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老年人居家護理范文

2023-09-19

老年人居家護理范文第1篇

題目:對長期臥床患者褥瘡的預防及護理

專 業:護理學

年 級:2011級

學 號:1151H152

姓 名:吳叔云

指導教師:

住院老年人跌倒的預防與護理

2011級護理 吳叔云

摘要:跌倒(fall)是一種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是指個體突發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體位改變,導致摔在較低的物體,如地板、地面上,不包括由于癱瘓、癲癇發作或外來暴力作用引起的摔倒跌倒可引起骨折、外傷,誘發心血管疾病等意外,故應引起醫護人員的重視。

關鍵詞:原因 護理問題 預防措施 處理

目錄

前言

1、原因

2、護理問題

3、預防措施

4、緊急處理 總結討論 參考文獻

昆醫大

2010級護理二班

李丹

201011093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老年人跌倒的發生率不斷上升,成為老年人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TO)指出跌倒是老年人慢性致殘的第三大原因,每年大約有30%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生過跌倒,15%發生2次以上,并伴有骨折、軟組織損傷和腦部傷害等。但是,老年人的跌倒事件因為存在可預知的潛在危險因素,所以是可以通過評估和干預進行預防和控制的。

一、跌倒的原因分析

1、年齡因素: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幾率最高,因為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統退化,對鈉的吸收減退,使得肌肉強度不佳,導致肌力無法提高,走路的步伐變小,雙臂擺動度縮小,因而重心不穩,加上平衡協調功能及感官功能退化,所以老年人經常容易因為輕碰障礙物而身體傾斜,進而發生跌倒。

2、藥物因素:很藥物可影響神志、精神、視覺、步態平衡、血壓等,增加了跌倒的發生率。鎮靜催眠藥、抗精神病藥和麻醉鎮痛藥,被公認是跌倒的顯著危險因素。其它藥物如抗高血壓藥、強心藥、抗組胺藥、降血糖藥、瀉藥等,均可引起跌倒。

3、環境因素:如地面潮濕或臺階傾斜,病室、走廊障礙物過多,病床過高,床腿剎車未固定,鞋底或地面滑,高的門檻,燈光亮度過強或不足,沒有夜燈,廁所內馬桶較低使蹲下、起身不便,沒有扶手的樓梯等。有研究顯示,跌倒最易發生的地方是病人床旁,其次是在病人的房間里,可能與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的幾率較高有關。

4心理社會因素:由于怕麻煩別人,過高地估計自己的體能,故常在不愿別人幫助的情況下發生意外跌倒。

5、性別因素:女性老年患者的跌倒率比男性要高,因為,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質疏松和代償性骨質增生,易引起跌倒。

6、臥床時間較久的老年病人,在開始下床時,因起身過猛、過快而造成暫時性腦缺血而跌倒。

7、曾經發生過跌倒的病人,再次發生跌倒的概率增加。另外,跌倒病人其跌倒的方式與場所也非常相似。因此,對這些有跌倒史的病人,入院時應充分重視。

二、跌倒常見護理問題

1、有受傷的危險——與跌倒有關

2、急性疼痛——與跌倒后損傷有關

3、恐懼——與害怕再跌倒有關

4、移動能力障礙——與跌倒后損傷有關

5、如廁自理缺陷——與跌倒后損傷有關

6、健康維護能力低下——與相關知識缺乏有關

三、跌倒的預防措施

1、基本環境措施:①將信號燈放在患者隨手可及之處,并向患者示范其用法;②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患者隨手可得的距離內;③盡量調低病床的高度,對可以活動的病床固定好床腳剎車;④加強巡視,及時給予患者幫助;⑤在浴室、馬桶附近裝上扶手,浴室內置防滑墊;⑥病室地板保持干燥,通道、樓梯處應避免堆放雜物,保持通暢,設置地燈照明,減低環境中威脅的措施,如減少床邊的雜物,安置床邊燈;⑦病室的環境應該規范化。

2、對輕度危險跌倒患者的護理:這類患者采用輕度危險防止跌倒措施?;颊叩牡苟鄬儆谝馔獾?,入院時對患者進行病區環境的宣教,讓患者盡快熟識病區環境。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對于護理人員及環境的要求,并及時給予解決,解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及陌生感。指導患者注意起居安全。

3、對中度危險跌倒患者的護理:這類患者采用中度危險防止跌倒措施。護理人員應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教育。告訴患者服藥可引起共濟失調、體位性低血壓等,使用鎮靜藥時,減少活動,教會患者如何避免意外發生,使患者了解藥物性質和自我保護的知識。使患者及其家屬都得到防止跌倒的相關知識。當患者自感不適或夜間起床時應該叫人幫助,勸說男患者夜間使用尿壺排尿,外出時應該有人陪同。步態不穩的患者,應使用拐杖或輪椅。

4、對高度危險跌倒患者的護理:這類患者采用高度危險防止跌倒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屬,不要擅自下床或離開病房。應該加強巡視,還在床頭掛上醒目的“防跌倒”警示牌,以引起護理人員和患者及家屬的時刻警惕,并進行交班,患者應有24 h的陪護人,幫助患者完成生活護理。無法起床者應在床上大小便及沐浴更衣,能起床者可在床旁設移動便椅,防止跌倒。對煩躁的患者,應上床欄,必要時適當約束患者。

5、對長期臥床的病人,一定要囑其家屬勤按摩雙下肢,在開始下床活動前,要先在床沿坐一會,然后再緩慢活動,適當增加活動量。對服用鎮靜、催眠藥的病人,勸其未完全清醒時不要下床活動。應用降糖、降壓以及利尿藥物的患者,注意用藥反應。服瀉藥的病人經常觀察是否需要排泄,協助易于跌倒的病人定時如廁。

6、心理護理:患者住到醫院后,心理難免產生落差,對于疾病的恐懼使他們心理壓力增大,造成精神恍惚,加大跌倒的發生率。老年病人跌倒后,心理抑郁,擔心自己不能行動、生活不能自理,因而常常沮喪、焦慮、有恐懼感,整日不愿開口說話。因此,護理人員此時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也可進行同病室里病友間的相互交流。與患者家屬及時溝通,告知疾病的狀況,家屬陪伴的重要性。

7、夜間護理工作:很多跌倒現象會發生在夜間,這是因為患者夜間意識比較渙散,定光比較昏暗,夜班值班護士少、工作量又大,加之患者本身可能由于羞怯、性別等原因不愿麻煩護士,就造成了在夜間護理不足的情況。夜間要維護與白天相同的護理質量要求值班護士要有高素質的護理水平,在排班時適當的調整合適的值班人員數量。

8、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發生率的措施,應教育病人及其家屬有關跌倒的危險因素和需要實行的安全措施,鼓勵病人在走動前及需要時,尋求工作人員的幫助。

四、跌倒后的緊急處理

老年人跌倒后,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跌倒后的現場處理

1、檢查確認傷情 首先,詢問老年人跌倒情況及對跌倒過程是否有記憶,如不能記起跌倒過程,提示可能暈厥或腦血管意外,需要行CT、MRI等檢查;

二、詢問是否有劇烈頭痛獲口角歪斜、言語不利、手腳無力等,提示可能為腦卒中,處理過程中注意避免加重腦出血或腦缺血;

三、檢查有無骨折‘’如查看有無肢體疼痛、畸形、關節異常、肢體位置異常、感覺異常及大小便失禁等,以確認骨折情形,適當處置。

2、正確搬運

如需搬運應保持平穩,盡量保持平臥姿勢。

3、有外傷、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并進一步觀察處理。

4、如老年人試圖自行站起,可協助其緩慢起立,坐位或休息,確認無礙后方可放手,并繼續觀察。

5、查找到的危險因素,評估到的風險,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6、對到的后意識不清的老年人,應特別注意:有嘔吐者,將頭偏向一側,并清理口腔、鼻腔嘔吐物,保持呼吸通暢;有抽搐者,移至平整軟地面或身體下墊軟物,防止碰、擦傷,必要時使用牙間墊等,防止舌咬傷,注意保護抽搐肢體,防止肌肉、骨骼損傷;如發生呼吸、心跳停止,應進行胸外按壓、口對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老年人居家護理范文第2篇

摘 要:受老齡化的影響,中國老年人長期護理已成為一個值得關切的社會問題,特別是貧困老年人的長期護理更是這個問題的焦點和難點。在分析護理社會救助建設必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中國老年人護理的現狀與不足,在借鑒美國護理社會救助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中國老年人護理救助未來發展的出路,以便于為政府發展這一項目提供政策性的建議。

關鍵詞:老齡化;護理社會救助;建議

在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之初,社會護理救助并未受到太多的關注,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的長期護理已成為當今社會需要直接面對的一個問題,照顧貧困老年人不僅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更給社會保障帶來巨大壓力,由此針對貧困老人建立的老年人長期護理救助必然在未來社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老齡化背景下護理社會救助建設的必要性

老年人護理社會救助是針對低收入貧困老人(包括獨居老人和純老家庭的老人)實施的,以提供上門護理、護理補貼、機構照顧為內容的社會救助制度。救助的對象指的是收入水平低于一定的標準,因患有慢性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部分喪失或全部喪失自理能力的貧困老年人口?,F代社會建立老年人護理救助已成為迫在眉睫之事,原因在于:

(一)化解高齡危機,迎接老齡化社會的挑戰

人口的老齡化是產生老年人的長期護理需求的最重要的客觀因素,中國自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人口結構呈現出“未富先老”、“老齡化”、“高齡化”、“撫養系數高”等特點。大量的老年人需要長期護理,但大部分老年人都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支付護理費用,而護理救助制度不僅能給老年人以物質上的關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安慰,不僅使得老人在急需護理時獲得救助保障,更重要的是幫助一部分老年人重新恢復自理能力,鼓勵老年人自立。

(二)緩解老年貧困,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疾病是造成老年人貧困的重要原因,中國人口的醫療負擔在逐年加重,而老年人相對于其他群體,身體免疫力低,患慢性病的幾率更大,老年人護理救助制度雖然并不是預防老年貧困發生的制度安排,但是它在緩解老年人貧困程度惡化方面起著保底作用,而且對于進入晚年、喪失勞動能力而又百病纏身的老人來講也是一種精神慰藉。

(三)減少子女負擔,緩解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壓力

在中國,家庭成員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健康照顧一直在整個長期護理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加劇,家庭結構也在發生變化,長期的醫療費用護理所需的服務會給他們的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而老年人護理救助主要是針對低收入貧困老人的救助,因此對于失業人員以及在非正規就業領域就業的老年人子女也能起到間接的保護作用。

(四)社會保障不全面引致的長期護理保險需求

中國社會保障“低水平、廣覆蓋、雙方負擔、統賬結合”的特點致使中國的基本醫療保險無法覆蓋全部人群,且現行的基本醫療保險保障深度、力度上的不足,醫療服務層次單一,社區的老年健康服務不到位,長期護理類型的健康服務項目未能進入基本醫療保險,這一切都使得轉為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救助項目迫在眉睫。

二、中國護理社會救助的供需分析

(一)護理救助制度發展不均衡

和較完善的城鎮老人護理救助政策相比較,農村老人護理救助制度相對薄弱。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政策也相對滯后,一些優惠補貼也只提供給城市居民所有。事實上,隨著農村青壯勞動力的大量外流,傳統的家庭照料的提供者急劇減少,獨居老人和純老家庭老人迅速增加,農村老人對居家護理服務需求更強。

(二)救助對象范圍窄

受戶籍制度的影響,現在中國護理救助的實施對象主要針對本地戶籍老年人,沒有或很少能涵蓋到外來老年人,有當地戶籍才可以享受救助的規定很難擴大護理救助的實施的范圍,特別是在勞動力流動迅速加大的今天,僅限于戶籍制度的護理救助在發揮保障貧困老年人生活方面的功能必然會受到影響。

(三)護理機構和人員匱乏

根據《2010中國衛生統計年鑒》的統計數據,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為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服務的療養院與護理院的數量增長緩慢,護理服務人員總體素質不高,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方面都不能滿足當前城鄉老年人的護理服務需求。護理救助的服務內容僅限于生活護理,護理專業化程度不高,難以提供相對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

(四)管理不合理,救助方式單一

老年護理服務職能分屬不同政府行政部門管理,各種服務形式和享受待遇等政策相互獨立,沒有形成相互銜接的制度體系,老年護理服務的公共資源綜合利用、公平性和效率等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各地發放“服務券”、“代幣券”和“居家養老消費券”,而非現金方式,雖然這種方式能夠保證護理救助的針對性,但也缺乏一定的靈活性,難以充分滿足貧困老年人的各種需求,補貼標準相對不高。

三、美國長期照料服務體系介紹

(一)美國的長期照料服務機構

美國的長期照料服務按提供場所來說分為三類:第一類:機構服務,即由長期照料服務專門機構提供服務。第二類:社區服務,即在社區的小型服務機構,主要有日間照料中心。第三類:居家服務,即在老年人家庭提供服務。

(二)美國長期照料服務的內容

為了適應老年人失能水平、居住格局、接受服務的偏好以及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差異性,美國長期照料服務的內容上十分復雜。目前主要有個人照料主要側重于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照料主要側重非治療性的健康服務;社會心理服務即提供咨詢、精神慰藉等;居住服務即提供住房。

(三)服務體系改革的導向

從發展趨勢看,美國長期照料服務體系的發展方向有三個特點:一是多樣化,以滿足老年人的各種服務需求;二是專業化,即長期照料服務發展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規范;三是居家照料服務將成為主流,這樣,老年人可以盡可能不改變生活方式,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頤養天年??傮w來說,美國長期照料服務體系方興未艾,未來將是一個多變和改革的新階段。

四、中國老年人護理社會救助的出路

建立貧困老年人長期護理制度是中國未來醫療改革的必然選擇,美國是以市場為主導的混合型的醫療保障模式,對中國的啟示是:

(一)加強老年人護理救助制度和法制化建設

制度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政府需要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和相關的立法調研,探索頒布適合中國國情的護理保險法,以法律法規的形式明確規定國長期護理保險的護理等級,護理標準、繳費標準、繳費年限等,以從制度上和法律上解決中國老年人護理服務問題。

(二)建立統一的老年人護理救助管理機構

在符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建立上至中央政府的部級主管單位,下至地區和基層管理的救助機構,明確其職能,統籌安排不同類型的護理項目,協調不同供給主體提供的服務,對不同內容、不同等級的照護服務實行統一管理,為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長期照料服務體系提供組織保障。

(三)大力發展長期照料服務機構和設施

在大力發展居家養老和社區長期護理的同時,適當、逐步擴大公辦長期護理機構的規模,增加服務種類,并引入競爭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長期護理服務的供給,建立科學的長期護理需求評估制度,改變私立護理機構服務不佳的現狀。

教育部門要填補老年護理服務專業缺失現狀,開設多層次的老年護理學課程,實現老年護理服務人員的職業化,對志愿者、輔助人員開展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社會地位和待遇。

(四)制定相應的標準體系和配套制度

從實際出發,借鑒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加快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長期照料服務體系,如確定失能老年人長期照料服務分級指標體系、受益人準入制度、服務人員考試進修制度、受益人申訴制度、服務質量檢查制度等系列配套制度。

總之,老齡化的沖擊下老年人對于長期護理的需求已經越來越迫切,而中國的老年人長期護理目前還僅僅是處于萌芽階段,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共同配合保障護理救助制度的發展和壯大,應對即將到來的人口老齡化高峰。

參考文獻:

[1] 鐘仁耀.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2] 張萱.日本護理救助制度的介紹與分析[J].東南亞縱橫,2009,(6).

[3] 李維潔.美國的長期護理保障簡介[J].國外醫學衛生經濟學分冊,2003,(4).

[4] 辛怡,王學志.美國、日本長期護理救助制度及其對中國的借鑒[J].南方論刊,2011,(2).

[5] 李琦.發達國家弱勢人群醫療救助制度對中國的啟示[J].衛生經濟研究,2004,(10).

[6] 劉靜.中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長期護理保險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責任編輯 陳鳳雪]

老年人居家護理范文第3篇

題目:對長期臥床患者褥瘡的預防及護理

專 業:護理學

年 級:2011級

學 號:1151H152

姓 名:吳叔云

指導教師:

住院老年人跌倒的預防與護理

2011級護理 吳叔云

摘要:跌倒(fall)是一種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是指個體突發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體位改變,導致摔在較低的物體,如地板、地面上,不包括由于癱瘓、癲癇發作或外來暴力作用引起的摔倒跌倒可引起骨折、外傷,誘發心血管疾病等意外,故應引起醫護人員的重視。

關鍵詞:原因 護理問題 預防措施 處理

目錄

前言

1、原因

2、護理問題

3、預防措施

4、緊急處理 總結討論 參考文獻

昆醫大

2010級護理二班

李丹

201011093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老年人跌倒的發生率不斷上升,成為老年人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TO)指出跌倒是老年人慢性致殘的第三大原因,每年大約有30%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生過跌倒,15%發生2次以上,并伴有骨折、軟組織損傷和腦部傷害等。但是,老年人的跌倒事件因為存在可預知的潛在危險因素,所以是可以通過評估和干預進行預防和控制的。

一、跌倒的原因分析

1、年齡因素: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幾率最高,因為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統退化,對鈉的吸收減退,使得肌肉強度不佳,導致肌力無法提高,走路的步伐變小,雙臂擺動度縮小,因而重心不穩,加上平衡協調功能及感官功能退化,所以老年人經常容易因為輕碰障礙物而身體傾斜,進而發生跌倒。

2、藥物因素:很藥物可影響神志、精神、視覺、步態平衡、血壓等,增加了跌倒的發生率。鎮靜催眠藥、抗精神病藥和麻醉鎮痛藥,被公認是跌倒的顯著危險因素。其它藥物如抗高血壓藥、強心藥、抗組胺藥、降血糖藥、瀉藥等,均可引起跌倒。

3、環境因素:如地面潮濕或臺階傾斜,病室、走廊障礙物過多,病床過高,床腿剎車未固定,鞋底或地面滑,高的門檻,燈光亮度過強或不足,沒有夜燈,廁所內馬桶較低使蹲下、起身不便,沒有扶手的樓梯等。有研究顯示,跌倒最易發生的地方是病人床旁,其次是在病人的房間里,可能與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的幾率較高有關。

4心理社會因素:由于怕麻煩別人,過高地估計自己的體能,故常在不愿別人幫助的情況下發生意外跌倒。

5、性別因素:女性老年患者的跌倒率比男性要高,因為,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質疏松和代償性骨質增生,易引起跌倒。

6、臥床時間較久的老年病人,在開始下床時,因起身過猛、過快而造成暫時性腦缺血而跌倒。

7、曾經發生過跌倒的病人,再次發生跌倒的概率增加。另外,跌倒病人其跌倒的方式與場所也非常相似。因此,對這些有跌倒史的病人,入院時應充分重視。

二、跌倒常見護理問題

1、有受傷的危險——與跌倒有關

2、急性疼痛——與跌倒后損傷有關

3、恐懼——與害怕再跌倒有關

4、移動能力障礙——與跌倒后損傷有關

5、如廁自理缺陷——與跌倒后損傷有關

6、健康維護能力低下——與相關知識缺乏有關

三、跌倒的預防措施

1、基本環境措施:①將信號燈放在患者隨手可及之處,并向患者示范其用法;②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患者隨手可得的距離內;③盡量調低病床的高度,對可以活動的病床固定好床腳剎車;④加強巡視,及時給予患者幫助;⑤在浴室、馬桶附近裝上扶手,浴室內置防滑墊;⑥病室地板保持干燥,通道、樓梯處應避免堆放雜物,保持通暢,設置地燈照明,減低環境中威脅的措施,如減少床邊的雜物,安置床邊燈;⑦病室的環境應該規范化。

2、對輕度危險跌倒患者的護理:這類患者采用輕度危險防止跌倒措施?;颊叩牡苟鄬儆谝馔獾?,入院時對患者進行病區環境的宣教,讓患者盡快熟識病區環境。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對于護理人員及環境的要求,并及時給予解決,解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及陌生感。指導患者注意起居安全。

3、對中度危險跌倒患者的護理:這類患者采用中度危險防止跌倒措施。護理人員應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教育。告訴患者服藥可引起共濟失調、體位性低血壓等,使用鎮靜藥時,減少活動,教會患者如何避免意外發生,使患者了解藥物性質和自我保護的知識。使患者及其家屬都得到防止跌倒的相關知識。當患者自感不適或夜間起床時應該叫人幫助,勸說男患者夜間使用尿壺排尿,外出時應該有人陪同。步態不穩的患者,應使用拐杖或輪椅。

4、對高度危險跌倒患者的護理:這類患者采用高度危險防止跌倒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屬,不要擅自下床或離開病房。應該加強巡視,還在床頭掛上醒目的“防跌倒”警示牌,以引起護理人員和患者及家屬的時刻警惕,并進行交班,患者應有24 h的陪護人,幫助患者完成生活護理。無法起床者應在床上大小便及沐浴更衣,能起床者可在床旁設移動便椅,防止跌倒。對煩躁的患者,應上床欄,必要時適當約束患者。

5、對長期臥床的病人,一定要囑其家屬勤按摩雙下肢,在開始下床活動前,要先在床沿坐一會,然后再緩慢活動,適當增加活動量。對服用鎮靜、催眠藥的病人,勸其未完全清醒時不要下床活動。應用降糖、降壓以及利尿藥物的患者,注意用藥反應。服瀉藥的病人經常觀察是否需要排泄,協助易于跌倒的病人定時如廁。

6、心理護理:患者住到醫院后,心理難免產生落差,對于疾病的恐懼使他們心理壓力增大,造成精神恍惚,加大跌倒的發生率。老年病人跌倒后,心理抑郁,擔心自己不能行動、生活不能自理,因而常常沮喪、焦慮、有恐懼感,整日不愿開口說話。因此,護理人員此時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也可進行同病室里病友間的相互交流。與患者家屬及時溝通,告知疾病的狀況,家屬陪伴的重要性。

7、夜間護理工作:很多跌倒現象會發生在夜間,這是因為患者夜間意識比較渙散,定光比較昏暗,夜班值班護士少、工作量又大,加之患者本身可能由于羞怯、性別等原因不愿麻煩護士,就造成了在夜間護理不足的情況。夜間要維護與白天相同的護理質量要求值班護士要有高素質的護理水平,在排班時適當的調整合適的值班人員數量。

8、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發生率的措施,應教育病人及其家屬有關跌倒的危險因素和需要實行的安全措施,鼓勵病人在走動前及需要時,尋求工作人員的幫助。

四、跌倒后的緊急處理

老年人跌倒后,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跌倒后的現場處理

1、檢查確認傷情 首先,詢問老年人跌倒情況及對跌倒過程是否有記憶,如不能記起跌倒過程,提示可能暈厥或腦血管意外,需要行CT、MRI等檢查;

二、詢問是否有劇烈頭痛獲口角歪斜、言語不利、手腳無力等,提示可能為腦卒中,處理過程中注意避免加重腦出血或腦缺血;

三、檢查有無骨折‘’如查看有無肢體疼痛、畸形、關節異常、肢體位置異常、感覺異常及大小便失禁等,以確認骨折情形,適當處置。

2、正確搬運

如需搬運應保持平穩,盡量保持平臥姿勢。

3、有外傷、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并進一步觀察處理。

4、如老年人試圖自行站起,可協助其緩慢起立,坐位或休息,確認無礙后方可放手,并繼續觀察。

5、查找到的危險因素,評估到的風險,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6、對到的后意識不清的老年人,應特別注意:有嘔吐者,將頭偏向一側,并清理口腔、鼻腔嘔吐物,保持呼吸通暢;有抽搐者,移至平整軟地面或身體下墊軟物,防止碰、擦傷,必要時使用牙間墊等,防止舌咬傷,注意保護抽搐肢體,防止肌肉、骨骼損傷;如發生呼吸、心跳停止,應進行胸外按壓、口對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老年人居家護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老年期心理分析 心理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57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世界人口老齡化已日趨明顯,這已成為21世紀各國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全世界大于60歲的老人已達6億,目前全世界大約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國現有老年人口1億多人,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歲以上的人口達900余萬。人口平均壽命普遍延長,老齡化問題也日益突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環境的改善,軀體疾病得到良好的救治,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階段,也是實現作為人的生活價值的最后時期,這一時期隨著生活適應能力的下降,身體狀況的減退,容易產生各種心理障礙,因此對老年人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

老年人的特點

老年期認知變化:隨著年齡增長,感知覺的適應性變化最明顯。表現為視力明顯減退,出現所謂的“老花眼”;聽力下降,尤以70歲以后明顯;味覺、嗅覺、皮膚覺在60歲以后都有明顯下降;記憶力下降表現為記憶廣度、機械識記,再認和回憶等均減退1。

老年期思維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組織質量和腦細胞數減少,萎縮,思維遲緩。但現實生活中各國政府官員和大中型企業中的決策者大多是50歲以上,甚至70歲以上的老人,表明思維的個體差異是很大的,雖然思維速度逐漸變慢,但可以用經驗、技能或專業知識來彌補。

老年人的社會變化:由社會人變成自由人,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短期內可能不適應,隨之而帶來情緒上的變化,表現為消沉、郁悶、煩躁等。

人格的變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現在身體健康,經濟保障兩方面。由于權勢的失落而誘發的孤獨感;由于子女關心照顧的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導致的孤獨和苦楚。適應性差對周圍環境的態度和方式趨于被動,依戀已有的習慣對新環境很難適應,拘泥刻板,速度減退,趨于保守。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焦慮緊張: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軀體各器官功能減退,易患許多慢性疾病,由于對身體健康問題的擔憂,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癥,給家人帶來煩惱,給自己帶來痛苦而焦慮,緊張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機體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軀體疾病,造成惡性循環。

抑郁:由于離退休后,社會角色的轉變,一時難以適應,認為自己對社會、對家庭沒有貢獻了,成了社會、家庭的負擔,而導致抑郁,也有的喪偶后,一個人獨自生活,子女都忙于自己的事務,對老人缺乏關心、照顧,老人長期生活在孤獨與寂寞、單調等待之中,久而久之,便覺得生活毫無意義而導致抑郁,甚至有輕生的念頭。也有的長期生活在軀體疾病的折磨之中感到生活沒有希望而采取自殺行為。

溝通障礙、人際關系緊張:老年人由于腦組織萎縮,腦細胞減少、腦功能減退而導致智力水平下降,記憶力減退,敏感、多疑、愛嘮叨,對人不信任、斤斤計較等,造成與家人及周圍人溝通困難,人際關系緊張。

心理護理

確立生存意義、正確對待身體的變化:人貴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樣。老年人應客觀地意識到歲月不饒人,要正確地對待身體的變化,要定期體檢,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不要抱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誤治療;也不要被疾病嚇倒,要坦然面對死亡,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要認真地過好每一天,不僅應老有所養,還要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保持與外界環境的接觸: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這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悅心情,又可以及時的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在退休之前先做好思想上的準備工作,認識到退休是將工作崗位讓給青壯年,有利于提高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從而有利于社會發展,避免“養老金死亡”。退休后多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活動,發揮余熱。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使生活豐富多彩。

生活規律、適度腦體勞動:讓老年人學會安排規律的生活與合理的作息時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體質狀況有選擇性、有規律地進行運動。包括跑步、打球、爬山、太極拳等體力運動,下棋、打牌等腦力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延緩大腦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緩記憶力的減退,思維能力和精力等高級心理功能的減退。

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礎:老年人常會感到孤獨,希望得到家人的關心、愛護和照顧,因此子女應經常與老人溝通,遇事與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應有的尊重,喪偶的老人獨自生活,會感到寂寞,因此子女應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為,滿足老年人的愿望。

討 論

總之,老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時期,是身體及心理極易出現問題的時期。因此應充分了解老年人的變化特點,及時發現老年人的變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保持與家庭、社會的溝通,及時治療慢性疾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使之愉快地度過晚年。

參考文獻

1 郭念峰.心理咨詢師培訓教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241—248.

老年人居家護理范文第5篇

1 心理特點

當人步入老年后, 社會角色發生重要改變, 似乎已退出舞臺中央。退休后的失落、和子女的代溝、與社會的脫節等凸現了他們的矛盾心理。促使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會發生明顯變化。會引發一系列的相應特征出現:語言溝通障礙、記憶受損、社交障礙、角色紊亂、精神困擾、思維過程改變、自尊紊亂、家庭作用改變、焦慮等, 從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和精神問題出現, 如抑郁癥、焦慮癥、腦衰弱綜合征、離退休綜合征、空巢綜合征等。這些問題的出現, 與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狀態改變密切相關, 我們只有把引起這些心理和精神問題的原因去除掉, 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

2 針對引起老年人出現的心理和精神方面問題的原因進行護理

2.1 語言溝通障礙

表現為孤獨感、淡漠感;有時存在多疑、抑郁等心理反應, 甚至無故發怒。護理上應主動關心老人, 與其交談, 穩定情緒, 熱情地向他們介紹有關知識, 由于老年人語言溝通能力障礙, 我們可通過多種方法和其交流, 如可以用手觸摸、打相關手勢, 利用眼神、面部表情等非語言交流方式。

2.2 記憶受損

表現為不能繼續學習, 有遺忘經歷, 尤其是近期記憶力減退。護理上要注意老人腦保健, 保證充足睡眠, 合理用腦;注意學習和運動相結合促使智力發揮, 加強記憶。

2.3 社交障礙

表現為恐懼或被遺棄感、被拒絕感、無安全感、表情悲傷和目光呆滯等。護理上應鼓勵老年人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 保持良好的心境;加強與老年人接觸頻度, 增加信任感;充分理解老年人的情感, 撫慰其病痛, 滿足其需求;在老年人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擴大社交范圍。

2.4 角色紊亂

表現為角色變換、角色否認, 角色沖突及缺乏角色的相關知識。護理上向老年人耐心介紹角色過度與轉換的必然性;培養老年人新的興趣, 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逐步適應離退休后的新角色;多與老年人進行心理溝通, 遇事主動與其商量, 尊重其成就感和權威感, 并鼓勵老人多參與社會活動, 使老年人得到尊重需求的滿足。

2.5 精神困擾

表現為精神活動不協調, 反?;虍惓?。護理上為老年人創造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休養環境;幫助離退休老人成功的進行角色轉換;讓老年人經常參加一些有益的娛樂活動和適當的社會活動;幫助老年人采用宣泄、自我安慰、轉移注意力、遺忘等方式自我調節情緒, 防止:“病從心生”;用安慰、解釋、啟發、誘導等方法, 使老年人正確對待疾病, 主動配合治療, 戰勝疾病。

2.6 思維過程改變

表現為智力水平下降和認知功能衰退。日常生活和活動能力減退。護理上改變獨居現狀, 擴大生活圈;開展老年教育, 采用多種方式向老年人介紹衛生保健知識、營養常識, 運動的原則、種類、時間、強度, 老年期疾病的防治等知識, 并根據老年人的興趣、愛好, 開辦各類學習班, 以保持老年人原有的思維能力與創造力。

2.7 自尊紊亂

表現為認為已失去自己活著的價值, 遇到困難或挫折, 缺乏承受力, 或認為權力、地位、待遇等已失去, 不再受到他人與社會的認可與尊重。護理上應給老年人創造一個良好、健康的社會心理環境;經常與老人溝通, 耐心聽取并尊重老人意見, 主動和老人打招呼, 積極想辦法解決老人提出的問題;并鼓勵老人參與社會活動, 做力所能及的事, 體現其生活價值的繼續存在。

2.8 家庭作用改變

表現為孤獨感、失落感;自己感覺生活單調、孤寂、空虛、悲哀和憂傷。護理上應促進老人與家庭成員間的溝通;由于退休后收入減少的, 懷疑使家庭地位和作用發生改變的, 應幫助老人制定家庭收支計劃, 合理安排生活;并充分調動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 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社會福利、醫療及養老保險等, 解決老人生活問題。

2.9 焦慮

表現為失眠、眩暈、軟弱無力、疲勞、疼痛、坐立不安;抑郁、壓抑、神經質、懼怕、軟弱無助、緊張、失控和預感不幸, 有時還易激動、易怒、退縮、缺乏主動性和自信心;對周圍事物不關心, 表情淡漠。護理上對出現焦慮的老人, 注意觀察記錄焦慮的行為和語言表現;充分理解老人的焦慮心態, 幫助分析引起焦慮原因, 以便主動采取調整行為。同時還應采取一些方法分散注意力, 如聽音樂、練氣功、書法、養花等;幫助老年人盡快適應新角色、新生活, 開展心理疏導, 協助家屬解決具體問題;開展健康教育, 讓老人解除心理壓力;對自己有正確評價, 樹立信息, 使心態保持穩定。

3 小結

護士要做到舉止端莊、態度和藹可親。對患者和家屬都要尊重, 針對老年患者的不同特點、不同個性、文化差異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同時必須注重護理效果, 才能真正體現護理價值, 要不斷的找出工作中的不足改進和完善護理工作。

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老化日益明顯。人口老齡化和老齡問題, 已成為醫療、護理中的重要課題。研究老年人的健康問題, 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提供優質的老年護理服務,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老年護理的宗旨。在此期中, 老年人心理活動和情緒變化是影響身心健康、生活質量的關鍵問題, 要給予重視。

關鍵詞:老年,個性,心理護理,疾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老年人居家護理范文第6篇

1 老年人常見的安全用藥問題

1.1 用藥種類多

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 老人各種生理功能逐漸衰退, 內分泌失調、代謝紊亂、體液 (主要是水分) 減少, 血漿白蛋白降低、肌肉萎縮、骨質疏松等, 臨床表現有各種慢性疾病, 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肺氣腫、心衰、老年癡呆癥及慢性支氣管炎、前列腺炎、乳腺癌等[1]多種疾病混合在一起, 就需要接受多種藥物的治療, 因此用藥的種類就增多, 有時候藥物混合使用, 導致藥物產生相互作用, 妨礙用藥效果也危害老人的身體。加上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 多種藥物合用, 加重了機體的負擔而出現ADE[2], 如果長時間的使用導致肝功能的損害。

1.2 濫用非處方藥

老年人因為缺乏醫藥知識, 擅自服用、濫用滋補藥、保健藥、抗衰老藥和維生素, 用藥的次數和劑量不當, 易產生藥物的不良反應。有時候社區服務站給老人們的用藥問題, 使老年人的不良反應增加, 老年人的用藥后不良反應比青年人高2~7倍[3]。如長期服用大劑量維生素E (每日超過100mg) , ??沙霈F多種非特異性不適感, 服用超過6個月, 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1.3 服用過期或變質藥物

因為老年人不識字, 無法辨別藥物是否過期, 還有老年人的節約心理與經濟心理, 發現藥物還沒有發霉或外表看上去沒什么破損之類的, 他們不舍得扔也覺得沒有必要去重新買藥, 就繼續拿來服用, 就會使老年人產生不良效果, 嚴重時甚至導致老年人死亡。還有過期的藥使毒性增加, 從而增加腎功能的負擔。

1.4 老年人的服藥依從性差

對于在院的老年人或精神異常的老年人, 無法正常服用或無法自理的, 護理人員則幫助給藥。有些老年人為了省錢或者為了達到很好的效果或老年人無法忍受疼痛的折磨, 前者老年人減少用藥量而后兩者則會多加服藥, 這使老年人超出了常規的用藥, 易產生老年人的不良療效。老年人本身經濟問題, 拮據的生活制約著老人用藥。還有老年人本身的固執性格改變導致老年人有著心理的壓力, 不肯吃藥;老年人記憶力差, 容易忘服藥或服錯藥;老年人擔心藥物的副作用;還有家庭社會支持的不夠等原因造成老年人的服藥依從性差。

2 老年人的安全用藥護理

2.1 用藥前的用藥原則指導

老年人用藥遵循“六先六后”, 先明確診斷后確定治療:根據醫生的醫囑進行用藥;先取食療后用藥:熟話說“是藥三分毒”, 根據這點老年人用藥治病前首選非藥物治療;先外用后內服;先用中藥后用西藥:中藥一般屬于天然藥物, 其副作用比西藥的低, 毒性也低;先內服后用注射:先內服減少心臟和心血管壁的損害;先用老藥后用新藥:療效一樣的藥, 要選擇價錢便宜的, 比較適合老年人的口味。老年人用藥時要根據醫囑來使用最佳用藥劑量, 老年人用藥前先要考慮該藥對身體的受益處, 這是受益原則。老年人在用藥過程中一旦出現不舒服或出現癥狀就立即停藥, 即停藥原則。

2.2 不要隨意相信廣告

指導老年人及其家人不隨意相信各類藥物廣告, 有時候老年人因為廣告上的藥品便宜又合算, 這就使老年人容易相信, 更易上當受騙。隨意社區中要加強宣教, 若要用藥謹遵醫囑服用, 更要強調它的危害性, 因為老年人對于死亡會有恐懼感, 這才能達到避免盲目購買非處方藥品, 以免老年人誤服。

2.3 提高老年人的服藥依從性

2.3.1 加強藥物護理

對于住院的老年人, 護理人員每天按時將藥發給病人, 在老年人進服后再離開。對于出院的病人要護士對其進行書面的形式標明用藥的劑量和時間。對于那些吃藥沒有概念的病人, 護士要與其家人共同進行勸服用藥并安排好時間, 而且要嚴格執行給藥的操作流程。并且為病人選擇合適的用藥方式, 如老年人氣管插管者, 不能自行吞咽, 只能采取靜脈注射及肌肉注射等) , 以期達到最好的效用。面對老人的各種用藥顧忌必須進行必要的減壓, 從而使其配合治療達到最好得療效。

2.3.2 加強健康教育

社區護理人員通過多媒體, 采取專題講座、小組討論、發宣傳材料、個別指導等教育方法, 反復強化老年人循序漸進的學習疾病相關的知識, 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促進其服藥依從性。

2.3.3 指導老年人合理放置藥品

社區的護理人員要指導老年人正確擺放藥品, 對于不同的藥物需放在不同的小盒子裝好, 不同的藥盒顏色放不同時間的藥。如果是外用藥, 護理人員在藥盒外面貼上紅色標簽, 如是內服藥, 在盒子上貼上藍色標簽, 便于辨認;并且利用各種方式進行用藥提醒, 如鬧鐘, 便簽紙等;準確記錄每種藥的進服時間, 避免錯過服藥時間, 降低療效。

2.3.4 首選非藥物類治療

指導老年人能以其他方式緩解癥狀, 如非必要否則盡量不要用藥, 因為俗話說:是藥三分毒, 這樣用藥會使老年人的藥物毒性堆積。如失眠、便秘和輕微疼痛等, 應先采用非藥物性措施解決問題, 如若不行再進行適當的藥物治療, 爭取將藥物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

2.4 做好心理護理

老年人的心理壓力主要來源是經濟關系, 所以要對老年人進行放松指導。對老年人采取優惠措施, 社會給予老年人用藥的支持, 多多對其家人進行溝通協調, 以解決老年人的心理壓力便于老年人進行用藥治療。有些老年人對用藥有一定的恐懼, 社區老年人想辦法在老年人用藥前先給老年人一些同樣病情且用藥成功的例子, 讓老年人相信藥物治療有一定的用處。

摘要:隨著年齡的增長, 老年人記憶力減退, 對藥物的治療目的、服藥時間和方法常不能正確理解, 從而影響了用藥的安全和治療。本文揭示了當前老年人用藥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護理對策。

關鍵詞:老年人,用藥,常見問題,護理

參考文獻

[1] 張仿靈.老年用藥特點[J].中國鄉村醫藥, 1997:4~8.

[2] 刑廣義, 唐正松.社區老年人群用藥現狀分析[J].醫藥論壇, 2009:19~30.

上一篇:中考狀元學習計劃范文下一篇:小區物業工作匯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