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核心網站評價分析論文范文

2024-03-15

核心網站評價分析論文范文第1篇

一、信息時代的協同教育國內外發展現狀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人生成長的幾種最重要的教育方式。而在學校教育階段,如何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聯系,共同實現協調、補充和合作,達到最優的教育效果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美國和一些發達國家,網絡與通訊等先進的科學技術已成為學校、家庭和社區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美國和加拿大等歐美國家,已構建了支持學校、家庭和社區教育的較為完善的社會教育信息服務網絡系統,為學校、家庭和社區教育開辟了“家校合一、以人為本”的新環境。

我國歷來對學校和家庭的協同教育都非常重視,如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學?!钡确绞?,使教師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和學生在家中的表現,使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與表現,從而家長與學??梢詤f調、同步,對學生進行有針性的、有效的教育。另外,在社會或社區中所設的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社區圖書館、博物館等教育場所,這些場所開設的活動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

隨著科學技術迅速發展,采用互聯網、移動通信技術搭建起來的家校信息互聯平臺,能非常方便地滿足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信息需求,促進相互之間的信息溝通。社區中的各種教育資源包括社區教育網絡資源,既能為社區人員提供終生教育服務,也能為學校教師與學生提供有效的服務,相互補充提高教育效果。

 近十年來,國內對于協同教育的技術支撐平臺也開展了許多相關研究。2002年,中央電教館“‘家校直通車’研究和應用”正式立項為“十五”教育技術研究課題;2004年4月,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主辦、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等單位協辦的首屆“家?;有畔⒒脚_”應用研討會在無錫市舉行,研討會就如何利用信息化家?;ヂ撈脚_提高學生成績及加強對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等進行了探討。2006年開始,我國許多研究專家明確提出要將“以互聯網技術為主,延伸移動數據方式,構建信息互動與協同教育資源整合的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學校、家庭、社區協同教育平臺”提升為協同教育的研究重點。由華南師范大學李運林教授主持、深圳陽光通教育技術研究中心組織申報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學校、家庭和社區協同教育研究》課題立項為教育部中央電教館“十一五”規劃的重點課題。自該研究課題開展以來,許多研究者相繼開展基于網絡平臺的協同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該課題組設計、深圳市陽光通教育技術研究中心負責開發制作的“陽光通協同教育平臺”是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該平臺已在“十一五”全國教育技術研究重點課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學校、家庭和社區協同教育的研究”的各實驗學校中應用。從2006年9月起,廣東、廣西、海南、江西、湖南等省市(區)各實驗學校分別依托該平臺開展了各子課題的試驗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湖南懷化市懷鐵二中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協同教育’課題研究”帶動了懷鐵二中其他課題的研究;對該校教育、教學實踐產生了廣泛的實踐影響;推動了懷鐵二中辦學環境的建設以及帶給了懷鐵二中豐富的教育教學研究經驗(李占平)?;谠撈脚_,國內其他試驗學校也相繼獲得并總結了相關研究成果。

從以上現狀分析中得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學校、家庭和社區教育”仍然是一項較新的研究課題。伴隨協同教育支持技術的逐漸成熟,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協同教育將有望成為未來信息化教育的主流。對基于網絡平臺的協同教育展開更多更全面、系統的研究,讓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教育將是我們值得展開研究工作的方向和重點。

二、信息時代協同教育新理念

基于以上網絡協同教育平臺設計的目標、原則,功能實現及系統設計的分析,筆者總結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協同教育平臺的教育核心理念。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傳統教育的模式、方法、策略、理念等均發生了重大變革,而基于網絡平臺的協同教育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滋生和發展起來的新型教育模式和理念,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信息時代的現代化教育為宗旨的。信息時代協同教育體現的新型服務理念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運用信息技術形成教育合力,優化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

首先,兒童和青少年教育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既不是學校單方面能夠完成的,也不是家庭或社區單方面能夠勝任的,必須三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學校、家庭和社區相結合的良好教育環境,充分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促進兒童和青少年在德、智、體、美等諸方面的最佳發展?;诂F代信息技術的學校、家庭、社區協同教育平臺是以先進的協同教育理論為指導,為廣大的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建立的一個功能強大、高效實用的學校、家庭和社區互動、協同教育的基礎技術平臺,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在新形勢下和新的育人環境下,目標一致、功效顯著的協同教育體系,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教育合力體系。

其次,利用這個網絡新生的載體,構建家庭和學校相結合的教育網絡的管理模式,能使學校教育工作優化,從而促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系統化、科學化、網絡化。

第三,從事學校教育的校長與教師在設計實施一套學校教育的方案時,運用網絡協同教育平臺便于取得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配合,克服來自家庭、社會的負面影響與干擾,加強來自家庭、社會的正面教育的配合,從而提高整體教育的質量與效果,也就是通過協同教育平臺提高教育整體的質量與效果。

2.運用信息技術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信息時代,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為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已向教育教學理念提出了挑戰。陳至立同志說過,實施素質教育重點是要改變教育觀念,改變傳統教育的教育手段,“要把現代教育技術當作整個教育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可見,現代信息技術在素質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是促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穩步提高的重要途徑。

協同教育網絡平臺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改變以往學校、家庭、社區三大教育系統相互割裂、缺乏配合的弊端,掃除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盲區,為孩子的全面發展創建良好的外部環境,使孩子的知識教育、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能夠得以和諧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3.服務于特殊教育,解決教育難題,縮小教育不平等差距

華南師范大學李運林教授主持、深圳陽光通教育技術研究中心組織申報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學校、家庭和社區協同教育研究》課題的子課題列表中,還明確列出以下兩個子課題“特殊家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協同教育的策略研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問題學生’的協同教育的方法與策略研究”,基于網絡平臺的協同教育,以其自身獨特的開放性、優越性,可以服務于傳統教育不能服務的特殊教育群體,例如:解決殘障家庭子女的教育困難問題、對問題學生的特殊教育和輔導、解決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困難問題等等。不僅覆蓋了特

殊性,掃除了一些教育盲區,而且還解決了教育不平等的難題,使得流動人口子女的就學問題、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問題、特殊學習者的心理教育等問題有了初步的實行和改善的措施,逐漸縮小了教育不平等的差距,使教育公平的實現指日可待。

4.運用網絡協同教育平臺擴大教育范圍,為終生教育服務

人的一生接受各種教育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從胎兒至入學校前的學前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在家庭教育系統內,接受家庭教育,但家庭必須利用社會資源,實現大量的社會協同家庭教育;二是從進小學至大學的學校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在學校教育系統內,接受學校教育,但學校必須加強與家庭聯系,實現家庭協同學校教育,學校還要把社會資源請進來,或者將學生帶到社會中去實現社會協同學校教育;三是從學校畢業后走向社會工作的學校后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在社會教育系統內接收社會教育,比如大眾傳媒的教育和社會舉辦的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教育等。至于社會利用學校資源進行學校后階段的學校協同社會教育,近年在世界范圍都有飛速的發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人類知識總量迅速增長,人類知識翻一番的時間和知識老化的周期都日益縮短,因此,對學習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提高學習能力擴大學習容量,縮短掌握知識的過程,必須不斷地學習,離開學校后還要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所學的知識。要滿足這些要求,三大教育系統必須更多地交叉滲透,采用多種形式的協同教育,使學習者利用更短時間學習更多知識,特別是使學習者在離開學校后還有機會和條件繼續學習。為了開展工作后的繼續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滲透更多了,邊界更模糊了,如近年社會組織的自學考試教育,網絡學院面向全社會開辦的學位教育,社會、學校單獨或聯合開展的各類職業技術培訓等等??傊?,協同教育為人類終身教育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天地,更是未來教育的新領域。

三、信息時代的協同教育網絡平臺的功能實現

基于網絡平臺的協同教育的新型服務理念為網絡協同教育平臺的設計提供了理論支持,該網絡協同教育平臺設計的基本目標、運行模式以及實現功能如下:

1.平臺設計的目標

南國農教授指出信息時代的成功協同教育,不能沒有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必須實現現代教育理念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該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新型的協同教育模式,以服務教育為宗旨,以協同教育為主題,探索學校、家庭與社區三位一體的協同教育規律,促進教育質量和效果的提高,為終身教育開拓新的領域,以實踐來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2.平臺的運行模式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學校、家庭、社區協同教育平臺是以互聯網絡為主,延伸移動數據業務和PSDN網絡。采用WEB方式的B/S結構,可以建立支持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鐵通寬帶聯結的分布式服務器運行模式,在移動數據(短信)方式上同時支持全國網關的所有GSM/GPRS/CDMA/PHS移動終端用戶。

3.平臺實現的主要功能

依據平臺的設計目標,該協同教育平臺應具有以下功能:第一,通過網站學習掌握協同教育的理論與方法,為家長和老師提供協同教育的理論、方法、策略等指導;第二,通過網站與平臺,實現家校之間的信息溝通以及查詢管理;第三,為老師、家長和學生提供課件、教學案例、多媒體素材等優質教學資源,實現教育資源的互動和共建共享,整合可共享的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與效果;第四,通過該平臺,使家庭、學校以及社區三方面都協調同步地發揮教育合力作用,給學生們建立一個全面、健康的生態化的教育環境,打通素質教育及終身教育的優化通道;第五,利用平臺還可建立學生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檔案庫以及孩子成長過程的檔案,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制度,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具體的功能實現基于以下模式:

基于網絡平臺的協同教育功能模式

基于以上協同教育平臺的設計目標與原則及實現的主要功能和功能模式,對該平臺的系統設計可根據不同的實際對象細化并設計不同的模塊單元:例如家?;ヂ撃K、家社互聯模塊、校社互動模塊,這三大模塊之下,其中又可設置學校社區模塊(教師模塊);家長社區模塊;學生模塊;愛心教育模塊(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兒童群體關愛教育等)。

綜上所述,信息時代,成功的協同教育,不能沒有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必須實現現代教育理念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各種類型的協同教育的數量會越來越多,協同教育在提高教育質量、擴大教育范圍、實施終身教育中會起到重大作用,協同教育的研究與發展必然成為未來教育的主流。信息時代,基于網絡平臺的協同教育理念的完善和發展還需要廣大研究者投入更多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南國農,成功協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開放教育研究,2006,(5).

[2]李運林,協同教育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2006,12.

[3][6][7]劉繁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協同教育平臺(網站)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7,(1).

[4]深圳市陽光通教育技術研究中心,陽光協同教育網LOGO.http://www.edusun.cn/index.asp.

[5]李運林,協同教育是未來教育的主流[J],電化教育研究,2007,(9):5-7.

[8]李生蘭(2003),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3:2.

[9]黃立新,技術支持的協同教育研究述評[J],電化教育研究,2008,(12).

[10]岳瑛,我國家校合作的現狀及影響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2,(3):50-53.

(編輯 王喆)

核心網站評價分析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服裝網站的綜合評價體系模型,并根據該模型對現有主要服裝電子商務網站進行了客觀系統地評價。這套評價模型對于用戶選擇使用服裝網站服務和促進網站的發展,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前景。

[關鍵詞] 服裝網站 電子商務 評價

中國網民的爆發式增長,驅動了B2C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僅2007年B2C電子商務服務網站全年總收入就達52.2億元人民幣1,其中,最耀眼的新星當數服裝直銷網站。一向被視為不適合網上銷售的服裝,在網絡銷售中取得實質性突破,市場規模達到10億元人民幣。PPG、VANCL等30余家服裝網絡直銷公司在一年間如雨后春筍般地面市或正在創辦。盡管服裝直銷網站競爭愈發激烈,但服裝網站建設和服務都存在不少局限。目前,國內外還沒有一套系統、公正的購物網站的定量評價體系。本文在層次分析法的理論基礎上,建立評價指模型,并以此對國內現有的主要服裝網站進行評價。

一、服裝網站評價的指標體系

本文把服裝直銷電子商務網站定為評價目標。服裝直銷電子商務網站是指將傳統的服裝零售業與電子商務模式相融合,采用直銷理念,借助現代網絡技術,通過供應鏈管理方式和配送體系,向消費者提供服裝信息以及通過互聯網實現服裝的在線交易。根據服裝直銷網站的定義及特點分析,從消費者體驗角度,本文把網站、產品、服務三個方面分別定義為評價一級指標,然后再分別從這幾方面出發,將其分解為更具體的二級、三級指標,最終建立一個三級指標體系,如表1。

本指標體系具有相對性的特點。相對性是指評價指標是在基本相同的條件和環境下,不同服裝直銷網站之間所進行的比較。各個指標的評價滿分均為10分。

二、基于層次分析法計算權重

權重是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內容,上述建立的服裝直銷網站評價指標體系具有清晰明顯的層次性。層次分析法的過程是對評價目標建立遞階指標體系,然后請專家對指標進行重要性的比較,構造判斷矩陣,計算矩陣的特征根,從而得出相對權重和綜合權重。

計算后的綜合權重值見表1。從權重綜合計算結果來看,目前專家認為版型、尺寸準確并符合穿著習慣(0.0750)和做工精良(0.06290)是評價產品的主要指標。網站速度(0.0536)和網站功能(0.0445)是評價網站的主要指標。有效地解決客戶問題(0.0490)和服務態度(0.0462)是評價服務的主要指標。從三級指標來看,版型、尺寸準確并符合穿著習慣、網站速度穩定等是比較重要的指標。

表1 服裝直銷網站的各級評價指標權重計算結果

三、服裝直銷網站的實際評價

根據以上指標體系和權重的計算結果,同時,建立對每一項指標的評測打分標準,就可以對現有的服裝直銷網站進行評價了。據調查,目前國內瀏覽量最大的服裝直銷網站有:PPG、BONO、VANCL、LATLAND、USHAN五個網站。利用本文指標體系和權重進行評價,就可以得出服裝網站各級指標的評價結果。一級指標評測結果2如表2:

表2 服裝直銷網站的總評測結果

四、服裝直銷網站存在的問題

在評價過程中發現,目前國內服裝直銷網站存在如下諸多問題。第一,網站建設缺乏專業性,包括設計和內容不精細、提示不明晰;第二,網站穩定性差、網頁打開速度慢;第三,營銷模式單一,大部分網站主要依靠巨量的廣告投入;第四,服裝直銷網站同質化競爭嚴重,網站缺乏特色,第五,售后服務質量水平尚待提高,退換貨困難是用戶普遍反映的問題。

本文針對上述問題提供的改善建議是:加強建設、完善網站功能;尋找和建設網站核心競爭力;注重品牌建設,加強品牌引導能力;營銷策略多樣化;優化客戶關系,提高服務質量;利用Web2.0理念,發展用戶,增加用戶黏性,如拓展個性化定制服務、開通企業博客、建立產品評價反饋系統。

參考文獻:

[1]劉興宇王彤:政府網站綜合評價方法,情報科學,2004年1期

[2]許樹伯:實用決策方法—層次分析法原理,天津大學出版社,1988

核心網站評價分析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教學網站;數據庫;可行性;網站系統;設計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互聯網的普及,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與收集信息,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特別是計算機技術更新快,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是很好的選擇,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致力于Internet在學校教育,社區教育,社會教育及在職訓練的應用與研究等。利用先進的網絡教學與傳統媒體存在很多差異,因此設計能夠符合網絡媒體特性,并能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的教學網絡系統是很有必要的。教育教學網絡系統能夠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轉變了教育觀念和學習觀念,補充了辦學條件,能夠培養信息技術網絡環境下較好的學習方法和提升學習能力。

1 教學網站系統的分析

1.1 教學網站系統可行性分析

1)技術可行性分析

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硬件: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硬件條件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其發展以令人驚訝的速度成倍發展。高配置的電腦硬件使得軟件的快速開發得到應有的保證。

(2)系統軟件:WINDOWS 系統界面熟悉,人機操作靈活,可以提供良好的開發環境。

(3)應用軟件:Visual Studio 2013、SQL Server 2012 數據庫應用軟件。

(4)技術:本系統將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構,采用ASP.NET技術實現,后端使用SQL數據庫實現數據邏輯。完成的系統需要在IIS服務器下運行。

2)經濟可行性分析

教學網站系統跟其他一些應用系統相比較,功能相對簡單,一方面,不需要購置額外的設備,相應的開發和維護的費用低,相關人員的培訓也相對簡單,需要的費用也少;另一方面,相關的運行費用也相對比較少,同時不需要進行太多的維護。

網站系統放上服務器后,相關數據在網絡上進行傳遞,可以實現數據共享,規范相關數據管理,從而減少重復勞動,提高系統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教學網站系統把計算機作為工具,通過對系統的全面管理,優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2 教學網站系統需求分析

1)任務描述

系統模塊的設計應該根據整個系統總體設計思路進行。整體設計就是基于B/S模型設計符合需求的教學網站系統。該網站系統的總體設計應該是提供給學生一個內容豐富的網絡平臺,而且訪問效率高。系統模塊應該包括課程概述、教學大綱、新聞發布、論壇留言等功能。

2)用戶特點

系統應該圍繞著用戶特點設計。將用戶分為學生和教師兩部分。學生可以登錄網站系統,瀏覽信息、查找信息、下載文件,提交作業。教師可以登錄網站輸入課程簡介、上傳課件文件、批改作業、發布消息、修改和更新消息。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論壇發帖與回復進行交流。

3)條件與限制

教學網站系統模塊的設計需要突出管理員的功能和特點,而且與普通用戶有很大的區別。系統雖然對所有用戶開放,但部分資料和功能只針對管理員開放;如管理員可以發布新聞公告,對不法用戶的刪除與資料修改等。

1.3 教學網站系統中B/S系統結構

本教學網站系統搭建了一個基于B/S三層結構的系統。這三層結構是在傳統兩層結構的基礎上,增加了Web應用服務器作為中間層。這樣的優點是,客戶端只需要安裝瀏覽器就可以訪問,而不需要安裝其他任何應用程序,這解決了傳統兩層結構在擴展性、維護性、重用性等方面的不足。

教學網站系統采用的客戶端技術為ASP.NET,服務器端為Visual Studio2013.NET,編程語言采用Visual C#,服務器與數據庫之間的通信采用ADO.NET技術。系統主要工作過程如下:首先Web客戶端通過瀏覽器連上Web服務器,經過身份驗證后下載用戶界面的到本機;然后Web客戶端通過HTTP協議發送請求至服務端,從而建立通信;與服務器建立起通信后得到相應服務的URL地址,隨后觸發此服務;服務在Web Server上運行,通過ADO.NET直接連接到數據庫服務器上執行SQL語句,并將獲取的數據生成響應內容傳給Server或將處理后的結果存入數據庫。

2 教學網站系統的設計

2.1 系統功能框架

教學網站系統是為用戶之間進行交流和聯系提供的一個平臺。利用現代的網絡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以達到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的目的。

本系統是基于WEB的教學網站系統,采用了當前的B/S結構模式進行開發,運用了ASP.NET+SQL Server 2012+IIS組合來進行開發與運行。

教學網站系統的基本功能:用戶的登錄與注冊、在線考試、考試資料管理、在線論壇留言編輯與新聞信息發布等等功能。具體功能模塊如下:

(1)教學網站數據庫模塊;

(2)用戶注冊模塊:提供用戶的登錄與注冊功能。

(3)用戶管理模塊:提供用戶信息的編輯功能,可以編輯用戶的個人資料;

(4)在線新聞模塊:提供管理員發布在線新聞功能,并對新聞進行修改、刪除等功能;同時用戶可以對新聞進行新聞檢索和新聞瀏覽功能;

(5)在線論壇模塊:提供用戶發布帖子的功能,并允許修改和刪除自己發布的帖子信息,同時用戶與用戶之間還可以對帖子進行回復,以達到用戶之間的互動交流。

功能框架結構圖,如圖1所示。

2.2 系統角色

根據教學網站系統的實際情況,教學網站系統的主要角色有管理員、學生、教師和瀏覽者,其中教學網站系統的使用者是采用管理員一級管理模式。

1) 管理員

管理員是教學網站系統的主要角色之一,主要負責新聞公告發布、在線論壇留言編輯、用戶資料、在線考試、考試資料管理等功能。

2) 學生

學生是教學網站的兩大用戶之一,具有在線發布帖子、在線考試等功能

3) 老師

老師也是教學網站的兩大用戶之一,具有在線發布帖子、考試資料瀏覽等功能。

4) 瀏覽者

瀏覽者只具有瀏覽新聞、用戶帖子和用戶回復等基本功能。

2.3 系統E-R圖

實體E-R圖表示了實體間的對應關系,它和數據流程圖一起組成了系統的邏輯模型。圖2為教學網站系統的普通用戶E-R圖,圖3為教學網站系統的管理員用戶E-R圖。

2.4 數據庫的設計

在整個系統設計中,數據庫的設計是核心,是系統能夠實現的前提,也是系統的關鍵部分,還是衡量系統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設計出好的數據庫是很重要的,那么要設計好的數據庫,就要做到對系統進行系統需求分析,根據系統的數據特點和主要功能,以及要解決的難題進行思考與設計。

3 總結語

本文根據網絡自主學習的需要,通過對教學網站系統進行分析,構思了符合教學與自主學習的教學網站。通過這樣的網站系統,教師將有關教學資源上傳到系統,共享給學生,學生可以通過這個網站系統選擇合適的方式和時間來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利于教師根據需要組織教學安排,起到良好的教與學的互動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任江明. 計算機教學網站的系統設計[J]. 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0(9):198-200.

[2] 王麗彬.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網站系統設計思路[J]. 電子商務,2012(11):55-56.

[3] 祁興華,鮑劍洋. 基于FlashPaper的教學網站文檔轉換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 辦公自動化,2012(22):59-60,16.

[4] 曹英麗,許童羽,鄭偉,李征明. 信號與系統教學網站設計與構建[J]. 農業科技與裝備,2012(10):53-54.

[5] 孫偉,劉迪昱,毛布. 高職院校教學網站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當代職業教育,2011(1):52-55.

[6] 朱文遠,金文英,潘宏程,李建平,張云. 儀器分析網絡多媒體教學網站的設計與實現[J]. 廣州化工,2015(4):207-208.

核心網站評價分析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首先從傳統網站和大數據分析平臺出發分析二者的特征,得出二者在功能、界面和內容方面的交互設計異同點。然后以用戶為中心,分析了大數據分析平臺用戶群體的角色分類和需求特征,總結出五類用戶角色在基本型、期望型和興奮型需求中的交互體驗訴求。最后結合WEB服務和用戶的特征提出能更好指導大數據分析平臺交互設計的三類原則,并進行相關設計策略和案例的列舉。

關鍵詞:大數據網站設計交互設計

引言

當今是一個數據爆發增長的時代。移動互聯網、移動終端和數據傳感器的出現,使數據以超出人們想象的速度快速增長。據調查機構估測,數據數量一直在快速增加,這個速度不僅是指數據流的增長,而且還包括全新的數據種類的增多。對于海量并且瞬息萬變的大數據來說,存儲已然不是最終目標,如何從數據中獲得包括商業價值在內的紅利,才是其真正的意義所在。

不同于過往針對數據庫的設計模式,大數據分析平臺的用戶逐漸從程序工程師演變為“開發者+數據分析師+客戶業務員+管理者”分工協作的角色模式。交互方式也從程序語言對話指令式交互演變為“文本框+按鈕+列表+N”配合各類感官反饋的自然式人機交互,設計原則逐漸向傳統的WEB服務靠近,但又體現出了大數據所帶來的特殊性。

一、與傳統Web交互設計的對比分析

大數據分析平臺作為一種基于w印的服務,隨著技術的完備和后臺包裝的完善,正漸漸具備更高的可用性和易用性,體現出更多親和力的特征。平臺本身的技術含量在逐漸增高,用戶感知到的技術難度在逐漸降低。若想進一步向傳統網站優異的用戶體驗相看齊,可以借鑒許多傳統網站的交互設計原則和設計要素,例如導航欄的設計、可分類內容的瀏覽、層次化的結構、主頁的多功能入口等。但同時也要注意大數據技術為平臺所帶來的特殊性,以及用戶群體的不同導致的需求差異。

傳統WEB絕大多數服務于c端用戶,而現階段大數據分析平臺面向的則多為B端(企業)用戶。c端用戶使用Web服務的主要目的是滿足生活的需要,例如進行搜索信息、電商購物、旅行規劃、地圖導航等,從而滿足自身認知、消費和娛樂等方面的需求。企業用戶使用Web服務則是為了滿足一定的商業目的,各類操作行為具有明顯的價值利益導向。二者不僅在需求方面有明顯的區別,在功能實現邏輯、界面布局方式、內容交互方式上也有實質性的不同。

(一)功能實現邏輯

一個功能的實現邏輯取決于完成一個任務或解決一個問題需要進行的步驟。傳統WEB服務由于其所要解決問題本身的簡易性,使得功能實現起來較為簡單。例如淘寶網的商品瀏覽功能,用戶只需簡單地滑動鼠標滾輪,便可以上下瀏覽琳瑯滿目的各類商品,想實現下一步的購買功能,只需在商品詳情頁點擊購買按鈕,確認地址信息和商品信息,輸入支付密碼便可以完成從瀏覽到購買的任務。大數據分析平臺則存在各式各樣的任務,包括數據清洗、數據集制作、策略配置等復雜過程。其所處理的是商業數據或用戶數據,這都是價值和安全性要求都極高的數據,需要操作人員對各個步驟都嚴格操作,以防出現錯誤。同時功能的實現具有一定的實驗性和風險性,需要對數據反復進行不同方式的分析,最終才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二)界面布局方式

功能決定了界面所搭載的信息內容和所需要的圖標按鈕等操作媒介,這些內容的分布方式則是取決于用戶對內容的識別方式和使用習慣。傳統的WEB服務常采用信息輸出導向的布局方式:

1.頂部大圖Banner配合簡單的柵格來加強視覺表現力,圖片上通過疊加文字標題和簡單的信息摘要能夠輕松地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也能夠很好地滿足響應式設計的需要;

2.單頁設計配合單欄布局,比較適合主題集中且內容固定的網站,需要對留白和內容密集度進行良好的控制,否則會對用戶帶來混亂和局促不安的體驗;

3.F式布局,因為用戶常常習慣先從左到右閱讀,然后向下移動,再繼續從左到右閱讀,這種布局滿足用戶的心理模型和行為模式,因此比較容易獲得用戶的理解和認可。

在上述三種經典的傳統網站頁面布局方式基礎上,大數據分析平臺為適應大規模數據、多功能模塊和多線程工作模式常采用下列兩種布局方式:

1.信息輸入與輸出相平衡的列式布局配合全局導航,通過兩欄、三欄或者四欄的布局來對信息和功能進行區隔,如圖1。這首先是因為該類平臺信息本身的專業化程度比較高,其次是因為該類平臺用戶群體中的權限角色較多、且任務分工較為明確。每一類角色用戶進入個特定特面中之后都有可能具備不同的目的,例如在項目中心頁便有查看、監督、錄入、處理和管理等交互目的,如圖2。在策略詳情頁則有添加數據源、配置分析策略、設計可視化方式等交互目的,如圖3。

2.卡片式布局,如圖4。與列式布局的原理相同,雖然不如前者的層次展示清晰明了但是符合用戶視線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行為模式。瀏覽體驗較為快捷,同時每一個卡片可以展示內容較長的菜單或擁有次級文字內容的標題。

(三)內容交互方式

界面內容信息和用戶之間的交互主要分為輸入與輸出兩大類,簡單說就是內容的錄入和反饋信息的呈現。網站比較傳統的交互方式是以鍵鼠組合為主,通過鼠標的單擊、滑動和鍵盤的打字、命令快捷鍵來完成輸入的交互,網站則常常通過靜態圖片和文字組合的方式來完成信息的反饋呈現。區別于傳統的網站服務,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內容信息以數據為主,數據本身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研究表明,用戶對于文字文本的內容,讀過一遍只能記住20%,而對于圖片和圖像,看過一遍后能夠記住80%。數據可視化是大數據分析平臺最需要的信息輸出方式,結合動態的數據導入,可以為用戶提供科學易懂的結論。因此,可視化的交互是大數據分析平臺內容設計的核心。這種交互方式與傳統網站相比會有更多的控件交互顯示狀態,也會增加更多Pc端的交互動作,例如雙擊、左右滑動、上下滑動、拖拽和放大縮小等,而不僅僅是單擊、選中、懸浮和離開這四類交互狀態。

二、用戶需求特征分析

(一)用戶群體角色劃分

以用戶為中心是當前各類設計師最為關注的一點。大數據分析平臺目前所面向的用戶并非c端消費者,而多為B端企業用戶。相比于c端用戶利用興趣進行社交互聯的特征,企業用戶是依靠項目式的工作和企業中的職級來進行“連接”的。因此大多數B端產品都有多租戶管理系統的設計,不同用戶之間緊密合作,最終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

根據對銀聯智慧、平安科技和騰訊云等多家互聯網企業的調查研究,可以將對大數據有需求的用戶群體分為分析方和商業決策者(客戶)兩大類,前者包括管理者、開發人員、運營人員和業務人員四類,如圖5。開發人員負責開發編寫各類分析工具和策略函數;運營人員專注于數據本身,自行探索數據,從而從數據中發掘有價值的信息;業務人員利用現有的工具和函數對數據和業務進行分析,主要目的是與運營人員和客戶等多個相關方進行對接。求助于分析方的商業決策者則根據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最終商業行為的選擇,其各類行為均以商業價值為導向。

(二)用戶需求特征

根據KAN0模型,如圖6。需求可以劃分為5類,M代表Must-have,是基本型需求;L代表Linear,是期望型需求;E代表Exciter,是興奮型需求;R代表Reverse,是相反的需求;Q代表Questionable,是可疑的結果;I代表lndifferent,是無關緊要的。本文主要關注能夠代表用戶80%需求的M、L、E三類需求,并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設計。

1.基本型需求

這是用戶認為產品“必須有”的屬性或功能。在五類用戶角色中,開發人員和運營人員是擁有基本型需求最多的,他們的使用場景多為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的過程。這些人員往往來自多種專業背景,包括計算機、統計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這種專業背景帶來的是習慣性的“偏科”,例如有些用戶會長于程序語言而不擅長數據統計,反之亦然。大數據分析平臺是需要用戶綜合的分析能力,“偏科”帶給用戶的是對不擅長方面的畏懼感。每次操作進行到該步驟都會有不安全的體驗。因此需要通過設計來對這種不好的體驗進行消解或弱化。

2.期望型需求

這是產品提供超出用戶期望越多,用戶的滿意度越好的需求,這類需求的使用場景多集中在對平臺數據進行存儲和展示的部分。五類用戶角色中商業決策者、管理者和業務人員是對這部分功能查看和操作最多的。經常與人打交道的性質及商業屬性導致他們對大數據往往不了解,甚至對“機器”也不了解。因此會存在數據加密技術本身很安全但用戶仍然擔心數據泄漏、數據處理速度已然很快但用戶仍然嫌棄結果呈現的速度等問題,需要通過設計良好的平衡技術本身的限制與用戶預期之間的代溝。

3.興奮型需求

這是不被用戶過分期望的需求,即使在期望不被滿足時,用戶也不會因此表現出明顯的不滿意。滿足用戶興奮型需求的意義在于其一旦得到滿足,用戶表現出的滿意度是非常高的。各類用戶角色都會或多或少存在這類比較具備情感色彩的需求,它體現在用戶在使用平臺的全生命周期中。用戶使用平臺時間越久,這種訴求會越明顯。

三、交互設計原則

大數據分析平臺作為一種Web服務,首先要滿足基本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原則。同時根據平臺異于傳統網站的特殊性和用戶群體三類需求的特征,其交互設計應滿足以下原則:

(一)安全性原則

大數據分析平臺由于所處理的數據規模巨大、技術復雜,往往會出現各類安全問題,既有外部攻擊,也有內部泄露;既有技術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術新模式觸發的新風險,也有傳統安全問題的持續觸發。從上文的基本型和期望型需求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安全性的重要性,因此安全性是大數據分析平臺交互設計的首要原則。

通過交互流程和UI優化,設計師能夠讓用戶盡可能地規避一些潛在的安全問題,即使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體驗上的障礙和不適。

1.首先對不同內容或不同功能的交互界面應該進行差異化設計

參考Google的賬號登錄流程,用戶在兩個不同的頁面分別輸入賬號和密碼信息,兩個界面并非只是更改了輸入框的標簽信息,而是在頁面布局、交互空間、功能按鈕分別進行了差異化設計,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讓用戶保持緊張和專注。這類設計思維在數據處理的關鍵界面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數據源增添、修改和刪除的界面,由于其會影響到全局的系統,因此將不同重要程度的信息進行分拆,安排在不同的界面進行操作,會讓用戶的操作體驗更有安全感。

2.其次是向用戶展示交互的關鍵流程

這不僅是導航方式的一種便捷化變體,也是滿足用戶心理模型中的可預測性。由于大數據分析的業務邏輯較為復雜,交互操作的流程往往比傳統的服務會多出很多步,一個步驟式或進度條式的流程信息展示會讓用戶明白自身所處的場景,配合對各步驟信息的校驗和提示,用戶能夠很安心地在最后一步點擊“提交”按鈕。這樣便不會由于單個頁面承載過多的功能和信息,導致用戶心理壓力過大,從而產生威脅系統安全的誤操作。

(二)時效性原則

最新的數據總是獲取商業信息、挖掘商業價值的第一手材料,這就需要數據的動態更新和實時變化,其中涉及的便是頁面的緩存、加載和刷新等交互方式。這類交互經常不是用戶能夠直觀看到的,但是會影響交互流程的流暢度,尤其是針對大數據這類規模巨大的數據集。

1.緩存是用戶等待過程中“看不見”的交互設計,是把已經加載過的數據存儲在瀏覽器中,并在下次需要重復使用的時候,直接獲取本地數據。利用這種方式,用戶在獲取數據的過程中便可以對頁面進行操作,等待新數據時還可以查看舊數據,無需長時間面對空白的界面,使界面更具有“可操作性”與“可用性”,從而減輕了獲取數據這一動作的大小和時間長短,增強了用戶體驗。

2.加載是用戶等帶過程中“看得見”的交互設計,網絡環境的好壞和數據量的大小都會直接影響加載的時間。用戶會隨著加載時間的延長逐漸變的焦慮和煩躁,為了避免這類不好的體驗,需要向用戶及時反饋頁面的狀態。如果界面的等待時間是已知的或是可預估的,那么可以利用進度條傳遞給用戶可感知的時間,能夠有效降低用戶的跳出率,提高用戶黏性。如果界面的等待時間是不確定的,可以利用樣式豐富的加載動效來填補等待的間隙。這不僅能夠轉移用戶的注意力,還可以告知用戶頁面正處于“健康”的加載狀態,避免用戶產生操作失敗的感覺。需要注意的是,加載動效不應過度設計,否則不僅會降低人機交互的流暢度,還會讓用戶對平臺產生不專業、不專注的體驗感受。

(三)情感化原則

設計師的關注點不能僅僅落在物理對象上,用戶自身的情感是更為關鍵的設計對象。在對大數據分析平臺用戶群體調研過程中搜集到最多的使用體驗關鍵詞是冷酷的科技性、嚴肅的邏輯I生和商務的操作性等。不能說這些體驗是負面的反饋,但僅僅這樣的設計很難保證用戶能夠長期開心、愉悅地使用平臺進行高強度的大數據分析工作。

情感化設計的創始人唐納德.諾曼將其拆分為三個維度,如圖7。包括本能層面、行為層面和反思層面,對應到網站交互設計中分別對應著界面的UI設計、流程設計和思維設計。通過交互設計的手段賦予冷冰冰的科技產品以情感,再通過情感去建立平臺與用戶長期穩定的關系。

1.本能層面的設計是關乎大數據分析平臺——涉及眾多數據可視化的功能——整體視覺形象的設計,也是帶給用戶第一印象和最直觀體驗的設計,要求設計師能夠制訂-一致性的、具有親和力的視覺語言,讓數據、分析工具和項目管理不再顯得乏味無趣。但同時又不能忽視科技性、商務性等用戶的原始體驗習慣,因為情感化是在功能易用和高效的基本型需求基礎上所打造的期待型或興奮型需求。

在整體視覺原則的指導下是對內容信息的設計。用戶對靜態的信息是不敏感的,需要針對靜態的部分進行差異化的控件設計。例如窗體這一控件,可以利用詳情窗體對大量信息進行分類聚合,雙擊便可以修改具體模塊或分類的項目名稱和顏色標簽;表單窗體則可以為顏色與留白相間的設計,便于滿足用戶橫向閱讀的行為習慣。同時對于信息承載壓力較大的關鍵分析界面,交互層面的信息動態設計更是必不可少的。數據概覽窗體是動態信息最多的部分,正常狀態、懸浮狀態和點擊狀態都應有不同的數據內容和展示方式的改變,例如正常狀態為整體數據的概覽,懸浮狀態則對單點數據進行高亮放大展示,同時展示摘要的數據信息,點擊后則可以通過浮窗疊層展示不同的數據詳情,易于進行對比分析。

2行為層面的設計是針對用戶想要做的事情和目標之間可能存在的全部行為和方案進行設計。辛向陽教授將人與機器系統的交互分解為五個要素,分別為用戶、行為、目標、場景、媒介。在一定的場景中,用戶通過某種媒介進行特定的行為,從而完成一定的目標,這便是一個完整的交互過程,對行為的設計是交互設計的本質。針對大數據分析平臺復雜的信息架構,一方面要通過輕薄的交互層級來避免用戶過于深陷一個復雜的交互流程中,從而減少對高科技的恐懼;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豐富的交互手勢來實現強大且有趣的功能。由于大數據分析平臺是基于網站的,因此可以將手勢轉化為鼠標的操控,例如通過拖拽預制的策略集(分析工具)來代替原始的指令輸入式交互,如圖8。增加便捷性的同時,可以讓用戶體驗到大數據分析可以像拼積木般有趣。

3.反思層面的設計是關注用戶長期使用產品所獲得的情感,對應的是用戶興奮型的需求。大數據分析平臺需要用戶仔細查看菜單選項,學習其中特定的功能,甚至系統地學習整個平臺的運作規律,而這就是反思發揮作用的地方。不同于傳統的網站服務,大數據分析平臺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和使用難度,用戶長期使用會不斷解鎖新的分析工具和數據可視化方式,從而發現數據新的價值。因此大數據分析平臺具備一定的“教育”屬性,同時用戶的適應和成長周期會遠大于傳統的網站服務。將用戶一步步的成長利用反饋的方式傳遞給用戶,其中既包括正反饋(例如用戶的分析進程平穩),也包括負反饋(例如系統不能執行用戶的分析指令)。反饋交互的接觸點有很多,既可以設計在整體的交互流程中,例如用戶在開始或結束一段完整的操作時可以通過1言息彈窗的方式來完成;也可以在眾多的微交互中對特定的交互操作設計輔助的信息提示,例如當用戶突破了某種規則或者切換了過往習慣的分析模式時進行反饋。

不同于傳統的以文本信息為主導的反饋,數據和項目導向的大數據分析平臺需要以數據信息為主導進行反饋,例如用戶成功分析了大量的數據,獎勵式的統計數據會帶給用戶一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結語

大數據作為一種新型技術,有著極大的發展前景,各類大數據分析平臺如雨后春筍一般涌入市場。這些平臺同質化嚴重,缺乏設計亮點,同時也因忽略對用戶體驗的關注所產生了各類型需求滿足不周的問題。對于B端產品來說,只有同時滿足業務與用戶的需求,才可以說是一個好的產品。高技術化的屬性和用戶體驗之間的代溝亟待交互和體驗設計師去關注,只有在平衡科技與體驗、在結合新技術與用戶的行為習慣的基礎上,才能設計出體驗更好的大數據分析平臺。

核心網站評價分析論文范文第5篇

政策實踐

國企公司治理領域的嶄新課題

當前我國國企公司治理領域存在一項嶄新課題: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

這一實踐課題源自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兑庖姟分赋觯骸鞍鸭訌婞h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國有企業章程,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創新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徑和方式?!?/p>

隨后,2015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答記者問,2015年9月23日國務院《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國發[2015]54號),2015年10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國辦發[2015]79號),以及2016年10月11日《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件,從多個角度進一步強化“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

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具有很強的政策導向性,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其直接目的是以完善國企公司治理結構為切入點,將黨對國企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內嵌于公司治理結構,在國企領域鞏固和強化黨的領導地位,提高國企公司治理水平,促進國企落實“深改”任務。該項政策的提出和實踐探索,在國企公司治理領域引起強烈反響;實質上意味著以往國企中有關黨企關系的指導方針發生重大調整:“黨企分開”讓位于“黨企融合”。

現代公司治理理念和相關制度源起西方,正式引入我國不過才二十余年時間。就我國當前公司治理的理論、制度及其實踐情況看,其成熟度和充分性均有待進一步提高。從西方公司治理學說和實踐看,“把加強黨(執政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統一起來”的提法“聞所未聞”,“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則更是“驚世駭俗”。那么,在國企領域落實該項政策,是否意味著現代公司治理的制度性顛覆和創新呢?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是否會成為政黨智慧對現代公司治理理論的新貢獻呢?如何從理論基礎、制度架構和實踐運作中落實該項政策呢?這些均是國企治理和改革所無法回避的問題。

初步探索特點與暴露的問題

近兩年以來,在國企公司治理實踐領域出現了一些案例,比較直觀反映了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初期探索過程中的特點和所面臨的突出問題。試以近期發生的兩個典型案例比較說明如下。

案例一。2016年6月2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000800)經2015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公司《章程》修正案。在該公司《章程》中,增加了“第八章黨建工作”相關內容,主要包括三節,分別規定了黨組織的機構設置、公司黨委職權和公司紀委職權以及職數等。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章程》第155條規定:“公司黨委對董事會、經管會擬決策的重大問題進行討論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p>

上述案例表明,該公司已經初步將黨的組織機構、黨委和紀委工作職責等內容納入公司章程,可以認為是落實“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的重要舉措??紤]到該公司具有國企和上市公司雙重身份,地位特殊,此次章程修改能夠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在章程中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經受了公開市場檢驗,具有現實可行性。

案例二。2017年1月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某上市公司公開發布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指出:該公司提交股東大會審議關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未獲通過。該項議案主要內容是,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省級地方黨委和國資委的相關要求,在公司章程中加入有關黨委和黨建相關章節。因該議案未經出席會議股東所持有效表決權股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未通過。

該議案表決未獲通過的理由可能是多方面的,推測其中可能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就國企中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在章程中規定黨的組織機構和黨委紀委工作職責等內容,將國企黨組織嵌入公司治理結構中,還不能完全得到絕大多數社會大眾和利益相關者的完全理解和贊同;二是可能存在該上市公司對議案的解釋說明工作不充分,會議組織工作不到位,對議案內容的解釋說明未得到與會絕大多數投票權的認可等客觀原因。但是,如果只是分析到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好像并未能揭示問題的實質。

首先,倘若該議案的精神和內容構成社會通識,能夠深入人心,能夠得到廣泛理解和支持,即便是前期溝通、解釋和會議組織工作中存在瑕疵,通常不至于影響多數股東表決通過該議案。分析表決結果,其呈現兩個重要特征:一是同意該議案的表決票接近通過該議案所需的2/3,只差4.5%左右的同意票比例;二是反對意見主要集中在持股5%以下的中小股東中,反對票比例在參與投票的中小股東中占比高達91%??紤]到該公司股權結構高度集中,且主要集中在國有投資主體及其關系人手中,因此不難判斷,反對意見主要來自社會“散戶”。雖然反對票持股比例并不高,但其個體數量龐大。該特征非常重要,這說明多數社會“散戶”對該議案并不是簡單持排斥態度,而是明確持反對態度,否則他們完全可以投出棄權票即可,沒有必要投反對票。很明顯,在這個案例中,社會投資者未能充分理解和支持明確國企黨組織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政策。

其次,是否通過加強投票前期的宣傳、解釋和說明工作,加大投票組織工作力度,就能夠保障上述議案獲得通過呢?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加強會議組織和宣傳解釋工作,可能的確有利于該議案獲得通過。但是,考慮到該公司是上市公司,其股東大會的召開需要遵循系列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履行妥當的法定程序,而且,該公司公告的法律意見書認為:本次股東大會召集、召開程序、出席會議人員資格、召集人資格及表決程序、表決結果等相關事宜符合《公司法》《股東大會規則》《網絡投票實施細則》等法律、行政法規、規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合法有效。那么,完全可以認為,該股東大會的會議組織工作符合規范性要求,并不存在違反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的地方,即該次股東大會的組織工作符合法定常規標準。顯然,將議案未獲通過的原因歸結為公司在會議前的宣傳解釋和組織工作存在瑕疵,從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監管角度看,從合法合規性角度看,是難以成立的。

協調制度創新的目標和現實

類似案例,無論是公開的,還是尚未公開的,還有很多,并在持續產生過程中。截至2017年8月中旬,據不完全統計,已有總市值超過6萬億人民幣的30多家上市國企將類似內容寫入章程。之所以選擇上述兩個案例進行比較分析,具有較好的比較基礎:都是大中型國企,都是上市公司,其章程修改的內容基本相同,其章程修改行為都需要接受公開市場檢驗。但是,上述兩個案例的結果完全不同,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不能簡單化從表決結果不同,推導出兩個公司在會議組織工作上存在顯著的差異。那么,問題可能還是出在議案內容本身。至少可以說明,還需加強工作,才能確保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這一政策得到社會大眾的普遍理解和廣泛支持。

根據一些國際性媒體的披露,國際資本市場基金經理和獨立投資人已經公開表明對該政策表示困惑,域外資本市場監管當局也對該政策表示了或多或少的擔憂,并保持高度關注。因此,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均需要對該項政策的實施作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分析和論證。

當然,因為上述只分析了兩個案例樣本,所揭示的問題可能并不具有普遍意義;隨著分析樣本的增加和分析角度的拓展,結論可能會有所區別。但是,由于當前處在政策實施探索初期,兩個上市公司案例的對比,還是具有相當參考意義的。

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政策,從中央政策層面來看,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重大成果。業界甚至有人認為,隨著該政策推進落地,極可能超越西方公司治理體系,實現顛覆性創造,在全球范圍內塑造一種嶄新的公司治理結構模式,并為全球現代公司治理體系貢獻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從既有的公司治理理論和實踐模式來看,國企黨組織融入既有公司治理結構的路徑和方法,即在國企公司治理結構中,加入黨組織后,如何實現公司治理機關之間在權責內容和協調分工方面平滑銜接,如何確保公司內部利益相關者之間實現和諧共榮,這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從政策的當前立意和傳統公司治理理論兩個不同角度來評估,其間的“鴻溝”較大,政策與實踐之間的“落差”也較大,能否通過具體實踐和理論創新落實該項政策,考驗的是解決難題的智慧。

構造基礎

明確法定地位的路徑

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政策中,包括四個基本構造要素:一是黨組織;二是國有企業;三是公司治理結構;四是法定地位。這四個要素分別界定了政策的適用主體是黨組織,適用范圍是國有企業,適用領域是公司治理結構,適用性質是法定地位。以上四點共同決定了政策的構造基礎。

目前,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要求,主要還停留在執政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層面。很多國企已經將相關政策要求轉化為章程內容。但是,根據我國《立法法》原理和精神,在政策性文件中明確“法定地位”,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在公司章程中做出規定,也并不足以明確“法定地位”。在我國當前環境下,雖然上位立法的缺失,并沒有妨礙政策的執行,但是嚴格說來,要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需要依托正式立(修)法程序,將執政黨和政府政策轉化為法律或行政法規,這也是執政黨堅持“依法治國”戰略的基本要求。

我國《公司法》第19條規定:“在公司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公司應當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痹摋l規定不足以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

理由主要包括兩點:第一,從法律文義解釋角度來看,該條雖然規定了在公司中可以設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且公司應提供必要的條件,但這種概括性規定與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且完全分屬不同層面的問題。根據法律解釋學規則,《公司法》第19條規定之內容無法反映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且無擴張解釋至此程度的空間。第二,從法律體系解釋角度來看,《公司法》第18條就工會工作進行規定,第17條就職工保護問題作出規定,第5條就公司承擔社會責任作出規定,其規范模式與第19條基本相同,均屬于概括性和倡導性規范。如果承認第19條足以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那么,豈不是要承認工會、職工、社會責任等也在國企公司治理結構中具有法定地位?這種體系化歸謬的結果,能夠非常清楚地說明,《公司法》第19條不足以作為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的法律依據。

公司法理論普遍認為,狹義公司治理結構的內容,主要包括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等法定機構的設置及其權限均衡配置等,尤其是公司機關的設置,通常認為屬于法律強制性規定,不得以約定方式予以排除或增減。雖然公司章程屬于公司“自治性”規范,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但是,如果以章程約定改變公司治理結構,尤其是以章程約定增加國企黨組織作為公司治理機關并配屬相應權力,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存在疑問。因此,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最有效的實現途徑還是通過立(修)法程序解決。

從國企公司治理體系建構的角度觀察,目前實踐中所普遍采用的在公司章程中增設黨建工作總體要求,將黨組織的機構設置、職責分工、工作任務納入公司章程的做法,的確構成落實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的先行實踐。如果該項政策的最終目標即在此,那么,落實政策的具體實踐可能就相對簡單了;如果現實實踐離政策的最終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則恐怕需要從根本上轉換政策的實施路徑。

界定國有企業的范圍

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需要明確國有企業的范圍,從而明晰政策的適用對象。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因為無論是政策,還是法律法規,其適用范圍和對象,直接關系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效力范圍。

目前,我國《公司法》并沒有規定何謂國有企業,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以及政策性文件等,往往從局部角度提及國有企業概念和范圍,但相關規定比較分散,標準不一,效力有別。為增強政策可執行性,首先需要解決的前置問題,就是明確國有企業的范圍,或者分步驟分階段確立該政策的適用范圍。

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政策,脫胎于新時期深化國企改革的大背景,需要與其他國企改革政策做好協調。在此背景下,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樣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大命題。因此,為適應市場“多層次持股關系”的常態,處理好“混合所有制”背景下企業定性問題,弄清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的適用范圍,有必要整理歸納并明確國有企業的概念和范圍,否則,極有可能造成兩項國企改革重大政策之間出現“相互掣肘”和“相互抵制”的結果。

此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尤其是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存在一些特殊情況,也是落實該項政策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例如,有部分中小型國有企業沒有黨委和紀委,只有黨支部和紀檢委員,是否也要明確黨支部和紀檢委員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部分特殊國有企業與其他國有企業之間建立了“聯合黨支部”,如何體現聯合黨支部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部分國有企業的業務管理(公司治理)關系和黨的組織管理關系分屬不同的主體,這種情況下如何協調實現黨建與治理的融合?國有企業海外分支(此處主要指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因為是適用外國法而設立,我們執政黨和政府的政策通常不可能改變外國法的規定,那么,國有企業海外分支黨組織如何建立,又如何確立其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呢?

綜上來看,國企黨組織建設的復雜現狀,決定了在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法定地位政策問題上,需要區分不同情況,通過實踐探索,分階段分步驟分情況來實施。這恐怕才是比較理性的選擇。

理解公司治理結構

由于公司治理理論界和實務界在公司治理結構的內涵和外延問題上歷來見解紛紜,因此,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必然要求澄清公司治理結構的基本含義,這是前提條件。

傳統公司法理論多從狹義角度理解公司治理結構,主要是指公司中股東(大)會(主管部門)、董事會(執行董事)、監事會(監事)和經理(經營層)等公司權力機關之間的權力分工和制衡關系。廣義的公司治理結構則內容寬泛,股權集中度、股權結構、董事會結構、經營層結構、獨立董事制度、股權變動、融資結構、社會責任,甚至企業管理等都可以納入。究竟應該在哪個層面理解“法定地位”,將深刻影響到政策的具體執行和實施效果。

從廣義公司治理結構角度探索,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所面臨的技術難度可能相對較小。只需要原則性規定國企黨組織構成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法定內容,國企黨組織參與公司治理的意見可以通過適當的管道,主要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等傳統公司治理機關進行傳導實現即可。換言之,目前在國企普遍實施的“三重一大”決策機制,根據實踐經驗進行適當總結完善后,基本可以滿足新政策要求。目前實踐中所普遍實施的在公司章程中增加黨建內容,明確黨的組織機構設置和職責分工等內容,基本就能滿足政策的主要要求。

從狹義公司治理結構角度解析“法定地位”問題,所涉及的公司法學理論和技術問題非常復雜。如果新增國企黨組織作為公司權力機關,那么,如何向黨組織配置權力?配置哪些權力?如何平行設置,如何縱向設置?平行設置中,國企黨組織究竟應與哪級公司治理機關平列?平行設置后,黨的領導地位如何體現?縱向設置中,國企黨組織是高于股東大會,還是董事會和監事會,抑或是經營層?如何保障非國資股東的利益?總之,如果從狹義公司治理結構角度理解上述政策,將導致傳統公司治理結構理論和具體規則發生顛覆性改變,國企內部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權力和責任平衡機制將有必要進行重新設計和調整。

綜上,從路徑依賴的角度考慮,選擇從廣義公司治理結構觀念出發,吸收借鑒“三重一大”規則實施落地的經驗,可能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

待解難點

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政策實施落地,涉及系列理論和操作難點。指出這些難點,對于政策的分析研判、設計論證和理解執行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傮w來說,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問題:一是國企黨組織與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權力范圍和邊界如何界定;二是國企在黨組織融入公司治理結構后,如何協調多元監督機制;三是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后,所對應的責任機制如何設計;四是如何確保黨組織決策規則與公司機關決策規則之間的有效銜接。以下重點分析后三個問題。

如何協調多元監督機制?

我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在吸收借鑒西方現代公司治理經驗的基礎上建立的。在法律制度移植過程中,本土適應性研究和改造工作做得并不充分,導致公司治理結構領域存在各項制度“疊層架屋”現象,其中尤其以公司監督機制表現的最為突出。

以國企監督體系為例。2015年6月5日,中共中央“深改組”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指出,國企監督體系中包括“內部監督、出資人監督和審計、紀檢巡視監督以及社會監督”四大類型。分析國企“內部監督”主要包括:股東(出資人)當然享有監督權;監事會是通常所理解的法定監督機關;董事會和董事也享有監督權;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和部分非上市公司還有獨立董監事的監督機制。在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后,國企黨組織顯然也應享有監督權。我們發現,僅就內部監督而言,就存在如此多的監督條線;再加上紀檢巡視監督、監管部門監督、行業監督以及社會監督,至少理論上適用于國企的監督機制可謂“蔚為大觀”。

固然,公司作為社會組織體,其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維度的監督體系,只要設置得當,協調運行,監督有效,本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此多的監督主體,尤其是同層級之間,其權力邊界如何確定?如果處理不當,容易造成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監督效率,即所謂“制度濫用”。加強國企監督機制建設包括三點基本要求:一是權責分明、協同聯合;二是放管結合、提高效率;三是完善制度、嚴肅問責。這些要求當然適用于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之后的國有企業。那么,由此帶來的監督權協調問題,恐怕還需要實踐和時間的不斷淬煉。顯然,如果不能有效處理監督機制的聯合與協調問題,國企監督機制之間的沖突將不可避免,由此造成國有資源虛耗和國企效率降低則非政策初衷。

如何落實權力所對應的責任機制?

根據公司法理論,公司法人治理機關在享有權力的同時,參與決策的機關及其組成成員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是社會所公認的“權責對等”原則的體現。以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這些傳統公司治理機關為例,我國《公司法》第149條、第151條和第152條等規定了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民事賠償責任以及股東等的訴權;有關此類人員的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的規定也并不少見;實踐中被實際追究責任的案例也越來越多,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現代公司治理機制的不斷完善以及公司治理水平的持續提升。

當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后,黨組織如果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公司章程性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或者給其他股東、債權人造成損失,除了應該承當黨紀黨規責任之外,是否也應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刑事責任呢?黨組織的社團屬性又如何承擔相應責任呢?公司利益相關方(中小股東、債權人、其他利害關系人)是否有權提起訴訟呢?黨組織如何承擔領導和決策失誤的責任尤其是經濟責任呢?作為個人的黨組織組成人員是否也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呢?

如果以黨組織只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并不直接涉及公司重大事務決策作為“抗辯事由”,主張其不存在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顯然不符合在國企中加強黨建,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現實要求。更何況,國企領域普遍實際施行“三重一大”決策模式,事實上已經將黨組織的權力置于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決策的前列。在沒有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中的法定地位之前,“三重一大”決策模式至少在表面上(不考慮實際控制力)將黨組織參與重大決策隔離于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之外,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決策相關法律責任。但是,當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中的法定地位之后,黨組織需要承擔與其地位相適的法律責任,這在邏輯上并無明顯不妥。

我黨政策歷來非常重視要求國企黨組織承擔好從嚴管黨治黨的責任,此外還多有規定要求不斷完善制度、嚴肅問責,依法依規開展各項工作,完善責任追究制度,這里滲透著非常堅強的權力和責任相匹配精神。雖然目前政策并未就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后,是否也應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作出明確,但是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國企公司治理的體系健全性和社會公信力。如果只是考慮黨組織參與公司治理決策失誤的黨內責任,而不能直接面對法律責任和其他社會責任,恐怕會加劇混合所有制企業中異質股東對該項制度的懷疑和排斥,政策也就難以得到全面貫徹和落實。

如何實現黨組織決策規則有效銜接?

根據公司法人治理的常規模式,任何公司治理機關均需在成員組成、資格、議事程序和規則、決策效力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制度設計,以確保權力能夠實現,功能能夠發揮。我國《公司法》關于股東資格、董事資格、會議定足數、召集程序、表決規則、決議效力等方面均有框架性規定,同時允許公司章程在此基礎上設計更加詳細實效的個性化規定,其目的是為了保障公司治理機關的正常運轉和決策效力。具體如,《公司法》第146條規定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消極條件,第147條和第148條規定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第22條規定了決議瑕疵及其法律救濟制度。此外,還有其他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也圍繞上述主題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那么,明確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時,也有必要設計黨組織作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重要組成部分的配套規則。例如,成員資格條件、成員來源、組織方式、會議召集、決策方式、決策程序、決策效力瑕疵的救濟等。否則,將導致國企黨組織在公司治理中運轉不暢,規范性不足,黨組織參與公司治理缺乏完善的權力運行保障機制,并進而影響國企黨組織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近年,隨著國企黨建工作的加強和完善,黨組織的議事規則、議事程序、紀律規范和責任規則日漸完善,在黨的現實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客觀評價,相關規則在其規范性、嚴謹性和可執行性方面,總體與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范性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難免對國企黨組織有效嵌入法人治理產生消極影響。

短期來看,黨組織的運行規則可以不列入公司章程,或只在公司章程中做原則性規定。長期來看,要實現國企黨的領導與法人治理的深度融合,需要進一步規范黨組織參與決策程序,尋求黨組織參與公司決策的最佳形式和方法,明確黨組織參與決策的內容,找準黨企工作的結合點。

作者供職于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戰略發展部

現擔任中建投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專職董事

核心網站評價分析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生命線,也是企業運行發展的動力源泉。在目前的信息化知識經濟時代,競爭更加激烈,做好企業的生產經營就需要關注培育并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文以如何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為方向,從不同方面對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 創新 人力資源 企業文化再造

一、什么是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比如某些技術和治理機制等。它也可能是無形的,不可測度的。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有其核心能力為后盾,這種能力需要開發、培養、不斷鞏固以及更新,因為即使企業現在建立了核心競爭力,也有可能隨著時間的進程和市場競爭的不斷變化而瓦解。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它可更詳細的表達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長時期形成的,蘊含于企業內質中的,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競爭優勢,并使企業長時間內在競爭環境中取得先機和主動的核心能力。

二、提升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一)核心競爭力決定其產業發展的深度。關注核心競爭力比局限于具體產品和業務單元的職能發展戰略,能更準確地反映企業長遠發展的客觀需要,使企業免于為求短期利益而導致陷入戰略性誤區。

(二)核心競爭力可以增強企業在相關產品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其意義遠遠超過單一產品市場上的勝敗,對企業的長遠持久發展具有更為深遠的戰略意義。

(三)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建立是在企業內部長期知識、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獨特專長。因此,它不像某項具體技術或產品那樣很容易被對手模仿、仿冒,對企業來說,具有較強的持久性,而且會對其它企業造成較高的進入壁壘或門檻。

(四)核心競爭力對目前全球持續的企業再造、兼并、合并浪潮及動態聯盟(包括虛擬企業)具有特殊、關鍵意義。企業只有在重組、聯盟過程中積極優化組合各自的關鍵資源和核心能力,并將其綜合集成為企業的整體核心競爭力,才能使雙方或多方盈利,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核心競爭力是21世紀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利武器。企業一旦擁有了核心競爭力,就能夠建立長期可持續競爭優勢,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就可以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我國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現狀

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世界國際競爭力年鑒(2009年)》,中國在參評的46個國家中,管理競爭力排在第40位,總體競爭力排在第38位,內在競爭力排在第33位,環境競爭力排在第40位。這說明:我國大企業的競爭力還待進一步加強。

1、管理競爭力

我國企業的管理競爭力成下滑趨勢,研究表明,企業文化競爭力、公司績效競爭力同企業管理競爭力相關系數達到了0.9191和0.8895。因此,企業管理競爭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文化和公司績效競爭力的大幅度下滑。

2、總體競爭力

在2009年企業總體競爭力排序中,我國企業總體競爭力得分僅為25.72,處于46個國家的第38位,說明大型企業總體競爭水平極低。相比之下,超過80點的國家有11個,其中歐洲7個,美國和加拿大居于第一和第三??梢?,企業競爭力的大小并不完全取決于自然資源的多寡,小國的企業在現代競爭中同樣可以獲得優勢地位。

3、內在競爭力

中國的內在競爭力排名第33名。我國企業資源的相當一部分不能適應需求,需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而重新構建。多數企業忽視市場信息、商標、品牌、營銷策略、企業形象、技術專利等無形資產的價值,忽視對無形資產的積累與維護;加之,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產品積壓、流動資金不足;此外,企業技術人才、高級管理人才、管理與技術復合型人才普遍匱乏。

4、環境競爭力

從環境競爭力狀況看,中國列第40位,處于落后地位,說明中國企業在環境方面存在著嚴重制約企業競爭力發展的問題。市場競爭是企業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排33位比整體環境上的競爭力排名提前了7位,說明了中國企業在市場競爭方面的競爭力處于中等水平。

四、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

(一)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的原動力

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靈魂。在信息社會里,企業只有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在技術能力上領先,才能使企業獲得飛躍性發展。一般來說,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用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核心競爭力,使競爭對手很難模仿,有較強的特性,并形成進入壁壘。如美國的DVD解碼芯片,英特爾的CPU和微軟的視窗技術,都有著極具競爭力的核心技術。

產品是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企業說到底最終是靠賣產品為生的,好的產品才是成功的基石,也是制定企業戰略的起點。一是以市場為導向,多渠道融資傾斜投入,發展重點產品。以降低成本為目標,嚴格管理考核,提升現有產品;二是嚴格成本管理和考核,以降低產品成本,提升現有產品的競爭力。三是以技術投入為手段,引進與創新并舉,開發新產品。

企業創新機制使企業不斷追求創新的內在機制和相應的運行方式,能不斷地將知識、技術、物質轉化為用戶滿意的產品,有利于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提升。建立企業的創新動力機制,首先要進行企業制度創新,以市場為導向,自主地組織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其次,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搞好企業創新活動的重要因素,企業家是創新活動主要倡導者、決策者和組織者。再次,建立激發創新意識的人事制度、工資制度和鼓勵員工勇于創新的其他激勵制度。

(二)誠信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市場經濟是一種充滿自由競爭的經濟。競爭是公開的、激烈的、無情的,它反對無序,反對不擇手段反對不公平競爭。市場經濟還是一種十分注重信譽的經濟,它反對欺詐和言而無信。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誠實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守信則是市場經濟最直接的道德基礎。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守信則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不能健康發展。對于消費者來說、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獲得可靠的高質量的商品和優質的服務。行業間的競爭,最根本的是信譽和質量的競爭。對于保險業來說,誠信是保險業的生命線。保險經營的特殊性使得保險業成為最能夠體現誠信,也最依賴于誠信的行業。保險最大誠信原則運用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顧客心理安全需求等問題。從我國保險業經營的現狀來看,眾多現實讓人覺得保險誠信不容樂觀,如被保險人不如實告知或騙賠,保險人在經營與理賠方面的不誠信等行為,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保險業健康發展。

(三)處理好“做大”與“做強”的辯證關系

企業核心競爭力發展之路有兩條:一是專業化發展路徑,二為多元化發展路徑。前者是指企業通過從事符合自身資源條件與能力的某一領域的生產經營業務,來謀求企業的不斷發展。后者是指企業從事多個產品或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業務,實現企業的不斷擴張。

尤其對于高集中度行業的企業而言更應把企業做強做大。企業在選擇產品線時應建立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之上,實施基于核心競爭力的相關多元化(同“心”多元化)。否則不以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基礎在本行業外開展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或者在多元化經營的同時喪失或沒有建立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注定是不會成功的。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泰國正大和韓國大宇。在處理專業化與多元化的關系時,企業應潛心主業,圍繞著主業經營逐步形成自己在經營管理、技術、產品、銷售、服務等方面與同行業的差異。在發展自己與他人上述諸多方面的差異中,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可以提高顧客滿意度的技術、方式和方法,使其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搞好主業的基礎上,再考慮進行相關多元化經營,發揮核心競爭力的溢出效應,實現良好的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通常,企業在某一領域中不具第一位的優勢,一般不輕言搞多元化發展。據《財富》雜志的統計,世界500強企業中,單項產品銷售額占企業總銷售額比重95%以上的有140家,主導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70%~95%的有194家,相關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70%的有146家,而無關聯多元化的企業則很少。這就提醒我們,應當根據企業自身的優勢、劣勢和外部因素來制定正確的戰略定向。大凡成功企業的成長發展過程,無不是從專業化做起。細分市場,找空檔,繞過市場壁壘或技術壁壘,從市場最急需的產品入手,“做深、做透、做大、做好”,只有東方亮了,才能西方亮。

(四)企業文化再造是推動企業前進的源動力,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一般定義為企業全體成員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企業規范、企業生存氛圍的總和,涉及到企業戰略、人才、制度、規范、生產、營銷、等等諸多反面。它的特點是非決策的、非經營的、非制度的、非管理的和非功利的,其目標主要指向企業員工的精神狀態,目的是要在企業員工內部營造一種和諧,積極的精神氛圍。企業文化的各項工作都集中指向這一核心,解決好這個核心問題,就會對企業的各方面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體現企業文化的真實價值。

中國“入世”后,面對全新的游戲規則,企業如何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建設好自己的企業文化,以應對所面臨的挑戰呢?

1,要狠抓全社會信用文化的觀念建設,以此構筑企業信用體系的基礎。要讓更多的企業經營者、經理人認識到:重視企業商譽和企業信用,可以贏得更多的顧客,贏得他們更多的信賴和支持;企業講商譽、講信用,可以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商機,帶來更多的效益。

2,每個企業要從自身做起,積極參與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的活動。

3,要建立企業信用管理系統和企業的信用評價系統,這對于建設一個公平競爭和有效運行的市場秩序,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至關重要。

4,立足于以信用文化建設為基礎的企業文化建設,還必須通過加強法制,建立健全有權威的保護市場主體——消費者和經營者雙方權益的機構及監督、檢查、仲裁機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治市,才能有效約束企業的各種“反經濟信用行為”。

只有通過加強以信用文化建設為基礎的企業文化建設,才可以使良好的信用、信譽和道德等社會文化因素稱為界定和調整企業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并最終形成相應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企業文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和完善也必將對我國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產生積極深遠的作用。

五、小結

21世紀,企業的競爭己上升為企業核心能力的較量。企業可通過成功的人力資源開發,整合員工的知識和技能,依靠技術創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依靠誠信贏得消費者的認同,依靠產品的品牌效應創造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已成為當今企業市場競爭成敗的關鍵,更是企業能否控制未來,掌握未來竟爭主動權的根本。

參考文獻:

[1],王勇,方志達,《論企業核心競爭力中的企業文化與企業信用》,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4年12月第26卷第6期

[2]童利忠、丁勝利,《企業核心競爭力新論--理論與案例》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6期

[3]40億份合同僅5成履約。報刊文摘,2002-02-24

[4]周華,《淺析企業核心競爭力》,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8期

[5]周紹朋,《企業管理與核心競爭力》2003(3);6-9

[6]錢琳伊,《從企業使命看企業獨特性的發展》,經營戰略。

[7]姚仲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與顧客價值分析》,經濟問題,2001,(12)

[8]沈厚才,陶青,陳煜波,《供應鏈管理理論與方法》,《中國管理科學》2000年3月第8卷第1期

上一篇:小學體育學法指導論文范文下一篇:高職食品包裝技術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