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物醫藥管理會計論文范文

2023-10-01

生物醫藥管理會計論文范文第1篇


如今,很多醫院已不允許醫藥代表進入門診辦公室。

2018年,做了3年醫藥代表的魏萌感覺,這個行業有點干不下去了—有這想法的人不只她一個。

2015年,魏萌入職一家位于南方省會城市的外企制藥公司,從事心血管疾病相關藥物的推廣。彼時,心血管產品在整個市場里的份額還非??捎^,藥企對治療藥物的投入很大,從業人員規模也相應較為龐大。在魏萌等醫藥代表眼中,那個階段是心血管藥物的“黃金時代”。

魏萌用3年時間將一種藥物在一家醫院從零開始推廣開來,迎來她職業生涯中的高光時刻。但3年后,隨著“4+7帶量采購”政策的到來,她負責的產品被納入到集中采購的范疇,魏萌所在的整個團隊都不再被需要了。

2018年11月,《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文件》發布,在中國11個城市,針對仿制藥、過了專利期的原研藥,國家試點集中采購。招標公告中會公示所需的采購量,即“帶量采購”,投標過程中,藥企除了要考慮價格,還要考慮能否承擔起相應的產能,然后再報價及議價,價低者中標。

事實上,帶量采購相當于一次規模較大的“團購”,公立醫院將所需采購量上報給各試點地區的聯合采購辦公室,有點像“拼團”,目的就在于降低藥價。

該政策帶來的結果很直接。進入帶量采購的藥品不再需要藥企向醫院直接推廣,藥企與醫院中間的溝通環節被簡化;價格而不是醫藥代表的能力成為藥品能否被采用的最重要因素,醫藥代表的作用從而被削弱;被納入帶量采購的藥品降價幅度平均超過50%,所創造的利潤大為降低,很多藥企都因此調整甚至干脆取消了這類藥品的產品線。

魏萌不得不重新規劃職業方向—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建立在職業晉升的目的上,而是迫于環境的不得已而為之,“這屬于降維打擊,直接就把你‘團滅’了,更別提職業發展了,我們只能去尋找別的機會?!?/p>

每一次相關政策變化都會給作為醫療行業中一環的醫藥生產和推廣帶來不小影響,醫藥代表作為其中的個體,更容易在變革的“大浪”中受到沖擊,甚至如同沙粒一樣被“吞沒”。

2020年12月1日,《醫藥代表備案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執行,對醫藥代表的定義、主要工作內容都做了規定。這個在中國內地發展了20多年的職業,似乎在新的“浪頭”打來時,迎來了關乎存亡的重要時刻。

1980年代末期,醫藥代表這個職業首次出現在中國內地。第一批聘用醫藥代表的藥企基本都是外資。與外資公司醫藥代表相伴的是高收入、靈活的工作時間,以及相對透明的晉升機制,這促使很多醫生離開醫院穩定的工作涌入醫藥銷售行業。

陶亮就是其中之一。1993年,陶亮從北方一所醫學院校畢業后,被分配到一家外科醫院做臨床醫生。但工作3年后,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收入和晉升空間都十分有限—剛畢業時,陶亮的月薪是170多元,如果表現較好,一年以后能漲到300多元,但這基本已是在他那個階段醫生月薪的“天花板”。

在他同屆的同事和同學中,有人更早投身醫藥代表行列。從他們那里,陶亮了解到,做醫藥代表基本工資能拿到2000元,再加上獎金,月薪達4000元左右。

與如今不同的是,因為基本都是醫療專業人才,醫藥代表當年具有較高的職業門檻,相應的,職業地位和口碑也較高。1990年代中期,外企對于醫藥代表招聘的基本門檻是大學本科,企業培養一個醫藥代表往往要經過嚴格的篩選和不斷的考核,“當時是把我們向行業專家這個方向培養的,起碼能在一個領域里和醫生探討病情、對醫生有所幫助,在此基礎上才是銷售推廣,所以這個職業還是能帶來很多成就感的?!碧樟翆Α兜谝回斀洝冯s志說,“我一直覺得自己做的事,更多是醫療服務,而不是銷售?!?/p>

1996年,陶亮進入一家日資制藥公司。最開始的兩年,他負責在臨床推廣神經內科相關藥物產品。當時的醫藥代表,每個人手里會被分配到幾家重點維系的醫院,即所謂的“客戶”。一款藥品的入院流程相較于后來更為嚴格,推廣的手段也更為學術化。

首先,醫藥代表需要找到所負責藥品對應科室的負責人(一般是科主任),得到負責人對藥物的認可,這個過程往往需要醫藥代表做大量的學術工作,例如在醫院科室組織學術會議,提供足夠多的文獻資料作為藥物療效的參考。

醫生認可后,會先提出藥品入院的計劃,藥劑科再根據醫院所需要的數量來統一招標采購,這也需要醫藥代表做進一步溝通,而等藥物真正入院之后,醫藥代表還需要深入臨床去觀察病人使用藥物的情況,對藥物的改進做出反饋。

給醫藥代表行業帶來沖擊的主要政策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這家日資制藥公司當時將醫藥代理分為兩個部分。學術部會更專精于藥物的學術探討,薪資固定;陶亮所在的銷售部,與薪資直接掛鉤的就是銷售業績?!懊總€人的任務量是不一樣的,會根據你所掌握的醫院資源或前一年銷售額每年做調整,比如頭一年的任務量是500萬元銷售額,那么第二年就可能要求20萬元的增長?!?/p>

和如今沒有太大變化的是,醫院和醫生相對于醫藥代表來說仍是“甲方”一般的存在。陶亮至今記得他所接觸的一個科主任,在一次早會之后因為與院長發生爭執,把氣出在了他的頭上。不尊重的態度讓他沮喪過一段時間,后來,他調整了心態,在這個主任生日的時候送了禮物,加深了關系。

20多年來,“客情”仍是醫藥代表維系與醫院、醫生關系從而更好開展藥物推廣的一種手段,無論是本地企業還是外企,這種手段都是常見的。在魏萌看來,如今,與醫生維系關系的環節更加不容易,需要醫藥代表有著更強的社交能力和足夠的耐心。

她曾經在一個省會城市排名前三的醫院推廣一款藥物時,遇到不允許醫藥代表進入辦公室的規定。魏萌只能在醫生上下班出現在院門口的兩分鐘時間里向他們介紹藥物信息,“能交流的信息非常有限,可能需要通過二十個這樣的兩分鐘,讓他知道我是誰,我要做什么,再花十個兩分鐘來讓他熟悉自己,答應去參加某個會議,或者是跟請的某位專家做一些交流,然后再通過院外的拜訪來得到他對科室情況的一些反饋及建議?!蓖窃谶@樣繁瑣且重復的“苦功夫”之后,魏萌才能開始做真正的藥物推廣。

醫藥代表的推廣手段通常被分為三類—帶金、客情與學術推廣。相對于后兩者,“帶金”的手段在醫藥代表出現的初期還被運用得較少,直到2000年前后,這個詞才逐漸與醫藥代表如影隨形。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的《醫藥代表營銷—醫藥代表實務》一書顯示,1990年至1996年,中國的醫藥品消費一直保持著年均15%至20%以上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物價上漲指數的3至5倍,也遠高于GDP的同期增速。所以,1994年國家提出了“總量控制,結構調整”,1997年,醫藥消費增長過速的勢頭被有效遏制。

這是醫藥代表第一次受到大環境與政策的沖擊。當時,各地都有大量的藥企藥廠,在沒有民營醫院和藥房的情況下,藥品銷售的渠道只有公立醫院。為了保證自己的銷售業績,很多醫藥代表開始采用“帶金”手段。

“帶金”,即按照每支/盒藥給予處方及分管醫生一定金額的現金回扣作為報酬。依靠這種手段,醫藥代表可以無需醫學背景甚至醫學知識就能推廣藥品,職業門檻由此降低,從業人員的資質也變得良莠不齊,它開始逐漸淪為一個純銷售的職業。

前期超速增長衍生出的大量藥企則導致行業內出現惡性競爭。在陶亮的記憶里,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是在2000年前后,那個時候,他在那家日資藥企已做了3年的醫藥代表,并已晉升為區域經理。在他看來,這種競爭更多是因為越來越多國產藥企加入市場,一款外資藥品剛生產出來,很多類似的國產藥就隨之出現在市場上,而價格低是它們的最大優勢?!皣宜幈O局當時批了好多產品,很難有一個標準,很多同類型的產品就雨后春筍一樣出現了?!?/p>

陶亮表示,也是在那段時間,很多人脫離了大的制藥公司,開始以個體的形式涉入藥品生產上游,他們借助“關系”,從藥監局申請到一種藥品的批文,隨后找代工廠代工生產,這樣的藥品以更低的價格大量流入市場,攪亂了市場的正常秩序,同時,這些個人承包的“藥企”,往往沒有大公司那么嚴密的制度規范,市場上不正當行為由此變得常見,這些造成了醫藥市場和藥代行業的惡性循環。

2001年,衛生部(今衛健委)、國家計委(今發改委)第一次制定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規定醫院作為集采主體,節省下的藥品開支,可以留取部分用于自身發展。然而這個“留取部分”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數據,所以這項政策對于當時的醫院和醫藥代表沒有產生實質性的約束作用。

在做醫藥代表的第七年,陶亮從日資制藥公司辭職。期間,也有其他制藥公司為他提供過更好的薪資待遇和晉升機會,但隨著市場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陶亮認為,這個行業已出現“天花板”。他也并不想和很多同行一樣自己承包一個藥品,雖然這樣做收入會有大幅提高,但他不認可這種行 為。

與小型藥廠藥企相伴出現的還有大量的經銷商和代理商。已成規模的制藥公司往往有完善的營銷體系,有人數眾多的銷售隊伍和分布較廣的銷售網絡,這些都是小廠無法承擔的成本部分。在小廠生產的藥品流向醫院的過程中,往往不止一層代理商或者經銷商,每個環節為了獲得一定的利潤會層層加價,最后就會形成藥品生產成本極低,但醫院的售價卻大幅上漲的情況。

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藥價虛高的現實問題,“看病難看病貴”則成為醫藥行業多年來一直力圖求解的困境。

2017年,“兩票制”問世。

當年1月11日,國務院醫改辦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提出逐步推行“兩票制”,爭取到2018年在全國全面推開。

“兩票制”是指在藥品從藥廠流通到醫院的過程中,只能開兩次發票: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并且每個品種的一級經銷商不得超過兩個。隨著這個政策的執行,藥品的流通環節被大大壓縮。

這對于那些缺乏品牌說服力、沒有能力建構自己銷售終端的中小藥企來說,打擊幾乎是致命的。這些藥廠在一級經銷商的流通之后,不再有大量的二級代理和經銷商促銷鋪展市場,業務會隨之減少,面臨著被淘汰或被上游更大的醫藥企業收購的命運。陶亮身邊很多個人承包藥品生產的“小老板”,都在這一輪變革中被淘汰了,連帶著他們的代理商和經銷商。

但“兩票制”對于經營規范、有完整生產營銷鏈條的藥企影響并不大。在魏萌的印象中,“兩票制”更多是出現在同事們的某些討論中,從未對她的工作產生實際影響。

事實上,正是“兩票制”在全國推廣的初期,魏萌入職了一家外企制藥公司做心血管產品線的推廣銷售。她做的更多是學術型推廣,“醫院也都知道外企不搞‘帶金’銷售,尤其是在心血管這種領域,我們的患者是在很多科室都能找得到的,所以我們不依賴于僅有的幾個醫生?!?/p>

但這也要進一步取決于推廣的藥品種類。魏萌所推廣的藥品屬于普藥,它們往往是在臨床上已經廣泛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常規藥品,而在特藥(指對某種疾病有特殊療效的藥物)領域,因為藥品針對的可能是更特別的疾病,使用的病人也時常以個位數記,這時候,醫藥代表不只需要爭取醫院,還需要爭取病人。

“我們要對醫生做產品和競品的充分比較,然后劃出一大類病人,作為我們藥品的適用人群。但銷售特藥要求醫藥代表去每個醫生那里拿到準確的病人信息,還會和病人完整溝通收集反饋?!蔽好日f。

辛一涵的第一份藥代工作就是做類似特藥的推廣。她在2018年進入醫藥代表行業,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基因檢測公司,負責向腫瘤患者推廣公司的基因檢測方式,除了與醫院和醫生溝通外,她還需要跟蹤每個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和療 程。

在這家基因檢測公司工作兩年后,辛一涵跳槽到一家全球500強的外資藥企。在經過嚴苛的應聘流程之后,辛一涵卻發現這份工作與她之前想象的差距很遠。領導不停更換她負責的市場,辛一涵既難理解又難完成。

對于藥代來說,更換市場和產品就需要重新做一次學術上的功課,甚至需要溝通新的醫院和科室,“這就等于在還沒做出成績的時候,不停重復起步的一二三步,卻得不到結 果?!?/p>

產品線的頻繁更換背后是新的市場動蕩。這種動蕩的源頭就是2018年發布的“4+7帶量采購”政策開始逐步在全國推行。

“帶量采購”并非一蹴而就的政策,從2016年要求在全國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并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使得一致性評價成為藥品進入集采名單的門檻,到國家醫療保障局成為醫療服務和藥品的“超級采購方”,醫保目錄收歸中央,國家對于藥品進醫院的準入機制越來越嚴格。

在這樣的變革中,部分藥品被淘汰,不再被醫院準入,部分藥品進入帶量采購的范疇內,不再需要醫藥代表這個中間環節,而是直接通過招標競價采購—這兩類藥品的銷售渠道和產品營銷線就會被調整甚至取締。

“帶量采購”政策出來的幾個月后,魏萌才逐漸意識到公司里的變動。她負責的心血管整條產品線都面臨著營銷團隊被拆分的命運,“當時公司開始裁員,如果不愿意離開,可以選擇被調去另一條還未進入‘帶量采購’的產品線?!?/p>

2019年,魏萌最終選擇離開這家她畢業后一直工作的公司,她認為,隨著“帶量采購”政策的持續推廣,公司里的所有普藥產品線其實都不安全,之前一直帶她的地區經理也因此離職了?!案娜硕疾辉诹?,我為什么還要在那里呢?”

在美資獵頭公司Kelly Services做醫藥行業獵頭的嚴秋告訴《第一財經》雜志,魏萌之前所做的“心血管”這條產品線,紅利期已經過去,這個板塊里的醫藥公司想要掙錢很難。即使像勃林格殷格翰這種糖尿病、心血管類普藥做得比較好的藥企,如今也基本上都處于“絕地求生”的狀態。

對于藥企來說,“4+7”將它們置于一個進退維谷的境地:“不中標”意味著藥品將失去醫院市場準入資格,產品線會面臨消失的風險;“中標”則意味著產品將被“殺價”,利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同時產品線的銷售團隊也不再被需要。

在大藥企里,很多普藥銷售線由此被直接撤銷。今年前兩個月,輝瑞的血液腫瘤、抗生素,賽諾菲的中樞神經、抗生素類藥品基本上是全線裁員或競聘上崗的狀 態。

相對于普藥,特藥的產品線要稍微安全一些,但相關藥企也在觀望“帶量采購”的輻射力。今年2月3日,第四批國家集中帶量采購正式開標,最終中標落地結果還需要等一段時間,企業往往要等新的一批“帶量采購”名單出來,才會再一次考慮招聘人才的問題。

“有些特藥藥企,之前招聘藥代還會考慮??粕?,或者普藥銷售出身的人,但現在要求越來越高,因為如今就是職位少、醫藥代表多的狀態?!眹狼飳Α兜谝回斀洝冯s志說。

根據嚴秋觀察,先前只有國內藥企履歷的醫藥代表能夠跳槽到外企的人只是少數。在她看來,這是因為國內藥企尤其是小型企業,銷售制度并沒那么嚴格,有很多“帶金”推廣的手段,這在外企幾乎用不上,而隨著“帶量采購”政策的逐步落地,這樣的形式還可能會被永久取締。

根據醫藥服務應用知藥客發布的《2020醫藥代表年度報告》,因為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國家集采、按病種付費等政策,醫藥代表的心理壓力加大,整體行業的流動性提高,并且有一部分醫藥代表開始選擇兼職。數據顯示,27.17%的醫藥代表存在兼職情況,3. 49%的人正在創業中,也就是說,超過3成的醫藥代表已不滿足當一個全職代表,正在尋找新的出路。

魏萌離職后,也選擇跳槽到一家制藥外企,但這次她沒有再做一名醫藥代表,而是成了一名商務經理。工作的流程事實上與醫藥代表差別不大,仍然需要與醫院溝通聯絡,開展各種學術會議,但不再推廣某種特定的產品,而是更注重了解政策和整個市場的框架。

在魏萌看來,這項工作才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因為集采的產品品類越來越多,企業需要從整體的角度去和醫療機構溝通,“只做一個產品,關注幾個客戶,不關注外部的變動,這種人將會被淘汰,因為現在決定你產品生死的可能不是那些醫生了,而是政策,一定要去適應這些環境,適應變 化?!?/p>

即使政策還未影響到辛一涵現在推廣的藥品,她也在未雨綢繆。她表示,未來選擇市場或職業的時候,她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負責的產品進入“4+7”的概率有多大,這決定她還能在這個崗位上做多長時間。

而醫藥行業這些政策變化,給醫藥代表帶來的好消息或許是,它們正促使這個職業回到最初的樣子。

最明顯的就是“帶金”這種銷售手段的逐漸邊緣化,“客情”和“學術”推廣則會殊途同歸。在“帶量采購”政策之后,藥企通過醫藥代表直接向醫院銷售的藥品越來越少,醫藥代表這個中間環節的功能或許能變得更加純粹。當然,要徹底杜絕“帶金”這樣的方式,還需要一系列相關配套的措施去階段性解決這個問題。

新出臺的《醫藥代表備案管理辦法(試行)》中,就擴展了“醫藥代表”的內涵:凡是給醫療機構人員做信息傳遞,學術推廣,不良反應收集反饋的人員均可稱為醫藥代表。更重要的是,它還明確規定,醫藥代表不能承擔藥品銷售任務、藥企也不能向醫藥代表分配銷售任務等。

事實上在國外,醫藥代表需經過很多考核。比如美國的醫藥代表要通過國家醫藥代表協會申請專門的培訓和考試,內容包括行業和產品知識、銷售準則和技巧、藥物和疾病背景知識,拿到執照后方能上崗;而入職后,公司也通常會要求從業人員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參加繼續教育,掌握新的醫療進展。而在日本,醫藥代表則要通過MR認證中心培訓、認證和考試,并且該認證系統還需要從業者不斷學習并定時更新認證。數據顯示,日本的醫藥代表中約1/10擁有藥師資格。

由此可見,醫藥代表行業不會消失,它只是在“洗牌”中回歸理性,而對行業價值的重新認識,是轉型期里每個從業人員所必須面對和思考的。

如今,一些醫藥代表名片上的title已經改為“學術代表”。辛一涵就發現,很多醫生現在也更傾向于用學術的方式與藥企交流。辛一涵如今的工作中多了很多學術會議,以及與專家交流與病人溝通的日程,這給她帶來了緊迫感,“需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這個行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了,如果不努力不前進的話,隨時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p>

生物醫藥管理會計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優美的生態環境需要科學合理的鄉村景觀設計進行整體布局和引導,以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但由于理念、運作機制等因素影響,造成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與鄉村生態宜居對接不充分,生態宜居的建設需求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有效供應不均衡,鄉村景觀設計的效果得不到應有的展現。因此,應圍繞生態宜居建設要求,結合區域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鄉村人文景觀設計,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

關鍵詞: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景觀規劃設計

生態宜居是指生產、生活的區域既要擁有舒適的生態環境,也要擁有精神愉悅的社會人文環境。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就曾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指出生態宜居是關鍵。但良好的生態環境需要科學的景觀規劃設計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布局和全面塑造,以此來體現鄉村地域文化特征,升華鄉村文化內涵,實現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一、生態宜居對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現實訴求

(一)生態宜居所依據的自然生態環境可持續性需要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支撐

生態宜居建設就是要保護生態環境,堅持綠色生態導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第一,應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針對性規劃設計,實現在一定空間和時間范圍內生物及其環境通過自我調節來維持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第二,針對不同地域的條件和功能定位,從景觀鑲嵌度層面,通過落實景觀的規劃設計方案,促進物種循環和能量轉換,進而提高各種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生態環境污染,保證農村生態系統穩定。第三,景觀的規劃設計要考慮多種生物與自然和諧共生,從景觀生態角度層面,要為多種生物創造適宜的生存條件,要增加景觀生物的多樣性和異質性,發揮植物群體的生態效益,促進鄉村自然生態環境自我維護、自我循環和自我更新的能力,進而達到自然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第四,通過景觀整體規劃設計,從景觀地域性層面,促使自然生態環境多層次展示,形成多樣性的植物群落,增強體驗性和親和感,呈現獨特田園風光。

(二)生態宜居需要的基礎設施要求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宏觀指導

鄉村基礎設施是指為發展農村生產和保證農民生活而提供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總稱,是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也是農村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宜居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首先要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基礎設施建設要保護和尊重自然生態,依形就勢,滿足社會生態效益要求;其次,在景觀尺度上,要充分貫徹自然生態優先原則,遵循自然,科學合理布局生產設施和生活設施,形成由生產廠區、休閑公園、綠色廊道、農田、樹林和濕地等要素構成的綠色網絡格局,進而達到調節空氣、改善水土質量,為生產生活創造舒適的生態環境;最后,在景觀功能的連接方面,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要從水、電、網絡等公共服務設施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入手,增強周邊景觀辨識度,協調各景觀的結構連續性,突出防護林帶、植物綠廊、田埂地帶、溝渠路緩沖帶等生物廊道功能,提高基礎設施景觀功能,保持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發展,為生態宜居建設提供支撐。

(三)生態宜居需要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展示地域文化特色

鄉村地域特色文化主要指影響力較大、認同感較強、獨具特色的能引起家國情懷的民風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傳統,它能與區域融合,能體現地域特色。外在表象上,既有文化主體上的同質性聯系,又有文化客體上的同構性聯系。內在特質方面,以鄉村日常生產生活為基調,能體現農民精神生活,能傳承區域傳統文化。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生態宜居建設不應忽視地域特色文化,相反要重視地域特色文化的打造,通過對鄉村地域文化的規劃設計,構建特色地域景觀,展示鄉村傳統和風土人情,提高鄉村生態宜居的內涵,增強文化自信。從社會文化角度看,要立足區域實際,遵循文化發展規律,避免千村一面,形成“一村一品”,彰顯特色,形成自然與文化、歷史與現代的和諧共生空間。從精神層面看,鄉村特色文化外層是農耕文化傳承,中層是本土精神凝練,核心是農民勤勞本性,這種穩固淳樸的價值情感,需要用真摯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來進行體現。

二、生態宜居建設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現實阻礙

(一)鄉村認識和接受能力不足,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理念未能體現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理念是結合鄉村自然人文特點,融入農村山水肌理、發展現狀、人文歷史和旅游開發等因素,賦予鄉村環境文化內涵和風格特點,與鄉村人文特色緊密相連,共同構建鄉村人文景觀。在對河南省某地區生態宜居建設情況進行調研時發現,由于村民理解能力和執行能力欠缺,致使76.45%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理念在實踐中沒有有效貫徹落實,呈現出諸多與生態可持續發展相悖離的狀況。具體是人與自然共生悖離,村民們的各種生活和經濟活動與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發展不統一,生態環境維護意識不強,生產、生活垃圾堆放隨意,農田水利綜合治理與生態環境保護不和諧等問題較多,未能有效保持生態系統穩定和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和諧互補。另外,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理念執行不到位。在生態宜居建設過程中,部分鄉村在人文景觀建設、風俗習慣傳承和周邊環境的配置方面,沒有按照規劃設計方案進行,未能收到與周圍環境協調發展、和諧共生的效果。

(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供給不充分,結構性矛盾突出

有效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是以鄉村整體系統為對象,有針對性地開展景觀規劃設計,結合區域內自然和人文特色,完成多樣植物合理搭配,在確保鄉村景觀的文化特色能夠得到展現的同時,兼顧經濟效益,使整個鄉村的生產生活與周圍環境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系,實現人與景觀協調穩定發展。但調研發現,由于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供給不充分,供需結構性矛盾明顯,致使部分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功能未能有效發揮,生態宜居建設效應未能充分體現。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景觀規劃設計人員前期調研不夠全面細致,缺乏對區域內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的系統研究,提供的服務針對性不強,不能很好地展現地域文化特色。在調研的540家樣本中,有394個鄉村的地域文化特色沒有得到展現,占比72.96%。不同的鄉村文化風俗、農耕方式等因素未能有效融入,致使鄉村景觀特色不能最直觀地展現,鄉村景觀特殊的氛圍沒有形成,鄉村景觀設計的認同感不強。

(三)資金短缺,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推廣受限

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優美的生態環境是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特別是鄉村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道路生態景觀、植被生態景觀、水系生態景觀和廢氣、廢水、廢棄物項目等,能很大程度提高區域間生態宜居的質量。但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后期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作保證,由于農業農村的弱質性,加之涉農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多、收益率低等因素,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如果政府財政補貼力度不夠,容易導致部分區域缺乏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或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不徹底,使生態宜居鄉村建設進展乏力。在進行調研的540個樣本中,有167個鄉村由于資金缺乏,在進行生態宜居建設過程中,沒有聘請專業人員對鄉村景觀建設進行規劃設計,而是參考別的鄉村“比貓畫虎”,完全沒有凸顯自己的區域特色;有46.32%的鄉村景觀建設、生態保護、環境修復、文化特色等項目由于資金供應不充分,追加投入不及時,形成半拉子工程,影響生態宜居建設效果。

三、生態宜居建設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有效對接路徑

(一)提升農民的生態意識,促使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理念得以展現

為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維護農村生態系統的相對平衡,促使人類更好地與大自然交流融合,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富有生機活力的生態宜居環境,農民應樹立生態意識,提高對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認知水平,確保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理念在生態宜居建設中得以展現。一是要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大對生態環保的宣傳和引導,加強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人員與村民互動,結合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理念,相關設計人員根據鄉村區域特點,現場對村民進行講解,闡明景觀設計的目的、設計的內容以及預計起到的作用,提升農民的融入度和認同感,促進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理念得以順利貫徹落實。二是建立示范村,以點帶面,帶動整個區域內鄉村景觀設計實施。選擇一個有特色的鄉村進行景觀規劃設計,按照規劃設計方案進行建設,并確保收到預計效果。通過實際體驗讓村民看到鄉村景觀建設的優越性,并利用特色傳統文化的展示,讓村民獲得歸屬感和認同感。三是增加村民經濟元素,提升農民的參與度。在制訂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案時,應堅持生態經濟與景觀功能相結合,充分挖掘鄉村景觀發展潛力和資源優勢,發展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將其轉化為產業投資,使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高度統一。

(二)尊重鄉村景觀發展規律,加大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針對性供給

尊重當地地域文化特點,在保留鄉村原始風貌的基礎上,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要合理利用鄉村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有針對性地進行構思,體現區域文化特色。一是規劃設計前要加大鄉村調研力度,使做出的規劃設計方案更具針對性和可行性。為將鄉村的人文和自然特色元素較好地融入到風景規劃設計當中,設計人員應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對鄉村進行詳細調研,了解區域內文化特色、生活習俗和鄉土環境,并加以提煉,使設計出的方案契合區域特點,體現家國情懷。二是結合地域特色進行系統規劃設計。為避免設計時出現矛盾和局限,設計人員應從鄉村景觀的整體出發,結合景觀要素特點,合理安排各景觀要素的位置和規模,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村莊與村莊、景點與景點的相互關聯,促進區域整體發展。三是科技創新成果要充分融入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中,擴大鄉村特色文化影響力。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互聯網和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可以深度挖掘鄉村特色文化內涵,把鄉村靜態景觀設計成動態景觀,并在微博、微信和各大短視頻平臺上展示,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推動傳承發展。

(三)建立多元化的籌資機制,加大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與生態宜居建設的資金保障

生態環境投資需求大,政府財政資金有限,加上引導不力,鄉村生態宜居建設容易缺乏資金支持,鄉村景觀規劃設計項目實施困難。為保證生態宜居項目順利實施,要結合不同項目性質,創新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籌資模式,健全多元化、市場化的投資機制,加大資金保障能力,促使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案順利落實。一是對重要的、沒有直接收益的項目,采用政府直接投資。選擇生態項目作為扶持對象,如土地資源保護與治理、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防治、森林保護與恢復、氣候調節與空氣污染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項目。二是對特色文化項目和遺留的風土人情工程,采用多元化籌資方式。比如具有鄉村公共產品屬性的景觀項目可由政府財政出資,區域內生態建設項目可采取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參與。三是鼓勵鄉村成功人士基于家鄉情懷,捐獻資金美化鄉村生態環境。對具有社區產品屬性的小型景觀建設,可考慮讓鄉村成功人士捐資,利用這些人的家鄉情懷,回饋家鄉環境建設,打造生態宜居型鄉村景觀,讓他們在加強鄉村景觀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獲得心理慰藉。

四、結 語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內容,生態宜居建設應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在進行生產發展的基礎上,注重改善村民的人居環境,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這要求鄉村景觀設計與鄉村生態宜居有效融合,在對區域內鄉村特點分析的基礎上,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必須服務于生態宜居建設,體現生態宜居要求,在維護生態環境前提下,挖掘鄉村歷史文化內涵和自然景觀因素,集審美、生產、生活和自然為一體,使設計景觀與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相適應,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佳.成都鄉村規劃師制度的實踐與展望[J].上海城市規劃,2020(02):104-108.

[2]張強.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的縱向區域協調[J].治理現代化研究,2018(5):45-50.

[3]王錦,惠偉.西北貧困山區鄉村規劃策略研究[J].甘肅科技,2020(11):1-2、18.

[4]劉維東等.“景村協同”理念下鄉村規劃路徑初探[J].廣東園林,2020(03):4-8.

[5]陳曉彤,譚正仕.鄉村振興中鄉村規劃的改進:基于行動者網絡的分析[J].北京建筑大學學報,2020(04):8-14.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重點研發與推廣專項(軟科學研究)項目“河南省金融機構對科技創新資金訴求的響應及有效對接研究”(項目編號:202400410075);2020年度河南科技智庫調研課題“構建鄉村振興戰略服務機制和路徑研究”(項目編號:HNKJZK-2020-07C);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科技創新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微觀機理及有效對接的影響因素研究”(項目編號:2020-ZZJH-187);2019年度河南農業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高等農業院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對接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901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系河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為景觀規劃設計)

生物醫藥管理會計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醫藥經濟 醫藥發展 創新管理 審計管理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in Chines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IN Lianya

(China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orporation, Beijing 100190, 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rein. Moreover, it analyzes in detail that in order to reach bet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acro environment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good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novative management are required. Various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audi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material are complementary and indispensible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 medicine economy; medicine development;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uditing management

隨著人民群眾對健康水平要求的不斷地提升,對于醫藥行業的需求越來越大,醫藥行業經濟發展的空間也非常之大。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作為企業要把內部管理做好、做新,做出自己企業的特色。所以,我們要對現在醫藥行業的現狀和所處地位,發展的趨勢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地分析,這樣才能讓我們的醫藥企業經濟規模發展得越來越好。

1 醫藥行業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地位

1.1 經濟產業特性

醫藥行業是公認的世界化的行業,它的經濟產業也有一定的特性,在各國的產業體系和經濟增長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醫藥行業的產業特性顯得尤為突出,第一,醫藥行業和經濟有著密切的關系,醫藥工業在經濟上的價值可以通過醫藥新產品的銷售額與我國GDP比例看出來,幾十年來,醫藥產品總的銷售額占GDP的比重一直是呈上升趨勢的,醫藥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表現出動態穩定性特征。第二,醫藥行業是朝陽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國際性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是永不衰落的產業。第三,其產業特性為高投入,高風險,當然同時也是高回報的,并且有壟斷性質。高投入體現在新藥研究與開發上,制藥企業新藥的研究開發費已占其銷售收入的15% ~ 20%。醫藥行業的高投入也導致其高風險,一旦企業開發失敗,就會使其巨額投入血本無歸,但是一旦成功,那么醫藥行業的利潤是巨大的,發達國家醫藥行業的銷售利潤率高達30%,而且醫藥行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由以研究開發為基礎的制藥公司壟斷的產業,利潤巨大且具有壟斷性。

1.2 醫藥行業現狀

醫藥行業按國際標準劃分,是15類國際化產業之一,是世界貿易增長最快的朝陽產業之一[1]。其主要門類包括:化學原料藥及制劑、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醫療器械、衛生、制藥機械、藥用包裝及醫藥商業。我國只是一個制藥大國,并不是一個制藥強國[2],回顧中國醫藥行業近年的發展情況,一直保持著持續穩定的發展?,F狀很理想。近年來,我國醫藥產業發展迅速。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行業不斷壯大,到目前為止中國大約有5 000家大大小小的制藥企業,生物制藥企業有200多家[3]。制藥企業的產值,以每年平均16.6%的速度增長,在我國GDP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達到了4%。與此同時,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原料藥的生產和出口國之一,整個醫藥行業呈現比較好的發展態勢。

1.3 機遇與挑戰

我國醫藥行業的經濟發展將迎來黃金的10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眾對身心健康的需求使得醫療藥品市場迅速增大;新醫改到2020年實施完成,醫保全覆蓋及大健康計劃,會帶來醫藥市場擴容及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這些對醫藥行業經濟發展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而且,有國家政策的扶持,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原衛生部、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制定的《關于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顯示了國家對醫藥行業將進一步加大管控和扶持力度,目的是盡快實現醫藥行業由大到強的轉變。研發決定未來,得專利者得天下。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項配套政策的加快推進和全面實施,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發展中國家的挑戰會很激烈;新頒布相關政策與制度對市場的掌控;各地區政府地方保護的設置;制藥企業小而多、低水平的競爭等。

1.4 醫藥行業現有的地位

醫藥行業的地位十分重要。醫藥行業是一個融合保守與現代的綜合高科技行業,也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它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人民群眾非常重視健康、保健、看病等問題,所以它是保護民生的特殊重要行業,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的加快、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它的發展狀況與人民群眾享受的醫療水平直接相關。醫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相結合的行業。對于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計劃生育、救災防疫、軍需戰備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醫藥行業經濟發展的趨勢和問題

2.1 發展趨勢

隨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的全面推進,我國醫藥行業經濟發展到底是呈怎樣的方向,是我們關心的問題,醫藥行業是一個多學科先進技術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產業群體,涉及國民健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當今世界醫藥經濟已經趨向于全球化[4],醫藥經濟運行將繼續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人口的自然增長是藥品需求的基本因素,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對健康及生存質量提升的要求,加大了對藥品的需求。藥品價格漸趨合理,使得醫藥經濟越來越向好的方向發展。藥物制劑,生物藥物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對醫藥行業有著深刻的影響,據專家預測,在未來3年里世界醫藥市場年增長率為9%,而生物制藥市場年增長率為20%。同時,非處方藥的迅速增長趨勢很明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藥物,一般都是非處方藥,比如感冒藥、抗過敏藥、止痛藥、胃腸道藥和維生素等。全球老齡化時代來臨,在未來十幾年內,人口老齡化程度還會加劇,所以,老年用藥市場將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市場。2013年,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醫藥大國,預測2020年前后中國也將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醫藥大國。

2.2 醫藥行業存在的問題

2.2.1 制藥企業小而雜,競爭激烈

我國大型的企業少,行業集中度低,使得產品經濟效益太分散,中型尤其是小型企業太多,大多數企業不僅規模小、生產條件差、工藝落后、裝備陳舊、管理水平低,而且布局分散,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遠遠低于先進國家的水平,而且這些企業還無法達成規模經濟優勢。

2.2.2 創新體系不完善,效率低

我國創新體系不完善,新藥產力不足,醫藥科技投入不足,我國產權品種很少,產品更新慢,重復嚴重。老產品多、新產品少;低檔次與低附加值產品多、高技術含量與高附加值產品少;重復生產品種多、獨家品牌少。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步伐較慢。多數老產品技術經濟指標不高,工藝落后,成本高,缺乏國際競爭能力。新藥的預期回報率一般都比較低,所以,醫藥企業很少甚至不愿意投入資金去研發新藥,從而導致研發新藥的創新能力比較弱。

2.2.3 醫藥市場體系不健全,競爭體制不完善

在舊的體系格局被打破后,新的市場流通體系還沒有形成。加上生產領域多年來的低水平重復建設,藥品低端而且重復,供應的量太多而賣不出去,流通秩序混亂,導致消費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醫藥市場治理任務艱巨。

3 醫藥企業的創新管理

3.1 企業管理的重要性

縱觀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我們既有優勢又有不足,也有很多的機遇,只是醫藥企業的規模,流程管理有些問題,作為醫藥企業,要想做得很成功,企業管理是不可少的,管理有了系統的體制,企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科研、生產、營銷管理上臺階是企業成長中的重要環節。其深遠意義不僅是資源合理的配置,全面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力,從中獲取最大利潤,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強化了抵抗風險的能力。

從國內制藥企業經濟技術管理學角度來看,對于不同類型和不同構架的公司必須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一般認為“小企業是權威管理、中型企業是制度管理、大型企業是文化管理”。

隨著國內眾多制藥企業的成長和壯大,強化企業的制度建設及管理上臺階已是迫在眉睫。在多項日常管理中,加強內部審計越來越成為重要的環節。這也是國外許多發展中的制藥公司管理中所重視的。內部審計,也叫內部控制,與公司組織機構設置、質量管理、經營控制、生產控制、研發系統控制、財務控制、物資管理、人力資本管理的控制等8個方面的合理化對接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審計、生產、研發和物資這4個方面又是一個制藥企業的命脈。

3.2 審計管理

在管理系統中,綜合審計部(有稱“綜合計劃部”),這是一個獨立的部門,也是一個復合型人材相對集中的部門。它不但要對生產計劃、設備檢修計劃、基建、技改工程計劃、營銷計劃、新產品開發計劃、科研計劃進行全面制訂、審計,而且要對相關圖紙、材料預算、費用預算、各類合同進行審計、把關,不是簡單扼要的文字條理性審?;蚩?ldquo;一支筆”簽字能解決的問題。

審計部直接向公司領導匯報,猶如質量管理一樣,是對一個制藥企業的監管。一個優良的管理系統應該是“事事有人負責,人人勤于工作,減少管理層次,加快經營決策,強化內部控制,縮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說“不能有空白、也不能有重復、不能有交叉”。

為了強化管理體系的控制,應采用多種方式建立報告制度。保障信息及時、信息準確、信息共享、信息互補和綜合?,F代化的制藥公司(集團)最重要的信息是財務分析月報、銷售分析月報、庫存分析月報、生產計劃月報,這些將有利于正確及時地決策。管理系統既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要有利于內部監督控制,也有利于貫徹企業的政策方針。

3.3 研發管理

近年來,研發管理在現代化的制藥公司(集團)中的地位逐年上升。而實際運作中,研發管理與企業中各項管理有著共性,也有個性。研發工作一定要重視信息工作,確定自己的優勢,把握研發定位點。

在信息時代,審視確認研發的系統流程,完善職能系統建設。特別是對所開發的新項目的國內外市場、新產品專利、工藝路線調研后做出開題報告。經學術委員會討論決定立題并制訂通過草案。經審計后納入計劃,其中包括了人員投入、計劃指標、技術指標、工時預算、材料預算、設備預算、設備考察、成果監定和結題報告等。

3.4 生產管理

生產管理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人力和機器的合理配置及充分利用。為了保障批量的適宜性,要充分力求合理、經濟地生產。對每個品種、每個批量要計算工時和設備運行臺班,逐漸推行和完善工時管理制度。從這些基礎數據出發,合理配置人員和設備,從而減少人力、物力、設備的閑置或隱性浪費。

雖然是以銷定產,然而營銷預測常常不準確。受一些政策性和多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往往非人所能預料。雖然營銷的預測按月滾動,計算機系統也會及時地根據這些信息進行調整。

實踐證明,如能綜合考慮到營銷預測,以及前三個月平均銷售業績和未執行的合同,則生產計劃會比較切合實際,可以糾正單純營銷計劃所產生的誤差。尤其是公司不是靜態生存的,而是年年在發展,要采用動態管理,GMP實施必須量化,細到各個環節,而審計是保障企業運營的關鍵環節。

3.5 物資管理

物資、物流要科學管理。庫存管理是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一環,也是美國FDA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驗收物品要求實物清點,任何收發料、艙位轉移等過賬,都有單據備查,專人核對。計算機系統有過賬審計報告,以此核對單據和系統的一致性。

負責計算機輸入的人員和物流管理人員要各負其責。避免帳物一人管理,造成帳物不清。發料和發貨遵守先進先出原則,避免庫存的積壓和貨品過期。物品應按日期的先后編制流水號、批號和供應商批號,以便跟蹤。成品、藥檢報告、原料、包裝材料、退貨、不合格品、宣傳資料、禮品、辦公用品、設備、備品備件、廢品等均需分類管理,進入不同的會計科目,以使電腦的查詢功能更為實用。

倉庫管理中,原輔包裝材料、成品都要有狀態。即待驗、合格、不合格、銷毀等,狀態可劃分區域和貼標簽。不合格品要嚴格管理,一般由QA負責。從GMP規范來看,標簽的管理要特別重視。用計算機管理的系統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計算機過賬和實物移動要同步,包括出入庫和移倉。計算機管理庫存中,有很多信息要能充分共享??傊?,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現代化物流管理,它與生產、科研、營銷具有同等重要性。

4 結語

現代醫藥制造業成為技術創新最堅實的依托,無論是行業管理或是經濟學家都無法將研發和制造業進行分割。生產與技術創新的相輔相成,推動了歷史車輪的前進。當前,發達國家出現隨著制造業轉移到海外,研發也隨之轉移的現象是為了效益與利益的最大實現。中國醫藥制造業走過了一個個里程碑,而要走的路依然漫長。雖然任重道遠,在《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的指引下,醫藥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已日益凸顯。

參考文獻

[1] 李思成,溫德良,馮燕麗. 我國醫藥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J]. 中國藥房, 2003, 14(3): 132-133.

[2] 孔學東, 干榮富. 中國醫藥產業的機遇、挑戰及相應對策[J]. 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2011, 42(1):76-78.

[3] 楊廣林. 我國醫藥行業發展淺析[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 15(15): 211-213.

[4] 劉麗. 淺談中國醫藥產業的發展方向[J].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3, 5(1): 89-91.

(收稿日期:2013-03-07)

生物醫藥管理會計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企業的營運能力分析是指對企業資金周轉的有關財務指標進行計算并分析其資產利用效率,是對企業管理水平和資產運用能力的分析。本文首先選取A醫藥公司2016—2020年衡量企業營運能力的相關財務指標進行縱向分析,并與B醫藥公司、C醫藥公司近五年的營運能力的相關財務指標進行橫向分析,對A醫藥公司近五年的資產運用效率和資產管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醫藥公司;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建議與對策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項目:“成員文化特性對農產品供應鏈合作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71663056)

基金資助: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基于數字經濟背景下云南省新商科實踐教學機制創新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80044010333)

作者單位:云南財經大學

一、A醫藥公司簡介

A醫藥公司創制于1902年,中國馳名商標,名列首批國家創新型企業,是享譽中外的中華老字號品牌。1971年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建廠,1993年作為A市首家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上市,1996年實現品牌的完整統一,1999年成功實施企業再造,2005年推出“穩中央、突兩翼”產品戰略,2010年開始實施大健康產業戰略,從中成藥企業逐步發展成為我國大健康產業領軍企業之一。2016年,A公司在控股層面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吸收了200多億民營資本。2019年4月,經證監會核準,實現整體上市。A醫藥公司主要分為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和醫藥物流四大板塊,2008年公司確立實施大品牌下多品牌發展策略,現已基本形成大(母)品牌下多(子)品牌體系。A醫藥公司依托馳名品牌延伸打造了個人健康護理產品品牌,原生藥材及大健康產品品牌等數十個知名品牌。

二、2016—2020年A醫藥公司營運能力分析

1.應收賬款周轉率變化情況

從下表1可以看出,A醫藥公司的2016年至2020年應收賬款周轉率的變化情況依次是7.97次、4.64次、5.06次、6.69次、6.28次,對應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45.2天、77.6天、71.2天、53.8天、57.3天。A醫藥公司在2016年至2020年的應收款項平均余額不斷增加,與營業收入基本保持同趨勢變化,符合實際情況。但在2017年至2018年應收賬款周轉率明顯放緩,周轉天數明顯增多,其主要原因是2017年至2018年經營環境有一定的變化,企業為了實現擴大銷售,而放寬信用政策所致。另外,從2016年到2018年,A醫藥公司應收票據占總資產比例在10%左右,2019年和2020年下降到5%左右。所以2016年至2018年,A醫藥公司的應收賬款變現速度不及企業的應收票據(A醫藥公司的應收票據幾乎為銀行承兌匯票),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被占用的資金,企業的經營風險會有一定的增加。從2016年到2020年,A醫藥公司的應收賬款一直維持在5%左右。2019年至2020年A醫藥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較多,特別是2020年醫藥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銷量明顯增加,應收賬款周轉率均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7.8次,應收賬款周轉率變化較為穩定。

2.存貨周轉率變化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A醫藥公司的2016年至2020年存貨周轉率的變化情況依次是2.63次、2.15次、1.99次、1.95次、2.08次,呈現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對應的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143.4天、167.4天、180.9天、184.6天、173.1天。A醫藥公司在2016年至2020年的存貨平均凈值不斷增加,與營業成本基本保持同趨勢變化,符合實際情況。但在2017年至2019年存貨周轉率明顯放緩,周轉天數明顯增多,其主要原因是2017年至2019年經營環境有一定的變化,存貨占公司總資產20%到40%之間占比較大。由于2020年醫藥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銷量明顯增加,存貨金額增長明顯,近五年的存貨周轉率均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1.9次。

3.流動資產周轉率變化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A醫藥公司的2016年至2020年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變化情況依次是1.15次、1.03次、1.02次、0.89次、0.7次,呈現依次下降的趨勢,對應的流動資產周轉天數分別為313天、349.5天、352.9天、439天、514.3天。A醫藥公司在2016年至2020年的流動資產平均凈值不斷增加,與營業收入基本保持同趨勢變化,符合實際情況。2017年至2020年流動資產周轉天數明顯增多,流動資產的周轉效率逐年降低,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公司生產經營效率需要提升。

4.固定資產周轉率變化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A醫藥公司的2016年至2020年固定資產周轉率的變化情況依次是13.1次、13.79次、15.44次、15.93次、12.83次,在2017年到2019年持續上升,在2020年持續下降,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總體變化較為穩定,對應的固定資產周轉天數分別為27.5天、26.1天、23.3天、22.6天、28.1天。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固定資產占公司總資產的比重比較穩定,近五年占比維持在5%~7%。2020年固定資產周轉率下降主要由于2020年固定資產期末余額增加了37.1%。隨著A醫藥公司的銷售量和銷售收入的增加,集團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對生產設備等資產的更新換代和產業自身擴大再生產做了積極投資。2020年固定資產期末余額增加主要是A醫藥公司健康產業項目搬遷擴建項目完工部分轉固定資產。

三、同行業對比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2016年至2020年A醫藥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與總資產周轉率均屬于中等水平。下面對A醫藥公司的短期資產營運能力和長期資產營運能力進行同行業比較。

1.短期資產營運能力比較

通過表1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2016年至2020年間,A醫藥公司除了2017年應收賬款周轉率低于B醫藥公司和C醫藥公司,其他年份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均處于中等或高于兩家藥企;2016年至2020年間,A醫藥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均高于B醫藥公司,低于C醫藥公司;A醫藥公司的流動資產周轉率均高于B醫藥公司,低于C醫藥公司;說明A醫藥公司的短期資產營運能力良好,總體較為穩定、應收賬款管理能力、存貨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2.固定資產營運能力比較

通過表1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2016年至2020年間,A醫藥公司的固定資產周轉率除了2018年略高于B醫藥公司和C醫藥公司,其他年份的固定資產周轉率均B醫藥公司,低于C醫藥公司;說明A醫藥公司的固定資產營運能力總體不錯,主要受企業投資經營活動的規模影響較大。

四、A醫藥公司營運能力存在問題

1.應收賬款周轉率變化幅度較大

通過近五年的財務數據分析,A醫藥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的上下波動變化幅度較大,這也說明了企業的收賬速度緩慢,平均收賬間隔期長,壞賬損失增多,資產的流動速度降低,營運性資金過多滯留在了應收賬款上,如果經營性資金減少,會直接導致其資金周轉能力與償債能力降低。這對于影響A醫藥公司正常經營生產和持續經營來說都是很不利的。

2.存在存貨變現風險

通過近五年數據分析,企業的存貨周轉天數明顯增加,存貨的變現需要一定的時間,并且存貨的處理依賴于公司的產品的銷量,企業的存貨占資產比例逐年增加,有可能造成貨物變現速度慢,庫存積壓等風險。

3.存在流動性風險

通過近五年數據分析,企業的流動資產周轉天數明顯增加,我們發現A醫藥公司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90%左右,流動資產匯總,占總資產10%以上(含10%)的資產項目主要有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存貨、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合計數。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能力較弱,企業的短期營運能力降低,生產經營效率也需要提升。

4.存在固定資產閑置風險

通過近五年數據分析,企業的固定資產周轉天數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說明了A醫藥公司對固定資產的利用率較高,總體的營運能力也在穩步升高。非流動資產占A醫藥公司總資產的10%左右,其中,非流動資產中,固定資產占公司總資產的比例最大,其次占比比較高的是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盡管對企業整體而言固定資產狀況良好,但是由于急速擴大規模的同時,應注意到有部分固定資產被閑置,這在公司年報里有所披露。管理層應該予重視,否則這將會影響其資產運轉效率。

五、提高A醫藥公司營運能力的對策

1.企業方面

(1)進一步提高流動性資產管理水平

在存貨管理方面,應通過有效控制公司存貨的最佳管理訂貨量、次數和批量等因素來有效控制公司存貨的最佳保管量和持有量,進一步強化采購分析,提升采購專業度,不斷探索采購新模式,與互聯網企業開發整合平臺資源,通過供應鏈價值創新,降低供應鏈總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實現供需共贏。

在應收賬款管理方面,應進一步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制定信譽預警制度,對于信用較低的可以不予應收賬款結算;及時催告客戶進行付款;把客戶的回款跟業務員的績效工資掛鉤;在前期貨款沒有結清的情況下,不予發貨。

(2)優化資產結構

資產的結構和績效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聯系。應集中精力進行內部資產管理,確定優化內部資產管理結構的目標,制訂和完善資產管理結構的方法和步驟,優化反映內部資產管理水平的財務指標和考核制度,并且要時刻注意各項指標都求。

2.戰略方面

后疫情背景時期,在不確定性的宏觀環境波動下,醫藥產業規則和生態重構持續深化,為了更好地提升企業的營運能力,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發展:

(1)進一步實現產業鏈再造、價值鏈提升、市場鏈優化

企業應繼續深耕現有的業務板塊,精益運營,實現規模、利潤雙增長。堅持以優質、高效、低成本為目標,培養可持續發展、有技術含量的資源體系;同時以用戶為中心進行業務重塑,迅速提高整體發展質量。在管理端,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內部控制;推動精細化管理,創新管理模式,提高整體管理水平,適應發展需求。在生產端,對產業鏈戰略環節進行重新定位和調整,通過智能制造、工業云、大數據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圍繞產品設計、工藝優化、質量穩定、效能提升等環節,實現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在市場端,聚焦客戶與市場,持續關注醫藥行業政策變動及市場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營銷政策,深入挖掘市場潛力,獲取新的競爭優勢,構造新的盈利模式。

(2)進一步完善人才的培養與激勵機制

企業應充分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招才引智,對內加快公司自主人才培養,外部引進人才和內部形成配置,完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推行科學、有吸引力的薪酬激勵制度,建設一支專業化程度高、能打勝仗的人才隊伍,驅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艷.企業營運能力分析體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1(16):23-25.

[2]鮑富元,楊玉英,耿靜.旅游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對營運能力的影響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技術創新[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1(04):17-22.

[3]張潔,趙娟.生物制藥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J].商業會計,2018(03):6-9.

[4]王竹泉,王貞潔,李靜.經營風險與營運資金融資決策[J].會計研究,2017(05):61-67.

生物醫藥管理會計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醫藥管理水平的逐漸規范,人們對生活健康的期望越來越大,醫藥管理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醫藥行業發展的關鍵手段和措施。但是由于醫藥管理工作仍然處在初步發展的階段,現在醫藥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筆者在文章中主要通過闡述醫院、醫療工作者在醫療管理中擔當的重要作用,分析當前醫療管理出現的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策略

關鍵詞:醫藥管理;問題;策略

醫藥管理是一項比較繁瑣的工作,一般的,醫藥管理受到制藥業或醫院的工作效率的影響,但是醫藥管理的效果的好壞決定著制藥業和醫院發展的成敗,最終的決定因素是有沒有正確的目標和標準[1-2]。而且,醫藥會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有藥到病除這種正確的目標以及行業標準。

一、醫藥管理中醫院的重要作用

醫院作為一種為病人、患者服務的一種特殊的行業,每天直接面對需要看病的患者,他們的技術、服務質量、藥品的質量監督、醫院的管理水平等因素都會與患者看病的正常程序以及治愈過程都會相關[3]。筆者認為一個正規運行的醫院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突出醫藥管理所起到的作用:(1)能夠保證藥品的正常供應。醫院所有設備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判斷病人的病癥,并且對癥下藥,可見藥品對患者起到的決定性作用。所以,對于藥劑科、藥庫等部門應該由清晰的管理體系。(2)有正規化的藥品質量監督體系。目前,制藥廠眾多,面對不同的藥品,對其質量的監管就變得尤為重要。(3)強化臨床藥學的學習和發展。臨床藥學是近幾年隨著醫學發展逐漸興起的新型學科,它是以患者的病情為基礎,讓患者合理用藥為目標,讓醫生監督和指導護士進行工作。

所以醫院在除了工作管理生的任務以外,還需要對醫療管理加強重視。合理的醫藥管理體系是幫助醫院減少醫療事故的主要方法,所以醫療管理不容疏忽。

二、醫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我國的醫藥管理工作是從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應用的,相對于歐美這些醫療較發達的國家,我們的醫療管理水平比較落后。從目前的發展狀況看,存在一些問題,以下我們逐一分析。

1.  醫療管理的意識不強

對于我國的醫療管理發展中看,管理者的思想意識不夠,沒有認識到醫療管理對醫療發展的重要性。通常醫藥企業比較關注企業的利益,如何降低企業成本時醫療企業在進行管理工作時比較關注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很多的管理者只關乎利益而忽略了一些工作。很多醫藥企業因為沒有重視醫藥管理,過度關注企業利益,致使很多不合格的藥品流入了市場,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2. 醫藥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醫藥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是對醫藥管理影響最大的因素。醫藥管理的制度有對醫藥質量標準的制定管理、醫藥風險管理制度等。在這些方面,發達國家的醫療管理明顯優于國內,醫療管理中的分級制度制定的比較完善。我國優于經驗不足,對相關制度的制定情況沒有發展到位,并影響了整體醫療水平的發展。

3. 醫療管理沒有有效的監督

目前企業中缺乏對一些監督作用的人。一方面一些對醫藥公司缺乏一些專門針對藥品質量監督的專門人員,即使部分公司會在公司內部設置監督部門,但還是有部門為了滿足領導的相關檢查,他們的檢測結果變得沒有實質價值。另一方面,上級領導對醫藥企業的監督力度不足,更多的政府管理機構往往會在出現醫療事故之后才對企業的質量進行重點監督。

4. 醫藥管理的執行力較匱乏

醫療管理者們缺乏執行力是醫療管理中的另一大重要問題。醫療管理包含的工作比較多,有醫藥質量管理、風險管理、醫院制度管理以及市場監管等內容。醫藥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就是要將以上部分工作做好,但由于一些醫藥公司的領導們在思想意識上沒有對醫藥管理有充分的認識,執行力沒有到位,導致實際的醫藥管理有很多沒有做到位。

三、解決醫藥管理方面問題的對策

為了我國醫藥管理工作能有更好的發展進步,筆者根據以上分析的問題提出完善醫療管理工作需要從醫藥管理者、監管部門的相關制度和執行方面提升。

1. 培養醫藥管理意識

醫藥管理意識是醫藥管理的核心內容,培養管理者的這種思想意識應該在平時工作中加強管理者的培訓工作,不斷的讓他們通過學習醫藥管理的相關知識內容,尤其是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醫療管理的經驗,從思想意識上提高醫療管理的重要性。

2. 進一步研究醫療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若想從根本上解決醫療管理中存在的多種問題,就應該從相關管理制度方面入手,進一步研究現在采用的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如今醫療的發展。其中在病案管理方面,建議在科室中建立臨床管理的相關人員,并任命組長負責,并給組中所有人編制編號,讓所有人各司其職,工作高效,為病案管理方面提供一種有保障相關制度,讓病案管理順利進行。

3. 提高監督者對醫藥管理的監管能力

在經濟社會只有有效的監管才是保障工作合格完成的最后一道屏障。針對以上提出的醫藥管理方面的問題,提高有效監督能力從兩方面做起。一是成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對相關的醫療工作者進行監督。二是對醫藥企業進行不定期的抽查,盡量主動進行監管,避免出現問題再處理的這種工作方式。

4. 提高醫藥管理者的執行能力

提高醫藥管理的執行能力是最終的解決醫療管理問題的措施。前幾步從思想意識、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到了不同的解決方法,但是最終的解決方法還需要醫療管理者在工作中通過對制度的執行來表現出來,所以很多醫藥公司會通過開會強調、現金激勵等不同的方式提高員工們的執行能力,這對醫藥管理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四、總結

綜上所述,醫藥管理能幫助醫藥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筆者在本文中分別醫藥管理中存在的醫藥管理意識不強、醫藥制度不夠完善、加強有效的監管力度以及提高醫藥管理者們的執行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從這幾方面進一步提高醫藥管理工作的效率,使醫藥行業不斷的向健康、規范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關健穎. 試析醫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5,90-92.

[2]朱博峰. 淺談醫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122-123.

[3]鄭云霞. 醫藥管理與監督工作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91-193.

生物醫藥管理會計論文范文第6篇

健康管理興起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21世紀初才傳入我國。不過,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的記載。它孕育著“預防為主”的健康管理思想。此外,“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與健康風險評估和控制的理念不謀而合。

在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質量,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

一、中醫藥保健養生服務中具有顯著的優勢

中醫學以“治未病”思想為核心的養生保健,倡導人們珍愛生命,注重養生,防患于未然。強調在預防保健中以養生為要務,通過飲食、運動、精神調攝等多樣化而且有效的養生保健方法和手段,來維系人體的陰陽平衡,達到維護“精神內守,真氣從之”的健康狀態和“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疾病預防目的,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華養生文化。“治未病”就是采取各種中醫預防或治療的手段,如攝生調養、中醫內外治法、導引等,以防止疾病發生、趨向嚴重的方法。“治未病”包含三層含義:1.防病于未然,強調攝生,預防疾病的發生;2.得病之后防止傳變,強調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及時控制疾病的發展進程;3.疾病愈后防止疾病的復發及治愈后遺癥,強調病后的改善。“治未病”能綜合利用各種中醫治療手段與健康干預方法,如中草藥、針灸、推拿、拔罐、刮痧、足療、藥膳、運動療法等行之有效的多重健康干預方式,進行病癥的防治。

二、新時代“大健康”背景下的健康管理

過去,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在覺得生病或身體不適時才去醫院就診“看病”,甚至認為正常體檢都沒有必要。近些年人們健康意識增強,很多人每年固定去體檢。但是,醫院的體檢,查出來的是病癥,這往往已經是十分嚴重的器質性病變。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在發生前均有著漫長的的“發展”過程。然而在大健康時代,醫療不再是有病才治,更應該提前預防,且是精準的預防,精準的干預。健康醫療新時代已經到來,它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健康,我們的生活。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行動的實施”,大健康行業領域即進入全新的“數字化健康管理”的時代。當前,在大數據、物聯網等多種形式的推動下,健康管理不僅是醫療行業的獨家買賣,而是社會從不同的角度對健康管理進行多方面的探索。目前,多層次、多元化的健康管理融合發展的局面已經逐步形成。個體化健康管理的著陸路徑是:運用現代醫學成果及管理學方法,針對個體健康意識,生活方式和個人行為,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提高個體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為此,要提供生活方式調查表,了解家庭歷史和個人歷史,包括運動心理學和睡眠模式、智能掌握風險因素、評估風險等,提供一個真正個性化的體檢方案。這就是健康風險管理帶來的優勢,健康管理將從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中醫體質辨識、膳食評估、運動計劃和疾病評估6個緯度評價體檢后的危險性。根據疾病的情況對總檢查結論進行編碼,實現相應的健康管理方案,實現健康管理計劃的身體化、規范化和智能化。這既是“互聯網+”時代帶來的便利條件,為廣大居民健康帶來全面發展的項目,也是投入健康管理行業者的新商機。

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健康服務模式

《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并預估行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WHO預測2020年全球健康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3.39萬億美。健康產業是國際公認的新興“朝陽產業”,成長性高、就業拉動作用大、創新能力強、關聯度高、資本需求大,既可以滿足人民的多元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中首次提出:“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體系。”十九大報告中把“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提升到戰略高度。政策環境的利好,是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健康服務模式和體系的重要保障。

隨著科技進步、產業變革及中國高等教育的戰略改革,醫學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與方法隨之發生變革。為適應從治療為主到兼具預防治療、康養的健康全生命周期醫學新理念,目前醫科院校陸續開設了精準醫學、轉化醫學、智能醫學等新專業。建好新醫科,一是要踐行教育新理念,樹立大健康、大衛生理念,樹立精準醫學、轉化醫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教育理念;二是推進專業改革,加強傳統醫科專業的內涵建設,發展更多適應未來醫學發展的新專業,尤其是推動跨學科專業的多維發展;三是打造一流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虛擬仿真、社會實踐五類醫學“金課”;四是基于“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教育平臺打造智慧課堂、智慧教室、智慧實驗室等;五是搭建醫學教育的新型平臺,創新醫學教育保障機制,培育適應未來醫學發展的人才。

四、“中醫藥養生方法+健康管理”新模式的展望

中醫藥養生保健已成為眾大眾需求,社會上養生熱潮一浪高過一浪。隨著養生、長壽的快速升溫,健康管理可以為中醫藥養生保健提供現代化科學技術輔助。因此,整合產業技術資源,向市場提供一整套的健康解決方案勢在必行。同時,通過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控疾病和維護健康,大大地降低醫療成本。這不僅與政府、保險公司的目的相一致,同時也促進了中醫藥的發展。此外,健康管理可以提高廣大民眾的健康素養,促進其參與養生保健的能動性,從而改善了以往醫療消費模式。所以,健康管理介入中醫藥養生保健產業,可以帶來諸多益處。在“大健康”快速發展的局面下,此種健康服務模式將開創防病、治病的新篇章。

上一篇:段梁預制橋梁工程論文范文下一篇:電氣預算電氣工程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