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溫州市人民政府秘書長

2023-04-21

第一篇:溫州市人民政府秘書長

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就職演講

這次市人大常委會任命我為新一屆湖州市人民政府秘書長,我深感責任重大。我一定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關心和支持下,恪盡職守、不辱使命、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努力爭創一流業績,為推進湖州增強“三力”、率先崛起,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作出新的貢獻。

一、真抓實干,當好參謀。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實增強加快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緊迫感、責任感。要始終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在創新破難中研究新情況,提出新辦法,解決新問題,推動工作的落實。力戒虛、假、浮,做

到求實、務實、抓落實。要切實履行職責,找準位子,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和助手,努力在參謀重在謀,助手重在干上下功夫,認真做好協調、督查、服務、落實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效率。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充分調動各位副秘書長的積極性,形成“心齊、氣順、勁足、實干”的良好氛圍,不斷建設成為一個開拓、務實、高效、廉潔的領導集體。

二、牢記宗旨,執政為民。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努力轉變作風,改進工作方法,牢固樹守公仆意識,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主策、多辦惠民之事。要注重調查研究,深入實際,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原,集中群眾智慧,為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實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使自己的工作真正落實到奉獻于事業,服務于人民之中。

三、強化制度,依法行政。要按照建設法制政府的要求,•切實增強法制意識和法治觀念,提高依法辦事、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強化制度建設,規范辦事制度、辦事程序。要善于把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和要求,落實到政府辦公室各項工作中去,善于運用法律手段處理解決實際問題,推進政府工作法制化。要嚴格遵守國家憲法、法律和人大通過的各項決議、決定,規范行政行為,深化政務公開。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和人民群眾的社會監督,切實行使好人民賦予的權力。

四、嚴于律己,廉潔從政。要始終牢記“兩個務必”,做到“八個堅持、,八個反

對”,努力做“八種良好風氣”的模范實踐者。嚴格遵守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認真落實黨風廉拓、務實、高效、廉潔的領導集體。

第二篇:河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工作規則(豫政辦〔2008〕61號)

【發布單位】河南省

【發布文號】豫政辦 〔2008〕61號 【發布日期】2008-07-10 【生效日期】2008-07-10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政策參考 【文件來源】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工作規則

(豫政辦 〔2008〕61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河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工作規則》、《河南省人民政府會議組織工作制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保密制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督促檢查工作制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務信息新聞聯絡工作制度》、《河南省人民政府值班室工作制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工作制度》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及辦公廳公文辦理流程圖》已經省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辦公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印發。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八年七月十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工作規則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和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則:

一、主要職責

(一)負責省政府會議的準備、組織工作。(二)審核或者組織起草以省政府、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的公文。(三)研究、審核各部門和各省轄市上報的需要辦理的公文,提出處理意見報省長、副省長審批。(四)受省長、副省長委托組織協調有關方面的工作,對有爭議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報省長、副省長審定。(五)抓好應急管理,協助省長、副省長組織處置重大、特別重大的突發事件。(六)督促檢查對國務院文件、省政府文件、省政府會議決定事項和省長、副省長批示的貫徹落實情況,并及時反饋、報告。(七)及時了解和掌握經濟社會發展動態,搞好政務信息工作,向省政府領導提供情況和政策性建議。(八)圍繞省政府中心工作,針對重大及全局性問題組織調查研究,向省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和政策性建議。(九)組織值班工作,及時向省長、副省長報告重要情況,協助處理各地、各部門向省政府反映的問題。(十)負責辦公廳機關的管理,做好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十一)負責機關安全保衛和后勤保障服務工作。(十二)辦理省長、副省長交辦事項及其他工作。

二、工作制度

(一)實行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辦公會議制度。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辦公會議由秘書長或者秘書長委托副秘書長召集并主持,傳達學習上級領導機關的重要指示、決定,研究貫徹落實意見;討論決定職責范圍內的重要問題;研究安排辦公廳工作;聽取辦公廳各處室及代管單位的工作匯報;討論需要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辦公會議決定的其他事項。

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辦公會議由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組成。省政府辦公廳巡視員、副巡視員和省政府辦公廳各處室及代管單位負責人根據需要列席。

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辦公會議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召開。會議組織工作由綜合處會同有關處室負責。

凡需提交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辦公會議研究事項,由會議組成人員報秘書長審定。會議根據需要編印會議紀要,由秘書長簽發。會議組成人員按分工抓好會議議定事項的落實。(二)秘書長在省長領導下,負責處理省政府日常工作,領導辦公廳工作。副秘書長在秘書長領導下,按分工協助省長、副省長工作。(三)秘書長外出時,由副秘書長按排序主持工作。

三、工作紀律和作風

(一)省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要堅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決策和工作部署,嚴格遵守各項紀律規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二)互通情況,分工協作。省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對于省政府重大決策貫徹執行、重要活動及關系全局工作的部署安排等要及時互通情況,加強信息交流,分工協作,相互配合,確保省政府機關工作的正常運轉。(三)加強學習,提高政治業務素質。省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要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努力推動辦公廳建設學習型機關。(四)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省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要圍繞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階段性重點工作,深入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為省政府當好參謀和助手。(五)省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執行請銷假制度。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出國、出差和休假須經省長或常務副省長批準;副秘書長出國、出差和休假,須經秘書長批準。

河南省人民政府會議組織工作制度

一、省政府全體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省長辦公會議和省長根據需要召開的議事會議由省政府辦公廳負責組織,其中省政府全體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由綜合處承辦,省長辦公會議、省長議事會議根據內容由相關處室承辦。

二、各部門擬向省政府會議匯報的問題,報省政府辦公廳經分管副秘書長協調后,報分管副省長審查,由分管副省長提出提交何種會議討論的具體意見,其中提交省政府全體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省長議事會議研究的議題,報省長確定;提交省長辦公會議研究的議題,由省長或副省長確定。

三、凡需要向省政府會議匯報和提交省政府會議討論決定的問題,事先必須做好調查研究和充分準備。對請示事項和提出的建議,凡涉及兩個以上部門的,會前主辦部門應充分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后連同會簽意見(會簽單位應經主要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一并報省政府。經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主辦部門應列明各方理據,提出建設性意見,并與有關部門會簽后報省政府協調或提交會議研究。提交省政府會議審議的重大決策方案,主辦部門應事先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充分協商、協調和論證,在此基礎上提出比較方案,供會議決策參考。

四、確定為省政府會議議題的,由省政府辦公廳收存,并通知匯報單位準備會議材料和提出列席單位建議名單。匯報材料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需要議定的事項應清晰明確,便于決策。省政府全體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材料經分管副秘書長審核后,報分管副省長審定;省長辦公會議、省長議事會議材料經有關業務處室審核后,報分管副秘書長審定。未經審定的材料不安排上會。會議材料按統一格式規范印制,于會前3天送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根據議題情況和省政府領導工作安排,提出會議召開時間和議題安排建議,由省政府秘書長審核后報省長確定;副省長召開的會議由分管副秘書長審核后報副省長確定。

五、各部門出席省政府全體會議、列席省政府常務會議的,必須是主要行政負責人,一般不得請假。特殊情況不能出席(列席)會議的,須向會議主持人或省政府秘書長請假,獲準后安排其他負責人代為參加。未經會議主持人或省政府秘書長同意,不得擅自更換與會人員。列席省政府常務會議,除會議議題主匯報單位可帶1―2名助手外,其他與會人員不帶助手。

六、省政府會議應做好會議記錄和錄音。省政府全體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省長辦公會議、省長議事會議均編印會議紀要。會議紀要由承辦處室起草,按程序審核后報省長簽發;副省長召開的會議,會議紀要按程序審核簽發后報省長閱發。會議紀要印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及與會單位,特殊情況發放范圍由會議主持人確定。會議紀要、會議材料年底連同會議記錄、會議錄音一并送檔案室保存。各部門參加省政府會議的人員,不準擅自錄音、錄像、照像和編印會議記錄。會議議定事項,以會議紀要或文件為準。會議是否需要公開報道,由會議主持人確定。

七、省政府會議決定的事項,有關部門和地方必須堅決執行,抓緊辦理,確保政令暢通。執行中如有問題,應及時向省政府報告。會議決定事項辦理,由省政府辦公廳負責督促檢查。會議決定事項需提交省委常委會議研究的,由該議題主匯報單位根據省政府會議確定意見代擬匯報材料,報省政府按有關規定程序經省長審簽后以省政府名義提交。

本內容來源于政府官方網站,如需引用,請以正式文件為準。

第三篇:中共溫州市委 溫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

中共溫州市委文件

溫委„2011?1號

中共溫州市委

溫州市人民政府 關于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若干意

- 1

中共溫州市委

溫州市人民政府 關于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

各縣(市、區)委、人民政府,市直屬各單位: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兩創”總戰略,加快推進我市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按照農業部•關于加強新形勢下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的意見?對開展“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農村改革試驗的要求,現就我市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提出以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重大意義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總體上已經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新形勢下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是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課題,溫州是我國第一批農村改革試驗區,過去曾經探索了不少農村改革發展的成功經驗,今后要在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中闖出新的路子。

從我市情況看,在推進現代化過程中,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滯后,特別是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尤為突出。由于農村土地、資產、戶籍等制度和經濟社會管理體制的制約,各類要素不能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既嚴

- 3

農村社區基層組織建設等重要方面,建立起城鄉相對接和一體化的體制機制,并在改革試驗中逐步加以完善,基本改變城鄉經濟社會二元結構,明顯縮小城鄉差距,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使溫州成為體制機制更活、發展后勁更足、帶動能力更強的城鄉統籌改革先行區,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到2015年,我市 “1650”大中小城市網絡型組團式都市區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化率達到68%以上,超過長三角地區和全省平均水平;農房改造集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農房集聚改造率達到30%;農村要素市場化水平、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在全省和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城鄉統一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基本確立,城鄉一體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均等化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三)基本原則

1、“三分三改”,聯動推進。城鄉統籌綜合改革,最根本的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最核心的是要素無障礙流動和市場化配臵,主要內容是實行“三分三改”。“三分”,是指政經分開、資地分開、戶產分開。政經分開就是把村“兩委”組織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分開,把農村居民社會成員身份和經濟成員身份分開,保障村級組織堅強有力正常運轉和社員正當合法權益;資地分開,就是把非土地資產與土地資產分開,為分類處臵創造條件,使各類資產能夠正常自由流動,實現優化配臵;戶產分開,就是把戶口

- 5

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推進我市城鄉統籌綜合改革向縱深發展。

4、政府主導,和諧推進。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推進過程中,既要發揮市場“無形之手”對資源配臵的基礎性作用,更要發揮政府“有形之手”對城鄉統籌發展的主導作用。特別在制定規劃、出臺政策、資金投入、配套建設等方面,各縣(市、區)和鎮要發揮主體作用,做到積極有為,為各項改革推進提供動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城鄉統籌綜合改革涉及重大利益的調整和分配,必須堅持以民主促民生,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依法依規依政策辦事,把工作著力點放在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環境、完善社會保障、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生活品質上,讓全市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三、推進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以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為切入點,推進中心鎮和新農村建設

1、實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按照溫州大都市區的總體規劃,將我市的城鄉結構調整為以大都市核心區(三區、洞頭、甌江口、甌江北岸及上塘)為主中心,以樂清、瑞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六個縣城為副中心,以50個左右具有區位優勢、產業依托和自身特色的中心鎮為重要節點的“1650”大中小城市網絡型組團式都市區發展新格局。在大都市主中心、副中心地區,依據原有的發展基礎、功能組合、發展趨勢等條件,打破原有的鄉鎮(街

- 7

鎮(功能區)要確定一個試點新社區,開展農房改造集聚建設,取得成功經驗后面上推開。

4、以擴權強鎮為重點深化鄉鎮管理體制改革。按照事權、責權一致,人權、財權配套的原則,以“權力下放、超收分成、規費全留、干部高配”為主要內容,推進擴權強鎮改革。對中心鎮和功能區,要擴大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實施許可和執法重心下移,強化便民服務功能,加大財政、用地、項目支持力度,理順縣和鎮(功能區、街道)管理體制,提升中心鎮及功能區發展和管理水平。

5、建立健全農村新社區管理服務體制。理順農村新社區 “黨、政、經”組織關系,明確黨員、村民、社員各自權利和義務??茖W設臵社區組織架構,積極構建社區公共服務體系。鼓勵集中居住區內的多個行政村或相鄰的行政村建立聯合黨組織。村委會可以與農村新社區管理委員會并存,并逐步過渡到社區居委會,管理新社區行政社會事務。

(二)優化農村土地使用制度,建立城鄉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優化配置機制

1、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用益物權制度,創新農用地流轉方式,提倡流轉收益多樣化。建立健全縣(市、區)、鎮(鄉、街道)、村三級流轉服務組織網絡,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處機制,深化流轉農戶社會保障配套改革,加大土地流轉獎勵扶持力度,引導農用地向農

- 9

的經營管理。

(三)改革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和農業經營服務制度,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活力

1、對農村非土地集體資產產權進行改制。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行政區劃調整后的綜合改革試點鎮、農房改造集聚建設比較緊迫和其他有條件的地方,對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非土地資產可率先進行股份化改造,資產量化到戶到人,建立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權可以繼承、轉讓和贈與。

2、完善農業經營制度。加快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大力培育提升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領域,著力提高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組織化、集約化水平。

3、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加快組建農村資金互助社,擴大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試點,拓寬農村融資渠道。鼓勵和引導涉農企業和單位,參股農村各類新型金融組織。鼓勵和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涉農貸款方式,完善農房抵押等各類抵押擔保制度,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提高金融支農服務水平。

(四)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實現城鄉居民合理有序流動

1、建立城鄉統一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取消各類戶口性質劃分,建立以居住地登記為核心,以實有人口、實有住所管理為目標,以信息化為支撐的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逐步縮小城

- 11

位職工,不分城鄉、不分戶籍依法納入失業保險范圍;建立與土地承包經營權脫鉤的平等的失業保險制度,逐步實現失業保險制度全覆蓋。

4、深化教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和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體制,增加對農村特別是中心鎮教育投入,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配臵,推進農村基礎教育發展,促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協調發展。以縣級醫院為龍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鎮衛生院)為樞紐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為基礎,加快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5、推進市民卡工程建設。按照“資源共享、一卡多用”的要求,以社會保障卡為基礎,把各類社會保險和公共服務、就業與勞動關系管理等公共服務管理資源進行整合,融合其他服務功能,打造功能多樣、服務便民的市民卡,成為政府為民服務的重要平臺。

四、加強對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組織領導

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事關全局、事關長遠,意義重大、任重道遠,必須切實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合力推進。

1、加強領導,構建工作體系。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各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專門領導機構,負責統攬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工作。建立相應的專門工作機構(設在市農辦),具體承擔政策制定、指導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各縣(市、區)

- 13

鄉統籌綜合改革的自覺性、主動性和操作能力。加強政策宣傳和思想引導,強化廣大農民的主體意識,引導他們自覺、自愿、積極參與改革。

中共溫州市委 溫州市人民政府 2011年1月1日

- 15

50個左右具有區位優勢、產業依托和自身特色的中心鎮為重要節點的“1650”城市發展新格局。經過調整,鄉鎮人口原則上應達到3萬以上。形成一批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推動作用的都市型功能區和一批區位特色鮮明、社會事業進步、生態環境優良、功能設施完善的區域性中心鎮,并最終發展成為小城市,有效推動我市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市化進程。

(三)基本原則

1、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緊密結合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和城鎮體系規劃,充分考慮當地歷史形成的群眾生活習俗、產業流向、地理位臵,以及交通通訊、行政成本、公共服務覆蓋等綜合因素,區分不同情況,加強分類指導。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合理確定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方案。對山區、海島、少數民族聚居區域不搞“一刀切”。

2、優化配臵,促進發展。把促進要素資源整合、提升城鎮生產力水平、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功能、增強人口集聚能力、提升城市化水平作為行政區劃調整的首要因素,把行政區劃調整工作與發展產業集群、建設都市功能區、培育中心鎮結合起來,優化資源配臵,拓展發展空間。

3、理順關系,轉變職能。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同時,要結合農村綜合改革,積極穩妥地做好鄉鎮機構改革工作和基層站所布局調整工作,進一步理順縣(市、區)、鄉鎮(街道)兩級管理體制,精簡機構、降低成本、優化服務、提升效能。

- 17

和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大力完善道路交通、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推進中心鎮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使中心鎮在推進經濟發展、環境改善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提高和引領帶動周邊農村地區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調整后,為方便群眾辦事,可在原鄉鎮駐地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或過渡性辦事處,過渡期為3年。民族鄉鎮要在尊重民族兄弟意愿和上級民宗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審慎調整,不搞“一刀切”。

(四)理順大都市主中心行政管理體制。按照理順城市管理體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在大都市核心區的中心(市本級三區)范圍內,實施“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體制,即市、區兩級政府,市、區、街道三級管理,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網絡。市本級三區除個別鎮外,原則上鄉鎮都要改為街道建制。鄉鎮改為街道后,要按照職能要求,對街道辦事處采取相對應的績效考核制度。

三、實施步驟

(一)調研準備階段(2010年12月-2011年2月)。以縣(市、區)為單位,深入調研,集思廣益,科學合理地制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二)方案報批階段(2011年3月-4月)。各縣(市、區)政府向市政府上報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整體方案,整體方案經市政府審查后上報省政府審批。

(三)方案實施階段(2011年4月-6月)。各縣(市、區)

- 19

規定,按章辦事,嚴明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和廉政紀律,做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亂、工作不斷、資產不失”,確保調整工作平穩有序地進行。

(四)強化思想工作。要做深做細干部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講清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對促進城市化、加快城鄉統籌和推動溫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教育各級干部增強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自覺服從組織安排。講清道理,化解矛盾,取得廣大干部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全力保障調整過程中的社會穩定。

- 21

村社區規劃編制;

2、2012年前全面完成省里下達的農房改造任務;

3、2012年前,全市11個試點鎮要全面完成試點任務,為面上鋪開奠定基礎;

4、每年至少啟動建設100個新社區,到2015年農房集聚改造率要達到30%。

三、基本要求

(一)統籌協調,因地制宜。要以縣(市、區)作為責任主體,鎮(功能區、街道)作為實施主體和實施單位,統籌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的規劃、政策和安臵標準,按照中心鎮和新社區建設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推進農房改造建設,提倡統一集中改造,建設公寓式、聯立式住宅,控制獨立式住宅,積極引導農戶到中心鎮、新社區居住。

(二)科學規劃,試點先行。各縣(市、區)要按照“一鎮一規劃、一鎮一政策、一鎮一平臺、一鎮一試點”的要求,把握規劃的前瞻性,正確處理整體與局部、遠期與近期的關系,做到科學規劃和系統安排。2011年每個縣(市、區)要啟動1-2個試點鎮(功能區、街道),組織實施1-2個集中安臵公寓項目(城中村改造拆遷項目除外),積極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房改造集聚建設有效實現形式。

(三)農民自愿,依法審批。農民是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和最大收益者,要充分發揮農民主體地位,發揚民主、集中民意,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強迫命令,不搞“一刀切”。要依法審批,嚴格執行城鄉規劃、土地管理、耕地保護、環境保

- 23

共服務設施布局。新一輪市域村鎮布局規劃和“1+X”的規劃編制必須在2011年下半年完成。

(二)加快中心鎮、新社區建設步伐。中心鎮是“1650”大中小城市網絡型組團式都市區發展新格局中的重要功能組團,新社區是中心鎮的組成部分,是借鑒城市社區建設和管理理念進行規劃建設的新型農村居民集中居住區。各縣(市、區)要積極抓好中心鎮和新社區建設,按照城市的標準建設中心鎮,使其成為鎮域人口的主要集聚區,力爭容納鎮域50%以上的人口。

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理念建設新社區,統籌安排和配套建設市政設施,全面推廣物業管理,集中處理生活污水;按照“滿足需求和節約資源”的原則,配套建設社區服務中心(用房面積不低于省定標準),努力構建衛生整潔、秩序良好、綠化達標、管理規范的小區居住環境,使中心鎮和新社區建設成為促進農村住房改造集聚的重要依托。

(三)推進舊村改造、危房改造和移民工程建設。2010-2012年,市轄三區啟動建設80個規劃建成區內的城中村,中心城區72平方公里范圍內的48個城中村應全部啟動改造建設。各縣(市)也應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舊村改造實施方案和拆遷安臵政策,通過舊村改造建設新社區。

加大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和危舊房改造力度,有步驟地幫助解決困難群眾住房問題,對農村無房戶、缺房戶、地質災害戶、五保戶、低保戶等,由政府或村級組織在新社區建設廉租房、安

- 25

根據各鎮規劃和政策,也可以讓農戶到鄉鎮(街道)統一規劃的新社區,實行跨行政村直至跨鎮異地自建或統建。

2、為推進產業發展,各鎮也可出臺政策,鼓勵農民用宅基地權益臵換產業用房。對選擇臵換產業功能區標準廠房的農戶,由所在縣(市、區)或鄉鎮(街道)統一規劃建設標準廠房,按照農民安臵住宅面積的一定倍率給予臵換(具體倍率按相應價值量,據具體項目而定)。標準廠房原則上實行集體統一招租,確保農戶收益。

3、對放棄宅基地(包括住宅)進入城鎮購買商品房的農戶,政府對原宅基地(包括住房)直接給予相應的貨幣補貼后予以復墾,不再另外安排搬遷安臵房用地(具體補貼標準由各縣†市、區‡按照實際測算自行制定)。

4、積極探索宅基地權證化政策,開辟農村宅基地臵換新途徑。按照“管住管好農保地、保有保護耕地、放開放活建設用地”的思路,積極創新土地管理方式,在確保建設用地總量平衡的前提下,探索定量不定位的管理方式,實現農村宅基地權證化。

(五)加強農房改造融資工作。各縣(市、區)要進一步整合現有資源,積極搭建融資平臺,組建縣(市、區)新農村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投公司),作為政府直屬國資營運公司,統籌各縣(市、區)農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設融資工作。農投公司可利用國有資產、資源和貨幣資金注冊成立,并根據需要逐步注入資金,不斷提高融資能力。各中心鎮建立新農村建設投資

- 27

的基礎上,多余套房經補交土地出讓金后允許上市交易。

(七)加大對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的扶持力度

1、用地支持。各地要確保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少于10%用于住房改造集聚建設、農村住房保障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及時做好省下達用于欠發達地區異地搬遷和地質災害避險遷建專項指標安排使用報批工作。在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中,各鄉鎮要統籌安排農村居民點布局、宅基地整理復墾和危舊房改造,并做好與村鎮規劃的銜接。

2、資金支持。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安排涉農資金項目時,要優先考慮農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設的需要。整合原有的涉農專項資金重點用于全市農房改造建設和規劃編制(具體辦法由市農房辦和市財政局研究制定)。市財政部門要繼續安排專項資金對各區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實施救助,重點支持困難家庭危房改造。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救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大對農房改造集聚建設和規劃編制資金投入力度,并將農房改造集聚建設和規劃編制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3、信貸支持。各金融機構要按照當地政府的總體要求和農村基層組織或群眾的實際需求,鼓勵和支持創新涉農貸款方式,完善以農房等農村資產、用益物權的抵押擔保機制,積極開展聯保貸款等形式的農村小額信貸服務,建立推動完善農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設的金融服務體系。要適當放寬農民改建住房的貸款期限,實行優惠利率,簡化貸款手續,及時到位信貸資金,確保滿

- 29

房集中辦理、聯合審批制度,簡化住房集中改造項目審批程序,開設綠色通道,開展一條龍服務,提高工作效率。

(四)進一步強化督查。市城鄉住房工作協調委員會辦公室要會同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門,適時組織開展農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設工作專項督查,重點對有關部門制定實施各項配套政策情況和各地農村住房改造集聚建設進展情況進行跟蹤落實,確保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和相關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 31

中心鎮并最終成為小城市,形成“1650”大中小城市網絡型組團式都市區發展新格局。

二、改革重點

中心鎮發展和改革的重點,就是要在完成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確定中心鎮培育計劃后,實施以“權力下放,超收分成,規費全留,干部高配”為主要內容的擴權強鎮。

(一)實行“權力下放”,擴大中心鎮管理權限

1、擴大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堅持“依法放權、高效便民、分類指導、權責一致”的原則,對省、市兩級政府下放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進一步延伸下放,通過授權、委托和交辦等方式,賦予中心鎮相應的經濟類項目核準、備案和市政設施、市容交通、社會治安、就業社保、戶籍管理等方面的經濟社會管理權。

2、實施許可和執法重心下移。按照“能放則放”的要求,將非行政許可事項由縣級部門直接交辦給中心鎮行使,將行政許可事項委托給中心鎮直接行使。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開展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改革試點。建立綜合執法大隊,對城管、交通、衛生、文化等行政執法權進行整合,整合歸并行政執法管理權限,形成綜合行政執法新體制。

3、強化便民服務功能。加快便民服務中心平臺建設,構建縣、鎮、社區三級便民服務網絡,提升中心鎮社會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建立社區綜合管理制度,強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維穩維權等方面的職能。

- 33

3、創新縣級部門與其派出(駐)中心鎮機構的管理體制。建立“事權接受上級主管部門指導,財政以中心鎮屬地管理為主,干部任免書面征求中心鎮黨委意見、賦予中心鎮黨委人事動議權”的雙重管理制度。

三、載體方法

(一)制定一個規劃。以做大做強“1”(中心鎮建成區)、做精做優“X”(建成區以外的新社區或村居)為要求,2011年每個中心鎮制定“1+X”村鎮建設規劃,優化規劃布局。

(二)建立一個平臺。每個中心鎮建立新農村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承擔中心鎮基礎設施的投資主體、農房建設的開發主體、宅基地的臵換主體、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受讓主體等市場主體功能。各縣(市、區)應以撤擴并后的中心鎮所擁有的存量資產,通過收回改性(改變土地性質)、評估升值、注資注冊以及財政投入等方式,做大做強中心鎮公司平臺,并通過建立縣級擔保體制機制,為中心鎮公司提供融資支持,擴大中心鎮的投融資和建設發展能力。

(三)制定一套政策。在縣級出臺實施意見以后,根據鎮與鎮之間的區位、產業基礎、集聚吸引力等差異,每一個中心鎮制定包括農用地流轉、建設用地流轉和農房改造、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人口集聚等一套具體操作辦法,實行“一鎮一策”。

(四)組織一個試點。每個縣(市、區)由縣(市、區)主要領導負責,在一個中心鎮組織試點;每個中心鎮由中心鎮主要

- 35

促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實到位。強化督促檢查,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及時出臺政策措施,解決中心鎮培育工作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

(二)強化實績考評。完善中心鎮發展實績評價指標體系,在年度中心鎮發展改革實績評價中,實施等級分類,突出產業、人口、土地的集聚度指標和人均水平,對建設工作成效顯著的中心鎮,由市委、市政府予以通報表彰和獎勵。

(三)努力營造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努力營造全市上下思創新、謀改革,加快中心鎮建設的濃厚氛圍,及時發現總結基層群眾的創新經驗,鼓勵創新思維,大膽改革試驗,保護和調動各方面改革的積極性。

- 37

變土地農業用途,不得減少農用地數量、損害農用地質量。

(二)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承包農戶自主、自愿決定流轉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迫農民流轉;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流轉收益歸承包農戶所有,流轉行為必須符合法律法規有關規定。

(三)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原則。加強宣傳引導,加大政策扶持,完善配套措施,規范管理服務;充分發揮市場在土地資源配臵中的基礎性作用,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三、工作措施

(一)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機制

1、建立土地合作社。以行政村為基礎,建立土地合作社,引導整村、整組土地流轉,以拓展流轉規模提升流轉效益,增加農民流轉收入。農戶集聚進入中心鎮、新社區或農村集體資產產權改革后,土地合作社可視情況與村民委員會脫鉤,作為村集體土地所有者的代表,負責管理原轄村農用地。也可依托中心鎮跨村組建土地合作總社,集中各村土地合作社土地資源,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進一步提升農業規模經營效益和流轉收益。

2、推進承包土地轉讓。在土地承包戶自愿基礎上,經雙方平等協商,土地合作社或其他農業經營主體(含農戶)可受讓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并簽訂長期轉讓合同。受讓方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仍按照農業用地性質經營、管理土地。在單一村土地合

- 39

5、鼓勵承包土地區位臵換。對在成片流轉土地中或農民進入城鎮后,因各種原因不愿意流轉承包土地的,可由土地合作社按照平等協商原則,通過調整、互換和經濟補償等辦法,對農戶的承包地進行異地臵換;也可以通過不改變原有地塊的承包權屬,僅調整實際耕種區位的辦法進行調整。

(二)優化農村土地流轉服務

1、健全縣(市、區)、鎮(鄉、街道)、村三級流轉服務組織網絡。建立健全以縣(市、區)土地流轉管理服務中心、鎮(鄉、街道)土地流轉服務站和村土地流轉信息點為重點、土地流轉社會中介組織為補充的農村承包土地流轉管理服務網絡;縣(市、區)、鎮(鄉、街道)土地流轉服務組織應當建立與社保、戶籍、城建等其它主管部門相銜接的工作協調機制,承擔城鄉一體化改革后有地、無地居民的確認工作,確保戶籍改革后的原農村居民按規定應享受相應政策,確保城鄉一體化改革平穩過渡。

2、強化農村土地流轉服務組織建設。以鎮(鄉、街道)土地流轉服務站為重點,推進“有牌子、有專人、有經費、有場所、有設施、有任務、有業績”等“七有”建設,中心鎮土地流轉服務站都要達到示范標準,成為土地流轉信息發布、區位臵換、主體引入、協商洽談、交易服務、規范管理的綜合平臺。

3、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信息系統(平臺)。建立村流轉信息點收集,鎮(鄉、街道)流轉服務站確認、登記、匯總,縣(市、區)流轉管理服務中心發布的農村土地流轉信息系統,運用現代

- 41

農業規模經營主體扶持項目和資金。

2、促進流轉農戶轉業轉崗。加強對土地長期流轉農戶的就業技能培訓,積極幫扶創業就業,促進流轉農戶轉業轉崗。對用人單位安排長期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勞動力就業,并與其簽訂3年以上期限的勞動合同,且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可按實際招用人數給予用人單位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用50%的社會保險補貼,所需資金從同級促進再就業資金中列支。

3、加大農業規模經營主體信貸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主力軍作用,進一步加大對各類農業規模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力度。要簡化貸款手續,創新貸款擔保方式,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實行優惠貸款利率。政府投資設立的農業擔保公司要安排一定額度資金專門用于對各類農業規模經營主體特別是新農村建設公司和土地合作總社的信貸擔保,切實解決規模經營信貸擔保難問題(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4、強化土地流轉獎勵扶持。各地要繼續完善有關土地流轉指導性政策,加大資金獎勵扶持力度,對績效明顯、管理規范、服務周到的縣(市、區)土地流轉管理服務中心、鄉鎮(街道)土地流轉服務示范站、中心鎮新農村建設公司、土地合作總社和土地合作社以及達到一定規模的集中連片流轉并用于糧食生產的給予獎勵。

- 43

附5 關于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試行)

為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總體部署,現就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三分開”在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中的重大意義

(一)實行農村基層組織社會行政職能與發展經濟職能分開,是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客觀要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基層管理體制中長期存在的村委會以社區自治組織代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職能的現象,造成權利職能錯位、法人身份失位、內部治理空位的弊端,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行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實行政經分開,建立健全村經濟合作社,理順農村基層組織運行機制,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二)實行農村集體資產與土地資源分開,是加快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現實途徑。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迫切要求城鄉建設發展的各項要素自由流動、科學配臵,進一步推動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推行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實行資地分開,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股份制改革,將非地資產量化到戶,組

- 45

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尊重農民群眾的選擇,不搞“一刀切”。二是堅持“三個不變”、依法依規原則。嚴格區分土地資源和經營性資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限于經營性資產,耕地、林地等土地資源不得作為改革內容,依法依規遵從土地集體所有和農戶承包經營等權屬不變、非經審批土地用途不變、耕地數量和質量不變等“三個不變”的原則。三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原則。根據鄉鎮試點和農房改造進展情況,因地制宜確定改革試點村,實行“一村一策”、分類指導,平穩有序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工作。

三、全面健全村經濟合作社組織建設

(一)推進村經濟合作社規范健康發展。全市村級組織換屆結束后,按照•浙江省村經濟合作社組織條例?的要求,完善村經濟合作社章程,組織開展“有治理組織、有規章制度、有議事場所、有合法證書、有印章牌匾、有資源管理、有資產增值、有經濟發展、有理財民主、有社務檔案”等“十有”建設,積極指導村經濟合作社完善治理結構,強化村經濟合作社集體資產與財務管理的主體地位,扎實推進村經濟合作社規范健康發展。

(二)加強村經濟合作社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要建立健全村經濟合作社集體資產資源的登記清查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公開招標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h、鄉(鎮、街道)兩級依托農村經營管理部門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辦公室,拓展鄉鎮(街道)村級財務代理中心職能,改造提升為鄉鎮

- 47

力、基分等為基本要素,區分社員類別,確定合理的計算比例界定各戶股權,設臵股份數量。原則上不設集體股,量化資產股權直接設臵到戶,戶內可以明確到人,實行“生不增、死不減”。在改革方式上,可以將集體經營性資產與變現后貨幣資產全部按股量化到戶;可以先不清產核資,直接確定社員在集體資產中所占的股份;也可以根據經營性資產的狀況,由社員依量化的股份現金配股,以增強經營后勁??紤]到改革過程中存在著不可預計因素,可量化資產不得同時全部量化或配臵完,可提取一定比例的村集體凈資產作為改制風險金,用于補償解決各類非量化人員問題。改制風險金如有剩余,按原定量化方案全部量化;也可以不提取改制風險金,直接以量化資產補償解決各類問題。

(四)設立新“社”,建章立制。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戶的股權、股份明細確定后,召開股東大會,制定章程,選舉產生董事會、監事會,申請設立股份經濟合作社。也可以根據農村歷史沿革和村情民意,劃分集體土地資源外的經營性資產組建多個股份經濟合作社。上述產權制度改革每一步驟都必須張榜公布,經社員(代表)大會充分討論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報鄉鎮(街道)核準,送縣級人民政府備案。上述任一程序未經通過,不得進入下一步驟。經審查產權制度改革全部程序依法依規后,縣級人民政府批準組建股份經濟合作社,向股東出具股權證書,確認選舉結果。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各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加強指導,依法開展審計監督,規范運作運行。

- 49

第四篇:溫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溫州市人民政府

關于加快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加快建立健全養老社會服務體系”的精神,進一步做好我市養老服務工作,穩步推進各類養老福利機構建設,全面提升社會化養老服務綜合能力?,F就完善我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

(一)總體要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胡錦濤總書記“大力發展老年福利事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滿足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為目標,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全面構建與我市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資金保障與服務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務與選擇性服務相結合,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機構、社區、家庭、個人相互協調,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老有所養、安享晚年,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二)工作目標。到2015年,全市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現全覆蓋,全面建立動態管理的養老服務需求評估系統、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補貼制度;基本形成合理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老年人口總數5%以上,其中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40%,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床位占比達到70%以上;市、縣(市、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和鎮(鄉)、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三級管理系統和服務網絡不斷健全,養老服務管理實現標準化、規范化。

二、科學制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

(一)制定系統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總體發展規劃和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點規劃。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以適度普惠為目標,從養老產業化的高度,制定養老服務事業總體發展規劃,納入我市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現代服務業和社區建設的總體規劃。以我市“1650”大都市發展新格局和農房集聚改造為契機,規劃部門要將養老服務機構用房與醫院、學校、菜場等社區配套設施作為同等重要的內容,以硬性指標列入城市居住區配套用房,按每百戶2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積落實。新建小區在交付時須配套相應面積的居家養老服務用房,老小區要通過騰退、置換相應房產予以配置。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盤活存量資產,通過整合、置換或轉變用途等方式,將閑置的醫院、學校、村(居)辦公樓、企業以及各類活動中心等設施資源改造用于養老服務場所。編制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體現區域特色的市、縣(市、區)兩級養老服務機構近期、中長期規劃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布局規劃,明確規劃選址、用地性質、建設時序、考核評價等內容,確保規劃、計劃、行動“三位一體”,全面推進我市養老服務機構科學、合理、可持續發展。

(二)制定以護理型為主的養老機構規劃。以市、縣(市、區)為單位,建立以護理型為重點、助養型為輔助、居養型為補充的養老機構模式。重點鼓勵發展為失能老人、失智老人提供照護服務的養老機構,并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F有福利院、養老院、敬老院等公辦養老機構要通過設施改造、功能增強、質量提升,加快服務功能和服務方式轉型。原則上每個鎮(鄉)、街道都要建設1所以上以醫療康復和護理為主的養老機構,并逐步納入當地醫保定點機構。根據社會需求、市場推動的原則,積極穩妥、有序發展居養型養老機構。

三、全面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一)積極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社區已建的居家養老服務站、“星光老年之家”要通過設施改造、功能提升,轉型升級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或小型養老服務機構。到2015年,城市社區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農村社區基本建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經驗收合格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各級財政用以獎代補的形式,一次性給予6萬元的補助,其中市、區財政按1:1比例分擔;市財政對各縣(市)的每個中心給予2萬元補助,其余4萬元由縣(市)財政給予補助??h(市、區)財政每年給予每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含居家養老服務站、星光老年之家)1.2萬元運行保障經費補助。

(二)鼓勵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采取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委托、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社會中介組織、家政服務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居家養老服務,重點扶持發展一批專業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企業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各縣(市、區)政府要積極制定優惠扶持政策,對符合居家養老服務條件、并為享有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補貼的老年人連續服務6個月以上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經評估合格后,按照每年每人5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已納入重度殘疾人托養、安養工程的老人除外)。

(三)建立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體系。為保證社會福利資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各地要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一支由民政牽頭、相關部門組成的養老服務需求評估隊伍,對當地老年人的經濟狀況、生活狀況、身體狀況和養老服務需求進行綜合評估,根據評估情況給予相應的補貼,切實維護老年人基本權益。建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管理。逐步建立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入住對象評估準入機制。

(四)建立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補貼制度。對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人,政府給予養老服務補貼。根據老年人或其家庭意愿,到養老服務機構接受服務的,其養老服務補貼由當地民政部門支付給相應的養老服務機構;居家接受服務的,其養老服務補貼由當地民政部門支付給提供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企業或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機構。從2012年起,養老服務補貼標準參照當重度殘疾人托(安)養費用補助標準執行。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政府養老服務補貼范圍擴大到中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人以及高齡老人等。市民政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訂養老服務補貼的具體實施辦法。三個區由市、區財政按現行財政體制給予補助,各縣(市)由當地財政給予解決。

(五)加強居家養老服務規范化建設。制定完善各類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標準,明確服務項目和服務價格;制定各項具體服務項目的內容和標準,做到服務行為規范化;制定社會養老服務質量評估辦法,全面提高社會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通過登記評定、標準引導和信息化管理等,提高養老服務行業的專業化、規范化水平。

(六)加快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開發建立全市養老服務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在全市推廣應用包括社區老人基本信息、機構養老信息管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社區日托站服務、養老服務需求評估等子系統在內的養老服務信息管理應用系統,實現信息化管理。

依托居家養老服務“990”一鍵通信息中心,進一步拓寬社區居家養老工作服務面,加強和改進社區居家養老工作服務手段、方式和內容,更好地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康復、文體娛樂、法律援助等居家養老服務。享受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購買服務補貼的對象安裝居家養老服務“990”一鍵通呼叫器的,三個區由市、區財政按現行財政體制給予補助,各縣(市)由當地財政給予解決。

四、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機構有序發展

(一)加快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加快推動示范性養老基地建設,建好溫州市社會養老服務中心(溫州社會福利中心二期),充分發揮其多功能示范引導作用。到2015年底,各縣(市、區)都要建立1所以上綜合性示范型養老服務機構。加快鎮(鄉)、街道區域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通過改(擴)建,改善、提升片區及鎮(鄉)、街道敬老院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實現敬老院向區域性養老服務機構轉型。在滿足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的同時,積極為有需求的其他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到2015年基本實現每個鎮(鄉)、街道均有1所區域性養老服務機構,財政按基本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三個區由市、區財政按現行財政體制給予補助。同時要依法加強對敬老院管理,認真做好鎮(街)敬老院的事業法人登記工作。

(二)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的扶持力度。從2012年起,對依法登記、用房自建、床位數達到20張及以上的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服務機構,以及租用用房且租用期3年以上的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在省財政按照核定床位數的補助基礎上,自建用房按床位數一次性給予每張床位3000元補助;租用用房每張床位每年800元補助,連續補助3年。三個區由市、區財政按現行財政體制給予補助,各縣(市)由當地財政給予解決。

(三)落實國家和省有關老年福利機構優惠扶持政策。對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征營業稅;對符合條件并認定為非營利性組織的養老服務機構的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非營利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基金會,或者國家機關向福利性、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的公益性捐贈支出,按規定予以稅前扣除;對福利性、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自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養老院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

稅;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服務機構,繳納水利建設專項資金確有困難的,報經稅務部門批準,可予以減免照顧。政府主辦和特許經營的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有線(數字)電視等經營單位,應為養老機構、依法登記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優質服務和優惠收費。其中,用水、用電、用氣等價格與居民用戶實行同價;免收養老機構電話、有線(數字)電視、寬帶互聯網一次性接入費,養老機構有線(數字)電視基本維護費標準按不高于當地居民用戶主終端基本維護費標準的50%收取。

(四)加強養老服務機構用地保障。下達給各地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的3至5%用于養老福利機構建設,要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報批,并優先安排用于符合規劃的非營利性養老福利機構建設用地。非營利性養老福利機構建設用地實行劃撥方式供地,營利性養老福利機構建設用地應通過公開出讓方式供地。農村社區興辦面向本轄區老人的養老福利機構建設用地,優先列入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計劃。企業向三產轉移,興辦養老福利機構的用地和房產,由縣級以上政府召集民政、住建、國土資源、規劃、消防等部門聯合審批,方案通過后按市政府有關規定變更使用功能;租用非民用房改造用于興辦養老福利機構,應先將方案報民政、住建、國土資源、規劃部門備案,備案后凡符合消防安全標準的房屋,5年內其土地和房產功能變更先行擱置,滿5年后繼續用于興辦養老福利機構的,由產權人按有關規定變更使用功能,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協助并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五)完善養老服務機構運營機制。采取建設資金補貼、公建民營、稅費優惠、政府購買服務等措施,促進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凡以財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投資為主體建設的養老福利院、敬老院等為老服務機構必須用于養老服務,嚴禁改作賓館、飯店、寫字樓和其他商業用房。在滿足當地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的基礎上,對閑置、空余和暫時住不滿的養老福利機構和床位,允許短期(最

長2年)出租,出租經營項目必須是為老年人服務的社會福利和社會公益事業項目,租金收入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完善公辦養老福利機構和為老服務組織的收費制度,面向社會提供自費寄養老人服務部分的收費標準,由價格主管部門根據設施條件、服務項目和標準,通過成本核算后確定收費標準。

(六)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安全管理。各級民政、衛生、工商、公安消防部門要切實履行業務主管和行政監管部門職責,依法加強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養老服務場所的安全檢查,及時督促整改公共衛生和消防安全方面的問題,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嚴格養老服務機構登記審批和年檢年審制度,新建機構申領《社會福利(養老)機構設置批準證書》,應當依法提交建設、消防、衛生防疫等有關部門的驗收報告或審查意見書及其他必備材料。對已經建成運行和利用農村集體土地、宅基地興辦建設的養老服務機構,公安消防部門要加強檢查指導,發現火災隱患的,應當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抄送鎮(鄉)政府、街道辦事處。鎮(鄉)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會同有關部門予以限期整改,對整改無效的應及時予以取締。

(七)完善養老機構和老年人保險機制。對全市現有的養老機構實行政策型保險。鼓勵集中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參加商業保險公司推出的老年保險。對取得《社會福利機構執業證書》并到登記機關登記的養老機構,建立風險分擔機制,養老機構實行政策性保險,由財政按保費的30%給予補助,三個區由市、區財政按現行財政體制落實,各縣(市)由當地財政給予解決。

五、加強養老服務管理機構和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

(一)進一步加強養老服務管理機構隊伍建設。建立完善養老服務管理機構,市、縣(市、區)要組建具有組織、指導、培訓、服務功能的指導中心,切實做到有機構、有職責、有編制、有人員、有場地、有經費;鎮(鄉)、街道養老服

務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要按照當地老年人的一定比例配備工作人員,工作經費由縣(市、區)財政給予保障,不斷健全我市三級組織管理系統和服務網絡,養老服務管理實現標準化、規范化。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納入政府的公益性崗位開發,公益性崗位原則上按享受政府補助對象老人數5:1的比例設置,即每服務5個補助對象老人設置1個崗位,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安排本市戶籍“4050”、城鎮零就業家庭、城鄉低保戶、長期失業人員、低保邊緣戶人員、需贍養患有重大疾病直系親屬的人員、農村復轉軍人及被征地農民中的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的,經人力社保部門審核批準,按規定享受有關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等再就業扶持政策,同時鼓勵他們到養老福利機構就業再就業??h級以上民政、勞動保障部門應對上述就業困難人員參與養老服務開展必要的培訓,相關費用按規定列支。

(二)提高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推行養老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和居家養老服務護理員持證上崗、定期培訓制度,嚴格執行《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加強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管理人員、護理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將其納入城鄉就業培訓體系,提高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到2015年90%以上的護理員實現持證上崗。

(三)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志愿者、社工隊伍。大力發展各類志愿者服務組織,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務活動長效機制,開展志愿者與被服務老人的結對服務和有針對性的專業服務,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務時間儲備制,本著自愿量力的原則,采取時間儲蓄的方式為高齡、病殘老人提供服務,對其服務時間和內容予以記錄,轉換為相應時間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探索建立在養老服務中引入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的機制,推動養老機構開發社工崗位。

六、積極推動養老產業發展

(一)建立市場參與老年產業發展機制。根據溫州目前的老年產業發展狀況,制定相關優惠政策,設定準入標準,積極支持和鼓勵市場參與老年產業發展。

(二)做好老年服務產業規劃。針對老年人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加快發展老年服務產業,將老年服務產業納入現代服務業統一規劃、統一部署。著力培育一批大型老年服務龍頭企業,打造一批老年服務產業知名品牌。將發展養老服務產業與拉動消費、增加就業崗位結合起來,推進全市養老服務業產值不斷增長,提高養老服務業比重,使之成為溫州服務業發展新亮點。

(三)培育老年消費市場。鼓勵和扶持開發老年產品,引導企業生產滿足老年人各種需求、門類齊全、品種多樣、經濟適用的老年用品。優先發展養老護理、康復保健、社區服務和老年特殊用品等產業。大力發展老年旅游業,推出適宜老年人的旅游線路和服務項目。積極開發符合老年人特點的金融、理財、保險等其他產品。培育老年消費市場,鼓勵商家設立老年用品專柜,舉辦老年產品展示會,促進流通、擴大銷售。引導老年人更新消費觀念和行為,促進老年消費市場的繁榮與發展。

(四)大力提倡文化養老。在滿足老年人保障性養老的基礎上,政府、企事業單位、涉老機構、街道社區要加強引導,并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為老年人文化養老的組織實施創造條件,讓文化養老成為老年人的一種福利,真正做到老有所學、老有所求、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七、全面保障養老服務體系可持續發展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逐級考核機制,促進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合力推進養老服務事業不斷發展。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文件精神,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將養老服務體

系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各項養老福利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把養老服務事業特別是居家養老服務和機構養老工作作為建設“三生融合·幸福溫州”的重要指標,納入各級政府和領導干部考核指標體系,進行逐級考核。市委辦公室(市考績辦)、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市編辦、市文明辦、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規劃局、市住建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廣新局、市衛生局、市體育局、市國稅局、市工商局、團市委、溫州廣電傳媒集團等部門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職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促進我市養老服務事業快速有序發展。

(二)加大養老服務事業經費投入。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統籌安排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經費,建立我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加大對養老服務事業的投入。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社會福利事業,慈善捐贈支持養老服務事業發展,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三)發展各級養老服務行業協會。通過(建立)市、縣(市、區)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協助政府加強行業管理,強化行業自律,維護行業機構的合法權益;推動養老機構之間的交流活動,促進養老機構共同發展,開展從業人員培訓和調查研究,提高行業的服務水平。發揮養老協會的橋梁作用、自律作用、服務作用和協調作用,促進全市養老福利事業的規范健康發展。

(四)積極營造優先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良好氛圍。加強養老服務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在社會各界形成共識。廣泛深入開展敬老、愛老、養老、助老的美德教育,增強全社會的老齡意識和敬老意識。做好對老年人及子女的權利和義務教

育,引導成年子女自覺履行贍養和照顧老年人的義務;大力宣傳養老服務工作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和輿論氛圍。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市政府此前發布的政策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

二○一二年三月六日

第五篇:政府副秘書長述職報告

×年月,我被任命為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主要協助秘書長分管市政府辦公室秘書一科、督查信息科、外事辦和合署辦公室等方面的工作。任職試用期一年來,我須臾不敢忘記肩負的使命,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謀發展之策、盡服務之力、求務實之效,較好地發揮了承上啟下、溝通

工作、協調各方、推動落實、服務大局的參謀助手作用完成了目標和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注重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水平

設市以后,面對形勢的變化、角色的轉換及工作重心的轉移,我深知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時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敏銳。為此,一是加強政治學習。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系統地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論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理論,使自己對黨的方針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對市委、政府各項政策有了更準確的理解,提高了個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以領導為師、以同事為師、以實踐為師,擠出時間自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加深了對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解,確保在思想上、行動上緊跟時代步伐,提高了服務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科學性。三是加強辦公室工作人員學習。嚴格堅持二五學習日制度和“三會一課”制度,針對辦公室人員多、工作多、難集中的特點,協助秘書長靈活安排學習時間,組織好辦公室政治學習,在思想上、行動上與市委、政府保持一致,有效提高了學習質量和工作人員理論水平、業務素質。

二、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全力做好分管工作

面對設市以后全市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在秘書長的領導下堅持換位思考,超前謀劃,努力發揮參謀助手作用,較好地履行了崗位職責。

(一)謀劃思考,搞好綜合協調服務。堅持從本職工作出發,從大局謀劃,協調好分管工作方方面面的關系,特別是在市政府籌建及一屆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全體會議、市經濟工作會議、觀摩會議等會議籌備方面,在秘書長的領導下組織精干力量,集中集體智慧,完成了政府工作報告等重要文稿起草工作,為全市重點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實盡心盡力。在具體工作中,對公文辦理,嚴把行文關、政策關、校對關、體例關,保證了行文的嚴肅性,提高了公文質量。對會務工作,嚴格執行會議審批制度,努力做到少開會,開短會。同時,狠抓會前準備,會中服務,會后落實三個環節,力求會議主題明確,中心突出,務求實效。同時,本著“既要熱情,又要節儉”的原則,認真協助秘書長做好政府的各項接待工作,圓滿完成了領導交辦的接待任務。

(二)注重質量,搞好信息及督查工作。信息及督查工作是政府工作的窗口,也是落實重大決策、提供決策依據、促進全面發展的“助推器”。為此,在信息工作上,一是提高信息工作的可操作性。堅持“服務領導、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信息工作宗旨,做到“既報喜又報憂”。結合今年抗旱保苗、企業改制、社會保障工作,先后組織工作人員撰寫專題信息多條,并及時報送有關部門,為爭取專項資金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二是提高信息工作的時效性。在思想認識、內容取向、運行機制等方面大膽創新,積極探索,關注熱點,剖析難點,捕捉亮點,在重大事件及突發性事件的報告方面,做到準確、及時、真實,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報送。三是提高信息工作的針對性。著眼于為領導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地開展信息工作。先后結合全市壓砂西瓜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工業發展、旅游業等重點問題,進行專題信息調研和跟蹤反饋,并及時上報,為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準確的依據。在督查工作上,一是突出主線抓督查。根據市一屆人大一次和二次會議提出的目標任務,將全市重點工作分解立項,明確市級分管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要求,對政府常務會議、市長辦公會議、市長專題會議決定的各類重大事項按月督查。截止目前,共編制《××市政務督查》期,有效推動了各項工作的落實。二是深入一線抓督查。對政府重點工作落實、山區抗旱保苗、城區鄉鎮重點工作落實、招商引資、城市建設、勞動紀律等進行了專項督查做到在一線協調關系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督促落實。同時,認真落實合署辦公的各項制度,在秘書長的領導下,與各副秘書長及有關部門共同配合,積極協調解決了領導批辦、督辦的各項工作,確保了政府重大決策的順利實施,維護了政府決策的權威性。督促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及政協提案,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三)突出實效,提升外事僑務工作水平。一是外事接待求優。按照“外事無小事”的原則,認真熱情,周密安排,逐項落實,先后做好接待外交部、四國青年團等中外來賓等外事接待工作,為宣傳××起到了積極作用。二是出國審批從嚴。根據自治區有關因公出國(境)審批管理的有關規定,認真把關,初審報批了共批人次的因公出國

(境)手續。三是僑務工作求實。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在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到來期間,協助秘書長多次對部分困難歸僑僑眷進行了慰問。積極做好外援爭取工作,爭取美國欣欣基金會援建教育項目。

四落實措施,搞好扶貧包村工作。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五個一”工作部署,多次深入海原縣東安鄉團結村調查研究,結合幫扶

對象實際,制定幫扶計劃,爭取自治區發改委立項,進行了該村道路建設;幫助協調了文昌鎮五里村村部建設的有關事項,為幫助山區群眾擺脫貧困做出了積極努力。

三、廉潔自律,樹立公仆形象

一是堅持原則,維護團結。在工作中堅持在秘書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重大問題多請示,一般問題勤匯報,在工作上敢于大膽負責,勇于承擔責任,自覺主動,積極進取,并注意和其他領導相互溝通、相互支持、相互搭臺、相互保臺,緊密配合、積極協作。同時,注意與同志們搞好團結,經常溝通思想,確保工作的落實。

二是嚴于律已,廉潔奉公。時刻牢記宗旨,嚴格按照《兩個條例》及中央和自治區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一系列規定,謹記“兩個務必”要求,慎言、慎行、慎微、慎獨,不斷規范工作圈、凈化生活圈、謹慎社交圈,做到“身邊常備三盆水”,一盆水常洗頭,清清白白做人;一盆水常洗手,認認真真做事;一盆水常洗腳,踏踏實實為官,始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做到防微杜漸,保持一顆平常心,固守一種淡泊志。

一年來,個人做了一些工作,但也還存在著不足:一是堅持學習的自覺性還不夠,只注意學文件、看報紙、電視,缺乏深層次、系統學理論、學政策;二是工作主動性、創造性還不強,只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超前謀劃、參謀助手的作用還發揮不夠。今后,我將繼續認認真真學習,扎扎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切實履行好崗位職責,決不辜負組織、同志們的信任和期望。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小班開學親子活動方案下一篇:小班班務總結第一學期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