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孟子二章賞析范文

2023-09-27

孟子二章賞析范文第1篇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睹献印芬粫谒纬瘯r被朱熹列為《四書》之一,成為儒家經典。孟子思想在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學習本文字句的同時,對孟子的思想體系略作剖析,這有助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遏~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議論。其論證方法,學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觀點的語句和他常用的術語加以分析,講深講透,并以此來剖析他的“舍生取義”的思想,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朗讀,使學生加深體會文章的內容和文章的氣勢,從而體現孟子善于論辯的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簡介孟子,導入新課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于子思(孔子之孫)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師,也是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強調“民貴君輕”、省刑薄賦,對人民作一定的讓步。其目的雖在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但在當時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他提出“性善”論,肯定人性生來是善的,但也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主張社會分工,卻由此導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論點。他的哲學體系屬于主觀唯心主義,過分強調人的主觀精神作用,斷言“萬物皆備于我”,對后來宋代儒學影響很深。

孟子為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曾游說齊、魏、滕、宋等國。當時各國諸侯正以攻伐爭霸為賢,視孟子的“行仁政”學說為,脫離實際,因而不予采納。孟子退而講學著述,其言行的記載,保存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現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兩個或三個字作為篇名。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成為儒家學者初學必讀的書籍。

《孟子》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著。其文氣勢磅礴,感情洋溢,邏輯嚴密,又長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的發展影響很大。

二、初讀課文,把握關鍵詞句,疏通文意

1.請一位同學誦讀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在聆聽的過程中注意發現讀音、句讀的差錯,標記出來以便糾正。估計要正音、正句讀的如下:

(1)正音(下面這些注音系課文注釋以外的正音):

①不為茍得也(讀wéi,動詞,做,干。)

②所惡(瀆Wù,動詞,厭惡)

③為宮室之美(讀wèi,介詞,為了)

(2)正句讀: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④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體同學朗讀課文一遍。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解初步感知課文,標記出有障礙的字、詞、句。

(1)虛詞:

所使如使則而弗于為之非獨

(2)實詞:

欲茍喪蹴屑加已謂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難句點撥: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譯:采用某種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卻不采用它。

②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譯:采用某種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難,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譯:由此可見,人們所想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義”),人們所厭惡的東西,

有比死更厲害的(“不義”)。

④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這顆心(辨別“義’’與“不義”,并保持它),人人都有這顆心

(孟子認為人生下來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遠不失去它罷了。

⑤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譯:(輕蔑地)呼喝著給他(吃),過路的人不(轉載自第一范文網http://,請保留此標記。)會接受;用腳踢著給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當于“地”或“著”。)

⑥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一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譯:先前有的人寧可讓身體死去而不接受的東西,現在為了能夠享受美好的宮室而

去接受了。

⑧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這就叫做失去了本來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學生口頭翻譯全文,教師巡視答疑。

三、布置作業

1.朗讀《魚我所欲也》,背誦第一段。

2.在作業本上翻譯第二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再讀課文,分析討論文章思路

1.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人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舍生取義”的論點后,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茍得,惡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存而不喪失。接著舉例說明,人即使在饑餓時仍有羞惡之心,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轉,“鄉為身死而不受”,現在“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又是為了什么呢?難道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先前為了“義”可以“舍生”,現在卻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

總之,這段文章是說,能做到“舍生取義”是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二、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三、引導學生討論本文的論證方法。

明確:1.用類比論證法提出論點。文章一開頭,就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著,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

2.

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顯出兩類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則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設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兩種不同的態度作對比,然后得出結論,使讀者心悅誠服

四、討論:《魚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內容上有何進步性、局限性?

《魚我所欲也》的論點是“舍生取義”。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壞事來。他表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貪圖享受、為利忘義的人。這種思想顯然有它的進步性。當然,孟子在文中闡發了唯心主義的性善說,說什么羞惡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不合事實的。此類糟粕,應予剔除。

五、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教學目標

1.理解詞語舉、空乏、拂、所以、曾益、恒過、作、征、喻、恒的含義。

2.學習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手法的表達效果。

3.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重點

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難點

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大家都熟悉“臥薪嘗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于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后,沉溺于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 走近作者—孟子與《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戰國時思想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國人。孟子受業于孔子孫子子思的門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認為他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稱,并尊其為“亞圣”。 孟子主張“仁政”,提出了“民為貴,君為輕”的思想。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為孟子和弟子以及再傳弟子所著,現存7篇。書中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論語》合為“四書”。

活動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學生齊讀課文。

3.請同學們對照注釋,調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識,也可以查閱工具書,疏通文意。小組交流,討論,解答翻譯中的疑難問題。

4.請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的字并翻譯句子:

①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②所以動心忍性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活動二:研習課文

①設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要求學生討論,師引導明確。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煉而終于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煉。接著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論點。

②設問:這篇文章在論證方法上有什么特點?要求學生討論交流,師引導明確。

這篇短論采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羅列,如把成就偉人與國家滅亡對比,如先分析論證,后歸納觀點等等。

活動三:拓展延伸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你知道有哪些名句與此意思相同?請列出兩句。

(2)哪些事例可以證明這一道理?請列舉幾例。

布置作業:

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在物質生活日漸豐裕的今天,該如何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意。

2. 反復誦讀,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3. 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并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2. 正確認識“生于憂患”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

1. 誦讀法 2. 講授點撥 3. 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復習

學生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激趣導入

——科學家拿著兩只青蛙,把青蛙王子放進正在加熱的溫水中,而青蛙孫子放進了已沸騰的水中,結果? ——王子死了,孫子卻逃走了。 ——這樣的實驗結果證明?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板書)

二、 初讀課文,掃除朗讀障礙。

1、 學生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

2、 學生讀后匯報朗讀時應注意的字音。 舜(shùn) 畎(quǎn) 說(yuè) 鬲(gé) 敖(áo) 奚(xī) 弗(fú)|(bì) 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橫”,梗塞。 弗(bì):通“弼”,輔佐。

3、 教師播放范讀磁帶,提示學生注意聽,動筆畫出停頓標出重音。

4、 點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點評。

5、 全班大聲齊讀。

三、 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1、 小組合作,結合注釋和工具書,邊讀邊譯。(注意:記下不懂問題。)

2、 匯報,提出不懂之處,全班解答。教師同時引導學生歸納文言知識。 (1) 通假字(略) (2) 被動句:(發,舉)

(3) 狀語后置:于(從|在|給|不譯)+ (介詞短語) (4) 使動用法:苦、勞、餓、空乏、亂、動、忍、生、死 (5) 名詞作動詞:過 (6) 動詞作名詞:入、內

(7) 一詞多義:發、于、弗、而、亡 (8) 古今異義詞:所以、喻、然后

四、 品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

1、 文章開頭列舉了六個人物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開始地位低微,經歷磨難后得到重用。

2、 成就一個人才要經歷哪些磨難?

——(故天將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客觀因素。人恒過然后能改,„„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主觀因素。)

3、 歸納:擺事實講道理,從個別推出一般,個人生于憂患。(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4、 我們還認識誰是“生于憂患”? ——司馬遷,孫武,毛澤東,鄧小平„„

5、 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6、 歸納:反面論證,國家“死于安樂”。個人“生于憂患”,反面論證,形成

正反對比論證。

7、 歷史上有這樣的國家嗎? ——(清朝)

8、結論:“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9、忍不住想讀課文的同學站起來朗讀,讀出氣勢。

五、升華主題,暢談啟示。 ——在逆境中磨練自己 ——居安思危

——關心國家,肩負社會責任,要有憂患意識 „„

六、 欣賞文章寫法,指導寫作。 ——文章應講究邏輯,推理層層深入

——論文可用舉例論證,可用道理論證,可用對比論證

——學習孟子善用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特點,使語言有氣勢,文章富有說服力 „„

七、 作業布置

1、 背誦課文

2、 搜集文中六個人物的相關資料,下節課展示。 板書設計: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孟子》

六個人物的事例(舉例論證)—— 個人生于憂患(正面論證)

國家死于安樂(反面論證)

孟子二章賞析范文第2篇

kj.co

m 《孟子二章》

教學目的

一、學習兩篇短論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及條分縷析、環環相扣的論說語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課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學習課文中的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

三、正確理解并認識“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并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艱苦中造就。

教學設想

一、引導學生認真進行課前預習,著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張并熟悉課文。

二、兩篇短論的教學處理應略有差別,教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書下注釋及有關工具書,引導學生自學,重點在于理清脈絡,了解論證方法;教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則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復誦讀,直至背誦、默寫。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學生預習情況后,指名誦讀有關注釋,簡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孟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辯論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諸子散文中極有影響的著作?!睹献印芬粫浭隽嗣献拥难孕?、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張是“非攻”與“兼愛”,主張和平,反對一切戰爭。顯然,孟子的主張帶有極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國古代戰國時期諸侯混戰的時期,卻有著積極的意義,至于課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論斷,其最終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統治,但對生活在今天的我們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讀課文。

1.了解預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況。

2.指名誦讀全文,正音后齊誦數遍,再由教者范讀課文。

正音:“夫”,fú,發語詞,放在句首,以引起議論。“粟”:谷子。與“栗”區別。

3.對照書下注釋,指名學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釋疑、點撥,重點注意下列詞語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內外城之分,“城”為內城,“郭”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實指,說明城邑之小。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為“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國”“固”,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使國鞏固”。

“威天下”:“威”,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寡助之至”:“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講課文,師生共同訂正。

6.齊讀課文。

三、講析課文。

提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并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二者與后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條件及諸多的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亦極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提問:中心論點提出后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明確:

2、3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于天時;第3段同樣選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問: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為什么還要寫第4段?

引導學生討論后明確: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范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了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余的閑筆。

注意下列詞語:

“故曰”,在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筆概括了上文三段,“曰”總領發起下文議論。

“君子”,即中所說“得道者”。

歸納:第4段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歸納全文。

提問: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提問:應該怎樣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張?

充分討論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于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鑒。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局限性。

五、反復誦讀課文,直至背誦。指名、分組、集體背誦。

六、練習。

1.完成“朗讀•背誦”

一、二。

2.補充練習: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說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討論孟子的政治主張,指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是反映孟子個人修養、對人生態度的代表作。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導預習。

1.閱讀有關“提示”。

2.依據書下注釋,大致了解本文所講的意思。

四、講析課文。

1.教者范讀課文,正音。

畎畝(quǎn)傅說(yuè)膠鬲(gé)

拂士(bì):同“弼”空乏(kōng)

2.指名依據書下注釋,試譯第1段。重點講清“發”“舉”等動詞的意義。

發:起,被起用。舉:被舉用,選拔。

明確:“發”與“舉”意義不盡相同。“發”與“舉”既表現了人物由低微向顯貴轉換的過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與“堯”的賞識有關,但主要的還是他自身的才干與努力的結果,故曰“發”;傅說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賢人、平民,他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還取決于明主的知遇,故曰“舉”。

3.師生共同校正、釋疑。

4.討論第1段。

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舉了幾個人物?

明確:六位。即“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

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明確:這六個人出身都卑微。(種田、筑墻的、販賣魚鹽的、犯人、隱居者、奴隸),他們都是經過艱苦的磨練,顯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來都被統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業。

作者列舉這六個人有什么作用?

明確:為下文“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作鋪墊。

5.討論第2段。

講析重點詞語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詞,這。

“苦、勞、餓、空乏”:原來都是形容詞,課文中均用為動詞。(注意:對初中生不可出現“使動”這一概念)

“拂”:違背、受阻撓。

“亂”:動詞,擾。(注意:讀“行拂亂其所為”一句時,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頓。)

“所以”:介詞,課文中的“所以”可譯為“之所以……的原因”

“曾”:與“增”通假。

指名試譯第2段,師生訂正。

明確:第2段與第1段的關系:第1段列舉六個特殊的事例,推斷歸納出第2段帶有普遍性的結論 :又通過后面的結論,論證前面所舉六個人之所以在事業上能獲得成功的原因:艱險的環境,給人以 困苦、饑餓、貧困、疲乏、憂慮,然而,也正由于經受了這些磨難,堅定、振奮了人們的意志,使人 們在迎戰困難、謀求生存的過程中不斷增長了才干。(可以聯系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闡述“自古 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無好男”的道理)

6.討論第3段。

本節難度較大,可由教師逐句串講。

重點弄清下列詞語及句子

“恒”:常常。“過”:過錯。這里用作動詞,犯錯誤。

“然后”:這樣以后。“然”,代詞,“這樣”,指有過失。

“衡”:與“橫”通假,梗塞,不順利。

“征”:觀察到,檢驗。

“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輔佐的賢士的規勸諷諫。“拂”,匡正過失。

這一段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么觀點?

明確: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才能不斷奮發;國家常常沒有憂患,則往往會遭至滅亡。即精神上的潰滅必然會導致物質上的滅亡。在論證方法上則運用正反論證,一反一正,為推斷出中心論點打下基礎。

7.討論第4段。

明確: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論點:常處憂患,多受磨難,可以促使人奮發圖強,從而得“生”;耽于安樂,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敗、墮落,從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國家的興盛衰敗亦是如此。

五、歸納全文。

1.討論論證方法。

明確:本文的論證方法,主要是由個別到一般,最后推斷出中心論點。即特殊論據——一般論據——中心論點。

2.討論寫作手法。

明確:在論證上采用正反論證,一是一異,相輔相成地說明同一哲理的兩個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對于同一論題,多角度多層次地加以闡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使富有氣勢。

五、練習。

1.完成“理解•積累”

三、四。

2.補充作業。

解釋句子中黑體的字:(括號中為答案)

①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代詞,這個)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勞(勞損)其筋骨,餓(饑餓)其體膚,空乏(資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橫”,梗塞)于慮,而后作(奮起);征(觀察到,檢驗)于色,發于聲,而后喻(明白)。

六、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孟子二章

第二課時

附:《孟子二章》難句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1.單句里的判斷句。“是”是判斷詞,不必說是指示代詞。“是”跟“非”相對持,“非”作“不是”講,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偏正詞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詞,可以通,但是不對,因為不能解釋“是”跟“非”相對持的現象:“‘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主語的基本結構是轉折復句,“而”是轉折連詞,“然”復指它前面的一長段話,亦即復指一個假設復句。“然而”不是轉折連詞。清朝袁仁林《虛字說》:“‘然’為實然,語勢緩,……而‘連’字直轉也。”“然”指一種情況,無主句;“不勝”的主語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表停頓的助詞,也可以說它的作用相當于一個逗號。又,“夫”或說是發語詞,沒有意義,或說同“彼”,作“那”講。

2.“如”,一般作“似”講,但這里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譯文:“包圍著進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時的條件了,是這個條件卻又不能取勝,就是天時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義》說“環”即《周禮》“巫環”之“環”,用卜筮來主持沖鋒陷陣的人。

兵革非不堅利也。

這是一種“合敘”句。一般的兩個主語共兩個謂語的句子如“衣冠整潔”,即可以說成“衣寇皆整潔”,又可以說成“衣整潔,衣冠潔”、“衣冠整,衣冠潔”、“衣整冠潔”、“衣潔冠整”等,這說明這種句型只有一套語法關系。“兵革非不堅利也”不能這樣,它有兩套語法關系,亦即有兩個主謂結構,句子成分的有關詞兒的說明與被說明之間的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受著嚴格制約的。“例如“兵”只跟“利”構成主謂關系,不能跟“堅”構成主謂關系;“革”只能跟“堅”構成主謂關系,不能跟“利”構成主謂關系。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謂關系、實質上的兩套主謂關系。以本句而論,不說“兵革”非不利堅也”,而說“兵革非不堅利也”,“合敘”中又有錯綜變化,可算難中之難。又如:“衣食饑寒者,慈父之道也。”(《鹽鐵論•憂邊》)其實是“衣寒食饑者……”。沒有錯綜變化只是合敘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愛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①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戰,‖③戰‖│④必勝矣。

1.這句的基本結構是因果復句。第一部分的主語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順”“親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謂詞組,而是偏正詞組,兩個“之”字的作用在于聯系定語和以“所”字結構作成的中心語。介詞結構“以天下之所順”是方式狀語,一般可以不在它后面加上逗號,現在加上,為的是強調狀語。正句又是轉折復句,轉折復句的正句又是假設復句或者假設復句的緊縮形式。

2.“畔”,《課本》注“同‘叛’”。據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說未當。應該說“畔”在這里等于“叛”,后來寫成“叛”?!睹献印凡灰?ldquo;叛”,“畔”共出現了六次;《論語》也不見“叛”,“畔”共出現了四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擾以費畔”(《陽貸》)等。從《論語》《孟子》來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說法。但還有另外的語言現象:《尚書》“畔”“叛”并見,各出現了一次。如:“時義和顛復厥德,沈亂于酒,畔官離次。”(《胤征》)“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大誥序》)歷來傳說是由于孔子編成今文尚書,今文尚書至少不遲于《論語》,當然比《孟子》早得多。這樣看來,說“親戚畔之”的“畔”同“叛”還是可以的。“親戚”基本義是“親人”“親屬”。“戚”就是“親”,同義并列?!渡袝?bull;金縢》:“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親戚”有時候指父母;如:“親戚妻子,質也。”(《韓非子•八經》)“其親戚死,其肉而棄,然后埋其骨,乃成為孝子。”(《列子•湯問》)。有時候指“家里人”,如:“曹人聞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羈之閭者七百余家。”(《韓非子•十過》)“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時候指“內族、外族的親人”,《禮記•曲禮上》:“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孔穎達疏:“親指族內,戚言族外。”《史記》有“外戚世家”。本句“親戚畔之”,“親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里人”,還可以指“內親外戚”,現代漢語里“親戚”只指“族外姻戚”,詞義轉移了。因此,楊伯峻《孟子譯注》把“攻親戚之所畔”譯成“攻打親戚都反對的人”,似屬未確。“君子”,這里指“賢明的君主”。“有”,存在動詞;一說音義同“或”?!渡袝?bull;微子》:“殷其弗或亂正四方。”《史記•宋世家》“或”作“有”?!睹献?bull;公孫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趙歧注:“既,已也,或,有也。”從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紐;“有”在“之”部,“或”在“職”部,“之”“職”對轉。

譯文:“拿天下都順從的力量去進攻連親屬都反對的人,因此,賢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時候(或者“或許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獲勝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①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勞其筋骨,④餓其體膚,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亂其所為,⑦所以動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1.這句的基本結構是時間修飾復句。第①分句是時間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時間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發生的時間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時間狀語,只是結構上不是詞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與人辯論,事理必盡,必伸其意。”(《劉叟墓謁》)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五人墓碑記》)正句又是連貫復句。“所以”是介詞結構,相當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內容。清朝張文炳《虛字注釋》:“‘所以’,順上指原之辭,猶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連貫復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復句,前一部分講肉體受折磨,后一部分講行為有拂亂,講肉體受折磨的又是四個并列復句。連貫復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復句。

2.“苦”,本義是有苦味的草,引申為“辛苦”的意思,“苦”跟“勞”同義,《鴻門宴》有“勞苦而功高如此”。“體”與“身”也是同義詞。“亂”《說文》:“不治也。”從絲的不治引申為行動的不治。“為”,甲骨文像手牽大象,引申為“做”,“所以”想達到的。“苦”“勞”“餓”“空乏”“拂亂”和“動”“忍”都增加使動用法,其中有動詞也有形容詞。陳承澤《國文法草創》“活用之實例”一節提到:“致動(按:即“使動”)主由動字轉來……象字(按:即形容詞)之為致動……理論上固屬后起。蓋動字中他動字之為致動,往往易生歧誤。”比方“忍性”,趙歧注為“堅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義同“心”,為了有錯綜變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堅忍”?!墩f文》:“能也。”“能”本熊屬,引申為“大膽”為“敢”,“忍性”就是壯大膽量;又如:“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卻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敵也。”(《韓非子•初見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請參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忍能對面為盜賊”一句的說明。“曾”字也就是“增”。“益”,本義是水漫出,后來引申為“增加”。趙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不能行之者也。”楊伯峻先生《孟子譯注》譯本句為“增加他的能力”。趙注、楊譯都有可商之處,因為趙注至少是不明確;楊譯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譯文“他的能力”搭配不攏?;蛘J為“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對象補語,它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詞“于”。

譯文:“因此,上天將要把重任落到這些人身上(的時候),一定要使他們心神苦惱,筋骨勞動,肌膚消瘦,身體困乏,行動(的結果)違背他所想達到的目的;憑著以上處境,就可以使他們心神震動,膽量壯大,從而對以前不敢做的事兒有所促進。”

①人恒過,‖②然后能改;③困于心,④衡于慮,|||⑤而后作;│⑥徵于色,|||⑦發于聲,|||⑧而后喻。

1.并列復句。分號隔開三部分,三部分都是連貫復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的主語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

二、第三兩個連貫復句的第一部分各又是并列復句。“而后”是連詞,表示先后相連,意思跟“然后”不同,“然后”是“這樣以后”?;蛘f“而”表音節停頓,“后”是“以后”。

2.幾個“于”都是介引表處所的賓語的介詞,“于……”這種介詞結構一般是在動詞后面,只在近代文言里有偶爾在動詞前面的?,F代漢語里表處所的介詞結構既可以在動詞前面,也可以在動詞后面,大體說來后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要些。

3.“困”,本義是樹木被四壁圍著,引申為“圍困”,又引申為“困惑”。“衡”,音借為“橫”,趙歧注:“衡,橫也,橫塞其慮于胸臆之中。”不說音借,把“衡”作“衡量”講,也通。“作”,《說文》:“起也。”就是“起立”。又,《爾雅•釋言》:“作,為也。”或者說“作”當“創造”講。“喻”,明白;同樣的用法如:“故作書以喻意。”(《淮南子•修務》)

4.上古文言單音詞為主,把這些單音詞譯成現代漢語,選用哪個詞兒就得看語言環境,從語言的內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過”“改”“心”;有的只是作為一個語素,如“困(苦)”“慮(思慮)”“色(面色)”“徵(表現)”。翻譯時,不斷地作古今詞語內容和形式的比較和分析,能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從而能作準確的翻譯。

譯文:“人們常常做錯了事,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慮阻塞,這才能振奮有為;表現在臉色上,發泄在言論中,這才能有所領悟。”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孟子的話富于辯證思想。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1.單句。謂語是主謂詞組。就主語跟謂語的邏輯關系來說,又具有條件和結果的關系。“者”字結構中有個很長的附加部分,它的內部結構是并列復句,并列復句的兩部分各又是假設復句。假設復句各個分句的主語意思上是中心語“者”,不妨認為“者”代替“君主”一類人物。但結構上不能簡單地說“者”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語。

2.“拂”古音讀“弼”,“拂”在“滂”紐“物”部,“弼”在“并”紐“物”部,“滂”“并”旁紐。“弼”,本義是矯正弓弩的工具,引申義是糾正或者輔佐,《說文》:“弼,輔也。”《爾雅•釋詁》:“弼,俌也。”當是引申義而非本義。其實“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矯正弓形的工具。兩個“則”是轉折副詞,作“卻”講。趙歧注本句大意:“‘入’謂國內也,無法度大臣之家輔弼之士;‘出’謂國外也,無敵國可難,無外患可憂,則凡庸之君驕慢荒怠,國常以此亡也。”

譯文:“內部沒有執掌法度的大家和輔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沒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沒有外患,國家就經常處于走向來亡的困境。”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然后”,這樣而后,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個條件,后面的是結果;又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論語•子罕》)“然后”“而后”跟“則”相比,前者是必然條件;后者卻可以是單純的承接;如:“至家則君笑而立于門。”(《林覺民傳》)包孕句。主語因泛指而省略。“知”的賓語的并列復句,它們的主語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動詞增加使動用法,后面可以補上代詞“之”。“于”是介詞,相當于現代漢語里的“在”,譯成現代漢,介詞結構或者在動詞前面,或者在動詞后面。

譯文:“這樣,就能夠知道在憂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樂中可以使人死亡。”這句話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發人們自強不息,戰斗不已。

www.5y

kj.co

孟子二章賞析范文第3篇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睹献印芬粫谒纬瘯r被朱熹列為《四書》之一,成為儒家經典。孟子思想在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學習本文字句的同時,對孟子的思想體系略作剖析,這有助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遏~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議論。其論證方法,學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觀點的語句和他常用的術語加以分析,講深講透,并以此來剖析他的“舍生取義”的思想,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朗讀,使學生加深體會文章的內容和文章的氣勢,從而體現孟子善于論辯的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簡介孟子,導入新課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于子思(孔子之孫)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師,也是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強調“民貴君輕”、省刑薄賦,對人民作一定的讓步。其目的雖在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但在當時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他提出“性善”論,肯定人性生來是善的,但也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主張社會分工,卻由此導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論點。他的哲學體系屬于主觀唯心主義,過分強調人的主觀精神作用,斷言“萬物皆備于我”,對后來宋代儒學影響很深。

孟子為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曾游說齊、魏、滕、宋等國。當時各國諸侯正以攻伐爭霸為賢,視孟子的“行仁政”學說為,脫離實際,因而不予采納。孟子退而講學著述,其言行的記載,保存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現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兩個或三個字作為篇名。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成為儒家學者初學必讀的書籍。

《孟子》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著。其文氣勢磅礴,感情洋溢,邏輯嚴密,又長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的發展影響很大。

二、初讀課文,把握關鍵詞句,疏通文意

1.請一位同學誦讀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在聆聽的過程中注意發現讀音、句讀的差錯,標記出來以便糾正。估計要正音、正句讀的如下:

(1)正音(下面這些注音系課文注釋以外的正音):

①不為茍得也(讀wéi,動詞,做,干。)

②所惡(瀆Wù,動詞,厭惡)

③為宮室之美(讀wèi,介詞,為了)

(2)正句讀: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④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體同學朗讀課文一遍。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解初步感知課文,標記出有障礙的字、詞、句。

(1)虛詞:

所使如使則而弗于為之非獨

(2)實詞:

欲茍喪蹴屑加已謂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難句點撥: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譯:采用某種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卻不采用它。

②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譯:采用某種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難,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譯:由此可見,人們所想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義”),人們所厭惡的東西,

有比死更厲害的(“不義”)。

④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這顆心(辨別“義’’與“不義”,并保持它),人人都有這顆心

(孟子認為人生下來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遠不失去它罷了。

⑤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譯:(輕蔑地)呼喝著給他(吃),過路的人不(轉載自第一范文網http://,請保留此標記。)會接受;用腳踢著給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當于“地”或“著”。)

⑥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一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譯:先前有的人寧可讓身體死去而不接受的東西,現在為了能夠享受美好的宮室而

去接受了。

⑧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這就叫做失去了本來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學生口頭翻譯全文,教師巡視答疑。

三、布置作業

1.朗讀《魚我所欲也》,背誦第一段。

2.在作業本上翻譯第二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再讀課文,分析討論文章思路

1.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人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舍生取義”的論點后,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茍得,惡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存而不喪失。接著舉例說明,人即使在饑餓時仍有羞惡之心,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轉,“鄉為身死而不受”,現在“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又是為了什么呢?難道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先前為了“義”可以“舍生”,現在卻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

總之,這段文章是說,能做到“舍生取義”是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二、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三、引導學生討論本文的論證方法。

明確:1.用類比論證法提出論點。文章一開頭,就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著,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

2.

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顯出兩類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則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設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兩種不同的態度作對比,然后得出結論,使讀者心悅誠服

四、討論:《魚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內容上有何進步性、局限性?

《魚我所欲也》的論點是“舍生取義”。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壞事來。他表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貪圖享受、為利忘義的人。這種思想顯然有它的進步性。當然,孟子在文中闡發了唯心主義的性善說,說什么羞惡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不合事實的。此類糟粕,應予剔除。

五、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教學目標

1.理解詞語舉、空乏、拂、所以、曾益、恒過、作、征、喻、恒的含義。

2.學習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手法的表達效果。

3.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重點

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難點

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大家都熟悉“臥薪嘗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于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后,沉溺于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 走近作者—孟子與《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戰國時思想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國人。孟子受業于孔子孫子子思的門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認為他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稱,并尊其為“亞圣”。 孟子主張“仁政”,提出了“民為貴,君為輕”的思想。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為孟子和弟子以及再傳弟子所著,現存7篇。書中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論語》合為“四書”。

活動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學生齊讀課文。

3.請同學們對照注釋,調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識,也可以查閱工具書,疏通文意。小組交流,討論,解答翻譯中的疑難問題。

4.請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的字并翻譯句子:

①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②所以動心忍性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活動二:研習課文

①設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要求學生討論,師引導明確。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煉而終于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煉。接著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論點。

②設問:這篇文章在論證方法上有什么特點?要求學生討論交流,師引導明確。

這篇短論采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羅列,如把成就偉人與國家滅亡對比,如先分析論證,后歸納觀點等等。

活動三:拓展延伸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你知道有哪些名句與此意思相同?請列出兩句。

(2)哪些事例可以證明這一道理?請列舉幾例。

布置作業:

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在物質生活日漸豐裕的今天,該如何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意。

2. 反復誦讀,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3. 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并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2. 正確認識“生于憂患”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

1. 誦讀法 2. 講授點撥 3. 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復習

學生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激趣導入

——科學家拿著兩只青蛙,把青蛙王子放進正在加熱的溫水中,而青蛙孫子放進了已沸騰的水中,結果? ——王子死了,孫子卻逃走了。 ——這樣的實驗結果證明?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板書)

二、 初讀課文,掃除朗讀障礙。

1、 學生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

2、 學生讀后匯報朗讀時應注意的字音。 舜(shùn) 畎(quǎn) 說(yuè) 鬲(gé) 敖(áo) 奚(xī) 弗(fú)|(bì) 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橫”,梗塞。 弗(bì):通“弼”,輔佐。

3、 教師播放范讀磁帶,提示學生注意聽,動筆畫出停頓標出重音。

4、 點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點評。

5、 全班大聲齊讀。

三、 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1、 小組合作,結合注釋和工具書,邊讀邊譯。(注意:記下不懂問題。)

2、 匯報,提出不懂之處,全班解答。教師同時引導學生歸納文言知識。 (1) 通假字(略) (2) 被動句:(發,舉)

(3) 狀語后置:于(從|在|給|不譯)+ (介詞短語) (4) 使動用法:苦、勞、餓、空乏、亂、動、忍、生、死 (5) 名詞作動詞:過 (6) 動詞作名詞:入、內

(7) 一詞多義:發、于、弗、而、亡 (8) 古今異義詞:所以、喻、然后

四、 品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

1、 文章開頭列舉了六個人物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開始地位低微,經歷磨難后得到重用。

2、 成就一個人才要經歷哪些磨難?

——(故天將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客觀因素。人恒過然后能改,„„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主觀因素。)

3、 歸納:擺事實講道理,從個別推出一般,個人生于憂患。(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4、 我們還認識誰是“生于憂患”? ——司馬遷,孫武,毛澤東,鄧小平„„

5、 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6、 歸納:反面論證,國家“死于安樂”。個人“生于憂患”,反面論證,形成

正反對比論證。

7、 歷史上有這樣的國家嗎? ——(清朝)

8、結論:“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9、忍不住想讀課文的同學站起來朗讀,讀出氣勢。

五、升華主題,暢談啟示。 ——在逆境中磨練自己 ——居安思危

——關心國家,肩負社會責任,要有憂患意識 „„

六、 欣賞文章寫法,指導寫作。 ——文章應講究邏輯,推理層層深入

——論文可用舉例論證,可用道理論證,可用對比論證

——學習孟子善用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特點,使語言有氣勢,文章富有說服力 „„

七、 作業布置

1、 背誦課文

2、 搜集文中六個人物的相關資料,下節課展示。 板書設計: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孟子》

六個人物的事例(舉例論證)—— 個人生于憂患(正面論證)

國家死于安樂(反面論證)

孟子二章賞析范文第4篇

教學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順暢朗讀、背誦文育課文。

3.積累文言詞匯。

4.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

重點難點

1.重點:

(1)順暢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2)積累文言詞匯。

2.難點、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朗讀課文,盡量能瑯瑯上口。

2.查字典、看課文注釋,試翻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孟子二章〉選自〈孟子·公孫丑〉,題目是編者加的。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

時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

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政治上主張“法

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主張行“仁

政”以統一天下,曾游說梁、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

章、公孫丑等著書立說。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存在〈孟子〉一書中。

此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

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于

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家韓愈。

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

2.解題。

本文是一篇短論,論述了戰爭中民心背向的問題,指出民心所向,

是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戰爭勝負中的決定性作用,體現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正課

1.朗讀課文(老師范讀,學生齊讀,要注意正音,讀得順暢)

2請學生翻譯第1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天時不如地利:天時,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地利,有利于作戰 的地理形勢。不如,比不上。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孟子用“天時”“地利”“人和”來概括有利于作戰的各種客觀條件和 主觀條件。

3.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三里之城:周圍三里(那樣的小)城。

七里之郭:郭,外城。

環而攻之而不勝:環,圍。而,表轉折,卻。

夫壞而攻之:夫,句首發語詞。

4.請學生翻譯第3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池非不深也:池,護城河。

兵革非不堅利也: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兵器。革,甲衣。堅

利,堅固鋒利。

米粟非不多也:米粟,指糧食。

委而去之:委,放棄。去,離開。意思是棄城而逃。

5.請學生翻譯第4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界限,這里意思是限制。以,憑,靠。意思

是使人民定居下來(不遷移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固國,鞏固國防。

威天下之以兵革之利:威,震攝。兵革之利,武器的強大。

寡助之至:之,動詞,到。至,極點。

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天下順之:順,歸順,服從。

故君子有不戰:故,所以。有不戰,不戰則已。

6.請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第一部分(l—3段)論述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在決定戰爭勝負

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層(1段):總論。擺出觀點,提摯全文。

第二層(2段):從進攻一方的失利論證“天時不如地利”。

第三層(3段):從防御一方的失利論證“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部分(4段)深入論證“得道”即“得人和”則“戰必勝”。

7.提問:“人和’與下文所說的“道”是什么關系?

討論并歸納:“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則

“多助”,“多助”則“天下順之”,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

護。

8.提問: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主要觀點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提問:文章第3段運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討論并歸納:運用雙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強語言氣勢的作

用,極言防御一方地利條件的優越。

10.提問:文章第4段運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討論并歸納:

(l)運用排比句,再次強調“地利”不足恃。

(2)運用對比手法,把“得道者”與“失道者”的后果進行對比,點明 文章主旨。

11.提問:本文的論證方式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本文先擺出觀點,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

后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一論斷,闡明

了“人和”的實質。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

明“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四、小結

1.古今異義。

古義:外城 七里之郭

今義:姓氏

古義:護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義:池塘

古義:離開 委而去之

今義:到……去

親戚

古義:內親外戚 親戚畔之

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古義:放棄 委而去之

今義:委任

古義: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義:地域

古義:這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今義:判斷動詞

2.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親戚畔之。

3.虛詞。

代詞 他 親戚畔之。

助詞 的 三里之城。

動詞 到 寡助之至

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例

表修飾 著、地 夫環而攻之。

表轉折 卻、但是 環而攻之而不勝。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

一、二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閱讀下面文言文字,回答問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_,_____,_____。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l.在上文的橫線上填入課文原文。

2.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_____。

3.對“域’“固”“威”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疆域 固定 震懾B.區域 固守 威嚇

C.限制 鞏固 震懾D.限制 鞏固 威逼

4.“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正確的翻譯是()

A.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B.所以君子不喜歡戰斗,可打仗就能夠勝利。

C.所以君子見機行事,打不勝就不打,打得勝才打。

D.因為君子不主張戰爭,所以他打仗就一定勝利。

5.作者認為“戰必勝矣”的原因是()

A.使人民定居下來,不要遷往別處。

B.依靠武力強大、地勢險要。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實行正確的戰略戰術。

第二課時

一、預習

1.朗讀課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盡最熟讀成誦。

2.查字典,看課文注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

孟子認為人才是艱苦環境造就的,有了艱苦環境的磨煉,才能使人

性格堅韌、頑強,才能擔負重大的使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是怎

樣論述這個問題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老師范讀,學生齊讀,要注意正音,要讀得順暢)

2.請學生翻譯第1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舜發于畎畝之中:發,起,指被任用。歐(quan3)畝,田間、田地。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舉,被舉用,被選拔。版筑,筑墻的時候在兩塊

夾板中間放土,用杵(chu3)搗土,使它堅實。筑,搗土用的杵。

膠鬲舉于魚鹽之中:魚鹽,販賣魚和鹽。

管夷吾舉于土:士,獄官。舉于上,從獄官手中被釋放并被錄用。

孫叔敖舉于海:海,在海邊(隱居)。

百里奚舉于市:市,市井之間。

3.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大任,重大的責任,擔子。也,用在前半句 的末了,表示停頓一下,后半句將要加以解說。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動用法,使……痛苦??嗥湫闹?,使他內心痛

苦。

勞其筋骨:勞,使動用法,使……勞累。勞其筋骨,使他筋骨勞累。

餓其體膚:餓,使動用法,使……饑餓。餓其體膚,使他身體餓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動用法,使……貧困??辗ζ渖?,使他受貧困之

苦。

行拂亂其所為:行拂,所行不順。亂,使動用法,使……額倒錯亂。 亂其所為,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

所以動心忍性:所以,用來(通過那樣的途徑來……)動心忍性,動

和忍都是使動用法,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

4.請學生翻譯第3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人恒過:恒,常。過,犯錯誤,犯過失。

然后能改:然后,這樣以后。

困于心:內心優困。

衡于慮:思緒堵塞。衡同“橫”,梗塞,指不順。

而后作:而后,這樣以后。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征于色:征驗于顏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顏色上。

發于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于聲音。

而后喻:喻,被人了解。

入則無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國內。法家,有法度的世臣。佛

土,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拂同“弼”,輔佐。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國外。敵國,敵對的國家。外

患,外來侵略的憂患。

5.請學生翻譯第4 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然后知生于憂患:生于憂患,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

而死于安樂也:死于安樂,享受安樂使人委靡死亡。

6,請給文章分段歸納段意。

討論并歸納: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l、2段):說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先在生 活、思想和行為等方面都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煉。

第一層(1段):舉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跡加以概括。其共同點是,

在經歷艱難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

第二層(2段):從上述事實歸納出作者的觀點。

第二部分(3段):從正反兩面論證經受磨煉的益處。

第三部分(4段):歸納全文中心論點。

7.提問:本文的論證方式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本文將中心論點放在簡末進行歸納。全文先論證“生

于憂患”,方法是先舉同類事例,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作者的觀點,然

后從理論上加以說明。再論證“死于安樂”,高度概括歷史上大量安樂 亡國的事實加以說明。論證“生于憂患”是全文的重點。

8.提問: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本文列舉了六個歷史人物的事跡,用排比句式,每一

個歷史人物的事跡只用一句話概括,這樣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四、總結

1.詞性活用:

苦、勞、餓、空乏、亂、動、忍都是形容詞或動詞的使動用法,翻譯時,

要譯成“使……” 2一詞多義:

國防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國家 國恒亡。

不順 行拂亂其所為。

同“弼”,輔弼 入則無法家拂士 3.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橫”,梗塞,指不順 衡于慮

拂同“弼”,輔弼 入則無法家佛士

4.虛詞。

從舜發于畎畝之中

給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 而死于安樂也

憑 以天下之所順

用來 所以動心忍性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

三、四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文言文中有一些形容詞或動詞的使動用法,一般可譯為“使

(讓,把)”+賓語+動詞(形容詞)請照下面例子翻譯下列加點的詞。

例:必先苦其心志。

譯:使他的內心痛苦。

1.勞其筋骨。

譯:

2.餓其體膚。

譯:_

3.空乏其身。

譯:_ 4.行拂亂其所為。

譯:_

5.所以動心忍性。

譯:_

(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翻譯最準確的一項是()

A.在憂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樂中死去。

B.出生在憂傷和病痛的時候,卻死在安樂幸福之中。

C.生存在憂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樂之中。

D.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享受安樂使人萎靡死亡。

附譯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

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

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

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

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墻并不是不高啊,護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并不是不精

良,糧食供給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

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

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

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

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

都會歸順地。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

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

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

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

苦,筋骨勞累,體膚俄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

業,(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

干。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后才能有

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

現出來,然后才能為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

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孟子二章賞析范文第5篇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睹献印芬粫谒纬瘯r被朱熹列為《四書》之一,成為儒家經典。孟子思想在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學習本文字句的同時,對孟子的思想體系略作剖析,這有助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遏~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議論。其論證方法,學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觀點的語句和他常用的術語加以分析,講深講透,并以此來剖析他的“舍生取義”的思想,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朗讀,使學生加深體會文章的內容和文章的氣勢,從而體現孟子善于論辯的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簡介孟子,導入新課

孟子(約前372一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于子思(孔子之孫)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師,也是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強調“民貴君輕”、省刑薄賦,對人民作一定的讓步。其目的雖在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但在當時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他提出“性善”論,肯定人性生來是善的,但也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主張社會分工,卻由此導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論點。他的哲學體系屬于主觀唯心主義,過分強調人的主觀精神作用,斷言“萬物皆備于我”,對后來宋代儒學影響很深。

孟子為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曾游說齊、魏、滕、宋等國。當時各國諸侯正以攻伐爭霸為賢,視孟子的“行仁政”學說為,脫離實際,因而不予采納。孟子退而講學著述,其言行的記載,保存在《孟子》一書中。

《孟子》現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兩個或三個字作為篇名。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成為儒家學者初學必讀的書籍。

《孟子》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著。其文氣勢磅礴,感情洋溢,邏輯嚴密,又長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的發展影響很大。

二、初讀課文,把握關鍵詞句,疏通文意

1.請一位同學誦讀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在聆聽的過程中注意發現讀音、句讀的差錯,標記出來以便糾正。估計要正音、正句讀的如下:

(1)正音(下面這些注音系課文注釋以外的正音):

①不為茍得也(讀wéi,動詞,做,干。)

②所惡(瀆Wù,動詞,厭惡)

③為宮室之美(讀wèi,介詞,為了)

(2)正句讀: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④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體同學朗讀課文一遍。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解初步感知課文,標記出有障礙的字、詞、句。

(1)虛詞:

所使如使則而弗于為之非獨

(2)實詞:

欲茍喪蹴屑加已謂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難句點撥:

①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譯:采用某種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卻不采用它。

②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譯:采用某種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難,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譯:由此可見,人們所想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義”),人們所厭惡的東西,

有比死更厲害的(“不義”)。

④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這顆心(辨別“義’’與“不義”,并保持它),人人都有這顆心

(孟子認為人生下來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遠不失去它罷了。

⑤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譯:(輕蔑地)呼喝著給他(吃),過路的人不(轉載自第一范文網http://,請保留此標記。)會接受;用腳踢著給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當于“地”或“著”。)

⑥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一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譯:先前有的人寧可讓身體死去而不接受的東西,現在為了能夠享受美好的宮室而

去接受了。

⑧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這就叫做失去了本來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學生口頭翻譯全文,教師巡視答疑。

三、布置作業

1.朗讀《魚我所欲也》,背誦第一段。

2.在作業本上翻譯第二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再讀課文,分析討論文章思路

1.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怎樣提出來的?為什么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后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人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舍生取義”的論點后,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茍得,惡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存而不喪失。接著舉例說明,人即使在饑餓時仍有羞惡之心,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轉,“鄉為身死而不受”,現在“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又是為了什么呢?難道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先前為了“義”可以“舍生”,現在卻為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為不是應該停止嗎?

總之,這段文章是說,能做到“舍生取義”是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鐘”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為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二、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三、引導學生討論本文的論證方法。

明確:1.用類比論證法提出論點。文章一開頭,就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著,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

2.

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顯出兩類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則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設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兩種不同的態度作對比,然后得出結論,使讀者心悅誠服

四、討論:《魚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內容上有何進步性、局限性?

《魚我所欲也》的論點是“舍生取義”。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壞事來。他表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貪圖享受、為利忘義的人。這種思想顯然有它的進步性。當然,孟子在文中闡發了唯心主義的性善說,說什么羞惡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不合事實的。此類糟粕,應予剔除。

五、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教學目標

1.理解詞語舉、空乏、拂、所以、曾益、恒過、作、征、喻、恒的含義。

2.學習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手法的表達效果。

3.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重點

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難點

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大家都熟悉“臥薪嘗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于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后,沉溺于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 走近作者—孟子與《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戰國時思想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國人。孟子受業于孔子孫子子思的門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認為他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稱,并尊其為“亞圣”。 孟子主張“仁政”,提出了“民為貴,君為輕”的思想。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為孟子和弟子以及再傳弟子所著,現存7篇。書中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論語》合為“四書”。

活動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學生齊讀課文。

3.請同學們對照注釋,調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識,也可以查閱工具書,疏通文意。小組交流,討論,解答翻譯中的疑難問題。

4.請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的字并翻譯句子:

①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②所以動心忍性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活動二:研習課文

①設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論證的?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要求學生討論,師引導明確。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作者從個人、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煉而終于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的觀點。從兩方面說明人要有所作為,成就大業,就必須在生活、思想、行為等方面經受一番艱難甚至痛苦的磨煉。接著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論點。

②設問:這篇文章在論證方法上有什么特點?要求學生討論交流,師引導明確。

這篇短論采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如把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類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羅列,如把成就偉人與國家滅亡對比,如先分析論證,后歸納觀點等等。

活動三:拓展延伸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你知道有哪些名句與此意思相同?請列出兩句。

(2)哪些事例可以證明這一道理?請列舉幾例。

布置作業:

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在物質生活日漸豐裕的今天,該如何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意。

2. 反復誦讀,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3. 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并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2. 正確認識“生于憂患”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

1. 誦讀法 2. 講授點撥 3. 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復習

學生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激趣導入

——科學家拿著兩只青蛙,把青蛙王子放進正在加熱的溫水中,而青蛙孫子放進了已沸騰的水中,結果? ——王子死了,孫子卻逃走了。 ——這樣的實驗結果證明?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板書)

二、 初讀課文,掃除朗讀障礙。

1、 學生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

2、 學生讀后匯報朗讀時應注意的字音。 舜(shùn) 畎(quǎn) 說(yuè) 鬲(gé) 敖(áo) 奚(xī) 弗(fú)|(bì) 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橫”,梗塞。 弗(bì):通“弼”,輔佐。

3、 教師播放范讀磁帶,提示學生注意聽,動筆畫出停頓標出重音。

4、 點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點評。

5、 全班大聲齊讀。

三、 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1、 小組合作,結合注釋和工具書,邊讀邊譯。(注意:記下不懂問題。)

2、 匯報,提出不懂之處,全班解答。教師同時引導學生歸納文言知識。 (1) 通假字(略) (2) 被動句:(發,舉)

(3) 狀語后置:于(從|在|給|不譯)+ (介詞短語) (4) 使動用法:苦、勞、餓、空乏、亂、動、忍、生、死 (5) 名詞作動詞:過 (6) 動詞作名詞:入、內

(7) 一詞多義:發、于、弗、而、亡 (8) 古今異義詞:所以、喻、然后

四、 品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

1、 文章開頭列舉了六個人物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開始地位低微,經歷磨難后得到重用。

2、 成就一個人才要經歷哪些磨難?

——(故天將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客觀因素。人恒過然后能改,„„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主觀因素。)

3、 歸納:擺事實講道理,從個別推出一般,個人生于憂患。(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4、 我們還認識誰是“生于憂患”? ——司馬遷,孫武,毛澤東,鄧小平„„

5、 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6、 歸納:反面論證,國家“死于安樂”。個人“生于憂患”,反面論證,形成

正反對比論證。

7、 歷史上有這樣的國家嗎? ——(清朝)

8、結論:“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9、忍不住想讀課文的同學站起來朗讀,讀出氣勢。

五、升華主題,暢談啟示。 ——在逆境中磨練自己 ——居安思危

——關心國家,肩負社會責任,要有憂患意識 „„

六、 欣賞文章寫法,指導寫作。 ——文章應講究邏輯,推理層層深入

——論文可用舉例論證,可用道理論證,可用對比論證

——學習孟子善用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特點,使語言有氣勢,文章富有說服力 „„

七、 作業布置

1、 背誦課文

2、 搜集文中六個人物的相關資料,下節課展示。 板書設計: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孟子》

六個人物的事例(舉例論證)—— 個人生于憂患(正面論證)

國家死于安樂(反面論證)

孟子二章賞析范文第6篇

富貴不能淫

【重點詞解釋】

1.豈不誠大丈夫哉 豈:難道。 誠:真正、確實。

2.安居而天下熄 安居:安靜。 熄:指戰爭停息,天下太平。

3.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禮。 4.父命之 命:教導、訓誨。 5.子未學禮乎

子:你。

6.以順為正者 正:準則,標準。 7.得志 得:實現 8.與民由之 由:遵循。 之:代志向。 9.獨行其道 行: 固守。 道:原則,行為準則。

10.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是:這。 焉:怎么,哪里。 11.威武:威脅暴力。 【詞類活用】

1.富貴不能淫 淫:惑亂,迷惑。這里是使動用法。 2.貧賤不能移 移:改變,動搖。這里是使動用法。 3.威武不能屈 屈:屈服。這里是使動用法。 【通假字】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一詞多義】

1.居天下之廣居 居 :居住。 居 :住所。 2.戒 (1)戒之曰 戒【重點句子翻譯】

1.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

【譯文:景春說:“公孫衍和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 2.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譯文: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 3.戒之曰:‘往之女家,畢敬畢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譯文:告誡她說:‘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p>

4.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譯文:至于大丈夫,則應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走著天下最光明的大道“義”?!?5.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譯文:得志的時候,便與老百姓一同前進;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使我驕奢淫逸,貧賤不能使我改移節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①:①

告誡。 (2)必敬必戒 戒

②:

謹慎。 【重點問題探究】 1.結構、內容:

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標準。 第二段:孟子反駁并提出自己關于大丈夫的標準。 總結起來比較重要的內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處世態度):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問題探究: (1)“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和“此之謂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文中哪句話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意思相同? 【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p>

(3)景春認定公孫衍與張儀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4)請簡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像公孫衍與張儀那樣,位高權重,令人望而生畏的當權者?!?(5)你怎樣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貧,威”這一大丈夫的標準?

【富貴的時候不能被其迷惑,貧賤不能使其改變自己的道德修養,威逼利誘不能使其屈服。這樣才叫大丈夫。無論境遇如何,都不能改變個人的操守,一個人要有自己的處世態度與原則,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更應時刻注意?!?/p>

(6)對于孟子提出的“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這一主張你有怎樣的認識?

【得志時與百姓同行,不得志時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即得志時要心懷百姓為民做主,做一個好官。不得志則要加強自我修養,決不能在道德修養上放低要求,力爭做個好人?!?(7)孟子是怎樣來談論“大丈夫之道”的?

【既要有行“居天,立天,行天”又要有志“得志,不得志”,還必須保持“富,貧,威”的操守。這樣才能稱之為大丈夫?!?/p>

(8)請對比分析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與“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為無原則的順從(幼從父,嫁從夫,夫死從子),如張儀等人,無原則的順從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則表示為“富,貧,威”是對仁義禮的堅守,正如儒家倡導的那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p>

(9)請對比分析孟子所說的“妾婦之道”與“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為無原則的順從(幼從父,嫁從夫,夫死從子),如張儀等人,無原則的順從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則表示為“富,貧,威”是對仁義禮的堅守,正如儒家倡導的那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p>

上一篇:南方地區教案范文下一篇:拼車搭車協議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