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二物理教研活動記錄

2023-01-22

第一篇:高二物理教研活動記錄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1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7年9月17日)

研討內容:

1、統一教學進度;

2、落實本學期的作文題目;

3、落實本學期開課老師及課題;

王曉:這學期因為校慶和國慶,在期中考之前完成必修五的教學任務是比較緊的。我們要抓緊教學的進度,前面的文言文、詩歌、寫人記事的散文可以多花一些時間,第四單元的課文可以快一點。

黃金建:時間緊,任務重,教學時應抓住重點,突出重點,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學上,盡量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

林慶?。何?、傅美群和林玉梨這學期是高三兼高二,以前沒接觸到新課程,要多向從高一上來的老師請教,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還要多了解、多實踐。

鄭玉仁:我也是第一次接觸新課程的,看了學校發的那一本《高中新課改學生導讀》,里面說了,高中語文必修的文本一共有五本,要在高二上學期期中考之前上完,這學期期中考以后還有幾本選修的,任務可能更艱巨。 林惠鵬:聽說新課程還要對學生進行學分認定,還要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課題學習,這些都是挺新鮮的。我還以為高二的教學可以輕松一些,現在看來比教高三畢業班的還要辛苦,看來得有思想準備。 集體討論決定:

1、本學期傅美群老師開課;

2、本學期作文要完成六至七篇;

3、本學期的每周一早上第三節為高二語文備課組的活動時間。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7年9月24日)

研討內容:新舊課程觀念怎么銜接

黃燕閩:如火如荼的高中課改已經實踐了一學期了,但在具體操作中,仍使我們感到困惑的東西仍不少,亟待解決。

林慶?。焊咧姓Z文新課改強調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是不是就意味著要抨擊傳統課程,徹底否定現有的基礎教育?否定系統的基礎知識講解,否定接受式學習等傳統的教學方法?

王曉: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經過多輪嘗試,已經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并形成了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為新一輪課程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梢哉f傳統課程是課程改革的起點,傳統課程是新課程的基礎;而新課程是對傳統課程的繼承,是對現行課程的革新與改造。

林玉梨:面對新課程,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包括:“舊”課程的局限在哪里?“新”課程又新在何處?“新”課程標準能解決原有的問題嗎?它在多大程度上對原有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對策?它與“舊”的關系如何? 鄭玉仁: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中強調要改變的是“過于”注重的內容,并不是要否定傳統課程的一切。因此針對舊課程應該 “揚棄”,進行批判性的繼承和發揚,而不應該全盤否定一個,再全盤肯定另一個。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7年10月8日) 研討內容:語文課老師還要不要講?

王曉:實行了二十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經造就出極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學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學什么、練什么,老師們是太清楚不過了。

黃金建:假如大家還習慣性地按應試教育的思維指導教學,什么字詞句、語修邏,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反反復復地講、練,不僅違背課改宗旨,更會遏制學生能力的培養。

傅美群:按理說,我們的高中同學至少學了九年語文,已經分析過上百篇課文,對簡單的語言文字、文章思路是一目了然的,用不著過分瑣碎地幫他條分縷析。因而,我們試圖拿文本的單一模子無所不包地套牢學生的頭腦,無異于畫地為牢,這是非??尚Φ?。而且篇篇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其中不少東西肯定是繁瑣累贅、重復羅嗦的,如此刻板頑固,十足的形而上學。

林惠鵬: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不少學生不這樣講就不習慣,相當部分學生到了高中自己不能獨立分析一篇課文,不能獨立學習字、詞、文學文化知識。簡言之,我們的學生到了高中還不能獨立開展語文學習活動,這不能不叫人深思:我們九年一貫制地全講全評、包教包學,是不是培養了我們所追求的全面而縝密的分析能力呢?

林慶?。阂虼?,我們的語文課不妨試試老師少講、精講,對于一些基本的東西,可以大膽地放放,給學生一點空間與時間去實踐、感悟,不要怕出錯或不周到,刪繁就簡一樹花,達到課堂目標最優化的效果。

林玉梨:當然,老師也不能完全放鴨子,任由學生天馬行空、漫無邊際亂想亂說,必要的引導與高屋建瓴的點撥仍然是課堂的主流。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7年10月15日)

研討內容:接受式學習還能不能提倡?

黃金建:《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王曉:于是,有不少教師自然而然地把“接受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對立起來,歷數“接受式學習”若干罪狀。“接受式學習”難道就那么一無是處嗎?當然未必。

黃燕閩:接受式學習是教師將學習內容直接呈現給學習者的一種學習方式。通俗地說,就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布置,學生訓練”這一類的學習方式,應該是一種最基本、最基礎、最常用的獲取知識的途徑。而且在常規下,這種“接受式學習”也符合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一般的認知規律。

鄭玉仁:不僅現在不可以一棍子打死,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是難以完全取締的。比如說你沒必要把所有課文的作者出處都讓學生自己去查找;對于學生頭一次碰到的“通感”、“互文”等修辭現象,你也不可能全讓學生自覺自悟„„

傅美群:新課程實施也并不排斥接受式學習。課堂教學選擇何種學習方式是根據學習內容、學習條件決定的。 林惠鵬:在接受式學習的同時,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進行“探究式學習”,應該是學習方式改革的比較理想的途徑吧。

林慶?。嚎傊?,要搞好高中語文課程改革,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傳統教育教學觀點必須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7年10月22日)

研討內容:新課程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

王曉:“教材中心、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舊的教育模式支配著教師的教學。

黃金建:由于受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等陳舊教育觀念和方法的影響,當前教育運作上仍以知識傳授為中心,以知識灌輸為基本方式,以知識再現能力為終極目標,使用統一的課程與教參,仍是“教材中心、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教育。

林玉梨:這樣的教育模式,在語文課堂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許多語文教師被教參上固定的教學目標束縛了手腳,而教師們又以同樣的繩索去束縛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黃燕閩:在這樣的以灌輸為基本方式的教育氛圍中,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鄭玉仁:學生在眾多的教材中無所適從,不知道主動去接受新的知識面對新的教材學生感到很新鮮。

林惠鵬:受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影響,學生在新的知識面前缺少主動性,常常不會主動地去探討、研究,仍然滿足于教師提出問題、集體討論、教師講解答案、自己記下筆記這樣一種舊的模式。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上學生的參與也常常是被動的。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7年11月5日) 研討內容:期中考質量分析

王曉:從這次考試的成績看,高低分的分布還是比較正常的,呈現出兩頭尖,中間大的特點.適當地拉大距離,能使一些同學對語文有足夠的重視,改變輕視語文的想法。對于一些名次靠前,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則要加強對他們學習語文的督促。

黃金建:關于文言的翻譯??忌Х值闹饕蚴?,不能聯系上下文對詞語作出合理的推斷,望文生義,脫離語境。關鍵的字詞的意思不能掌握。此外表達不通,言不及意的現象也較嚴重。

林玉梨:關于名篇名句默寫。寫別字的現象仍不在少數,寫不出交了白卷的估計不在少數。這一點和學生平時在早讀不重視讀語文有關。

黃燕閩:關于現代文閱讀。主要考查對重要語句含義的理解,文意的把握,對有關內容的整合與評價,寫作技巧的鑒賞。學生存在最大的問題是,整體把握文意的能力較差。滿分18分,大部分得分在10分左右。

鄭玉仁:這次作文命題采取自引話題的形式,審題難度不大,此次提供的話題貼近學生生活,有利于寫真話抒實情;主要問題有這一些:

①不切題。命題已對話題范圍有嚴格的限制,可有部分學生不注意提示. ②詳略不當。部分學生原封不動轉述原文故事. ③低幼化。少部分學生在選材和語言表達方面很像一個低幼年級的小學生水平。

④內容空洞,材料貧乏。大部分學生選擇了議論文體,但大都在空發議論,缺乏應有的道理闡述,缺乏必要的材料論證。

⑤書寫潦草,字數不夠,不擬標題,缺乏改造的所背語段的照搬,這些問題也都嚴重存在。

林慶?。浩谥锌己?,要根據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專題或專項訓練,精選樣題,有目的地批改、精講。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7年11月19日)

研討內容:學校教育資源的緊缺與教學實際需要間的矛盾

林惠鵬: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我們感覺到,新課程的最大的變化是教學內容的模塊化,而模塊化帶來的最大問題是教材的內容增量、教學活動增時,與之相反的是教學單位內容的實際使用的課時量卻大量壓縮。

王曉:從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大家認為解決這樣的問題, 一是構建大容量的課時教學內容,增加課時教學的信息量,增加教學的基本環節,增加教學的基本節奏。

黃金建:但這樣的教學組織結構帶來的負面的影響也是非常突出的,學生必要的活動被省略、學生有效的訓練被取消,學生思考的流程被替代,反而進一步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林玉梨:也可以大量運用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開展教學活動,在目前被認為是一個基本的出路,可以實現學生的直觀性的了解、表象性的觀察、多通道的思考,多信息的組合。

鄭玉仁:但是,當大多數教師同時需要這些資源時,學校的多媒體、計算機以及其他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課時供應量就顯得捉襟見肘,限制了教師大量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可能性。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7年12月3日) 研討內容:教師的專業化緊迫感與教師的專業培訓間的矛盾 林慶?。焊鶕抡n程的特點,對教師的專業化要求進一步提高。

王曉:比如《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這一個模塊里有大量的古代詩歌,教學中,首先要求教師有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并且具備一定的朗誦能力,為了吸引學生,得帶有文人風度吧,或者裝著更像哲人。這樣看來,一個專業的老師有必要成為一名欣賞家,朗誦家或者演員。

黃金建:還比如講《蘭亭集序》的書法“課外”欣賞時,我們最好是書法家或具備一定的書法家的欣賞水平。 林玉梨:一些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這些能力方面明顯存在著不足。

黃燕閩:而對于新教師,面臨著最大的問題是教學經驗的問題,雖然他們勤奮好學、具有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愿望,也敢于去嘗試,但往往把握不好度,再加上缺乏缺乏樣板的引導和借鑒,容易把課堂搞的不象課堂。 鄭玉仁:對于這個問題,雖然我們在暑假已經到莆田六中進行過新課程培訓,但是在實際工作運行中,我們認為培訓工作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7年12月10日) 研討內容:學生實際水平和新教材要求間的矛盾

王曉:新教材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要求更高了,而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語文素養)并未明顯提高,因此兩者間的矛盾更見明顯。

林慶?。河捎谑艿匠踔姓Z文教學中“淡化語法”的教學思想的影響,學生普遍存在專業基礎薄弱的問題。因此,上到高中來,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障礙,上新課之前還必須要先補初中的知識。

林惠鵬:比如在講在講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時候很多同學竟然不了解現代漢語的基本的句子結構,不知道什么叫主謂賓,什么叫定狀補,所以要花很長的時間給他們補充最基本的知識,就影響了教學進度。

傅美群:學生的水平參差不平,在課堂上有些小組活動就難以順利開展,這樣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等都會受到影響。

鄭玉仁:課堂交流中就容易使得那些層次相對較弱的學生處于弱勢地位,長期下來,小組活動中人人參與、積極發言的局面就會容易回到老路上,成為少數學生舞臺。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7年12月24日)

研討內容:重視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王曉:《新課標》(實驗稿)中出現了“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后,不少老師就“因噎廢食”,淡化語文知識的傳授。

黃金建:其實,語文知識是學習理解母語掌握祖國語言的必備工具,是新課標的三大板塊之首——“知識與能力”——的最重要的內容,不應該淡化更不能廢棄!

黃燕閩:語文知識的內容很多,如“常用字”“常用詞”“名言名句”“文學常識”“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等等。

鄭玉仁:在教學中,語法知識要把它放到具體實在的語言環境,在“情境效應”的影響下,輕松而又牢固地掌握它;人文類知識要尊重學生個性,良性引導學生在文本中去熏陶感染。 傅美群:除了“實”,語文課堂還要“活”。

林惠鵬:教師要與學生互動。上課時,教師必須忘掉標準,忘掉已預設好的課件,要按課程及文本內容的需要隨機應變,順勢而成。

林慶?。禾貏e是教師心中要裝有學生,重視學生的主動性,與學生互動。也就是要有相當的教學機智。比如,課堂提問要不要討論,課后的作業要不要細講,可征求學生的意見。

林玉梨:一堂課上下來,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是有效的,效率的高低情況怎樣?這完全可以通過課堂學生回答問題、課堂學生的情緒反應、課后作業反饋表現出來。

王曉:在課堂中重視效度,就不能“偏大求全”,一堂課下來,落實了幾個或一個知識點,也比滿堂灌下來學生一無所獲好。

高二語文備課組活動記錄(2008年1月7日)

研討內容:推廣案例積累

王曉:快到期末了,又經過一個學期新課程教學實踐,學校還有我們備課組都覺得把平時課改的案例加以總結并積累是很有必要的。

黃金建:教師不僅需要學習教學案例,而且需要撰寫教學案例。教學案例來自日常的教育實踐活動,貼近教師工作,與教師有天然的聯系。教師有大量的實際問題,需要通過研究,妥善解決,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了大量的教育研究,有很多經驗和教訓。

林玉梨:教師有事實可說,有道理可講。教育實踐涉及的領域寬,發生的事例多,是教師撰寫教學案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黃燕閩:撰寫教學案例,是“講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撰寫教學案例,教師要對教育過程進行真切的回顧,“照鏡子”,“過電影”,把自己的教育一覽無余地再現,用新的觀點進行嚴格的審視,客觀的評價,反復的分析。 鄭玉仁:教育過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確錯誤,都能由模糊變得清晰。能使教師把某些教育問題認識得比較深刻,解決得比較恰當。利于教師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看清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傅美群: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就是重新認識教育事實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研究的過程,總結的過程,提高的過程。

林惠鵬:從教學案例的線索引申開去,思考教學案例反映的教育現象,就有可能產生一些深刻的認識,獨到的見解。

林慶?。涸賮硪环ゴ秩【?、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之帶上條理性和科學性,就有可能發現某些教育規律,特別是解決某些教育問題的規律,從而產生某些創新。創新多了,就會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

@@@@@@@111111111111111111

1、集體備課的基本程序: 課型研討——個人初備——共同備課——個人細備。

2、集體備課的基本內容:

課型研討:語 文——講讀課、閱讀課、復習課

課任學科——新授課

個人初備:由教師個人自行備課。

共同備課:上周授課產生的問題展開研討。

對下周的授課內容共同探討。

3、集體備課的目標的是:實現“四統一”,搞好“四備”,鉆透“四點”、優化“四法”、精選“四題”。 四統一:

課型統

一、教學目標統

一、教學重難點統

一、統一課時和進度, 四 備:

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 四 點:

重 點、難 點、知識點、能力點。 四 法:

導入法、教 法、學 法、總結法。 四 題:

練習題、作業題、實踐題、創新題。

集體備課的具體要求

1、集體備課時要有明確的目標與內容,在小組內共同探討;調研組長組織同學科教師對相關學科的新授課模式的探討,進而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同學年組的教師要在集體備課時要將課堂中的重點、難點、困惑點進行探討,對典型題、易錯點要逐一列舉。

3、教師在集體備課前要主動學習課標,認真鉆研教材,在集體備課時要統一認識,積極參與。真正實現教學上的“四統一”,搞好“四備”,鉆透“四點”、優化“四法”、精選“四題”。

4、形成的教案要有可行性、實效性,教師授課時要嚴格按照教案進行,并保證“有教案才上課”。

@@@@@@@@@@2012—2013學上學期高二語文備課組教學計劃

本學期高二語文備課組總體上繼承了原高一備課組的班子。我們在過去的一年里齊心協力,認真開展教學研究,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取得了寶安區語文均分第六名的好成績。新的學年,我們要繼續精誠合作、勤奮踏實、精益求精,在教學、教研、教改三個方面下氣力,既重結果,也重過程,為提高高二語文教學質量傾心傾力,爭取在區統考中保六爭五,奪取更大的勝利。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年級和語文教研組提出的各項要求和指標,本著務實高效、精誠合作的精神,作好組員職責分工,充分發揮團隊合力,組織好教育、教學工作。 二.工作重點 1. 努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2. 整合教材、研討適合學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3. 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入手,做好“揚峰填谷”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 具體工作1. 堅持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堅持集體備課、研究教材,確立重點、難點,明確上課的思路。每課都編寫出學案或適當的課堂練習,讓學生堂堂過關。 2. 加強組內聽課活動以及跨組交流,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3. 抓實日常教學工作,規范備課,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4. 優化練習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規范地布置作業,資源共享。

5. 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著“教書育人、以人為本”的態度,讓學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6. 開展閱讀、朗誦、書法、作文等比賽和戲劇表演等課外活動,陶冶學生情操,鍛煉學生的能力。 7. 根據學校“分層教育”的思想,對班里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對作業也適當分層。 8. 鼓勵、提倡組內教師對部分學生作一些課外輔導。 此外,還要做好對學生的競賽輔導。

小說題解答的基本步驟

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步驟,以求有條不紊。

首先,整體感知

感知人物的性格,情節布局,環境的烘托,文章主旨。 ① 認識環境 環境是小說結構的重要元素,它決定著情節的發展,是形成人物性格,驅使其行動的特定場所。閱讀鑒賞時,應從點到面,從小處看到大問題。一般說來,環境描寫的作用不外乎是以下幾方面: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④渲染某種氣氛;⑤推動情節的發展。

② 梳理情節 所謂情節,就是小說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應該注意情節安排的特點: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欲揚先抑,先揚后抑,鋪墊,懸念,照應等

③ 感知形象 小說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微型小說在人物的表現上通過人物某一動作或行為片斷,“閃現”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緒、思想、意識和人物命運的某一點細微特征。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揣摩:①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為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②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④ 分析主題 微型小說主題必須十分鮮明,它常常是以小見大,以微見著,以小事件或平?,F象反映大的或感人的主題。所以閱讀微型小說時,必須分析、概括出作品的主題。具體而言,把握小說主題的方法有:①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聯系作品的典型環境的精當描寫;③有時還須聯系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家創作的動機。

⑤ 鑒賞技巧 微巧妙的構思首先表現在新穎、獨特,有懸念、有起伏,結構精巧,尤其以出人意料的結尾而見長。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捕捉微型小說的精妙技巧:①文中運用了什么表現方法(細節描寫、象征、倒敘、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先抑后揚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練、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準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其次,重點精讀

結合題干要求,重讀相關語段。 抓住相關片段的重要信息、關鍵信息,結合主旨,結合文章整體,結合小說三要素。

再次,掌握答題思路與方法

①認真審題,明確題干提示的答題范圍、規定的答題思路、隱含的答題信息等 ②對各種類型的試題答題步驟和內容范圍了如指掌。③盡量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 ④掌握答題思路與方法,以求答準、答全

⑥ 規范答題,思路清晰,內容準確而全面

如:“文中用了欲揚先抑手法,這種手法有什么作用”的題目,考生可以首先明確文中用了什么手法,然后回答這種手法在文章中表現了什么內容,最后回答運用這種手法有何作用、好處或效果,并結合具體語境加以說明。

第二篇:高二物理第二學期教研 計劃

高二第二學期物理教研工作計劃

組長:朱凱榮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工作計劃,以學校辦學目標“高規格,實驗性,國際性”為指針,以“秉大家風范, 育成功之人”,“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為目標,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以及教研工作為重點,以創新教育為支點,以提高物理科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加快教研教改的步伐, 適應新課程新理念的要求,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動手實驗的能力, 真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切實提高物理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切實抓好教學常規管理,搞好教研組建設,努力提高教研組的師資水平。

2、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加強研究氣氛,提高教師理論研究水平及教學水平。

3、以教育科研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支點,創造有利于學生自主發展的環境,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4、轉變觀念,使教師認識到教師既是教育教學工作者,又是教育教學行為的研究者。

5、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教學能力,豐富教學手段,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作為每位教師的必修課。

6、人人有課題,集中精力搞好一個大課題。

三、工作要點:

1、學期初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學校教學常規。

2、 認真組織教師鉆研物理課程標準、教材,明確各章節的重點、難點,選擇適當的方法,設計合理 的教案,精選編制合理的練習。

3、 加強集體備課(每周至少 1 次),搞好教學協作,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取長補短,友好合作的 精神,共同提高。

4、 根據學校制定的課堂教學評價表,加強對上課這一環節的指導和督促,認真實施課程改革,深入 開展探究式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學好物理。

5、 加強聽課、評課活動。每人每學期聽課不少于 10 節,及時評價、反饋信息,并做好記錄,促進 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6、 重視實驗教學,培養動手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以實驗教學作為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 率的突破口。

7、 加強作業管理: ①精心設計作業,針對學生差異分層設計。 ②書寫工整,卷面整潔,批改規范。 ③作業設計既要注意到鞏固作用,又要注意到前瞻性。

8、創造和珍惜一切向外學習交流的機會,了解國內教育教學信息與動態,進一步更新觀念,促進物理教學 改革,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9、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組織教師學習教學雜志上關于物理教學改革的相應文章,互相推薦使本教 研組的教師逐漸向學者型、科研型轉化。

10、組織發動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案例分析,并積極向各種雜志投稿。力爭本學期每人撰寫一篇 論文。

11、從實效出發,嚴密組織教學研究活動,要求教研活動課題化,形式多樣化。

12、以“精講、互動、高效”為指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3、以校本課程研究為主,繼續要求教師把每堂課都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不斷地提高教研的能力。

14、加強尖子生的輔導、積極指導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開展科技小制作活動和競賽培訓教學的研究,不斷 地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本學期擬舉行一次物理競賽活動。

15、進一步搞好課堂教學競賽,和一幫一師徒結對活動。積極推薦青年教師參加市青年物理教師教學比武。

16、開展好“五個一”活動。要求全組教師能寫一篇有份量的教案、能上一節生動有意義的課、能出一份 高水平的試卷、能撰寫一篇高質量的論文或心得體會、準備帶一屆成功的畢業班。

17、教師參與課題研究,重點研究如何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 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和積極主動參與下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教師可以嘗試開展 “研究性學習”課改實驗。本學期的課題為: “新課標下的分層教學研究” 。

18、搞好選修課、課外活動的教學 。 上好選修課和課外活動課,對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選好選修課、課外活動的內容, 要突出它的自然性、趣味性與課本知識的相關性,讓學生開闊眼界、提高他們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19、加強多媒體教學的學習。 加強現代教學技術的學習,積極參加“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學習,提高制做 CAI 課件的水平。爭取制作幾 件直觀性、實驗性和觀賞性較強的 CAI 課件。在課堂教學上多采用現代技術教學的手段。使課堂教學形式 多樣化,形象化。以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我們組全體教師一定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認真學習、潛心研究,爭取我組的物理教育教學質量有更新、更大的飛躍。

高二下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選修3--4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1,.簡諧運動、描述簡諧運動的物理量及其變化規律、簡諧運動的圖像與運動軌跡,簡諧運動的判定方法 2.探究實驗、單擺周期的計算、單擺測重力加速度、自由振動與受迫振動、共振 3.波的形成與傳播、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波的疊加、惠更斯原理、多普勒效應 4.振動圖像與波的圖像比較、振動圖像和波動圖像的綜合應用 5.波的衍射和波的干涉、波動問題的分析光學

6.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及應用、全反射和臨界角及分析方法

7.雙縫干涉、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折射率的測定、光的色散、光的衍射與偏振

選修3--5 近代物理初步

1. 光的電磁本性、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質波光的電磁本性、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質波光電效應、光子、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

2.粒子散射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氫原子光譜、氫原子能級結構和、光子的發射與吸收 9.原子核的組成、α 射線、β 射線、γ射線及其特性、衰變半衰期射線及其特性、衰變半衰期 3.原子核的人工轉變、核反應方程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裂變反應和聚變反應

4.單個氫原子與一群氫原子發生躍遷時有何不同、氫原子的核外電子繞核運動的軌道與其能量

第一輪復習進度安排表

第 1 講 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 1 第 2 講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2 第 3 講 自由落體與豎直上拋運動 2 第 4 講 運動的圖像和追及問題 2 第 5 講 實驗: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1 第 6 講 力 重力和彈力 1 第 7 講 摩擦力 2

第 8 講 力的合成與分解 2 第 9 講 受力分析 1

第 10 講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2

第 11 講 實驗: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 1 第 12 講 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 第 13 講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三定律 1 第 14 講 牛頓第二定律 單位制 1

第 15 講 動力學兩類基本問題 2 第 7 周

第 16 講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一) 1 第 17 講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二) 1 第 18 講 實驗: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1 第 19 講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 第 20 講 平拋運動 1 第 8 周 第 21 講 圓周運動的基本規律 1 第 22 講 圓周運動規律的應用 2 第 23 講 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 1 第 24 講 人造衛星 宇宙速度 1 第 25 講 功 功率 1

第 26 講 動能 動能定理 2

第 27 講 機械能 機械能守恒定律 2 第 28 講 功能關系 能的轉化與守恒 1 第 29 講 功能關系的應用 2 第 30 講 實驗:探究動能定理 1

第 31 講 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

第三篇:物理備課組活動記錄

時間:2011.9.26

地點:物理實驗室

主持人:王留夯

主備人:劉強吳樹立記錄人:高偉

出席老師:王留夯 劉強 高偉 楊萬勇 高愿升 吳樹立

活動記錄: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課設計:

楊萬勇:本節課主要是對永威經驗的探討,運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設計本節課,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吳樹立:對于本課,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是這樣寫的:“通過實驗探究,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看了本課的教學設計并完整聽了本課的教學過程不難發現,從教學設計的層面上看,教師的教學目標制訂是全面、具體、適宜的;但如果從課堂教學的層面上看,顯然三維的教學目標還沒有全部達成。在本課的課堂過程中,授課教師以學生身邊的小物品和熟悉的生活現象實例中引出物理問題,使學生覺得物理就在身邊,對物理有親近感,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但由于受到學校實驗條件欠缺的制約,學生未能充分體驗探究的過程,教師也未能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教學手段來全面落實教學目標,本堂課如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挖掘可供利用的教學資源(如最近成功發射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宇航員出艙行走的對話視頻等),可大大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探求

科學的欲望,通過不斷的潛移默化,使學生逐步形成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價值觀。

劉強:其次,要分析教材,對教材進行組織和處理。上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是否準確科學,更要注意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是否突破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和聲音的傳播過程是教學的難點。因為,八年級的新生對科學探究還是比較生疏的,如何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和學習過程中發現與聲音產生有關的問題,并用恰當的語言或文字進行表述,這是科學探究的要素之一,對學生來說也是比較難的。

萬勇:我認為本節課的自學提綱應是:

1、聲音產生的條件;

2、聲音的傳播條件;

3、聲速與光速。

物理備課組活動記錄

2011.9

第四篇:高二物理組研究性學習活動總結

通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在材料的收集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生講解的內容也更加具體 主持人基本能夠流暢地自己主持好整個過程了。

整個過程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1、 各組講解的時候基本還是在讀材料,不能夠去用自己的思維去分析資料

2、 學生在講解的時候表情僵硬不太自然

3、 整個活動全班的配合還不是十分的默契

4、 學生自己基本沒有可用的圖片和視頻材料,而且電腦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問題 接下來將針對以上問題逐步采取方法解決

1、 在材料上進行精簡,省掉學生比較生疏的知識,拓展與物理聯系非常緊密的材料

2、 對每組個別學生專門培養

3、 在圖片視頻材料上下工夫,爭取將資料分組,然后由各組自己去用電腦展示

第五篇:物理實驗教學教研活動記錄2

時間:10月25日

地點:會議室 主持人:王有香

參加教師: 武迺軍 、王有香、白靜、杜奇杰

主題:

1、融合三維目標教學法

2、生成課程探析

過程:

1、 武副校長主講融合三維目標教學法

要實現三個維度的目標,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要通過積極參與和有效參與,來達到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全面落實。

★提高研究學生在理化教學活動中如何積極參與,來側重解決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只有對理化持熱情、積極的態度,才有可能學好理化。也就是說要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來實現學生的情感目標。

★通過研究學生在理化教學活動中如何有效的參與,來側重解決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維度。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產生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等,都產生于一定的教學過程。

★通過研究對知識的理解和感受的過程來達到三維融合的境界。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是相互滲透的,在理化教學過程中,通過積極參與和有效參與,學生自主地去理解和感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既獲得了知識,又產生了情感、激發了想象、啟動了思維,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態度,這一切都體現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感受的過程中。

2、王有香主講生成課程的涵義

既然生成課程以生成論為理論背景,那么就有必要對生成論作一簡單介紹。生成表示某種事物或現象發生和發展的動態過程。生成與預設相對,“預設”是指已經完成、已經完結。在當前,生成論思想雖然仍缺乏系統的哲學建構,但它已成為國內外學術界所共同關注的亮點。生成論是關于事物生成、演化過程和規律的思想,它堅持宇宙萬物在本質上是生成的,它對世界持一種動態的整體性分析觀點。

所謂生成課程是指:以真正的對話情境為依托,在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等多種因素的持續相互作用過程中動態生長的建構性課程。這表明課程棄絕了“本質先定,一切既成”的思維邏輯,而代之以“一切將成”,課程在過程中展開其本質,課程活動成為師生展現與創造生命意義的動態生成的生活過程,而非單純的認識活動。以此為據,英國進行的開放課程,斯騰豪斯倡導的過程取向課程,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瑞吉歐—艾米利亞的“項目活動”課程,以及豐富的后現代課程理論都是生成課程的深刻體現。著名的后現代主義課程學者多爾就認為課程是在師生對話中生成的,“適應復雜多變的21世紀的需要,應構建一種具有開放性、整合性、變革性的新課程體系。課程不再是特定知識體系的載體,而成為一種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發展過程;課程發展的過程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不再是完全預定的,不可更改的。”澳大利亞學者布莫(Boomer)等人倡導的“協商課程”實質上也是一種生成課程,其課程內容方案的制定以及實施都是由師生通過協商合作而共同完成的,同時課程所蘊涵的價值、意義、精神也通過師生的相互理解而得以生成。我國當前進行的新課程改革也從多層面內在地反映了生成課程的精髓,比如研究型課程實際上就是一種生成課程。 這樣,在生成課程中,課程就具有了全新的含義,課程真正實現了由“名詞”到“動詞”的根本躍遷。課程不再僅僅只是已知的結論性知識,而是師生通過對話探究知識并獲得發展不斷生成的活生生的動態過程。預設課程雖然也講過程,但是過程是事先預設好的,這樣,課程活動中的創造品質和生成品質遭致根本喪失。在生成課程中,教材并非學生必須識記的靜態的知識體系,它既非課程的終點也非課程的目的,而是點燃學生思維火炬的原材料,是一種潛在的可能性課程資源。課程的內涵也不再是靜態的過去時,而成為尚未完成的將來時,這樣課程就具有了多種發展的可能性。生成課程對“生成”的重視,實質上是對教育中人的重視,“成人”是生成課程的核心所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成完整生命個體的充分實現,從而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開辟更為廣闊的前景。但是,我們不能由此就認為它是“學生中心”課程,而是一種“學生本位”課程,力圖以“學生”為本位而內在地整合課程的社會與知識兩維度,它雖然基于學生的生活世界、需要以及興趣,但絕非學生的漫無目的任意的自發活動。生成課程力圖從根本上消解現代主義課程范式的預設性和確定性,打破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線性思維方式,使課程不再具有某種固定的程序與模式。誠然,在我國當前的教育情況下,完全運用生成課程還存在諸多困難,但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是:生成課程以其過程展開中的豐富多彩而昭示出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并因順應了當今時代的發展趨勢,吻合了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從而表征著未來課程發展的根本特點與主流方向。

3、效果:通過學習,加深了老師們對生成課的認識,增強了對三維目標的理解。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感恩母愛優秀作文開頭下一篇:感恩父母活動家長感言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