正在發揮重要作用。

(二) 研發能力逐步提升

南通醫藥企業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自主研發, 不斷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企業研發中心, 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比如, 南通聯亞藥業平均每年投入4000多萬元, 27個品種獲得美國FDA批準。江蘇艾力斯研發了我國第一個抗高血壓類1.1類新藥。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朱遠源博士率領的團隊, 走在小核酸藥物的研發與產業化領域行業前沿。

(三) 醫藥企業逐步集聚

近年來, 南通醫藥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的趨勢明顯, 已初步形成由西向東、沿江沿海帶狀分格局。尤其集中在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醫藥健康產業園) 、海門臨江新區 (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 、啟東濱江醫藥化工園 (啟東經濟技術開發區) 、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 (洋口化學工業園) 和如皋下原、通州石港、崇川經濟開發區醫療器械產業園等。

(四) 品牌優勢逐步顯現

一些耳熟能詳的制劑品種知名度、含金量逐漸提高。精華制藥擁有國家保密品種兩個 (季德勝蛇藥片、王氏保赤丸) 、中藥保護品種4個 (正柴胡飲顆粒、金蕎麥片、暈可平糖漿、固本止咳喘片) , 全市共擁有獨家品種6個。這些優勢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正在不斷提高, 成為南通醫藥產業的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二、全面把脈、難掩隱憂——產業發展短板亟待補齊

“產品缺拳頭、企業缺龍頭、產業缺塊頭”的現象仍較為明顯, 導致與省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較快的泰州、蘇州和連云港等市相比, 仍然存在著規模小、分布散、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問題。

(一) 規模普遍偏小, 缺少龍頭企業

從全市來看, 2013至2017年, 規模以上醫藥制造業產值占當年規模以上工業總值的比例僅在2%左右, 總體發展規模較小。缺乏在產業中占主導地位且技術開發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 作為中堅力量的中等規模企業數量也較少, 發展后勁不足。

(二) 產業層次偏低, 結構不盡合理

從企業占比看, 原料藥和中間體生產企業占比之和為43%。從銷售占比看, 雖然化學藥制劑和中成藥的產值、收入和利潤水平高于原料藥, 但化學原料藥銷售收入在整個產業中仍占27%。生物醫藥產品中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占比較小, 出口也仍以高耗能、高污染的原料藥為主。醫藥產業鏈前端的產業占比較大, 新藥研發仍以仿制為主, 缺少自主知識產權。

(三) 管理理念滯后, 優勢未能凸顯

市場中同質化競爭與重復生產情況較為突出, 多數企業尚未樹立起成熟的品牌形象, 在企業的廣告戰略、營銷策略和售后服務等方面投入不足。全市企業雖擁有500多個藥品批準文號, 但“僵尸文號”較多, 產業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在產品種醫保目錄品種較多, 但從銷售收入和利潤來看, 品種優勢并未得到充分發揮。

(四) 高端人才缺乏, 政策扶持不夠

目前多數企業均為研發生產一體化企業, 隨著新版GMP和一致性評價的實施, 加之部分外資和上海醫藥企業進駐南通, 使得企業中高級生產質量管理和技術研發人員缺乏。南通藥企在產學研合作方面力度不大, 較少涉及深層次的長期合作。

三、系統謀劃、綜合施策——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研究制定南通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 出臺相關產業配套政策, 都不能用孤立的眼光看問題, 必須堅持系統化思維, 綜合謀劃統籌考慮全市產業布局、發展重點、平臺支撐等方面工作。

(一) 明確重點發展方向

一是重點發展新型化學制劑。推動化學藥向“改良型新藥”等創新研發模式轉變, 大力推進二次創新, 發展Me-better仿制藥, 加快臨床急需、新專利到期藥物的仿制藥開發, 提高患者用藥可及性。提高仿制藥質量水平, 提高口服固體制劑生產技術和質量控制水平。二是加快發展現代中藥。針對心腦血管、自身免疫、消化科、呼吸科等中醫優勢病種, 加快推動療效確切、臨床價值高的中藥創新藥的研發和產業化。針對已上市品種, 運用先進技術深挖臨床價值, 明確優勢治療領域, 開發新的適應癥。開展上市后療效、安全、制劑工藝和質量控制再評價, 進行二次開發, 力爭實現國際注冊的突破。三是有選擇地發展特色原料藥、中間體。充分利用沿江靠海的區位優勢, 重點發揮洋口化學工業園、啟東濱江醫藥化工園的集聚優勢, 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通過自主研發和聯合研發, 利用國內外領先的研發技術, 實施原料藥及中間體換代技改等重大項目。大力推動“CRMO”、“CMO”發展, 促進出口轉移, 成為國內外原料和中間體生產的重要基地。四是培育發展生物制品和醫藥外包服務。引導大型企業和生物技術公司、高??蒲袡C構等聯合攻克生物制藥產業化關鍵技術, 實施重大項目, 開發單克隆抗體、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藥物, 深化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提取、結構和功能。培育壯大一批生物醫藥服務外包骨干企業, 鼓勵企業與跨國制藥公司密切合作, 重點發展新藥臨床前研發外包服務, 盡快形成規模和優勢。

(二) 合理規劃空間布局

一是打造特色園區??茖W規劃醫藥產業空間布局, 以現有或潛在的優勢和特色產業為基礎, 實現差異化、錯位化發展, 建設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產學研融合的特色產業集聚區。二是打造產業集群。加強產業鏈培育發展, 通過產業集聚的方式, 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產業集中度, 實現集約化發展, 形成具有發展潛力和較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三是打造核心競爭力。大力推進轉型升級, 優化科技資源配置, 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升級, 提升產業發展后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力, 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三) 全力打造公共平臺

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行、市縣共建”的模式和生物醫藥產業鏈的發展需求, 依托中央創新區、海門臨江生物醫藥科創園、如東生命健康產業園等園區, 建設南通市生物醫藥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一是建設分析檢測服務平臺。配備基本覆蓋從啟動研發項目、中試生產前到產品上市前的質量檢測所需要設備, 為相關企業提供藥品、化妝品、保健食品等產品測試方法和標準研究等方面的專業技術研發服務, 降低生物醫藥企業創業初期成本。二是建設技術研發平臺。涵蓋藥品從研發到產品上市所必須的安全性評價、中試生產和藥物臨床試驗等服務, 為中小制藥企業提供全面、優先、優惠的新藥研發服務。三是建設信息服務平臺。依托南通大學等高校組建, 通過整合生物醫藥相關信息資源, 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涵蓋生物醫藥產業鏈各個環節所需要的科技文獻、專利成果等數據信息和咨詢服務。四是建設投融資服務平臺。促進企業項目與資金的及時、有效對接, 解決企業初創、研發、發展等過程中的資金及管理服務需求, 積極推進培育企業上市。五是建設綜合服務平臺。依托市生物醫藥產業聯盟, 吸納相關專家參與, 為全市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創業咨詢輔導、企業規劃設計、產品注冊咨詢、GMP符合性審核、生物醫藥成果轉化對接服務, 搭建企業與政府對接的橋梁。

摘要:生物醫藥產業是支撐醫療衛生事業和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基礎, 是關乎國計民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回報和高風險等行業特點。南通作為上海乃至全球產業轉移的優選承載地, 近年來憑借獨特的區位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產業支持政策, 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 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 與江蘇省內乃至國內醫藥產業強市相比, 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創新水平都存在差距, 必須以系統化思維進行全方位謀劃, 找到符合南通實際、能夠發揮優勢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路徑。

南通產業發展規劃范文第2篇

一、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現狀以南通市為例

(一) 南通市產業結構概況

截止2016年底, 南通市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全市三次產業結構演進為5.4:46.8:47.8, 投資結構加快調整, 產業項目加快投入, 服務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49.8%, 同比提高0.8個百分比。如圖1所示。

(二) 南通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概況

本文研究的對象是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南通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職業大學這5所在通公辦高職院校。以各校官網公布的2018年提前招生計劃為統計基礎, 參照《全國高職高專院校指導性專業目錄 (2015年) 》進行分類匯總, 每所學校在每個專業大類中開設的專業數之和進行統計, 形成了南通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大類統計表, 見表1。

對照《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 (??? 專業目錄及專業簡介 (2015年) 》的19個專業大類發現, 這5所高職院校在水利、醫藥衛生、新聞傳播、公安與司法、教育與體育這5個專業大類中沒有開設任何專業。

還發現在裝備制造、交通運輸、財經商貿、土木建筑、文化藝術、電子信息這六個大類內, 這5所高職開設的專業點數共計148個, 約18.37%、10.31%、22.41%、13.22%、9.77%、9.77%, 合計占比83.85%, 說明專業設置集中度太高, 同質化情況嚴重。

(三) 南通市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產業類型狀況

目前南通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為5.4:46.8:47.8, 5所高職院校設置的專業結構比為1.15:41.35:56.84, 可見雖然高職院校的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總體上是基本一致, 但是專業結構也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調整。

從圖二可以看出對照發達國家三次產業結構,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還很不充分, 而第三產業包括的大數據服務、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體育和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產業, 在目前的專業設置中還很缺乏, 需優化和調整。

二、區域高職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現代職業教育的客觀要求需要區域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緊貼產業發展趨勢, 南通市“十三五”規劃確定的“3+3+N”重點產業如高端紡織、豪華游艇、大數據、現代家庭農場相對應的專業還存在空白, 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矛盾, 不能適應區域經濟發展。

(一) 缺乏宏觀調控, 專業設置缺乏整體規劃

各級主管部門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整體布局缺乏整體規劃, 對家長熱衷的專業 (比如金融、會計、藝術類) , [1]持續不斷的擴大招生計劃, 對生源不足、人氣不旺的專業 (比如現代紡織技術、現代農業技術、烹調工藝與營養類) 則缺乏足夠的重視和政策扶持。高職院校各自為政、出現了專業建設“短平快”現象, 專業設置與行業企業、職業崗位需求相脫節, 導致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

(二) 缺乏前瞻性規劃, 同質化競爭嚴重

從表1看出, 南通市高職院校開設了會計、建筑、計算機、機電等專業的重復率超過了60%, 專業設置雷同現象嚴重, 通用性較強、低投入的專業比重較大, 專業設置的同質化導致市場需求飽和、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高職院校沒能根據自身的資源與優勢, 整體規劃優勢專業, 制定與產業對接的學科建設規劃, 前瞻性不強, 對產業發展趨勢、專業特色、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等制定等缺乏充分準確的分析和考證, 專業設置和優化缺乏理性, 功利性明顯。

(三) 與產業需求脫節, 專業設置結構失衡

因經費投入少實驗實訓需求多, 很多高職院校專業教學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 實訓場所有限、設備老化、教學設施不能得到及時更新, 無法滿足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術不斷更新的要求, 更無法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2]涉及第三產業服務業的專業設置幾乎處于空白狀態 (比如農資營銷與服務、動物防疫與檢疫、藥品服務與管理、航空物流、國際文化貿易、網絡輿情監測等) 。

三、區域高職專業設置促進經濟產業發展的策略

隨著南通市“創新驅動,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戰略”、“積極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的實施, 加快發展“3+3+N”重點產業, 推動船舶海工向特種船舶、智能船舶和豪華郵輪轉型, 提升現代家紡品質, 壯大光通信、集成電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 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和現代電力裝備等特色產業, 培育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產業, 不斷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 隨之高職專業設置也應不斷優化。[3]

(一) 強化指導、宏觀調控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根據產業規劃和發展趨勢實時指導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 規劃好區域范圍內的高職院校專業合理的布局, 從源頭上制止專業的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政府對專業建設的階段性評估, 建立跟蹤調查預警系統, 不合格專業予以取消或停辦;為高職提供服務、協調、管理, 主動構建高職院校與產業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

(二) 結構合理, 定位準確、科學構建專業結構

專業建設不僅代表了高職院校的辦學實力和水平, 而且成為了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高職院校應根據區域產業優化結構趨勢, 結合自身發展目標, 精準定位、合理規劃專業, 確保專業定位于區域產業發展需求。

經濟新常態下, 除了紡織服裝、家紡、船舶重工、土木建筑等產業已經集群化形成, 大數據、智能裝備、生物制藥、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等現代新興產業的集群化趨勢, 也對在通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適時調整專業結構。一是圍繞南通市“3+3+N”的重點產業規劃, 依托南通市的產業集群, 爭取資源, 做大做強自身的特色優勢專業, 形成行業內有地位, 享譽國內外, 特色鮮明的專業群。二是要避免“社會需求”之上, 過于“市場化”開設專業, 形成“曇花一現”現象。

(三) 產學研合作, 實現校企無縫對接

長期以來, 高職院校一直重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但是現有的合作多限于為企業提供畢業生環節, 還缺乏人才培養深層次的合作, 企業參與度低, 積極性也普遍不高。2018年2月5日, 六部委聯合制定《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 在校企合作形式、促進措施、監督檢查這三個方面有了明確的規定, 提出建立“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學校企業雙主體實施”的校企合作機制, 引領了未來校企合作的新方向。

一是鼓勵省級人民政府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試點, 對深度參與校企合作, 行為規范、成效顯著、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和相應政策支持。二是高職院校將參與校企合作作為教師業績考核的內容, 具有相關企業或一線生產管理經歷的教師在評聘和晉升、評優表彰等方面優先對待。三是各級政府成立監督委員會, 對職業學校、政府落實校企合作情況進行專項督導, 加強對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的監督、指導并做好服務和管理。

摘要:本文以在通5所高職院校的2018年提前招生專業目錄, 分析與目前南通市的產業結構適應情況, 發現南通市5所高職院校設置專業比例, 與南通市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不適應, 原因有宏觀調控不力, 缺乏整體規劃;同質化競爭, 缺乏前瞻性;與產業需求脫節, 結構失衡。最后提出三點建議宏觀上政府和主管部門應根據產業布局和趨勢進行調控, 對高職進行指導;同時高職學院自身也需把握經濟發展動態, 精準設置專業, 科學構建專業體系;產學研合作, 實現校企無縫對接。

關鍵詞:高職專業設置,區域產業

參考文獻

[1] 張舸.高職專業與區域產業結構契合度研究[J].職業時空, 2015 (12) :7.

[2] 張舸.高職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調整動態對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6 (2) :71-73.

南通產業發展規劃范文第3篇

1、 技術改造項目核準

2、 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含電廠)認定審批

一、申報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企業條件:

1、生產工藝、技術或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標準;

2、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能獨立計算盈虧;

3、所用原(燃)料來源穩定、可靠,數量及品質滿足相關要求,以及水、電等配套條件的落實;

4、符合環保要求,不產生二次污染。

二、申報資源綜合利用發電企業條件:

1、經政府主管部門核準。

2、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頁巖)、煤泥發電的,其使用量不低于60%。

3、 獨立洗煤企業煤炭經營資格審批

4、 焦炭經營許可證審批

5、 供電營業許可

南通產業發展規劃范文第4篇

材料一:龍,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能興云降雨。(《辭?!?

材料二:在上古的詩歌集《詩經》中,就已有關于龍的描述:“龍旗十乘”、“龍旗陽陽”,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動中,繪有龍紋的旗幟迎風獵獵的神圣莊嚴場面。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龍也是個龍也是個重要角色。較早的有《搜神記》、《續玄怪錄》、《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傳書》。

材料三:古代皇帝自稱“真龍天子”,金碧輝煌的宮殿里描繪著龍,雕刻著龍,簡直是“龍的世界”;人們生活中以龍為圖案的服飾、器物、玩具隨處可見,甚至談話之間也離不開龍,如“龍鳳呈祥”、“藏龍臥虎”,等等;以龍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龍舟、龍燈、龍笛等等;以龍為名的建筑、地名不勝枚舉,如龍門、龍壁 、龍亭等等。

材料四:龍有著極高的地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華民族、中國文化的象征。“龍的傳人”這個稱謂,將每一個炎黃子孫緊緊的聯系在一起。

24、探究上述四則材料,用簡潔的語言概述你對“龍”的認識。(至少三點)(3分)

25、請用一句話說說與龍有關的神話傳說或人物故事。(2分)

26、最近有關媒體報道,有專家正在重新建構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形象的品牌,龍可能不再是中國形象標志,原因是“龍”在西方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龍”的形象會讓外國人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產生片面、武斷的聯想。 互聯網上展開了“你認為是否有必要更換中國的形象標志——龍?”的調查和討論。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請談談你的看法,并闡述理由。(3分)

四、寫作(50分)

27.從下面兩道作文題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

題一: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麗,不同的視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麗。宥人說小草也美麗,落葉也美麗,殘月也美麗;也有人說平凡也美麗,樸素也美麗,簡單也美麗;還有人說挫折也美麗,失敗也美麗,苦難也美麗……請以“____也美麗”為題寫一篇文章。

題二: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為認識別人,傾聽別人;我的腳是為走近別人;我的手是為幫助別人,牽引別人;我的腦子,是為造福別人;我的心,是為體貼別人,愛別人。說真的,若沒有別人,我還能成為我嗎?“是啊”若沒有別人,我還能成為我嗎?生活中,沒有人能夠單獨生存,沒有誰能離得開別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呢?請以“自己與別人”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2)如選題一,請根據提示補全題目;如選題二,圍繞話題自擬題目

。(3)不少于600字。(4)書寫工整、規范。(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人名。

2007年語文中考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1、(1).略(2).慢——蔓 募——驀(3).也可以面對秋風中飄舞的金色落葉發出動情的詠嘆。(寫出秋景1分,句式相同或相似1分) 2.B

3、(1)長河落日圓 (2)隔江猶唱后庭花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4.沙僧 豬八戒

5.參考答案 :(略)(點明景點,突出特點,語言簡煉。)

6、特點是朦朧(迷茫),冷寂(悲涼)

7、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醉生夢死的統治者。全詩表達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8、(1)避免、躲避 (2)從前

9、(略)

10、重義輕財,甚至可以為道義犧牲。

11、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羞惡之心。

12、義。

13.中秋憶桂花思故鄉 童年搖桂花愛故鄉

14.在文中桂花是故鄉的代名詞,通過桂花的香味引起思鄉之愁,為全文定下了濃濃的懷鄉的感情基調,更好地抒發懷鄉思親的感情,也很好的點題。

15.緊扣文章內容,表達通暢簡潔即可。A.概括本文主旨,或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或內容上能夠更深刻、更強烈地表現作者懷鄉思親的感情。

B.示例1: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動詞,有動作,有聲音,有氣味,有感受,新鮮生動,使讀者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搖花樂”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懷鄉思親的感情。示例2:兒童時的“我”在搖桂花中的歡呼雀躍和發自內心對“搖花樂”的喜好,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孩子特有的天真無邪。 16.作者在文末借母親的話“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道出了自己的戀鄉情結,使上述的部分一下成為了故鄉的桂花和“桂花雨”的陪襯,與“月是故鄉明”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熱愛故鄉的桂花,而杭州也因為有桂花而讓作者喜歡,用一個成語來涵蓋是“愛屋及烏”。(義近也可。如:用杭州滿覺瓏的桂花來襯托故鄉的桂花,“月是故鄉明”啊,表現出了作者的戀鄉情結。)

17.略。(文字中要融有自己對童年或家鄉的情感)

18、要學會關心自己。

19、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學識、文化以及在社會上的地位、對社會的貢獻等等。 20、要學會關心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 要學會關心自己還要注意客觀地評價自己。 同時,要學會關心自己必須懂得學會關心自己和學會關心別人這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

21、對比論證 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論證,使分析更加透辟,說理更加充分,給人的印象更加鮮明深刻。

22、照應文章開頭,使全文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23、學會關心自己和學會關心別人兩者之間并不矛盾。學會關心自己是學會關心別人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學會關心自己才能更好地學會關心別人。

24、示例:①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1分)②它滲透到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1分)③它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1分)

25、如:葉公好龍,畫龍點睛

南通產業發展規劃范文第5篇

第一章基本情況.............1

一、社會經濟概況.............1

二、自然條件概況.............2

三、林業產業發展概況.........5

第二章 林業產業發展SWOT分析.........9

一、優勢..............9

二、不足..............9

三、機遇.............11

四、挑戰.............14

五、林業產業發展趨勢........14

第三章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16

一、指導思想................16

二、基本原則................16

三、發展目標................17

第四章林業產業建設工程規劃......19

一、規劃范圍................19

二、總體布局................19

三、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工程規劃.......19

四、林業產業體系建設工程規劃.......23

五、支撐保障體系建設規劃...........40

第五章 資金估算與預期效益..........47

一、資金估算...............47

二、效益評價...............48

第六章 保障措施.............52 附表1 投資預算表

附圖1 生態體系規劃圖

南通產業發展規劃范文第6篇

題綱

摘要 1緒論

1.1選題背景

2.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內容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引證 2.2.2實例分析 2.2.3綜合歸納 3研究目的和意義 3.1研究目的 3.2研究意義 4研究現狀

4.1國內農業產業園區發展現狀 4.2國外農業產業園發展現狀 5農業產業整體規劃 5.1農業產業化的定義 5.2農業產業園區的定義 5.3溫江區的概況

5.4建設溫江區農業產業化園區 6我國現在農業園區建設中的問題 7 總體規劃 7.1規劃依據 7.1.1規劃理論 7.1.2景觀設計理論 7.1.3生態理論 7.2 規劃指導思想 7.3 規劃原則 7.4 產業規劃 7.4.1指導思想 7.4.2發展方向

7.4.3成都市溫江區發展策略 7.5成都市溫江區產業規劃內容 8結論

成都市溫江農業產業規劃之農業產業園區規劃研究

摘要:現代農業園區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我國涌現的一種農業發展模式,它是應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的集約化農業生產模式?,F代農業園區的發展是對傳統農業而來的,由于我國傳統農業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產不具規?;?、經營成本高、利潤低等弊端,促使了現代農業園區的發展,它是改造我國傳統農業、打造現代農業的平臺。因此,發展現代農業園區對一我國農業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農業產業化的研究調查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對有著廣闊前景的農業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做了重點介紹并結合溫江實際情況做出詳盡規劃。

關鍵詞:溫江農業產業;規劃設計;農業園區 1緒論 1.1選題背景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總體要求。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業產業園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多元化趨勢,科技創新規劃對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農業產業化是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前提下,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通過龍頭企業把農戶生產與國內外市場連接起來,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使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有機聯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

農業產業園區是融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農產品加工、旅游觀光和游客參與為一體,集城市規劃、農業、經濟、環境保護等理論為一身的新型、復合、可持續的新型農業產業園區。其良性永續的發展有利于城鄉一體化進程,有利于加強城市于農村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有助于解決“三農問題”,農業園區的實現能夠增加農民收入、解決就業、實現農村土地的合理利用;有利于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農業園區將農村的單一農業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增加旅游業和服務業的比重,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豐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農業園區的旅游功能為城市居民提供了節假口旅游場所,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利于鄉村文化的發揚,農業園區吸引著眾多的市民,對農村的體驗和認識將進一步增強,農村傳統風俗文化能夠被廣泛的傳播。

2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內容

關于現代農業園的規劃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在國外起步比較早,尤其是在美國荷蘭等農業發達國家,在我國,現代農業園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是雖然起步晚,卻是發展迅速,各地建設的積極性也很高,因此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建設理念、發展模式和示范效應,這樣的發展往往導致園區的盲目模仿,功能定位不準確,選址不夠合理,示范效果不明顯等問題。

本文以現代農業園區的規劃理論與實踐為研究對象,研究現代農業園區的基礎規劃理論、規劃原則、和規劃方法,并通過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原理為指導,運用景觀規劃學、景觀生態學、經濟學以及技術創新等相應理論,結合實際案例溫江花卉產業園規劃設計,分析現代農業園區的規劃理論以及規劃流程和內容,從而深層次思考、探究現代農業園區的景觀規劃理論與實踐。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引證

我國現代農業園區起步晚但是發展快,相應的理論與實踐方法的研究已有一定數量可供查詢參考。其中包含了景觀、生態、經濟、游憩、農業等多個角度的成果,另外,國外對現代農業園區的研究成果也比較豐富,都可借鑒參考,對本文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2.2.2實例分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任何學科都不能紙上談兵,只有通過具體實踐才能驗證它的可靠性。本文引用實際案例,將理論研究和實踐相結合起來,以探討現代農業園區在具體實踐中的應用方法。

2.2.3綜合歸納

通過對相應文獻以及研究成果的查閱一與參考,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歸類匯總。提出現代農業園區規劃一與實踐的意見與展望。

3研究目的和意義 3.1研究目的

本文擬通過對我國現代農業園區規劃和實踐的相應研究成果,結合實踐分析,希望做到以下兒點研究目的:

(1)回顧我國現代農業園的發展歷程,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園區功能、類型、等方面入手,結合實踐,試圖在規劃理論與實踐之間尋找一些合理的規劃方式。

(2)立足于相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景觀規劃學基木理論和景觀生態學相應原理為指導,綜合其他學科,以實踐為目的,探討我國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理論和實踐建設中的總體思路。

(3)將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以溫江區花卉產業園規劃為例,在實踐過程中驗證提出的規劃理論與原則,尋求現代農業園區規劃規劃與實踐的合理的操作方法。

3.2研究意義

本文通過對現有的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理的研究,找出其在規劃發展中問題并嘗試解決,旨在深化現代農業園區的規劃理論和思想,并運用景觀規劃學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將園區產業規劃與景觀系統規劃結合,為現代農業園區的規劃設計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通過理論研究,結合實際案例,在實踐中探討現代農業園區的規劃理論一與實踐,為現代農業園區在實施中遇到的選址位置、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及發展模式等問題提供一定的解決方法與思路,在理論與實踐中探索現代農業園區全面發展的途徑,對一今后相似的現代農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4研究現狀

農業產業園的起步相較于發達國家來說比較晚,現在還沒有形成一個標準的定義。不同的部門對其的稱呼也不一樣,科技主管部門將其稱為農業科技園區,學術界和農業推廣部門經常把它稱為現代農業園區。

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是最近幾年來涌現出的一種新的生產經營模式,主要包括農業科技示范園和觀光農業園兩大類。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各省市對農業園區的投入相當大,數量增漲迅猛,現在農業園區的投資建設數量還在不斷增加?,F在各個農業園區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在集成和轉化科技成果的同時,在市場上進行推廣,將周邊地區的農業也帶動起來了,提升了社會經濟效益?,F代農業產業園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當中一個嶄新亮點和農村經濟的一個新增長點,是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加當地居民收入、安排勞動力就業、加速城鄉一體化的一個新型產業。

4農業產業園區國內外發展狀況 4.1國內農業產業園區發展現狀

農業部主編的《中國農業發展報告》,闡述了農業產業化的基本含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將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連接整合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實現種養、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提高農業增值能力和比較效益,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良性循環的發展機制。

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始于20世紀90年代。早期,我國農業園區名稱各異,大多都是綜合園區,而且,多以科技產業為主,采用”一區多園“的模式,具有生產加工、示范培訓、孵化器、生態觀光等功能,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園區有:

4.1.1濟南市高新農業開發區

創建于1993年6月,是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園區1000公頃面積被劃分為五個功能區現代種植業,雙代養殖區、科研服務區、觀光旅游區和加工貿易區。到1998年底,完成投資2400萬。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區內高科技企業和企事業單位達到23家,區內企業完成總產值3億元,利稅1200萬,新增社會效益3億元。

4.1.2陜西省楊凌農科城

這是我國建設的唯一的“農科城“,1986年由陜西省政府、西北農業大學、山西農科院、咸陽市人民政府聯合組建,是我國最大的農業科教基地,和促進西北農業經濟發展的戰略要地。1997年經國務院批準,楊凌又成立一個我國農業方面目前唯一的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由科學園區、集中新建區和若干實驗基地組成,主要針對西北農業發展問題進行科研。它對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4.1.3廈門閩臺農業高新技術園區

福建農科院和廈門市農科所,利用廈門特區對臺、對外聯系的有力條件聯合組建該園區。占地36公頃,開展開展以農業高新技術為重點引進、創新和開發及促進農業高新技術的商品化和產業化的科研活動。園區具有研究、引進、開發、經營、貿易、培訓、游覽、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等四大功能并相應創設六個分區,是一個綜合性的農業高新技術園區。

4.1.4上海市現代農業園區

根據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總體戰略部署,上海市郊農業建設12個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其中10個郊區各建設一個,市屬農工商集團總公司建設一個,上海實業集團建設一個。除位于崇明東灘墾區的上實集團現代農業園區面積較大,總面積80多平方公里,其他各園區規劃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0-20平方公里。園區建設自2000年上半年陸續進入實質性啟動初階段,至今,已經發展建設了上海孫橋農業園、嘉定農業產業園等知名產業園區。

總結以上來看我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特點:現代性基礎設備設施;科學技術的現代性;管理方式;綜合效益性聚合性;“磁場”性;特色性,多功能性。當然我國農業產業園區主要存著一些問題,由于農業產業園區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以加快農業產業化,提升競爭力,實現農民增收為目的的途徑,其經歷短,發展快,可借鑒的國外經驗少,加上本身具有的多樣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導致農業產業園區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科學規劃;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嚴重;產業優勢不突出,科技轉化率低;建設資金不足,經營管理模式單一;對農業產業園認識不足。

4.2國外農業產業園發展現狀

國外并沒有農業產業園區這一名稱,他們與農業產業化相關的概念叫做農業一體化,與農業產業園區相關的概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為主體的試驗示范基地,稱之為“Demonstration farm“。另一種是已進行農業觀光、休閑為主體的農業示范基地,稱之為:holiday farm。主要以農業新技術、新品種、農事活動的展示示范和農業休閑為主要內容。

4.2.1美國

美國自然資源豐富,發展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其農業產業起步于本世紀五十年代,到今天,布局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社會化的農業產業化大格局已經全面形成。其組織形式主要由農民協會、農業公司、農產品的期貨交易。

4.2.2法國

法國政府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起著重要作用,即政府在農業中的干預程度較高。除教育外,法國還成立農業信貸銀行,扶持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現代化農資供應和直接投資國有農機和化肥廠。法國的農場規模中等,平均39公頃,合作社是促進法國農業產業化的重要力量,占有半壁江山,它們以供銷、服務、協會、專業產品聯合會等形式進行組織,農民自愿參見。每一個合作社為垂直一體的聯合體,分散的合作社聯系在一起形成全國網絡。

4.2.3日本

在資本主義經濟極為發達的日本,小農經濟在在農村占絕對的優勢。棄耕地面僅為全世界耕地面積的0.4%,人口卻占世界的2.2%左右,加上農田的零星分散,土地經營規模就難以擴大。由于傳統農業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格局越來越不適應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經營方式的改革。日本農業產業化建設走的是“內源式”的發展道路,即充分發展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面向國內國際市場,依托基層農協組織,注重和加強農工商的合作。 5成都市溫江區農業產業規劃分析 5.1農業產業化的定義

參考國際農業產業化發展狀況和中國實際,認為:農業產業化是以當地優勢農業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將農場品的生產、保鮮、加工、儲存、銷售和服務各個環節協調組合,融入先進的產業理念、科學技術和管理模式,構成一個規?;?、現代化的產業體系,以制造出優質產品、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效益。

5.2農業產業園區的定義

農業產業園區是依靠當地獨特的農業優勢,如農業資源優勢、農產品加工優勢、銷售地理位置優勢、科研優勢或農業區域地理位置優勢等,投入較高資金,投建或引進有規模的、相互有密切關聯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研發、金融等企業以及配套服務機構,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他能發揮聚合輻射效應,對當地和周邊地區產生重要影響和帶動產業區域,這個區域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高的經濟效益。簡而言之,農業產業化園區就是在一個適當地區域內開農業產業化活動。 5.1溫江區的概況

溫江區是成都市市轄區,成都平原腹心,地跨東經103°41′~103°55′北緯30°36′~30°52′。東臨成都市青羊區,南毗雙流縣,西接崇州市,北靠郫縣、都江堰市。全區幅員面積277.8平方公里,轄4街道6鎮,2013年末溫江區常住人口56.2萬,占成都市總人口的2.89%。截至2013年,溫江區土地總面積414211.04畝,其中:農業用地面積244573.19畝;建設用地面積154274.77畝; 未利用地面積15363.08畝;耕地保有量214000畝, 基本農田保有量172000畝。經過調查,2012年溫江區花木種植面積為147906.5畝。在地資產120億元,總產值76億元,花木銷售18.25億元。其中種植面積較大的為壽安鎮,種植面積為44915.8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1132個,占總面積的30%;萬春鎮種植面積為39248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1468個,占總面積的27%;和盛鎮種植面積為31795.6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409個,占總面積的21%;金馬鎮種植面積為8703.3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268個,占總面積的5.9%;涌泉鎮種植面積為6192.5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197個,占總面積的4.2%;永盛鎮種植面積為4741.1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206個,占總面積的3.2%;公平鎮種植面積為4305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177個,占總面積的2.9%;永寧鎮種植面積為3866.2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占總面積的3.2%;公平鎮種植面積為4305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177個,占總面積的2.9%;永寧鎮種植面積為3866.2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177個,占總面積的2.6%;天府鎮種植面積為2427.9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45個,占總面積的1.6%;柳城鎮種植面積為1711.5畝,種植企業和農戶苗圃20個,占總面積的1.2%。

5.5建設溫江區農業產業園區優勢劣勢分析

與傳統農業相比,農業產業園區是提高農業產業化競爭力的一種高級形式,它具有規?;?、專業化、特色化的特點能夠發揮集聚經濟效益,對提升當地農業產業整體綜合競爭實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有明顯的優勢作用,是一種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競爭力的有效形式。

一、優勢分析(Strength) 1.種植花木歷史悠久

2.自然條件優越,具有區位優勢 3.花木品種豐富,品牌品種突出 4.全區花木從業人員數量多,經驗豐富 5.花木銷售有固定銷售渠道

6.稅收政策優惠,配套基礎性設施建設完備

二、劣勢分析(Weakness)

1.城鄉一體化的制約,生產成本提高 2.產業層次不高,市場競爭力還不夠強

3.產業市場體系建設尚不完善,產供銷結合不緊密 4.花木從業人員學歷總體偏低,花木產業科技含量不高 5.信息化程度不夠

溫江區充分發揮自身種植花木歷史悠久、自然條件地理區位優越、花木品種豐富、品牌突出、全區花木從業人員數量多、經驗豐富、花木銷售有固定銷售渠道等內部優勢,特別是 針對盛鎮花木產業花木科技含量不高、在生產、加工、銷售、研究等方面沒有形成一個好的綜合體系、產業市場體系建設尚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種植土地逐年減少的問題,充分利用外部各種機會,發揮內部各項優勢,不斷發展壯大溫江區花卉產業,使其充滿生機和活力,保持產業的競爭實力,實現特定的競爭優勢。溫江區花木產業發展總體戰略描述即為:以科技作先導、實行科技興花,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花木產品的科技含量;全面推動花木由農業向第三產業轉型,推動市場、物流、文化、旅游、信息項目的發展,延長花卉產業鏈條,放大花卉產業效應;發揮資源優勢,形成規模商品生產能力,面向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由現在的數量擴張向科技集約化、專業化出口型轉變,成為溫江區出口創匯的一個主要產業;加速現代物流建設,構建完善的花木銷售網絡;建設西部花木產業研發、生產、交易“三中心"。

6 我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中的問題

我國現代農業園區起步晚發展快,在園區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許多園區成為“窗口工程”、“政績工程”,歸納總結,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一下一些方面: (1)盲目模仿,缺乏創新:這是目前很多農業園區發展失敗的重要原因,農業園區的建設不能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人,不同的地區農業園區應該要有不同的定位、核心和發展模式,自己應該抓住并突出自身的優勢特點。目前很多園區的建設不做深入的可行性調查,不顧當地的生態、經濟、社會條件,盲目興建,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盲目模仿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也導致園區經濟效益不佳而夭折。

(2)以建設園區為名而做其他事業:這是很多園區建設中相當常見的一種手段,筆者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許多地方政府對建設農業園區都有政策或者貸款的優惠,一些企業正是利用了這點,以建設農業園區的名義而獲取銀行貸款或者做房地產開發。另外,很多政府為了做自己的政績工程、窗口工程,往往不考慮實際情況而新建農業園區,而專家在撰寫和論證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時候,由于利益分配的問題,也過多的考慮了業主的需要,在不適宜建設園區的地方仍然通過了可行性研究,不具有可行性的園區除了浪費大量人力、經濟資源之外,還有可能導致園區建成后荒廢。

(3)缺乏合理規劃,定位不明確:園區的規劃設計應該從多學科、多角度去思考,保證各種功能協調、合理、可持續地運行,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綜合效益的最大化「:iy l。但是我國農業園區的建設還沒有完整的規劃理論,其管理模式和建設模式也不夠成熟,所以很多園區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往往只從單一角度來考慮問題,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布局上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定位不準確,這往往導致園區結構功能單一,輻射能力弱,在運行中問題不斷發展,影響園區健康。

(4)運營成本高,效益低,對政府依賴性太強:目前我國的農業園區絕大多數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很多園區的硬件設施,尤其是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園區,設施的投入全部靠政府,而企業負責后期的管理和運營,而現代化的設備需要的運營成本很高,一旦企業在效益上出了問題,就可能影響到園區的發展,導致園區的發展停滯。

7 總體規劃 7.1 規劃依據

7.1.1規劃理論

在可行性原則的前提下,以系統論為指導將溫江區花卉產業園視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將己存在的渠系、道路視為廊道,結合道路具有典型線性特征及跨區較人,各地表征均有所變化,在整體風格確定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原有農業生產的資源基礎,因地制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地域特征把整個片區分為若干區域,每個區域作為一個景觀一單元,而每一個景觀單元在實現功能作用、演絳各自樣式、展示多樣性風格的同時體現統一性。 7.1.2景觀設計理論

景觀規劃應在滿足園區功能的基礎上合理規劃人文景觀和白然景觀,使產業園不僅僅只具備生產、示范和科研的功能,還要加入人文思想,讓景觀類型豐富起來,生動展示各種地域文化,通過景觀的觀賞性進行科普和生態的立體教育。因地制宜的規劃道路,使道路成為聯系各規劃區的樞紐,景觀設計結合道路的連接意義來設置節點,將建筑融入地域特征形成特色景觀。 7.1.3生態理論

產業園區建設以生態學理論作為指一導思想,采用生態學原理、環境技術、生物技術和現代管理機制,使整個園區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經過科學規劃的產業園區要做到:以生態農業的設計體現其生態效益;以現代有機農業栽培模式與該科技生產技術的應用實現經濟效益;以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實現社會效益。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三者相統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7.2 規劃指導思想

園區規劃按照中央關于“農村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的指導,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與體制創新為動力,實行產業化推進,輻射和帶動禮州片區花卉產業的規?;蜕鷳B化發展,達到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同時創造一個以人為本、多元化、以花卉為特色的有獨創性的、富有現代花卉基地特色及園林化格局的現代田野風光園,使花卉的生產和花卉生態旅游觀光緊密結合,并且探索一條具有西部特色的解決三農問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路子。

以景觀規劃為樞紐,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溫江區現代農業園的土地資源,引進高、精、尖科研技術和現代的企業管理模式,促進花卉生產、生態、科研、旅游的有機共存,盡快把園區建成形象鮮明、產業結構合理、生態環境良好、服務設施齊全、西部一流的現代化農業園區,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多贏效果。 7.3 規劃原則

(1)“ 1234”原則

“1”:.態保護第一原則,確保土地開發和生態保護并重。

“2”:即無污染,無公害,力求達到二無。

“3”:通過合理規劃實現園區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共同發展。

“4”:達到高起點、高科技、高管理和高效益。 (2)整體效益優先原則

農業企業生產、管理和經營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包括許多相關聯的環節,應從全局角度去考慮問題,確保系統均衡、協調發展,最終實現禮州片區農業園的整體效益最優化。 (3)可持續發展原則

適度、合理、科學的開發各種資源,建立和完善資源保護與利用制度,加強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建設,確定合理有序的景觀空間和生產作業流線,科學的劃定環境容量,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多方面的關系,注重資源與環境的持續利用,保護區域生命力和多樣性,使人類、社會、環境成為一個和諧有序的有機整體,確?;ɑ墚a業園發展的可持續性。 (4)可操作性原則

規劃針對園區現狀、優勢劣勢、存在問題和解決途徑提出務實建議,尊重自然規律和人文歷史,以經濟可行性、技術可行性作為本規劃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可操作性為指導,確保規劃合理實用。

7.4 產業規劃 7.4.1指導思想

現代花卉產業要堅持高新、高效的辦園思路,要以市場為導向,以高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先一導,通過引進良種、廠豐一物技一術、信息技術、節水技術等先進、實用的高新技術,提高花卉產業園區的科技含量,實現高新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使產業園區具備創新性。

7.4.2發展方向

花卉產業園位于城市近郊區域,與郊區城市化同步發展,形成“城市后花園”的產業發展日標,并被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實現花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7.4.3發展策略

花卉產業園區建設一與發展是一項涉及到多學科、多研究領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前期勘察需要土壤、地理、植物、生態等專家的調查評估,捉出可行性研究方案:中期建設需要規劃、景觀、建筑、農業、旅游等專家的技術指導;后期發展還需要經濟、社會、生態學家的籌劃經營。由此可見,花卉產業示范園區的建設與發展,特別是在資源豐富、地形復雜的區域建園,需要各項各業專家的攜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對交義學科的研究,方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方案,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加快園區運行機制的轉換,構建資金、科技和政策的職稱體系。按照“法人投資、企業經營、政府扶持、學校催化、產業化開發”的模式,推行“企業+基地+農戶+政府十學校”的產學研一體化運營機制,依靠五方力量,吸納社會閑置資金;依托學校和引進社會專業人才一,建成強勁的科不毋、技術、管理、營銷人才梯隊,在園區進行高科技工程項目的試營,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附加值;在園區運營過程中,政府給子適當的政策優撫,研究出臺園區建設中涉及的用地與土地流轉問題、農林特產稅與農產品加工增值稅增收問題、用電用水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等相關政策,同時給介園區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還業主和投資主體自我決策、自我選擇的權力,保證園區經營的活力。

規劃項目去采用公司化的管理模式:農戶的自由經營以及農民身份有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農業信息化的加速發展提高農業市場的規范化和國際化;規?;纳a方式,促進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利用科研院校專家智囊團的優勢,促進園區的科技發展水平,將科研教育引入園區,作為生產的強人支持力。建立從農產品良種引進一培育一生產一加工一物流一貿易等各功能相互對接的空間格局。各環節緊密聯系、相互依存(圖1)。 良種引進育苗生產加工物流貿易圖1 完整產業鏈流程

將現有資源最大化利用,在遵循自然發展的基礎下,搞好生態環境。農村地域廣闊,自然資源富足,發掘其經濟、觀賞價位,因地制宜,合理的整合、配置、開發當地資源,不但可以減少投資,降低經營成本,避免重復建設,而且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優化,資源的永續使用。 7.5 產業規劃內容

(1)優勢產業

利用溫江區的地理優勢以及氣候環境優勢開發獨特的優勢產業,珍惜苗木產業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切合近年來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逐步發展為花卉產業中的優勢產業。

(2)特色產業

生態休閑觀光旅游產業: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回歸自然,享受生活成本成為人的一種生活需求。休閑觀光農業作為一種便捷的回歸自然的旅游休閑方式在城市周邊應運而生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為旅游業的一人補充,在給廣大市民帶來休閑好去處的同時,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ɑ茏鳛榇筠r業的一個組成部分,發展成為相對獨立、富有特色的休閑觀光產業園區,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歡迎。

科研育種產業:花卉育種,即研究改良現有花卉品種,創造新類型、新品種及改進種子繁育技術的科學,是植物育種學的一個分支。多姿的花卉品種會激發人們深入思考其來源,園區_適當的進行相關的科普知識宣傳,有利于人們更加支持和理解花卉產業的發展。

8 結論

現代農業園區應建成多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方向,將第

一、三產業有機結合,使現有農業發釋多種功能;同時可以發展有機農業,將園區農業的生產走上產業化模式,實現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的一體化、規?;?、專業化和集約化;同時,園區產業化的生產模式也會對周邊地區生態農業的建設提供示范作用,并且能夠輻射帶動周邊的社會經濟,為農村產業機構調整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園區應采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和有機農業栽培等方式,進行無公害產品的生產和銷信,達到充分利用和保護土壤、水源和生物等資源的目標,實現生態循環,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將園區建設用美學和園藝、園林學相結合,開設各種旅游配套設施,發展旅游科普主業或者副業,實現園區多功能的同時也將為園區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個效益的協調統一為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為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邁進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探討方向,隨著農業技術進步、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兼顧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一協調發展的農業園區模式將具有廣闊且可行的市場。策劃與社會、經濟、生態相協調的規劃建設方案。

政府對于園區建設具有重要的帶頭作用,以政府為主導,充分發揮政府在園區建設和發展中的作用,應該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鼓勵招商引資。制定園區各項管理制度,統一對園區各項事業進行依法管理,并建立計算機信息儲存和管理系統。

園區開發過程,容易破壞當地生態環境,不能一味以經濟利益為日的而破壞生態,應保持現狀良好的生態系統,在不影響園區格局的情況下盡量保持自然風貌,注重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園區建設需要帶動輻射周邊的農民,發動周邊全民參與,進行相關產業的工作,一協調園區的發展和農戶利益,引導農戶自覺保護白然資源促進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上一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范文下一篇:基督徒與清明節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