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

2022-09-30

第一篇: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

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教案

課程

(一)古典詩詞直接配曲類歌曲

一、 導入新課:

播放王菲演唱《明月幾時有》

問同學們覺得這首歌好聽嗎?你們覺得這首歌的歌詞寫得好不好,美嗎?你們知道這首歌的詞作者是誰嗎?

二、展示蘇軾的《水調歌頭》

PPT分別展示鄧麗君和楊小琳古典詩詞歌曲專輯——《淡淡幽情》、《綠蓑衣》

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歌曲,像鄧麗君的專輯《淡淡幽情》,收錄了12首,還有楊小琳的《綠蓑衣》中包含了十首。

教師問,這么多的詩歌,為什么上面展示的這些詩詞會被譜曲傳唱,進入流行樂壇?

三、學生思考交流:

1.為何現代流行歌曲能融入中國古典詩詞的元素? 2.什么樣的古典詩詞才能進入當代流行樂壇呢?

(能夠進入當代流行歌壇并為大多數聽眾所接受的,主要是那些抒發離情別恨和表現男女戀情之作。)

給同學們兩分鐘的討論時間,同學們自由發表言論,帶著問題進入對古典詩詞的賞析。

下面,通過老師對三首詞的簡單講解中,我們來探尋答案。

四、《水調歌頭》賞析

播放《水調歌頭》朗誦音頻,讓學生對比感受原詞和歌的不同體驗。

作品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賞析:

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

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大醉”遣懷(仕途不順)是主,“兼懷子由”是輔。

此詞上片望月,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于明月的贊美與向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幾句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潔,把那種既向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歌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里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 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這里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詞人無理地埋怨明月說:“明月您總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于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托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詞的最后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與“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著美好的月光,表達了作者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了作者曠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

五、李煜《相見歡》和《虞美人》賞析 《相見歡》

1.聽鄧麗君的《獨上西樓》

2.學生齊讀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3.教師講解: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詞牌名為《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這是作者被囚于宋國時所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是他宮廷生活結束后的一個插曲,由于當時已經歸降宋朝,這里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這首詞感情真實,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間詞以綺麗膩滑筆調專寫“婦人語”的風格,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

譯文

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

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

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

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詞句注釋

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清秋,一作深秋。

離愁:指去國之愁。

別是一般:另有一種意味。

賞析

這首詞上片選取典型的景物為感情的抒發渲染鋪墊,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 蓄地抒發真摯的感情。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種凄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心的孤寂之情,同時也為下片的抒情做好鋪墊。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茍延殘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極其婉轉而又無奈的筆調,表達了心中復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 4. PPT彈出:“故國之戀”、“亡國之痛”,點明詩歌主旨,點學生帶感情試讀。 同學們讀得很好,下面我們再看李煜的另外一首詞,也是被鄧麗君演唱了的。 《虞美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詞。相傳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詞,宋太宗趙匡義知道這件事后,賜酒將他毒死??胺Q絕命詞。此詞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恒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后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白話譯文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賞析

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于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并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

小結:李煜的兩首詞,表現的是亡國之痛、故國之思一類的離愁別緒,其詩有一個特點就是將“愁”形象具體化,化無形為有形,從而讓讀者在情感上與之形成共鳴。 PPT彈出繆塞的話: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六、教師總結觀點,明確為何現代流行歌曲能融入中國古典詩詞的元素以及什么樣的古典詩詞才能進入當代流行樂壇。

流行歌曲:展現千姿百態的生活,表達形形色色的情緒與心態。某些古人所經歷的心理情感放在今日也同樣可以適用,那么用以表現古人情感的詩詞歌賦,同樣也會是今人的心理映照。

古典詩詞:古詩詞非常講究韻律,大多音樂感極強,同時抒發的感情也往往是含蓄婉轉,迂回曲折的,這些恰是當今諸多流行歌曲創作人所孜孜以求的一種境界,因此,許多音樂創作人,大膽地采用拿來主義,直接挑選經典的古典詩詞,譜上曲,換一種角度來詮釋千古佳句。

很大程度上與審美趣味相關,與詩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相關。能夠進入當代流行歌壇并為大多數聽眾所接受的,主要是那些抒發離情別恨和表現男女戀情的作品。

七、歌曲《白頭吟》(演唱:丁當;作詞:卓文君)

第二篇:古典詩詞與現代流行歌曲

牽住你的手相別在黃鶴樓

波濤萬里長江水送你下揚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為你留

二十四橋明月夜牽掛在揚州

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好朋友

揚州城有沒有人為你分擔憂和愁

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知心人那

揚州城有沒有人和你風雨同舟

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

夢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

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

要求:搜集并匯總源于古詩詞的現代歌曲。 第一類:直接給古詩詞譜曲而演唱的現代歌曲。 第二類:引用化用古詩詞的現代歌曲。 第三類:具有古詩詞意韻風格的現代歌曲。 分組展示 要求:各小組分類列舉,其他小組補充。 第一類:直接給古詩詞譜曲而演唱的現代歌曲。 第二類:引用化用古詩詞的現代歌曲。 第三類:具有古詩詞意韻風格的現代歌曲。

一、詩詞配曲式。 以蘇軾的《水調歌頭》為詞的《但愿人長久》,借著王菲唯美的唱風不脛而走,感動著無數的癡男怨女、游人浪子,在大江南北大為流行,廣受稱頌,成為傳統中秋節不可缺少的詠月

抒情的精品。

在原文配曲式的古典詩詞歌曲中,最有名的是鄧麗君《淡淡幽情》的專輯,這專輯收錄了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戲樓),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范仲淹的《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秦少游的《桃園憶故人》(玉樓深鎖多情種),辛棄疾的《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等,全是唐宋詩詞上配曲的,典雅動聽,引人入勝,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詞人借千古英雄的是非成敗,抒發自己的懷古之情。在渾厚的音調之下,表現對世事滄桑的超然和感悟,雄渾而深沉。 二,詞句提取式。

這種融合的形式很容易被廣大詞作者經意不經意地使用著。徐雯的《梅花三弄》,便是一首不朽之作:

紅塵自有癡情者/莫笑癡情太癡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白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梅花三弄風波起/云煙深處水茫茫 自你走后心憔悴 白色油桐風中紛

飛 落花似人有情這個季節 河畔的風放肆拼命的吹 無端撥弄離人的眼淚 那樣濃烈的愛再也無法給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傷感一夜一夜 當記憶的線纏繞過往支離破碎 是慌亂占據了心扉 有花兒伴著蝴蝶 孤雁可以雙飛 夜深人靜獨徘徊 當幸福戀人寄來紅色分享喜悅 閉上雙眼難過頭也不敢回 仍然揀盡寒枝不肯安歇微帶著后悔 寂寞沙洲我該思念誰 還有黃安《新鴛鴦蝴蝶夢》、劉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聲聲慢》,agin樂隊的《烽火揚州路》,陳明的《回首燈火闌珊處有你》,蔡琴《明月幾時有》,李政《一剪梅》,張伯宏《床前明月光》,唐朝樂隊的《夢回唐朝》、《月夢》等等,

三、語言改造式。這里的語言改造,主要是指具有深厚古文功底的作者以仿古的字詞、意境、節律描述當代的情感、事件、意愿、審美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古典詩詞的氣息何炅的《看穿》、張曉松的《中華民謠》、陳濤的《英雄誰屬》、吳奇隆的《轉彎》、(晏菲《黃鶴樓(現代版)》)等等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我愿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方向.卻見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與她輕言細語.無奈前有險灘,道路曲折無已.我愿順流而下,找尋她的足跡.卻見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佇立.綠草蒼蒼,白霧茫

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當山峰沒有棱角的時候

當河水不再流

當時間停住日夜不分

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

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

你的溫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

當太陽不再上升的時候

當地球不再轉動

當春夏秋冬不再變化

當花草樹木全部凋殘

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散

不能和你分散

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戀

讓我們紅塵作伴活的瀟瀟灑灑

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

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四,意境化用式。 從古典詩詞里吸取營養,保留或化用古典詩詞經典中的美好意境,借古韻抒今意,用當代的語言風格表現出來。毛寧-《濤聲依舊》高勝美的《青青河邊草》、陳瑞的《白狐》、張學友《楚歌》、屠洪剛《精忠報國》、周華健《刀劍如夢》、

羽泉《辛棄疾》 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濤聲依舊》毛寧 帶走一盞漁火,讓他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無助的我,已經疏遠了那份情感,許多年以后才發覺,又回到你面前; 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久違的你,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臉,許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復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彎彎的月亮 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 彎彎的月亮 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 小橋的旁邊有一條彎彎的小船 彎彎的小船悠悠 是那童年的阿嬌 嗚―― 阿嬌搖著船 唱著那古老的歌謠 歌聲隨風飄 飄到我的臉上 臉上淌著

淚 象那條彎彎的河水 彎彎的河水啊流進我的心上 我的心充滿惆悵 不為那彎彎的月亮 只為那今天的村莊 還唱著過去的歌謠 故鄉的月亮 你那彎彎的憂傷穿透了我的胸膛 嗚―― 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 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 小橋的旁邊有一條彎彎的小船 小組討論總結 現代詩歌中古詩詞的特殊作用和效果? 如何充分利用古詩詞進行現代詩歌的創作? 古典作品中具有音律美,如李煜的《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常恨朝來寒重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又如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

愁”、“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韶華不為少年留。

恨悠悠,幾時休” 、“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唯有少年心”、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

長征人未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笑漸不聞

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等,可謂豐富,

數不勝數。 “唐詩中運轉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態的生

命節奏;宋詞里輕巧尖新的意境美學和纏綿綺靡的人生情感;元

曲蒼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風流倜儻的浪子情懷;明清文藝中的色

彩斑斕的人世畫卷,構成中國文化史中優美的旋律。①(葛金平

《流行歌曲歌詞創作源泉--古典詩詞》)“ 用古典詩詞的

形式來創作現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詞作上繼承了傳統詩詞語

言上的提煉與表達方法上的含蓄內斂,另一方面,在主題表達

上也無疑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捷徑,無論是說家國情懷,還是兒女

情思,古典詩詞往往具有將語言與情感一同濃縮,從而增添許多

回味無窮的空間和意境悠長的韻味。 如《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釉色渲染

仕女圖韻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開放/你的美一縷飄

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

升起/隔江千萬里/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

伏筆/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

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簾外芭蕉

惹驟雨門環惹銅綠/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在潑墨山水畫

里/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創作一首現代校園歌詞,充分利用古詩

詞的相關元素。 參考題目:《秋日校園》《離別》《鄉思》《學子

吟》等。 * 煙花三月 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 緲孤

鴻影。 驚起卻回頭,

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上邪! 我欲與

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 乃敢與君絕! *

id=loadingad>

class=waiting>廣告還剩

文檔加載中...秒

第三篇:淺談流行歌曲歌詞與古典詩詞

流行歌曲發展到今天,也許不會有太多的人主動地將流行歌曲和古典詩詞聯系在一起,會覺得那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是古典詩詞與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創作,其實也有著一個根源與發展的不可磨滅的關系。流行歌曲對古典詩詞的精華加以借鑒發揚,使之成為一種大眾化的精神快餐;古典詩詞從遣詞造句,主題營造以及鋪陳,情感把握等方面,為現代流行歌曲的詞創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和借鑒,它將會是流行歌曲詞創作中一個不可舍棄的主題。

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要算是《淡淡幽情》專輯,其中收錄了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戲樓),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范仲淹的《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秦少游的《桃園憶故人》(玉樓深鎖多情種),聶勝瓊的《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李煜的《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和《虞美人》,歐陽修的《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這個瓊瑤也用過,用在她為《煙鎖重樓》還有《新月格格》所寫的插曲《鴛鴦錦》里),柳詠的《雨霖鈴》,辛棄疾的《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等,加上臺灣名聲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劉家昌、翁清溪、陳楊等譜曲,曲與詞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使這張專輯成為現代音樂史上傳頌的極品,《音像世界雜志》曾將該片評為“十張最適合在夜晚用心聆聽的專輯”。這張專輯里最有名的兩首,一個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一個就是后來由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長久》(“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那倒是對這首古典佳作現代版的詮釋了。這首詞其實在大陸也有多個譜曲版本,印象最深的是在8

3、84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武松》中,張都監家的丫鬟,后來為武松跳樓的那個,就曾彈唱了這一曲。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它說明了經典詩詞與音樂的融合性。我們再來換一個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現一種通俗文化,而古典詩詞的介入,恰好將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眾人面前,這也正說明了,藝術其實并無雅與俗不可逾越之鴻溝,關鍵在于融合的手段了。還有家喻戶曉的安雯的《月滿西樓》,乃是將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配以清新傷感而又略帶憂傷的音樂,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深受大眾的喜愛并廣為流傳,遠遠勝出了單純詞的表現功能,這也恰好說明了古典詩詞對流行歌曲的積極影響。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拿來主義的詩詞歌曲,較為普遍地被運用在反映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恰到好處來表現或烘托劇中人物的一種情緒或胸懷。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岳飛的《滿江紅》,在電視連續劇《射雕英雄傳》和其他一些與岳飛相關的影視作品中都曾被譜曲配唱,最有名的可能要數張明敏的那個版本了。香港的武俠劇和歷史劇中是最愛用這類作品的。而大陸方面,則多在表現某一主題的文藝活動中,喜歡將一些相關的古典詩詞譜曲演唱,比如孟郊的《游子吟》等,來表現一種既定的主題,借詩詞的影響力與歌曲的感染力來引導聽眾進入狀態,從而收到預定的效果。另外一首廣為傳唱的則是徐小鳳的那首《別亦難》,用的是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由此我們可以說,古典詩詞為流行歌曲提供了主題和內容,它們是一脈相承。

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歡用古典詩詞的標題或名句來作為歌詞,其出發點就在于古典詩詞的標題簡短但具有深度,能夠恰如其分的表達歌曲所要傳達的意境和情感,這也正好符合流行歌曲對歌詞簡練的要求。古典詩詞都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既然“能夠稱得上具有審美價值的,就必定是合乎人道的,是與人的審美需求相吻合的……這是由美的價值屬性所決定的。”故詞作者們也喜歡借用古典詩詞的這些審美價值。這方面的例子就比較多了,有劉海波的《人面桃花》(紅唇那樣激動,笑容那樣朦朧,眼神那樣的傷感,象那歲月正在流淌,記憶正在遺忘,桃花依舊笑春天),白雪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AGIN樂隊的《烽火揚州路》,陳明的《回首燈火闌珊處有你》,唐朝樂隊的《夢回唐朝》、《月夢》等等,這些歌詞創作只是借用古典詩詞或其中某個著名詞語,其實與原詩詞并無太大關聯,但卻提示了現代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的那種絲絲縷縷,扯不斷理還亂的密切關系。這些也是直致所得的流行歌曲。

文學創作素來講究一個旁征博引,引經據典,物為我用,從而提示其所表現主體的廣泛性。“藝術把一種情趣寄托在一個意象里,情趣離意象或是意象離情趣,都不能獨立。”因此許多現代的流行歌曲詞作者,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詩詞中的典故或內容,將其展開或以其為思路加以演繹,繼而展現一段現代的故事情感,拓寬他們的創作思路。這方面最為突出的有兩個人,一是臺灣的瓊瑤,她的很多歌詞里都喜歡借用一些古典詩詞中的名句,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庭院深深幾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等,這與她一貫苦心經營的古典婉約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符合她所創作出的各種形象,一派的詩情畫意,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另一個是大陸的陳小奇,他是大陸歌壇嶺南派創作人的領軍人物。他有一個頗有影響的 “濤聲依舊三部曲”,《濤聲依舊》(毛寧)、《白云深處》(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進),單從歌名上來看,已經是和古詩詞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了。由毛寧唱紅了的《濤聲依舊》,其精彩之處就在于詞作者把傳統的古典詩詞的意境與現代人的愛情感受有機的結合起來。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是老少熟知的一首名作:“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人抓住“月落烏啼”、“漁火”、“鐘聲”、“客船”等特定景物,描述旅客夜宿舟中輾轉難眠,凄涼冷落的情景?!稘曇琅f》的作者也緊緊抓住這些重要的字眼,引用古典詩詞的美妙意境,并賦予它們以深刻的含義,籍以表達對已離去的戀人的思念和重歸于好的企盼。雖然說古典詩詞與這首流行歌曲的主題相去甚遠,但是兩者在情調上卻有著相似之處,古典詩詞為流行歌曲提供了借鑒?!栋自粕钐帯穭t用到“白云深處有人家”,還有杜牧的《山行》中的“坐在路口對著夕陽西下,白云深處沒有你的家,你說你喜歡這楓林景色,其實這霜葉也不是當年的二月花”(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等車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畫,卷起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車的你為什么還慘不破這一霎那?別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啞”。后來他又寫了《煙花三月》,《朝云暮雨》(均為吳滌清演唱),還有一首毛寧的《大浪淘沙》(一樣的月色灑滿你雙肩,霓虹燈下看不清你的臉,穿過了歲月織成的網,你是否愿意陪著我回到從前)。他是大陸詞作家里古風最重的一個,最喜歡將古詩詞中的名句或典故經過演繹與歸納,與現代人的情感相結合而成歌詞,由此而形成他獨特的陳氏風格,也為流行歌曲的創作樹立了一個典范。不過他主要是以描寫個人情感為主,這也是現代流行歌曲的主流。

除了對個人情感,還有對家國情懷進行借鑒的。馮小泉就是一個代表,因為他本身是學民族樂器出身的,所以對民族文化有很深的興趣與植根,他的詞作中也較多運用古典詩詞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典詩詞來營造一種氛圍,表現一種氣魄,表達一種情懷,更偏重于一種社會責任和民族情懷的東西,比較熟悉的有《中華民謠》(“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風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還有《秋水長天》等。我們還可以拿現在很火的刀郎來說,他的歌并沒有很明確的引用古典詩詞,但是讓人首先聯想到的是盛唐時期的邊塞詩,因為邊塞詩是盛唐詩歌中最能體現大唐盛世時代風貌的代表性作品,一提起盛唐邊塞詩派,總能讓人想到那大漠風塵中的熱血男兒,無奇不有的絕域景色,以及邊關將士旁若無人的大無畏氣概和回腸蕩氣的兒女柔情,更多的是體現一種浪漫主義的英雄情懷,驚嘆于在環境如此惡劣的邊塞,竟也有這等美麗壯闊的異景,這種在艱苦中感受美的精神應該就是所謂的盛唐時期積極樂觀的向上精神。這些就是我們從古典詩詞中吸收的家國情懷的意境。

用古典詩詞的風格和形式來創作現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詞作上繼承了傳統詩詞語言上的精練與表達方法上的含蓄內斂,另一方面,在主題表達上也無疑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捷徑,無論是說兒女情思,還是家國情懷,又亦或是什么別的內容,古典詩詞往往將語言與情感一同濃縮,從而增添許多回味無窮的空間和意境悠長的韻味。這方面的代表很多。

我們首先來看看風格上的借鑒,以香港為代表。香港的流行歌曲創作一直都是一個很怪的現象,提到香港,大家自然和最現代的生活節奏聯系到了一塊,那是因為香港本身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很深,快餐文化非常盛行,在流行歌曲方面,曾經有一個時期,很多歌手的作品都是直接拿歐美日本的熱門曲子譜上中文的詞,但是香港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詩詞的滲透卻明顯超出大陸和臺灣兩個地方,我想,這可能也是和香港古典武俠劇和歷史劇的盛行有牽連的。另一方面香港的詞作者很注重粵語文化的滲透,歌詞創作多以廣東方言用詞造句方式為基礎,廣東話本身就叫白話,其語言方式與文言有很多類似,所以很多香港詞作家的作品,往往是集大俗大雅于一身,這就形成了他們自己的風格。但也必須承認的是,香港的很多詞作家,他們的古文化功底相當深厚,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古典詩詞的寫作方式、規范來進行創作。例如黃霑,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滄海一聲笑,濤濤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清風笑,竟惹寂寞,豪情還膩了一襟晚照……”,還有《射雕英雄傳》里的一首《千愁記舊情》“紅日/再不會升/熱心漸似冰/彼此星沉天際/剩我低回血淚凝”,(《射雕英雄傳》里還有一首《四張機》,手法相當規整“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不過這應算是金庸的作品了)。還有著名的《上海灘》(“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幻作滔滔一片潮流”),其風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俠,豪情奔放,熱情不羈。

除了在風格上的借鑒,在形式上流行歌曲也對古典詩詞有著很好的借鑒。臺灣方面的歌詞創作更偏重于現代文本,更多關注風花雪月,但這也恰好是許多舊詩文的一個主要素材。最突出的我覺得還是瓊瑤,她最善用古詩舊典,來表現戀愛兒女的浪漫情懷。如“綠草蒼蒼/白霧茫茫/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且拭今宵淚/留與明夜風/風而攜我夢/天涯繞無窮”(《幾度夕陽紅》)。臺灣流行歌曲創作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很多詞曲創作者表現出一種厚重的社會責任感,關注人群,重視表象之下的普遍現實,再就是較多的表現鄉愁的東西。在表現上述這些風格方面,借用古典詩詞的形式也會是一種很自然的方式。我很喜歡張洪量的一首《一程山水一程歌》,歌手后來曇花一現了,但是這首歌卻讓很多人記憶猶新。歌中寫到“是我將愁耽成醉醒作睡/還是愁與我的心共已累/非我賦詩詩賦我/非我飲酒酒飲我/何時鞋聲已經沾上蒼苔冷/世上何物最易摧少年老/半是心中積雪半是人影沓/非我離月月離我/非我思鄉鄉思我/歸得昔日橋邊紅葉不識人/究竟是我走過路/還是路正走著我/風過西窗客渡舟船無覓處/是我經過春雨秋/還是春秋經過我/年年一川新草遙看卻似歸/夜深孤燈照不悔/回首清江盡是淚/風清拍肩怕見明月間清輝/一程山水一程歌/一笛疏雨寒吹撤/夢在也葉聲聲盡處輕輕和”正是這種詩風詞韻的作詞方式,在當時一片直白地戀愛表白和翻來覆去的瑣瑣碎碎中顯得清麗脫俗,從而使得這首歌得以突出于當時的歌壇,也讓歌手風光一時,這正是古詩詞風的魅力所在了。

關于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的關系,我國古籍中早有論述?!渡袝鴪虻洹分姓f:“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這就恰恰說明詩歌與音樂聯系緊密。據說“詩三百”孔子皆弦歌之。(“詩三百”指《詩經》,產生于今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及湖北等地。)其實我國早期的古典詩詞就是歌詞,與音樂密不可分,是音樂的附產品,春秋以后才逐漸分開。上面說到的“詩言志”,就是說詩是用來表達志向抱負的(雖然這個問題在當時存在著爭論,一部分人認為“詩言志”講的就是詩歌是用來表達人的情感問題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詩的抒情特征,甚至還有人認為這就是與陸機的“詩緣情”表達一個意思,但是這并不影響它對流行歌曲和古典詩詞關系的說明),它是一種觀念形態,是我國歷代詩論的“開山的綱領”(朱自清),對后來系統詩歌理論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里,我們暫且不去深究“詩言志”理論的來龍去脈,但是我們不難看出,“詩言志”理論很明顯的表達了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之間的關系之密切。早在先秦時期,孔子就提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詩可以興”說的就是詩詞具有啟發、鼓舞、感染的作用,難怪古人們把詩詞直接拿來作為音樂的歌詞呢!

正是基于上述這些,古典詩詞才得以進入流行歌曲的行列,并逐步的發展,直到今天成為人們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大眾快餐。誠然,這些進入流行歌曲的古典詩詞也不僅僅真的只是如當年被輕蔑的稱做的“詩余”那樣,輕松娛樂之余,人們也會從中去體會其情感和人生感悟,從而啟示我們的生活。“……文化已經大眾化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距離正在消失。……總之,后現代主義的文化已經從過去那種特定的文化圈層中擴張出來,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消費品。”與古典詩詞結合的流行歌曲,也正是這樣成為了一種大眾化的精神消費品。

音樂從單純的古典器樂演奏發展到現代意義上的流行歌曲,都或多或少的和我國的古典詩詞有著這樣那樣的聯系。唐宋時代,詩詞正是鼎盛時期,將其作為歌曲傳唱自是順理成章。唐詩也好,宋詞也罷,其實也就是那個時代的流行歌曲,確實他們中的很多也很適合而且曾被譜上曲廣為傳唱。而流行歌曲發展到今天盡管已經有了太多的變化,但不可否認的是,流行音樂,更具體地講,現代意義上的流行歌曲仍舊和古典詩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交往、對話和溝通,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本質和精髓。”流行歌曲自然就成了現代生活的代言人。特別是那些與古典詩詞相關的流行歌曲,更是連接了文化與生活,傳統與現代,它已經發展成為現如今我們大眾的精神快餐,不論你喜歡或是不喜歡,它都在主動或被動地充斥、滲透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也不管你接受或者不接受。它其實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盡管更廣泛地稱之為通俗文化),在來自于生活的同時也充當著生活代言人的角色,在這一點上,它和古典詩詞相輔相成,異曲同工,更何況它包含著一個歌詞的創作的問題,這就不可避免地與詩詞扯上關系,進入一種自覺的交融。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歌詞創作同樣也是一種詩詞創作,屬于詩歌的范疇,而且作為同一種語言文化,那么,它的起源也必定與我國古典詩歌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

對古典詩詞表現主題和內容的引用,不僅豐富了流行歌曲的空間,也考查著流行歌曲詞作者對文化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流行歌曲的表現功能,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層次。藝術生產歸根到底是對社會生活的能動反映,社會主體的政治立場、價值觀念、文化構成乃至人生經驗等因素都會通過作品的審美意識集中的體現出來,從而使藝術生產打上個人傾向性的烙印。“只有在相應的社會思想基礎之上,音樂才能對政治、教育、宗教等社會活動起到不同程度的輔助作用。”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流行歌曲泛濫的今天,人們對生活的需要都在要求著我們的作品能夠很好的展現千姿百態的現實生活,表達形形色色的情緒與心態。而作為當時朝代的流行歌曲,古典詩詞的功能與意義恰好也在這個地方。從古至今,盡管人們處于不同的時代,所經歷的事物也各不相同,由此而衍生出的情緒感受也會相去甚遠,但是人的基本反映與情感,并不受時代與地域的限制,因此,某些古人所經歷的心理應變放在今天也同樣適用,那么用以表現古人情感的詩詞歌賦,同樣也會是今人的心理應照,人們的個人喜好、情緒情感、觀念立場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中國的古代文學大都非常講究,在遣詞造句,行文起勢,敘事抒情上,自有一定規格,往往是字字珠玉,千古傳誦。

流行歌曲得以流行就是市場的產物??墒?,“老百姓并不是把流行歌曲作為一門什么藝術來接受的,而是作為生活來接受的,把它看作屬于自己的一種文化。舉止行停,起居之中,有形無形俱在。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取決于他們內心的自然,人為制選的引導或有強烈的終止都不易改變他們的選擇。于是,不甚承認權威,也沒有考慮那么多,直截了當的承認自己的感受。”因此,這種大眾化市場化的精神快餐,也許不會有太多的人主動地將它和古典詩詞聯系在一起,會覺得那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個好比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一個是高峰上的千年積雪,相距太遙遠。但是正如滔滔江水實則來源于千年積雪的消融,古典詩詞與現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詞創作,其實也有著一個根源與發展的不可磨滅的關系。

第四篇:古典和現代的交融 詩詞與歌曲的融合

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肇始于先秦時代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而隨著朝代更迭,在歷史長河中所產生的優異作品如珠玉般美玉滿目,愈加富厚,‚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說的一代之文學?,堪稱永世彌珍之瑰寶。

吾素愛古典詩詞,時常吟哦玩味,深自癡醉,亦甚鐘情為之苦心配曲,包括將其語言與意象之綠化入歌詞二度創作以成中國風歌曲,每一每一輕唱他人及自己樂成作品,逸興思飛,快然不已。誠清代聞表名稱的詞學品題家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所云:‚吾觀風雨,吾覽山河,常覺風雨山河之外,別有動吾心者。?

因近前曾發博文《古典詩詞精品配曲150首(費一軒作曲)清單(1)》,故而于今繼續敷揚,特地采編專篇,溯中國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融合之源流,鄭重推介諸君多加欣賞含有深厚古典詩詞秘聞的歌曲,冀望皆能從中安享藝術之熏陶,令美在心海長存,俾古典詩詞之精魂能萬古流芳也。

流行歌曲與中國古典詩詞

將中國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聯系起來,彷佛有些于理不合。因為按照時下的說法,中國古典詩詞屬于高雅文化,而流行歌曲則屬于通俗文化,其間涇渭甚是分明。但是粗通中國文學史的人都知道,古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南曲,都曾經是廣為流行的歌曲,屬于俗文化的一部分,至少是雅俗共賞;而現在古典詩詞卻曲高和寡,成為高雅文化,并與流行歌曲對立起來。這的確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不過本文的寫作,其用意其實不在于對導致此種對立的原因的探究,而是想通過考察古典詩詞如何進入流行歌壇,分析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的互動關系,在一個較為深切的層面上來認識歌與詩這兩種文藝樣式的差異,并就當下歌與詩的融合及分離略述己見。

一、流行歌曲中的中國古典詩詞

古典詩詞是否與流行歌曲組成對立?對立當然是有的,不過并非所有古典詩詞都與流行歌曲組成對立。我們注重到,流行歌曲其實不絕對拒絕古典詩詞,相反,有些古典詩詞不但能夠進入流行歌曲,并且還頗得聽眾的歡迎。例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聞名歌手鄧麗君、王菲等人都曾演唱過,流傳甚廣。再如由徐小鳳演唱的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別亦難),同樣是一首到處頌揚的好歌。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月滿西樓)近年經安雯演唱后,更是不脛而走,頗有后發先至之勢。

那末,什么樣的古典詩詞才能進入當代流行歌壇呢?

首先有須要明確一點:古典詩詞進入流行歌壇與古典詩詞被今人譜曲演唱是兩個概念。從意見上說,幾乎所有古典詩詞都可以被譜曲演唱,但其實不是所有被譜曲演唱的古典詩詞都能夠進入流行歌壇。

所以要先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長期以來在對此問題的認識上始終存在著一個誤區,即將能歌與否作為區分詞與詩,或聲詩與徒詩的首要尺度,而未能意識到歌、詩之別的實質遠較此龐大。譬如說,在不少中國古代文學史著作中,常常會以蘇軾詞不乏可歌性而忽略其與婉約詞的差異,進而等詩于詞;再譬如說,當今一些作曲家在選擇為古詩詞譜曲時,其選擇的尺度往往只是作品的知名度,彷佛只要是名篇便可譜曲演唱。蘇軾誠有好詞,但是,除了一首《水調

1

歌頭〃中秋》之外,蘇軾再無別的作品能夠被今人廣為傳唱。正確,如果愿意,我們純粹可以將《念奴嬌〃赤壁懷古》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甚至《江城子〃密州出獵》配上樂曲(也確實有人嘗試過),請嗓音高亢渾樸的男歌手獨唱或合唱,但這不意味著它們就能進入流行歌壇。李清照詞亦然?!兑患裘贰t藕香殘玉簟秋》(月滿西樓)是當今流行歌壇上最吃香的古典詩詞之一,其傳唱之廣,梗概只有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可以與之相比,然而李清照最出名的作品《聲聲慢》,此類嘗試卻少有樂成。究其原因,除了古今審美趣味的差異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歌、詩(詞)終究有別。

從實際情況來看,古典詩詞在現代配樂演唱,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還原形(仿古型),即還原古曲以保留其古音古韻的原貌。這個工作,早年楊蔭瀏、傅雪漪等前輩曾經做過,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姜白石的詞,如《揚州慢》、《淡黃柳》、《暗香》、《疏影》等。近年河北大學劉崇德傳授又將包括樂府、唐宋詞、南曲在內的三百余首古樂曲譯成五線譜和簡譜,并選擇其中部分曲目請人演唱制成CD。與此相類的是仿照古曲氣勢派頭由今人為古典詩詞重新譜曲,如臺灣有一位叫蔡肇祺的老先生,就為不少古典詩詞譜曲并親自演唱;年青一些的如范李彬的古琴曲專輯《關山月》,收入《關山月》、《蒹葭》、《金風抽豐辭》、《陽關三疊》等十余首古琴曲。范李彬本人是臺灣臺南藝術學院中國音樂系古琴教師,所以他的彈唱很有古人意味。內地音樂人專為古典詩詞譜曲、演唱的也有幾位,如山東歌劇舞劇院批示呂守貴也為不少古詩詞譜過曲,出過兩張專輯。姜嘉鏘、傅慧勤等人演唱的古詩詞歌曲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古曲琴歌》等合輯行世。另外還有一位叫張莊聲(咪咪)的歌劇演唱家與他人合作,將白居易的兩領導人詩《弦樂器行》和《長恨歌》譜曲演唱。不過說老實話,由于與現代人的欣賞趣味有較大的差異,這類還原形或仿古型的古典詩詞歌曲欣賞者范圍較窄,難以在大眾中廣泛流行。

二是普及型。普及型的作曲主要為現代人,其初衷原在于借助音樂傳播古典詩詞,進而擴大古典詩詞的影響。這種情況主要見于為中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入的古典詩詞配曲演唱,以吸引中小學生學習中國古典詩詞的興趣,同時也是方便記憶的一種手段。如臺灣東大圖書公司在上世紀70年月曾出版過一套題為‚詩葉新聲?的盒帶,該盒帶由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專題研究小組制作,為當時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詩詞配樂演唱,但不以古典詩詞為限,現代詩歌也包含在內。制筆者表示:‚但愿借這套錄音帶,對國中國文的韻文教學,做一次新的嘗試。同時,也為一般愛好我國新舊詩詞的伴侶,供給聲情賞欣的新風貌?。又如馬來西亞為改進華文教學,近年也推出過一套為古典詩詞譜曲演唱的音樂CD,包括詩經、唐詩、宋詞、南曲等若干單元。所選詩詞均為最常見者,演唱也較為簡略活潑,尤其適合少年兒童學習中國古典詩詞。以上兩種除聲響部分外,還配有文字部分,有講有譯,兼附曲譜,確實替一般初學者考慮得很周到。此外,葉至善的《古詩詞新唱》用外國歌曲的曲譜來配中國古典詩詞,如蘇聯歌曲《巷子》配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加拿大民歌《紅河谷》配杜牧的《夜泊秦淮》等等,彷佛也可以歸入此類。不過,用外國歌曲來配中國古典詩詞,盡管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但終覺得有些隔膜。

三是融合型。所說的融合,指古今的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其具體的融合方式則包含了音樂和文字(歌詞)兩個方面。在這類作品中,作曲者其實不拘泥于古曲,而更多是根據今人的審美趣味舉行再創作,在古典與現代之間尋找結合點。就是說,既有意識地吸收中國古典音樂,同時又引入現代音樂元

2

素,在曲式、配器、演唱等諸多方面都能給人一種現代感,但又有別于一般的流行歌曲。一些傳唱較廣的古典詩詞歌曲如《別亦難》(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枉凝眉》、《葬花吟》(電視劇《紅樓夢》插曲,曹雪芹原詞)、《滾滾長江東逝水》(電視劇《三國演義》插曲,楊慎《臨江仙》詞)等,也都具有上述特點。應該說,在這種音樂的融合中,作曲家的才情尤具特殊的意義,才情的高下往

往可以決定歌曲的成敗。那種以為只要隨便配首曲子便能演唱的想法是萬分膚淺的,而動輒便為數十首甚至上百首古典詩詞譜曲,不是狂妄,就是蒙昧(軒按:吾自評為執著、癡迷、狂熱者)。實際上,為古典詩詞譜曲較之為一般的歌詞譜曲具有更大的難度,對作曲家的文學修養、音樂修養、審美水準有著更高的要求。我們看《別亦難》的作曲陳剛是聞名小提琴協奏曲《梁?!返墓P者,而《枉凝眉》、《葬花吟》的作曲王立平、《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作曲谷建芬,均為當代樂壇上的重量級人物,可知這些歌曲的樂成確非偶然。

比力而言,第三種情況即融合型似更有可能進入流行歌壇,在這方面,專輯《淡淡幽情》和《綠防雨蓑衣》可以說頗具代表性。從曲目中可以看出,《淡淡幽情》所收12首全部為詞,《綠防雨蓑衣》所收10首中有兩首是詩,即《詩經〃王風〃采葛》、漢相和曲《江南〃江南可采蓮》,但均為樂詩。這應該不是偶然。也許專輯的制筆者并非有意重詞輕詩,但這樣一種結果客觀上表白,總體而言,詞較詩更宜于進入流行歌壇。

值得注重的是,能夠進入當代流行歌壇并為大多數聽眾所接管的,主要是那一些抒發離情別恨和表現男女戀情之作。這在上述兩張專輯中占了一多半的比重。盡管其中不乏像張志和《漁歌子》、晏殊《浣溪沙》、張孝祥《西江月》、辛棄疾《丑奴兒》一類表現閑情逸致或抒發人生感概的詩詞,但其被傳唱的頻度卻遠遠低于那一些具有濃郁情感色彩的作品。與此相干的是,有些古典詩詞在進入流行歌壇的過程當中,其本來的意蘊在一定水平上會被改變。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本是抒發亡國之恨的,但成為流行歌曲后,其情感指向發生了很大的偏移,‚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一意象所指代的,已不再是對昔日祖國的不堪回首,而更傾向于情場往事的無限惆悵了。

當然也還有表顯露原形式方面的因素。兩張專輯中詞多于詩這一現象,多少表白詞體參差不齊的長短句式更容易與現代樂曲相匹配;五代詞、北宋詞多于南宋詞,同樣也有一定的意義在。我們姑且豈論氣勢派頭方面的因素是否會有所影響,可以肯定的是,五代北宋之詞語言相對于來說較為淺顯,意蘊較為顯著明白,不似南宋詞,尤其是所說的騷雅詞那樣講究使事用典,追求境遠意長。這無疑也是宜于歌的。我們看兩張專輯中諸如姜夔、吳文英等人詞作均無入選,并且流行歌壇上也沒有他們的影子,應該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二、在古典與現代之間

關于文字(歌詞)的融合有須要多說幾句。

由于古今語言、音樂的差異,情感表現方式的差異,很多歌詞筆者往往不拘泥于古典詩詞的本來的字句,而將其作為一種據以再創作的素材,或整句沿襲,或釋其大意,或用其意象,或取其情境,使之與新創作的歌詞有機地融合起來,從而成為當代流行歌壇上一道特殊的景觀。例如黃安的《新鴛鴦蝴蝶夢》:‚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明代清風四飄留……?顯而易見,這是以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一詩為藍本的。對照李白的原詩不丟臉出,黃安詞基本上是

3

李白詩句的沿襲和化用,但二者所表現的主題有了一些變化。李白抒發的是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抑郁苦悶,而黃安表現的則是現代人不求天長地久,只求今天擁有的愛情觀。人們對愛情失去了信心,他們不是把愛情奉為一種信仰和歸宿,而是把愛情當作一個驛站,一種緣分,人世悲歡,緣來緣去,好聚好散。新詞迎合了現代人的愛情心態,所以盡管在內涵上較原詩單薄許多,仍能得到不少現代聽眾的喜愛。

梅艷芳演唱的《床前明月光》(李修安詞,陳富榮曲)亦為一律:‚是你吧,高高掛在穹蒼千年啦,看盡了人世離與散,多少功名似塵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垂頭思故里……?雖則用李白詩題,且將李白原詩嵌入歌詞,所傳達的卻非李白詩的原意。思鄉之情在歌詞中只是一種若有若無的陪襯,歌詞側重表現的,是現代人的一種生存狀態,一種孤寂感和空虛感。不過,月的意象所負載的內涵與古詩所寫倒不乏相通,字里行間隱約可以感受到李白《月下獨酌》、蘇軾《水調歌頭》的意境。

在化用古典詩詞以表現現代人情感方面,中國大陸音樂人中最有成就的興許當推陳小奇,他不僅大量將古典詩詞之成句、意境用于現代歌詞創作,并且獲患了很大的樂成。如流傳頗廣的《濤聲依舊》(毛寧演唱)化用唐人張繼的名作《楓橋夜泊》:‚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無助的我已經疏遠了那份情感,許多年以后才發覺又回到你面前。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久違的你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貌,許多年以后能不能接管彼此的改變。月落烏啼老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復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是否能夠登上你的客船。?《巴山夜雨》(李進演唱)化用晚唐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什么時辰才是我的歸期,反反復復的詢問卻沒有辦法回答你

遠方是一個夢,明天是一個謎,我只知道他鄉沒有巴山的雨。借著燭光把你的臉捧起,隱隱約約的笑容已成千年的古跡。傷心是一壺酒,迷惘是一盤棋,我不知道今夜該不該為我哭泣。許多年修成的棧道在心中傳續,許多年都善于管理家務想成一種永遠的美麗。推不開的西窗,漲不滿的秋池,剪不斷的全是你柔情萬縷。?

在這些歌詞中,筆者將古典詩詞的意境與現代人的情感樂成地舉行了對接,仍有《楓橋夜泊》的畫面,《夜雨寄北》的感傷,但更多的是現代人的離情別恨。昔日舊情的悵惘,意外重逢的感嘆,相憶與期待,思念與無奈,在反復的傾吐中表現得極盡描摹又內心悲苦纏綿。語言是地道的歌詞的語言,句式是地道的歌詞的句式,雖則某些表述如‚漁火溫暖雙眼?,‚鐘聲敲打無眠?引入了通感手法而與詩頗為靠近,但整體而言則是歌而非詩。

吳滌清演唱的《煙花三月》、《朝云暮雨》也屬大乘之作,同樣體現了上述特色。前者將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等與揚州有關的送別詩熔為一爐,開具了揚州城的風物之美和與揚州友人依依惜別的情愫:‚牽住你的手,相別在黃鶴樓。波濤萬里長江水,送你下揚州。真情伴你走,春色為你留。二十四橋明月夜,牽掛在揚州……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那長江水在天際流。?后者除了借用柳宗元《江雪》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外,還巧妙地融入了有關巫山十二峰的民間傳說:‚還是昨天的水,還是當年的天,朝云暮雨美麗著你的容顏;還是照你的月,還是尋你的我,飄飄渺渺不知今夕是何年。點亮船頭的燈,收起風里的帆,今夜就讓我枕著潮聲入眠。思念它不會老,風景

4

它終會變,似水柔情如何接管這白云蒼狗?你是巫峽牽不住的云煙,把我守候成十二座癡心的山;你是長江釣不完的碧雪,只讓我在防雨蓑衣里編織著從前。?

此外如《白云深處》(廖百威演唱)、《大浪淘沙》(毛寧演唱)等也不失為樂成之作,值得一聽。

陳小奇創作的另外一特點,是詞與曲的搭配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陳小奇1982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有大好的文學功底,同時又喜愛音樂,所以他的很多歌都是自己作詞作曲,上文提到的幾首均屬此類。這種特殊身份不僅使他對中國古典詩詞有著深切的體悟,在寫作歌詞時能夠自如地引入古詩詞的意境或成句,并且對所作歌詞的情感內涵、內涵軌跡有著準確的把握,進而為之尋求最佳的音樂形式。樂句的切分、節奏的變化,都與歌詞的韻律、情感的升沉絲絲入扣,感覺十分熨貼自然;而相對于勻稱的結構、優美回環的旋律則更有助于展示古典之美。

臺灣聞名女作家瓊瑤不以詞筆者見稱,但據其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插曲卻有相當濃郁的古典詩詞意味。如《在水一方》(瓊瑤詞、林家慶曲):‚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門路又遠又長。我愿順流而下,找尋她的方向,卻見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與她輕言細語,無奈前有險灘,門路盤曲無已。我愿順流而下,找尋她的足跡,卻見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佇立。?

這差不多就是對《詩經〃蒹葭》的白話解釋。而《還珠格格》的主題曲《當》,則是化用古樂府詩《上邪》:‚當山岳沒有棱角的時辰,當河水不再流,當時間停住日月不分,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你的溫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當太陽不再上升的時辰,本地球不再轉動,當春夏秋冬不再變換,當花草樹木全部搖落,我還是不能和你分離。不能和你分離,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戀。?

瓊瑤對中國古典詩詞十分熟悉,這類歌詞既源自某一首古詩,同時又融入了筆者自己的解讀和人生感受,并與電視劇中人物性格刻畫、氛圍渲染有機結合,營造出一種清新明麗、委婉深情的意境。

也有摘取古典詩詞名句嵌入歌詞的。如《梅花三弄》中‚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出自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幾度夕陽紅》直接引用楊慎《臨江仙》詞‚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卻上心上》自然是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的成句。瓊瑤的高明之處在于將這些古詩詞名句臵于整首歌詞中而渾然一體,絲絕不顯拼湊的陳跡。相應地,即使不決心在歌詞中插入古典詩詞,瓊瑤也能讓自己的創作具有明顯的古典詩詞色彩,如底下這首《環珠格格》插曲:‚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川迢迢路遙遙。盼過昨宵,又盼今朝,盼來盼去魂也銷。夢也渺渺,人也渺渺,天若有情天亦老。歌不成歌,調不成調,風雨瀟瀟愁多少。?無論是疊字手法的運用,還是整首歌詞的結構,都與詞的文體特征十分吻合。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雖出自唐代李賀詩,卻幾乎讓人覺察不出。

相對于說來,港臺地區的音樂人彷佛更對古典詩詞情有獨鐘,其歌詞創作彷佛也更多唐詩宋詞的影響。如黃霑、林夕、鄧偉雄等人的歌詞,雖則不一定用古詩詞的成句,但仍有相當稠密的古典意味。這應該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事實上,古典詩詞在何種水平上對歌詞筆者產生影響,以及這樣一種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元素的歌曲在多大范圍內得到受眾的喜愛,與特定的社會文化背

5

景有著十分緊密親密的關聯。比力上世紀60至70年月臺港與內地對待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不難為上述現象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

關于詩、歌互動的幾點思考

較之音樂的融合,我們的興趣更在于文字的融合。因為在這類文字的融合中,我們更能看出古典詩詞與現代歌詞的互動,古典心境與現代意識的溝通,這無疑會給我們更多的啟示,引發更多的思考。

就當下的歌壇與詩壇而言,一般認為,流行歌曲中融入古典詩詞,既能使成為事實古典詩詞的現代轉換,使古典詩詞多一種傳播的途徑,又能鞭策流行歌曲向新詩方向發展,使流行歌曲的地位和品格得到提升。這無疑是有一定道理的。優異的古典詩詞大多語言精練、意境優美、意蘊深遠,富于形象性。一些具有深厚古典文化秘聞的當代流行歌曲詞曲筆者,將古典詩詞重新譜曲,或巧妙地化用古典詩詞的語句、意境或意象,將古典詩詞的英華融入當代流行歌曲中。通過‚詩化?、‚雅化?、‚音樂化?,使流行歌曲既有歌的明白曉暢,又有詩的含蓄雋永;既有中華民族傳統的精力與品格,又有現代人的精力與氣質;既有古典的語言內蘊,又有當代的音樂形式。這興許是當代歌詞發展的一個方向,事實上近年來也確實有一批音樂人有意識地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然而問題彷佛其實不如此簡略,不是說只要我們的歌詞筆者大量借鑒、引入古典詩詞,便可以從根本上救治當前流行歌曲普遍存在的浮淺平泛弊病。流行歌壇所以呈現如此狀況,古典詩詞的引入所以受到人們的關注,應該還有更為深層的原因。對此原因的切磋不能僅僅著眼于當下的流行歌壇,而必須進一步追溯文學史上詩與歌的彼此關系,在詩與歌、詩與樂的互動互滲過程當中尋求答案。

十余年前,國內研究思想史的著論理學者葛兆光先生寫過一篇關于流行歌曲的文章,題目叫《唐詩過后是宋詞》。文章首先指出:現在已經是一個詩讓位于歌的時代,‚看著追星族們如癡如醉的樣子,不由你不相信這是一個它的時代,看看騷人們失魂落魄的樣子,不由你不承認這是一個沒有了詩歌的世界,曾經輝煌過的詩歌在這種彷佛不怎么高雅的流行歌曲面前,只能低下高貴的頭,用一句成語說叫‘俯首稱臣’。?其次,與一些對流行歌曲掉以輕心的文人不同,葛兆光先生承認流行歌曲自有其特殊的價值:文化人沒有須要對流行歌曲作出一副高傲的不屑模樣,這種不屑常常是對自己文化身份的顯示,也常常是當自己文化階級的標簽,畫地為牢和固步自封是同義詞,流行歌曲唱的人多好象就成了大眾快餐,進不得文化人的雅座,但是,對唐詩宋詞吟味不已的文化人怎么也不想想,詞在當年也是被輕蔑地稱作‚詩余?——仿佛詩歌上掉下來的土渣兒——的流行歌曲,你盡管可以‚連眼珠都不轉過去?,但誰敢斷言詩壇的明天就不會象宋詞繼唐詩,南曲繼宋詞一樣?當年柳永那種讓滿世界人傳唱的‚酸曲兒?就是如今的流行歌曲,也沒有哪一位會把柳永從《全宋詞》里剔出去以純潔文化步隊,那末我們的專家學者為何就不能屈尊光顧一下滿天飛的流行歌曲呢?整日里搖頭晃腦吟味不已的‚金風玉露一邂逅,便勝卻人世無數?,‚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邂逅在夢中?,翻成白話到底和流行歌曲有多大不同?

不過,盡管葛兆光先生認為,流行歌曲在文壇上該有它的一席之地,并且某些流行歌曲的歌詞也確實正確,但總體而言,他仍傾向于認為流行歌曲的文化品位還要等待于提升。也正因為如此,對于筆者自己在文章開首提出的疑問——‚是不是‘詩’的時代真的要讓位給‘歌’的時代,就像唐詩過后是宋詞??葛兆光先生其實不十分肯定。所以他又說:‚當然,現在說流行歌曲取代詩歌還

6

為時過早。宋詞取代唐詩成為一代文學的標志,原因很多很多,歸根結底一句話,就是宋代詞比詩還寫得好,寫得新穎寫得貼心貼肝。那末流行歌曲自身有沒有素質取代詩歌成為人們各種情愫的依靠與表現,它能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和藝術技法使流行歌曲得到普遍的認可??

葛兆光先生這篇《唐詩過后是宋詞》確有不少精到之見,尤其是將流行歌曲與歷史上的唐詩宋詞現象聯系起來,進而肯定流行歌曲的特殊價值,頗有大家風采。但文章也還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說,我們是否可以用文學或是詩詞的尺度去評判歌詞?當我們這樣做的時辰,是不是已經預先設定:歌詞發展的最終結果,是成為一種新的詩體?我以為,如果我們承認歌詞有其相對于獨立的文體特征,那末我們就不應該照搬詩詞的評判尺度,而必須更多地考慮到歌詞的獨特征。實際上,歌詞是具有兩棲性的:一方面,作為歌的組成要素之一,歌詞的價值只有在與樂曲的結合中,在歌手的演唱中才真正得以使成為事實;另外一方面,歌詞也可以從音樂中剝離出來,成為純粹只供閱讀的文學樣式。就后者而言,用文學或詩詞的尺度去舉行評判自無不可;但若就前者而言,恐怕就不是那末簡略了。純粹用文學或詩詞的尺度去要求歌詞是不科學的,也有失公允。

再比如說文人參與的利與弊問題。葛兆光先生認為:‚宋詞能夠成為一代文學的形式,其實還是在文人參與創作之后……任何一種文學樣式,想要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學標志,沒有文化人的參與是沒可能的,柳永也罷、晏殊也罷、慕容修也罷、蘇軾也罷,其實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參與創作,意味著一種深邃的文化意識和高度的文化修養對文學樣式的滲入和對文學品格的提升,就像把野生的雜花培育成可觀賞的花草和把原生的鯽魚培育成五彩的金魚一樣。?這話說得一點正確,可問題是,如果歌自己壓根兒就不想‚成為文學?呢?用葛兆光先生的比喻,野生的雜花或原生的鯽魚難道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如果特別鐘情于文學性、文學形式,大可以去讀詩而不必聽歌。正確,宋詞是獲患了與詩并駕齊驅的殊榮,但這是以歌的消亡為代價的,宋詞由歌場最終走向案頭,不恰恰說明這一變化歷程嗎?所以,我們肯定文人參與的重要性,卻不能由此而忽視文人化、文學化進程對歌詞的負面影響。

還有一點不能忽略的,就是時代或古今詩、歌生存環境的巨變,尤其是傳播方式和接管方式的巨變。樂府、唐詩、宋詞盡管可歌,但其傳播主要憑借文字,故而其接管方式更多的是閱讀,是吟誦,這從一個特殊角度為它的文人化、文學化供給了便利,也使得它很難真正作為歌生存。但在半導體、便攜式CD、MD和MP3大行其道的今天,憑借無線電波、網絡、記錄磁帶、光盤等媒介,歌真正獲患了傳播的自由而不必再依賴于文字。這種對文字依賴性的削弱同時也是對文學依附性的削弱,詩之所以讓位于歌,或者說詩與歌地位、影響此消彼長的原因,應該可以由此得到部分化釋。

唐詩過后是宋詞,但當下的流行歌曲恐怕永遠不會再獲得宋詞那樣的輝煌,更不會像宋詞那樣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道理很簡略,因為歌終歸是歌,因為歌在今天真正獲患了獨立。盡管歷史上歌曾一再地演變為某種新詩體,但自另外一角度看,歷史上歌的發展始終是以對詩的解構為特征的,如宋詞之于唐詩,南曲之于宋詞,皆是??上膶W史家對此彷佛缺乏應有的關注。這興許可以歸因于研究態度上的‚文學中心主義?,就是說,我們老是習慣于把歌詞當作詩的一個分支,將其臵于文學史的框架內來考察評判,而忽略了歌詞首先是隸屬于歌的,忽略了歌本身其實并非某種文學樣式。這種將歌詞由歌中剝離出

7

來的研究其實不是真正的歌的研究,至少不是完備的歌的研究。對比近代戲劇發展的狀況興許有助于說明問題。我們知道,19世紀以后,西方戲劇開始由劇本中心主義轉向導演中心主義,而對戲劇的研究也相應地轉向一種立體的研究,既研究劇本,也研究所有其他與戲劇相干的因素。歌的情況其實同樣如此。只有循此思路,我們才有可能對歌詞、對歌作出科學的評判。這里還有很多應該進一步去切磋的問題。

實際上,對于‚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詩詞?這樣一個話題,我小我私家的興趣更在于歷史上歌與詩的互動關系,而不僅僅是流行歌曲本身,因為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可以發現一些為以往研究所忽略的現象,獲得一些新的認識。譬如兩宋詞創作的差異、唐宋詩創作的差異,甚至李白與杜甫詩風的差異等,都可以由此得到部分的解釋。當然也還有當代詩與歌的消長變化,包括古典詩詞與流行歌曲的彼此關系,等等。換言之,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詩詞為我們研究文學史上詩與歌的關系供給了一個大好的切入點,從而使其研究意義其實不啻于流行歌曲。

那末,流行歌曲和古典詩詞二者,究竟誰更需要對方呢?看上去彷佛是流行歌曲更需要古典詩詞,但實際的情況極可能與此相反:沒有古典詩詞的介入,歌依然不失為歌;而隨著歌領地的日漸拓展,詩正離我們遠去。

8

中國古典詩詞與現代流行歌曲

古詩詞是現代流行歌詞的遠祖,有其‚剪不斷理還亂?的藕斷絲連和‚抽刀斷水水更流?的一脈相承,這是事實,不可否定。這也是中國民族文化秘聞與文化傳承的結果。前蘇聯詞作家薩柯夫斯基明確指出:‚好的歌,它的詞都具有不依賴音樂的獨立藝術價值。?因此,研究古詩詞的承傳與轉化,對當代歌壇的開拓價值,具有暢通古今的實際意義。

同是情感的載體,同是通俗的文化,同是文學的創作,同是源于生活又表現生活。

古人云:‚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又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詩經》中的風、雅、頌都是樂歌?!稑犯娂分械臉犯?,多為歌詞,‚詩為樂心,聲為樂體?,表達了詩與歌之間的緊密親密的血緣關系。

中國古典詩詞大都非常講究,在遣詞造句、敘事抒情上自有一套嚴格的意見,是字字珠璣,千古傳頌。古典詩詞非常強調韻律,大多音樂感極強,結合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方式,含蓄委婉,百折千回,動人不已。這是當今諸多流行歌曲創作人所追求的一種境界,許多音樂創作人采用挑選經典的古詩詞,譜上曲,詮釋千古佳句。

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聚散,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聞名歌手鄧麗君、王菲等人都曾演唱過,流傳甚廣。

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上。?此詞被重新譜曲后歌名為《月滿西樓》,配以古典心境:一位古裝女子,手持羅扇,獨倚窗前,望穿秋水,只為等待歸人。整個歌曲樸素清新,籠罩著深層的相思之痛,與李清照的詞風尤為吻合,實乃天作之合。

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柳永的《雨霖玲》(寒蟬凄切),辛棄疾的《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等,由古月、劉家昌、翁清溪等聞名曲作家譜曲與詩詞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加之有婉約清新唱腔的鄧麗君演唱,使得這些曲目成為現代音樂史上傳頌的極品。曾被《音像世界雜志》評為在夜晚用心聆聽的專輯,可謂評價之高。這張專輯里最出名的兩首,一個是李煜的《虞美人》,一個就是后來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長久》,是對這首古典佳作現代版詮釋了。

徐小鳳演唱的《別亦難》,由何占豪作曲,用的是李商隱《無題》前四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同樣是到處頌揚的好歌。

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詞人借千古英雄的是非成敗,抒發自己的懷古之情。在渾樸的音調之下,表現對世事滄桑的超然和感悟,雄渾而深沉?!度龂萘x》電視劇將詞譜曲,楊洪基演唱,為電視劇增色不少。

聞名音樂人宋柯曾說:‚我們可以看到,無論古詩新唱還是意譯古詩,都是適用了經過上千年有中國特色檢驗的文學精品,它們具有廣泛的認知度和群眾基礎。借用古典詩詞來表現流行歌曲的主題和內容,既給予了流行歌曲一表現

9

空間,廣泛的也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層次,找到了一條將歌手推進眾人的捷徑。?古典詩詞對現代流行歌曲創作有著深遠的的影響。

在流行歌曲創作中營造古詩詞的意境

意境是詩詞作品中情景交融的藝術畫面,營造意境是流行歌曲創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對歌詞筆者來說營造的意境是否感人,是否新穎獨特,決定了一首好歌的成敗。反之,有獨特完美審美意境的曲詞,一定是一首好歌。

如李海鷹創作的《彎彎的月亮》‚窎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底下,是那彎彎的小橋,小橋的旁邊,有一條彎彎的小船,彎彎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嬌……?展現在人民眼前的是一副南國水鄉風情畫,對那一種有間隔的愛情的重溫和懷想,言詞簡潔、真摯,沒有審美高深詞匯卻讓人感到一種任性的溫馨。

‚龍?向來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許多人都以龍的子孫而自豪。‚窎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兒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都是龍的傳人。……?一曲《龍的傳人》(侯建德詞曲)唱遍大江南北,更是激起不少人的民族自豪感。

周杰倫演唱的《東風破》:‚一盞離愁孤燈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后假裝你人還沒走/舊地如重游月圓更孤傲/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 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憶思念瘦/水向東流時間怎么偷/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誰在用弦樂器彈奏一曲東風破/楓葉將故事染色結局我看透/籬笆外的舊道我牽著你走過/荒煙蔓草的年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提及周杰倫,就不能不提到方文山。這位臺灣聞表名稱的詞人,1969年生于臺灣蓮花縣。從《發如雪》、《雙截棍》、《愛在公元前》,到《菊花臺》、《東風破》,再到風靡2008年的《青花瓷》、《千里之外》、《本草綱目》,到目前為止,為周杰倫創作了五十多首優異歌詞,首首經典,首首風行,被稱為周杰倫的‚御用詞人?和‚周杰倫樂成背后的男人?。他的作品亦詩亦詞,亦詞亦詩,將唯美的古典情韻、濃郁的民族氣息與現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既承傳了古典詩詞的意象、意境、形式與語言,又用現代的創作技法與思維對其舉行了完美轉化,給人以特殊的審美安享?!稏|風破》是一首尺度的中國小調兒歌曲,是尺度、完備的中國風歌曲代表作,渾然天成的旋律,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詞風,仿佛真有首宋朝流傳到后世的詞牌叫《東風破》。中國風在周杰倫和方文山詮釋下獨具特色!

其實,古典詩詞永遠都會對現代及今后的流行歌曲的創作起著這樣或那樣的影響?,F代文化對古典文化的借鑒與沿襲是永遠不會停止,古典詩詞是流行歌曲創作中一個不可丟開的主題,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一個沒有辦法回避的誘惑,從遣詞造句、主題營造,意境鋪敘方面,都為現代的創筆者供給了很多好的思路。

任何一種文學作品的語言都應當具有節奏性,歌詞更應如此。歌詞將有聲語言與音樂曲調相結合組成了歌曲,要求歌詞明白通暢、響亮、朗朗上口,就韻律和諧來說,押韻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押韻,是古典詩詞講求韻律美、節奏美、音樂美的傳統。在這一點上,承傳古典詩詞的傳統,不僅每一首詞都押韻,更可貴的是,將古詩詞元素重新注入流行歌詞的文字里。

臧克家曾有這樣的闡述:‚押韻確是加強節奏的一種手段,有如鼓點,它可以使詩的音強更加響亮,增加讀者耳朵上的愉悅感。?魯迅先生也曾對詩入樂有精妙的評述:‚詩歌雖有眼看和嘴唱的兩種,也究以后一種為好。沒有節調,沒

10

有韻,它唱不來;唱不來就記不住……我以為內容且不說,新詩先要有節調,押大致相近的韻,給大家容易記,又順嘴,唱得出來?。

在流行歌曲創作中融入古典詩詞,加以現代方式配器及演繹

流行歌曲的創作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學創作,講究廣征博引,引經據典,物為我用,展示其主題的廣泛性。在歌詞創作中融入古典詩詞,沿用古典詩詞中常用意象及意境,再加以現代方式配器及演繹,為廣大群眾所接管,也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層次及品味。

用古典詩詞的標題或名句來作歌名:煙花三月(吳滌清)、敦煌夢(張瞇)、濤聲依舊(毛寧)、青花瓷(周杰倫)、大浪淘沙(毛寧)、一剪梅(費玉清)、一江春水(鄧麗君)、人面桃花(劉海波)、巴山夜雨(李進)、東風破(周杰倫)等。

在歌詞中巧借古典詩詞的名句:如鄧麗君演唱的《明月幾時有》取于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秋》,《幾多愁》取于李煜的《虞美人》,安雯演唱的《月滿西樓》取于李清照的《一剪梅》,就是樂成的例子。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古代詩詞都是精粹之作,拿來當作歌詞是綽綽有余的。借用古詩詞的語境和意境,用現代漢語舉行再創作,比力典型的是黃安演唱的《新鴛鴦蝴蝶夢》,取材于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毛寧演唱的《濤聲依舊》取材于張繼的《楓橋夜泊》;周傳雄演唱的《孤傲沙洲冷》取材于蘇東坡的《卜算子》。

意象是詩歌的重要元素,可以旋轉出不同的審美天地。統一意象在不同的詞筆者手里,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給歌曲帶來不同的境界與氛圍。‚歌詞首先是一種藝術形式,是與小說、散文、詩歌等一樣,有獨特的敘述方式,獨特的審美角度,獨特的結構形式的藝術表達形式,歌詞的文學性語言必須能歸納綜合地表達歌曲的意境和氛圍?。

通俗歌曲的歌詞創作,一方面臨歌詞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通俗易懂淺顯直白,另外一方面歌曲創作的主要部分是作曲,曲調旋律是歌曲得以流傳的主要載體。這兩個因素造成歌詞創作的質量要求略低,加之當代文娛業本來就是一種快餐文化,通俗歌曲的受眾的文化結構層次也不高,大多數人壓根就不去在乎歌詞寫得好不好,所以詞筆者也就不需要花費多少心思精力了。通俗歌曲的歌詞粗制濫造的情況就很普遍,沒有確切的內涵,或者沒有完善的結構,有些是文理不通的病句。

寫歌詞一定要盡可能精簡句子,繁瑣的語句使人看了生煩,茫無頭緒,不知所云。詞藻華麗和句式花梢更不好。不是提倡簡略或說簡略的就是好,是說以現代歌詞的形式你想表達什么,表現什么都是可以用簡潔簡短的文字來詮釋的。有一位聞名的詞作家說:寫一首歌詞無論你要我寫什么,給我二百字足矣,甚至更少。這一點與古詩詞是一樣的。上邊提到的蘇東坡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一詞,在有限的上下兩闕中盡現回憶亡妻和思念亡妻的悲傷。崔護的人面桃花一詩,28個字平平無奇,卻能讓人讀后感到莫名的悵然。慕容修《生查子〃元夕》詞,40個字,也是平平無奇,但讀來內心卻有一種觸動,這種觸動就是共鳴!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她雖則憫惻,但卻很討厭的原因,就是因為她的啰唆和貧氣。

歌詞繁雜咬嘴的歌曲是成為沒完經典的,一時流行也只是曇花一現。有一個‚留白?的問題。什么是‚留白?呢?‚留白?就是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有什么話什么詞你都用盡了說盡了,讓別人想象什么?那就沒有味了。有如我們平時看的影戲和電視劇給你一個無言的結局讓看客自己想象體味。所以說歌

11

詞的語句表達是很重要的,通俗而不庸俗,簡潔而不簡略方為上品。

用古典詩詞的形式來創作現代流行歌曲,一方面擔當了傳統詩詞語言上的提煉與表達方法上的含蓄內斂,另外一方面,在主題表達上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捷徑,無論是說家國心境,還是兒女情思,古典詩詞具有將語言與情感一同濃縮,加多回味無窮的空間和意境的韻味。

香港的流行歌曲中古典詩詞的滲入明顯超出大陸和臺灣兩個地方,是和香港古典武俠劇和歷史劇的盛行有干系的。很注重粵語文化的滲入,歌詞創作多以廣東方言用詞造句方式為基礎,往往是大俗大雅于一身。香港的很多詞作家,古文化功底相當深厚,用唐詩宋詞的寫作方式,規范來舉行創作。

黃霑,最出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滄海一聲笑,濤濤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一襟晚照……?,還有《射雕英雄傳》里的一首《千愁記舊情》‚紅日/再不會升/熱心漸似冰/彼此星沉天際/剩我低回血淚凝?,(《射》里還有一首《四張機》。手法相當歸臵‚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憫惻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想對浴紅衣?,這應算是金庸的作品了。還有聞名的《上海灘》‚浪奔/浪流/萬里滾滾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幻作滾滾一片潮流?,他的氣勢派頭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俠,豪情奔放,熱情不羈。

鄧偉雄,他和黃霑一樣,寫了很多電視劇歌曲,是香港音樂創作的一個主要源泉。在《京華美好的夢》中他寫到‚如夢人生芳心碎/空對落花我淚垂/為何緣逝似水/大江去/那堪追……無恨情深遭丟棄/漂泊如今怨恨誰/奈何又逢暴風雨/落花飛盡碎。?《萬水千山老是情》中說‚莫說青山多障礙/風也急/風也勁/白云過山岳也可傳達情意/莫說水中多變換/水也請/水也靜/柔情似水愛共永?,《射雕英雄傳》的主題歌《鐵血丹心》也是他的作品‚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拋開世事斷仇怨/相伴到天邊兒/逐草四方/沙漠蒼茫/哪懼雪霜撲面/射雕引弓/塞外奔馳/笑傲此生無厭倦……應知愛意似流水/斬不斷/理還亂/身經百劫也在心間/恩義兩難斷?。擅長描摹內心感受,頗有宋詞的詞風。

盧國霑,他的作品中民族心境與歷史評判的味道很濃,這正是諸多唐詩宋詞名家為世人所景仰的品質。他的《萬里長城永不倒》:‚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滾滾/山河秀麗/疊彩峰嶺/問我國度哪像染病?《少女慈禧》:‚巾幗歷次勝男兒/男女代代對峙/曾否推測過/明天環球/重由弱者再把持?。

臺灣方面的歌詞創作偏重于現代文本,關注風花雪月,剛好是許多舊詩文的一個主要素材。最突出的還是瓊瑤,她最善用古詩舊典,來表現戀愛兒女的浪漫心境。如‚綠草蒼蒼/白霧茫茫/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且拭今宵淚/留與明夜風/風兒攜我夢/天涯繞無窮?《幾度夕陽紅》。

小蟲的作品,都表現出古詩詞中的一些心境。如他寫給陳淑華的《情關》:‚我本有心/我本有情/奈何沒有了天/愛恨在淚中間/才能擁有這個夢?,《紅樓夢》‚昨夜紅樓入夢中/多少傷心往事上心上/今晨醒來夢已空/徒留紅樓在夢中/紅樓,紅樓/為何濃濃的紅妝遮不住你的輕愁/紅樓,紅樓/你輕愁只因為人們將你遺漏?,給潘越云寫的《紅娘》‚盼你來/盼到桃花謝又開/問天也不能明白/……/對望兩相愛/心似祝英臺/這應是天的安排?。

大陸的歌詞創作人才多,終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所在。除了陳小奇、

12

馮曉泉,還有陳濤,他的詞作也是極具典雅風韻,他寫過《霸王別姬》:‚我站在/烈烈風中/恨不得/蕩盡綿綿心痛/望上蒼/四方云動/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愛你那一種/傷心處別時路有誰不同/多少年恩愛匆匆葬送/我心中/你最重/悲歡共/生死同/來世也當稱雄/歸去斜陽正濃。?《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塵凡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和《精忠報國》(均為屠洪剛演唱),還有《紅花紅顏》:‚一朵紅花在今夜,匆匆帶走殘陽如血?(書劍恩仇錄主題曲),他的一首《雁銜泥》(眉佳唱):‚金陵的美人橫吹笛/引來了燕子銜春泥/燕子雙雙筑柳堤/柳蔭深處傳來淺聲笑語/江南的春雨潤如玉/從來不濕行人衣/……/唱繁華,頌太平,天遂人意/且聽絲竹悠揚,管弦急,?精良別致,其意境又讓人想到那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極富畫面感。

寫過《苦樂年華》的張藜也有一首很出名的《未了情》。電視劇《夜深沉》的主題歌其中寫道‚雖有靈犀一點通,卻撈得勞燕紛飛各東西?剛好映襯了李商隱的那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有著戲曲創作的背景的閻肅老人也頗多諸如‚小樓昨夜又東風/祖國回首月明中/……/天浩渺/水迷蒙/上下求索空繾綣/回望九州曙色紅?(電視劇《戊戌風云》主題歌,那英唱)之類的作品。

現代流行歌曲從唐詩宋詞中汲取了不少營養,講究韻律感與意境美,這是詩歌創作的基本要求?,F代歌詞的創作沿襲著古典詩詞創作的路子起步發展,然而,唐詩宋詞與現代的流行歌曲終究還是不同時代的產物,表現出不同時代的語言和特征,并接管不同時代尺度的審視與評判。

比如說很多流行歌曲都提到手機,那是現代人交流的方式,這在唐宋時期就是聞所未聞的工作,更不用提‚穿新衣啦,剪新發型啦,奔騰電腦,WINDOWS98?和什么‚穿著風衣聽著MD?了。而唐宋時期的‚紅酥手,黃縢酒,宮墻柳?或者什么‚一騎塵凡妃子笑?,什么‚舞榭歌臺?,‚紅袖添香?,也都只能是那個時代的浪漫,很少出現在現代的流行歌曲里。這些都是有著深刻的時代烙印的,誰也改變沒完的。

流行歌曲則只要押韻就行,甚至有的都不需要押韻。唐詩宋詞的遣詞造句十分考究,歷史上曾有賈島的‚推敲?佳話傳頌,而現代的流行歌曲的語言則重現代白話為基礎和主導,更為直白,也更加白話化。當今的歌詞很多在語言上不太講究規塑性,更多是服務于曲調,所以其中的錯誤很多。稀罕地現象是,最好的詞作與最濫的詞作都出現在香港。相比力而言,臺灣的一些老牌詞作家,更注重于詩詞文化的結合,并且注重結合的方式。香港的詞作愛用詩詞文化,但多是濫用甚至曲解,這也是香港城市快餐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

作為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探視宋詞永遠都會對現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詞創作起著這樣或那樣的影響,現代文化對古典文化的借鑒與沿襲是永遠不會停止的。唐詩宋詞會是流行歌詞創作中一個不可丟開的主題,一種取用不盡的源泉,一個沒有辦法回避的誘惑,從遣詞造句,主題營造,以及鋪敘方面,都為現代的創筆者供給了很多好的思路。

第五篇:《流行歌曲歌詞對古典詩詞的借鑒研究》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 - 新橋中學

《流行歌曲歌詞對古典詩詞的借鑒研究》研究性學習

結題報告

一、【課題背景】

隨著電視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通俗文化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甚至取代了傳統文字閱讀的主流地位。新頒布的高中語文大綱明確指出“要密切聯系社會生活,注意開發顯示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新課標也提出“綜合性學習”的概念。如果語文課堂教學與當代社會現實缺乏有機的聯系,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學生對語文的敬而遠之。因此,鑒于學生對通俗文化的情有獨鐘,如果能夠找到通俗文化與經典文化的銜接關系,或許可以充分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語文教學資源。

詩詞教學一直是中學語文教學的薄弱項目,許多學校對詩歌教學往往采取淡化處理?!墩Z文學習》雜志曾經發起過關于詩歌教學的大討論,大力呼吁詩教傳統的回歸。因此,如果從學生喜愛的流行歌曲入手,也許有助于詩詞教學。在這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流行歌曲歌詞,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那些歌詞追本溯源的興趣,從而學習古典詩詞的內容和技巧。

二、【現狀】

在這次研究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歌詞賞析,和學生一起設計活動方案,召開師生見面會討論形成開題報告,指導學生上網搜集材料、到圖書館查閱文獻、篩選整合資料,對大量的信息進行整理,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并形成過程性材料;指導學生召開學習討論會,撰寫心得體會和結題報告。

三、【活動主要過程與內容】

初步探究了現代流行歌曲歌詞對古典詩詞的借鑒。

我國五千年莽莽蒼蒼的歷史文化長河中,古典詩歌一直被歷代、歷朝奉為主流文體,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豐富。從《詩三百》到四言詩、五言詩,到律詩;從無意識的“歌以詠之,足以蹈之”等勞動生活之余的即興表演,到形成固定的詞牌名予以傳唱,古典詩歌以其立意的高絕,幽美的意境,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融入了中華民族精美的文化精髓,成了我們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一首優秀的流行歌曲的產生,同時也就創造了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它綜合了文學與音樂的精華,通過旋律與文字同時感染打動我們,使我們自然而然成為俘虜,徜徉在歌曲所創造的藝術氛圍中。

在旋律打動人的基礎上,流行歌曲的歌詞選擇一種最能被廣大人們所共同接受的形式去進行心靈的交流。使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受到歌曲的感染,獲得共鳴,得到一次心靈的凈化與洗禮。就成為一種力量迫使歌詞作者在中國古老的文化背景尋找思想共鳴的基礎,獲得獨特的審美效果,而中國傳承千年的古典詩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催生這種審美效果的土壤。

例如:流行歌曲:《在水一方》由瓊瑤作詞,林家慶作曲歌手鄧麗君演唱,一時紅遍大江南北,兩岸三地。歌詞為:“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我愿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方向.卻見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與她輕言細語.無奈前有險灘,道路曲折無已.我愿順流而下,找尋她的足跡.卻見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佇立.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此詞便是出自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以水、蘆葦、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霧籠罩著一切,晶瑩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而行。詩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體現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霧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紗。她一會出現在水邊,一會又出現在水之洲。尋找不到,急切而又無奈的心情正如螞蟻爬一般癢,又如刀絞一般痛。就象我們常說的“距離產生美感”,這種美感因距離變的朦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間位置都是模糊的,給人以霧里看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發顯得難以捉摸,構成了一幅朦朧淡雅的水彩畫。詩的每章開頭都采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贊嘆,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征,不惜用濃墨重彩反復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詩每章的頭兩句都是以秋景起興,引出正文。它既點明了季節與時間,又渲染了蒹蒼露白的凄清氣氛,烘托了人物悵惘的心情,達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托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一個側面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王夫之《姜齋詩話》說:“關情者景,自與情相為珀芥也。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觸,榮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這首詩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悵的相思感情交鑄在一起,從而渲染了全詩的氣氛,創造的一個撲朔迷離、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體現。

如果把詩中的“伊人”認定為情人、戀人,那么,這首詩就是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的。

然而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好詩都能創造意境。意境是一種格局、一種結構,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備相似格局、類同結構的異質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結構是:追尋者——河水——伊人。由于詩中的“伊人”沒有具體所指,而河水的意義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間一切因受阻而難以達到的種種追求,都可以在這里發生同構共振和同情共鳴。

由此看來,我們不妨把《蒹葭》的詩意理解為一種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達社會人生中一切可望難即情境的一個藝術范型。這里的“伊人”,可以是賢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業、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塹,可以是宗法、禮教,也可以是現實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礙。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現和表現天地。如此說來,古人把蒹葭解為勸人遵循周禮、招賢、懷人,今人把它視作愛情詩,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儀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執其一而否決其他,因為它們都包蘊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義之中。 正是基于這些原因,當瓊瑤以《在水一方》為歌名,用輕柔的曲調反復詠唱,在廣大聽眾中形成共鳴,紅極一時。

又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毛寧演唱的這首《濤聲依舊》:“帶走一盞漁火,讓他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無助的我,已經疏遠了那份情感,許多年以后才發覺,又回到你面前;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久違的你,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臉,許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復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其中有部分詞我們可以感覺到是借鑒了唐代張籍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 江楓漁火對愁眠。------(讓它停泊在楓橋邊)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留戀的鐘聲)

月亮落下去了,烏鴉不時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彌漫著滿天的霜華,面對巖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夜半時分,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鐘聲,悠悠然飄蕩到了客船。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后世典范的藝術境界。

而《濤聲依舊》的詞作者,又在古詩的意境里輸入了新意。“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復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一詠三嘆,意猶未盡,給聽眾留下了思想的空間,繞梁三日,余味無窮,可謂一時經典。

四、【建議或措施】

小組成員能團結協作,積極參與,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所撰寫的文章雖仍有不夠成熟的地方,但都是學生們汗水的結晶,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學生加深了對作品的認識,提高了對經典文學作品的認識,更新了學習的觀念和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這次的活動也為今后的新活動奠定了一定的實踐基礎,學生也獲得了一些具體有用的理論指導,在活動的個別細節上還應有所改進,使學生能多每次活動的任務有更加明確的目標和可行性操作方法。

五、【學生活動感悟】

從研究性學習中讓我們收獲了許多東西。在活動中,大家分工明確,互相合作,共同討論,交流感想,大家互相學習,提高了我們綜合實踐的能力。

此次我們的課題是通過流行歌曲來鑒賞古詩詞,通過對歌詞的研究,對我們對古詩詞的深入了解有重要的作用,幫助我們學習《唐詩宋詞選讀》,提高了我們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提高了我們的文化素養。

流行歌曲融入了現代的元素,古典詩詞充滿了古代的氣息。古典詩詞流傳至今,大多數還被運用到現代流行歌曲歌詞中,這樣既傳播了古典文化,又使流行歌曲更加富有韻味。二者的結合無疑是一種創新。讓我們更加熟知古典詩詞,用唱的形式將它們牢記,擴充了學生的知識范圍。

流行歌曲對古典詩詞的借鑒,是一種新的文化創新,古今借鑒,古為今用,使得歌曲深入到一個新看領域。我們相信,我們能通過更多的歌詞和詩詞的研究,來學習如何自己動手寫詞或譜曲,真正達到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六、【教師點評】

在研究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歌詞和詩詞的賞析,和學生一起設計活動方案,召開師生見面會討論形成開題報告,指導學生上網搜集材料、到圖書館查閱文獻、篩選整合資料,指導學生開展問卷調查、撰寫調查報告,召開學習討論會,指導學生撰寫心得體會和結題報告。研究過程中,沒有過多地干涉學生怎么做,而是提醒他們盡量按計劃完成調查任務,收集有價值的資料。

從整理資料到利用資料進行撰寫心得體會和結題報告對他們是一個艱難的選擇過程。因為所有的資料都是他們心血的結晶,所以他們舍不得扔掉任何的資料,都希望把所有資料搬到文章中去,因此文章中堆積了太多的無用的資料,而缺少自己的研究體會,缺少自己的個性發現。

在整個活動的過程,強調了主動學習、主體實踐的教育價值,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親身的活動和實踐,變被動消極地學為主動積極富于創新地學,使學習成為學生主體的自主活動。在整個課題研究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指導教師是主導。在活動過程中,我不直接告訴學生做什么,而是引導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自己制定活動計劃,我負責引導、審核,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并獲知答案,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從“學會”變為“會學”,讓學生從“讓我學”變為“我要學”,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回顧自己一學期來對他們的指導,我認為作為“研究性學習”課題的指導教師,掌握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的技能和方法是重要的,但觀念的更新更重要。在指導學生之初和整個過程,要努力讓學生和自身走出傳統的學習方式和評價標準,用新的眼光、新的價值取向、新的評價標準去看待學生研究的過程和成果。通過研究性學習我和參與的學生的思想和觀念在無形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更新學習方式和觀念。當學生把他們的研究成果交給我的時候,我驚訝地發現在傳統評價標準下的“后進生”竟如此富有組織能力和學習能力。

為此我不禁對教師日復一日所從事的教育、學生日復一日所進行的學習進行了反思。我們經常責怪學生學習不夠刻苦,學習缺乏主動性,那到底是誰使他們在思想、心理和行為上形成了習慣定勢,而不會站在學習之外之上去反思學習和學習方式本身。“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它更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的能力。我相信“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有它生存的巨大空間和土壤,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研究性學習”必將深入學生和教師心靈。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旅游的文化內涵免費下一篇:龍文區郭坑鎮規劃圖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