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談談創新思維范文

2023-09-23

談談創新思維范文第1篇

一、注重培養編輯的創新意識

在現階段新媒體時代背景下, 創新是報紙版面編輯行業快速發展的動力。在編輯報紙版面時, 編輯應當有較強的行業敏感性, 對新聞走向有準確的認識, 基于先進的編輯思維來創新報紙版面編輯、提高報紙內容的吸引力。報紙版面編輯過程中, 編輯應當具有大局觀, 有責任意識。報紙版面編輯人員應當明確政策導向, 明確現階段人們最為關心的熱點, 并且通過版面優化設計來吸引讀者, 進而傳播正能量。版面編輯人員應當具備美學方面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報紙內容并非隨意排列的, 其主要是根據版塊布局情況和信息量等進行合理的安排。

讀者對報紙的第一印象是格局效果美感與否, 為提高報紙的吸引力, 報紙版面設計過程中應當融入美學創新意識, 對版面進行合理排列、有效搭配色彩和應用插畫, 從而使報紙版面更具美觀性。

二、關注內容, 完善和優化報紙版面風格

報紙版面編輯時應當根據內容來確定版面, 在內容上應當下足功夫, 通過高質量、有吸引力的內容來被讀者認可。在報紙版面內容安排過程中, 應當注意以下事項。第一, 突出重點, 確保頭版地位, “頭條”內容應當有吸引力。第二, 內容編輯時應當注重文字, 尤其是表達應當中肯。對新聞報紙而言, 應當客觀、真實, 既要避免偏激, 又要避免個人化傾向, 以免誤導讀者或者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報紙內容應當適度, 尤其對專門的版面, 各版面應當進行歸類, 切忌過于分散。比如, 娛樂版面不能摻雜任何的其他信息, 如政治、旅游以及美食和科研方面的信息。同時, 還要注意完善和優化報紙版面風格。類型不同的報紙, 其版面風格及其特色, 也應當具有一定的差異, 這既是報紙類型的要求, 又是報紙形式和內容創新的必然要求。

三、版面編輯應當有獨特的風格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報紙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容, 報紙內容吸引力的提高更多依賴于報紙版面風格的優化設計及其獨特性?,F階段報紙同質化現象非常的普遍, 報紙應當具備獨特性, 只有這樣才能使報紙間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報紙版面的風格非常重要, 在編輯報紙版面時應當重視創新設計, 以期能夠提高報紙版面的風格獨特性, 提高報紙的競爭力。創新是發展的推動力, 報紙版面編輯過程中應當認識到自身工作對報紙質量及其未來發展產生的影響?;诖? 在報紙版面編輯過程中, 應當注重版面設計, 使其能夠與報紙內容保持高度的和諧性, 將形式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從而發揮其藝術效果。報紙版面編輯時, 應當對圖片進行技術處理、文字編輯、擬定標題內容并對其進行適當的裝飾, 而這些均需從讀者審美意識視角出發, 提高報紙吸引力。為此, 報紙版面編輯者應當對圖片和文字信息進行精細化設計, 從而使整個報紙版面更加的生動。通過充分發揮報紙版面設計的特色及其優勢, 可以使報紙在現代新媒體條件下能夠更加穩定的發展。

四、報紙版面編輯過程中應當加強策劃

編輯報紙版面是一門藝術, 高素質、技能強的報紙版面編輯人員, 既要能夠通過編輯來準確表現報紙的彰顯內容, 又要能夠使廣大讀者在讀報時產生一種享受感。在報紙版面編輯過程中, 其基本要素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 比如圖片、字符、底紋以及線條和色彩等, 諸多要素在報紙版面編輯過程中的合理應用, 能夠提高報紙的品質, 給閱讀人員一種美的享受。

在報紙版面編輯實踐中, 一定要做好版面策劃工作, 盡可能的凸顯出報紙內容中的熱點和重點信息, 以此來增強報紙編輯的整體視覺感。報紙編輯人員自身應當具有一定的溝通交流意識和能力, 而且還要具有較高的文字編寫以及圖片處理和排版能力, 這是提高報紙表現力的基礎和條件, 同時也是使報紙信息內容傳播更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具體而言, 在報紙吸引力提高過程中, 應當將編輯的重點放在標題編輯層面上, 同時這也是報紙能夠吸引廣大讀者的重要環節。在編輯報紙版面時, 版面設計應當講究個性化、人性化, 其中新聞方面的內容應當與標題保持高度一致, 這樣可以方便讀者通過觀看標題即可準確把握文章內容及其具體的方向。事實上, 報紙版面與生俱來地就具有一定的編輯、讀者二者相互溝通之作用, 良好的設計方案能夠有效激發廣大讀者的報紙閱讀熱情和積極性, 有利于編輯與報紙閱讀人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通過生動而又活潑的報紙版面優化設計, 能夠對廣大讀者起到吸引力作用, 而且能夠從根本上打破傳統的報紙內容嚴肅性以及條條框框, 從而使讀者能夠對其更加的喜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 在當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 報紙并沒有時效性優勢。然而, 從挖掘深度層面來看, 報紙又有其與生俱來的新聞原創性優勢。為此, 編輯人員應當強化對新聞內容深度的挖掘, 去偽存真, 以此來有效滿足廣大讀者的客觀需求。

摘要:在當前新媒體環境條件下, 傳統的報紙版面編輯工作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和挑戰。新形勢下, 報紙行業應當立足實際, 不斷突破編輯理念、增強報紙版面編輯創新意識。本文從四個方面就如何提高報紙版面編輯質量, 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 以供參考。

關鍵詞:報紙版面,編輯質量提高,創新意識,研究

參考文獻

[1] 德吉.報紙版面編輯的創新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 2015 (21) :122.

[2] 田珂.報紙廣告版面編輯與視覺設計創新[J].藝術品鑒, 2016 (6) :22, 43.

[3] 顏立文.媒介融合背景下基于創新觀念的報紙版面編輯探究[J].新媒體研究, 2015 (3) :137-138.

[4] 馬惠群.激發創新意識構建版面風格—昊忠日報社提升報紙編輯質量的做法[J].中國地市報人, 2013, 5 (09) :67-68.

談談創新思維范文第2篇

第一節

阻礙創新思維的客觀因素

創新需要一個鼓勵創新的良好的社會環境。而我們生活在一種傳統的僵化的社會環境中,頭腦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守舊觀念,這都嚴重壓抑著創新。

1、守舊觀念

守舊觀念壓抑著創新,而傳統守舊觀念來自于傳統社會。

中國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征是農業為主,手工操作為主,信息閉塞,缺乏交流,社會主體是一元的而非多元的,所以極少發生橫向之間的競爭,人們習慣于按照老規矩辦事。

在這種傳統社會下,創新思維只屬于極少數天才偉人的特權,而廣大民眾則不需要創新思維,只需要去理解和執行就可以了。并且是“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

2、傳統教育

傳統教育體制扼殺創新。

傳統教育注重書本知識,輕視甚至反對學生提出與之不同的觀點或想法,從而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3、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

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扼殺創新。

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強調聽話,在對孩子的培養教育中,帶有強烈的家長意識,有的家長批評孩子時不聽孩子申辯,不容許孩子頂嘴,大人說話不許孩子插嘴,這就壓抑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和思維創新。

第二節

阻礙思維創新的主觀因素

由于創新思維的本質在于對現有思維方式的超越,因此這就決定了阻礙思維創新的主要因素必然地來自于被超越者——思維方式本身。 阻礙思維創新的主要因素有四個,一是固定觀念,二是思維定勢,三是自我思維,四是思維障礙。

1、固定觀念

觀念是內化于人腦潛意識中的觀點和認識。

人們在實際的思維過程中,反復地運用某種觀點、某種認識去思考、評價問題,經過多次重復,久而久之,這些觀點和認識被積淀到大腦深層意識之中而達到“無意識”、“下意識”狀態,這就形成了固定觀念。

由于觀念是人的思維長期積淀的結果,所以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固性和不易更改性。

2、、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就是一種思維模式,是存在于頭腦當中的認知框架.

在現實生活中,人的頭腦中隨時會遇到各種信息,各種事物和問題,而人們在篩選信息、分析問題、作出決策時,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沿著過去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徑進行思考,而不愿意另辟新路,這就是所謂的思維定勢。

有一句經典的語言說:思維一旦進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1)辨證看待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對于解決經驗范圍以內的一般性的、常規性的問題是有積極作用的。它可以使人們熟練地運用以往的經驗,駕輕就熟,簡潔、快速地處理問題,從而具有很高的效率。

思維定勢的弊端在于,當我們面臨新情況新問題而需要一定創新的時候,它就會變成“思維枷鎖”,阻礙新觀念、新點子的構想,同時也阻止頭腦對新知識的吸收。 法國生物學家貝爾納所說:“妨礙人們學習的最大障礙,并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

(2)思維定勢主要表現

思維定勢主要表現為:經驗思維;從眾思維;權威思維;書本思維等。

A、經驗思維定勢

如某些流傳已久的觀念、行為和處事經驗等,構成了人的經驗思維枷鎖。

經驗思維定勢與一個人所繼承的社會文化傳統和個人的獨特生活經歷有很大關系。它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慣性,而且很難改變。

思維定勢(經驗思維)的好處在于,我們用來處理日常事物和一般問題時,能夠駕輕就熟,得心應手,使問題得到較快的解決。

但是,經驗思維定勢的弊端在于,當我們面臨新情況、新問題而需要開拓創新時,它就會變成思維枷鎖,阻礙新觀念、新點子的構想,阻礙頭腦對新知識的吸收。“妨礙人們學習的最大障礙,有時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

馬戲團的人在訓練大象時,一般都是從小開始訓練,為了防止象的逃跑,最初用結實的繩子,甚至鋼索,把它們拴在結實的柱子上,小象一次又一次的企圖掙脫繩索對它的約束,然而一次又一次失敗,經過無數的嘗試后,便不再進行這種努力,馬戲團的人用一根很細的繩子,就可以控制住象的自由。為什么呢?象已經適應了這種約束,不想再改變了。

把跳蚤放在廣口瓶中,用透明的蓋子蓋上。這時跳蚤會跳起來,撞到蓋子,而且是一次又一次地撞到蓋子。當你注視它們跳起并撞蓋子的時候,你會注意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跳蚤會繼續跳,但是不再跳到足以撞到蓋子的高度。然后你拿掉蓋子,雖然跳蚤繼續再跳,但不會跳到廣口瓶以外。為什么呢?跳蚤已經調節了自己跳的高度,不想再改變自己了。人的思維往往也是這樣。

經驗具有很大的狹隘性,束縛了思維的廣度。

首先,經驗具有時空狹隘性。其次,經驗具有主體狹隘性。第三,個人的經驗在內容上僅僅抓住了常見的東西,而忽略了少見的、偶然的東西。

B、從眾思維定勢

"從眾"就是服從眾人,順從大伙兒,隨大流。

從眾思維定勢與我們所倡導的“集體主義”道德有關,所謂“個人服從群體,局部服從全局,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

從眾思維的好處在于它使人有一種歸宿感和安全感,是一種比較保險的處世態度。但是,它使人習慣于以眾人的是非為是非,這樣久而久之,就必然使人缺乏獨立性,妨礙創新思維。

從某種角度來說,從眾行為是必要的。社會生活需要相互合作,如果沒有一致的行為,社會組織將崩潰。況且,在特定的情況下,當你茫然不知所措時,仿效他人的行為和見解也不失為一種權宜之計。

然而,從眾行為卻犧牲了我們的個性,妨礙了我們產生新的創見,壓抑了個人的獨創精神。特別是當這種一致性要求達到相當的程度時必然對人的實踐行為、情感態度乃至思想和價值觀產生影響。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從眾行為和附和態度不利于創造性思維,而獨立思考的個性確有助于發展創造力。 從眾思維定勢形成的原因

(1)來自于群體的壓力 。人類是一種群居性的動物,為了維持群體的穩定性,就必然要求群體內的個體保持某種程度的一致性。然而實際情況是,個人與個人之間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能長久一致。一旦群體發生了不一致,那怎么辦呢?在維持群體不破裂的前提下,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整個群體服從某一權威,與權威保持一致;二是群體中的少數服從多數,與多數人保持一致。于是,思維領域中的“從眾障礙”便逐漸形成了。

(2)來自傳統文化的影響。

一個社會的傳統色彩越強烈,其中個人思維的從眾枷鎖也越穩固。

C、權威思維定勢

是外界權威對思維的一種制約。

權威思維定勢的形成:一是兒童在走向成年的過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權威;二是來自于專業權威和思想權威、政治權威等。

權威思維定勢在日常思維中有積極意義,它為我們節省了時間和精力,拿來就用,且行之有效。但是,權威思維定勢顯然束縛人的創新思維,特別在需要推陳出新的時候,人的思維往往難以突破舊的權威的束縛,總是被權威牽著鼻子走,使人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D、書本思維定勢

書本對人類所起的積極作用

書本是一種系統化理論化的知識,是千百年人類經驗和體悟的結晶。 應該說,書本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有了書本,前一代人能夠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觀念、知識和價值體系傳遞給下一代人。使得下一代人能夠從一開始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必每件事情都從零開始。

假設一下,某一只野狼,掌握了它的前輩們對付獵人的所有手段,那將會發生什么事情?

書本知識的缺陷

由于書本知識反映的是一般性的東西,表示的是理想化狀態,與客觀現實之間往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處理問題時,如果忽視這種差距,不視實際情況,不加思考地盲目運用書本知識,一切從書本出發,以書本為綱,那么書本知識在為我們帶來無窮好處的同時,也會招來一些麻煩。

其根本原因在于:書本知識與客觀現實之間存在著一段距離,二者并不完全吻合。如:成語“紙上談兵” 。

E、如何突破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就象一副有色眼鏡,戴上它,整個世界都與眼鏡片的顏色相同;如果脫掉它,眼睛又無法看清外界事物。

通過科學的訓練能夠削弱慣常定勢的強度,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另一條思路是,盡量多地增加頭腦中的思維視角,學會從多種角度觀察同一個問題。

3、自我思維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在日常思維活動中,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觀念、站在自己的立場、用自己的目光去思考別人乃至整個世界,由此,產生了自我中心型的思維定勢。

在這種思維定勢的束縛下,個人的思考以自己為中心,一個團體的思考也習慣性地以本團體為中心,一個國家或民族的人則習慣以本國本民族為中心,而整個人類同樣也跳不出“人類中心主義”的小圈子。

4、思維障礙(或思維封閉)

就是說,你的思維你的境界只有這么大,沒有打開,沒有上層次。

如:“霍布森選擇 ” 。

(1)思維障礙形成的原因

缺錢并不是問題,缺乏想法才是真正的問題。 【名言】

知識貧乏是思維障礙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叫沒有批判性的學習。(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學習就應該有主見,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思維障礙的第三個原因就是迷信。迷信會讓人耳目失聰,對周圍事物不敏感。

第四個原因是知識貧乏沒有批判性的學習。迷信。固執與偏見。

第五個原因是習慣性思維。思維最大的敵人就是習慣性思維。

(2)影響創新思維的心理障礙

自卑感??傉J為自己智力低下、知識淺薄,不是搞創新的材料。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怕自己栽跟頭、怕別人看笑話,因而縮手縮腳、不敢嘗試創新。

疲倦感。創新的過程,會遇到許多挫折和困難。意志薄弱者,常常會不勝其煩,產生厭倦情緒,很快就因精疲力竭而半途而廢。 膽怯感。有些人在創新活動中,常常前怕虎、后怕狼,顧慮重重、畏縮不前。他們既怕知識不夠,又怕條件不備,還怕難度太大。只能因循守舊,不敢開拓進取。

懶惰散漫。創新是一項艱難的事業,消極、懶惰、散漫皆可能動搖人的創新決心和開拓意志,使他們的創造熱情逐漸低落、創新進度逐漸減慢,并使工作雜亂無章、事業一無所成。

好高騖遠。有的人在開展創新活動時,貪大求全,心高手低。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整天把希望寄托在靈感上,指望有驚人的創新奇跡產生,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去胡思亂想。

(6)思維定勢也是影響創新思維的心理障礙。

5、思維的誤區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天份,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

◆新點子會突如其來,不可能事先估計策劃。

◆創造性思維一定是異想天開,標新立異才頂用。

◆創造性思維是高層管理人員的工作,不關我的事。

◆只有聰明人才有好主意。

◆創造都是大的舉動。

6、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方式

(1)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庸思維、辨證思維、整體思維 。

中國人習慣從整體去把握事物,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承認變化,容納矛盾觀念,處理人際關系時追求和諧,處理問題時采取折衷方法。

北大教授費孝通講過四句話,可以概括中國人做人方面的思維方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西方觀念更傾向于絕對獨立的思考。而中國人的思維核心是承認對立雙方可以互相轉變。

(2)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形成與缺點

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形成與幾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

中國文化具兩個根本缺點,一是崇圣性,二是狹私性。

崇圣性:“崇圣”就是崇拜圣人??傇谧釉痪?,誰怎么說過,哪本書有什么觀點,歷史是怎樣的……,似乎只有拿著圣(別)人的觀點,找著過去的東西,自己才有站得住的腳跟,才理直氣壯,才可能找到真理。

“崇圣”思維經常穿著眩目的正統外衣,具有很大欺騙性(當然是對陷入窠臼者),其錯誤是認識方法出了偏差,癥結是“脫離實際”,游離在過往知識的苦海,不能與時俱進?,F實問題層出不窮,卻視若無睹。

狹私性:狹私性是中國文化及由之造成中國人思維定勢的另一個特點。

中國傳統文化缺乏一種對人類長遠利益的追求,總是糾纏著維護人際間的等級道德關系,象“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師生”等主要關系上,就有“忠、孝、仁、義、尊”等單方面苛刻要求的道德觀。進而賦予了很多“利誘”的內容。如為長生活命,道教則行修身養性煉丹;為晉升現世的等級,正統文化則有“學而優則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的引導。在民俗文化中,也有“狹私”的價值指向,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好死不如賴活著”等等。

“崇圣”與“狹私”是中國人非理性思維方式的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統治者崇圣,為著穩固自己正統江山的狹私;一般人崇圣,也有意于拉大旗作虎皮,目的還是狹私。反之亦然,中國人為了狹隘的個人利益,又必須崇圣。

談談創新思維范文第3篇

一、中國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現狀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通稱。動漫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電影、電視、音像制品、舞臺劇和基于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動漫產業作為新興的資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之一。隨著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通訊技術等新技術的高速發展,動漫企業大量出現。規模小、層次低、市場亂、流動大、淘汰多是行業總體缺陷。同時,職業學校為適應行業及社會的要求,關注并投入其中,鑒于行業現狀及特點,職業學校動漫教育在教學目標、培養過程、課程設置、教師隊伍等方面仍有不足。

在此基礎上,最重要的依然是動漫專業師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不足,這點已經深深的禁錮了該專業的長足發展。

很多設計專業的教師,依然依照美術教育的舊模式教學生動漫設計,存在很嚴重的弊端。純美術教育和設計專業的教育模式雖有內在的聯系,但也有很明顯的區別。傳統的藝術專業教學的核心是美,而設計專業的核心是創意和實用。故有人講設計專業稱之為實用美術也不是不無道理。由于設計專業起步較晚,很多教師從思想上很難轉變,在教學的過程中亦不能很好的給學生貫徹創新思維的方法和途徑,使中國設計專業的學生成為真真切切的美工,不能成為真正的創意工作者。在工作中,始終占據著下游,很難創造更大的價值和充當先鋒生產力。

二、動漫專業實用創新方法初探

1.多觀察生活,隨身攜帶紙筆和數碼相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尤其對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講,更應該這樣做。良好的創意都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對生活中的有用信息進行記錄是很關鍵的。對于動漫專業來講,良好的編劇能力和角色的塑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兩大塊。

⑴編劇能力的提升來源于交流和觀察,分析和提純。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經常建議大家多逛街,多與社會上各色人群進行交流,積累生活的經驗,為良好的劇本積累強有力的素材。在這個過程中,筆和紙以及錄音設備是必須可少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及一個爛筆頭,把生活中的點滴記錄下來,為日后良好運用打好堅實基礎。在這點上,我們應該向日本和韓國學習,全民皆兵搞創意。日韓的家庭主婦往往是編劇的主力軍,熒屏上的很多電視劇都是家庭主婦的杰作。家庭主婦尚可編出良好的劇本,中國的動漫專業學生責無旁貸,必須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積累。

⑵良好的造型能力同樣來源于生活。如果沒有見過好的東西,就很難設計出好的東西,這是我經常在課上給學生們講的一句話。學生的眼界往往局限于動畫和漫畫行業,很少去涉獵其它行業的先進信息,具有很大的狹隘性。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對于影視傳媒、汽車、服裝、香水、家電等行業缺乏基本的了解。一次在路上碰到一個學生,指著奧迪A6說是桑塔納,讓人哭笑不得。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設計出美的東西?在動漫設計專業中,場景的色彩搭配、角色的造型能力等都需要非常豐富的眼界和知識積累來實現,井底之蛙無法設計出良好的動漫作品。背著相機騎著自行車去街上走走,去商場逛逛,也許你會有更大的收獲。在設計作品的時候,翻翻自己平時拍的照片、看看自己買的創意商品,可能就會有好的靈感和創意閃現。據調查,現在的高職教育中,普遍缺乏在這方面的引導,學生處在盲目狀態搞創作。

2.團度合作很重要,在創新環節提倡頭腦風暴法。頭腦風暴法又稱智力激勵法,是現代創造學奠基人美國奧斯本提出的,是一種創造能力的集體訓練法。當一群人圍繞一個特定的興趣領域產生新觀點的時候,這種情境就叫做頭腦風暴。由于會議使用了沒有拘束的規則,人們就能夠更自由地思考,進入思想的新區域,從而產生很多的新觀點和問題解決方法。當參加者有了新觀點和想法時,他們就大聲說出來,然后在他人提出的觀點之上建立新觀點。所有的觀點被記錄下但不進行批評。只有頭腦風暴會議結束的時候,才對這些觀點和想法進行評估。頭腦風暴的特點是讓參會者敞開思想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其可分為直接頭腦風暴和質疑頭腦風暴法,前者是在專

家群體決策基礎上盡可能激發創造性,產生盡可能多的設想的方法,后者則是對前者提出的設想,方案逐一質疑,發行其現實可行性的方法,這是一種集體開發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⑴傳統的頭腦風暴。當人們想起新觀點時,他們就在房間里大聲說出觀點,這是對頭腦風暴的普遍的觀點。告訴他們消除他們的拘束,任何觀點都不會被評判,這樣他們就能自由地大聲說出任何觀點,而此時沒有感到任何不舒適。人們的觀點應該建立在其他參與者的觀點之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后面的分析得到盡可能多的觀點。在提出的眾多觀點中會有一些非常有的價值。因為這個自由思考的環境,頭腦風暴會幫助促進產生那些突破普通思考方式的激進的新觀點。

⑵高級頭腦風暴。我們提出的模式是傳統頭腦風暴的擴展,它使整個的過程更容易和更有效。高級頭腦風暴基于頭腦風暴的現行方式上,以更有效的方式產生更新穎的觀點。專業化的技術,更好的過程和更好的意識與新技術結合,使頭腦風暴成為一個挫敗更少的過程。當使用一個更為有效的過程的時候,大部份與傳統頭腦風暴相關的問題就消失了。繼續閱讀更多的細節,了解如何為你自己和你組織的利益進行高級頭腦風暴。高級頭腦風暴使用:新過程和新培訓,以減少拘束。有創造力的和橫向思考的技巧頭腦風暴軟件(計算機支持的創造力)。新的材料來激發和記錄觀點,但是,首先讓我們學習傳統頭腦風暴的細節,以便我們能使我們自己作好適當準備。

結合頭腦風暴法,我們可進行一些嘗試。①在動漫作品前期引入頭腦風暴。例如:在編劇環節,應充分利用頭腦風暴法,才能保證編劇內容最大程度的創新。②在動漫作品設計過程中引入頭腦風暴法,可以用集體的力量來制作出造型良好的角色、色彩搭配合理的場景、良好的后期等。

三、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展望

目前,動漫設計與專業在教學環節中依然存在不足,但若加強創意思維的培養,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把握設計產業的上游生產力,相信不久的未來,中國的動漫產業才會和日韓歐美縮小差距,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動漫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動漫設計專業,尤其是高職的動漫設計專業,不應只注重學生手頭表現技法的培養,更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中國的動漫產業提供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而不是普通的美工。

參考文獻:

1. 中國動漫衍生產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探討

曹凌 新聞界 2010, (6) 2. 動漫高端人才教育研究——關于動漫人才培養目標的探索與思考 劉文清 新聞界

2008, (5) 3. 中國動漫產業浮華背后的憂思 范周

談談創新思維范文第4篇

一、《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

人類是一種有頭腦會思維的動物,思維是人類最主要的秘密,其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創新,即構想一種目前現實中還不存在的東西,人化自然中的新事物總是直接來自于人的頭腦。

對于個人來說,創新性的思維需要運用一些科學的方法,但是舊方法的改變和新方法的建立往往需要長期主動自覺的訓練過程??茖W的訓練讓頭腦養成良好的創新習慣,于是我們的創新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我們正處在一個高速變化的新時代,這個時代出現了許多傳統中國社會聞所未聞的新情況新問題,因而必須改變以往的舊理念并建立相應的新理念才能加以應對。

“頭腦就是資源”。在經濟領域,市場經濟正在蓬勃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且競爭的規則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包括政府機關與事業單位。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智力的競爭,是頭腦的競爭。為了了贏得競爭必須關注自己的思維方法,破除計劃經濟與傳統社會的思維束縛,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這座寶貴資源。

“不斷淘汰自己”。在社會領域,信息社會初露端倪,各種新事物鋪天蓋地涌過來,知識折舊逐漸加速,使得我們每天都要面臨一個不斷變化著的嶄新世界。于是僅僅依靠以往的老經驗已經無能為力了,只有主動淘汰那些已經過時的知識和理論,不停地學習再學習,才能跟得上信息社會的步伐。

“做世界公民”。在全世界的范圍里,全球化正在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把每個民族從經濟、政治、文化各個方面緊緊地聯結在一起,我們華夏文化也正在融入人類文明的主流文化,地球正在變成一個小村莊甚至只是一套小房間。這就要求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必須站在世界公民的高度,才能真正看穿事物的本質,抓住其來龍去脈。

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每位有志之士都應該建立一種新的個人發展理念:有智慧者事竟成!

現代社會的創新活動大都是以團隊的方式進行的,只要能防止出現一些思維定勢,就能做到人多智慧多。

1、良性暗示

暗示又可分為積極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極的暗示即“負面暗示”。學者們認為,暗示通過顯意識進入潛意識,到達意識的深層部分。從這個方面講,潛意識乃是暗示的積累與沉淀。它深刻地,從根本上影響著、折射著、塑造著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層潛意識中深沉地潛伏著,廣大地彌漫著、持久地延續著、多方地溝通著。與顯意識相比,潛意識平時處于壓抑狀態,暗示積淀

的各種各樣的圖景處在被壓抑、被封鎖、被束縛、少自由、被控制狀態。遇到偶然的機會,也會冒出來,在意識中出現,其表現形式即為靈感、直覺、想象等。

積極暗示能夠開發頭腦中的思維潛能,應該盡可能多地從周圍環境和別人那里得到積極暗示,或者直截了當地對自己進行良性暗示,同時要拒絕和拋棄那些壓抑思維潛能的消極暗示。

自我暗示的五條原則:(1)簡潔:默念的句子要簡單有力。例如:"我越來越進步"等等。(2)正面:這一點極為重要,消極的語言會印在潛意識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與心理產生矛盾與抗拒。(4)觀想:默誦或朗誦自己定下的語句時,要在腦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貫注進去,否則光嘴里念是不會有結果的,潛意識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協調去運作的。

2、頭腦風暴

原意為用腦力去沖擊某一問題。作為一種創造方法,它在韋氏國際大字典中被定義為:一組人員通過開會方式對某一特定問題出謀獻策,群策群力,解決問題。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克服心理障礙,思維自由奔放,打破常規,激發創造性的思維活動,獲得新觀念,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奧斯本創建此法最初是用在廣告的創造性設計活動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后經本人不斷改進和泰勒、帕內斯、戈登等人完善和發展,終于成為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及的集體創造方法,在技術革新,管理革新、社

會問題的處理、預測、規劃等許多領域都顯示了它的威力。

我們應該牢記的是──創新思維是習慣,關鍵在于通過科學訓練提升能力;有了靈活的頭腦想出新創意必須立即行動,才能讓我們的工作生活乃至整個人生展現出全新的面貌!

二、《國學思想的智慧借鑒》

講座里談到了儒家、法家、道家,理解如下:

儒家修行為善、人際和諧,貢獻社會是仁者君子,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關心人類幸福,尤其表現在對慈善活動和社會改革感興趣;原則的實踐或表現——亦稱“博愛主義”、“慈善行為” ,人和禽獸的區別就在于人有內在的精神,就在于人能從利他的行為中感受到快樂和幸福,就在于人懂得同情和憐憫,愛護人的生命、關懷人的幸福、維護人的尊嚴、保障人的自由等為原則的人事。

法家以力服人,力服至心服的管理邏輯,手段是嚴刑峻法,重賞嚴罰,賞罰分明,最高智慧就是制法、學法且以法管理。

道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道不引行,好的手段來實行。

三、《中國式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是企業管理者通過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確保企業及其子系統(部門、流程、工作團隊和員工個人)的績效成果能夠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致,并促進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過程;績效管理是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在目標與如何實現目標上所達成共識的過程,以及增強員工成功地達到目標的能力的管理方法以及

促進員工取得優異績效的管理過程。

績效管理其實就是這樣一個不斷制定目標、檢查目標、尋找對策的過程,它是每個管理者都可以隨時使用的一種管理工具。

在考核指標的設計上,西方績效管理理論為我們提供了平衡記分卡(BSC)、關鍵績效指標(KPI)等工具,我們常用方法可能是用工作任務法來確定考核指標,也就是對所布臵的具體工作任務進行考核,這不僅可以對員工進行評價,也可以大大提高中國企業的計劃制定和執行能力。當然這里指的是關鍵任務,而不是事事都進行評價,否則會導致員工時時刻刻都小心翼翼、戰戰兢兢。而對于發展較為成熟的大企業,可以盡量去采用這些指標體系,追求企業的長效平衡發展。

企業考核結果僅與薪酬掛鉤有弊端,對績效工資的發放和管理上就會遇到一些現實問題。因此要學會對考核結果的多樣化運用,最好能與培訓、晉升及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等相結合,但如果還不具備這樣的管理基礎,那就只能靠管理層在日常的柔性管理中學會對員工的當面贊揚和批評來體現考核結果。贊揚別人是中國人所不習慣的,批評下屬也是分寸極難把握的,因此這一點應該是中國企業在推行績效管理體系中需要重點補課的一個環節。

通過績效管理培訓課程的了解,改變了我以前對績效管理的認識,績效不是為了考核而做,也不是為了考核員工而做;而是企業為了發展,面對市場競爭和人力管理方面所必須做出的一項

工作,才能保證我行在當今社會激烈競爭中得到發展。

談談創新思維范文第5篇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創新思維;概念發展;核心內涵;聯動模型

一、引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一直是國家戰略層面高度關注的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曾明確指出,要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考慮人才的意識、思維與能力三方面,其中思維是意識向能力轉化的關鍵。因此,提高國民創新素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將是當前教育領域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然而,在已有的文獻研究中,我們發現創造性思維(Creative Thinking)與創新思維(InnovativeThinking)在概念上一直存在混用的情況。雖然創造與創新的內涵的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疊,但二者在核心范疇中的差別不應被忽視。近年來一些學者已經敏銳地意識到兩組概念的混淆對現有研究所造成的困惑和阻礙。例如West(2002)指出:“創造”與“創新”兩概念在文獻中的混淆,使得人們沒有考慮到或難以清晰地認識影響團隊創新的因素,有必要對二者進行辨析。clvdesdale(2006)也認為:創造和創新之間存在的差異可能比我們目前意識到的更大更深刻,且可能成為未來研究發展的一個潛在重要領域。

我們認為,對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進行內涵辨析,厘清兩類思維的區別與聯系,將有助于理J頃相關的學術話語體系,規范我們的研究;同時,也將有利于研究者們更準確地思考創新過程中的思維培養路徑,從而進一步推進創新教育的發展。因此本文將分別論述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核心內涵,對二者的相似點和內涵差異進行辨析,并提出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聯動模型,為思維訓練研究的開展掃除概念障礙,并為進一步研究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相互作用機制打下基礎。

二、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內涵

“創造”的概念早在前基督期舊約全書的圣經故事中就已出現,自此有了工匠遵從上帝意愿在世上造物的理念(Boorstin,1992)。這是人們意識到創造力存在的起點,但同時也讓這一概念在發展初期就被賦予了超自然神秘主義的色彩,成為后續研究的障礙。直到19世紀中期,哲學家高爾頓才將這一障礙成功破除。高爾頓對厘清創造的概念做出了三大貢獻:一是將達爾文《進化論》中自然選擇、適應性和多樣性等觀點融人到創造內涵的理解中,指出創造的基本特征和原動力是“解決問題以達到個體的成功適應”(Dennett,1996);二是將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的問題深入到測量層面,驗證了創造性天才并不來自于超自然的力量(Steinberg et al,1996);三是對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維特征進行研究,撰寫了《遺傳與天才》(Galton,1869)一書,成為國際上研究創造性思維的第一部文獻。高爾頓所理解的創造力更多的是出于遺傳的角度,認為創造來源于潛能和天賦,這成為后續創造性人格研究發展的前奏,也凸顯了創造性思維的先天屬性。

其次,創造性思維與個體的智力和人格緊密相關。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和事物內在關系的規律性概括和間接反應,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在20世紀,人們已習慣于把智商和學業成就作為判定天才創造力的標準(Tennan et a1.,1920)。智力因素與創造性思維的關系在低齡段或智商中等及以下的人群中關聯性較高,但卻并非唯一因素。大量實證研究表明,取得杰出成就者不僅需要高智商,更需要具有持久的動力、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偉大的人格力量(cox,1926)。20世紀創造力研究的奠基人物吉爾福特(Guilford,1950)從內容(刺激性質)、操作(加工過程)和產品(加工成果)三個維度建構智力的立體結構.提出了智力三維結構模型(Strueture of Intellect,SOI)。他認為創造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因此SOI即可表征創造力的基本結構。其中,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思維,即根據已有信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多方面尋求多樣性答案的一種展開性思維方式,與從知識和經驗中尋找唯一正確答案的輻合思維相對(林崇德,2018)。J.P.吉爾福特(2006)提煉出創造性思維的流暢性、獨特性和變通性三大特征,其學生托蘭斯進一步增加了精密性特征(TomnCe'1968)。這四大特征成為近一個世紀以來創造性思維界定和測量的基本依據(iKunco et al,2010),并演化出后續標題抽象性、抗早閉性等測量指標(Kim,2006)。

再者,思維聯結是創造性思維產生作用的基礎。這體現在三個方面:(1)思維聯結可產生想象和靈感,而創造的過程被描述為富有想象力的新想法的誕生(Miller,1989)。創造性人才需儲蓄想法以實現將來所需的思維聯結(Becker,1995)。(2)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創造性思維被看作是大腦皮層區域不斷地恢復聯系和形成聯系的過程,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為特點的心智活動(張麗華等,2006)。(3)創造性思維源自格式塔結構,思維的功能不僅是解決問題,更在于發現、設想、深入地思考問題。德國格式塔學派創始人Wertheimer等(1959)認為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在于經驗的重組,即打破舊的完形而發現新的完形;經驗只有在一個有組織的知識整體中才能獲得意義和有效的應用;對情景、目標、解決問題的途徑等各方面相互關系的重新理解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基本要素。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創造性思維的多元內涵中,獨創性是其最本質的屬性(莊壽強,2007),即想法新穎獨特,可以與眾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Kaufman et al,2010;RunCoI 2014)。其次是思維的適切性,即創造性思維活動須是有價值的,思維成果是有用的、符合特定需求的。Torrenee(1968)指出,創造力實際上就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問題解決,特殊在于:思維不落俗套,需要修改或拋棄某些舊觀念。林崇德(2018)在系統分析創造性心理結構的構成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基礎上,指出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可產生出新穎、獨特、有社會意義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智力品質。這里的產品是指某種形式存在的思維成果,既可以是一種新概念、新設想、新理論,也可以是一項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賈緒計等,2014)。對于創造性思維的成果,許多學者強調在創造性思維的內涵中,應產生對個體或個體所屬文化而言是新的且有價值的事物或產品,而非虛幻而不切實際的東西(董奇,1985)。

此外,創造性思維受心理因素與環境因素的制約,具有復雜的構成。Steinberg(2006)指出創造力是智力、知識、思維風格、人格和動機5種心理資源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類似的,Area-bile等認為創造力是工作動機、領域技能和相關創造技能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Amabile,1996、2011;Amabile et al,2016)。何克抗(2016)指出創造性思維的本質是人類大腦產生靈感或頓悟的心理加工過程;其結構由發散思維、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辯證思維、橫縱思維6個要素組成(何克抗,2000)。決定思維方向性的要素是發散思維,創造性思維主體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以及直覺思維,解決復雜問題的策略以及指導思想是橫縱思維與辯證思維。6個要素相輔相成,形成統一的有機整體(何克抗,2003)。

三、創新思維的核心內涵

“創新”作為學術概念的正式出現,起源于熊彼特1912年的《經濟發展理論》(Schumpeter,2017)。他以動態的視角對“創新”進行闡釋,認為創新是生產函數的變動,是對現有資源的重新組合,包括5種方式:(1)新產品或產品新特性;

(2)新生產方式;(3)新市場;(4)新供應來源;(5)新組織方式(約瑟夫·阿洛伊斯憔彼特,2006)。按照熊彼特的觀點,創新是指新技術、新發明在生產中的首次應用,是指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或供應函數,在生產體系中引進一種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由于這種重新組合是企業家為獲取潛在利潤所采取的一種行動,而這種行動或新組合能夠較舊組合生產出成本更低或利潤更高的產品來,這便產生了創新。熊彼特對創新的界定明顯地強調了其中經濟學方面的意義(停世俠,2002)。創新活動本身是實現價值增值的過程;此外,無論是新的生產要素還是要素的新組合,關鍵一環是要將其引入生產體系。也就是說,當一項創造、一個作品、一項發明具有市場價值時,才成為一項創新(王海燕等,2017)。

雖然現在“創新”已從經濟學領域的專有名詞擴展到了各行各業,但它的核心內涵并沒有發生改變:除了包括過程的新穎性以外,更重要的是還具有經濟上的價值,即“成果效應”(謝覺萍等,2006)。Westwood和Sekine(1988)指出,創新是發明被轉化為有益的產品或系統的過程。新經濟增長理論的代表人物羅默(Romer,1998)也指出,所謂創新,實質上就是能使新設計或創意(Ideas)得以產生與應用的一種機制。一些學者把創新理解為一項發明的第一次應用,或是科學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商業化(Jones,2015)。Roberts(1988)將創新定義為:發明+推廣。發明的過程涵蓋了所有創造新想法的努力,而推廣的過程則包括商業發展的各個階段,例如創意的應用和轉移、目標達成的評估等??梢?,創新思維與創造性思維需要考慮的內容是不同的,創造性思維更多地關注新奇和獨創性,而創新思維則更多地考慮可行性和市場需求。

毋庸置疑,創新思維是務實的。具體體現在工作團隊或組織基于實際需求,有意地引入和應用新的思想、流程和產品。創新過程具有明確的目標和實時的效用,是試圖將一項發明轉化為商業應用的活動(Hall et al,1987),因此在創新過程的第一階段就需要認可技術可行性和潛在需求。RickaMs(1985)認為:創新是將創造性思想付諸實踐的過程。Fagerberg等(2005)強調創新是可付諸于實施且可運用于生產的,是讓新事物得以完成或實現的過程。Clydesdale(2006)從行為動機的角度考慮,認為創造和創新的驅動力存在差別:創造性思維是由內在動機驅動的,而創新思維則是由外在動機驅動的,或源自于超越先前標準的需要。

此外,創新思維需要對原有傳統進行批判、破壞甚至顛覆。哈佛商學院教授、麥肯錫獎得主克里斯坦森在《創新者的困境》一書中首次提到的顛覆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被認為是2l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創新理論。與熊彼特所倡導的“破壞式創新”(重組現有資源以創新性地破壞市場均衡)有所區別,克里斯坦森倡導的“顛覆式創新”專指這樣一種創新過程:剛出現時技術不成熟、水平不高,不為主流市場所青睞,只能憑其某些新特性服務于低端或新興市場;隨著其產品或服務性能的提高,建立新的市場和價值網絡,最終搶占主流市場,取代舊技術。前者強調基于重組現有資源進行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市場創新、資源配置創新或組織創新;后者則強調新技術對原有市場的顛覆,即小眾產業占據主流市場(Christensen,2016)。

再者,創新思維需要通過營造環境和支持條件來培養。摩爾(Moore,1993)提出了創新生態理論,將企業生態系統定義為一種“基于組織互動的經濟聯合體”,即一種由客戶、供應商、主要生產商、投資商、貿易合作伙伴、標準制定機構、工會、政府、社會公共服務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等具有一定利益關系的組織或者群體構成的動態結構系統(Moore,1996)。創新生態系統是由參與創新的主體及其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個開放的有機整體,包括參與創新的自然資源、勞動、知識、資本、技術等各種創新要素在各主體之間的流動和溢出(柳卸林等,2018)。創新生態系統強調了環境對創新過程的重要作用,這與創造力培養過程中強調優化教學環境(如校長的指導思想、學校管理、環境布置、教學評估體系及班級氣氛等因素)的觀點是一致的(林崇德等,2014)。從生態系統角度對創新理論的解讀讓我們得到一個重要啟示,即學校的創造性環境與社會和企業中創新環境的融合以及產學聯合機制對創新人才培養的意義重大。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之下,顛覆性創新教育勢在必行。學校教育不但需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性,更需要培養其具備準確把握市場規律和商業模式的能力,即顛覆性創新能力。

四、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內涵辨析

1.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共同點

雖然多年來一直在被討論,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這兩個概念在很多時候還是被混用的。之所以會被混用,是因為二者在以下5方面存在著較高的相似性:第一,想法新穎性(Originality)。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都強調想法上求新求異、偏離傳統、與眾不同。二者均處于高階思維的最高層級,通常和設計思維、分析思維、批判性思維聯系緊密,通過問題解決的行為來達成。第二,想法可行性(Feasi-bility)。兩類思維都需要在真實世界中考察創意或產品在現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被目標群體所接受的程度,須具有現實意義和價值。第三,環境激發性(Environment)。思維不能像知識那樣直接教授,但可通過營造環境和采用一定策略、手段來激發。由于兩類思維均需建立在個體身處的領域和學科知識背景下,因此跨學科、跨領域協作對于思維激發具有巨大作用。此外,學校、企業和社會聯合形成的創新生態系統對兩類思維的培養均有重要意義。第四,主觀能動洼(Motivation)。兩類思維都應是有意識、有目標地進行的,且都需要相關非智力因素的支持,譬如渴望設計和開發產品的個體動機和核心驅動力、自主性,以及對目標的長期堅持。第五,產品承載性(Product)。兩類思維均可承載于其思維產品中,且產品具有形式上的多樣性。思維產品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質產品,也可以是無形的組織創新或服務產品;可以是實物形式,也可以是各類設想與方案。在創新程度上,既可以是一些小工具的發明,也可以是全新的系統開發;既可以是對已知信息的重新組合,也可以是調整現狀以適應新情況的策略。由于思維本身的創新程度往往難以精準測量,所以以產品質量來反映思維質量是解決兩類思維可測性難題的共有思路。

2.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內涵差異

近年來,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在內涵上的差異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什么要強調兩類思維的差異呢?原因在于,隨著對創造性和創新過程研究的逐步深入,術語的準確性顯得越來越重要。兩類思維既相互區分又密切相連,厘清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在內涵上的差異,有助于明晰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形成過程,以及兩類思維的相互作用關系?;谇笆龈拍畹暮诵膬群瓦^去學者們的研究,我們認為兩類思維在以下5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區別:

(1)價值目標不同(Goal)

創造性思維反對墨守成規,追求奇特、多變,旨在以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或產生新穎獨特、有意義、讓人驚喜的想法;而創新思維則是以價值增值為目標的,多以思維成果(如新定義、新理論、新產品等)及其推廣為標志,強調實用價值、市場需求和應用取向,旨在將新穎獨特有意義的想法實現出來,強調觀點或產品的可行性和適切性,得到社會的認可或在市場上取得效益。喬治亞大學教授Runco指出,在創造與創新之間有一個臨界值,即新穎性和有效性的平衡點(Runco,2014)。創造性思維追求新穎、獨特、自我展現,而創新思維則要求產品盡量接近于有效性的極限(例如產品可以得到公眾認可、滿足社會需求或形成商業價值);其中新穎性固然重要,但與有效性相比是位居其次的。從創造性思維向創新思維的轉化過程涉及到許多商業化的元素,譬如風險承擔、各類資源的整合和渠道的疏通。

(2)思考方式不同(Methodology)

創造性思維是創意的產生和思想的發展,而創新思維則是實踐中想法的應用和新事物的實施(例如新產品、服務或工作方式)(West&Rickards,1999;West,2002)。創造涵蓋了最高層次的人類智慧表達,而創新則包括了將知識進行重組和綜合,從而形成新的思考和實踐方式。哈佛商學院Amabile(1988)指出:創造需要同時滿足新穎性和實用性,而創新則是對創造性想法的發展和實現,包括解決問題以及取得某種實際效用??梢?,創造性思維是對新事物本身的原生性構思;創新思維是關注新事物如何實現和推廣的再生性構思。創造性思維的側重點在于“想象”和“創意”,而創新思維的側重點在于“實施”和“價值”。當出現更高的附加價值并具有變革動力時,創新才會開始。因此,在思維培養中,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要點在于其“發散性”,例如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短時間內匯報出多種想法、想法類別的多樣化等;創新思維的訓練要點則在于其“決策性”,例如對多種方案進行評價和優選、立足市場需求考慮產品的價值性、對產品設計提出具有說服力的推廣方案等。

(3)時間階段不同(Stage)

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在整個創新過程中處在不同的階段。創造是釋放思維潛能以構思新想法的活動,往往發生在先;創新是將新想法實現和推廣,并將變革引入相對穩定的系統,是創造見之于社會的具體實踐,往往發生在后。創造性思維具有高度個性化的特征,是創新思維的前奏(West&Rickards,1999;傅世俠,2002;Runco,2014)。只有當創造性的個體持續堅持,才會產生創新。從實施因素來考慮,創新是以創造為前提的,創新是對現實世界做出改進甚至顛覆的創造,然而,學者們對于兩類思維在創新過程中所處階段是存在不同意見的。例如Amabile提出了創造力的組成成分模型(Amabile,1996;2011)和動態成分模型(Amabile&Pratt,2016),認為一個完整的創新過程是非線性的,包含創造性實踐和創新性實踐兩個相對獨立的組件,在這一過程的開始階段,創造占主導地位,稍后將被創新性實施流程所取代。然而,Couger等(1990)則認為創造性思維并不局限于創意產生的初始階段,也不局限于創意發展和將創意轉化為產品的任何一個步驟中,而是循環嵌套和貫穿于發現、發明和創新的整個過程。

(4)主體規模不同(Size)

創造力的主流研究集中體層面,而對人際互動和團隊協作創新的研究較為薄弱(Kurtzberg et al,2001)。創造的過程多建立在單一創造主體或群體對特定環境的整體作用上,通常分為個體、團隊、組織三個層次;而創新過程在邏輯上雖也涉及此三層次,但實際上卻多關注于團隊與組織層次,尤其是組織層次(Amabile&Pratt,2016)。創新是系統性的創造,僅僅依靠個體來完成從創造到創新的全過程是極為困難的,特別是最后一步的價值轉化過程,因此,一項完整的創新活動往往需要多人甚至多個群體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莊壽強,2007)。創新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組織的學習,即把分散在個人身上的、流動的以及不明確的知識組織化、群體化、明晰化和結構化(葛霆等,2007)??梢?,與創造性思維相比,創新思維需要更多的考慮協作性因素。

(5)務實程度不同(Practicality)

創新思維強調的是“有中生新”,突出的是對前人的繼承性,而創造性思維不但指“有中生新”,還包括“無中生有”(吳紅等,2007)。因此可以認為創造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充分非必要條件。創造性思維具有更大的內涵范疇,強調“從無到有”的突破性進程,如改變現狀的新思想、新方法,而創新則更為務實,使得新思想與新方法在特定的領域得以實現。創造性思維需要運用想象力釋放現有創意,憑借想象,思維可以天馬行空,無須避諱于各種“不可能”。創新思維要求務實地看待創意和產品,并判斷其能否在真實世界中得以采用,確保在特定領域中的可行性。所以創新思維強調想法的實現和應用,而非想法本身。同時創新者需要有長遠的眼光,看到創意在現有市場上的潛在價值,從而確定后續發展的方向。一般而言,創新思維比創造性思維更依賴于先前的工作經驗,且還須關注現有可利用的資源和條件,采用可靠的系統和想法,一步步探索無法確定的事情,對現狀進行擴展或改進。因此,創新思維通常需要考慮產品的推廣和潛在的市場,需要做機會識別。由于兩類思維在務實程度上的差異,外界環境對二者的作用效果常常會出現差異,尤其在團隊創新進程中:外部挑戰對于創造性思維的產生具有正向作用,而對于創新思維則是負向作用(West,2002)。

結合VanTassel-Baska(2013)的觀點,我們從實施主體(人)和實施過程(事件)兩方面對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概念內涵進行了比較和辨析,見上表。

五、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聯動模型

創造性思維是建立在想象力、遺傳與天賦、智力、思維聯結、問題解決、經驗重組基礎上的原生性思維;而創新思維則是建立在新技術和新發明的產品應用上,強調可行性和實用性、追求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再生性思維。在思維生成過程中,二者關系緊密、相互作用頻繁。從前述的共同點與內涵差異來看,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有一個重要的聯結點,即思維作用下的產品創作。產品是創造性思維向創新思維轉化的一個載體,產品一方面是創造性思維生成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創新思維形成市場價值的基點,所以產品創作是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聯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之前,創造性思維占主導,想法帶有較強的個性化特征和顯著的發散性,追求“新穎”“獨創”“前所未有”;而在這一階段之后,思維則需加入商業化元素,以創新思維的“可行性”“實用性”“有效性”“決策性”為主導,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后作出選擇,形成最終的產品創作、調整與推廣方案。從創造性思維轉化為創新思維的路徑是復雜且不唯一的,甚至可能是迭代的。在思維培養過程中強調產品創作環節,以產品作為兩類思維培養的聯動節點,將有助于厘清兩類思維的相互作用關系,細化聯動培養方案,且提高思維培養過程的可測性,有利于開展思維的精準化培養。

參考Wallas(1926)所提出的創造過程四階段論(準備、醞釀、明朗、檢驗)、Amabile(1996)從信息論的角度提出的創造活動過程五階段論(提出問題或任務、準備、產生反應、驗證反應、結果),以及許慶瑞等(1993)所提出的創新過程十階段(產生設想、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實驗研究、方案設計、產品設計、工藝設計、試制、生產、銷售),我們建構了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聯動模型(Creativity-Innovation Thinking InterconnectionModel,CITIM)(見上圖),用以啟示教育過程中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相互作用關系與聯動培養范式?;谶@一模型,我們將從微觀與宏觀兩個視角闡述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聯動模式。

1.微觀視角下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聯動模式

微觀視角下,我們考慮一門課程、一堂課例如何設計才能達到思維聯動訓練的目的?;谝陨夏P?,我們在項目學習的背景下,將思維訓練過程分為創意激發、產品創作、展示推廣三個階段。創造性思維的訓練重點在于創意激發階段。教師基于項目為參與者創設具體情境,引出供探究的異構性復雜問題;協助參與者對問題和目標進行分解,轉變結構和情境,努力尋找多種解決方案,嘗試一題多解、逆向思維和協商建構;通過質疑、探索、想象、拓展等方式進行發散,激活想法。在眾多想法中,最終采納或整合哪些來實施產品創作則需要經歷決策過程,進一步將想法形成創造性的概念原型。這一階段的思維培養點在于個體創意與群體創意、思維發散和決策聚合過程的相互轉化。在群體協商建構的過程中,頭腦風暴、思維導圖、六頂思考帽、Jigsaw等策略將對思維激發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產品創作階段,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運用迭代交融。這一階段思維訓練的要點在于產品設計和效用分析兩個環節,涉及到設計思維與分析思維的綜合運用、對經驗的學習、已有知識技能和資源的整合,以及產品市場價值的預估。教師需根據任務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向參與者提供相關的參考案例與學習資料,促進其完善上一階段的創意。對產品原型進行設計、制作、分析與調整的過程涉及工程素養的培養和生成性活動。思維培養點在于產品獨創取向與實用取向的權衡與取舍,標新立異的產品設計未必實用,而實用的產品設計往往趨于常規、缺乏個性和新意。產品創作階段是前期創意與后期產品市場定位初步確定與聯結的重要環節,也是創造與創新產生聯結的關鍵,因此這一階段在創意落實與產品方案迭代調整方面可做多個層次的思維訓練。

展示推廣階段則旨在促成創造性思維向創新思維的轉化。教師應組織相應的交流或展示活動,盡可能讓參與者在真實的市場環境中對產品進行推廣。參與者需要對現有市場進行調研,與同類產品進行類比,把握產品的市場價值、社會價值、環境價值,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將產品特色以獨特的方式進行表達和展示,以呈現產品價值、打動潛在需求者以獲得社會影響。這樣的考慮將提醒初創者們注意想法有可能不切實際,甚至對利益相關者有潛在的負面反應。這一階段的思維培養點在于產品價值的評估,以及產品潛在效應的推理,須兼顧產品的現時績效和發展潛能。在創新產品孵化推廣過程中,以踐行思維為主導,調整產品設計方案和市場化方案,可考慮以方案文本或產品展示作為學習績效考核指標之一。目前國內的大部分創客或STEM教育中,展示推廣這一環節往往被忽視,或存在部分缺失。許多的創客教育僅止于做好產品或簡單展示,而沒有考慮到進一步融入商業知識和市場推廣技能的學習,而后者卻是創新思維內涵的關鍵,也是創新思維訓練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2.宏觀視角下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聯動模式

宏觀視角下,跳出課程設計的微觀框架,在個體發展的時間維度上,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聯動式培養不是突變和斷層的,而應是一個有著不同側重點的連續譜系。在基礎教育階段,以邏輯思維、計算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訓練為重點。尤其對于幼兒和青少年來說,邏輯思維和基本常識的學習將為后續的思維培養打下良好基礎。在人工智能時代,計算思維的培養也有助于奠定必要的工程素養,在進階的產品創作階段提升創造性思維的品質。但即使在最初的兒童早期教育和成長過程中,也不應忽略創新思維的培養。正規教育系統應該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嘗試機會,讓他們經歷一個不斷積累經驗、創作產品、不斷試錯、逐漸逼近成功的過程,并從中學會協商、合作、向他人推銷想法,并培養誠信、責任、堅強、不怕挫折等非智力品質。隨著年齡和學段的增長,可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商業和市場知識,在產品的設計和創造過程中更多地考慮產品的市場價值和社會意義,逐漸加大創新思維訓練的比例,有利于對接高等教育階段的創新創業教育。

在機構聯合的空間維度上,基于對環境作用的考慮,構建創造一創新聯動的教育生態系統尤為重要。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不應局限在學校和課堂,而須以項目帶動,通過創新創業課程中項目化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形式進行產學研聯合培養,以產品作為聯動節點,為學生提供更多在實際社會情境中思考和實踐的機會。學校、企業和社會(如政府或公益組織)三方聯動,有助于協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校主導)和創新思維(企業主導),可充分支持學生創造性思維成果向創新思維成果轉化,有效促進政產學研四螺旋循環上升。六、研究總結與展望

無論從概念的起源還是發展現狀來看,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在核心范疇上都是存在差異的。對這種差異性的辨析和澄清有助于規范學術話語體系,也有助于對兩類思維的培養路徑進行更全面的思考。創造性思維有著較長的研究和發展歷史,目前已形成了多種流派(如吉爾福特和托蘭斯的心理測量流派、斯滕伯格的創造性投資流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流派、索耶的認知神經科學流派、阿瑪貝爾的情境流派等),也積累了一些訓練與培養的方法(如六頂思考帽、頭腦風暴、強制聯想、思維導圖等)。創新思維則起源于經濟學領域,強調產品的市場價值和社會效益。此外,創造性思維植根于個體,帶有濃重的個性化色彩;而創新思維則更關注群體的協商和決策。在當今各領域交叉綜合式發展的時代,創新的達成、產品的創作和推廣已經很難由個人完成,所以創新思維應該是一種協商和群體決策式的求新思維。

在教育學的視角下,過去我們的創客教育通常強調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而沒有延續至創新思維的激發。在當前創新型社會的背景下,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更應該同時考慮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聯動式發展。本文所提出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聯動模型(CITIM)除了可以用于區分兩類思維的內涵差異以外,其實也是對于兩類思維聯動式培養模式的一個概念雛形。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在整個創新進程中是相互迭代的。創意激發、產品創作、展示推廣三個階段存在著緊密的相互影響。在明確了兩類思維的區別與聯系后,有必要在以下幾個方向做進一步的深入探討:(1)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相互作用機制。在創新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怎樣才可以讓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訓練相互促進?一方面通過對產品的創造性想象來加速其市場推廣,另一方面也通過市場需求分析來反哺創意,改進產品設計,并向實際產品轉化。(2)將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融入到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進程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可落地于STEM和創客教育,以“做中學”培養思維的新穎獨特性、科學精神和工程素養;創新思維的培養可落地于創新創業教育,以踐行思維為導向,將商業知識和管理規律的學習融入思維培養過程中,同時強調以責任、誠信、風險承擔、實踐創新為核心的企業家精神培養。兩類教育應相互支撐,避免分割斷層。(3)思維培養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無須獨立于學科教學以外,而應將創新融入課程體系、教育教法、評價考核當中。新想法的誕生、新產品或成果的開發與推廣,必是融合了眾人智慧以及多門學科跨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因此可考慮將創新技能與領域技能相融合,或跨學科培養。(4)技術支持下的創新思維培養方式。智能時代的技術日新月異,新技術本身是創新的產物,也是推動創新思維教育的極大動力。尤其人工智能在速度、廣度、深度等多方面的“顛覆性”潛能,極可能成為引領未來創新的主要方向(呂文晶等,2018)。本研究提出的聯動模式對于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的培養,以及構建系統完備的產學研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兩類思維在技術支持下的聯動式培養將成為下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談談創新思維范文第6篇

1、創業者要有成功的欲望。成功創業者有許多優秀理念,一個好的習慣,交個好朋友,有個好心態,有個好習慣,都能成為你創業路上的墊腳石,成功從何而來—-成功的秘訣就在你身邊!

成功的秘訣是很廣泛的一個概念,是一些小細節。忽視這些有時候卻讓你左右為難、寸步難行!有些經歷過挫折的創業者激情不在、變

1、創業者要有成功的欲望。成功的開始不過就是一個想法,一個強烈成功的想法,是奮斗拼搏的動力,沒有破釜沉舟不留后路的意識,是不可能發揮自己的潛能的。不怕任何艱險,能乘風破浪,就是有必勝的信念和主客觀的強力要求。

2、和志同道合的積極者做朋友。取得成功的人的指引那樣的話會少走彎路,面對困難和超出自己能力的事,需要有智囊組的指引或朋友的支持等。否則會處處碰壁,破財傷力,貽誤商機。有時候哪怕是一句鼓勵的話也是相當受益。

3、要遵循客觀規律不要信命運之說。有許多人相信運氣,把一切不順看成是運氣不好,機會是有的,好運氣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處理問題時事實求實的對待,因為真理是事實的規律總結,而不是在一些無關的假設中困惑,還是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性的判斷。

4、要養成必要的好習慣。一個人好的習慣能成就一個人的事業。身邊任何的舉動加以注意逐步養成,這會對生活工作帶來意外的幫助。

5、設立目標并為目標列出計劃。我們自己的目標要作為自己的誓言來對待,在日常承諾任務的過程中就應養成出色完成自己承諾任務的習慣,這一點非常重要。為實現目標做出計劃和步驟,這樣可以更有效的工作,能清晰的知道工作的進度,使目標更明確。

6、不要過多的依賴于經驗。很多時候經驗是靠不住的,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做決策或是對市場進行分析的時候如果單憑過去的經驗的話,那是十分危險的!有時候過去的失敗和成功的經驗會按思想的慣性把自己帶向泥沼。

7、講誠信創業者立足之本。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本形態,誠信日益成為企業的立足之本與發展源泉。創業者品質決定著企業的市場聲譽和發展空間。不守“誠信”或可“贏一時之利”,但必然“失長久之利”。反之,則能以良好口碑帶來滾滾財源,使創業漸入佳境。 的迷

8、創業者要有堅定意志。對創業者來說,堅定的信心和毅力就是創業的源動力。要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信心,特別是遭遇坎坷和困難的時候,要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困難,想出辦法立即行動,不要停留在遐想、憧憬和顧慮之中!

9、短暫的失敗是巨大的財富。失敗的結果或許令人難堪,卻是取之不盡的活教材,在失敗過程中所累積的努力與經驗,都是締造下一次成功的寶貴基矗成功需要經驗積累,創業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的失敗中跌打滾爬。只有在失敗中不斷積累經驗財富、不斷前行,才有可能到達成功彼岸。

10、良好的交際能力是創業成功的加速器。在當今提倡合作雙贏的時代,過去那種單槍匹馬的創業方式已越來越不適應時代需求。擴大社交圈,通過朋友掌握更多信息、尋求更大發展,日益成為成功創業的捷徑。

12、創新思維是創業成功的翅膀。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缺乏創新的企業很難站穩腳跟,改革和創新永遠是企業活力與競爭力的源泉。一些細小的改變也許成為你公司的出路或產品的賣點。

上一篇:北魏農田水利建設分析論文范文下一篇:唯物史觀內涵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