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中生論文范文

2023-09-16

高中生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任務,高中階段的班主任不僅承擔著學科教學的責任,還堅守著立德樹人的根本底線,承載著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中國共產黨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接班人的重任。立德樹人,德育是關鍵,培根鑄魂,德育是手段,在高中教學實踐中,班主任教師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要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完成好培根鑄魂的基本使命,將德育融入日常班級活動中的各個環節,用德育筑牢學生的思想之基、精神之鈣。

關鍵詞:高中教育;德育;班主任;班級管理

前言

在新課改提倡的中學生素質教育中,要求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加強能力培養,還要注重開展德育教育。高中班主任作為高中學生的在校管理者和班級的管理核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責無旁貸。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能力和德育效果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善于換位思考問題

立德樹人,鑄就教育之魂。對教師來說,培育什么人,怎么培育人是關鍵。筆者從自身的高中管理經驗出發,發現此階段的學生自尊感強,正處于智力、心理飛速發展的關鍵期,自我效能感強,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不可再采用初中階段的管理方法,必須以符合此高中生心理特點的管理方法進行教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嘗試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馬卡連柯的平行教育管理以及民主型班級管理等,是筆者在班級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師采用平等、民主的管理手段,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讓集體的力量帶動學生個體的發展,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班級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從而參與、融入班級管理中,為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打通屏障。面對青春期自主意識覺醒又有點叛逆的高中生,筆者時常采用美國教育博士簡·尼爾森(JaneNelsen)在《正面管教》中提倡的“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的方法,讓他們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效果也非常不錯。榜樣引領,有效溝通化解矛盾。在具體實踐中,一是班主任用心考查,精選班干部參與班級管理。在班級事務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通過教育引導班干部制訂班級管理制度,以身作則,充分發揮班委會示范引領作用。以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主體性充分發揮,用學生的帶動效果,促進班級內形成見賢思齊的良好風氣。二是班主任根據掌握情況,找準教育契機,精心組織班會,開展整體德育工作。三是針對個別學生的情緒波動,摸清楚學生想法,了解學生的思路,不定期與學生開展溝通交流活動。四是教師擴大溝通交流的范圍,轉變與學生溝通的方式。例如:受專業限制,有些學生的心理問題班主任無法有效解決,此時可求助心理教師開展心理團輔活動,化解心結,激活學習熱情。

二、借助班級管理,提升德育教育能力

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要充分發揮民主管理的優勢,讓學生同時開展班級管理和自我管理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要加強對相關管理規定和制度的執行和監督,讓學生能夠對照規定對自身的行為予以約束;另一方面,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能夠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幫助學生了解自身性格與學習狀況,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在教育方式上,可以使用主題班會的形式,選取貼近生活實際內容的德育主題,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并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正確引導,調整學生狀態,構建師生有效溝通與學生自主教育相結合的德育教育方式。

三、建立有效互動模式,提升德育教育能力。

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要注重加強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從而更好的發揮出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溝通模式。在傳統的德育教育中,教師只是單向的傳輸德育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需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這樣的德育效果可想而知。為了能夠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需要在理解學生學習壓力和學習問題的基礎上,確立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并能夠建立起平等、主動的溝通關系,從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來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其次,要對學生予以適當的鼓勵。通過賞識教育來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并針對每一位學生的自主化發展情況給予學生個性化指導,而不是在統一的標準、統一的教學方式下教出“無差別學生”。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是處在發展中的,對待學生要用欣賞的眼光,只有付出真誠,才能打動學生,才能獲得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用活傳統文化資源,拓寬德育方式方法

德育如果千篇一律,德育效果如何保障?德育方法如何借力?筆者認為,中華傳統文化中便蘊含著深刻的德育道理,教師德育工作展開可從傳統文化中借力,用活傳統文化資源,打破德育方式方法單一說教的瓶頸,拓寬德育教育邊界,創造性探索出生動有趣、有內涵的德育方式。高中階段是學生建構價值認知、文化認同的重要時期,從中華傳統文化著手,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在文化浸潤的過程中,樹牢學生的信仰之基,夯實學生的價值體系?!暗勒?,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边@是孔子給予后人的啟示,而《大學》則更為直接,其提出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至理名言,對后世影響至深。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傳統文化為我們提供了道德引領,我們沒有理由不從中吸收養分,從中獲取能量。因此,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可以使用“古今結合”的德育方法,讓學生在時光的穿梭中感受德育的蓬勃力量。德育實踐中,班主任可與語文教師進行配合,一方面在班級中展開經典誦讀、古文閱讀的活動,用生動的歷史文化故事、朗朗上口的詩歌等傳遞道德價值觀念。例如:學生誦讀《孔子家語·禮運》,可以感受“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精神力量。此外,高中語文課本里延伸閱讀中的內容,不少都在頌揚傳統道德,為真善美“鼓”與“呼”。班主任教師可以在主題班會、課后活動中引導學生重視課本中的內容,鼓勵學生在古代文言文、詩歌中感受道德啟迪,并在潛移默化中熏陶自身品德,踐行傳統美德。另一方面,利用學校和家長等現有資源,開展系列講座,啟迪學生思考和行動。例如:學校組織“身邊的榜樣”講座,讓退休的教師講述學習、成長的經歷,或者精選《開講啦》《大家》等節目,利用班會課播放,讓學生感受國家進步的力量,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目標,為國學習和奉獻的熱情。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過程中,不僅要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和德育教育水平,還要加強對教學方式和教育過程的創新研究。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個性化教學內容的制定,以此來更好地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從而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創瑜.高中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整合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3):127-128.DOI:10.16871/j.cnki.kjwha.2020.03.058.

[2]王佳敏.激勵理論運用于高中班級德育管理的行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注:本文為課題《滑縣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研究》(課題編號[2021]HL125)的部分研究成果。

高中生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中德育 主體意識 成因 對策

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的劇增,社會的分層愈來愈細化,給高中德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家長對子女采用“保姆式”的服務,孩子的主體性發展受到抑制。教師受制了傳統的德育理念,將學生視為道德規范的被動接受者,教學思想陳舊,仍以灌輸式為主。道德是可以教的,但離開學生的主體性與自覺性,道德發展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一、高中生德育主體意識缺乏的主要表現

1.參與德育活動的獨立意識淡薄。青少年時期是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獨立判斷、自覺自律的重要時期,決定其自我行為的控制,才智的發展、情感的情節。長期“圈養”方式的教育,使大部分學生缺乏自信、缺乏獨立的道德判斷能力,不能反思自己的思想,價值觀也隨波逐流。

2.參與德育活動的動機不足。青少年時期應不滿足于隨遇而安,應有所作為,堅定不移地朝著精心選擇的目標努力。但大部分學生囿于應試觀念,出現我“重智育、輕德育”的判斷,對德育的重視程度遠不及升學,學生參與道德活動的動機被遏制。

3.參與德育活動的主體意識落后。部分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興趣、主動意識缺乏,對學校組織的各種德育活動不感興趣,即便參加活動也不主動思考問題、參與交流討論,不利于自身身心的健康發展。

4.在德育活動中創新意識缺失。創新是擺脫重復、模仿,對標新立異,對現實的超越,也是民族發展的動力。創造意識強的學生思想開闊、想象力豐富,敢于提問、敢于質疑。而長期的機械灌輸,學生缺少才能展示、創意表達的空間,學生的創新意識缺失,影響了德育活動的成效。

二、高中生德育主體意識缺失的成因分析

1.德育觀念陳舊。當前學校盛行“知識德育”,將德育當作一門知識來看待,德育實踐活動也變得理論化,以空洞的說教、機械的灌輸擠占了學生反思批判的空間,忽略了人的主體能動性,弱化了德育功能,扼殺了主體性的生長空間。

2.德育目標空泛。高中階段政治品格仍是德育強調的首要目標,教師在制定目標時對目標取向過高,過于空泛,超出了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制約了學生主體與意識的發展。

3.德育內容脫離實際。高中德育內容在不斷更新、調整中發展,增添了社會的熱點問題,但仍存在著:德育內容泛政治化,學生以政治教育缺乏興趣,道德教育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踐,學生的品德發展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德育內容時代性不強,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社會需求缺乏關注,對學生如何成長、如何做人缺乏關注,抑制了學生的主體參與。

4.德育方法單一。德育方法單一,注重模仿與服從,德育認知與學生的行為相脫節,德育中缺乏必要的智慧,德育演變為知識性的內容,讓學生機械背誦有關規范,而學生的違紀事件卻有增無減。

5.德育評價片面。德育評價具有導向性,滲透著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具有激勵性,能強化正當行為。而當前品德評價被人為簡化,評價內容被公式化,采用加減分的辦法,違紀扣分、做好事加分,導致學生的操行成績不能反映學生的品德發展實際。

三、提高高中生德育主體意識的有效策略

1.樹立現代德育觀。(1)樹立“生活德育”理念。德育的設定應基于高中生身心發展的基礎上,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圍繞學生的個人、家庭、學校、社區生活設計問題,遵循成長有序的規律,只有敬愛自己的父母,才會去愛老師、愛同學,才能深愛自己的祖國。在課程設計上,德育成為一種規范的知識,致使學生只知道書本的道德,而忽略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影響了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生活是德育的源泉,離開了生活,德育就失去應有的活力。(2)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學校以強硬的紀律、硬性的說教、量化的評價、嚴厲的懲戒控制學生的道德行為,培養出“服從”的學生,學生成為加工、改造的對象,個性得不到張揚,易出現“言行不一”兩面人格的出現。

2.構建以生為本的德育體系。(1)建立主體性德育目標體系。以生活為主體,讓學生懂得自尊、自信、自立,能發現、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在社會生活中,懂得與人相處、懂得尊重他人,能寬容和理解他人,熱心集體生活,具有參與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社會服務能力,有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能維護正義。(2)探索主體性德育內容。教師要擺脫理論灌輸,要將德育植根于生活的沃土,要注重學生品格的發展,強調學生的直接經驗感受,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方式。(3)構建主體性德育的方法。教師要以啟發式替代灌輸式,考慮學生的內在需求,當學生有“憤”后啟、有“悱”而發,讓學生在社會參與、社會實踐中獲得發展。(4)實施主體性德育的評價。教師要發揮評價的教育與導向作用,讓學生成為德育評價的主體,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對學生的品德狀態進行系統的考察、測量。

總之,我們要改變高中生德育實踐中主體意識滯后的狀況,要培養科學的德育觀念,構建有效的德育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 梅萍. 培養道德生活主體:21世紀首先改革之本[J]. 高等教育研究,2000.

(作者單位:天津耀華濱海學校)

高中生論文范文第3篇

在實施新課程和減負增效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課時緊、容量大、任務重,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搞好教學與復習工作,提高學習效率,就要想方設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轉變學習方式,教學生學會學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要求提得多,具體實踐中做得還不夠,尤其是規范辦學的“五嚴”背景下,優化學習方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更有現實意義。2013年9月,學校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設計了12個問題,采用單選方式,就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課前、課堂以及課后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對象是在校學生,從高一、高二、高三各抽取5個班級,共15個班級,總計750人,最終收回有效問卷720份。

1.關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情況。大部分同學沒有學習計劃,有計劃的學生中絕大多數不能完全執行計劃;大多數學生能夠認同課前預習有助于對課上的新課學習,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課前預習無幫助,預習不預習一個樣;近三分之一的同學認為課堂上完全聽老師講解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好本學科,大多數學生認同自主學習的方式,相信自己和同伴在學習中的作用。

2.關于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在課前從來不預習的學生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而有時預習的學生占到了一半,只有極少數學生能夠做到全部認真預習;有近六成的學生不知道如何預習才有效,希望得到老師的指導,有四成的學生很自信,認為自己什么都會,不需要老師的指導;在預習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一半的學生只會等上課聽老師講或馬上去問老師,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自己查資料解決,實在無法解決的請教老師,還有少數學生不能在預習過程中發現問題。這說明,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課前預習落實得不到位,同時教師應該對學生就本門學科的預習方法進行適當的指導。

3.關于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在課堂上,絕大多數學生的思維跟著老師走,而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帶著疑難問題聽講,自己的思考能走在老師前面的只有兩成;有一半的學生上課能夠主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能主動提出問題的學生卻只占到了15%。

4.關于學生課后自主學習情況。在做作業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只有27.33%的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自己專研解決,有45%的學生問老師或同學,高達27%的學生選擇放棄不做或抄別人的;在完成作業之后只有40%的學生會自己主動復習學過的知識并預習要學的內容,或看課外書,補充課外知識,自己找些題目做,有46%的學生休息、看電視或打游戲上網聊天;只有11%的學生會對錯題進行歸納整理,絕大多數學生對錯誤很少或基本上不去歸納分析。

現階段的大多數高中生學習的自主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學習仍然被動,缺乏應有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責任意識。但我們相信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是強烈的,學生主動發展的潛能是巨大的,學生有自主學習的需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培養與提高。只要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前提,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重點,以促進學生智能提高為核心,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看書、質疑、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練習、評價等,就能使學生逐步形成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質,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展。

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首先,教師要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處于學習主體位置。其次,教師要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情促學,教師在課堂上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學習興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躍,接受能力強。再次,提供討論交流的機會,培養交際能力。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武進高級中學)

高中生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科技史;人文主義;導向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學歷史新課程應該非常重視科學技術史的教學。但在教學實踐中往往被教師簡單帶過,教師并非不重視,而是覺得科技史教學難度大、又枯燥,所以只把重要科技成就按書本的邏輯告訴給學生了事??萍际方虒W陷入比較困難的境地。

一、科學技術史教學的困境與不足

困境首先來自教師對科技內容的不理解,因為歷史教師一般高中讀的是文科,所以對科技史中的科技現象、科學規律、重大科技發明原理等等知之不多,甚至一竅不通。所以課堂上教師常常照本宣科一帶而過。因此,科學課的味道濃厚,沒有體現歷史學科的特性。但是中學科技史的具體成就按照書本表述就可以,不必再深入去探討。按筆者看來,最主要的問題是教師在科技史教學中觀念錯誤,沒有理解科技史的特點與教學目標,所以教學內容唯一關注的就是科技成就本身,這就是科技史教學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因此本文從科技史的特點與中學科技史教學目的出發探求科技史教學內容的選擇策略。

二、科技史的特點

科技史是探索科學技術發展進程的歷史學科??萍际芳纫芯靠茖W技術內在的邏輯聯系和發展規律,但也要探討科學技術與整個社會中各種因素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因此,科學技術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學,也不同于一般的社會歷史學,它是橫跨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因此作為中學科技史的教學方向除了了解重大的科技成就外更要關注歷史學科的教學特色,即更要關注學生的人文需求。

三、中學科技史教學的目標

1.為現實服務,主要體現在將科學史賦予意識形態的功能

比如,它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而更好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更自覺地投身于“科教興國”偉大戰略的實施中去;再比如,它可以幫助學習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方法論;還可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2.科技史學科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有著特殊的作用

科技史的基本功能是打破文理隔閡,讓理科學生懂得一些歷史,讓文科對自然科學有一個基本的概覽。

四、中學科技史的教學內容選擇策略

1.以人文主義為導向的內容首先要有人及科學家本身的活動

因為科學史特別關注科學家的生活和思想。正如人文主義傳統的其他分支一樣,科學史研究的焦點是人,卻是很特殊的一類人——科學家。有了人,課堂才有活力,才有生命。當然,科技史課堂中的科學家必須有科學家的特征,他們的特征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對真理的崇拜。他們主要是科學傳統的載體,牛頓和愛因斯坦是他們的卓越代表。

2.科技史教學必須大力宣揚人的創造精神

科學史的教育意義,不僅在于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更要讓他們對科學知識有一個明智的看法:科學是人類的創造,人不應成為自己成就的奴隸。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在介紹具體科技成果內容的時候,必須交代這些成果取得是科學家并沒有被本已存在的思想或技術所束縛,而是超越前人的經驗與成就有創新性地發現。蔡倫改進造紙術、牛頓的萬有引力提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提出、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莫不是這種創造的體現。讓學生了解這些科技成果,不但使學生認識創造對人類社會的作用,而且能自覺不自覺地培養創造的意識。

3.科學技術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貽害人類

科技究竟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災難,取決于人自己,關鍵在于掌握科學的人如何運用它??茖W技術這把鑰匙,既可以開啟天堂之門,也可以開啟地獄之門,究竟開啟哪扇門,則有賴于人文精神的指導。因此,科技史教學中必須有科技影響的內容,當然其影響既有對人類社會發展積極影響的內容,也該提示科技發展對人類的負面作用。讓學生思考人類該怎樣面對科技發展帶來的后果,積極影響對于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極大的作用。而科技帶來的對地球資源無節制的利用、環境的破壞,甚至于核武器威脅全人類等等此類科技的消極性,更是需要學生去深思的問題。

總之,科技史是探索科學技術發展進程的歷史學科。如科技史杰出學者薩頓所說:“無論科學活動的成果是多么的抽象,它本質上是人的活動,是人的滿懷激動的活動。”因此課堂上有了科學家的活動才是真正的科技史教學,才是充滿人文關懷的歷史課。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五鄉中學)

高中生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英語寫作是四項基本語言技能之一,也是最難的一項,寫作水平的高低是各種技能的綜合反映,當前,我國高中英語的寫作狀況卻是不容樂觀的,教、學雙方都感到難,為此本文介紹了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常用的模仿法。

關鍵詞:英語寫作;模仿;英語教學

一、模仿在英語寫作中的功能

1.模仿在語言習得中的功能。實際上任何孩童在學習語言時都無法避免對身邊親人的模仿。他們在模仿過程中逐漸明白語言的力量并因正確使用語言達到了自己的某些要求,獲得了最初的成就感。這種感覺又強化加深了他們對語言的掌握。在獲得語言的過程中,學前階段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我們都應該注意給孩子提供一個最好的語言環境,孩子的語言寶庫需要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的資源,父母應提供大量的語言信息,要注重語言信息符合孩子各個階段不同的要求。那么在擁有母語之后,再學習另外一門語言,模仿是否也能起同樣的作用呢?我們可以從二語習得理論中找到答案。二戰時期美國為了抗擊德國,情報員甚至軍官不得不學習德語言,在不能完全揚棄母語的情況下,他們采用以模仿—強化訓練為主的方法,即以句型訓練為主的聽說法快速掌握了第二語言。

由此可見,模仿不僅是母語習得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二語習得過程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當前的英語寫作教學,同樣屬于擁有母語后的第二語言的學習,因此,模仿將是這個學習中最為有利的手段。

2.模仿—創造是書面表達能力的形成、發展的基本規律。寫作是一種書面表達能力,它是一種技能性活動。寫作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提高學生這種書面表達能力。就這種能力的形成、發展的規律而言,一般要經過積累—模仿—創造三個階段。在積累階段,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課外閱讀,特別是通過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為寫作儲備奠定必要的基礎。然而,要將其轉化為寫作能力,中間一定要經過模仿。人的精力總有限度,如果學習任何知識都要避開前人的經驗,自己去發現、創造,一般人都做不到,更何況是普通學生?更何況又是與漢語不同的英語寫作?它們之間不僅語言上千差萬別,而且語言表達的思維模式也不同,不通過模仿是很難以學到的。

3.模仿是寫作教學中最有效的環節。模仿作為一種寫作訓練手段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正確運用模仿訓練,有利于英語寫作教學效率的提高。首先,我們所說的模仿不是片斷的,而是完整的模仿,是使范文在學生大腦里形成一個完整鮮明的印象,以便作為模仿寫作的具體榜樣。其次,我們所說的模仿要符合英語寫作教學本身的發展規律。高中的英語寫作教學主要是短文和專門文體訓練,其模仿包括從文章樣式到立意、選材、結構及表現手法,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較高層次的。根據不同文體和題材,“以例示人”進行訓練,其效率將會是快速的。

二、模仿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1.在寫作中要善于抓住模仿的轉化功能。模仿不是抄襲,關鍵是要抓住模仿的轉化功能。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善學者,得魚忘鑒;不善學者,刻舟求劍?!蔽覀儗懽鹘虒W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如何教會學生進行模仿借鑒,并在模仿借鑒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先得“規摹變化之訣”,然后才有“化腐為新之功”。因此,正確運用模仿,使之發揮應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認為:首先要創造模仿的前提,掌握模仿的步驟和方法。模仿的前提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寫作知識和一定的表象儲存,使他們對自己所寫的文章占有較充分的材料,對主題和體裁也有較明確的確定。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模仿才能得以施行。因此,寫作教學中有必要逐步介紹并讓學生掌握基本寫作知識,即從標點符號的使用,到連詞造句、造句成段、連段成章及寫作技巧等,還要認識和識別不同文體和體裁的短文,并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和模式。

2.培養模仿思維,提高模仿質量。寫作是一個發現、認識自我和周圍世界的過程,模仿思維也要靠長期的努力發現,在熟悉原有模板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更新、更合適的模板來應用于寫作,在寫作中應用模板而又高于模板,用心磨合,大膽取舍,提高模板質量,培養模仿思維。模仿寫作也是英文寫作的一種有效途徑,模仿思維的培養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是一種有益補充。也許有人會認為模仿只是承襲別人的舊說,不會帶來進步和提高,這是低級模仿才會有的情況,只有我們形成模仿的思維,真正抓住模仿的精髓,才能避免走上形式主義的岔路,做到高級的模仿。

總之,模仿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而實現正確模仿寫作教學主要靠我們廣大的英語教師。所以整個模仿寫作過程應該由我們的英語教師來控制,做到適當、適度原則。

高中生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時代在高速的發展,教育的主題也在隨之改變。在變與不變之間我們找到了最核心的問題,那就是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培養。作為一名新課標新時代新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前提下,更需要在課程中培養好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蘇霍姆林斯基在《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有這樣的語句,其中提到:“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老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所以,人發展的核心部分就是思想道德素養,而這對于人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推動著我們向為社會培養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方向而不斷地努力。學校是培養社會主義人才的搖籃,在學習知識的前提下,更應該培養的就是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這一點至關重要,伴隨著我們生活的一分一秒、每時每刻。

關鍵詞:思想道德素養;高中生;現狀;對策

為什么說思想道德素養很重要?防止校園欺凌天天講、宣傳工作鋪天蓋地天天做,為什么我們的學生還是會變成這樣?那到底是哪里的教育出現了問題?這是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斷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更要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的培養提上日程。在全面素質教育要求下,在創新教育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要求學校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要求對學生進行德育考核,這是國家的導向,人民的需要。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對學生的要求,堅決杜絕注重考分,而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現象,所以加強高中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培養任務更是重中之重。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近幾年,手機泛濫,各種軟件APP在手機上層出不窮,學生接觸互聯網世界越來越混亂,社會引導有一定的誤區,讓學生的思想產生了很不好的誤導,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是迷茫,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所以針對這一個現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新課程標準號召,在語文課堂中,滲入生涯規劃的內容,從根本上引導學生走出迷茫,為自己的人生做一個好的規劃。而在這里,我會根據身邊的各種實際情況、真實事件,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滲入,讓學生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促進他們積極進取,為我們國家的飛躍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所以,我們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優越的條件。

提出長遠目標后與短期目標相結合,讓遠大的理想不是遙不可及,而是可以實現的可持續發展計劃。短目標的制定與不斷的完成,會使我們更有奮斗的動力。前段時間,班級集體收聽了市長為我們上的思政課,在收聽之后,學生都寫了心得體會,從中我們看到學生們的心靈有了觸動,思想有了變化,這就是進步。

二、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我們是五千年的文明大國,文明禮儀方面要從小抓起。遇到老師要問好、友愛同學更團結、個人衛生要保持、禮貌用語人人夸、尊老愛幼勤勞動、熱愛祖國好青年,對高中生來講,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通過具體的人和事,利用班會的方法積極宣傳學生的文明禮貌,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的逐步升華。讓好的事跡感染各種不文明的現象,引導學生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自己周圍人,進而開闊視野,愛自己的家鄉、愛我們的魅力山河、愛我們強大的祖國。

近期,學校一直在開展文明禮儀方面的活動。問卷調查、手抄報大賽、文明之星評比,在活動中向學生傳到文明,這就是我們需要的道德。

三、反復引導,重復訓練

贊科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提到:“教師不應當只限于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和技巧,還要教育學生,這是教師的神圣職責?!币虼?,我是一名高中語文教師,要更加耐心加細心的做好示范,使高中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步養成優良的行為習慣。但是現在的高中生自制力都很差,常常會不由自主的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而違反“行為規范”,因此一定不能焦躁,要做出正確的引導。對學生好的方面多表揚,對學生錯誤的方面少批評,多指導,感化學生,持之以恒的引導學生使他們思想道德素養積極發展。

四、言傳身教從我做起

提高高中學生對思想的認識,需要教育者本身有一個積極的,正確的,上進的思想,而且這種思想要貼近學生,與學生談心,并且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真正的與他們換位思考,陪伴學生,與學生成為朋友,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向他們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不斷的創造新的條件,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全面發展,體現了新課程改革下的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

五、家校聯合,融為一體

中學生的第一個思想培養就是“家”。一個完善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不一樣的,而高素質家庭更會使學生的思想有一個好的發展。所以,高中生思想道德的培養是需要家,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的教育合力作用下而完善起來的,每一個方面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的緊密結合,共同創造良好的素質培養環境,培養學生自覺、自強、自學的能力。

總之,我們要從多方面協調與平衡,再加上教育工作者的細心呵護,使學生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共同發展,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宋歡. 試析高中生心理健康與道德教育的結合[J]. 吉林教育, 2020(10).

[2]曹黎明. 高中學生志愿文化及其德育功能研究[J]. 教育界, 2020(7):71-72.

上一篇:政策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政治話語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