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唯物史觀內涵范文

2023-09-23

唯物史觀內涵范文第1篇

一、馬克思主義主體觀:明確了和諧社會的依靠力量與發展歸宿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把人看作是社會歷史的主體,馬克思說,“整個世界歷史不過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人民群眾始終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主體,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和發展的決定力量。更進一步講,“‘歷史’并不是把人當作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來利用的某種特殊的人格,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也就是說,歷史活動不僅要以人為主體,同時還要以人為目的。

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體觀為指導,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時,必須充分肯定人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的主體作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前提。

同時,人的主體地位要求主體的權利必須得到切實的尊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尊重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不僅要尊重人的生存權、發展權,而且要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權利,尊重人的政治知情權和政治參與權。當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體各種權利的實現不可能是平衡的,必然會有先有后,但在所有這些權利中,人的生命、人的價值是最為基本的。人不是手段、更不意味著成為了一些群體、一些集團、一些成員實現其目的的工具。

最后也最為重要的是,以人為本,人是目的,這是人的主體地位的最高體現,也是和諧社會的發展歸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所當然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人民。馬克思說過,未來的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把滿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和諧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的利益作為和諧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不僅要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而且要滿足人的精神文化和政治發展需要。通過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二、馬克思主義系統觀:指出了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和發展模式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是客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的統一體。馬克思主義系統觀正是對唯物辯證法這一基本原則的進一步展開。從系統觀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系統,是一個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元素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整體。

首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以馬克思主義系統觀為指導,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既要充分尊重要素的獨立性,更要注重要素間的協調。社會主體的分化既是現代社會發展進步的成果,又是現代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

正處于社會主體開始分化并進一步分化的階段。同時,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而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具有勃勃的生機和發展的活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生力量與生力軍。我們同樣要尊重他們的創造愿望,支持他們的創造活動,發揮他們的創造才能,肯定他們的創造成果。

其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本來就是一個由經濟、政治、文化等子系統組成的大系統。以馬克思主義系統觀為指導,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時,必須始終著眼于整體與全局,立足整體、總攬全局。不能只看到GDP的增長,更要避免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要堅持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使得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堅持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四位一體,就是對于廣義上的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系統和全面考慮。

此外,和諧社會系統觀還體現在社會的各個方面也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著,互為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城鄉協調、區域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都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我們要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工業對農業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努力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同時促進東中西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協調發展;還要下大力氣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三、馬克思主義矛盾觀:實現了和諧社會的思維創新和發展轉型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矛盾是指客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本性,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是任何矛盾的兩個根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聯系、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表明矛盾的雙方是相互聯結、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的。

社會發展的階段性決定了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正視矛盾的斗爭性,更要重視矛盾的同一性。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但這種矛盾已經不再是對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與體制不斷的改革完善而得到解決。至于說圍繞它而產生的一系列社會矛盾更主要是人民內部矛盾,可以采取和平的、漸進的、非對抗的方法去處理、去解決、去協調。當然社會上還會存在一些對立的、不可調和的矛盾,需要通過斗爭去解決,但這已經不再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要改變那種你死我活、顧此失彼、水火不容的唯斗爭思維,在把握矛盾雙方的對立和斗爭的前提下,更多地關注矛盾雙方的依存、融合,倡導“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兼容思維方式。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社會形成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的局面,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任務,同樣是對馬克思主義矛盾觀的堅持。這些年來,工農產品“剪刀差”價格機制、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和偏斜的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造成了農村、農業經濟發展緩慢和農民生活持續低迷,廣大農村的交通、住房、醫療衛生、通訊以及基礎設施和文化設施都還比較落后,城鄉差別越拉越大。胡錦濤同志指出,綜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從城市和工業發展單兵突進轉向工農城鄉協調發展,實現發展重心的轉移,體現了我們對在所有矛盾中抓主要矛盾,在矛盾的內部要素中抓住主要方面的矛盾“兩點論”與“重點論”的關系的科學把握。

案例:正在北京舉行的政協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200多位全國政協常委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紛紛建言獻策,一些常委們將矛頭直指和諧社會的不和諧之音——社會經濟領域存在的“假大空”現象。碘超標奶粉、疫苗造假、毒大米、假種子、假農藥、劣質化肥„„當前,假冒偽劣產品泛濫,已經成為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公害。各種各樣的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城市尤其是鄉村,不僅嚴重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而且危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

政協常委瓦哈甫•蘇來曼說,假冒偽劣之所以屢禁不止、屢打不絕,對造假者的處罰成本過低、打擊力度不夠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國的懲罰力度不僅低于大多數發達國家,而且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瓦哈甫•蘇來曼建議,建立打擊假冒偽劣行為領導協調機制,加強立法工作,盡快健全和完善打擊假冒偽劣行為法律體系,提高罰款額,延長企業懲戒治理期限,以及加強對打假工作的監督檢查。

廣場比天安門大、貧困縣里辦公樓豪華奢侈„„多年來,黨和國家多次發出指示,要求各地不搞形象工程,但卻屢禁不止。一些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在一些地方甚至貧困縣市愈演愈烈,引起群眾強烈反感。政協常委蕭灼基指出,為提高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建設一些反映城市特征的“形象”工程也無可厚非。但目前中國經濟還不發達,我們必須節約一切財力、物力、人力,用于社會經濟建設,用于扶貧解困,用于急需的公共投入。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扶貧工作已經取得巨大成就。貧困發生率從1979年的30.7%下降至目前的3%。但是必須看到中國當前貧困情況還相當嚴重,全國平均每6.5人中,就有一人為赤貧者。

蕭灼基指出,中國有限的資源,不應該本末倒置用于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而應該用于急需的扶貧工程。這才是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

公款追星、不孕廣告滿天飛„„政協常委曹圣潔在分析現在社會上種種“作秀”現象時表示,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誠信友愛的人際關系是重要內容。在社會道德的要求方面,中國傳統道德一向注重“言而有信”、“民無信不立”,然而近20多年來,西方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的蔓延,社會上道德失衡,損人利己、爾虞我詐的現象比較嚴重,公民道德建設急需加強。

曹圣潔建議,道德的實踐不僅是依靠理論教育,更有賴于習俗,以及社會氛圍的形成。要達到“誠信友愛”的社會,必須大力樹立這方面的正氣。建議政府,特別是宣傳部門不僅把“誠信”當作標語口號來宣傳,更要對“誠信”之風大樹特樹,對于弄虛作假的行為無情地揭露鞭撻。只有教育和賞罰雙管齊下,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唯物史觀內涵范文第2篇

摘要:知識生產力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的凸現,既標志著生產力發展明顯地突破了單純的物質生產力,又標志著精神生產力獲得了新發展。隨著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發展,從生產力自身到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及人和社會發展的各領域都對唯物史觀產生了新的影響。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精神生產力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時代的發展要求致力于培育和發展當代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

關鍵詞:知識生產力;精神生產力;唯物史觀;知識經濟

生產力既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又是唯物史觀賴以建立的基礎。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高技術的崛起和知識經濟的興起,生產力范疇明顯地突破了傳統物質生產的域界而延展到了精神生產特別是知識生產的領地,以知識生產力的凸現為標志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新發展勢必會對唯物史觀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培育和發展當代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既是創新唯物史觀基本理論的需要,也是贏取新世紀競爭勝利和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需要。

一、 知識生產力的崛起與精神生產力的新發展

生產力范疇在整個唯物史觀理論體系中的地位確立,歸功于馬克思在研究經濟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對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和庸俗經濟學家們的相應理論的吸收而在哲學層面上所作的提煉和提升。從歷史上看,最早對生產力從基本理論上作出系統論述并指明生產力包括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的當屬德國庸俗經濟學家弗里德里?!だ钏固?。馬克思在創立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的過程中,一方面批評了李斯特在精神生產力理論上將生產力歸于人的本性特別是人的精神本質的錯誤認識,另一方面重新客觀地審視和研究了精神生產力問題,提出并闡述了自己的與物質生產力相對應的精神生產力范疇。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到貨幣的作用時就說過它是“發展一切生產力即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的主動輪”,并認為科學就是一種知識形態的精神產品,是人類精神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成果。此外,馬克思還在多處使用過“人本身的生產”的概念。這說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講的生產力范疇實際上包括了人的生產力、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三種形態。從歷史上看,它們分別是不同時代占主導地位的生產力形態。

可見,根據馬克思的本意,唯物史觀的生產力范疇決非僅指物質生產力,特別是他關于精神生產力思想的提出,極大地拓展了生產力的含義和內容。發展精神生產力本是發展生產力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對唯物史觀的生產力范疇卻奉行了一種簡單化的認識。忽視精神生產力的發展,不僅會影響社會的全面發展和全面進步,而且會影響物質生產力本身的發展。特別是在當今社會,物質生產力的發展已在相當程度上依賴于精神生產力發展所提供的源源不斷的智力和知識成果的推動。

以往人們之所以會忽視發展精神生產力的問題,除去沒有全面領會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這方面思想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物質生產活動是當時大多數人所從事的生產活動,滿足人們對物質產品的需求是當時發展生產力的主要任務。但在知識經濟初顯端倪的今天,一方面,隨著物質生產力的不斷進步,物質產品逐步富足,人們的消費需求重點開始由物質領域轉向精神領域,另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也明顯地突破了單純的物質生產力,許多知識型企業所生產的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質產品,而是智能和精神產品,信息服務業給人們提供的已不是物質消費資料,而是豐富的信息消費資料。盡管這些智能、精神產品和信息資料最終還要用于物質生產中,但就總體看,它們中的大部分已成為人們直接的精神消費品。盡管改造自然的物質生產力仍是整個生產力發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但知識經濟時代的生產力發展畢竟已遠遠突破了物質生產領域而拓展到了創造與開發精神產品和信息資料的新領域。這說明,當今時代之所以會凸現精神生產力問題,緣于發展知識經濟條件下知識生產力的崛起上。雖然馬克思在19世紀已提出了精神生產力問題,但在當時它還不是主導形態的生產力,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精神生產特別是知識生產成了重要的社會生產活動,相比之下,直接的物質生產活動所提供的社會財富在當代生產力所創造的社會總財富中的比重已大大降低。在這樣一個時代,人們談論生產活動,再也不能不講精神生產特別是知識生產;人們談論生產力,再也不能不講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如果說,在知識經濟出現以前的農業經濟時代和工業經濟時代,主導形態的生產力是物質生產力的話,在知識經濟出現以后,主導形態的生產力將是精神生產力。而且,無論是物質生產力還是精神生產力,都有一些具體形態。在知識經濟出現前,歷史上先后出現過的以勞動力投入為主的生產力、以土地投入為主的生產力、以資本投入為主的生產力便是當時占主導地位的物質生產力的主要形態。在知識經濟出現后,以知識投入為主的生產力和以信息投入為主的生產力亦即知識生產力和信息生產力將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精神生產力的主要形態。所謂知識生產力,是人們生產知識、加工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所謂信息生產力,是人們生產信息、加工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正如廣義的知識經濟包括了信息經濟一樣,廣義的知識生產力也包括了信息生產力。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力是占主導地位的精神生產力的主要形態因而也是整個社會生產力的主要形態。它的形成,既是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變革的重大成果,也是當代精神生產力新發展的主要標志。

作為當代精神生產力主要形態的知識生產力與知識經濟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聯系在于,知識生產力凸現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發展靠的是知識生產力的推動。區別在于,知識經濟是以經濟尺度和經濟效益標準度量知識的價值,其著眼點和追求目標都是經濟效用,知識生產力表征的則是生產和應用知識產品的能力,其發展目標不僅是實現知識的經濟價值,而且要實現知識的社會價值,滿足人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與傳統的物質生產力相比,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構成要素不同。物質生產力中的勞動者以支出體力勞動為主要方式,勞動資料以實體性的勞動工具為主,勞動對象是實物形態的原材料,科學技術在物質生產力發展中尚是間接和潛在的第一生產力。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中的勞動者則以支出腦力勞動為主要方式,勞動資料主要是知識、思維方法、認知能力和智能化設備,勞動對象主要是虛物形態的人文信息資源,科學技術在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發展中已成為直接和現實的第一生產力。第二,創新程度不同。物質生產力雖也講求創新,但更多的則是規模不斷擴大的重復性生產。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則強調獨創性和探索性,“同一種知識產

品,社會只承認優先發現權或發明權,重復勞動將變得毫無意義”。第三,價值評價標準不同。物質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經濟效益為評價標準,直接受到價值規律的調節。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發展雖然也要考量經濟效益,并受到價值規律的影響,但它必須以社會效益作為第一評價標準。第四,增長趨勢不同。物質需求是一種簡單需求,人們對物質產品的需求具有有限性,物質生產力的增長速度呈逐步遞減的趨勢。精神需求是一種復雜需求,人們對精神產品的需求具有無限性,精神生產力的增長速度呈逐步加快的趨勢。

以知識生產力的凸現為標志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新發展表明,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已成為當代最為先進的生產力,在知識經濟初顯端倪的今天,充分估量并高度重視培育和發展當代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有助于糾正把發展生產力等同于發展物質生產的片面認識,有助于糾正生產力標準認識上的誤區,有助于深入認識精神生產的地位、作用和腦力勞動者的勞動價值,有助于增強國家的綜合競爭力,有助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長期以來,人們把發展生產力等同于單純發展物質生產力,把生產力標準理解為單純的物質生產力標準,導致在實踐中粗放型地追求單一的經濟目標,帶來了諸多不良的社會效應。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發展表明,發展生產力不僅包括物質生產力,而且包括精神生產力,運用生產力標準理論作指導制定政策、判斷是非得失,既要考慮物質生產力,也要考慮精神生產力,堅持物質生產力標準和精神生產力標準的辯證統一,促進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的協同發展。

二、當代知識生產力的發展對唯物史觀的影響

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發展,不僅帶來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而且產生了深刻的哲學影響。這一哲學影響,集中體現在唯物史觀領域。

(一)對生產力自身的影響

(1)擴展了生產力的涵義。以知識生產力的凸現為標志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新發展,改變了以往僅從物質生產力的視角把生產力定義為是人們改造自然、獲得物質資料的實際能力的舊認識。由于知識經濟時代的生產活動已不僅是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生產物質產品的活動,而且是開發和利用人文信息資源、生產精神產品的活動。因此,生產力就應當被定義為是人們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及人文信息資源生產物質與精神產品的能力。

(2)發展了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的觀點。以往,一些人之所以回避精神生產力問題,還存在一個思想上的疑慮,即承認精神生產力是整個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會不會動搖唯物史觀關于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的觀點。在知識生產力凸現、精神生產力已不可回避的今天,我們必須澄清這一認識。筆者認為,我們根本沒必要產生這樣的疑慮。因為,第一,這里講的是精神生產力而不是作為它的成果的精神和知識。雖然精神生產力發展主要靠的是智能性因素的投入和滲透,但它離不開必要的物質條件、物質手段和物質載體。第二,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所創造的精神和知識成果最終仍要用于物質生產,最終仍會體現在物質生產力的發展上并增強社會歷史發展的物質基礎。不僅如此,在知識經濟興起的今天,我們還應承認這樣的事實,即在整個社會生產力中,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比物質生產力的發展更重要,是物質生產力的發展依賴于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促進著物質生產力的發展并由此推動著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變革。這是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最終決定力量的真正作用機制。

(3)彰顯了生產力形態轉換的基本規律。實踐的發展和勞動方式的變革必然帶來生產力形態的相應轉換,以知識生產力的凸現為標志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新發展為我們揭示這一生產力形態轉換的基本規律創造了條件。正如前面所述,馬克思早在19世紀就提出了生產力包括人的生產力、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三種形態的思想。雖然這三種形態的生產力并存于各個時代,但每個時代主導形態的生產力則是不同的。遠古社會,人力的多寡和強弱對人類的生存起著關鍵性作用,社會發展依賴于人的生產力的提高。進入農業經濟社會和工業經濟社會后,物質生產力成了主導形態的生產力。到了知識經濟社會,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將成為新的主導形態的生產力。由人的生產力到物質生產力,由物質生產力到精神生產力,由一般的精神生產力到知識生產力,這便是歷史上生產力形態轉換的基本線索和規律,體現了生產力的發展是一個落后生產力逐漸衰亡、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后生產力的過程。

(二)對生產關系的影響

以知識生產力的崛起為標志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新發展不僅為揭示生產力形態轉換的規律創造了條件,而且為深層次地考察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間的關系創造了條件。唯物史觀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這種決定不是抽象的,它實質上是通過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形態的適應實現的,隨著歷史上每次生產力形態包括其具體形態的轉換,生產關系都會發生相應的重大變革。眾所周知,生產力是由諸多具體要素構成的一個復雜的有機統一體,而在任何一個時代,構成生產力的諸多具體要素中總有一種要素是核心要素,核心要素實質上就是對那個時代的“全社會生產具有全局性作用的緊缺資源”。生產力形態包括其具體形態的差異,正是通過核心要素體現出來的。在奴隸社會,生產力中的核心要素是勞動力,于是,以勞動力投入為主的生產力就是當時生產力的主要形態;到了封建社會,生產力中的核心要素是土地,于是,以土地投入為主的生產力就是那時生產力的主要形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中的核心要素是資金(金融資本),于是,以資本投入為主的生產力就成了生產力的主要形態。在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中的核心要素是知識,因此,以知識投入為主的生產力將成為生產力的主要形態。不同形態的生產力決定著不同形態的生產關系,決定著不同形式的財產所有制。如果說在知識經濟出現前,勞動力(奴隸)、土地和資金曾經分別是最重要的財產占有目標的話,到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成為最重要的財產占有目標,知識產權將成為最重要的所有權。不同形態生產關系的任務就是通過相應的所有制形式保障生產力中核心要素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并將核心要素與其他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一種整體有效的生產能力。歷史上的奴隸制生產關系、封建土地所有制生產關系、資本所有制生產關系便是為了適應當時生產力中的核心要素作用的發揮及相應的生產力形態的特定要求而先后出現的。不同的是,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由于工業生產有著此前農業生產所不具有的高度社會化特性,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資本的個人所有制與高度社會化的工業大生產間便發生了難以克服的內在矛盾,從而提出了變革資本主義制度,用資本的公有制代替資本的私有制的歷

史任務。在知識經濟初顯端倪的今天,知識取代資金(金融資本)正在成為當代生產力中的核心要素,這既會使資本主義壟斷的重心由壟斷金融資本轉向壟斷知識資本,又會使生產的社會化乃至全球化進一步加速從而加劇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并為資本主義的崩潰和社會主義的勝利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隨著當代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還要求構建一種新類型的生產關系——精神生產關系特別是知識生產關系。由于物質生產力是以往主導形態的生產力,因而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生產關系也被認為只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社會關系”,在知識生產力凸現的今天,這種僅從物質生產角度對生產關系所作的界定已不能全面反映現代社會生產的實際狀況。

(三)對上層建筑的影響

隨著由當代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所引起的生產關系的變革,上層建筑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1)權力形態的變化。政治權來自于經濟權,只有在經濟上居統治地位才能在政治上居統治地位。隨著由知識生產力發展所引起的財產所有權形態的變化即知識產權成為最重要的所有權,資本主義社會的掌權者和統治者將是擁有知識產權和知識工人的知本家,那些擁有金融資本的傳統意義上的產業資本家將相對地退居次要地位。

(2)政治法律關系的變化。隨著當代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及其在整個社會生產中地位的上升,社會將更加注重從政治法律關系上保護和引導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不僅政治法律關系的調節重點將由物質生產領域轉向精神生產特別是知識生產領域,而且與此相應的政府部門和執法機構也會相應增多并使自身的地位和權威得到相應提升。

(3)民主制度的變化。歷史上,伴隨物質生產力的進步、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及相應的經濟基礎的變化,包括政黨政治在內的代議制民主應運而生并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然而,隨著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發展及相應的知識、文化、信息的廣泛傳播和廣大民眾文化知識水平、組織管理能力的提高及社會信息化系統的日趨完善,人們又開始不滿足于代議制的間接民主,要求參與式的直接民主。當然,實現參與式民主、直接民主是一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歷史上,用民主制度代替專制制度、獨裁制度是一種進步,將來實現了代議式民主向參與民主、直接民主的過渡更意味著人類文明的飛躍”。

(四)對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的影響

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發展在推進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發生變革的同時,必然會對以人的發展為尺度的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1)有助于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表現在,第一,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發展能夠促進人格的完善。在物質生產力發展中,主體的勞動往往帶有程度不同的外在性、被迫性和異化性,在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中,只有給主體以比較充分的時空自由,才能產生更多更好的精神和知識成果,因此,主體的勞動多是一種自由、自覺的勞動,能夠使主體依據各自條件展示各自專長,發展各自愛好,充實各自追求,實現人性和人格的完善。第二,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發展能夠促進人的本質力量的實現。不斷的創新、不懈的創造是人之為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物質生產力的發展從根本上說只是發揮的人的自然力,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則是不斷靠創新推動的生產力,它既為人們施展各自的創造才華提供了條件,又使人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展現。第三,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發展能夠促進人的多方面精神需求的實現。人既有物質需求又有精神需求,物質需求的滿足靠物質生產力,精神需求的滿足靠精神生產力,由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是社會物質的和精神的多方面因素協調發展的結果,因此,在物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隨著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必然會不斷推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目標的實現。

(2)有助于實現社會的全面發展。當代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為我們揭示人類社會的未來走向提供了一條新線索。馬克思曾經以人的發展為尺度描繪了人類歷史依次遞進的過程,并明確指出共產主義就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生產力形態由人的生產力轉向物質生產力,由物質生產力轉向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推動著人類社會由人的依賴性社會轉到物的依賴性社會,由物的依賴性社會轉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社會。未來,人類將在生產力特別是在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基礎上逐步邁入這一理想社會。

三、培育和發展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是贏取新世紀競爭勝利和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之關鍵

根據以上分析,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新發展在哲學層面上引發深刻變革的同時,也對社會進步產生了重大影響。當今世界,各國間發展程度上的差異已在相當程度上體現為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精神生產力發展水平上的差異,與此相應,各國間的競爭將越來越表現為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發展上的競爭。要贏取新世紀競爭的勝利,不斷推動社會進步,就必須努力培育和發展當代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

(一)要從指導思想和觀念形態上充分認識培育和發展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重要性

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認識到,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已不僅是整個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代表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向的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生產力主要是發展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從而使各級領導干部在工作實踐和決策中把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置于應有的重要位置,切實重視并支持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的發展,使之與物質生產力的發展協調并進,在取得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取得好的社會效益。

(二)要努力培育和發展精神生產力要素特別是知識生產力要素

精神生產力和知識生產力同樣由從事精神生產和知識生產的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發展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必須重視培育這三個基本要素,并使三者間形成相互匹配、互為適應的最優化結構,以提高發展精神生產力和知識生產力的效率。精神勞動者和知識勞動者包括個人和團體(學會、協會、課題組等)兩個層面。知識經濟時代是大科學和大技術的時代,所研究問題和課題的宏大性和復雜性,要求必須特別重視并加強精神勞動者或知識勞動者團體的建設,如果說以往的精神勞動者主要是以個體形式出現的話,知識經濟時代的精神勞動者特別是知識勞動者將主要以團體形式出現。精神勞動資料和知識勞動資料包括知識、思維方法、認知能力等精神性資料和智能化設備、工作設施等物質

性資料兩種。在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中,科學技術已成為直接的第一生產力,因此必須重視對實踐主體的知識更新工作,并重視改進實踐主體的思維方法。同時,還要重視加強相應的研究室、實驗室等物質性勞動資料的建設,提高工作設施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精神勞動對象和知識勞動對象主要是虛物形態的人文信息資源,要重視組織精神勞動者和知識勞動者深入生產、生活,同時重視組織對信息文獻的發掘、整理和加工。

(三)要改革和完善精神生產關系特別是知識生產關系

精神生產關系和知識生產關系是在精神生產力和知識生產力基礎上產生的。實踐證明,同精神生產力和知識生產力相適應的精神生產關系和知識生產關系能夠將其構成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其發展,而與之不適應的精神生產關系和知識生產關系則不能將其各構成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阻礙其發展(即使物質生產領域的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需要也同樣如此)。要適應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當代精神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在繼續推進對物質生產領域的生產關系改革的同時,重視改革和完善精神生產關系特別是知識生產關系。

(四)要調整和優化社會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長期以來,關于綜合國力和國家競爭力及地區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著重體現的是物質生產力及與此相連的物質要素方面的指標,精神生產力及與此相連的精神要素方面的指標則多被忽視。在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知識生產力迅速崛起的今天,這種評價指標體系既不能全面反映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也不能對社會發展起到準確的引導、整合和激勵作用。應適應新的實際,努力調整和優化社會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其內容有兩個層面,一是對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精神生產力本身的發展水平進行測算,這大多可通過一些具體的數字如科技成果的數量、論文著作的數量、精神生產力和知識生產力的構成要素的數量及相應的可對照的質量標準予以衡量,二是對與精神生產力和知識生產力相連的精神要素方面的指標如社會發展人文指數、科技文化素養等進行測算,一般可通過模型對照等方法衡量其發展現狀和趨勢。調整和優化社會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還需與調整和優化干部政績評價指標體系相結合,即政績指標既要包括物質生產力方面的指標,又要包括以知識生產力為代表的精神生產力方面的指標,既要包括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又要包括人文科技發展水平的指標,從而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切實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既重視物質生產力的發展,又重視精神生產力特別是知識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進步。

唯物史觀內涵范文第3篇

1 何謂唯物史觀

唯物史觀與其他一些歷史理論不同, 它承認歷史的主體是人, 歷史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綜合。唯物史觀所述的人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人, 而是有聯系的現實的人。唯物史觀認為, 現實的人是一定社會關系的人格化, 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于自己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只有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動, 才能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描繪出人類發展的真實過程。唯物史觀考察問題的方法明確規定, 它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和以社會生活某一局部領域、某一個別方面為對象的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不同, 它著眼于從總體上、全局上研究社會的一般的結構和一般的發展規律。它的任務就是為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提供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因此, 唯物史觀是在唯物主義方法論的指導下去解析歷史。

2 如何樹立學生的唯物史觀

目前, 唯物史觀教育主要包括唯物史觀的原理學習和唯物史觀指導下的知識體系教育。眾所周知, 相對與青少年而言, 理論的學習是十分枯燥的, 學習的內容也是過于抽象, 要樹立唯物史觀, 并能用科學的歷史觀去分析看待歷史問題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 如何在《歷史與社會》的教學樹立學生的唯物史觀是一個很有難度的課題。

2.1 從課堂教學中樹立唯物史觀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以時間為經, 以空間為緯, 以人類社會特別是中國社會發展為主軸, 以綜合認識現代社會基本問題為立足點”, 較為全面地介紹了地理、歷史以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我們無論從哪個方面都可以引導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例如, 講授七年級課本第三單元第二課《山川秀美》時就可以從秀美山川的不同特點及其由來開始引述, 描述我國的總體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特征, 并總結不同自然環境下的社會經濟文化差異, 并分析這些差異的產生的緣由, 更深層次地討論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相互作用, 并能用聯系的觀點來剖析這些現實問題, 從而激發了同學們積極建設和諧社會和美好生活的熱情, 培養了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全面分析社會歷史現象的唯物史觀。

講授歷史發展和社會更替時, 啟發同學們從朝代變更的深層次原因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開始分析, 從而讓表面上沒啥關系的一些歷史事件有了共同點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相互作用) , 讓英雄人物成為處于某個社會關系中的人, 就更能深刻地理解并牢記歷史, 從中獲得全面的歷史認知, 從而對當前工作生活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同時, 同學們在一步一步的探尋社會歷史問題中就逐步樹立了唯物史觀。

2.2 從課外閱讀中樹立唯物史觀

在課堂上講授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為課堂時間和內容有限。因此, “授之以漁”, 告訴同學們分析原則和方法, 帶著問題去閱讀社會歷史讀物是樹立唯物史觀的另一個重要途徑。

俗語說, “師傅領進門, 修行在個人”, 課外閱讀也是提煉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對課外閱讀的開展十分重要, 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熱情都建立在是否有成就感上, 也就是說, 如果覺得學這個沒啥用, 沒啥成就感, 那他們對此就沒有熱情, 沒有興趣。因此, 簡單快速引導學生掌握方法, 讓他們能在一切復雜的事物背后找到一個簡單的關系, 是樹立學生唯物史觀的捷徑。

在講授課程時, 建議學生若干人一組, 各個組圍繞研討內容收集閱讀相關的課外資料, 定期召開所有學生的討論會, 按組闡述分析總結對歷史事件、社會現象等研討內容的看法, 教師對學生感興趣問題用唯物史觀逐一分析指正, 并可展開辯論, 讓真理越辯越明。

例如, 在講授《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單元時, 讓各個學習小組通過圖書館、新華書店、互聯網等不同途徑并帶著以下幾個問題查閱相關資料:什么是可持續發展?為什么要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怎樣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過程中我們面臨哪些嚴峻問題?我們能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做出哪些貢獻?資料收集整理完畢之后,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教授學生用唯物史觀來分析各種各樣的資料, 科學客觀地回答這些問題, 同時也強調我們肩負的任務, 進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3 從家庭成長中樹立唯物史觀

初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很大程度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 每個家庭都不一樣, 每個學生都不一樣。因此, 培養學生樹立唯物史觀的方法也不一樣。

千千萬萬的家庭, 有千千萬萬個成長故事, 所有的成長故事都與經濟、文化、情感相關, 教授每個學生運用唯物史觀科學客觀地分析自己的成長過程, 糾正其中的錯誤, 從而能全面發展, 完善自我, 也就能牢固樹立唯物史觀。

3 發揮唯物史觀教育的積極作用

在目前國內國際形勢下, 進一步加強初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從而讓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獲得客觀系統的社會歷史知識, 對社會發展規律有較為全面的認識, 并能客觀評價歷史人物, 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因此, 加強唯物史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積極的現實意義, 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 唯物史觀正確解決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讓學生能正確認識并完善自己, 處理好社會與個人的關系, 為促進社會良性發展做出貢獻。

第二, 唯物史觀為學生能正確觀察社會歷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學方法, 促進學生全面客觀地思考問題, 為各種實踐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導, 并能實現新的創新創造, 推動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為建設祖國現代化事業貢獻力量。

第三, 唯物史觀教育能堅定同學們實現社會主義中國繁榮富強的信念, 堅定在黨正確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在學習生活當中, 有明確目標和遠大抱負, 積極向上, 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4 結語

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教會學生用唯物史觀去分析解讀歷史并引申到看待分析社會問題, 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也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我們要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充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摒棄教條的、刻板的教育, 讓學生在感知豐富、具體的史實和社會現象過程中, 養成豐富的人文精神和嚴謹治學態度。

摘要:世界觀初形成時, 如何通過《歷史與社會》課程中豐富的史實和多元的文化, 培養、樹立青少年學生的唯物史觀, 這是培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接班人的重要問題。本文引用《歷史與社會》教材中部分教學案例結合實際, 針對青少年學生, 提出和總結唯物史觀教育的方法, 以期在同行中能拋磚引玉。

關鍵詞:歷史與社會,教學,唯物史觀

參考文獻

[1] 陳新夏.唯物史觀與人的發展理論[J].哲學研究, 2004 (2) .

唯物史觀內涵范文第4篇

中國科協成立于1958年9月,它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簡稱全國科聯)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簡稱全國科普)。前者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各個專門學會以團體會員的身份加入的學會聯合會,負責科學技術的提高;后者是科技工作者以個人會員的身份加入的向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知識的協會,負責科學技術的普及。隨著全國科普的成立,其主要任務是向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知識,所以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大批的科普基層組織,科普工作的開展非常順利。綜上所述,今天的中國科協是由全國科聯和全國科普兩部分組成的,基層組織的建設仍然是中國科協的重要任務[1]。

1977年12月-17日,中國科協在天津組織召開了由中國金屬學會、中國航空學會、中國林學會、中國動物學會、中國地理學會5個全國學會的420多名科技人員參加的專題學術會議。這是“文革”后首次舉辦的多學科學術會議,中國科協主席周培源致開幕詞指出,舉辦這次會議的目的是為了恢復因“十年**”被摧殘的中國科學事業,繼續貫徹“雙百”方針,檢閱學術成果,活躍學術氣氛,推動各級學會積極開展學術活動。在這次會議的帶動下,一批全國學會相繼迅速地恢復了學術活動。1987年9月,在中國科協主席錢學森的倡導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年科技獎設立。1994年11月,中組部、人事部、中國科協研究決定,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年科技獎”更名為“中國青年科技獎”[1]。

二、高??茀f的歷史發展及現狀

高等院校是我國科技和創新最發達的地方,是科技工作者的搖籃。因此,高??茀f在高??茖W研究與普及工作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還是培養科技工作者的基地。建立高??茀f組織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明確高??茀f的職能和任務,這也是開展高??茀f工作的前提,是所有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高校就沒有建立科協組織的內在動力,建立高??茀f組織就缺少根據,即便建立起來了也無法著手工作、發揮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在高等教育方面進行改革和大力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突破。所以對高??茀f的歷史發展做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從職能方面來講,高??茀f的職能主要有有六個方面,這主要是從各地高校

的實踐總結和近年來的調研中總結出來的,分別是:一是開展跨院系、跨學科的學術交流,促進各個學科之間的交流和融合;二是對社會大眾進行科普工作,尤其是青少年;三是積極服務掛靠高校的學會和其他科技組織,指導或協助指導大學生科協、研究生科協、老教師科協工作,辦好相關學術期刊;四是積極舉薦人才,評選表彰優秀科技人才;五是組織大學生、研究生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六是培育高校師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高??茀f的建設,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文化建設,但組織建設是基礎,而高??茀f的組織設置問題,又是高??茀f組織建設的核心問題。高??茀f還有這樣一些特點:組織的松散性:高??茀f與成員之間不存在行政上下級關系,成員自愿加入,當然也有退出的自由。成員不受任何強制約束,自愿參加所有組織的活動。聯系的廣泛性:各高??茀f之間以及高??茀f與廣大學會之間具有廣泛的聯系,相互之間可以合作、聯合開展各種學術交流和科技活動。決策的廣泛性:科協的工作方式是會員或理事在和諧、融洽和靈活的氛圍下民主協商?;顒拥膬热葜饕罁鲁?,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結合廣大會員和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計劃、組織實施。

早在20世紀80年代,時任中國科協主席的錢學森先生就倡導大專院校建立科協組織。近30年來,中國科協為發揮高校人才優勢和科技群團優勢,積極推動高??茀f組織的建設與發展工作。許多高??茀f組織在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開展高水平科技創新和科普活動、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設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方面發揮了較好的作用,顯示了科技群眾團體在高校中的活力。

有調查顯示,在20世紀80年代有51所高校成立了科協組織,雖然數量較少,只占總數的18.6%,但是這些學校是高??茀f組織建設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他們率先在我國教育界成立了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科協組織,并且在學術交流、科技普及、保障科技工作者權益等方面做出許多工作。其次是20世紀90年代成立高??茀f組織67所學校,占總數的24.5%。他們是高??茀f組織建設的積極響應者,使高??茀f組織的影響進一步增強,工作內容范圍也逐步擴大。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時期成立的高??茀f組織的數量要比調查顯示得多,因為在我國高校體制改革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高校進行了合并和重組,隨著高校數量的減少,必然導致高??茀f組織的數量減少。調查還發現,占總數50%的高??茀f組織是在近7年之間建立起來。說明進入21世紀后高??茀f組織建設出現了新的高潮,在建設和諧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的總目標激勵下,有建設科技工作者群眾組織的內

在要求。

以綜合類和理工類大學為主的本科層次的地方高校已建立了較為成熟的科協組織。高校領導對科協組織建設的認可度與支持度達60%,學校最高領導層擔當高??茀f主席達76%,教師與學生對高??茀f組織評價的認可度分別高達79%和69%;高??茀f組織的主要經費來源是學校的撥款;加入高??茀f組織的師生人數比較少,但是高??茀f代表大會進展較為順利;雖然各個高??茀f之間經常舉辦學科交流活動,但他們忽略了學生群體,因為他們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老師;總的來看,高??茀f的潛在科協資源還有待進一步挖掘,要多舉辦一些對大眾的科普活動。目前高??茀f普遍存在的問題有:高??茀f組織建設缺乏動力,發展緩慢;缺乏主體,凝聚力弱;基礎薄弱,工作人員少;缺乏資源,持續發展后勁不足;缺乏制度建設,難以發揮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做到:高??茀f應該為大學教師和大學生之間搭建開展科技普及與傳播的工作平臺;改變自上而下被動開展科技普及與傳播工作的工作模式,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各高??茀f組織之間要加強經驗交流[2]。

三、高??茀f的未來發展方向

就現在來看,扁平化、柔性化、多極化、虛擬化和網絡化是未來各類組織的發展模式所具有的特點,這些特點同樣適用于未來的高??茀f組織。高??茀f應該積極開展群體科技創新和普及活動,所以高??茀f的未來發展是與目前的通訊手段離不開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高??茀f的價值。要注意高??茀f的工作定位,它是教學科研工作的補充部分,所以在開展高??蒲泄ぷ鲿r不能影響教學科研工作,要清楚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高??蒲性谌瞬排囵B和社會服務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其次,高??蒲泄ぷ髡邞摻柚l達的信息化平臺,這樣可以使得科普工作更為順利便捷。最后,要大力發展各個高??茀f組織之間的學術交流活動,各個高??茀f組織之間應該多交流,共同探索協同創新的發展模式。高??茀f聯合會作為高??茀f的上級組織,通過引導高??茀f之間加強聯系和交流,整合各高校信息平臺,建立跨地域合作與交流,甚至建立全國高??茀f信息聯盟[3]。

現如今,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科技和人才的水平已經成為評判各個國家實力的標準,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高??茀f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創新和科技發展,文化發展的關鍵因素又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進入新世紀以來,要順利完成我國“十五”規劃,面對加入世貿組織后的眾多挑戰,繼續推進現代化的建設,這些都離不開科技進步和創新。積極發展科技

進步和創新,是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和實現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高??茀f組織是實現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主要代表,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主力軍??傊?,高??茀f作為“科技工作者之家”,更是學術交流的主要場所,是實現科普工作的有力工具。高??蒲姓诔蔀樯钊雽嵤┛平膛d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中堅力量,必然要積極發展科技進步和創新。

參考文獻

唯物史觀內涵范文第5篇

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它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2.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及其相互關系?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2)這四個方面的內容,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都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豐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煉和概括出來的精華,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刻內涵的科學揭示。

(3)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樹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掌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打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4)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3.如何理解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意義?

(1)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礎。只有分清是非榮辱,明辨善惡美丑,一個人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一個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精辟概括,是對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總結,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2)在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56個民族的發展中大國,實現事業發展、社會和諧的目標和追求,必須確立普遍奉行的價值準則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風尚。社會主義榮辱觀旗幟鮮明地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堅持和提倡什么、反對和抵制什么,為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為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樹起了新的標桿。

唯物史觀內涵范文第6篇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哲學的概念、性質、任務和基本問題;認識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條件、實質和意義;明確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和方法。

教學重點:哲學的概念和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實質。

教學難點:哲學的性質;哲學的歷史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意義。 教學方法:以講授式為主,課堂討論式為輔。 教學時數:8——10學時。

內容提要: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科學和哲學思想發展的光輝結晶,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第一節 哲學和哲學的基本問題

一、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1、哲學辭源小考

“哲學”一詞來源于古希臘文,原文是“PHILOSOPHIA”,由兩部分組成,PHILO是愛的意思,SOPHIA是智慧,合在一起,就是“愛智”的學問。后來,世界各國普遍使用了希臘文的拼法。

我國因長期與外界隔絕,接收西方文化較晚,直到明朝萬歷年間(1632年)才由一傳教士將哲學傳入中國,音譯為“斐錄所費亞”;因難念,又譯為“理學”,意為講理(道理、理論)的學問。但這一意譯不完全確切。到清朝,有的學者改譯為“格致”,取宋朝朱熹“格物致知”之意,表示哲學是認識事物的方法。1896年,晚清學者黃遵憲看到日本人將它譯為哲學,覺得很好,遂在日文著作中用哲學稱謂中國古代諸子百家的學說。1897年,梁啟超第一個在日文中把它譯為哲學,從此沿用至今。

把PHILOSOPHIA譯為哲學,正確、貼切、合意。中國辭典中,向來就有“哲”字?!稜栄拧分袑?ldquo;哲”的解釋是:“哲,知也”?!渡袝?ldquo;皋陶謨”中有“知人則哲”的說法。成語中有“明哲保身”、“哲人之石”等。“哲”在中國語言中是聰明、智慧的意思。哲之為學,就是使人聰明的學問。這是從字面上的解釋。用“哲學”翻譯“PHILOSOPHIA”,基本上做到了“信”、“達”、“雅”。

2、哲學與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舉例略)

世界觀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有哲學??梢?,哲學不是一般的世界觀,而是世界觀的理論形式。它是有哲學家、思想家們經過思維加工而成的,是把人們的世界觀用理論的形式加以抽象概括,通過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疇和系統的邏輯論證而形成的思想體系,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學與方法論

方法論是關于方法的理論。方法是指人們認識、改造世界的方式、手段、原則、辦法等等的總稱。方法有不同的層次,通常把方法分為個別方法、特殊方法、一般方法。 哲學方法是一般方法的最高層次。哲學方法與其它方法的最根本區別就在于:其它方法都可以有確定的對象,而哲學卻沒有;其它方法的對象是作為實體、現象、關系存在著的,而哲學方法面對的卻是所有這些對象的共性、總體。 哲學方法的一般特征可以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它是最一般的元方法。“元”有本源、根本、終極的意思。“元方法”說通俗一的活動。“愛智”,也就是不停地追求智慧,而不去解釋“智慧是什么”這類問題。因為點也就是最根本、最一般的方法。哲學從本質上來說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追求知識一旦說出智慧是什么,智慧也就不再是智慧而是知識

(2)哲學方法是從人化的角度看世界的方法。普洛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丟開他的唯心主義前提,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思想。哲學總是從人和人的發展的角度來分析人與世界的關系,總是體現著人對世界的某種激情、理想,內在地包含著人的價值尺度和審美尺度。

(3)哲學方法是一種實踐反思的方法。哲學是人認識人自己的方法,是人通過批判地審視自己而指導自己行動的方法。人之所以自由就在于人認識了必然,而認識自己是最困難的事情,哲學就承擔人間這樣一個最困難的任務。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哲學不但是一種世界觀,而且也是一種歷史觀、人生觀。

4、哲學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這里的“科學”是指知識、學問,而不是專指正確知識。它是以范疇、定律、定理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多種現象的本質和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自然科學是對自然現象本質和規律的反映,社會科學是對社會現象本質和規律的反映,思維科學是對人的思維本質和規律的反映。所有這些科學是否正確要有它所反映的對象是否具有這些本質和規律來判定。哲學由于沒有自己特定的對象,所以它只能以這些科學作為自己的對象。它要將這些科學抽象得出的結果作為自己的基礎、材料,概括、總結出整個世界反展的最一般規律。因此,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思維最一般規律的學說。哲學的對象是整個世界的最一般規律。哲學與科學的關系是:一方面,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并隨著科學的發展而發展;另一方面,哲學又為各門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從詞源學意義上考察,哲學是使人聰明的學問,但現實社會中有的哲學使人聰明,有的哲學使人糊涂。哲學是科學的概括和總結,但有的總結得正確,有的卻總結的錯了。為什么?除了哲學家個人主觀原因外,還與某一哲學的基本立場、方向密切相關。這就涉及哲學的基本問題。

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靈魂與肉體、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們千百年來不懈探索的奧秘。到了近代,物質與精神、存在與思維的關系問題凸現出來,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

為什么?因為世界上只存在物質和精神兩類現象,任何哲學體系都不能回避這個問題。

2、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

①本體論內容:物質與精神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堅持這一標準,也就是堅持哲學的黨性原則。(提問:什么叫二元論?它的實質是什么?)

② 認識論內容:思維與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可分為可知論與不可知論。認識論問題以本體論問題為前提并制約著本體論問題。

3、辯證法與形而上學

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從屬于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辯證法堅持用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用孤立、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前者是正確的,后者是錯誤的。

唯物主義 ————辯證法 唯物主義————形而上學 唯心主義 ————辯證法 唯心主義————形而上學

哲學中這兩個對子(即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

兩者的區別在于:它們所回答的是哲學中兩個不同的問題,因而辯證法并不等于唯物主義,形而上學也不等于唯心主義。如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可以承認世界是聯系和發展的,但唯物主義主張的是客觀世界的聯系和發展,思維辯證法不過是客觀辯證法在人腦中的反映;唯心主義則認為存在的只是某種精神的聯系和發展,客觀事物的辯證運動只是這種精神運動的表現或投影。

兩者的聯系在于:后者從屬于前者,前者有受后者的影響和制約。因為:第

一、人們首先需要解決世界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然后才進一步解決世界的狀況怎么樣的問題。第

二、如何解決世界的本原或本質問題,規定了解決世界狀況怎么樣問題的方向,它對于能否具有科學的徹底的辯證法,起著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沒有辯證的觀點就不可能把唯物主義觀點堅持到底,就不可能成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因此,堅持辯證的觀點,決不是無關宏旨的。

三、哲學思想的歷史發展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在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問題上,凡主張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本質,而精神則不過是高度發展的物質——人腦的機能的,都屬于唯物主義觀點;凡認為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本質,而物質不過是精神的產物或體現的,都屬于唯心主義觀點。

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形式: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前者認為,人的感覺、意識是唯一的實在,世界是人的感覺、意識的產物。這種觀點推論下去,必然導致唯我論。后著認為,“客觀精神”或“絕對觀念”是唯一真實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客觀精神”或“絕對觀念”的產物或表現。

2、哲學對立產生的根源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從古代到現代都始終存在的對立。它們的存在有著深刻的根源。

①社會歷史根源。唯物主義是社會實踐的產物,生產、科學、階級斗爭的需要產生唯物主義哲學;唯心主義則與生產力、科學發展的不夠發達有關,由于人們不能解釋那些統治人們的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就幻想、設想某種超自然、超社會的力量來說明這些現象。

②階級根源。一般而言,進步的、上升的階級總要堅持唯物主義或辯證法的世界觀;而反動的沒落的階級則用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來欺騙人民,以維護自己的統治。

③ 認識根源。認識是非常復雜的過程,只有始終堅持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才能得出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正確結論;如果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分離、割裂、脫節,就回產生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為什么?因為唯心主義(主觀主義)最省力。

3、唯物主義、辯證法思想發展的三個主要歷史形態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

古希臘的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德謨克利特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

中國的“五行”。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思想往往處于自發結合的狀態。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

近代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創立的立足于近代自然科學基礎上的唯物主義哲學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近代歐洲特別是德國的資產階級哲學則是唯心主義辯證法。這種奇特的結合是由近代科學、社會歷史的特殊發展所造成的。它們既有巨大的歷史功績,也存在著重大的缺陷。這個任務只能由馬克思和恩格斯來完成。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本質和功能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

19世紀40年代,劃時代的偉大思想成果——馬克思主義產生了。它的產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1.社會背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于歐洲,當時的歐洲資本主義已經進入了較高的發展階段。機器生產提高了生產社會化的程度,使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日益加深。經濟危機的頻繁爆發表明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已經不適合生產力的發展。 2.階級基礎:資本主義的發展使無產階級日益壯大起來,無產階級向資產進行的階級斗爭此起彼伏。英國工人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等是這一時期兩個階級斗爭的代表性事件。斗爭中,工人們意識到需要有科學理論的指導。

3.科學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當時的各門科學都從搜集材料的階段進入了綜合整理材料的階段,一系列以研究自然物質發展進程為特征的科學如地質學、胚胎學、動物學、有機化學等都陸續建立起來。其中,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發現,達爾文進化論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們為新世界觀提供了科學前提或提供了有力的論證。

4.理論來源:全部哲學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傳統,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復辟時期的法國歷史學家以及空想社會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作了理論準備。而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則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合理內核”、“基本內核”) 5.主觀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畢生追求真理,為真理而獻身的精神是這一科學世界觀產生的主觀條件。他們從歷史發展中認識到無產階級是最有前途的階級,為了真理,他們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和整個上流社會,放棄優雅舒適的生活,情愿過一種顛沛流離、貧病交加的生活。他們親身參加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實踐,從實踐中總結無產階級的斗爭經驗,終于創立了嶄新的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科學的思想體系,又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的思想體系。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本質的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① 馬克思主義哲學結束了那種企圖包括一切科學并凌駕其上的“科學之科學”的統治,把哲學歸結為關于自然、社會、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這是關于哲學對象的一個深刻的變革,在哲學史上第一次正確解決了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問題。

②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完備徹底的唯物主義,它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統一,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近代唯物主義反對神學,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但卻是形而上學的,并且在歷史觀上陷于唯心主義。近代的辯證法思想雖然極為豐富,但卻是唯心主義的,是頭腳倒置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總結了哲學發展的歷史經驗,吸取了人類思想史的合理成果,自覺地拯救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并把它與唯物主義傳統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在此基礎上,他們用唯物辯證的方法研究歷史,發現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指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人們可以用自然科學那樣的精確眼光研究人類社會,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無產階級的階級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革命性的集中表現。在階級存在的條件下,哲學都是屬于一定階級的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這是哲學的共性。但是在屬于哪個階級這一點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其他哲學又有本質的區別。馬克思主義哲學敢于撕下剝削階級哲學的“超階級的”、“無黨性的”虛偽性的欺騙性的面紗,公開申明自己的階級性和黨性,因而具有任何其他哲學不可能有的革命的堅定性和徹底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統一的??茖W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階級性的內在要求,革命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性的必然結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性和革命性的內在統一,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舊哲學的最主要、最顯著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包含了兩個含義: m (1)在理論上全面的論證了實踐及其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全部理論都以實踐為目的,強調理論必須付諸實踐,指導實踐,使之變為群眾的行動,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的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感性物質活動,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的基本的實踐活動,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人們認識產生的基礎和發展的決定力量??茖W的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也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基礎和核心。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功能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工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功能。

1.認識功能:主要表現在它的解釋、批判、預見和指導作用等方面。(1)解釋功能。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世界作出了實事求是的解釋,使之獲得了科學真理的性質,為人們提供了一幅唯物的辯證的世界圖景。(2)批判功能。批判是對歷史和現實事物的一種審視、審查和評判,馬克思主義哲學“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它以嚴格而審慎的批判態度,全面的總結了哲學發展的歷史,使自己成為全新的哲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把現存的事物看成固定不變的東西,在對它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否定的、批判的理解。它對任何理論、學說從不盲從,而是對其合理性和存在根源等作出批判性的考查。(3)預見和指導功能。預見是一種超前反映。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經驗科學不同,它不以確定和證明對象的某種具體性質、具體特征以滿足某種功利性的需要為主要目的,而是從對現存事物的批判中,把握其本質和規律,以探索它的過去、現在、未來發展的必然性,對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方向性的、綜合性的預測,以指導人們更加自覺地、有效地改造世界。 2.改造功能:改造世界的功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特有的功能,也是它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區別于一切舊哲學的最本質的功能。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有解釋、說明世界的意義,但不以此為目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以改造世界為目的,“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和改變事物的現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全部理論觀點,都是以實踐活動為出發點,并以通過實踐活動改造世界為歸宿。

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但不是說,它可以直接的作用于改造對 象。要實現現存世界的革命化,必須以人自身為物質力量(包括使用一定的物質手段)。思想本身不能實現什么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正確的思想一旦被群眾所掌握,就會變為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強大的物質力量。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和特點決定了它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僵化的思想體系,而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不斷發展的學說。 1845年:《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新世界觀萌芽形成的標志。 1845——1846年:《德意志意識形態》,歷史唯物主義的全面表述。 1847年:《哲學的貧困》,1848年:《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哲學公開問世。 1867年:《資本論》,馬克思把辯證法、邏輯學、認識論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指導和科學方法運用于資本主義社會研究。 1871年:《法蘭西內戰》,豐富和發展了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和國家學說。 1876——1878年:《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系統地論述了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及其內在聯系。 1884年:《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提出兩種生產的理論,探討了私有制的起源,闡明國家起源、本質、特征、作用及消亡等基本理論問題,全面地、系統地發展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 1888年:《路德維希 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與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的關系,論述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列寧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闡述了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作出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三個重要結論,論述了實踐的觀點是認識論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第一次系統的論述了哲學的黨性原則。

《哲學筆記》,制定了唯物辯證法體系綱要,明確指出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提出了邏輯學、辯證法、認識論三者一致的重要思想。

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解決了中國革命的理論、道路和方法等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秾嵺`論》、《矛盾論》。

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了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基本經驗,重新確立和進一步完善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寶庫增添了新鮮的內容。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時代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的產物,它的發展是時代的需要和產物。

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蓬勃發展,當今世界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不僅社會的產業結構、社會結構、和階級結構在發生變化,而且各國的經濟體制和政治管理方式也在發生變化。社會主義國家原有體制和模式的弊端已明顯暴露,許多國家正在進行經濟、政治等方面的體制改革,尋找適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新體制、新模式。

現時代,是這樣一個歷史時代:它的總體特征是無產階級為獲得解放,在經濟、政治和思想領域開展全面的斗爭;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趨勢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過時”論是錯誤的。

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證主義化,是在“過時論”思潮影響下產生的一種企圖。其實質是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性質和功能,取消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 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本主義化,是在“過時論”思潮影響下產生的又一企圖。其目的在于用人本主義原則和理論改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性質,抹殺其階級性。

“弗洛伊得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在現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研究,研究其變化,把握其特征,對其變化本質和演進趨勢作出科學的規律性的說明。

在現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另一個重要課題是對社會主義的研究,對社會主義的勝利、成就、困難和曲折以及發生的挫折,要進行認真的研究并加以科學的回答,通過總結和概括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豐富和完善自己。

在現時代,總結自然科學新成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重要條件?,F代自然科學的飛速發展,一方面迸發出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利益;另一方面又破壞了生態平衡,損害了人和自然界的和諧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對此作出研究和回答。 在現時代,科學地分析、批判和研究現代西方哲學,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又一個重大課題?,F代西方哲學作為現實的社會思潮,也有其存在的社會基礎。盡管它不能對時代提出的問題作出全面而正確的回答,但確實不乏某些合理的深刻的見解。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要理論基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社主義引向繁榮和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并成為強大的推動力。因此,我們要把握住哲學發展的契機,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提供具有時代精神的思維模式、理論武器。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堅持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否則就背離了社會主義的軌道和方向。但是,社會主義又存在于經濟基礎、社會傳統、文化背景等不同的國度中,因此,不可能也不應該有統一的模式。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而形成的思想結晶。其主要內容有:關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觀點;關于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有一個很長的初級階段的觀點;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的觀點;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關于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觀點和改革也是革命的觀點;關于計劃和市場都是調節經濟的手段的觀點;關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重要特征的觀點;關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的總方針這兩個基本點缺一不可、相互結合、有機統一的觀點;關于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實現祖國統一的觀點等等。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是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堅持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作出的結論,是長期的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多年來,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正確的思想。但是,由于較長時期指導思想上“左”的錯誤,脫離實際,沒有能對什么是社會主義的認識同中國國情結合起來,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結合起來,因而有許多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也不符合實際的東西。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糾正了“左”的錯誤,在思想理論上進行了撥亂反正,恢復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路線,在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把對社會主義的理論認識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歷史尺度看,還處在生成的初期。從認識尺度看,還處于探索的過程中。它的一系列觀點,只是構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輪廓。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還有許多方面知之不多、知之不深,還有許多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比如對于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階段、歷史演變和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結構和階級結構,商品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問題,就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作出更為科學的回答。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億萬中國人民正在進行的偉大實踐活動。偉大的實踐呼喚偉大的理論,需要偉大的理論,并為創造性的理論概括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需要有新的大發展,這是時代的大趨勢。要面向現代化建設和改革實際,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和創新,敢于打破對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的教條式理解和附加到它的名義下的錯誤觀點,敢于拋棄前人囿于一定歷史條件和科學發展水平而作出的現已過時的結論,敢于超越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已不適合時代要求的舊的理論框架和邏輯體系。馬克思主義只有大發展,才能符合時代的要求,為時代提供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工具,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第四節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和方法

一、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

1、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青年正處于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時期,樹立一種什么樣的人生觀對他今后的生活道路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地揭示了世界的發展規律,指明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因此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助于青年自覺地形成正確的世界觀。這對于青年自身的成長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興旺發達都有重大的意義。 雷鋒的成長與世界觀、人生觀的關系。

石琦的悲劇從反面說明了應加強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正確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

2、掌握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于提高理論思維能力,增強理解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戰略、策略的理論基礎,是保證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的正確性的思想指南。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產階級政黨行動的思想路線。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助于理解這條正確路線。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有助于人們增強識別各種理論是非的能力??梢蕴岣呷藗兊睦碚撍季S能力,總結經驗和改進工作方法。從事具體科學工作的人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開闊眼界,對科學工作的創新有好處。 李四光、錢學森等科學家的成功之路。

3、增強社會主義信念,提高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自覺性。

一個堅定的社會主義者,首先要樹立并堅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沒有堅定的信念,就不會有堅定的實際行動。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不是憑空產生大,而是來自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世界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認為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正象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一樣,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曲折現象。但只要我們認清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就不會在撲朔迷離的世界面前迷失方向。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歷史的大趨勢,但它又不是自發實現的,而是人們依據客觀規律自覺活動的結果。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中國人民的理論創造。沿著這條道路前進,就一定能實現美好的理想。

二、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

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方法。它包含兩層意思, 一是要認真讀書,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 二是要將學到的理論同實際相聯系。

認真讀書,掌握理論,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功。不掌握理論,就抓不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聯系實際就是一句空話,最多只是停留于對現象的貼標簽式的描述。讀書必須刻苦鉆研,勤于思考,力戒死記硬背條文和只言片語,重在領會其精神實質。學習要系統、完整和準確,切忌片面性、主觀性。

聯系實際就是聯系客觀存在的事物、現象、過程等等,如國際形勢的實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實際,具體工作實際和業務實際,思想實際。哲學理論雖然是極度抽象的范疇體系,但它卻是來自實際的,包含著豐富的實際內容。只有把它同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準確地理解它,完整地把握它。

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 反對實用主義。

“貼標簽”的方法和“虛無主義”的態度是應該特別警惕的傾向。 李政道博士在北大作的報告:“興趣與成功”,對“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對聯的批評。

李秀林:“政治騙子”。 對職業的調侃:

“作家是把別人的事說給別人聽還要別人拿錢的人。”

“外交家是用花言巧語使別人上當受騙以便為自己的國家謀利的人。” “軍事家是用士兵的生命和鮮血換取勛章的人。” 對哲學的“有用”和“無用”應當辯證地看。

求異思維:“不能打碎瓶子,也不能拔出木塞,請把瓶里的酒倒出來。”如何倒?“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騎壯馬比騎瘦駱駝舒服”。

奧斯特洛夫斯基學習哲學的軼事。 復習思考題

1、名詞解釋:

哲學 世界觀 方法論 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 二元論 辯證法 形而上學

2、問答:

(1)哲學基本問題及其主要內容。 (2)哲學對立產生和存在的根源。

(3)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發展各經過幾個主要階段? (4)舊哲學的歷史地位及其主要缺陷。 (5)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6)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革命變革? (7)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3、討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什么要發展?如何發展?怎樣才算發展?

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性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物質的概念、歷史發展及其存在形式,明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世界的物質性,就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唯物主義路線。

教學重點:物質概念;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唯物主義原則。

教學難點:物質的唯一特性與根本屬性的關系;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教學方式:講授式,自學導讀式。

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一節 物質

一、哲學物質觀的發展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

“物質”范疇是唯物主義哲學對世界本原和統一基礎的最高抽象,它經歷了由萌芽、發展和深化的過程。“本原”、“基質”、“統一性”:火、土、氣、水、原子等。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某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正確方向,但這種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根據,因而具有樸素的性質。

2、近代形而上學的物質概念

這是哲學物質范疇發展的第二個基本階段。它把物質歸結為原子,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認為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質的特性。 形而上學的物質概念有了近代科學的基礎作根據,克服了自發的猜測的性質,并以此來解釋世界的物質性,反對封建迷信和唯心主義,這是哲學物質觀的進步,是對物質世界認識的深化。

但它也存在一些重大缺陷:

1)把世界簡單化了,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窮盡的;

2)不了解認識的發展過程,誤把人們對物質某一層次的認識當成對物質的最終層次的認識;

3)不了解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系,把原子的個性與物質的共性混淆了; 4)割裂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統一性,在歷史領域里陷入了唯心主義。

二、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1、物質概念的科學定義 恩格斯:“實物、物質無非是各種實物的總和,而這個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這不是定義而是說明,界定。 列寧:“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們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列寧下定義與傳統定義的區別:傳統是種+屬差;列寧是從物質與意識二者關系的角度來界定。為什么?廣泛已極的概念。

2、列寧物質概念的哲學意義

第一、它徹底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堅持了唯物主義的一元論,是反對唯心主義和二元論的銳利武器。

第二、它指出物質“是通過感覺感知的”,人的認識可以反映客觀實在,從而徹底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可知論,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指明了方向。

第三、它對物質世界的多樣性作了最高的哲學概括,指出“客觀實在”性是一切物質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學物質范疇同自然科學物質結構理論的聯系,又把它們區別開來,從而克服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缺陷。

1)兩個問題

2)說明世界本原時,只能認為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3)超出物質與意識何者為第一,何者為第二時,不能把物質的特性與其它屬性對立起來。時間性、空間性、運動性、可變性、持續性、廣延性等。

第二節

運動、時間和空間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一、運動

1、運動的概念

運動是標志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的變化的哲學范疇。運動的無限多樣性。

2、運動與物質的關系

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不存在不運動的絕對靜止的物質。 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不存在離開物質的運動。

3)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靜止可以作如下理解:A、從局部看,物體在此時此地,在一定范圍內,沒有進行這種或那種的特定的運動,如機械運動;B、從一定的參考系看,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系保持一定的平衡;C、從事物本身的性質看,事物仍然保持著自身的性質,處于量變狀態。

靜止的意義:A、靜止是運動的量度,不了解靜止,也就無法了解運動;B、不了解相對靜止,就不能理解物質的多樣性;C、只有承認事物的相對靜止,才能區別事物,對事物進行確定的分析。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克拉底魯: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二、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1、時間和空間的概念

時間是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性。表現為:一事物存在和一種運動過程的久暫;一事物與另一事物、一個運動過程與另一個運動過程依次出現的先后次序;它們之間的間隔的長短。時間的特點是一維性,不可逆性。

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廣延性。表現為:物體彼此之間的并存關系和分離狀態,物體的體積、形態、位置和排列順序等??臻g的特點是三維性,即有長、寬、高三個維度。 時間和空間相聯系,稱為四維時空。

2、時間、空間與物質的關系

1)時間和空間離不開物質的運動,離開物質運動的時間和空間是不存在的。 2)物質運動也離不開時間和空間,離開時空的物質運動也是不存在的。 時間、空間與物質的不可分離性,表明了時空的客觀性。 “先天綜合判斷”、“感覺系列調整了的體系”是錯誤的。

三、運動觀、時空觀在現代的發展

1、時間和空間是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

時空的無限性和有限性,是物質世界本身無限性與有限性的表現。一方面,物質世界是無限的,運動是永恒的,它必然通過時間和空間表現出來;承認了物質運動的無限性,也就承認了時空的無限性。另一方面,具體的物質形態又總是有生有滅,有體積和規模的大小的,因而作為具體的物質形態的時間和空間也必然是有限的。

時空的無限性可從質和量兩方面來理解:從質上說,隨著物質運動形式和層次的變化,時間和空間的具體樣式是無限的。從量上說,時間的一維性,空間的三維性都沒有起點和終點,即無始無終,永無止境。

時空的無限性和有限性是辯證的統一。首先,無限包含著有限,無限由有限構成;其次,有限也包含著無限,體現著無限。

2、時間和空間是客觀實在性和具體形態多樣性的統一

一方面,時間和空間作為物質的存在形式,它們的客觀實在性是不變的,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另一方面,時間和空間的具體形態、具體特性是可變的、有條件的,因而是相對的。

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不同的參考系中,同時性不“同時”;高速運動著的物體存在“尺縮”、“鐘慢”效應;引力場使時間和空間彎曲。

第三節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一、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

1、唯物主義一元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現實的世界是多樣的,又是統一的,統一的基礎是物質。多樣性是物質世界的多樣性,統一性是物質世界的統一性。這是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二元論是錯誤的,并最終倒向唯心主義。

2、辯證唯物主義對世界物質統一性的理解

世界的統一性在于物質性即客觀實在性,世界的統一性不是機械的、死板的同一,而是多樣性的統一;多樣性統一的基礎不是某種“原初”的物質,而是統攝一切具體物質形態而又不能歸結為任何具體物質形態的客觀實在性。

二、世界的物質統一性的科學證明

1、天體的起源和演化理論說明:宇宙中的一切天體都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客體,它們都有自己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決不是上帝意志的產物。

2、生命起源和生命進化理論表明:生命是通過化學的途徑,從無生命物質演化而來的,不是什么神秘的“生命力”的表現。

3、人類起源和發展的理論表明: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不是上帝的創造物,而是經過千百萬年的進化從動物界轉變而來的。

4、歷史唯物主義證明:社會存在的基礎是生產方式和人口、自然環境等物質條件構成的復雜的物質體系,精神生活不能脫離物質生活而存在,人類社會是整個物質世界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其中的一部分。

三、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哲學證明

1、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求具體地提出世界統一性問題,對于世界究竟統一于物質,還是統一于意識,作出明確的回答。(統一于“存在”行不行?為什么?)

2、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要解決世界的統一性問題,必須依靠科學,但又不能局限于具體的科學材料本身,而必須對科學材料進行哲學綜合。

3、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對世界物質統一性的論證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決不是魔術師的三兩句話就可以解決的。 復習思考題:

1、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定義有和重大意義?

2、物質與意識的關系怎樣?

3、運動與靜止的關系怎樣?

4、如何理解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5、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第三章 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科學地理解意識現象、進一步把握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這個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在意識問題上劃清辯證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及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界限;正確地理解意識的能動作用;認識意識與人工智能的關系。

教學重點:意識的本質;意識的作用。

教學難點:意識的起源,意識與人工智能的關系。

教學方式:講授式。

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一節

意識的起源

一、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1、意識的前史:一切物質都具有反應特性

2、意識發展過程中的幾個主要階段

1)從非生物的反應到低級生物的刺激感應性。 2)從低等動物的刺激感應性到高等動物的心理。 3)從高等動物的心理到人類意識。

二、意識是社會勞動的產物

1、勞動改變了主體和環境的關系

2、勞動改變了構成主體的成員之間相互關系的性質

3、勞動改變了主體自身的狀況 人的意識與動物心理的根本區別。

第二節

意識的本質

一、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1、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

人腦是高度復雜而嚴密的物質體系,是意識的物質器官??茖W證明,人腦在腦量、功能、結構諸方面都與猿腦有本質的區別。

2、意識過程與人腦的物質生理過程相一致

意識活動是人腦神經細胞通過傳遞生物電處理信息的過程;意識活動的生理基礎是人腦神經系統的反射活動,人腦在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基礎上進行的反射活動,就是意識。

二、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1、意識的內容和形式

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的內容來源于客觀世界,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反映不能脫離被反映者。無論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其內容都來源于客觀外界。 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意識是人腦中形成的一種主觀映象,意識的主觀特征主要表現在意識的各種形式(如感覺、知覺、表象、概念、判斷、推理等)都受人的主觀狀態(感情、興趣、知識基礎、思想方法等)的影響。

意識是主觀形式與客觀內容的統一。

2、唯心主義和庸俗唯物主義在意識內容和形式問題上的錯誤

三、意識和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實質是對人類思維的模擬。

信息論、控制論、電子計算機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研究意識的本質提供了新的科學材料和論據。正確解決意識和人工智能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2、人工智能與意識的區別。

1)人工智能是機械的、物理的、電子的過程;意識是生理的、心理的過程。 2)人工智能沒有社會性;意識則具有社會本質。

3)人工智能受人類的支配和操縱;意識則具有能動性、創造性。

認為“思維機器”將完全取代人的腦力活動甚至將統治人類的觀點是荒謬的。

第三節

意識的結構和作用

一、意識的結構及主體性

1、意識的內涵和外延

意識的內涵是意識的定義:人腦的機能;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 意識的外延包括知、情、意。

2、意識的結構

1)意識的層次結構:主體不同,可分為群體意識與個人意識;自覺性不同可分為潛意識和顯意識;發展時序不同可分為傳統意識、現實意識和未來意識。

2)意識的過程結構:對象意識與自我意識。

2、意識的主體性

意識的主體性,是指意識總是從人的需要和利益出發來把握客觀世界及其發展規律。

二、意識對物質的能動反作用

1、正確評價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一方面,物質決定意識;另一方面,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唯心主義夸大了意識的能動作用,形而上學則低估或抹殺了意識的能動作用,二者都是錯誤的。

2、意識能動性的表現及其實現

意識能動性的表現:意識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意識活動的主觀創造性;意識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識對人體生理功能的控制作用。

意識能動作用的實現:只有在一定物質條件下,通過實踐活動才能實現。

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1、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統一

解放思想,主要是從那些落后的傳統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達到主觀與客觀的一致,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實事求是,就是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研究把握其規律性。

不解放思想,不可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離開了實事求是,脫離實際,違背客觀規律,只能導致主觀主義,盲目蠻干。

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意義 復習思考題:

1、意識的起源上要注意哪些問題?

2、意識的本質是什么?

3、意識與人工智能的關系是怎樣的?

4、如何理解意識的內容和形式?

5、意識的能動作用有哪些?如何實現?

第四章

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理解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從總體上把握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特征及其同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懂得唯物辯證法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了解其各部分的內在聯系;掌握辯證地認識事物的原則和方法。

教學重點:聯系的普遍性;發展的含義;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教學難點:聯系、運動、發展的關系。

教學方式:講授式。

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一節

兩種對立的發展觀

一、辯證法與形而上學

1、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含義

辯證法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科學,它是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世界的。形而上學是用孤立、靜止和片面的觀點看世界。

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分歧的焦點,在于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

2、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1)辯證法用聯系的觀點看世界,而形而上學用孤立的觀點看世界。 2)辯證法用發展的觀點看世界,而形而上學用靜止的觀點看世界。 3)辯證法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而形而上學否認事物的內部矛盾。

二、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統一

1、辯證法與認識論的統一

2、辯證法與邏輯學的統一

3、認識論與邏輯學的統一

第二節 世界的普遍聯系

一、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

1、聯系的定義

聯系是指一切事物、現象之間及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

2、聯系的普遍性。

任何事物的內部和外部都處在相互聯系之中,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每一事物或現象都是整個世界普遍聯系中的環節。普遍聯系的觀點是以承認事物之間的區別為前提的。

3、聯系的客觀性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范疇是客觀事物本身所固有聯系的科學反映。用主觀臆想的聯系代替客觀事物本身的聯系是典型的唯心主義。

二、聯系的多樣性、條件性

1、聯系的多樣性

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等等。

2、聯系的條件性

任何聯系總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聯系。條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關聯的,對它的存在和發展發生影響的諸要素的總和。事物的聯系是可變的,條件也是可變的。一切從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出發,才能做好工作。

第三節

世界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一、事物的相互聯系構成運動和變化

1、事物的相互作用構成運動

2、不同運動形式之間的互相區別和聯系

二、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1、發展的概念

發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簡單重復,而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新事物與舊事物

新事物是合乎歷史前進方向的,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舊事物是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喪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趨滅亡的東西。

區別新事物與舊事物的根本標志在于:它們是否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

3、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

1)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基礎上孕育成熟的,因而舊事物無法克服、消除新事物。 2)新事物否定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吸取、繼承并發展了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并且增加了舊事物中所沒有的新內容,因而比舊事物更優越,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

3)在社會領域,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因而能得到人民的擁護。

第四節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聯系和發展的學說

一、唯物辯證法是不斷發展的科學體系

1、唯物辯證法是一個開放的體系

2、唯物辯證法的規律

3、唯物辯證法的范疇及其作用

二、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1、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揭示了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

2、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于其它規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認識方法。

4、是否承認矛盾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分歧的焦點。

復習思考題:

1、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表現在哪些方面?

2、如何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和條件性?

3、事物的不同運動形式的相互關系及其方法論意義是什么?

4、為什么說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

5、規律與范疇的關系怎樣?

6、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什么?為什么?

第五章 對立統一規律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矛盾的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關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關系,認識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學會用矛盾的觀點認識事物。

教學重點: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教學難點: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

教學方式:講授式,討論式。

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一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一、邏輯矛盾與辯證矛盾

1、邏輯矛盾

2、辯證矛盾:對立面的統一。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1、矛盾同一性的含義:矛盾同一性指對立面之間內在的、有機的、不可分割的聯系。

1)矛盾對立面的互相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 2)矛盾對立面的互相貫通,存在著互相轉化的趨勢。

2、矛盾斗爭性的含義:矛盾對立面之間互相排斥、互相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互相聯結

1)矛盾的同一性不能離開斗爭性而存在。 2)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離開同一性而存在。 3)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

第二節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一、內因和外因

1、內因和外因的含義:內因指事物內部矛盾,外因指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外部矛盾。整個世界無外因。

2、內因和外因的關系: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外因是發展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二、矛盾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1、矛盾雙方聯為一體,互為條件,使對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統一體中得以存在和發展。

2、矛盾雙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進中各自得到發展。

3、矛盾雙方的互相貫通規定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勢。

三、矛盾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1、矛盾斗爭性推動矛盾雙方力量的變化,改變矛盾雙方的力量對比。

2、矛盾斗爭性促使事物中矛盾轉化的實現,使舊事物滅亡和新事物產生。

第三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普遍性的含義: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矛盾運動。

2、社會實踐和科學發展證明了矛盾的普遍性。認識事物就是認識事物的矛盾。

二、矛盾的特殊性

1、矛盾特殊性的含義:具體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

2、矛盾特殊性的分類:

1)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1、它們是絕對和相對、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1)矛盾普遍性是共性、是絕對的,矛盾特殊性是個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2)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個性與共性相聯系而存在,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2、矛盾共性與個性、絕對與相對的原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復習思考題:

1、邏輯矛盾與辯證矛盾有何區別?

2、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含義及其關系。

3、內因和外因及其關系。

4、為什么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及其關系。

6、矛盾學說的意義。

第六章

質量互變規律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質、量、度及質變、量變的概念,掌握質變與量變的辯證關系,認識質量互變規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正確運用質量互變規律指導工作。

教學重點:質、量、度的概念;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教學難點:度與關節點的關系,質量互變規律的特殊性。

教學方式:講授式,討論式。

教學時數:4學時。

第一節

質、量、度

一、質

1、質的概念

質是使事物成為自身并使它區別于其它事物的一種內在規定性。質與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2、質與屬性

質通過屬性表現出來,屬性是一事物與它事物在相互關系表現出來的質。事物的質和屬性是多樣的,必須根據事物自身性質和實踐的需要來研究事物的質和屬性。認識質是認識事物的起點和基礎。

二、量

1、量的概念

量是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速度及其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同質的事物有量的區別。

2、認識量的意義

認識事物的量是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只有在認識事物質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事物的量,才能對實踐進行準確、具體的指導。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是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的重要任務。

三、度

1、度的概念

度是反映特定質和量相統一的哲學范疇,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數量界限。它的極限叫關節點。

2、“適度”原則

第二節

量變和質變

一、量變和質變的概念

1、量變是事物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體現了事物發展的連續性。量變的多樣性。

2、質變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發展連續性的中斷。

二、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

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量變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只承認量變否認質變的庸俗進化論和只承認質變否認量變的“激變論”,都是割裂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的錯誤觀點。

2、量轉化為質,質轉化為量。

質變體現和鞏固著原來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事物由量變轉化為質變,又由質變轉化為量變,如此循環往復、相互交替,不斷推動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在實際工作中,要把遠大的革命目標和埋頭苦干的精神結合起來,把勇于改革的革命精神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結合起來。

第三節

質量互變的普遍性和復雜性

一、質量互變的普遍性。

質量互變規律是自然界、社會和思維領域中普遍起作用的規律。

二、質量互變的多樣性

1、量變的多樣性:兩種基本形式——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

2、質變的多樣性:爆發式飛躍和非爆發式飛躍。

三、量變和質變的互相滲透。

1、量變中有質變??偟牧孔冞^程中包含著部分質變:階段性質變和局部性質變。

2、質變中有量變。事物進入質變階段以后,新因素有量的擴張,舊因素有量的消亡。

復習思考題:

1、質、量、度的概念及其意義。

2、量變與質變的概念及其關系。

3、質量互變規律的普遍性和復雜性。

4、質量互變規律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規律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掌握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認識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正確運用否定之否定規律指導工作。

教學重點: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及其關系;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

教學難點:肯定與否定的關系,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普遍性。

教學方式:講授式,討論式。

教學時數:4學時。

第一節

肯定與否定

一、肯定與否定的概念

由于事物的矛盾運動,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肯定的方面和否定的方面??隙ǖ姆矫媸鞘挛镏芯S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方面。

二、辯證的否定

1、辯證的否定是由于事物內部矛盾而引起的自我否定。

2、辯證的否定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發展的決定性環節。

3、辯證的否定新舊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環節。 辯證的否定是否定中有肯定,“揚棄”。 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錯誤的。

第二節

否定之否定

一、否定之否定的概念

事物內部由于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矛盾而自我發展,由肯定經過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經過兩次否定,吸收了前兩個階段的優點,克服了片面性,實現了事物發展的自我完善。

二、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三、堅持否定之否定的意義。

第三節 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

二、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

1、不同質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2、同類事物在不同的條件下,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3、曲折性有不同的表現:前進中的周期性和“倒退”。

復習思考題:

1、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及其關系。

2、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

3、否定之否定的含義及其意義。

4、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八章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形式與內容、本質與現象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學會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的原理指導工作。

教學重點:上述五對范疇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決定論、非決定論、神學目的論、宿命論、機械決定論的概念及其互相區別。

教學方式:講授式。

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一節

原因與結果

一、原因與結果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1、原因與結果的概念

原因與結果是揭示客觀世界中普遍聯系著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繼、彼此制約的一對范疇。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原因引起的現象。

原因與結果有時間順序,但“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2、原因與結果的辯證關系

1)原因與結果的區別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在具體的因果關系中是確定的,因即因,果即果,不能混淆和顛倒。但在無限發展的物質世界鏈條中,原因與結果的區分又是不確定的。在某一關系中的原因,在另一關系中可能成為結果,反之亦然。

2)原因與結果互相依賴,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 3)原因與結果互相作用,互為因果。

二、原因與結果的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

1、原因與結果是客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們的因果觀念是客觀因果關系的反映。堅持因果關系的客觀性,是堅持唯物主義的決定論原則。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因果關系中,既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

3、客觀普遍的因果聯系在現實中的具體表現是復雜多樣的,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

否認因果關系的客觀普遍性,必然導致唯心主義的非決定論、神學目的論、宿命論;片面地理解因果關系,將導致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機械決定論。

原因與結果辯證關系原理的意義。承認因果辯證聯系的客觀普遍性是進行科學認識科學研究的前提。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關系,總結實際工作經驗,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預見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后果,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條件。 第二節 必然性和偶然性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義及其辯證關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義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觀事物發生、發展和滅亡的不同趨勢的一對范疇,是對因果聯系的進一步展開。必然性是只客觀事物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發生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偶然性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可能這樣發生也可能那樣發生的趨勢。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

二者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

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沒有脫離偶然性的純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體現并受制于必然性。沒有脫離必然性的純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在實際工作中,只有認識必然性才能獲得自由。認識偶然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才能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動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在科學研究和其它探索中,要善于敏銳地識別“機遇”,并注意利用“機遇”去揭示必然性,從而發展科學。

第三節 可能性和現實性

一、可能性和現實性的含義及其辯證關系

1、可能性和現實性的含義。

可能性和現實性是揭示客觀事物由可能向現實轉化過程的一對范疇?,F實性是包含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觀事物和現象種種聯系的綜合??赡苄允侵皇挛锇l展過程中的種種趨勢,是潛在的尚未實現的東西。

把握可能性,要注意區分:可能和不可能(有無);現實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現實根據);好的可能和壞的可能(性質);大的可能和小的可能(程度)。

2、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系

第一,可能性不等于現實性??赡苄允沁€沒有成為現實性的東西;現實性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

第二,可能性和現實性互相依賴,不可分離?,F實性只有在可能性中實現,可能性是尚未展開、尚未實現的現實性,可能性以現實性為前提。

第三,可能性和現實性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

二、可能性和現實性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1、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統一的。它們的統一使人的主觀能動性具有發揮的余地。

2、可能性和現實性是對立的。它們的對立使人的主觀能動性具有發揮的必要。

3、可能性能否轉化為現實性,取決于一定的條件,在實際工作中,人的努力就是這種轉化的重要條件。應力求向好的現實性轉化。

第四節

內容和形式

一、內容和形式的含義及其辯證關系

1、內容和形式的含義

內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內在要素和它們的結構以及表現方式的一對范疇。內容是指構成事物的一切內在要素的總和。形式是指把內容諸要素統一起來的結構和表現方式。

2、內容和形式的辯證關系

第一,內容和形式相互依賴,不可分割。沒有無形式的內容和無內容的形式。 第二,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容。 第三,內容和形式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二、內容和形式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自覺運用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必須適合內容的原則,以促進事物的發展;自覺運用形式反作用于內容的辯證法,可以利用舊形式和創造新形式為新內容服務。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克服形式主義和形式虛無主義。

第五節 現象和本質

一、現象和本質的含義及其辯證關系

1、現象和本質的含義

現象和本質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外在聯系和內在聯系相互關系的一對范疇。本質是一事物區別于它事物的最根本的性質。本質與必然性、規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F象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假象是本質的一種特殊表現。

2、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

現象和本質的區別表現在:外在與內在;豐富與穩定;多樣與單一。

現象和本質又是統一的。二者互相聯系,不可分割。任何本質都要通過現象表現出來;任何現象都是本質的表現。

二、現象和本質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科學的任務是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向導,通過現象去認識事物的本質。要堅持正確方向,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從現象到本質并到更深刻的本質,達到客觀真理。

復習思考題:

1、原因和結果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3、可能性與現實性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4、形式和內容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5、現象和本質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6、試分析辯證唯物主義決定論與唯心主義非決定論、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機械決定論的區別。

第十一章

認識的基礎、本質和結構

教學目的:

(1)了解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2)了解實踐在認識和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地位; (3)了解認識的本質和結構,

教學重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性質、實踐的作用、認識的結構。 教學難點:對實踐范疇的準確把握。

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適當采用自學導讀、提示閱讀、問題討論等方法穿插其中。 教學時數:9學時。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一、認識和認識論

1、認識

1)概念:在意識中觀念第反映、理解和再現客觀對象的活動過程及其結果,是人區別于動物的特有能力和功能。

2)認識與意識的關系: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3)認識與知識的關系:知識是認識

2、認識論

1)概念:關于認識的哲學理論。

2)認識論的研究對象:知識、認識活動、認識過程、認識原則和方法。 3)認識論的研究任務:揭示人類認識的本質和來源、前提和基礎、認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和規律。

4)認識論的性質:反思的科學。

5)認識論的基本問題:認識的起源和本質;對象和來源、能力和限度、目的和任務、形式與方法、過程與規律;對認識結果的檢驗與評價等。其中,最根本的是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的關系。

6)認識論的基本派別:可知與不可知、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能動的革命的辯證唯物主義反映論與消極的直觀的形而上學反映論。

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特點

1、唯物主義反映論

1)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從物到感覺和思想、從思想和感覺到物。 2)馬哲批判唯心主義先驗論,吸取其主體能動性思想。 3)馬哲克服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缺陷,堅持唯物主義路線。

2、徹底的和科學的可知論

1)認識論的前提:世界能否認識?

2)不可知論的代表:古代懷疑論、休謨、康德、莊子。

3)不可知論的目的:調和科學與宗教的矛盾,貶損知識,為宗教信仰留下地盤。 4)對不可知論的批判:舊唯物主義、唯心主義、馬哲。

5)可知與未知的關系:可知不等于已知,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3、能動的反映論

1)以實踐為基礎;

2)將唯物主義貫徹于社會歷史領域; 3)將辯證法貫穿于認識論。

第二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一、科學實踐觀的基本內容

1、概念:

1)定義:實踐是人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是人所特有的自覺的和感性的對象性活動。

2)唯心主義的實踐觀:把實踐理解為精神性活動。“知行合一”、“一念發動處,便是行了”。

3)舊唯物主義的實踐觀:把實踐理解為純粹的個人生活、利己活動、適應活動。

2、內容:

1)實踐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根本地位。為什么?實踐是人類存在的根本方式,人類產生、生存和活動的基本標志。

A、發生學意義:勞動實踐創造了人。

B、生存論意義:實踐使人類社會維持和生存。

C、發展觀意義:人通過實踐改造自然和社會,完善自身,使世界不斷得到發展。 2)實踐的特性集中體現著人類的特殊本質。

A、客觀現實性:人既和動物相區別,又和動物一樣要與外部世界發生物質能量交換。

B、自覺能動性:外部尺度——順應、利用、改造、創造; 內部尺度——自身利益和需要。

C、社會歷史性:社會群體行為、歷史過程行為、社會遺傳行為。

3)實踐是多種要素、多種環節相互作用的復雜系統:主體、客體、中介。

4)實踐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反映著人類文明的進化:社會物質生產實踐、處理和調整社會關系的實踐、科學實驗和精神生產實踐。

3、結論: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

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1、實踐促成了人類認識的系統發生:

1)勞動實踐活動的產生和發展,為人類認識的發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2)勞動實踐促進了人腦的發展,產生了人所特有的認識結構和程序,形成了人所特有的認識能力。

3)勞動實踐促進了人的社會交往及語言符號系統的產生和運用,使人類認識在生物遺傳之外又獲得了獨特的社會性文化遺傳方式。(如語言文字)

注意:上述論述有偷換論題的嫌疑,論題是實踐,論述中卻變成了“勞動實踐”。

2、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的動力。

1)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

2)實踐為認識的發展提供手段和條件。

3)實踐使認識發展的可能性不斷轉化為現實。

3、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1)認識的直接目的與最終目的:獲取真理、指導實踐。

2)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否則實踐將是盲目的、無效的甚至是破壞性的。 3)認識服從實踐的需要,其正確性需要通過實踐的檢測和驗證。

第三節認識的本質

一、歷史上與現實中的認識本質說評析

從總體上說,關于認識的本質,經歷了由生物學的直觀到抽象強調人的主體作用的發展過程。

1、早期唯物主義者:影像論、蠟塊說;近代:白板說、感覺論。

2、唯心主義:強調主體的能動性、創造性,但把認識看成是精神的自我創造。

3、現代西方哲學:

1)柏格森:“理智交融說”,主體只有借助于直覺——理智的交融,才能使主觀意與客觀對象融合起來,實現對客體的認識。

2)新實證主義:“直接呈現論”,人們對某一對象的認識,并不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摹寫,而是對象直接進入意識之中的結果。

3)批判實在主義:“特性復合體”,由實感的印象喚起記憶的印象,再引起意義觀念構成的“集群”,這種“特性復合體”或“性質群”是介于主體和客體之間,為主體所直接意識的,并有助于他去認識外界事物的一種感覺的性質和意義的結合物。

4、我國哲學界:“選擇論”與“反映論”之爭。

“選擇論”有合理之處,對于批判消極的直觀的反映論是有意義的。但從積極的能動的反映論的解釋看,選擇論的某些主要觀點可以納入反映論的范圍。

二、認識是主體思維對客體信息的能動反映

1、認識是社會人所特有的高級反映活動,是人以觀念方式對于世界和自身的能動掌握。

1)人對世界的根本掌握方式:實踐方式、觀念方式,二者關系。 2)認識的能動性與創造性。

2、認識是主體對客體信息的能動再現,是主體和客體在觀念中的統一。

1)在主體中建構與客體具有異質同構關系的觀念物。 2)從信息論的角度看,反映即信息的互相作用。

3、認識在主體對知、情、意、利的統一追求中居于主導方面,起著制導的作用。

1)主體與客體的實踐關系、認識關系、審美關系、價值關系。 2)實踐是基礎,功利是動力,認識是主導。

3)認識的真理性是實踐的有效性、評價的合理性的必要條件。

第四 節認識的系統結構

一、認識主體

1、 概念:指在認識活動中,采取主動、積極態勢,居于能動支配地位,具有主導性、自決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特點和功能的一方,即從事認識的人。

2、主體的內在能力結構:

1)感知——思維力,(作為人的體力和腦力總和的“人本身的自然力”)由內外感受器官、大腦中樞和神經信息傳遞渠道等組成?;顒?mdash;—效應器官、工具系統。

2)經驗——知識力,(為主體所掌握并進入主體認識活動領域的經驗和知識)既作為主體有選擇地接收和采集客體信息的內部參照系統而發生作用,也作為主體理解和描述客體的背景材料而展示其獨特功能,更是人們觀念地建構和創造新客體的基本根據和基本材料。

3)情感——意志力,(對實現主體認識目的起積極作用)主體自我意識的產物,心理狀態,通過一定的態度和體驗表現出來,非智力因素,主體能動性的內在根據,動力因素和能量,直接控制主體活動的發動與停止,調節活動能量的強弱與速度,決定活動持續時間的長久與短暫,刺激主體克服困難去爭取活動目的的實現。

3、需要與動機結構:動機是行為產生的原因,主要來源于需要。

1)實踐地依賴和掌握對象的需要。(生存需要) 2)創造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的愿望與追求。 3)探索宇宙奧秘的求知欲望。

4、認知定勢:主體完成一定認識的現實的內部準備狀態,經過后天塑造已經現實地設置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主體條件。它包括認知、理性因素和非認知、非理性因素。

1)認知和理性因素:思維定勢中條理化、規范化、邏輯化、程序化的方面。如價值目標系統、知識背景系統、模式方法系統等。

2)非認知和非理性因素:思維定勢中非條理化、規范化、邏輯化、程序化的方面。如情緒、情感、直覺、靈感、潛意識、洞察力、興趣、意志力、深層心理結構等。

二、認識客體

1、概念:在認識活動中,采取被動、消極態勢、居于受動、受控地位,具有非主導性、受動性、依附性的特點和功能的一方。認識客體即進入主體的對象性認識活動領域,同主體的認識活動發生功能性聯系,為主體認識活動所現實指向的客觀事物。

2、特征:

1)對象性:即它對主體的功用性和可知性。

2)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思想意識客體也有客觀性。 3)社會歷史性:有歷史演變過程。

3、類型:

1)自然客體。最基本、最初。 2)社會客體。人對人的自我認識。

3)精神客體。作為認識的對象的精神成果。

三、認識中介

1、概念:相對于對峙著的兩極或多極而言的,指對立的兩極或多極之間的居間聯系環節。

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作為認識結構的兩極而相互連接、相互作用的通道、聯系媒介和轉換機制。

2、認識為什么需要中介?因為主客體處于分離狀態。

1)時間上的分離:指一定時代的認識主體與不同時期的認識客體之間存在時間上的不同時性,即現時認識主體與歷史客體或未來客體之間的矛盾。

2)空間上的分離:指特定地域、國度的認識主體與他地域、他國度的認識客體之間在空間上的異地性。

3)存在方式上的異質性:即主體力求借助于語言符號系統、概念范疇體系而以思想觀念的方式掌握和再現客觀的現實的認識對象。

3、中介系統:

1)工具系統:物質工具系統——利用其機械的、理化的屬性乃至物的一般反應特性,對物進行分解和重新組合所創造的人工物質系統;思維工具系統——包括概念、范疇、判斷、理論框架等觀念存在形式。

2)操作工具的方法系統:各種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對物質工具而言);信息處理過程中的思維邏輯和規則(對思維工具而言)。 3)語言符號系統:人進行思維活動、鞏固和表達思維活動成果的感性工具。

4、認識中介的特征:既非此非彼,又亦此亦彼。

第十章 認識的過程與方法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人的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有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掌握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了解思維的類型,堅持科學的辯證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認識規律;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及其相互關系;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如何運用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方法?

教學方式:講授式,自學導讀式。

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一節認識的辯證過程

一、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1、感性認識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是人們在實踐中把客觀事物轉化為主觀觀念的第一步。它是關于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是以感官直接感觸為特征的生動、具體、直觀、形象的認識。

2、理性認識

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關于事物的全體和內部聯系的反映,是以間接性和抽象性為特征的關于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區別

1)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把握客體的方式、程度不同。感性認識是在具有各種刺激信息的客體系統和主體的感知系統相互作用中發生的,它所記錄的是人們觀察到的事物的現象,是生動的直觀,還沒有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和發展規律,因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感性認識的重要特征。理性認識則是人們通過抽象思維對感性認識材料進行整理、加工、概括而形成的關于事物的本質、全體和內部聯系的反映,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的認識。間接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是理性認識的特點。

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形式不同。感性認識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反映形式。感覺是人通過各種感覺器官對事物的個別屬性和特性的反映;知覺是感覺的綜合,是多種感覺組合而成的,能夠反映客體具有可感性質的整體性結構和特性;表象是人腦對過去的感覺和知覺的回憶,是對曾經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再現。從感覺到表象的依次發展,經歷了從部分到全體、從個別到一般、從直接到間接的發展過程。理性認識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概念是對同類事物一般本質特性和屬性的概括反映,是思維的細胞,也是最基本的思想形式,理性認識的其他形式,都是在概念的組合和深化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判斷是概念之間的關系或聯系,是對事物之間聯系或關系的邏輯反映。推理是判斷之間的聯系,是從已知判斷按照一定的規則推出未知判斷的邏輯思維形式。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科學意義和實踐意義不同。感性認識是認識的起點,是任何概括、理論分析的必要前提。但由于這種認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現象,所以,它的作用又是有限的。理性認識則不同,它是科學認識的根本任務,它可以使人們掌握事物發展的必然性,從而獲得自由。

應該注意的是,我們把認識區分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就認識的程度、層次而言,如果從發生學意義上說,人類和個體認識的發生、進化,也的確經歷了一個從感覺到思維、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發展過程。但是,在現實的人們的認識活動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并列、相互作用、必不可少的兩種因素。我們的認識無論處于何種水平,都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統一。

4、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聯系

1)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前提和基礎。 2)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互相滲透。

5、唯理論和經驗論的錯誤

唯理論否認感性認識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認識的作用,認為只有理性認識才是可靠的。經驗論則夸大了感性認識的作用,否認理性認識的重要性,認為感性認識無須上升到理性認識,只有感性認識才是靠得住的。

實際工作中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犯了類似唯理論和經驗論的錯誤,割裂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背離了正確的認識路線。

6、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飛躍的條件和方法

1)必須占有豐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這是實現飛躍的前提和基礎。

2)必須掌握和運用科學的抽象思維方法,形成科學的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思維形式。這是實現這一飛躍的重要條件。

3)充分利用各種非理性因素,大膽進行創造性聯想,這是實現這一飛躍的重要途徑。

二、從理性認識到實踐

1、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

認識運動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通過這一飛躍,人們從認識事物的現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質。但光有這一次飛躍,認識的過程還沒有完成。要實現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還必須由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這就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也是意義更為重大的飛躍。

2、由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之所以必要,就在于通過這次飛躍使認識物化或對象化,使認識變為現實,使精神力量變為物質力量。

1)這是理性認識本身的要求。人的全部活動無非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前者是在實踐中形成思想,后者是在實踐中實現思想。第一次飛躍是準備,第二次飛躍是歸宿。

2)這是實踐本身的要求。沒有正確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康德:理性離開感性是空的,感性離開理性是盲的)正確理論的指導是實踐成功的必要條件。

3)這是認識真理的要求。理性認識是否正確,還要在實踐中加以檢驗,進行修正、補充和發展。

3、實現由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途徑

1)從實際出發,堅持一般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2)把對客觀事物的本質規律的認識與主體自身的利益、需要和要求結合起來,確定主體對客體進行改造的目的和方式。

3)考慮到一定的歷史條件和實踐手段的制約。 4)理論必須為群眾掌握。

三、認識過程的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

1、認識運動的總過程

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經驗,如此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人的認識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不斷向前發展。人們的認識之所以要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是因為:

1)從認識的對象看,任何具體事物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任何客觀事物的發展及其本質的暴露都有一個過程。因此,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也需要一個過程。

2)從認識的主體來看,人們的認識受到自己實踐范圍、知識水平、技術水平、思維能力、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主觀努力程度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人們對于客觀事物要想取得比較正確的認識,必須經過實踐和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2、認識過程的無限性

人們對于某一具體事物的認識,經過多次反復,達到了主觀與客觀的符合,并在實踐中達到了預期的結果。對于這一事物來說,認識是完成了。然而,對于事物的發展、過程的推移而言,人們的認識運動又沒有完成,而且永遠不可能完成。因為,任何過程,不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由于內部的矛盾和斗爭,都是向前推移和發展的,客觀事物的變化運動是無限的。從空間上說,物質結構的層次和事物、過程之間的聯系是無限的;從時間上說,事物過程之間的推移也是無窮無盡的??陀^事物的無限性,決定了人們的認識和實踐必然是一個無限發展、無限深化的過程。

3、認識過程是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人們認識的任務,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求得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說這個統一是具體的,就是說統一是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的實踐基礎上的統一,而不是抽象的統一;說它是歷史的,是說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發展變化的。這就要求人們的認識要同具體的歷史發展階段中的客觀實踐相結合,要求人們的認識隨著客觀實踐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與時俱進”。

4、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和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是完全一致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的認識方法、領導方法、工作方法和民主集中制原則的重要的哲學基礎;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則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具體化。

我黨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第二節思維的類型和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一、思維的基本類型及其相互關系

1、思維的基本類型

思維的基本類型可以分為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等。

1)邏輯思維。包括相互聯系、依次發展的三種基本形式,即概念、判斷和推理。理性認識的形成過程,就是認識主體運用抽象思維方法形成概念、判斷、推理,從而再現客體本身的內在聯系,達到對客體本質規律性的認識過程。

2)形象思維。就是人腦憑借形象進行的思維。文學、藝術固然要靠形象思維,科學理論也要靠形象思維。

3)直覺思維。就是人們在長久思索的基礎上,以高度簡略、凝聚濃縮的方式在瞬間豁然洞察到問題底蘊的一種思維。之所以叫直覺,是說這種思維未經漸進的邏輯推理而是以“跳躍”的形式,在極短時間內把握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把握的基礎。“靈感”不是突然發生的,它有一個醞釀積累的過程。巴斯德: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2、三種思維類型之間的關系

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三種思維類型之間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邏輯思維的“細胞”是概念,形象思維的“細胞”是形象,直覺思維的“細胞”則概念和形象兼而有之。

邏輯思維不能離開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同樣,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也不能離開邏輯思維。舉例。

二、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1、辯證思維基本方法的依據

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三者的統一,是理解辯證思維基本方法的依據。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是運用到思維領域的辯證法。辯證法不僅是客觀世界所固有的,而且存在并體現在人的思維活動、思維方法中。前者是客觀辯證法,后者是主觀辯證法??陀^辯證法決定主觀辯證法。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意義就在于它的認識論意義。把辯證法的規律和范疇自覺運用到人們的認識和思維過程中就是辯證邏輯。因此,辯證法、認識論、邏輯學三者是一致的。

1)辯證法和認識論的統一。首先,認識論就是辯證法。由于認識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能動反映,所以,認識也必須服從辯證法的基本規律,認識也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就是關于認識運動的辯證規律的科學。其次,辯證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辯證法就其產生的根據和實際職能來說,本來就是關于認識的學說,而就其理論形態來說,,則是人類認識的結晶。因此,離開辯證法就沒有科學的認識論。

2)辯證法和邏輯學的統一。首先,邏輯學作為概念的辯證法的學說,是現實世界辯證運動的自覺反映。一般辯證法所揭示的規律和范疇,同時也是辯證邏輯的規律和范疇。辯證邏輯就是關于概念自身矛盾運動的學說,其原型則是客觀事物本身的辯證法。其次,唯物辯證法是一個科學的邏輯體系,辯證法的范疇、規律都是邏輯思維的產物。 3)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統一。首先,認識論所研究的內容,包含有邏輯學所研究的對象,邏輯學是認識論的一部分。其次,邏輯學是關于認識的學說,人們關于物質世界的發展規律,以及對它的認識的發展規律的真理性認識,必須通過抽象思維來進行,否則,就無法從本質上把握主客體的關系,達到真理性的認識。

2、歸納和演繹。

歸納是從許多個別、特殊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識、原則、原理、結論的思維方法。演繹是從一般性知識、原則、原理出發,引出個別、特殊性結論的思維方法。

歸納和演繹是辯證思維的兩種思維方法。它們既互相區別,又相互聯系、滲透、補充,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1)歸納和演繹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演繹必須以歸納為基礎,沒有歸納就沒有演繹。作為演繹前提的一般性原則和結論總是從一系列個別、特殊中歸納而來的。另一方面,歸納又必須以演繹為指導,如果沒有演繹就無法進行有目的的收集材料的活動;即使掌握了豐富而又合乎實際的材料,也還需要有一般原理、原則的指導,才能正確地分析和認識個別事實,使歸納得出的結論具有可靠性;而且,歸納所得出的結論需要靠演繹補充和修正。

2)歸納和演繹是互相補充的。歸納中包含著演繹,演繹中也包含著歸納。 3)歸納和演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3、分析和綜合

分析和綜合是對個別事物諸方面內在聯系和本質屬性及其整體本質、規律加以揭示的思維方法。分析是在思維中把認識對象的整體分解各個部分并分別加以研究的方法;綜合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把認識對象的各個部分、方面和因素聯系起來,從而將它們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的思維方法。

分析和綜合是不可分割的。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補充,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

4、抽象和具體

抽象是通過分析把事物的某些屬性抽取出來進行深入研究,舍棄其個別的、偶然的、非本質的東西,掌握其共同的,必然的、本質的東西扥思維方法。具體在認識過程中有兩種含義,即感性具體和理性具體。感性具體是人們通過感官所獲得的關于事物現象和外部聯系的整體的表象認識。理性具體又叫思維具體,是人們通過對事物多方面規定的把握從而在思維中再現事物的整體。

抽象與具體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其對立表現在,抽象只是對整體中一個方面的本質規定性的概括,思維具體則是一個多樣性統一的認識,而且是對事物同其它事物密切聯系的發展的整體認識。它們的統一,表現為它們的互相依存和互相滲透。 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行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具體運用)

5、邏輯的和歷史的

邏輯的和歷史的辯證統一,是建立科學理論體系的重要思維方法。歷史的這一范疇,是指客觀實在(包括自然和社會)自身的歷史發展過程,以及對客觀實在反映的人類認識的歷史發展過程。邏輯的這一范疇,是指上述兩方面的歷史過程通過邏輯的方法在思維形式中的概括和再現。

歷史的東西是邏輯的東西的基礎,邏輯的東西是歷史的東西派生出來的。

歷史的東西,在內容上具有生動、多樣、豐富的特點;邏輯的東西具有抽象、概括的特點。歷史的東西在過程上是迂回曲折、一去不復返的;邏輯的東西揭示了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和基本線索,不是重復歷史發展的自然狀態。

歷史的東西是邏輯的東西的統一有兩種情況。一是思維的邏輯進程和客觀實在發展的歷史過程的統一。這種統一,為邏輯范疇的排列次序和科學分類提供了客觀的依據。二是邏輯的過程和人類認識發展史的統一。這是理論與實際相統一的特殊形式,即人類認識,是一個由局部到整體、由現象到本質、由不太深刻的本質到比較深刻的本質的過程;而思維的邏輯,同樣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片面到全面、由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歷史的東西是邏輯的東西的統一是經過“修正”的統一。兩者互相聯系,互相補充。 復習思考題:

1、如何理解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

2、為什么要實現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

3、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黨的群眾路線的一致?

4、簡述辯證法、認識論、邏輯學三者一致的原理。

5、試述辯證思維的幾種主要方法。

第十一章 真理和價值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真理的概念、內容、屬性及其與錯誤的關系,了解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社會實踐;了解價值的概念、特征和價值構成,正確進行價值評價;了解真理與價值的辯證關系,它們在人類實踐基礎上的統一。 教學重點:

1、真理的概念。

2、真理的屬性。

3、檢驗真理的標準。

4、價值的概念和構成。

5、真理和價值的關系。

教學難點: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及其關系;價值關系的主體性和客觀性。 教學方法:課堂討論,講授,寫作小論文。 教學時數:8學時。

第一節

真理

一、真理及其特性

1、真理的概念

真理是標志主觀認識同客觀對象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2、真理的客觀性

1)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 2)真理是一元的; 3)真理沒有階級性;

4)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批判唯心主義真理觀。

3、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

1)絕對真理的含義:真理的內容客觀;真理的符合絕對;真理的發展絕對。

2)相對真理的含義:在廣度上有待擴展;在深度上有待深化;在人的認識本性上不能一次完成。

3)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從靜態看,相互包含,相互滲透;從動態看,不斷從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化。

4)絕對真理不等于永恒真理、終極真理、最后真理。

4、謬誤的概念:認識與對象的不相符合。

5、真理與謬誤的對立:在確定的對象和范圍內是絕對的。

6、真理與謬誤的統一:既互相依存,又互相轉化。

1)真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謬誤:具體——抽象;發展——僵化;全面——片面。 2)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真理:相互比較、碰撞和斗爭中,通過發現和識別謬誤而認識真理,通過批判和揚棄謬誤而發展真理。

7、謬誤的難免與可免

1)難免:客觀事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主體特征的限制(歷史文化條件和個人實踐經驗、背景知識以及立場、世界觀、方法論和情感、意志以及肉體狀況的限制);認識過程復雜性。 2)可免:整個人類難免,局部可免;普遍難免,個別喀免;一生難免,有時可免。要求人們提高主體能力,避免犯本來可以避免的錯誤。

8、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方法論意義。

三、檢驗真理的標準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這是由真理的本性決定的。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符合,因此檢驗標準必須同時與主觀和客觀相聯系。

2)這是由實踐的特點決定的。實踐具有客觀現實性和主觀能動性。 3)正確理論也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2、實踐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1)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只有實踐可以充當。

2)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實踐本身是具體的、歷史的、有條件的,因而實踐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真理的檢驗問題,隨著實踐的發展,真理也必然不斷得到發展。

3、邏輯證明在檢驗真理中的作用

1)邏輯證明可以檢驗認識或理論的表述形式及其結構的真假; 2)邏輯證明貫穿于實踐檢驗的全過程; 邏輯證明是實踐檢驗的補充。

4、邏輯證明不能取代實踐標準

1)邏輯證明的前提、公理、規則和方法是實踐經驗的總結; 2)邏輯證明的最終結論靠實踐檢驗其正確與否。

第二節

價值

一、價值及其特性

1、價值的概念

價值是關系范疇,是表示客體的屬性和功能與主體需要間的一種效用、效益或效應關系的哲學范疇。它表現的是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某種功能性關系,而不是主體與客體之外的獨立存在物。

價值關系由三部分構成:1)主體的需要、欲求;2)客體的屬性、功能;3)主體和客體統一的現實基礎——實踐。

價值可以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1)物質價值。指客體能滿足主體物質生活需要的價值。 2)精神價值。指客體能滿足主體精神生活需要的價值。 3)人的價值。指客體的人對主體的人的需要的滿足的價值。

2、價值的特性

1)價值的客觀性。主要表現在價值構成因素的客觀性上??腕w的功能和屬性、主體的需要以及主客體的互相作用等等都是客觀的。

2)價值的主體性。一方面是指價值是一個主體自覺追求和創造的活動及其過程,這種活動體現了主體的選擇;另一方面是指價值的特性與主體的特性相聯系,價值的特性表現著主體的利益、能力和主動性。

3)價值的社會性。首先表現為人的需要具有社會性。需要的產生、內容、實現及其合理性,實現手段、程度等等,都是由社會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和生活的狀況決定的。其次表現為客體的價值屬性具有社會性。它是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和形成的。最后,價值的社會性表現為主體間有一些共同的價值需要和價值觀念。

4)價值的歷史性。價值關系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明顯地打上了歷史的印記。主體價值需要的產生、內容和滿足的方式及程度,客體的價值屬性的發現、創造和利用,以及二者聯系的橋梁——實踐,都要受到各種歷史條件的制約。

二、價值評價

1、價值評價的概念

價值評價是主體在對客體屬性、本質和規律認識的基礎上,把自身需要的內在尺度運用于客體,對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進行評判。價值評價是人的意識對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主體需要和客體屬性之間的聯系。價值評價是主體對價值事實的理性判斷、情感體驗和意志保證等的綜合反映,并通過主體的態度、情感、意志等主觀意向形式表現出來。

價值評價普遍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好壞、對錯、善惡、美丑、正當與不正當、值得與不值得、有利與不利等等的比較、區別、選擇,就需要進行價值評價。

價值評價與科學認識有不同的特點:

1)認識的對象不同??茖W認識以客觀事實為對象,所以科學認識又稱為事實性認識或真理性認識;價值評價則以價值或價值事實為對象,即以客觀事物對人的需要所具有的效用或意義為對象。

2)認識的內容不同??茖W認識以客體的本質和規律為內容;價值評價則以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為內容。

3)認識的目的不同??茖W認識的目的在于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弄清客觀事物“是什么”和“怎么樣”;價值評價的主要目的則是要認識和評判客觀事物對人的效用和利益,以便有效地改造事物和利用事物為自己服務。因此,對于人們的實踐活動來說,價值評價比事實認識更為重要。

2、價值評價的類型

1)生理本能的反映形式。它是通過主體的機體變化和應急動作表現出來的一種不自覺的低級評價行為。如本能式的自我保護,饑餓狀態下對事物香味的“吸一口”,對某些美的事物的天然“好感”等等。

2)心理水平的反映形式。表現為主體對某些價值關系及其后果產生的追求與排斥、喜歡和厭惡、愉快與煩惱、滿意與失望等狀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理論和觀念的評價形式。這是一種主體在認知、知識、信念、理想等理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理性思維自覺思考對價值關系的評價形式。它較之前兩種形式具有持久、穩定、一貫、深刻等特點,不但可以評價復雜的價值關系,而且可以對心理水平的評價起調節作用。

4)實踐的評價形式。這種評價是把評價付諸實踐而使之成為一個動態的、現實的過程,使之具有主觀的評價又超越主觀而成為客觀的現實性活動。實踐評價的同時也創造價值。

3、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是評價主體用于衡量價值關系的內在價值尺度,即主體的需要和利益尺度。 決定評價標準的主要有兩大現實因素:

一是主體的需要和利益,它是價值評價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是主體評價的內在尺度、標準和根據。

二是客體的屬性和功用,它是主體需要的對象,它是評價的外在客觀尺度和根據。此外,主體的修養和能力尤其是對客體的認知能力是影響評價的重要背景因素。

主體對評價標準的選擇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主體的需要是否被正確地意識到; 2)需要是否合理與現實;

3)主體對客體的屬性及其功用能否正確認識; 4)主體能否對各種利益進行正確的比較和選擇。 實踐既是檢驗真理性認識的客觀標準,也是檢驗價值性認識的客觀標準。實踐檢驗不僅檢驗價值認識是否符合個人需要和利益,而且檢驗其是否符合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不僅檢驗其是否符合暫時和局部利益,而且檢驗其是否符合長遠和全局利益;不僅檢驗其是否符合主觀目的性,而且檢驗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性,以使主體的價值追求和評價具有現實性、合理性、客觀性和社會性,從而能使主體從根本上最大限度地滿足自身利益。

三、價值觀念與社會生活

1、價值觀念

價值觀念也就是人們對外物與自身的客觀的價值關系進行反映和評價而形成的比較穩定的思想觀念,即價值觀。理智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2、價值觀念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1)價值觀念指導下的價值追求活動,是人們一切活動的內驅力。 2)價值觀念制約著人們的活動方向。 3)價值觀念制約著人們活動的行為規范。 4)價值觀念直接影響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3、樹立集體主義的價值觀

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堅持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三者統一的原則,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社會利益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應該服從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堅持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暫時利益與根本利益相結合的原則,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暫時利益服從根本利益;堅持以實踐和創造作為滿足利益需要的途徑和手段的原則,反對借用其他手段或不擇手段地侵占社會財富和損害他人利益;堅持合作互利的價值規范原則,反對一切形式的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的不道德行為;堅持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為廣大人民謀福利的最高價值目標原則,盡可能地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多作貢獻。

四、真理和價值的統一

1、人的活動的兩種尺度

1)物的尺度。是由客觀事物本身的結構、屬性、本質和運動變化規律給人的活動所設定的范圍和層次。在實踐中運用即是真理原則或科學原則,它要求在思想上必須符合客觀實際,在行動上必須按規律辦事。

2)人的尺度。是由人的需要和本質力量的性質所決定的。在實踐中即是價值原則或利益、效用原則,它要求人們不僅要遵循物的客觀尺度,而且還要根據自己的要求、需要和本性去認識和改造世界,使之符合人的需要。

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是統一的。真理和價值也是統一的?;A是實踐。

2、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1)真理和價值相互包含、相互滲透,共存于人類的實踐——認識活動過程之中。 2)真理和價值在實踐——認識活動的運動和發展中相互引導、相互促進。 3)真理和價值的檢驗標準統一于實踐。

在真理和價值的統一中不斷追求真、善、美的更高境界。

第三節認識論和思想路線

一、認識路線和思想路線的一致性

1、兩條認識路線

在認識論上,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唯物主義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路線,唯心主義主張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路線。這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表現在社會活動和實際工作中,就具體化為兩條對立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的路線和主觀主義的路線。

2、思想路線

思想路線是指某一階級、社會集團或政黨依據一定的認識論原則制定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也即是用于支配自己行動的認識路線。任何階級或政黨總是需要以一定的認識論作為自己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和哲學依據;思想路線又是一定的世界觀、認識論和一般原則的具體化,是它們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應用和體現。所以,思想路線就是化為指導思想用以支配行動的認識路線。

二、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

1、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

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2、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事實證明,思想路線正確與否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堅持實事求是,我們的事業就前進、發展,違背實事求是,就必然失敗、走彎路。 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說明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正確。 復習思考題:

1、如何理解真理的屬性?

2、真理與謬誤的關系是怎樣的?

3、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4、價值有哪些特性?

5、正確進行價值評價,要注意哪些問題?

6、為什么說真理和價值是統一的?

7、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思想路線的關系?

第十二章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觀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在社會歷史觀方面的革命變革,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人類社會的發展既有自己的內在規律,又離不開人類的自覺活動,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社會現象。

教學重點:(1)馬克思主義在歷史領域的革命變革;

(2)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3)歷史規律與人的自覺活動的關系。 教學難點:歷史規律與人的自覺活動的關系。 教學方法:講授式,辯論式,導讀式。 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一節

歷史唯物主義使社會歷史觀成為科學

一、馬克思主義以前的社會歷史觀的根本缺陷

1、缺陷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在社會歷史領域一直是唯心主義占據統治地位,這種歷史觀存在兩個致命缺陷:

1)只看到人們活動的思想動機而看不到思想后面的物質原因的決定作用; 2)把歷史看作是少數英雄人物創造的,否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

2、原因

1)認識論根源:由于認識上的表面性、片面性和主觀性,不能正確處理人的自覺活動與客觀規律的關系。

2)社會歷史根源:由于生產規模的狹小,限制了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

3)階級根源:在階級社會中,社會歷史觀受到剝削階級偏見的歪曲,為了維護自己的階級統治,剝削階級靠自己對精神生活的壟斷,夸大剝削階級的歷史作用,貶低人民群眾的作用。

二、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1、對象:社會生活的本質及其發展最一般規律。

2、任務:揭示社會歷史發展的最一般規律。

具體有: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的規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階級斗爭規律等。

三、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1、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社會存在是指不依社會意識為轉移的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包括社會物質生活過程、社會物質關系、社會物質結構、功能和規律。其中,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特別是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的最核心的內容。

社會意識是社會精神生活現象的總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科學以及社會心理等各種意識形式。

2、為什么說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理論的最高問題。 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實踐中的重大問題。

四、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是社會歷史觀的革命變革

1、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社會條件、思想理論前提和階級基礎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大發展是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社會條件,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思想家的探索以及自然科學的發展是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思想理論前提,無產階級的發展壯大和獨立走上歷史舞臺是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階級基礎。

2、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過程(略)

3、 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意義

1)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宣告了唯心主義的徹底破產。

2)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高度統一。 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科學。

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為各門具體社會科學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對無產階級政黨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幫助人們樹立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

第二節

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一、勞動發展史是理解社會發展史的鑰匙

1、勞動的概念

勞動是專屬于人和人類社會的范疇,勞動是反映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變換的過程,是人類對自然界進行積極改造以獲取物質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過程。

2、勞動與動物本能的區別

1)人類勞動的根本標志是制造工具;而最聰明的動物也只會使用現成的工具。

2)人類勞動是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自覺活動;而動物的活動則是無意識、無目的、無計劃的。

3)人類勞動具有社會性;而動物的活動不具有社會性。

4)人類勞動是對自然界的積極改造,使自然按照人的需要為人服務,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使人類自身得到完善和發展;而動物只能被動地、消極地適應自然,動物的進化也是漫長的、自發的、自然選擇的過程。

3、勞動是人類與自然界對立統一的基礎

1)勞動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會生活的基礎和源泉。如果沒有勞動,人類就無法生存下去。

2)勞動是人們全部社會關系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勞動中產生的生產關系是其他一切社會關系賴以建立的基礎和發展變化的內容。

3)勞動是一切社會歷史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勞動這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社會實踐形式中,孕育著社會有機體未來發展的一切萌芽。

三、兩種生產與社會的存在和發展

1、兩種生產的含義

兩種生產指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

2、兩種生產的關系

一方面,物質資料的生產決定人類自身的生產,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物質生產,人類社會就一天也存在不下去,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是決定人類自身的生產能達到何種規模和程度的根本因素。另一方面,人口生產也制約和影響物質資料的生產,沒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人口,物質資料的生產就無法繼續進行,更不可能得到快速發展;在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上,人口的數量、密度和增長速度,對物質資料的生產可以起到促進或阻礙的作用。

3、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兩種生產發展的過程中,人類必須注意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在這里表現為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地理環境。地理環境是指與人類社會所處的地理位置相聯系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地理環境是一個相互作用的生態平衡系統,人類一方面要按照人的內在需要去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又要遵循自然界本身的規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生態失調。

三、社會規律的客觀性與人的自覺活動

1、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經典論述

馬克思的論述說明,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其深刻含義是:1)社會有機體盡管有其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樣,本質上是客觀物質體系;2)人類社會由其內部固有的矛盾所推動,同自然界一樣,是一個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3)因此,人們有可能像自然科學那樣,用精確的眼光來考察、研究人類社會。

2、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特殊性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個歷史過程,它的運動物質承擔者是生產方式,實踐——認識的反復是其主要運動形式。在這種運動中充滿了主體的自由選擇和主體目的、能力、要求的對象化,即具有主體性。

1)歷史是人的活動的結果,社會規律存在并實現于人的活動之中。 2)人能夠認識和駕馭歷史規律。

3、人的主體活動不能否定社會歷史規律的客觀性

1)人們的思想動機和目的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2)人的思想、動機、意志的實現程度,取決于是否體現或反映社會存在的客觀要求,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歷史活動和社會關系雖然是由人所進行或由人所建立的,但人們不可能料到,至少不可能完全料到最后出現的結果。

總之,社會規律的客觀性制約著人的活動,人的自覺活動對社會規律又具有能動作用。社會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但社會規律或歷史必然性的實現卻通過復雜、曲折的形式表現出來。 第三節 歷史唯物主義是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一、歷史唯物主義作為方法和方法論的含義

方法是人們達到預期目的的一種手段,工具和途徑。方法論就是關于方法的本質、原則和特性的理論,即研究如何運用客觀規律以便自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論體系。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認識社會的一般方法論,就是研究如何運用社會唯物論和社會辯證法的原則,自覺地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的理論體系。

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認識社會的一般方法論原則

1、整個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本身就是一種方法論,即在社會生活中貫徹從物質關系到思想關系而不是從思想關系到物質關系的方法。

2、唯物史觀的每一個原理、基本觀點都可以在運用來觀察社會生活時成為方法。

3、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范疇、基本原理之間構成一個體系,這個理論體系也應當成為我們觀察社會時的方法論。

復習思考題:

1、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什么?為什么?

2、舊歷史觀的主要缺陷有哪些?根源何在?

3、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有什么意義?

4、為什么說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5、何理解人的活動的自覺性與社會規律的客觀性之間的關系?

第十三章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行機制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了解生產方式與社會形態的歷史發展過程,認識到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歷史的必然,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有清醒的把握。 教學重點:(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3)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特點。

教學難點:為什么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 教學方法:講授法,導讀法。 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一節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一、生產力

1、生產力的概念

1)生產力的定義:生產力是人們在勞動生產實踐過程中解決社會同自然矛盾的實際能力,是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客觀物質力量。

2)生產力的客觀性:首先,它是一種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的既得力量,每一時代的人們無法選擇自己生活時代的生產力;其次,它是由客觀的物質要素構成的。

3)生產力的結構: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和勞動者是其基本要素。

2、勞動對象(前提)

勞動對象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所能加工,使之變成使用價值以滿足人類社會需要的物質資料。它是生產力系統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因為

第一,它是人們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必要前提;

第二,勞動對象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整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第三,勞動對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3、勞動資料(標志)

勞動資料是指人們在勞動過程中用以改變或影響勞動對象的物質資料,即傳遞勞動者對勞動對象作用的物質系統?,F代化生產中,它包括:直接作用于勞動對象的生產工具系統;發動這些工具進行生產的動力系統和能源系統;為產品的運輸、儲藏和其他目的所必須的輔助性的勞動資料系統如倉儲系統、管道系統等;為了把以上勞動資料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處于最佳狀態,并發揮其最高效能的自動控制系統以及實現這種控制所必須的信息傳遞系統等等。其中,生產工具是勞動資料系統的主干。

4、勞動者(主導)

勞動者是指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即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人。在現代生產中,勞動者不僅包括體力勞動者,也包括腦力勞動者即為生產服務的勞動知識分子。勞動者是生產力系統中能動的因素,是生產過程的設計者和控制者,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和實現者。

5、科學技術(非實體因素)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它雖然不是獨立的要素,但它滲透或凝結于生產力的其他要素之中??茖W技術使人能深刻而準確地認識自然物的屬性,發現和創造新的勞動對象;科學技術使人的知識“物化”,形成以生產工具為主干的勞動資料系統;勞動渣生產技能的提高,知識水平的增長,體力和智力的強化,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武裝。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特指現代科學技術,并且是從功能意義而非發生意義上說的??茖W——技術——生產的雙向運動。

6、管理

管理就是通過一定形式的組織、協調和控制,把生產力各要素各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它們協調、充分地發揮作用,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從而提高整體效益,提高勞動生產率。

7、生產力的質和量

生產力的質表現在生產力的社會結合方面和物質技術方面。從社會結合方面看,一定社會的生產力是采用集體生產還是個體生產,分工和協作關系的狀況;從物質技術方面看,使用手工工具還是機器生產以及這些工具和機器的發展程度,這些工具和機器的數量以及普及程度。

二、生產關系及其構成

1、概念

生產關系是指同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聯系的,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物質性的社會關系。也就是社會生產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2、性質 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一樣,是一種客觀的物質關系。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出現的一定的生產關系,具有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產生這種客觀必然性的原因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既存在技術關系上的結合(分工為主要內容),又存在著利益關系上的結合(所有制為主要內容),而前者是后者的客觀基礎。

3、構成

馬克思把生產關系分為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斯大林則把生產關系歸結為三個方面:(1)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2)由此產生的各種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3)完全以它們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決定性的方面。

4、歷史

生產關系在歷史上依次經歷了原始所有、奴隸主占有、封建主占有、資本家占有、社會主義公有五種形式。分為公有制和私有制兩種類型。

5、實質

生產關系的實質是人們之間的一種物質利益關系。利益是從人和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中產生出來的。人的需要既包括創造和享用衣、食、住、行等物質資料的物質需要,也包括創造和享用精神財富以及維護人的尊嚴、享受做人應有的權利等精神需要。利益就是指需要能否滿足以及滿足的程度。在各種利益中,物質利益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利益。

生產關系和物質利益的內在聯系具體表現為:一方面,生產關系體現物質利益;另一方面,生產關系又制約、決定著物質利益。

三、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

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發展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和形式。生產力的發展決定了生產關系的變化和發展。

2)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時,對生產力的發展起促進作用;當不適合時,則起阻礙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的決定作用,并不是單值對應一種現實可能性,而是一定狀況的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系性質和組織形式的多種可能性。無論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有多大,也只具有相對的性質。(比喻:小孩與衣服的關系,形象但不一定準確)

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生產力的易變性和生產關系的相對穩定性,使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自始至終存在著矛盾。但在不同階段,情況不同。新的生產關系建立后的一段時間內,生產關系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基本適合的,這時,生產關系的相對穩定狀態為生產力的發展所必須;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原有的生產關系就會逐步陳舊而變得不適合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此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激化,最后不得不變革舊的生產關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

3、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中,它們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系,就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這一規律的基本內容是:第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決定它的形式、性質和發展變化;第二,生產關系適合或不適合生產力的狀況,對它起促進或阻礙作用;第三,生產關系既有和生產力相適合的一面,也存在矛盾的一面,適合是相對的,相矛盾是絕對的。這一規律是人們正確認識和揭示社會歷史發展根源的一把鑰匙;是貫穿社會歷史發展始終的基本規律;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正確的方針、路線、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是反“左”防右的思想武器。

第二節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一、經濟基礎及其構成

1、概念

經濟基礎是指同一定生產力的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一般是一定歷史階段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2、含義

1)經濟基礎是指社會關系中的物質關系、經濟關系。 2)經濟基礎一般是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

3)經濟基礎是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3歷史(略)

上層建筑及其構成

1、概念

上層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之上并為其服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藝術、哲學等思想觀點,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

2、構成

上層建筑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政治上層建筑,是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另一部分是思想上層建筑,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藝術、哲學等社會意識形式,簡稱為意識形態。

3、關系

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1)一定社會的政治上層建筑是通過人們的意識形成的,是以該社會統治階級的社會觀點、思想體系為指導建立起來的。制度要呀觀點相適應。

2)政治上層建筑一旦形成,又成為一種既定的對象和現實的力量,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動。觀點又要同制度相適應。

3)在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上層建筑之間,一般說來,最直接反映經濟基礎的是政治。國家政權是上層建筑體系中的核心力量。

4、歷史(略)

5、社會形態

社會形態是指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體。 社會形態與社會經濟形態、社會有機體的區別。 社會形態的方法論意義:

1)這一理論指明了社會形態是具體的、歷史的。 2)這一理論指明了社會形態是有機的統一整體。

3)這一理論指出社會形態及其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上層建筑是經濟基礎的派生物,無論政治的或思想的上層建筑,它們都產生或根源于經濟基礎。

2)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或遲或早就會有什么樣的上層建筑;誰在生產關系領域中居于統治地位,誰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領域中居于統治地位。

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發展。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將或慢或快的發生變革。

2、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是通過為經濟基礎服務實現的。

1)就其服務的方向而言,要千方百計地促進自己基礎的形成、鞏固和完善;對有害于自己的基礎進行抵制和斗爭。

2)就其服務的方式而言,上層建筑是通過對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控制來為經濟基礎服務的,這種控制分為強制的和非強制的兩大類:屠刀和牧師的職能。

3)就服務的效果而言,取決于上層建筑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當上層建筑所維護、鞏固的是先進的經濟基礎,所破壞的是腐朽的經濟基礎時,它就成為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反之則成為阻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消極力量。

3、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矛盾的性質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當上層建筑維護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經濟基礎時,矛盾是局部的、非對抗性的;當上層建筑維護不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經濟基礎時,矛盾是全局性的、對抗性的,表現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尖銳沖突。

4、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中,它們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系,就是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這一規律的基本內容是:(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性質、形式和發展方向;(2)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能動的反作用,它必須為經濟基礎服務;(3)上層建筑要適合經濟基礎,以它們之間的矛盾為前提,即上層建筑要變不適合為盡可能適合。(4)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由基本適合到不適合再到基本適合,是這一規律的生動表現。

第三節

社會發展的動力機制

一、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發展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因為:它們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最根本矛盾;這兩對矛盾的結合構成整個社會的基本結構,并規定了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它們規定和制約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它們的相互關系,表現為兩大社會基本規律。

二、社會形態的劃分及其更替

1、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

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在于:生產力狀況的歷史演進必然使人類社會的經濟形態與社會形態由低到高依次更替。

2、社會形態更替的多樣性

社會形態更替的多樣性表現在:不同國家和民族在由一種社會形態向另一種社會形態過渡時,采取的過渡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有些國家和民族在社會形態的演進順序上表現出脫離常規的特殊性,有時可能跨越一個或幾個社會形態跳躍到更高的社會形態。“歷史環境”和“歷史影響”是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

3、“五形態”說與“三形態”說

所謂“五形態”,是指人類社會的演進經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五種形態。

所謂“三形態”,是指人類社會的發展經過“人的依賴關系”到“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再到“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這樣三個主要發展階段。(馬恩全集V46卷上,P104)即“人的依賴關系”的“最初的社會形態”、“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第二大形態”,以及“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的“第三大形態”。

從理論內涵上看,“五形態”說是馬克思為論證“資本主義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后一個對抗形式”而提出的,其理論著眼點是人的財產所有制關系,這一理論最好不過地說明了無產階級為什么要進行革命,為什么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問題。“三形態”說是馬克思為論證“既不同于資本主義以前的各種社會形態又不同于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的資產階級社會的一般特征”而提出的,它著眼于人們能力的發展以及人對環境控制的程度和個性發展的自由度,因此,這一理論能有力地說明為什么任何國家都不可能超越商品經濟這一歷史階段。

從歷史作用看,“五形態”說對動員人們參加革命曾經起過積極的作用,但未能說明社會主義實行商品經濟的必然性問題;“三形態”說則表明,要擺脫人對物的依賴性,就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舍此別無他途。它是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的重要理論指南之一。 由此可見:其一,人們可以根據實踐的需要對社會歷史作出不同的分期;其二,不同的分期對社會歷史進程的理解有自己獨立的一面,它們不能互相取代;其三,由于不同所有制對社會經濟聯系的本質和形式具有決定作用,所以,“五形態”的劃分更為根本。

三、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特點及其發展

1、性質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但它們有不同于以往社會矛盾的性質。它是可以通過社會主義自身的力量來加以調整的屬于非對抗性的矛盾。

2、特點 從產生上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是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自上而下的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建立起來的。因為公有制的生產關系不會自發地產生于私有制社會。

從內容上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有三大特征: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的經濟制度;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從運行看,它們是在基本適合中的不適合,原因是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還在不斷完善之中。

3、解決方法

只有通過改革不合理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改革的必然性:矛盾。 改革的必要性:弊端。

改革的性質: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改革的內容: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科技文化教育體制改革。 改革的前提:穩定。

改革的目標:發展生產力。

改革的途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有計劃、有秩序、有步驟地進行。

復習思考題:

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概念及其構成。

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如何?

3、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概念及其構成。

4、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是怎樣的?

5、社會形態的概念及其方法論意義。

6、簡述社會基本矛盾的運行機制。

7、如何運用社會基本矛盾的原理,認真觀察或解決

一、二個具體的社會問題。

第十四章

階級、國家和社會革命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階級的起源、本質以及階級斗爭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了解國家的起源、本質及其職能;了解社會革命的根源、條件、類型和形式,明確社會革命的地位和作用;認識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是人類歷史上新型的國家,是從階級社會向無階級社會的過渡階段,認識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力的發展對社會進步的意義。

教學重點:

(1)階級的起源和本質; (2)階級斗爭的作用;

(3)國家的起源、本質和職能; (4)社會革命的根源、條件和類型; (5)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革命的關系; (6)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歷史地位。

教學難點:

(1)階級斗爭在社會主義社會時期的作用; (2)國家的政治含義與地理含義如何區分; (3)暴力革命與和平過渡的關系; (4)國家制度的未來。 教學方法:講授式,討論式。 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一節

階級和階級斗爭

一、階級的起源、實質及其歷史發展

1、起源

馬克思指出:發現階級和階級斗爭并不是他的功勞,“我的新貢獻就是證明了下列幾點:

(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 (2)階級斗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 (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選V4P332—333) 階級是一個歷史范疇,它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它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有一定的剩余產品但又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的產物。

2、概念和實質

階級這樣一些社會集團,由于其在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因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

階級的實質是特定生產關系的承擔者,是在特定的經濟結構中處于特定地位的人們的共同體。階級范疇體現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 劃分階級的標準必須以對生產資料的占有為根據。

階級與等級的區別:

首先,階級是經濟范疇,等級是政治法律范疇;

其次,階級的劃分標準是經濟地位,等級的劃分標準則是人們的出身、身份、門第、職業或法律上的財產關系;

最后,階級存在于一切階級社會中,等級只存在于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因而等級的外延比階級的外延小。

階級與階層的區別:階層有兩層含義,

其一是指同一階級內部按經濟地位或其他標準分成的若干層次,這時候階層是階級的一個部分,一個層次;

其二是指階級范圍以外的社會集團的劃分,指社會構成的特殊部分,如知識分子是根據勞動分工的原則來劃分的。

3、歷史發展(略)

4、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

階級分析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和階級斗爭的理論去觀察和分析有階級存在的社會歷史和社會現象的方法。它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所依據的基本方法。

二、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階級斗爭的概念

階級斗爭是經濟利益根本對立的兩大對抗階級之間的斗爭。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斗爭。此外,代表新舊不同生產關系的剝削階級之間也會發生階級對抗,導致階級斗爭。

2、階級斗爭的作用

1)突出地表現在社會形態的更替過程中: 建立新的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實現社會形態的質的飛躍。階級斗爭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實現社會形態質變的直接動力。

2)階級斗爭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還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本身的量變過程中: 斗爭總是在不同程度上打擊了反動統治階級,迫使其作出某些讓步,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生產力和科學文化的發展。

3、分析階級斗爭作用的原則

1)革命階級對反動階級的斗爭才是階級社會發展的動力,反動階級壓迫和鎮壓革命階級的行為是歷史前進的阻力。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

3)革命階級和革命勢力進行的階級斗爭,也必須遵循歷史規律,并采取正確的斗爭策略。

4)階級斗爭的各種不同類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4、階級斗爭的形式

經濟斗爭、政治斗爭和思想斗爭。三種斗爭形式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政治斗爭起著最主要的決定性的作用。斗爭的核心是政權問題。

三、我國現階段的階級結構和階級斗爭

1、我國的社會性質

社會主義社會不是階級社會,而是從階級社會向無階級社會的過渡。社會主義時期仍然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

2、我國現階段的階級結構

兩大基本階級——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

兩個非基本的社會集團——個體經營者階層和私人業主階層;存在反社會主義分子和敵對勢力。

3、我國現階段階級斗爭的特點

1)剝削階級已被消滅,不存在整體意義的階級斗爭。

2)階級斗爭已經不是我國的主要矛盾,但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并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能激化。

3)階級斗爭集中表現為資產階級自由化同四項基本原則的對立,斗爭的核心依然是政權問題。

4)國內的階級斗爭與國際敵對勢力的滲透、顛覆、和平演變密切聯系。 5階級斗爭的發展趨勢是逐步趨向減弱和緩和。

第二節 國

一、國家的起源、本質和歷史發展

1、起源

國家是一個歷史范疇。國家隨著階級的產生而產生,也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消亡。 國家的出現是階級斗爭的結果,同時又是和社會職能的分化緊密聯系的。列寧:“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全集V31P6)

國家的三個特征:其一,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緣的標志來劃分和組織居民;其二,有常任官吏、武裝和各種強制性機關;其三,為了維持這些特殊的機關而需要征收賦稅。

2本質

國家的本質是階級統治和階級壓迫的工具,是一個階級鎮壓另一個階級的暴力機關。

3、職能

任何國家都有政治職能、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三個方面,又可分為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不同性質的國家有不同的職能。

4、歷史

在人類歷史上,由于不同的社會階級結構,依次形成了奴隸主專政的國家、封建地主階級專政的國家、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而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

國家的消亡大致經歷三個階段:

1)政治國家,即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2)非政治國家,這是“正在消亡的國家”,階級已經消滅,國家的政治職能逐漸消失,但為了維護某些社會利益還必須保留某些強制性的行為規范,仍然需要保留國家;

3)國家的消亡,即國家的一切全力重新還給社會。國家消亡之日,就是共產主義實現之時。

二、國家的類型和形式

1、類型

國家的類型即國體,指國家的根本制度,反映的是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它說明誰是統治階級,誰是被統治階級,國家政權掌握在誰的手里,這個階級又聯合哪些階級去反對和鎮壓哪些階級。歷史上的四種國體。

2、形式

國家的形式即政體,指政權構成的形式,說明一定的社會階級采取何種形式去組織那反對敵人保護自己的政權機關。共和制包括議會共和制與總統共和制;君主制包括君主專制與君主立憲制。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

三、無產階級專政是新型的國家

1)產生

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出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斗爭的必然結果。

2、特點

1)全新的階級內容:不再是剝削階級國家; 2)全新的歷史使命:組織建設,發展生產力; 3)體現了新型民主和新型專政的統一; 4)全新的目的和歸宿:實現國家消亡。

3、關于民主、自由與人權(略)

第三節

社會革命

一、社會革命的實質和作用

1、概念

社會革命是指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革命階級起來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用先進的社會制度代替腐朽的社會制度,使整個社會形態發生質變和飛躍。社會革命是階級斗爭的最高表現。

2、根源

社會革命在于社會基本矛盾。

3、作用

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促使社會形態的更替,推動社會發展。列寧:“一切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全二版V29P131)其力量源泉在于革命階級本身。

4、無產階級革命

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最徹底的社會革命。

二、社會革命的條件、類型和形式

1、條件

社會革命的爆發和勝利需要一系列的主客觀條件。 客觀條件是:

1)反動統治無法再統治下去;

2)被統治階級的貧困和災難加劇,不能再繼續生活下去; 3)群眾的革命積極性空前提高。 主觀條件是:

1)革命階級的覺悟程度; 2)革命階級的組織程度;

3)革命階級產生了自己的領袖。

2、類型

1)新興地主階級領導的反對奴隸主階級的革命;

2)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對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

3、形式

包括暴力革命與和平過渡。

三、科技革命與社會革命的關系

1、科技革命的含義

科技革命包括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茖W革命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飛躍;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中影響全局的帶根本性的變化。

2、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

1)認識功能:人類思想解放的先導; 2)生產功能: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

3)經濟功能:優化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以及勞動力結構;

4)政治功能:通過生產力的發展進而影響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革。

3、科技革命與社會革命的關系

一方面,科技革命推動社會革命:

第一,科學技術通過提出改變現存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要求推動社會革命。

第二,科學技術革命通過引起生產力革命,創造社會革命的物質前提,從而推動社會革命。

另一方面,社會革命又促進科技革命。社會革命的結果,革除不利于科技發展和科技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各種舊制度,建立適應科技發展的新制度,為科技發展開辟道路。

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略)

5、“技術決定論”的錯誤(略)

復習思考題:

1、階級的概念和實質。

2、階級斗爭的地位和作用。

3、我國現階段的階級斗爭的特點。

4、國家的起源和實質。國家的本質和功能。

5、為什么說無產階級專政是新型的國家?

6、簡述社會革命的根源、條件和作用。

7、簡述科技革命與社會革命的關系。

第十五章

社會意識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的教學,進一步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關系的原理;了解社會意識的結構、形式及其特點;明確社會意識的功能,認清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特殊性和規律性,正確進行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努力提高中華民族的教育科學文化水平。

教學方法:講授式,討論式。 教學時數:6課時。

第一節

社會意識的結構

一、作為系統的社會意識

1、社會意識的概念

社會意識是與社會存在相對應的哲學范疇,它體現為人的一切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以及人類社會的全部精神現象和過程。社會意識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宗教和哲學等思想和觀點。

社會意識是人們對一切社會生活過程和條件在觀念上的反映,本質上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反映。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不是相反。

2、社會意識是一個有機系統

從社會整個大系統看,社會意識是其中的一部分,但社會意識本身又是一個系統。它由下面兩點決定:

1)社會存在是一個系統,作為社會存在的反映的社會意識也必然是一個系統;

2)社會意識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過程和規律,也使它自成體系。

3、社會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歷史的過程

人類意識本質上是社會意識。社會意識的發生是一個分化的過程,這種分化的基礎在于社會生活的分化。伴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不僅社會意識從整個社會生活中分化出來,而且社會意識本身也日益分化開來。與此同時,社會意識也相應地進行某種程度的綜合。這種分化和綜合的辯證作用,推動了社會意識系統的形成和發展。

4、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及其內部的互相作用

社會意識作為一個系統與社會存在進行互相作用,社會意識內部各種子系統也進行互相作用。社會意識的系統性,要求我們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這就必要分析其內在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劃分,從主體的角度可以分為個人意識、群體意識和社會意識(狹義);從意識發展水平的高低可以分為社會心理、社會觀念和理論意識;從社會意識與經濟基礎的關系可以分為社會意識形態與一般社會意識形式。

二、個人意識、群體意識和社會意識

1、個人意識 個人意識是指社會生活中個人的意識,是主體個人的獨特的社會經歷與社會地位的反映,是個人獨特社會實踐的產物。個人意識具有獨特性、豐富性的特點,世界上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個人意識,這是因為世界上不會有兩個人有完全相同的社會經歷與反映方式。

2、群體意識

群體意識是個人意識錯綜復雜的產物,是一定的人群所結成的社會共同體的共同意識。群體意識是群體中個人意識相互作用和相對集中的表現,是為適應一定群體的實踐需要,維持群體的一定社會關系和利益服務的,是對群體共同的社會經歷、社會地位和社會條件的反映。隨著意識主體的數量和性質的變化,形成了處于不同層次或階梯上的群體意識。家庭、集體、團體、行業、階層、階級、民族等意識正是這種不同層次或階梯的意識。一個人可以同時屬于若干不同層次的群體,使各個階梯的群體意識在個人意識中交織起來。

3、社會意識

這里的社會意識是狹義的社會意識,只就意識主體的范圍而言。它是社會整體的共同意識。人類社會作為整體與自然界構成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如何處理社會與自然、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事關人類的命運和前途,其中必然包含著人類社會整體的共同處境、利益和要求,形成全人類、全社會、全球性的重大問題。這些問題在觀念上的反映,就是我們說的屬于人類整體的社會意識。當代社會各國各民族的聯系日益加強,人類越來越成為休戚與共的整體。環境、能源、人口、和平與發展等世界性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全人類的努力與合作,人類社會的整體意識的重要性凸顯出來。

4、個人意識、群體意識、社會意識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

1)社會離不開群體,群體離不開個人,意識也是這樣;另一方面,個人離不開群體,群體離不開社會,決定了意識也是這樣。個人意識、群體意識和社會意識是個別、特殊與一般的關系。

2)社會意識、個人意識、群體意識是互相作用的。個人意識作用于群體意識,個人意識、群體意識又作用于社會意識;反之,社會意識也作用于群體意識和個人意識。 “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人是環境的產物”。 朱伯儒:“我是高山上的一棵草,不是我高是山高。”

3)社會意識、個人意識、群體意識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個人意識一旦產生了社會效應,為群體或社會所接受,便轉化為群體意識或社會意識;群體意識或社會意識通過影響個人,也會轉化為個人意識。

三、社會心理、社會觀念和理論意識

1、社會心理

社會心理是一種低水平的社會意識,它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直接形成的一種不系統、不定型、處于自發狀態的社會意識。它表現為情感、意志、信念、成見和風俗習慣等等,其中交織著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但以感性為主,帶有經驗的性質,還沒有經過邏輯思維的加工,因而還不具備自覺的理性形式。藥渣、老鼠、祝福、熱情的習俗。

群體心理中的階級心理和民族心理在社會心理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階級心理是階級社會中一定階級的共同心理,統治階級的心理對社會的狀況有決定性的影響。民族心理是由各民族長期在共同的歷史條件特別是共同的經濟生活中形成的性格、感情、愛好、習俗等精神素質的總和。它形成一種最強烈的民族精神和優秀的民族傳統,是一種最穩固、最持久、最具凝聚力的社會心理,對民族的發展具有強烈的影響。

2、社會觀念

社會觀念是在社會心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對客體信息比較有序化的反映,比較集中、系統地對某些事物或現象形成一種概括的相對穩定的看法。它一般和理性認識相聯系,但還不屬于理性階段,是由感性向理性過渡的意識,體現了社會意識由感性到理性的局部的質變。其發展的邏輯結果是形成理論意識。

3、理論意識

理論意識是構成一定的思想體系的、高水平的社會意識。它是對社會存在的間接反映,是從社會生活中概括、提煉出來的自覺的、以文字語言或藝術語言表達的社會意識。按其內容可分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工程技術等形式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

4、社會心理、社會觀念、理論意識的關系

社會心理、社會觀念、理論意識,雖然可以把它們按形成的序列和反映程度的高低劃分開來,但在現實生活,它們卻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系、互相轉化,交織在一起發揮作用的。一方面,由社會心理依次發展,上升為社會觀念、理論意識,社會心理為理論意識提供研究的動機、激情、興趣和素材,提供重要的思想前提;理論意識是對社會心理、社會觀念整理加工,使之理論化、系統化。另一方面,理論意識雖然以社會心理為基礎,卻又高于社會心理,它對社會心理、社會觀念有重大的影響、制約和指導作用。

四、社會意識形態和一般社會意識形式

1、社會意識形態

社會意識形態是對一定的經濟基礎以及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是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在意識中的表現。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藝術、哲學等大部分人文社會科學。它們構成思想上層建筑,并同政治上層建筑一起構成整個社會上層建筑,為經濟基礎服務。

社會意識形態具有階級性。它是作為一定階級的自我意識(階級意識)和階級斗爭的必然因素和重要方面而發揮作用的。具體階級的現實的社會經濟、政治利益、需要和目的,以及相應的感情信念等等,首先在社會意識形態得到程度不同的反映,所以,社會意識形態是這些階級的社會、政治、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也是這些階級的規范和評價體系。

2、一般社會意識形式

一般社會意識形式是不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以及社會科學中的某些管理學、語言學、形式邏輯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以及社會科學中的某些管理學,是關于自然現象、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協調關系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它們直接同社會生產力相聯系,不是為特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服務的。語言學和邏輯學是研究語言的使用、發展規律和思維規律的,它們也不是特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服務的,因此,它們也不屬于上層建筑。

上述兩種社會意識形式,盡管內容、形式、作用、地位各異,但它們作為社會存在的觀念形態的反映形式,相互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構成縱橫交叉作用的意識形式有機系統,每一形式都是這一有機系統的網絡結構上的紐結,其中哲學和政治法律思想則是社會意識形式的核心和靈魂。

第二節

社會意識形態諸形式

一、社會意識諸形式的特點

1、藝術

藝術是通過塑造典型生動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意識形式。其特點是依靠藝術典型表現人們對社會生活的認識,按照審美的規則來把握和評價現實生活,并用美的感染力具體地影響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社會生活。

在階級社會里,藝術具有階級性?!栋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藝術的發展有其特殊的規律性。

社會主義的藝術,既要批判繼承古典藝術遺產,又要創立反映新社會的新的藝術形式,它要求革命的政治內容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堅持“雙百方針”,堅持“二為”方向。

2、道德

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包括倫理思想和在一定的倫理思想指導下人的行為所體現的情感、風格、情操等。其特點是一種依靠社會輿論、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道德同社會經濟基礎的聯系比較密切。“永恒”的道德是沒有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有其客觀的標準,只有人們的行為有利于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時,才是合乎道德的。

共產主義道德的實質,是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

3、宗教 宗教是統治人們的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在人們頭腦中虛幻的、顛倒的反映,是由對超自然實體即神靈的信仰和崇拜來“支配”人們的命運的一種社會意識形式。

宗教包括有關的信仰、信念,特殊的宗教儀式和生活規定,它們同宗教的組織、設施以及專門的神職人員等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社會勢力。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對某種“超自然”力量的恐懼和崇拜是原始宗教產生的原因,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利用宗教來維持自己的統治。

宗教在歷史上曾經起過一定的進步作用。曾被勞動群眾利用來作為動員和組織自己革命隊伍的旗幟,某些宗教戒律對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也有一定的作用。但總的來說,“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它使勞動群眾迷信神靈而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天國”和“來世”。

宗教隨著歷史的發展,最終將消亡。為了使宗教消亡,首先要鏟除它賴于存在的土壤。 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宗教,還有某種“發展”趨勢,如何看待?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是什么?(討論)

4、政治法律思想

政治思想是人們關于社會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國家、階級或社會集團及其相互關系的觀點、理論的總和。法律思想是關于發的關系、規范和設施的觀點、理論的總和。廣義的政治思想包含了法律思想。

政治法律思想是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經濟基礎的社會意識形式,處于社會意識形式的核心地位。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制定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制,加強法制教育,依法治國,對于保持和鞏固社會安定團結的局面,保證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哲學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它比其它社會意識形式更概括、更完整地表明人們對世界、對社會及其本質的認識。

哲學是最抽象的、理論層次最高的社會意識形式,它從最一般原則的高度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實踐,支配人們的思想。

區分社會意識諸形式的根據,主要有:

1)反映的內容不同。藝術—審美;道德—倫理;政法思想—直接;宗教—總體(低級);哲學—總體(高級)。

2)反映的方式不同。藝術—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哲學,一個比一個更抽象,概括。

3)同社會經濟基礎聯系的密切程度不同。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一個比一個遠些,間接程度大些。

4)對社會存在的作用不同。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一個比一個遠些,間接程度大些。

5)歷史發展的過程和前途不同。藝術、道德、哲學將與人類共始終,政治法律思想將改變自己的形式,宗教將逐漸消亡。

二、社會意識形態諸形式的相互聯系

社會意識諸形式雖有各自不同的內容、形式、地位、作用和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但它們在整個社會生活中,是作為社會意識形式的有機系統而存在、發展和發揮其職能的。因此,社會意識諸形式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系。

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1、每一社會形態中的社會意識形式,都是對統一社會存在的反映;同一性質的社會意識形態諸形式,總有一些共同的實質性的內容。

2、社會意識諸形式之間,在內容上相互補充、互相滲透;在形式上相互交叉、相互作用。

3、社會意識諸形式發展變化的歷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社會意識諸形式的核心,它制約著其它社會意識形式的發展;而其它社會意識形式的發展,也直接影響到政治法律思想的貫徹、發展和完善。

4、社會意識諸形式對社會生活的作用,是通過彼此相互聯系、相互輔助來實現的。也就是說,社會意識諸形式反映和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功能是系統的整體功能,各種社會意識形式,以政治法律思想為核心,以哲學世界觀為指導,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各盡所能,形成一個總的社意識矛盾體系,并與社會存在一起構成整個社會。

四、科學和教育

科學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教育既有社會意識形式的一面,又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和特殊的實踐活動。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科學和教育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在一定意義上,科學和教育既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又是社會進步的關鍵和基礎。

1、科學

科學是一種社會精神生活現象,屬于社會意識形式范疇。它是人們關于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系,是人們在生產活動、處理社會關系活動和科學實驗過程中獲得的認識成果。它有客觀性、規律性、預見性、邏輯系統性、動態性等特征。

科學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其中,把科學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是基本的分類。 自然科學是關于自然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理論體系,它反映的是自然界本身的過程和人同自然界的關系,是在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同生產力的增長直接相聯系。自然科學有很強的繼承性、實證性和價值中立性,因而相同的自然科學可以為不同的階級和社會制度服務。自然科學是沒有階級性的。

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生活為內容,是關于社會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知識體系,是人們從事改造社會的實踐過程中獲得的知識結晶。社會科學反映的規律雖然也是客觀的,但由于它涉及到不同階級的利益,因而大部分具有階級性。它的許多理論觀點,將隨著經濟關系的改變而改變。

科學與宗教、與藝術的區別。 科學不但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科學更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活動。對知識分子的地位和作用應該正確評價。

科學有巨大的社會功能:

1)科學是一種革命的精神力量,是人類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茖W以自身的探索活動所取得的新思想、新理論,幫助人們擺脫愚昧落后和保守,克服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影響,解放人們的思想,提高人們的思維能力。

2)科學通過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成為改造世界、創造財富的強大物質力量。生產力的發展日益取決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科學是組織社會生活、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的組織管理,被認為是促進現代經濟飛速發展的兩大因素。在一定條件下,管理比技術更重要。因為不解決管理問題,先進的設備和工藝流程就不能優化組合,發揮其能力??茖W管理,就是應用科學理論揭示的規律,協調人——機——物——財的整體系統運動,以取得最優效果。

4)科學的發展,使社會關系發生革命的變革??茖W使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而也對人們的社會關系(政治的、經濟的、思想的)產生深刻的影響。當代生產的科學化,正在為逐步消除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城市和鄉村的差別創造著物質和精神條件。 科學的產生和發展,首先是基于物質生產的需要,但也受到社會制度和其它社會意識形式的制約和影響。

科學發展的規律是:明顯的歷史繼承性;學術爭鳴是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渾沌——分化——綜合是科學發展的基本趨勢。

2、教育

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對人們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塑造人們的思想品德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活動。它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活動、教育制度、教育體制等。 教育思想一般包括教育指導思想、教育觀念和教育理論。概括地說,教育思想就是關于為什么要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思想理論體系。其核心集中表現在教育為誰服務和培養什么人的問題上。

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這種特殊性表現在:1)它既有上層建筑的內容,又有非上層建筑的內容。教育理論、教育觀念和教育指導思想屬于上層建筑,而關于反映教育的客觀規律,如傳授文化知識的方式、方法,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的措施,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和設備手段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問題,沒有階級性,不屬于上層建筑。2)它的對象的特殊性。生產活動的產品是物質形態的東西,科學研究活動的產品是知識形態的東西,而教育活動的產品則是各級各類、各種層次的人才。因此,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人,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學知識并能為社會服務的人。3)教育手段的特殊性。教育除了必要的設備儀器、材料外,主要是教師通過個人的思想、情感、品質、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影響啟發學生。教師的言行舉止比一般的知識傳授對學生的成長有更大的意義。

教育的社會功能表現在:首先,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手段,是人類所特有的傳遞經驗的方式。其次,教育對經濟政治制度的鞏固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再次,教育是人類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發展規律主要有:1)從教育與社會的內在聯系來看,教育既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的反映,并直接受政治的影響,又服務于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2)教育發展有自己的歷史繼承性。3)教育發展的趨勢是:教育的范圍和規模日益社會化,成為全社會的事業;教育的形式日趨多樣化;教育手段日益現代化。

第三節

社會意識的一般特點和功能

一、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這是社會意識最本質的特征。具體表現在:

1、社會意識依賴于社會存在,它是由社會存在派生的第二性的社會現象,它對社會存在具有依賴性。

2、社會意識具有具體性和歷史性,這種具體性和歷史性,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3、社會意識的社會性,進一步說明了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二、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

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是指:社會意識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具有遵循自身獨特方式和發展規律而存在和發展的性質。但是,這種獨立性是以反映社會存在為前提和基礎的。它的產生、存在方式、反作用的大小、發展的規模、道路和方向取決于社會存在的發展需要,因而其獨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1、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和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具體表現在:

一是社會意識有時落后于社會存在的發展,對其起阻礙作用。 二是社會意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見社會發展的趨勢,對人們的社會實踐起指導和推動作用。

2、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和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的不平衡性。

例如,社會意識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的不協調,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和地區,有時其社會意識的某些方面并不一定同樣高,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慢的地區,有時其社會意識的某些方面具有超前性。這說明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和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不是一種線性因果關系,它受整個上層建筑其它社會意識形式的制約,受階級斗爭、民族傳統、當時社會思潮的背景、特別是意識資料及國際文化交流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3、社會意識的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

每一個歷史時代的社會意識,主要是當時的社會存在的反映,但是每個時代的社會意識,又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保留、吸收、繼承以往人類所建樹的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才能構造出反映這個時代的物質生活條件,體現這個時代的精神的思想文化。否則,就不會有社會意識的發展和進步,也不會有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4、各種社會意識形式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如果單純用社會經濟條件來說明社會意識的發展,而忽視各種意識形式之間的相互作用,那就會把問題簡單化。唯物主義不等于反封建,革命可以跟宗教相結合,等等。

三、社會意識的功能(略)

1、反映社會存在的功能。

2、維護或批判現實的功能。

3、調控社會和人的活動的功能。

4、創新功能。

第十六章

人的本質和人的價值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和人的價值的基本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點:人的本質;人的價值。

教學難點:人的本質與人性的關系;人的本質與社會關系;人的價值與物的價值的區別。 教學方法:講授法。 教學時數:4學時。

第一節

人的本質

一、人的本質觀的歷史演變

1、西方歷史關于人的本質的理解

普羅泰戈拉:“人的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柏拉圖:個別的人有生有死,人的理念(原型)卻永遠存在。 中世紀:基督教原罪說。

近代:自然主義的立場,人是機器。人的最高本質是人本身。(唯物主義)人的感性存在與理性存在,自我意識。(唯心主義)

2、中國古代關于人的本質的理解

把人的本質與道德相聯系: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惡論。

3、現代西方哲學對人的本質的理解

1)非理性主義傾向。

2)把人的問題本體論化。

3)突出個人處境,關懷個人生存。 4)把人的本質與科技的進步聯系起來。 5)歪曲和反對馬克思主義哲學。

4、結論

1)在馬克思主義以前,關于人的本質的理解主要是唯心主義和自然主義的; 2)不可能對人的本質問題作出真正科學的回答; 3)唯物史觀真正科學地回答了人的本質問題。

二、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的理論

1、人是現實的人

馬克思主義把人的本質理解為人之所以區別于一切動物、為人所特有的普遍的共同的屬性的總和。人性及其表現是多層次、多方面的,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活的系統。

2、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人的自然屬性是人的自然生物性:食欲、性欲、自我保存等特性。人的自然生物性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

人的社會屬性主要表現在人對世界的能動改造方面:在勞動實踐基礎上產生的生產關系;在生產關系基礎上建立的其他社會關系,把人和動物最后區別開來。

3、研究人的本質的方法論原則

1)人的本質要從社會關系的本質中去找; 2)把握社會的本質要從勞動開始;

3)對人的本質的理解要進行哲學的抽象。

4、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的理解的含義

1)馬克思的論斷是關于人的本質而不是關于人性的全面規定。 2)馬克思的論斷強調人的社會本性(本質)是具體的。

3)馬克思的論斷認為人的本質是不斷變化的,永恒不變的本性是沒有的。 4)馬克思的論斷不是對“人是什么”的回答,而是一種方法論原則。

第二節

人的價值

一、人的價值觀的歷史演變

1、西方哲學史上關于人的價值的思想

柏拉圖:人的靈魂分為理性、意志和情欲三個不同層次,人也可以分為統治者、武士和勞動者,三部分人有三中不同的價值。

中世紀基督教神學:人的本質是原罪,人的價值服從神的價值,神的價值至高無上,人毫無價值。

資產階級:尊重人和人的價值,但把人的價值看成是超歷史的、抽象的,與資產階級實踐不一致。

2、馬克思對資產階級人的價值思想的批判

馬克思對勞動異化的批判,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確定人的價值”,但實際上,人的價值在于勞動。勞動不僅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的價值的自我確證。

二、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價值觀

1、價值的含義

2、個人價值與集體價值

個人價值是指作為客體的個人對作為主體的他人或人類社會所具有的意義;集體價值是指作為客體的集體對作為主體的個人或人類社會所具有的意義。

3、人的價值的實質

人的價值的根本點在于貢獻:個人對他人、社會的貢獻,社會集體對人類和每個個體的發展的貢獻。

批判“人的價值在于人自身”。把人的價值看成是抽象的、超歷史的。

三、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1、確立共產主義人生價值觀

2、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統一

3、兩種文明建設與人的價值

4、尊重人的價值

1)對自己,要認真履行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為社會作貢獻。這是對自己的生命價值的尊重。

2)對他人,要如實地評估他人的勞動精神、勞動成果和高尚情操。這是對他人價值的尊重。

3)社會集體、他人應當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給予恰當評估。不過,這種評估有一個過程,個人要做好準備不被理解。

復習思考題:

1、如何理解人的本質?

2、如何理解人的價值?

3、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第十七章 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教學目的: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掌握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作用的基本原理;正確理解領袖和群眾的關系,堅持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熱愛無產階級領袖,反對個人崇拜,樹立群眾觀點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擺正個人和集體、個人和群眾的關系。

教學重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領袖與群眾的關系。 教學難點: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熱愛領袖與個人崇拜的界限? 教學方法:講授式,答疑式。 教學時數:6學時。

第一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一、在歷史的創造者問題上兩種歷史觀的對立

1、兩種不同的歷史觀

1)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否認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宣揚少數英雄人物創造歷史的觀點。主要表現為唯意志論和宿命論。

2)唯物主義的群眾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前提出發,肯定人民群眾創造社會歷史的決定作用。

2、唯心史觀長期存在并占統治地位的根源

1)認識根源:人類社會歷史的特殊性;

2)社會歷史根源: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 3)階級根源:剝削階級、統治階級的歪曲和宣傳。

二、人民群眾在歷史創造中的決定作用

1、人民群眾的概念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包括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在內的勞動群眾是人民的主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

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3)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

三、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

1、經濟條件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首先要受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制約,在不同的經濟條件下,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大不一樣。

2、政治條件

政治制度特別是國家制度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活動的影響巨大。在剝削制度下和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下,群眾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熱情是完全不同的,其效果也不同。

3精神條件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藝術、哲學、科學、風俗習慣,人們頭腦中的傳統因素等影響群眾的創造活動。先進的精神因素對人民群眾的活動起激勵、鼓舞作用,落后的精神因素則起著壓抑、束縛的作用。

4、群眾的創造作用與歷史條件制約的關系

任何歷史時代,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都要受歷史條件的制約。歷史條件既為人民群眾提供活動的基地,又使他們的活動受到制約;人民群眾既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又在自己的創造活動中不斷地突破這種限制。

每一特定歷史時代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而人民群眾世世代代延續下去的創造力則是無限的。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得到充分調動和發揮。

第二節

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一、歷史人物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1、歷史人物的概念

歷史人物是指那些給重大歷史事件打上明顯印記的具有重大影響的個人??梢苑譃榻艹鋈宋锖头磩尤宋?。前者推動歷史發展,后者阻礙歷史進步。

2、歷史人物對社會歷史的重要作用

1)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發起人。 2)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當事人。

3)歷史人物能加速或延緩某個歷史任務的解決。

3、歷史人物與人民群眾的關系

歷史唯物主義在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同時,充分肯定歷史人物的作用。但歷史人物只有密切聯系群眾,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才能對社會發展起重大的促進作用。

上一篇:談談創新思維范文下一篇:執行案件評查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