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15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范文

2023-09-23

15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范文第1篇

張易小學 劉會兵

全面小康的藍圖業已繪就,民族振興的號角再次吹響。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是實現轉型升級發展的一次關鍵性會議,也是實現我們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深刻反映了改革發展的趨勢和要求,綜合考慮了國際國內的形勢和條件,切實回應了人民群眾的訴求和期盼,為未來五年中國的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

如果說三中全會聚焦深化改革,四中全會關注依法治國,那么五中全會則是著力全面規劃,強調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全會期間,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說明中指出,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五大理念統一于發展之中,又各有側重,形成了指導新一輪發展的相對完整的戰略思想體系。

創新是驅動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倳洀娬{:“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就是要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協調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著力于解決發展的不平衡性,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倳洀娬{,“注重發展的統籌和協調。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它要求我們必須從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去把握事物,去認識問題,去處理問題。城鄉聯系、區域聯系、經濟與社會的聯系、人與自然的聯系、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聯系,都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我們違背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不注意協調好它們之間的關系,就會顧此失彼,導致發展失衡。”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綜合處理各方面關系,做好補齊短板的大文章,規避“木桶效應”,增強“協同效應”。實現協調發展,要從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四個方面推動。

綠色是進一步實現跨越發展的前提條件,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就是要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倳浿赋?,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只有堅持綠色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有依托,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才有保障。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邁向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倳浿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對外開放區域布局、對外貿易布局、投資布局,以擴大開放帶動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將進一步提升開放發展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15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范文第2篇

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從依法治國到依法治教,必須加強法治教育。加強法制教育,全社會有責,教育具有最直接、最集中,最系統、最有效的作用,在加強法治教育中扮演著無可比擬的重要角色。一方面是對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的法治教育,培養現代法治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須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做依法治國、依法治教的表率,這樣才能肩負起培養合格法治人才的重任。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導向,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備力量。另一方面是對全體人民的法治教育,提高全體人民的法治素質。在這一方面,教育同樣肩負重要職責。全體人民法治素質的提高,既能為建設法治國家奠定基礎,更能為建設法治教育創造環境條件。

進行法治教育,要從培養法治意識開始。法治意識是對法律法規和法治制度等的理性認識和把握,是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動力。培養法治意識,一方面靠學習,一方面靠行動鍛煉,做到知行結合。為此,學校教育要與社會法治機構協同合作,共同做好法治教育與宣傳。進行法治教育,要把培養法治思維作為重點。法治思維是一種運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能力。如果說法治意識使人有觀念、有動機,自覺想到用法治來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話,那么法治思維使人有方法、有能力做到用法治解決和處理問題。

讓法治成為人民的信仰、國家的信仰,是法治教育的核心。要實現從法治意識到法治思維、再到法治信仰的法治教育目標,全面提高全體人民的法治素質,必須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在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中納入法治教育的內容,構建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形成以學校教育為主體,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法治機構共同參與的全面的法治教育體系。

15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范文第3篇

十九屆六中全會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重點研究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

86年前召開的遵義會議上,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問題,實現從挫折中奮起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探索中國革命正確道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征程。

探索永不止步,征途永無止境?;赝倌挈h史,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共產黨人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從“山溝溝里的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革命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勝利之路,到突破禁錮、“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再到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我們黨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彰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奮進新征程,必須筑牢思想之基,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不斷提升運用黨的創新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當年,紅軍過草地的時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上深刻指出的:“一個國家走的道路行不行,關鍵要看是否符合本國國情,是否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能否帶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社會穩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擁護,能否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貢獻。”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我們黨以此創造歷史,也必將以此贏得未來。在新征程上推進民族復興事業,必須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牢牢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考察時深情地說。

人民幸福,是復興偉業最溫暖的底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的初心。一百年來,為了人民幸福,一代代共產黨人不怕流血犧牲、不避千難萬險、不辭千辛萬苦,以實際行動回答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

把人民看得有多重,在人民心中就有多重。正是因為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才能在革命年代“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點燃億萬人民創業熱情,形成“遍地英雄下夕煙”的壯闊景象;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殺出一條血路來”的智慧和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所以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因為這一偉大事業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中國人民追夢圓夢的前進步伐。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如烈火,如激流,如驚雷,人民群眾之中蘊藏的無窮偉力,是事業發展的不竭源泉。

15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范文第4篇

十八屆五中全會將于2015年10月召開,主要議程是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本站會即時更新十八屆五中全會報告全文,敬請期待。

2013年三中全會啟動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四中全會部署全面依法治國,2015年五中全會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布局,而這個布局的主線就是“十三五規劃”。十三五規劃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五年規劃,也是國企改革方案之后最值得期待的中央文件。我們結合歷次五年規劃的經驗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梳理出“十三五”規劃的十大關鍵領域:經濟增長、信息技術、服務業開放、全國統一大市場、收入分配(關鍵是扶貧)、人口老齡化、生態環保、投融資體制(PPP)、國企改革、軍民融合。

【正文】

五年規劃全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我國于1953年開始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至今已制定十個五年計劃和兩個五年規劃,其中很多規劃引領了中國經濟的重要轉折。最早的一五計劃確定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為中國工業化道路奠定了基礎,而近期的十五規劃首次提出大力推進信息化,十一五規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十二五規劃開啟十大戰略新興產業。

“十三五”規劃注定會成為最關鍵的五年規劃之一。中國目前正處于三期疊加、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同時又是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時間截點前的最后五年,特殊時點決定了“十三五”規劃將更加兼顧穩增長與調結構:一方面,為完成人均GDP和城鄉居民收入翻兩番的目標,“十三五”時期GPD平均增速需達到6.5%;另一方面,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依然嚴重而新經濟尚未崛起、人口紅利消失、出口引擎失速,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加快轉型迫在眉睫。

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目前已進入收官階段。2014年4月,國家發改委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公開招標宏觀經濟、教育、農業、房地產、國企改革等領域的25個重點課題。各課題中標單位于2014年年底將課題成果提交至國家發改委,國家發改委根據課題研究成果,形成初步思路后交至中央。2015年初,再由中央委托各部委,形成相關領域的規劃建議。

“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最終將形成兩份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簡稱規劃建議)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規劃建議屬于黨的文件,由中央辦公廳、中財辦、深改組負責,15年中已經上報,10月份在五中全會審議后對外公布。規劃綱要則屬于國務院文件,由國務院辦公廳、發改委規劃司等負責制定,2015年下半年提交,2016年兩會期間經全國人大審議后公開發布。規劃建議和規劃綱要同步制定、雙向溝通,因此2015年10月份即將發布的規劃建議可被視為“十三五”規劃的初步版本。

十三五規劃尚未公布,我們如何分析?十三五規劃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依據黨和國家一系列相關文件框架編寫。第一個依據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這是黨中央制定的一個長期的總體發展思路。第二個依據是國務院層面的各類指導意見、辦法及規劃,這相當于國務院為落實三中全會出臺的綱領性文件,其效力依次遞增。第三個依據是各部委發布的文件和方案,這相當于各職能部門為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思路而制定的具體措施。從政策效力上講,黨中央高于國務院高于各部委,但從政策細節上講,各部委制定的文件最為具體,而且最貼近最新實際,現實意義更強。第四個依據是以往的五年規劃。根據以往經驗,五年規劃主要涉及經濟增長、產業發展、區域發展、城鄉發展、社會文化、人民生活、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改革開放等大議題。

綜合上述四個依據,我們梳理出“十三五”規劃的十大關鍵領域:經濟增長、信息技術、服務業開放、全國統一大市場、收入分配(關鍵是扶貧)、人口老齡化、生態環保、投融資體制(PPP)、國企改革、軍民融合。

一、增長目標:不一樣的7%

綱舉目張,經濟增長目標正是宏觀政策的綱。短期來看,每年兩會上制定的年度目標是宏觀政策的主要參考,而中長期來看,宏觀政策的走向則與“五年規劃”中制定的五年增長目標息息相關。

那么問題來了,下一個五年增長目標將如何確定?根據以往幾個五年規劃,我們大體可以總結出幾條規律:

第一,增長目標一般是0.5%的整數倍,比如近四個五年規劃的目標分別是8%、7%、7.5%和7%。變動的幅度也以0.5%為基準單位。

第二,實際增長速度一般會遠超增長目標,這意味著在制定增長目標時一般會留出較大的政策余地。從過去20年的四個五年計劃可以看出,經濟增長目標從未失手。按照十二五目前進度,2015年只需達到3.1%的增速就可以輕松達標。

第三,增長目標的變動方向和實際增速的變動方向完全一致。也就是說增長目標一般會充分考慮實際的經濟狀況,也對后面的宏觀調控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增長目標下調或上調后,實際增速也出現了相應的下降或上升。

第四,下行壓力較大的時期增長目標也不會大幅下調,增長速度會更接近增長目標。比如,十一五實際增長11.2%,超出目標3.7個百分點。十二五經濟大幅下行4.2個百分點,但目標僅從7.5%下調到7%。

展望十三五時期,為了完成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假設2015年增長7%,那么十三五期間只需要年均6.6%的增速(但習總書記在近期的專訪中的說法是7%),因此,從主觀角度看,中央并沒有太大必要把目標定高。而從客觀角度看,資本、勞動、土地和全要素生產率等增長要素都有下行趨勢,十三五繼續保持7%的增速存在較大難度。所以如果中央依然按照傳統的規律來決策,十三五規劃毫無疑問應該將目標定在6.5%。

但十八大以來,依靠過去的經驗進行預測變得越來越危險,同樣,十三五的目標也可能會打破過去的規律:也許6.5%是一個更合理的選擇,但7%可能才是更合情的結果,因此最終目標很可能定在7%。第一,中央認可的經濟增長中樞應該在7%左右,如果按照傳統規律,定在6.5%能留出較大的政策空間,但政策之“錨”的作用不明顯,導致目標形同虛設,而如果定在7%,“錨”的作用更明顯。第二,以7%為目標并不意味著實際增速會大幅高于7%,也不意味著中央不能容忍增速跌破7%。第三,目標從最初的6.5%上調到更樂觀的7%意味著宏觀政策在實際操作中將更加積極,這種積極將主要體現在財政政策上,未來政府代替私人部門加杠桿仍是大趨勢,托底經濟、防范風險,而這也要需要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作為支持,貨幣政策也不會坐以待斃。

二、信息經濟

信息經濟的內涵并不局限于“互聯網+”。從存量上看,中國的信息產業已經初具規模,2014年中國信息產業消費規模為2.8萬億元,貢獻GDP 0.8個百分比。從增量上看,在居民信息消費多樣化與政策引導的刺激下信息經濟發展迅速,2014年信息消費規模同比增長18%,而根據工信部的預測2015年將增長15%達到3.2萬億,成為增長新亮點。預計十三五時期,信息經濟仍將是驅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上下游產業鏈為市場提供投資機會。

1、市場關注的方向:

①信息與產業融合。信息融合最早應用在軍事領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民用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

一是與生物技術的融合,如前期被市場熱炒的基因芯片(在芯片表面固定探針,通過與芯片探針雜交測定核酸序列)、基因測序(從血液和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鎖定個人病變基因以提前預防和治療)等。

二是與制造業的融合,如物聯網(利用網絡技術將傳感器、控制器、機器和人員等連接在一起,實現信息化、智能化和遠程管理控制)、現代工業機器人(300024,股吧)(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器手或多自由度的機械裝置,可按照編排的程序運行)等。

三是與服務業的融合,發揮互聯網高效、便捷的特點降低成本,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商業模式如“餓了么”(餐飲O2O平臺)、許鮮網(在線水果B2C平臺)對所在領域的傳統企業形成沖擊。

②大數據。大數據本質上是通過長期跟蹤與搜集個體數據,對存量數據進行分析后提供智能與個性化的服務。大數據未來有較大增長空間,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應用范圍廣,大數據技術可用于教育、醫療、交通、金融、公安偵查、招商引資等領域;二是目前大數據產業處于較低發展水平,金融、通訊、交通等數據主要掌握在政府手里,存量數據融合與可視化程度低,經濟價值尚有待挖掘;三是政策加強引導,2015年9月5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共享、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爭取到2018年建立國家數據統一開放平臺,加快數據強國建設。

③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信息安全一切信息經濟都沒有保障。從個人角度看,國民隱私安全意識在增強,對金融、通訊、物流等行業系統安全的需求與日俱增;從國家層面看,高度重視信息安全,總書記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是唯一負責具體業務的小組。

④智慧能源(600869,股吧)。智慧能源指的是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變革,使能源開發、生產、消費的全過程更加智能化,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技術和能源制度體系。能源產業的智能化,以各環節的信息化為基礎,通過搜集數據以實現產業鏈優化。智慧能源是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一是目前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技術,大規模商用仍需時日,需要提升新能源技術水平和降低成本,智能化是實現路徑之一;二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費結構中化石燃料占比63.4%,提高各環節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資源壓力和減少有害氣體排放。

⑤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有助于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是未來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是指將信息技術、傳感技術、通訊技術、控制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等有效集成于地面交通系統而建立的大范圍與全方位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先進的交通信息系統是智能交通的基礎,搜集多種信息后傳輸至交通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處理后將信息反饋至交通參與者,并結合交通管理系統、公共交通系統等系統實現出行策略最優化。

2、相關市場主題:

①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25.61%,同期上證綜指下跌3.71%);

②智慧醫療(智慧醫療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52.77%);

③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44.62%);

④大數據(大數據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55.06%)。

三、服務業開放

制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迫在眉睫:一是制造業活動收縮,服務業繁榮有助于對沖制造業下滑對經濟增長的拖累;二是服務業吸收勞動力能力強,未來傳統產能過剩行業過剩產能將繼續去化,服務業發展有助于實現勞動力從工業向服務業的轉移,緩解就業壓力。而服務業的發展關鍵靠擴大開放。

1、市場關注的方向:

①民營銀行。第一,利率市場化以擴大市場準入條件為基礎,信貸資源供給來源的多樣化有助于提高資金需求方議價能力,以實現資金供需雙方實質上處于同等地位。第二,民營銀行有較大增量市場。與傳統銀行不同的是,民營銀行定位于向中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而融資難、融資貴是現階段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頑疾之一,民營銀行面臨旺盛的資金需求。第三,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高,目前已有40余家企業就發起籌建第二批民營銀行表達了意向。

②民營醫院。一是民營醫院有助于減輕財政負擔。公立醫院多為事業單位,財政對其日常經營提供補貼。公立醫院私有化后,社會資本方可整合上下游醫療設備、藥品等產業鏈,通過醫院定向采購的方式銷售設備與藥品,上游產業鏈所獲利潤來彌補醫院經營的虧損,實現總的盈利。二是醫護人員有激勵參與醫院轉制,一方面可獲得市場化收入,另一方面工作年限可不再受年齡限制。三是社會資本管理與運營效率更高,可提高醫療服務的有效供給,緩解看病難的問題。

③體育產業。第一,體育產業發展潛力大,2013年中國體育產業占GDP的比例僅為0.6%,而同年美國體育產業占GDP比例高達3%。第二,高層重視體育產業發展,足球改革議題進入深改組討論,國務院也發布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第三,冬奧會作為總書記任內唯一大型國際賽事,國家將大力加強推廣與宣傳工作,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又一契機。對資本市場而言,可關注參與體育場館建設與運營、體育器材、體育裝備、賽事運營與轉播等的企業。

2、相關市場主題:

①民營銀行(民營銀行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27.28%);

②民營醫院(民營醫院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38.41%);

③醫療服務(中信醫療服務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43.86%);

④體育指數(體育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20.02%)。

四、全國統一大市場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助于減少地方政策保護,促進公平競爭,緩解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從區域內部看,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支撐帶”促進區域內省市明晰功能定位,加快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促進區域發展;落實東北振興政策擺脫增長率墊底的局面,加快新疆西藏等經濟底子薄、具有戰略意義的邊疆區域發展。從區域間來看,電子商務作為新興流通方式促進了跨區域消費、帶動物流業的發展,同時對通航機場、航道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區域板塊:明晰功能定位,加快區域發展

①一帶一路。首先,一帶一路戰略由習總書記親自推動,“十三五”時期多項舉措有望落實。習總書記分別在2013年9月和10月首次提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此后多次在國內和外交場合倡議一帶一路戰略。其次,一帶一路是化解產能過剩的需要。PPI持續42個月為負且跌幅不斷擴大,重工業產能過剩依然嚴重,在國內去產能的同時需要開拓海外市場。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將帶動水泥、鋼鐵、化工等產能過剩的上游行業產品輸出與產能輸出。再次,一帶一路戰略有助于提高外匯使用效率。2014年中國擁有將近2萬億美元的海外凈資產,而凈投資收益卻是負298億美元,而同年日本欠了將近4.5萬億美元的海外凈負債投資凈收益卻高達2288億美元。中國需要通過一帶一路戰略擴大對外直接投資提高外匯使用效率,而不是將過高比例外匯配置于外國政府債券(2014年年末將近1/3外匯配置于美國國債)。最后,一帶一路戰略將提振多個行業。一帶一路建設依賴于“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將為交通、能源、通信、金融、教育、醫療和進出口等行業企業創造新機遇。

②京津冀協同發展。首先,新一屆政府高度重視京津冀協調發展。早在2001年即有學者提出大北京規劃,但因涉及各方利益協調進展緩慢,2014年2月26日習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正式將三地協調發展推至國家戰略。其次,京津冀三地不同的功能定位將促進產業調整。北京定位于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天津定位于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000065,股吧)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和改革先行示范區,河北定位于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三地不同的功能定位,將促進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加快區域整體發展。最后,三地協同發展將促進三地間的連通,帶動交通、物流、通訊、旅游等產業發展。

③長江經濟帶。一方面,長江經濟帶現有經濟體量大。長江經濟帶覆蓋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另一方面,長江經濟帶增長潛力大。長江經濟帶交通便捷、資源豐富、具有產業優勢和人才資源優勢,而且城市密集,沿江城市密度為全國平均密度的2.16倍。長江經濟帶戰略通過促進東中西互動、沿海區域與沿江區域協調發展,有助于發揮區域內省市優勢、挖掘增長潛力。

④其他地區。主要集中在邊疆區域:一方面經濟底子薄,需要加快對邊疆地區的扶持,縮小其與中東部的發展差距,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必須舉措;另一方面,邊疆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十三五時期,國家應相當重視加快邊疆地區的發展。

4.1)東北振興。第一,東北地區GDP增速全國墊底。東北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因產業結構失衡、轉型遲緩,主導產業崩塌式下滑導致經濟增速放緩。2015年上半年遼寧、黑龍江、吉林的GDP增速分別為2.6%、5.1%、6.1%,位列全國倒數第

一、倒數第

三、倒數第四。第二,東北振興計劃需要強化政策支持。東北振興計劃最早于2003年提出,但根據經濟發展情況看,成效并不顯著。近期已有政策扶持,如大量財政撥款給新興產業與國企,工業制造2025也給東北安排了大量項目。第三,國家扶持重點由國有企業轉向民營企業,產生新的增長點。東北國企占據大量資源,導致民營企業發展緩慢,區域經濟增速墊底與此也直接有關。第四,東北地區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作為對俄羅斯與朝鮮的屏障,東北的發展關系國家穩定與安全。

4.2)西藏板塊。第一,西藏經濟發展水平落后,2014年西藏人均GDP為2.9萬元,僅占全國人均GDP的62.7%。第二,西藏站上了政策風口。西藏經濟發展議題進入政治局會議討論,8月25日至26日第六次中央西藏工作會議召開,高層已高度重視西藏的發展。第三,西藏具有特色優勢產業。富含礦產資源,目前已探明的可燃冰、銅、鐵等儲藏量大;旅游資源豐富,2014年旅游業收入204億元,占地區GDP的22.15%;藏藥產業則是近年西藏地區增長最快的產業。

4.3)新疆板塊。第一,新疆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水平提高有助于減少分裂勢力沖擊,促進邊疆區域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第二,新疆作為“一帶一路”戰略中通往中亞的窗口,迎來了發展機遇期:一方面區域內資源豐富,利用“一帶一路”中內地與新疆的互聯互通,將資源銷往內地;另一方面可作為貨物中轉站,將從內地采購的商品銷往中亞等國家。

(2)區域板塊間:互聯互通

①電子商務。首先,電子商務獲政策扶持。電子商務能促進消費、帶動就業,李克強總理多次為電子商務點贊,2015年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廣電子商務等新興流通方式。其次,傳統企業紛紛開展線上零售業務,如服裝、鞋帽類企業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開設網店,拓展銷售渠道。最后,傳統企業與電商巨頭結合,如京東入股永輝超市(601933,股吧)拓展O2O業務、蘇寧電器加大電商投入并與阿里巴巴互相持股。

②物流業。一方面,便捷的物流業能夠促進商品跨區域流通,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對物流業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國內尚無快遞企業上市,但物流業的發展增加了對配套設施如物流信息化產品、車輛等的需求,給相關產業帶來新機遇。

③通航機場。根據民航總局的規劃,2025年之前將新增2500個通航機場,以滿足現階段不斷擴大的通航機場供需缺口:一方面,現行民航法制約了通航機場供給。民航法對機場距離半徑施加了限制,導致部分有通航需求的城市不能建設;另一方面,物流業的發展以及播種、旅游、環境監測等通航需求增加,又對機場的普及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期間,將有一批通航機場開工建設,給機場建設與運營、飛機設計與制造企業帶來新的市場。

④河流梗阻疏通。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特別指出要發揮黃金水道獨特優勢,建設長江經濟帶,而發展長江經濟帶,首要任務即是建設好基礎設施、做好梗阻性的航道清淤和疏通工作。目前武漢和重慶正在做長江清淤工作,南京、蕪湖、宜昌等節點城市也做了部分梗阻性的航道疏通工作。預計《長江經濟帶規劃》將于年內出臺,《規劃》將明確各省市的分工定位與產業布局。隨著分工定位的明晰,區域性的梗阻工作規模有望井噴。

2、相關市場主題:

①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3.3%);

②京津冀(京津冀一體化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2.6%);

③長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0.7%);

④西藏板塊(西藏振興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27.86%);

⑤東北振興(中證東北振興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下跌8.19%);

⑥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42.98%);

⑦物流業(中信物流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50.94%);

⑧機場(機場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24.5%)。

五、收入分配,關鍵是扶貧

加大收入分配調節,采取精準扶貧措施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是十三五時期的重要任務:

一是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基尼系數為0.469,達到社會不安定的數值區域,而實際情況可能要比官方數據更為嚴重;二是貧困人口基數大,以年人均收入2300元為貧困標準計算,2014年農村貧困人口有7000萬;三是習總書記多次提及“精準扶貧”,今年6月在貴州調研時,強調要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

1、市場關注的方向:

①農業產業化經營。第一,政策引導農業產業化經營。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第二,農業產業化也是現實之需。城鎮化推進后,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減少,需要通過產業化經營整合閑置的土地資源。第三,現代互聯網技術與物流體系,使農產品(000061,股吧)定位更加精確、市場更加廣闊,為產業化經營拓展了銷售渠道。巴中市計劃建立電子商務服務點,因地制宜選擇品種建立特色產業,建立包括農產品交易中心、產業園區、商貿物流中心等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②社會資本參與扶貧。第一,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增長空間大。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交通、通信、自來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薄弱,擴大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供給是扶貧工作重要內容之一。第二,地方政府愿意以PPP等形式讓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于使用者付費項目,地方政府可以減少前期資本支出;對于政府付費項目,地方政府可將短期支出長期化,緩解當期財政壓力。第三,社會資本在參與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營中時,拓展了市場范圍,獲得相對穩定的長期受益。

③能源扶貧,尤其是光伏扶貧。第一,能源扶貧是五年內農村地區實現小康社會的必要舉措。能源是制約農村地區致富的因素之一,產業的發展需要能源支撐。第二,2014年10月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要利用6年時間組織實施光伏扶貧工程,通過建設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光伏電站等,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第三,光伏產業在2009年前后經歷了一輪產能快速擴張,目前已出現產能過剩,通過光伏扶貧開拓農村市場,也是化解行業產能過剩的措施之一。

④鄉村旅游。國家層面加強對鄉村旅游重點扶貧村的政策支持,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8月11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將扶持6000個旅游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游,實現每個重點鄉村旅游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國每年通過鄉村旅游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⑤農村金融。第一,三農問題的解決,離不開農村金融的發展。但農村地區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有效信用評級機制、農民與金融機構缺乏信用積累等原因,使得農村金融發展緩慢。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農村金融發展報告2014》顯示,農村家庭的正軌信貸可得性約為27.6%,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0.5%,而農村民間借貸參與率高達43.8%。第二,政策扶持農村金融,如央行對涉農貸款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與城商行實行定向降準與額外降準、財政部注資農發行。第三,目前涉足農村金融的機構較少,以農業銀行(601288,股吧)、農發行、郵儲銀行、各農村商業銀行為主。在大量的農村金融服務需求前,金融機構若能做好理論研究與實踐調研、完善風險定價機制、做好風控工作,則有望分得農村金融的一杯羹。

2、相關市場主題:

①農業(農業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3.83%);

②能源(能源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下跌14.42%);

③旅游(餐飲旅游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35.69%)。

六、人口老齡化

按照國際老齡化的界定標準(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占總人口數量的10%),我國于1999年即進入了老齡化。隨著老齡化的深入,對經濟與社會的負面沖擊也愈發明顯:一方面因勞動人口比例減少,人口紅利不再甚至變成累贅,中國未富先老;另一方面,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需求結構變化,根據美日經驗,房地產進入長周期下行通道,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失速。

預計“十三五”時期,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將從兩方面發力:一是放松計劃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底部老齡化壓力;二是增加與養老相關的服務業供給,滿足老齡人生活與精神層面的需求。

1、市場關注的方向:

①二胎政策。2013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決議》,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除新疆與西藏以外的其它省市均于2014年上半年實施了該政策。目前來看政策效果不明顯,2014年出生人口1687萬人,僅比2013年增加47萬人,主要因生育、教育、購房成本高及生育觀念的轉變。根據報導,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全面放開二胎,通過擴大基數增加人口出生量,與之相關的母嬰食品、幼兒教育、玩具等行業迎來利好。

②養老設施建設。一方面,我國未能充分應對人口老齡化,養老設施嚴重不足。以上海市為例,2013年上海市養老床位只有10.8萬張,占老年人口的2.8%,與規劃的3.75%有較大差距。上海作為養老產業相對發達的地區尚如此,其它省市養老設施供需缺口更大。另一方面,政策正在引導加快養老設施的建設?!秶鴦赵杭涌彀l展養老服務業意見》規定各地新建城區和新建小區都必須按照標準建設養老配套設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提供。

③養老服務企業。第一,國家鼓勵加快培育養老服務企業。專業化、規范化的養老服務機構,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鼓勵打造規?;?、連鎖化的龍頭企業。第二,目前國內養老服務市場中,各企業主要提供區域內養老服務,并無龍頭企業占據較大市場份額。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掘金養老服務市場,行業競爭加劇,市場機制將使養老服務供給集中于擁有資金與相關資源、經驗的大企業。

④養老家政服務。隨著老年人口規模的增加,對養老家政服務的需求也在擴大,主要包括兩個層次的需求:一是生活需求,包括餐飲、助浴、助潔、助醫等;二是精神需求,包括老年教育、文娛活動、心理咨詢安撫等。對市場而言,可利用互聯網建設居家服務網絡平臺,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咨詢、服務繳費等老年人需求的服務項目。

2、相關市場主題:

①二胎政策(二胎政策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51.50%);

②養老產業(養老產業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9.92%)。

七、生態環保

前期粗放式增長模式,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根據《2014中國環境公報》,全國4896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為優良級的比例僅為10.8%,而水質較差與極差的比例分別高達45.4%、16.1%;161個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比例僅為9.9%;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而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高達19.4%。

在“十二五”規劃的基礎上,“十三五”規劃中生態環保建設將進一步強化。“十二五”規劃的24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中,有8項是關于資源環境的,除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外,其它均為約束性指標。隨著環境與資源問題的突出,“十三五”時期生態環保建設壓力有增無減。

1、市場關注的方向:

①第三方環境治理。第一,政府大力推廣第三方治理。相比于政府直接治理,第三方企業擁有技術、成本等優勢,有助于推進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專業化、產業化,在環境治理中被寄予厚望。第二,第三方企業參與環境治理意愿強。環境治理市場規模龐大,如僅“水十條”投資額即達到萬億規模以上,而且污染治理項目通常收益穩定、回報周期長。已有相關上市公司參與第三方環境治理,如巴安水務(300262,股吧)、碧水源(300070,股吧)等。

②新能源。一方面,新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以化石燃料為主,2014年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為83.1%,而水電、核電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僅為11.2%。另一方面,新能源應用領域有較大拓展空間。目前新能源主要應用在汽車領域,隨著新能源技術的進步,未來可在建筑、制造業等領域推廣應用。

③環保交易。一方面,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環保市場,推行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另一方面,相關試點工作已展開,十三五時期有望形成全國統一市場。目前已開展排污權、碳排放權、水權交易試點,節能量交易也處于研究階段。據有關官員在中國高鐵節能減排論壇透露,2016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方交易市場,首批試點行業包括鋼鐵、電力等6大行業。

④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提高全社會資源產出率。通過生產和生活系統的循環鏈接,將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將煤礦石、礦渣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十三五時期,循環經濟的試點范圍和規模進一步擴大:一方面,各省市正開展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對試點的項目在投資、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另一方面,部分上市企業也積極參與循環經濟,如豫光金鉛(600531,股吧)作為全國最大的產鉛企業之一,致力于再生鉛的研究與生產。

2、相關市場主題:

①環保(環保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4.14%);

②新能源(新能源指數年初至今上漲11.83%);

③美麗中國(美麗中國指數年初至今上漲18.71%)。

八、投融資體制:PPP

十三五時期,PPP模式在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項目中的應用將得以進一步推廣:一是制度環境的改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約束了地方政府違約責任;二是隨著成功項目的推廣與PPP培訓,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對PPP具體操作了解度提升;三是政策引導,財政部設立PPP專項引導基金、對部分項目提供財稅支持。

地方基建曾由城投企業主導,43號文限制了融資平臺的政府融資職能,對于新建項目和未完工存量項目,優先安排PPP模式建設。隨著PPP簽約率的提升,PPP模式對城投債的替代性增強,為資本市場提供投資機遇。

1、市場關注的方向:

①參與PPP項目的企業。正如前文所言,后續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項目將更多由PPP模式建設,傳統的政府主導模式比例縮小。為適應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建設模式的變化,已有上市參與到PPP項目中,如華夏幸福(600340,股吧)、中信水務等。通常這些企業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專業人做專業事,利用其專業能力提高更高質量的服務產品。二是具有成功運作PPP項目的經驗,更容易復制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招投標過程中也更容易獲得地方政府的青睞。三是為所在領域的領頭羊,大型央企、上市公司能夠調動的財力、政府關系以及專業領域的能力使他們在PPP項目中有天然的優勢。

②PPP融資服務。PPP項目多為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大,而且融資工作主要由社會資本承擔,對社會資本的資金實力有一定要求。目前PPP模式應用成熟的國家中以債權融資為主、股權融資比例較小,而中國的PPP與BOT項目中,主要為股權融資。債權融資能減少企業資本占用,降低企業成本,未來PPP項目債權融資是發展方向?,F階段PPP項目債權融資特別是債券融資正逐步放開,國開行已開展相關業務。但需要注意的是,因PPP項目與公眾利益相關,需確保項目債權融資安全以免因杠桿原因導致項目失敗,因而PPP債權融資發展進程可能是穩中求進。

③PPP咨詢服務。PPP模式的發展,催生了PPP咨詢服務市場,未來將有較大增長空間:第一,目前國內PPP咨詢服務企業較少,僅濟邦咨詢和大岳咨詢兩家寡頭壟斷市場。第二,PPP咨詢服務費用高。根據國外經驗,PPP項目咨詢費占項目總費用的比例在1%左右,PPP項目咨詢費貢獻了普華永道等審計咨詢類企業非會計收入的很大比例。第三,PPP業務較普通模式復雜,企業也有咨詢需求。在參與項目時,企業需要對項目的可行性、盈利能力、融資結構設計、項目糾紛處理、豁免移交、項目期滿后與政府交接等環節進行了解與分析,產生了市場需求。

2、相關市場主題:

①公用事業(公用事業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8.28%);

②咨詢服務(調查和咨詢服務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37.07%)。

九、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終于揭開了并不神秘的面紗。大家關心一個問題:國企改革能否成為市場的“救市主”?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改革的核心從來不是為市場炒作主題,而是為實體解決問題。即便是一個平衡各方的好方案,也不一定能滿足資本市場漫無邊際的幻想,畢竟投資者并不能代表所有人。更何況,在此之前,一千個投資者已經賦予了國改一千零一種天馬行空的期待,它在公布之前就注定是一個不可能超預期的方案。對投資者來說,更理性的選擇是放開所有幻想,找找這份現實的方案中與理想最接近的地方。

1、市場關注的方向:

(1)推動國資證券化。本輪改革的一大優勢在于,資本市場和金融工具比以往更完善,為推動國資證券化創造了條件。國資證券化一方面可以解決誰來買國有資產、誰來盤活國有資產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公開市場的競價和監督促進政企分離,有效避免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對于證券化程度不同的國有企業,可采取如整體上市、借殼上市、反向收購母公司等不同模式提高證券化率,目前已有12個省市公布了量化的國資證券化目標,未來5年國資證券化率均有較大提升,給市場帶來投資機會。

(2)推動國企整合重組,重點是在央企層面。新一屆政府央企強強聯合的思路主要是針對龍頭企業進行整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品牌”,避免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產生惡性競爭、自相殘殺,拓展海外市場、加快產能輸出。未來央企整合方向在推動附加值較高、對出口帶動作用較大、業務存在惡性競爭的央企進行合并同類項。

(3)混合所有制。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積極發展”的提法相比有所弱化,未來將更加謹慎,主要是強調混合所有制不等于私有化,而是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服務。未來將在避免國有資產流失、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上,從戰略投資的角度引入社會資本?;旌纤兄聘母?,在中央層面上關注縱向產業鏈混改,比如中石化銷售環節的混改,地方國企層面則關注發達地區混改,PPP作為一種特殊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在能源、通信、電力領域有較大應用空間。

(4)國企公司治理的改善。如果國資管理體制的根子不改,國企內部的治理改革就注定是戴著鐐銬起舞。對于投資者來說,可以關注局部的公司治理機制改革。一是管理機制市場化,解決國企董事會形同虛設的問題;二是人員選聘市場化。高管聘用根據企業不同的分類和層級實行選任制、委任制、聘用制等不同選拔機制,員工選聘公開市場化。三是激勵機制市場化。改革薪酬制度提升工作積極性,在適當領域鼓勵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激勵,鼓勵通過員工持股的方式發展混合所有制。

(5)特別關注科研院所注入。未來通過科研院所注入提高央企證券化率,也是央企層面改革的途徑之一。一方面,科研院所是央企核心資產。央企尤其是軍工類央企,下轄科研院所承擔著產學研的任務,獲得財政補貼和擁有專利,是央企的核心資產。但另一方面,多數央企旗下科研院所尚未上市,如中航電子(600372,股吧)旗下的飛控所、光電所、無線電所、計算所和雷電院多為行業內唯一的專業研究所或處于壟斷地位,屬于優質資產但均未上市。

2、相關市場主題:

①央企重組(大央企重組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19.13%);

②國企改革(國企改革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7.06%);

③混改(混合改革指數年初至9月14日上漲7.84%)

十、軍民融合

“十二五”規劃中雖提及了軍民融合,但在“十二五”時期軍民融合技術應用范圍較窄,主要在導航、通信領域。2014年3月總書記系統闡述了軍民融合的觀點,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此后軍民融合發展加速,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開通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湖南省岳陽市成立軍民融合衛星應用產業園等。預計“十三五”時期,軍民融合的廣度與深度均將有較大突破。

1、市場關注的方向:

①民營企業進入采購體系。我國軍事工業由軍方主導,軍工系統內部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上下游工業體系,軍事采購也主要來源于該體系內部。軍方主導的軍工系統促進了我國軍事工業的飛躍,但與此同時不計成本式的發展弊端也日益暴露,需要放開軍工采購市場準入條件,讓民營企業與軍工企業展開競爭:一方面,競爭機制可以降低軍工企業的采購成本,增強其競爭力,便利“走出去”戰略實施;另一方面,可以帶動民用技術的發展。通常軍工產品的標準要高于民用產品,民營企業參與軍工采購,可以提高其產品質量與標準,進而帶動民用技術的發展。

15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范文第5篇

A 基礎性作用B 關鍵性作用

C 決定性作用D 一般性作用【C】

2、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主要職能有()

A 改革總體設局B 統籌協調各方面政策

C 整體推進改革D 職能落實改革步驟【ABCD】

3、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

A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C 形成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D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CD】

4、三中全會強調今后的改革更加強調()

A 公平性B 系統性

C 整體性D 協調性【ABC】

5、要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還要()

A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B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C 推動經濟更有效、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D 更好保護環境、建設美麗中國【ABC】

6、文化方面要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做到()

A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

B 建設健全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C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D 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ABC】

7、生態建設方面,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做到()

A 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制度

B 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

C 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

D 形成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關系【ABC】

8、政治方面,圍繞民主政治建設根本方針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做到()

A 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B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C 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D 使網絡民主政治更加健康發展【ABC】

9、經濟體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

A 公平與效率的關系B 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C 國家與社會的關系D 國家、社會與市場的關系【B】

10、到2020年,改革的目標是()

A 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

B 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C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D 政治體制改革初見成效【ABC】

11、三中全會對現代市場體系的基本要求是() A 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 B 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

C 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

D 政府發揮關鍵調控作用【ABC】

12、全會提出,科學的客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為此必須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做到() A 創新行政管理方式

B 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C 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D 切實轉變和正確履行政府職能【ABCD】

13、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為此,改革在推進城鄉一體化方面必須做到() A 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B 加快構建“四化同一”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C 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D 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ABCD】

14、建設法治中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要做到() A 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 B 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舉權 C 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D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ABCD】

15、三中全會在權力運用機制上提出() A 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

B 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C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D 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ABCD】

16、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的根本之策是() A 讓人民監督權力 B 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 C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D 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C】

17、全會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指導方針是,必須堅持() A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 B 中國特色社會助于文化發展道路 C 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D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ABC】

18、文化體制改革要做到() A 完善文化管理體制 B 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C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D 加強意識形態滲透的體制機制【ABC】

19、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還要()

A 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B 維護國家安全

C 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D 改進社會治理方式【ABCD】 20、三中全會關于健全社會公共安全體系的舉措是() A 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 B 完善國家安全體制 C 制定國家安全戰略

D 確保國家安全【ABC】

21、全會要求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具體是A 健全自然資源資產主權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 B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C 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D 改革生態保護管理體制

22、三中全會提出的強軍目標是軍隊要做到A 聽黨指揮 B 能打勝仗 C 作風優良

D紀律嚴明

23、為完成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目標任務,全會要求全黨增強的三大意識是A 危機意識 B 進取意識 C 機遇意識

D 責任意識

24、全會關于穩定與發展的方針是堅持A 穩中求變 B 穩中求進 C 穩中有為

D 穩中有變

25、全會提出會后工作的總基調是A穩中有為 B穩中求變 C 穩中求進

D 穩中有變

26、穩中求進主要是指A 著力穩增長 B 調結構 C 促改革

D 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27、三中全會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A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強人民福祉 B 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 讓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D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面發展) ABCD】) 【ABC】) 【BCD】)【BC】)【C】) ABCD】)【A】

( 【((((( 【(

28、全會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 A 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B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C 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D 確保勞動人民當家作主【ABC】

29、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改革的要求是() A 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

B 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C 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發展,激發非公經濟活力、創造力 D 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ABCD】 30、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稅體制改革的基本重要作用是() A 優化資源配置 B 維護市場統一 C 促進社會公平

D 實現國家長治久安【ABCD】

31、財稅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完善立法、明確產權、改革稅制、除此還有() A 穩定稅負 B 透明預算 C 提高效率

D 建立現代財政制度【ABCD】

十八屆三中全會與“毛中特”相結合的分析題

深化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 【解題思路】

(1) 為什么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2) 怎樣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3) 怎樣正確處理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答案要點】

(1)第一,十八大以后,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后一個十年,深化改革、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國際上也面臨各種挑戰和風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第二,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新的探索,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深化改革堅持發展才能加以解決。

(2)30年改革開放為深化改革積累了許多重要經驗,必須長期保持。更重要的是,第一,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第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總結國內成功的做法,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勇于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第三,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民發展;第四,堅持正確處理改革反戰穩定關系,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

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總之,全會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開上要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4)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讓市

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更加強調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必須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凡是能有市

(5) 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在水電油氣等領域放開競爭性環

節的價格。

國際時政與“當代”重點題

1、中美新型大國關系;2網絡監控與網絡自由、網絡安全;

3、俄美敘利亞協議;

4、中東劇變;

5、美國財政懸崖,中國提出“去美國化”;

6、上合組織;

7、釣魚島爭端與中國核心利益外交。

國內時政重點題

1、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3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4、加強黨的思想意識形態工作,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5、批判“唯GDP指標論”,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6、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正確認識“兩個30年”的相互關系;

7、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鎮發展一體化;

8、網絡立法與網絡道德;

15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范文第6篇

一、單選 ( 共 4 小題,總分: 40 分) 1.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金融風險開始顯性化。其中,金融風險增加表現為()。A.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下降

B.企業利潤大幅下降

C.中國房價持續上升

D.銀行不良資產上升

2.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其中,“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人均GDP在()。A.500-1000美元之間

B.1000-4000美元之間

C.4000-10000美元之間

D.10000-15000美元之間

3. “十二五”期間,中國的經濟結構明顯改善,從2014年開始,()發展成為第一大產業。A.農業

B.服務業

C.制造業

D.高新技術行業

4. 2010年,我國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當時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在2010年進入()的行列。A.低收入國家

B.高收入國家

C.中等偏上國家

D.中等偏下國家

二、多選 ( 共 2 小題,總分: 20 分) 1. 2014年,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中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的新常態。其中,經濟新常態的內涵包括()。A.經濟增長速度從過去10%左右的高增長降到中高速增長

B.結構要進行調整

C.經濟增長動力依靠制度改革、科技創新

D.經濟增長動力依靠出口、擴大基礎設施投資

2. 本講提到,全球經濟要走出衰退,未來發展最根本的要靠()。A.基礎設施投資

B.科技

C.刺激消費

D.產業突破

三、判斷 ( 共 4 小題,總分: 40 分) 1. “十二五”期間,我國勞動人口下降,因此,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放開二胎政策。錯誤

2. 現在,全球技術進步較快,工業4.0、產業互聯網、機器人、綠色發展等都有一些突破,但以互聯網為主的技術突破更多的是替代技術,沒有出現能明顯拉動全球經濟高速增長的技術性突破和新產業的發展。正確

3.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在宏觀調控方面,這幾年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放松后,經濟增長速度很慢,因此,要從需求上解決問題,結構性的改革政策要配套。錯誤

上一篇:公務員職務晉升的程序范文下一篇:預算會計練習題及答案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