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大學科技園區管理體制論文

2022-04-15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大學科技園區管理體制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摘要]我國正在興起一股興建大學團區的新浪潮,目前在建的“大學城”與“高教團區”在本質上基本相同,形式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按髮W城”(CollegeTown)概念在國外具有特定的含義和內涵。本文分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對“大學城”進行分析。

大學科技園區管理體制論文 篇1:

高??萍紙@運行管理的經驗及建議

摘 要: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高??萍紙@的運行管理體制也需要不斷的優化和改進。國內外科技園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發展,在運行管理上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對目前我國高??萍紙@發展具有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為其運行管理機制建設提出建議,以促進高??萍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萍紙@;運行管理體制;社會化服務體系

高??萍紙@是以較強科研實力的大學為依托,通過大學的綜合智力資源,為大學發展、科研成果產業化,特別是大學社會功能的延伸提供場所和實踐基地。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高??萍紙@的功能不斷拓展,肩負的使命也越來越多。其應該不斷探索和創新管理體制,促進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的創造,新產品的開發,創新人才的培養及科技成果的轉化。

國內外科技園運行管理經驗

國內外科技園區經歷了相對較長的發展歷程,在運行管理上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高??萍紙@可借鑒這些成功的管理經驗,來完善自身的運行管理體制。

我國的中關村科技園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科技園發展的典范。中關村科技園既實行管委會集中管理模式,同時又采用統分結合的管理模式。做到有“統”有“分”,“統”“分”結合,發揮各方優勢,調動多方積極性,共同參與科技園區的開發建設。在人才引進方面,中關村投入大量資金,運用內挖外引,堅持剛性流動與柔性流動并舉的人才政策,形成大量高端人才集聚,領軍人物匯聚的良好局面。如今,中關村科技園已發展成為“一區多園”的空間格局,成為創新型國家的制度創新先行區和示范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國外的科技園區經歷了60多年的發展,運行管理體制相對比較成熟、完善。美洲、歐洲、亞洲都有成功的科技園發展典范,如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研究園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學科技園。它通過政府支持、開放型生產結構、股票期權、共同決策與管理、部門分權與平等化制度、完善的專業化服務體系等適宜的運行管理體制,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今天全球頂尖技術的發源地與聚集地—硅谷。

法國索非亞安蒂波里斯科技園采用“混合建設型”的建設模式,即同時吸收市場和政府的兩種力量,實行所有企業都參與園區管理,基本確定形成了三角形管理架構。其管理經驗成為法國其他科技園效仿的典范,使法國的科技園無論在規模、水平和駐園公司的數量,還是從業人員素質方面都在歐洲拔得頭籌。

韓國政府專門為大德科技園設置了《大德研究開發特區育成特別法案》,將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遷入大德園區,并協同臨近的幾所大學為科技園輸送優秀人才。韓國政府通過專項基金等方式投入大量資金扶持大德科技園區的產業發展,啟動超大集成電路等多個計劃。向園區的各個科研院所、研究特區和大型企業投資數百億美元,使大德科技園發展成為亞洲著名的科技園區之一。

從以上各國科技園的發展壯大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因素: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科技園區的發展中充當了有形或無形之手,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管理上加強引導使科技園區健康發展;二是合理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利用科研院校的優勢培養所需的高科技人才,利用政府的優惠政策和資金引進高端科技人才,最終形成高端人才的匯聚;三是有力的服務保障體系:從確保服務質量入手,積極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服務管理,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服務質量監督檢查體系,形成了嚴格的服務考核機制。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科技園區健康、有效運作的有力保障。

我國高??萍紙@的發展

1988年,東北工學院(今天的東北大學)抓住沈陽市興建南湖科技開發區的契機,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高??萍紙@。由于受體制機制和社會環境條件等主客觀因素的制約,東北工學院科技園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但高??萍紙@這一新生事物標志著我國教育、科技體制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

20世紀90年代,我國從政府層面推動高??萍紙@的建設。從中央到地方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鼓勵大學、科研院所建設科技園,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經濟發展。在這一時期內,我國一些大學創辦了各種形式的高??萍紙@,如校內科技創新園、開發區的“區中園”、新開辟的科技園等。先后建立的高??萍紙@有:上海工業大學科技園、北京大學科技園、清華大學科技園等。

21世紀前十年,我國高??萍紙@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10年年底,教育部、科技部先后審批通過了86個國家大學科技園,涵蓋了24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134所高校。其他形式的高??萍紙@更是不勝枚舉。呈現出政府大力支持、開發建設模式多樣化、重點大學和一般性地方大學積極參與創辦高??萍紙@的局面。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雖然我國的高??萍紙@在運行管理體制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近幾年來,我國的高??萍紙@進入快速發展通道,呈現出體制多元化、運營企業化、競爭國際化等新的發展趨勢。需要在運行管理體制上作出調整,摸索一套更加合理的管理體系,使高??萍紙@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高??萍紙@運行管理的建議

1.充分利用政策,爭取政府支持

世界各國科技園的發展表明,政府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是科技園建設與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1999年,我國專門作出《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明確提出要支持發展高??萍紙@區,培育一批知識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集團??萍疾?、教育部聯合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高??萍紙@的建設。為了促進科技創新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應的鼓勵和支持政策。高??萍紙@應仔細研究各級政府部門制定的關于高??萍紙@發展的各類優惠政策,在眾多的優惠政策中找到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相關政策,積極爭取財政扶持、稅收減免、專利資助、高端人才資助等政策支持。密切聯系地方政府,爭取將大學科技園納入地方發展規劃中,在政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為大學科技園的建設與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2.突出園區特色,找準目標定位

高??萍紙@應具有孕育創新科技成果的功能。創新是高??萍紙@的靈魂,不斷地進行科學技術突破性創新、孕育成果轉化是高??萍紙@的重要功能之一??萍紕撔率乾F代化的發動機,是國家進步和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高??萍紙@應為高校培養和匯聚創業、創新人才。在高??萍紙@運行發展過程中必將培養、吸引一大批高精尖的創業人才。只有不斷培養并吸引、集聚大批的人才,才能保證科技園的持續快速發展,反哺高校的創新能力。高??萍紙@應利用大學的人才優勢、科研優勢以及實驗設備等,進行創新科學技術的轉化,促進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除了堅持自主培養開發人才和引進人才,建立多元化的培養、任用、配置等一系列有效的保障體制,還需持之以恒優化環境,挖掘人才資源的開發深度,搭建更多更好的發展平臺。

3.建立準入機制,引進社會化服務體系

建立高??萍紙@的準入機制,即根據園區的功能定位和特點,對入園的單位進行嚴格審查,篩選出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符合園區發展規劃的單位入駐園區。例如:中關村科技園區根據不同園區的發展規劃,制定相應的園區準入機制,限定入園企業的性質,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入園企業的質量和創新能力。園區的準入機制能夠控制入園單位的質量,形成優勢專業方向的集聚和特色鮮明的發展方向,有利于促進科技創新的發展。

高??萍紙@應緊緊圍繞園區的發展規劃,從入口上把握入園單位質量,防止創新能力弱、技術含量低、環保不達標的單位進駐園區。對于符合園區發展規劃的單位,園區的管理部門應該給予相應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吸引其進駐園區。同時,園區應該引入社會化管理制度為入駐的單位提供專業化的服務。按照專業化服務的要求,調整結構,轉變觀念,本著科學、精干、高效的原則,為入駐單位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改善園區環境和條件,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信息平臺,完善創新服務體系,為入園單位營造一個良好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環境。

4.利用大數據手段,建立智能化的管理體系

建立智能化的管理體系有利于提高科學研究的效率和創新能力。當今,大數據、云平臺等先進技術的出現,對園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園區建設是創新管理模式與國際接軌的最終途徑。智能化園區管理是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以網絡技術為基礎,將科研、管理和服務活動,全部通過信息化園區網絡及其應用系統構成整個園區的“神經系統”,完成園區信息的傳遞和服務。

在智能化園區管理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建立行政辦公系統、實驗管理系統、會議視頻系統等。建設智能化園區,將徹底打破地域和時空的限制,極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實現精確管理,解決新園區與老校區的信息溝通、資源共享等困難?,F代信息網絡技術在園區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入功能強大的網絡平臺和管理軟件系統,是對傳統管理機制和管理方式的深刻變革,必將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通過網絡信息發布、網絡會議、網上辦公等方式,可以連接整合園區空間,節約辦公資源;通過網絡管理會議室、實驗室等,可以提高資源使用率,最大限度發揮資源效能;按照人、財、物等管理對象的不同,建立面向不同管理對象的各部門共用的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打破傳統的職能分割,實現數據共享和管理的無縫對接。

5.實現社會使命,建立開放共享機制

隨著時代經濟和科技水平的發展,國家需要高??萍紙@承擔更多的社會使命,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驅動力。建立開放共享機制,實現高??萍紙@的實驗儀器和科技創新成果的有償或無償使用,為其他科研機構提供科研咨詢,幫助企業用戶解決技術難題,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自主創新,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同時又解決了高??萍紙@試驗儀器利用率不高,科研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萍紕撔鲁晒拈_放共享,還避免了重復性科學研究,節約了科技創新成本。

高??萍紙@的開放共享是社會發展趨勢。國家需要在政策層面給予引導,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盤活存量,鼓勵高??萍紙@實驗儀器和科技成果的開放共享。高??萍紙@成立之初就要打破自我服務的思維模式,考慮到未來的開放共享,對開放共享的可行性和舉措進行深入研究,構筑有效的管理模式,健全開放共享的管理體系,提高開放共享的效率。實驗儀器和科技創新成果的開放共享,拓寬了人才培養渠道。利用開放共享的契機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機制,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搭建人才培養平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公共服務體系,集中有限資金,構筑高水平的研究平臺,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發揮資源效益,提高整體研究和創新水平,實現高??萍紙@的可持續運行。

總的來說,園區管理體制沒有統一模式,也沒有優劣之分。至于采取何種體制,必須考慮到整個經濟發展環境、社會文化傳統、園區發展階段、園區功能定位等因素;應根據條件變化來推動科技創新,對管理體制進行革新。針對不同高??萍紙@的特點,結合所屬高校發展的具體情況,探索并實踐運行具體的管理體制和辦法,在實踐中對運行管理辦法進行修正、優化。

參考文獻:

[1] 李永順, 賈磊, 姜鵬. 大學科技園管理運行機制探究[J]. 中國高??萍?, 2014(1).

[2] 安毅. 國際知名科技園管理體制比較和借鑒—兼談未來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D].首都經濟雜志, 2002(9).

[3] 李云. 國家實驗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2010(5).

[4] 朱文斌,邵明國.大學科技園規劃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浙江大學高??萍紙@的規劃建設[J].中國高教研究,2003(10).

[5] 仇松杏, 劉運璽. 論我國大學科技園發展歷史[J]. 研究與交流·江蘇科技信息,2013(11).

[6] 夏海力. 蘇州市大學科技園建設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3).

[7] 陳祥南. 高校多校區科學管理策略探究[J]. 基建管理優化, 2013(25).

[8] 張武升,張華等.大學科技園建設的經驗[J].山東高等教育,2014(2).

[9]劉建新, 姜爾嵐, 程昌華. 高校多校區功能定位與管理體制探索[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 社科版), 2012(2) .

[10 ] 賴舉, 宋偉, 任冬林.地方政府支持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的政策研究分析[J] .中國集體經濟, 2012(4).

(作者單位:北京科技大學)

[責任編輯:卜 珺]

作者:王志強等

大學科技園區管理體制論文 篇2:

“大學城”與“高教園區”辨析

[摘 要]我國正在興起一股興建大學團區的新浪潮,目前在建的“大學城”與“高教團區”在本質上基本相同,形式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按髮W城”(CollegeTown)概念在國外具有特定的含義和內涵。本文分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對“大學城”進行分析。狹義的“大學城”與“高教園區”的含義相似,是一個教育社會學上的概念,通過比較分析,兩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和實質內涵上的區別;同時對“大學園區”與原采的“文教區”進行比較。廣義上的“大學城”是一個人文地理學的概念,本文討論了大學城的生長過程、衡量標準和建設具備的條件。

[關鍵詞]大學城 高教團區 辨析

[作者簡介]俞建偉,寧波市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林麒,寧波大學教務處副研究員 (浙江寧波315211)

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在國內務城市逐步興起一股興建大學園區的新浪潮,而且發展迅速,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將幾所高?;蛐^相對集中建設在城市的某一區域。目前,這種教育現象有三種稱法:“大學城”、“高教園區”和“大學園區”。其中正式稱法是前兩種,“大學園區”則成為“大學城”與“高教園區”的通稱(以下統稱為“大學園區”)。目前,全國正在興建或規劃中的大學園區共有20多個。有的稱為“大學城”,如目前正在興建的有河北廊坊的東方大學城、上海的松江大學城和楊浦大學城、深圳大學城、珠海大學城等,另外,安徽合肥大學城、福建福州地區大學城、湖南長沙岳麓山大學城、山東濟南大學城、河南鄭州省會大學城、云南昆明大學城、陜西西部大學城、南京仙林大學城、湖北武漢黃家湖大學城、湖北荊州大學城、遼寧沈陽大學城等也已完成前期的論證和規劃階段。有的稱為“高教園區”,目前只有浙江省明確稱為“高教園區”,在建的有杭州的下沙、濱江、小和山高教園區及寧波、溫州等地興建的5個高教園區。雖然“大學城”與“高教園區”在名稱上有所區別,在其概念和內涵的判別上也存在爭論,但從實踐上看,這兩種概念在本質上基本相同,形式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大學城”的概念是從國外傳入的,通常指的是在大學發展過程中,“大學本身的規模越來越大,有的大學聚集在一起,大學周圍或大學校園本身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城鎮”,常常被人們稱為“大學城”(CollegeTown)。國外的大學城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著名的大學城有英國的牛津大學城、劍橋大學城,美國的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大學城等。在這些大學城中,通常有一所或多所規模較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學,具備相應的教育、服務等比較完整的功能體系。目前,國內在建的“大學城”與國外“大學城”有一定的類似性,如地域較大、在校生規模較多、一般由幾所大學集合組成、以高等教育作為主要功能和產業。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國外的大學城一般是自然生成的,大學按照市場的法則和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逐步自然發展而成的,通常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才能形成;而國內的大學城則是主動構建的,政府和學校積極主動地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的規劃在較短時期內建成的,這種“大學城”建設具有國外大學城的形式,也具備相應的高等教育基本功能,但在其內涵、辦學理念、與社區之間關系等方面則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還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城”。

國內雖然有許多城市在興建“大學城”,但對“大學城”的含義和真正內涵卻一直很模糊。國內有人如此解釋,“所謂大學城,從狹義上說,是在一個地域范圍內,圍繞著一個或幾個大學所組成的社區;從廣義上說,則可以擴展到整個城市的范圍”。雖然如此定義并沒有準確概括大學城的本質特征,目前也很難對大學城進行準確和完整的定義,但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對“大學城”進行定義無疑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

我們國內目前一般所稱的“大學城”指的是一個狹義上的含義,與“高教園區”的含義相似,是一個教育社會學上的概念?!案呓虉@區”通常是從地域而言,指集中多所高校和以高等教育作為主要功能的園區。狹義上的“大學城”與“高教園區”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可以看作為“以大學為主體,以高等教育作為主要產業的城市社區”。國內在建的“大學城”和“高教園區”都表現出一些共同的特點:一是主體開放。在國外,“大學城”被人們稱為“沒有圍墻的大學”,意思指的是在“大學城”里,大學與社區融為一體,相互融合、協調互動。我國的“大學園區”一般也不設置“圍墻”,校際之間以水系、綠化和道路相隔,以建筑的風格和顏色相區別,這樣不僅有利于學校之間的交流,而且可以實現與所在社區的互相融合。主體開放實質是開放的辦學理念的體現,這與原來高校封閉、獨立式的辦學模式和理念構成巨大的反差和沖擊。二是資源共享?!按髮W園區”內往往容納多所高校,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提高辦學效益是高校集中建設的最初出發點。通過集中建設,可以對教育資源實行充分互享,一般對圖書館、體育中心、會議中心、醫療中心和綠地等公用基本設施實現共建共享,有的在教師、實驗室和圖書資料等方面也實現部分共享;甚至各校際之間教師和學生也是流動的,師資可以互聘,學生可以跨校際間選修課程,學分互相承認。通過資源共享機制的建立,打破了傳統教育管理體制下教育資源各自所有和部門辦學的限制,這也是“大學園區”建設的目的所在。三是服務社會化。服務社會化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后勤設施條件的欠缺成為限制高校發展和擴大招生能力的主要“瓶頸”之一。作為新建的“大學園區”肯定不能重復原來的封閉自辦和缺少競爭的“后勤模式”,“大學園區”幾乎無一例外地走后勤服務社會化的道路,不僅從一開始就剝離學生公寓、教師公寓和食堂等傳統的后勤設施及附屬設施,主要通過市場機制來籌措社會資金,引入社會企業投資建設并經營,而且在建設完成后,其后勤服務也實行完全的社會化和市場化運作。后勤社會化是新建園區的一個優勢所在,這樣無疑會減輕學校的壓力,同時也促進園區內服務體系的建立。

以上三方面也是“大學園區”的本質特征和優勢所在。但“高教園區”并不完全等同于“大學城”,從理論意義上探討,兩者不僅在名稱上有所區別,在實質內涵上也有所區別:一是主要在于定位不同?!按髮W城”是“城”(Town)的定位,側重于“大學城”與城市之間的關系定位,實現“大學城”的整體對外開放,很多“大學城”就建在大城市周圍,作為城市的衛星城,具有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通訊條件;而“高教園區”是“園區”(park)的定位,側重于園區內部關系定位,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園區內學校辦學主體之間的開放,有的“高教園區”建立在城市郊區或離城市較遠的區域,很難實現與所在城市之間的互動發展。二是功能上也有所不同。國外“大學城”除了傳統的高等教育功能外,還有很大程度上的科技創新和轉化功能,而且兩者的地位是并重的?!按髮W城”內一般有很

多的高科技公司,發展依托大學優勢舉辦的高新技術產業,典型的如美國的“硅谷”和斯坦福大學之間的關系,有些“大學城”又稱為“大學科學城”(University—ScienceCity),實際上是“高教園區”與“高科技園區”的組合,功能也是兩者的疊加?!案呓虉@區”一般主要以高等教育為基本功能,.有的園區還兼有文化、旅游和生態等功能,但科技創新和轉化的功能卻不強。三是構成要素也有所不同。構成要素與功能密切相關?!按髮W城”的構成要素中一般存在三種體系:以教學和研究為主體的教研體系、為大學提供服務的生活服務體系和以大學為依托形成的高科技產業體系;而“高教園區”的構成因素相對比較簡單,一般只包括前兩種體系,而高科技產業體系因為科技創新和轉化功能的缺乏而很難建立起來。從以上三個方面分析,“大:學城”應該比“高教園區”定位更高、功能更強、構成要素也更全。但從實際上看,我國現有的“大學城”或“高教園區”與國外歷史悠久的“大學城”比較,其實質內涵顯然相距甚遠,當然其發展方向是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城”。

我們對“大學園-區”與原已廣泛存在于全國各個城市中的“文教區”進行比較。我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進行全國性的高校院系調整后,高等教育也有一段較快的發展時期,當時全國許多城市在城市中某一區域集中安排一些學校和文化場所,形成實際上的“文化教育區”。當時多數文教區處于城市的偏遠地區,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如今這些區域已經成為城市的中心城區,高校也沒有了可以擴展的空間;隨著學校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的擴招,造成目前多數高校狹小,生均占地面積嚴重不足的狀況。很多高校通過異地再建或建設新的校區的方式來進行規模擴張。當時的“文教區”還不是現在意義上的高校集中建設,由于受到當時“部門辦學、條塊分割”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限制和封閉、獨立的辦學模式的影響,每一所高校建設是分散、分步進行,各自開展獨立辦學,高校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雖然只有一墻之隔也很少往來,當然教育資源無法實現共享,結果造成目前高校結構不合理、規模偏小和教育資源重復設置現象嚴重的狀況?!按髮W園區”顯然與原來的“文教區”有很大的區別,不僅表現在開放的辦學理念上,更重要的是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在建設過程中對共同的教育設施實現共建共享,對其他的教育資源也實現互惠互利;這樣不僅能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節省建設成本,從而提高教育資金的使用效益,而且可以實現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能比較順利地整體推動園區內后勤服務社會化。

狹義上的“大學城”可以看作是大學的城市化。從其形式看,主要表現為兩種模式:一是以一所高校為主逐漸擴展,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社區;另一種是幾所大學在某一區域內連成一片,形成一個高校相對集中、以高等教育作為主要產業的城市社區。狹義的“大學城”的生長過程:在中心城市的邊緣或郊區興建大學或大學群,通過大學的規模擴張,形成相應的教研體系以及為大學提供服務的生活服務體系,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城市社區。隨著“大學城”的發展,又逐漸形成一批以大學為依托的高科技產業,并形成地理意義上的城鎮或小規模城市,往往成為所屬城市的專門設置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機構的一種“衛星城”(SatelliteTown),如英國倫敦附近就有著名的牛津大學城和劍橋大學城作為其衛星城。

在國外,“大學城”也有廣義上的含義。廣義的“大學城”是一個人文地理學的概念,即從整個城市范圍而言,高等教育成為城市的主要產業,大學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從國外的經驗看,許多原來在工業化時代為典型的工業城市,隨著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其工業經濟不斷地轉向知識經濟的演變,現在已經逐漸轉變為注重并適應當代科技、經濟發展之特點的以高等教育為主要產業的“大學城”,如英國的曼徹斯特原來就是英國的棉紡織中心,現在已經成為世界聞名的“大學城”。

廣義的“大學城”一定意義上可以看作為城市的大學化。其一般生長過程有兩種:一是先有城市,然后在城市中舉辦多所大學,大學成為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大學的發展和對城市的逐步滲透,城市的人口素質、產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等都受到大學的深刻影響,大學在城市中的地位日漸重要,高等教育逐漸成為城市的主要產業,這座城市就逐漸發展成為“大學城”。如美國的波士頓市是著名的“大學城”,共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等50多所高校,在校生人數超過25萬,占全市人口的1/5強。二是在原來為一座城鎮或小規模的城市中舉辦了一所大學,以后又逐步興辦一些院校,后來由于當地的傳統產業萎縮,高等教育產業逐步發展成為支柱產業,城市中的其他產業為大學服務或依托大學產生,形成了以大學為主體的城市也稱為“大學城”,不過這種“大學城”與第一種“大學城”規模相比較小。典型的如德國亞琛市,是以亞琛工業大學為代表的一批高校為主體的“大學城”,在城區20多萬人口中,有在校生8~10萬人,其中亞琛工業大學就有4萬多人。

衡量一個城市是否是“大學城”沒有明確和固定的標準,一般是人們的習慣認識,但有兩條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在校大學生人數達到所在城市人口的一定比例以上;二是將高等教育作為城市的主要產業,甚至是主導產業?!懊绹鴮W者哈里斯(C.D.Harris)在20世紀40年代對美國城市分類的研究中,把擁有大學注冊人數達到本城市人口的25%以上的城市稱為‘大學城’”(City)。當然,這些城市的規模并不大,一般只有10多萬人,最多也只有幾十萬人,一般作為大城市的“衛星城”。在美國,衡量標準可以達到25%以上的比例,而在我國目前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并不高的情況下,我們國家很少有城市能達到這個標準,這個標準明顯偏高?!按髮W城”的衡量標準應該與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相關。所以說,這個標準不是穩定的,可以隨高等教育的發展而變化,并以被社會多數人認可為原則。我們不妨也將在校生占城市人口比例作為衡量“大學城”的重要標準,這里在校生應該包括全日制的注冊在校生和非全日制的成人教育注冊學生。我們認為可以借用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的最主要標準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作為“大學城”的標準,目前這個比例大約為15%左右。即這個城市中注冊大學生數達到該城市(城區)人口比例15%以上的,可以稱為“大學城”。

過去,我國很少有城市能被稱為“大學城”,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過去高等教育規模較小,在校大學生比例過少,而且高等教育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般沒有高校,地方政府也沒有相應的高等教育管理權限;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一直由政府獨家舉辦,并沒有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作為產業來發展。目前,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改革,使一些中等城市成為“大學城”有了可能。我國有一些中等城市已經提出

“大學城”的發展定位。建設成為“大學城”究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我們認為以下是一些基本條件:首先,要有一定數量的高校和相應的高等教育資源。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入學率將在近期內有較大幅度的上升,預計全國范圍到2005年達到高等教育毛入學率15%的目標,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比例更高,很多高校的規模成倍擴大,而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中高校在校生容量將持續較大幅度增長。特別在一些中心城市,不僅高校數量較多,一般有二三十所以上本科高校和高職院校,而且有若干所在國內領先和規模較大的大學。按大學10000人和高職學院5 000人的規模計算,一個近百萬人口的城市比較容易達到15%的比例,即15萬人以上的在校大學生。當然,這要求城市中要有較豐富的高層次人才作為教師的后備資源和比較穩定的學生就學生源。其次,現有的大學在地域上比較集中,并且能與城市融合在一起。這樣可以比較容易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服務體系的社會化?,F有高校比較集中,可以通過對現有高校進行資源整合,形成局部互相開放、資源共享的“大學園區”。如上海楊浦大學城,就是將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區域內的高校進行規劃建設,形成一個以大學為紐帶,集教育功能、產業功能和生活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局部優化區域。有的地區為了加速高校的聚集,專門劃出一些區域,將現有的高校通過置換另建或建立新校區的方法移遷到這個區域內,成為新的“大學園區”。第三,“大學園區”的建設與城市發展應該實現“互動”——互相融合、互相促進和互相依托。高校的建設離不開城市的支持,其發展需要社會的保障和服務,同時城市的發展也依賴于高校的依托和支撐,高校應該成為城市的人才培養中心和科技創新的基地。從城市的功能定位看,大學城應該成為具有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學習化城市;具有高度發達的高等教育產業,并成為城市經濟的支柱產業;城市資源與大學共享,城市為大學的發展提供各種有利條件。

“在一些人文(自然地理)科技資源較為集中、有一定高等教育基礎、有特色的明星城市的建設發展中,可以提出‘大學城’的定位”。由于我國的高校都集中在一些中心城市,一些小城市或城鎮成為“大學城”的可能性不大。在一些中等城市中,發展空間大,由于城市人口相對大城市基數小,吸收容納人口能力大,近幾年內在校生數達到本城市人口的15%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以“大學城”定位發展的中等城市,可以以其高層次的人才結構隊伍,帶動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居民素質的提高,對城市化進程起到推動作用?!按髮W園區”的建設有利于營造出城市的品牌效應,提高城市的檔次和地位,在國內以至世界上樹立起自己的特色影響,產生對城市的產業發展、文化進步的輻射作用。

(本文是教育部規劃課題“高教園區(大學城)的建設與管理”子課題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俞建偉 林 麒

大學科技園區管理體制論文 篇3:

城市空間與教育空間的有機融合探析

摘 要: 大學城建設的空間本質是城市空間與教育空間的有機融合。大學城的建設和發展,應以城市空間和高等教育空間發展規律的有機結合為指導思想,促進科學規劃;以文化建設為核心,增強文化特性;以學科交流合作為重點,促進資源的有效共享;以區校深度合作為基礎,推進區域聯動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城市空間;教育空間; 上海大學城;文化特性;區域聯動

進入21世紀,大學城的建設和發展掀開了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篇章。興起于上世紀末的大學城,在經歷了10年的建設和發展后,到底對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對城市的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逐漸成為學界關注的重點問題。在梅貽琦先生“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名言警示下,對大學城的研究從以集群理論為基礎的功能、效能研究,逐漸轉向了以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為重點,結合城市和區域發展的規律,借鑒國外大學城建設的成功經驗,研究大學城未來的發展之路。

上海自2000年開始啟動大學城建設項目,2003年隨著高校新一輪的布局調整,確定了“2+2+X”的新布局,明確了將要重點建設的4個大學城。經過近10年的建設,各個大學城都已初具規模并逐步走上正軌。雖然每個大學城的定位和發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是基本能反映我國大學城建設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問題。本文著重以上海大學城為例,對我國大學城建設和發展中的不足進行初步反思,并提出“城市空間與教育空間的有機融合,促進大學城文化特性發展”觀點及相關改善建議。

一、大學城的空間本質

大學城,最早出現于西方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家,我國僅在近十年才開始建設。關于大學城的定義,學界有多種觀點,但并無統一的說法。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定義有兩種:第一,《教育大辭典》中對大學城的定義為“圍繞大學建立的社區。人口一般在5—10 萬。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條件;”[1]。第二,有學者認為大學城是執行教育、科研、開發、服務功能并具有鮮明科教特色的新型現代化社區,在校大學生人數應達到本城區人口的10%以上,高等教育及其產業是其主要產業[2]。這兩種定義都對大學城進行了量化的界定。前一種觀點將大學城的人口界定在5—10萬,恐難囊括大學城的實際范圍,而且對大學城的功能定位也略顯簡單,因此本文傾向后一種觀點,并結合大學城的實際形態,將大學城定義為:以大學為核心,以城市為依托,以資源共享、功能互補和產學研一體化為主要目標的新型現代化科教社區,在校大學生人數應達到本城區人口的10%以上,包括特點與功能相似的多校區大學、大學園區、高教園區、大學科技園、大學城等。城市空間和教育空間的有機融合是其空間本質,獨立、共享、開放、互動是其主要特征。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定義是廣義范疇的大學城定義,因此,上海的各個大學園區和大學城,雖然在名稱上并沒有統一稱為“大學城” ,但從其本質屬性來看仍然屬于大學城的范疇。

根據形成方式的不同,大學城可以分為“自然發展型”和“規劃建設型”?!白匀话l展型”大學城是指隨著城市社會經濟和高等教育的自然發展,大學的規模逐漸增大,大學校園本身或者大學周圍逐漸聚集一定的人口并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城鎮,通常也被稱為校園市鎮、大學城鎮或大學區等。西方的大學城主要是這種類型,這類大學城的形成速度比較慢,一般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比較著名的有英國劍橋大學城、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所在的坎布里奇鎮大學城等?!耙巹澖ㄔO型”大學城主要是指為適應戰后高等教育迅猛發展的需要,由政府和高等院校主動規劃建設的大學城。這類大學城一般在較短時期內就能基本建成,更注重發展規劃,有的還建立相應的大學科技園區,如日本的筑波大學城。我國的大學城大都是這種類型。

根據建設模式的不同,大學城可以分為“政府主導型”、“企業投入型” 、“多元投入型”三類?!罢鲗汀贝髮W城是指以政府投入為主,大學城從策劃、規劃、投資、建設都采用以政府為主的建設模式,如深圳大學城等;“企業投入型”大學城是以企業投入為主,大學城的資金投入、基本建設和管理模式等,基本采用市場化機制,后勤服務系統實行企業化的運作模式,如河北廊坊東方大學城等;“多元投入型”大學城一般以政府為主導,由政府完成大學城的規劃和大學城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并提供優惠地價的土地,高校通過土地置換和貸款等方式籌資建設校區,企業負責大學城的后勤服務系統。這是我國目前最為普遍的建設模式,例如上海松江大學城、浙江五個大學城及廣州大學城等。

按照大學城內大學的數量和地位的不同,大學城還可分為“一校型”和“多校型” ?!耙恍P汀贝髮W城是以一所大學為主或僅有一所大學的大學城,如英國牛津大學城,大學城一般以該大學命名;“多校型”大學城是由幾個大學組成的大學城,大學在區域上連成一片,一般以所在的城鎮作為大學城的習慣稱法,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所在的美國坎布里奇鎮大學城。我國的大學城大多是這種類型,如上海松江大學城、廣東珠海大學城等。

二、 國外大學城建設經驗

國外大學城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階段,以12世紀開始形成的英國牛津大學城、劍橋大學城等為代表的“自然發展型大學城” ,這些大學城一般圍繞一所或多所著名的大學經過長期的發展自然形成;第二階段的大學城形成于17世紀中期,這些大學城基本吸納了牛津等大學城的經驗,同時增加了新的教育理念;第三階段是以20世紀70年代建成的日本筑波大學城為代表的“規劃建設型大學城”,它是在采納前兩階段大學城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由政府主導建設而成。不論是“自然發展型”,還是“規劃建設型”,國外的大學城都非常重視城市發展需要和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高度結合,形成了一系列寶貴的經驗。

(一) 以科學的規劃引導大學城的長遠發展

大學城的規劃主要包括區位選擇和大學城內外規劃兩個方面。從國外大學城的區位選擇來看,大學城往往依托一個中心城市,與中心城市保持一定的距離,預留一定的發展空間,同時擁有適于科研和生活的良好自然條件。如日本筑波大學城,位于東京東北部的衛星城鎮筑波市,距東京60公里,與東京有著非常完善發達的交通網絡聯系。同時,筑波市與東京間隔一定的距離,擁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自然環境。

另一方面,大學城的規劃既包括大學城本身的規劃,也包括大學城所在城鎮的規劃,還包括不同階段大學城及所在城鎮的規劃。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國劍橋大學城,近60年來分三個階段制定的科學而及時的劍橋城規劃,為大學城的順利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1950年編制的劍橋城規劃,指出了劍橋城的發展方向等問題,并為劍橋大學城預留了大量的發展用地。1967年的規劃促進了劍橋第一個科技園區和“劍橋現象”的產生[3]。20世紀90年代末的規劃,則為劍橋大學城的長遠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二) 以政府和市場的協調互動促進大學城的良性發展

政府和市場是促進大學城良性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其中市場是主導。雖然在大學城形成的初期,政府對大學城具有極其重要的扶持作用,但是政府的作用必須在市場主導的前提下發生,否則,政府過多地干預反而會阻礙大學城的發展。如由政府主導建設而成的日本筑波大學城,從規劃、審批、選址到教育科研機構的搬遷等整個過程都是政府操作的,結果導致政府投資過大,筑波城的產出與投入差距也很大。

在大學城發展的中后期,市場的作用更為重要。如英國牛津大學城,市場力量的引入是其中后期保持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政府對大學財政支持不斷減少以及高校競爭加劇的情況下,牛津大學引入了市場機制,根據英國社會不同階層的需要,開設相應的課程,教育目標調整為培養貴族、紳士、政治人士及科學家。同時,大學城重視出版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研發,建立牛津科技園區。此外,憑借牛津大學獨特的文化魅力,牛津城形成了發達的旅游業,每年有數億的經濟收入。

(三) 以研究型大學城為核心推進產學研的高度發展

產學研的密切結合是大學城得以對區域經濟社會產生積極作用的關鍵因素??蒲械膬瀯莸匚皇谴髮W城繁榮的根本。發達國家的絕大多數大學城都以研究型大學為核心,因為研究型大學具有較強的科研發展和技術創新的能力。從產學研的關系來看,研究型大學與產業是一種聯系密切的伙伴關系,且多以科技園工業為紐帶,大學城則為研究型大學科研成果的迅速孵化、產業化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因此,大學城的建設強調以研究型大學為核心,能促進產學研的高度結合,能帶動大學城本身和區域經濟的高水平發展。例如英國劍橋大學城,作為著名的研究型大學,劍橋大學以其科研和技術創新能力上的強大優勢帶動了整個劍橋科技園區的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這片130英畝的土地上集中了近500家高新技術企業,為4000多人提供了就業機會” [3]。目前以劍橋大學為中心的科技園區已有1600家高科技企業,就業人口達4.5萬,年產值達40億英鎊[3]48。

三、 我國大學城發展問題與現狀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高校連年擴招導致高??臻g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日益突顯,大學進行校區擴展的迫切需要成為大學城興起的主觀動因;另一方面,高校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高校管理權下放到地方,使得地方政府的經濟壓力大大增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城市土地資源級差效應進一步顯現。另辟城郊相對廉價的土地建設大學城,成為地方政府改善高校辦學環境、減輕政府經濟壓力的主要渠道。1999年10月北京東方大學城的開建拉開了我國大規模大學城建設的序幕。至2004年,我國已建有54座大學城[4]。

以上海為例,上海在2003年新一輪高校格局大調整后,形成了“2+2+X”的布局,即南北“2”個以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為核心的高校集聚地,楊浦大學城和閔行紫竹科學園區;東西“2”個以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建設相結合的松江大學城和南匯大學城;“X”是建設了若干個與產業、社會文化聯系密切、優勢明顯的特色高校。通過六年多的建設,4個重點建設的大學園區都已正式投入使用,并已逐漸進入正規。但是從大學城建設的過程和現狀來看,我國的大學城表現出教育空間單一擴張的特性,普遍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問題。

(一) 缺乏深入的科學規劃和研究

我國大學城大多是近十年建設起來的,在規劃建設前,對城市空間發展和教育空間變遷的規律欠缺深入細致的研究,在建成后,配套的交通等設施又難以很快跟上,導致大學城大多成為“孤城”、“孤島”。

1. 大學城的規劃和建設沒有密切結合城市空間發展的布局。

從大學在城市中的空間分布要求來看,大學校園的選址既不宜進城,也不宜遠城,一般應選擇在自然環境優美、交通較為便捷的近郊區。目前我國的大學城雖然都建在離中心市區不太遠的近郊,但是不少大學城都建在交通不便的新城區,大多是建在工業區,自然環境并不符合高校發展的要求。以上海目前4個主要的大學園區為例,除楊浦大學城離市區較近以外,其他3個大學園區都在距市區30公里以外的城郊,乘坐公共交通到各校的老校區或市區需要1個半小時以上的時間,交通極不方便。同時,各個大學城之間的距離則更遠,也沒有直接、便捷的交通渠道。其中,以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為主的閔行紫竹科學園區身處吳涇化工業區,自然環境更談不上優越。楊浦大學城雖然在市區,但土地后備資源非常有限,大學城核心組團西區只有53平方公里的工業用地可供大學城未來發展調整使用[5]。

2. 大學城的規劃和建設沒有深入結合教育空間變遷的規律。

大學空間拓展的需要促成了各高校新校區的建設。從高等教育空間發展的需要來看,新校區應選址在與老校區距離較近、交通便捷的地方,而以集群效應為基礎聚集在一起的大學新校區,也應該考慮聚集高校的學科層次和特色。我國的大學城一般由政府主導,在規劃大學城的建址和大學城內包括的具體大學時,較少考慮與大學老校區的聯系以及同一大學城內各高校學科發展的聯系。上海的松江大學城、南匯大學城、閔行紫竹科學園基本都是新辟一塊城郊的土地從零開始建設大學園區,對大學城與各高校老校區的距離考慮較少,大學城內進駐的高校主要由政府確定,對入駐高校的學科長遠發展的需要考慮得也不夠全面。以松江大學城為例,其中的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等校的老校區分布在上海市區的不同方向,新校區卻組合在了一起,而且大學城內的高校都是單科性高校,沒有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雖然不同學科特長的高校組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科互補,但是松江大學城的模式不僅與國外大學城以研究型大學為核心的發展經驗大相徑庭,也不利于單科性高校的學科在更高層次的交流和發展。

(二) 缺乏文化的深度延續和融合

高校的發展過程,也是歷史和文化積累的過程,校園的花草樹木、亭臺樓閣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高校搬遷至大學城,必然面臨著文化的移植和再生。我國大學城的新校區與老校區之間由于較遠的距離和完全不同的校園環境,原有的大學文化難以得到有效延續。同時,新老校區人為地分割了學科和學生的聯系。比如,松江大學城各高?;臼潜究频鹊湍昙墝W生在新校區,研究生在老校區,閔行紫竹科學園內的華東師范大學則是不同的學科各自分布在新老校區,這些情況都使得大學內部的文化交流產生了一定的障礙。其次,目前大學城內各高校相對獨立、封閉的格局,使得文化難以很快融合,新的大學城文化難以形成。再次,大學城大都遠離市區,相對閉塞,學生缺少與社會交流的機會。作為高校中最重要的文化傳播者的大學教師,大多是來去匆匆的過客,更加加深了大學城的“孤城”效應。大學城成為了學生的封閉村落。

(三) 缺乏資源高度共享的平臺和機制

大學城建設的初衷之一就是要利用資源共享的便利條件實現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效應。然而硬件、軟件方面的主客觀原因使得資源共享非但難以實現,各大學還獨立建設了同樣的設施,不僅沒能節省資源,反而造成更多的重復建設。

1. 各校與共享資源區間距離遠的客觀原因增加了資源共享的難度。

我國大學城的共享資源區普遍存在與大學城內其他高校距離較遠的客觀難題。以上海松江大學城為例,大學城現僅有一座公共體育館,由于離各校距離2—3公里,師生們一般不愿意去。各校都建有自己的報告廳,供學生活動。再如,閔行紫竹科學園,現僅有上海交通大學擁有可容納上千人的大禮堂供園區內大學共用,但是從園區里的其他學校到這座禮堂有2公里多的距離,而且使用禮堂的租金較高,因此這個禮堂在園區內共用的效率并不高。據悉,園區內的另一所高?!A東師范大學也準備以后自建大禮堂。

2. 本位發展的主觀思想助長了資源的重復建設。

各高校難免都有本位主義的發展思想。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2002年6月)詳細規定了各高校圖書館狀況、體育設施達標的硬性指標,為高校提供了建設規劃硬性發展目標,客觀上也認可了“小而全”現象的存在。同時,在師資互聘、學生跨校選課等軟件資源共享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各高??偸前押玫慕處熀唾Y源用于本校的學生,把一般的資源拿出來共享,使得大學城內的軟件資源共享僅僅處于低級發展階段,缺乏推進學科互補、融合等高層次的合作平臺和機制。

(四) 缺乏區域聯動的長效基礎和實踐平臺

雖然我國大學城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繁榮了當地的經濟,但是目前反映出的只是淺層次的短期商業效應,既沒有形成國外大學城那樣促進區域經濟長遠發展的堅實基礎,也沒有形成與區域發展緊密相關的長效聯動機制。以上海松江大學城為例,雖然在大學城籌建之后,附近的地價、房價成倍增長,但是區域經濟長遠發展的基礎并未形成。而像國外那樣成功發展的產學研結合的大學科技園在我國的大學城又缺乏有效的實踐機制。例如,松江大學城主要由偏文科的應用型單科性高校組成,難以形成產學研高度結合的產業園區。而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兩所綜合性大學的閔行紫竹科學園也尚未形成高層次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區域發展合作還停留在區校項目共建等理論研究的初級階段。

四、 對我國大學城發展的若干建議

大學城建設的空間本質是城市空間與教育空間的有機融合,只有將城市發展規律與教育發展規律有機結合才能促進大學城的良性發展,為城市區域的長遠發展提供強大的軟實力。本文根據國外大學城建設的經驗,結合國內大學城建設的主要不足,提出以下初步建議:

(一) 城市空間和高等教育空間發展應有機融合、科學規劃

在大學城的區位選擇和前期規劃方面,地方政府應將大學城與城市空間的結構布局規劃統一考慮。應進一步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規劃的內容應包括用地規劃、融資規劃、管理規劃以及學科規劃等方面。大學城的規劃應進一步考慮處理好三對關系:第一,大學城與大學原有校區的區位關系。大學城應盡可能選在與原有校區靠近、交通便利的城郊。第二,大學城與城區發展需要的關系。大學城應選在有一定文化或產業基礎的城區,以便與區域合作。第三,大學城內部各大學之間的關系。一個大學城內應盡可能考慮學科互補的因素,盡可能以一所或多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為核心,以便學科在高層次的合作互動,從而形成高水平的學科合力。在大學城建成之后,地方政府應著力完善大學城的交通等公共設施,促進大學城與市區的聯系以及大學城之間的聯系。比如,對上海的各個大學城,政府不僅應著力進一步完善大學城與市區間的交通條件,還應修建、完善連接各個大學城之間的交通網絡,促進形成各個大學城交流便捷的城市高等教育大網絡。

(二) 以大學文化建設為核心,增強大學城的文化特性

大學之大,不在于大樓之大,而在于大師之大,也就是文化精神的特性。大學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大學城的靈魂和品牌是文化特性。文化建設的主體是大學,因此,在大學城的文化建設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大學本身。雖然各地大學城在規劃設計時都提出了人文化的設計理念,但從實際建成的效果來看,這一思路還停留在理念設計階段,已建成的大學城或城內各高校往往是大同小異的。因此,在大學城的規劃階段,應該重視對原校區環境文化的繼承(與不同大學文化特性差異的尊重)。如,松江大學城的華東政法大學校區就沿用了老校區的風格,設計了相似的代表建筑,但其他大學新校區則如出一轍,少有特色。在大學城建成之后,校園的文化建設更為重要。大學應充分發揮教師作為文化傳播者的主導作用,進一步為教師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教師留在大學城增加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進一步強化新老校區一脈相承的文化教育,增強大學的特色文化教育。同時,加強大學城內各校的交流,以合作開展文化活動等形式,促進文化認同和文化融合。

(三) 以學科交流合作為重點,促進大學城的資源共享

在大學城的硬件設施因距離等客觀原因難以實現高統一度共享的情況下,大學城的資源共享重點更應該放在軟件的共享上。大學城為大學的學術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平臺,但是如何利用好這個平臺是實現大學城資源整合、形成學科合力的關鍵所在。各高校出于本位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的考慮,僅愿意共享低層次的學科資源,要促進各校學科在更高層次的交流合作,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可以推出相應的優惠措施鼓勵合作。如,給予一定的資金或政策支持,鼓勵創設各校學科合作的創新平臺,為跨校合作培養學生提供實際的支持等,以此促進形成高水平的有特色的學科合力。

(四) 以區校深度合作為基礎,促進區域聯動的長遠發展

大學城對區域經濟的引領效應,僅靠地價、房價的短期增長是不夠的。借鑒國外知名大學城產學研結合的成功經驗,我國大學城應以建設成為區域的人才高地和智力庫為目標,進一步加強與所在地區的深度合作。一方面,大學城所在地區政府應根據各高校的優勢學科,提供更多渠道的合作平臺,如,建設特色專業的科技園、教育服務專業研究咨詢組織,鼓勵高校和區域科研機構合作培養研究生等,促進產學研的高層次結合;進一步完善高校與地區的人才流動機制,推動高校人才高地的實踐創新。另一方面,大學城內各高校應主動研究所在區域發展的特色和優勢,根據區域發展的需要,形成以各校聯動的優勢學科合力,承接區域的重大理論和實踐項目,使高校真正成為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

參考文獻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71.

[2] 李惠芬,許益軍.當前國內外大學城的發展與啟示[J].科技與經濟,2005(1):57-58.

[3] 馬 蘭,郭勝偉.英國硅沼——劍橋科技園的發展與啟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4):21-22.

[4] 蔣太巖.大學城建設需統籌規劃[N].中國教育報,2004-06-04(4).

[5] 彭嵐蘭,沈玉芳,柏程豫.現代大學城發展特點及選址原則研究[J].經濟論壇,2004(21):157-158.

(責任編輯 東 彥)

作者:魯 靜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電子商務時代企業文化論文下一篇:并發癥發生率骨科護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