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南通工業經濟論文范文

2023-09-21

南通工業經濟論文范文第1篇

一般人印象中的臺商,幾乎都是“男人世界”。不過,在大陸109個臺商協會中,卻有一位女性臺商協會會長,同時還兼任全國臺企聯副會長。她就是江蘇南通臺協會長、南通全用電子公司總經理劉景芳,由于服務熱情獲得臺商們的擁戴,至今已連任三屆會長,印證了大陸“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話。

劉景芳自嘲從1998年到大陸,一路走來,猶如“誤闖叢林的小白兔”。

全用電子是家族事業,生產電視、計算機等鋁電解電容器配件,總公司位于臺灣桃園,創立于1968年,劉景芳的父親劉振榮擔任董事長。她本人則是從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與電子業一點關系都沒有,也從沒想到這輩子要經商。

1993年,劉景芳的父親已是70歲高齡,看中了祖國大陸龐大的市場和未來的發展潛力,認為應該在大陸建立一個據點,就委派自己的女兒來江蘇南通開辦了一家只有20個機臺的小工廠。劉景芳說:“我是女承父業,為了幫助父親分擔責任,但是那并不是我的理想,與我學習的專業完全是兩碼事。”

當時她的女兒剛到上學年齡,劉景芳便離家獨自來到南通。初來時,感覺這邊比較落后,生活不習慣,連醬油之類的日用品都要從臺灣帶來。“那時候,也沒有朋友,很孤單。”劉景芳說。

最初,劉景芳采用臺灣的方式進行企業管理,結果總是碰壁。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南通投資環境的認識也在一天天深化。劉景芳說,“只有真正地融入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社會,融入本土的經濟發展,自己的事業才會得到真正的發展。”

于是,劉景芳采用了原料本土化和人員本土化的策略。南通是中國電子材料基地之一,電子產業和原材料門類齊全。電容器導針的主要原材料是鋁線和錫線,在南通就有加工這兩項材料生產線的工廠。“這幾年,全用公司在培植材料廠商方面不遺余力,全用公司所用材料全部是南通當地的廠商提供,雙方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帶來了穩定的價格和材料來源。”劉景芳說。

“另一方面,人員本土化很重要。南通人勤勞、樸實、能干的性格特性,這些對于企業來說都是極為寶貴的資源。”劉景芳介紹說,南通全用電子的員工清一色都是南通本地人,而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公司初創時期的元老,現在都已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業務骨干。

“電容器導針市場應用十分廣泛,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中都用得到它。”劉景芳說:“剛接觸這個行業,感覺就是冰冷。剛開始的時候一竅不通。但是我告訴自己,要做好它,必須去喜愛它。”

由于全用電子赴南通投資的時間較早,所擁有的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工藝和生產規模,可以說給大陸的導針生產帶來了一次革命。如今,全用電子在大陸的規模已從當初的20個機臺發展到1000多個機臺,此后又于1996年和2002年分別在廣東惠州及蘇州增設第二廠和第三廠,三個廠合計年營業額達人民幣2億元,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容器引線制造商,目前全用在全球導針的市場占有率已超過40%,包括華碩、臺達電等大廠都是其客戶。

“我們是中小型企業。目前占地30畝,300多個工人。有這么多工人一直在工廠里工作,我對他們有社會責任。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讓企業更好地走下去。”劉景芳說。

深耕本土化,與南通共同發展

劉景芳的企業本土化之路走得非常成功,除此之外,她還把自己年幼的女兒從臺灣接來,讓她從小就“本土化”,在南通完成了她的小學和中學學業,如今正在國外念書。

“讓我欣慰的是我的女兒在南通讀書很好,有很多好朋友,老師也很照顧她。我也很開心她能喜歡這里,也和我一樣把南通作為我的第二故鄉,深深地愛上了它。我們在這里已購買了房子,算是為扎根做準備吧。南通的民風淳樸,百姓勤勞、儉樸,教育水準較高,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素質較好,員工流動性小,這些優越的條件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南通現在的交通四通八達,有機場、有鐵路、有港口,蘇通長江公路大橋的開通,更是把南通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連接起來了,這里不僅是投資興業的熱土,也是安居宜家的風水寶地。”

劉景芳動情地說,是南通這塊熱土成就了她,成就了全用,她非常感謝也非常熱愛南通和南通人民。她說:“這些年我也見證了南通迅速的發展,現在雖然中國不少大企業都受到了金融風暴的影響,也是我們全用電子在大陸發展最困難的時期,可是我對這里還是很有信心的。蘇通大橋的建成,大大提升了南通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奠定南通交通樞紐的地位,為加快技術、信息、人才等科技資源向南通聚集奠定基礎。隨著蘇通大橋的建成,南通已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更加有利于包括臺商在內的外資企業在這里扎根發展。”

劉景芳出名后,很多新來的臺商都會來找她,向她咨詢在大陸的最佳投資地點。“我極力推薦他們來南通。”說起南通,劉景芳如數家珍,“南通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移的重要樞紐港,是上海經濟中心城市北移的制造業基地,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移的江海港口城市和輔助城市。有人把上海浦東稱為東上海,把浦西稱為西上海,那么南通未來就是北上海。南通目前正在抓緊港口建設,要將江港變成海港,從2010年開始,10萬噸級的貨輪可以滿載入港。南通也在發展擴建機場,是作為上海第三機場考慮”。

近幾年,隨著南通區位條件的根本性改變和投資軟環境的極大改善,到南通來投資的臺商絡繹不絕。2001年到2006年,南通利用臺資幾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2006年當年吸引臺資到賬資金躍居江蘇省第二。目前在南通臺資企業已突破1300家。

傾情服務臺商協會

劉景芳還記得,剛來南通時人生地不熟,心里很害怕;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群,精神孤寂在所難免。后來偶然一次機會,她參加了臺協活動,在那里她找到了家的感覺,找到了一座給予她幫助和幫助別人的橋梁。

后來參加了當地臺商協會,協會成員很熱心地協助她解決很多問題,讓她非常感動,所以立志有朝一日也要回饋,幫助其它臺商解決問題,就很積極參與臺協活動,先被選為協會理事,后來又被推選為副會長。

當了4年副會長,當時很多臺商都說下一屆要推選她當會長,她也沒有當真;沒想到改選時她真的被選為會長,而且一干就是三屆。等到全國臺商在北京成立臺企聯,她前往北京開會,又被推選為21位副會長中唯一的女性副會長,更讓她大感意外。個性豪爽的劉景芳表示,現在擔任臺協會長是個負擔,由于臺商在大陸經常面臨很多問題,她都要出面協助解決,有時還要替臺商朋友背書;而兼任全國臺企聯副會長后,更是一半時間在外頭跑,只有一半時間留給公司。

不過,劉景芳并不以此為苦。幾年來,她帶領南通市臺協與市臺辦一起策劃了許多富有意義的活動。從春節包機到銀行融資說明會,從臺商就醫綠色通道到臺生就學;請來勞資、財稅等部門官員講解有關政策;資助困難學生,端午粽子義賣等。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深諳此道的劉景芳前幾年還投資餐飲業。餐館是客商聚會、洽談的地方,她是想結交更多的朋友,彼此交換工作經驗,分享投資經營的心得,以便聯絡更多的鄉親來南通投資。

南通工業經濟論文范文第2篇

在機器人題材突然受到市場熱捧的背景下,南通鍛壓恰逢其時地宣布了一項300 萬元的投資。南通鍛壓在1 月15 日披露的公告中表示,近幾年來公司業務高速發展后,由于受到整體行業形勢不利影響,公司業務發展趨緩。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擺脫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公司必須加大工業自動化系統的研發投入,搶占工業機器人需求市場。

基于以上原因,南通鍛壓此次擬使用自有資金300 萬元,在如皋軟件園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南通奇凡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凡自動化),以進一步加快工業控制技術創新步伐,提高公司產品的自動化、智能化及主體裝備與自主配套機器人的集成創新水平。奇凡自動化公司將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及軟件的研發、集成和銷售。

南通工業經濟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工業能源消耗,產業結構調整,能源強度

長期以來, 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產業結構優化, 在帶動國民經濟迅速增長的同時, 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問題日益突出。對于能源約束與產業結構優化, 國外經濟學家如Meadows (1972) [1]、Ayres (1998) [2]的研究表明, 工業化之前, 能源消耗相對較少;隨著工業化水平的提高, 能源消耗急劇增加, 在達到某個峰值時才開始下降。我國學者路正南 (1999) [3]建立了能源消費模型, 證實產業結構變化直接影響能源需求和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史丹 (1999、2003) [4]研究發現, 中國的工業化和產業結構變動是短期能源消費變動的主要因素。史丹 (2006) [5]分析認為各省 (市、區) 提高能源效益的潛力各不相同, 而且差距很大, 差異的原因在于生產技術水平, 第二產業的能源效率普遍大大低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歐曉萬 (2007) [6]基于協整理論運用誤差修正模型分析認為能源消費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既有長期約束也有短期制約, 第三產業的能源消費彈性高于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

目前與上海隔江相望的南通市正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 能源消費迅速增長。如何實現節能減排的戰略目標, 實現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促進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是擺在市政府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1 南通市產業結構調整與工業能耗情況概述

1.1 南通市產業結構調整概況

從產值來看, 改革開放以來南通市第一產業比例在不斷的下降, 由1978年的41.78%下降為2008年的7.9%, 第二產業和三產的比重穩步上升, 第二產業由1978年的37.36%提高到2008年的57%, 三產由20.82%增加到35.1%。第二產業仍占有半壁江山, 穩定在50%以上且有上升的趨向, 表明目前南通市正處于工業化建設的重要時期。這與21世紀世界制造業大規模向中國轉移, 世界工廠逐步形成, 而作為承載制造加工的“橋頭堡”之一, 南通市大力發展制造業的背景密切相關。三產保持了較大的穩定性, 發展較為緩慢, 從1997~2008年的10年間波動的幅度僅為4個百分點。

南通市重點能耗企業的產值綜合能耗迅速下降, 已由2000年的0.98下降為2008年的0.589噸標準煤, 然而這一能耗水平依然較高, 主要是因為重工業的能耗較高造成的。以能耗水平較低的2008為例, 重點能耗企業的輕工業產值綜合能耗為0.323, 重工業為0.754, 均遠遠高于當年的平均能耗水平0.1829。齊志新等 (2007) [8]運用因素分解法對1993~2005年的數據分析認為重工業比例每增加 (減少) 一個百分點, 則工業部門能源消費量增加 (減少) 約866萬噸標煤, 而且隨著中國重工業比例的上升這一影響更加明顯。因此, 降低重點能耗企業的能耗水平是節能減排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南通市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工業能耗統計分析

2.1 統計指標

經濟發展過程也是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過程, 同時經濟發展必然消耗能源。從已發表的論文來看, 均使用了能源消耗強度這個概念, 即e=E/V=能源消耗總量/增加值。根據齊志新等人的分析, 部門能源強度==×1×1, 上式將能源強度分解為3個指標, 即單位產品能耗、單位產品產值、增加值率, 進一步分析得到了決定部門強度的3個因素即技術水平、產品創新和產業水平。

若要計算某一行業比如工業的能源強度, 上述公式中的產量指標不容易獲得, 因為不同行業部門對于產量的統計量綱是不同的, 因此筆者將工業的能源強度分解為兩大指標即:工業能源強度=×1, 這樣將工業能源強度分解為產值能耗和增加值率。

2.2 南通市工業能源強度的計算與分析

根據上述公式, 將近年來南通市規模以上工業的能源強度計算如下:

(上表中綜合能耗單位是噸標煤, 工業產值和增加值單位是萬元)

可以看出, 21世紀以來, 南通市經濟迅速發展, 工業產值和增加值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8年間提高了6倍多, 與此同時綜合能耗也在逐年穩步增加, 8年間增長了1.42倍, 可見產值和增加值的增長速度遠遠快于能耗的增長。南通市的規模以上工業的產值能耗和增加值能耗均在不斷下降, 產值能耗由2000年的0.5722下降為2008年的0.1829, 降幅為68.03%, 增加值能耗由2000年的2.1677下降為2008年的0.7352, 降幅為66.08%, 這反應了南通市經濟發展過程中注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節能減排取得了一定成效。從增加值能耗的構成來看, 增加值能耗來源于產值能耗與增加值率, 南通市增加值能耗更多的取決于產值能耗的下降??梢钥吹? 8年來南通市增加值率較為穩定, 增加值率最高的2008年為4.0187, 最低的2003年為3.6909, 增幅僅為6.07%, 甚至在2000~2003年呈現逐年下降的走勢。增加值率反應的是產業發展水平, 增加值率的徘徊不前表明近年來南通市產業發展水平沒有一定的提高, 甚至連續幾年出現下降, 這與南通市整體經濟的發展不協調密切相關, 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通過與江蘇省相關指標的比較可以看到, 除2002年外, 8年間南通市的產值能耗和增加值能耗均低于江蘇省的平均水平, 且與平均水平的差距有拉大的趨勢, 2000年南通市產值能耗低于江蘇省0.0472噸標煤/萬元, 至2008年這一差距擴大到0.0918噸標煤/萬元, 增加值能耗南通市與江蘇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0年的0.3183噸標煤/萬元擴大到2008年的0.4652噸標煤/萬元, 表明南通市近年來的能耗貢獻率高于全省。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9年間南通市的增加值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且其差距也有逐步拉大的趨勢, 南通市增加值率與江蘇省的差距已由2000年的0.225擴大到2008年的0.3513, 這表明近年來南通市的產業發展水平落后于江蘇。

3 結論及建議

3.1 結 論

通過對2000~2008年南通市產業結構調整中能源消耗情況的統計分析, 認為南通市目前正處于后工業化的重要時期。隨著南通市工業化水平的提高, 能源消費迅速增長, 能源消費主要是熱力、煤炭和電力等, 由于南通市能源匱乏, 90%以上的能源依賴外購, 這一比例甚至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從能源強度來看, 由于能源消費的增長幅度小于工業產值和增加值的增幅, 因此南通市工業增加值能耗和產值能耗迅速下降, 8年來降幅分別為66.08%和68.03%。然而南通市能源強度的下降主要依賴于產值能耗的降低, 而增加值率卻變化不大, 8年來增幅僅為6.07%, 有些年份甚至下降。通過與江蘇省平均工業能耗的比較發現除2002年外, 南通市產值能耗及增加值能耗均低于江蘇平均水平, 但增加值率也低于江蘇平均, 這些再次印證了南通市增加值能耗的下降主要依賴于能源消耗的減少, 而較低的產業發展水平極大制約了增加值能耗下降的幅度, 因此如何提高南通市產業發展水平, 優化產業結構成為進一步降低能耗的最有效途徑。

3.2 建 議

3.2.1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產業結構不合理, 特別是高耗能行業比重過大, 是我國經濟能耗強度居高不下的深層次原因。 (李應振等, 2008) [9]南通市產業發展水平較低主要是因為第三產業比重過低, 且發展緩慢。2008年南通市第三產業占GDP35.1%, 同期江蘇為38.1%, 全國為40.1%。在南通市整體經濟發展快于江蘇及全國的大背景下, 第三產業發展滯后嚴重制約了產業結構升級, 也極大影響了增加值能耗的進一步降低, 因此重點發展耗能低、排放少、就業稅收貢獻大的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 努力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逐步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成為新形勢下南通市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的主要途徑。南通市服務業今后的發展戰略重點是:服務于南通支柱產業的生產性服務業;與上海、蘇南等特大城市接軌或聯網的現代服務業;城市化延伸型服務業;特色服務業。 (石憶邵等, 2005) [10]

3.2.2 按照限制整合與提高的原則調整工業內部結構

工業經濟的結構調整對南通市整體經濟的運行與發展正產生出日益重要的影響。 (管懷鎏, 2006) [11]從第二產業內部來看, 重工業的能耗水平高于輕工業1倍多, 因此進一步降低重工業的能耗狀況是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徑。具體來看, 對于高能耗產業應適當限制其發展, 控制其產量, 并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促使其適當集中, 從而整合資源, 優化產業布局, 做大產業規模, 提高產業集中度, 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紡織、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 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積極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和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 不斷提高新興低耗能、高附加值的產業比重, 提高第二產業經濟發展的質量。

3.2.3 調整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應一如既往的堅持節能減排戰略, 進一步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工業企業, 尤其是重點能耗企業。技術進步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影響能源消耗: (1) 通過開發節能產品和推廣應用節能技術降低能耗; (2) 開發替代性資源, 降低現有能源的壓力。 (劉滿平, 2006) [12]因此應加強技術改造, 盡快淘汰落后的工藝和技術, 積極采用先進工藝技術與設備, 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降低消耗, 減少浪費, 加大能源重復利用水平。同時還可依靠必要的法律規范, 加強政策引導和執法監督力度, 從法規政策上對企業采用新技術予以獎勵, 對采用落后的高耗能的設備進行必要的懲罰等。應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 相應的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 積極開發利用風電和熱力等清潔高效能源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南通工業經濟論文范文第4篇

2、文化生態學視野下的幼兒園傳統文化課程建設

3、新形勢下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研究

4、論培育“工匠精神”的落腳點

5、德加與印象派繪畫風格的多樣性呈現

6、中國船舶業及其產業結構優化分析

7、傳統戲曲融入幼兒表演游戲的策略研究

8、模塊式互動教學在高校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9、緊跟時代步伐的理論力學教學改革研究緊跟時代步伐的理論力學教學改革研究

10、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11、恒牙活髓切斷術的治療效果研究

12、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創新教育改革實踐

13、強化公共衛生體系,產業用紡織品將成新新增長極

14、基于Proteus的微機原理實驗教學改革

15、對接研發需求,攻克共性關鍵技術

16、病人一旦氣管切開,就沒救了?

17、基于云技術的高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共享研究

18、版權法語境下印刷機的古今之變

19、神經生長因子與被動運動對失神經大鼠骨代謝指標的影響

20、地方院校建筑測繪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1、基于jBPM的查收查引綜合服務平臺設計

22、淺談“電路”教學改革

23、“六書”說在小學語文生字教學中的運用

24、基于社會語料資源的日語學習APP開發與研究

25、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對策思考

26、政產學研合作及其區域價值研究

27、ICU氣管切開重癥患者的人文關懷護理

28、基于四個回歸探索“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的教學

29、“長勿相忘”的綺色佳聚會

30、以“母體學?!弊鰠⒖?/p>

31、平面海報設計中的圖形創意

32、基于仿真技術的三坐標測量工程訓練

33、《大都會》:欲望下的人物悲劇

34、基于學生數學自學能力差異的培養途徑探究

35、淺析順應論在秦腔翻譯中的應用

36、企業轉型升級下的區域資源共享平臺服務研究

37、基于卓越工程師目標的教學策略改進研究

38、情在智中生,智在情中求

39、探尋新時代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新發展

40、新媒體時代關工委參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淺探

41、2011江蘇科協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工作會議召開

42、新聞實踐教學的突破與創新

43、基于MOOC的電力電子技術教學模式構建的研究

44、期待教學從表層走向深入

45、喉罩麻醉在兒童腹腔鏡腹股溝斜疝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46、常州宏大:引領世界智能化潮流

47、“教教材”與“用教材教”之辨析

48、系統抽樣中的一點代數應用

49、“互聯網+”對分共享云平臺下的大課堂教學改革探索

南通工業經濟論文范文第5篇

一、南通土布蘊藏的重要價值

南通色織土布作為民間傳統工藝, 其文化底蘊與藝術價值深深地根植于中國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中, 是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是民族文化的遺傳基因。在當代探索南通土布的歷史價值、工藝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有助于加深我們對這一傳統技藝的認識, 理清傳承與發展的思路。

(一) 南通土布的歷史價值

據史料記載, 南通棉紡耕織技術源自江南, 經由崇明北路、海門外沙一帶逐步向西北遍及蘇北全境。明清時期, 南通是我國重要的棉產區, 鄉間幾乎每家每戶都紡紗織布, 棉紡織品近銷蘇、浙、皖、魯, 遠銷東北三省、西藏、新疆及南洋。[2]19世紀中葉, 江南傳統手工棉紡織業在戰亂洗劫、外資入侵、洋布盛行等重創之下趨向衰弱。1895年, 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在南通興辦大生紗廠, 早期實施“棄布就紗”、“寓工于農”戰略, 將工業紗線生產與農村棉墾、家庭手工紡織有機結合, 實現了地區資源的優化配置, 工業與農業的和諧發展。“布暢紗銷旺”, 極大推動通海地區紡織業振興, 從而創造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奇跡, 帶動南通城市、交通、水利、教育、慈善等事業的發展, 成就了南通“中國近代棉紡第一城”的美譽。據嚴中平《中國棉紡織史稿》記載, 1899-1913年期間, 南通大生紡織有限公司是同期19家紗廠中唯一成功的企業。正是由于南通發達的鄉村土布經濟基礎, 才催生了南通近代機器紡織工業的發展。南通的歷史就是一部紡織業發展歷史, 城市的文明進步都曾基于紡織業的發展與繁榮。

(二) 南通土布的工藝價值

傳統南通色織土布外觀風格、工藝技術頗有地域特色, 天然原棉材料自然環保, 手紡紗粗細不均, 藍白主色調形成的線條與色彩的變化, 經過不同經緯組織交錯織造, 產生其鮮明的節奏感和質地美, 是現代紡織面料所難刻意模仿的。

據考證, 南通民間土布染織技藝是我國700多年棉紡織技藝唯一保存完整、流傳有序、延續至今而宗脈未斷的杰出代表。[3]“手工提花技藝如“蘆扉花”、“皮球花”、“葡萄紋”、“雙喜布”“百子被”等與元明時期的“綜線挈花”江南棉紡提花技術一脈相承, 可認定為黃道婆時代創設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經典紋樣的唐宋遺風。”松江一帶流行十二躡十二綜提花技藝所織造團窠紋樣、百壽圖等著名紋樣, 在宋元時期曾經盛極一時, 成為皇室御用織品, 明孝宗時期因“耗工糜貴”被“首罷之”, 而天下遂絕。而這一古老民間染織絕技在匿跡500多年以后, 如今卻在南通“海門人”聚居地薪火相傳數百年。南通土布能夠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與其深厚歷史淵源和獨特工藝傳承有著重要的關系。南通色織土布織造工藝精湛、地域特色鮮明, 堪稱民間染織技藝之瑰寶。

(三) 南通土布的文化價值

“對于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 文化的傳統非常重要, 它不僅標志著國家民族文明的高度, 并且會促進著它的上升和發展。”[4]傳統工藝作為民族文化遺產的一種非物質文化形式, 歸根結底展現了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所特有的底蘊, 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集中反映。[5]

南通色織土布的紋樣題材來自生活和自然。幾百年來, 南通色織土布的織造工藝一直在吸收改進, 以點、面、線的構成方式對自然界的美進行高度概括、提煉, 從而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紋樣??棽歼^程中, 復雜的織造工藝沒有任何圖紙和文字記載, 全憑織造者的智慧和記憶, 織造者手、腳、眼、腦密切配合, 不能有絲毫疏忽, 否則就產生瑕疵。土布織造的過程猶如戴著枷鎖的舞蹈, 土布織造技藝展現了南通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創造變革、樂觀積極的風貌, 這也是蘊含在土布背后, 比任何技藝更重要的精神財富, 是我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集中體現。[6]

(四) 南通土布的經濟價值

在產業革命機械化進程中, 西方國家的傳統民間工藝損失嚴重。近年來, 西方國家廣泛興起的民間熱也能夠說明傳統于今天依然有重要的價值。天然質樸的器物不僅是人們生活的點綴, 也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慰藉, 從而成為高端生活品質的標志。南通色織土布具有手工織造、純棉質地、民族風格三大特征, 契合了當今社會追求天然環保、個性品味的消費趨勢, 具有良好的經濟開發前景。

然而, 由于南通色織土布受到手工織造、產量較低、幅寬較窄等因素的影響, 必然會導致成本過高的缺陷。若以其為原料, 產品設計則必須體現獨特的文化品位、高品質的工藝質量, 既符合現代時尚的審美, 又具有一定的生活實用價值, 由此才能實現產品的高附加價值, 以保證南通色織土布在高成本情況下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二、南通土布創新應用的思路

目前的南通土布制品往往只使用單一面料或單一材質, 難免顯得拘謹而又缺乏變化, 受眾面相對狹窄, 不利于南通土布的傳承和發展。將南通土布與其他材料相結合, 特別是與南通本土的特色工藝相融合, 有助于突出土布材質的特性, 增加質感的對比, 從而為土布的設計應用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一) 南通土布與現代織物材料相結合

不同的面料質地、組織結構的不同, 會形成不同的視覺感受, 進而形成不同的心理反映。例如, 棉質材料色澤柔和, 具有自然樸素的情感特點;絲綢織物質地細膩, 光澤柔和, 具有華麗優雅的貴族氣息;皮革面料則硬朗帥氣、挺括有型。將色織土布與這些現代織物材料結合使用, 不僅能增強材質對比、豐富面料質感, 還可以打破原有的視覺心理感受, 在細膩與粗獷、緊密與疏松、柔軟與挺括中形成觸覺和視覺差異, 又是充滿變化和創造, 從而增加色織土布制品的層次感和個性化。

南通土布與棉麻類織物在材質感上比較類似, 都具有自然淳樸的風格特征。以素色的棉麻布配合格紋條紋的土布, 色彩相互關聯, 形成素色與花色的對比與和諧。色織土布與絲綢的拼接使用, 材質上反差較大, 一個光潔細膩, 一個粗獷質樸, 只要注意色彩統一就可以贏得和諧的效果。牛仔面料雖然也是一種棉質地材料, 牛仔面料向來給人一種狂野不羈的藝術感受, 色織土布與牛仔面料組合, 能產生有別于原始面料的自然恬靜風貌。南通土布與皮革或仿皮材料組合, 會產生特別的質感碰撞。色織土布與蕾絲花邊組合, 則會在質樸中多添一份甜美氣息。

(二) 南通土布與區域特色材料和工藝相融合

南通自古就有“棉產之鄉”、“藍染之鄉”“鉤針之鄉”的美稱, 將南通色織土布與地域特色的藍印花布、藝術印染、海安鉤花等特色工藝產品結合起來, 會形成獨具南通地域特色的產業集群, 不失為一條相互促進、共謀發展的新思路。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項目, 南通藍印花布制作始于明代, 是南通民間藝術之瑰寶, 基本上保持著人工手紡、手織、手染的工藝特色。傳統南通藍印花布紋樣組合的構圖飽滿、圖形以偶數對稱, 多而不繁、滿而不亂, 格調清新、樸素高雅。但其發展現狀與南通土布一樣也不容樂觀, 主要面臨著產品單一、固守常態、缺乏創新、缺乏對現代生活的融入、作坊式的加工形態、產品生產設備落后等等難題。如果將藍白色紗交錯形成條紋格紋的南通土布與藍印花布兩者結合使用, 雖然材質圖案有別, 但色調是一致的, 將圖案與色塊、紋樣與條格靈活組合拼綴, 從而營造出一個淳樸自然、絢麗多姿, 且又和諧統一的藍白藝術世界, 不失為兩者相宜的設計。依托本土民間藝術資源, 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藝術實用家紡用品、生活用品、紀念品等方面既有一定經濟價值、實用價值, 又能形成地域文化的優勢集群和協作互助, 促進非遺技藝的共同回歸。

扎染是南通海安具有傳統特色的印染工藝。近年來, 以海安華藝為代表的一批南通現代扎染企業, 在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繼承和發展中, 逐步形成與國際主流時尚需求相適應, 并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藝術染整形態, 成為目前國內現代藝術印染行業的領跑者?,F代藝術印染不同于傳統扎染、蠟染、藍印花布印染和工業印染, 而是創造性地將中國傳統印染工藝與現代紡染科技、藝術審美和數碼處理技術相結合, 形成獨具差異化和創意精神的全新工藝表現形式。將南通土布與藝術印染結合, 可以極大地豐富色織土布的視覺效果和應用手法。色織土布既可以與完成藝術印染的材料直接組合使用, 也可以與待染材料結合, 先完成成品或半成品設計制作, 再使用藝術印染手法加工處理。

“海安鉤針衣”由“發髻網”發展而成, 是海安當地傳統手工藝和重要家庭副業, 有著悠久的歷史, 至今已傳承百年, 也是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靈巧的村婦們憑一根小小的鉤針、一些普通的棉線、絲線, 就能鉤編出幾十種花型圖案, 并連綴成毛衣、連衣裙、披肩、手套、鞋帽等服飾品。將傳統海安鉤針技藝融入南通土布制品設計中, 以土布做基本素材, 充分利用海安傳統鉤針技藝制作精美的鉤織花朵做為裝飾或做恰當的鉤邊處理, 可以使土布制品更加細膩別致, 從而實現南通土布與海安鉤針技藝的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

三、結束語

南通土布染織技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民族文化的精華。研究其歷史價值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南通土布的發展歷程, 為進一步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研究其工藝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則我們在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 認識到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緊迫性和可行性。創新和使用既是最好的保護, 將南通土布與現代紡織材料相結合、與區域特色材料和工藝相融合是實現南通土布傳承與發展的有效路徑。后續研究可以聚焦于土布創新產品的開發及土布品牌的打造, 不斷增強這一古老技藝的附加值。

【相關鏈接】

南通瀕江臨海的地理位置, 孕育了南通獨特豐厚的耕織文化歷史底蘊, 成為全國著名的藍染之鄉、棉產之鄉、土布之鄉。這里的種藍制靛業, 明嘉靖間“歲貢 (土靛) 達三千五百斤”, 為當地重要朝貢特產。這里的植棉業, 乾隆間就由“沙花”發展為“通花”, “刀韌絲長, 冠絕亞洲”。這里的土布業, 嘉道間已由“稀布”而“尺套”, 進而為“通海大尺布”。數百年來, 當地棉鄉男耕女織, “家家習為恒業”, 史有“木棉花布之產甲諸郡”之稱。19世紀末, 南通土布以其精湛的手工織造、獨特的工藝印染以及粗厚堅牢、經洗耐著的特性享譽海內外, 成為地方一大特產, 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遠至日本、南洋群島諸國, 年銷量高達1700萬匹以上。二十世紀初葉, 南通土布的興盛奠定了大生紡織企業的成功崛起, 共同創造了近代南通社會與經濟的歷史輝煌。

摘要:南通土布染織技藝是我國棉紡織發展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對我國近代紡織工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如今, 這一古老技藝卻面臨消亡的困境。文章在分析南通土布所蘊藏的歷史價值、工藝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基礎上, 從南通土布與現代紡織材料的結合, 及與南通本土特色產品和工藝的融合角度提出了創新與傳承的思路。

關鍵詞:南通土布,價值分析,材質創新,地域特色

參考文獻

[1] 高月梅, 姜生.基于可持續發展的南通色織土布產品市場定位研究[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 (4) :8-12.

[2] 林舉百.近代南通土布史[M].南京: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 1984:7.

[3] 姜平.南通土布的歷史淵源及其貢獻[J].南通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08, 24 (2) :86-91.

[4] 張道一.張道一論民藝[M].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8:36.

[5] 周麗靜.南通地區民間傳統色織土布工藝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 2010.

南通工業經濟論文范文第6篇

(一) 以宣傳培訓為“基礎點”, 努力實現專項資金政策信息對支持對象的全覆蓋

為了實現政策信息對支持對象的全覆蓋, 我們針對進出口企業量大面廣、政策經常調整變化、企業經辦人員流動頻繁等影響專項資金政策落實的情況, 堅持將宣傳培訓作為重要的基礎工作常抓不懈。在宣傳培訓過程中, 努力實現“四個化”:一是宣傳培訓常態化;二是宣傳培訓方式多樣化;三是宣傳渠道廣泛化;四是培訓內容深度化。

(二) 以正確處理重要關系為“落腳點”, 努力強化專項資金的政策導向

一是穩增長與促轉型的關系。專項資金支持的內容, 既有側重于幫助企業應對目前困難、支持穩定增長的內容;又有側重于長遠發展、支持轉型升級的內容。

二是培大育強與扶微助小的關系。既注意對大企業、龍頭企業、重點企業的支持, 如實行“一企一策”政策, 為需要重點培育、支持的大企業量身定制政策;又注意對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給予扶持, 如在一些支持內容上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三是直接支持與間接支持的關系。在長期堅持對企業直接支持的基礎上, 近年來, 我們積極探索間接支持方式。如對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給予支持。通過支持公共平臺強化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 從而為相關企業提供發展所需的相關服務。又如對出口基地給予支持, 通過提升出口基地的整體功能來間接促進基地范圍內企業的發展。

四是開放型經濟各領域的關系。市級財政對外貿、外經、外包等領域都有相應的支持政策, 有力地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的整體聯動和協調發展。

(三) 以加大地方財政投入為“突破點”, 不斷增強專項資金的政策合力

以2004年在全省13個省轄市中率先出臺出口信用保險支持政策為起點, 十余年來, 我市市級財政對開放型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一是支持范圍逐步擴大。2004年以來, 我市先后出臺了支持利用外資、外貿、外經、服務外包等方面的資金政策, 形成了支持開放型經濟的專項資金政策體系。

二是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從投入資金看, 2004年不足100萬元, 而2012年已達到6900多萬元, 2013年達到近9000萬元, 接近國家和省下撥專項資金的總和。

三是支持內容定位科學。支持內容與國家、省級專項資金實行錯位支持, 努力體現地方特色。

四是支持內容與時俱進。緊緊圍繞不同階段國家對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和我市的實際情況, 適時出臺或完善資金政策, 以不斷提升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2014年市政府在保持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中, 進一步加大了對穩定外貿增長的支持力度。為了進一步加快“走出去”轉型升級, 市委、市政府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走出去”轉型升級建設外經強市的實施意見》, 決定“從市本級產業發展資金中安排專項資金, 加大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力度”, 對境外直接投資、境外重點園區建設、培育本土跨國企業等方面給予支持。

(四) 以完善項目材料審核機制為“關鍵點”, 著力夯實規范專項資金管理的基礎

對項目申報材料的審核是確保專項資金使用規范合法的關鍵。在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材料管理方面, 我們堅持簡化手續和嚴格程序并舉。

簡化手續就是從減輕企業負擔出發, 對部分項目實行“免申報”制度。即對掌握項目情況且直接掌握相關申報材料或可以間接統一獲取相關信息的項目, 由相關處室負責統一收集、提供申報材料, 有關企業不需提供申報材料。2013年, 市級專項資金免申報項目占項目總數的比例達60%。

嚴格程序就是強化項目申報材料的審核程序。目前, 對由市本級進行最終審批項目的審核流程是:區級商務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初審, 市商務局有關業務處室根據業務分工對相關材料進行審核, 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審計, 市商務局財務審計處復審, 市、區兩級商務、財政部門的相關人員聯合組成工作班子審核。每個審核環節都有不同的關注點。對申請金額較大、申報材料相對復雜的申報材料, 組成專家組對中介機構的審計報告進行復核。為強化項目申報單位的申報責任和基層審核單位的審核責任, 推行申報與審核承諾制, 即申報單位對申報項目、材料的真實性作出承諾, 基層審核部門對企業申報項目的真實性審核后作出承諾。

(五) 以商務、財政部門的密切配合為“支撐點”, 確保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多年來, 我市商務部門與財政部門密切配合, 真正實現了專項資金的及時、足額兌現。

一是盡量縮短審核周期。在確保審核質量的前提下, 加快各環節審核進度;二是商務部門主動做好資金撥付的基礎工作;三是財政部門盡量減化手續、縮短內部工作時間。如取消了企業提供專項資金收款收據的手續;四是財政部門統籌調度資金, 確保資金及時、足額撥付。

二、量質齊升, 專項資金政策助推開放型經濟健康發展

(一) 以結構逐步優化為主要標志, 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明顯進展

一是外貿主體結構不斷優化。2013年末, 我市有出口實績企業4 639家。大戶和骨干企業明顯增加。其中3家企業進出口超過12億美元, 42家企業進出口超億美元;28家企業出口超億美元。企業進出口平均值為640萬美元。

二是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傳統優勢產品出口穩中有升。新的競爭優勢產品的創建取得明顯效果。目前, 全市擁有2011~2013年度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24個, 2012~2013年度市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46個。

三是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2013年新興市場和周邊市場出口實現快速增長, 對東盟出口增長34%, 對大洋洲出口增長44%, 對非洲出口增長25%, 對俄羅斯出口增長8%、對中東、印度出口增長16%。對新興市場出口占比同比增加2個百分點。

四是出口產業結構顯著優化。船舶、海工、家紡、電動工具、體育健身器材、光伏、服裝等特色出口產業集聚度顯著提升。我市還擁有多家省、市級出口基地。出口基地和出口品牌企業的龍頭骨干作用日益凸顯, 各級出口基地的出口總額約占全市出口總量的60%。

結構優化帶動了進出口規模的持續、高速增長。今年1~6月, 全市進出口總額為159億美元, 同比增長18.9%, 增幅高于全省13.7、全國17.7個百分點, 增幅在全省外貿五強市中繼續位列首位。

(二) 以覆蓋面顯著提升為主要標志, 出口信用保險對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杠桿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在省、市兩級財政支持政策強有力的支持下, 我市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發展迅速, 對促進開放型經濟穩定增長、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 我市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企業達到823家, 通過信保支持的出口額達到33.5億美元, 對一般貿易出口的覆蓋面達25.8%。信保項下的融資額達到16.4億元。信保機構全年向出口企業提供資信報告2000多份, 處理可損案件67件, 幫助企業追回海外欠款近7000萬元, 賠付賬款1532萬元, 單筆賠付金額達581萬元。通過買方信貸、出口特險等產品組合, 幫助一批骨干船廠成功搶接了一批新訂單。

(三) 以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為主要標志, 企業“走出去”在較高平臺上取得新突破

我市對外經濟合作工作多年來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在全國也具有重要影響。對外直接投資持續高速增長。省級境外產業集聚區建設推進順利。2013年對外承包工程各項指標在省內全面領先。海工成套項目成為對外承包工程突出亮點, 全年新簽海工等大型成套項目合同額7.72億美元, 占工程合同總額的46%, 且大多采用設計——采購——建造 (EPC) 總包方式。新派勞務人數、對外勞務服務平臺系統備案人數和參加培訓人數均列全省第一。外經主體實力不斷增強。全市對外承包勞務經營權企業發展至68家, 位居全省地級市之首。4家企業入選“江蘇省建筑外經十強”, 同時入選“ENR國際承包商250強”。

(四) 以業務規??焖僭鲩L為主要標志, 服務外包取得跨越式發展

今年上半年, 全市新增服務外包企業68家, 服務外包執行金額24.79億元, 同比增長37.7%, 從業人員31000人, 比上年底凈增近3000人。載體平臺建設和品牌創建成績斐然。圍繞做強生物醫藥研發、船舶設計、家紡設計、呼叫產業四大板塊, 高標準規劃建設專業示范園區。目前, 我市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區已達5家, 位列蘇中、蘇北首位。擁有3家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五) 以公共服務功能初步發揮為主要標志, 外經貿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上一篇:通信公路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氣象新聞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