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溫州地區不良貸款處置的經驗與啟示

2022-09-14

1 溫州局部金融風波成因及其對策

1.1 風波爆發的原因及特點

2011年隨著溫州地區出現大量企業主因資金鏈斷裂而跑路, 溫州民間金融危機爆發。銀行資產質量迅速惡化, 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雙升, 不良貸款率從2011年8月的0.37%升至3%以上。而在金融危機爆發前, 溫州地區曾是全國不良貸款率最低的地市級城市。

1.2 民間游資加速資產泡沫, 風險擴散至銀行金融體系

溫州地區大規模的民間游資被當時高利息、高利潤的行業所吸引, 大批量流入, 加速了房地產、鋼鐵、煤炭等行業資產泡沫的產生。民間借貸通過影子銀行等形式將信貸風險傳導至銀行金融體系內, 一是通過表外理財產品, 二是通過套用企業信貸資金。優質企業通過在多家銀行使用授信額度, 將籌集的大量資金通過擔保公司、小貸公司投入到高風險的房地產、煤炭行業內。風波爆發后, 民間資金和銀行貸款在房地產行業大量沉淀。

1.3 銀行順周期效應, 導致信貸質量進一步惡化

商業銀行的信貸行為與經濟波動呈現高相關性, 經濟擴張期, 銀行擴大信貸投放規模, 推動經濟高漲甚至過熱;經濟收縮周期, 銀行信貸資金量縮價調整, 加劇經濟的萎縮和衰退。在風波蔓延開之后, 溫州地區銀行業為減少不良貸款損失, 不斷收縮信貸規模, 抽貸、壓貸現象嚴重, 銀行信貸縮緊導致了連鎖效應, “資金鏈”、“擔保鏈”兩鏈風險集中爆發。

1.4 互保、互聯機制成為加速風波蔓延的最大幫兇

溫州地區以民營企業的繁榮而聞名全國。在溫州經濟孕育發展初期, 企業間的互保、互聯機制促進了整個企業群的發展壯大。但到了此次風波中, 不良貸款的風險以破產企業為中心向這個擔保鏈迅速擴散, 很多本身經營并沒有出現問題的企業, 因為給參與民間借貸和過度投機的企業擔保而被銀行抽貸, 流動資金周轉不靈, 最終導致了區域的金融風波。

2 溫州采取的對策措施

為了解決溫州地區集中爆發的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銀行不良貸款高企的問題, 溫州提出了“雙十條”, 從政府和銀行兩方面入手條分縷析, 對誘發因素各個擊破, 以期盡快降低不良貸款率, 恢復正常的金融秩序:

一是迅速建立會商幫扶工作機制, 推動強化銀政、銀法、銀警“三對話”, 啟動房產跨部門聯網查詢系統, 分類處理問題企業。重點的優質企業, 采取不抽貸等保護性的司法強制措施;關注類和幫扶類企業, 對生產經營正常、主營業務突出, 暫時出現資金周轉問題的進行幫扶;資不抵債企業, 則開通司法處置綠色通道, 盡快幫助銀行收回貸款。

二是銀行業融資總量保持合理增長, 政府充分調配好轉貸資金, 保障需要幫扶的企業能夠較為便利地得到資金支持。

三是銀政配合打擊“逃廢債”犯罪, 并加強對已形成的不良資產的處置。

以上三方面的措施在短期上可以控制住事態的發展, 但從長遠上還需要好的頂層設計的配合, 營造良好的商業金融氛圍, 幫助企業和銀行共同發展, 相關的措施包括:

加大工業項目引進, 培育龍頭企業;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完善銀行業的管理和考核機制, 加強銀行授信合規性管理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信貸問責機制, 對創新型小微企業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發展壯大金融行業, 做大做強國有擔保機構, 積極將民間資本引入金融業, 試點開立民營銀行機構。

3 對其他地區的啟示

3.1 政銀企合作促進地方企業轉型

民間資本“熱錢”化實質上是實體經濟空心化, 解決的根本途徑是促進產業的升級發展, 吸納社會資本。對于倚重資源產業的陜西來說, 煤炭開采洗選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和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是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但近年來, 該行業的產能過剩, 利潤被下游制造業企業嚴重擠壓, 經營困難。資源密集型地區的政府部門應當與銀行、企業通力合作, 促進產業升級。以園區帶動型城鎮發展模式, 重點發展能源、化工、新能源、能源制造裝備、特色旅游、現代農業等新產業。政府應當給予扶持企業有利的政策優惠和財政補貼, 并為新創的中小企業必要的資金扶持;鼓勵銀行業加大對重點發展產業的貸款, 支持和規范民間資金參與中小銀行運作等。

3.2 加強對擔保行為的規范

中小企業難以取得銀行貸款, 因此通常采取找上下游企業擔保的形式增加信用。在經濟形勢較好時, 企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 互保與聯保能有效地防控風險, 但在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下, 一個企業的經營失敗都會傳染互保、聯保鏈條上的所有企業。因此, 銀行在貸款時應對企業的擔保行為進行嚴格的審查和控制, 防止風險的擴散。

3.3 有針對性的處置不良貸款

全面了解不良貸款形成的原因及情況, 并依據企業前景、經營狀況等因素將企業分類。對經營狀況良好、前景樂觀的企業積極幫扶, 及時恢復生產經營;對有優質資產的問題企業, 引入兼并重組機制, 恢復企業活力;對資不抵債的夕陽企業加快其破產程序的進程, 盡可能的收回不良貸款, 減少銀行的損失。

3.4 加強銀行業的內部控制

建立健全銀行業特別是農商行的內部控制制度, 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專業能力。完善大額貸款應的監管流程審批, 強化前臺交易、中臺風控、后臺結算分離制約機制。理清部門職責, 規范信貸流程。防止出現因貸前調查不足、貸后管理不力甚至內部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為己牟利而出現的信貸資金損失。

同時還應加強銀行業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 部分銀行尤其是農商行信貸專業人才短缺。工作人員疲于市場營銷, 缺乏專業的金融理論、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制度等業務知識, 責任心不強。無法識別或疏于識別風險的信號, 這對于經營風險的銀行業來講勢必會影響經營的成果。

3.5 健全信用風險體系, 促進行業協會發展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覆蓋面為全國性商業銀行和其他各類公共信息, 如法院判決、破產信息等。部分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的相關信息還未納入征信體系中。而從實際情況看, 恰恰是村鎮銀行、小貸公司這類小微金融機構, 是信用風險的高發區。為了避免大量資金流入產能過甚行業和房地產, 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應該在征信信息采集上擴大覆蓋面, 為經濟發展提供保護墊。

摘要:2011年, 溫州地區不良貸款的大面積爆發嚴重影響了當地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轉, 經過近6年的整治, 目前溫州地區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出現雙降, 金融環境整體得到改善和恢復。本文希望通過分析溫州問題并總結出可用于解決不良貸款飆升、經濟發展停滯的普遍方法。

關鍵詞:溫州金融改革,不良貸款,啟示

參考文獻

[1] 李麟, 索彥峰.經濟波動、不良貸款與銀行業系統性風險[J].國際金融研究, 2009 (06) .

[2] 胡建光, 姚偉強.經濟發展、銀行特征與不良貸款水平——基于浙江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金融監管研究, 2015 (07) .

[3] 李知政.從“風險先發”到“風險突圍”[N].浙江日報, 2016-07-27 (017) .

[4] 王君怡.溫州銀行業不良貸款的特征、成因與啟示[J].時代金融, 2016, (12) :324-326.

[5] 葉謙.互保鏈之殤——求解溫州企業擔保貸款困局[J].北大商業評論, 2014, (03) :86-93+25.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略談英語教學下一篇:以設計為載體,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