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村鎮銀行風險控制研究

2023-01-02

第一篇:村鎮銀行風險控制研究

我國村鎮銀行金融風險控制與防范措施

摘 要:村鎮銀行是我國基層的金融機構,其主要服務人群是廣大的農民,對于發揮市場經濟和貨幣流通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來,我國的村鎮銀行面臨著來自于市場、信用、管理等多方面金融風險的干擾,對其自身產生了嚴重影響。我們這篇論文側重分析了我國現階段村鎮銀行面臨的金融風險類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希望能推動村鎮銀行的發展。

關鍵詞:村鎮銀行;金融風險;防范管控

對金融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與管控是村鎮銀行乃至整個金融系統所必需面對的問題,對于其自身的發展與完善具有重要意義。村鎮銀行是我國的基層金融機構,是服務于農民的基礎性行業。但近些年來,我國的村鎮銀行面臨著來自于市場、信用、管理等多方面金融風險的干擾,切實的完善金融風險的防范對于其發展大有裨益。我們這篇論文側重分析了我國現階段村鎮銀行面臨的金融風險類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必要的防范措施,目的在于推動村鎮銀行的發展。

一、我國村鎮銀行面臨的金融風險

(一)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不單單是針對于村鎮銀行而言的,在其他的大型國用銀行內部信用風險也是重要的金融風險類型之一。村鎮銀行的主要服務人群是農民和社會上的微小企業,而發放貸款是銀行主要的經濟業務。這是由于缺少必要的信用記錄、信用評估等有效的信用管控措施才致使村鎮銀行在金融信貸問題上存在較大差異,出現了農民不認賬、拖欠貸款的惡劣現象。

(二)經營風險

村鎮銀行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廣大農民,廣大農民的經濟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認條件和市場經濟的影響。同時,村鎮銀行的經營狀況也受到了來自自然條件和市場經濟的影響。在我國的村鎮區域,農業還是作為主導的經濟產業,具有高風險、低收益的特點。以此同時,作為直接金融管理機構的村鎮銀行也在經營上反映出高風險、低收益的不利特征。在某一區域內新開業的村鎮銀行會受到各個方面的不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做到盈虧平衡。

(三)市場風險

我們這里講述的市場風險既包括了市場上的利率風險也包括了同等銀行間的市場競爭風險,要區別對待。其一,市場上的利率變化是國家調整經濟的一種常見手段,利率的變化直接影響到金融機構的盈利和業務開展情況。國家經常通過調整利率來控制市場上貨幣的流通數量,是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恰好作為貨幣流通的中轉機構。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發展與市場上利率的變化息息相關,可以簡單的界定為一榮俱榮的關系。另一方面,市場上同類銀行的激烈競爭也會給村鎮銀行的發展帶來影響。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是有限的,而市場上的金融機構確實遞增的。拿農村信用社來說,兩者的服務人群以及市場定位也大致相同。儲戶選擇銀行的關鍵就在于存儲風險和存儲利率,因此,同等類型之間的激烈競爭加劇了村鎮銀行的金融風險。

(四)內部管理風險

村鎮銀行存在明顯的季節特性,在春、秋季節是吸收資金和發放貸款的黃金時期。但在村鎮銀行內部存在管理等方面的風險。其一,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無法勝任崗位要求。其二,業務流程及限制形同虛設,缺少必要的管控制度與限制條件。其三,信用政策等必要環節的缺失進一步造成了內部管理制度的薄弱,直接提高了金融風險。

二、我國村鎮銀行金融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擴大資金規模,完善股東結構

為了更好的降低和防范金融風險,我們的村鎮銀行在注冊之初就要擴大資金規模。完善股東結構。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由政府作為保障,帶頭進行股份投資。政府的積極參與既是一定政策和資金上的的保障和支持,同時也給其他的小股東帶來了一定的保障性作用,起到了定心丸的功效。

2、資本開放,積極吸引投資,廣泛的吸引當地和異地的投資,注重資金的監管與使用。同時,我們也可以將本地的村民和銀行中的工作人員作為微小股東,以投資理財的方式吸引其進行資金注入。

3、將注入的資金與當地產業緊密結合,做到一定的支持與保障。這樣做的好處是當地的產業發展會拉動村鎮銀行的發展與重大。另外,明確各股東的責任,最大限度的使用資金。

(二)完善經營管理制度

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是服務于農民,要想切實的發展與壯大,村鎮銀行必須要做到業務完善。具體的經營完善模式有以下幾點:

1、創新信貸模式,村鎮銀行要將銀行、貸款客戶以及擔保人三方利益結合在一起,通過三方協議來分解金融風險。另外,為需要貸款的種植戶提供專門的金融服務,將龍頭企業作為貸款客戶的擔保人。

2、村鎮銀行在內部管理上要遵循“股東參與、科學有效、精簡干練、制衡協調”的工作原則,明確董事會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核心意義。處理好業務與風險之間的關系,建立健全各種監管制度、完善工作環節與流程,在相關業務方面形成有效的制約與協調。

(三)加強金融風險監管力度

村鎮銀行的金融風險防控措施要建立在自身資金規模和經營管理水平上,對各項經濟業務做好監管。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要遵循“監管一切風險與管理,真正實現透明與公開”的原則。對銀行內的各項經濟業務做好分類與審查,明確符合自身發展的風險管控的方式與方法。同時,為了更好的完成風險監管,我們還要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加大基層監管力度,從根本上實現對金融風險的管控。

(四)建立健全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

為了實現對于村鎮銀行的金融風險防控,我們一定要格外注意市場注入與市場退出環節的完善。在市場準入環節將不符合條件以及會對正常經濟秩序產生不利影響的金融結構裁決。我們可以通過建立新型的村鎮金融機構準入標準來給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我們要按照法律上的規定對資不抵債、宣告破產的村鎮銀行實行“剛性”退出機制管理,目的在于維護良好的經濟秩序。

(五)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有利防范金融風險的輔助性措施,村鎮銀行要在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針對性的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主要內容是是業務規范化、操作精準化、環節緊密化和相互制約化。

三、結語

金融風險的有效管控有利于村鎮銀行的發展與完善,我們通過上述內容簡單介紹了關于村鎮銀行所面臨的金融風險類型,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性的提出了相關防范措施。希望通過上述內容能切實的實現金融風險監管,推動村鎮銀行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市分行)

參考文獻:

[1] 楊連波.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及防范對策[J].財會月刊,2012,(6).

[2] 劉詩嬌.信用風險防范創新模式分析――基于村鎮銀行[J].中國商貿,2013,(7).

第二篇:村鎮銀行金融風險及管理研究開題報告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村鎮銀行金融風險及管理研究學院專業*******班級學生***學號**********指導教師*****

二〇一二年 四 月 十九 日

學院 管理學院專業 *****學生 ***學號 *********

論文題目 村鎮銀行金融風險及管理研究

一、 選題背景與意義

1.國內外研究狀況

村鎮銀行作為新興的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農村金融市場的重要補充。自2007年在我國6個省市首次試點以來,村鎮銀行發展勢頭迅猛,據銀監局的相關資料統計,截止到2011年5月,我國村鎮銀行已有536家之多。然而由于其成立時間短、規模小等原因,在其經營中面臨諸多金融風險問題,已經對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嚴重制約和潛在威脅,也越來越引起國內外相關學者的重視。因此,當前研究和探討村鎮銀行的金融風險及管理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由于國外的農村金融市場發展比較早,大量的學者都對此進行了相關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在指導農村金融市場發展完善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Yaron(1997)提出由信息不對稱和逆向選擇帶來的高風險和高交易成本是農村金融服務存在供求接口的根本原因,因此技術的創新和機構的創新應是減少金融中介成本和風險的關鍵。Hugh T.patrick(1995)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兩種農村金融模式:一是“需求先于供給”模式,農村經濟主體的金融服務需求,導致農村金融組織及相關金融服務供給。而是“供給先于需求”模式,強調農村金融組織及相關金融服務供給先于農村經濟主體的需求。這兩種模式與農村經濟不同發展階段相適應,這兩種模式之間存在一個最優順序。Zeller(2003)認為市場自由化倡導者提出的“一個不被壓抑的金融體制能夠自身最優的發揮功能”命題并不正確,金融市場自由化僅僅是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必要條件但非充分條件。

由于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發展比較晚,與此相關的研究也剛剛起步,隨著村鎮銀行的成功試點和發展壯大,對村鎮銀行金融風險的研究也進一步深化,越來越具有針對性。

薛林、衛倩倩(2011)認為當前我國村鎮銀行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主要有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自身經營風險、五險集中的風險、聯保貸款的風險;村鎮銀行監管中存在諸多問題,如監管難度大,監管機制不健全,基層監管基礎薄弱等。應該通過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加強農村自身風險管理,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建立完善的聯保風險防范機制,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加大政府財稅支持,推動農業保險制度發展等方面進行應對。王亞敏(2009)認為應通過放寬村鎮銀行準入機制,開放更多融資途徑,明確村鎮銀行的經營目標和市場定位以及完善銀行內部風險控制機制來預防和控制金融風險,增強村鎮銀行的抗風險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武曉芬(2011)

- 1 -

濟南大學

認為應該進行銀行風險控制和化解方式的創新,正確識別風險,開展多途徑的風險化解方式,放寬銀行外監管,加強內部監管來有效化解村鎮銀行風險,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盡管諸多學者專家都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但村鎮銀行的金融風險管理問題仍需進行深層探討,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形成更加適合我國國情的可行性對策和建議,促進我國村鎮銀行的更好更快發展。

2.選題的目的、意義:

目的:村鎮銀行作為新興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是農村金融市場的重要補充,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規模小,發展時間短,金融風險日益突出,嚴重制約了其發展壯大。因此,本文期望通過對村鎮銀行金融風險及管理問題的研究,提出有效防范村鎮銀行金融風險的可行性建議,促進我國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意義:村鎮銀行是農村金融市場的重要補充,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本次分析和探討村鎮銀行金融風險與管理問題,我們可以有效樹立村鎮銀行的風險意識,提高其預防和控制金融風險的能力。因此,我認為該研究課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內容與目標

研究內容:

(一)前言

(二)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及面臨的金融風險

1. 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

2. 村鎮銀行面臨的金融風險

(三)我國村鎮銀行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

1.村鎮銀行融資困難,融資流動性風險高

2.村鎮銀行內部監管機構不夠健全

3.專業人才匱乏

4.農村金融政策法規不健全,外部監管乏力

5.市場準入及退出制度不夠健全

6.農村信用信用制度建設滯后

(四)有效防范村鎮銀行金融風險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對策建議

1.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增強吸儲能力

2.建立健全內部監管機構

3.吸引專業人才,加強人才培養

4.健全農村金融政策法規,加強外部監管

5.健全市場準入及退出機制

6.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 2 -

濟南大學

7.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五)結論

三、研究方法與手段

將以貨幣銀行學為指導,運用宏微觀經濟學的知識,對村鎮銀行的金融風險及其表現進行概述,通過對金融風險成因的深層探究,為村鎮銀行樹立風險意識和預防金融風險提出具體的建議和對策,以促進我國村鎮銀行更好更快發展。

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1.調查研究法:針對這一項目,通過收集資料、數據、以及現場觀察,經過整理、歸納、統計分析,作出規劃。

2.文獻歸納法:收集社會上已經發表的文獻資料,包括自己親身體驗、相關研究成果、統計資料,加以分析、整理、歸納,從而找出有價值、可借鑒吸取的觀點。

3.個案研究法: 通過對幾個經典相關案例的研究,得出一些可借鑒的經驗及教訓,并提出更合理的對策和建議。

四、參考文獻

[1]劉玲玲,楊思群,趙冬青: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韓俊:中國農村金融調查[M].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5)

[3]李樹生,何廣文:中國農村金融創新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12)

[4]張琪:我國社區銀行發展模式研究[D].青島大學,2008(6)

[5]高思:中國村鎮銀行總體現狀與發展建議[J].商業現代化,2008(9):12-1

3[6]石丹林:村鎮銀行: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與完善[J].湖北農村金融研究,2007(3):7-8

[7]熊玉軍:從美國社區銀行看我國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J].金融電子化,2008(5):17-18

[8]李莉莉:關于村鎮銀行制度設計與思考[J].金融改革,2007(7):29-32.[9]張杰:中國從村金融制度:結構、變遷與政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0]高偉:對我國農村金融的風險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09(7):17-19.[11]馬伯龍:我國村鎮銀行的現存問題及對策—基于孟加拉鄉村銀行的成功經驗[J].華商,2009(60):11-13.

- 3 -

濟南大學

[12]郭素貞:關于村鎮銀行運行狀況的幾點思考[J].經濟縱橫,2008(6):13-15.

[13]柳松,劉春桃:村鎮銀行研究文獻綜述[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9,(12).

[14]王雙正: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8.

[15]高凌云,劉鐘欽:對村鎮銀行信用風險防范的思考[J].農業經濟,2008,(5).

[16]程凱,張慶亮:對我國村鎮銀行監管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0,(6).

[17]劉詩嬌,譚文雯:村鎮銀行信用風險防范創新模式分析[J].中國商貿,2009,(7).

[18]張傳良:村鎮銀行金融風險控制及其防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

[19] Berger AN, Udell G F.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 [J].Journal of Banking andFinance 1998(8):22-25.

[20]Keeton W, Harvey J, Willis P. The role of Community Banks in the US economy [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 2003.

- 4 -

濟南大學

五、指導教師評語

六、審核意見

- 5 -

濟南大學

第三篇:商業銀行員工行為與銀行內部風險控制研究

摘要:在我國,銀行風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由于我國銀行體系比較脆弱,防范風險能力較低,這從風險抵御指標一資本充足率看出,2003年我國所有銀行類金融機構的平均資本充足率僅為6.3%.而造成資本充足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銀行業較高的不良資產率和效益低下. 形成不良資產的原因很多,從來源來看可分為來自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種,外部原因造成的不良資產有關專著有較多的論述,并被有關管理當局重點關注和處理.但是,而由于內部原因造成的不良資產的研究卻不多,也沒有引起有關管理當局的重視. 造成我國銀行業效益低下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存貸利差逐步萎縮,中間業務發展滯后,產品創新能力差等制約了我國銀行業效率的提高.特別是我國處于向國際慣例過渡的轉軌時期,銀行員工偷懶、破壞、灰色消費、貪污受賄、計算機犯罪、金融欺詐等越軌行為,所造成損夫近幾年呈急速上升的趨勢. 從以上兩個方面看,由于銀行員工造成的風險己成為影響我國銀行業融入全球化競爭和我國金融安全的不可忽視的問題,墾須理論界和實務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而現今這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很多.正是由于這方面的原因,本文希望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對銀行員工的行為進行一些有益的探討. 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員工越軌行為與銀行內部風險的關系研究.首先介紹了商業銀行風險的內涵,并得出我國商業銀行對外部風險給予了充分的關注,而對內部風險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然后是商業銀行員工越軌行為的界定;最后,通過員工行為與商業銀行內部風險的相關性分析,提出了員工越軌行為與商業銀行內部風險控制的論題.第二部分是我國銀行員工越軌行為的誘因分析.本部分從滿意度、團隊生產性、內控制度、市場約束和越軌亞文化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第四部分是基于風險控制的商業銀行員工越軌行為的對策.這部分從員工滿意度提升、內控機制的完善,市場約束的強化和企業文化的重塑,作為基于風險控制的對策.本文的核心內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關鍵詞:風險控制;越軌行為;激勵;滿意度; 0.前言

0.1 選題意義

從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金融風險急劇膨脹,銀行危機不斷發生.據世界銀行的一項統計,從1980-1995年,共計65個國家經歷了銀行危機,僅發展中國家的政府為銀行危機支付的成本高達2500億美元. 頻頻爆發的銀行危機一方面說明了商業銀行在現代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同時說明了防范銀行風險對于防范銀行危機爆發的重要意義.銀行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及其所帶來的破壞性越高,防范銀行風險所帶來的潛在收益越大. 在我國,銀行風險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由于我國銀行體系比較脆弱防范風險能力較低,這從風險抵御指標一資本充足率,可以看出:截至2003年末,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我國所有銀行類金融機構的平均資本充足率僅為6.3%.其中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平均為7.35%,112家城市商業銀行平均為6.13%.四大商業銀行,工行為5.6%;中行為8.16%;建行為10.08%;農行為1.44%.資本充足率低使我國商業銀行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穩定資本來源,導致防范風險能力低.另一方面,資本充足率達不到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使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 資本充足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銀行業較高的不良資產率和效益低下.2002年在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在接收了近1.4萬億不良資產后,四大商業銀行仍有1.8萬億不良資產,不良資產率仍高達26.62%,高于巴塞爾協議的12.5%.國際上一些大銀行不良貸款僅占1%-6%.造成不良資產的原因很多,從來源來看可分為來自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種,外部原因造成的不良資產有關專著有較多的論述,并被有關管理當局重點關注和處理.但是,而由于銀行員工的疏忽、尋租等內部原因造成的不良資產的研究卻不多,也沒有引起有關管理當局的重視, 資本利潤率是衡量商業銀行競爭力和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指標.世界1000家大銀行2001年的資本利潤率高達12.34%,花旗、美洲、蘇格蘭等銀行資本利潤率高達20%-38.8%,而四大商業銀行資本利潤率僅為0.2%-6.7%.造成我國銀行業的效益低下的原因很多,例如存貸利差逐步萎縮,中間業務發展滯后,新產品創新能力差等制約了我國銀行業的效率的提高.特別是我國處于向國際慣例過渡的轉軌時期,由于銀行員工偷懶、破壞、灰色消費、貪污受賄、計算機犯罪、金融欺詐等越軌行為,所造成損失近幾年呈急速上升的趨勢. 從以上兩個方面看,由于銀行員工造成的風險已成為影響我國銀行業融入全球化競爭和我國金融安全的不可忽視的問題,必須理論界和實務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而現今這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很多.正是由于這方面的原因,本文希望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對銀行員工的行為進行一些探討. 0.2 銀行風險研究的綜述

自從1694年,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一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銀行風險就與商業銀行相伴.1636年荷蘭郁金香泡沫、1719年一1720年南海公司騙局、1820年約翰·羅的密西西比泡沫、1846年一1847年英國的鐵路狂熱,1920年佛羅里達的投機浪潮都使商業銀行風險的放大,引起了很多銀行的倒閉.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巴林銀行和大和銀行事件,引起了人們對商業銀行風險的關注. 在國外有關風險控制的研究主要有:風險價值法(VAR)、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法、信貸矩陣(Credit Metrics)、全面風險管理模式、資產組合調整等.但是這些成果,重點關注的是商業銀行的外部風險.對于銀行的內部風險,特別是對于員工越軌行為,主要停留一方面從內部控制的角度,加強外部流程約束;另一方面從完善激勵機制角度,加強內部激勵的方法,來消除員工越軌造成的銀行內部風險. 在我國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主要集中在從金融企業的違規行為分析,并采取了探討違規行為與違規收益間的比較來,分析金融企業越軌行為的發生.而對員工的越軌行為局限在一些直觀現象的描述和內部控制不健全等外部因素角度分析,缺乏系統、全面的分析商業銀行員工發生動機、類型以及原因.徐金諾(1997),在《違規行為與違規收益:在金融監管低效率原因分析》和《金融違規行為的再分析》中,提出收益和成本的比較對金融企業違規行為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徐明勛(1997),在《金融運作中的"越軌"現象不容忽視》中,對金融越軌行為進行了直觀的描述.聶泳祥等(2002),在《基層行長的契約地位、報酬激勵現狀及利潤分享激勵的必要性》中,把對商業銀行的核心員工一行長的越軌可以歸結為激勵約束機制上.劉善仕(2002),在《企業員工越軌行為的組織控制研究》中,將企業里的員工越軌行為進行了定義,并進行了分類,指出針對不同的越軌行為采取不同的組織控制策略.喬昌志(1996),在《初論企業越軌亞文化》中,對企業越軌亞文化進行了定義,并對其影響進行了分析.謝啟標(2001),在《我國商業銀行內控機制的現狀及其完善構想》中,對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了描述,并提出了完善構想. 李永福(1994),在《從員工素質:銀行行為規范的內在保證》中,將員工行為對商業銀行的重要作用做了分析,并提出在加強員工行為規范的內在保證方面采取措施.孫偉(2002),在《商業銀行員工行為模式及其管理》中,基于人性的復雜性,將員工行為分為四種模式,即:協同式、平穩式、從眾式和消極式.柳小曼(1999),在《商業銀行內部風險探討》中,對員工風險的定義、類型、特點以及形成原因進行拉探討,主要提出在內部控制、人的行為以及業務流程方面作為對策.劉玉新和張建衛(2000),在《再造員工行為》中,提出運用強化理論,和A-B-C模式,對行為功能分析.高賢鳳(2001),在《知識型員工行為動力結構與激勵策略》中,對知識型員工行為的動力結構,從自我動力和超我動力.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自我動力和超我動力的有機結合,構成了人的主要動力體系,這兩大動力的平衡關系,定人大行為方向.對于員工的自我動力方面,采用報酬激勵、成就激勵和機會激勵來啟動;而對于超我動力方面采用組織目標、事業理想、企業精神、核心理念和價值觀來啟動. 0.3 本文的創新點

本文的研究是在國內外已有的一些理論與框架的基礎之上,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對策建議以及模型構建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進或闡述. 第

一、從研究方法看,使用了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既對商業銀行員工越軌行為的內涵進行描述,同時又對員工越軌及其形成原因的類型進行了分類,并試圖從這種分類中提出"應該怎么做"的思考.本文注重實踐的檢驗,用數據來說明問題.文中首先采用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風險管理小組發表的有關數據,來驗證員工行為對商業銀行風險的影響程度.隨后,從員工行為的角度,對巴林銀行事件進行了分析.還引用了某商業銀行員工的報酬數據,來驗證我國商業銀行的報酬激勵現狀. 第

二、從研究角度看,許多文獻只對商業銀行的外部風險給予了充分的關注,而對內部風險卻關注不夠或停留在現象的直觀描述.本文從員工行為的角度,對內部風險的控制進行了探討,并將員工滿意度(employee satisfaction)和越軌亞文化這兩個概念引入到對商業銀行員工的分析中來.本文認為我國商業銀行員工越軌行為泛濫,是由于我國商業銀行對員工的內在激勵不足和外在約束不足的現狀造成的.內在激勵不足造成員工滿意度低下,而外部約束不足,使員工的這種不滿得以表現出來.在這個新的角度,本文提出了一些解決員工行為造成的銀行風險高的現狀. 第

三、從對策角度看,現有的文獻大多采用完善內部控制等加強外部約束的方法來改善這種越軌泛濫的現狀.而對內在激勵的研究還不是很完善.本文作者認為商業銀行以提高員工滿意度方式來激勵員工;以完善內控制度和強化員工的市場約束的措施來加強員工的外部約束;以完善企業文化的方式,來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其中,建立以剩余分享制激勵方式為主的薪酬體系加強對員工的物質激勵;借鑒赫茨伯格的雙因素論和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建立以人為本的精神激勵體系,通過報酬激勵和精神激勵兩種方式來提高員工滿意度,解決員工越軌泛濫的現象.通過以上幾種綜合措施,來應對由于員工行為所造成的銀行風險. 第

四、從模型構建角度看,本文首先發展了控制權報酬激勵的模型,加入了"搞好關系"這個中國化的行為,使控制權報酬激勵模型更加切合我國的國情.其次,本文借鑒團隊生產理論,構建了商業銀行控制權回報激勵模型. 1.員工越軌行為與商業銀行內部風險關系研究 1.1 銀行內部風險的內涵

1、銀行風險的定義

銀行風險是銀行在其經營過程中可能遭受損失的不確定性.銀行經營活動涉及的客戶多種多樣,大多數業務的完成均有一定的時間跨度,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因而銀行在經營貨幣的過程中一方面期望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又必須面對可能的損失.這些損失包括資產、收益、信譽以及銀行經營的外在條件等多方面,但最終會體現為銀行經濟效益的損失.

2、商業銀行風險的分類

商業銀行的風險通??梢苑譃橐韵嘛L險: (1)資產風險:是銀行運用資金,對客戶進行貸款,借款人不能按期歸還貸款人貸款本息所形成的風險.與資產風險相關聯的還有抵押品進行處置、變現時其價值降低所形成的風險. (2)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是一種由于市場價格變化引起商業銀行持有資產價格變動或銀行協定利率跟不上市場利率變化而帶來的風. (3)匯率風險:是由于匯率變動而出現的風險.主要包括:一是買賣風險,二是交易結算風險,三是匯價風險. (4)流動性風險:是存款人按照正當理由要求提款時銀行不能支付的風險.一是現金支付能力不足,不能保證存款者提現需求,二是銀行不能滿足企業、單位等存款者轉賬支付需求.

3、銀行內部風險的定義

銀行風險根據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所謂內部風險是指來自銀行內部的原因而可能遭受損失的不確定性.商業銀行內部風險的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內部風險僅指員工欺詐、尋租以及金融犯罪等較嚴重的員工越軌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的不確定性,它屬于法律管轄的范圍;廣義的內部風險不僅包括狹義的內部風險,還包括例如員工偷懶、搭便車、不盡力、灰色消費等輕微的行為在內的所有可能有損商業銀行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員工行為造成的損失的不確定性.

第四篇:內部控制視角下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研究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摘要

操作風險廣泛存在于銀行經營管理的各個領域,是銀行面臨的基礎風險之一。從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表現形式看,因人員因素和內部流程導致的操作風險損失內部控制視角下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研究事件占了操作風險損失事件的絕大多數,反映出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薄弱或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力。由于操作風險往往與公司治理、企業文化、內部控制等密切相關,所以應當從基礎理論中尋找研究操作風險的突破口。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從內部控制角度對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進行了研究和探索,針對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構建了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內部控制體系。

關鍵詞: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內部控制

ABSTRACT Operational risk in all areas of bank management,the foundation is one of the risks banks face .Operational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manifestation of view , due to human factors and internal processes within the operation risk loss resul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o control operation risk of the event accents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operation risk loss event , reflecting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control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re weak or in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 Because operational risk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corporate governance , corporate culture , internal controls and other closely related , so it should be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operational risk to find a breakthrough . It is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 the paper point of view of internal control operation ,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or operational risk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 building a commercial bank operation risk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onal Risk; Internal Controls

I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目錄

1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 .............................................. 1 1.1商業銀行的基本理論及其風險的概述 ................................... 1 1.1.1商業銀行的含義 ............................................... 1 1.1.2商業銀行的主要特征 ........................................... 1 1.1.3商業銀行風險概述 ............................................. 1 1.2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基本理論 ......................................... 1 1.2.1巴塞爾委員會關于操作風險的界定 ............................... 2 1.2.2操作風險的分類 ............................................... 2 1.2.3 操作風險的特征 ............................................... 3 1.3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定義 .............................................. 4 1.4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關系 ................................. 4 1.4.1內部控制是操作風險管理的基礎 ................................. 4 1.4.2內部控制與操作風險管理控制的目標基本一致,略有不同 ........... 4 1.4.3加強內部控制可提高操作風險管理效率 ........................... 4 2我國商業銀行現行內部控制制度下操作風險問題分析 .......................... 5 2.1 目前我國銀行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 5 2.1.1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到位,制度實行力度不夠 ................. 5 2.1.2沒有做到未雨綢繆 ............................................. 5 2.1.3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 ........................................... 5 2.1.4銀行對內控制度的認識不到位,自我約束不夠 ..................... 5 2.1.5責、權、利嚴重分離,執行規章制度不嚴 ......................... 5 2.1.6會計人員素質不高,人員管理存在缺陷 ........................... 5 2.2 案例分析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現狀 .............................. 6 2.2.1案例分析我國近年來因操作風險發生的金融案件 ................... 6 2.3 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 6 2.3.1操作風險管理的架構不完善 ..................................... 6 2.3.2操作風險的管理的手段單一 ..................................... 7 2.3.3外部環境不完善 ............................................... 8 3內部控制視角下完善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對策 ........................ 8 3.1加強內控意識,形成良好的操作風險文化 ............................... 8 3.2建立內部制度,加大內控執行力度 ..................................... 8 3.3提高內部稽核水平強化操作風險管理能力 ............................... 9 3.4積累數據,為開發操作風險管理模型奠定基礎 ........................... 9 3.5建立全方位的操作風險監督體系 ....................................... 9 總結 ...................................................................... 9 參考文獻 ................................................................. 10

II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1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 1.1商業銀行的基本理論及其風險的概述

1.1.1商業銀行的含義

所謂商業銀行,即是指從事貨幣資金經營的一種特殊企業,其可從事的業務有: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商業銀行是各經濟主體獲得融資的主要來源,因此它的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1.1.2商業銀行的主要特征

經營大量貨幣性項目,要求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從事交易種類繁多、次數頻繁、金額巨大,要求建立嚴密的會計信息系統,并廣泛使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及電子資金轉賬系統;分支機構眾多、分布區域廣、會計處理和控制職能分散,要求保持統一的操作規程和會計信息系統;存在大量不涉及資金流動的資產負債表表外業務,要求保持采取控制程序進行記錄和監控;高負債經營,債權人眾多,與社會公眾利益密切相關,受到銀行監管法規的嚴格約束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嚴格監管。其中最顯著的特征是高負債經營,利用各種存款及其它借入款作為主要的營運資金,通過發放貸款及辦理各種投資業務獲取收益,其自有資本占資產總額比率遠低于其它行業。 1.1.3商業銀行風險概述

商業銀行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而導致收益損失或收益率波動的可能性,是金融風險的一種表現形式。商業銀行風險不是損失,損失只是商業銀行發生的結果,商業銀行風險是從不確定的角度出發指出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而并非現實性,其是否轉化為損失要取決于顯示經濟生活中多種因素的制約。在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商業銀行都有遭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因而商業銀行風險始終貫穿于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的全過程。

1.2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基本理論

銀行的每一個業務環節,隨時隨地都潛伏著操作風險。國內外銀行業關于操作風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體上可歸納為三種:一是廣義操作風險概念,它把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之外的所有風險都是為操作風險;二是狹義操作風險概念,認為只有與業務運營部門有關的風險才是操作風險,聲譽、法律、人力資源等方面的風險不屬于操作風險范疇,因此根據這一定義操作風險涉及的內容大多數被定位于后臺管理部門;三是介于廣義和狹義之間的戰略操作風險概念,其觀點是首先區分可控制事件和由于外部機構(如監管機構、競爭對手的影響)而難以控制的事件,進而將可控制的事件,進而將可控制事件的風險定義為操作風險,對另一類事件的風險也就是一些研究機構所稱的“戰略性風險”。顯然,廣義和狹義的操作風險概念均不利于操作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廣義概念使人們很難對其進行準確計量,而狹義概念會因不能涵蓋所有操作風險而使銀行遭受一些意想不到的損失。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接受介于廣義和狹義之間的操作風險概念。

1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1.2.1巴塞爾委員會關于操作風險的界定

根據巴塞爾委員會在2004年6月26日正式頒布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第64段所給的定義,操作風險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系統或外部事件造成損失的風險,它包括法律風險,但不包括策略風險和聲譽風險。從新協議的操作風險損失分類中可以看出,巴塞爾委員會關于操作風險的定義突出強調銀行內部人員操作和業務系統因素所導致的操作風險。這一概念基本上覆蓋了商業銀行的所有業務線,是比較實用的。從國際銀行業監管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巴塞爾委員會的監管標準。中國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指引》中對風險的定義也參照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與其本質上是一致的。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對操作風險所作的定義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以發生損失為前提,操作風險是一種純粹風險。(2)操作風險大多是在銀行內部可控范圍內的內生風險。(3)注重風險綜合。該定義是一個間于廣義定義和狹義定義間的一種定義,既包括了可控風險,也包括了部分不可控風險。既包括了內部風險,也包括外部風險;既包括了業務運行中的操作性風險,也包括了業務運行中的非操作性風險。(4)關注重大風險類型。該定義考慮了銀行所面臨的所有重大操作風險,抓住了導致嚴重操作風險損失的主要原因。(5)較強的包容性。盡管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在國際銀行界具有很高權威性,但考慮各銀行的操作風險及對操作風險管理上的差異性,“委員會承認操作風險這個術語在銀行業中有多種含義,所以為了內部目標,銀行可以采用它們自己對操作風險的定義。”同時也指出“無論怎么精確地定義,銀行應當清楚地明白什么是操作風險,對這類風險的有效管理與控制是相當關鍵的。 1.2.2操作風險的分類

在給出定義的同時,巴塞爾委員會還就定義中提到的操作風險損失事件的分類作了進一步闡述。新協議實行雙線分類,既按風險成因進行事件分類,又按風險發生部門進行歸類。

(1)操作風險的七分類法

①內部欺詐風險。主要指內部員工有主觀愿望,存心欺詐銀行,包括由于進行未被授權的交易、從事未報告的交易、超過限額的交易、內部交易;偷盜、貪污、接受賄賂、做假賬、違反稅法等原因而引發的銀行損失。

②外部欺詐風險。主要指由于第三方的愿意欺詐、非法侵占財產以及規避法律而引發的損失。

③客戶、產品與商業行為風險。由于產品特性或設計不合理、員工服務粗心大意、對特定客戶不能提供專業服務等原因而造成的銀行損失。這類風險在整個操作風險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④執行交割和流程管理風險。主要指交易處理、流程管理失誤以及交易對手關系破裂而引發的損失,包括業務記賬錯誤、錯誤的信息交流、敘述錯誤、未被批準的賬戶錄入、未經客戶允許的交易、交割失誤、抵押品管理失誤等原因造成的損失。

⑤經營中斷和系統錯誤風險。主要指由于計算機硬件、軟件、通信或電力中斷而引發的損失,包括硬件癱瘓、軟件漏洞、設備故障、程序錯誤、計算機病毒、制度,而引發的索賠、補償損失;由于缺乏對員工的恰當評估和考核等導致的風險。

⑥雇員行為與工作場所風險。主要指在員工雇用、管理中,由于違反相關法律、制度,而引發的索賠、補償損失;由于缺乏對員工的恰當評估和考核等導致的風險。

⑦物理資產破壞風險。主要指自然災害或其它外部事件(恐怖主義)而引起的損失。包括由于暴雨、洪水、地震、電壓過大、恐怖活動等原因造成的物理資產損失。

2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2)操作風險的八分類法

此分類法是操作風險按照損失事件發生的部門,來對損失事件進行分類的。巴塞爾委員會劃分的商業銀行的業務部門包括:

①公司財務:合并與收購、股份承銷、資產證券化、首次公開上市發行、政府證券和高收益債券等。

②交易與銷售:固定收益債券、股權、商品期貨、信用產品、自有頭寸證券、租賃與贖回、經紀、債券等。

③零售銀行業務:零售的存貸款業務、私人的存款業務、委托理財、投資建議。 ④商業銀行業務:項目融資、房地產、出口融資、交易融資、交易融資、代收賬款、租賃、擔保、貸款。

⑤支付與清算:支付、轉賬、清算。

⑥代理服務:契約、存款收據、證券借貸、發行和支付代理。

⑦資產管理:可自由支配的資金管理和不可自由支配的資金管理。

⑧零售經濟:零售的經紀執行以及其他服務。 1.2.3 操作風險的特征

(1)操作風險成因具有明顯的內生性。操作風險包括內生于銀行業務操作而風險和外部事件,其中大部分是由內部不合規的操作因素引起,它的防范依賴于銀行的結構、效率和控制能力。只要銀行業務沒有被中斷,操作風險將永遠存在,并成為銀行業務經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只能對操作風險進行管理,而不能消除操作風險。此外,操作風險的風險因素是內生于銀行的業務操作,而且單個操作風險因素與操作性損失之間并不存在清晰的、可以用數量界定的關系。因此,對于操作風險的管理,具體的業務部門應當承擔第一位的責任。

(2)對稱性。對于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來說,存在風險與報酬的一一對應關系,但這種關系并不一定適用于操作風險,我們不能保證長時間、持續的獲得回報,而且操作風險上引起的損失很多情況下與回報的產生沒有任何關系。

(3)較強的人為性特征。操作風險主要來自商業銀行的日常營運,銀行業作為人力密集型企業,人為因素在操作風險的形成原因中占了絕大部分,只要是與人員相關的業務,都存在著操作風險。如果說市場風險來自金融市場上金融產品價格的波動,信用風險來自于借款人違約,那么大多數的操作風險來自于有意或無意的、來自于銀行內部的人為操作失誤。在上述七大類操作風險表現形式中,有六種風險與人為操作有關。操作風險與人的關系密不可分,相互關聯,而人的道德風險、行為特征又是最難以控制的,操作風險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偶發性和難以預測的特點。在我國,人為因素風險更是操作風險的主要組成部分。

(4)操作風險具有較大的危害性。操作風險在各家銀行,在任何時間都有可能發生,且給商業銀行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如日本大和銀行、住友銀行、英國巴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案件,或導致百年銀行的破產,或導致整個金融界的動蕩。

(5)操作風險具有難以管理的復雜性。一是涉及的領域寬廣,涵蓋的商業銀行業務經營的方方面面,相當分散。因此,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覆蓋操作風險的所有領域幾乎是不可能的。二是形成原因復雜。操作風險的成因既有外部事件的影響,更大部分是銀行內部控制制造的,其表現形式和形成原因依賴于前后關聯的事件,而這些事件有往往不易辨別。三是損失具有不確定性,操作風險既包括發生頻率很高、損失小或無損失的操作失誤性風險,也包括發生頻率很低,損失巨大的意外風險。同時,操作風險造成對的損失通常以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其它風險的形式表現出來,難以清楚界定。四是由于

3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通??梢詸z測盒識別的操作風險因素同由此可能導致的損失規模、頻率之間不存在直接關系,因而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難以確定哪些因素對于操作風險管理來說是最重要的。六是在業務規模大、交易量大、結構變化迅速的業務領域,受到操作風險沖擊的可能性最大。

1.3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定義

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內部各種制度方法、措施和程序等因素組成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控制機制,是對銀行內部管理活動進行衡量和糾正的制度安排。其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和控制商業銀行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盜用公款的損失,它屬于操作風險管理最傳統、最原始的手段。中國人民銀行在2002年9月公布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中指出,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評價的動態過程和機制。內部控制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商業銀行安全穩健地運行。據此,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意味著銀行具有很強的風險防范和控制能力,風險案件很少或幾乎不發生;反之,則是銀行內部控制失靈的結果和表現。

1.4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關系

1.4.1內部控制是操作風險管理的基礎

巴塞爾委員會在2003年發布的《操作風險管理和監督穩健做法》中指出:“《銀行機構內部控制框架》是操作風險管理的基礎”。內部控制框架式合理的控制銀行內部人員與系統的活動,而操作風險管理基本涵蓋了信用風險管理與市場風險管理以外的所有風險。在判別角度,內部控制是經營管理職能,操作風險管理主要著眼于風險管理,兩者內容交叉,但重點不同。從國際范圍看,由于操作風險造成的損失是原因大多出自內部控制的漏洞與失效造成的損失。因此,才涵蓋內容和損失導致的原因等方面看,內部控制是操作風險管理的基礎。

1.4.2內部控制與操作風險管理控制的目標基本一致,略有不同

內部控制的目標通常包括三個方面:操作性目標、信息性目標、符合性目標;而操作風險管理的目標在其基礎上多了戰略目標與經營目標等。操作風險管理目標與內部控制的目標基本相同,其更注重戰略目標,以及拓展市場對銀行的信心,確保銀行順利經營??梢哉f,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是操作風險管理的基礎,為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目標的完成提供了幫助。

1.4.3加強內部控制可提高操作風險管理效率

巴塞爾委員會認為,資本約束并不是控制操作風險的最好辦法,對付操作風險的第一道防線是嚴格的內控制度。對于外部因素導致的操作風險,因為外部事件是銀行不可控制的,因而除了采用保險等風險緩釋手段進行規避外別無他法。而由內部因素導致的操作風險卻是銀行可以防范的,通過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完善銀行的業務流程、人事安排和會計系統,并強化法規的執行,就能在相當程度上避免內部失誤和違規操作,從而防范操作風險。

4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2我國商業銀行現行內部控制制度下操作風險問題分析 2.1 目前我國銀行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2.1.1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到位,制度實行力度不夠

每個金融機構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大到信貸現金計劃,小到安全保衛措施。但在實際執行中一遇到具體問題,于己有利的就嚴格執行,于己不利的就采取的就采取變通辦法予以回避,使得規章制度形式形同虛設。 2.1.2沒有做到未雨綢繆

銀行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了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然而目前我國銀行在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中普遍存在著重事后檢查、輕事前防范的問題,導致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一些金融機構的領導重經營輕管理傾向嚴重,熱衷于爭規模、講速度、求政績,忽視了對可能產生的風險或不安全隱患的防范于分析,而面對已經出現的經營風險或資產損失,再要求稽核等監管部門去查找原因,堵塞漏洞,為時已晚。 2.1.3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

內部控制制度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金融機構的每個職能部門,只有齊抓共管、有的放矢,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然而,在實際執行中往往只依賴于幾個職能部門去監督管理,盡管職能部門竭盡全力也只能是顧此失彼,得不償失,陷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境地。加之,各職能部門缺乏協調合作,各自為政,使得控制目標出現重復或空白監管,甚至形成多頭監管的狀況。

2.1.4銀行對內控制度的認識不到位,自我約束不夠

由于我國銀行業起步較晚,一些銀行對內控制度的認識不到位,自我約束不夠。有的銀行把內部控制簡單的理解成各種規章制度的制定、裝訂、匯總,有的銀行缺乏嚴格的制約和監督決策管理者的制度,法人代表或主要負責人素質不高,行為不受約束,在某些部門,仍存在一些人員為了部門利益,身兼數職的現象。有些銀行出了問題,往往就事論事,推諉客觀原因,不首先從內控方面找原因。 2.1.5責、權、利嚴重分離,執行規章制度不嚴

我國商業銀行現行內控機制最大弊端是責、權、利嚴重分離,形成職工吃銀行大鍋飯,銀行吃國家大鍋飯,有益處的歸功自己,該負責的屬于他人,職能不明、責任不清,導致內控機制無法有效實施。另一方面是執行規章制度不嚴格、不公平,違反者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置,對員工沒有產生足夠的壓力。加之有的基層行負責人素質不高,沒有切實履行管理者責任,以致許多制度形同虛設,對一些違章操作和越權行事的人起不到作用。

2.1.6會計人員素質不高,人員管理存在缺陷

隨著我國加入WTO,金融行業開始對外開放,加劇了銀行業的競爭,同時也使我國的銀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新型業務、新型的理財方式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新型的業務缺乏應變能力,在處理業務過程中經常導致錯誤發生,給銀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另外,銀行對會計人員也缺乏有效的管理,

5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監督不到位,使得賬務管理混亂,不能給銀行發展以有力的支持。以上內控機制問題的存在,導致各家銀行操作風險的“大堤”上或多或少地分布著“蟻穴”。加強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消除操作風險管理中的“蟻穴”,已是各家商業銀行面臨的現實任務。

2.2 案例分析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現狀

在21世紀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出現的金融案件,大多因操作風險引起,在經濟局勢穩定,信貸審核嚴格的情況下,操作風險已經上升為我國金融領域的最重要的風險。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操作風險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操作風險引發的經濟案件層出不窮。 2.2.1案例分析我國近年來因操作風險發生的金融案件

1999年至2001年間,長春市一個詐騙團伙借銘雨集團的名義,傳統拉攏某建設銀行工作人員,私自印章,制作假票據、假合同、假收入存款證明等,偽造信貸材料、擔保文件等手段,騙取貸款、承兌匯票,詐騙總金額高達3.2億。建行吉林省分行在自查中察覺被詐騙,并報案,但依然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2003年12月,香港的一犯罪團伙利用制作網站,假冒香港匯豐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網頁,并鏈接到匯豐銀行官方網頁,客戶在登陸匯豐銀行網站時可以打開假網站的鏈接,在網上銀行的轉賬登陸與輸入密碼的過程中,很容易在假網站中泄露個人信息。在案件之前,此詐騙團伙共詐騙金額巨大的案件6件,為匯豐銀行的信譽與網上銀行業務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2006年,中國銀行雙鴨山四馬路支行原行長胡偉東、副行長王林、業務員沈洪澤、趙偉澤、楊曉平等五人,沒有經過上報與審批,從2005年8月至12月,先后為朱德全開具空白銀行承兌45張匯票并在沒有足額保證金情況下山東貼現,票面金額合計4.325億元,給中國銀行帶來了巨大損失。

2007年4月14日,河北邯鄲農業銀行金庫近5100萬現金被銀行內部員工盜取,并將絕大部分用于購買彩票。

2.3 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3.1操作風險管理的架構不完善

要實現全面的風險管理,就要求有一個比較健全的風險管理架構,當前我國銀行業在這方面的缺陷主要有:

(1)操作風險管理職責分散,缺乏專門的管理部門操作風險是由人員、系統流程和外部事件四類因素引起的,幾乎涉及到銀行的所有部門。因此,國外商業銀行在操作風險管理框架中一般會設置一個委員會,有各相關部門參加而操作風險管理政策的執行和協調由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負責。但在我國,尚未專司操作風險管理的機構,不同 類型的操作風險由不同的部門負責。這種分散管理的做法使得銀行系統沒有統一的操作風險管理戰略和政策,高層管理人員也很難把握銀行面臨的整體操作風險狀況。同時,這種“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模式還會存在管理盲區。

(2)基層分支機構操作風險管理職能缺失。據調查發現,操作風險大多發生在基層分支機構。因此,國外銀行一般都在基層分支機構設有風險經理一職,由其負責總行操作風險管理政策在基層的貫徹落實,對基層分支機構進行監督管理,并保證與總行操作

6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風險管理部門的信息溝通。而我國銀行大多沒有這一設置,基層操作風險管理體系、流程、匯報路線、溝通機制缺失。

(3)內部審計/稽核部門權威性不強。我國銀行的總行、分行一級的機構中大都設有審計的稽核部門,負責對本行及下級的各類業務風險進行檢查稽核,并根據檢查結果對違法違規案件進行處理。但因為內部審計/稽核部門一般是作為銀行下屬的一個部門存在的,直接接受本機構管理者的領導和管理,其獨立性作用難以發揮權威性不強?;瞬块T若對其發現的問題在系統內曝光,會直接影響到本級機構在銀行系統內的形象,本級銀行機構的管理者也可能因此遭到上級主管機構的責任追究。因此,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若屬于皮毛方面的小問題,放權內部審計部門獨立處理,若屬于重大的原則問題,則以“家丑不可外揚”為名,將其大事化了,小事化無。因此,內部審計部門的監督作用難以有效發揮,監督范圍受到限制,公正性難以保證。 2.3.2操作風險的管理的手段單一

隨著電子技術和金融工程的不斷發展,操作風險的管理受到也日益完善,從手工管理到電子化運作,從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相比之下,我國銀行業在這方面的差距十分明顯。

(1)過分依賴內部審計。從國外的管理經驗來看,其自身的內部審計能力很強,但是為了能更及時的發現風險隱患,它們仍然會聘請權威的外部審計所對其進行審計,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外部審計所的獨立性更強。而從我國的銀行業來看,對于操作風險的管理幾乎全部依賴內部審計部門,而這些部門的客觀獨立性和權威性都有待提高,再加上內部審計力量薄弱,目前我國銀行業內部審計人員占銀行員工人數的比例為1%,國外一般為5%,嚴重影響了內部稽核的頻率和范圍。而且,內部稽核人員的專業性不強,很多人甚至設有內部稽核發展的電子化趨勢,嚴重制約了銀行內部稽核水平的提高。由此也可看出,為什么最早發現馮明昌騙貸案的是審計署而不是工商銀行自身。

(2)制度建設跟不上,制度執行不力。從某種程度上說,防范操作風險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制度盡可能詳細的業務規章制度和操作手冊。通常,風險管理做的比較好的銀行都有比較完善的制度。在這方面,外資銀行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操作人員因操作不當引發操作風險的可能性,并為其管理部門的監督提供指導。而我國銀行業在制度建設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很多情況下都是業務現行規章制度后補,從而引發了大量的操作風險。此外,有章不循現象普遍,制度形同虛設,缺乏約束力。如將規章制度隨意變通,即“遇到紅燈繞道走”,將上級檔層層轉發但無人抓落實,檔長期“睡眠”,只重形式不重實效。

(3)電子手段缺乏。由于國外電子技術發展迅速,國外在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確保了風險管理的有效性。而我國,銀行電子化建設還主要集中與業務一線,內控部門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內部電子監督、預警系統,對操作風險的管理或者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手工操作上,或者管理人員難以使現代畫的手段與具體的業務管理有效“對接”運用。我國的電子系統功能僅局限于服務經營,沒有實現服務經營與服務管理并重,系統不能為銀行的戰略決策、管理活動特別是風險管理提供充分、完整的數據信息。

(4)管理技術低下。操作風險的管理技術包括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風險進行識別和定性評估,進而加強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來防范和管理操作風險。定量管理則是通過對銀行歷史資料的統計分析,將銀行面臨的操作風險量化,并通過損失頻率和損失嚴重程度兩個指標來衡量,進而為其分配經濟資本。一般來說,定性分析不受銀行數據庫的制約,簡便易行,但是不能通過直觀的數字衡量,也就不能為操作風險分配資本提供支持,而定量分析不能像定性分析那樣找到引起操作風險的原因及現有控制措施的缺陷。因

7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此,國外那些做得好的商業銀行往往把兩者結合起來使用。從當前來看,我國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仍處于定性管理的初級階段,即注重定性分析,但主觀性較強,常常運用經驗分析的方法,與國際先進銀行大量運用數量統計模型、金融工程等先進方法相比更顯落后。再加上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和信息技術運用上的嚴重滯后,不僅使風險管理所需的大量業務信息缺失,而且無法建立相應的風險模型,無法準確把握風險敞口,直接影響了風險管理的科學性。 2.3.3外部環境不完善

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一系列外部環境因素的支持,如保險市場、中介機構和信用環境等。具體來說,發達的保險市場可以為商業銀行提供種類齊全的操作風險保險產品,使其在風險方面可以得到緩解;獨立、專業的外部審計機構可以為其提供科學高效的審計服務,幫助其提高內部控制水平;而良好的信用環境有利于商業銀行合理配置風險管理資源,為操作風險量化技術服務。然而,國內的情況不容樂觀。首先,我國的保險市場特別是操作風險保險市場不發達,保險公司推出的針對操作風險的保險產品十分貧乏,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商業銀行對操作風險的緩釋和轉移。其次,我國的外部審計機構還沒有形成強大的力量,其獨立性、專業性和權威性都有待提高,這就制約了商業銀行對風險信息的收集及對內部審計缺陷的彌補。再次,社會信用環境不樂觀,信用缺失問題嚴重,騙貸、欺詐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開展。

3內部控制視角下完善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對策

有效的內控體系是銀行防范各類風險、尤其是操作風險的一道重要屏障。而要建立這套體系,則必須把著眼點既放在銀行管理的根部又放在頂部。根部則需從基層做起。通過對銀行現有運行基礎的系統梳理分析,識別出風險和薄弱環節,跟進有效控制措施,把基礎打牢。

3.1加強內控意識,形成良好的操作風險文化

制度作為銀行經營活動的基本規范,也是銀行據以開展內部控制的基本依據。但是,商業銀行目前的各項規章制度是呈“條線”狀,即針對某項業務活動而制定的。相互之間缺乏關聯性。通過公文的形式下發,有封閉性特征。當經營環境或法律法規變化時只能通過文件的不斷疊加來補充或修正。

3.2建立內部制度,加大內控執行力度

國有商業銀行再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時,應該建立以董事會為中心的決策系統、以董事會為中心的監督系統以及以經營班子為中心的經營系統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以及分工合理、職責明確、報告關系清晰的組織結構,為內控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

8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3.3提高內部稽核水平強化操作風險管理能力

樹立正確的操作風險管理觀念,強化內控意識,對銀行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形成全面的風險管理,特別是加強對內部高層管理人員的管理,同時設立專門的操作風險管理部門和基層機構操作管理職位,加強內部審計部門的權性。

3.4積累數據,為開發操作風險管理模型奠定基礎

內控體系的一個基礎性要求,就是要求商業銀行建立并保持書面程序,記錄內部控制相關活動中所涉及的主要內容,以提供內控體系有效運行的證據。操作風險的無處不在和爆發前隱蔽性,靠人工檢查和手工操作有較大局限性,因此急需開發模型,建立監督與計量系統,一有效跟進與控制操作風險??紤]到目前國際上尚無成熟操作風險管理模型,目前操作風險量化存在一定困難等因素,我國商業銀行現在就應控制程序,并隨經驗的增加和情形的發展而不斷完善。

3.5建立全方位的操作風險監督體系

逐步建立起絕對垂直和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體制,審計工作的戰略重心要向全面風險管理和綜合經營管理轉移,審計目標從偏重財務收支的真、合法、效益“三性”審計轉向經營,審計方法要以風險導向審計,從過去對會計資料的詳細檢查轉向為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為基礎的抽樣審計方法,并且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引國外先進的審計理念和審計技術,普及審計創新意識,提高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的適應性。此外,建立銀行內部審計、財務審計、風險管理、紀檢、監察等互為補充的銀行內部操作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同時,要充分發揮信息總披露作用,與外部審計、銀行監管一起,形成對銀行操作風險外部監管的有效補充。

總結

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管理的永恒話題,操作風險管理相對于成熟的信用、市場風險管理來說,起步較晚,它是在不斷發生的金融案件中進入人們研究的視野,有著很大的研究深入空間,如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風險的緩釋、計量等問題。本文基于內部控制的角度,探討了操作風險的基本理論,分析了內部管理與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關系及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現象和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內部控制條件下完善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對策。這方面的實證應用研究還不完善,我國商業銀行對商業銀行風險的防范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通過優化環境、強化監督、深化制度改革,加速化解歷史風險和有效防范新增風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會被控制在比較低的水平。

9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

參考文獻

[1] 卡羅爾亞歷山大.商業銀行操作風險[M].陳林龍.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 [2] 約翰.赫爾.風險管理與金融機構.葉偉春,溫正大,孫凱譯著.英文版雙語教學.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3] 趙姝,顧金宏.從內控視角分析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J].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2007(1) [4] 徐仲坤.對內控視角下的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思考[J].時代經貿.2007(9) [5] 陳忠陽.金融機構現代風險管理基本框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6] 張吉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識別與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7] 盧文瑩.金融風險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8] 薛敏.新巴塞爾協議對建立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量化管理模型的啟示[J].西南金融,2007(6):20-21 [9] 周兆生.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4(7) [10] 巴曙松.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研究.第1版.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第五篇: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研究——以郵政儲蓄銀行為例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內部控制案例分析

【摘要】近年來,隨著金融自由化的推進,金融監管有所放松,我國商業銀行間的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商業銀行風險急劇增加在,此基礎上金融犯罪的不良事件屢屢發生,嚴重影響了銀行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人們對銀行的信任度。內部控制在商業銀行運營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對商業銀行防范和發現各類風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商業銀行要盡快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加強風險防范,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雖然進入銀行界較其他幾大國有銀行較晚,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外界高度的評價和肯定。但是,其在內部控制上仍存在較多問題,具體表現有內部控制環境建設薄弱、內控信息和溝通存在障礙、內控執行不到位、風險防控流于形式、監督執行不到位等。這些問題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轉型及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因此,如何加強風險管理、加強內部控制成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風險管理,內部控制

一、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簡介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是中國第五大銀行, 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商業銀行。

2012年2月27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同意,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于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體變更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開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由單一股東向股權多元化邁進,引入十家境內外戰略投資者,進一步提升了綜合實力。2016年8月27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80億美元香港IPO獲批。2016年9月28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圓滿完成”“股改—引戰—上市”“三步走改革路線圖,正式登陸國際資本市場。

目前,郵儲銀行擁有營業網點近4萬個,服務個人客戶達5.22億戶,在 “2016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按總資產位居第22位,按一級資本位居第39位。

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案例背景

近年來,郵儲行風波不斷。2012年初,郵儲銀行股份公司正式掛牌,注冊資本450億元。“剛掛牌幾個月,財政部的派出董事還未到位,郵儲銀行就出事了。”其行長陶禮明于2012年12月底被正式批捕,涉嫌挪用公款、受賄、貪污等罪名。者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郵政儲蓄銀行的內控是有問題的。除此之外,郵政儲蓄銀行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儲戶存款被盜,欺騙客戶將保險業務說成是儲蓄業務,違規貸款等事件也暴露了許多問題。

客戶到郵儲行存款時,銀行銷售人員借機讓客戶在保單上簽字,客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保險產品,直到取錢時才發現存款變成了保單,不但拿不到利息,還要因為提前退保被扣除手續費,致使本金虧損。此類事件在許多銀行都層

出不窮的上演過,很多客戶都遭受了損失。

在發生的許多銀行卡被盜刷事件的處理過程中,郵政儲蓄銀行也顯得不夠積極。有時根本不作出回應,等媒體報道力度加大時才開始著手處理,處理的結果也往往令客戶感覺差強人意。有時竟然回復不知道如何解決,建議客戶走司法程序。這都反映了郵政儲蓄銀行工作人員在態度和能力上的欠缺。

三、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環境建設不完善 1. 內控文化氛圍缺失

郵儲銀行內部控制起步較晚,內控觀念和內控意識相對滯后。并且郵政儲蓄銀行的定位是服務基層,即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網點多分布在基層郵局。雖然郵儲行的網點高達4萬個,但農村的網點占了絕大部分,網點規模小,設備陳舊,而且農村的從業人員專業素質普遍偏低,對風險的認識很難準確定位。

2.人力資源管理不合理

對于郵政儲蓄銀行的員工而言,尤其是基層員工,因為直接面向客戶,除要求對所在崗位技能及知識掌握過硬外,還必須熟悉其他業務知識。針對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活動與管理者的要求卻不相匹配,培訓活動少,培訓工作跟不上業務發展的步伐,員工專業知識相對匱乏,業務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

在招聘新員工環節中,多招聘銀行家屬子女或親戚,忽略了其學歷、專業是否與銀行所需崗位對口。在銀行內部,“關系戶”可以輕松獲得鍛煉機會,晉升空間相對較廣,而對于毫無背景的優秀員工來說,鍛煉機會、晉升之路卻異常艱辛。

3. 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未能跟上業務發展

郵政儲蓄銀行自從設立以來,由原先只有郵政儲蓄這一單一業務,逐漸發展了保險、理財、信貸、外匯、票據等業務,然而,郵政儲蓄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卻并未跟著業務發展而與時俱進。比如:舊規定和新業務之間往往存在著一定的沖突,或存在業務漏洞讓基層員工無所適從;在制定新的控制制度時,未考慮各部門之間的交互關系,對各部門具體情況未進行實際了解,針對性不強,導致新的制度無法有效實施。

4. 基層組織結構設置不合理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管理結構復雜。在縱向結構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跟其他商業銀行組織結構一樣,但是郵儲銀行在橫向上實行屬地原則,郵儲銀行要想開展業務需要得到在當地郵政局的授權,服從地方郵政局的管理。

其次,網點類型多樣。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全國的4萬多個營業網點,類型不一樣,共分三種:第一種,銀行自營網點;第二種,共管類營業網點;第三種,

1

郵政局代理網點,管理、收入歸郵政局。對于第三種,銀行只負責業務指導與審計,不承擔代理網點發生的案件風險。。

以上兩點導致了郵政企業與銀行關系錯綜復雜,有重復有真空,容易造成業務惡性競爭、監管漏洞,帶來風險隱患,影響銀行的穩步健康發展。

(二)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到位 1. 越權操作時有發生

日常業務中,違反授權規定的情況時有發生,最常見的就是信貸業務的上報系統越權行為。根據相關制度,信貸員上報業務至審查審批崗必須先經過其所在支行分管領導工號進行審批后,方可進入審查環節。然而,由于支行分管領導經常外出營銷業務或者參加各項會議,有些網點的信貸員就會自行登陸分管領導工號進行批復,這樣中間的審核環節往往就變得形同虛設,而這種行為由于系統的局限性也很難被發現。

2. 遵守內控制度的自覺性不強

內控制度是由人制定,更要靠人去執行。 由于郵儲銀行員工合規意識不強,未自覺執行各項制度,常常以習慣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制度。 不按規定的流程操作,甚至減少業務操作過程中必要環節,如未嚴格執行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保險柜鑰匙和秘鑰未分開掌管,或者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員工從事著稽核或者庫管的工作等;需驗證存折真偽的,但未驗證;需客戶本人辦理的業務,卻由代理人辦理等,為風險和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

(三)內控信息與溝通存在阻礙 1. 信息溝通機制冗雜,時效性差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實行“總-分”經營模式,在總行的統一指導下,各省設置一級分行、二級分行、一級支行管理機制,直至營業網點,信息需從上至下層層傳遞或從下至上層層反饋,溝通機制冗雜。雖然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下機構可以通過專門的綜合辦公信息處理平臺來分享信息,但是不是所有的員工都有權限可以登陸這個平臺,大部分還得通過部門領導或支行長來獲得總行或者上級機構的相關信息。管理人員的決策不能及時傳達給工作人員,銀行基礎工作人員不能將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管理層,信息傳遞時效性差。

2. 信息交流與反饋效果不佳

因銀行與郵政分而治之,且銀行大部分網點為郵政企業的代理網點,所以在銀行與郵政企業之間,信息傳遞卻存在不及時或遺漏的情況,信息執行效果弱化。而且,在銀行各個部門之間也存在著信息溝通不順、相互推諉的情況,比如關于一些新的業務規定或者新系統的業務流程,總行通常是下到各省分行的業務部門,各省分行業務部門再將規定往下轉發,而隸屬于省行、負責業務事后監督的稽核部門通常接收不到此類相關信息,造成了業務規定不一致、稽核混亂的情況,給

2

網點執行相關業務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四)內部監督審計獨立性不強 ,與業務發展不適應

1. 內部審計人員新業務制度更新掌握較少,導致其專業水平較差。同時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有些只掌握財務會計知識、對審計知識和法律知識只是有些了解,更缺少非現場審計分析的人員。審計工作還是只停留在對銀行日常行為的常規檢查,非現場審計手段單一,很難及時提示風險點及關鍵點。

2. 內部監督審計由同級單位行長領導,內審人員發現問題一般向同級行長報告并對其負責,是否向上級報告再由同級行長決定,嚴重影響了內審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并且內審人員的工資薪酬也由同級行長決定,這就影響了審計工作的公正性和效果,不利于其發揮監督職能。

四、完善郵政儲蓄銀行內部控制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內部控制的環境建設 1. 建立強有力的內控文化

郵儲銀行要不斷更新內控理念,培育和諧的內控文化。一是建立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持續開展內控文化和內控理念的宣貫,提高各層級人員的內控意識和合規意識,增強對合規風險的了解,充分認識各類違規行為的嚴重性。二是在日常管理中管理層要加強內控理念的更新和宣傳,在銀行內部倡導強有力的內控文化,并從自身做起,發揮表率作用,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夠自覺做到風險控制。

2. 加大員工的業務技能培訓力度,優化員工晉升渠道

針對員工對業務不了解、不熟練、不專業的情況,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要加大員工的業務技能培訓力度,及時培訓,按時培訓,有針對性的對特定人群、特定業務進行培訓,以免浪費人力、物力和時間。優化員工的晉升渠道,完善員工晉升機制,對于銀行內部的優秀員工,給予積極鼓勵及公平的鍛煉、晉升機會,留住銀行優秀員工,為銀行長遠發展打造出一支優秀的精兵強將。

3. 繼續完善郵政儲蓄銀行內部控制制度

隨著經濟的發展,銀行的經營環境在不斷變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也要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及時更新已有的舊的內部控制制度,或制定新制度,以便其能夠滿足業務發展需要,防止制度和業務發展步伐不統一,無法有效防范各類風險。首先是要通過對銀行業務流程中風險的系統排查,找出各環節的風險點,制定出科學化、標準化、系統化的規章制度,設計出具有預見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業務操作流程。除此之外還要重視內控制度的更新,及時制訂或修訂,不斷適應業務發展的要求,隨時把最新的、最切合實際的內控制度傳達到各級人員,便于員工學習、查閱和利用,提高制度可執行性。

4.加強對代理網點的監督管理

基于郵政儲蓄銀行特殊的組織模式,郵政代理網點要在銀行統一的風險管理和合規管理框架下發展,這需要各級郵政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盡職盡責做好代理

3

金融的管理工作。各級郵政企業要認真執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落實三級權限管理、加強重點崗位及關鍵環節檢查、強化專職檢查隊伍建設、加大業務知識培訓力度、創新檢查方法、增強技防手段,配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做好存在問題的整改工作。代理網點的風險控制一定要符合銀行制度的要求。各級分行在強化銀行網點風險防控的同時,要把代理網點的風險防控納入自己的職責范圍,以更專業的視角幫助代理網點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二)開展高效的內部控制活動 1. 完善授權審批程序

首先,實行商業銀行總行統一授權,并堅持“授權有限”的原則,嚴格和完善法人授權制度以及轉授權制度,明確被授權者在履行權力時的責任和權限;其次,明確授權范圍和責任,根據各分支機構和業務職能部門經營管理水平、風險控制能力區別授權,同時根據業務金額大小、經濟活動的重要程度確定不同的授權批準層級;再次,商業銀行應根據各分支機構和業務職能部門經營管理狀況、風險變化情況以及授權制度執行和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授權; 還有,應嚴格制定各類業務的審批程序,對越權行為予以嚴厲處罰,對越權造成的損失應追究相應的責任。

2.建立健全案件責任追究制度

對于不遵守內部控制制度,不自覺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員工,要堅持從嚴處理,違規必究,不但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而且要追究有關領導的連帶責任。建立永久責任制度,無論問題何時暴露,原當事人走到哪里,都要按照規定嚴肅追究原當事人的責任。

(三)豐富信息溝通渠道,完善網絡信息系統

在銀行內部,完善信息的橫向、縱向傳遞機制,保證傳遞渠道暢通,使得信息能夠及時、準確的傳遞。治理層、管理層能實時了解銀行的發展動態、經營狀況和風險管控情況,各條線員工能夠及時了解并掌握與其工作崗位相關的制度要求及信息。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內部控制信息反饋機制,并保證反饋渠道的暢通,使得銀行內部所有員工都能夠及時將發現的問題,通過反饋渠道、按照相應的反饋程序,報告給相應的部門,以使銀行的董事會、監事會以及高級管理層能夠根據獲取到的本行相關的信息,及時作出準確、科學的判斷,進而作出相應決策。

有鑒于郵政儲蓄銀行其組織結構的其特殊性,為了有效降低信息溝通不暢產生的風險,各省、市分行要加強與同級郵政企業的互動,定期召開聯合會議,傳達總行相關文件精神或新的業務制度要求,或者對業務指導過程中發現的郵政網點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及時的與同級郵政企業溝通,督促其整改、落實。

(四)加強內部控制監督力度,提高內審有效性

4

1.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地位,增強其監督和控制的作用

重視內部審計的作用,設立獨立的內審機構,由上一級垂直領導、管理和考核,工作內容由上一級領導安排,并對上一級領導負責,增強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監督的權威性,提高內審有效性。

2. 加快內審隊伍建設,提高內審人員素質和業務能力 加快培養既擁有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又精通銀行專業知識的綜合型內審人才。內審人員可從有經驗的財務會計或業務部門的人員中挑選,通過持續培訓和學習,進一步提高其對業務風險點的研究和分析能力,以適應銀行的風險控制要求。只有審計人員的能力提升了,才能真正發揮內部審計人員在內部控制中的監控作用。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題下一篇:初中閱讀教學調查報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