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范文

2023-09-23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范文第1篇

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 充分運用和發揮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發展的優勢, 從而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進程, 也調動了市場經濟發展的活力。習近平提出, 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政府要扮演好自身角色, 處理好“放管服”三者之間的關系, 完善市場經濟的制度體系, 來應對變化的外部環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著本質區別, 我國當前的改革方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這是綜合考察我國國情而定的。加快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需要各個主體之間相互配合, 逐漸查找市場經濟運行中的風險和不穩定因素, 進而調控風險。

我國所有制結構為適應現代化的發展需要, 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進而推衍出農村土地的“三權分置”, 家庭聯產承包體制下的經濟發展、收入并不高, 因此受到了很多質疑, 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在某種層面上確定了我國農業今后的發展和經營模式, 消除了傳統的人民公社時期的經濟停滯和發展不前的問題, 因此, 我國的農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而當前我國存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 在未來很長時間內, 要著力解決“三農”問題, 進一步縮小城鄉之間發展的差距, 經過多年體制改革, 我國同時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經歷了循序漸進的改革歷程, 不斷從政治、經濟、文化、生態文明等領域進行突破和創新。逐漸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階段, 從經濟基礎向上層建筑層面進行改革深化。同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也將致力于政黨和機構的改革、發展, 逐步掃清生產力、生產要素發展進程中的障礙, 平衡發展中存在的不充分關系。

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為了適應我國生產力的發展, 必須完善生產力與生產要素之間的關系,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 我國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隨著40年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 中國發生了深刻變化, 中國在20世紀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 經濟迅速發展, 經濟水平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此時,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平衡和貧富差距, 這就要求我們要正確處理改革開放與中國三農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2 實施策略

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三農的發展速度加快。農業生產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農村設施逐漸實現現代化、機械化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 農業發展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因此, 農業發展規模在原有基礎上逐漸擴大, 現代社會農村資源正穩步提升, 農村服務也更加完善, 這就意味著農業的發展也將朝氣蓬勃, 充滿生機和活力。

2.1 把握時代發展脈絡, 切實貫徹和落實“三農”精神

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進展農村工作事項的一切出發點和落腳點, 不斷更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戰略, 竭盡全力使廣大農民都能夠享受經濟發展成果, 真正實現共享現代化。

2.2 緊跟時代潮流, 推進農業現代化

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 如果僅僅把農業作為發展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還無法實現既定的目標, 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而應該結合現代化的技術手段, 逐步替代手工勞動, 精簡勞動力。我國是農業大國, 歷代領導人都很重視農業的發展狀況, 并通過實踐不斷探索當前農業現代化存在的問題, 結合自身所學理論知識加以運用, 吸收借鑒歷代學者的經驗教訓, 在此基礎上, 逐步轉變農業的發展方式, 擴大農業的發展規模, 發展更加優質高產的農業, 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道路, 改善當前市場上的供不應求的不平衡現象, 以此來提升農業的發展效益。

2.3 關注民生,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想要解決三農發展問題, 就必須要協調好農業、農村與農民之間的關系, 這也是我們黨長期以來工作的中心問題。而農民作為三農的核心, 自然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 想要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 經濟水平必須要有所提升, 而首當其沖需要解決的就是農民的收入問題, 而應把提高農民收入作為根本任務, 提升農民的知識水平, 進行宣傳指導, 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提升農民的素質, 從而更好地發揮農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3 未來展望

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經過深思熟慮, 帶領中國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途, 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發展基調, 創造性地提出了堅持協調、開放、創新、共享、協調的發展理念, 全面實現和發展“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不斷提出廉潔奉公、秉公執法的理念, 全面貫徹和落實從嚴治黨的原則, 反對貪污腐敗,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了新時代我們的發展目標和使命, 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拼搏。改革開放在歷經40年的實踐和摸索后, 已經做到精準扶貧, 貫徹和實現了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和理念,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了根基。因此, 在改革開放的40年里,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擴大日益增長的需求已經成為我們為之奮斗的目標,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需要廣大農民收入維持長期增長趨勢, 不斷突破現有格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共同努力, 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民收入增長、農村美麗富強的美好愿景。

摘要:改革開放40年以來, 中國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經濟快速發展, 農民、農村、農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中國的三農問題同樣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實現中國夢的關鍵途徑。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并沒有采取極端的方法, 而是逐步采取“摸著石頭過河”的試探性措施, 這種漸進式改革并非推到一切重新開始, 而是逐步掃除生產力發展進程的障礙, 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范文第2篇

1 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改革

在20世紀70年代, 馬來西亞跟隨了亞洲死虎的步伐從對采礦和農業的依賴轉折到制造業。在日本的協助下, 重工業在幾年的時間內蓬勃發展。而出口貿易成為馬來西亞重要經濟增長動力。在20世紀80和20世紀90年代低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馬來西亞還是保持著7%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成長。在20世紀60年代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31%而在20世紀70年代則增長了38%, 但同時也證明了不能持續增長在20世紀80年代增長率只有36%。20世紀90年代由于出口產業的帶動而增加到59%。同時間貧窮率也明顯的下降了。然而, 有些評論家則對貧窮率的下降持有懷疑。中央政府計劃是馬來西亞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 政府經常的支出來刺激經濟。1955年, 馬來西亞第一個馬來西亞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政府通過這計劃并干預經濟增長也達到預期的目標 (主要是財富和投資的再分配) , 例如:基礎設施項目。英國殖民政府有效的將馬來西亞人根據種族分成三個小組。馬來人則集中在他們的傳統村莊, 主要從事農業活動, 而華人則控制了馬來西亞的商業活動。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印度人則從事律師或醫生等專業職位, 受教育較低的印度人則在種植園中從事園丁。由于分配的不均衡, Reid委員會起稿的反歧視行動通過馬來西亞憲法文章153給予馬來人特別待遇, 例如:大學生錄取有60%給予馬來人。然而, 5月13日種族暴亂事件在吉隆坡聯邦首都發生以后, 馬來西亞政府則更加積極的推廣或鼓勵馬來人創業并直接干預經濟, 增加馬來人的企業家。第二個和第三個馬來西亞五年計劃中, 政府注重于經濟平衡分配, 以避免暴力事件的重演。

2 反歧視行動

在1969年513種族事件后Tun Abdul Razak, 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實行了反歧視行動政策。在事件發生之前, 馬來人的貧窮率在各族之中是最高的 (65%) , 特別對華人, 華人當時掌著馬來西亞34%的經濟。通過新政, 土著 (馬來人) 配額主要在住宅區, 獎學金以及上市公司的擁有權。2008年3月8日全國大選后配額政策才做修改。2008年11月12日允許相關的上市公司在初次公開上市股票 (IPO) 之后不需考慮土著配額。并進一步的去除當前上市公司土著擁有權30%的規定。根據國內貿易與消費者事務部秘書長拿督Mohd Zain Mohd Dom透露, 有關改正反映了馬來西亞朝著市場自由化進行。1971年的新經濟政策在于消除馬來人之間的貧窮問題并從國家經濟中的30%份額來幫組馬來人, 并鼓勵馬來人創業。30年以后, 新經濟政策達到預期的效果。在2004年, 土著企業家從1970年的2.4%增加到18.9%而貧窮率則從1970年的64.8%降至8.3%。但新經濟政策則被指責為制造寡頭統治的政府和“補貼思路”。政黨 (公正黨和行動黨) 則要求實行一份不分種族以及平等的新政策。并聲稱新經濟政策將會助長裙帶關系和腐敗。

3 補貼和物價調控

馬來西亞政府在很多基本生活品上進行補貼和物價調控以保持低價格。如:棕櫚油、烹調用油、汽油、面粉、面包、米和其他等被保留在市場價之下來維持生活費指數低落。2008年, 政府宣布在2007年共花費401億“令吉”在補貼保持價格平穩。而2009年補貼占政府總支出的22%, 單獨汽油補貼就占去12%。2007年開始馬來西亞政府考慮去除補貼但并沒有具體的計劃。2008年, 馬來西亞政府考慮取消建筑材料的物價調控, 如:水泥和鐵棍并禁止出口以保持市場需求。2008年7月1日政府預計每年減少對天然氣補貼5%到10%并維持11年, 汽油價格將反射市場價。

4 結語

馬來西亞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并期望于2020年成為發達國家。除了擁有較好的地理位置也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如:天然橡膠、棕櫚油、木材、可可、胡椒、菠蘿、煙草、錫和石油等。棕櫚油為國家創造了不少外匯。而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 馬來西亞的經商環境在世界處于第24位。優勢如信用、顧客保護跨國貿易等。同時馬來西亞政府也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由于民族企業還沒茁壯成熟而馬來西亞則對相關產業進行高稅收, 如汽車進口來保護本國的汽車產業。由于反歧視運動的推行, 為了讓各個民族可以平衡的發展間接的拖慢了國家的進步。同時很多行業還是在政府的控制下, 導致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嚴重的受國家政治的影響。

摘要:論文注重于馬來西亞從1970年開始實行經濟改革以及以來所執行的相關政策。

關鍵詞:馬來西亞,經濟發展,政策

參考文獻

[1] 維基百科, 馬來西亞.

[2] ARIFF, K.A.M.“Post-War Imports ofwest Malaysia” (M.Ec.Thesis, Universityof Malaya, Kuala Lumpur, 1968) .

[3] Malaysia.First Malaysia Plan 1966-1970 (Kuala Lumpur, 1965) .

[4] WONG HIONG CHIN.“Evaluation ofMalay Participation in Commerce andIndustry” (Graduation Exercise,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Malaya, 1972) .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范文第3篇

一、社會生產力得到大解放大發展,經濟規模、速度、結構和質量實現了歷史性跨躍

1978年以來,陜西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實事求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調整經濟結構,突破了封閉、僵化、單一的經濟模式,國民經濟生機勃勃、充滿活力。30年來,陜西經濟總量從不足100億元到突破5000億元,實現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躍,從1978-1995年,長達17年之久,跨上1000億元臺階,經濟總量年均增長9.5%;第二次跨躍,從1995-2001年,用了6年跨上了2000億元臺階,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0.6%;第三次跨躍,是十六大后,從2002年至今幾乎每年增加近千億元的規模,分別跨躍了3000、4000和5000億元的歷史大關,2007年達到5465.79億元,年均增長12.6%。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78年增長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長10.4%。1994年以來,除2001年增長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兩位數增長,2007年增長速度創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國居11位。

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第三產業比重上升17.4個百分點。改革開放初期,陜西國民經濟總量中,一產比重過高,三產比重過低,三次產業的比例關系為30.5:51.9:17.6,第三產業發展非常落后。改革開放后,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第二產業,加快提升第三次產業。經過三十年努力,陜西三次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第三產業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產比重穩定上升,一產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農業為基礎,能源、機械、化工、建筑業為主體的二產和以交通、電信、商貿、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的新格局。產業結構由"二一三"轉變為"二三一",第一產業占經濟總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始終占居主導地位,上升2.4個百分點為54.3%,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占總量的比重突破30%,達34.9%,上升17.4個百分點。

非公制經濟崛起,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開放以來,通過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形成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以個體、私營、外資、合資、聯營、股份制等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占全省經濟的比重已達45.6%,比2000年的40.1%提高5.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非公有經濟迅速崛起,極大地保障和支撐了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對于增強經濟活力、維護社會安定、增加就業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升,發展的科學性不斷提高。改革開放初期,陜西人均生產總值僅291元,經歷了10年風雨,到1988年邁上千元臺階,到2005年,經過17年奮力拼搏跨上萬元大關,2007年,人均生產總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長9.1%。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2007年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邁進。

財政實力增強。在經濟快速增長和企業效益不斷趨好等因素的帶動下,全省財政收入30年經歷了兩個飛躍階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為穩步增長期,全省財政收入由19.76億元到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17.22億元,年均增長10.4%,遞增速度低于同期經濟總量1.1個百分點;第二次由1996-2007年,為快速增長期,以20.3%的遞增速度快速增長,比前18年平均增速快9.9個百分點,比同期經濟總量增速快8.6個百分點,2007年,全省財政總收入達到893.02億元。1978-2007年財政收入翻了5.5番,年均增長14%,財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長,對于增強陜西經濟發展實力,改善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構建和諧新陜西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農村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省農村實行了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聯產承包制,使農業生產出現了突破性發展。全省農業由"以糧為綱"向糧、果、蓄、經等多元結構的轉變,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糧食生產實現了從吃飯難、吃不飽到基本自給、產銷平衡的轉變。改革開放各項方針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戶種糧積極性,全省的糧食生產得到了長足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由過去糧食有缺口轉變為供需基本平衡,城鄉居民的"米袋子"問題得到極大的改善,成功解決了吃飯難、吃不飽飯的問題。1984年糧食產量首次突破 1000萬噸大關,達到1024萬噸,結束了陜西吃糧依靠調進的歷史;1998年糧食總產創歷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萬噸大關,達到 1303萬噸, 2007年,全省糧食總產1067.9萬噸,與1978年比,在糧食面積減少30.9%的情況下,產量增長49.3%。

特色農業初具雛形,主導產業區域優勢充分發揮。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較優勢的農村主導產業區域,陜北以羊、薯、雜糧、果、大棚菜為主導產業;陜南以瘦肉型豬、中藥材、茶桑蠶、食用菌、綠色食品為主導產業;關中北部形成了全國最大的果業基地,關中東部形成了棉花生產基地,渭河兩岸形成了規模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業基地。

蘋果面積和品質居全國第一,以蘋果為代表的果業正在興起。2007年全省水果總產量達到940.2萬噸,較1978年增長27.1倍,年均遞增12.2%;其中蘋果產量701.6萬噸,為1978年70.7倍,年均遞增15.8%,平均增長速度較全國高6.8個百分點。2007年優果率超過70%,高出全國30個百分點。實現了蘋果面積全國第一,品質全國第一,產量全國第二,成為名符其實的果業大省。

畜牧業摒棄傳統養殖方式實現產業化經營。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加快畜禽養殖示范小區建設,養殖方式由傳統的農戶庭院分散養殖向規?;?、小區化、區域化生產等產業化經營模式轉變。2007年末全省生豬存欄851.5萬頭,較1978年增長62.0%,年均增長1.7%;奶牛存欄48.0萬頭,為1978年的80倍,年均增長16.3%;家禽存欄5064.5萬只,較1978年增長7倍多,年均增長7.0%。2007年全省肉類總產量達到96.1萬噸,為1978年11.1倍,年均遞增8.6%;奶類總產量達到180.3萬噸,為1978年39.6倍,年均增長13.5%;禽蛋產量43.3萬噸,為1978年的22.6倍,年均增長11.4%。

城市反哺農村,工業支援農業,延續了2000多年的"皇糧"免除,財政惠農惠民政策實施力度加大。2003-2007年的五年間,全省財政累計安排"三農"資金799.66億元,年均增長21.3%。2005年在全省實現了農民農業稅零負擔。 2007年財政對"三農"補貼達到15項之多,補貼資金達37.7億元。對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全免,"糧食直補"和農戶購置大型農機具補貼等政策也相繼實施,使陜西農業、農民、農村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三、工業化進程加快,優勢行業突起,支撐著全省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

工業生產規模擴大,工業化進程加快。2007年,全省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544.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78年增長25.9倍,翻了 4.7番,年均增長12%,拉動GDP增長7.4個百分點,工業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達70.9%,進入工業化的中期階段。30年間,工業在原有體系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能源化工、先進裝備制造、食品、醫藥、航空航天等為主的新體系,成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

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陜西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群已初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不斷涌現,特別是煤炭、天然氣、石油等能源產品儲量居國內前列,陜西已成為我國唯一經國家批準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以煤、氣、油為原料的能源化工產業相互配套的產業集群。能源工業異軍突起,總量躍居各行業之首。能源化工工業總產值2673.79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170倍,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7%,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8.8%。

裝備制造業持續發展,對經濟的貢獻率僅次于能源化工業。2007年,裝備工業總產值1265.29億元,比1978年增長33倍,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22.2%。有色冶金、食品工業對陜西工業的支撐日趨增強,已成為陜西工業新的支撐點。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利潤貢獻率已躍居陜西38個大行業第3位。2007年,有色冶金工業產值比1978年增長129倍;食品工業增長59倍。

大型企業集團成為發展亮點,形成了一批產值超百億的大企業。2007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業企業521戶,戶均產值8.92億元,比1978年增長34倍。大中型工業企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85倍,占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由52.8%提高到81.8%。2007年中國500強制造業中,陜西12家上榜,其中,產值過百億元的企業有8家。

主要工業產品增長迅猛。石油、煤炭等產品產量迅猛增長,原煤、原油產量均居全國第4位。2007年原煤產量20354萬噸,比1978年增長11倍;天然原油產量2266萬噸,增長374倍;發電量706.87億千瓦小時,增長9.7倍;鋼材560萬噸,增長31倍;水泥3176萬噸,增長14倍;機械化焦爐生產的焦炭526萬噸,增長11倍。硫酸、合成氨、農用氮、磷化學肥料、平板玻璃等產品產量均大幅增長。

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實現利稅突破千億元。改革開放30年,陜西工業不僅是量的擴張,也實現了質的飛躍。2007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57.2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9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512.63億元,比1978年增長70倍;實現利稅突破千億元,達到1097.8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長15%以上。

四、投資成為經濟增長最活躍因素,是推動陜西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改革開放30年來,陜西投資體制打破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資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源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新格局,投資建設規模不斷加大,有力地推動了陜西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基礎日益堅實。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對基礎產業、基礎設施、支柱產業及社會事業等各個方面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大規模的投資建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978年的20.35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3641.88億元, 1979 -2007年累計投資17360.28億元,年平均增長18.4%。特別是西部大開發以來,陜西堅持不懈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逐步完善投資增長的內在機制,全省投資呈現快速擴張的趨勢,投資總量創歷史新高。"十五"期間累計完成6630.24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45倍,年平均增長19.8%,比"九五"時期提高了2.2個百分點。2006-2007年完成投資6252.1億元,年均增長34.5%。投資建設對改變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進陜西工業化、城市化,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壯大陜西經濟實力發揮了巨大作用。全省GDP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近年來已超過最終消費,成為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固定資本形成對GDP的貢獻率達56%,拉動全省GDP年均增長6.2個百分點,為全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形成,非國有經濟投資比重大幅提升,增強了經濟建設的活力。通過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大力吸引社會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和省內民間投資,投資主體不斷趨向多元化,非國有經濟投資增長加快,比重不斷上升。1979-2007年,全省國有經濟累計投資10146.25億元,年均增長16.5%;非國有經濟累計投資7214.03億元,年均增長23.3%,增速高于國有經濟投資6.8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由"六五"時期的26.4%,提高到"九五"時期的33.2%,"十五"時期又上升到45.3%。

投資結構優化,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改革開放以來,全省投資中用于農林牧漁水利業、電力、交通郵電通訊、文教衛生等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得到不斷加強。2007年,農林牧漁業投資57.61億元,比1978年增長360倍,年均增長22.5%;水利建設投資37.1億元,增長32倍,年均增長12.7%;交通郵電通訊投資512.97億元,增長306倍,年均增長21.7%;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步伐加快,各地舊城改造力度不斷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

項目建設成果豐碩。投資力度的持續擴張,一批批事關百姓利益、促進陜西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極大改善了人民生活環境和城鄉面貌。建成的西安黑河水利樞紐、寶雞峽渠道加壩加閘、涇惠渠西郊水庫和神木瑤鎮水庫工程等項目,改善了農業灌溉條件,城市供水困難得到緩解。移動通信網的優化和升級,加快了無線市話網、寬帶接入網的建設,基礎傳輸網得到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實現了互聯網的擴容提速,綜合通信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建成的西安至黃陵、潼關、寶雞、藍田、戶縣、閻良,榆林至靖邊、靖邊至王圈良、靖邊至安塞、延安至安塞、西安繞城、西安至咸陽機場、勉縣至寧強、閻良至禹門口、西安至柞水、榆林至陜蒙界二期、秦嶺終南山隧道等高速公路,形成了"米"字形主骨架為重點的高等級公路網。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2063公里。亞洲第一長隧的秦嶺終南山隧道、西漢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使"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成為歷史。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和延安北至神木北鐵路的建成通車,形成了縱貫陜北、關中、陜南三大經濟區域的"鐵脊梁";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南京電氣化鐵路的開通,形成了全省及西部地區通達長江三角洲經濟帶的便捷通道,密切了陜西與東部發達地區的經濟聯系;鄭州至西安鐵路客運專線、安康至重慶鐵路二線、武漢至安康鐵路二線、西安鐵路樞紐客運北環線、太原至中衛至銀川鐵路(陜西段)、包頭至西安鐵路增建二線(陜西段)等重大工程相繼開工,使我省的鐵路網得到進一步完善。"兩縱五橫四個樞紐"鐵路網構架和"一主四輔"航空運輸格局基本形成,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房地產業從無到有,改善了城鄉人居條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通過提高租金、標準價售房、集資建房等方式,拉開了住房改革的序幕,房地產開發業也應運而生,快速發展。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產開發企業323個,到2004年底已發展到967個,涌現出高科、紫薇、天地源等國內知名品牌房地產開發公司,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隨之迅猛增長。1998-2007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2069.77億元,年平均增長33.9%,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1997年的7.0%提高到14.7%,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年均增長3.4個百分點。1998-2007年,累計商品房屋竣工面積6345.35萬平方米,銷售面積6412.80萬平方米,銷售額1246.81億元,年均增長分別為18.3%、29.2%和35.9%。

五、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初步構建,運輸能力擴大,郵電通訊互通互聯、方便快捷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交通運輸事業發生了歷史性巨變,交通運輸對國民經濟的"瓶頸"制約狀況明顯緩解,逐步形成以西安為中心,鐵路、公路、民航相銜接的立體交通網絡。2007年底,全省公路總里程長達12.13萬公里,比1978年增加 8.29萬公里;公路旅客周轉量244.30億人公里,貨物周轉量255.15億噸公里,分別增長17和33倍;公路客運量4.36億人,貨運量3.97億噸,分別增長11和14倍。全省鐵路正線延展里程4501.9公里,比1978年增加2190.9公里;營業里程3750.3公里,增加1745.3公里;鐵路旅客周轉量334.87億人公里,增長717倍;貨運周轉量1110.84億噸公里,增長668倍;客運量0.51億人,增長1.6倍;貨運量1.70億噸,增長6.1倍。民用航空航線里程達到52.43萬公里,共有302條航線;擁有民航飛機33架;客貨周轉量9.00億噸公里,比1978年增長380倍,年均增長22.7%。

改革開放以來,陜西郵電通訊業,從傳統的郵政、電信業務發展到現代化的電信通訊業務,郵電通訊業成為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發展最快的部門之一。全省已建成了以西安為中心,方便快捷的郵電通信網絡。

郵政業務不斷延伸。1978年,全省共有郵電局、所1585處,其中農村郵電局、所1310處,郵路及農村投遞線路18.45萬公里。到2007年,全省郵電局、所已發展到1645處,郵路和農村投遞線路延伸到22.74萬公里。2007年,全省郵政業務總量22.7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8.23億元。

通訊業實現歷史性跨越。程控交換、光纖通信、數字微波、衛星通信、移動通信、數據通信等通信技術和手段得到廣泛應用。全省電話用戶從1978年的12.23萬戶增長到2007年的2550.3萬戶,電話普及率從0.44%提高到67.98%,其中2007年全省移動電話用戶達1612.66萬戶,移動短信業務量達124.60億條。 國際互聯網用戶增長迅速,從1999年到2007年末,全省國際互聯網用戶已從5.37萬戶發展到166.78萬戶,增長30.1倍。

六、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各類消費品應有盡有

改革開放以來,全省不斷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拓寬消費服務領域,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健全市場營銷體系,全省消費市場營銷網絡日趨完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呈現購銷繁榮景象。

各類商品銷售網遍布城鄉,商品供應充足,現代營銷方式迅速發展。30年前計劃經濟時期,物資短缺、商品靠計劃憑票供應,國營百貨商場和供銷社獨霸城鄉市場,商品營銷方式單一。如今,商場貨源供應充足、國內外名優品牌應有盡有,各種商品銷售網遍布城鄉,以國際國內知名連鎖超市麥德龍、沃爾瑪、國美、蘇寧等大型現代為代表的新型多元化銷售網絡迅速發展。 2007年我省批發業網點4.9萬個,從業人員24.8萬人,分別為1978年的6.5倍和3.8倍;零售業網點39.3萬個,從業人員90.6萬人,分別為1978年的14.1倍和70.6倍;餐飲業網點10.5萬個、從業人員37.8萬人,分別為1979的11.8倍、4.8倍。2007年全省限額以上連鎖門店達到1149個。

商品供應充足,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產品日益豐富、居民收入顯著提高,為繁榮消費市場提供了堅實的發展基礎;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各種社會保障措施相繼實施,"春節"、"五一"、"國慶"等長假政策陸續出臺,"千城萬店無假貨"和"送貨下鄉"等活動不斷開展,居民消費需求逐步升溫,為消費市場繁榮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007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78年的33.37億元增加到1801億元,增長53倍,其中,住宿餐飲業零售總額200億元,是1978年的近200倍,限額以上連鎖門店共實現零售總額773.8億元。自2003年全省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后,連續4年穩定保持快速增長,消費市場規模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七、招商引資和對外貿易成效顯著,旅游產業發展迅猛

改革開放以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對外開放、對內搞活作為陜西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抓手,堅持解放思想,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以參加和舉辦各種招商引資及會展活動為契機,積極推介陜西,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成效顯著。

利用外資不斷增加。1985年陜西第一家外資企業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1989年全國最大的中外合資制藥企業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建成,標志著陜西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邁開了實質性的步伐,此后招商引資速度逐年加快。2007年,全省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184家,合同外資金額19.7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1.95億美元,為1984年的66倍。到2007年底,全省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4806個,合同外資149.08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75.28億美元,來陜西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達到74個,世界500強企業有50家在陜投資,陜西正在積極融入到世界經濟大潮中。

對外貿易逐步擴大。1978年全省外貿出口僅為0.12億美元,對外貿易主要以商品出口為主,進口甚微,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億美元。此后,陜西出口開始涵蓋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勞務等領域,出口結構不斷優化,"拳頭產品"不斷增多。2006年西安鳳凰飛機制造有限公司與GPA基金會在西安簽署了150架CH2000型通用飛機出口合同,是迄今陜西最大一筆通用飛機出口訂單,總金額3750萬美元。2007年西安出口加工區A區保稅物流項目的建成,打破了內陸無口岸的歷史。目前,全省進出口企業超過3000家,年出口上億美元的企業達到10家,貿易伙伴遍及全球181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全省進出口總額68.88億美元,較2006年增長28.5%,超全國增幅5個百分點,比1985年增長42.9倍。2007年全省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與設計咨詢新簽合同額2.8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1億美元,境外承包工程遍及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項目涉及建筑、路橋、水電和大型輸變電站建設等多個領域。

旅游產業發展迅速。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充分發掘、全面整合旅游資源,旅游產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全省支柱產業之一。統計資料顯示,1991年全省共接待國際國內旅游人數1532萬人,實現旅游總收入27億元,到2007年,全省共接待國際國內旅游人數8138萬人,實現旅游總收入504億元,分別為1991年的5.3倍和18.6倍。其中國際旅游人數123.13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6.12億美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88.9倍和304倍。國際國內航線、旅游快速通道、旅游專列等相關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全省旅游接待能力明顯增強。到2007年,全省共有星級賓館186個,其中五星級賓館5個,四星級賓館27個,旅行社51個。

八、節能降耗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建設逐步推進

落實科學發展觀,正在改變著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好字優先,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十一五"以來,國家把單位GDP能耗降低20%作為約束性硬指標,納入發展目標,陜西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大節能降耗力度。1978年全省單位GDP能耗8.53噸標準煤,2005年單位GDP能耗降為1.48噸準標煤, 2006年降為1.426噸準標煤,單位GDP能耗降低率接近4%的年度指標任務,居全國第9位、西部第2位; 2007年,陜西單位GDP能耗為1.361噸標準煤,單位GDP能耗下降率4.54%,完成年度節能降耗任務,在全國由高到低排列居北京、天津、上海之后,與山東并列第4位,居西部第1位。產值單耗逐年下降,高耗能行業消費增長勢頭有所遏制。200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萬元產值單耗0.75噸標準煤,比1978年減少6.44噸標準煤。 生態環境改善,山川秀美逐步變為現實。在加快經濟發展過程中,確保天藍氣凈、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資源永續利用。

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大規模的退耕還林工程。1999-2007年全省共完成造林5865.3萬畝,是歷史上造林最多的時期。其中退耕地造林3343.6萬畝,使陜西成為全國退耕還林面積最大的省份,占全國退耕還林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全省森林面積由1998年的497.35萬公頃發展到767.5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998年的24.1%上升到37.3%。全省建成自然保護區51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點)37個,市、縣級自然保護區5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0460平方公里。國家級生態示范試點區34個,占全省縣(區)數的30%,其中2個通過國家驗收命名,4個通過省級驗收命名;生態示范鄉鎮40個,生態示范村397個,農村環境保護示范點23個,初步形成了縣、鄉、村生態示范網絡。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經濟保持快速增長情況下,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呈現"雙下降",分別下降3.96%和5.62%;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96.4%。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99.92%,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好轉,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標率為84.1%。農村生活環境改善,全省自來水受益村達到59.4%。成功實施了"西部人畜飲水解困"和"西部農村氟砷改水項目",建成各類飲改水工程1.3萬處,初步解決了600多萬農村人口的用水困難。

九、陜北成為新亮點,區域結構出現新變化

改革開放前,陜西區域經濟缺乏發展的特點,改革開放后, 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各地競相發展的戰略和規劃,極大調動了全省各地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力得到了極大發揮。

陜北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陜北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依托能源化工等優勢產業,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省經濟增長的新亮點。2007年,陜北GDP總量達到1284.32億元,比1978年絕對量增加了182倍,特別是十六大以來以17.2%高速遞增,占全省比重從1978年的8.5%上升到2007年的23.9%。據測算2007年陜北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達到25%,拉動全省經濟增長3.7百分點。

關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占居重要位置。關中地區搶抓機遇,以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的地位,依托高新技術、裝備制造、現代服務產業的先決條件,充分發揮"一線兩帶"輻射帶動作用,調整優化區域結構,經濟保持了率先發展的好勢頭。2007年關中GDP總量達到3460.95億元,比1978年絕對量增加了58倍,十六大以來年均增長13.3%,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占全省比重從1978年的71.2%降到2007年的64.6%;2007年財政收入達到169.39億元,占全省比重為73%。占比雖有下降,但仍是全省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陜南綠色產業迅速崛起。陜南地處秦巴山區,交通比較落后,以農業經濟為主。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在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前提下,現代中藥、生態農業、旅游等綠色產業取得重大進展,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07年陜南GDP總量達到615.39億元,比1978年絕對量增加了36倍,十六大以來年均增長10.7%,經濟總量占到全省的11.5%。

十、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健全,民生問題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與解決

改革開放以來,是陜西經濟發展最具活力和實力的時期,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消費結構日趨升級,生活質量明顯提升的時期,是民生問題引起政府高度重視、有效解決的時期。

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改革開放以來,陜西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從600多元到突破兩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00多元到突破萬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從剛過百元到突破2600元,年均遞增速度均實現兩位數增長。2007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1296元,比1978年增長31.6倍,年均增長1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3元,比1978年增長33.7倍,年均增長13.0%;農民人均純收入2645元,比1978年增長18.9倍,年均增長10.8%。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由1978年的173元,提高到2007年的5272元,增長了29.5倍;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07年的11421元,增長了406.9倍。

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長,使生活質量顯著提高。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427元,比1978年的268元增長30.4倍,年均增長12.6%;農民人均消費支出2560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長18.1倍,年均增長10.7%。消費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36.4%,下降16.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1978年的59%下降到2007年的36.8%,下降22.2個百分點。肉、禽、蛋、菜、果的消費量穩步提高,食品的消費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不僅講營養,而且追求方便、科學、結構平衡,保健食品、綠色食品、生物食品越來越受到青睞。住房條件明顯改善。特別是國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來,城鄉居民住房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城鎮,居民的居住面積不斷擴大,2007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19.4平方米,是1981年的3.6倍,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居住面積的擴大,而且追求舒適、寬敞和美觀。隨著住房制度的深化,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寬敞明亮的住房,正在圓廣大城鎮居民的夢。在農村,多年的"建房熱"溫度不減,建房質量不斷提高,尤其是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深入,一座座小二層樓房拔地而起,2007年農民人均住房面積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家庭耐用消費品升級換代加快。城鄉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大幅增加,消費品品種大為改觀。改革開放初期人們追求的是以彩電、洗衣機、電冰箱、錄音機等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如今,空調、家用汽車、電腦、移動電話等新的消費品逐漸進入居民家庭。2007年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空調85.74臺、家用汽車1.38輛、電腦42.22臺、移動電話164.64部;汽車等享受型耐用消費品也逐步進入農民家庭,農民家庭每百戶擁有生活用汽車0.5輛,移動電話104部、空調2.6臺。

改革開放與發展取得的成果,越來越多的用于民生。城鄉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2007年,全省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的財政支出達到159.01億元,有81.38萬人得到城鎮最低生活保障,117.36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410.07萬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330.97萬職工參加失業保險。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截至2007年底,全省104個縣(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前三年實現了全覆蓋。全省參合農民2434.95萬人,參合率達90.1%。新農合基金補償支出9.9億元,補償受益357.94萬人次。

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不斷增加。特別是2003年的SARS以后,政府對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體系加大了財政投入力度。2007年醫療衛生支出達到49.91億元,比1978年增長74.1倍,年均增長16.1%。衛生服務狀況逐步改善,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由1978年的2.56人提高到2007年的3.75人,每千人口醫生由2.56人提高到3.75人,每千人口平均擁有醫院床位數由1.8張增加到2.90張。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高。嬰兒死亡率由1996年的35.13‰下降為2007年的22.32‰;孕產婦死亡率由1996年的67.10/10萬降為2007年的50.74/10萬。2000年,我省男女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分別達到70.06和73.01歲,比1981年分別增加5.97歲和7.16歲。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范文第4篇

尤其是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兩次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潮期,徹底改變了市政設施路少、路破、燈少、照度差、市民出行難、行車難的問題,使城市的骨架布局合理,四通八達。在增加市政設施數量的同時,更注重亮化和美化。隨著我市城市東擴的全面展開,市政設施的飛速發展已勾勒出本溪這個較大城市的輪廓和未來發展的空間。

一、市政道路的發展

1978年,我市(中心區)共有道路81條,道路長度145.2公里,寬度3—18米,面積114萬平方米,道路完好率80%,人行步道采用石板、九格板鋪裝的方式,長度19403米,寬度1.5—6米,面積13.6萬平方米,路緣石長度為38806米,市區人均占有道路面積為2.55平方米/人;2008年,共有道路273條,道路長度211.18公里,寬度6—35米,面積245萬平方米,道路完好率98.9%,人行步道采用彩色和抗壓彩色人行步道磚,長度127306米,寬度4—12米,面積81.5萬平方米,路緣石長度254612米,市區人均占有道路面積為3.75平方米/人。三十年中,道路增加了192條,面積增加131萬平方米,人行步道由70年代的毛坯花崗巖變成現在的三面刨光花崗巖,面積增加了67.9平方米,路緣石增加了215806米,道路完好率增長了18.8%,市區人均道路面積增加了1.2平方米/人,增長了近1.5倍。

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由于受資金的限制市政設施嚴重失修失養,我市道路有50%已超期服役,道路破損情況已嚴重影響了我市城市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成為每年兩會建議提案的重點,市民呼吁改善出行條件的呼聲越來越高,因此有計劃的對全市道路進行整體維修擺在了政府重要工作日程。1981年—1996年間,我市道路維修養護工作主要集中于破損嚴重的主、次干道、小修小補,維持最基本的出行條件。

因歷史原因造成我市道路設施不配套,除主干路外,大部分次干路和街巷路無排水設施,路面常年積水,使原本就破舊的道路更是雪上加霜,道路破損率逐年提高;此外受北方氣候及地下水位的影響,有的道路的路基在冬春兩季起伏較大,路基松動、龜裂,維持基本通行功能都很困難。

從80年代末政府加大市政設施大修改造力度后,到2008年止,新建道路——條,——公里,大修道路——條,——公里,改造次干路、街巷路——條,——公里(詳見附表1),并在此基礎上加大了市政設施日常維護投入,年維護費由2000年以前200萬元/年分別增加到600萬/年、800萬/年、1000萬/年。日常市政設施維護費分別以平均每年——%增長。使市政設施在抓大修、改造的同時強化日常維護,使市政設施的完好率以每年——%的速度提高。到2008年止,我使市政設施狀況已可以和沈陽、鞍山比美,完好率高于省內部分中等城市。

二、 城市橋梁的發展

1978年橋梁數量31座,平均寬度8米,2008年,橋梁數量64座,平均寬度12.4米。1978年—2008年間,新建橋梁33座,其中重點工程項目有彩屯橋、溪湖橋、姚溪橋、孤山橋、永豐立交橋、南山橋等。2004年完成的彩屯橋改造工程歷時100天,共攤鋪瀝青7000平方米,人行步道鋪裝2780平方米,沉井加固10座,安裝路燈34盞,采用法國法施達新材料、新技術,維修牛腿9座,采用了德國毛勒材料和技術改造橋縫443米。建成后的彩屯橋長度444米,寬度18米,這是我處歷史上第一次全面維修養護大橋;2005年完成南山橋改建148萬元,建成后橋長33米,寬12米。2006年完成溪湖橋、彩育橋維修工程。其中溪湖橋重新鋪筑了半幅的水泥砼橋面及瀝青砼鋪裝,對橋下鋼梁進行除銹、重新粉飾,安裝了伸縮縫,橋兩側人行道全部采用水泥混凝土重新鋪裝,更換了路燈、對護欄進行了粉飾;彩育橋重新安裝了混凝土微彎板及橋面鋪裝,安裝了伸縮縫,橋兩側重新設置了護欄。(詳見附表2)

三、 城市照明的發展

本溪市路燈管理行業始建于1978年,當時,路燈所的領導帶領10名維修工人,騎著自行車為山城裝點了2441盞路燈。從1978年到2008年30年代時間里,我市城市照明有了飛躍性發展,路燈盞數由1978年的2441盞、照明里程——公里,發展到2008年的20975盞、照明里程——公里。分別增長了759.2%和——%。。尤其是2003—2008年250條摸黑路亮化工程,使我市建成區內路已有照明亮燈率達98.5%,基本消滅了建成區內有路無燈、市民出行難、如廁難的狀況,提高了市民夜間出行如廁的安全系數。

在抓摸黑路亮化的同時,城市路燈建設本著適用、美觀的原則,從1996年開始又加大對原有燈具的改造力度,引進了科技含量高、外形美觀、照度強、安全防護等級、節能系數高的德國斯樂得、美國索思的高壓鈉燈、汞燈取代了白織燈。

近幾年城市路燈建設在抓新建改造的同時有加強了城市道路周邊的景區、景點的平面、立體、景觀燈建設,使山城夜間星光燦爛,城市品位逐年提升。

四、城市機動車停放的發展 2001年隨著城市的發展、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型汽車得到了飛速發展,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嚴重的干擾了城市交通和市民的出行。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2003年設施處根據本溪市人民政府94號令《本溪市中心市區公共停車場管理辦法》,結合我市城市空間的實際情況,從抓機動車停放的規劃入手,向機動車停放管理規劃推進,合理調整建成的地上、地下停車場,并利用城市道路兩側富裕的空間新建機動車臨時停車場(詳見附表3)。

2008年著手立體停車場建設。經過幾年來抓建城區機動車停放場的科學規劃的同時加大了規范管理的力度,使城區機動車停車難,停車亂的狀況得到了遏制與緩解,機動車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也日趨成熟。

五、城市市政設施建設標示、標線的發展。

2005年根據政府職能的轉換,設施處承擔道路交通標線、標示牌的設計和管理。本著綜合利用、以人為本的原則,采取新技術、新工藝,對建成的道路進行科學規劃設計,交通標示線的寬度由原來的單車道3.5米變為3米,由原來的雙車道變為四車道和部分機動車臨時停放場,使有限的空間得到了合理分配,并采用了耐磨、環保美觀、科技含量高的熱熔化夜光粉取代過去道路施劃中采用的油化,增加了道路的品味。

六、維修養護工藝的發展 1978年以來一直是采取灌入式維修的方式,往往出現維修道路露骨石,新建道路路面不平的現象,達不到國家標準的工程質量標準;1989年四月建成投產的瀝青攪拌廠結束了我市解放四十年來筑路一貫制的陳舊落后工藝,采用瀝青混凝土鋪裝技術,不僅提高了筑路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改善了城市環境。這項筑路工藝的改革工程,是我市道路建設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橋梁維修采用新工藝“毛勒”式的伸縮縫。此形式的伸縮縫除具有較高強度的鋼梁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該縫的錨固高度和方法在舊橋維修改造時經調整可以得到滿足。“毛勒式”伸縮縫是引進德國的技術,是世界上橋梁伸縮縫較為理想的一種,在各地的高速公路上已應用,但高速公路僅用于橫向伸縮縫,由于彩屯橋具有符合條件的特殊性,因此彩屯橋的縱向,橫向伸縮縫均采用“毛勒縫”,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七、市政設施管理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進一步加強對現有市政設施的管理,逐漸實現了由“重建輕管,重修輕養”向“以管為主、管修結合”的管理方式的轉變。1989年設施處經請示上級后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本溪市市政設施管理辦法》,并于1993年4月19日經本溪市人民政府第五次常務會議通過,結束了長期以來“無法可依”的局面,特別是2008年會同市建委法規處完成了《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的修改工作,市政設施管理逐步完成了由行政性管理向依法行政方向的過渡。近三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市政設施管理也在隨之發展。一是管理范圍擴大。市政道路由130多條增加到228條,增加對原產權和小區道路的管理,增加對在建尚未竣工的新建道路的監察管理。二是管理由粗放向精細發展。由注重結果向過程和結果并重轉變,在管理的每個環節堅持規范執法、嚴格執法、文明執法。三是道路管理方式由以人力巡視為主向機動巡視為主轉變。強化了快速反應、減輕了道路巡視的勞動強度,增加了道路巡視的頻率。四是由單方面向多方面管理、協調和服務轉變。在管理過程中強調協調和服務,為相關產權單位出謀劃策。目前設施處 除機關黨員包路包段外,道路所在現有的40名監理人員隊伍推行定人、定點、定責包段的“三定一包”管理方式,并采用管理質量與個人分配進行掛鉤來強化管理的方法,加大夜間的巡視頻率,使城市基礎設施形成了嚴密的“點、線、面”管理網絡,保證了城市基礎設施管理在空間上不漏點,時間上不空位,加大了監控力度。

八、設備引進和人才引進

設備老化,超期服役一直制約著市政設施管理與養護工作,造成工作效率低、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1991年建成鄭家庫油廠,汽油貯量50噸,柴油貯量8噸,節約了資金,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市政設施事業高速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2006年按市政府要求,為彌補我處小油廠一直以來常量低、不能滿足維修養護施工需要的情況,我處投資160萬元于3月份將油廠搬遷至彩北大嶺并實施擴大改造。建成后的新油廠全部使用現代化的電腦操作控制臺,儲油量由原來的50噸增值建成后的100噸,滿足了維修工程施工的需求,提升了工作效率。2000年通過銀行貸款100萬元從徐州購進一臺攤鋪面積大、精度高、功能全的瀝青混凝土攤鋪機,另外通過集資籌集29萬元購進二臺削邊機、一臺補路機,既解決了工程的急需,又提高了工程質量。

人才是社會發展的有力保障,我們通過人才市場面向社會先后引進了大學生,2003—2008年共招聘大中??粕?6人為我們的人才結構,人才配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九、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范文第5篇

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來源:順德區統計局

改革開放30年來,順德全區上下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毫不動搖地促進開放,以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的壯麗篇章,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日新月異,整個順德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國民經濟實現騰飛,綜合實力令人矚目

改革開放以來,順德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經濟社會迅速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1978~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4%,遠遠高于1949~1978年平均增長速度,也大大高于同期全國經濟年平均增長速度。與1978年相比,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28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80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85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0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48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7倍,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增長1524倍,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618倍。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綜合實力空前增強。

經濟的快速發展,加速了經濟總量的擴張。地區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4.75億元迅速躍升至2008年的1562.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倍、475倍和594倍。從1978年開始,生產總值上升到1984年的超10億元用了6年時間,上升到1988年的近30億元用了3年時間,此后至1999年的11年間增長了近10倍,平均每年上升23.4億元,1994年突破100億元大關,1996年突破200億元大關。進入新世紀,順德經濟發展邁入高速增長期,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2008年突破15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也成百倍增加,由1978年的612元上升到2007年的107991元,增長了176倍。

經濟規模的擴大,帶來了財力的增加。1978年順德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僅0.98億元,1986年翻了一番,達到2.06億元;1998年跨上10億元臺階,達到11.18億元;2000年跨上20億元臺階,達到21.60億元;2002年突破30億元大關;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又分別突破50億元、60億元大關;2008年達到79.3億元,1978~2008年年均增長15.8%。財力的增加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順德經濟實力在縣域經濟中的排位迅速提升,2000年至2003年連續四年居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縣域經濟百強之首。

二、產業結構發生巨變,經濟質量穩步提升

30年來,隨著改革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快速增長,順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三次產業在調整中得到長足發展,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強化,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服務業迅速發展壯大,

一、

二、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由1978年的36.83:44.93:18.24調整為2008年的2.16:64.87:32.97。與1978年相比,第一產業比重大幅下降34.6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19.9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14.73個百分點。

現代農業蓬勃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順德堅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局面加速形成。2008年,全區農業總產值達到66.7億元,比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增長23倍,年均增長11.2%。其中,水產業產值占39.65億元,比1978年增長77.9倍,年均增長15.6%;種植業產值13.76億元,增長9.9倍,年均增長8%;畜牧業產值10.03億元,增長18倍,年均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11179元,增長48倍,年均增長13.8%。

工業經濟創造輝煌。改革開放以來,順德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業結構深刻變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實現了從以農業經濟增長為主向以工業經濟增長為主的歷史性轉變,進而實現了工業化由初期階段向中后期階段邁進的歷史性跨越。經過30年的發展,順德成為國內著名的制造業基地,家用電器、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紡織服裝、精細化工、醫藥保健、包裝印刷、家具等支柱產業蓬勃發展,汽車配件、金屬加工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產業鏈條不斷完善,龍頭企業不斷壯大,中小企業加快成長。2008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981.4億元,比1978年增長375倍,年均增長21.9%。2007年底,累計申請專利45541件,授權31107件,專利申請和授權連續12年位居全國縣級區域第一位。大中型工業企業從1978年的2家增至2008年的227家,總產值從1.18億元增至2324.66億元,擁有美的、科龍、萬家樂、科達、德美化工、碧桂園6家上市公司,美的、格蘭仕集團進入2007年中國企業500強。目前,全區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1個、中國名牌產品32個,廣東省著名商標69個、廣東省名牌產品79個。同時,順德還被授予“中國家電之都”、“中國燃氣具之都”、“中國涂料之鄉”、“中國鰻魚之鄉”等20多項國家級區域品牌。

商貿服務日益繁榮。改革開放給順德的市場發展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在國家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宏觀政策作用下,區域內市場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78年的2.34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400.2億元,增長170倍,年均增長18.7%。零售業態從單一走向多種多樣,百貨店、超市、專業店、購物中心等遍地開花,電視購物、網上購物等逐漸興起?,F代商品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大良商圈、容桂商圈和樂從、龍江三大城市商圈初步形成。流通現代化水平迅速提高,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各種先進流通經營管理手段得到廣泛應用。與此同時,30年來順德服務業不斷實現跨越,1978年服務業增加值僅0.86億元,2007年達到439.74億元,增長507倍。

三、體制改革引領先風,對外開放成績斐然

30年來,順德始終站在時代前列,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變革同促進體制改革結合起來,把堅持自主創新同參與對外經濟結合起來,破除不適合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建立了獨具特色的現代發展模式,煥發了順德大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無限生機。體制改革領先時代。上世紀八十年代,順德人民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創造了改革的“順德模式”,令全國矚目。進入九十年代,順德緊緊抓住全省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的機遇,實施了以產權改革為核心,包括機構改革、農村體制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配套改革的綜合改革,一舉成為全省全國的改革先鋒。正是以石破天驚的改革創新氣魄,順德率先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行政管理體制、資產營運監督管理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等全新的經濟社會體系,創造了全國少有的自主資本、自主品牌、自由市場的優勢條件,從而使經濟社會快速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對外開放碩果累累。30年來順德對外開放不斷拓展,外經外貿加速發展,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重大歷史轉折,形成了從貿易到投資、從貨物貿易到服務貿易領域不斷拓展的開放格局,呈現了從數量小到數量大、從質量低到質量高的開放新趨勢。全區進出口貿易總額1993年躍上20億臺階,達到20.45億美元;1998年躍上30億臺階,達到31.84億美元;此后速度不斷加快,2001年突破50億大關,發展到54.94億美元;2004年突破100億大關,增加到114.13億美元;2008年達到159.15億美元,比1993年增長7倍。從1999年以來,進出口總體保持高速增長,在2001年超過50億美元后,僅用六年時間就實現了從50億到150億的突破,其中2003年、2004年增速分別達到30.1%和35.0%。外貿對經濟的貢獻不斷提高,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幅提高。

對外經濟質量穩步提高。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工業制成品出口占出口總額比重逐步上升,其中機電產品出口額占比、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比上升最快。在2007年的出口貿易中,機電產品出口87.23億美元,服裝及紡織品出口7.63億美元,家具產品出口5.34億美元。在出口市場上,美國市場出口26.26億美元,歐盟市場出口26.06億美元,港澳地區市場出口21.15億美元。全年對美國、歐盟、港澳地區的出口額達73.47億美元,占全區出口總額的61.4%。同時,利用外資的規模不斷擴大,1978年以來,為了彌補區域內資金、技術、設備、管理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順德利用外資迅速進入擴張時期,而且外資進入領域不斷拓展,貢獻也不斷提高。1978~2007年,全區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52.6億美元,平均每年1.8億美元。

四、基礎建設全面加強,城鄉面貌根本改觀

改革開放30年來,全區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幅增長,一大批項目建成投產,農業、能源、原材料供給能力不斷提升,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形成了縱橫交錯覆蓋全區的網絡體系,水利環境、科教文衛體設施顯著改善,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環境和城鄉面貌得到根本改善。1978~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0.16億元發展到301.7億元,增長1885倍,年均遞增28.6%。

交通運輸能力明顯增強。經過30年的不懈努力,全區公路、水運、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實現快速擴張,各鎮街均貫通了高等級公路,實現了“村村通公交”,形成了水陸交通暢順的交通運輸網絡。1995年,順德就已經成為全國第二個“村村通公路”的縣區,全區每百平方公里擁有公路里程居全國縣區之冠。到2007年,全區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045公里,公路密度達到253.7公里/百平方公里;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1029萬噸,年均增長8.7%。2007年,順德貨運量為4539萬噸,比1978年增加15倍,年均增長10.08%;客運量為6127萬人,比1978年增長31倍,年均增長12.74%;貨物周轉量為618254萬噸/公里,比1978年增長87.8倍,年均增長16.73%;旅客周轉量為113219萬人/公里,比1978年增長44倍,年均增長14.05%。

郵電通信事業蓬勃發展。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以及信息化的發展不斷催生對通信基礎網絡的需求,郵電通信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順德發展最快的基礎產業之一,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固定電話、移動電話、互聯網遍及千家萬戶。2007年,全區年末程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為80.63萬門,比1978年增長287倍,累計增加80.35萬門。郵電業務總量(2000年可比價)為69.57億元,比1978年增長6956倍,年均增長35.67%。本地電話年末用戶110.82萬戶,比1978年增長553倍,累計增長110.8萬戶;移動電話271.81萬戶,比90年代初增加271.67萬戶。信息和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和運用,直接帶動了互聯網的高速發展,2007年互聯網已達207631戶,其中寬帶用戶205131戶。

城鄉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改革開放以來,按照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要求,順德不斷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全區建設工作,極大地提升了城鎮品位和功能,改善了農村環境。特別是近年來,順德以“一山、二路、四河”為建設軸線,大力推進中心城區建設,建成德勝廣場、行政服務中心、演藝中心等一大批市政標志性建筑,由大良、容桂、倫教和新城區組成的城區面積達219平方公里,百萬人口中心城區加速成型。在建設中始終注重環境治理,著力實施“青山、碧水、藍天”城市綜合環保工程,目前生活污水、垃圾日均處理能力分別達到13.3萬噸和1300噸。與此同時,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農田水利、農村道路、電網、文化衛生教育等關系農業和農村長遠發展的基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五、社會事業和諧進步,人民生活日新月異

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社會事業逐步加強,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順德社會事業呈現加快發展態勢,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明顯增強??梢哉f,改革開放的30年,是順德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是城鄉居民生活實現從溫飽不足到富裕安康歷史性跨越的30年。

科教文衛事業成效卓著。2007年全區擁有普通高等學校1所,在校學生8217人。適齡青年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65.0%,高中畢業升學率90.0%,初中畢業升學率98.3%,小學畢業升學率100%。在校中小學生人數28.37萬人,比1978年增加13.9萬人。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有效應對重大疫情的公共衛生網絡體系基本建成,2007年末全區擁有衛生醫療機構468個、病床5796張、衛生技術人員8928人。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形成了可以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07年全區共有文化事業機構14個、從事文化事業工作人員382人,公共圖書館11間、總藏書量193.5萬冊,發行《珠江商報》8251萬印張、《順德廣播電視報》272萬印張,電視臺和電臺各1個、有線傳輸網絡站10個。體育事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競技體育取得連續跨越,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人民群眾的健康素質顯著增強。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構筑覆蓋全體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居民生活水平的穩定提高,是黨和政府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標。30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覆蓋全體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覆蓋面不斷擴大。2007年末,全區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4.14萬人,醫療、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61.89萬人、53.83萬人和59.44萬人。2008年城鎮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每月320元/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和基本生活,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30年來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高速增長,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從1978年的0.52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1150.10億元,增長2212倍,年平均增長達2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456.50元增加到2008年的26442元,增長了57倍;人均消費支出從1978年的444.87元增加到2008年的25165.5元,增長了49倍。富裕起來的居民,吃講究營養、穿講究時尚、用講究高檔、住講究寬敞,精神文化生活更是豐富多彩。反映居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恩格爾系數,從1985年的59.5%下降到2007年的28.0%。到2007年底,順德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彩電191臺、電冰箱104臺、洗衣機104臺、家用電腦99臺、空調器237臺、家用轎車44輛。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由1985年的20.99㎡增長到2007年的42.66㎡;城鎮居民人均旅游花費由2000年的742.25元增長到2007的1274.03元,增長71.7%。

30年改革開放,譜寫了順德激蕩人心的雄渾樂章,成就了今日順德的光榮與輝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只要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萬眾一心,開拓奮進,就一定能夠在前進的道路上再創新的輝煌。

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范文第6篇

聽取黑龍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對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

出版日期:2016-05-26 01版●要聞 記者 -- 黑龍江日報

習近平強調,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的一個重大戰略。老工業基地要搶抓機遇、奮發有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闖出一條新形勢下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新路。

■轉方式調結構是苦干出來的,而不是硬等出來的

■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 ■要統籌抓好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托住這個底 ■要深入改進作風,在學習上下一番真功夫、實功夫、苦功夫

新華社哈爾濱5月25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強調,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的一個重大戰略。老工業基地要搶抓機遇、奮發有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闖出一條新形勢下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新路。

五月的龍江大地,山清水秀,林茂草綠。5月23日至25日,習近平在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省長陸昊陪同下,來到伊春市、撫遠市、佳木斯市、哈爾濱市等地,深入農村、企業、林場、科研單位,就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推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進行考察調研。

黑龍江是全國重點林區。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怎么樣,林區生態保護怎么樣,林場職工生活怎么樣,習近平一直牽掛于心。23日上午,習近平一到伊春,就前往該市生態經濟開發區規劃展示廳,聽取開發區規劃建設情況介紹,了解林區全面停伐后產業接續發展情況,察看紅松籽、黑木耳、藍莓酒、根雕等生態產品展示,詢問相關企業生產經營、林場職工就業等情況。習近平指出,過去林場為國家建設提供木材是為國家作貢獻,現在林區全面停伐、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同樣是為國家作貢獻。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是戰略性的。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是一項艱巨任務,要廣開思路、多策并舉。

23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上甘嶺林業局溪水國家森林公園視察。他沿棧道察看原始紅松林等珍貴喬木,聽取林區生態文明建設情況介紹,叮囑林場工作人員一定要把森林資源保護好。隨后,習近平看望了林場職工。在劉養順家里,他察看住房和生活情況,同一家人談林場發展史、算收入支出賬。在同一家人及其鄰居們座談時,他一一詢問林區停伐后他們主要做什么、收入來源有哪些,日常生活和就業、上學等還有哪些困難。他說,看到林場職工生活不斷改善,很高興、很踏實。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會面臨一些暫時困難,黨委和政府一定會關心,讓大家日子越過越好,大家也要自力更生,多找新的門路。離開時,聞訊前來的林場職工齊聲向總書記問好,習近平向他們致以親切問候。

之后,習近平又乘車來到友好林業局萬畝藍莓產業園,聽取產業園規劃建設和生產經營情況介紹,察看藍莓及相關加工產品展示,到藍莓種植大棚同技術人員交流。習近平對企業因地制宜發展藍莓產業、通過精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吸納林場職工就業的做法表示肯定,勉勵他們再接再厲。他指出,發展林下經濟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場,突出多種經營,防止一哄而上、產銷失衡。·+ 地處我國陸地最東端、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的撫遠市,素有“華夏東極”、“東方第一縣”之稱。24日上午,習近平來到該市的玖成水稻種植合作社,察看機械插秧,了解合作社智能催芽和箱式快速育秧等技術流程,向農民和技術人員詢問水稻先進種植模式和科學田間管理經驗,并饒有興致登上一臺插秧機體驗操作。 (下轉第四版)

圖①:5月23日下午,習近平在伊春上甘嶺林業局溪水經營所林場職工劉養順家,同一家人及其鄰居們親切交談。 張克軍攝

圖②:5月25日上午,習近平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勉勵科技人員多出成果。 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圖③:5月24日下午,習近平到佳木斯市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村民尤桂蘭家中看望。

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圖④:5月23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伊春上甘嶺林業局溪水經營所,親切看望林場職工劉養順及其家人鄰居們。 張克軍攝

(上接第一版)他指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帶動農戶增加收入、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組織形式,要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把合作社進一步辦好。習近平強調,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要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模式,優化生產技術措施,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著力提高糧食生產效益。

之后,習近平來到黑瞎子島,登上東極寶塔塔基平臺視察黑瞎子島和黑龍江、烏蘇里江概貌。他指出,黑瞎子島重在生態保護,在保護基礎上建設一些基本的基礎設施和發展旅游。習近平希望黑龍江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積極擴大對外開放。

24日下午,習近平冒雨來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首先到村活動中心,聽取村里建設和工作介紹,重點了解2013年8月該村遭受特大洪災后重建情況。村黨支部書記尤明國告訴總書記,特大洪災使全村家園被毀,在黨和政府關懷幫助下,很快戰勝災害,家家住上了新房子,生產生活有了新發展,收入水平有了新提高。習近平回應他說,我們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說到就要做到,今后黨和政府還會關心支持大家。

接著,習近平參觀了赫哲族民俗展,觀看了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赫哲族伊瑪堪說唱教學。他贊揚赫哲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特別是漁獵技能高超、圖案藝術精美、伊瑪堪說唱很有韻味。

隨后,習近平來到赫哲族村民尤桂蘭家中看望。得知一家人現有耕地150畝、漁船1只,通過捕魚、流轉土地等年純收入約8萬元,習近平很高興。年逾八旬的尤桂蘭拿出自己當年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時的照片給總書記看,習近平稱贊她是個老先進了。習近平指出,在祖國大家庭里,56個民族是親兄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勤勞奮斗,中華民族一定會更加興旺發達,各族人民生活一定會更加富足美好。

離開村子時,赫哲族村民身著民族盛裝冒雨歡送總書記,習近平同他們握手告別,祝鄉親們的生活水平如東升的紅日越升越高。

25日上午,習近平在哈爾濱市考察了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單位。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三研究所,習近平察看中小型燃氣輪機產品展示和相關技術流程,鼓勵科技人員樹立雄心壯志,敢于承接重大課題,精心攻克核心技術,在自主創新上取得更多成果,不斷為國家和民族爭光。

在哈爾濱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習近平現場了解反病毒引擎技術研發、開展網絡安全威脅實時監控等情況,同現場科技人員親切交流。他指出,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國家網絡安全需要整體設計、加強合作,在相互學習、相互切磋、聯合攻關、互利共贏中走出一條好的路子來。

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習近平聽取了黑龍江省高新技術研發、科技創新創業服務、成果交易轉化總體情況介紹,察看衛星激光通訊、武器裝備配件、藍寶石晶體材料、石墨烯、船舶智能、船舶動力等高新技術成果展示。他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政府要搭建平臺、創造環境、提供相關政策支持、保護知識產權。習近平希望黑龍江在推動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上增強信心、選準方向,充分發揮知識分子和各類人才作用,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向前推進。

考察期間,習近平聽取了黑龍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對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他希望黑龍江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在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習近平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既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期,也是大有作為的窗口期。只有橫下一條心,扎扎實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產業結構層次才能出現一個大的躍升,社會生產力水平才能出現一個大的躍升。如果在政策上左顧右盼,在工作上淺嘗輒止,就會貽誤時機。轉方式調結構是苦干出來的,而不是硬等出來的。要把政策轉化為行動,全力打好攻堅戰。

習近平強調,黑龍江轉方式調結構任務艱巨,要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同時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創新鏈和資金鏈對接,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要加大人才培養和智力引進力度,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吸引更多人才為振興發展服務。

習近平指出,黑龍江是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要統籌抓好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用規模經營提升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要深化國有農墾體制改革,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要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調動農民積極性,共同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

習近平強調,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托住這個底。財政等公共資金配置使用要向民生領域傾斜,民生支出要保住、切不可隨意擠壓。要突出重點,針對群眾最關切的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脫貧等問題發力。出臺政策措施要深入調查研究,摸清底數,廣泛聽取意見,兼顧各方利益。政策實施后要跟蹤反饋,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完善。要加大政策公開力度,讓群眾知曉政策、理解政策、配合執行好政策。

習近平指出,要深入改進作風,在學習上下一番真功夫、實功夫、苦功夫,通過解放思想增強機遇意識、人才意識、效率意識、拼搏意識、創新意識,凡是作出的承諾、立下的軍令狀都說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保持清正廉潔政治本色。

上一篇:廣告公司激勵方案范文下一篇:公關經理職業規劃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