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錫政發2016525號

2023-06-17

第一篇:錫政發2016525號

無錫市城市房屋拆遷貨幣安置補償試行辦法-錫政發[2001]127號

無錫市城市房屋拆遷貨幣安置補償試行辦法

第一條 為使城市房屋拆遷工作良好地適應市場經濟和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為城市房屋拆遷當事人提供可選擇的拆遷安置補償方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本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國有土地上,因實施建設項目需要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貨幣安置補償,是指在拆遷房屋中,拆遷人將被拆除房屋按規定折算成貨幣款,支付給被拆遷人,由被拆遷人自行購買安置房的安置形式。

第四條 經政府批準,對土地進行前期開發、建設工程項目性質未定的房屋拆遷,應當按本辦法實行貨幣安置補償。

第五條 拆遷人應當按照批準的貨幣補償方案安置被拆遷人,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對采用貨幣安置補償形式達不成一致意見的;

(二)被拆除私有房屋的共有人對貨幣安置方式達不成一致意見的;

(三)拆除出租房屋(合國家有關私房改造政策等原因形成的租賃關系)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對貨幣安置款的分配協商達不成一致意見的;

(四)房屋產權有糾紛或權屬不清的;、

(五)拆除設有抵押權的房屋,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未重新設立抵押或者抵押人未清償債務的;

(六)其它不適宜貨幣安置補償的情形。

第六條 實施貨幣安置補償的拆遷項目,拆遷人應當向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貨幣安置補償測算方案,并將不低于拆遷安置補償總費用85%的資金,存入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指定銀行的拆遷貨幣補償專戶后,方可申領房屋拆遷許可證。

第七條 被拆遷人選擇貨幣安置補償的,應當與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貨幣安置補償協議。

貨幣安置補償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主要內容:

(一)拆遷人和被拆遷人雙方的姓名或單位名稱(被拆遷人含房屋所有人和房屋使用人);

(二)被拆除房屋使用性質、地段、地址、等級、成新率;

(三)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積(以《房屋所有權證》上載明的面積為準,直管住宅和公有非住宅房屋以公房租賃契約上載明的建筑面積為準);

(四)貨幣安置補償款的數額、分配方式,支付期限;

(五)被拆遷人的搬遷期限;

(六)違約責任;

(七)爭議的解決方式;

(八)拆遷當事人雙方認為需要訂立的其它條款。

貨幣安置補償協議應統一文本。

第八條 住宅房屋的拆遷補償款由房屋作價補償款和居住區位補償款兩部分組成。

房屋作價補償款按被拆遷房屋的重置價結合成新確定。

居住區位補償款等于居住區位補償價格乘以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積。

對原住房面積較小(以被拆除房屋的產權證或租賃證為計算單位)的被拆遷人,拆遷補償款所能購買的安置住房達不到其基本居住條件的,由拆遷人給予購房補貼。補貼標準為:拆遷補償款不足5萬元的,補足5萬元;拆遷補償款超過5萬元、不足6萬元的,補足6萬元。

根據市經濟發展和房地產價格變化,前款規定的補貼標準,由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物價部門適時調整并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

第九條 拆除公有出租住宅房屋,房屋作價補償款支付給被拆除房屋所有人作為城市或單位住房基金(視同承租人已按房改政策購買公有住房中公房面積),居住區位補償款支付給被拆除房屋承租人。

被拆除房屋承租人現住公有住房面積(含他處公有住房和已購公有住房)超出房改政策規定的現住房購房面積上限標準的,超出部分的居住區位補償款不再支付,房屋作價補償款歸被拆除房屋所有人所有。

第十條 拆除私有自住房屋(含已購公房),拆遷人應當將拆遷補償款支付給被拆除房屋所有人。

第十一條 拆除私有出租房屋,拆遷人應當根據租賃雙方有關處置租賃關系的書面協議所約定的方式支付拆遷補償款。

第十二條 非住宅房屋系指在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發布拆遷公告前,具有合法手續且實際作為非住宅使用的房屋。

非住宅房屋分為營業用房和非營業用房。營業用房系指直接從事營業活動的商業服務用房;非住宅中除營業用房以外的其他用房統稱非營業用房,包括營業用房的配套用房、生產、辦公、醫療、文教、倉儲等用房。 對拆遷公告前,經規劃部門規劃許可并辦理了土地用途變更手續的住宅房屋,可以認定為非住宅。 一 第十三條 非住宅房屋的拆遷補償款由房屋作價補償款,商業區位補償款一次性綜合補助費三部分組成。 房屋作價補償款按被拆除房屋的重置價格結合 成新確定。

商業區位補償價格根據被拆除非住宅房屋的商業區位結合調節因素確定。

一次性綜合補助費應當根據被拆除營業用房的實際使用人繳納稅費情況綜合確定,支付給被折除房屋的實際使用人。

第十四條 非住宅房屋商業區位補償價格根據被拆除房屋的區位等級和使用功能按不同的補償標準執行,并按下列因素進行調節:

(一)非住宅房屋一層臨街面寬(開間)與深度(進深)比調節系數:

1、小于0.6,調節系數0.85;

2、大于0.6(含0.6),小于0.8,調節系數0.9;

3、大于0.8(含0.8),小于1,調節系數0.95;

4、大于1(含1),小于1.2人不作調節;

5、人大于1.2(含1.2),小于1.5調節系數1.05;

6、大于1.5(含1.5),調節系數1.1

(二)兩面臨街(兩面以上臨街按兩面臨街計算),以區位等級級別高的臨街面(主臨街面)區位補償為準,當次臨街面:

臨街面寬達到主臨街面寬的50%(含50%),調節系數1.05;

臨街面寬超過主臨街面寬的50%,不足100%,調節系數1.1;

臨街面寬超過主臨街面寬100%(含100%),調節系數1.15。

兩面臨街調節系數只適用于營業用房底層。

(三)營業用房以區位補償價為基價,二層遞減20%,三層遞減30%,四層及四層以上遞減40%,地下室及半地下室遞減60%。

底層營業用房補償價等于區位補償基價乘以開間進深比調節系數乘以兩面臨街調節系數。

二層以上營業用房補償價等于區位補償基價乘以樓層調節系數。

非住宅房屋上述區位調整累計不低于同區位居住區位補償標準。

第十五級 拆除由政府定價的出租非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根據租賃雙方有關處置租賃關系的書面協議所約定的方式,支付拆遷補償款。無約定或約定不成的,被拆遷房屋所有人,可以選擇房屋補償。

以貨幣補償的,拆遷人應當將房屋作價補償支付給被拆遷房屋所有人,商業區位補償款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承租期不滿2年的,商業區位補償款支付給被拆遷房屋所有人;

(二)承租期超過2年,不滿5年的,商業區位補償款的90%支付給被拆除房屋所有人,10%支付給承祖人;

(三)承租期超過5年,不滿10年的,商業區位補償款的70%支付給被拆除房屋所有人,30%支付給承租人;

(四)承租期超過10年,不滿15年的,商業區位補償款的50%支付給被拆除房屋所有人,50%支付給承祖人;

(五)承租期超過15年,商業區位補償款的30%支付給被拆除房屋所有人,70%支付給承租人。

承租期是指被拆除房租賃契約中租賃雙方約定的租賃期限。

第十六條 拆除按照協商議定租金出租的房屋,房屋所有人應當與使用人解除租賃關系(租賃合同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拆遷人對房屋所有人進行補償。

第十七條 貨幣安置補償協議簽訂后,被拆遷人應當在協議約定的搬遷期限內搬遷,拆遷人應當在協議約定的期限內,將貨幣安置補償款存入,指定的銀行,由銀行開具購房存款單。拆遷人不得以現款方式支付給被拆遷人貨幣安置補償款。

第十八條 住宅房屋拆遷貨幣安置補償款應當由被拆遷人專項用于購買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許可銷售的商品住宅或其它住房,不得挪作他用。

購房存款單不得隨意兌取現金,但被拆遷人購買住房的價款低于購房存款單款額,或被拆遷人確有別處住房,且面積達到屆時市政府規定的人均居住面積標準,拆遷后不再購房的,經市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核準后,可以按有關規定以現金方式提取房屋拆遷補償款。

購房存款單不得轉讓、質押。

非住宅房屋拆遷貨幣安置補償款原則上用于被拆遷人購置非住宅用房。

第十九條 被拆遷人以貨幣安置補償款購買住房的,應當向有關銀行提交房屋拆遷貨幣安置補償協議、購房合同和購房存款單。有關銀行應當按照購房合同的約定,將購房存款單的款額轉賬支付給房屋出售單位。 第二十條 以貨幣安置補償款購買的住房,屬于購房人所有,并依法減免有關費用。

第二十一條 拆遷貨幣補償與住房分配貨幣化相結合。住宅房屋被拆遷人未領取過住房補貼的,可以按照住房貨幣分配政策,向所在單位申請住房補貼。

第二十二條 實行貨幣安置補償的,拆遷人應以現金方式支付給被拆遷人下列補助:

(一)一次搬家補助費;

(二)六個月的自行過渡補助費;

(三)移裝固定設施的補助費;

(四)《無錫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規定的其他費用。

第二十三條 拆遷范圍內建筑容積率小干1,對拆遷范圍內被拆遷人的生產場地,拆遷人應當按照區位給予補償。

以批租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按有關法律、法規辦理。

本辦法所稱生產場地系指具有《國有土地使用證》,直接用于生產的露天場地,包括貨運企業的貨物堆場,汽車運輸、修理企業的停車、修車場。醬品廠的露天制作場地,水泥預制構件生產場地。

第二十四條 拆除生產用房,其設備的拆除安裝和搬運費用,由拆遷人按照房屋建筑面積重置價格結合成新的10%補償,有重型設備的,按20%補償。拆遷單位非生產用房,按5%補償。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中被拆除房屋重置價、居住區位補償價格、非住宅房屋商業區位本陷款、一次性綜合補助費等標準由市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物價部門統一規定、調整,適時公布。

第二十六條 江陰市、宜興市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試行。本辦法未作具體規定的,按照《無錫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執行。 (無錫市人民政府文件錫政發[2001]127號)

第二篇:錫質監人發?2009?53號

關于成立無錫質監局“質量和安全年”

活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各市(縣、區)局、分局,各直屬事業單位,市局機關各處室:

為加強對全市質監系統“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組織領導,切實做好“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各項工作,我局決定成立“質量和安全年”活動領導小組?,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要職責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和省局“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部署,統一領導、組織、協調全市質監系統“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督促檢查各有關單位對“質量和安全年”活動各項工作的落實。

二、組成人員

組長:蔣南清

副組長:胡宏周建輝夏一明舒永寧

成員:嚴靜曹余平畢文慶楊明顧世平

秦東于文霞蘇曉虹衛峰魏曉晗

三、工作機構及職責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胡宏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于文霞、曹余平、顧世平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宣傳、督查、統計和信息等日常工作。辦公室的辦事機構設置三個工作組。

(一)綜合組。負責承辦領導小組的有關會議,起草領導講話和相關文件;負責動員、聯絡、協調相關部門共同開展有關活動,落實相關政策措施;負責對活動中涉及的重大問題進行調研,提出對策建議;負責與各市(縣)、區局和有關單位、部門的日常聯絡和協調,指導、督查各基層單位活動的開展;負責收集、整理和分析活動有關信息,編制簡報,統計報送相關數據;承擔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組長由曹余平同志兼任。

(二)食品安全整頓組。負責食品安全整頓實施方案的具體組織實施,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活動;負責研究制

訂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防范和應急機制;負責對提高食品質量安全監管保障能力等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提出對策建議;負責食品安全整頓的指導、督查及相關數據統計報送等。組長由顧世平同志兼任。

(三)宣傳組。負責新聞宣傳工作,組織相關新聞發布會、新聞稿件審核、與媒體聯系溝通。配合綜合組完成專題簡報的編制工作。組長由于文霞同志兼任。

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電話:(0510)82762656

二○○九年四月三日

主題詞: 機構質量安全年△通知江蘇省無錫質量技術監督局辦公室2009年4月3日印發

共印20份

第三篇:永政發2009號

永政發„2009?號

永興傈僳族鄉人民政府關于成立二00九年災區民房恢復重

建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各村民委員會、鄉屬各單位:

2008年,我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先后發生了雨雪冰凍、“5〃12”四川汶川地震“8〃30”四川攀枝花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致使全鄉境內部份群眾民房因災倒塌及嚴重受損,給全鄉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的損失,為盡快幫助災區盡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保證災區社會穩定,促進全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經鄉人民政府研究,決定成立永興鄉2009年災區民房恢復建設項目領導小組,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組長:丁榮昌鄉黨委副書記、鄉人民政府鄉長 副組長:游軍鄉黨委委員、鄉紀委書記

熊錦寶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成員:谷友林鄉黨政綜合辦副主任

袁世林鄉民政辦主任

蔡高梅鄉財政所負責人

李清舜鄉土地辦主任

周光超鄉林業工作站站長

蔡汶君鄉民政辦工作人員

李加發永興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世友習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熊洪剛安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丁澤清基度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健思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海國富馬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谷忠洪壩山村村委會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鄉民政辦,由熊錦寶兼任辦公室主任,袁世林、蔡汶君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各村民委員會及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建立相應的工作機構,負責恢復重建的相關工作,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抗災救災方針,切實把恢復重建工作落到實處。

二OO九年一月二十日

主題詞:災害恢復重建機構通知

報:縣政府

送:縣民政局,鄉黨委,鄉人大。

永興傈僳族鄉黨政綜合辦2009年1月20日印

第四篇:桂政發〔2010〕72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關于開展擴權強縣工作的意見

桂政發〔2010〕72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農墾局,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增強縣級政府對所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統籌協調、自主決策和公共服務能力,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促進城鎮化跨越發展,根據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五中全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發〔2010〕1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2號)等文件以及自治區黨委九屆十三次會議、《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我區城鎮化跨越發展的決定》(桂發〔2010〕33號)關于擴權強縣的精神,結合我區實際,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全面開展擴權強縣工作,擴大縣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部分經濟社會管理權限?,F就開展該項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必要性及重要意義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增強縣域經濟活力和實力。有條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因此,實施擴權強縣改革,是我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三中、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促進我區城鎮化跨越發展的需要。實施擴權強縣改革,有利于進一步理順自治區、市、縣三級政府的權責關系,理順縣級政府事權與財權關系,提高縣級政府應對發展困難和問題的能力,更好地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有利于提高縣級政府自主決策和統籌協調能力,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更好地駕馭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有利于減少行政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加快項目審批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有利于自治區和設區市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謀劃區域經濟發展大局,減少同構化,提升發展層次和發展質量。特別是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更加復雜形勢,我區發展面臨極大壓力的情況下,全面實施擴權強縣改革,減少審批環節,對于我區貫徹落實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加快項目建設進展,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城鎮化跨越發展,都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強縣級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促進城鎮化跨越發展為目標,依法有序推進擴權強縣工作,切實擴大縣級政府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率,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三、基本原則

擴權強縣工作總的原則是:“依法合規、能放就放、責權統

一、規范管理”。具體來說,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減放并舉原則。凡是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和地方性法規作為設定依據的行政許可項目,一律取消;凡是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國務院文件、國務院部門規章及文件、自治區人民政府規章及文件作為設定依據的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原則上予以取消。二是能放都放原則。法律、法規、規章規定自治區、設區市、縣都有管理權但對管理權未作明確劃分的,應當直接擴大縣級的管理權;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管理權屬自治區、設區市的,可以通過委托下放的方式下放給縣級行使。三是權責一致原則。對下放到縣級管理的事項,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責任機制,堅持放管結合、權責一致,做到職責明確,責任落實,有責可查。四是提高效能原則。堅持將擴大縣級管理權限與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提升行政效能有機結合,加快建立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運作制度。把該放的放好,把該管的管好。五是重心下移原則。通過實施擴權強縣改革,逐步推進我區的經濟建設重心由設區市向縣和縣級市轉移。

四、管理體制

這次擴權強縣工作主要目的是擴大縣級部分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促進城鎮化跨越發展,同時為自治區加強縣(市)管理探索和積累經驗,暫時不會打破現有管理體制。除自治區對縣(市)財政實行直接管理外,縣(市)仍接受所在設區市的行政管理,行政隸屬關系不變,現有行政區劃也不變。本意見頒布實施后,縣(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即享有本意見賦予的相關管理權限。城區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參照本意見執行,因特殊情況不宜由城區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管理的事項,由設區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五、擴權形式

自治區和設區市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向縣(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擴權:一是直接下放。自治區和設區市的管理權限,除國家法律、法規、規章不允許下放到縣級管理的以外,原則上都要直接下放到縣級。二是委托下放。屬于縣域經濟發展迫切需要、改善民生迫切需要、方便基層群眾辦事迫切需要,而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又不允許直接下放給縣級管理的權限,則通過委托的方式下放到縣級。

六、擴權內容

自治區、設區市下放和委托下放縣級的管理權限,原則上以本意見附件《下放縣級管理事項目錄》和《委托下放縣級管理事項目錄》明確的具體事項為準。附件中明確“下放部分審批權限,下放范圍另文規定”的,按照“誰下放、誰規定”的原則,由自治區有關部門或設區市人民政府、設區市有關部門盡快發文明確規定,有關部門不準以各種理由阻礙下放或拖延下放。

七、組織實施

開展擴權強縣工作,是自治區人民政府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加快城鎮化跨越發展而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各級政府和各部門要解放思想,提高認識,顧全大局,密切配合,加強銜接,切實做好相關工作。自治區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附件《下放縣級管理事項目錄》和《委托下放縣級管理事項目錄》,在2010年12月31日前制定實施意見,明確本系統各級部門的工作內容、要求、權限、依據和程序。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意見附件《下放縣級管理事項目錄》和《委托下放縣級管理事項目錄》,在2010年12月31日前制定具體實施方案??h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要依法承擔上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賦予管理權限的事項,辦理相關手續并向社會公告,做好銜接工作,避免重復管理。要建立健全公開透明、運作規范、便民高效的管理制度,確保各項管理不出現脫節和漏洞。建立健全嚴格的責任機制,做到權責一致、有責可查。自治區、設區市有關部門要協調好與縣級部門關系,加強業務培訓、指導和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幫助縣級部門提高業務水平,確保全部擴權事項依法、有序、平穩移交。

八、加強監督

自治區人民政府督查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有關部門,要認真做好本意見實施的監督和檢查工作,確保擴權事項落實到位,有序交接。自治區、設區市各部門要積極配合做好管理權限的下放、委托下放及其移交工作,確保在2011年1月10日前完成擴權事項交接。各設區市、縣人民政府要把擴權強縣工作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加強對本意見實施工作的領導和監督,加強對政府管理事項特別是擴權事項的規范管理,加強對干部正確用權和依法行政的教育,協調處理重大問題,依法查處各種違規行為,主動接受上級和各方面的監督。

附件:1. 下放縣級管理事項目錄

2. 委托下放縣級管理事項目錄

主題詞:經濟管理

體制 擴權強縣△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意見

第五篇:魯政發[2010]114號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山東省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

綱要(2011-2015)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山東省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已經第86次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

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十二月十日

山東省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綱要

(2011-2015)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根據國家戰略要求和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特制訂本規劃綱要。規劃實施期限為2011年至2015年。

一、 戰略意義、發展現狀和趨勢

(一) 戰略意義。物聯網產業橫跨電子信息制造業、智能裝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三大產業,集計算機、通信、網絡、智能計算、傳感器、嵌入式系統、微電子等多個技術領域,由終端產品制造商、信息傳輸與處理商、應用與服務提供商和消費者等參與構成。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將引發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是信息產業領域未來競爭的制高點和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不僅是我省提升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發展創新型經濟的戰略選擇,也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兩化”融合、提升社會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迅速實現物聯網技術突破和產業發展,搶占技術和人才制高點,可以提升我省整體創新能力,增強我省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 發展現狀。隨著信息采集與智能計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的廣泛應用,大規模發展物聯網及相關產業的時機日臻成熟。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紛紛開展物聯網領域的規劃布局,已在商業零售、物流、環境監測、生物醫藥、智能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快應用。美國2009年9月提出《美國創新戰略》,將物聯網作為振興經濟、確定優勢的關鍵戰略,“智能電網”、“智慧地球”等計劃相繼實施;歐盟已著手實施物聯網行動方案,推出物聯網標準戰略,確保物聯網的可信度、接受度和安全性;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泛在”戰略的國家,在其U-Japan和I-Japan戰略中,物聯網是發展的重點;韓國出臺了《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基本規劃》,提出“通過構建世界最先進的物聯網基礎設施,到2012年打造信息通信融合的超一流的ICT強國”的目標,并制定了四大戰略和12個重點項目。我國早在10多年前就開始了物聯網相關領域的研究,技術和標準與國際基本同步,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形成了一定產業規模,并在國際標準制定中取得一定話語權。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物流、公共安全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在一些省、市已初步展開。

我省是電子信息產業大省,也是國內物聯網產業起步較早和相對集中的地區,在技術研發、產業化、市場應用、人才資源、新產業培育等方面擁有一定的先行和聚集優勢。一是RFID、傳感器產業初具規模,擁有從事RFID、傳感器研發生產重點企業共100余家,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二是智能芯片產業具備一定基礎,形成了海信“信芯”、海爾解碼芯片、浪潮稅控收款機SoC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正在形成以濟南、青島為中心的集成電路設計基地;三是無線通信網絡產業穩步發展,截至2009年底,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5341.8萬戶,居全國第二位,寬帶接入用戶達747.4萬戶;四是物聯網應用逐步擴大,我省企業的物聯網產品和服務應用于節能減排、生物識別、一卡通、防偽、票證、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領域,并在養殖業、物流信息化、農業信息化、城市公共服務、智能交通、生產制造等領域進行了多項示范應用。

(三) 發展趨勢。隨著物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RFID、智能芯片、傳感器、無線通信等領域產品需求量將急劇上升,這將帶動新的軟件、服務和應用市場發展。據估計,到2020年,在智能電網和機場防入侵系統方面的市場規??沙^1000億元,物聯網將稱為下一個萬億級的信息技術產業。隨著標準、技術和價格等多方面因素的成熟,我國物聯網產業市場未來幾年將處于高速發展期,為我省發展物聯網相關產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二、 發展思路和目標

(一) 發展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引領核心技術,建設產業聚集區;發展重點產業領域,形成產業支撐區;實施重大示范工程,打造全省示范先行區”的思路,以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為宗旨,堅持“設施先行、創新驅動、以用興業、重點突破、協同發展”的原則,確立應用牽引的產業發展模式,以物聯網示范工程建設為核心、產業基地為載體、產業聯盟為支撐,以物聯網產業創新體系、應用推廣體系、標準研制與驗證體系、公共技術服務體系、信息安全基礎體系和產業要素支撐體系為保障,加快形成“智慧山東”基本框架。

(二) 發展目標。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以構筑“智慧山東”為目標,初步將我省建設成為物聯網領域技術、產業、應用的先行省份,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到2015年,爭取在RFID、傳感器、核心芯片、關鍵設備制造等方面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重點培育、扶持一批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物聯網龍頭企業,促進物聯網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等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重點行業示范應用效益明顯,重點示范區域智能管理和民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積極參與物聯網操作系統及中間件等基礎性國家、行業技術標準制定,逐步完善物聯網研發體系、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及基礎數據庫,初步建立起我省物聯網標準化體系。

1. 技術創新。攻克一批物聯網核心關鍵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產品系列,在RFID、傳感器及節點、應用軟件、高端集成、服務應用以及網絡通信、云計算、云安全等技術領域取得實質突破,自主研發、產業保障和核心技術掌控力顯著提升,到2015年,形成較為完備的物聯網標準體系和專利體系。 2. 產業規模。到2015年,建成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自主可控的物聯網產業體系,物聯網產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在新型RFID、傳感器、網絡通信設備、軟件開發、高端集成服務、網絡運營及應用服務等領域集聚規模以上企業500家以上,形成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5家以上,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和區域結構。以濟南、青島等市為全省物聯網發展的主要承載地,促進實現其他地市產業園區與之協同發展、錯位競爭的良性發展態勢。

3. 示范應用。到2015年,以政府推動示范應用和項目為切入點,在交通運輸、農牧業、節能環保、物流、電力、安全、家居、城市管理等領域重大示范工程基本建成,先導行業的物聯網應用全面開展。

三、 發展重點

跟蹤國際物聯網技術發展方向,根據我省實際,結合我省實際,結合產業發展帶動,重點實施“5412工程”,即:5個物聯網核心技術領域、4大物聯網產業和12類物聯網重大示范工程。

(一) 核心技術領域。通過政府推動、應用牽引和創新驅動,重點攻克核心技術,大力發展核心產業,加快形成較為完備的物聯網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1. 射頻識別技術和傳感節點技術。通過新原理、新材料和新結構的研發,依托威海北洋電氣、東方電子等企業,以低功耗、小型化、高性能為目標推動傳感器節點集成化,重點開發各類型的面向不同行業的低成本傳感器,實現傳感節點感知單元、處理單元、傳輸單元和電源單元的高度集成。加快研發傳感器節點微操作系統及應用中間件、微組裝技術和傳感器節點機組成單元的工藝和設備技術。以山東標準化院、淄博泰寶等企業為重點,加快開發超高頻RFID、新型集成RFID、微機電系統(MEMS)等器件和技術,支持RFID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的攻關。

2. 組網與協同處理技術。以海爾集團、海信集團等為核心,加強網絡體系結構、網絡與信息安全、傳感器節點間通信與組網協同感知與智能化信息處理系統等相關技術研發。重點研發適用于傳感器節點的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研究自組織組網技術以及異構網絡的融合技術和協同技術,保證通訊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實現多網無縫接入與信息交互標準化。

3. 物聯網軟件、應用集成及智能計算處理技術。充分發揮我省浪潮集團、中創軟件等企業在技術和市場方面的優勢,重點支持物聯網海量數據的智能計算平臺和數據挖掘平臺,系統級軟件及中間件和決策處理等智能計算系統的研發。以日照活點網絡科技、地緯軟件、藍光軟件等企業為重點,加快發展包括嵌入式微操作系統、物聯網管理控制技術、物聯網系統集成、云計算、云安全、感知識別層的應用中間件和高端系統級應用中間件,大規模數據挖掘和決策智能處理算法與軟件、物聯網搜索引擎、物聯網Web技術等。

4. 共性支撐技術。鞏固山東大學、省科學院、濟南銀泉科技公司等在各自共性支撐技術領域的優勢,重點加強可編程、一致性測試、基準測試、系統測試、自適應任務調度、情境感知、隱私保護等共性技術研發及現代信息通信、計算機及網絡、先進微電子機械系統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礎支撐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應用。加強網絡虛擬化技術、集群化技術、多節點信息協同技術、多源資源管理、網絡服務質量(QoS)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和分布式資源管理技術、內容聚合技術、網絡管理技術、設備管理技術等共性支撐技術產品的研發。

5. 物聯網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依托山東大學、山東省網絡與信息安全測評中心、濟南得安、山東CA公司等技術優勢,重點發展包括傳感器節點和網絡的安全技術、RFID安全技術、物聯網加密技術、物聯網安全認證技術產品等,加強統一的安全終端和安全應用平臺功能模塊的研發。

(二) 重點產業領域。物聯網產業具有爆發力強、關聯度大、滲透性高、應用范圍廣等特點,按照關聯度大小,重點培育核心產業,鼓勵發展支撐產業,以應用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1. 物聯網核心產業。重點發展與物聯網產業鏈緊密關聯的硬件、軟件、系統集成等核心領域。以金鐘衡器、淄博泰寶、凱勝電子、東方電子等為重點,著力打造各類傳感器、新型傳感網芯片設計、制造和封裝、軟件/中間件、系統集成、網絡服務、內容服務、物聯網技術應用等產業,培育形成以傳感器、RFID產品和嵌入式芯片為主的物聯網制造業。 2. 物聯網支撐產業。抓好海爾集團智能家居、海信集團智能交通等重大項目的實施,支持發展微小型、高性能、智能化的各種新型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數字家庭、新型電子材料,支持浪潮、中創軟件發展高端計算機及服務器、通信網絡與設備、高端軟件等相關支撐產業。

3. 物聯網帶動產業。加快推進智能工業、數字農業、智慧礦山等重大工程建設,利用物聯網大規模產業化和應用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傳統產業帶來的根本變革,重點推進帶動效應大的現代裝備制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消費電子、交通運輸及其他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發展。

4. 物聯網網絡運營和服務產業。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企業為依托,重點推進與物聯網產業發展和應用示范相關的通信傳輸、智能處理、數據存儲、信息安全等網絡信息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盡快形成以網絡傳輸、信息處理、內容提供以及運營服務為主的物聯網網絡運營和服務產業快速聚集、可持續發展的網絡基礎條件和服務支撐體系。

(三) 重大示范工程。面向經濟、公共管理和公眾服務等領域,分期分批建設12大示范工程,為物聯網產業發展培育良好的市場環境。在示范先行的基礎上推動應用的工程化,由點到面、覆蓋全省、輻射全國,將我省建設成為物聯網示范先行區,推動物聯網產業可持續發展。

1. 智能工業示范工程。以裝備制造智能化為核心和突破口,深化物聯網技術在汽車、船舶、機械設備、消費品等我省優勢傳統產業上的滲透融合,創建100個裝備制造智能化示范項目。一是以山鋼、青鋼等為示范,在鋼鐵行業發展高端鋼鐵行業智能化技術總包服務。二是以濟南重汽、濰柴集團等為示范,汽車行業大力應用全數字化設計、智能測控、工業機器人和虛擬仿真技術,試點推廣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進生產技術,發展個性化定制生產模式,開發應用發動機電子控制、傳動和行駛電子控制、導航、安全報警及檢測等系統。三是以青島北海等為示范,船舶行業重點推廣應用電子識別技術、可配置信息集成等,實施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數字化、管理信息化改造。四是以齊魯石化、煙臺萬華、濟南煉油廠等為示范,在石化行業重點推廣應用實時、在線、連續的產品質量和成份傳感網控制系統,提高產品品質、安全生產和節能降耗水平。五是以招金、山水等為示范,在原材料行業重點推廣在線檢測、集散控制技術,提升生產流程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廣泛應用傳感網技術,實現實時監測、診斷、預警的清潔文明生產。六是以海爾、青啤、張裕等為示范,在消費品行業重點應用產品設計、生產集成和柔性制造系統,大力推廣生產過程狀態監視、質量控制、快速檢測等技術。

2. 數字農業示范工程。以龍大集團、諸城外貿、禹王集團等國家和省重點龍頭農業企業為示范,重點在糧食作物生產、農用地資源利用、農用水資源、畜禽水產精細化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與朔源、果園精細管理、設施農業等領域部署物聯網試點與示范應用。選擇壽光等10個以上縣(市、區),以設施農業和農田遠程管理為切入點,推廣3S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遙感技術RS)和計算機自動控制、模擬等技術,建設一批省級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園區。

3. 智能物流示范工程。以青島港、山東郵政等為示范,以港口集裝箱智能調度、物流信息處理、車輛監控管理和調度、食品及藥品追溯與風險預警等為切入點,研究物聯網的技術選型、建設模式和基本框架,采用和制定相關物流信息標準,選擇60個重點物流企業、園區和基地開展感知物流應用示范。積極推動RFID、傳感網等技術在制造業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商貿服務中心等各類物流模式中的應用,加快以物聯網為主要特征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新模式和制造業物流業聯動發展。

4. 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建設對重要輸變電設備和高空塔架狀態監測的物聯網設施,實現智能的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和故障預警;建立基于通信網絡的電力遠程抄表平臺,實現全電子化抄表、通知和繳費,提升基礎設施精細管理和自動化運營能力。以建設智能變電站為切入點,開展感知電力應用示范,實現電網可靠、安全、經濟、高效運行,建成覆蓋全省的智能電網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建設3-5個智能電網示范城市。

5. 智慧礦山示范工程。選擇棗礦、兗礦、山東黃金等重點企業開展“數字礦山”試點、示范,全面實施以物聯網為基礎的包括基礎網絡平臺、礦山數據倉庫、工業自動化系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和可視化平臺、安全保障系統、生產技術管理系統、礦山ERP系統和基于生產環境、生產設備、生產人員互連的四維綜合指揮調度系統數字礦山示范建設。

6. 智能交通示范工程。以山東高速集團、山東機場有限公司等為示范,重點打造智能交通工具、智能交通行車與停車誘導、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高速公路智能管理、電子收費、交通事故預防和安全保障、道路基礎設施管理與維護等系統示范應用工程,形成智能交通標準體系,初步建立面向行業與區域的運輸管理物聯網公共服務體系。大力推行RFID在不停車收費(ETC)、多路徑設別等方向的應用,在全省高速公路主要出入口逐步實現不停車收費。

7. 數字節能環保示范工程。一是用傳感網技術促進節能技改,重點推進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生產設備智能化,改造傳統工藝和生產流程,培育100家能源綜合利用、污染源(物)監控和清潔生產示范企業。二是在全省每個地市選擇開展污染防控傳感網絡,建設放射源管理、污染物在線監控、水環境質量監測、空氣質量監測、城市噪音固定式監測和環境預警及應急指揮系統等3-5個重點示范項目建設,以構建智能化、具有感知能力的監測、防控體系。

8. 智能城市管理示范工程。一是選擇濟寧、煙臺、東營等“無線城市”試點城市,建設具備異常事件自動發現和智能預警功能的城市監控系統,實現對突發事件、事故災難、重要場合、大型活動實時全程監控、應急指揮、事后評估等。二是以周界防入侵系統為應用切入點,全省選擇8-10個機場、火車站、港口等重要部門和重點區域建設周界防入侵系統示范項目。

9. 數字公共安全示范工程。結合公共安全的實際需求和物聯網的技術優勢,在防入侵、應急指揮和食品、特種設備、危險品、衛生等領域推動物聯網示范應用,通過試點工程實現技術驗證,并達到示范作用,推動形成公共安全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體系,加速建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物聯網平臺體系。 10. 智慧醫療示范工程。以省立醫院、齊魯醫院、千佛山醫院等為示范,重點推廣、部署RFID就診“一卡通”、無線(移動)遠程醫療與醫療監護、遠程健康管理、藥品供應鏈管理、重要醫療器械(高價、放射性等)追溯等醫療服務、醫藥產品、醫療器械物聯網示范與應用,建立醫療領域物聯網標準、編碼體系,聯合醫療服務行業、物聯網企業、科研院校共同研發適合醫療行業需求的物聯網相關技術及產品。

11. 智能家居示范工程。采用傳感網、智能控制、RFID等物聯網技術,建設聯入城市公共安全平臺的小區安防系統以及基于通信網絡的家庭環境監控等智能控制平臺,實時收集水、電等資源使用信息,根據人員的活動情況自動調節空調、電燈和水源,實現節能目標。

12. 智能建筑示范工程。在全省每個地級市選擇3-5處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或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采用傳感網、智能控制、RFID等技術,建設智能建筑項目;支持60個以上示范項目,應用物聯網技術的建筑面積達到300萬平方米以上。

四、 重點任務

為實現發展目標,我省應發揮優勢,整合資源,搶抓機遇,加快科教資源、產業資源和金融資源的引進集聚,突出抓好平臺、園區建設和示范應用工程,搶占產業、應用、技術、人才制高點。

(一) 加快形成產業布局。突出自主創新、選擇2-3個設區市建設核心技術和產業聚集區;突出產業支撐,選擇4-5個設區市發展產業支撐區,構筑布局合理的物聯網產業基地;省內其他區域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明確重點發展領域,形成若干個物聯網應用示范區,開展物聯網應用和示范工程,集聚物聯網優勢企業,加快形成物聯網產業集群,形成技術創新、應用方案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合力。各市應有重點地推動特色化物聯網示范工程建設,在省內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顯、優勢互補、互動共贏得產業發展格局,共同打造全國領先水平的物聯網產業基地。

(二) 加快推進支撐服務平臺建設。一是加快推進物聯網海量數據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交換平臺、信息安全服務平臺、高速寬帶網絡、山東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超級計算中心和云計算中心等共性基礎支撐項目的建設。二是加快建設物聯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平臺,推進相關研究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三是建設物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公共測試服務平臺和綜合信息咨詢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創新提供服務。四是面向重點領域,依托山東省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山東省移動信息化綜合服務等平臺,建設電子商務應用示范基地和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創新基地,為物聯網產業發展培育良好的市場環境。五是建設物聯網標準及知識產權服務平臺,保障我省物聯網產業與應用規范化發展。

(三) 加快物聯網產業園區建設。加快引進省外優勢企業以及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大力培育企業創新要素向園區集聚,重點打造RFID、傳感器、集成電路和物聯網服務產業等園區。針對現有的信息產業園區及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打造重點物聯網基地,每年選取1-2個產業園作為物聯網產業基地。

(四) 加快技術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建設。成立山東省物聯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快推進我省各行業應用接口、架構、協議、安全、標識等物聯網領域標準化工作,加強部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和國內相關標準制定。建立適應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檢測認證體系和物聯網產品質檢中心,開展信息安全、電磁兼容、環境適應性等方面監督檢驗和檢驗認證工作。

(五) 加快人才隊伍和學科體系建設。在省內高校加快物聯網發展所需學科專業建設,擴大物聯網相關領域學位點布局和研究生培養規模,促進優質學科資源的整合與匯聚。加大人才培養和招才引智力度,重點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

五、 保障措施

(一)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物聯網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由省政府分管領導牽頭,有關部門參加,完善協調機制,統籌協調政策、資金、市場等各方面資源,向物聯網產業傾斜,全面指導、推動物聯網發展,包括物聯網示范項目建設推進和產業發展工作。建立省與重點地區、重大項目的日常溝通協調機制,及時解決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應用推廣中的問題。加強部省合作,建立省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委的合作機制,爭取國家重大專項支持。 (二) 注重規劃引導。加強物聯網產業重點領域專項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加快認定、建設一批物聯網產業和應用示范基地,強化對產業發展的具體指導。重點地區要緊密結合實際,抓緊制訂本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對技術先進、優勢明顯、帶動和支撐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及時納入省重點項目規劃和實施計劃,確保有效實施。

(三) 加大產業政策支持。研究制訂財政、土地、稅收、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省級信息產業、制造業、產業技術研發、服務業發展引導、新興產業發展、科技等專項資金對物聯網重大項目建設、示范應用推廣、關鍵技術研發及人才培養和引進給予重點支持,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的物聯網企業進行優先認定,將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產品與服務列入政府采購目錄,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時優先購買。 (四) 拓寬融資渠道,加大產業投資力度。發揮銀行信貸支持主渠道作用,支持搭建支持產業發展的各類金融服務平臺,鼓勵各類擔保機構對物聯網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物聯網企業股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合同質押、資質質押、信用保險、科技保險等試點。鼓勵國內外風險投資及社會資金投向我省物聯網企業,創造有利于創新型企業成長的投融資環境。

(五) 建立物聯網產業和技術創新協作機制。構建“產學研用”四位一體的物聯網產業和技術創新聯盟,有效整合資源,加快引進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組織電子設備制造企業、電信運營企業、軟件開發企業、集成服務企業及高校和研究、檢測機構,突破物聯網關鍵技術,積極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協作機制和跨行業、跨領域的物聯網技術標準化協作機制的形成。促進山東省物聯網產業協會的建設,加快形成行業之間互相合作、互相促進、互相制約、共同發展的局面。 (六)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強政府引導,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把加快物聯網產業發展納入全省“十二五”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宣傳,組織開展產業推進會、高層論壇、產品展示等各種活動,進一步加強物聯網知識普及和物聯網技術應用的行業宣傳,為物聯網產業營造健康、有序、快速發展的環境。 (七) 強化目標考核。建立健全全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細化目標任務,明確責任部門,落實考核內容,定期通報各項目標任務的進展情況,對責任單位完成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確保規劃目標實現。建立和完善物聯網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工作制度,加強統計分析和跟蹤監測。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組織行為學思考題總結下一篇:unity3d使用說明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