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大學語文教材論文

2022-05-14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大學語文教材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摘要:大學語文是高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然而大學語文教學在近年來不斷走向邊緣化,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大學語文教材的缺陷問題尤其值得加以探討和研究。

第一篇:大學語文教材論文

大學語文教材改革初探

【提 要】根據目前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現狀,本文在對大學生語文基本能力和素養梳理的基礎上,提出現階段大學生的應用語文能力和素養尚未達到社會及企業部門對大學生的需求。面對社會和企業需求與大學生能力和素養之間的落差,本文認為大學語文課程的建設改革,應該在課程性質及定位明晰的基礎上著手教材的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大學語文 教材改革 初探

2013年中國人民大學將大學語文課程由必修課改為選修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討論。其中關注的焦點在于,大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水平是否真正達到了預期,中小學語文所學內容是否已能滿足學習和工作的需要。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梳理淺議。

一、本科、??茖哟蔚膶W生語言運用能力調查

就目前中國的大學錄取標準,大學分為“985”、“211”為代表的一類本科高校,而這類學校中,又分為重點高校(或高校中的重點專業)和一般一類高校,在此之下的二本高校,以及屬于另一序列的職業類本科院校及高職院校。

(一)高考語文分數調查

就目前中國的教育現狀和人們對于高等教育的認知,高考的總分,是決定一位高中畢業的學生進入哪一類高校、哪一種類型高校的主要依據。從語文的高考分數來看,本科的最高分可以達到145分左右,一般的本科生分數主要分布在100-120分這個區間,最低分也在80分左右;而??茖用娴淖罡叻挚梢赃_到126分,主要分數在80-110這個區間,最低分為40分左右。平均來說,本科的一般在110分左右,??频脑?0分左右。也就是說,按百分制記分方法,一般的本科生的分數在60分以上,而??粕缘?,接近于60分。從大學語文課程開課的基礎來看,本科、??频南嗤c是面對的學生基礎差異比較大,而??婆c本科學生的語文基礎差異并不太大。

(二)學生應用能力調查

最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電視臺在本臺都做過關于語言文字的節目,如中央電視臺的《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重慶電視臺方言節目《霧都夜話》、安徽電視臺的《超級演說家》以及《中文大專辯論賽》等,各大電視臺組織的這些節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推動了漢語言文字的研究和運用。參與這些節目的嘉賓行業廣泛,從學歷方面來看,不僅有博士、碩士,而且還有不少中、小學生。從播出的電視節目來看,很多中小學生在某一個方面,其能力并不一定低于大學生,有的甚至比專業的博士生的水平還高,雖然這只是眾多中、小學生中的極少數。另外也有不少中、小學生所進行的文本創作,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最著名的是韓寒及其創作的《三重門》。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現實狀況并非如此。筆者從2008年開始,第一次授課時,都會對所擔任的班級的學生進行語言應用能力進行簡單測試。測試的要求是要求學生完成一份請假條,請假的時間為一個月。其中80%以上的同學的寫作基本格式正確,但完全合格的請假條不到總數的5%。最主要的是因為設了一道“坎”,即請假時間為一個月。很多同學都因為這道“坎”而無法正確地運用相應的文字進行表達。如稱呼不對、個人介紹不明晰,請假的起止日期不明,請假理由不充分等。這些問題的產生,從總體上看是語言文字運用水平,但仔細分析原因,卻是多方面的:一是高考對實用性語言文字運用的考察的不重視(高考的應用性文體知識考察分數為5分左右),從而導致教師和學生的不重視;二是學生缺乏運用語言文字解決實際生活、工作中的問題的經歷和經驗;三是現行的班級授課制,由于班級人數太多,缺乏個性化的引導和指導。但其本質原因是語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明晰或是缺失。

(三)現代企業及行業對大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評價

如果說中小學學畢業生的語文能力和水平,其影響主要是在于是否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學校,而大學畢業生(除少數繼續學習外)的語文能力和水平,則對其職業發展和人生發展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F代企業隨著專業分工越來越精細,市場劃分越來越精細,對員工的溝通、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其實就是語言文字的運用要求。他們對員工,尤其是新員工的要求,是招之即來,來之即用,一般不能或不愿意進行長時間、大幅度的培訓。這一點在中小企業中更為明顯。而這些要求是中小學語文教育沒有達到或是無法達到的。

二、大學語文的性質和定位

大學語文課程,作為一門伴隨現代大學在中國設立而誕生的課程,在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現階段大學語文課程的現狀是教師不太滿意,學生不太滿意,社會不太滿意。這三個不滿意,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它有其存在的價值,只不過其存在的形式有待進一步完善。懷特在《教育的意義》一書中說:“我們的目標是要塑造既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又在某個特殊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給他們進步、騰飛的基礎,而他們所具有的廣泛的文化,是他們有哲學般深邃,又有藝術般高雅。”。作為一門建立在中小學語文基礎上的,教學對象多為二十歲左右,語文基礎差異大,個性強烈的大學生而開設的大學語文課程,既應該有它自身的內容及目的,也應該有作為語言教學所依附或派生的其它教育目的。作為大學語文課程,其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其性質和定位問題。

(一)大學語文的性質

大學語文作為一門課程,首先應該弄清楚、弄明白的一個問題是,它究竟是一門什么性質的課程。從中小學語文國家標準來看,教育部比較統一地將語文定性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即認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的最基本的特性。大學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包括提倡真語文的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浙江大紅鷹學院大學語文研究所所長何二元教授,湖北的楊建波教授等專家學者都認可。只是大學語文課程更應該注重工具性還是人文性這一問題上,不同的專家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湖北大學的楊建波教授更強調其人文特性;而何二元教授認為二者是平行、并列的;王旭明則更傾向于“工具性”,筆者更傾向于王旭明社長的觀點。

(二)大學語文的定位

根據現在中國內地大學開設課程的情況來看,一般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專業都是非漢語言文學(中文)專業。也就是說,這些學生的就業與創業方向中,對語言文字表達有一定的或者說有較高的需求,但不是以此為生,語文素養只是這些大學生眾多素養中的一個。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的定位是“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這句話中首先肯定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素養(這一點與1978年剛恢復高考后的幾屆學生比,學生語文學習的系統性更強、基礎更扎實),學生有一定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審美能力等,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個人需求及人格發展,對其素養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其次,高中畢業生的主要方向不是就業,進入職場,而是進入大學,其語文課程中培養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探究能力,主要針對學生的升學需求及未來的發展。

基于對高中階段語文課程定位的認知,并以此為基礎,我們認為大學語文的定位要抓住兩個方面:一是從工具性來看,它應該以語言為中心,為學生的專業學習、專業發展服務,同時也為學生的后期就業與創業服務。二是從人文性來看,它需要為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服務。據此大學語文的定位是大學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大學校園生活和職場需要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品鑒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并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大學語文教材內容的選擇

楊建波教授在2016年全國大學語文年會(湖北)上提出大學語文的概念,認為“大學語文是一門研究語言的規律性和實用性,品味語言的審美性和藝術性,闡釋語言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探討如何將語言的規律性、實用性、藝術性、審美性、民族性、文化性組成一個科學的體系,并授予學生的學科。”。這一概念認為,大學語文最基礎的層面是語言的規律性和實用性(工具性),在此基礎上,探討語言的審美性和藝術性(人文性),并將二者融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將工具性和人文性變成大學語文的兩張皮。

大學語文教材的編寫。據統計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目前公開出版發行的大學語文教材有1400多種(也有人說200多種)。這些教材的編寫者們都根據自己的認知及教學經驗,對大學語文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進行了有意義的嘗試和創新,但大多數教材都是從教的角度,即傳授的角度進行編寫的;周金聲教授在2006年主編的《實用語文——溝通說寫教程》(人民出版社出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即從接受的角度,從語言習得者運用需求的角度對教材進行了編寫。雖然教材從某種角度來說,只是課程講授時的案例,但從選購和使用教材的教師來說,對教材的挑選是一個認同和認可的過程。即教師在選定教材時,對編者的理念是認同的。這種認同,就會在教學過程中,從某種程度上讓學生去接受。因此,教材的編寫者在編寫前,就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做好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大學語文課程的講授和學習,是在高中語文課程講授和學習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在編寫大學語文教材時,編者要對教學對象的學習行為習慣、學習程度等進行更詳細的調查了解,其選材的內容才會更容易被學習者接受。至少不會出現某些教材中所選定的篇目,是初中、高中已學過的內容,讓學生認為大學語文不過如此,是一門高中課程的重復。

2.增加實用文書比重。編寫者在編寫時,要修正某些傳統認知,即認為人文性或藝術性只能通過文學作品才能體現,實用性文章無法傳達人文性。在選材上結合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就業創業需求,增加實用性文章在大學語文教材中的比重。使學生意識到生活或工作中的文章寫作活動,不是單純的個人主觀情感的表達,而是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的復雜的思維活動。其內容包括法律法規、溝通技巧、溝通禮儀等多個層次、多個方面;在具體寫作中,不僅要注意信息簡潔、明確的表達,還要注意語言的語氣,受眾的接受度等。

3.注意教學材料的難易程度。學生經過十二年的語文學習后,學生的語文素養差異性很大;而且網絡發達,學生可以從很多渠道接受信息。如何定位教材的難度,使高、中、低不同基礎的學生都在大學語文課程的學習中有收獲,對教材編寫者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4.教材的編排體例。教材的編排體例,也需要適應學生學習閱讀、學習的習慣。教材編寫需要嚴謹,但嚴謹并不一定就是板著面孔。民國時期的開明小學語文讀本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教材是讓學生讀的,學生只有喜歡教材,才會主動去閱讀教材,領會、理解編者所希望學生掌握的相關知識,達到編者所期望學生具備的素質,擁有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傊鳛榇髮W語文課程的教材,教材內容選擇上不僅要強化其核心的語言的工具性和實用性,還要注意人文性和藝術性。

四、結語

大學語文課程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后,進入了一個相對較為困難的時發展期,據付成波課題組的《山東省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研究》(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重點課題)調查表明,山東省未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高職院校占總數的44%,這一開課率,顯示了大學語文課程所處的地位。作為大學語文課程教育的從教者,我們一方面要利用好新聞媒介,提高管理者對大學語文的認識,從而重視大學語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通過自身努力,加強大學語文的理論研究,做好大學語文課程的準確定位,并通過教材建設和改革,切實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使大學語文的學習,在學生專業學習及后期的就業創業發揮更明確、更大的作用,提升大學語文課程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A·N懷特海(莊蓮平、王立中譯注)2012《教育的目的》,上海文匯出版社。

趙麗玲、何二元2014《務必重視大學語文工具性的屬性》,《湖北工業大學學報》第6期。

楊建波2010《大學語文》,北京大學出版社。

何二元2015《大學語文與人文性——全國軍隊院校會議報告》,《大學語文研究》http://www.eyjx.com/view.asp?id=7566

張彥2014《論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問題與對策》,《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第9期。

童自樟、張國強2008《民族振興與大學語文教材編寫》,《時代教育》第4期。

蔡驎2013《美日職業教育理念的轉型與普通高等教育改革》,《復旦教育論壇》第11期。

尹佳、高守林、盧蓓蓉2016《美國2016國家教育技術規劃解讀》,《世界教育信息》第8期。

教育部2017《中小學老師5年須培訓360學時》,央視網2017年09月01日,http://news.cctv.com/2017/09/01/ARTIrgPbFv3UnXbYrzkwEko9170901.shtml

(通信地址:430200

湖北武漢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作者:曾凡云

第二篇:大學語文教材的問題研究

摘要:大學語文是高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然而大學語文教學在近年來不斷走向邊緣化,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大學語文教材的缺陷問題尤其值得加以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材;問題

“大學語文課,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漢語言文學專業除外)、理、工、農、醫、財經、政法、外語、藝術、教育等各類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素質教育課程。”①

大學語文既是一門公共素質課程,同時也是一門鑒賞課程。這門課程就是要使學生通過學習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了解語言文化的豐富性,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綜合人文素質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大學語文課程對于提高大學生的語文水平,完善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的知識結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迅猛發展,學生學習和學校教學都越來越具有功利性色彩,實用主義學習氛圍明顯,因此,學生和學校都逐步加強實用課程的學習,而人文教育學科在高校教學中的比重越來越小,在這樣一種浮躁的氛圍中,大學語文長期處于一種尷尬的邊緣地位。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在一次答記者問中表示,大學語文的現狀“恐怕連邊緣也說不上,許多大學已經取消或者根本就沒有開過大學語文”。

實際上,大學語文的教學工作在20年的不斷摸索過程中也的確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如大學語文教材普遍存在缺陷、大學語文教學方法手段單一、大學語文的師資力量薄弱等等。

筆者擬主要圍繞大學語文教材的缺陷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自從1978年全國高校重新開設大學語文課以來,大學語文的教材層出不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高等院校使用的大學語文教材約有四百多個版本。其中,由徐中玉、齊森華主編并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由王步高、丁帆主編并由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由彭光芒主編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國文》,由溫儒敏主編并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語文》,由陳洪主編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由丁帆主編并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大學語文》,由夏中義主編并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新語文》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大學語文教材。然而,教材版本雖然眾多,但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是編寫指導思想模糊的問題。大學語文是一個具有綜合教育功能的學科,集基礎性、工具性、人文性于一體。但近年來,人們對大學語文課程性質與定位的認識出現了偏差,編寫指導思想不明確,致使大學語文教材的編寫走入了誤區。很多人認為,大學語文既然是素質教育課程,其重心就應放在人文性上。因此,大學語文這門課程是可以包羅萬象的,凡是與素質教育有關的內容都可以成為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這種想法的確突出了大學語文的人文性,但是卻忽略了大學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和應用性。這種過分追求人文性的觀點使大學語文的教育走入了一個誤區,忽略了基礎性和應用性同樣是大學語文這門課程特征和價值的體現。

大學語文課程應該注重基礎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大學語文的性質首先體現在基礎性上,這是由語文學科作為母語學科的基礎地位決定的,其他各個學科的學習都要以語文為基礎,母語知識的薄弱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大學語文的性質也體現在工具性上。“語文”顧名思義,就是對于語言文學的學習。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是人類思維的工具。語言和文字是人類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大學語文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語言工具。再次,大學語文的性質還體現在人文性上。通過學習優秀的文學作品,感悟文學作品中作家對于人生的態度和人生價值的追求,可以引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真善美的認識,從而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進行影響和教育。

其次是教材選文與中學教材重復的問題。大學階段的學習,無論是從知識的深度方面還是廣度方面都遠遠地超過了中學階段的學習,大學語文也不例外。因此,大學語文教材與中學教材在要求上應該有較大的不同。對于已經跨越了中學階段基礎學習的大學生而言,如果在大學語文教材中過多地接觸基礎教育期間學習過的篇章,就達不到應有的學習目的。并且“選文質量的高低決定著一套(本)教材的面貌和質量。文章能否選得好,關鍵取決于教材編選者‘衡文’的眼力和水平??梢哉f,只要文章選得好,教材編寫就成功了一大半。”②

但現今的大學語文教材中選用的課文,往往與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相重復。以徐中玉、齊森華主編的《大學語文》(第九版,2007)為例,此教材由教育部高教司組編,是全日制高教重點教材,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而且作為全日制高校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重點教材被列入高教司21世紀高校教材推薦書目。即使是在這樣一部權威的教材中,選文與中學語文教材重復的情況也比比皆是。如第一單元“仁者愛人”中的《齊桓晉文之事》、《馮諼客孟嘗君》,第二章“和而不同”中的《像山那樣思考》,第三單元“胸懷天下”中的《北方》、《贊美》等等??梢哉f,與中學課文相重復的現象在整本教材的各個單元中都曾出現,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

大學語文教材選文與中學語文教材選文大量重復,使得學生對于大學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斷降低,這也是導致大學語文教育逐漸走向邊緣化的一個重要的直接原因。只有重視這一問題,并盡量避免這一問題的繼續發生,才能從根本上拯救大學語文教學。

再次是教材選文古今中外所占比例的問題。大學語文的課程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了解語言文化的豐富性,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綜合人文素質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對于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都應該廣泛地選用,而不應厚此薄彼。

然而,在現今大學課堂上使用的大學語文教材中古今中外作品的比例嚴重失調。仍以徐中玉、齊森華主編的《大學語文》(第九版,2007)為例,從中外作品的比例來看,整本教材共收入文章89篇,其中中國文學作品有78篇,占全部選文的87.6%,而外國文學作品僅有11篇,占全部選文的12.4%。

隨著全球化水平的不斷深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當代大學生不僅應該了解中國文化,還應當關注、了解世界各國的文明與發展。大學語文是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一個載體,大學生更應該借此機會吸收人類社會的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

從中國文學史部分的古今比例來看,在上述教材全部78篇中國文學作品中,古典文學作品有52篇,占66.7%,現當代文學作品只占33.3%。

的確,古典文學作品中蘊含著的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大學語文課本中選用的篇章都是古典文學長河中的經典之作。然而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產生的時代距離現在過于遙遠,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不甚了解,使得他們對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難以體會,影響了學生對作品的深層理解,最終影響到大學語文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

最后是教材的結構體例問題。大學語文教材目前大多采用以人文精神加以建構的模式。“大學語文作為一門必修課,以文章審美為載體,達到提高人文素質修養,同時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③這樣一種體例的盛行,實際上是與重人文性而輕工具性的指導思想相聯系的,這種思想的結果導致大學語文課本甚至已成為一種文學欣賞讀本,欣賞性強,而缺少可教學性。學生學習這種類型教材的難度相對較低,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大學語文課程一步一步走向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邊緣。

大學語文是高層次的語文學習,因此對于教材編寫的深度、廣度、難度的認識和把握應該準確適度。華東師范大學徐中玉教授指出:“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之不同更多地可以從教材中體現出來,《大學語文》教材在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創新性上一定要高于中學語文教材。而不是中學語文教材量的補充,兩者之間有著質的區別。”④

既然大學語文是高層次的學習,那么大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就應該是中學語文教學的升華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整合全部基礎教育時期的語文知識。因此,大學語文教材應當對于文學知識進行梳理,以中國文學史和外國文學史為線索,對在中國文學史和外國文學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和文學流派的優秀代表作品按時間順序編排、介紹,使學生對整個中國文學和外國文學的發展史都能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從而使學生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能有全面性的認識。這樣的教材體例將使大學語文教材無論是從深度上還是廣度上都能達到大學生可以把握的水平和高度,真正能夠使學生在大學語文課堂上學到知識。

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目前仍然處于摸索階段,存在的問題很多,需要整個大學語文教學界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并逐步加以解決,以完善大學語文教學。我們應當以一種發展的眼光看待大學語文教學,探索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新途徑,使大學語文這門公共課程在不斷的探索嘗試中真正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注釋:

①徐中玉:《大學語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出版前言”第1頁

②顧之川:《試論我國教材選文的優良傳統》,《中小學教材教學》2000年第2期

③魏怡:《大學語文新編·導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頁

④李愛華:《大學語文——母語教育的守望者》,《科學時報》2007-01-30(B04).

作者簡介:

孫麗麗(1984—),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職業教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大學語文教學。

(本文責任編輯:王恒)

作者:孫麗麗

第三篇:基于教材序言視角對比三部大學語文教材之特色

內容摘要:本文擬從三版大學語文教材序言視角切入,對比分析其思維特色,并探究三部教材編纂之特點。

關鍵詞:教材序言 大學語文 思維 編纂 特色

大學國文教材始于1904年,是京師大學堂教授林傳甲所編寫的《中國文學史》,與后世的大學語文教材編纂的“文學史”體系不同,其雜糅了詞章學體系。到1917年裹挾著新文化運動的威力,白話文興起,大學國文教材開始收錄現代文。1929年,民國教育部《大學規程》中,正式提出“大學國文”之稱謂。新中國建設初期,葉圣陶先生提議,將“大學國文”定為“大學語文”。

1978年以后,隨著“大學語文”的復興,大學語文教材呈現出繁榮景象。又因大學語文的學科定位問題,大學語文教材的編纂呈現出同中有異的課程定位與目標,由此教材編纂也呈現出不同的特色。本文擬從以三部大學語文教材序言入手,比較分析各自思維特色與編纂特點。

一.三部大學語文教材序言之分析

徐中玉、齊森華主編的《大學語文》(第十版)修訂前言,首先談到大學語文課程的功能定位:其認為大學語文課是通用基礎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和語文運用能力的培養是大學語文課程的雙重功能。其次談到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其認為語文素養,既包括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同時也關注學習者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并認為大學語文課程是現代通識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最后談到“人本”與“文本”應相輔相成:提出正確處理兩者關系,才能把握大學語文教學之“本”。究其脈絡,徐中玉、齊森華《大學語文》是從人文性和工具性兩個方面來定位大學語文教材之功用;強調語文素養,同樣是從人文精神和語文能力兩個方面來建構大學語文課程教育之目標;強調“文本”與“人本”的結合,才是大學語文教材發展之路。

陳洪主編的《大學語文》(第二版)編寫說明,提出大學語文之“母語”地位。其一,“大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素質教育課程;其二,其綜合性表現為一是通過文章及文學作品鑒賞,使學生內心世界,更為充實、豐富和健康;二是通過對各類文章寫作要領和語言表達技巧的深入,提高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水平。其三,強調“好文章”的引導性、示范性解讀。比較徐中玉版,陳洪版大學語文強調其素質定位,期待通過“好文章”的引導與示范,提升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與語言應用水平,以及審美能力。

龐玉琨、楊曉鴻、魏啟君主編的《大學語文》序,首先談到“關于經典傳承”,提出大學語文課是一門通識教育課程,在強調經典篇目傳達民族文化精神和人文素養的同時,提出民族文化認同的記憶保證和情感紐帶,實際上是將大學語文放在全球化視野中考量。其次談到“關于人格化育”,提出“同文大理”“文理兼容”之追求。最后談到“關于母語教育”,強調大學語文之工具性功能。比對前面兩版,龐版大學語文教材定位更為強調大學語文教材之“人格化育”精神,即強調人文性與工具性同時,著重“德育實踐”的張揚。

二.三部大學語文教材特色之比對分析

從序言中看,徐中玉、齊森華版大學語文教材特色,是“學文例話”,以“說理、抒情、敘事、寫人”為基準,著眼談閱讀與寫作問題。同時,在三個單元課文學習的基礎上,總結一類寫作方法,做到“學文例話”之目的。陳洪版大學語文教材之特色,強調課堂選講和課外“悅”讀雙重功效,選篇著眼于“廣義美文”,即一切“好文章”不分體裁皆可入選,并創建“課本+教學參考+導學+輔教光盤+學習卡+網絡教學平臺+拓展讀本+學科網站”全方位立體化的新教材形態。龐玉琨、楊曉鴻、魏啟君版大學語文教材特色,在于“傳承·實踐·應用”,即以問題引導“求知”興趣與探究,以實踐促進參與“互動”與分享。細細品味,三版大學語文,都試圖從內容、形式、理念等各方面,突出自身編纂特色,春花秋菊各有側重,但人文性與工具性是其基礎。

三.結語

比較三版大學語文序言徐中玉版是平行式的,陳洪版的思維是遞進式的,龐玉琨版的思維則是點斷式的,但是同中有異的思維卻是相同的。強調人文性、工具性成為三版大學語文教材之共同追求,都側重于語言應用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育。究其原因,還是側重于教材的實際應用功能。然而,大學語文教材的學科定位和教學目的的不明確性,又導致三版教材,或追求寫作能力培養;或追求閱讀能力的提升;或看重語文實踐互動能力的打造等等,不一而足。

作為大學語文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教材,將直接決定大學語文課程的魅力與任課教師的課程操作,因而敦促學界明晰大學語文課程之“定位”,明確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之“目的”,成為對三版大學語文教材序言對比研究之余論。

參考文獻

1.徐中玉、齊森華.大學語文(第十版)[Z].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陳洪.大學語文(第二版)[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龐玉琨、楊曉鴻、魏啟君大學語文(第二版)[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介紹:李恒,博士,吉林師范大學職教部副教授)

作者:李恒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評價指標體系論文下一篇:物資供應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