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核心技術構造論文范文

2024-03-19

核心技術構造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結合教學實踐,分析開展小學數學課堂平板電腦教學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運用,對其實踐進行詳細介紹,為有關需要提供參考。

關鍵詞 平板電腦;小學數學;教學裝備;教育信息化

1 前言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各種信息化教學裝備紛紛進入教學領域。平板電腦作為信息化教學的一種重要工具,以其方便攜帶、性能良好、功能齊全等優點,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對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2 平板電腦教學的優勢

改變教學模式,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通過使用平板電腦來進行課程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授課方式,能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有效互動,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回應授課問答,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和諧。通過將課堂教學時間均分給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可以登上講臺用平板展示自己所學的知識,在講臺下獨立完成課后學習作業。比如用平板電腦在尚學趣電子平臺上進行操作:教師預先做好每堂課程的電子教學文案,學生登錄平臺后打開電子課本就可以自主作答,然后將完成的內容上傳反饋給教師端,很容易提高學習主動性,并且通過自己操作,能夠表現出其在教學領域的主體性。

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運用平板電腦進行課堂教學能體現出很多特點。首先,在整體教學方面可以豐富學生動手實踐的條件。比如在課堂教授數學幾何課程時,可以讓學生運用平板電腦嘗試擺放拼湊等,這樣會使他們在理解該堂課教學目標的同時,更加容易掌握所學內容。如此進行課程教學,不僅能突破原有教學水平,更容易使學習具有趣味性,讓學生提高積極性。經常有學生在平板課堂結束后問下次用平板上課是什么時候,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平板課的喜歡程度。學生保持課堂上積極性的緣由不僅在于可以動手進行操作,還能夠將自己完成的結果展現給教師和同學,從而激發相互競爭的學習熱情。

學生作業結果及時反饋 平板電腦課堂的另一個好處是讓學生在平板上完成習題后,系統會及時給予反饋,包括正確或者錯誤,以及錯誤出現的地方。運用尚學趣電子平臺,教師端可以顯示出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和相應答案的對錯,這樣教師就能夠迅速有效地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改正和思考,使學生能夠及時糾正錯誤的解題思路,以達到加深印象的目的。在“一起作業”模塊中,學生完成答題并提交后,系統就會彈出本次完成作業的成績與消耗時間,對答錯的問題也會顯示出相應的數據分析。與此同時,教師端會顯示相應的答題情況,對錯誤率高的學生和容易答錯的題目,及時進行分析并重新鞏固相關教學知識。

學生錯題集自動生成 部分教師為促進學生改正其知識的錯誤點,通常會要求學生將做錯的題目記到本子上,統一做成錯題集,多數學生會因為各種理由而不愿意做。運用平板電腦開展教學,系統能夠自行生成錯題集,有效幫助學生在完成作業后進行出錯問題的整理,并且利用錯題集更為方便地完成知識的復習鞏固。

3 運用平板電腦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實踐

平板電腦教學能夠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那么,如何體現其教學成果的優越性?這還需要進行實踐應用予以確認。本文以“認識平行四邊形”教學為例,分析平板電腦教學過程和效果。

課前測試和反饋 為完成課程任務,需要學生提前進行預習,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有一定認知。課程開始前安排學生完成三道簡單的選擇題(見圖1),以此了解學生的自學效果。

學生運用平板電腦完成測試并提交之后,系統會自行判斷答案是否正確,如果回答錯誤,就會給出正確答案,使學生能夠很快得到回答問題的反饋情況。此方式有助于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能夠及時進行糾正。當課堂上所有的學生均完成作業并提交后,教師端就可以將學生完成的測試結果全部顯現出來,有助于教師準確分析每位學生的出錯點,以此提醒學生需要注重相對應知識點的學習。運用平板既方便對學生進行課前測試,又可以快速得到回答的反饋情況,在節省每堂課的時間的同時,有效地把握該節課程的教學節奏。

調節課堂氛圍 以往講授“認識平行四邊形”課程,常規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先展示出一塊平行四邊形的模型,通過讓學生進行觀察,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結構特點,接下來就只有通過不斷完成課本習題來鞏固其概念,整體課堂中沒有師生過多的互動行為。學生只能從觀察其形得出結論并去記憶,學習方式十分生硬被動,導致對學習提不起興趣。運用平板電腦進行配合教學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種狀況,其教學優勢就在于課堂上能夠布置更多的實踐操作讓學生親身體會。學生通過實際動手進行幾何圖形的拼擺,提升對幾何圖形的認知程度,而且在教師授課過程中遇到的疑惑也可以得到相應解答,在課堂的有效時間內完成知識學習。

教學“認識平行四邊形”課程時,根據教學難易度,教師可以構思設計四種教學互動方式,讓學生進行教學互動的同時,更為準確地掌握平行四邊形所具備的特點;也可以讓學生運用平板電腦設計出自己思考制作的幾何圖形傳遞到教師斷,從眾多答案中選擇出正確美觀的典型作品進行講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教學案例一:運用眾多板塊組合平行四邊形。運用平板電腦設計出眾多板塊模型,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準確快速的拼接,在最短時間內組合出最大的平行四邊形。這種設計有利于鍛煉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構造理解,并且在相互競爭中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案例二:運用釘子板制作平行四邊形。在平板電腦中構筑一個釘子板模型,然后讓學生進行兩點之間的自由連線,最后制作出正確合理的平行四邊形。該教學設計較案例一相比,增加了些許難度,讓學生進一步深入掌握并理解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的理論知識。

教學案例三:將普通四邊形改為平行四邊形。將多種類型的四邊形分別放置,讓學生分為小組進行點位置的改動,然后將其變成準確的平行四邊形,安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更多種類的小組獲勝的設定。此方案能夠促進團隊合作學習的動力,較案例二的設計更為靈活。

教學案例四:將梯形圖案變成平行四邊形。運用平板電腦制作出梯形模板,教導學生用直線放在梯形任意位置,使其變成平行四邊形。學生如果牢記上邊教學案例總結的知識,即可很容易地改出平行四邊形。這個設計主要旨在提升學生的思考和手動能力。

提高課后鞏固的效率 平板電腦的運用,可以讓教師在課后鞏固環節中更為合理地安排作業習題,不需要學生完全依照傳統課本進行反復書寫和死記硬背。無論任何題型,都能給出相應的即時反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耙黄鹱鳂I”模塊的錯題集,也能夠幫助學生復習收到很明顯的效果。對“認識平行四邊形”的課后鞏固,可以選擇設置幾項教學活動和課后習題,下面提煉出兩項教學活動進行簡要分析。

教學活動一:使用三角板拼接成平行四邊形。在這項教學活動中,依靠平板電腦為學生提供大小相等且數量眾多的三角板,讓學生自由移動和旋轉拼接。該教學活動不僅貫穿整節課程的思路設計,同時延伸了平行四邊形可以分解成許多三角板的知識,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衍生課外自主發現和學習的興趣。

教學活動二:利用梯形拼接成平行四邊形。該教學活動與活動一的主旨大同小異,提供同樣大小的梯形模板,讓學生隨意進行拼接。該教學活動主要希望學生領會平行四邊形的構造可以由許多形狀組合而來,只要把握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理論,就可以確認其是否能構成平行四邊形。

4 解決平板電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依靠平板電腦進行教學的方式,雖然切實可行且有著廣闊發展前景,但其作為剛引入教育領域的新事物,仍有諸多不足之處需要改善。為今后能夠更為深入地開展平板電腦教學,教師應積極面對問題,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完善教室無線網絡傳輸設施 平板電腦教學模式需要通過無線網絡進行數據傳輸,部分地區的教室雖然已經安裝無線網絡,但由于各種因素,可能導致網絡不穩定的情況時有發生。若學生和教師都無法登錄教學平臺,或者學生完成的作業無法進行上傳,可能會導致整個課程教學無法繼續進行。因此,在普及多媒體教學的道路上,不僅需要提高教學用的平板電腦的質量,還要努力創造條件增強無線網絡的暢通性和穩定性,保證平板電腦教學順利開展。

改進教學用平板電腦的硬件和軟件性能和質量 在運用平板電腦進行高效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及教師的課程互動均在平板上展開,所以平板電腦的質量和性能必須過關。如果在課程實用中出現操作卡頓延遲等現象,會直接影響其使用體驗,導致延緩授課進度。而軟件方面是功能是否齊全的問題,現在已有很多適合教學的操作平臺,但由于沒有切實融入教育領域官方化,導致各類軟件功能品質優劣不一,且無法做到聚集所有實用功能于一體的軟件發行,因此限制了平板電腦的實用方向。

實現“人手一臺”平板電腦目標 平板電腦融入于課堂教學,能夠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廣受師生好評。但是從裝備角度考慮,由于平板電腦的價格略微昂貴,無論是讓學生自行承擔,還是學校采購使用,都是一筆不菲的資金,因而平板電腦的普及對平板教學的常態化開展造成影響。因此,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對教育裝備投入,給予政策支持,如對教育部門采購平板電腦給予一定的價格優惠,鼓勵相關企業生產教育專供設備,對其實施一定的減免稅政策等。如此保證使用平板電腦授課的條件,使平板電腦教學能夠順利進行。

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操作技術 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課程教學,應該以師生雙方熟練操作平板電腦為前提。教師應該熟悉教學平臺的正確操作和有效使用,學生也需要在聽課前懂得如何進行答題、選擇圖片和上傳資料等。但實際情況是大多數年齡偏大的資深級別的教師無論是操作還是適應平板電腦的能力都較為緩慢,而且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有限,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需要加強提高教師和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逐步提高他們操作平板電腦的能力。

5 結語

總之,平板電腦已經逐漸進入小學數學乃至其他學科的教學當中,并且已開展相應課程的實踐應用,積極開展基于平板電腦的小學教學已發展成為未來趨勢。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課堂教學效率,運用平板電腦構建高效課堂,充分準備每堂課程,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臧志強.多媒體云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案例研究:在“慧學云”平臺教學應用中對學生平板電腦進行管理的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20):43-45.

[2]朱丹.運用平板電腦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24):49-50.

[3]莊天寶,王勝楠.平板電腦環境下的課堂互動行為分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5(3):374-379.

[4]葉柱.凸顯技術張力 促進深度學習:談小學數學平板電腦教學要點[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7(1):39-40.

[5]陳小兵.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小學,2017(9):168.

[6]陳謙.讓“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9):98.

[7]隋春梅.平板電腦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7(11):23-25.

[8]李云波.小學數學復習階段平板電腦的應用探索[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6,32(10):63-66.

[9]丁文蘭.淺談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7(94):103.

[10]許方.淺談高效教學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優化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0):100.

核心技術構造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以我國420家高技術企業為研究樣本,運用SPSSl5.0與AMOS7.0軟件,對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的要素構成進行了探索性與驗證性因素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由吸收能力、研發能力、技術創新能力與延展能力四要素組成。該四雛結構模型較好地反映了中國高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背景下的技術核心能力要素組成狀況。

關鍵詞:技術核心能力;要素;探索性分析;驗證性分析

一、前言

自普拉哈拉德與哈默提出“核心能力”概念以來,核心能力作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得到了學術界與企業界的普遍認同。高技術企業是典型的技術驅動型企業,其核心能力的核心是技術核心能力。技術核心能力對高技術企業的競爭地位是極端重要的,它是高技術企業異質性成長的源泉。如何有效管理并發揮技術核心能力優勢是高技術企業持續成長的關鍵,但有效管理的前提是明確技術核心能力要素,這樣管理對象及其管理措施具有針對性。

從已有技術核心能力構成要素的研究成果來看,眾多觀點不一。王毅根據技術單元的性質,將技術核心能力分為學科整合能力、單元技術核心能力、產品整合能力、產品子系統整合能力。季玉群等強調核心技術能力是指企業在主營業務領域對技術元的研發能力、創新能力、整合能力和延展能力。牛雁翎等認為核心技術能力包括資源及其組合能力、戰略選擇能力、實體活動能力和產品與服務的綜合結果。鹿盟等認為核心技術能力主要體現在技術開發能力和產品設計能力兩個方面。郭嵐等認為核心技術能力包括企業的R&D能力、產品和工藝創新能力、新技術的吸收能力、學科整合能力、產品整合能力、產品子系統整合能力等。這些研究成果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指導意義,但在如下方面稍有不足:從研究內容來看,由于研究角度及對技術核心能力內涵理解的不同,對技術核心能力的要素劃分各不相同,有些過于簡單,如鹿盟等的二維結構,有些又過于復雜甚至有內容重疊之嫌,如郭嵐等的六維結構;從研究方法來看,基本是對技術核心能力要素的理論探討,鮮有對技術核心能力要素進行實證研究。

因此,本文試圖從實證的角度,對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的要素作一些探討,從而為我國高技術企業進行相應的技術核心能力評估以及有效管理提供依據,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術核心能力的作用,進而促進我國高技術企業的成長。

二、技術核心能力的要素分析

技術核心能力是指企業通過特有技術要素和技能或各種要素和技能的獨特的組合來創造具有自身特性的技術,以產生稀缺的、不可模仿的技術資源(技術、知識等)的企業能力,具有價值性、難以模仿性、路徑依賴性、延展性、整合性等特征。結合技術核心能力的上述定義與特征,以及技術核心能力的形成過程,并借鑒已有技術核心能力要素構成的研究成果,本文認為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由吸收能力、研發能力、技術創新能力與延展能力4要素組成。

吸收能力指企業獲取、消化、轉換及利用外部知識的能力,它主要反映高技術企業對外部技術知識的獲取及與內部知識的整合能力。技術核心能力的本質是知識,更確切地說是核心知識,其形成與發展必須依賴大量的知識基礎,而知識吸收能力決定著企業的知識基礎。因此,知識吸收能力構成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的基礎。

研發能力是指企業搜尋、獲取和利用現有的知識從而產生新知識、技術和產品的能力,它主要反映高技術企業基于研究開發形成核心技術的能力。核心技術是技術核心能力的內核,是企業拉開與其他企業的技術差距,保持技術競爭優勢的基礎,而研發能力是企業獲得核心技術的源泉,研發能力直接關乎技術核心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技術創新能力是指企業產品創新能力和工藝創新能力兩者之間的耦合狀態及由此決定的系統整體功能,它主要反映高技術企業通過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不斷將核心技術轉化為核心產品與最終產品的能力。企業之間的競爭,最終體現在企業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競爭,企業的競爭優勢,最終也體現在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的表現。也就是說,企業是否具備技術核心能力最終是由市場說了算。因此,技術創新能力決定著技術核心能力的市場體現。

延展能力是指企業運用所整合的獨特競爭實力開發出核心產品并最大限度地延伸到多個市場領域的能力。它具有使企業形成各種差異化的核心技術、核心產品并擁有進入各種市場的潛力。因此,延展能力作為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要素,是技術核心能力體系形成的催化劑,是技術核心能力的動態性成長能力,對技術核心能力的動態演進具有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研究方法

(1)問卷的設計與預測試

本文首先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形成一份包括38個題項的初始問卷,問卷采用Likert5分制量表來進行度量。隨后,筆者利用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之機,就上述初始問卷的內容與形式咨詢了與會的管理學專家,并實地對湖南省一些高技術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進行訪談,依照他們對每個測量指標的評分,運用SPSSl5.0統計軟件對其評分進行單樣本T檢驗,利用檢驗結果以及他們的相關建議,對相應指標進行有效性判斷和篩選,在問卷形式、測量內容、表達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相應修改。

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修改后問卷題項的準確性與有效性,筆者又選取其攻讀博士所在班級的同學以及MBA的一些學員共190名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小范圍的預測試,獲得有效問卷138份。根據調查數據對題項進行效度和信度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又刪除了一些題項,并將保留下來的題目再一次進行語義上的修正和表達上的準確化處理,最終修訂成為包含24個題項的正式問卷。

(2)數據收集

正式調查對象選取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湖北、湖南6省市已形成技術核心能力的高技術企業。在問卷發放對象選取方面,主要針對高技術企業高中層管理人員進行發放;在發放渠道選取方面,主要采取直接走訪、參加會議、教育培訓機構以及個人關系等渠道并行采集。我們共發放問卷700份,收回問卷486份,回收率為69%,其中有效問卷420份,有效回收率為60%。關于樣本結構,從企業性質來看。國有企業42家,所占比例為8.6%;民營企業310家,所占比例為63.8%;集體企業38家,所占比例為7.8%;外資企業70家,所占比例為14.4%;其他26家,所占比例為5.4%。從受訪人職位來看,總經理66人,所占比例為13.6%;副總經理160人,所占比例為32.9%;部門經理245人,所占比例為50.4%;其他15人,所占比例為3.1%。

(3)統計分析方法

首先將所有樣本數據隨機分成兩部分,其中210份問卷運用SPSSl5.0統計軟件對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的要素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210份問卷運用AMOS7.0軟件采用結構方程建模方法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

四、數據分析

1 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前,采用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檢驗判斷調查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見表1,KMO值為0.869,大于0.8,屬于適合進行因子分析范圍;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其顯著性水平為0.000,小于0.01,因而統計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因子提取,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進行因子轉置。在因子個數的選取方面,采用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的因子的累積貢獻率一般應大于60%以上,根據Straub的建議,應剔除在所有因素上負載值均低于0.5或在多個因素上負載值大于0.5的題項。通過對210份調查問卷中的24個題項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據因子負荷大于0.5的原則,經過反復嘗試,剔除了3個題項。對余下21個題項利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轉,可提取4個公因子,得到技術核心能力的因子結構(見表2),其累積貢獻率為66.904%,具有較好的解釋率。

2 信度與效度分析

測量信度的常見方法是用Cronbach系數,一般認為,如果a系數在0.7以上,說明指標的可靠性是可以接受的。研究表明,吸收能力a系數為0.812,研發能力a系數為0.884,技術創新能力a系數為0.826,延展能力a系數為0.938,均遠遠大于0.7,說明問卷具有很好的內部一致性。關于效度方面,問卷在設計過程中,緊緊圍繞相關文獻、深人實地調研,并分別與管理學領域專家及企業高中層管理人員就問卷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多次深入探討,補充遺漏題項,剔除重復項,調整問卷結構,以保證題目內容的全面性、分布的合理性與表述的簡潔性,因此問卷具有相當程度的內容效度。

3 驗證性因素分析

以余下的210份樣本數據為依據,運用結構方程建模軟件AMOS7.0,對技術核心能力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在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過程中,本文采用以下擬合指數:X2、X2/df、RMSEA、GFI、AGFI、TLI、CFI等作為評價標準。X2一般越小越好,X2/df小于3可以接受,但一般小于2為宜。當GFI、AGFI、TLI、CFI這幾項指標的值在0.9至1之間時,通常認為該模型具有較好的擬合效果;在0.8至0.9之間時,認為該模型的擬合效果是可以接受的。RMSEA低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擬合;低于0.08表示擬合效果可以接受。由表3,本研究X2、X2/df、GFI、RMSEA、CFI和TLI都滿足條件要求的優良擬合標準,只有AGFI略低于0.9的優良擬合標準,但仍然高于0.8的有效擬合標準值。綜合以上指標,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四維模型的整體擬合優度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路徑圖如圖1所示。

與此同時,本文將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的四維模型與一維模型、二維模型和三維模型進行了比較(見表4),數據結果顯示,另外三個模型的擬合度均不理想,擬合程度遠遠低于四維模型。這說明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四維模型是合理的,前面的理論構想得到進一步驗證和確認,即技術核心能力由吸收能力、研發能力、技術創新能力以及延展能力四要素構成。

一般認為,研發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是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的主要構成要素,在本文中也得到驗證(其結構方程參數分別達到0.88和0.83)。

對于吸收能力,其結構方程參數最高,達到0.92,說明其對技術核心能力的影響最大,超過了研發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對技術核心能力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在中國高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的現實背景下,其技術核心能力的構建更需要引進吸收大量外部知識,特別是引進吸收國外最新科技成果與核心知識,因而普遍認同知識吸收能力對技術核心能力的基礎性作用。如,趙曉慶、許慶瑞研究發現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能力演進過程是一種基于技術引進吸收基礎上的追趕式演進過程。曹興等認為發展中國家技術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是一種典型的外部吸收式形成模式。Liao等(2003)的研究表明,擁有高水平吸收能力的企業相對其他企業來說,可以獲得更多的創新先動優勢。Chen Yanying和Yuan Yijun認為我國高技術企業多是通過吸收外部新知識、新技術實現創新。

延展能力的結構方程參數最低,只有0.52,說明延展能力對技術核心能力的影響程度要遠低于其他3個維度,同時也說明延展能力在技術核心能力形成與發展中的作用還未引起足夠重視。本文認為隨著動態環境的日益復雜,我國高技術企業將融入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技術核心能力本身的剛性特征也日益凸顯,這就使得我國高技術企業應充分認識與重視延展能力的作用,應盡快增強其延展能力,全面提升企業技術核心能力變得更加緊迫。

五、結論與展望

通過探索性因素分析獲得了技術核心能力的四因素模型,驗證性因素分析表明,技術核心能力的四因素模型較好地擬合了觀測數據,支持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研究結果,即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由吸收能力、研發能力、技術創新能力與延展能力四要素組成。這對于企業技術核心能力內涵的明確和技術核心能力水平的測度具有積極參考價值,對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的培育與提升具有重要實踐指導意義。高技術企業技術核心能力要素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其對高技術企業績效影響如何,這些問題的解決有助于更好地管理技術核心能力,從而促進我國高技術企業持續成長。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將進一步從理論上深入研究各要素之間的作用機制,從實證角度深入探尋各要素之間的作用路徑,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它們對高技術企業績效的影響。

核心技術構造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提出從引進高素質人才、打造三支隊伍、改革用人制度、規范薪酬分配等方面入手,構建高新技術企業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 人才 高素質

0 引言

面對后經濟危機時代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企業只有擁有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首個千噸級多晶硅高技術示范工程、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才企共贏”的管理目標,把培養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作為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著力創新人才引、培、留、用新機制,不斷優化人才結構,以人才優勢提升競爭優勢。公司現有員工366人,其中經營管理人才9人、專業技術人才95人,大專以上學歷298人,120人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技能等級),為公司連續三年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做出了突出貢獻。

1 圍繞企業發展,大力引進高素質人才

面對國家對多晶硅企業在安全、環保和能耗方面的嚴格要求,公司成立伊始就確立了“打造和引領中國多晶硅產業”的企業使命,根據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提出引進人才應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標準。在工程建設初期,針對多晶硅產業人才稀缺的現狀,公司與多家職業院校合作,采取“校企合作、共同培養”的方式引進部分優秀畢業生,同時堅持“能力為主,學歷為輔”,從高等院校和社會公開招聘工程建設和技術人才,至2007年底基本構建了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經營管理人才、技術人才、技能型人才三支隊伍。2008年,為解決技術人才團隊人員年齡老化、青黃不接等問題,公司從國內知名高校引進碩士研究生12名、大學本科畢業生22名,作為公司的后備技術骨干重點培養,著力打造老中青相結合梯隊型的技術人才團隊。

2 搭建培訓平臺,著力打造三支隊伍

企業要在現有條件下贏得市場競爭,實現持續發展,必須擁有經營管理型、技術創新型、技能型三支人才隊伍。一是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培養經營管理人才。公司投入10多萬元選派5名高管參加西南交通大學EMBA高級課程培訓學習,公司選派10名中層干部和管理(技術)骨干到四川大學攻讀在職碩士學位,提高他們駕馭市場、管理企業的能力。

二是搭建科研項目平臺,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公司“多晶硅生產技術研究團隊”2007年被納入四川省“天府英才”工程項目,省政府給予50萬元資助資金。以此為契機,公司以老專家為帶頭人,讓一大批年輕技術人員參與公司承擔的兩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和公司生產線技術改造等項目,并在項目實施中委以重任,使青年技術人才得到很大鍛煉提高。兩項國家級科研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多項內部科研項目順利結題,為公司多晶硅生產線達產、穩產、節能降耗、安全環保運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公司立足長遠發展專門成立了技術中心,從國內知名高校引進人才30名,作為后備技術骨干重點培養。

三是搭建職業評價平臺,培養技能型人才。公司積極開展外部培訓,采取選送技能人才到相關企業培訓方式,選送員工100余人次到峨眉半導體材料廠、旭光電子管廠等企業進行生產操作實習培訓。切實加強內部培訓,以技術專家、工程技術人員為培訓師資,組織多晶硅主工藝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等培訓班,培訓生產操作人員250名,同時引進時代光華培訓機構網絡在線學習系統,對120名員工進行了管理、生產和業務知識培訓。2009年,公司成為省級多晶硅職業技能鑒定試點企業,組織編制了三氯氫硅合成工等5個多晶硅生產職業標準并通過了省級鑒定,隨后又編寫了與標準相符的培訓教材用于員工技能培訓。

為鼓勵員工成長,公司專門出臺了《鼓勵員工提高技能、拓展職業生涯實施意見》,完善了《員工培訓管理辦法》,對積極參與成人教育、網絡教育和自學考試的員工給予報銷部分學費,對在國家、省、市組織的技能比賽中獲得名次的員工給予相應獎勵,對在相應級別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的員工給予相應獎勵,對取得一定層次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和國家職業資格的員工給予相應獎勵或按薪酬制度規定調整工資待遇。

3 改革用人制度,科學選拔優秀人才

公司始終堅持“人人是人才、用人之長、適才適用”的原則,改變以行政調配、伯樂相馬的方式配置人力資源的做法,對中層干部崗位、部分重要管理(技術)崗位人員配置引進賽馬機制,采用公開競聘方式選拔人才。為保證人才選聘過程的公正性,在評委組成上注重各層次搭配,在評分辦法上采用去掉最高和最低分數辦法,有效規避和預防了用人上的一言堂現象以及相應的考評誤差。為保證選出的人才既能勝任崗位又符合德才兼備要求,考評采用筆試、口試(演講或述職)、結構化面試、答辯等多個測試手段,綜合測評其工作能力、知識水平,同時輔之以道德品質考核等內容。從2006年至今,公司共組織大型公開招聘8次,選拔中層干部9人,選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近40人。

4 規范薪酬分配,穩定留住骨干人才

針對全國多晶硅行業井噴式發展引發的公司人才嚴重流失現象,為穩定現有人才,留住骨干人才,公司開展了一系列分配制度改革。一是根據市場價位提高人才薪酬水平。2007年,公司根據多晶硅市場行情以及行業薪酬水平狀況,采用先核定相應崗位人才年薪水平,以年薪倒推月薪辦法核定員工薪酬,大幅度提高員工工資水平,當年基本遏止了骨干人才的流失。

二是開展公司薪酬體系設計。2008年,公司聘請了成都前程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進行公司薪酬體系設計,建立了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崗位體系,在崗位測評的基礎上進行崗位排序;綜合考量崗位人員自身情況、崗位價值、崗位勞動成果三個基本要素,設置了多元化工資結構,形成了以崗位工資為主的組合寬泛式薪酬體系,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與員工收益的有機結合。

三是建立技術津貼制度。從2007年起,公司為技術人員設立了技術津貼,技術津貼標準根據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工程建設、生產經營中發揮作用等情況核定,實行按月發放。出臺了《選評享受技術津貼人員管理辦法》,打破享受技術津貼人員終身制,實施動態管理。

四是建立專家技術委員會管理制度。2007年,為穩定公司技術專家團隊,董事會決定對幾位老專家實行特聘,并享受副總待遇。2010年,又對老專家進行了續聘,重新組建了專家技術委員會,出臺了《專家技術委員會工作暫行辦法》,以制度方式明確技術專家的工作時間、待遇以及相關責任和義務??茖W的薪酬制度和諧了員工關系,穩定了人才隊伍,從2007年至今,公司員工流失率一直在5%以下,專家和技術生產骨干人員未有流失。

核心技術構造論文范文第4篇

人類一直在探索研究事故發生的原因, 至今, 事故致因理論主要包括因果連鎖論、人機軌跡交叉理論以及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這些理論從不同的角度總結了事故發生的原因??傊? 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導致事故的根本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一般都是由于管理缺陷所導致。統計研究表明, 既沒有物的不安全狀態, 也沒有人的不安全行為, 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事故的比例僅為1.9%, 可見, 絕大多數生產安全事故是可以預防的。

事故具有偶然性, 偶然性表明了相同條件下, 事故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 且事故的后果差異巨大, 對偶然事件的管理不是對結果的管理, 即便幾年乃至幾十年沒有事故發生, 不能作為系統安全的充分證據。事故還具有必然性, 必然性指出了只要存在著發生事故的條件, 事故終究要發生。這里所指的條件就是“危險”的存在, 危險無處不在, 無邊無際, 但它是可以預知的。如果我們能將所有的危險進行辨識預知, 并對之逐一進行控制, 事故一定不會發生, 但這樣的管理是難以實現的, 也是不科學的。因為現代生產系統是開放的宏觀巨系統、是集成化的系統、是眾多因素相關聯的系統、是眾多因素未知的系統, 危險因素不可避免的系統。只要危險存在, 事故風險就存在, 因此, 安全只能通過對危險的預知和對風險的有效控制來獲得, 現代安全技術管理的基礎和核心就是危險預知和風險控制。

2 危險預知

危險指系統中存在導致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過了人們的接受程度。危險因素一旦失去了控制, 事故就有發生的可能性。預知危險應針對生產經營過程的一切常規活動和非常規活動, 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全面性、預測性的原則, 采用直觀經驗分析法或系統安全分析法來進行。

對于有可供參考的先例或可以借鑒以往經驗的系統, 可采用直觀經驗分析法。即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統或作業條件的經驗和安全生產事故的統計資料, 類推、分析系統的危險;或者對照有關標準、法規、檢查表或依靠人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借助于經驗和判斷能力, 直觀地判斷系統的危險。如, 可供對照的相關法規標準有《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 (GB6441—1986) 、《生產過程危險源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 (GB/T13861—2009) 以及《職業病目錄》等等。

對于復雜的、沒有事故經驗的新開發系統, 應采用系統安全分析方法進行危險預知。常用的系統安全分析方法有事故樹 (FTA) 、事件樹 (ETA) 、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 (FMEA) 等等。

3 風險控制

風險指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與事故所造成損失的嚴重程度的綜合度量。

不同大小的危險將導致不同的事故風險, 對于人們所不能接受的事故風險必須進行有效的控制, 風險控制的實質就是通過技術和管理等手段消除可能失去控制的危險?,F代安全管理利用系統安全工程的思想, 在風險評價的基礎上, 進行科學系統的風險控制??茖W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是風險評價 (或安全評價) , 對所預知的危險進行風險評價后, 對風險進行科學排序, 運用有效的資源, 發揮智慧, 努力實現以下控制目標:能消除或減弱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危害;處置危險和有害物, 并降低到國家規定的限值內;預防生產裝置失靈和操作失誤產生的危險、危害;能有效地預防重大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發生;發生意外事故時, 能為遇險人員提供自救和互救條件。

4 現代安全技術管理中的危險預知與風險控制

以現代安全技術管理方法之一的故障樹分析法 (FTA) 對蒸汽鍋爐缺水爆炸事故的管理分析為例, 說明危險預知與風險控制在現代安全技術管理中的基礎和核心地位。

故障樹分析法是通過編制故障樹, 即從結果到原因描述事故因果關系的有方向的邏輯樹, 以及對故障樹進行演繹分析, 進行邏輯運算, 來尋求導致結果事件 (即需要控制的頂上事件) 發生的原因事件及其影響的重要程度, 以便有效控制風險, 為改進系統安全性提供重要信息的一種現代安全管理方法。

蒸汽鍋爐是工業生產中常用的設備又是比較容易發生災害性事故的設備。由于蒸汽鍋爐實際運行的工作條件十分惡劣, 造成受壓元件失效的原因往往是錯綜復雜的。引起鍋爐爆炸的主要事件有:鍋爐結垢、爐壁腐蝕、缺水和超壓, 現就蒸汽鍋爐缺水爆炸事故進行分析。

4.1 預知危險, 分析危險因素與事故的邏輯關系

(1) 確定頂上事件。鍋爐缺水事故T為需要控制的頂上事件。

(2) 鍋爐缺水事故的原因分析。直接原因事件有:警報器失靈 (基本事件) 、水位下降 (系統故障事件) 、未察覺 (系統故障事件) ;各個事件用“與門”連接。繼續分析原因事件的直接原因及其邏輯關系, 直至分析到基本事件為止Xi (分析過程省略) 。

(3) 繪制故障樹。根據分析, 蒸汽鍋爐缺水爆炸故障樹見圖1所示。

4.2 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最佳方案的確定

(1) 畫出故障樹的成功樹圖, 建立結構函數。

得到3個最小徑集, 分別為:P1={x1}P2={x2, x3, x6, x7, x8, x9, x1 0, x1 1}, P3={x4, x5x12, x13, x14, x15, x16, x17, x18}。最小徑集:每一個最小徑集表示使頂上事件不發生所能采取的一種安全措施, 事故樹的最小徑集越多說明系統越安全。

(2) 結構重要度分析。

利用最小徑集來判斷結構重要度。x1是單事件的最小徑集, 因此:

4.3 蒸汽鍋爐缺水事故的安全技術管理結論

通過危險預知與風險控制的分析可知, 鍋爐缺水故障樹的最小割集有72個, 說明發生鍋爐缺水事故有72種可能性;從3個最小徑集可得出, 只要采取最小徑集中的任何一個方案, 鍋爐缺水事故就可避免, 風險控制的方案包括以下幾個方案。

第一方案 (最佳方案) {x1}, 只要確保水位警報器靈敏可靠, 鍋爐缺水就可預防。

第二方案 (x2, x3, x6, x7, x8, x9, x10, x11) , 為保證鍋爐水位不發生異常情況, 要求給水設備處于良好工作狀態, 并且管道閥門暢通。

第三方案{x4, x5, x12, x13, x14, x15, x16, x17x18}, 水位下降后操作人員未及時發現并進行判斷的一些事件, 操作人員認真履行崗位工作職責十分重要。

通過危險預知與風險評估控制, 可得出如下結論:在預知的18個危險因素中, 造成蒸汽鍋爐缺水的主要原因有:水位警報器失靈是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x1) , 其次是操作人員脫崗 (x4) 及排污閥門故障 (x2) , 控制好這三個關鍵環節, 就能預防鍋爐缺水事故, 獲得安全。

摘要: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是通過技術、教育及強制等手段, 融合安全文化, 針對安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運用有效的資源, 發揮人們的智慧, 通過人們的努力, 進行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活動, 實現生產過程中人與機器設備、物料環境的和諧, 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本文論述了危險預知與風險控制是現代安全技術管理的基礎和核心。

關鍵詞:安全,管理,危險,預知,風險,控制

參考文獻

[1] 陳大為, 等.現代安全管理基礎[M].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2011.

核心技術構造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無人駕駛汽車;法律地位;責任主體;歸責原則

目前,在人工智能產品中,最引人關注的當屬無人駕駛汽車。它承載著傳統汽車產業向智能化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任務,負擔著智能城市交通網絡構建的重要使命,成了世界各國紛紛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1]。但無人駕駛汽車在現階段乃至未來的使用中并非絕對安全,近幾年頻繁發生的無人駕駛汽車交通事故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例如,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與公交車發生碰撞,福特Argo AI的自動駕駛汽車導致兩名乘客受傷等。無人駕駛汽車致人受傷、死亡的事件背后,使得有關侵權責任的承擔成為備受爭議的熱點話題。因此,本文從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狀態下侵權責任規則的構造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議,以期在鼓勵科技創新和保護受害人之間達到良好的平衡狀態。

一、無人駕駛汽車的法律地位

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狀態下導致的交通事故,由誰來承擔責任,是構建無人駕駛汽車侵權責任機制的關鍵。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應明確無人駕駛汽車的法律地位,其本身能否作為責任承擔的主體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現階段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的法律地位還應采取謹慎的態度,其定位仍舊是“物”,具有法律客體地位。首先,無人駕駛汽車雖然具備自主的學習、決策能力,但核心的算法設計和程序載入仍舊被人類所控制,尚不具備獨立的行為能力,亦不具備民事權利的屬性,因此無法賦予其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其次,無人駕駛汽車仍未達到人類智力水平。無人駕駛汽車雖然能夠模擬人類的思維模式,但其只能通過大數據、算法等技術手段加以整合,單一地抽取人類技術性的邏輯思維方式,而對于人類豐富的情感、理性和道德感難以復制表達。因此,無人駕駛汽車無法實現對人類智能的完全復制[2]。最后,無人駕駛汽車沒有獨立的財產,其責任基金只能來源于人的資產的分割與特定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76條之規定,民事主體必須具有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而無人駕駛汽車沒有獨立的資金來源,其不具備承擔金錢賠償責任的能力。因缺少作為民事主體“財”的這一必要要件,使得無人駕駛汽車不能視為民事法律主體。

二、構建無人駕駛汽車交通事故侵權責任的承擔機制

(一)建立多元化的責任主體

第一,自動駕駛系統設計者的責任。自動駕駛系統開發階段是人工智能產品面世的一個關鍵環節,它決定著無人駕駛汽車能否可以借助系統運用大數據技術廣泛采集、分析數據,建立高效精準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實現對車輛內部和道路交通的實時監控,從而對車輛運行行為進行規劃,確保無人駕駛汽車的正常行使。但是,由于無人駕駛汽車運行的高度自動化和完全自主性,且行使的道路狀況復雜多變、突發情況較多,導致現有階段不能百分百保證該系統能夠完整、準確地收集、掌握外部信息數據?;谶@種情況,車輛因錯誤的信息發生運行判斷失誤而導致事故發生時,被認定為該產品系統存在缺陷或功能發生障礙,信息數據的持有者即自動駕駛軟件開發者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第二,無人駕駛汽車制造商的責任。無人駕駛汽車制造環節,與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緊密聯系,因此對于無人駕駛汽車制造商應進行更為嚴格的監管。按照現有法律規定,在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交通事故時,追究因原材料加工、零部件裝配以及無人車生產等環節制造商責任應適用嚴格的產品責任,即無論其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只要因產品缺陷導致事故發生,制造商要在質量缺陷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當然,在涉及具體的產品責任分配時,可以根據出錯的階段找到對應的責任主體。但鑒于兼顧公平與效率的現實問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制造商的責任負擔,此時可以準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有關制造商的抗辯事由。具體而言,無人駕駛汽車制造商可以向使用者詳細介紹使用方法、產品構造原理及系統運行規律,定期提醒使用人對程序設備進行檢修,從而盡可能地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同時,對于現階段無法發現的產品制造缺陷,需要結合車輛在投入流通時是否存在結構缺陷或性能不足等,對車輛是否存在缺陷進行事實認定,最終作為判定制造商能否進行抗辯、免除責任的事由。

第三,無人駕駛汽車銷售商的責任。銷售環節作為無人駕駛汽車推向市場的最后一個環節,該環節的監管同樣值得關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33條至39條規定,銷售者主要的法定義務包括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妥善保管以及銷售合格產品三個方面。若銷售商因管理不當、經營不善導致售出的車輛存在產品缺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03條之規定,銷售者在其過錯范圍內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這一過錯情形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根據相關機構出具的證據表明無人駕駛汽車的生產環節完好,使用者使用軟件操作規范、無第三人蓄意破壞系統,而證據指向銷售環節出現錯誤,若銷售商拿不出可靠的證據證明其無過錯時,則依據過錯責任原則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其次,銷售商若無法指明瑕疵汽車的生產商或供貨商,則說明沒有盡到驗明產品質量的法定義務,也需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因此,任何利用不正當手段欺騙消費者的行為,任何由于銷售商自身管理不到位釀成的交通事故,其責任都要由真正的責任人即銷售商承擔賠償義務。

第四,無人駕駛汽車使用人的責任。無人駕駛汽車在推廣應用過程中雖然著重強調了對使用人的便利,但現實的復雜情況使得使用人在責任分配方面也具有了合理性。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相關規定,無人駕駛汽車的使用者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即發生侵權損害時要求其主觀上必須存在過錯。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無人駕駛汽車使用者不具備駕駛資格。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極具科技含量的智能產品,因此要求使用者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具備基本的道路交通常識和傳統汽車駕駛能力。若因使用者資質未達標或未達到年齡標準而發生交通事故,則使用人在過錯范圍內需承擔一定份額的侵權責任。其次,使用者的操作不符合相關行業規范。一般來說,使用人必須具備控制基本操作的能力,其會獲得 “行駛”“停止”等控制開關的操作權限,以防突發情況。如此一來,若使用者未按照基本操作規范進行處理,則需對其造成的后果承擔責任。最后,使用者未定期檢查系統程序和維護硬件設備。自動駕駛系統很容易受第三人的侵襲,一旦程序被惡意篡改則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無人駕駛汽車的使用人要特別注意軟件程序和硬件設備的完好。若程序或設備有明顯提示的損壞,而使用人未履行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則必須要對造成的侵權責任承擔后果。

(二)實行差別化的歸責原則

第一,無人駕駛汽車與無人駕駛汽車之間的歸責原則。無人駕駛汽車與無人駕駛汽車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適用的歸責原則,可以參考有人駕駛的傳統汽車交通事故之間適用的原則,即《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的過錯責任原則。無人駕駛汽車都是運用大數據技術獲取信息、感應設備并獲得車況檢測的,兩輛車之間無任何差異,因此無人駕駛汽車的使用人均為平等的主體地位,責任承擔應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訴訟原則,證明對方的過錯程度及過錯行為,以此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然,若雙方均有過錯,則根據雙方的責任大小按比例分配責任。

第二,無人駕駛汽車與有人駕駛汽車之間的歸責原則。無人駕駛汽車與有人駕駛汽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情形主要有兩種:一是無人駕駛汽車自動系統未能準確識別周邊車況,而導致與有人駕駛汽車相撞;二是有人駕駛汽車操作不當撞向無人駕駛汽車?;谝陨蟽煞N情形,按照過錯責任歸責原則較為合理,即雙方按照各自相應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無人駕駛汽車和有人駕駛汽車在價值選擇方面是相同的,且面臨的危險性相當,應該以公平公正的原則分配雙方的責任。

(三)推行無人駕駛汽車強制責任保險制度

無人駕駛汽車具有高度自主性、難預測性和難控制性等特點,使得在其發生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存在舉證困難、因果關系難以認定等現實困境,致使其維權之路變得異常艱辛?;诖?,為了及時對受害人進行補償,有必要引入無人駕駛汽車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無人駕駛汽車開發程度較高的國家紛紛制定保險政策來分散事故風險。我國可參考國外先進的立法經驗及操作流程建立強制責任保險制度。首先,保險費承擔主體方面,可以將事故風險進行轉嫁,強制所有參與軟件開發、制造、銷售、使用等環節的公司或個人投保強制責任保險[3]。其次,保險模式方面,可有別于傳統的交強險與商業險的方式,采用實時保險模式。自動駕駛汽車內部安裝監聽系統,通過遠程信息處理、生物識別等技術對車內的實時情況進行記錄,從而對使用人每一次的用車行為進行精準地評估,通過大數據統計來確定最終的保險費數額。

參考文獻:

[1]張建文,賈章范.《侵權責任法》視野下無人駕駛汽車的法律挑戰與規則完善[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25-34.

[2]張力.高度自動駕駛汽車交通侵權責任構造分析[J].浙江社會科學,2018(8):35-43.

[3]陶盈.自動駕駛車輛交通事故損害配賠償責任探析[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36-141.

(責任編輯:董維)

核心技術構造論文范文第6篇

1 地質概況

己15-12010工作面機巷標高-600m~-680m, 地面平均標高+100m左右。己15煤層結構簡單, 煤厚2.91~4.71m, 平均3.50m, 煤層傾角變化較大, 在白石山背斜軸部坡度平緩, 幾乎在0°左右, 機巷里段坡度較大, 一般為11°左右。工作面位于白石山背斜南翼, 緊鄰白石山背斜。DXF21斷層位于該采面內, 斷層落差0~4m, 傾角74°。該采面穿DF18斷層和F13高溝逆斷層, DF18斷層落差0~5m, 斷層面傾角70°;F13逆斷層落差0~40m, 斷層面傾角40~50°。

己15煤層頂板偽頂為500mm的泥巖, 再往上依次為細粒砂巖厚3.10m、泥巖3.55m和粉砂巖4.65m;直接底板為炭質泥巖2.18m。根據頂底板巖性及己15-12010工作面機巷施工揭露知, 泥巖偽頂隨掘隨冒, 巷道實際沿細粒砂巖底界面掘進。巷道周圍巖體因受到地質構造的影響, 煤巖體強度變低, 構造應力較高, 巷道掘進后礦壓顯現強烈。

2 耦合讓均壓的原理

在巷道穩定控制中, 通過錨桿支護系統對圍巖施加主動力實現早期主動支護以增加圍巖的強度和承載能力, 保持圍巖的穩定性。

根據彈塑性力學基本原理, 耦合的概念是一個單獨的支護體相對圍巖而言在保證圍巖穩定的條件下, 支護體 (錨桿或索) 和圍巖間必須達到圍巖應力—錨桿載荷平衡 (應力耦合) , 圍巖位移—錨桿變形協調 (變形耦合) 。如圖1所示。

為了保證圍巖穩定性和防止錨桿 (索) 破斷, 錨桿 (索) 支護設計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 足夠的安裝載荷以保證及時主動支護。

(2) 適宜的支護強度以保證錨桿 (索) 和圍巖間的應力載荷平衡 (應力-載荷耦合) 。

(3) 圍巖表面位移滿足圍巖穩定性要求。

(4) 足夠的延伸距離以保證錨桿 (索) 和圍巖間的變形協調 (變形耦合) 。

3 整體耦合讓均壓設計機理

為充分發揮每根個體錨桿 (索) 的支護作用, 防止錨桿 (索) 早期破斷, 實現共同協調支護圍巖的作用, 支護體之間必須達到一種變形和受力耦合 (均壓) , 即達到巷道支護的整體耦合狀態。

整體耦合定義為:個體支護體和圍巖間的耦合 (讓壓) 和支護體和支護體之間的耦合 (均壓) 。整體耦合的機理如下。

(1) 錨桿系統和圍巖耦合:錨桿支護系統的支護強度和變形性能必須與圍巖耦合, 以達到圍巖的穩定平衡。

(2) 錨索系統和圍巖耦合:錨索系統作為支護的一部分, 其變形性能必須與圍巖耦合, 以達到圍巖的穩定平衡。

(3) 錨桿間的耦合:由于不同位置的錨桿所經受的位移和應力過程不同, 其受力差別很大, 這有可能引起受力大的錨桿首先破斷, 進而把其承載的力傳替到鄰近的錨桿造成錨桿順序依次破斷。

(4) 錨桿和錨索的耦合:從支護體本身來講, 錨桿和錨索存在著物理力學性質和幾何尺寸的差別, 這種差別如果在設計和使用過程中應用不當, 會引起錨桿或錨索由于變形協調不好造成受力不均甚至破斷。錨桿與錨索延伸率、承載能力和支護范圍上存在較大的差別。

4 支護方案及支護參數

4.1 巷道斷面

己15-12010工作面機巷采用斜矩形斷面, 巷道寬度為4800mm, 中線高3000mm。

4.2 錨桿支護參數

(1) 桿體直徑20mm, 桿體長度2400mm, 桿體材料采用Q500礦用高強螺紋鋼, 屈服強度170k N, 最大抗拉強度220k N。

(2) 讓壓裝置:最大讓壓距離30mm, 讓壓點150~170k N。

(3) 錨桿安裝應力40k N, 頂板錨桿間距900mm, 下幫錨桿間距800mm, 上幫錨桿間距900mm, 錨桿排距900mm。

4.3 鳥巢錨索支護參數

鳥巢錨索是一種專用于煤礦頂板加強支護的新型錨索。己15-12010工作面機巷選用的“鳥巢”讓壓錨索, 錨索規格為Φ17.8mm×8.3m, 讓壓點為260~300KN;錨索的間距為1500mm, 每排3根;排距為1800mm。該錨索人為制造出鳥巢, 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 提高了其綜合性能。與普通錨索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 錨索的錨固力增大了近30%, 在拉拔實驗時達到250KN時仍然支護有效。

(2) 延伸率比普通錨索大0.5%。

(3) 可降低支護成本, 實現效益最大化。

(4) 錨固劑與錨索能夠充分粘連, 增大了錨索繩與錨固劑的接觸面積, 提高了錨固力。鳥巢錨索結構示意圖如圖2。技術參數對比見表1。

根據分析結果設計的己15-12010工作面機巷支護方案如圖3和圖4所示。為了保證錨桿的支護效果, 設計中采用W鋼帶作為巷道表面控制。

5 支護試驗效果

(1) 通過巷道表面位移觀測, 采用耦合讓均壓支護技術后, 大大提高了圍巖的整體性, 支護效果明顯。通過近兩個月的觀測顯示, 巷道兩幫最大相對移近量由原來的120mm減小到42mm, 頂底板的相對移近量由原來的150mm減小到32mm, 最大離層量為10mm, 巷道圍巖變形已基本穩定。巷道頂板及兩幫最大變形量比采用讓均壓錨桿支護大大減少。

(2) 采用整體耦合讓均壓支護技術后, 對巷道變形起到了有效的控制, 基本上消除了錨桿錨索破斷現象, 支護效果狀況良好, 保證了安全生產。

(3) 通過現場試驗, 采用整體耦合讓均壓支護技術可有效解決了平寶公司構造應力條件下的巷道支護變形問題。今后對其它有構造應力條件下的巷道支護提供了有意的借鑒。

摘要:平寶公司己15-12010工作面由于受構造應力的影響, 機巷初掘期間巷道變形大, 錨桿錨索破斷嚴重。為實現安全生產, 平寶公司采用整體耦合讓均壓支護技術, 設計了合理的支護參數。經現場試驗表明, 采用讓均壓錨桿及讓均壓“鳥巢”錨索, 解決了錨桿錨索破斷問題, 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圍巖變形。

上一篇:安全維護計算機論文范文下一篇:內容營銷理論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