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廣州市會展業發展研究范文

2023-10-08

廣州市會展業發展研究范文第1篇

摘 要:隨著國內外會展業的競爭加劇,實施品牌戰略成為城市會展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剖析城市會展業品牌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上海會展業品牌建設的現狀,進而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期為上海建立完善的會展品牌體系和提高會展業的國際競爭力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上海,城市會展業,會展業品牌,品牌戰略型

會展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城市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隨著國內外會展業的競爭加劇和城市經營等新理念的提出,北京、上海、廣州、大連等城市都開始重視會展產業形象和品牌展覽會的打造。作為中國會展經濟的龍頭,上海在實施品牌戰略上也應走在全國前列,但目前上海在對城市會展業品牌內涵的認識、品牌展覽會(會議、節慶活動)培育、行業管理等方面還存在明顯的缺陷,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不強。如何建立完善的城市會展業品牌體系,尤其是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會展項目,是上海會展業新一輪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這正是實踐的意義之所在。

一、城市會展業品牌的內涵

擁有一批品牌會展項目是一個會展公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也是一個城市發展會展業和提升會展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基礎。但必須指出的是,對于單個城市而言,會展業品牌發展戰略遠不止培育品牌會議和展覽會這么簡單,它還體現在會展公司、會展業的綜合接待能力、會展行業管理水平、會展教育等諸多方面。從這個角度出發,城市會展業品牌至少包括8大方面的內容,如圖1所示:

二、上海會展業品牌建設的現狀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上海會展業具有了一定的產業規模,2006年上海共舉辦475個國際會議,其中,參會者在500人以上的大型會議有46個,海外與會者達到2.9萬人;舉辦295個國際展覽會,總展出面積達到433萬平方米,尤為可喜的是在品牌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其直接表現是舉辦了99上海財富論壇、APEC會議等幾十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會議和涌現出了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等一批品牌展覽會。然而,從整體上來看,上海會展業還存在許多明顯的不足,特別是在以下幾個關鍵問題上亟待改進:

(一)城市會展業整體促銷不夠

由于資金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會展目的地營銷系統,有效的會展業整體促銷機制也未建立起來,整體推廣活動基本沒有啟動。2001年,上海市旅游事業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為國際大會和會議協會(ICCA)的一員,使上海在爭取承辦國際性會議方面又多了一條促銷渠道,而且迄今為止旅游委先后聘請了24位在各個領域內頗有建樹的專家學者擔任會議大使,但這些舉措還沒有在吸引國際會議上取得明顯的成效,關于具體的操作方式也有待進一步探討。2002年4月,上海按照高標準組建了會展行業協會,但通過該協會五年多來的工作業績可以看出,目前協會的行業統計、展會評估和整體促銷等職能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二)國際化展覽公司剛剛起步

目前,上海的辦展中堅力量主要有4類公司,一類是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如上海市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外經貿商務展覽有限公司等;第二類是中外合資展覽公司,如上海萬耀企龍展覽公司等;第三類是慕尼黑博覽集團等國外展覽巨頭的全資子公司;還有一類是民營展覽公司??偟膩碚f,上海本土還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展覽公司,展覽公司的國際競爭力不強,尤其是缺少能夠在境外獨立辦展的公司。但值得欣慰的是,上海市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等少數公司已經在廣大參展商和行業買家心目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正在品牌擴張、資本運作、戰略管理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初步邁出了國際化的步伐。

(三)會展場館經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上海會展場館的整體經營狀況在全國是最好的。例如,2005年,上海七大會展場館的年平均出租率為36%,其中,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共承接67個展覽會,出租率達到62.4%;上海國際展覽中心共舉辦52個展覽會,出租率為48%,而全國會展場館的平均出租率只有30%左右。但從會展產業的構成體系和發展態勢來看,上海會展場館的經營與管理水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在綜合收益中,場地租賃所占的比例太高,大多數場館還沒有形成結構科學的業務體系;場館的經營與管理成本較高,科技在場館經營管理中的運用程度較低;一站式服務等概念還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場館的經營與管理缺乏文化性。

(四)國際會議數量亟待增加

從99財富論壇到今天,上海已成功舉辦或接待APEC會議、世界扶貧大會、世界港口大會等100多次有國際影響力的會議。但相對上海優越的區位條件、豐富的會議設施、完善的商業服務等資源而言,國際會議的數量明顯偏少。而與此同時,城市之間的會議市場競爭正在日益加劇,新加坡、香港等亞洲城市多次被國際大會和會議協會(ICCA)等國際組織評為“亞洲最佳會議城市”等稱號。因此,上海亟需大力宣傳和提升自身的國際會議目的地形象,并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以吸引更多有影響的大型國際會議。

(五)名牌展覽會相對缺乏

為實現打造世界會展中心城市的目標,上海除了要在國際會議和展覽會的數量上有新的突破外,更重要的是應擁有一批自己的大型品牌展。然而,目前上海每年舉辦的國際性展會在數量上與德國相當,在專業化程度、服務質量和效益上差距卻較大。近幾年,上海每年舉辦近400個展覽會,但截止2007年12月底,在上海舉辦的得到國際展覽業聯盟(UH)認證的展覽會只有18個(香港有23個,新加坡有17個),展覽會的專業化程度和美譽度還亟待提高。而且,本地的許多國內展覽公司主辦的品牌展覽會在參展商和專業觀眾服務的類型及質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上海會展業品牌發展的戰略思考

從圖1可以看出,城市會展業品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重點培育名牌會議和展覽會。然而建立完善的城市會展業品牌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提升會展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上海就必須實現會展行業內各種品牌之間的良性互動發展。這需要政府、企業和相關利益主體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和協會層面

1 理順會展行業管理體制 建立科學的行業管理體制是推動上海會展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筆者認為,無論是從國際慣例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具體操作的需要來分析,在會展行業管理機制上,上海應采用具有前瞻性的模式:成立會議旅游局,或者在現有的上海市旅游事業管理委員會下設會議處,將會議活動納入旅游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將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改名為“上海市展覽行業協會”,對展覽業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和促銷,當前協會最主要的兩項工作是推進展會評估和組織職業培訓。

2 不斷改善會展產業發展的軟環境

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上海會展產業發展的軟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其工作重點有:認真貫徹執行《上海展覽業管理辦法》,保證展覽市場更加健康、有序;大力推進展會評估、行業統計等工作,使上海會展業的市場信息交流更加暢通,會展項目質量更高;切實加強展覽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保障參展商和展會組織者的合法權益;積極推動場館的一站式服務;有重點地扶持會展專業教育和在職培訓,并形成完善的職業認證培訓體系,切實提高上海市會展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3 吸引高層次的國際會議

對于城市而言,打造會議品牌有兩層涵義,一是策劃和吸引更多數量、更高層次的國際會議,二是努力提高城市的會議和旅游綜合接待能力。事實上,一次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型國際會議也能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最典型的例子要數海南的亞洲博鰲論壇。為吸引國際會議組織者把更多的會議放在上海來舉辦,上??梢詮膬蓚€方面去努力:

一方面,整合旅游、文化、商務等多方面的資源,開展目的地整體促銷,提升上海的國際會議目的地形象;另一方面,制定一系列優惠措施,以吸引更多的國際會議組織者把會議放到上海來舉辦。在這方面可以借鑒新加坡、神戶等城市的成功經驗。例如,為了以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會議主辦者和參加者,神戶推出一項名為“Meet in Kobe 21st Century”的國際會議促進計劃,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二)企業層面

1 提高會展場館的經營管理水平

2010年世博會結束和新國際博覽中心全部建成后,全市會展場館的可展出總面積將超過60萬m2,場館面積將不是問題。在經歷了新一輪的擴建和翻新后,上海所有會展場館的工作重點都應轉到切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上來,可以努力的方向有:拓展場館的業務范圍,如形成“以場地租賃為主體,以會議策劃與接待、展覽工程設計裝修、廣告、物業管理、信息咨詢等多項業務為補充”的多元業務體系,增加綜合收益;擴展展覽場地的用途,提高場館的平均出租率;加強法規建設,促進場館的規范操作,并推出“一站式”服務(One—stop service),提高上海會展場館的整體服務水平等。

2 促進展覽公司的國際化

要提高上海會展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展會品牌和公司品牌的互動發展,上海就必須大力推動本土展覽公司的國際化。筆者認為,政府應重點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展覽公司通過上市、并購等資本運作手段,組建展覽集團公司;充分發揮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的優勢和影響力,傾心打造上海本土第一個跨國展覽公司;制定相關政策,為中外合資展覽公司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并支持上海的展覽公司到國外辦展。

在國際化進程中,絕大部分工作要靠展覽公司自身來完成。上海有條件的本土展覽公司應該學習國際展覽巨頭的戰略思維:廣開思路,積極培育品牌展覽會;通過合作、代理等多種方式,建設完善的營銷網絡;運用上市、并購等資本運作手段,擴大業務范圍,迅速增強公司實力;積極邁出出國辦展的步伐,努力實現全球擴張。

3 積極培育名牌展覽會

目前,上海的名牌展覽會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政府主導型展覽會,如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等;第二種由展覽公司主(承)辦,如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等;第三種是國外展覽公司移植而來的展覽會,如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移植到中國來的Bauma(國際建筑機械和設備、建材機械及建筑車輛博覽會)、ISPO(國際體育用品及運動時裝博覽會)等。

廣州市會展業發展研究范文第2篇

因此,無論是考慮行業態勢或環境制約的需要,在會展產業集群得到發展的同時,一個新的趨勢應運而生,那就是通過重塑會展產業生態系統,優化產業內部的資源配置,打造會展產業集群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一、研究設計

本文在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情況下,以產業集群為基礎,結合會展循環經濟閉環生態圈、循環經濟理念與原則等,構建出出包含4項一級指標、9項二級指標、32項三級指標的循環經濟視角下會展產業集群發展評價表。

以廣州為核心的珠三角會展產業集群憑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貿易環境培育了眾多知名展會,可以說穗深莞成為了中國南部地區最具發展活力的會展經濟帶。因此本文選擇廣州、深圳、東莞三市為研究對象,基于改進的TOPSIS法的評價模型對廣深莞的會展產業集群循環經濟發展進行比較研究。

為了更好的給數據進行分檔評價,需要構造出虛擬評價方案協同廣州、深圳、東莞一同參與到TOPSIS分析當中,計算出七個虛擬評價方案與發展評價區間之間的相對接近度,最后計算出的廣州、深圳、東莞的相對接近度,根據其落入哪一個區間,判斷出其循環經濟視角下會展產業集群發展的評價層級。

二、結果與分析

各層面會展產業集群評價結果及穗深莞三地所屬評價層級如表1所示。集群結構層面,廣深莞均位于稍好層級,且廣州優于深圳優于東莞;集群基礎層面,廣深位于稍好層級,東莞位于一般層級,說明廣深在設施、設備、服務這些基本要素以及環境要素方面的表現優于東莞。集群企業層面,廣深位于稍好層級,東莞位于一般層級,且深圳優于廣州;集群市場層面,廣深莞都位于稍好層級,廣州得分最高,說明廣州的會展產業集群能更好的接受發展循環經濟這一未來趨勢。

三、發展建議

(一)集群結構層面的發展建議

1.集群內部的生態化協作

會展產業一直以來都是關聯性極強的產業,但這種集聚更多只是地理上的靠近及低層次的合作,缺少了涉及運營各環節如何發展循環經濟的深層次交流。因此有意識地加強會展企業之間在信息交流、技術研發、運營管理、調研培訓等方面的協作,能夠使會展內部企業達到各類資源流、信息流、技術流、人力流的生態化配置。

2.集群內部的活力型競爭

沒有競爭的產業集群是失去活力的死水,沒有競爭的會展集群產品和服務同質化現象嚴重,同題材展會扎堆、同類型中小會展企業知名度不高。因此加強會展產業集群內部的競爭,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合并中小企業,扶持效率高、題材新、運營模式生態化的企業,合力打造知名會展品牌。

(二)集群基礎層面的發展建議

1.硬件設施的改進升級

硬件設施是集群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會展產業集群來說,最重要的硬件設施就是展覽場館。因此,在場館建設方面必須踐行循環經濟的理念,包括使用綠色環保的建材和節能的設施設備;營造綠色生態、環境良好的餐飲環境;建設生態廁所;無紙化辦公;使用電動代步工具;營造空氣質量良好、無噪音污染的內部空間;減少空置場館和閑置設備,提高場館使用率等。

2.提高集群內部資源利用率

良好的循環經濟集群基礎,包括與集群發展息息相關的物質資源、人才供給、基礎設施等要素,而在循環經濟的視角下,要素資源的量不再是唯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更有效率的使用要素資源。循環經濟視角下會展產業集群發展,需要考慮如何在會展集群內部產生、轉移、消化過剩的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促進物質在會展生態系統內部的重復、循環利用,達到集群內部的復合生態化

(三)集群企業層面的發展建議

1.提高集群企業的生態效益

會展產業集群要發展循環經濟首先要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達到生態上的親和力,。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將循環經濟的3R(Reduce、Reuse、Recycle)理論運用到展會舉辦的過程中,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資源回收率。

2.提高集群企業的經濟效益

會展產業集群要發展循環經濟的一個難題是環保成本太高,因此要想辦法降低環保成本,增加經濟收入。一是提高會展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通過技術的進步來使得運營各環節更加順暢,實現經濟增長朝著創新驅動方式上轉變;二是對堅持循環發展理念的企業給予的物質及精神上的獎勵,包括優先選取展位、給予更好的宣傳平臺等。

3.提高集群企業的社會效益

會展產業集群發展循環經濟方面的行業引導和政策扶持等方面仍有待加強。政府要從政策導向方面入手,頒布相應的降低能耗、循環發展的政策;行業協會需要盡快出臺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標準、制定發展目標以及相關的配套基礎、開展會展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相關培訓,組織經驗交流、推廣技術產品。

(四)集群市場層面的發展建議

客戶的消費觀念會影響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從而影響到產業集群未來的發展趨勢,對于參展商來說,要向客戶普及綠色展裝的好處,促使他們在選擇展裝設計時更傾向于使用環保材料和標準零部件的綠色設計理念。當客戶接受了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后,這種模式就將成為潮流,客戶的力量最終會促進會展產業鏈朝著循環經濟方向的優化升級。

摘要:近年來隨著會展業迅猛發展,會展產業集群現象較為明顯。但在會展產業蓬勃發展的表象之下,存在著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的隱患,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會展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在此背景下,從循環經濟視角出發構建會展產業集群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基于改進的TOPSIS法的評價模型對廣深莞三市的會展產業集群發展情況做評價,最后根據評價結果從集群結構、集群基礎、集群企業、集群市場四大層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循環經濟,會展產業集群,評價指標

參考文獻

[1] 張宏遠,孫明貴,王春明.基于循環經濟的會展開發模式分析[N].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29(1)

[2] 栢豪,蔡禮彬.低碳會展及其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5(3)

廣州市會展業發展研究范文第3篇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會展業已發展成為新興的現代服務貿易型產業,成為衡量一個城市國際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2004年全世界大型會展總數超過15萬個,其中國際會議約7萬多個,國際展覽超過8萬個,全球會展業直接經濟收益高達2800億美元,為世界經濟帶來的增長總額超過25000億美元。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會展業在各城市發展迅速,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中西部”五個會展經濟產業帶。環渤海會展經濟帶——以北京為中心,以天津等城市為重點,其會展業發展早、規模大、數量多,專業化、國際化程度高,門類齊全,知名品牌展會集中,輻射廣。長三角會展經濟帶——以上海為中心,以南京、杭州等城市為依托的會展產業帶已經形成。該產業帶起點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規劃布局合理、貿易色彩濃厚,受區位優勢、產業結構影響大,發展潛力巨大。珠三角會展經濟帶——以廣州為中心,以廣交會為助推器,以深圳等會展城市群,形成了國際化和現代化程度高、會展產業結構特色突出、會展地域及產業分布密集的會展經濟帶。東北會展經濟帶——以大連為中心,以沈陽、長春等城市為重點的會展經濟帶,依托東北工業基地的產業優勢及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形成了長春的汽博會、沈陽的制博會、大連的服裝展等品牌展會。中西部會展經濟帶——以成都為中心,以鄭州、重慶等城市為重點的會展經濟帶,通過不斷發展,現已形成了成都的西部國際博覽會、重慶的高交會、鄭州的全國商品交易會等品牌展會。

隨著經濟快速增長,中國內地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展覽市場。到2006年末,中國共擁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各類會展中心和展覽場館170家,可用于展覽的總面積達536.58萬平方米,其中近三分之二為室內展館,三分之一為室外展館。展覽總面積已居世界前列。

從以上資料得知,會展業隨著經濟的發展也會不斷發展,而中國經濟在不斷發展,對于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使會展擁有廣闊的前景。

而會展和酒店是相互影響的,會展需要酒店業的支撐,酒店業也要會展給他帶來的客源,這兩個行業是相互發展。一個城市會展業的發達會帶動酒店業的發展,而酒店業的發展能給會展業的發展給與強有力的支持。

會展具有人流量大的特征,這為當地酒店業提供豐富的客源基礎。隨著會展業水平的不斷向前和提升,參加會議和展覽的人數正不斷增加。從而為酒店提供了豐富的客源。例如國內著名的廣州交易會就曾云集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10多萬人。這為酒店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其次,收益方面。據專家預算,展覽業對一國經濟發展的直接帶動系數為1比5,間接帶動系數達到1比9。例如1999《財富論壇》在上海召開期間,就使當地酒店增收至百萬美元。上海世博會讓整個世界的眼球都注視著上海,上海世博會總共有7000多萬人前去參觀,而這些人都將住在上海市的酒店,其對促進上海的酒店業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作用。會展期間參展人員及相關人員在舉辦地的住宿、餐飲、娛樂等都為酒店帶來收益。

會展會在一個城市產生一個商務圈,在這個商務圈內,具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酒店為會展發展提供驅動力,而會展的驅動下,目的地酒店業競爭日趨激烈,新的統一行業標準建立,服務體系日臻完善,優質的服務規模體系逐步形成。會展中大量信息流的集聚為酒店業帶去了新的思想和理念,國際化信息的引入促使酒店業不斷進步與發展,并與世界先進水平與標準接軌;其次,是文化的交流。酒店是一地與外界進行信息文化交流的場所,在展會過程中,大量外來人員的涌入刺激了當地文化與外界的碰撞。從而對會展發展理念有新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廣州市會展業發展研究范文第4篇

互聯網金融實際就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 實現信息中介、支付、先進融通等業務交易的新型金融模式。目前, 阿里金融、人人貸、第三方支付等功能收到了廣大人民的青睞, 在簡化了交易過程的同時, 還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交易理念、方式。但是, 在互聯網金融企業發展的過程中, 不僅存在很多優勢, 也面臨著的很多風險, 所以需要企業的管理人員加以重視, 將其自身所存在的風險, 為用戶提供更加穩定、安全的交易環境。

2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和影響

就傳統金融企業而言, 其主要經營存款、結算、貸款等傳統的業務活動, 所以其需要互聯網的背景下, 積極調整當前的運營模式, 應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沖擊與影響。具體來說, 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 可以為用戶提供便捷運作方式、交易方式, 符合當代人們快節奏的生活趨勢。但實際上,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普及, 如果限制移動支付的發展, 就會嚴重影響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發展。在這一情況下, 傳統金融則能夠憑借自身所固有的特點, 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服務。

從另一角度分析, 雖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給傳統的金融企業帶來了沖擊, 但是也是一場“升級”的發展機遇。在長期的發展、經營中, 我國傳統的金融企業基本上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系統的管理與運營體系, 同時還包括法律法規、監管機制等, 為其發展奠定了基礎。所以, 在互聯網金融日漸普及的背景下, 并不能忽視傳統金融企業的優勢。換言之, 受互聯網技術的影響, 傳統金融企業需要正視當前存在機遇、挑戰, 積極借鑒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經驗, 并對自身的業務模式進行調整, 促進自身穩定發展。

3 互聯網金融企業較傳統企業發展的優勢

根據上文的內容能夠發現, 互聯網金融企業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實現相關的業務交易, 所以與傳統的金融企業相比, 其自身具有顯著的優勢, 具體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1) 參與方式方面?;ヂ摼W金融企業利用搜索引擎、社交網絡、云計算、移動支付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方式, 能夠使供、需雙方直接進行交易, 即不需要通過交易所、券商、銀行等中介, 這樣的方式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傳統金融企業特定的價值, 還為更多的參與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交易體驗, 使得金融成為自主選擇性高、人人參與的開放形式。

(2) 成本方面。在互聯網普及之前, 無法對個人的信用價值進行深入的挖掘, 而在當前互聯網金融時代中, 企業能夠根據交易信息、交易額度、信用數據等對客戶的信用價值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降低了傳統交易中信息的不對稱性?;谒阉骷夹g、電子數據庫等, 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管理者能夠將客戶的信用信息掌握在指尖, 減少金融交易的風險, 從而減少企業的成本支出。

(3) 覆蓋范圍方面。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中, 客戶能夠在根本上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 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搜索所需的金融資源, 這樣的服務更加便捷, 所以其所有用的客戶基礎較為廣泛。同時, 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客戶基本以小微型的企業為主, 彌補了傳統金融企業的不足, 進一步優化了資源配置, 能夠有效解決小微型企業對資金的需求, 所以其覆蓋面更加廣闊。

4 互聯網金融企業所面臨的機遇與風險

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機遇而言, 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1) 潛力大。憑借互聯網發展的優勢, 互聯網金融已經對傳統金融業務進行了“圍攻”, 使其同樣具備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同時, 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 還沖擊了傳統金融企業轉賬、匯款業務, 加之螞蟻借唄等貸款業務的出現, 使得互聯網金融企業具備很大的優勢。 (2) 社會效益大。在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影響下, 企業與用戶能夠通過互聯網發布供需, 同時可以快速實現資金配置, 基于這一基礎提高了金融交易的透明度, 所以效率更高、社會效益更大, 并為交易雙方提供了更加平等的交易機會。

然而, 由于互聯網金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并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 加之互聯網自身的特點, 使得其面臨著很多風險, 主要包括: (1) 安全風險。主要是因為當前的網絡環境存在較多的潛在風險, 如黑客攻擊、木馬病毒、釣魚網站等, 很可能會導致用戶信息的泄露而造成經濟損失。 (2) 經營風險。由于缺乏經驗與管理政策等, 互聯網金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在這一過程中很可能就會觸碰法律底線, 威脅企業經營的安全。

5 結語

綜上所述,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給我國的傳統金融帶來了嚴重的沖擊與影響, 促使進行創新。以此為基礎, 在當前的經濟市場中互聯網金融比傳統的金融企業更具優勢, 如交易便利、信息對稱等, 然而在由于互聯網自身的特點, 使得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具備發展機遇的同時, 也面對著很多風險。所以, 企業需要加大重視力度, 充分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消除用戶的顧慮, 進而促進自身穩定發展。

摘要: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 杭州市的互聯網金融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诖? 本文具體闡述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和影響, 分析互聯網金融企業較傳統企業發展的優勢, 同時探究互聯網金融企業所面臨的機遇與風險, 旨在加深對互聯網金融的了解, 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發展互聯網金融, 同時帶動傳統企業的發展, 推動經濟市場向更加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不斷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企業,傳統企業,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 陸岷峰, 吳建平.互聯網金融契合普惠金融發展研究——基于長尾理論指導下的視角分析[J].西部金融, 2016 (11) .

廣州市會展業發展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深圳會展業依托深圳的區位交通、市場、產業和旅游等優勢,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目前會展規模已位居全國第四位。本文通過對深圳會展業進行SWOT分析,在此基礎上得出深圳會展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硬件不足、缺乏會展專業人才和宣傳推介不足等問題,以及全國各會展城市的挑戰。隨著國際會展業重心加速向中國傾斜以及深圳市政府對會展業的大力扶持,深圳會展業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深圳會展業應在展館建設、創建品牌會展、會展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和會展行業協會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in location, market, industry and tourism, Shenzhe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been ranked fourth in china ov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Herein we use the SWOT method to analyze Shenzhe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conclude that there exists many disadvantages such as exhibition hall limitation, related professional shortage and lack of publicity as well as the threat from other cities. As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transfer to china gradually and Shenzhen government expands the support to t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Shenzhen should seize the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propel the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exhibition hall construction, exhibition brand establishment,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and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supervision. 【關鍵詞】:深圳;會展業;展館;SWOT分析

【Keywords】:Shenzhen; MICE; exhibition hall; SWOT analysis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會展業作為新興的現代服務貿易型產業,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國際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有著城市“助推器”的會展業因其強大的經濟關聯效應和經濟帶動效應,為促進城市產業升級,提升城市形象發揮了積極作用,因此國內很多城市都將會展業的發展作為助推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城市間會展業的競爭日趨激烈。

一、全國及深圳的會展業發展現狀

(一)全國會展業的發展狀況

據統計,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會展業從無到有,年均保持20%以上速度增長,成為國民經濟發展新助推器。2013年,中國展覽市場總量延續上升趨勢,增長率超過10%,2013年全國舉辦經貿類展會2363個,比2012年增長15%,展覽總面積7015,比2012年增長16%。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全國室內可租用面積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且舉辦2個以上經貿類展覽會的展館共有132個,中國內地已獲得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的國際化專業展覽會58個,居世界第四位。2013年我國會展業的直接產值超過4000億人民幣,實現社會就業超過2200萬人次。

近幾年,中國的會展業發展迅速,一些大型的國際會議開始逐漸選擇中國,2012年國際展覽協會(UFI)2012年亞洲研討會在深圳開幕,這是UFI亞洲研討會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辦。2013年國際大會與會議協會第52屆年會在上海舉辦,2014年北京將承辦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APEC)非正式會議。國內城市不斷承接高端國際會議,城市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我國會展業的地域分布較為集中。上海、北京、廣州作為會展中心城市優勢明顯,無論是舉辦展覽場次還是展覽面積占全國比例高達20%以上。定位于國際會展之都的上海是國內會展城市的龍頭老大,展覽規模是北京、廣州的之和還多。除此之外,天津、成都、寧波、大連、沈陽以及深圳等城市會展業也蓬勃發展,其中中小城市如無錫、昆山、義烏、桂林等城市通過舉辦結合當地產業特色的會展而異軍突起。

(二)深圳會展業的發展狀況

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深圳以發展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會展中心城市之一。據深圳會展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會展中心共舉辦98場展會活動,展覽總面積258萬平方米,在各會展城市中,位列上海、北京和廣州之后,位列第四位。

深圳的會展業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深圳會展業的發展可以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開始于1989年深圳八卦嶺老國展中心投入使用,展場面積8800平方米,從此深圳會展業迅速發展,舉辦展覽會、交易會、博覽會等展會160多場;第二階段開始于1999年位于深圳深南大道的高交會會展中心建成,展場面積3.6萬平方米,以第一屆高交會為標志,深圳會展業進入品牌化的快速發展階段。第三階段開始于2004年深圳會展中心的建成使用,展場面積10.5萬平方米,從此深圳會展無論是品牌還是規模,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據統計,在深圳每年的展會排期中,穩定的展會多大74個,高交會、文博會、機械展、禮品展、安防展、家具展、光電博覽會等12個展會已取得了UFI認證,其中高交會已經成為國內高科技的第一展,目標打造“世界科技第一展”。文博會成為我國唯一國家級、國際化的文化產業博覽會。安博會、光博會是該行業全世界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專業展會。

二、深圳會展業的SWOT分析

(一)深圳會展業的優勢分析

1、區位優勢。深圳南接香港,東臨大亞灣,西抵珠???,北鄰東莞市和惠州市,處于珠三角的咽喉要地,是華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樞紐,是貨物和人員進出華南地區的重要陸??贞P口,對中國內陸城市具有強大的集聚功能和輻射作用,具備大陸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區位優勢。深圳毗鄰國際大都市香港,能夠得到國際最前沿的商業信息,是深圳會展業實現國際化的獨特優勢。

2、產業優勢。成功展會背后往往有雄厚的產業基礎為支撐,這已是中國會展行業的普遍現象。深圳的產業經濟發展迅速,無論是服裝、家具、珠寶、紡織、玩具等傳統產業還是互聯網、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深圳都有著非常雄厚的產業基礎,其中,電子、機械、服裝、家具、鐘表、黃金珠寶以及印刷產業已經明顯遠遠領先全國其他城市。深圳高新技術產值已經連續數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有不少傳統產品的產量居世界前列,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產基地。產業的發展無疑會拉動會展業的發展,同時會展業也會促進產業的發展,擴大深圳優勢產業的影響力,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2、市場優勢。作為國內四大一線城市“京上廣深”之一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深圳經濟發達,經濟總量位列全國第四位。深圳產業配套、市場要素齊備,上下游產業齊全,金融體系較為健全,市場經濟體系和運作機制發達完善。經濟實力是會展重要的物質基礎,深圳擁有完善的會展配套設施,交通、服務、娛樂等相關產業會帶動會展業的發展。

3、旅游優勢。有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花園城市”美譽的深圳具有濃郁的現代濱海城市特色,是中國南方有名的旅游勝地,擁有世界之窗、歡樂谷、紅樹林、民俗文化村、青青世界、華強北電子商業街等一大批著名景觀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和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場,每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數千萬游客前來旅游觀光。近些年來,深圳市不斷加強會展業和旅游業的合作,旅游業和會展業相互促進,旅游業對會展業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會展業也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

(二)深圳會展業的劣勢分析

1、硬件不足。隨著深圳會展業的日漸壯大,硬件不足的問題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問題之一。深圳會展中心僅有10.5萬平方米,面積太小已成為業界共識,以2013年第6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為例,一共有20多個國家的2700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總展位超過6000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機構、醫院買家和經銷商參會,參會人員將會展中心圍的水泄不通。據主辦方介紹,由于深圳會展中心場地限制,仍有幾百家希望參展的國內外企業無法參展,由于場地限制太大,考慮過轉移到其他城市。類似于醫博會,家具展、光博展、安博展等大型展會都收到場地面積的制約,如果不盡快建設新的展館,這些展館很可能被周邊城市展館蠶食。

2、專業會展人才短缺。目前深圳會展的從業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缺少真正掌握外語、精通展覽設計、會議組織策劃、了解國際慣例、富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員,嚴重制約著會展的組織水平和服務質量的調高。在我國會展行業處于起步階段,盡管高校設立會展的相關專業,但是我國會展人才的依然嚴重短缺,一是國內高校會展專業的招生規模較小,二是由于會展專業培養不能有效對口市場的需求,尤其是高級會展人才匱乏。

3、會展的宣傳推介不足。會展和城市形象息息相關,一個知名的會展是城市一張有力的名片,同時城市知名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會展業的健康發展。宣傳推廣對一個城市的形象和會展業十分重要,不僅能夠提升深圳會展業的整體形象,更能提升深圳整座城市的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2013年深圳市舉辦了深圳會展業的武漢推介會、美國推介會、巴西推介會,這對于推廣深圳會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又是遠遠不夠的。

(三)深圳會展業所面臨的機遇

1、深圳市政府對發展會展事業的大力支持。深圳“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發展商貿會展業,“促進會展品牌專業化、國際化”,“擴大高交會、文博會等展會國際影響力,扶持打造電子、通訊設備、珠寶、家具、服裝、游艇等專業會展品牌”。從2004年深圳市政府就出臺了《關于發展深圳會展業的意見》,提出會展業發展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指導方針和建設國際會展名城的發展目標。2005年市政府又出臺了《關于實行品牌會展排期保護的通知》,通知對深圳市16個展覽面積達2萬以上的品牌展會予以排期保護,促進了會展業的良性發展。2006年市政府出臺了《深圳市會展業及國內參展財政資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把每年對會展業的資助提升至2000萬元,2009年又將財政資助資金規模擴大到5000萬元。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制定了《深圳市品牌展會認定辦法》開展展會評定工作以加大對品牌展會的資金支持力度。又相繼頒布了《深圳會展業財政資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及補充規定來扶持會展業的發展。

2、國際會展業重心向中國轉移。會展經濟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經濟的發展帶動著會展業的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世界經濟向中國轉移,國際會展業的重心也正向中國加速轉移。在世界范圍內,會展業逐步形成了以歐洲的德國、美洲的美國和亞洲的中國“三足鼎立”的格局。作為中國經濟的核心城市之一和前沿城市,深圳的會展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四)深圳會展業所面臨的威脅

1、國內外城市的競爭。近些年,由于會展業成為各城市大力發展服務業的新寵兒,會展業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除了上海、北京和廣州等會展業大鱷外,還有重慶、成都、天津、沈陽等城市爭做中國會展業第四把交椅,各城市市政府強力支持會展業的發展,紛紛出臺新規定、加大資金投入以扶持會展業的發展,場館建設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去年剛剛投入運營的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總建筑面積達60萬平方米,室內展覽面積20萬平方米,展館規模僅次于全國最大的廣州國際會展中心;2012年在成都奠基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規劃面積不少于265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200億元人民幣,將建設成為我國中西部最大的國際會展中心;作為國家商務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項目的國家會展中心規劃總建筑面積120萬平方米,展館面積達40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會展中心。

深圳會展業除了國內城市的競爭以外,還有來自國外城市的挑戰。亞洲會展業最發達的的新加坡,依靠其發達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較高的服務水準、較高的國際開放度以及較高的英語普及率成為國際會議的亞洲首選地,早在2000年就被國際協會聯合會評為世界第五大會展城市,經UFI在亞洲認證的展覽會有三分之一都在新加坡舉辦,每年舉辦的展覽會和會議等大型活動多達3000多個。

2、國外會展公司對深圳的威脅。中國經濟的崛起帶動會展業的迅速崛起,中國會展市場豐厚的利潤吸引著國外會展業巨頭紛紛來華設立分公司,如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美國克勞斯國際展覽公司以及英國勵展博覽集團等紛紛通過各種方式搶占中國市場。它們以其雄厚的資金、豐富的會展經驗、組織機構健全等優勢勢必對深圳會展業的發展造成威脅。

三、深圳會展業發展的對策

第一、加快深圳新的展館建設。目前的深圳展館已不能滿足會展業發展的需求,根據國際慣例,深圳會展中心10.5萬平方米的展場面積只能算作中型的會展中心了,而且和國內的幾個競爭城市相比已經處于劣勢,呼吁政府加快深圳展館建設,完善場館硬件配套設施,否則將會影響深圳會展業的發展。

第二、要有品牌意識,展會要創品牌。只有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不斷吸引更多的參展商來參加,深圳應該利用其優勢產業發展全球知名的專業品牌展,加強會展的宣傳推廣工作,不但能夠更快的提升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同時也使處于該行業的公司從中受益,國際知名展會往往是產品快速走向全球市場的一條捷徑。深圳展會走向國際的過程其實也是深圳城市國際知名度提高的過程。

第三、加快會展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提高會展從業人員的素質。建議政府加大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招攬國內外旅游、會展業的領軍人物,有計劃的培養本地人才,借鑒國外會展專業人才的教育模式,通過合作辦學、邀請國內外專家舉辦講座以及組織出國參觀訪問等形式培養我市會展業緊缺的各類人才。

第四、加強深圳會議展覽業協會建設。我市會展行業協會組織有待健全,目前大部分展覽依然是政府主導,因而制約了會展行業的市場化和專業化。政府要轉變職能,明確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的職能范圍,政府應該從辦展向監管轉變,從宏觀上調控和支持會展業的發展。行業協會負責對展覽企業進行資質評估、收集信息、協調經營主體、專業培訓等職能。

五、尋求國際合作,與國際接軌。深圳應該不斷加強與港澳臺的互動交流,聯合整合資源,形成相互參展、聯合辦展、聯合推廣等多種合作模式,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同時加強與國際會展協會(UFI)、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等國際組織的合作,推進深圳市會展國際化,構建國際化的會展發展體系。

【參考文獻】

廣州市會展業發展研究范文第6篇

1、會展數量減少

據統計,2008年中國貿促會批準組展單位出國舉辦的經濟貿易展覽會有一千八百多項,但2008年底,實際舉辦的展覽會只有一千項,實施率約百分之五十五,與2007年相比,實施率下降了五個百分點在國內展覽方面,組展單位也感受到了壓力,展覽面積與參展企業都在減少,招展招商困難突出。參展商為了節約成本,有選擇地參加展會,導致會展數量明顯下降。這一趨勢在2009年還在延續。

廣交會再一次出現了“雙下降”,許多展會都將工作重點放在招展上,說明會展資源減少正在成為展會順利舉辦的首要障礙。國內三大專業玩具展會之一的澄海(國際)玩具博覽會,最大的變化莫過于售賣注塑機、混合機等機械設備的攤位明顯減少,這與玩具企業規??s減,玩具已結束大量擴充設備的年代直接相關。一些行業的不景氣現狀,導致展會延期或取消。如原定于2009年9月在深圳舉辦的南華印刷與包裝技術展覽會延期舉辦;東莞房博會數度延期之后,最終不了了之。2011年8月,東莞三大會展中心展覽數量驟減,僅舉辦了不到5個展覽。十幾萬平方米的場館一月來大部分時間處于空置狀態,場館利用率創下歷史新低。素有外貿“風向標”之稱的廣交會卻發出了一個尷尬的信號:采購商和訂單都呈現下滑趨勢,中國出口產品可能會陷入低谷,呈現銷售“寒冬”狀態?!赌戏蕉际袌蟆芬?ldquo;金融風暴吹走海外客戶,佛山陶交會生意慘淡”為題,披露今年的“佛山陶博會”,華夏陶瓷城會展中心一樓展位約有四分之一沒有售出,過去撐場的幾家南莊大企業也不見蹤影,這不免再次引發人們對展會前景的憂慮。

2、會展企業效益下滑

我國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產業較多,這些產業的參展商和采購商都已收緊預算,包括參展和采購預算,會展組織者為了渡過難關,同樣在買家邀請、現場服務等方面減少預算和開支,部分展會的展位費門檻降低,組展企業的經營收入明顯減少,經濟效益也隨之下滑。

3、會展場館資源閑置

在國內展館總量已經相對過剩的背景下,目前仍然有在建和擴建的展館陸續竣工,隨著展館數量的持續增多和會展數量的減少,導致會展場館在總體上的閑置率增加。

4、展會國際化程度降低

金融危機導致歐、美、日等大量企業倒閉,境外企業來中國參展參會的機

會和數量明顯減少,展會國際化程度降低己成定局。

(二)金融危機對中國會展物流產業產生的影響

1、舉辦單位與招展商的減少導致展會減少會展物流市場需求量降低

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世界經濟已明顯放緩,國外部分企業倒閉,大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不去利用展會形式向世界推銷自己的產品,導致展會減少。會展物流在中國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剛剛開始起步,但是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展會的減少,國內展商又是資金緊缺,大型展會寥寥無幾,直接沖擊了作為中國新興行業的會展物流業。展會的減少導致場館和展臺搭建有關的建材、設備設施,展會所需的展覽品、輔助物品以及舉辦期間預計所需生活資料、會展主題商品的運輸和倉儲,展覽中宣傳物品和生活資料等物資的正常供應和補充,會展主題商品的持續供應、現場廢棄物的及時清理以及應急事件物流的缺乏。展后物流已銷售展品的配送、未售出展品的回運、廢棄物包括一汽展品的處理的減少。招展商的減少致使參展商的產品不能進行展覽銷售,導致會展物流行業的蕭條。2008年,中國會展物流業的產值同期比2007年減少了二十個百分點,因此參展商減少是會展物流市場需求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2.會展物流市場價格降低,波動比較明顯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客戶普遍出現經營壓力,大幅度壓低物流價格。另一方面,經濟蕭條,直接導致市場需求降低,由于需求不足導致會展物流價格大幅下降。會展物流在大型物流公司已經單獨成為一項產業,在中國眾多的會展物流行業中由于展會的減少導致會展物流市場價格的競爭,其波動非常明顯。如國際航運市場上,反映國際航運市場運行水平的波羅的海貨運價指數(BDI)2008年5月份達到11793點的歷史最高,僅時隔幾個月,12月5日,BDI跌到663點的歷史最低,短短半年時間跌幅達到94.4%。此外,物流企業的資金回收也很困難,這樣勢必造成資金鏈十分脆弱,很多中小型會展物流企業都面臨著倒閉的危險。

3.會展物流業投資增長趨緩,物流企業項目融資困難

由于整個會展物流市場的不景氣,導致投資者失去信心,對該產業的進入保持謹慎態度,以此來規避風鹼。銀行放款也比較謹慎,廣大中小企業因為自身信用等級不高和銀行授信不足,難以直接從商業銀行獲得融資服務。國內商業銀行基于歷史原因,主要服務于國有企業和信用等級高的大型企業。這導致了銀行信用呈現一種典型的80/20分布,即80%的貸款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內的少數大型國有企業之上,而中小企業貸款市場則極不發達。因此很多物流企業由于資金鏈脆弱,資金嚴重短缺,面臨著倒閉的危險。

雖然金融危機對中國會展物流產業的影響巨大,但是也應看到,危機與機

上一篇:工作服采購與管理方案范文下一篇: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