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哈密市人民政府網

2022-07-16

第一篇:哈密市人民政府網

哈密政府網設“地委書記聽民聲”專欄

架起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溝通橋梁

網友給地委書記有效留言435條,需要具體辦理的留言301條,地委書記親自批閱181條,網上回復283條,已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216個。這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政府網站開設“地委書記聽民聲”專欄2個月來取得的成績。哈密地區通過設立“地委書記聽民聲”專欄,讓廣大網民通過這個平臺,監督政府部門工作,提出意見建議,推動民生問題解決。

哈密地區對“地委書記聽民聲”專欄實行“集中受理、分類辦理,自覺認領、主動辦理,分級督辦、協調聯動”的運行機制。由專門人員集中負責網民留言的收集、分流、督辦、反饋工作,對留言做到“一日一清理、隨時辦理隨時回復、一周一總結”,當天留言當天認領(交辦),重要留言當即交辦。建立網友留言部門領辦、分級督辦、協調聯動機制。對網民反映所轄范圍或本部門(單位)職責范圍內的事項,在第一時間捕捉信息,第一時間主動回應,第一時間辦理。對地委交辦、轉辦的事項,各部門(單位)明確專人負責,跟蹤督辦,限期辦結,及時回復。

該地區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和考核評比制度,對各承辦單位在答復意見中已經解決或承諾解決的事項,建立網友留言辦理情況復核庫,適時采取明察暗訪等方式進行復核,促進相關問題徹底解決。對沒有及時認領以及未按時限要求反饋辦理的,及時以電話等形式提醒督促。

(摘自《中國紀檢監察報》9月3日)

第二篇:對新密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

按照鄭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安排,依據《中共鄭州市委組織部 鄭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鄭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修訂的〈鄭州市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鄭政教督[2008]1號)精神,鄭州市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團第二評估組于2009年5月25日至5月27日,對新密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進行了督導評估。評估組聽取了市政府的教育工作自評匯報和分管教育工作的領導對評估團專家提出問題的解釋和說明;召開了新密市教育、財政、發改委、統計、建設、科技、公安、司法、人勞、編辦、審計、土地、工商、農業、文化、衛生、地稅、廣電、社保、執法等20個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的座談會;查閱了政府教育工作檔案及財政、教育等部門的相關賬冊;隨機重點抽查了來集鎮人民政府、超化鎮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和鄉鎮、市直13所中小學、幼兒園、職業學校、成人學校。

一、取得的主要成績

1、新密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今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和市委常委參加的高規格的教育工作會議,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采取了市直單位幫扶薄弱學校、公開選拔校長、開展教師交流、加強學校后勤管理、建立激勵機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等重大措施,形成了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促進了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新密市人民政府各職能部門能夠認真履行教育工作職責。財政局認真落實有關政策規定,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教育經費做到“三個增長”,教師工資足額發放;發改委科學編制規劃,積極爭取資金,改善全市教育基礎設施,為新密市特殊教育學校爭取到國債資金280萬元;

- 1來集鎮政府換人不換思想,實行教育接力賽,一張藍圖繪到底,把教育作為先導性、基礎性、全面性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2008年教師節,鎮黨委、政府出資近3萬元對優秀教師及先進單位予以表彰。在2008年學校改建工作中,鎮黨委、政府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學校用地、資金等方面的問題。2008年投入61萬元, 2009年計劃投入1000萬元,截至目前已投入468.86萬元用于改擴建學校。來集鎮王堂村召開興學助教動員會,村支部書記王福聚率先捐款10萬元,共籌資金23萬多元,用于該村小學餐廳、廁所、大門、圍墻、操場改造工程。

超化鎮政府整合教育資源,改善辦學條件。2005至2008年全鎮共投入學校建設資金達3500多萬元。2008年鎮政府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超化鎮成人學校,配齊了各種設施設備。 2009年市教育工作會后,全鎮投入資金900多萬元,為中小學安裝了冷暖空調、電視、DVD,實實在在為師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該鎮不斷加大對教育教學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的獎勵力度,近三年鎮政府用于表彰教師的獎勵資金達20多萬元。超化鎮河西村支部書記錢國偉個人投資30萬元用于村小學添置空調、電視機和改善教室、辦公室條件。

2、 新密市人民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大力推進辦學條件的改善。2008年教育經費做到“三個增長”,財政對教育撥款增長比例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比例2.38個百分點,初中、小學年生均公用經費均達到省定標準且做到增長。

按三稅總額做到足額征收城市教育費附加4278萬元,同時對往年欠交附加費的商戶補征42萬元,按規定用途撥付教育部門合理使用。

教師工資做到城鄉標準統一,按時足額發放,目前已發至五月份,無拖欠現象。

財政部門對上級轉移撥付的各項資金設專戶管理,嚴格執行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教育廳下發的《河南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雜費實

- 3人才保障。

4、新密市政府重視對2008年 “督縣”反饋意見中提出問題的整改,召開專門會議對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將責任落實到相關部門。一年來,各相關部門積極努力,解決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如推進辦學條件改善工作,所查學校教室都裝上了空調、電視機和影碟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債務已列入財政專項預算支出,正按計劃償還。

二、存在問題與整改建議

1、建議新密市人民政府進一步加大中小學定點布局調整力度,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

2、建議市政府進一步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加快學校實驗室建設,充實更新教學儀器設備、小學計算機的配備;增添體育器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運動場地;加強圖書室建設,增加圖書數量,特別要增加教師工具用書,提高圖書質量,以滿足教育教學需要。

3、從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角度看,新密市職業教育顯得薄弱,建議市政府總結經驗,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力度,增強職業教育辦學實力,重鑄職業教育的輝煌。

4、新密市公辦幼兒園偏少,農村幼兒教師專業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建議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尤其是鄉鎮公辦幼兒園,爭取每一個鄉鎮都建一所公辦合格幼兒園。增添玩、教具,進一步改善辦園條件,優化幼兒教育環境,加強師資培訓,盡快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

鄭州市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團第二評估組

2009年5月27日

第三篇:河南省人民政府網

網站簡介

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是在省政府領導同志的關心、指導下,由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協作建設而成的。

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作為河南省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面向社會的窗口,是公眾與政府交流互動的渠道,對于促進政務公開、推進依法行政、接受公眾監督、改進行政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具有重要意義。

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是省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門,以及各省轄市人民政府在國際互聯網上發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線服務的綜合平臺。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現開通“今日河南、河南概況、政務公開、公共服務、專題專欄、互動交流”等欄目,面向社會提供政務信息和與政府業務相關的服務,逐步實現政府與企業、公民的互動交流。

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于2006年12月31日正式開通。這對于河南近1億的親愛的廣大公眾來說無疑是了解本土民情、政治、文化等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網站大事記

2010年7月21日,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到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考察調研,對省政府門戶網站內容建設提出了新的、具體工作要求。

2009年9月4日,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郭庚茂在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省長孔玉芳等領導的陪同下,到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調研,專門視察了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編輯部。2009年4月29日,史濟春副省長做客省政府門戶網站視頻直播間,談我省“企業服務年”開展情況。

2009年3月26日,省政府門戶網站就“己丑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主題、亮點對省政協主席王全書進行了專訪。

2008年12月31日,河南省政府代省長郭庚茂在省政府門戶網站發表新年賀詞,向全省人民、海內外朋友和廣大網友致以新年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網友反響熱烈。

2008年11月,省政府門戶網站參與2008年度河南省政府系統網站績效評估工作。2008年11月3日,河南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秦玉海做客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直播間,談從嚴治警,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訪談結束后,副省長秦玉海等領導來到省政府門戶網站編輯部視察工作,與編輯部員工親切握手,并與大家合影留念。

2008年8月,省政府門戶網站加強網站安全保障工作,對網絡設備及系統進行多次安全排查,保證了奧運期間省政府門戶網站安全穩定運行。

2008年6月27日,省政府門戶網站邀請部分內容保障單位就政務動態信息報送、領導訪談、網上咨詢及日常內容更新等內容保障工作進行座談交流,聽取意見建議,進一步推進內容保障工作。

2008年5月21日,河南省政府副省長宋璇濤接受省政府門戶網站專訪,介紹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災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我省援川救災工作情況。

2008年4月,省政府門戶網站按照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有關要求,對網站欄目進行了調整,開設了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開發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網上申請系統等。

2008年3月18日,省政府門戶網站邀請鄭州市副市長穆為民就“鄭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進行了視頻直播訪談,訪談當日,省政府門戶網站論壇主題帖子被瀏覽近2萬次,網友跟帖提問近500條,近3000名網友在線觀看訪談視頻并參與討論;訪談受到省內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河南日報、大河報、河南商報、大河網、河南手機報等媒體對訪談發布預告并予以報道,其中大河報、河南商報均以兩個整版篇幅對訪談內容進行報道,中國政府網還對

訪談進行了轉載鏈接,訪談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2007年12月31日,省政府門戶網站開通一周年。省政府各部門、各省轄市政府領導為省政府門戶網站題寫寄語。

2007年5月18-20日,省政府辦公廳對各省轄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內容保障相關人員進行了省政府門戶網站應用技術培訓。

2007年1月11日發布的《2006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顯示,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在全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位居省級政府網站第12名,較2005年提升15個名次,成為績效排名提升最快的省級政府網站。

2006年12月31日,省政府舉行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開通儀式,省委常委、副省長孔玉芳點擊開通省政府門戶網站。

2006年11月9日至10日,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內容保障工作會議暨首屆河南省電子政務論壇在鄭州召開。省政府秘書長盧大偉、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朱夏炎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中心趙建青處長到會指導工作。各省轄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門網站建設負責人參加了會議。省政府秘書長盧大偉對做好省政府門戶網站內容保障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他強調內容保障是省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關鍵和重中之重,各省轄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對省政府門戶網站的內容保障工作,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進一步強化工作職責。同時,要完善網站內容保障工作運行機制,建立績效評估機制,不斷提高內容保障工作水平,切實做好對省政府門戶網站的內容保障工作。

2006年10月1日省政府門戶網站開通試運行。

2006年9月27日,省政府秘書長盧大偉聽取網站建設的專題匯報并指出: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是我省政府對外宣傳、外界了解河南的權威渠道,也是群眾了解政府工作、政府為民服務和與群眾交流的權威渠道。要求一定要把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好,建成國內一流政府網站。

2006年5月完成省政府門戶網站設備購置及工程監理招標工作。

2006年3月完成省政府門戶網站改版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審批。

2005年7月完成省政府門戶網站改版建設項目“建設方案”的專家論證評審。

2005年初,省政府決定改版建設省政府門戶網站,由省政府辦公廳牽頭組織實施網站建設工程,確定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為省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協作單位,承擔省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日常運行維護服務工作。

1999年,省政府網站開通。網址

擴展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 http:///

第四篇:哈爾濱市呼蘭區人民政府網

哈呼政發〔2014〕1號

一、2013年工作簡要回顧過去一年,面對十分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圍繞“一城一谷一集一紐”①戰略布局,積極應對挑戰,合力攻堅克難,區域經濟社會繼續保持了健康平穩的發展態勢。結構調整持續優化,經濟運行又有新提高。農業基礎地位繼續鞏固,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現代服務業布局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比重由18.8:43:38.2調整為18.4:43.1:38.5,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升。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2.5億元,增長8.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4億元,增長30.7%;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億元,增長15.3%;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億元,增長14.1%;實現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22.1億元,增長22%;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5億元,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萬元,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萬元,增長12%。園區建設持續提速,品牌形象又有新提升。開發區全年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65億元,增長17.7%;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13.03億元,增長12.8%;固定資產投資166億元,增長38.3%。“藥谷”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新引進德順長、成程集團等醫藥項目27個,天宏藥業等30個項目開復工,園區新增建設面積2平方公里,集聚醫藥企業63家,形成了以科技研發、生產加工、貿易物流為主導的全產業鏈體系,被工信部批準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綠色食品產業基地建設深入推進,食品企業增至48家,在省市產業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東北市場、杉杉商業綜合體等大項目開工建設,大商貿格局初步形成,城市載體功能逐步完善。招商引資持續升溫,項目建設又有新突破。構建了以區級四大班子領導掛帥,5個招商分局、63個招商工作組齊上陣的引資工作新格局。全年新引進杉杉商業綜合體、武漢柏霖生物、臺灣大成長城集團等大項目77個,簽約總額325.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57.6億元,分別完成全市產業大招商任務指標的112%、156%、184%。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8個,百億元以上項目1個。全年實際使用內外資分別達107億元和1.49億美元,完成任務指標的114%和129%。在全市率先打響春季集中開工戰役,全年共有哈藥新廠、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東北市場等103個大項目實現開復工,完成投資136.2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54個。15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4.7億元,完成計劃的101%;1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8.7億元,完成計劃的387%。利民開發區被評為全市產業項目大招商先進單位。轉型發展持續深化,都市農業又有新跨越。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0.4億元,增長7.5%。大災、大汛之年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增幅列全市第三,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堅持農業向特色、規模、深度開發調整,新增棚室蔬菜7000畝;新改擴建規模養殖場16家,新建千頭豬場4個,建成規模生豬養殖場62個,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生豬養殖調出大區;新發展楊林濕地水上樂園等旅游農業項目20余個。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節水灌溉工程58處,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5萬畝。實施田間工程,新打機電井87眼,打造高產穩產田4萬畝。積極爭取國家購機補貼政策,新增各類大型農機設備163臺(套)。植樹造林7500畝,更新農防林352條。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400余家,流轉集聚土地66萬畝。宜居環境持續改善,城鄉面貌又有新變化。新城區以規劃引領城市建設,編制完成36平方公里控詳規劃、哈鐵北站概念規劃及城市設計。以提升城市承載功能為重點,投資2.86億元完善基礎設施,新建長青大街、福州路等“5路1橋”②;對四平路擴建維修,對呼蘭河二道河橋進行加固;擴建利民二水廠,新增日供水能力3萬噸。老城區立足打通斷頭路、疏解擁堵節點,加快路網升級改造步伐??偼顿Y6443萬元,新建東北環路、文明東路等7條道路3.96公里。維修巷路38條9.2萬平方米;完成建設路東段瀝青罩面2萬平方米。改造建設路東段、北大街路段排水管線1587米,老城區積水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呼蘭河大橋改造工程如期竣工投入使用,成為城市建設的一道靚麗景觀。呼蘭河客運碼頭建成投入使用,開通蕭紅故居至濕地公園旅游公交專線。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12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580戶。完成90套廉租住房配建、分配任務,新增廉租補貼140戶。老城區三水廠實現并網供水,居民用水質量得到極大改善。城市管護力度進一步加大,拆除違建房屋43萬平方米,新增城區綠化面積3.15公頃,購置各類環衛綠化機械設備44臺(套)。新農村和城鎮化建設扎實推進,全區爭創四星級村3個、五星級村1個。全年改造橋梁23座、泥草房6878戶。利民街道城中村改造搬遷安置4個村屯525戶,腰堡街道大堡村1.4萬平方米災民回遷樓投入使用。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社會事業又有新進步??平涛男l協調發展。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86家,高新技術產值同比增長10%。哈師大附中利民校區招生工作順利啟動,降低30分招收呼蘭學生80名,占招生總額的28.6%;順邁中小學校教學樓和體育館主體封頂;實施校安工程6所,創建標準化學校7所,新建、改建幼兒園7所。推進順邁集團、國藥集團、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順邁醫院開診進程加快;村級醫改工作全面啟動,大用鎮衛生院醫療樓和村衛生所標準化建設順利推進,農村居民就醫條件進一步改善。蕭紅多媒體數字展館正式啟用;成功舉辦第三屆濕地旅游文化節,對外旅游形象進一步提升。建立市級體育示范社區 2個。深入開展“惠家工程”,為2244對育齡夫婦實施了國家免費孕前健康檢查。社會保障不斷加強。城鄉低保分別新增1280人和3670人;發放各類救助資金9700萬元,發放救災救濟資金1008萬元。新農合參合34.8萬人,參合率達到100%。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21.7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9.2萬人,失業保險參保2.6萬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1.9萬人,社會保障達標率100%。城鎮新增就業5000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266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225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以下?;鶎臃阵w系進一步完善。完成區敬老服務中心和4個村級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任務;新增社會辦養老機構3家,增加床位746張;新建千米社區服務中心2個。全省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暨城市社區建設現場會在我區成功召開,得到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文明創城持續推進,社會管理又有新探索。圍繞“干凈起來、秩序起來、文明起來”,扎實推進“三公九重工程”③,城市交通秩序、衛生環境、市容市貌明顯改觀。清冰雪工作得到市里肯定??茖W進行區劃調整,新增社區9個,完成新設利業鎮和沈家、長嶺撤鎮設街申報工作。深化“平安呼蘭”建設,大用鎮“多村一社區”以及大學城“三聯一創”等綜治經驗在省市會議上交流,群眾安全感綜合指數排名列全市第二位。進一步理順安監工作機制,我區率先建立基層安全生產監管機構的做法在全市進行推廣。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漸進穩妥推進。全面開展信訪積案攻堅戰,福臨家園等一批回遷安置老大難信訪案件得到成功化解。機關作風持續轉變,自身建設又有新加強。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上下聯動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改進工作作風的有關規定,加大精文簡會力度,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強化審批服務,為70個項目辦理審批要件302件,現場辦公11次,無償代辦12項,政府效能進一步提升。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意見32件,政協委員提案97件。深入開展“政風建設年”活動,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對全區29個行政執法部門進行現場評議,公務人員不作為、慢作為等“四亂”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保持行政問責的高壓態勢,先后查處作風建設案件12起,問責公職人員23人,并將違規發放購物卡等4起典型案件向全區通報,機關紀律、工作作風明顯好轉。審計、統計、法制、檔案、殘聯、老齡、氣象、物價、人防、區志、外事、僑務、民族、宗教等工作,也都取得較大成績,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人大依法監督、鼎力支持和政協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結果,是全區人民開拓創新、共同努力的結果?;仡欉^去一年的工作,深刻體會到:成功應對復雜形勢的挑戰,保持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關鍵在于我們始終堅持把抓招商、上項目、聚產業作為既管當前又利長遠的根本舉措,統籌規劃,綜合施策,強力推進,成為引領發展的核心支撐。特別是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國藥集團和國內500強企業杉杉集團、永達集團,對提升區域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關鍵在于我們始終堅持把優化環境作為加速發展的重要途徑,牢固樹立“筑好巢才能引來鳳”的發展理念,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引導全區上下強化“做主人、靠自己”的責任意識,倡導“難為別人就是難為自己,方便別人就是發展自己”的服務理念,通過完善配套、提升效能、規范執法、強化問責等一系列強有力舉措,全力打造一流的發展環境,吸引了投資,爭取了主動。關鍵在于我們始終堅持把民生改善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贏得了百姓的理解支持、信任和擁護。特別是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總投資11.6億元,啟動實施了新老城區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飲水工程以及困擾老城區多年的供熱、供水、地下管網改造等15件民生實事,共計136個項目,除個別項目如農村公路因上級計劃調整沒有實施、150萬平方米集中棚改因慎重考察合作企業、論證具體合作方案,計劃明年正式啟動外,其余近百個項目全部得到有效落實。關鍵在于我們始終堅持把打造過硬隊伍作為建設“為民務實清廉”政府的重要內容,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鍛煉干部、在為民服務的最前沿磨礪干部、在急難險重的第一線檢驗干部。特別是面對1998年以來最大洪水,各級干部組織帶領人民群眾,以“保家護民”的果敢和擔當,連續奮戰堤防一線,成為我們迎戰松花江、呼蘭河雙洪峰的中流砥柱,使我區在大災之年沒傷一人一畜,取得了抗洪搶險的全面勝利。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呼蘭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底子薄、基礎弱、總量小仍是我區當前的主要矛盾;優勢產業規模偏小、產業鏈短、配套產業不完善,投資大、牽動力強的立區大項目還不多;城鎮化進程緩慢,新城區載體功能不完備,老城區基礎設施欠賬多,中心村鎮建設遲緩;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剛性支出多、新興財源少、增收渠道窄的現狀沒有根本改善;體制機制不完善,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部分部門職責交叉、效率低下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個別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夠,缺乏攻堅破難的勇氣和創新突破的方法。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4年主要工作任務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根據中共呼蘭區三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的部署,確定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實施“跨河北擴、沿江東拓”全面城市化發展戰略,緊緊圍繞“一城一谷一集一紐”建設目標任務,抓改革、促發展,聚產業、上項目,轉作風、惠民生,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勇于擔當,開創呼蘭改革發展新局面。綜合考慮各種因素,2014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增長10%;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12%;萬元GDP④綜合能耗降低4%。同時,區政府還要竭力辦好以下12件民生實事:1.維修農村公路67公里,改造平交道口30個,安裝警示標志225個,改造危橋14座。2.新城區建設陽明灘聯絡線、昆明大街、規劃一路、北站廣場等“11路1泵站2橋1廣場”⑤。3.啟動老城區內、外環路⑥建設;完成蕭紅大街景觀大道建設,維修擴建3條城區道路;啟動建設呼口大橋至哈肇路連接線。4.改造老城區2.8萬戶舊樓供水計量設施,更換20棟舊樓地下供水管線,清洗30公里供水主管線;改造排水管線2條,重新鋪設排水管線3條;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解決9個村屯1.2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5.啟動老城區集中棚改一期91.6萬平方米項目;完成電機廠二期等4個棚戶區改造任務; 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200戶15萬平方米。6.實施一排干綜合整治工程,加快推進干渠整治、道路修建和綠化美化項目; 完成人工造林5000畝;新增城區綠化面積16萬平方米。7.加快呼蘭河公園配套建設;改造步行街廣場和歷史文化公園。 8.加快交通、城管等公共設施建設,新建停車場20處,完成40個公交站亭建設; 增建垃圾中轉站2個、水沖式公廁6個、環衛工人休息房8個。9.啟動水毀工程修復和呼蘭河治理工程,修復加固呼蘭河堤防麻家圍子等險工弱段,加高培厚呼蘭河左岸孟家堤防段。10.啟動附屬實驗小學和順邁小學擴建項目,續建幼兒園1所,維修改造學校2所,創建標準化學校8所。11.啟動區第一人民醫院綜合醫療樓建設項目; 爭取順邁醫院盡快開診、嘉潤醫院新綜合樓投入使用。12.新建200張床位的綜合性社會福利中心;維修改造第二殯儀館。為實現上述目標,著力做好以下七項工作。

(一)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釋放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與動力。把改革作為最大“紅利”,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致力以改革促進轉型發展,靠創新激發內生動力。推進政府機構改革。按照精簡機構、優化職能的總體要求,全面清理內設機構,推進食品藥品、衛生和計生、文化等部門的機構及職責整合,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關系,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做好補充和完善政府職能部門“三定”⑦工作,切實解決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權責脫節等問題。繼續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行政審批、非行政審批事項,做好省市行政審批權限下放的承接工作,建立行政審批聯席會議制度,加大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力度,推進“兩集中,兩到位”⑧,啟用新的行政審批服務流程,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推進開發區體制改革。堅持精干主體、理順關系、企業運營、高效管理,繼續深化開發區社會管理職能剝離,加快開發區體制由政區合一向區企一體轉型。以“三個公司”⑨為平臺,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吸引工商資本和社會資本融資參股,做實土地收儲、基本建設和投融資等各類運營平臺,提高資產運營、資本運營和經營管理效益,增強開發區服務效能和自身造血功能。建立新型的用人管理制度,面向社會公開引進專業人才,逐步實行人員聘任制和試用期制。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積極落實“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通過先行先試,獲得先發優勢和改革紅利。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繼續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探索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推進農村產權要素市場化、資本化進程。全面推進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探索農田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區鄉村三級服務機構及農民用水合作組織,落實機構編制、規格經費等事項。建立與哈爾濱銀行、浦發村鎮銀行、信用聯社對接平臺,拓展合作社融資渠道。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和新型主體發育。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指導意見,促進合作社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

推進財稅工作創新。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開源節流兩手抓。積極爭取省、市財源建設專項資金,鞏固壯大主體財源。加強稅收和非稅收入征收管理,做到應收盡收,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推進公共信貸平臺建設,努力破解項目建設融資瓶頸。進一步規范部門預算編制,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等制度改革,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國有資產管理,加大對商業、糧食、供銷、工業等重點領域國有資產監管力度,探索建立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切實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進一步完善償債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加大對鄉鎮街道轉移支付力度,專項化解鄉鎮債務。推進社會體制及其他領域改革。按照省市統一部署,積極落實、穩步推進涉及民生等領域的社會體制改革。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步伐,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一體化管理。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提高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引導非公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支持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等領域,最大限度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二)堅定不移地推進園區轉型,進一步提升藥谷品牌影響力。圍繞打造“藥谷”品牌,進一步加快生物醫藥園區建設,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吸引力,確立在省、市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拓展園區發展空間。投資2.5億元,建設昆明大街、哈藥總廠環路等“4路1橋”⑩基礎設施,提升園區載體功能。通過行政區劃調整,新拓展3平方公里的發展空間,吸納更多醫藥企業入駐。加速醫藥產業集聚。搶抓生物醫藥產業整合、并購和大企業擴張的難得機遇,加速引進研發型、生產型、配套型項目,形成完善的產業體系。重點推進投資5億元的國藥物流、投資2.76億元的農業部疾控中心動物疫苗產業化等項目,年內力爭引進醫藥產業大項目18個。完善公共平臺建設。依托哈醫大研發中心和哈藥集團藥物研究院,建立集生產力促進中心、新藥研發、成果孵化和檢驗檢測于一體的公共平臺,打造研發高地、孵化洼地和檢測基地。確保生命醫藥創業大廈、院士工作站、實驗動物中心上半年正式運行,藥物中試基地爭取年底通過認證并具備生產能力,GLP實驗大樓年內完成設計并爭取開工建設,藥物研究院力爭年底投入使用。強化配套服務支撐。深化校企合作,搭建產學研平臺,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支持科技要素和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圍繞“藥谷”建設,強力推進雷帕霉素等10余個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借鑒上海張江、江蘇泰州等地“筑巢引鳳”的成功經驗,在園區內規劃建設標準化工業廠房1萬平方米。

(三)堅定不移地推進項目建設,進一步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繼續把抓產業、上項目作為調結構、促轉型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始終保持“舉全區之力抓大項目”的推進態勢,再造產業競爭新優勢。著力提升產業項目投資規模。全年計劃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100個,投資總額570億元,計劃投資10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1個,10億元以上項目8個。按產業類別劃分,生物醫藥項目30個,綠色食品項目12個,商貿物流項目6個。著力提升產業項目謀劃水平。謀劃產業大項目30個,年內達到商業計劃書深度項目10個以上,力爭生成和落地一批千萬、億元級大項目。圍繞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主導產業,以上海復興集團、康夷寶保健品、鼎泰豐、秋林食品為重點,加緊謀劃一批園區項目;以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所檢測平臺、義烏小商品工業園區為重點,盡快生成一批配套項目;強化與上海張江、江蘇泰州等醫藥園區聯系,及時引進一批轉移項目;加大對沿江旅游產業帶等項目包裝力度,策劃運作一批儲備項目;把握國家和省市政策導向,積極對接,向上爭取一批規劃項目。著力提升產業項目集聚能力。在深入推進藥谷和食品產業園建設的同時,圍繞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延伸產業鏈條,重點推進總投資50億元的杉杉商業綜合體項目,打造一站式品牌購物中心。推進投資22億元的永達名車廣場項目,打造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高端汽車銷售有形市場。推進總投資5億元的國藥物流項目,打造全省最大、最先進的物流配送中心。實施北斗綜合示范應用工程,打造北斗產業基地。著力提升產業項目推進質量。堅持謀劃項目抓洽談,簽約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推進,竣工項目抓達產。重點對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實施領導包保、監控服務和要素保障,確保齊云醫藥、開潤包裝、大成農牧等簽約項目按期開工,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東北市場、杉杉商業綜合體、天宏藥業等在建項目如期復工,譽衡藥業、威凱洱藥業等竣工項目全部投產。

(四)堅定不移地推進招商引資,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繼續保持“大招商、招大商”的推進態勢,加速由全員招商向專業招商、定向招商轉變,著力在“招大引強”上實現新突破。注重招商質量。嚴格執行入區項目評審制度,科學評價論證,嚴格準入標準,重點面向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行業100強企業,著力引進投資強度大、產業支撐強、財稅貢獻突出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年力爭新引進項目55個,簽約總額270億元,到位資金41億元。創新招商方式。繼續推行部門招商、鄉情招商和代理招商,實現招商方式、招商主體多元化。以區級領導為主體,發揮7個招商工作組作用,圍繞重大產業項目跟進洽談,帶隊開展定向招商;以招商局為主體,5個招商分局根據產業和地域,開展專業招商;以開發區領導為主體,針對所主抓的產業,開展產業招商;以國藥集團、杉杉集團、臺灣大成長城集團等企業老總為主體,發揮其人脈資源優勢,實行以商招商。提高招商成效。強化同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地區的聯系,對國內外500強以及行業龍頭企業,以聘請招商顧問、設置區域代理等形式,全面掌握重點企業的發展布局和業務拓展方向,主動推介,強化對接,提升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成功率。對國藥物流、上東醫藥等已達成投資意向的項目,主動靠前對接,盡快簽約落地;對北京億陽、四川沱牌等意向性項目,加快跟進步伐,達成投資意向,努力形成洽談一批、簽約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格局。堅持域內外企業同等待遇,支持本土企業增資擴產、新上項目。

(五)堅定不移地推進城鄉統籌,進一步加快都市農業發展步伐。搶抓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歷史機遇,全力推動農業轉型、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加快優勢產業基地建設。全力打造優質稻米產業園區、高效蔬菜產業園區、畜牧規模養殖園區、龍頭企業產業園區。擴增種植業示范園區5個、面積10萬畝,實施“旱改水”2萬畝,沿江擴稻8000畝。推進濱蘭公司、雙達集團大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項目,輻射帶動“糧改菜”5000畝以上。擴大與麥肯集團合作,依托文俊、金山合作社發展專用馬鈴薯3000畝。推進養殖業規?;?、集約化、標準化,新改擴建標準化畜牧示范場20個,發展網箱養魚3處。強化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認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50個以上。以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為重點,推進呼蘭韭菜和大蔥等地理標識品牌開發。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和節水增糧行動,新建各類水源井233眼,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5萬畝。實施水毀工程修復和呼蘭河治理工程,對呼蘭河堤防麻家圍子等險工弱段進行修復加固,對呼蘭河左岸總長14.4公里孟家堤防加高培厚,達到20年一遇標準。更新大型農機具200臺(套),新建水稻育秧小區7個,打造高產穩產田3萬畝。實施孟家鄉補充耕地項目,新增耕地84公頃。啟動沈家周邊7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綜合整理土地4萬公頃。著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鼓勵村集體走“內涵挖潛、合作發展”的路子,以現有村級資產資源參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入股農業企業,以存量換增量,增加集體經濟收入,逐步解決村集體“空殼”和債務積重難返問題。選擇一批基礎好、潛力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及涉農企業,啟動村社、村企合作發展試點,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積極拓展農民增收渠道。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擴大補貼范圍,增加農民政策性收入。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扶持農村特色產業和特色經濟,增加生產性收入。扶持農民自主創業,加快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增加經營性和財產性收入。加大農民培訓和轉移就業力度,增加工資性收入。全年開展“陽光工程”技能培訓4000人,新增農民轉移就業6000人。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以規劃為引領,強化政策扶持,配套推進中心村鎮建設。加快大用田園新城、沈家大羅小鎮建設,帶動周邊3個村屯撤并,打造新型村鎮建設樣板。加快腰堡街道永豐村搬遷進程,年內實現應遷盡遷。推進許堡蒲井、方臺小方、蓮花老哈3個村整村扶貧開發,力爭兩年內整體脫貧。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完成農村公路養護中心建設,維修農村公路67公里,改造平交道口30個,安裝警示標志225個,改造危橋14座。

(六)堅定不移地推進城市建設,進一步彰顯現代都市城區新形象。堅持用經營城市理念規劃建設和管理好城市,扎實開展以“八大環境,一項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不斷提升城市的承載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按照“一城一谷一集一紐”的城市空間布局,圍繞“完善功能、彰顯特色”的規劃主題,重點推進老城區道路交通、給排水、一排干及周邊環境整治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濱水岸線及重點區域的控詳規劃,進一步提高中心城區控詳規劃覆蓋率。繼續完善新城區總體規劃,完成東區產業規劃、北斗規劃和重點園區概念規劃,編制利業鎮規劃、6平方公里控詳規劃和陽明灘聯絡線等重點管網專項規劃。進一步完善鄉村規劃,引領城鄉一體發展。完善城區載體功能。堅持“配套圍繞項目建”,進一步提升新城區服務“北方藥谷”的保障能力。全年計劃投資3.08億元,建設陽明灘聯絡線、北站廣場等“11路1泵站2橋1廣場”,重點為生物醫藥、綠色食品園區和哈鐵北站配套。完成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做好接納哈藥總廠污水處理的前期準備。加大與電力規劃、熱力燃氣等部門的協調力度,推進藥園和已建項目的相關配套建設,確保園區發展和項目投產運行。圍繞改善群眾宜居環境,進一步加大老城區改造建設力度。啟動老城區集中棚改一期91.6萬平方米項目。投資1.8億元啟動內、外環路建設,逐步形成“兩環四射”的路網格局。完成蕭紅大街景觀大道建設,維修擴建老城區3條道路。啟動建設呼口大橋至哈肇路連接線。對20棟舊樓地下供水管線進行更換,對30公里供水主管線進行雜質沖洗,遷移配置戶外水表2.85萬戶,對小十字街至食品公司、新勝路西段2條排水管線進行改造,對東府路加油站東側等易澇地段3條排水管線重新鋪設。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200戶15萬平方米,新增廉租補貼135戶,完成電機廠二期等4個棚戶區改造任務。推進呼蘭河公園建設,對步行街廣場和歷史文化公園進行改造升級。建設停車場20處,完成40個公交站亭建設。增建垃圾中轉站2個,建設水沖式公廁6個,環衛工人休息房8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強城市景觀建設,對呼蘭河橋及南大街、蕭紅大道實施亮化、美化。深入開展交通秩序、小區環境、市容市貌、公共衛生、建筑垃圾等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凈化市容環境。加強市場攤區管理,規劃設立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購置專用車輛設備,提升環衛機械化作業水平。推進“五定”制度,建立城市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配合城市改造和道路建設,有序推進街路命名及街路牌設置工作。加大違建治理力度,堅決杜絕新的違建發生。建設綠色生態家園。加強生態保護建設,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各5000畝,新增城區綠化面積16萬平方米。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力度,投資7.5億元啟動一排干綜合整治項目,加快推進干渠整治、道路修建和兩側綠化工程,打造城市景觀綠帶。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改善空氣環境質量。推進呼蘭河綜合整治,改善水環境質量。推進華電哈三電廠一期脫硫、脫硝改造項目建設。強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重點推進哈爾濱義利農牧科技大型沼氣、富強益民養殖合作社沼氣工程2個農業源減排項目建設。推進村屯和道路綠化建設,打造“美麗鄉村”。

(七)堅定不移地推進民生改善,進一步增進人民群眾福祉。堅持民生優先,扎實辦好民生實事、好事,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努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區人民。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啟動附屬實驗小學和順邁小學擴建項目,推動哈師大附中利民校區9月正式開學;續建幼兒園1所、維修改造學校2所、創建標準化學校8所。加強衛生事業建設,啟動區第一人民醫院綜合醫療樓建設工程,推進農村衛生所標準化建設,達標率50%以上;爭取順邁醫院盡快開診、嘉潤醫院新綜合樓投入使用。繼續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深化“惠家工程”和“黑土甘霖”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設。進一步打造“蕭鄉文化”品牌,完成文廟布展開園,啟動龍王廟修復工程;舉辦第四屆全民運動會,創建市級體育示范社區2個;推進河口濕地公園三期建設,組織好第四屆濕地旅游文化節。加強廣播電視工作,提高節目播出質量和覆蓋率。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要求,繼續推動各項保障提標擴面。推行城鄉低保區鄉兩級審核審批體制,強化動態管理,實現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新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600人,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1800人。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分別擴面2萬人、1100人、550人、500人,社會保障達標率100%。進一步鞏固新農合成果,參合率、覆蓋率均為100%。促進就業再就業,免費實施再就業培訓3000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80個,新增城鎮就業48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下。加強社區建設,推進濱才社區爭創國家級和諧示范社區,結合城市建設和改造,積極推進社區配建和達標社區創建工作。做好第十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加快社會化養老服務進程,新建200張床位的綜合性社會福利中心1所。維修改造第二殯儀館。做好殘疾人扶貧、就業、康復工作。推進社會管理創新。進一步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完善綜治責任體系,強化日常巡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提升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管控能力,打造最具安全感的平安呼蘭。深入實施“六五”普法規劃,切實提高社會治理法制化水平。繼續開展道路交通、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9個行業和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建立企業安全生產基本信息檔案庫和隱患排查治理平臺,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創新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矛盾糾紛排查和“大調解”工作機制,及時解決群眾來信來訪問題。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要求,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努力建設為民、務實、清廉、高效政府。強化責任意識,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繼續強化“做主人、靠自己”的責任意識,進一步解放思想,自我革新,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斗志。敢于擔當、敢于承重、敢于碰硬,積極開拓尚未涉足的“盲區”,勇于探索令人望而卻步的“難區”,奮力突破阻礙發展的“禁區”,努力在學習中開闊眼界,在創新中謀求發展,在探索中有所突破。強化宗旨意識,大興勤政為民的務實作風。扎實開展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做好征求意見、問題整改、整章建制等各個環節工作,著力完善密切聯系群眾的長效機制,把人“沉下去”,把心“帶下去”,真正做到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增強施政為民的主動性和針對性。大興雷厲風行、真抓實干的務實之風,進一步精文簡會,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加大工作推進落實力度,努力以作風的大轉變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強化規范意識,營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強化法治觀念,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依法處理問題,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強化對政府投資項目監督檢查,確保“項目優質、干部安全”。堅持軟硬環境兩手抓,把軟環境當成硬任務,用硬措施治理軟環境,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規范執法行為,保持行政問責的高壓態勢,努力打造一流的發展環境。強化自律意識,塑造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引導廣大公務員筑牢思想防線,守住廉政底線,劃清公私界限,老老實實做人,干干凈凈做事。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加大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推進政務公開,切實把權力關進“籠子”里、曬在陽光下。堅持和發揚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以廉政建設的扎實成果樹立形象、贏得支持。實現發展新跨越、開創工作新局面、追求幸福新生活,是時代的召喚,是人民的期待,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縱然一路險阻,我們也要砥礪奮進、勇往直前!讓我們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區人民,凝神聚力,創新進取,為加速“一城一谷一集一紐”建設進程,共創全區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而努力奮斗!

簡稱術語解釋 ① 一城一谷一集一紐:就是建設呼蘭健康產業城,打造中國北方藥谷,形成大江北商貿物流倉儲集散中心,構建省城北部中轉樞紐。②5路1橋:規劃一路、哈藥總廠環路、長青大街、福州路、雪花路、雪花路哈伊下穿橋。

③三公九重工程:“三公”即重點部位的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共關系。“九重”就是突出“九項重點工作”,即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教育治理、道德模范學習評選表彰、“道德講堂”建設、文明餐桌、“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網絡文明傳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④GDP: 國內生產總值英文縮寫。⑤11路1泵站2橋1廣場:11路即:陽明灘聯絡線、哈藥總廠環路、昆明大街、規劃一路、濟南路、北京東路環路、北站一路、北站東路、金馬路、四環輔路、沈陽大街維修;1泵站即:昆明大街給排水泵站;2橋即:規劃一路下穿橋、北站北側下穿橋;1廣場即:北站廣場。⑥內外環路:內環路即打通西環路,新建谷豐路、向陽路;外環路即西環路向北延伸600米,新建北環路、濱河北路和東環路南段。⑦三定:定職能、定機構、定人員編制。⑧兩集中,兩到位:即推進部門審批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審批科室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審批項目進入行政服務中心到位,授權窗口權限到位。⑨三個公司: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利民投資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哈大齊核心示范區投資建設有限公司。⑩4路1橋:即昆明大街、哈藥總廠環路、沈陽大街、規劃一路及下穿橋。 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的縮寫,中文直譯為優良實驗室規范。八大環境,一項活動:“八大環境”即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一項活動”即開展扎實有效的創建活動。兩環四射:兩環即內外環路,四射即東府路、南北大街、蕭紅大街及計劃新建的濱河北路四條出城道路。五定:定時、定員、定崗、定職責、定獎懲。

2014年1月3日印發

第五篇:春節政府慰問網稿

**市領導慰問市分行員工

1月5日,**市常務副市長***、人大副主任***及政協副主席***等領導蒞臨我行慰問干部職工,市領導帶來了新春的美好祝福和親切關懷。在市分行黨委成員及相關人員的陪同下,***副市長一行參觀了我行營業大廳等工作場所,對我行2012年支農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對2013年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并鼓勵我行在支農方面要再創佳績,為***市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新貢獻。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海南物業服務收費下一篇:紅色歷史調查問卷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