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寧波大學科研范文

2023-10-12

寧波大學科研范文第1篇

摘 要: 文章從核心期刊上發文量、承擔課題和學科建設情況等方面,對“C9聯盟”大學體 育科研現狀進行了探討,并在分析其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C9聯盟”大學體育科研發 展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C9聯盟”大學;體育科研;現狀;發展對策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in Sports Scientif ic Research of the “C9 Alliance” Universities

ZHANG Jianxin1,SUN Qilin2,WU Lingmin1

(1.P.E.Dept.,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 104,Hunan China;

2.P.E.Dept.,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 i 200030,China)

Key words:“C9 Alliance”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atus quo;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1998年5月4日,原國家主席江澤民 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 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庇纱?,中國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 劃”中,重點支持國內部分高校創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985 工程”也就應運而生。[1]然而,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我國高校在人才培養、學 科建設方面還需經受諸多考驗與挑戰。體育科研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一環,肩負著培養人才和服務社會的重任。高等學校作 為人才薈萃之地,知識密集、學科齊全、設備集中,強大的科研隊伍、廣播的交叉學科知識 ,先進的科研設備等條件,對于開展體育科研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了解我國研究型大學體 育科研的開展現狀,對于培養人才、服務社會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 以第一批啟動的9所985大學體育部門公開發表在CSSCI、核心期刊的體育論文、承擔的 國家級課題和學科建設情況為研究對象;9所大學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 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且這9 所高校在2009年10月14日共同簽訂了《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協議書》,組成類似于 美國“常春藤聯盟”的“C9聯盟”。以下簡稱“C9聯盟”大學。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查閱體相關論文,了解當前我國高校體育科研的研究內 容、方法以及趨勢;通過維普網、中國期刊網和CSSCI中心查詢“C9聯盟”大學的CSSCI和核 心期刊的體育論文發表數量;通過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和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 網站收集“C9聯盟”大學立項的國家級課題;通過訪問9所大學官方網站了解學科建設情況 。

1.2.2 訪談法 通過訪問和電話訪談獲得文獻資料法難以得到 的信息。

1.2.3 數理統計法 對獲取的數據用Excel2007進行常規處理。

1.2.4 對比分析法 對所獲得結果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爬 疏影響“C9聯盟”大學體育科研的因素。

2 結果與分析

2.1 “C9聯盟”大學CSSCI、核心期刊體育論文發文量比較

2.1.1 “C9聯盟”大學CSSCI和核心期刊體育論文發文量總體特點與分析 科研能力是一所大學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一所大學師資水平高低的重 要組成部分。在目 前高校體育科研水平能力評價體系中,論文數量和發表刊物的級別是評判科研能力的重要 指標,圖1和圖2顯示了9所大學13年間發表在CSSCI和核心期刊上論文的情況,兩類文章均呈 轉念上升的趨勢,在2008年達到巔峰。CSSCI期刊論文從1998年平均的0.22篇,到2008年達 到了8.11篇;而核心刊物論文則從1998年的平均0.44篇,到2005年的平均7篇,在2008年 更 是達到了12.89篇。經濟全球化意味著人才的競爭將是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自中國高教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以來,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 培養創新人才的呼聲已成為國人的共識?!癈9聯盟”大學從自身發展出發,順應時代要求, 注重師資科研能力的培養。高水平論文發表數量逐年增加,這不僅有利于學校自身的發展, 這對于培養創新性人才的目標有著重要作用。不過兩類文章均在2008年后有較大幅度的下滑 ,這或許與2008年夏季奧運會在中國舉行有關。但無論何種緣故,這種現象都值得“C9聯盟 ”警惕,應根據學校自身情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圖1 “C9聯盟”大學1998-2010年CSSCI年發文均數

注:數據來源于維普網和中國期刊網圖2 “C9聯盟”大學1998-2010年核心年發文均數

注:1)數據來源于中國期刊網;2)核心文章數包含CSSC文章數。 2.1.2 “C9聯盟”大學CSSCI和核心期刊體育論文發文量對比分析 圖3,圖4反映了各所大學分別在過去的1998-2010年間發表CSSCI和核心論文情況。13年 間,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發表CSSCI文章分別為73篇和66篇,處于各高校的前列;在已發表 的核心論文中,浙江大學以159處于第一位,清華大學以122篇處于次席,而中國科技大學則 以4篇排在最后一位,其他幾所大學發表的論文基本上是隨時間的推移逐年增加。浙江大學 是9所大學中唯一設立體育本科專業的大學,也是具有體育學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的大學 ,有多年專門從事體育研究的體育人才和各種研究條件,獨樹一幟的專業特色和多年的體育 文化積淀促進了體育科研的順利開展。清華大學作為我國大學的排頭兵,學科門類齊全,師 資實力雄厚,硬件條件完備齊全,這對于體育科研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1.3 “C9聯盟”大學1998-2010年間發表CSSCI期刊比較與分析 在表1可以看出,“C9聯盟”大學在已經發表的313篇CSSCI刊物論文中,9所大學均有論 文發表的體育類刊物只有武漢體育學院學報,而集中發表論文刊物前3強的是體育與科學、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發文量均在30篇以上,分別為49篇、31篇和30篇。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中國體育科技、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天津體育學院學報和西安體育學院 學報的發文量也在22篇以上。CSSCI刊物發文量較多的學校中,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 大學發表在各類期刊的論文比較平均。但其他學校則在刊物上有所偏頗:西安交通大學在西 安體育學院學報發表論文17篇,高達發文量的48.6%;復旦大學在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發表 論 文13篇,占發文量的43.3%,如果去除非體育部門人員所發文章,比例則更高;上海交通 大 學在成都體育學報上發表論文14篇,也占已發表論文的41.2%。究其原因,一方面這些論 文 性質可能符合了這類期刊的要求;另一方面,地方保護主義、錄用中的“關系”也可能存在 。

圖3 “C9聯盟”大學1998-2010年發表核心與CSSCI論文比較 圖4 “C9聯盟”大學1998-2010年CSSCI論文發表情況折線 表1 “C9聯盟”大學1998-2010年間CSSCI發表期刊

分布統計 體育與

科學上體

學報北體

學報武體

學報中國體

育 科技成體

學報天體

學報西體

學報體育

科學體育

學刊本 校

期刊其他清華大學1485382816434北京大學6111211232浙江大學53961577142410上海交大13641421111復旦大學6131118南京大學15317223214西安交大2531117213中國科大22哈工大3211112合計493130292928222214131036 注:一些刊物是后增補成CSSCI的,所以文章數是從其成為CSSCI之后統計的,如“西安體育 學院學報”。

2.1.4 “C9聯盟”大學體育部門與非體育部門人員在發文中對比分析 從圖5可以看出“C9聯盟”大學發表在CSSCI期刊的論文,復旦大學非體育部門人員發表 體育論文數量所占比例是9所大學中最高的,共21篇,占其總數的70%;南京大學次之,為17 篇,占其總數的42.5%;清華大學非體育部門人員在論文發表數量上接近總數的1/6,為10 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非體育部門人員所發文章比例占50%;哈爾濱工業大學無非體育部門人 員發表體育論文;其他學校所占比例較低。加強交叉學科的建設,特別是引進本校其它學科 的高水平人才加入體育部門的科研機構,提高本單位科研水平是目前很多高校采取的措施。 一方面,它可以提高本校在同等院校中的科研競爭力;另一方面,高水平人才可以帶動本校 的科研水平。因此,研究型大學在加大體育人才引進力度同時,加強與非體育部門的合作, 建設高水平的科研團隊,提高學??蒲腥藛T整體體育科研能力和水平也勢在必行。不過,復 旦大學非體育部門CSSCI期刊體育類文章占據70%的比例也明顯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 體育部門人員科研的不作為。

圖5 “C9聯盟”大學體育部與非體育部發表CSSCI論文對比 2.2 “C9聯盟”大學承擔三類體育學課題的分析與比較

2.2.1 立項課題的數量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C9聯盟”大學1998-2010年間,共立項課題96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 課題體育學項目14項、全國教育規劃課題國家級項目5項、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軟科 學課題77項?!癈9聯盟”大學中有6所大學獲得過這三類課題的立項,其中清華大學 以總數2 9項名列第一,北京大學以28項列第二,浙江大學以27項列第三,但僅有2項國家社科基金課 題的北京大學,在國家級課題方面明顯比清華大學的8項和浙江大學的6項偏少;而上 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分別以5項、4項和3項分列第4至第6位。截止到201 0年底,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仍未獲得此三類課題的立項。表2 “C9聯盟”大學三類體育學立項課題國家社 科基金

課題全國教育規劃

課題國家體育總局

課題合計清華大學532129北京大學22628浙江大學62127上海交大1225復旦大學44西安交大33總計1457796 從表3可以看出,“C9 聯盟”大學這三類課題的立項從2002年起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從2001年的3項,到2002年到 達9項;此后“C9聯盟”大學這三類課題的立項保持在較高數目上,在2006年更是達到最高 點,獲得16項課題立項。究其原因,一方面與國家鼓勵爭創一流大學、一流專業的政策相關 ,“C9聯盟”大學體育提升了對體育科研的重視程度和加大了對科研的投入力度??蒲袟l件 是保障研究順利進行的重要支撐系統和技術平臺,是支撐課題完成的重要基礎。浙江大學和 清華大學具有體育學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大學,其科研氛圍、師資隊伍、各種用于體育研 究的軟硬件條件在9所大學中相對更好;北京大學位于我國首都,在我國教育史的地位首屈 一指,其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軟硬件條件齊備,有較好的科研氛圍和實力;上海 交通大學位于我國沿海城市上海,這里經濟基礎雄厚,其研究條件優越,確保了其較好的科 研條件;且上海交通大學是9所大學中最早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的大學,這些都為就為 課題的申報和完成和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與國家體育總局加大了體育社會 科學和軟科學課題的立項數目,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被列為國家體育總局體 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有關,國家體育總局對這類重點研究基地的大學在課題立項方面有 加大的傾斜度,三所學校在13年間,獲得了68項國家體育總局的體育社會科學和軟科學課題 。表3 “C9聯盟”大學1998-2010年分年度立項課題情況19981999 200020012002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總計清華大學1241315233429北京大學12454243328浙江大學12123324322227上海交大415復旦大學11114西安交大1113合計1223981281610781096 注:表2、表3的數據來源于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 公室和國家體育總局網站。

2.2.2 課題負責人的分布情況 從表4可以看到,在 立項的96項立項課題中,共涉及到62位項目負責人,其中,主持承擔7項課題的1人、5項的1 人、4項的2人、3項的4人,2項的10人,1項的44人。的主持承擔兩項課題5人次,主持承擔 三項課題的有1人次,主持承擔4項課題有1人次。清華大學的仇軍以承擔7項課題位于榜首, 浙江大學的叢湖平以承擔5項居第二位,北京大學的董進霞和調離浙江大學之前的凌平分別 承擔了4項課題。課題項目負責人能力水平是課題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學科帶頭人通常都 具有廣博的知識和綜合性的知識結構,能迅速的瞄準學科前沿的理論熱點、難點和疑難問題 ,因此能保證選題準確性、科學性、學術性和實用性。因此,學科帶頭人在高等學??蒲泄?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帶動一個學校的科研水平的提升。清華大學、北 京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在這一點較為成功;其二,科研團隊也對課題的立項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隨著不同專業的深入研究,分工也越來越精致,體育研究也已脫離了傳統小 作坊的運作方式,單靠一人之力很難完成整個工作,依靠團隊的力量共同攻關成為當前科研 中的重要一環,一項課題從申請到立項再到最后的接結題,往往需要很多人共同參與才能順 利完成,可以說,高水平的科研團隊對于課題的完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科 研團隊還給相關人員提供了提高的鍛煉機會,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團隊科研能力乃至一個 學??蒲心芰Φ恼w水平的提升。

表4 “C9聯盟”大學主持國家級課題人員統計 人7項5項4 項3項2項1項清華大學1159北京大學11119浙江大學11139上海交通大學11復旦大學4西安交通大學3合計11241044 2.2.3 課題類型分布情況 表5反映了“C9聯盟”大學立項課題內容分布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C9聯盟 ”大學的立項課題在體育社會與文化領域最多,為34項,體育產業經濟領域有25項,體育訓 練與競賽、學校體育領域也均有11項。清華大學出了體育心理領域外,其他6個領域均有立 項課題,多領域的研究除了說明學校本身的師資隊伍知識結構多樣性以外,也跟學校所具備 的研究條件密切相關。清華大學具備和國內專職體育院校相媲美的研究條件和實力,有很多 國際上先進的運動訓練、檢測系統,這對于進行高水平的實驗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因而 還主持了5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浙江大學在7個領域均有立項,主要集中在體育社會文 化、體育產業經濟領域,分別有10項和8項??梢哉f,體育社會文化、體育產業經濟是浙江 大學的研究特色所在。這可能與學科帶頭人的本身具備的優勢有關。另外,王健教授主持的 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未統計在此數據中。北京大學立項課題也涉及4個領域,這也跟北 京大學自身具備的條件有關:北京大學屬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齊全,師資隊伍雄厚,其文 科水平在國內排名第一。表5 “C9聯盟”大學立項課題內容分布情況體育社

會 文化體育產

業經濟體育訓

練競賽學校

體育體育

法學實驗

研 究體育

心理清華大學866333北京大學14612311浙江大學10832211上海交通大學14復旦大學13西安交通大學12合計34251111852 2.3 學科建設情況

2.3.1 學位點建設 大學的學位授權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學科建設的水平?!癈9聯盟”大學比較注 重學位點的建設,除了復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外,其他大學具有至少1個體育學二級碩士 點;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還是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 單位。在博士點建設方面,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也是成績斐然:浙江大學在原有體育人文社 會學二級學科博士點的基礎上,于2010年獲批了體育學博士學位的一級學科授權。不過,浙 江大學雖然在學位點建設方面有突出成績,但其體育系和公共體育部卻不是學校二級單位, 而是歸屬學校二級單位的教育學院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作為一級學科的體育學在浙江 大學并沒有獲得相應的地位。清華大學清在原有體育教育訓練學博士點的基礎上,于2009年 申請到體育學博士后流動站,并于2010年獲批了體育學博士學位的一級學科授權,還與生物 醫學工程研究所、人文學院等聯合招收并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而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雖 然沒有獲得體育學博士學位授權,但通過與校內高等教育研究院的合作,自2007年起開始招 收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生。

表6 “C9聯盟”大學體育學學位點和研究基地情況 學校名稱碩士點博士點研究基地國家級

精品課程清華大學一級學科一級學科

博士后流動站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 究基地大學體育浙江大學一級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交大一級學科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大學 體育西安交大一級學科大學體育北京大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大學體 育南京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哈工大體育教育訓練學 2.3.2 基地建設 “基地根據其建設目標可分為教學基地、科研基地、產業化基地、人才培養基地等[2 ]??蒲谢厥菍W科建設的主要依托,是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一流科研基地 可 以促進學科的快速發展。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都擁有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 重點研究基地,推動了高水平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創造;上海交通大學 依托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引進相關人才,并在體育文化研究 的課題和論文方面均有所突破。 大學可以通過精品課程建設教學基地,并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講授方法,豐富學 科內部知識體系的、促進科學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學科體系的優化?!癈9聯盟”大學中,上海 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大學體育》課程先后入選國家精品課程 ,對于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團結協作的教師梯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3.3 學科梯隊建設 擁有一支研究方向穩定、學術底蘊深厚的學科和學術帶頭人隊伍,以及結構合理、團結 協作的教學和科研梯隊是學科建設成功的關鍵?!癈9聯盟”大學體育的學科梯隊建設較為成 功。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體育系擁有1名國家教學名師和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80名教 師中有教授5人占6.3%、副教授31人占38.7%、講師及以下職稱44人占55%;教師學歷結構 為博士學歷3.75%,碩士學歷23.75%,本科學歷及其他72.5%;年齡結構為35歲以下14人 占17.5%,36~45歲29人占36.25%,46~55歲24人占30%,56歲以上13人占16.25%,其中 教授的平均年齡為56.8歲。如果說,“二級學科至少應有‘一正三副’,一級學科至少有 ‘三正高’及其梯隊群體”[3],上海交通大學在學科梯隊建設方面還是比較成功 的,欠缺之處在于教授 平均年齡偏高、以及碩士和博士學歷結構偏低。除了清華大學之外,其它大學在學歷結構方 面都存在偏低現象,南京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甚至還沒有體育博士;而且,清華大學和北京 大學的講師職稱結構過低,不利于梯隊建設;另外,雖然9所大學都有體育學科或學術帶頭 人,但半數以上學校還是缺乏在國際和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與學術團隊。表7 “C9聯盟”大學學科梯隊情況學校名 稱領軍人數與國家級

科研教學團隊各級職稱人數教授 副教授 講師及以下博士學

位人數 清華大學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11291812北京大學634107浙江大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1人1150339上海交大國家教學名師和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531443復旦大學324251南京大學421191西安交大736414哈工大636272中國科技大學41912

3 “C9聯盟”大學體育科研的發展策略

3.1 拓寬國際視野 在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加強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是加快建立高水平科技創新隊伍 、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學術帶頭人的重要途徑。作為知識創新主體的研究型大學,參與國際 科技合作與競爭已成為是其科學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 “C9聯盟”大學作為我國頂尖大學,也需順應時代要求,加快國際化的進程。要根據實 際情況,在體育學科規劃制定過程中必須首先要牢牢樹立國際化的概念,緊跟學科國際發展 的最新趨勢,把握住各學科國際最新發展的脈搏;建立多層次、多類型的國際化人才培養體 系,多“走出去”;以兼職、客座教授等靈活的形式邀請具有國際背景的海外優秀體育學者 講學,加大與國外著名大學之間的體育人才交流;圍繞國際上體育及其交叉學科研究的熱點 問題,根據體育學科的自身特色和學校重點學科的優勢,從中凝練出最具發展潛力和創新性 的體育交叉學科方向,高標準地開展學科國際化建設;積極承辦大型的國際性、全國性的體 育學術研討會,設立國際體育學術沙龍,為國內外師生搭建體育學術交流和爭鳴的平臺,努 力提升在國內外的體育學術地位和知名度。

3.2 加強交叉學科建設,打造具有校本專業特色的體育科研方向 與體育院系相比,研究型大學均有其優勢學科、特色學科,且擁有處于國際國內前沿的 研究成果、一流的學術團隊和學科建設經驗,有體育院校和科研機構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C9聯盟”大學應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學科門類齊全、科研條件完善的優勢 ,加強學科之間的協作,進行高學歷的跨學科復合型體育專門人才的培育。應依托自身特色 和優勢,從中凝練出最具發展潛力和創新性的學科方向,高標準地開展體育科研,使之能夠 盡快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促進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創造出富有特色的新興的、邊緣的 學科專業,從而構建出既符合國際學科發展趨勢又頗具本校特色的復合型體育學科體系。如 清華大學可大力培養體育建筑、人體運動信息檢測與仿真、納米陶瓷運動材料等方向的人才 ;北京大學可培養高級體育管理和運動醫學方向的人才;復旦大學可培養體育新聞方向的人 才;上海交通大學可培養運動生物醫學等方向的人才;等等。

3.3 加大學科梯隊建設力度 大學體育的學科建設,是衡量大學體育綜合實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標志。而學科建設的核 心是隊伍建設,其中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團隊的培養又是隊伍建設的關鍵。只有具備一流的學 科帶頭人、一流的師資,才能構筑一流的學科,產出一流的成果,造就一流的人才?!癈9聯 盟”大學體育要制定人才激勵政策,多種途徑引進國內外知名體育學者以及有潛力的中青年 體育學者,把最優秀的人才吸引過來,使師資隊伍國際化、高層次化和多元化。并將學科帶 頭人、學術骨干及研究隊伍凝聚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戰斗力的學術研究團體。要“改變‘單 打獨斗’的科研方式,建設復合型科研創新團隊,形成‘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的學科人才 結構”[4]。

3.4 搭建科研平臺 科研經費、科研基地、科研資料等在內的科研硬件條件是搞好科研的必備條件,科研基 地建設是學科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癈9聯盟”大學體育應根據自身優勢,遵循“借東風、 保重點”的原則,合理地配置現有人才、物力、財力資源,優化整合現有的實驗室和科研機 構,并借助校內其他學科的優勢資源,建設若干個體育科學研究基地,為學科人員從事體育 科學研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除了鞏固現有研究基地外,“C9聯盟”大學體育應從自身情 況出發,根據本校的特點和優勢,因地制宜,建設本學校的優勢研究方向;應主動聯系學校 其他優勢研究基地,借助物理學、醫學、材料學等優勢學科的資源搭建跨學科研究平臺。

3.5 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高等教育區域化是國際高等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高等教育區域化有助于實現高等教育 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形成高等教育發展的地方特色,同時,地方經濟的發展反過來 也會促進高校的學科建設和發展。地方經濟建設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所在區域高等學校的發 展水平。[5]“產學研”結合正是實現高等院校與社會經濟緊密聯系的重要途徑。 通過“ 產學研”結合,高等院??梢愿玫匕盐丈鐣洕l展的需求,可更直接地利用社會廣泛的 各類資源以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科研成果的前瞻性和實用性并履行服務社會的職能。作為 研究型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C9聯盟”大學體育應積極主動參與“產學研”合作。這一方 面是需要體育管理層更新觀念,另一方面也需要管理層和研究者通過各種模式和方式發揮自 身的服務作用,服務社會,引領體育學科、產業進步與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EB/OL].http://www.moe.edu.cn/ edoas/ website18/37/info3337.htm,2009-10-17.

[2] 龔月聰,王家平.加強基地建設,促進重點學科可持續發展[J].高等農業教育,200 3(3):60-63.

[3] 余國揚. 高校學科建設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43- 48.

[4] 楊樺.關于加強體育學學科建設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1):1-5.

[5] 王新德,等. 產學研合作中高校信息平臺的構建[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9(5) :110-113.

投稿日期:2010-11-10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2008年度國家一般 項目“現代大學制度建設與高校體育改革”(項目編號:BLA080062),主持人:孫麒麟;2 009年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基于大學職能視角的研究型大學體育發展研究”(項目編 號:B09006),主持人:張建新。

作者簡介:張建新,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校體育管理。

寧波大學科研范文第2篇

四川師范大學文件 校字〔2011〕40號 四川師范大學科研獎勵辦法

(試行稿)

第一條 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研強校”戰略,鼓勵廣大教師潛心學術,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高我校學術聲譽和影響力,把四川師范大學建設成為一流地方師范大學,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對科研項目的獎勵

1.鼓勵教師圍繞服務國家目標為導向的科學研究,申報國家級科研項目,凡經學校組織推薦申報到上級主管部門的,無論項目批準與否,均給予申報項目補助費500元;申報國家級、部重大科研項目,申報完成后,給予課題組2000元申報補助。

2.鼓勵國家級項目高質量完成。凡國家級項目按期通過驗收的,學校從科研獎勵基金中給予項目到校經費的10%給予鼓勵(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驗收(鑒定)結果為優秀和良好的國家級項目,再分別給予一次性15000元和5000元的獎勵;對驗收(鑒定)結果優秀的教育部項目,給予一次性8000元獎勵。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被列入《成果文庫》或《成果要報》的再給予5000元獎勵。

第三條 對出版學術著作與教材的獎勵

1.對我校教師以四川師范大學為獨立或第一作者單位或主編單位在國家級A類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含古籍整理)(字數為25萬字以上),給予一次性1萬元獎勵。在國家級B類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含古籍整理)(字數為25萬字以上)給予一次性5000元獎勵。在其它全國性專業出版社和省級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含古籍整理)(字數為25萬字以上),給予1000元獎勵。若在出版時學校已資助則不予獎勵。

字數不足25萬字的學術專著(含古籍整理)酌情獎勵。

2.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規劃教材給予10000元獎勵,其它規劃教材給予1000元獎勵,若在出版時學校已資助,或已由學校其他行政部門獎勵者,不再重復給予獎勵。 3.出版社類別由校學術委員會認定。

第四條 對發表學術研究論文及論文被檢索的鼓勵

1.我校教師凡以四川師范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正式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文科考證類論文不少于3000字、論述類論文不少于5000字;理科學術論文不少于2000字),在提交刊物原版和抽印本后,分別獎勵如下:

(1)在美國《SCIENCE》或《NATURE》上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20萬元。 (2)在SCI一區、SSCI一區學術期刊上全文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5萬元。

(3)在SCI二區、SSCI二區學術期刊和《中國社會科學》上全文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2萬元。

(4)在SCI三區、SSCI三區學術期刊、中文權威A1類學術期刊上全文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1萬元。

(5)在其它SCI光盤、SSCI、A&HCI、中文權威A2類學術期刊上全文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5000元。

(6)在SCIE、中文權威B類學術期刊上全文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3000元。

(7)凡以四川師范大學為獨立或第一作者單位正式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被《EI Compendex》、《MEDLINE》檢索收錄;文科非外語專業教師在國外刊物以外文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若不與第三條第3款第2項重復,每篇獎勵2000元。

(8)凡以四川師范大學為獨立或第一作者單位正式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被《ISTP》、《EI page one》檢索收錄或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的學術研究論文,每篇獎勵500元。 2.以上各條獎項所涉及的每篇論文,均只能就高領取一次獎勵,不得重復。

3.凡以四川師范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正式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被他人引用的,按次給予獎勵。每次獎勵額度為引用期刊獎勵標準(按第四條“1”標準)的十分之一。 論文他引獎勵的范圍為受理日之前兩年內的引用。

4.SCI分區按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上年JCR大類分區標準計,SSCI分區按北京大學圖書館《國外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總覽》最新版JCR大類分區計,中文學術期刊分類由校學術委員會認定。 第五條 對獲獎科研成果的鼓勵

1.凡署名第一單位為四川師范大學,獲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

一、

二、三等獎的獲獎成果,學校從科研獎勵基金中一次性分別給予50萬、20萬、10萬元的獎勵。

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

2.凡署名第一單位為四川師范大學,獲得《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規定的全國性獎和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等級獎,學校按個人從政府所獲獎金數額的100%再給予獎勵。 3.凡署名第一單位為四川師范大學,獲教育部中國高??茖W技術獎和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

一、

二、三等獎的獲獎成果,學校一次性分別給予8萬、5萬、3萬元的獎勵。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級獎,按個人從政府所獲獎金數額的100%再給以獎勵。國家各部委科技進步獎、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按四川省同等級獎金給予獎勵。 4.凡四川師范大學為第二署名單位且我校教師個人排名列前五位的獲獎成果,學校給予該類獎勵獎金數額10%的配套獎勵。

5.同一成果先后獲得不同級別獎勵,可重復獎勵。 6.獲獎成果以頒獎文件與獲獎證書為依據。 第六條 對專利的獎勵

1.以學校名義申請的涉外發明專利,在獲授權后學校給予一次性8000元的獎勵,但學校已支付專利申請費的發明專利,學校不再給予獎勵。

2.國內職務發明專利,在獲授權后學校給予一次性5000元的獎勵,但學校已支付專利申請費的發明專利,學校不再給予獎勵。

3.職務專利被成功轉讓的,學校按到校轉讓金額的5%給予獎勵。 第七條 對申報成果獎的獎勵 1.申請科技成果鑒定的獎勵

(1)科技成果鑒定范圍、程序和組織管理以《國家科技成果鑒定管理辦法》和《四川省科技成果鑒定管理辦法》規定為準。

(2)國家級、部級計劃內任務來源的科技成果鑒定,學校資助:檢測鑒定、會議鑒定1萬元,函審鑒定5000元。

(3)省級項目鑒定資助:檢測鑒定、會議鑒定5000元,函審鑒定3000元。 (4)科技成果鑒定憑成果登記證書給予資助。 2.申報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的獎勵

(1)申報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學校獎勵金額2000元。 (2)申報省級科技進步獎,學校獎勵金額1000元。

(3)申報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學校獎勵金額500元。 第八條 對科研平臺建設的獎勵

1.凡學院申報省高校及以上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完成申報后,給予學院5000元鼓勵。

2.凡學院申報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獲準立項建設后,給予學院5000元獎勵。凡學院申報部省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獲準立項建設后,給予學院20000元獎勵。凡學院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獲準立項建設后,給予學院20萬元獎勵。

3.凡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建設驗收合格后,給予學院5000元鼓勵;凡部省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建設驗收合格后,給予學院20000元獎勵;凡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建設驗收合格后,給予學院20萬元獎勵。 第九條 獎勵的受理與發放

1.凡屬獎勵范圍的著作、論文、學術論文他引、專利須在每年年底由著作人(發明人)在成果登記表上登記,并將成果發表、出版、引用、授權的原件及復印件送科研處審核,被SCI、SSCI、A&HCI、EI、MEDLINE、ISTP收錄論文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為準; 2.凡屬獎勵范圍的項目、成果獎由科研處負責登記審核; 3.科研獎勵的發放原則上在每年年底進行。

第十條 學校每評選全校文、理科科研十佳并給予物質獎勵,對連續四年進入文、理科科研排名前五名者,給予重點表彰和獎勵。

第十一條 學校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全??蒲斜碚么髸?,表彰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成績的教職員工和單位。

第十二條 本辦法自二0一一年開始執行,原有其它學校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其它未盡事宜,由學??蒲泄ぷ黝I導小組負責解釋。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主題詞 規章 科研 獎勵 辦法

抄送 校領導。

寧波大學科研范文第3篇

第二條全校每年資助一定數量的推免生參與科研訓練項目。為每位學生提供3000~5000 元的經費資助,主要用做學生的實驗耗材、交通、住宿、會議報名費等。

第三條每年9月初開始接收擬錄取推免生申請,9月下旬截止申請。

第四條申請科研訓練資助項目的推免生應具備以下條件:

1. 已確定為安徽大學的學術型免試推薦研究生;

2. 已基本修完本科階段所有課程,成績優良;

3. 已確定研究生指導教師。

4. 本人提出申請,相關院(系)根據需要進行推薦。

第五條申請項目推免生需從研究生院網站下載填寫《優秀大學生(推免生)科研訓練資助項目申請書》(附件),首先向擬錄取院(系)申報,然后由院(系)匯總初選名單交研究生院最后審定,確定下撥經費數額。

第六條研究生院根據各學科特點,每年于10月31日以前確定資助學生名單和資助額度,并通知相關院系做好學生的接納安置工作。

第七條獲得資助的學生,必須在安徽大學實施科研訓練項目。訓練

期間,研究生院將不定時抽查科研訓練項目進展情況。

第八條對未按計劃、要求參加科研訓練的學生,需退還部分或全部資助資金。情節嚴重者可取消入學資格。

寧波大學科研范文第4篇

東南大學科研經費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我??蒲薪涃M管理,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益,促進科研事業發展,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貫徹執行國家科研經費管理政策 加強高??蒲薪涃M管理的通知》(教財[2011]12號)及國家有關科技政策,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我??蒲薪涃M是指學校為開展科研活動所取得的各類經費,包括科研經費撥款(即縱向科研)和科研事業收入(即橫向科研)。

科研經費撥款(即縱向科研)是學校開展科研活動取得的各級財政撥款。

科研事業收入(即橫向科研)是學校開展科研活動取得的各種非財政撥款和收入,包括聯合研究、委托開發、科技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等取得的收入。

第三條

學校各院系、各單位所取得的各類科研經費,不論其資金來源渠道,均為東南大學科研收入,都必須全部納入學校財務處,嚴格按合同統一管理、集中核算,??顚S?。不得設立帳外資金、“小金庫”,不得違反國家科研經費管理政策支出。

第四條 凡使用科研經費購置與形成的固定和無形資產屬于國有資產(與經費資助單位另有合同約定的除外),統一納入學校資產管理,不得以任何方式隱匿、私自轉讓、非法占有或謀取私利,其處置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條

學校各院系、各單位必須加強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財務制度和本辦法的各項規定。

第二章

職責與權限

第六條

學校分管財務、科研工作的校級領導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負責。

第七條

科技處、社科處是學??蒲泄ぷ鞯闹鞴懿块T,負責科研項目管理和合同管理,配合財務處做好科研經費管理的有關工作。

第八條

財務處負責科研經費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制訂和完善校內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指導項目負責人編制項目經費預算,審查項目決算,監督、指導項目負責人按照項目立項通知書(任務書)或合同約定,以及有關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在其權限范圍內使用科研經費。

第九條

審計處負責科研經費財務收支的審計監督工作。

第十條

各院系分管科研工作負責人負責領導和督促本院系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督促項目負責人按照項目立項書、合同和項目預算順利開展各項科研工作。

第十一條

項目負責人負責編制科研項目經費預算和決算,對所承擔項目經費的使用和管理負主要責任,自覺接受上級財政部門、行政主管部

門、國家審計機關和資助單位的檢查與監督,對科研經費使用的相關性、真實性和合理性承擔相應責任。

第三章

預算和決算管理

第十二條

項目負責人在財務處、科技處或社科處的指導下,按有關規定編制項目經費預算。嚴禁編制虛假預算套取科研經費。

第十三條

項目經費預算一經批復,必須嚴格按預算規定的開支范圍和項目進度執行,不得超出項目預算范圍開支費用;批復后的預算一般不作調整,由于項目研究目標、重大技術路線或主要研究內容調整,以及不可抗力造成意外損失等原因,對項目經費總預算造成較大影響的,可以進行調整,但應按項目資助方的規定程序辦理。

第十四條

項目負責人根據項目決算的編報要求和規定,嚴格按照財務處提供的科研項目財務明細賬目,如實編報項目經費決算,并對項目決算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財務處應予指導和審查。項目決算經科技處或社科處、財務處和審計處審核簽署意見后,根據要求報送并存檔。

第四章

收入管理和分配政策

第十五條

財務處根據科技處或社科處科研撥款通知和科研合同按實際收到的款項確認科研經費收入。

第十六條

科研經費到款后收款票據的開具:橫向科研經費按國家稅法規定開具稅務發票;縱向科研經費憑銀行結算憑證入帳,其中收到國庫集中支付的資金,憑《財政直接支付入賬通知書》或《財政授權支付額度到賬通知書》及相關銀行結算憑證入賬。須預開票據的,也按以上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學校根據撥款單位項目管理辦法或項目合同規定對項目經費提取管理費;如撥款單位項目管理辦法或項目合同沒有明確規定的,根據《東南大學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執行。提取的項目管理費納入學校預算統籌使用。

第五章

支出管理

第十八條

財務處根據項目預算或合同、合法的財務憑證及學校有關的財務管理規定確認科研經費支出。

第十九條

科研支出包括項目管理費(間接費用)、人員經費、研究生助研津貼、設備費、維修費、國際合作交流費和業務費等。

(一)項目管理費(間接費用)。是指學校為組織、支撐項目研究而發生的各項費用,項目管理費按有關規定一次性提取,納入學校預算統籌使用。

(二)人員經費。是指直接支付給參加項目研究人員的相關支出。人員經費開支比例及開支標準,應嚴格按照撥款單位項目管理辦法執行。撥款單位項目管理辦法和合同沒有規定比例的按照以下規定執行:縱向科研的人員經費支出比例最高控制在20%以內,橫向科研的人員經費支出比例最高控制在25%以內。另外,縱、橫向科研的人員經費可分別增加15%作為研究生助研津貼。人員經費支出按有關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人員經費必須據實列支(有支出規定比例的項目按規定比例使用),實行指標控制,不得預提。人員經費需要支出時,需填寫人員經費領取明細表,辦理相關支取手續后再作支出賬務處理。

(三)研究生助研津貼。根據撥款單位項目管理辦法或項目合同的要

求,對參加課題研究的研究生,在課題經費支出中據實安排研究生勞務費用支出,作為研究生助研津貼??v向科研項目在申請項目時要將所需支付的研究生助研津貼列入預算,取得主管部門的批準。為確保助研津貼按時足額發給研究生本人,助研津貼發放一律實行直接轉入研究生個人銀行卡的辦法。發放給研究生的助研津貼科研項目負責人不得挪作他用。

(四)設備費。是指項目研究過程中購置或試制專用儀器設備,對現有儀器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以及租賃外單位儀器設備而發生的費用。

(五)維修費。是指科研項目研究開發所用固定資產的維護費、修理費以及直接為科研項目研究開發所發生的房屋、建筑物修繕費,實驗室改造費等。

(六)國際合作與交流費。指項目研究過程中項目組人員出訪和外國專家來訪而發生的費用。

(七)業務費。是指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燃料動力費、差旅費、會議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專家咨詢費及其他業務費用。

材料費: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消耗的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購及運輸、裝卸、整理等費用。

測試化驗加工費: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支付給外單位(包括學校內部獨立經濟核算單位)的檢驗、測試、化驗及加工等費用。

燃料動力費: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相關大型儀器設備、專用科學裝置等運行發生的可以單獨計量的水、電、氣、燃料消耗費用等。

差旅費: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開展科學實驗(試驗)、科學考察、

業務調研、學術交流等所發生的外埠差旅費、市內交通費用等。

會議費: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為組織開展學術研討、咨詢以及協調項目或課題等活動而發生的會議費用。

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費、資料費、專用軟件購買費、文獻檢索費、專業通信費、專利申請及其他知識產權事務等費用。

專家咨詢費:是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支付給臨時聘請的咨詢專家的費用。

業務費中含業務招待費,指項目研究過程中發生的與項目研究相關的一定標準的業務招待費用,可在橫向科研經費或結題經費中報銷。

第二十條

科研經費的收支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經費的使用要按照開展科研活動的實際需要據實支出,應與科研任務具有相關性,必須取得真實、合法票據進行財務報銷。凡有撥款單位項目管理辦法或財務管理辦法的科研項目,其列支比例按有關規定和預算執行,無撥款單位項目管理辦法或財務管理辦法的科研項目,執行學校相關管理規定。

第二十一條

科研經費不得用于各種罰款、捐款、贊助、投資等國家規定禁止列支的其他各項支出;不得使用假發票;不得虛構經濟業務或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票據套取科研經費,不得將科研經費用于與科研項目無關的活動,不得以實物、有價證券等方式變相謀取私利;科研經費中的大額支出不得違反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嚴格履行政府采購程序,強化專家論證。不得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在科研經費使用中,任何人不得違反財務制度和相關規定,一經查實,

學校有權沒收所涉項目經費,并按照學校有關規定給予處分,開展項目所需費用由責任人自行承擔;如因此損壞學校聲譽或給學校造成經濟損失的,相關責任人須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第二十二條

科研經費的轉撥必須訂立合同,報經學??萍继幓蛏缈铺幒拓攧仗幑餐瑢徟?。申請轉撥經費的項目負責人應向學??萍继幓蛏缈铺?、財務處提供該科研項目的預算批復、項目合同和其他必要的資料,否則不予批準。

項目負責人不得借協作科研之名,將科研經費挪作它用,或轉入與項目負責人有直接經濟利益關系的關聯單位。經費轉撥業務由財務處統一管理,不得將款項轉入非協作單位或個人的銀行賬戶。

校內各項目之間轉賬必須要有與項目有關的實質性的業務內容,不得隨意相互轉讓科研經費。

第六章

間接費用和結余經費管理

第二十三條

加強項目間接費用經費的管理,按規定、按比例核定的間接費用納入學校財務統一管理,統籌安排使用。不得在核定的間接費用以外再以任何名義在項目經費中重復提取、列支相關費用。按照學校有關績效支出的相關規定,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合理安排績效支出。

第二十四條

所有課題及科研服務等項目完成后,都應按項目合同規定的時間及時結題。項目負責人應主動辦理各項結題手續,經科技處或社科處確認后通知財務處。原則上項目負責人應在科研項目結束或通過驗收一年后辦理結題手續。

第二十五條 縱向科研項目(科研撥款)結題后,結余經費按照科研撥款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使用。橫向科研項目(科研事業收入)結題按照財務處制訂的《東南大學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有關規定執行,項目結題經費根據科研工作需要,可用于補助儀器設備的維護運轉、人才培養及其他研究發展項目的預研和啟動等,也可適當開支業務洽談招待費、研究生助研酬金等。

第七章

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

建立科研項目信息公開和科研經費內部檢查制度。建立項目績效情況公示、項目信息公開以及違規使用科研經費行為公開制度,接受群眾監督;定期對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管理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盡早在校內得到解決,確??蒲薪涃M合理使用。對組織不力或行為不當的項目和單位,學校有權進行管理和干預,對有關責任人進行批評教育,并報告項目委托單位。

第二十七條

財務處要加強對科研經費收支的會計監督,審計部門要加強對科研經費收支的審計監督,切實防止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占科研經費等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發生。

項目單位、項目負責人要自覺接受并積極配合財政部、教育部、審計署、科技部等有關部門和科研經費提供方或其委托的社會中介機構,依據國家有關法規、預算和科研合同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的檢查監督。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糾正,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應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并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司法部門處理。

第八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執行。此前規定與本辦法相抵觸的,按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由財務處負責解釋和修訂,具體實施細則由財務處制定。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日

主題詞: 財務 科研經費 管理辦法

東南大學校長辦公室

主動公開

寧波大學科研范文第5篇

四川師范大學文件 校字〔2011〕40號 四川師范大學科研獎勵辦法

(試行稿)

第一條 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研強校”戰略,鼓勵廣大教師潛心學術,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高我校學術聲譽和影響力,把四川師范大學建設成為一流地方師范大學,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對科研項目的獎勵

1.鼓勵教師圍繞服務國家目標為導向的科學研究,申報國家級科研項目,凡經學校組織推薦申報到上級主管部門的,無論項目批準與否,均給予申報項目補助費500元;申報國家級、部重大科研項目,申報完成后,給予課題組2000元申報補助。

2.鼓勵國家級項目高質量完成。凡國家級項目按期通過驗收的,學校從科研獎勵基金中給予項目到校經費的10%給予鼓勵(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驗收(鑒定)結果為優秀和良好的國家級項目,再分別給予一次性15000元和5000元的獎勵;對驗收(鑒定)結果優秀的教育部項目,給予一次性8000元獎勵。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被列入《成果文庫》或《成果要報》的再給予5000元獎勵。

第三條 對出版學術著作與教材的獎勵

1.對我校教師以四川師范大學為獨立或第一作者單位或主編單位在國家級A類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含古籍整理)(字數為25萬字以上),給予一次性1萬元獎勵。在國家級B類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含古籍整理)(字數為25萬字以上)給予一次性5000元獎勵。在其它全國性專業出版社和省級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含古籍整理)(字數為25萬字以上),給予1000元獎勵。若在出版時學校已資助則不予獎勵。

字數不足25萬字的學術專著(含古籍整理)酌情獎勵。

2.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規劃教材給予10000元獎勵,其它規劃教材給予1000元獎勵,若在出版時學校已資助,或已由學校其他行政部門獎勵者,不再重復給予獎勵。 3.出版社類別由校學術委員會認定。

第四條 對發表學術研究論文及論文被檢索的鼓勵

1.我校教師凡以四川師范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正式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文科考證類論文不少于3000字、論述類論文不少于5000字;理科學術論文不少于2000字),在提交刊物原版和抽印本后,分別獎勵如下:

(1)在美國《SCIENCE》或《NATURE》上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20萬元。 (2)在SCI一區、SSCI一區學術期刊上全文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5萬元。

(3)在SCI二區、SSCI二區學術期刊和《中國社會科學》上全文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2萬元。

(4)在SCI三區、SSCI三區學術期刊、中文權威A1類學術期刊上全文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1萬元。

(5)在其它SCI光盤、SSCI、A&HCI、中文權威A2類學術期刊上全文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5000元。

(6)在SCIE、中文權威B類學術期刊上全文發表的,每篇論文一次性獎勵3000元。

(7)凡以四川師范大學為獨立或第一作者單位正式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被《EI Compendex》、《MEDLINE》檢索收錄;文科非外語專業教師在國外刊物以外文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若不與第三條第3款第2項重復,每篇獎勵2000元。

(8)凡以四川師范大學為獨立或第一作者單位正式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被《ISTP》、《EI page one》檢索收錄或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的學術研究論文,每篇獎勵500元。 2.以上各條獎項所涉及的每篇論文,均只能就高領取一次獎勵,不得重復。

3.凡以四川師范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正式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被他人引用的,按次給予獎勵。每次獎勵額度為引用期刊獎勵標準(按第四條“1”標準)的十分之一。 論文他引獎勵的范圍為受理日之前兩年內的引用。

4.SCI分區按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上年JCR大類分區標準計,SSCI分區按北京大學圖書館《國外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總覽》最新版JCR大類分區計,中文學術期刊分類由校學術委員會認定。 第五條 對獲獎科研成果的鼓勵

1.凡署名第一單位為四川師范大學,獲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

一、

二、三等獎的獲獎成果,學校從科研獎勵基金中一次性分別給予50萬、20萬、10萬元的獎勵。

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

2.凡署名第一單位為四川師范大學,獲得《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規定的全國性獎和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等級獎,學校按個人從政府所獲獎金數額的100%再給予獎勵。 3.凡署名第一單位為四川師范大學,獲教育部中國高??茖W技術獎和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

一、

二、三等獎的獲獎成果,學校一次性分別給予8萬、5萬、3萬元的獎勵。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級獎,按個人從政府所獲獎金數額的100%再給以獎勵。國家各部委科技進步獎、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按四川省同等級獎金給予獎勵。 4.凡四川師范大學為第二署名單位且我校教師個人排名列前五位的獲獎成果,學校給予該類獎勵獎金數額10%的配套獎勵。

5.同一成果先后獲得不同級別獎勵,可重復獎勵。 6.獲獎成果以頒獎文件與獲獎證書為依據。 第六條 對專利的獎勵

1.以學校名義申請的涉外發明專利,在獲授權后學校給予一次性8000元的獎勵,但學校已支付專利申請費的發明專利,學校不再給予獎勵。

2.國內職務發明專利,在獲授權后學校給予一次性5000元的獎勵,但學校已支付專利申請費的發明專利,學校不再給予獎勵。

3.職務專利被成功轉讓的,學校按到校轉讓金額的5%給予獎勵。 第七條 對申報成果獎的獎勵 1.申請科技成果鑒定的獎勵

(1)科技成果鑒定范圍、程序和組織管理以《國家科技成果鑒定管理辦法》和《四川省科技成果鑒定管理辦法》規定為準。

(2)國家級、部級計劃內任務來源的科技成果鑒定,學校資助:檢測鑒定、會議鑒定1萬元,函審鑒定5000元。

(3)省級項目鑒定資助:檢測鑒定、會議鑒定5000元,函審鑒定3000元。 (4)科技成果鑒定憑成果登記證書給予資助。 2.申報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的獎勵

(1)申報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學校獎勵金額2000元。 (2)申報省級科技進步獎,學校獎勵金額1000元。

(3)申報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學校獎勵金額500元。 第八條 對科研平臺建設的獎勵

1.凡學院申報省高校及以上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完成申報后,給予學院5000元鼓勵。

2.凡學院申報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獲準立項建設后,給予學院5000元獎勵。凡學院申報部省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獲準立項建設后,給予學院20000元獎勵。凡學院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獲準立項建設后,給予學院20萬元獎勵。

3.凡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建設驗收合格后,給予學院5000元鼓勵;凡部省人文社科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建設驗收合格后,給予學院20000元獎勵;凡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學研究平臺建設驗收合格后,給予學院20萬元獎勵。 第九條 獎勵的受理與發放

1.凡屬獎勵范圍的著作、論文、學術論文他引、專利須在每年年底由著作人(發明人)在成果登記表上登記,并將成果發表、出版、引用、授權的原件及復印件送科研處審核,被SCI、SSCI、A&HCI、EI、MEDLINE、ISTP收錄論文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為準; 2.凡屬獎勵范圍的項目、成果獎由科研處負責登記審核; 3.科研獎勵的發放原則上在每年年底進行。

第十條 學校每評選全校文、理科科研十佳并給予物質獎勵,對連續四年進入文、理科科研排名前五名者,給予重點表彰和獎勵。

第十一條 學校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全??蒲斜碚么髸?,表彰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成績的教職員工和單位。

第十二條 本辦法自二0一一年開始執行,原有其它學校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其它未盡事宜,由學??蒲泄ぷ黝I導小組負責解釋。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主題詞 規章 科研 獎勵 辦法

抄送 校領導。

寧波大學科研范文第6篇

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簡稱SRTP)是學校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本科實踐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精神,使“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順利實施,規范科學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以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主要目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進行課題研究和探索,了解和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養大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大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第二條 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資助學習成績優良、學有余力、項目開展期間

2、3年級(五年制本科為2-4年級)在校本科學生。參與項目的學生在興趣驅動和導師指導下,完成項目立題、可行性分析論證、設計實驗、結果分析比較、撰寫研究報告等過程;要求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自主完成實驗、自主管理項目;強調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三條 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為學校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職能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制定相關規章制度、落實經費、開展中期檢查、結題驗收、優秀項目表彰及經驗交流等工作。

第四條 學院成立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組織機構,在主管副院長領導下,負責本學院SRTP日常工作的開展,制定學院SRTP工作實施細則,組織創新項目的申報、評審、檢查、驗收、成果匯總及經費使用管理等工作;并成立專家組,負責指導學生選題、教師遴選、項目評審、進度檢查、成績審核、及結題驗收工作;各實驗中心負責組織協調實驗室開放事宜,支撐SRTP項目的開展。

第三章 參與項目學生要求及立項原則

第五條 學生要求

學生是SRTP活動的主體,是SRTP研究項目的實踐者。參加SRTP活動的學生應具有以下條件:

(一)理工綜合班學生;

(二)本、碩連讀或本、碩、博連讀學生;

(三)學有余力,課程成績平分分值≥70,平均學年重修課程數不得多于1門,對SRTP有濃厚 1

興趣,并能夠保證全程參加SRTP所需的時間和精力;

(四)不滿足

(一)、

(二)、

(三)條中任何一條,但個別有特長的學生,需特別審查批準后可參加申報;

(五)項目開展期間

2、3年級(五年制本科為2-4年級)在校本科學生,鼓勵學生跨院系、跨學科組建團隊。

第六條 SRTP項目立項原則

(一)可行性原則:應從本科生的實際能力出發進行選題,充分考慮本科階段的知識結構、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知識的綜合應用。項目選題應充分利用校、院兩級實驗中心的教學科研資源、教師已有的科研條件以及學院其他資源,項目執行期不超過1年,在經費允許范圍內能夠完成。

(二)創新性原則: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項目內容包括各學科研究熱點、國內外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和社會熱點等,讓學生了解學科發展的前沿,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良好的科學素養。

(三)實用性原則:引導學生帶著社會的需求信息,主動提出問題、獲取知識、參加實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第四章項目申報、評審與立項

第七條 申報程序

(一)學生以項目組的形式開展項目申報。項目組人數最多不超過3人。項目組根據申報要求自行擬定創新實驗項目,填寫《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申報書,向項目負責人所在學院申報。每個學生只能同時申報、參加一個項目。

(二)確定項目指導教師。學院每年確定項目指導的教師,項目組學生可自行聯系導師,也可由學院指定教師。為保證指導的效果,每位教師同時指導的項目不超過兩個。

(三)學院組織專家對學生資格、項目內容、指導教師等內容進行審查,并組織開展申報項目評審。

第八條 學院按照學校劃撥的名額,組織專家對項目的科學性、先進性和現實意義等方面進行評審,立項項目應論證充分有據、切實可行、經費預算合理,承擔者具有按計劃完成任務的學科知識和科研能力。

第九條 學校不開展二次評審,學校組織專家隨機聽取部分學院立項評審,并抽查學院立項項目材料。

第十條 項目立項

學院按學校劃撥名額確定立項項目,匯總后報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實驗教學科,獲學校批準后

立項。

第五章項目實施與管理

第十一條 項目經學校批準立項后,學生即可進入項目組開展工作。SRTP項目實行項目負責人制,項目負責人由學生擔任,對項目負全責,根據課題研究內容,分配參與項目研究人員的任務,明確職責。

第十二條 學院應根據學校的管理辦法,結合本學院學科特點、管理模式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報送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備案。學校根據學院的實施細則,檢查各項工作是否得到實施。

第十三條

告等工作。

第十四條 指導教師應積極發揮指導作用,負責指導項目實施、審查經費開支、評定結題材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參與項目的學生自主完成設計實驗、組織實施、獨立撰寫報料和學生成績等工作。

第十五條 學院應及時跟蹤、檢查項目實施情況,督促項目進度,對立項后無故不開展項目研究工作、未經批準擅自變更負責人或研究項目、項目執行不力等情況者,將視情節輕重可給予警告、中止項目等處理。

第十六條 中期檢查

所有立項項目必須開展中期檢查,項目組應在《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中期進展報告》中詳細闡述:項目組成員是否按計劃執行分配任務;工作進度是否符合項目計劃的要求;項目負責人所在學院是否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必要條件;項目經費是否真正用于該項目研究工作,開支是否合理等內容。

項目組根據學校時間安排準時向學院提交《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中期進展報告》,學院組織專家檢查項目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并將中期檢查情況匯總后送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

第十七條 學校組織專家評閱《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中期進展報告》,并抽取部分學生開展答辯,檢查項目實施情況。

第六章 結題驗收

第十八條

第十九條 學院根據學校時間安排組織本學院項目組結題驗收。 項目結題時,學生必須向學院提交結題材料。結題材料包括工作總結報告、成果材料(技術研究報告或調研報告、論文、實物裝置(含照片)、軟件、專利申請材料等)等。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參與情況、項目完成情況評定學生成績。

第二十條

學院收集項目結題材料,組織專家對項目進行驗收評審、答辯、評定成績。成績

評定采用五級記分制,即優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學院將評審情況統計匯總后與結題驗收成績為優秀項目的結題材料一并送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

第二十一條 學校將組織專家旁聽或參與部分學院項目結題驗收,并對各學院的評審結果進行評閱,隨機抽查部分項目,同時開展優秀項目評審。

第七章 獎勵

第二十二條 參與項目并按時結題且通過驗收的項目組成員每人可獲得1-2個獎勵學分;中途退出的學生不能獲得學分,學分成績按結題驗收成績確定,同時在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時根據項目成績分等級享受加分。

第二十三條 學校對參與項目的學生發放 “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證書”。

第二十四條 學校根據學院的組織工作及實施情況,將評選優秀組織單位,并對組織工作優秀的單位和個人頒發證書。

第二十五條 對指導學生開展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并結題的教師,學校以0.12編制/項目計算工作量,以動態編制的方式劃撥給指導教師;承擔SRTP的實驗室,學校按照項目數量,以動態編制方式計算工作量。

第二十六條 對指導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獲得優秀項目的教師,學校將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

第八章 經費管理

第二十七條 學校設立SRTP專項經費,按照學校劃撥學院名額,在各學院申報項目審核批準后,由財務處撥入學院專項帳號,實行??顚S?。

第二十八條 SRTP項目經費資助額度視學科分類,資助范圍為500-2000元/項,具體金額以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正式發布的資助額度為準。經費使用必須本著統籌安排、合理使用、厲行節約的原則,超支不補。

第二十九條 項目經費一次性劃撥學院,由學院審核使用。對學校確定終止或撤銷的項目,停止其項目經費資助,收回剩余經費,并保留是否追回已使用經費的權力。

第三十條 經費使用范圍及報賬程序見《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經費管理細則》。 第三十一條 項目經費使用期限。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經費是學校資助學生開展項目研究的專項經費,項目經費在項目結題后三個月內必須完成相關費用報銷工作,逾期視為項目經費不再需要使用,學校將收回剩余經費。

第三十二條 學院每年對SRTP項目經費進行總決算,并將決算情況報送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以備學校核查。

第九章 項目變更及終止

第三十三條 項目一經立項,不得擅自改變項目內容和名稱,不得隨意調整項目成員;因特殊原因需要變動,須及時提出書面申請,經學院同意、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備案后方可變更。

第三十四條 項目批準執行三個月之內,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執行者,經指導教師同意后,可向學院提出項目變更申請,學院組織專家對申請變更的項目進行評審,如變更項目符合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要求,經專家組評審同意后,可執行新研究方向,變更項目驗收時間可適當推遲,但不得超過3個月。

第三十五條 項目批準執行三個月內,學生因學習困難或對項目失去興趣等原因,可申請退出,如果超過3個月沒有參與項目研究或沒有完成項目研究內容,學校將記載此門選修課程不及格。

第三十六條 申請變更的項目,經專家評審不符合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要求的,學校將終止項目。

第三十七條 如果項目執行期內,項目學生全體退出,則項目自動終止,學校將記載此門選修課程不及格。

第三十八條 項目實施過程中弄虛作假、工作無明顯進展的項目組要終止其項目運行。

第三十九條 凡被終止項目或自動退出的學生,不再參加任何創新實踐項目(含國家和學校)。

第十章 其他

第四十條 學校將學院項目的組織實施情況納入學院考評。對沒有按期結題或項目終止的學院,學校將根據延期或終止項目數量,減少下一期項目資助數量;對于項目組織情況較好的學院,學校將在下一次立項項目數量上給予獎勵。

第四十一條 項目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專利權人為重慶大學。公開發表的論文須注明“重慶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中文期刊)、“Supported by 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of Chongqing University”(外文期刊);公開發表的論文,必須有項目組學生署名,且學生應排名前2位。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此前公布的重慶大學大學生創新基金有關管理辦法作廢,以本辦法為準,執行新的規定。 本辦法由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負責解釋。

重慶大學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五日

上一篇:美術專業介紹范文下一篇:農戶科學儲糧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