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創新型機電一體化論文

2022-04-25

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于《創新型機電一體化論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摘要面向機械電子工程人才培養要求,基于Capstone-CDIO教學理念,從知識項目化、學科交叉化、項目平臺化三方面進行課程體系實踐優化,通過調研技能、知識構建、問題解決、團隊技能四方面進行評價研究,為應用型、創新型機電一體化人才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創新型機電一體化論文 篇1:

“一體四控”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

[關鍵詞]一體四控;安全生產管控體系;創新發電

大唐甘肅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甘肅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成立的省級區域公司。歷經“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的快速發展,大唐甘肅公司目前擁有發電企業15家、專業化公司3家,分布在全省8個外I(市),在職職工5200余人。業務涉及發電供熱、項目開發建設、電站服務運營、上下游產業等領域。是一個具有火電、水電、風電、光電等優良電源結構和擁有強大電站服務產業群的大型區域發電公司。大唐甘肅公司擁有我國第一個荒漠化并網型光伏電站——武威太陽能電站,甘肅省首個66萬超臨界機組電廠——景泰發電廠,甘肅省最大的熱電聯產企業——蘭州西固熱電公司等。截至2017年底,大唐甘肅公司在役運營發電總裝機610.48萬千瓦,占甘肅省統調機組的13%,其中火電431.5萬千瓦,占全省公用火電機組的28%;水電74.9萬千瓦,占全省統調水電機組的11%;風電104.08萬千瓦,占全省統調新能源機組的5%,是甘肅省最大的發電企業。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黨的十九大后,大唐甘肅公司面臨的內外部形勢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

外部條件:一是電力產業方面,在能源革命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生態環境壓力加劇的背景下,國家對東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終端用能結構提出全面優化方案。這些政策和舉措昭示著電力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步伐將越來越快。

二是政策環境方面,長期以來甘肅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逐漸成為全球化潮流最廣泛、最務實的國際合作平臺,甘肅作為絲綢經濟帶咽喉要地和國家脫貧攻堅主戰場,成為國家支持下的能源基地和通道建設的新規劃呼之欲出,一系列政策傾斜和產業支持項目將不斷涌現,以新型能源為導向的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萌發,這對于解決甘肅區域產能消納問題、加快綠色低碳能源發展是重大利好,產業轉型升級帶來難得的新契機。

三是市場環境方面,近年來,隨著區域電力市場供需矛盾迅速加劇和低電價高煤價的成本倒掛,甘肅火電企業普遍巨額虧損、資不抵債,在“三去一降一補”日漸邁向深入的導向背景下,發電同業競爭更加激烈的局面不會改變,上網電價較大幅度下降的局面不會改變。

內部形勢。隨著改革的快速推進,形勢的劇烈變化,電量下降、電價下行、煤價高漲、水電超概、風電棄風等不利因素導致企業經營持續虧損,自有資金匱乏,生產經營、項目建設難以為繼;受市場環境變化,經營持續虧損、收入連年下降,職工隊伍不穩定,骨干人才流失嚴重;主觀上固有的觀念陳舊、創新不足、機制不活、擔當不夠、標準不高的桎梏,又進一步加劇了生產經營局面的惡化。

面對當前復雜的內外部形勢,機遇與挑戰并存,矛盾與契機并在。作為發電企業,大唐甘肅公司在企業升級轉型、加速突圍解困的過程中,安全生產勢必面臨著巨大的安全風險。如果不能有效管控安全生產風險,夯實安全生產基礎,保證安全生產局面的持續穩定,失去了立命之本,改革發展根本就是海市蜃樓,無從談起。

安全生產管控是針對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運用有效的資源,發揮人們的智慧,通過人們的努力,進行有關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等活動,實現生產過程中人與機器設備、物料環境的和諧,以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

作為安全生產管理者,所探索的就是結合企業自身安全生產特點,突破原有傳統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網絡化平臺研究出一套特色鮮明、簡便高效的安全生產管控體系,將安全風險防控、問題督辦閉環、全員創新創效和提升工作效率等有機的結合為一體,成為管控責任落實、制度落實的有力抓手,保障和支撐安全生產水平全面提升,真正為公司改革脫困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現狀分析

伴隨著公司的改革發展許多新問題隨之產生。

(一)各企業與本質安全相違背的各類矛盾愈加突出,安全風險防控難度加大

生產現場責任制不落實、制度不落實的問題隨處可見;安全生產基礎薄弱,體現在安全意識淡薄、思想麻痹;責任制大而化之、工作隨意、標準不高,不能有效履行崗位職責;培訓流于形式,安全生產常識掌握不清,冒險蠻干,違章作業嚴重;兩票執行僵化,依賴于工作票上所注明的各項措施,從而忽略隨機的、突發的風險因素,使風險增加;管控會議流于形式,安全生產要求貫徹不到位;設備問題多,勞動量大,員工為此情緒浮躁,簡化工藝工序,工作流程走捷徑,作業風險增大等。安全生產固有規律與疏于安全責任,固有安全管理方法與先進生產力不適應,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與不能滿足現代化安全生產要求,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安全管理文化缺失與強化安全執行力等諸多矛盾凸顯。

(二)管理效率低下成為最大的缺陷、最大的隱患

分析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物和環境存在的隱患和缺陷都是直接和顯而易見的,而管理問題則是間接和隱蔽的。追根究底,人、物和環境存在的問題也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因制度不健全、規程不完善、培訓不到位、勞動組織不合理、事故防范和應急措施不完整等因管理問題導致的事故占所有事故的90%以上,管理問題實際上已成為最大的缺陷,也是最大的隱患。

(三)制度、責任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和落實,問題未閉環,規程標準不熟悉

未遂的事故就是隱患,已遂的隱患就是事故。分析任何一起事故,都是由于隱患沒有消除,責任沒有落實所致。如何將隱患查出來,消除掉,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吸取別人發生事故的教訓,如何建立長效機制,才是實現企業本質安全的關鍵所在。過程失控,有布置、無落實、缺閉環的而導致隱患演變成事故;人員缺乏對技術標準和規章制度有效掌握,出現無知性違章。電力企業“檢查年年搞、問題回回提,隱患經常在”的現象比較普遍,而這些問題最終的落腳點關鍵在于責任和制度的落實,在于問題整改的閉環管理。

(四)創新創效能力不強,制約企業的可持續性高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指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構成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雙引擎”,必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通過大唐甘肅公司現狀分析和調研發現,由于企業激勵機制的缺乏,導致創新無動力之源;激勵機制不健全和執行不落地的問題直接導致員工的金點子、好建議、好想法得不到采納和實施,即使采納實施的也沒有有效的激勵,創新動力和激情不足,消極應對。由于缺少了創新創效的激勵導向,貢獻和價值得不到體現,創作人的勞動成就和工作成績得不到認可、貢獻得不到肯定、付出不能回報,沒有形成崇尚技術、鉆研業務的良好氛圍,導致長期困擾的設備難題無人關注;設備系統潛在的深層次隱患不能及時發現和消除。設備隱患長期擱置,甚至由隱患演變為事故。一些企業對系統的優化運行工作開展流于形式,指標調整粗放,超參數和降出力運行,造成消耗增加,運行方式選擇不經濟導致的能源浪費等問題突出。

究其根源,人的不安全行為是釀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如果抓住解決人的行為因素,就意味著有80%以上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人為責任缺失、過程管理失控,責任制大而化之,粗放管理、工作隨意、各級管理人員不能履行崗位職責;隱患排查缺乏組織和部署,沒有管控機制,致使長期存在并演變為事故;工作人員對標準規程不熟悉,外包工、勞務派遣工逐漸增多,技能水平達不到要求就上崗,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生產常識、不掌握技術標準和制度規定,冒險蠻干,違章作業。

三、研究內容

(一)以“631”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有效防控安全風險

為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責任、安全培訓不到位等安全隱患,提出以“六規”為核心的“631”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即“規定時間、地點、人員、內容、指導、監督”六規,“講任務、風險和措施落實責任人”三講,一個視頻監督管控平臺,并制定手冊、管理辦法,建立獨立“三講室”、掛圖、視頻點播評價系統軟硬件設施。利用生產現場空閑的房間,簡單裝修,增加視頻監控系統和提示的圖表。全公司所有發電企業同一標準,同一軟件平臺,現場檢修作業、運行操作開工前必須在該房間(三講室),進行風險和工期及質量重點要求及防范措施的講解(即三講)。就是將防人身事故、設備事故、保證工期、降缺陷以及促進培訓的管理工作,變成了一問房子里有監督的活動,將安全生產管理變得簡單化、規范化、流程化、實時化。

規定時間分為“三講”內容的準備時間和講解時間。準備時間是指主講人在作業前準備“三講”內容,全面分析作業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落實防范措施。講解時間規定檢修任務的“三講”在運行人員接票后至工作票開工前進行,有效控制不“三講”就進入現場作業的不良習慣。

規定地點是指在掛有講解內容提示掛圖,裝有音頻、視頻系統的專用“三講室”講解,給作業人員營造一種作業前警示的氛圍,達到作業前安全動員的目的,同時通過視頻監督,有效促進了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規定人員是指針對具體作業任務確定“三講”的主講人、指導人、監督人。主講人由工作負責人擔任;指導人、監督人是根據作業風險大小由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安全監督人員、廠級領導擔任,目的使講解內容更全面,防范措施更完善。

規定內容主要制定了生產任務提示內容,安全、質量、工期風險控制措施提示內容,作為每項任務“三講”內容的編制依據和講解依據,避免了因危險點分析不到位,防范措施沒有針對性而發生不安全事故。

規定指導是指各級管理人員在不同場所的指導,規范人員的作業行為,糾正工作中的不良習慣,確?,F場規范作業。

規定監督是通過音頻、視頻監督,方便日常檢查、點評,并通過現場監督,確保防范措施落實到位?!傲帯币曨l監督系統包括“三講室”視頻采集、查詢、點播、報表統計及分析。從系統前臺觀看講解情況、“六規”執行情況及評價情況;后臺管理自動生成“兩票”講解率、各管理人員評價率,自動顯示未講工作票、操作票目錄,自動顯示優秀講解視頻目錄,真正使“兩票三制”、操作規程、《安規》等各項制度的落實一目了然。極大節約了培訓成本,保證了生產作業事前控制的實現。延伸的視頻系統是要求企業將生產早會、安全分析會、技術監控會等在有視頻監控系統的會議室召開,確保會議質量。

(二)以“大缺陷”系統,實現問題督辦閉環管理

全公司系統同一平臺,實現一體化管控,省公司可遠程監控和督辦,可直接向任何一家企業直接下達管理督辦缺陷,把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問題變成在一個“缺陷系統”中能實現閉環和責任落實的工作。同時把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電子化,固化在系統中,形成了制度和標準的對標學習平臺和管理診斷庫,提升了人員的對標學習和自查糾偏能力。

1.注重管理過程的“責任落實”,實現了責任制度落實可控

通過缺陷類別劃分及顏色標示,明確各級領導的管理責任。依據企業崗位職責及權限劃分,并按不同類別的缺陷以不同顏色進行區分。

基層企業層面的管理缺陷分為“一類、二類、三類管理缺陷”等三種類型;

一類缺陷是總經理職責范圍內存在的管理問題,由總經理負責督辦和驗收,用橙色表示。

二類缺陷是分管副職職責范圍內存在的管理問題,由分管副職負責督辦和驗收,用黃色顯示。

三類缺陷是指除一、二類缺陷以外的,責任部門主任負責督辦和驗收,用藍色表示。

按照類別并由其(總經理、分管領導及部門主任)負責督辦、下達和驗收,用不同顏色顯示。所有的共性問題均提高一個等級進行處理。

2.注重過程管理的“隱患排查治理”,實現了隱患排查治理可控

一是基層企業自行開展日常隱患排查,如每月一次的反違章檢查,針對某一設備區域的專項隱患排查。二是省發電公司定期開展周期性和針對具體事件開展的專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如開展的各類專項檢查:春、秋季安全大檢查;防汛、防火等專項檢查;控制系統隱患、變頻器隱患等專項排查等。三是對行業及上級單位下發開展的各類事故通報、專項排查等。

上述三個方面的每項排查通過系統下達排查的范圍和要求,達到的結果,并對隱患分類整理、分級督辦,根據隱患的種類和級別(一級、二級、三級),省公司可直接下達至企業相關領導,同時監督企業按照隱患級別準確錄入系統,實現隱患排查治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通過一輪一輪的隱患排查治理,堵塞漏洞,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3.注重事故教訓吸取的“四不放過”,實現了事故教訓吸取可控

省公司通過“大缺陷”系統針對行業內發生的每起人身傷害或設備損壞事故下達“四不放過”吸取事故教訓的要求和范圍,要求各企業結合實際按照要求分類吸取教訓、分級填寫“四不放過”吸取教訓的報表,并上傳至“大缺陷”系統進行閉環,對人員如何吸取教訓情況、如何結合實際開展自我排查、如何作到切實防范一目了然,杜絕了“舉一反三、四不放過”吸取事故教訓流于形式、弄虛作假的問題。真正把別人的事故當做自己的事故來分析、防范。

4.注重“一體化”過程管控的“督辦、監督、閉環”,實現了問題督辦閉環可控。系統由省公司一體化管控,統一平臺和界面,各單位登陸使用,省公司可實現遠程監督和過程管控,可實現各企業間的橫向和縱向比較,清晰的發現管理薄弱的企業和管理的短板,督促及時調整管控重點。超期未完成的缺陷系統自動考核。缺陷處理流程有“錄入、策劃、下達、處理、驗收、關閉”共6個狀態。不能按時處理的要及時辦理延期手續,否則會自動變為紅色,自動顯示考核金額。對于延期或駁回的缺陷,只有企業領導才有處置權,減少了推諉扯皮和處置的隨意性。按照“誰督辦、誰驗收”的原則實現兩級閉環,一類缺陷由責任部門主任驗收后,企業第一責任人驗收關閉;二類缺陷由責任部門主任驗收后,分管領導驗收關閉;三類缺陷由責任部門主任驗收后,安監部驗收關閉。省公司下達的缺陷經企業主管領導驗收后,由省公司驗收關閉。

5.注重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的“學習和對標”,實現了對標學習自糾可控

“大缺陷”系統把國家、行業和上級單位有關制度和標準的具體條款事先固化在系統中,建立“管理診斷庫”,包括兩票三制、重大危險源、二十五項反措、兩措、技術監控等34類專項管理、178個小項方面存在的問題作為管理缺陷的來源,將其條款嵌入系統,促使各級管理人員熟知制度和標準。

6.注重設備重復缺陷的“自動判別和提示”

該系統在設備缺陷中增加了重復缺陷自動判別功能,并以紅色提示,可追溯責任,促使設備管理和檢修維護人員責任到位,對緊急缺陷、延期缺陷用特定顏色進行標示和提示,一目了然。

(三)以“三改一促進”機制,激勵“全員創新”

“三改一促進”(“三改”是指改善設備狀態性能、改進運行方式方法、改變現場清潔面貌;“一促進”是指促進管理效益雙提升)是以“推動全員創新,激發創新熱情,培育創新精神、形成創新風尚”為核心理念,是提高員工創新動力、構建激勵機制、彰顯員工貢獻價值和發揮技術引領作用的必然需要,更是提高設備安全可靠、經濟環保運行能力的必然選擇。該體系以“全員參與、全員創新”為基礎,以實現“管理、效益雙提升”為目標,突出提高全員創新原動力和挖掘員工創新潛力;明確技術創新體系范圍和審核流程;實現“一體化管控”,公開監督并持續糾偏,突出成果轉化和推廣,實現成果創效最大化。該體系從“發動全員創新創效”人手,利用信息化平臺將“疑難問題處置、重點技術攻關、重大問題揭榜,合理化建議征集、金點子懸賞”等實施了有機結合,全系統一體平臺管控?!叭囊淮龠M”創新激勵體系作為貫徹國家突出“科技引領和全員創新”的創新之舉,從激發正能力人手,提高了職工創新意識,激發了全員自主創新動力;提升了技術攻關和推廣能力,設備可靠、經濟、清潔發電能力持續提高;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企業凝聚力持續增強。主要做法如下。

1.構建激勵創新成果管控平臺,促使全員參與創新

建立管控平臺,公開展示成果。在省公司建立“三改一促進”成果申報評審及專家庫管理系統平臺,全系統一體管控,所有發電企業直接登陸使用,該系統將日常技術革新和優化提效的“三改”成果,以及管理創新、重大問題“揭榜”“合理化建議”和金點子”征集等項目通過平臺隨時錄入、評審和公開展示。系統錄入簡單明了,錄入信息包括項目名稱、專業、小組名稱、小組成員、項目類型、聯系電話、成員人數、錄入時間;“三改”前、后數據及圖片、圖表等對比說明。項目類型包括隱患排查、優化運行、重大問題“揭榜”、合理化建議等。

該系統通過管控流程,實現對所有創新成果的申報、查閱、審核,包括從企業級專家審核到省公司級專家評優裁定、效果評價和獎金核定的全流程管理。該平臺在全系統公開展示,全系統所有員工可隨時查詢和應用成果(包括含本人申報在內的全系統所有成果,可結合類別、專業和企業等類別進行精準查詢,可隨時查詢各專業的優秀項目和推廣項目),公平透明,相互借鑒,揚長補短。

列支專項激勵,實施精準獎勵。省公司列支專項獎勵資金,通過效果和質量核算獎勵,由各企業進行競爭性爭取,省公司對所有實施的創新成果進行審核獎勵,通過系統平臺自動統計核算,每月對各電廠及成果人獲得獎勵情況進行核算通報,每季度下發專項獎勵,監督專項獎勵具體到人,并獎專項獎勵發放表上傳至系統中,全系統均可查看,真正杜絕了專項獎勵落實不到位、干多干少和干與不干都一樣的問題。所有員工可隨時查詢自己所申報成果的狀態和獲得的獎勵,以及本人所獲得的獎勵。

2.明確技術創新成果主線范圍,規范審核流程

明確創新及攻關范圍,突出大眾參與?!叭囊淮龠M”體系以服務于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為目的,緊緊圍繞“一個目標和兩條主線”,突出實現以下四類創新項目的實施。一是突出以實施節能提效為核心的優化運行項目。通過實施改善設備性能狀態、改進運行方式方法和改變現場清潔面貌為核心的優化運行項目,重在突出機組經濟運行和提高節能減排能力,消除影響設備出力及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因素。二是突出以提高可靠性為核心的隱患排查治理項目。通過排查和治理設備及環境方面存在的深層次隱患,發現和消除在設備系統存在的設計、安裝、改造及運行過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提高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性。三是突出以解決重大疑難問題為核心的“揭榜”項目。通過攻關解決長期以來影響機組安全、可靠、經濟、環保運行的突出問題、難點問題。四是突出以征集“金點子”為核心的“合理化建議”項目。征集現場員工提供的各類“金點子”“合理化建議”,以及“我為企業獻一策”,帶動員工為企業獻策獻計的主動性。

突出成果創新效果審核,發揮專家技術引領作用。通過開發全系統兩級專家庫管理功能,實現兩級“專家庫”的績效管理,專家責任心、主觀能動性、創新能力及專業技能水平均得到有效發揮,實現“用系統管人,用流程管事”。一是將對省公司及基層企業兩級專家的工作績效、專家信息、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等能進行查詢、量化和考評,促使專家責任的落實。二是全系統所有錄入的“三改”成果,均由基層企業專家在系統中評審后提交省公司,基層企業專家評審時必須要明確成果的推薦意見、產生的效益及建議獎勵的金額。三是省公司級專家通過系統對基層企業推薦的成果進行評優,確定優秀的重獎項目及需要在全系統推廣的優秀成果。通過兩級專家的在線評審,提高成果質量,不合格項目、弄虛作假項目、重復上報項目、夸大效益項目均能得到篩選和退回。四是兩級專家按專業分類進行申報項目的審核,包括單項獎勵金額的確認和核定,可清晰的查詢到某一具體項目所得金額,按照“誰歸口、誰驗收”“誰評審、誰負責”的原則,同專家績效及考評直接掛鉤。通過兩級專家分級審核,確保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結果的可追溯性。

3.構建成果轉化和推廣機制,實現成果創效最大化

成果有效轉化,服務于現場。通過“三改一促進”成果的全面挖掘、轉化推廣和深度應用,確保成為企業創新創效的重要渠道和科技創新和成果培育、轉換的重要源頭。以專業小組或個人為單位,促使全系統員工針對設備系統存在的問題,從小隱患、小問題人手,將好的想法和思路通過實施轉化為成果,真正應用到現場,確保在現場發揮最大的作用,產生最大的效益。

成果及時推廣,全系統受益。通過該系統的成果評選和優秀成果推廣功能,對各企業推薦的本企業推廣成果和經省公司評選推選出需要在全系統推廣的優秀項目,通過該平臺及時下達,確保優秀的項目及時在全系統得到推廣應用,真正把別人的經驗當做自己的成果來推廣和應用,對于公司選定的推廣項目,要在系統內同類型機組和可用的系統進行全面的推廣和引用,構建“一廠有點子、各廠得效益,一地有成果、系統全應用”的良好機制和氛圍。

(四)以生產早會系統,落實現場管控,提高工作效率

針對安全生產工作執行不到位、不閉環等管理缺陷,研發了所屬企業聯網的生產早會系統,包括會議匯報、會議講話等,要求公司本部及基層企業每天將計劃任務、生產指標、缺陷、兩票、反違章以及對當日重點工作安排等錄入會議系統,便于省公司加強管控。比如兩票管理,要求在早會要有分析,當日的兩票必須與當日的缺陷、定期工作、計劃檢修工作要對上號,有效防控無票作業。同時要求部門負責人、企業領導講話視頻上傳到“六規”視頻監督系統,真實反映基層企業領導干部責任落實和制度落實情況。

四、實踐成效

通過創建“生產早會”“大缺陷”“631安全生產管理平臺”及“三改一促進“四位一體的安全生產管控體系(簡稱“兩只眼睛睜大看”安全生產管控體系)實現了整個生產流程從策劃到安排到實施再到效果評價的全過程閉環管理,確保了生產作業流程安全風險的可控在控。

開放式的生產早會平臺,能夠及時發現、分析和解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全面堵塞管理漏洞,為企業奠定堅實的基礎。截至2017年,大唐甘肅公司已連續六年保持安全生產長周期運行。

“大缺陷”系統實施以來,沒有發生人身傷害及設備損壞事故,該系統已經成為提升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管控手段,對電力及其他行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長治久安機制的建立,具有極好的推廣價值和良好的應用前景。

“631”安全生產管理平臺在甘肅公司系統各企業的實施,增強了職工安全意識,杜絕了無知性違章;強化了執行力,解決了各級責任到位做實的問題;提高了檢修技能,師傅經驗得到傳承;突破常規,提升了兩票管理水平;會議公開透明,實現了安全生產全過程管控;實施監督制約,激發員工自我超越的積極性。已從制度、管理、執行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從無形到有形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實現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流程化、實時化、精細化,安全生產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作為管控責任落實、制度落實的有力抓手,該管控平臺業已成為大唐甘肅公司安全文化標志,已深植于職工內心,成為企業和員工安全生產的“護身符”。

“三改一促進“系統,極大的激發了員工的創新原動力,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切實發揮了專業專家的技術引領作。真正讓“企業的效益、員工得實惠”,員工崇尚技術、鉆研技術的氛圍濃厚起來。

基于“一體四控”的安全生產管控體系在公司系統全面施行以來,安全生產局面持續穩定,設備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可靠性及各項經濟指標管控成效突出,清潔發電能力持續提升。

“631”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先后獲得全國電力行業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電力十大管理創新”成果、全國電力行業管理創新五年經典一等獎、大唐集團公司文化管理創新獎。2017年5月,甘肅省電視臺專題拍攝《大唐有限空間作業管理流程》并全程播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提高了大唐品牌影響力。2019年6月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在甘肅景泰電廠召開現場會,在全大唐集團范圍內推廣甘肅公司創新、特色安全生產管理成果——生產作業流程“六規”即“631”安全生產管控體系。

通過“大缺陷”“早會”系統的持續精細化管理,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下降約10克,僅此項每年直接增加利潤8000萬元,每年節約標煤20萬噸;每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700噸,粉塵5375噸,氮氧化物2450噸。3臺機組獲得全國可靠性金牌機組,2臺機組獲得全國能效對標一等獎機組,4臺機組獲得全國大機組競賽優勝機組。一類障礙降低80%,設備缺陷降低75%,重復缺陷由30~/0降低為2%,直接節約維護成本和材料費用1670萬元。

“三改一促進”激勵平臺,以掛牌揭榜與掛牌督辦相結合的方式,激發職工全員創新能力。實施以來共開展“三改”項目25895項,下達專項獎勵超過800萬,直接為企業創造效益7800萬。解決了66萬超臨界機組“鍋爐結焦問題處理”等重大技術難題,形成和申報各類科技成果近80項,合理化建議1063條。獲得省級職工技術成果獎14項,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208項,獲得國家、行業及省級優秀論文70篇。

2018年基于“一體四控”安全生產管控體系的創新研究成果榮獲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度軟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作者:陳自強 郭亞斌

創新型機電一體化論文 篇2:

基于Capstone—CDIO的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實踐與評價研究

摘 要 面向機械電子工程人才培養要求,基于Capstone-CDIO教學理念,從知識項目化、學科交叉化、項目平臺化三方面進行課程體系實踐優化,通過調研技能、知識構建、問題解決、團隊技能四方面進行評價研究,為應用型、創新型機電一體化人才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 Capstone-CDIO;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實踐;評價

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主要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維護、管理、生產及調試工作。在這些崗位上,他們所用的知識不是單一的機械或電子方面的,而是集機械、電子、計算機為一體的綜合知識[1]。機械電子學科是基于機械、電子、計算機技術發展起來的新學科[1],同時也是具備寬度、深度、跨度三維并行的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特點的綜合學科[2]。

目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課程設置還偏于傳統,教學效果不太理想,主要體現在:

1)重理論輕實踐;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

3)專業特色不明顯[3]。

為此,進行面向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三維并行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意義。

1 概念解讀

1.1 課程體系

所謂課程體系,是指高等學校為了實現專業培養目標而設計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及其實施的總和。它包括課程在內并以培養方案所設內容為主體部分的學校教育教學系統[4]。

1.2 CDIO

CDIO理念代表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實踐、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CDIO培養要求工程畢業生能在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5]。

1.3 Capstone

現在美國絕大多數工程學院都開設頂點設計課程(Cap-stone)[6-7]。羅伯特·杜雷爾將頂點設計課程[8]定義為:“本科階段最后開設的課程,具有頂點性或體驗性特點,目標是把大學階段學到的零碎的知識整合為統一的整體。作為學業結束前的最后課程,目的是為學生提供成功的體驗和值得憧憬的未來?!?/p>

頂點設計課程的特點之一是整合性[9],即能將過去所學的相對零碎的專業知識整合成統一的整體;特點之二是開放性,將知識點有機地串聯起來,幫助學生以綜合視野整體構建知識,形成跨學科的觀點;特點之三是超越性,面向實踐,將“如何做”改進為“如何做得更好”[10]。因此,Capstone的模式更有利于卓越工程師的培養。

2 基于Capstone-CDIO的三維并行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實踐

2.1 課程知識項目化

基于Capstone-CDIO的理念,在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開發構建機電工程的項目,以工程師職業訓練為導向,將“基本單元、功能模塊、應用系統”貫穿于課程體系的結構和內容的優化設計中。在項目化過程中,根據工程難度可將項目層次化,即一個大的工程項目可由N個小項目組成,幾個小項目構成單元項目,由單元項目再組成系統項目[3]。每一單元系統可單獨成為一個實訓項目,規定任務完成的時間,一方面需確保單元系統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需要一個與專業結合的綜合性的一級項目。一級項目需要的子系統可分解作為二級項目預先實現[11]。學生制定項目任務書,明確項目技術要求,這樣學生在完成工程項目過程中實現對機電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2 學科交叉化

隨著科學的發展,僅憑某一學科領域的研究已很難解決復雜的現實問題?!皩W科交叉點往往就是科學新的生長點、新的前沿,最有可能產生重大突破?!盵12]機電一體化項目設計表現為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和信息處理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傳感與檢測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伺服驅動技術、系統總體技術等多學科交叉與多系統集成等特點。

2.3 項目平臺化

交叉學科重要,但做起來很難。破解這個難題的方法是項目平臺化。文獻[12]指出:“要適應學科交叉融合趨勢,完善科技創新活動組織模式,形成有利于跨學科研究的體制機制?!敝挥袑㈨椖繗w類于各種平臺(如機電一體化設計平臺、機電一體化制造平臺、機電一體化控制平臺),才可以使得學生不再費力于一些基礎平臺的搭建,而可以致力于平臺基礎上的創新實踐。

3 基于Capstone-CDIO 的三維并行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實踐評價

按照Capstone的模式設計平臺項目,每個項目由6~8人組成,讓專業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組長,每組的項目由具有項目知識經驗的教師進行指導。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可以按照調研技能、知識構建、問題解決、團隊技能這四個方面制定學生評價規則,如表1所示。

由此可見,頂點課程評價的主體是多元且動態的[9],通過調研技能、知識構建、問題解決、團隊技能等多方面來評價學生,打破了以往通過考試評價學生的一元模式,從而保證了評價活動的客觀性。

4 結束語

將Capstone-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機電一體化課程實踐,使學生在工程項目中的實施過程中不斷探求專業知識,為學生提供綜合、拓展、批判和應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機會。在接近工程環境的項目平臺上,對機電一體化設備進行構思、設計、實現以及運行調試,從而增強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使得學生在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四個層面得到鍛煉,為學生可持續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喬玉晶,韓桂華.復合型機電人才培養中課程體系優化設置的研究[C]//第三屆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學術會議論文集,2012.

[2]曾勵,王軍.基于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機電一體化課程體系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3):64-65.

[3]薛國兵.CDIO在機電一體化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電子世界,2012(14):150-150.

[4]寇有志.基于TOPCARES—CDIO的一體化課程體系的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2(18B):34-35.

[5]王曉煜,吳迪,關勝.基于CDIO理念的應用型人才一體化課程體系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95-96.

[6]Hotaling N, Fasse B B, Bost L F, et al.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 Multidisciplinary Engineering

Capstone Design Course[J].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2(4):630-656.

[7]Van L H, Hodgson A, Mikkelsen J, et al. How Student

Reflections Have Guided the Evolution of 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apstone Design Course[R].Proceedings of

the Canadia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sociation,2013:

135-136.

[8]熊華軍,劉興華.美國大學工程頂點課程的設計及啟示:基于美國工程教育協會2005年調查的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2(4):89-96.

[9]黃璐.頂點課程:評價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有效方式[J].教育與考試,2010(6):76-79.

[10]梁晶.美國大學工程教育頂點課程的特色與啟示[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2(4):33-36.

[11]王天寶,程衛東.基于CDIO的創新型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5-31.

[12]鐘科平.重視新興的交叉領域:四論學習習近平在中科院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N].中國科學報,2013-07-30(1).

作者:孫進 張帆 曾勵 王軍

創新型機電一體化論文 篇3:

新工科理念下機械電子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摘要: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背景下,“創新型人才”被廣為關注,我國的機械電子工程事業也迫切需要一批優質創新人才,以此來引領機械電子工程的發展。創新驅動實際上是人才驅動,培養創新人才是提高機械電子工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提升機械電子工程水平的關鍵因素。在新工科理念下,創新型人才總體數量不多且沒有得到系統規范的全面化培養與發展,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建立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機械電子工程;創新人才;人才培養

引言:

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目標,人民物質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國國際地位也顯著上升,國家機械重器事業的發展也成為國之重點。面對時代大局以及國際環境的迅速變化,我國堅持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提高創新發展的水平和能力,全面推進我國先進制造業大國事業的建設。為推進創新創業事業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出了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人才培養計劃是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點。

機械電子工程旨在培養可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開闊眼界,具有專業的機電基礎知識,主要為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要求學生具有發展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的創新能力,堅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綜合素質高的優質創新型工程技術專業人才。本文在新工科理念下堅持以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目標,探索機械電子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機械電子工程的現狀

我國機械電子工程的發展歷史較短,距歐美等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許多工業、產業等需要從國外進口,自身生產率和質量相對較低一些。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大力發展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學科不斷壯大。目前,機械電子工程是國家一級學科機械工程下開設的二級學科,研究方向多面廣泛,比如現代應用機電技術與系統、機電一體化與機器人、計算機集成制造與敏捷制造等。隨著機械電子工程不斷向模塊化、網絡化、智能化、創新化的方向發展,研究領域持續擴大,對所需的技術、理論和方法的要求越來越高,創新的質量和速度要求也日益增長,因此,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和培養日益增長。

2.機械電子工程人才培養現有缺陷

2.1學校培養不能與社會需求相匹配

學生大多是掌握的專業知識理論,而動手創新能力相對較差,而社會企業需要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學校更加側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素質要求,而大多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導致許多畢業生在工作后無法滿足企業的要求。在高校中,一些教授專注于自己的學術論文和科研項目等,導致對學生專業知識教育不夠重視,只教授一些理論知識,而忽視了創新實踐的重要性,導致許多創新人才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與培養。

2.2培養教學平臺聯合創新不夠

目前,高校教育模式相對單一,沒有做到多平臺融合教育,導致人才的培養平臺融合性的缺乏,學生無法拓寬自身的視野和眼界,使學生與社會脫節,無法滿足和適應社會需求。人才缺乏多方面鍛煉的渠道,不能及時得到最先進、最健全的社會發展相關知識,導致人才不能全方位、多方面的反省和提升自己,人才培養沒有得到廣泛關注。

2.3過分側重于專業素質培養

無論是在學校教育中,還是在社會工作環境中,對于人才的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關注度相對缺乏,側重于專業素質的培養,忽視了人才的思政和科學文化素養的培養,創新人才在培養優秀專業素養的同時,應當伴隨著全面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提升,培養全面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長久以來,我國堅持道德品德優秀素質教育,沒有把科學文化素質教育作為教育重點,導致人才培養重心偏移,導致現在社會潛移默化的形成過分側重專業素質的培養。

3.機械電子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3.1學校加強創新人才素質教育

學校應充分考慮社會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人才培養雙保證老師需要隊伍的能力,緊跟時代的發展,對教育教學方式進行轉型和改革活動,制定相關教學鼓勵機制,不僅對學生實施獎勵鼓勵機制,同時也對授課講師實施獎勵鼓勵機制,這樣不僅激勵老師對人才培養更加認真負責,更是大大提升了授課內容的質量和品質,推動講師資料之間的良性競爭,從而促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更有利于激發人才創新能力,加強人才素質教育,進一步完善機械工程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3.2聯合創新人才教育培養平臺

開設多平、多方面的教育,使各項能力都得到鍛煉,在接受課堂教育的同時,能夠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以提升自身的能力,有助于彌補理論學習的不足,加強與社會企業的聯系。學校應當開放多個教育試點,與多家社會企業建立人才培養聯系,建立雙向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創新人才的素質教育,促進創新人才培養平臺的聯合發展。

3.3提高科學文化素質要求

加強科學文化教育,掌握科學和歷史知識,培養健全的社會道德和優良的個人品格,確保創新人才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自身科學文化素質也得到相應的提升。促進人才綜合素質的

全面發展。加強學校以及社會等環境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的宣傳,建立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氛圍,為推動人才培養的提供積極的發展環境,促進全社會形成對人才培養全面提升的高效素質環境。

總結詞

當今社會,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型人才,尤其是新工科領導下的機械工程技術領域,做好機械工程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計劃,對我國重器工業發展有巨大的積極影響,有利于推進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促進我國實現創新型人才大國的偉大復興夢。隨著國際經濟的高速發展,國際背景的大變化,我國對機械電子工程事業更加注重和關注,致力于發掘和培養機械電子工程創新人才,在創新人才戰略的推進下,機械電子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備受關注。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機械電子工程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創新教育培養模式,建立多體系的聯合人才培養模式。在新工科理念指導背景下,建立健全良好機械工程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胡朝斌,梁昌平,易風,王林.多學科交叉復合的新興工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機械電子工程為例[J].高教學刊,2021,7(21):23-26.

[2]機械電子工程專業[J].成都工業學院學報,2021,24(03):117.

[3]何志聰,陶晶,修云.“荊楚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體系中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以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為例[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21,37(03):61-64.

作者:楊明和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歐美中留學生研究論文下一篇:老年病人心理護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