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村鎮銀行發展前景

2022-07-06

第一篇:村鎮銀行發展前景

村鎮銀行發展對策探討

當前村鎮銀行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當前村鎮銀行發展中的制約因素

(一)控股模式單一,導致各方利益主體動力不足?!洞彐傘y行管理暫行規定》要求村鎮銀行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而在河南被調研的22家村鎮銀行中,超過一半的發起行擁有51%及以上的絕對控股權,部分銀行持股比例達到80%。民營資本股東的話語權太小,對村鎮銀行采取觀望態度的居多,客觀上阻礙了民間資本和證券、保險等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起成立村鎮銀行的積極性。國有商業銀行出于經營效益,不愿發起設立村鎮銀行;農信社也在農村沒必要再成立村鎮銀行,現有村鎮銀行大部分是地方商業銀行設立。這種制度設計在一定意義上對繁榮發展村鎮銀行、促進支農機構“廣覆蓋”不利。

(二)村鎮銀行有偏離目標的現實外在條件。但“村鎮”一詞刻畫了其應“在農村地區設立,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F實中,大多成立的村鎮銀行都將其支行設在行政中心所在地,多是縣城。村鎮銀行最終呈現“冠名村鎮,身處縣城”的格局。這并未完全符合在農村這個金融服務空白地區布局的經營思路。另外,長期身處縣城或發達地區城鎮,村鎮銀行成立之初,肯定會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和法規,以服務“三農”為己任開展金融服務工作,但時間一長不可避免會“移情別戀”:偏離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的辦行宗旨,尋求新的市場定位。不排除會青睞于大、中型企業上,在某種程度上偏離設立村鎮銀行的政策初衷。

(三)先天不足,制約村鎮銀行發展。目前從現實看,一是結算系統孤立。部分村鎮銀行至今沒有單獨的行名行號,無法加入人民銀行的大小額實時支付系統,只能進行資金的手工清算,匯劃到賬速度較慢,不能滿足客戶快速、便捷的服務要求,而且容易出現差錯事故。二是網點少,便民服務上不去。由于村鎮銀行目前多是在縣城的一個孤零零的網點,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須要到網點來,任何一筆從外地匯入的款項都是跨行跨區,匯費昂貴,村鎮銀行在匯兌業務上競爭不過農行、郵儲銀行、農信社。此外,村鎮銀行的通存通兌沒有開通、銀行卡業務缺失,匯路不暢也是一個大問題。三是力量小制約發展。從目前看,絕大多數村鎮銀行人員偏少,多為10來個人,加之都是新來人員、成分素質不一,對本銀行的發展理念認識不一,這些都勢必加劇“萬事開頭難”。

(四)客觀要求創新經營與觀念陳舊化的矛盾。村鎮銀行要想在農村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真正闖出一片新天地,必須創新方式、適應農村實際,如創新貸款風險管理制度,創新貸款審批流程,創新具有農村特色、真正符合農村實際的金融產品等。但由于目前村鎮銀行的從業人員大都是其他金融機構的人員或社會上的招聘人員,老觀念多,很容易把自己的業務模式照搬過來,但農村市場具有自身的特點,照抄照搬很難開辟新天地、實現大發展。如何避免村鎮銀行走四大商業銀行的老路,如何使控股股東向村鎮銀行輸出經驗并使之適應縣域市場的特點是一大難題。

(五)宣傳不夠,公信力低。一方面由于村鎮銀行成立的時間短,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與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相比,農村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程度較低,擔心存款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村鎮銀行經營網點少,大多數只在縣城有一個點,極少數能開設一兩個支行的,服務不夠方便,就很難爭得農民市場。特別是河南省不少農村地區是典型的“打工經濟”,外出務工收入是當地經濟支柱,村鎮銀行失掉這筆業務,就失去了大部分存款來源。而且員工數量、網點覆蓋方面的“軟肋”也導致其自身運營成本較高、盈利空間較小、競爭力不足。

推進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對村鎮銀行發展的政策扶持和支持力度。建議一是適當地放松利率管制,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實際發展狀況和資金供求狀況在一定范圍內自主地確立貸款利率;二是在3至5年實行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支持其發展初期不斷壯大;三是由當地財政出資建立獎勵基金,對發放涉農小額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村鎮銀行給予獎勵,鼓勵村鎮銀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四是央行要像支持農村信用社一樣,支持村鎮銀行,給予其同等支農再貸款的優惠政策,監管部門應出臺促進村鎮銀行與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競爭和發展的有關政策,幫助村鎮銀行增強競爭力和發展活力。五是要盡快建立村鎮銀行與其他商業銀行相嫁接的支付清算和通存通兌體系,適應科技網絡時代便捷高效的資金周轉需要。

(二)探索村鎮銀行子銀行管理模式,引導大中型商業銀行牽頭批量發起村鎮銀行。適應新的農村發展要求,就要大量設置村鎮銀行等新型機構,以實現“增機構,廣覆蓋”的要求。要進一步鼓勵民間資本和企業等多種經濟主體到村鎮銀行參股,適當改進股權設置規定,調動多方主體投資積極性。要探索村鎮銀行子銀行模式,讓國有大銀行或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專業化、規?;匕l起設立村鎮銀行,避免母銀行直接單個投資設立村鎮銀行的繁瑣程序。從實際經營角度,鼓勵大銀行到縣域設立村鎮銀行,以便利用其遍布全國的網絡,成熟的風險管理制度與文化,推進村鎮銀行規范發展。同時,要加快村鎮銀行“下鄉”步伐,多設基層網點,真正俯下身去,深入農村,服務農民。

(三)加強監管,真正讓村鎮銀行走好走穩。加強村鎮銀行股東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審查,要加強培訓,提高他們的管理和運營水平。要加強村鎮銀行人員企業文化理念培訓,增進認同感和歸屬感,將個人主人翁意識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銀行監管部門加強對村鎮銀行的檢查考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突出村鎮銀行支農指標的考核,保證村鎮銀行對農民適當的貸款比例。要積極引導村鎮銀行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完善的內控和風險管理制度,不斷提高村鎮銀行應對風險的抵御能力。

(四)加大務實性宣傳,讓百姓主動為村鎮銀行宣傳。創建初期,村鎮銀行應不斷地利用各種廣告和公關媒體,深入農村基層,宣傳村鎮銀行性質、服務宗旨和自身特點。還要堅持深入農村經常拜訪客戶,不斷提高影響力和美譽度。另外,還要以實績、以成效宣傳,真正扶持一些有能力、有前途、符合市場的農村家庭企業,讓他們先富起來、帶動一片,以優質服務帶來的優質客戶獻身說法宣傳村鎮銀行,讓“先吃到螃蟹”的人成為村鎮銀行的義務宣傳員。時間長了,就會不斷增強村鎮銀行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增進自身的發展和服務能力。

(五)完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奠定村鎮銀行發展的信用基礎。大力推動當地信用戶、信用村與信用鎮的評價制度。對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態進行調查評級,建立信用登記咨詢系統。督促村鎮銀行盡快建立電子化的信用記錄和辦理銀行代碼,將客戶資料及時錄入人民銀行征信庫系統,實現與其他金融機構的信息共享。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參加農業保險,引導農民成立互相提供擔保的擔?;?,鼓勵農民自由結對,相互提供擔保。要充分利用政策傾斜,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參與建立一批專業性的農村信用擔保機構業提供擔保服務;還要積極探索實行大型農機具、農業機械等動產的抵押、質押等多種擔保形式,從各個方面降低村鎮銀行發展面臨的外部市場風險。我們相信,只要村鎮銀行真正俯下身去,“躬耕于"三農"之中”,支農發展天地才會越走越寬。

第二篇:廣西村鎮銀行發展問題研究

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它是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遵循盈利性、安全性、流動性的原則進行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具有商業銀行的職能和特征。

為解決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推動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先后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進入農村地區。2006年12月20日,中國銀監會出臺了《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并以四川、青海、甘肅、內蒙古、吉林、湖北六省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2007年1月22日,中國銀監會進一步出臺了《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規范了試點地區村鎮銀行的設立、公司治理及經營管理等問題。2007年10月12日,中國銀監會把農村新型金融機構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31個省市區。為了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設,2010年5月18日,財政部頒發了《中央財政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規定:當年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年末存貸比高于50%且達到銀監會監管指標要求的村鎮銀行,按其當年貸款平均余額的2%給予補貼。2010年9月25日,財政部又頒發了《財政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資金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財政部門對縣域金融機構當年涉農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超過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給

予獎勵。對年末不良貸款率高于3%且同比上升的縣域金融機構,不予獎勵。2011年7月25日,中國銀監會發布了《中國銀監會關于調整村鎮銀行組建核準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完善村鎮銀行組建的相關規定。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各地都開始積極設立村鎮銀行,截止2011年第一節度末,全國開業的村鎮銀行已達400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地區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

目前,國內已有學者分別對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1],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2]和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3]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李曉健根據廣西農業特征、從拓展東盟市場的視角,提出要加快村鎮銀行的發展,從而支持廣西特色農業的發展,增強廣西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4]同時,他還對廣西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給出了促進廣西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建議。[5]

一、 廣西村鎮銀行發展概況

隨著全國農村新型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廣西也積極地進行村鎮銀行的組建,滿足農村地區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求。2008年6月30日,廣西首家村鎮銀行——平果國民村鎮銀行的開業拉開了廣西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序幕。平果國民村鎮銀行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是由寧波鄞州農村合作銀行發起組建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它的成立為廣西農村金融市場帶來了挑戰、競爭和活力,并對廣西農村金融改革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具有重大的意義。同年,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由桂林銀行作為發起人成立的興安民興村鎮銀行于11月26日開業。

截止2011年第二季度末,廣西已有13家村鎮銀行,分別為:平果國民村鎮銀行、興安民興村鎮銀行、田東北部灣村鎮銀行、柳江興柳村鎮銀行、東興國民村鎮銀行、臨桂國民村鎮銀行、欽州靈山泰業村鎮銀行、田陽興陽村鎮銀行、桂林國民村鎮銀行、橫縣桂商村鎮銀行、南寧江南國民村鎮銀行、容縣桂銀村鎮銀行、賓陽北部灣村鎮銀行。其中,寧波鄞州農村合作銀行發起成立的有5家,桂林銀行發起成立的有3家,廣西北部灣銀行發起成立的有2家,柳州銀行發起成立的有1家,廣西興安農村合作銀行發起成立的有1家,東莞銀行發起成立的有1家,如圖1。

圖 1 截止2011年第二季度末,各銀行在廣西發起成立村鎮銀行的數量(略)

至今,廣西村鎮銀行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拓寬了農村地區的融資渠道,為三農、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務。比如,平果國民村鎮銀行始終堅持村鎮銀行“小額、分散、流動”的原則,根據該縣的經濟特點來開發貸款產品,先后開發了農戶聯戶擔保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業企業擔保貸款、林權證質押貸款、個體工商戶抵押貸款、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可循環流動資金貸款等產品,并根據產品特點采用不同的擔保方式,有效解決平果縣域的“三農”、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資金需求,增加了企業和農戶的經濟收入。2011年,平果國民村鎮銀行獲得全國首屆“十佳村鎮銀行”稱號。截止2010年12月末,平果國民村鎮銀行各項存款余額20611萬元,貸款余額22935萬元,實現凈利潤856萬元。戶均貸款余額為34.82萬元,其中貸款余額在50萬元以下的有462戶,占全部貸款余額的

73%;個體工商戶貸款、農戶貸款、小企業貸款占總額比例分別為44.23%、16.08%、14.26%,如圖2。[6]廣西興安民興村鎮銀行截止2010年12月31日各項存款余額6.41億元,較年初增加3.31億元,增幅106.96%;各項貸款累計發放742筆,貸款余額4.2億元,較年初增加2.19億元,增幅108.95%;其中涉農貸款余額2.98億元,占貸款總額70.84%,貸款市場占比躍居全縣第四位。[7]據《201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金融穩定報告》中公布的數據,截至 2010 年末,廣西村鎮銀行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7.86 億和 13.37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86.18% 、和 135.47% ,存貸比為 74.86% ,同比下降16.17 %。

圖 2 2010年末,平果國民村鎮銀行貸款余額構成情況

二、 廣西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 社會信譽低,吸存能力差

村鎮銀行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公眾對其了解還不夠,部分人認為村鎮銀行是“私人銀行”,缺乏信譽,不愿到村鎮銀行存款,而更愿把錢存到國有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這導致村鎮銀行在吸收存款的業務上處于劣勢,競爭力不如其他農村金融機構。

廣西村鎮銀行的社會信譽低究其因,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廣西村鎮銀行2008年才成立,成立時間較短,還未形成足夠的影響力,實力有待進一步的提高;二是,宣傳力度不夠,公眾對村鎮銀行的定位、意義及其金融產品缺乏足夠的認識;三是,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比較低,各出資人均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這與以國家信用為后

盾的商業銀行相比缺乏“安全感”。另外,村鎮銀行主要設立于農村地區,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農戶和中小企業的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造成了村鎮銀行籌資困難。目前,村鎮銀行還存在支付清算渠道不暢通,網點少等問題,這導致其便利性不足,對潛在存款客戶的吸引力下降。

(二) 經營成本高,盈利水平低

廣西村鎮銀行的客戶主要是農民,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較多,利潤率本身較低,而風險較高。農民居住比較偏、散,客戶貸款具有頻繁、額度小等特征,導致經營成本高,影響村鎮銀行的經濟效益。村鎮銀行機構的小型化、分散化,在應對儲戶提現和其他日常運營問題上,所需的高流動性資產與總資產的比例相對較高,形成活期存款、各種匯兌頭寸較少,資金成本相對較高。與國有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相比,廣西村鎮銀行經營規模偏小,缺乏規模效應,盈利水平比較低。

(三) 面臨情況復雜,經營風險較大

廣西村鎮銀行所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信用風險、農業自身的風險政策風險和政策風險農業自身的風險。信用風險是由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村鎮銀行的主要客戶是農戶、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這些對象的信用記錄不完善,大多未納入征信系統,因此無法運用傳統的評估方法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評估,這使村鎮銀行面臨的信用風險高于一般商業銀行。政策風險主要是由于村鎮銀行的成長時間比較短,相關的政策具有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比如,人民銀行對村鎮銀行的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是否放寬這一問題并未給出明確的規定。2010年5

月,財政部在《關于農村金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中規定“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90%計入收入總額”,然而其有效期為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不具有可持續性。在組建村鎮銀行的掛鉤政策方面,中國銀監會在2011年7月25日下發的《關于調整村鎮銀行組建核準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定“在地點上,由全國范圍內的點與點掛鉤,調整為省份與省份掛鉤”,也是政策不確定性的表現。農業對自然環境依賴程度比較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低,具有較大的風險。另外,廣西在農業生產方面還缺乏科學的規劃,未能按市場的需求進行規?;a,農業發展存在盲目性趨同性,而且農業生產具有很強的季節性。這些特定因素都將會對農民按時還款的能力產生影響,給村鎮銀行的發展帶來風險。

(四) 貸款投向難以保證,偏離目標定位

在《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的第三十九條中指出:“村鎮銀行在繳足存款準備金后,其可用資金應全部用于當地農村經濟建設。村鎮銀行發放貸款應首先充分滿足縣域內農戶、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已滿足當地農村資金需求的,其富余資金可投放當地其他產業、購買涉農債券或向其他金融機構融資。”這并未對村鎮銀行的資金投向給出強制性的規定,很難保證村鎮銀行的資金流向。村鎮銀行的目標定位是為“三農”服務,緩解農村地區金融供給不足等問題,但同時它也是以盈利為其經營目標,由于農業具有收益低、風險大的特點,因而這兩個目標是存在一定矛盾的。作為村鎮銀行的股東,他們的目標就是賺錢,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村鎮銀行他們將會把貸款

投向悄悄轉向城市地區,從而背離了村鎮銀行設立時的目標定位,支農效應被削弱。因此,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制度以使村鎮銀行有足夠的內在動力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保障實現其目標定位。

(五) 業務種類單一,缺乏吸引力

根據銀監會的規定,村鎮銀行擁有許多與普通商業銀行基本相似的功能。 但在實際中,與一般商業銀行相比,村鎮銀行的業務種類還比較單一,其業務處理系統還是基于簡單的內部網絡。目前,廣西的村鎮銀行還沒有接入中國人民銀行的清算系統,現代銀行的結算方式還沒有形成,信用卡及電子銀行等業務都很難開展。另外,村鎮銀行的網點也比較缺乏,無法給客戶帶來便捷的服務,這些都使村鎮銀行的吸引力減弱,無法跟普通商業銀行競爭。

(六) 管理水平不高、人員素質較差

廣西村鎮銀行從業人員管理水平與業務素質是制約村鎮銀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村鎮銀行在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方面與一般商業銀行有一定的差距,。以廣西柳江興柳村鎮銀行為例,今年8月12日其在網上發布的招聘信息中對學歷的要求為大學???含)以上學歷,而一般商業銀行大多要求要本科(含)以上學歷。然而,農村金融問題比較復雜,這對從業人員的管理水平與業務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使村鎮銀行無法根據其市場定位和農村金融需求的特點進行金融創新和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

三、 促進廣西村鎮銀行發展的建議

(一) 結合廣西特色農業,加強金融產品創新

自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當年廣西與東盟貿易雙邊額達到65.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9%,這將給廣西帶來巨大的商機。廣西擁有豐富的農產品,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優越條件,這也為村鎮銀行在廣西農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提供了基礎。因而,廣西村鎮銀行應努力結合東盟市場、結合特色農業進行金融產品創新,支持特色農業的發展,增強廣西農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形成金融、經濟之間相互促進式的發展。在日常經營管理中,村鎮銀行要“以市場為主導,以客戶為中心”,結合特色農業進行金融產品創新,以靈活的方式提供更能滿足客戶需求的金融服務。

(二) 提高吸存能力、擴展資金來源渠道

政府和村鎮銀行要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眾加大宣傳力度,介紹村鎮銀行的性質及其開展的相關業務,增進社會公眾對村鎮銀行的了解。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從而使客戶能放心的把錢存到村鎮銀行。存款保險制度是一種保護存款人的利益、維護銀行的信用、穩定金融秩序的制度。它指的是由各類存款機構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存款保險機構繳納保險費,建立保險準備金,一旦成員機構發生經營困難或倒閉時,即可受到存款保險機構的救助,從而起到保護存款人利益的作用。該制度對不同規模、性質、背景的存款機構的保護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務的優劣,將成為客戶選擇存款銀行的主要因素,這更加有利于促進存款銀行的良性競爭和健康發展。另外,為進一步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來源渠道,人民銀行可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支農再貸款,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在資產業務方面,村鎮銀行應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積極與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競

爭,爭奪市場份額。同時,村鎮銀行應當培養自身優勢,重視其他銀行所不擅長的小額貸款業務,填補市場空白。

(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村鎮銀行起步晚,實力有限,盈利水平低,因而政策支持在村鎮銀行發展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稅收政策方面,國家應給予村鎮銀行的營業稅率與農村信用社的優惠稅率相同,即3%,從而減少村鎮銀行經營成本。同時,政府還應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政策來提高村鎮銀行開展農村業務的積極性。一方面要對完成目標的銀行給予獎勵和補貼,另一方面對有違規行為的銀行進行處罰,建立一套完整的獎、罰激勵機制。中央銀行可放寬村鎮銀行的利率政策,使其定價更加靈活,幫助其拓展市場。針對農村金融高風險、低收益的特征,政府通過建立這種風險和收益相稱的激勵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勵村鎮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的開展。

(四) 健全風險監控機制

借鑒平果國民村鎮銀行的成功經驗,村鎮銀行可以用農戶聯戶擔保貸款、農業企業擔保貸款、林權證質押貸款、個體工商戶抵押貸款等多種方式控制農村信貸風險。在具體的實踐當中,應結合本地區的實踐情況,建立符合實際的擔保機制,進一步擴大農村抵押擔保品范圍。根據制度經濟學的觀點,明晰產權,建立公開透明的農村土地使用權、牧場及其他不動產的抵押登記、交易制度,擴大抵押品的范圍,從而使農村的金融需求更容易得到滿足,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另外,為了分散農村地區生產經營中的風險,可以引入保險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為農業提供保險服務,降低農業生產的風險。最后,要完善

農村地區信用記錄,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資金需求者的信用風險評估、監控奠定基礎。

(五) 切實加強金融監管

金融監管機構應按照2007年銀監會出臺的《關于加強村鎮銀行監管的意見》中提出的“寬進入、嚴監管”的標準,嚴格根據其中規定的監管內容對村鎮銀行進行監管。村鎮銀行的經營具有高風險性和較低抵御風險能力的特征,監管部門應要求村鎮銀行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對村鎮銀行發展中出現的偏離“三農”目標的問題加強監管,保證村鎮銀行將絕大部分的資金用于農村建設,保障轄區內的農戶、個體工商及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

(六) 加強員工培訓

金融業是知識密集型的服務性行業,員工職業素質和服務水平的高低對村鎮銀行的競爭力有重大的影響。因而,村鎮銀行應重視對員工的理論知識、業務技能、服務態度進行全方位的培訓。理論知識是從事金融行業所必備的基礎,對員工的工作質量及其自身發展有重大的作用,同時也是村鎮銀行培養中高層經營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內容。在為顧客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員工的業務技能和服務態度綜合反映了村鎮銀行的整體實力和形象,是員工培訓中的重要內容。(作者單位:武鳴縣財政局,廣西大學)

第三篇:村鎮銀行發展現狀[1]

“新政”試點運行良好2006年12月21日,銀監會制定發布了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的新政,允許各類資本在農村地區設立村鎮銀行等新的農村銀行業機構。2007年3月1日,全國首家掛牌開業的村鎮銀行——儀隴惠民村鎮銀行在四川儀隴落戶,這標志著一類嶄新的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我國農村地區正式誕生。隨即,吉林東豐誠信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地在中西部地區“扎根發芽”。2007年10月,經國務院同意,銀監會決定將試點省份從現在的6個省(區)擴大到全部31個省市區。“5·12汶川大地震”后,銀監會特批四川省都江堰、綿竹、什邡等9個災區縣新設的9家村鎮銀行也相繼開業。2008年12月26日,注冊資金達2.5億元的國內資本規模最大的村鎮銀行——中山小欖村鎮銀行在廣東省小欖鎮正式開業

據了解,外資銀行將根據內地農村市場的特點,開發和提供量身定制的農村金融服務,以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不同于傳統的抵押貸款,匯豐村鎮銀行的貸款更注重對現金流和還款能力的分析,以此解決中國農村的企業和農戶缺乏抵押品的瓶頸問題。如按照“公司+農戶”的價值鏈模式提供融資。這一模式是基于與當地農業龍頭企業的合作,為農戶和經銷商提供貸款,這些龍頭企業與農戶或經銷商通常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國家開發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等在中西部省份設立13家村鎮銀行。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先后設立了6家村鎮銀行,開啟了外資進入農村金融市場的先例。“這些中外資銀行沒有簡單照搬移植現有的管理模式、運行機制和激勵約束制度,而是利用自身公司治理結構完善、風險內控機制健全、管理技術領先和客戶網絡產品完善等優勢,引入多樣化、有特色的金融產品,創新服務品種和抵押擔保方式,努力將服務延伸到更廣大的縣城和村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衛新江教授如此說。諸多問題需要實踐中探索十七屆三中全會和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上都明確要求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因此,試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是為破解我國城鄉二元難題在農村金融領域實施的一次重大改革創新,進一步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金融的支持,意義尤為重大。但在試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也引起政策制定和監管部門的重視。服務“三農”能否真正落實為村鎮銀行的根本宗旨。作為獨立企業法人—村鎮銀行的發起人,“利潤最大化”是其追求最終目標,與“三農”經濟的風險高、效益低存在沖突和矛盾。村鎮銀行的風險控制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村鎮銀行服務對象是當地的農戶或者涉農類小企業,以信用貸款為主要的金融產品比較容易發生風險損失。村鎮銀行的資金來源相對匱乏。來自新疆新疆五家渠國民村鎮銀行信息顯示,農牧團場棉農生產費資金缺口達到3—4億元。村鎮銀行的發展與高素質的管理人員缺乏矛盾比較明顯,操作人員與后臺業務培訓、輔導平臺的缺乏影響和制約了自身的發展。村鎮銀行技術支持遠遠落后于其它農村金融機構。目前,在異地結算、大小額支付、信用卡、網上銀行、區域通存通兌、柜面通等功能的實現存在不少的困難。村鎮銀行監管難度較大。村鎮銀行主要設于農村地區,經營規模和業務復雜程度不同,監管難度大、費用高。國家將給予更多的扶持政策科學規劃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目標。目前,銀監會已初步編制完

成了《新型農村金融機構2009年-2011年發展規劃》,近期將上報國務院批準。初步思路是,在范圍上,擴大開放面,提高開放度,使試點范圍覆蓋我國大部分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在布局上,繼續鼓勵試點向金融網點覆蓋率低、金融服務不足的農村地區傾斜,同時支持在中小企業較為發達的東部地區和中西部經濟較為活躍的縣域適量布局;在進度上,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大規模增加試點機構數量,爭取再通過3年的努力,與現有農村金融機構一起,基本實現縣(市)及以下鄉鎮、行政村金融服務全覆蓋。各銀監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待規劃批準后立即部署實施,統籌安排好試點機構的類型、數量、布局和進度。調整完善新型機構準入試點政策。在堅持審慎原則基礎上,一是研究完善村鎮銀行管理體制。探索組織管理新模式,允許試驗主發起行參照銀行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模式,組成專司村鎮銀行管理事業部性質的專業化機構,以解決投資一定數量以上的新型機構出資人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等問題。二是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到中西部不發達地區發起設立新型機構的監管激勵政策。探索“東西掛鉤、城鄉掛鉤”的準入辦法。三是協調人民銀行、財稅、工商等部門制定有關政策?,F在,人民銀行已明確了貨幣、支付結算、會計和征信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財稅政策總體確定,工商登記注冊政策也基本達成共識。著力強化對新型機構風險監管工作。一是合理調配監管資源,加強基層監管力量,建立屬地監管局和并表監管局的聯動機制。二是指導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加快建立與其業務性質、規模及復雜程度相適應的風險管理框架和組織機構,建立規范主要業務的內部控制制度。三是落實主監管制度,建立監管日志和定期現場走訪制度,重點強化對大額貸款的風險監管,督促機構對大額貸款逐筆逐戶落實風險防范措施,確保主要風險指標在任何時點均達到監管要求。四是允許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的存貸比指標在開業5年內逐步控制在75%以內。

第四篇:我國村鎮銀行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探析

李德

2010-11-05

摘 要: 我國村鎮銀行的成立對支持“三農”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顧了村鎮銀行的發展歷程,結合國際經驗總結了我國村鎮銀行的特點,指出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未來發展展望。

關鍵詞: 村鎮銀行,農村金融,三農問題,金融服務,資金來源,信貸投放,政策支持

一、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狀況

(一)村鎮銀行的建立和發展

2005年以來,根據我國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不足,競爭不充分的狀況,人民銀行、銀監會等部門開始調整農村地區金融機構準入政策,部分省市的縣及縣以下地區試點設立了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等四類機構。

2006年12月21日,銀監會印發《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按照“低門檻、嚴監管”原則,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2007年1月,銀監會陸續發布《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村鎮銀行組建審批工作指弓J》等規章。2007年初,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設立,首先從四川、青海、甘肅、內蒙古、吉林、湖北等6省(自治區)開始試點。2007年3月掛牌開業的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是我國第一家村鎮銀行。2007年5月,銀監會發布《關于加強村鎮銀行監管的意見》,進一步加強了村鎮銀行的監管。2007年10月,銀監會決定擴大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試點范圍,將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范圍由先期6省(區)擴大到全國31個省(區、市)。截至2010年6月末共設立村鎮銀行214家。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成立后,建立了農村金融供給新渠道,增強了農村金融機構活力,提升了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二)村鎮銀行的特點

1、村鎮銀行是銀行類金融機構

村鎮銀行是三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中唯一具有股份制性質的銀行類金融機構,與其他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相比,注冊資本數額相對較大,服務功能比較齊全,信貸支持力度較大,風險分散能力較強,社會的認知度相對較高,商業特性比較明顯。

按照《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村鎮銀行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村鎮銀行可在縣、鄉兩級設立,在縣(市)級以下開展存款、貸款等銀行業務。二是村鎮銀行堅持“主銀行制度”以及股權適度分散原則,即發起人和最大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且其持股比例不低于20%,同時其他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高于10%。三是放寬注冊資本要求,在縣(市)設立村鎮銀行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00萬元,在鄉(鎮)設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100萬元。

我們可以將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的制度設計做一個比較,從中可以看出兩者有著一定差異(見表1)。首先,兩者目標類似,均立足于解決農戶和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其次,兩者實際上選擇不同的農村金融市場“開放道路”。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都大幅度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不過小額貸款公司不限制股東資格,而采取限制負債來源(不能吸收公眾存款)的方式來控制制度風險;與此相反.村鎮銀行不限制負債來源(可以吸收存款),而采取限制股東資格(銀行是絕對控股的最大股東)的形式來控制制度風險。

表1:小額信貸公司和村鎮銀行模式比較

2、村鎮銀行主要從事小額信貸等業務

小額信貸組織是從第三世界國家產生的,它在亞洲、拉丁美洲、非洲比較早地發展起來。在亞洲,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亞的小額信貸最發達,其次是菲律賓、印度、尼泊爾、柬埔寨等國。在拉丁美洲,小額信貸在玻利維亞、墨西哥、秘魯發展得最為成熟,其次是巴西、智利、薩爾瓦多等。非洲國家中包括南非、烏干達、坦桑尼亞等。但在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同樣存在小額信貸而且實現了可持續性發展。

從世界各國小額信貸組織不同經營模式的分析(見表2)可以看出,小額信貸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經營主體具有自生能力。小額信貸組織主要通過團體擔保連帶責任等模式,共擔風險和分散風險,以及實行靈活多樣的信貸方式和采用高科技手段對客戶信用評估等,以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二是它們都帶有非營利性組織的特點。許多小額信貸組織享受政府各項優惠政策,并且為中低收入階層服務,因此注重社會效益。

表2:國際小額信貸組織的構建和特點

我國的現實情況與孟加拉、印尼、印度這些國家有所不同,也與日本、德國、美國這些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異。這就要求中國小額信貸組織的發展,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必須走自己的道路。我國村鎮銀行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面向農村地區的小型和微型企業、中低收入和貧困居民開展儲蓄、貸款、結算、貼現、銀行卡、代理以及同業拆借等業務。

二、我國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村鎮銀行作為三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資本金較為充裕,資金來源廣泛,依托發起行的產品和技術優勢,在小額信貸投放方面作用較為突出,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村鎮銀行在自身建設和業務發展方面還存在諸多制約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作用的發揮。

(一)發展有待進一步加快

總體來看,2007年以來,村鎮銀行試點進展比較緩慢。如果與小額貸款公司做一個比較的話,差異就更加明顯。截至2010年4月末,全國各地在試點中已設立小額貸款公司1700多家,資金來源約1300多億元,其中所有者權益1100多億元,貸款余額超過1000億元。無論從已設立機構數量,還是業務發展規模上看,后者發展速度都快于前者。

(二)資金來源受到一定限制

大多數村鎮銀行作為新設機構,社會知名度較低,公眾認可程度不高,存款增長較為緩慢,在貸款增長速度較快的情況下,導致資金來源和需求很不

匹配,小額信貸投放規模受到很大局限。

(三)信貸投放力度不足

村鎮銀行作為股份制銀行機構,投資人和管理者往往注重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服務“三農”的觀念還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村鎮銀行人員少,對農村地區情況不熟悉,導致服務覆蓋面低,貸款難以真正發放到種養殖業的農民;授信、擔保網絡建設滯后,業務處理手段落后,限制了村鎮銀行扎根農村地區、支持“三農”的服務水平。

(四)盈利能力有限

由于村鎮銀行發展剛剛起步,業務品種單一,很難吸收到來源于企業、政府對公客戶的低成本存款;同時,同于其規模較小,為應對儲戶提現和其他日常運營資金需求,需留存超高流動性資產(如現金、存放同業),高流動性資產占比高,盈利能力往往低于其他商業銀行。

三、我國村鎮銀行未來發展前景展望

(一)加快發展步伐

按照銀監會的規劃,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總體解決金融機構空白鄉鎮的金融服務問題。根據銀監會2009年7月23日發布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2009年-2011年總體工作安排》,計劃在2009年至2011年三年間,再在全國設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共1294家,其中村鎮銀行設立1027家、貸款公司106家和農村資金互助社161家。銀監會2009年6月發布了《小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可以改制為村鎮銀行。

國務院2010年5月出臺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允許民間資本興辦中小金融機構,在加強有效監管、促進規范經營、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放寬對金融機構的投資限制。支持民間資本以入股方式參與商業銀行的增資擴股;參與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勵民間資本發起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近期我國在已出臺支持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財政部于2009年3月發出《關于實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的通知》,又于4月發布《中央財政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在全國范圍內.對達到監管要求并實現上年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的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3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其中村鎮銀行存貸比還需大于50%),自2009年至2011年,由中央財政按照上年末貸款余額的2%給予補貼,納入機構當年收入核算,以增強機構經營發展和風險撥備能力。財稅部門2010年5月出臺《關于農村金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決定在2009-2013年間,對包括村鎮銀行在內的農村金融機構實施優惠政策:其發放的5萬元以下農產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并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額。

二是中國人民銀行為支持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試點和發展,促進其在“支農支小”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人民銀行與銀監會于2008年5月聯合印發《關于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有關政策的通知》,明確了村鎮銀行和貸款公司在存款準備金、利率、結算、現金和征信管理等方面的政策。

2.村鎮銀行可比照當地農村信用社享受優惠的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目前,大部分農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0-11%,比大型商業銀行低6-7個百分點。

3.村鎮銀行可申請支農再貸款。人民銀行2009年將支農再貸款對象由農村信用社擴大到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以及村鎮銀行。

4.村鎮銀行的利率政策。村鎮銀行利率政策與全國性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以及農村商業銀行基本相同,而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則不得高于中央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基準利率的2.3倍。

(三)加快金融創新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鼓勵國家控股的大型銀行和各商業銀行通過多種方式開辦農村金融業務,以及投資設立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注意培育和發展符合農村需求特點的“低成本、廣覆蓋、可復制、易推廣”的農村金融產品。

1、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廣泛性

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積極引進推廣微貸技術,大力發展農村小額信貸,全面加快建立覆蓋各類農村經濟主體的多層次信貸體系。突出創新重點,著力滿足符合“三農”實際特點的金融服務需求。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通過零售、批發等多種方式著力擴大農村小額貸款投放,積極發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鼓勵開發多樣化小額信用貸款產品,努力滿足農民多樣化信貸需求。積極做好“萬村千鄉市場”、農村商品配送體系建設、農村社會化服務和農村信息化建設等配套金融服務工作,為農民擴大消費提供融資便利。

2、努力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服務創新

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結合地方實際,改進金融服務流程,完善貸款營銷模式,推動農村金融服務方式多樣化、多元化。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信貸員包村服務、金融輔導員制度、“貸款十技術”等方式,大力推動信貸服務方式創新。加快打造現代化的農村金融服務渠道,通過設立自助銀行、自動服務終端等服務設施和提供流動性服務來擴大服務輻射范圍。積極推廣電話銀行、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新型服務方式,逐步實現農村金融產品服務的信息化、網絡化。支持涉農金融機構發展各類中間業務,開展保險、證券等金融產品交叉銷售,努力提升服務“三農”的效率和水平。

3、增強農村金融服務的科學性和透明度

積極開展農產貸款流程再造,縮短流程環節,促進農戶貸款流程標準化,規范化,切實提高審批效率、有效控制信貸風險。制定標準化農村金融服務合同,創新并推廣標準化的涉農存貸款和理財產品。全面披露金融產品尤其是復雜金融產品的必要信息,準確揭示金融產品的風險特征。健全客戶評估機制,對客戶的金融服務適應性開展有效評估。建立和健全客戶投訴處理機制。

4、健全農村抵押擔保體系

按照“政策引導、政府推動、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建立健全農村信貸擔保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涉農擔保資金或成立涉農擔保公司。完善涉農擔保貸款業務操作流程,健全涉農貸款擔保財產的評估、管理、處置制度,不斷創新基于多種信息獲取方式上的貸款技術,積極探索建立有效的信用風險分散轉移機制,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創新信用模式和擴大貸款抵押擔保物范圍,加強涉農信貸風險管理。

(四)加強金融監管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目前,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和財務可持續性較弱,機構質量良莠不齊;存在監管不足和缺失、風險處置和補償機制尚未建立等問題。因此,必須加強監管,防止系統性風險。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打擊犯罪和逃廢債力度,建立和健全農村支付網絡體系和征信體系

加快推進農村地區支付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擴展和延伸支付清算網絡在農村地區的覆蓋范圍。大力推廣非現金工具支付,減少農村地區現金使用。繼續加強城鄉支付結算服務的互補發展。加大農村信用法制與信用知識宣傳力度。推進農戶電子信用檔案建設,積極開展農戶信用評價工作。加快農村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探索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村經濟組織的信息采集與信用評價機制。

2、按照“誰審批設立、誰負責監管、誰處置風險”的原則,科學安排好中央、地方兩個層面的權責明確、分工合理的金融監管體制

加強金融監管協作,統一同類業務監管標準,合力消除農村金融監管空白和重疊。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和協調,互通監管信息,明示監管意圖,磋商重大金融事項。

3、努力實施分類差別監管

針對不同類型農村金融企業,確立分類監管標準、程序和方法,建立差異化監管指引,對不同風險程度的機構,采取差別化的監管政策和措施,突出監管重點領域、環節和對象,確保農村金融持續健康安全發展。例如,類似于小額貸款公司的“只貸不存”特殊實體處于一極,而存款性商業銀行處于另一極,前者風險集中于股東,而后者風險則為小額儲戶分擔而具有較大的“社會風險”。因此對不同風險屬性的機構,對其實施不同的監管標準。

4、健全農村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

完善證券、期貨和保險保護(保障)基金制度。適時出臺覆蓋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保險制度。加快建立統一透明、公正規范的風險處置和市場退出機制,及時處置救助無望的高風險機構,鼓勵和支持對高風險機構實行并購重組。

第五篇: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現狀

村鎮銀行是中國銀行體系中的新生兒,它的誕生為原本單一的、缺乏活力的農村金融服務注入了新的活力,是解決我國現有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金融服務缺位等“金融抑制”問題的創新之舉。目前,全國各地正在興起建設村鎮銀行的高潮。

2006年12月,銀監會出臺了《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首批選擇四川、吉林等六省區進行試點,2007年10月又將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擴大到全國31個省份。從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鎮銀行開業,到2009年3月初,全國已有97家村鎮銀行,短短兩年時間實現了數十倍的增長速度,而這一數字還將迅速壯大。兩會期間,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銀監會對村鎮銀行的發展目標是2000家,凡是有條件的縣都可以有一家??傮w來看我國村鎮銀行發展良好,但增速太慢。

村鎮銀行在農村金融中既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和廣闊發展前景的大市場,潛在著較大發展空間,又是激活農村金融市場對農村經濟有著積極影響的新舉措,具有服務“三農”的強大“造血”與“輸血”功能。從整體上分析,村鎮銀行體現出三個明顯的特征: 一是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定位明確。二是注重實效經營機制活。三是服務效果好。

但作為新生事物,研究發現村鎮銀行在建立及發展中還存在一些新的問題.

1 村鎮銀行并沒有真正深入農村金融市場,服務“三農”

根據《暫行規定》,“村鎮銀行”本質上屬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因此它與其他銀行類機構從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其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以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為經營原則,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但“村鎮”一詞同時也刻畫了其設立區域、服務對象,即“在農村地區設立,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由于農戶具有一些“天然弱點”:抵押物不足、農業弱質性隱含的還貸風險和非生產性借貸等,而且農業具有投資回報周期長、盈利能力有限、抗風險能力弱等缺點,所以歷來各種金融機構都不愿意與農民打交道,村鎮銀行成立之初,肯定會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和法規,以服務“三農”為己任開展金融服務工作,但村鎮銀行在利益的驅使下很難實現“從一而終”的經營理念,它們會逐漸偏離服務“三農”和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辦行宗旨,尋求新的市場定位。從已經成立的村鎮銀行來看,大多將其總部設在各試點地區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周邊的金融和經濟環境理想,商貿較為發達。從客觀來看,其并未完全符合在金融服務空白地區布局的經營思路,村鎮銀行最終呈現“冠名村鎮,身處縣城”的格局。更有甚者,部分村鎮銀行沒有專注“高風險,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額農貸業務,而將目光放在貸款金額比較大的小企業主及出口企業上,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了設立村鎮銀行的政策初衷,如何在服務三農的政策目標的基礎上實現盈利是村鎮銀行持續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2 存貸比高位運行,警防流動性風險的發生

由于村鎮銀行是新開業的銀行,社會公信力比國字號銀行差,社會認知度比較低,所以村鎮銀行的吸儲能力很低,加之農村資金外流嚴重和本來就不富裕的農民,進一步限制了村鎮銀行資金的來源,而且村鎮銀行網點少,現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對農民存款的吸引力,村鎮銀行面臨可貸資金不足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服務“三農”的規模擴張;與吸存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村鎮銀行在貸款上卻頗具優勢,村鎮銀行是縣域內獨立的法人機構,決策流程短,從接受客戶申請到最終決定,至多只需三天左右。如果擔保抵押措施到位(如村鎮銀行認可的客戶提供保證擔保),客戶當天申請,當天就可貸款。這對縣域內資金需求具有明顯的短、小、急特點的小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持續的存貸比高位運行,村鎮銀行要特別注意流動性風險,一些村鎮銀行遠離母行(特

別是城商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而人民銀行在很多縣域沒有分支機構和金庫,緊急情況下外部支援能力有限。村鎮銀行總的存款規模小,要防范存款異動風險,一旦出現流動性危機,將對其聲譽帶來毀滅性打擊,使其吸收存款將更加困難。

3 控股模式單一,導致各方利益主體動力不足

《暫行規定》對產權結構的安排是:“村鎮銀行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且持股不低于20%”,但大銀行在發起設立村鎮銀行時,一般都要求持股50%以上,要處于絕對控股股東地位。大中型銀行對設立村鎮銀行不積極主要源于兩個原因,一方面村鎮銀行投資回報周期長、盈利能力有限,不如擴張分支行、網點效益高;另一方面,村鎮銀行如果經營不善,出現問題,將對母銀行的聲譽和品牌造成傷害。此外,民營資本認為現有的產權結構安排下,民營資本股東的話語權太小,因而民營資本在短暫的熱情之后,對村鎮銀行漸漸采取觀望的態度,這對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農村金融改革也不利。

4 村鎮銀行結算系統孤立,成為網絡時代的“信息孤島”

部分村鎮銀行至今沒有單獨的行名行號,無法加入人民銀行的大小額實時支付系統,只能進行資金的手工清算,匯劃到賬速度較慢,不能滿足客戶快速、便捷的服務要求,而且容易出現差錯事故。由于村鎮銀行只是在縣城的一個孤零零的點(極少數開設了一兩個支行),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須要到網點來,讓客戶感到不便,缺乏對絕大多數農村居民的吸引力,任何一筆從外地匯入的款項都是跨行跨區,匯費昂貴,加之在鄉鎮沒有網點,取款不方便,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一般不會選擇村鎮銀行作為匯入行,村鎮銀行在匯兌業務上競爭不過農行、郵儲銀行、農信社。很多農村地區是典型的“打工經濟”,外出務工收入是當地經濟的支柱,村鎮銀行失掉這筆業務,也就失去了大部分存款來源。此外,村鎮銀行的通存通兌沒有開通、銀行卡業務缺失,匯路不暢也是一個大問題。

5 經營方式創新化與經營觀念陳舊化的矛盾

傳統的經營方式在農村金融市場是沒有出路的,歷史表明村鎮銀行要想在農村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創新自己的經營方式,如創新貸款風險管理制度,創新貸款審批流程,創新具有農村特色、真正符合農村實際的金融產品等,但由于目前村鎮銀行的從業人員大都是農信社的老員工,在經營觀念上比較傳統;而且由于《暫行規定》中規定銀行金融機構必須是村鎮銀行的最大股東,這一點雖然保證了村鎮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的安全性,減少監管部門的監管成本,但同時要防止大中型銀行的管理輸出,把村鎮銀行辦成母行的一個支行,使村鎮銀行失去決策流程短、經營機制靈活的先天優勢。

大中型銀行有成熟的風險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和企業文化,作為村鎮銀行的控股股東,很容易把自己的業務模式照搬過來,初期可能會減少成本費用,但國有銀行在農村的實踐表明,農村市場具有自身的特點,照搬成熟的商業銀行的客戶定位對象,業務決策流程,貸款還款方式在農村市場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如何避免村鎮銀行走四大商業銀行的老路,如何使控股股東向村鎮銀行輸出經驗并使之適應縣域市場的特點是一大難題。

總之,村鎮銀行的宗旨是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提供標準化和多樣化的銀行產品與服務。其業務范圍很廣,能辦理吸儲、放貸、同業拆借、銀行卡等多種業務。實踐證明:村鎮銀行具有管理鏈條短、決策高效的優勢;還有貼近市場、貼近客戶的特點。在服務方面響應速度高,反應速度快,甚至可以采取“上門服務”、“挎包經營”等方式。辦理業務流程短、決策快、效率高,有利于提高“三農”業務的服務質量。這家銀行的誕生,將成為未來完全健全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一個標本,值得適度擴面和推廣。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初中學生學情分析下一篇:初中語文有效課堂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